首页范文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十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十篇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3:07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篇1

14.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15.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6.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比喻恶劣的环境。鲍鱼:咸鱼;肆:店铺。

17.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暴:损害。殄:绝。

18.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徒手搏斗。冯(píng)河:涉水过河。

19.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20.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事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

21.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连动式;作谓语、宾语、补语)

22.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主谓式;作谓

语、定语、状语;比喻自己的东西不值钱舍不得扔掉)

23.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也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要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识记语境关联

词汇是语言的组成细胞,词汇掌握不好就好比盖楼没有打好基础,势必成为豆腐渣工程。尤其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缺乏根本的语言环境,同学们不容易对英语词汇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有一定的技巧,引导他们循序渐进深入到英语词汇学习中来,奠定坚实的语言词汇基础。当下的初中英语教材也特别注重对学生词汇理解和记忆能力的培养,通常在趣味的故事里面融入适当的新词汇,让学生在对应的情境中对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然后我们一线教师再传授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就能稳步前m。鉴于此,本文联系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有效提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效果进行以下几点总结:

一、基础识记法

积累词汇的方法不胜枚举,但是最常见的、最基础的方法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

1.多看。教育心理学认为通常我们要接触10次左右才能有效掌握词汇的听说读写四维用法。因此,鉴于我们缺乏语言环境的实际情况,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意识创造条件多读,多看,特别是对不容易记的单词,或者有特殊文化涵义的词汇等,我们更应该创设条件让词语以不同的用法和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通过反复识读耳濡目染,掌握用法,产生语感,全面提升英语能力。

2.多练。常言道:熟能生巧。所以学习新词汇除了多看还要多练习,要能自主地将一些容易混淆的单词或者词组进行对比运用实践。比如:abit(有点儿),abitof后跟名词abitofhousework.学习完后我们要趁热打铁进行造句练习,这样才能及时迁移知识,生成能力。譬如:ifeelalittlelonelyfromtimetotimebecauseihavejustcometoanewschool(我偶尔因为感到有点儿孤独因为我刚刚来到一所新学校)。

3.复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与总结,如果不及时复习,就可能产生大面积的遗忘,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导大家对词汇进行归纳,比如相同词根的归类,反义词归类,动词形容词及名词形式归类。

二、语境记忆法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有着很强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单纯的语言学习枯燥而乏味,这就要求我们在词汇教学中一定要创设学生喜欢的英语情境,以此来激活学生兴趣,通常可以这样引导:

1.借助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活的语言,能有效传递信息,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们产生深刻印象,强化单词记忆。例如:我们教学cry就扮可爱的哭相;教学shout就将手做喇叭状放嘴边做大声喊样;教学laughter时可以学周星驰做夸赞的表情等,我们将幽默活泼的肢体动作用于词汇教学,利于强化学生记忆,提高识记能力。以此类推,我们教师还可以利用动作情境演示法,尝试全英语直通教学,提升语境的真实感。

2.借助课外读物。课堂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要想让同学们从对应情境中攫取更多的词汇,我们还要鼓励大家展开课外阅读。自由阅读中同学们一般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更容易产生深刻印象,这样能更好地融入到英文学习情境之中,然后掌握更多的英文词汇。总之,牛津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境的创设,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与语境的结合点,通过有效的语境导入把英语单词、句子、语法规则等向学生进行形象的渗透和强化,为语言操练奠定基础。

三、互相关联记忆

英语教学中,一线教师可以给学生开一个切入口,引导他们回顾学习过的旧知识,比如讲将发音相同抑或词义相近的词语总结出来,这样相互关联记忆不但可以拓展知识,还可以稳步积累。比如学习到animals这个单词,我们可以这样来启发学生进行横向联系:whatdoyouthinkofwhenisay“Giantpanda”?然后给出大家几分钟时间,让大家写出来。基础扎实的话,三分钟内有的同学可以写20-30个动物名词,诸如:bear,white,forest,black,fat,strong,zoo,bamboo,protect,shoot,mountain,(nature)reserve,slowly,wildanimal,rare,die,dangerous(indanger)hunter,fur,quiet,peaceful等。基础不太好的,也能写出一些比较简短的。这样的话不但让大家回顾知识,还为大家树立榜样,引导大家寻找差距,写的少的同学产生积极的驱动效应。横向联系词汇教学法比较适合初中英语新旧知识的连接,这样边引导边复习,让大家互相启发、相互拓展,总体词汇量得到巩固和提升。

概括地讲,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我们教好英语的第一关,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能根据词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进行巧妙地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有效激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词汇知识,从而提高词汇识记效率,才能够为英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学习障碍;解决对策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的总结归纳。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英语词汇记忆过程难以发挥出作用,丰富的英语词汇课外关联资源就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要对高中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充分的结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热点,让学生不再认为英语词汇的背诵记忆过程是枯燥单调的过程,更加深刻的了解到高中英语词汇记忆应有的基本内容,进而有效促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应用效率的提升。

一、进行高中英语词汇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由于往往存在着教学过程枯燥单一的情况,很容易导致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变为机械的背诵记忆过程,加之高中英语词汇在英语课程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就很容易导致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因此,开展高中英语词汇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其根本目的在于将英语词汇知识的记忆过程转换成为一个快乐、高效的过程,通过激发学生进行高中英语词汇知识背诵记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发掘出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潜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高中英语词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记忆高中英语词汇,就需要充分的结合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实际特点,并在总结高中英语词汇的具体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研究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障碍性问题,并通过解决这些障碍问题,有效提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高效的完成对于词汇的记忆过程。为学生英语词汇掌握数量和程度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高中英语词汇学习障碍

1.难以将英语词汇学习和英语课程学习融合为一体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查研究,在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高中英语词汇有着英语课程的基础性作用,这就表明高中英语词汇在整个英语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具体的来说,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内容和英语教学过程的连接桥梁存在着一定的残缺,这就导致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难以得到足够的理论支持,并错误的认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就是一个单调的传输过程。与此同时,高中英语教师也没有形成整体性的优化理念设计,这就从源头上导致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的应用效果难以发挥出来。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核心角度进行考虑,就要充分的重视到高中词汇的核心地位。丰富现有的高中词汇教学方法,实现高中英语知识和高中英语词汇的有机融合,进而发挥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地位。

2.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截至目前为止,在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学方法单调枯燥的情况。这种方法虽然通过一遍遍的朗诵,促进学生记忆词汇数量的提升。但是,如果能够合理的对现有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进行更新设计,还是可以发挥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基础性作用的。与此同时,由于高中英语词汇的记忆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存在着一定的枯燥性特点,对于词汇的记忆和教学,往往要通过总结规律、归纳总结的方法,形成一定的体系,才能够保证学生系统的记忆单词,发挥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作用。

三、解决高中英语词汇学习障碍的具体对策

1.合理激发学生对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度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在运行过程中,要结合词汇记忆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保证学生可以主动积极的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与此同时,还要求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要进行优化设计,促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可以在进行高中英语词汇中关于运动的词汇教学过程中,英语词汇教师就可以将这些词汇总结在一起。例如,“basketball”“football”“run”等词汇放置在一起,让学生对相关一个类别的单词进行记忆,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思维维度上进行词汇的记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度,进而整体系统的帮住学生完成英语词汇的记忆。

2.合理规划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方法

为了合理规划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优化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在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规划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的结合高中英语词汇知识的实际特点,以目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障碍为突破口,进行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方法的更新设计。

例如,在进行高中英语词汇的整理过程中,将一些存在着语义相近和相反的词汇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自己通过整理归纳,发现词汇中的内在规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保证学生更好的记忆高中英语词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障碍的分析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于英语词汇特点的总结、对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探索,制定出合理的词汇教学策略,发挥出英语词汇教学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银涛.高一英语学习困难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任红霞.应用构词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徐莹侠.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篇4

关键词:词汇教学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果词汇贫乏、同义含混,就会造出理解和表达的障碍。英语语言学家D.a.wilkins曾说过:“由此看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离开高效率的词汇学习,知识技能的掌握便无从谈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外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语言学家柏林格曾说过:任何一个掌握了一门外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外语学习的主要时间都是花在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上面。由此可见,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学好外语的基础和前提,而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大学生最大的难点,理所当然,词汇教学成了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着重介绍了作者本人在课堂上进行词汇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实践过程,以助于词汇教学的交流。

一、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人在几年的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单词的掌握很是费力,往往耗时很长,其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所以词汇问题亟待解决。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教师和学生对词汇在语言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忽视了词汇教学应该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而把它放在了次要的位置,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本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理解、思考、归纳和总结的词汇或规律,都由教师完成了。教师只注意到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完全按照课本教单词

在课堂教学中只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没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度地扩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词汇。适当扩大一点课外的相关内容、适当地引申,可以不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精神,让学得好的学生多学一点。

3.词汇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单词、学生记背单词为主。这种单一、被动的教与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造成恶性循环。

4.过度注重语法,忽略词汇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过多地注重了语法和句型的讲解和操练,从而忽略了词汇的教学,认为单词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课后自己去背,致使词汇教学成了薄弱环节,学生的词汇知识匮乏,不但记忆单词的效率极低,而且连常用的词汇的基本含义也掌握得不准确、不全面。

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以期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1.词汇教学要注意分清层次

“aUniversityGrammarofenglish”的作者之一Quirk曾经指出:“我们的眼光……应该重点放在词汇的共核上,该共核构成了任何英语语体――无论多么专业的语体的主要部分,不掌握词汇的共核,对于任何语体来说,都无法达到比学舌水平稍好一点的流利程度。”英语词汇中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常用词、基本词、词根虽然只占英语总词量的极小部分,但它们在语言交际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却比其他词的作用大、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几乎被不同的人们所使用。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必须分清主次,把核心词汇作为教学重点,选择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和运用的单词进行重点解释,先教那些有助于课文理解以及最常见的用法、常用的搭配,讲解学生难以自学的内容,只有常用词、高频词才需要彻底、深入地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活动来运用这些词汇,培养学生对常用词的敏感度,对于那些与汉语在意义和用法上差别不大的词汇,尽量少讲或不讲,因为母语的正迁移可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这类词汇。

2.词汇教学要注意词语的习惯搭配

词汇并不是静止的单个词语的总和,词语是有生命的、是活动的,脱离搭配语境、上下文语境和语篇语境是无法掌握一个单词的完整意义的。正如王文昌教授在《英语搭配大词典》的前言中说的那样:“掌握符合习惯的英语词语搭配有助于非英语民族的人克服由于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避免不舍习惯的类推,从而提高运用地道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选择典型例句引导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各不相同的词语习惯搭配进行比较,以避免机械地把汉语的搭配硬搬到英语中去。例如,英汉名词搭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汉语短语“一群人”、“一群鱼”、“一群蚂蚁”、“一群羊”、“一群牛”、“一群狼”在英语中分别是“acrowdofpeople”,“aschooloffish”,“aswamofants”,“aflockofsheep”,“aherdofcattle”,“apackofwolves”。由此可见,在词汇教学中词语搭配知识的讲授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除了教学生单词的音、形、义外,更重要的是讲授词语的习惯搭配知识。

3.词汇教学要注意联系新旧词语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识链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组成的,每个知识点又把各种各样的信息、概念连接起来,而且还分门别类,新知识只有在与人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并归入其中的某一类,才能被吸收、消化。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研究并找出新词与旧词在音、形、义上的联系,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使新学词汇和已学词汇有机地连接起来,不是孤立地讲授词,提高单词的重现率,这样做既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又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单词记不住、学了新词忘旧词这个老大难问题。

联系已学过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按同义关系、近义关系分类,将词汇联系成串,利用学生学过的词或短语教授新单词,例如教动词view...as时,可利用学生学过的动词thinkof...as,regard...as,consider...as等词释义,归纳整理学过的词汇,这样不仅使新词有所依靠,同时也强化了旧词,更重要的是,这种解释词义的手段,往往可以使学生对词义的理解更明显、生动,温故知新,加深词汇记忆。

4.词汇教学要注意词汇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理解英语词汇的文化才可以全面地理解英语。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和不同的时代其原型意义并不一样。据此看法,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注意传授英语词汇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学会从文化角度去理解词义,切不可用汉语文化去理解英美文化现象,反之亦然。例如,英语中havesomethinginone’ssleeve(胸有成竹),goDutch(aa制)等反映了英美民族的思维模式。汉语中的“下海”(plungingintotheseaofbusiness),三个代表(thethreerepresentativeness)只有用直译加注的方法才能使外国人充分理解。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讲课时要注意跨文化知识的导入,许多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知识可以通过一些词的讲解,在不知不觉中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能较为深入地理解词义,在潜移默化中驾驭词汇。

5.词汇教学要注意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英汉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用汉语的思维去学习英语只能导致中式英语的出现。许多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只记忆单词的汉语解释,没有完全树立英语词的词义和用法不同于对应词的汉语词的观念。长此以往就造成了用汉语思维去理解英语,生搬硬套,逐词翻译,在表达上出现了不少本地化的思维模式。例如,iverylikeenglish.(我很喜欢英语。)其根本原因就是对英语词汇的用法掌握不够,用汉语思维表达英语。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理解英语的能力,尽量避免汉语思维的干扰,用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

6.词汇教学要注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传授学习方法。教师教学生的词汇是有限的,但是把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生将受益终生。因此,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懂得,英语词汇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在课本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吸收生活中的英语词汇,把课内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饮料CocaCola(可口可乐)、Sprite(雪碧),其他一些常见的词汇,如atm(自动取款机)、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由此可见,学生在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可以及时习得英语词汇并加以运用。

三、结束语

总之,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既要避免以往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又要遵循教学原则,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地传授英语词汇知识,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效率及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D.a.wilkinsLinguisticsinLanguageteaching.edwardarnold,1972.

[2]DwightBolingeraspectsofLanguage(语言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篇5

【摘要】《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此,让学生熟悉、适应英语思维方式,养成英语的思维习惯,对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英语思维能力;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110-01

思维方式是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的程序,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主要由后天环境影响所致。不同的文化背景会造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我国中学生来说,只有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文化背景,才能用英语思维去交际。高中生的思维方式存在以下问题:英语词汇量较少、语法不过关造成误解句意,逻辑判断能力不够导致无法正确分析问题,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而曲解语意,缺乏常识或不了解特定的背景知识制约了判断力。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培养高中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呢?

一、夯实英语基础知识,逐步培养语感

抓好英语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思维的基础。要加强英语基础知识,即生词、短语、语言点、基本句型、基本语法及课文的教学。以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奠定基础。为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阅读能力,让学生用英语语句准确、恰当、得体、流畅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就要不断增加词汇量。新课标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的掌握有了更高要求,即必须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四五百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对于学生来说困难很大,同时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也是个挑战。因为要达到这一词汇目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总结出有利于提升词汇掌握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语思维方式的形成应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的产生是从英语思维方式开始的。教师要提高学生对英语思维形式的感受能力,有效克服来自母语的干扰,缩短自身语言与地道英语之间的距离。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讲解单词时要渗透词汇的文化内涵,讲解课文内容时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拓展学生的视野,讲解交际题时补充西方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在英语课堂上,力争把讲解词语及其相关的知识,或者英美习语、谚语及相关词语典故结合起来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扩大学生知识面。例如,讲到themerchantofVenice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课文中的剧情,还把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及结果讲给学生,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情节有完整的把握,并介绍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英语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培养英语思维。

三、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设计课堂“任务型”教学活动内容或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将语言教学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通过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和语篇教学相结合达到有效授课的目的。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还需要运用语篇教学。在传统的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语法,阅读理解过程就是拼读生词、讲解单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这样使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很难培养阅读能力,因而要注重语篇教学。

阅读过程应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在英语考试的阅读理解题中,经常会见到以下题目:themainideaofthistextmaybe…

theauthorbelievesthat…

theauthorimpliesthat…

whatisthebesttitleofthepassage?

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合作的方法,共同查找课文的背景知识,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阅读理解之前,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有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在课上以各种方式展现给其他学生,最后加上教师的补充和总结。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适应新课改标准对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例如,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单元主题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逐步了解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获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英语表达能力。

四、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拓宽知识面

高中阶段的英语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增多,尤其是词汇量持续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逐渐感到英语学习困难,尤其是词汇的学习颇感吃力。词汇的学习记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大多数学生反映今天记住的单词还没过一天就忘了,需要重新记忆,因而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受到很大影响。此外,受汉语的影响,很多学生难以形成英语思维方式,掌握不好英语单词的拼读规则,容易把单词从语言和语境中孤立出来,把单词的音和形分开记忆,弄不清楚单词在语境中的意义,这就导致了英语词汇运用的能力薄弱,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书面表达中错误层出不穷。新版英语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新课标实用性、新颖性和时效性的特色。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领会并实践新课标词汇的教学理念。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理念,教词汇时要从运用的角度出发,要与技能结合,而不是单纯进行知识灌输。因此,高中的英语词汇教学更注重对词汇所承载含义的深层理解、词汇的灵活性和恰当性表达,那么词汇教学策略也应相应调整。例如,教学中,笔者经常在学习某一单元的单词后列出5到8个重点词汇,让学生自己设置语境,编写短文。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词汇的理解,还掌握了词汇的用法,培养了创作性思维,效果很好。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篇6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为了交流,能够读懂文章。所以阅读是外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英语也不例外。特别是在高考英语科目中阅读理解所占比重最大,考察知识面最广,对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能力的考察最全面。无论是平时小考还是高考,英语得高分的考生几乎都在阅读理解这一项上得分较高,正可谓是“得阅读者得天下”。作为高考英语科目中的重头戏阅读理解历来深受广大考生重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决定考生在这一项上得分多少的关键。阅读的确很重要,因为阅读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在短文里蕴含着丰富的语法知识,这对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很有帮助。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你对语法的兴趣。阅读还可以扩大词汇量。所谓词汇量不是指你知道它的中文意思,而是知道它怎么用。阅读可以增加你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形成语感。

本人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总结思索,并参考其他名师的教学成果后,就英语阅读与高考英语科目试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词汇的学习与阅读

英国语言教育学家wilkins说:“没有语法不能传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东西。”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抛开词汇来学英语就像用空气建大楼一样不切实际,因而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汇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培养和发展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词汇记忆是让学生头疼的事情,很多同学通过背词汇表来记单词,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非常枯燥乏味,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心理,而且很容易遗忘。难以想象一个单词脱离了实际使用的上下文语境还能够记得牢会使用。为了把英语学好,学生应该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把词汇放在语境中学习,反复操练,使其在理解和运用上达到饱满、准确、细腻、融会贯通的程度。“从单词中学单词,死路一条;从句子中学单词,可行之道;从文章中学单词,光明大道。”总之把词汇放到上下文语境中来记忆会让生词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这样词汇的学习会变得更简单,单词更便于被识记、理解和掌握,不仅词意能够记得准确、清楚,单词的用法也得以熟练掌握,比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效率不知要提高多少倍。

二、语法的学习与阅读

作为老师大家都知道,单靠讲解语法规则既枯燥无味又难以记忆,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把语法教学融入到阅读中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容易接受。从阅读中领悟语法,再以语法巩固领悟阅读。

学好语法,语感比规则更重要。要养成良好地英语阅读习惯,每次阅读时总会遇到含有某种语法的语句,读的多了,加上多留意词语之间的关系,句子的结构,便自然能领悟出相应的语法规则。阅读遇到困惑时,再去翻阅语法书。这时,语法书上的繁杂规则才能刚好派上用场。因为你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也知道这些语法规则怎么应用于实际的句子。

一些教师在语法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是显性语法学习法,即是学生直接听教师讲解语法规则的方法,再加上大量的练习。这样的教法既枯燥又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通过阅读来学习语法则完全不同。它不是为教语法而教语法,而是通过语法教学,给学生提供有用的(useful)、有意义的(meaningful)技能和基本文化知识。在课堂上,教师不局限于让学生做机械性练习,而是让他们通过阅读优美的短文,有趣的例句归纳总结语法规则,学以致用。通过这样的不断总结学习,学生拓展了自己的语法知识,最终既能熟练的掌握语法规则又能有效地使用语法知识反过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三、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与阅读

书面表达在高考中也占有很高的比重,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都不高,我觉得究其原因还是阅读量不够。怎样才能用英语写出好文章呢?除了要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即一定的词汇、语法外,大量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关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中文有很多俗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同样,英语也是如此。只有读的多见得广,才能写出精彩的东西。通过大量的阅读,广泛的接触语言材料,一方面我们可以积累大量优美的词句、英语格言、警句、固定表达、习惯用语、修辞常识等,将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在我们自己的文章中输出;另外一方面,在揣摩作者意图,把握文章整体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有意识的模仿作者谋篇布局、文章衔接、遣词造句等建构篇章的技能。此外,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培养英语思维,只有用英语思考我们的文章才会避免汉语式英语的错误,才能创造出优美地道的英语文章。因此,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读的多才能写出好作文。平时还应让学生每周背一到两篇范文,研究范文的写作模式。

通过上面几个方面与阅读的关系,我们就可以说“得阅读者得天下”。既然阅读很重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坚持限时阅读训练,确保一定的阅读量,指导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结合近年高考阅读理解试题的特点,重点训练学生:

1.提高阅读速度。这要求学生通过不断训练来扩大视幅;同时要还要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减少甚至避免回读;少查甚至不查字典;记忆足量的单词、短语和语法知识。这样才能够充分提升阅读速度。

2.提高猜测词义的能力。这要求学生注意构词法,平时应掌握一些前缀后缀的构成,通过练习提高猜测词义的能力。

3.善于解读难句。这要求学会找结构关键词,明确主谓语,抓住从句分词等限定修饰成分,理清层次,化整为零从而各个击破;同时注意被省略的成分,代词的指代,和时态语态。

4.把握语篇结构与文脉。要求学生熟悉不同体裁结构特点,学会搜索文章主题,作者主旨,隐含细节等。

5.文化背景知识,生活常识,学科综合知识等的积累。这要求学生要扩大阅读面和知识涉猎的广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多传递这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积少成多,以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文意。

我们有句老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相信也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语言的学习都少不了阅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就是靠读来获取信息,只要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在阅读中记单词学语法,最后能够用英语思维进行信息处理,英语学习就会变得更有趣,学生也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随英.《读出来的好英语》.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篇7

【关键词】教材;话题;英语复习

一、新课标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体包含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其中,语言知识中包含了话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pep小学英语教材中涉及的话题有: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小学阶段英语的话题覆盖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以对话形式为主,要求同学之间能够编写新对话,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交际策略,西方饮食文化等话题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促进其文化理解,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初步评价pep小学英语教材

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们总是因为遇到一些需要运用英语的场合而说英语,并非学习一个词汇后刻意地使用它。换言之,人们是因为一些场合的需要而刻意学习该场合中可能使用到的词汇。pep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是围绕话题展开的,就一个话题延伸出话题可能涉及到的词汇、句型和语法,为学生提供素材以便于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类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最终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

pep教材每一话题下都设计了或暗示出相关的语言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语言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话题所要求的语言项目词汇、句型以及语法,并形成相应的语言能力。

pep义务教育教材由9个话题46个单元串联起来,话题与话题串之间相互补充,相互穿插。这样安排的目的是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上述的现象,我们不难看出pep小学英语教材话题的呈现规律为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在前几册教材中出现的话题会在后几册教材的话题安排中有所提升。

pep小学英语教材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交流,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提高交际能力。

三、当前复习课现状

复习课是小学英语的一个重要课型。特别是在符合国情的应试环境下,其重要性尤为突出。复习课最关键的目标是知识的梳理。在当前小学英语复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按单元复习的形式,因此存在一些影响复习效果的因素。笔者认为小学英语复习课普遍存在两个弊端:

(一)缺失语境,枯燥无趣。

按单元复习时,教师先要求学生大声读单元单词和课文对话或文章;后帮助学生进行重点单词的梳理和识记;再引导学生做重点句子的梳理;最后借助练习进行相关的检测。复习形式单一,课堂枯燥无味,没有新授课的形象和生动。究其原因,在于课堂过程没有穿插语境。

(二)缺少整合,知识孤立。

复习方法的不够灵活,导致知识点分散和断裂。按单元复习的方法,导致语言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网络杂乱,缺乏系统性,因此,急需整合。

笔者认为基于话题的复习模式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复习效率。教师以话题为导向,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分类识记和巩固英语词汇,或进行英语语法的专题复习,进而辅助习作。

四、合理实施复习课教学

Brown(2001)认为,现代语言教学呈现“综合”(integration)的趋势,提倡全语言教学(wholeLanguage),并提出主题式教学(theme-basedteaching)的思路。他认为,主题式教学蕴含着有效学习的原则:自动化、意义学习、内在动机、交际能力等。这对提高小学英语复习效率有一定参考价值。根据单元话题开展复习的模式,对改变小学英语复习现状有极强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复习课教学的实施应注意两点:

(一)树立话题整合的意识,提高优化复习语篇的能力。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应具有话题整合意识。在复习中,教师要有发现各个单元话题间联系的敏锐眼光,并能确定一条话题线,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相关的子话题,将相关的词汇、句型、语法和语篇联系起来。这种教材内容的重组,有利于学生融入复习活动。

例如,四上的“myClassroom”话题主要介绍的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场所,同时滚动学习了将三年级desk、chair、teacher、pupil等未省!mySchoolbag”话题呈现的是学生上学的工具,在这一话题下,又将三年级学过的pen、pencil、pencil-case、eraser等有关单词滚动的学习了一遍。Classroom与Schoolbag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度,让学生在话题转换时能顺利地过渡。从上面罗列的话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与四下的“mySchool”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mySchool”这一话题有能带动四上前两个话题的滚动学习。四上一二单元以校园为主,而三单元则转换为家。学校和家是小学生生活中最最重要的场所,可以将这两个话题进行整合。

四上第三单元“myFriend”这话题带出的描述人的形容词在四上第六单元“meetmyFamily”及五上第一单元“mynewteacher”都能进行滚动性学习。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两个话题实施整合。

(二)依托话题活动,制造信息差,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和归纳。

笔者认为复习时应当依托话题,并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和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具体表述如下:

1.自然导入情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总结专题词汇。

比如,在水果词汇的复习中,创设教师带领学生去“欢乐果园”采摘水果的情境,ppt图片出示含有目标词汇的水果农场,借此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将所有同类词汇进行汇总。一句“Let’seatthefruit.”使课堂由第一场景的采摘水果自然过渡到第二场景的分享水果。借词汇复习引出句型复习,做到词不离句。

又如mynewFriend的话题复习教学,这一话题包含了多个单元的内容,有着大量的词汇。因此,教师可通过归纳法围绕话题将相关单元进行组合,然后总结归纳相关词语。

2.借助思维导图,知识网络直观化。

由某一话题派生出子话题,进而归纳相关单词或短语。由于单词零散,彼此联系不紧密,笔者建议运用思维导图,清晰呈现词汇及其相关性。这不仅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也为习作做好准备,更为初中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可谓一箭“三”雕。

五、小结

话题复习不是课型,而是一种理念。话题整合复习让pep英语教材各册书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让小学英语词汇更立体,更具活力。因此,尽管话题整合复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我们也要坚持执行。值得关注的是,在整理的过程中,教师对所整合单元的重点知识和内容要有所取舍。

提高英语复习有效性的方法或许还有很多,但话题整合复习有利于整体提升学生的能力。当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课后多阅读。学生的英语习得水平在话题复习中得到提升,才能为日后的初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2010年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篇8

一、以词汇为突破口,培养词汇活用能力

众所周知,学好英语要先过词汇关。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及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单句理解还是语篇理解,如果词汇量少,势必影响阅读速度、语篇理解和判断准确等。因此,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单词仍是复习的重中之重。但是怎样才能花较少时间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呢?我从语法、习语、辨析和拼写等四方面将语音、词汇、语法和拼写融为一体,为学生总结和编写相应的练习题来巩固学生的词汇学习。这些句子具有很好的语境,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往往通过做一个词汇练习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扩展、比较,从而引导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不仅保证了让学生吃得好,也保证了让学生吃得精。

二、侧重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旨在进一步巩固语法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具体分为语法专项训练和读写专项训练。也可根据题型进行各类题型的专项训练如短文改错、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单选、完形填空等。

像词法知识也是这样,从名词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各种词类的基本用法要给学生总结归纳。尤其重点强调动词的各种情况以及对比汉语中的不同部分。当然要想让学生不但掌握而且能熟练运用各种语法知识,还需要进行专项练习。我会在总结归纳了各项语法知识的用法后更注重配套练习。以十年高考题为主,总结同学们容易做错的题、易混的用法,重点分析和强调,力争做到讲过就学会,做过就得分。掌握为原则,得分为关键,切实使同学们牢固掌握、熟练运用。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近年来,高考中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要求高,难度大。所以抓好阅读理解的专项训练对学生取得高考的胜利尤为关键和重要。所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我是常抓不懈、贯穿始终。选取不同题材如说明文、各种应用文、记叙文等。挑选不同内容的文章尤其要选好一些科普文章,因为科普文章是每年高考中必然会有的,让同学们练习。同时指导学生各种阅读方法如浏览、粗读、细读、跳读查找细节等。帮助学生分析阅读题目分浅答题、深答题。学生一定要根据整篇文章的精神、作者的意图加以理解和判断,不能只看到某一段就将自己的主观臆断强加于作者头上。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篇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语言知识是这样描述的: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1972)指出:withoutgrammar,verylittlecanbeconveyed,butwithoutvocabulary,nothingcanbeconveyed.然而,在当前高三英语教学课堂中,许多教师对基于教材阅读文本的词汇处理仍停留在字典搬家式讲解、听写检查、课文填空等简单机械的模式中,很少主动创造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词汇使用情景语境。这种费时低效的词汇教学模式俨然让高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成为鸡肋。为此,本文重点探讨基于文本阅读高三语言知识教学的基本策略。

二、教材分析

《牛津高中英语》第九模块第四单元ReadingBiblicalidiomsinenglish.文本阅读材料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圣经习语的定义,几则习语的圣经故事以及掌握圣经习语的重要性。但当进入对文本语言知识点学习的时候,学生忽略了对高三课文语言知识点学习也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说明

1.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根据阅读任务,基于话题去整理语言,理清文本的内容和脉络。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联想策略来理解记忆词汇,主要是横向联想和纵向联想。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可改善语言输入的质量,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例如,相对于byandby,可以帮助学生大脑风暴这类短语:againandagain,onandon,bitbybit,littlebylittle,stepbystep,daybyday,dayafterday.相对于文本中出现的inaword,可以帮助学生整理表示“总结”的表达:tosummarize,insummary,tosumup,onthewhole,inshort,inbrief,inaword,inconclusion,toconclude.语言知识,特别是词汇知识相对零散,导致学生在进行语言输出时,需要从大脑记忆深处临时调集所需词汇来满际的需要,费时低效,而且准确度不高。

2.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最终达到扩大学生语言知识储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阅读课教学目的。

【设计说明】学用结合永远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最佳途径。(文秋芳,2001)。创设与所读文本内容相关的新的情境,将书本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的情境中,给学生提供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机会。语言学习与阅读密切相连,但不能凌驾于阅读之上,至少不能脱离语境和上下文来孤立地学习语言知识。用选词完成句子的练习来巩固文章中所学的谚语,再补充其他类似文本中的圣经习语,一方面满足学生对圣经习语学习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至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更多圣经习语的意义以及具体的使用的情况。

3.探究熟词新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利用各种字典探究阅读文本中重难点词汇,及时整理归纳。

【设计说明】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对文本词汇进行深度广度探究,进而促使学生对词汇的熟词新意更关注。《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针对语言知识这一项注明:“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掌握不少于3500个英语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同时,在语言运用这一项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考生应能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适用英语语法,选用恰当的词汇;适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相较于2014年《说明》,2015年更强调在熟记3500词汇表的基础上关注一词多义,熟词新意。

四、结束语

英语文本是教学的凭借,它承载着话题、语言、结构等功能信息,是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其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陈娇玲,2014)。词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词汇、积累词汇、扩展词汇和正确运用词汇(陈琳等,2007)。在一切为了高考的环境下,如果教师不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学生不能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词汇的学习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次,那么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语言形式,很难把语言知识转化成语言运用能力。“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词汇,都要学以致用。只有在语言使用(包括听、说、读、写)中才能深化和巩固词汇知识”(桂诗春,2006)。高三词汇复习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文本的语言知识点的学习最终目标应该是基于高考,高于高考。

参考文献:

[1]wilkins.D.a.1972.Linguisticsin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ma:themitpress.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4]陈玲.程晓堂.高洪德.张连仲.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陈娇玲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8.

[6]桂诗春.英语词汇学习面面观[J].外语界.2006.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篇10

【关键词】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02-01

曾经有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进程,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英语世界里,词汇好比英语这座大楼的地基。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词汇,任何英语的学习都是苍白无力的。词汇无非就是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关,在英语教学中,词汇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掌握好一定量的词汇并且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在实践中运用英语。而高职英语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在不断扩大学生词汇量的同时更着重提升学生词汇运用的能力。

一、现在高职学生词汇运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词汇的运用在英语学习中的关键作用早已被高职学生认可,可以说,深知词汇运用的重要性和学历的高低、英语分数的多少是没有必然关系的。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在考试当中英语成绩普遍不高以及他们在最初的学习中就存在方法不当等问题,主要是没有掌握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而采用的是较为呆板或者说原始的“背多分”方式,有点像英语学习中的原始社会,他们不会钻研,也不钻研词汇的运用,尤其是如何利用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思或者不同的单词如何搭配等等。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在高职英语老师的英语教学中,也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英国研究教学法的专家JeremyHarmer将课堂活动分为知识吸收者吸收知识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即学生接受英语的过程,以及知识吸收者再将自己吸收的知识输出的过程。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一贯重视知识的输入,也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比较忽视学生在接受知识以后能否输出,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过程。和普通的高等教育院校中的英语专业也不同,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我们并没有开设专门的词汇课,词汇仅仅是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贯穿在整个课程教育之中。在高职,一般的英语教学课堂是这样的:老师先在黑板上列出单词的词义、词性,随后采取列举的方法教授词汇的用法,主要是列出几个例句,因此,学生自然而然会学习的比较僵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如果单词换了一个语境或者不用在这个特定的例句上,学生就不知所措了。说到底,还是老师在教学中就不甚重视词汇运用的教育,或者说即使老师注意到了,也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词汇教育。

二、高职学生词汇运用能力提高的方法和策略探析

(一)培养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

在这个层面上,着重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增强词汇学习的趣味性,使词汇的学习不再枯燥,死记硬背单词不再是唯一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科学实验证明,高昂的兴趣和良好的心态在学习中非常重要,知识接受者如果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接收知识会很快提高学习的效率。

对此,老师应该更多的采取趣味性强、有活力的教学方式,重点不是强制性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培养他们学习单词的兴趣。笔者认为,老师可以采取一些专业的方法,比如语义学或者教义学的方法,使学生明白,首先英语是一门科学其次才是一门语言,英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针对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在语境上的先天劣势,可以培养一种氛围,一种把英语学习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氛围,这里笔者推崇联想记忆法,并且不宜一竿子制定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而是应当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和学生经历的不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课本上的单词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反三,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把既有的单词连结成一个网络,而且还可以加深单词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不容易遗忘,最后还能达到单词教学的“趣味性”效果。

(二)利用词根、词缀等方法培养学生单词运用的灵活性

很多学生在学习单词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记不住,而记不住的一大部分就是不懂词根和词缀,近义词反义词也是傻傻分不清楚。

(三)将外国文化融入到单词学习中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化的产物,和特定的文化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语中尤其如此,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习惯和思考模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对此,高职英语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考虑介绍这个单词的历史起源,这个单词是怎么产生的,在产生之后它经历了哪些变化,词义都发生了何种改变,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方法。

(四)创造英语词汇运用的语境

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能只会说不会写,更不能学只会写不会说的“哑巴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应该认为的创造一些英语的语境,比如安排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对话,或者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对话,使原本有些略显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而且经常用英语交流除了能够使学生巩固既有的词汇知识,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另外,“英语角”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总之,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要把英语课堂从老师手中还给学生。尤其是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出来,让学生亲身体验词汇学习的乐趣,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探索、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词汇量。此外,还需要让学生将“听”、“说”、“写”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够使高职英语教育更上一层楼。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运用能力是一个长期和能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老师和学生缺一不可,一方面,老师要积极运用培养学生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单词的方法以及辅以文化教育和给学生创造真正的语境这些方法,另一方面,作为学生,也必须怀着高亢的学习热情加入到其中来,没有老师的方法学生就好像在迷雾里乱转找不到方向,但没有学生的参与,老师更像是无米之炊!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