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历史经济危机十篇初中历史经济危机十篇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6:31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1

故事都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普及历史知识的主要方式,历史则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多数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历史故事教学的原则和内涵及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历史放事历史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

在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来看,十三四岁的少年正处于对一切知识允满求知欲望的阶段,在学习方式上,形象思维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在快速发展中。初中生对于生动的故事天生就有强烈的兴趣,而生动有趣的故事也能对初中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力。事实上,中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是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可能不喜欢某一门功课,不喜欢某一个老师,但没有几个不喜欢听老师讲故事的。讲故事可以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我国大多数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概述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借鉴历史、联系当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等。这就凸显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历史学致就是由历史课程的筋骨历史线索,历史课程的灵魂历史规律,历史课程的血与肉历史史实,历史课程的细胞历史概念,历史过程的还原都是靠这些过程规律统一结合的。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做到联系这些过程规律,让学生做到有效记忆学习。可是,这些规律很多时候都是由一些繁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构成。大量的信息让学生的学习非常吃力,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会逐渐出现厌学情绪。很多老师的教学模式都是传统的强行记忆教学,这就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很多烦躁情绪,加上历史中考的分值较低,很多学生和家长根本就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这些不良现象,给我们历史课堂的有效展开增加了很多障碍。

二、历史故事教学的原则和内涵

历史故事就是以历史图籍和历史文献为素材,借助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叙述,对曾经的历史通过历史书籍和故事给予重现。这样,就可以将原本枯燥的历史事件和时间,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更加直观的教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故事通常都有跌宕起伏的情感和悬疑的故事情节,能调动人们的热情,如果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必然会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整个课堂都保持高度专注,学习效果也会出人意料。教师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通过对新课引入历史故事,情境创设,激发学习情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标志着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部分准备得好,一定能够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行激发,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授课教师所讲的历史。为此,在新课引入部分,授课老师可以抽出上课时间的一少部分给学生们讲一个有关的历史故事,当做本节历史课开始的“小热身”,使学生通过倾听故事进入到历史学习的最佳状态,根据一定的步骤将历史故事的相关史实进行研究。学生在认识相关的史实过程中精力是集中而且充沛的,能够将引导中听到的故事和教学内容相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史实的印象,从而提高听讲的效率。授课教师所讲的历史故事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历史故事,还可以是古代诗词中提及的历史典故等。比如,在讲授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会提到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唐玄宗在后期的统治是腐败的,由于沉迷酒色,还涉及到了杨玉环这个人物。然后,就可以将杨玉环的故事引入新课。古诗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便是杨玉环非常喜欢吃荔枝,于是唐玄宗就派人将荔枝不断的运到宫中,可以看出唐玄宗对于杨玉环是非常宠爱的。利用这个故事来引出主题,使学生在听故事中的状态进入“安史之乱”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2.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将历史内容由抽象化转具体化

初中历史教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世界历史,另一部分是中国历史,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可以有效的简化知识点,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更加方便,使历史的知识点得到有效的理解。例如,在讲授“经济危机”这一章的时候,首先需要对美国进行讲述,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当中的一些历史事实,来说明这场经济危机对美国人民的影响有严重。这是一个关于信任的故事,其中讲述的是美国在大萧条时期的故事,同样也是美国第一次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时期,有一位年轻姑娘历尽艰辛终于得到了金店销售员这一职务,可以负担她和母亲在生活上的支出。然后,有一天,一名满脸憔悴的男人来到了金店,一枚一枚的看着戒指,随后就离开了,这位姑娘的服务态度特别好,心里想着好不容易来了一位顾客,但是这个男人什么都没买,就离开了;姑娘在下班后清点戒指时,忽然发现戒子缺了一枚,然后意识到男人趁机拿走了,但是如果找不回这枚戒旨,她就会失去这份工作,而且需要进行赔偿。姑娘后来进了男人的家门,和他说了一些话之后,男人抓着姑娘的手表示十分感谢,那枚戒旨就这样的失而复得了。听完这个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工人失业的现象在经济危机中非常严重,工人消费水平低下,难以满足正常居民的生活。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进行相关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会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等;由于学生刚听完历史故事,都会很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回答问题就是进一步的认识“经济危机”这个概念的过程。通过故事可以将经济危机由抽象观念转化为具体事例,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授课老师需要精心的选择历史素材,并且掌握好讲故事的具体时间,在讲述时需要生情并茂,以便学生可以融入故事当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被激发,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2

关键词:案例;历史;教学;辅助;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03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20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把案例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承担着教学案例的设计者和激励者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应用,鼓励学生融入到历史教学情境中,积极开展思考和讨论,改变了传统的教授模式。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存在枯燥、积极性不高的缺点,所以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改变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积极作用。因此,研究好案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对提高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立足教学目标,设定合理案例

中学历史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需要以历史教材内既有教学内容作为案例选定依据,而且还要立足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针对性地选择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的历史案例。中学历史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一定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利用工作和课余时间进行广泛阅读和搜集资料,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历史教师可以选择案例的资料来源十分丰富,包括国内外专著、历史文献、影视资料以及互联网等。教师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这些质量进行编纂,在课堂上把搜集的这些资料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针对历史案例进行探讨和研究。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学案例不仅与教学内容和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大的吸引力,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导读建立一定的问题情境,根据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和探索。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握好导读的时间,通常控制在四分钟内。

例如,中学历史教师在教授《辛亥革命》这一节的内容时,可以先创设一定的问题与矛盾,然后再通过导读引导学生了解这段历史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在教学时,教师需要了解到《辛亥革命》这一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起因、主要人物、结果以及客观分析几个方面进行教授。进行开始教学时,教师可先简单对这段时间发生的背景进行介绍,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引入到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随后,教师可以引出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当然,学生对于空洞的历史事件,会感觉到枯燥无味。这时,教师可以引用辛亥革命中的主要人物与事件对学生进行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求知兴趣。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辛亥革命的始末后,对辛亥革命的意义进行评价与思考。

二、立足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案例

中学教师进行历史教学时,选取的教学案例,还需要立足生活实际,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学校所在的地方,会具有自身特点的乡土历史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影视、历史遗迹等,学生可以进行观看与亲身感受的,而且这些乡土资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方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与自身之间的密切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记忆,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

例如,中学历史教师在介绍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可以根据学生学校所在地的情况和历史特点,选取当地抗日战争的英雄故事作为教学案例。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科书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拓展性的教学与延伸。例如,在学习解放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飞夺泸定桥作为教学的案例,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音频资料和历史遗迹照片等,让学生体会到当时革命战争的惨烈。通过这种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与中学历史学习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现实案例,激发学生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和事件的学习与了解,逐渐培养成科学思考事情的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念等。所以,教师在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时,需要以这一教学目的为教学方向,不仅需要教授好学习内容,还需要立足现实生活,通过创建现实性的教学案例,以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热情,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例如,在学习中学历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对资本主义危机发生的经过、原因、教训等进行介绍,随后引出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案例,因为这是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的经济危机。在案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导致股价下跌、工程停业、人们失业等负面影响。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解与认知。学生经过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与历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次危机出现的共同特点和原因,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我国避免经济危机的思考,以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总之,案例教学需要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中前进与完善。中学历史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近些年来,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不断进步与发展。案例教学作为中学历史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教师应该以教学内容为立足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可使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地了解与认知,有利于丰富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且,案例教学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辅助手段,不仅可以实现教学方法的进步,更加有利于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董文清.浅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J].文理导航(上),2010(3):80.

[2]常建雄.浅谈新课程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与特点[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11):47-48.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3

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优势的同时,也从现实的层面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改革的未来选择。从这一意义上,国际金融危机赋予了我们反思自己走过的道路,瞻望自己未来的契机。在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的条件下,系统总结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经验,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优势,对于解决和克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多个国家经济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同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以完全不同的状态积极迎接了这场危机的严峻挑战,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国际金融危机危及中国之时,中国也呈现出与西方国家类似的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2008―2009年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呈现企业订单减少、销售不畅、利润缩减的状况。从沿海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蔓延,亏损企业和亏损行业增多,一批出口型企业破产倒闭。城镇失业人员增加,农民工返乡现象突出。整个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GDp增速急剧减缓,2009年第一季度下降到6.1%,为17年以来的最低。[1]2008年底,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三个重要判断,第一,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第三,危机给我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的决定,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政策措施。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重中之重。政府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给经济“输血”,帮企业闯关。此外,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2]一系列力度之大,配套之全的“组合拳”有效填补了内需不足的窟窿。在全球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程中,中国在自身面临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以负责任的姿态,作出了不懈努力。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答卷”上,世界各国人民看到了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任何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思考都难以真正破解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奥秘,只有上升到制度的层面,才能真正触及最为关键而深刻的原因。当然,由此出发,也只有上升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层面,才有真正破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危机爆发后,虽然有一些国内学者只从技术层面出发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但国内外也有一些有识之士从制度的因素而非技术的因素来说明和解释这一危机的深层原因。如有学者敏锐指出,此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极端寄生性和腐朽性达到极点,宣告了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破产。[3]事实上,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只不过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又一次外显。从这一意义上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但是也使人们从发生在眼前的事实中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危机产生的根源,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从正面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唯一正确的道路。如果说思考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政治意义,其最大的政治意义就在这里。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长期困扰许多人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走资本主义道路?概括地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些年来,一些人鼓吹中国应该选择新自由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实质上都是希望中国放弃社会主义的道路,改弦易辙,走资本主义道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的破产,在这一背景下,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声音虽然已经有所减弱,但仍然是一个正在影响中国道路选择的社会思潮。民主社会主义的产生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思想上的联系,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同科学社会主义却渐行渐远。面对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更多的是以改良主义面目出现的,它本身却又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因为它反对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因而不会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和权力结构。[4]不言自明的是,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走向民主社会主义就是走向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选择一样,选择民主社会主义同样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历史和现实已充分证明,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中国国情和时代精神,与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也形成了其他各种主义所不具有的优势。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坚持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是中国战胜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在内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根本保证。

二、内在优势之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也说明,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就不可能在较短时间里摆脱金融危机的冲击。显然,在面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正是这些特征表现出了西方国家所无法具有的制度优势。

然而,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如有人就认为,不取消党的领导就不足以言民主。将党的领导和民主视为水火不容,仿佛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一旦烙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印记就与民主无缘。中国共产党90年的艰辛探索,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60多年的执政,中国共产党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的历史用铁一般的事实说明,在中国,没有哪个政党比中国共产党有着更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有着丰富的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在优势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其中的政治内在优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有一段话讲得很好:“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强调,我们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那一套,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比如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在2003年2月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指出:“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5](p146)以“三统一”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辛探索才找到的,是社会主义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化。三者之间有机联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不能正确阐释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在实践中也必然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企图将多党制、三权分立的西方民主观念奉为圭臬,作为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的唯一选择,既没有考虑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也没有辩证地对待西方的民主制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社会主义中国,如果离开了我们的国情和具体实践,背离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则任何政党模式的制度设计都将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6]一些人所鼓吹的所谓政治体制改革路线图,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取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种论调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

需要强调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一个基本前提。这个基本前提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必须始终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换言之,执政地位的维持应该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必要条件。只有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真正代表全体人民,才具有继续领导和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政治资格,才能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翁地位并不断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必要原则,即中国共产党在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同时,还需要适应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期待,不断加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步伐。显然,上述两个方面内容应该被视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性任务。

三、内在优势之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是一场革命,但是这场革命并不是一种对原有基本制度的毁灭性破坏,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点在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关系的调整上表现得最为明显。邓小平指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7](p399)他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从长远说,最终是过渡到共产主义。”[8](p111)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为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9](p554)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10](p25)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意义具有多重性。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即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是未来社会具有起始意义的特征。这个特征构成马克思恩格斯从逻辑上预测未来社会其他特征的起点。[11](p49)他们认为,这个特征是共产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社会主义就成为奢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现阶段中国之所以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表征。因此,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

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学者认为,不论公有私有只要能够创造效益上的利润就可以了。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公有制经济的意义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的认识上,显然并没有揭示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的本质区别。因为,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意义不仅在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保证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具有稳定和增加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具有国家转移支付和实行再分配的能力,由此构成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经济基础。虽然当下实践在这些方面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方面,但并不能由此否定了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多重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经济具有两面性,既具有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积极的一面,又具有剥削性的消极的一面。因此,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需要始终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私有经济。换言之,对待积极的一面,需要鼓励和支持;对待消极的一面,虽然“容许”但应该受到“约束”。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劳资矛盾和冲突、两极分化等消极性的一面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全面私有化的中国,无论如何不可能赢得短时期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业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完善确实始终需要避免“私有化”和“单一化”两种错误倾向。“私有化”倾向的发展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单一化”倾向的发展则完全脱离了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必然造成两者新的不适应。比较而言,坚决避免“私有化”应该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

四、内在优势之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国际金融严重动荡、世界经济深陷衰退、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确实来之不易。这个成绩的取得,除了上述几个重要因素外也不能不归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中国所确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有着起作用的广阔天地,保证了中国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时及时化险为夷。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具有必然性。20世纪初以来,人类所处的历史时代就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占据统治和支配地位的历史时代。从历史方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历史阶段出现的社会主义。在这个历史阶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居于支配地位和统治地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然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条件下,全球化的本质依然是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在这一背景下,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采取的改革开放决策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渗透进来。这一方面归因为私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归因为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两个选择虽然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具有现实合理性,但确实需要面对消极性的后果,这一点在不可避免地卷入国际金融危机之中充分地显露出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进入改革开放大发展时期的中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实行允许私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使资本主义因素得以在社会主义条件和框架下得到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这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中国经济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就很自然地不可避免卷进了世界经济危机之中。[12]

同时,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积极性的一面。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显著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前无古人的创举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这四个字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无论它的起源在哪里,都必须在“社会主义”的掌控之中。这样的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制度模式。江泽民反复强调:“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切的。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13](p2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13](p203)“西方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东西,毫无疑义,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这是共同点;但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的,这是不同点,而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13](p203)一些坚持新自由主义主张的经济学者和评论家认为,“中国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捏在一起如同在树上嫁接了竹子一样,是注定要失败的。”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过程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作用,是中国迅速消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重要原因。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4

一、中国通史

(一)古代史

1.先秦史:分为上古时代(中国境内古人类、血亲氏族及部落联盟)、古风时代(夏商周青铜时代)、上古文化专题

2.秦汉史:分为亲扫六合和集权措施、两汉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史、秦汉文化专题史

3.隋唐史:二世帝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五代十国

4.宋元明清(至1799年)史:内外矛盾的两宋王朝、外族难治的元朝、文化内敛固化的明朝、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抹光亮――清王朝

(二)近代史

5.末世危机前的积淀:1799~1840间的清王朝

6.外族入侵与国人的反击:逐步丧失与国人的觉醒

7.两党关系发展史:两次合作、两次内战

(三)现代史

8.新中国建立及政权巩固(1949~1956)

9.初步探索及成就(1957~1965)

10.十年浩劫(1966~1976)

1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现在)

二、世界通史

(一)古代史

1.五大文明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地中海区域

2.古典时代:希腊罗马专题

3.千年中世纪

(二)近代史

4.三大运动: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

5.资产阶级制度的建立: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日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两次工业革命:

7.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现代史

8.近代文化科技成就

9.第二次世界大战

10.1929年经济大危机

11.美苏冷战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5

这里还要说明,在谈到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定位时,我们必须对它加以严格的时间界定。这里谈的是对1900-1999或2000年间100年左右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考察,它不包含对21世纪及以后资本主义的预测和定位。对于20世纪资本主义历史的准确定位不仅不会动摇我们对于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坚定信念,而且会把这种坚定信念建立在更加切实可靠的基础上,从而增强我们的持续不断为之奋斗的使命感,同时要在历史的钟摆在走向公元纪年的第三个千年时,对世界资本主义整体活力及其走向衰亡保持清醒的估量,因此本文这里谈论的显然不是资本主义在整体上何时退出历史舞台的问题。

下面就20世纪资本主义的整体研究和历史定位问题发表一管之见,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加强整体研究是时代的需要

顾名思义,资本主义的整体研究指的是研究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整体,而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的局部和个别,不仅仅是研究个别时期、个别地区和国家的资本主义。

20世纪的资本主义指的是现代资本主义,而不是早期和近代的资本主义,也不是21世纪的资本主义或21世纪后资本主义的未来。长期以来,在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问题上,我们的研究理论相对滞后,对于20世纪初期的现代资本主义,有着比较完整和切合实际的理论概括;对于资本主义未来的历史命运,也有着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但是对于整个20世纪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则明显滞后。在研究方法上,往往不够全面,偏重个别国家和时期的研究,对于从资本主义的整体角度来全面系统的研究则相对不够。

笔者认为整体研究在今天需要强调和重视,是鉴于下述理由。

1.整体研究是完整正确地定位20世纪资本主义的需要

要给予20世纪资本主义完整正确的历史定位,仅仅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资本主义、仅仅研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够的,也是不完整的。我们要研究的是20世纪资本主义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它的早期和中期,更要注视当代资本主义的进程。

作为整体,不仅指作为20世纪资本主义主体和心脏地区的发达国家部分1,不仅指作为处于领导地位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国的美国,而且应当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其它类型的国家,如新兴的发展中的东亚资本主义国家2、石油致富的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3、拉丁美洲地区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4、南亚地区的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5、以及处于低中收入的非洲地区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等。6即是说,同样要研究新兴的大展宏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后进的刚刚迈入资本主义轨道的资本主义国家。此外还应该包括苏联、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转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7

作为整体,同样要注意到在20世纪中,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三种力量和因素的比较,注意资本主义制度国家中的前资本主义因素和社会主义因素,也注意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中的资本主义因素甚至前资本主义因素。为此,既要考查资本主义国家,又要研究社会主义国家。例如"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就存在着某些初级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允许存在的事实上非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因素。而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实际上存在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

作为整体,不仅要研究20世纪的世界政治和经济,而且综合考察20世纪的世界科技、军事、社会、思想和文化,尤其是考察制约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

笔者以为,下列因素对于资本主义的整体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即

第一,在19-20世纪两次科学技术革命中所处的中心地位及其影响。

第二,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中,在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深度和广度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在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危机的协调中作用,以及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在市场经济机制运行和政府干预政策协调中的作用。

第五,在改革和调整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体制运行机制时的作用。

第六,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化的效应中的作用。

第七,在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中的"安全阀"功能。

第八,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多元化和不平衡发展趋势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九,在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一体多元化进程中的作用。

第十,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作用和影响。

这些因素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是重要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是重要的。而没有对于这些制约因素的整体研究,要准确把握定位是困难。

2.整体研究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真理,它随着资本主义的变化而不断地修正和发展。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对于20世纪初关于帝国主义问题争论的总结,标志着列宁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的建立,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著作,不仅科学地论证了现代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初期发展阶段的规律,而且对于指导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也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了写作这部著作,列宁参考了几百种基本上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大国出版的相关书籍、学位论文和小册子,报刊上的文章和各种统计资料。《列宁全集》第39卷收录了关于帝国主义的文章、笔记和1912-1916年的单独札记,包括148本书(其中德文的106本,其他有法文本,英文本,及俄文本)和49种期刊(德文的34种,及法文和英文),摘录了232篇文章。8如果把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列宁摘抄和评述的《帝国主义笔记》两书相对照,可以看到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列宁直接引用资产阶级学者和社会主义者的论述,据粗略统计共有203处之多,这些引文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总字数的86%以上。9

列宁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关于资本主义现展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得出了崭新的科学结论,为我们树立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认真研究和借鉴资产阶级的学术成果、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同时也充分说明为了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需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10

斯大林的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在一个相当时期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思想理论界的经典依据,和对于列宁主义的"正统"解释。他的理论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革命会在全世界的很快成功和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很快灭亡的估量上的,是和革命与战争的时代观紧密相联系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时代已经到来。"111952年他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更系统地发挥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把总危机与革命和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比以前发展得更迅速无比的论点""已经失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总危机,是既包括经济,也包括政治的全面危机。"12然而,战后世界56年来的历史发展表明,斯大林的"总危机"理论并没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反而带来了理论滞后的严重影响。

实事求是地考察20世纪资本主义的整体发展,涉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离开对于现当代资本主义的正确估量,也就谈不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现当代条件下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实事求是的估量,从而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在谈到国际共运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时说:"马克思去世以后的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3邓小平实事求是地指出,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14"中国六十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这十多年,正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15他还指出,南北问题十分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16"南北之间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在扩大,并且越来越大。"17在谈到新兴发展中国家时他说:"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兴致很高,有可能走到我们前面。"18"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19

这些论断是建筑对于资本主义的整体研究基础上的。当代世界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代,人们习惯于用冷战思维来观察问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姓"社"还是姓"资"是高于一切的头等大事,而姓"现"和姓"球"却往往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相连的见解。然而邓小平理论和实践解放了我们的思想,为处于现代化起步阶段的中国人民完整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借鉴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大家注意到去年秋天,总书记强调要按照邓小平理论认真研究四个如何认识,其中十分十分重要的一个认识,就是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或者说,如何准确认识20世纪的资本主义。这是我们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3.整体研究是当代世界多样化统一发展进程的需要

对于资本主义的国别研究,个案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的整体考察和研究在今天更要多加关注。我们的科学理论和战略决策不能仅仅建立在个别国家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更加需要重视对它的整体研究和考察。

我们理论上的滞后,方法上的单一,研究领域的薄弱,是与整体研究的思路的缺乏和方法上的缺陷是分不开的。

当代世界的多样化统一进程、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主潮流、当代世界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模式以及当代世界的改革调整趋势,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全球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及资源利用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当代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演变及社会思想文化现代化、多元化趋势,当代世界国际关系多元格局演变等重大课题,需要进行全球性、整体性的开创性研究,否则就谈不上准确阐述符合跨世纪实际的当代世界多样化统一的进程。

当代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科学技术领域间相互渗透和分化,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又高度综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学科愈来愈多,分工愈来愈细,研究愈来愈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愈来愈朝综合方向发展,并且出现了''''多学科集合体合作研究''''时期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及经济和社会生活全球化的发展,为我们的整体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同时又提出了进行整体研究的客观需要。

4.整体研究是整体史学发展的需要

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的史学发展趋势显示:更加重视整体性的动态研究,从单线到多线的综合研究;更加重视环境和条件的研究;更加重视定量分析;更加重视底层史学的研究。20

推动史学发展趋势的重要原因在于:其一,世界全球化和多样化发展的影响,要求对历史事件和非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地综合的考察和总结,对现实问题加强研究,对整个社会进行宏观探讨。其二,科学整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强化。其三,传统史学面临的"危机",从而出现了在理论体系上五花八门的方法论流派,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用科学理论的方法来考察历史现象,在内容上重视整体史、社会史、文化史和底层史学的研究。这种发展趋势认同历史是"整体历史"和"综合历史";重视多角度、多层次的历史研究;重视历史的解释和理论;主张扩大历史研究的领域。

对于现代资本主义史的整体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已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如1983年法国米歇尔.博德著《资本主义史(1500-1980)》,对资本主义从16世纪到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宏观和微观的阐述。该书不足处在于主要是从经济角度来论述的传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别的领域涉及极少。21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1982年在美国出版《1500年以来的全球通史》,该书称:"认为世界历史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或所有文明的历史的总和""这种看法是十分荒谬的。""现在的问题并不是世界历史课程涉及的史实繁杂,而是观察角度不同,即世界历史课史从全球的而不是从地区或民族的角度讲述历史。""重新开始,将这门课程建立在新的、真正的全球基础上,是十分必要的。"22不过,这是一部全球史和传统地区国别史的兼顾,主要阐述政治史的变迁。

1997年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出版《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一书,宏观论述20世纪史,显示了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历史研究,在体系上也值得借鉴。23至于美国伊曼纽尔.沃勒斯坦1974年所著《现代世界体系》一书,则是一部整体地阐述近代以来世界历史进程的综合性宏观论著。称他采用的是"一体化学科的研究方法",即"把社会和文化思潮趋势与经济和政治运动的走向紧密联系起来考察,清晰地揭示出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的精辟论断。"24这部巨著,同样给整体考察20世纪资本主义以很大的启示。二.关于资本主义整个研究中的误区

前已指出,在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中,我们不能把整体研究和个别研究相混同,不能把局部研究当整体研究,不能把对一段时期的研究当作全部的研究。在一段时期里,我们在20世纪资本主义的研究上存在一些弊端和误区。这里举例如下:

1.把俄国资本主义的衰落当作整个资本主义的衰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冲破了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阵线,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然而,长期以来有些人把俄国城市中心起义的特殊性,民主革命迅速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性也当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和世界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道路,则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误导。列宁还在1916年谈到现代世界各国发展道路时就说过:"在人类从今天的帝国主义走向明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同样表现出这种多样性。在无产阶级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再没有比''''为了历史唯物主义''''而一律用浅灰色给自己描绘这方面的未来,在理论上更贫乏、在实践上更可笑的了。"25

而且,社会主义在一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在一国的被突破,并不表明整个资本主义已经衰落或已经走下坡路。诚如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整个封建主义的衰落一样。一种社会主义力量的兴起和整个资本主义力量衰落之间并没有时间直接衔接的必然联系。必然胜利和必然灭亡之间不一定是同时存在的。

从历史上看两种和多种社会制度并存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封建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近代世界历史上就并存过不至一个世纪。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并存,从时间上说还只有80多年时间。从发展趋势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同样具有活力的社会制度力量之间的共存和竞争,而不能简单理解为直线式的一盛一衰一之间的力量的竞争。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战胜谁的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解决,就一个国家来说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从20世纪的现实来看,我们绝不应轻信所谓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走"下降路线"、"资本主义总危机"、"资本主义腐朽"、"走向灭亡"的时刻已经到来等结论。

在20世纪,传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取得过社会主义胜利的,只有俄国一个国家和半个德国的民主德国,而迄今保住社会主义胜利成果的一个也没有。90年代初苏联解体,民主德国被联邦德国所吞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转轨。这典型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不是一帆风顺的。

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说:"如果从实质上来观察问题,难道历史上有一种新的生产力是不经过许许多多的失败、错误和毛病,而一下子就建立起来的吗?"他还说过:"历史通常是循着曲折的道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善于估计历史最复杂和最离奇的曲折道路,这是无可争辩的。"从世界历史的长河看,社会主义在长时期内还只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邓小平针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现象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26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纲领宣称社会主义已在苏联取得"完全的、最后的胜利",要在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共产主义建设;1961年苏联经济学家瓦尔加预言20世纪是资本主义灭亡的世纪;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称在二十年内要完善发达的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则在苏共二十七大修改为社会主义完善论。所有这些,现在已经被历史所否定,它显示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不够成熟,显示了对于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定位不准,这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历史教训。

我国汲取了国际和国内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并将这个观点写入修改后的宪法中。27修改后的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营、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营、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营、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28这意味着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竞争。它的主体无疑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但是这并不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已经衰落,资本主义的经济因素已经不存在。

2.把美国的相对衰落当作整个资本主义的衰落

与把俄罗斯资本主义的衰落看作是整个资本主义的衰落一样,有些人同样习惯于把美国的超级大国兴衰和整个资本主义的兴衰相提并论。

这里的问题在于第一,美国超级大国地位是否真的衰落了?美国超级大国的相对衰落是否等同于美国的衰落?

第二,美国的衰落是否表明整个资本主义的衰落?

如果考察整个20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起主导作用的既不是英国和法国,也不是德国和日本,而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美国具有年轻、快速、实力最强和富有活力的特点。29从1894年以来,她的工业生产总值就居世界第一位。1894年的工业产值美国94.98亿美元,为英国的2.2倍,德国的2.93倍,法国的3.28倍。而1860年时只是英国的68%;法国的91.1%;德国的95.6%。世纪之交,美国在世界国民财富的比重占30.1%;英国占19.5%;德国占16.6%。301916年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在各个经济领域占有全面的优势,20年代美国成为汽车王国。1938年,以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为100,美国占36%,西欧共同体(含英国)占35.6%,即美国比英、德、法、意等国的总和要多;1948年美国为54.8%,西欧共同体为22.6%,是西欧共同体和日本总和的229%。黄金外汇储备资本主义世界为100,1937年美国为46.4%,1950年,美国占48.5%,为法、意、德、英、日本五国的441%。3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当代世界已有56年,美国一直是超级大国,虽然80年代以来超级大国霸权地位一度相对衰落,但迄今在多极化趋势中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1997年美国的GDp达80834亿美元32,而后1998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又达3.9%,33,GDp达到82106亿美元。到2000年底已经创造了连续9年多的增长记录,成为20世纪美国历史上的最长的经济持续发展周期。

在对20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有时对美国资本主义的超级大国实力地位估计过高、过早,有时又对它的衰落过程估计过快、过于严重。

例如有人称本世纪初美国的门户开放计划是"美帝国主义侵华独占政策的代名词"。34有人称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的"14点计划"是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称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是美国和英国的矛盾等等。

对于美国已经衰落的说法则从50年代开始到世纪末从未停歇过。例如有朝鲜战争后美国开始衰落论;苏联人造卫星升空后美国开始衰落论;越南战争后美国开始衰落论:70年代滞胀后美国开始衰落论;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衰落论等等。35尽管预测美国开始衰落的时间已经一再推延,但是把美国的相对衰落和整个资本主义的开始衰落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和见解则仍然不乏其人。

其实,大国的兴衰或超级大国的兴衰和一种社会制度的兴衰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保罗.肯尼迪的名著《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36,历数500年来大国地位的更迭,然而这种更迭并不表明社会制度的更迭。犹如19世纪英国超级大国地位在20世纪的衰落,并不意味着整个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衰落一样,美国超级大国地位在20世纪末的相对衰落,也不意味着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相对衰落。整个说来,资本主义制度在本世纪末并未显示整体的衰落。37

这里,仅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当代世界的GDp对比,就十分明显了。

全世界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含中国和印度)(单位:百万美元)38

1965年2,003,7001,413,280163,040

所占%100%70.53%8.14%

1970年2,808,0262,105,694225,563

所占%100%74.99%8.08%

1995年27,846,24122,485,5281,352,256

所占%100%80.75%4.86%

1998年28,854,04322,560,6241,811,10639

所占%100%78.19%6.23%

这个统计表说明,1965-1995的30年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的经济实力从占有份额的70.53%增加到了80.75%。显然认为传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每况愈下的论断是站不住的。何况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发展中国家,极大多数仍然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3.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作整个资本主义,又把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当作整个资本主义的衰落

从传统观点的角度看问题,从十八、九世纪以至二十世纪初的角度看问题,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资本主义。然而,从20世纪的全局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指的只是在世界近代史上先后崛起的荷、葡、西、英、法、俄等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美、日、德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曾经是资本主义的中心地带,并称雄于近代世界,被称为欧洲中心、西欧中心、或欧美中心,一旦这种模式发生危机,自然引起人们对于整个资本主义危机的关注和思考。

然而,整个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情况表明,所谓西方资本主义并非整个资本主义的全部,同时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新兴资本主义的崛起,即被称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中的绝大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40尤其是处在经济发展前沿的新兴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在过去一个时期里,人们习惯于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看作属于反帝国主义的阵营,这是一种从脱离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的角度和两大体系争斗中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往往在政治上站在反帝国主义立场来说的,而不应和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上的属性相混同。无论从经济制度上或者是从社会政治制度上来划分,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无疑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尽管它们宣称绝不走传统资本主义的老路,但是不等于它们的道路和制度不是资本主义的,不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其实,这是一股在20世纪下半叶崛起的后继的资本主义发展力量,它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的新兴资本主义力量,人们通常说第三世界作为主力军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但是这股生力军从社会经济制度上说并非社会主义的。有朝一日,它即使在经济和政治力量对比上了超越了传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新一轮资本主义国家取代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只能是另一种类型的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当然这并不排斥一些发展中国家会转而推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既然如此,我们怎能断定美国等传统资本主义的衰落就是整个资本主义的衰落呢?例如一旦印度、巴西、印尼、南非等发展中国家步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难道这些国家是在充实社会主义的力量而不是加强资本主义的力量。随着21世纪历史的演进,人们将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会不断增强。

4.把自由资本主义的的衰落当作整个资本主义的衰落

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相当流行而又相当滞后的见解。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到1916年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发展》,这68年间,资本主义在发达国家走过了由近代到现代,由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期间马克思主义由诞生而发展为列宁主义阶段。

而1916年以来迄今资本主义又走过了85年的历程,85年来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横广和纵深两个方面,都以空前的速度和广度在发展,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走向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同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1916年的解释上。资本主义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由自由资本主义为主的阶段走向以垄断资本主义为主的阶段,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41,代替自由资本主义衰落的,出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现代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又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取代。

显然,我们不能把自由资本主义的衰落和整个资本主义的衰落相等同。但是把自由资本主义的衰落当作整个资本主义的衰落来看对的仍然不乏其人。有人引用了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关于"经济自由主义在1820年到1870年是上升阶段,在1870-1913年是衰落阶段,从1913年到大约1950年几乎处于垂死阶段"的论述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42,其实这段引文,恰恰表明引者把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类不同的资本主义相混淆了。这份报告在概论中明确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1870年和1913年之间开始的。在这个时期里,技术进步逐渐依靠科学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了一个生产和贸易空前发展的时期",并称"许多观察家认为,现代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夕。"43通看《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根本得不出现代资本主义已处于下降和衰落时期的结论。44倒是需要明确的是对于"经济自由主义"来说,它确是衰落和下降了,然而经济自由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不能把经济自由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同现代资本主义或垄断主义主义混为一谈。把自由资本主义的衰落说成是或混同于现代资本主义的衰落。

5.把资本主义活力限于20世纪前的资本主义

长期以来在世界史学界的一个传统说法是,1870年后资本主义在总体发展上开始了下降时期。甚至连我国普及的中学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都持这一见解。45但是实事求是地考察历史,这一说法显然是与历史实际不符。

资本主义是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的,虽然存在腐朽趋势,但总体上发展是主要趋势。4620世纪的资本主义在向全世界横广和纵深两个方面发展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说法最早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傅利叶提出的,后来为恩格斯所引用而被马克思主义者广为流传。恩格斯1876-1878年间在《反杜林论》和1880年初《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两书中写下了同样的话:"我们看到傅立叶和它的同时代人黑格尔一样巧妙地掌握辩证法的。他反对关于人类无限完善化的能力的空谈,而同样辩证地断言,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它的上升时期,但是也有它的下降时期,而且他还把这个看法用于整个人类的未来。正如康德在自然科学中提出了地球将要归于灭亡的思想一样,傅立叶在历史研究中提出了人类将要归于灭亡的思想"47这里讲的显然指整个历史和整个人类和整个地球都是发展的,都最终要走向灭亡的。这段批判杜林的终极理论的话,并没有回答资本主义在什么时候会灭亡的问题,更不是专指资本主义何时处于上升时期或下降时期。人们也不因此而推论人类很快或已经走向灭亡。恩格斯接着写道:"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48这些话表明,在恩格斯看来,生产力的狂飙时期将继续推动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事实上,在恩格斯晚年,他并没有得出资本主义处于下降时期的结论。

具体谈到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和下降时期,并非恩格斯而是列宁在1915年1月后的《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说的,列宁说:"通常把历史时代划分为:(1)1789-1871年;(2)1871-1914年;(3)1914-?。""第一个时代是从法国大革命到普法战争;这是资产阶级崛起的时代,是它获得完全胜利的时代。这是资产阶级的上升时期,是一般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特别是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时代,是已经过时的封建专制制度迅速崩溃的时代。第二个时代是资产阶级取得完全统治而走向衰落的时代,是从进步的资产阶级转变为反动的甚至最反动的金融资本的时代。这是新的资产阶级即现代民主派准备和慢慢积聚力量的时代。第三个时代刚刚开始:这个时代使资产阶级处于相当于封建主在第一个时代所处的同样的''''地位''''。这是帝国主义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发生动荡和由帝国主义引起动荡的时代。"49列宁的这种历史划分是否符合历史实际我们暂且不论。在这里,列宁说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的分期,而非整个资产阶级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阶段。列宁在该文中还强调:"这里的分界线也同自然界和社会中所有的分界线一样,是有条件的、可变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50

然而,斯大林把"下降"说和资本主义的衰落论完全划上等号,进一步发挥了衰落论。1934年8月9日,斯大林、基洛夫、日丹诺夫在《关于''''近代史''''教科书提纲的意见》中肯定地说:"我们认为把近代史分为三部分,是适当的:第一部分----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以前,这是资本主义在先进国家里胜利和确立的时期.第二部分----从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帝国主义大战的结束,这是资本主义开始衰落,巴黎公社给了资本主义第一次打击,旧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帝国主义以及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十月革命的力量在苏联资本主义的时期。第三部分----从1981年年末(战争结束的第一年)到1934年末,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战后帝国主义时期,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时期"。51此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斯大林的话被当作马克思历史科学的经典反复引用,即资本主义开始衰落于1870年以后。

现在提起"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不会有人怀疑专指19世纪70年代前的资本主义,而其后资本主义很自然理解为下降时期或衰落时期了。问题的焦点在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是否处于衰落时期。这个问题不能靠引经据点、靠"两个凡是"来解决,而要靠20世纪资本主义的实践。有些人口称"尊重历史实际",但恰恰没有对20世纪资本主义的实践提供令人信服的事实,甚至给人扣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陷入唯生产力论的窠臼"的大帽子,这种以势压人的学风是不利于学术争鸣的。

谈到活力,有一个怎么看活力的问题。人们不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但是社会主义的活力尚未充分显示,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为了增强社会主义的活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活力,人们争论重点主要是增强还是减弱,而主要不是有无活力的问题。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活力,经济增长的速度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绝对化。要注意经济结构是否形成良性循环、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科技革命的作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经济运行中自我调节功能、应付经济危机的能力和预防止危机的对策、由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灵活适应能力、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局面的应对能力等等,这些均能显示是否具有活力。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无疑是利大于弊。从经济组织结构来看,以自由市场经济为基础,垄断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制经济组织、国际垄断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也具有相当的活力。而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同样显示其一定的活力。.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当作对资本主义整体发展的衰落

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趋势与危机趋势(或称腐朽趋势)在本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总的说来,既有发展甚至大发展的趋势,也有腐朽以至大危机来临的趋势,是发展和腐朽两重趋势的交替运行。在两重趋势中,主要趋势是发展,尤其是波浪式的发展52列宁在1916年上半年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名著中,提出:"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个别工业部门,个别资产阶级阶层,个别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表现出那种趋势。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比以前快得多"。53不久,他又指出:资本主义的腐朽趋势"决不排除资本主义在个别工业部门,个别国家或在个别时期内的惊人的发展"。54列宁的论断被本世纪的历史发展所证实。虽然,本世纪西方世界经历了12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但是,发展的时间更长。从总体上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较普遍现象,而不只是个别现象,不只是在个别国家、个别部门、个别地区和个别时期。虽然,腐朽趋势在深化,但是,很难说目前在总体上腐朽趋势已超过了发展趋势。55

由于市场经济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因而从马克思到斯大林都把经济周期危机现象和资本主义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称之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经济周期危机或经济危机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产物。对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考察,在我们的教学和研究中通常是作为资本主义整体发展的负面影响来论述的,随着一个接着一个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发展,随着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以及生产过剩危机、滞胀经济及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发展,金融危机的加深,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斯大林的"总危机论"更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深和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来临密切联系起来。

一般说来,经济危机是坏事,而不是好事。问题在于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否变坏事为好事。在大危机期间,许多人只认为这是件大坏事,只表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深化和资本主义末日的加速来临。然而,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全面研究后发现,在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还出现几个经济快速发展和繁荣的高潮,人们发现经济周期和危机与经济现代化的进程相连。看来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危险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在迫使政府进行的反危机调整内部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逐步由坏事变为好事,成为一种难得的机遇,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的信号。3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大调整和发展证明了这一点。56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注意可能存在和发展的潜在危机;要善于抓住机遇,变坏事为好事,推动改革进程。57

正是经过了1929-1933年大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正是经历了克服70年代经济滞胀后果的探索和实践,西方发达国家在协调市场行为和和政府干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经验。而且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现象不仅在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在社会主义国家也会出现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只是性质不完全相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吧了。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能不能说每发生一次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就在总体上衰落一次?因而经济危机的爆发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整个衰落?

7.把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当作对资本主义整体衰落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是经济运行的绝对规律,然而难道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运行是平衡发展的吗?它们不也是不平衡发展吗?不平衡发展给资本主义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吗?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全球情况来看,首先在西欧,随后在大西洋国家,接着在太平洋的个别国家,再后向全世界的广大地区扩展。一方面资本主义在向横广面方向发展,而另一方面又向纵深方向发展,这种纵深发展不仅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而且在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上,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方面。这些不平衡发展是不是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负面作用呢?或者说,是不是已经没有生命力了呢?

无疑和任何社会制度一样,资本主义制度绝不是永恒的,他要走向自己的反面,并最后走向死亡,问题在于能不能把局部的死亡当作整个资本主义的死亡,能不能把资本主义在某些国家已经进入的高级发展阶段,当作整个资本主义都已经进入了高级发展阶段呢?不平衡发展意味着不发达、较发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并存;意味着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更迭;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衰与社会主义制度兴衰将将一个较长时期共存;意味着一个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并不等于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衰落。

考察了上述种种论点以后,考察了20世纪的进程以后,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对于资本主义的国别研究,个案研究固然十分必要,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的整体考察和研究决不能忽视。我们的科学理论和解决仅仅不能建立在个别国家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同时需要建筑在整体研究和考察的基础上。

三.把握20世纪资本主义的历史定位衡量标准

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准确定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社会生产力标准和实践第一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态、生产关系等什么别的标准。

人们在判断一种社会制度的发展阶段时,会有各自的衡量标准,如社会生产力标准、生产关系标准、意识形态制约标准、阶级属性的好恶标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重的二元标准等。自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的一个长时间里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定位,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占据主流地位的见解开始逐步离开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认定的社会生产力检验标准,偏离了实事求是的路线。在我国我们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定位上,自50年代后起以来,也偏离了社会生产力标准和实践第一标准。

在我国提出、认同并再次强调社会生产力标准是中共七大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反复摸索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得来的。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在这次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曾正确地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58

这一标准得到中共的肯定,但是其后的22年里,"唯生产力论"的"左"的大棒砍掉了我们奉行的社会生产力标准。直到1992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992年10月中共第14大的报告和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强调了邓小平同志重新创导的生产力标准,邓小平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9,中央强调,要把这一标准"作为决定各项改革措施取舍和检验其得失的根本标准。"

中共十五大又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再次重申了衡量一切是非的根本标准:社会生产力标准,并重新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里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生产生产力标准,就谈不上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正确把握和定位。当然对于生产力标准如何判断是会有不同的理解的,但根本问题还在于是否确认在历史研究中必须坚持社会生产力标准的。笔者以为衡量社会生产力它应包扩以下一些含义:综合考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重视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购买力平价(ppp)等重要经济指标;重视对科学技术水平及其社会影响的考察;重视对国民经济管理水平的考察;重视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因素的总体考察;重视对人口流动和人口的身体、文化素质的考察,重视对经济和自然环境及资源的考察;重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考察;重视政府和社会集团对发展经济的政策的考察等。如果仅仅把生产力水平的综合考察,简单理解为只是对几项经济指标的研究是不全面的,以此来否定社会生产力标准更是不妥的。

实践标准即实事求是标准在学术和研究中是必需坚持的,它实际上涉及在学术和教育领域要不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的问题。是本本第一还是实践第一的问题?我们对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历史的认识正确与否?归根到底只能是依据社会实践而不是本本怎么说,一个人怎么说。

历史的经验一再表明,如果只是按照早期马克思主义传统不变的本本办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难以成功,马克思主义也就谈不上创造性的发展。再说不同本本本身的是非鉴定也必须根据社会实践的检验,而不是它的"凡是"。领导人的谈话当然具有权威性,然而领导人谈话的真正权威性也必须经受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无疑是我们在评价现代资本主义史时应该遵循的,然而这并不是要我们僵化地理解为马克思、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每句话都符合当时甚至当前的实际,让我们搞"两个凡是"。

如果认为我们只要对100多年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80年前的列宁或若干年前斯大林、的言论照办就行,不必接受实践的再检验、补充、修正和发展,那就使马克思主义得不到发展,也就产生不了邓小平理论。

事实上目前的理论界研究中某些滞后的现实是和这种僵化地对待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关的。

对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都涉及要不要坚持实践第一标准问题。如二十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在总体上是发展为主兼有腐朽趋势,还是衰退是主要趋势?西方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大发展还是大危机?西方世界现在是大革命形势的前夜?还是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就要马上崩溃?还是还具有相当的活力?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实行的那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方式和方法、某些管理手段和经营机制能否同样被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情况所吸纳?现代资本主义的模式是否还在发展,除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外,有没有其他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一两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衰落是否意味者资本主义的整体衰落?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对于资本主义的整体发展是否只具负面影响等等,对这些重大问题,只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大量第一手的实践材料加以全面综合和深入剖析,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又如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涉及于现代化进程同步发展因而最先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如何区分资本本质和现代化必然的区别问题;涉及垄断资本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其历史地位的评价;涉及反垄断弊端的斗争及其后果的评价;涉及各类垄断资本主义政府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措施的评价;也涉及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集团的发展及其评价;也涉及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借鉴和避免问题。再如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理论、发展阶段、发展动因、发展趋势、发展模式的评价,都涉及到要不要坚持实践第一标准这个根本问题。如怎样看待现代资本社会中一再发生的经济危机包括生产过剩危机和滞胀危机、金融危机,以及如何评价政府的反危机措施,不仅要看到当时的影响,而且要估计到它的深远后果,既要指出它的负面作用,还要指出它潜在的转机效应。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调整措施等都涉及它的历史地位和阶级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经济评价和政治评价问题,对这些问题,也只能遵循实践第一这一客观标准。

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实际实事求是标准,是正确认识、研究和发展关于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的唯一科学依据,对于20世纪资本主义历史的发展道路、发展特点、发展模式、发展阶段、发展理论的研究都离不开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实事求是标准。如果我们不是坚持生产力标准,那就谈不上对20世纪资本主义的准确定位。我们如果不是坚持实事求是标准,那也不可能给予20资本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定位?

四.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类型举例

这里谈的20世纪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义的整体发展,而不是一两个资本主义大国的兴衰,因而用例如英国在20世纪初大国地位的相对衰落、俄国在1917-1991年间退出资本主义世界、美国在20世纪末的相对衰落等的分析和评论来取代对资本主义整体的衰落,是不恰当的因而也是不科学的。就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而言,概括说来,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十种类型。

第一,是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美国资本主义模式。在20世纪下半叶西方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既不是英国和法国,也不是德国和日本,而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迄今从总体上说美国仍是一个比较富有活力的大国,这是通过比较研究而言的,这个国家在经济制度方面,实行的是私人经营和国家、集团、私人垄断所有制兼顾;美国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兼顾政府干预,是一种以自由经济为基础的混合经济。迄今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符合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模式已经完全失去了在美国的活力。60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90年代以来美日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美国而不利于日本的明显变化,美国成了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单一超级大国。

请看以下比较:

国家人均GnpGnp万亿GDp万亿(全部按照美元折算)

19831991199819981980(全球%)1991(全球%)1998(全球%)

美国141102224029340792132709024.76%5610825.93%8210628.46%

日本10120269303238040899105939.68%3362315.54%3783113.11%

最近20年,美国由1980年的24.76:9.68%到1991年的25.93%:15.54%;再到1998年的28.46%:13:11%,估计2000年的情况还要不利于日本。

第二,迅速崛起的日本资本主义。在现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快速发展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日本岛国,本世纪初,日本在世界工业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1929年占3%,二次大战战败后再度振兴,1971年占5%,到1995年日本的GDp占到全世界的18.35%,成为世界第二超级经济大国,超过了位居第三、四、五位的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三国的总和。61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引来了对于日本模式的种种评说,并对美国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有的认为这表明亚洲模式对于欧美模式的胜利,然而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又重新引起对于日本模式的慎重评价。1998年日本的GDp在全球的份额已经由1991年的15.54%急速下滑到1998年的13.11%。90年来的日本呈现经济怒景气的低迷状态。

但是日本的崛起确切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由欧美中心地区向西太平洋地区的迅速扩展的态势。

这里要顺便谈谈,从8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中断的日本"教科书"事件,90年代中期以来的日本面临一场新的转折,是维护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还是谋求经济霸权,政治强权,军事大国和全球主导地位,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我们要密切注视这个政治大国、经济超人谋求全球利益的动向。

如果我们不带偏见的话至少可以得出四点共识:

第一,在日本这个近邻大国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了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罪行翻案的严重趋势。

第二,在日本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罪行翻案的完整舆论根据,如什么侵略有理、侵略有功、日本受害、放弃歧见、亚洲共荣等等。

第三,造成这种局面是日本右翼统治集团和势力出于难以言明的目的而不愿正视历史需要,是战后两代年轻人对历史无知受欺骗宣传的结果。

第四,对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罪行翻案的言行,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加以揭露。还清历史本来面目,正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现在,我们要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在日本这场为侵略战争翻案的新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起?,我以为:

其一,从历史上看虽然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但实际上在保持日本天皇权威等问题上带有一定的保留;而且盟军在日本大规模消灭日本法西斯的军事行动前,日本已宣布投降,在客观上保留了日本本土的法西斯势力。从而不如德国那样,消灭法西斯比较彻底。

其二,从国际背景来看战后初期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美苏冷战全面展开,中国革命的胜利,朝鲜战争的爆发,片面对日和约的签定,美国大幅度修正对日政策,由限日转向扶日,对日本法西斯的经济、政治、军事势力打击不力,留下了隐患。冷战结束后,日本从超级经济大国地位走向政治大国,挟经济实力、金元外交之余威来重温其当年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而90年代日本经济的不稳定对于军国主义复活的加剧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其三,从日本国内来看在美国的纵恿和扶植下,日本政治势力和政治思潮逐步向右转;日本统制经济体制和所谓"日本精神"在追究经济高速增长中被美化和神化,没有彻底划清法西斯和政治民主、经济侵略和经济民主的界线,从而为垄断资本统治的右翼势力提供了物质的、管理体制的和思想舆论的基础。事实上,正是由于日本否定了经济军事化、经济侵略扩张和战时动员的统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平等互利外贸和市场经济体制才得以持续高速地发展日经济。而利己主义经济、保留战时统制经济遗产必将损人而不利己。另一方面,日本的民主、和平和进步运动不断受挫和分化,难以形成巨大的反击力量。

第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再度振兴的德国资本主义。德国是近代史上后起的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又是19-20世纪之交现代资本主义新起的国家,还是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政治经济大国,战后联邦德国再度崛起,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并实现了统一。联邦德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实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市场经济政策,它既不同于凯恩斯主义模式和国家计划经济模式,也不同于完全的自由放任竞争经济模式。尽管不同时期经济政策会有微调,但是实行适度的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内外经济平衡的基本政策不变。第四,英法传统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英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在自由资本主义和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称霸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大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法已经沦为二等发达国家,但是如果认为他们已经完全衰落,无所作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当代英法资本主义模式已经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由于撒切尔夫人执政11年多成功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人们对"英国病"已是"绝诊"的诊断,也说明了英国的资本主义迄今还有一定的活力。英国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地位的相对衰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表现,但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兴衰和整个资本主义的兴衰并不是一回事情,因为一个国家在国际力量对比中的消长不仅取决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变化,而且取决于同一时期其他大国经济实力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基本上实行以市场机制为主的有条件的计划调节经济政策。是强化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的发源地。法国不依附美英的独特发展道路,使她在战后超过英国成为第四经济大国。

第五,新型的欧洲联盟式资本主义。世界近代历史时期的欧洲特别是西欧是资本主义发源地和心脏地区,又是列强结盟厮杀和角逐的战场。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和主战场。这是一个分裂为军事和经济集团的欧洲,又是一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尖锐对立的欧洲。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角色由扮演唱主角变成了扮演配角。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审时度势,醒悟到以欧洲联盟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来取代相互对立和频繁交战的欧洲,在这种情况下,从50年代到世纪末,欧洲联盟终于兴起,并成为传统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力中的一枝不容忽视的力量,成为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可以说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1995起改称欧洲联盟)是当代西方世界的一件大事。我们不妨将1995年欧洲联盟15国的经济实力量和美国、日本及全世界情况作一对比:62

欧洲联盟、美国、日本的经济实力对比表(1995年情况)

国家人口面积(平方公里)GDp(美元)国际储备(美元)进出口(美元)

欧盟37107万399.6万83816.30亿5205.12亿36191.60亿

美国26310万936.4万69520.20亿1759.96亿13555.95亿

北美自38450万2129.8万77709.86亿2049.11亿18682.82亿

由贸易区

日本12520万37.8万51080.40亿1926.20亿7789.44亿

合计88077万2567.2万212606.56亿9180.43%

占(%)15.53%19.23%76.35%

全世界567300万13348.3万278462.41亿未计103910.96亿

上述情况表明:在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国际货币储备、进出口方面欧洲联盟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人口接近美国和日本的总和,进出口相当于美国和日本总和的169%;国际储备相当于美国和日本总和的141.21%。联盟式的欧洲现代资本主义还在继续扩展,20世纪出实现东扩计划后,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三极并立的局面。就欧盟在全世界的实力地位二言,这种集团实力十不容忽视的。她的人口占全世界的6.54%,面积占全球的2.99%,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30.10%,进出口总值占全球的34.83%。迄今,我们重视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个别研究,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从50年代以来已经发展近半个世纪而且还在继续发展的联盟资本主义模式是无论如何不应忽视的。

还要指出在欧洲联盟中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国家人均GnpGnp万亿GDp万亿(全部按照美元折算)

19831991199819981980(全球%)1991(全球%)1998(全球%)

德国11430236502585021227157437.26%214207.43%

法国1050020380249401466266466.08%119935.54%143304.97%

英国920016550214001263853744.91%87684.05%135744.70%

意大利640018520202501166244994.11%115055.31%117104.06%

总计6618730.59%8329928.87%

可见四国间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欧洲联盟的发展。

第六,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式。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在欧洲联盟成立前夕产生和发展的新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发达国家加拿大及北美发展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墨西哥的贸易互补的地区性联盟。自1994年1月1日起,北美三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正式开始执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在1995年形成了拥有人口3.845亿,面积2129.8万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77710.31亿美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63。就其人口来说,超过了欧洲联盟,就其面积来说是欧洲联盟的5.3倍,就其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则是欧洲联盟的92.7%,三国的进出口总额1995年为18682.62亿美元,为欧洲联盟的51.62%,国际货币储备为2094.11亿美元,占欧洲联盟的40.23%,64成为在经济集团中与欧洲联盟较量的最重要的力量。

国家人均GnpGnp万亿GDp万亿(全部按照美元折算)

19831991199819981980(全球%)1991(全球%)1998(全球%)

美国141102224029340792132709024.76%5610825.93%8210628.46%

加拿大123102044020020612226602.43%51082.36%59882.06%

墨西哥224030303970380922352.04%28251.31%39321.36%

总计6404129.60%9202631.89%

全世界40104890288622109395100%216391100%288540100%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它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对立和排斥向经济联合和互补的发展态势。

第七,东亚经济区的新兴资本主义。这里指的是除日本和中国外的东南亚国家和韩国等新兴发展中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更确切地说是指七、八十年代以来腾飞的以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地区为代表"亚洲四小龙"或亚洲诸虎的东盟国家和地区,有人称东亚经济增长群体65。70年代以来先他们后走上快速发展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道路。被誉为"东亚奇迹"。1997年下半年以来发生的东南亚和东亚金融危机,是战后发展中国家继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后,面临的一次最严重的危机,它是一次对世界经济发展和格局将发生多方面影响的新型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深条件下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也是由产品经济时代转向信息经济时代的危机的征象。对于这场早有先兆的金融危机,未能及早防范和控制,是有原因的。

和30年代资本世界大危机及80年代末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制度危机不同,这次轮到了被一致看好的"亚洲奇迹"的东亚国家,人们被"哥德派"言论所蒙蔽,再次重演了丧失"忧患意识"不重视在繁荣和危机两重发展趋势中潜在危机的悲剧。东亚金融危机告速我们经济和科技全球化,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既是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家的难得机遇,也孕育着巨大的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在全球金融关系中,最易遭到冲击的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因为不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市场发育和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不健全。东亚金融危机引起人民对于东南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再思考。

第八,其他多种类型的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中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各具特色的类型,除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外,还有中东和海湾石油资源国的经济改革之路、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之路,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地区发展道路。至于后进的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则是资本主义在全球发展的后进地区。

第九,俄罗斯和东欧的转轨资本主义。在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中俄罗斯的变化是最耐人寻味的,它经历了从俄罗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到苏联社会主义的兴衰,再到俄罗斯转轨资本主义的曲折变化,这种转轨资本主义既不是大俄罗斯帝国的复活,也不是步发达资本主义模式之后尘,而且一种托着以被废弃的社会主义的躯体、又笼罩社会主义阴阴的,运用资本主义机制快速壮大俄罗斯帝国的混合资本主义。俄罗斯的转向资本主义无疑壮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实力,同时也使本世纪的资本主义的模式更趋多样化。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独联体成立后,原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急剧恶化。虽经叶利钦两任总统、盖达尔、切尔诺梅尔金、基里延科、普里马科夫、斯捷帕申政府几次经济体制的激进或渐进改革和转轨的政策交替运行,仍未完全摆脱苏联成立以来的苏俄历史上和整个现代世界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困境。冷战时期不可一世的超级经济大国地位已经荡然无存。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统计数字,对比俄、中、美的GDp力量对比:

国家人均GnpGnp万亿GDp万亿(全部按照美元折算)

19831991199819981980(全球%)1991(全球%)1998(全球%)

美国141102224029340792132709024.76%5610825.93%8210628.46%

中国300370750928920171.84%36971.71%96093.33%

俄罗斯32202300337944701.55%

1998年俄罗斯的GDp只有中国的46.5%,只占美国的5.4%。

东欧八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脱离资本主义阵营,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40多年的风风雨雨又发生了逆转。1989年是东欧剧变年,来势之猛,波及之宽,为人们始料所不及,它和苏联解体一起,构成了本世纪最富曲折变化的事件之一。剧变后的东欧各国集中进行经济体制转轨工作。就转轨后的经济形势而言,大体上分为三类国家。匈牙利、波兰、捷克和斯罗文尼亚已到谷底或开始恢复和回升;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仍处滑坡或谷底状态;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波黑则在连年战乱中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百废待兴。

除了以上以上九种类型的资本主义模式外,我们还要注意带,即使在已经走上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还存在着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这就是第十,实行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将保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某种非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形态。

中共十五大报告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和规划。指出中国"必须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主张"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6这些带私和带资的所有制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至于‘一国两制''''构想下的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即使完全回归和统一于祖国后,其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是资本主义的。这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主体下的资本主义模式。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因素共同发展而有利于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模式。

需要指出,模式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对一个国家来说,好的发展模式,也不一定适合别的国家,关键是是否善于结合本国情况加以借鉴。美国前劳动部长马歇尔,雷撰文认为:"过分宣扬美国模式的优越性并不正确。""至今还没有任何国家研究出一种适用于别国的模式","万验的灵药根本不存在。"67

五.20世纪资本主义历史定位的几点思考

通盘研究了笔者上述见解,我们对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定位是不是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20世纪的资本主义在横广两个方面都得到大的发展,这种发展是波浪式的在发展和危机两重趋势中进行的,从总体上说,目前发展仍是主要趋势。

第二,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上。这是全球发展趋势,也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趋势。它对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起着重要作用,而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在总体上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的。

第三,20世纪资本主义的大国实力对比不平衡发展具有不同于近代史上资本主义的特色,这种不平衡发展一方面导致了个别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横广和纵深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就资本主义经济实力和封建主义经济实力的力量对比而言,20世纪的资本主义已经在全球战胜了封建主义经济。就资本主义经济实力和社会主义经济实力的力量对比而言,20世纪的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以被打破,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势力仍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第五,发达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经济势力一方面占有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涌现和壮大,它在全世界的经济蛋糕中的份额将受到限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受到削弱,因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中的绝大多数走的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中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跨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有的甚至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已经超过了欧洲某些发达国家。这种后起之秀的群体势力是一种新兴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并不意味着整个资本主义的衰落。

第六,20世纪的资本主义已经遇到了史无前例的严重挑战,在20世纪曾经有欧亚拉丁美洲1/3的人口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虽然随着苏联东欧解体,苏联东欧国家重又回归资本主义道路,但是社会主义的火种在这些国家不会完全熄灭;社会主义中国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推进改革开放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连续1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它已经成为一盏新的社会主义明灯,并且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具有强大吸引力。

第七,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各国情况不同,没有适用各国情况的什么灵丹妙药式的模式,关键在于能否善于结合本国情况借鉴各国经验和教训,并适时调整适合本国国情的运行机制和政策。

实事求是地考察20世纪资本主义的整体发展及其模式,涉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离开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正确估量,也就谈不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现代条件下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正确认识现代和当代资本主义,无论是对于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均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投资。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突出反映在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正确估量上。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中国""都和错误估计现代资本主义有关。在跨世纪的紧要关头,既要正确把握"国情",又要准确把握"资情",唯有立足国情,了解"球"情,才能增强实现我国宏伟目标所具有紧迫感、危机感和必胜信念,以便实现我门的伟大目标:"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祖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那时中国将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国人民将达到现代化基础上的共同富裕,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的复兴。"68

注释:

1一般指的是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七国为主导的二十几个经济与合作组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oeCD)。

2主要指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和韩国。

3主要指伊朗、伊拉克、和海湾地区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等国。

4主要指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国。

5主要指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锡金、马尔代夫等国.

6据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低收入国家指1995年人均Gnp在765美元及其以下的国家(共49个国家,其中,非洲国家占29个,整个低收入国家不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为290美元),人均3035美元是进一步划分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界标。下中等收入的人均Gnp为1670美元,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均收入Gnp为490美元,南亚地区为人均Gnp350美元。这些国家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社,1997年。

71996年世界银行报告把新独立的前苏联共和国称HiS国家,把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称中东欧国家(Cee)。这些实行资本主义转轨的国家共有27个,即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波兰、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马其顿。

8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列宁全集》第39卷说明。

9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引自《帝国主义笔记》的材料有《列宁全集》》第39卷中的:450,369,650-651,198-199,197,53-54,55,36,40,382,23,469,420,414,236,102,102-103,384-385,101,23-26,25,26,187,170-171,421,156,422,157,74-75,40,45,414,382,37,414,180,181-182,389,392,134,389,208,64,208,308,64,196,184,69,42-43,386,349,46,177,46-47,160,396,158,159,187-188,161-162,33-34,167,146-147,163,162,423,198,420,42,65-67,377,65-67,546,114,113,111,121-122,106-108,372,226-228,232,228,32,415,416,32-33,176,72,185,185,78,119,81,140,430,143,206,140-141,431,296,456,32,318,146,76-77,44,95,96,371,132,28,395,32,28,382-383,379,377,378,379,376,167,132,73-74,172,173,402-403,237,238,35,36,324,268-275,451-453,328,629,83,36,236,503,96,635,36,88,259,290,225,286,475,287,516-517,536,542-543,544,70,156,457,503,639,97-98,497,178,462,466,465,477,482-483,483,499,503,505,98,501,455,284,759,15,214,213,145,289,189-190,190,190-191,192,478,268,89,405,401,402,38-39页等。10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24-25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

11斯大林:《十月革命的国际性质》(1927);《斯大林全集》,第10卷,第208-210页。

12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23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

13邓小平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1页,人民出版社,1993版。

14邓小平著:《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1978年10月10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32页,人民出版社,1983版。

15邓小平著:《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2页,人民出版社,1983版。

16邓小平著:《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6页,人民出版社,1993版。

17邓小平著:《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1988年1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1页,人民出版社,1993版。

18邓小平著:《总结经验,使用人才》(1991年8月20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9页,人民出版社,1993版。

19邓小平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人民出版社,1993版。

20参见:[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美]伊格斯尔著,赵世玲、赵世瑜译:《欧洲史学新方向》,华夏出版社,1989年。项观奇编:《历史计量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田汝康、金重远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王建华等译:《现代史学的挑战----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说集,1961-198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编:《奴役与自由:美国的悖论----美国历史学家组织主席演说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

21[法]米歇尔.博德著《资本主义史(1500-1980)》(aHistoryofCapitalism),1983年英文版,1986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中译本。

2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aworldsince1500aGlobalHistory),第2-3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3[英]霍布斯鲍姆(eric.J.Hobsbawm)出版《极端的年代,1914-1991》(ageofextremes),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4[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muelwallerstein)所著《现代世界体系》(themodernworld-System),第1卷,第10-11页,中译本第1-2卷序,第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列宁:《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4-65页。

26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

2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999年1月22日),《人民日报》,1999年1月31日。

28《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999年1月22日),<<人民日报>>,1999年1月31日。

29黄安年著:《美国的崛起》,第7-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黄安年著《二十世纪美国史》,第9-12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黄安年著:《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第3-6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0参见黄安年著:《美国的崛起》,第12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1参见黄安年著:《当代世界五十年》,第25章《美国超级霸主地位的兴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economicofthepresident,1998.45p,tableB-1----GrossDomesticproduct,1959-1977,280p.

33美国商务部报告,1999年1月。

34[苏]赫尔斯托夫:《外交史》,第652页,三联书店,1973年版。

35黄安年著:《当代世界五十年》,第479-48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6[美]保罗.肯尼迪的名著《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37黄安年著:《当代世界五十年》,第235-24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8世界银行1997、1996、1993年、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996,1993,1991年版。

39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5月版。

40黄安年著《当代世界五十年》,第32节《告别全球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1黄安年著:《美国的崛起》,第389-391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2参见《世界历史》1997年第3期《尊重历史实际,为提高学术水平而奋斗》文章中第98页。引文自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第42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43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44报告很清楚地说明:"在这些年代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频繁的贸易战,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出现了实现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式,以前作为初级产品供应者为世界贸易体系服务的一些国家采取一种强调在高度的保护壁垒后面发展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接着报告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战后重建工作几乎完成,世界经济进入一个产值和贸易空前发展的时期。"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42-43页。

45"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但是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下降线的轨迹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世界近现代代》上册,第162页,1991年新版。

46请参见黄安年《20世纪美国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美国社会经济史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当代世界5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7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1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2页。

48同上,恩格斯文。

49列宁:《打着别人的旗帜》,《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144页。

50同上,第144页。

51斯大林、基洛夫、日丹诺夫:《关于‘近代史''''教科书提纲的意见》(1934.8.9),载《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3页。

52参见黄安年:《试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黄安年著:《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社,1997年版。

5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第84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54列宁:《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歧》,《列宁选集》第2卷,第88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55参见黄安年:《试论二十世纪西方经济的几个特点》,《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56黄安年著:《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观评述》,载《史学论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57黄安年著:《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观评述》,载《史学论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58《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102页。

5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60主席1997年11月在哈佛大学演说中谈到:"我不认为美国是一个衰落中的国家"(见香港《中》月报,1997年第2期(1997年11月)

61[日]宫崎犀一、奥村茂次、陈小洪等译:《近代国际经济要揽(16世纪以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世界银行:

62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附表材料统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和1996年版。

63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215,237页。

64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243,245页。

65谷源洋主编:《发展中国家跨世纪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66:《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6

关键词 经济危机;制度创新;大国崛起

中图分类号 F1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9)02-0068-04

自1825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繁荣与萧条中交替运行,经济危机理论历经100多年的历史演变,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迄今为止鲜有对经济危机与制度创新、大国崛起的关系进行的研究。从制度视角解读经济危机,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危机,并为通过制度创新应对经济危机,促进大国崛起,转危为机提供思路。

一、经济危机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危机

任何经济活动都在一定的制度中进行,研究经济危机离不开制度分析。在制度经济学看来,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无效率的制度则抑制乃至阻碍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危机就可以看作是无效率的制度抑制乃至阻碍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经济制度变迁中的突变。试分析如下。

第一,经济危机只有在市场经济制度中才会产生。如果经济自给自足,生产与消费直接结合,就不可能形成生产过剩或不足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形成是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生产与消费日益脱离,各种矛盾累积集中爆发的结果。

第二,经济危机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紧密相联。人们的经济活动离不开经济制度。集中的工业化生产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使相关的商品交易制度、银行信贷制度、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国际贸易制度等形成并发生变化。如果出现经济结构失衡,就可能诱发经济危机。

第三,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制度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危机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如经济政策错误、原油危机、自然灾祸、金融泡沫破灭,等等。但这些原因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只有在市场经济制度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即市场失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激化时,才会发生经济危机。

第四,经济危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同时也是制度变迁的过程。经济危机的发展要经历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具有波动的周期性。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贯穿危机始终。其中,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制度创新是市场复苏和繁荣的重要条件,也是带动市场进入下一经济波动周期的前提。可见,经济危机的过程也就是制度变迁、制度创新的过程。

(二)经济危机若干问题的制度分析

以制度经济学重新解释经济危机,还要对经济危机若干问题进行制度分析,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剩的危机”。

第一,经济危机起源于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生产与消费的严重分离。资本主义制度只是经济危机产生的一般历史形式。而并非深层次根源和唯一形式。随着工业化大生产推动近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二者的分离程度升级,导致交易费用较快增长,经济危机也就周期性地发生。这个过程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终结,生产与消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趋向新的有机结合而结束。

第二,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是生产过剩,但也有可能是生产不足。科尔内等对社会主义经济中“短缺现象”的分析就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经济危机既可能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可能发生在社会主义社会。如果说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产生经济危机,那么其经济体制改革或制度创新也就没有必要了。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既符合历史现实,也有利于我们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加快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第三,经济危机在性质上具有的两重性,在过程上具有的周期性促进了近代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发展与完善。熊彼特曾说,创新是对1日经济秩序“破坏性的创造”。因此,也可以说经济危机是对旧经济制度“创造性的破坏”,是经济发展本身对于人类由于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而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惩罚和强制性纠错,是市场经济制度发展过程中的推陈出新和制度变迁。

(三)交易费用在经济危机与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交易费用是制度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指制度运作和各项交易的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制度的产生,制度的运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因此,当交易是有费用时。制度就会起作用。制度不仅具有分配财富的作用,还具有减少不确定性,为合作创造条件以及节约交易费用等重要功能。于是,交易费用也就成为经济发展或危机的内在因素。经济危机的产生及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易费用变化及其所引发的制度变迁。

当代世界经济史证明,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国际价格暴涨,将导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费用大幅提高,从而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原因在于,初级产品国际价格暴涨,促使进口初级产品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交易费用不断上升,货币支出大幅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投资吸引减弱,人们对货币流动的偏好增强、经济发展陷入“流动性陷阱”。最终将因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造成社会投资和消费水平迅速下降。导致经济危机。

这个过程可以从石油危机得到验证。20世纪70年代,产油的阿拉伯国家为了对抗西方发达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结成同盟,采取减产、禁运、提价和国有化等政策,控制产量,减少石油出口,导致国际原油的交易费用大幅上升。进口石油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货币供应量增加,不得不提高利率,结果引发通货膨胀。与此同时,石油价格的迅速上涨导致工业品价格普遍走高,抑制了进口石油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需求,降低了产出,从而引发了由发达国家开始,进而传导至全球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国际经济。1973年开始的石油危机持续时间约两年,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可以看到,在石油危机中,交易费用的急剧上升是导致危机产生与经济动荡的重要原因。

当然,交易费用的作用不仅限于初级产品,再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次级贷款是美国面向信誉较低客户的贷款,贷款条件较为宽松和优惠,客户可以其贷款购买房屋抵押贷款,并且不用首付。如果房价上涨大于利息上涨,次级贷款是安全而有利可图的;但如果房地产市场回落,利率上涨大于房价涨幅,就会导致借款人偿债压力陡增,使放贷机构产生金融风险。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允许贷款利率浮动,并允许机构收取较高服务费用,创造了宽松的法律环境,刺激了机构发放贷款的心理“灵活偏好”;导致房地产价格多年持续上升,强化了购房者贷款买房的“消费倾向”。2001年“9・11”事件后,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政策,把基本利率从6%降到1%,交易费用降低,使房地产商增强了“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

资本预期利润率趋高使得美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次级贷款规模迅速扩大,从2003年的4000亿美元,迅速增长为2007年的20000亿美元,形成房地产过热和次级债券泡沫。

然而,2004年开始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使交易费用上升,导致房地产市场从2007年开始降温,房价下跌。利率升,房价跌,房地产泡沫破裂,预期资本边际利润率迅速走低,机构的心理“灵活偏好”和投资商“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也都看空。大量贷款者无法还款,致使房贷机构和银行的资金链断裂,坏账增加,金融市场动荡,债券发行萎缩。从2006年春季开始,“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通过多种路径传递,至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发展为世界性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发展的过程说明,交易费用变化是引发经济危机与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房地产等近代产业,因其资本的内在冲动、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不可避免地会随着市场交易费用降低,需求扩大而急剧膨胀。然而,近代产业的资产具有专用性、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难以随着交易费用变化而灵活收缩。交易费用变化会影响生产规模的膨胀或收缩,激化市场供需矛盾,导致危机从可能变为现实。所以,交易费用变化是生产规模跳跃式膨胀转为突然收缩的主变量,是解释经济危机的关键。

二、经济危机推动大国制度创新

一般看来,经济危机是坏事。然而,坏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为好事。经济危机之所以成为危机,就是因为市场失灵。而要让市场从危机中走出来,单靠市场自身不行。因此,解决经济危机最终必须依靠政府。如果政府顺势而上进行制度创新,就可以使国家走出危机而崛起。反之,如果政府墨守成规,不进行制度创新,那么在危机的打击下,再有实力的大国也可能衰落。

19世纪初、中期的数次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创新已乏力的经济大国英国,使之衰落。然而,在此期间,德国优先发展科技,建立了劳工保险和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社会经济制度;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发展义务教育、先进科技和工商业。建立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废除农奴制度,以国家立法鼓励专利,创新发展工业,赠地给地方兴办大学发展教育,并赠地给居民发展农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经济安全。这些国家都经历了经济危机,但却通过制度创新,在19世纪超越当时最强大的英国而崛起成为经济大国。

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大萧条。在危机中就任总统的罗斯福果断采取措施,大规模制度创新。联邦政府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支持人们获得经济上的自由。同时,联邦政府迅速通过立法应对经济危机。比如,颁布《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秩序,颁布《农业调整法》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等等。因此,虽然经历了战争与经济危机的冲击,美国却通过制度创新,在20世纪赶超英国、德国和日本,在困境中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上述事实说明,经济危机虽然是伴随大国崛起的危难,但制度创新却可以使大国迎难而上,转危为机,抓住机遇而崛起。可以说经济危机和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契机。

三、大国经历经济危机而崛起的主要制度创新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大国通过制度创新克服经济危机并实现崛起的经验值得总结。这些经验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是出台新政,让利于民。经济危机使社会矛盾加剧,人民生计艰难。这就促使政府更多地用“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经济,出台新政,让利于民。

二是完善经济立法,改进和健全产权制度。这些立法包括:调整金融关系的金融法、证券法、票据法、担保法;规范市场主体的投资法、税法、公司法、破产法;调整市场竞争关系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产品责任法;保护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法、技术转让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等等。这些经济立法措施有效地改进和健全了产权制度,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助于克服市场缺陷,推动经济复苏。

三是创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经济危机使得就业问题凸显,因此,促进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各国政府的目标。例如,二战后英国政府发表《就业政策白皮书》,承担促进公民就业的责任;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府相继发表文告。宣布其施政的重要目标是保障公民充分就业;美国则通过《就业法》,宣告政府有责任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

四是强化政府干预,纠正市场失灵。在经济危机的萧条阶段,面对严重市场失灵,强势政府应运而生。国家更多地强化政府干预,依靠政府的强制力来纠正市场失灵,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以防止和克服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比如,大萧条时期美国颁布的《国家产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等多项法律,强制性地干预社会经济,使美国经历严重经济危机后快速复苏和繁荣。再如石油危机以后,美国加速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发展风险投资制度,增强经济活力。从1978年至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5个重要立法,创建了全球化的naSDaQ股票交易系统,使其成为全球风险资金的金融交易中心。并培育出微软、戴尔、英特尔等大批全球化的跨国公司。这为美国经济在21世纪初走出危机,实现复苏繁荣奠定了基础。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具有很强的国际传导性,因而国际合作应对经济危机极为重要。比如,针对劳工问题,各国通过协商制定《国际劳工公约》,并相继成立国际劳动法协会和国际劳工组织协调劳动关系。针对资金问题,各国协商共同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帮助修建道路、港口、码头和其他基础设施,在危机后帮助各国恢复和发展经济。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7

一、中学生居安思危意识淡薄的原因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德育、能力的培养,考试也侧重知识的考察。

2.初中历史学科是公认的“副科”,大多数学生都不重视,加上开卷考试学生们误以为“抄书而已”,所以学习历史的学生越来越少,对中国近代历史了解的学生也越来越少。

3.中学生缺乏危机感。受成就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多数新闻媒体以及教材都在做大量的正面宣传。教材对国际形势不提、少提,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落后性、阴暗面、不足之处,不做报道、少做反映。现在中学生全是90后,生活在和平年代,物质生活丰厚,从小受到家长百般关爱,不知道忧愁、困难、挫折与失败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因此本身就忽视、轻视忧患教育。

二、历史教学中中学生居安思危教育的内容

1.居安思危,警惕自然匮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对人类构成的威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环保意识、防灾意识,珍惜节俭爱物,灾难来临时能够自救。

2.居安思危,振兴中华。当今的形式风云变幻,中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的未来接班人,一定要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以及我国在国防、经济、政治、外交等各方面的忧患,明白我国与世界发达大国的差距,提高警惕与防范、、东突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知道所肩负的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三、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居安思危教育方法初探

1.铭记历史,警钟长鸣。铭记历史就是铭记人类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记住曾经的切肤之痛,思考避免重犯历史错误的途径和方法,进而以一种冷静理智的眼光审视正在发生的一切,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以一种居安思危的态度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结合课文内容,挖掘教材,把培养学生的居安思危意识渗透到每一课,“警钟长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居安思危意识就培养出来了。此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我们应多角度诠释居安思危,一来学生学而不厌,二来有利于学生对居安思危教育感兴趣。例如,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九课西欧和日本的发展,师生探究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时,铭记历史警钟长鸣:德国战后经济迅速的发展得益于居安思危意识,据说德国很多楼房的图纸和建筑细节都保留在地下室最保密的地方,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做法,使得许多著名建筑才能在战后的废墟上得以按原样迅速重建,还省时省力。

2.引狼入室,情景重现。“狼”是指对我国和人民构成威胁的事物、国家。“引狼入室、情景重现”就是更真实地创造危机、进行灾难教育,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这只“狼”可以是从明治维新到甲午战争再到全面侵华到今天篡改历史参拜靖国神社贼心不死的日本,也可以是我们浪费的习惯。以此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让“狼”真的入室。

3.开辟第二课堂。除了课堂,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居安思危教育。如:可以布置看新闻联播的作业,回家准备一个简单的药箱以备急用的作业,开展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演讲比赛,比节俭的德育活动等。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8

关键词:经济史教学;情境;逻辑关系;文学作品

一、教学问题

“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的第二课,这一课知识点多,经济危机中涉及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比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危机、萧条、生产过剩等概念需要学生分辨清楚,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绊脚石”。经济史内容与学生距离较远,许多内容显得陌生、遥远而又抽象,特别是以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去理解比较困难。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懂多种语言,有高等学历,有多年工作经验。”

教师:这样的人能在社会上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这儿有

张图。

展示:做翻译官时期的工作图片

教师:这样的人在30年代初的命运则迥然不同!

展示:经济危机时期求职者图片

教师:你能想象怎样的历史事件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吗?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关于美国的20年代,有一本著名的文学著作,这里推荐给大家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其中20世纪的社会风貌描写非常精彩,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一段节选,一起感受一下,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当时美国人民生活怎样?

展示:

每逢周末,他的罗尔斯――罗伊斯轿车就成了公共汽车,从早晨九点到深更半夜往来城里接送客人,同时他的旅行车也像一只轻捷的黄硬壳虫那样去火车站接所有的班车……他厨房里有一架榨果汁机,半小时之内可以榨两百只橙子。

至少每两周一次,大批包办筵席的人从城里下来,带来好几百英尺帆布帐篷和无数的彩色电灯。自助餐桌上各色冷盘琳琅满目,一只只五香火腿周围摆满了五花八门的色拉、烤得金黄的乳猪和火鸡。

――(美)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教师: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更被许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美国人对当前的经济相当满意,对未来的经济形势相当自信,故而有着十分积极乐观的消费观。因此,中下层中的大多数人都把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采用分期付款的形式,享受喧嚣的浮华生活。据统计,1926年售出的汽车,约有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从1924年至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面对繁荣,资产阶级踌躇满志。美国总统胡佛向美国人民许诺:“每家锅里有只鸡,车房中有辆车。”

当人们沉醉于永久繁荣的幻想时,一场噩梦悄然降临。

1.危机暗藏

展示:视频《大危机的来临》

教师:假如当时你是美国的一个普通民众(资本家),你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答得都很好,但这都只是个人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的体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这场经济危机有哪些表现呢?

教师: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次经济危机与历史上发生的历次危机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呢?

展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学生:持续时间比较长,涉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教师:胡佛曾说过:“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那为什么不到十年,世界最繁华的地方却成了经济危机中的重灾区?

教师:绝大多数美国企业家并未意识到由于分期付款带来的超时空消费,使得未来市场急剧萎缩。他们同样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看似广阔的美国市场,继续扩大再生产。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与美国购买力不再吻合,生产过剩悄然降生,生产与消费出现了矛盾。在短视的企业主盲目扩大生产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却坚持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疯狂的资本家。同样疯狂的还有美国的普通民众,他们甚至采取向银行贷款的方式参与股市的博弈。美国的经济在不正常的轨道上极速前进,经济大危机发生了。

小结: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生产相对过剩。

教师:在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破坏面前,如何应对危机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各国资产阶级各自寻找对策,当时的美国政府――胡佛政府采取的是自由放任政策。自由放任政策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会造成低效率和浪费。结果呢?

学生:失败。

教师:胡福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和反危机措施失效,没有缓解经济危机。1932年底,在大危机肆虐之际,胡佛四年任职结束,美国迎来新总统的大选。竞选双方是前总统胡佛和候选人罗斯福。胡佛宣称:“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胡佛如果当选,他将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展示:

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急关头……我将为人民实行新政,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演说词

教师:假如你是美国当时的一名选民,你会选谁呢?胡佛还是罗斯福?请刚才扮演普通民众和资本家的小组学生分别谈一谈你的想法。

学生1:假如我是当时的工人,我失业几个月了,我要把选票投给罗斯福,因为他说将实行“新政”,表明他将实施不一样的政策,也许我能再次找到工作。

学生2:假如我是当时的普通民众,我要把选票投给罗斯福,他身残志坚、乐观自信,他惊人的毅力深深打动了我。

学生3:假如我是当时的工厂主,我要把选票投给罗斯福,因为我觉得他个人能力强,一定会实施有效的政策,让我们倒闭的工厂重新开张,我相信他能够带领我们走出困境。

学生4:1929年胡佛担任总统后鼓励粮食生产,并采用自愿的办法,而不是实行定量供的办法,成功削减了国内食品的消费量,杜绝浪费,稳定物价,他第一次提出了征收超额利润税,作为迫使物价降低的一项措施。当时美国的家庭主妇都知道“胡佛化的管理”,实施最经济的家庭食品安排。胡佛也有人格魅力和个人办事能力,也有闪光点。但当时的情况下,假如我是普通民众,我把选票投给罗斯福,希望罗斯福采取不一样的政策带领我们走出危机。

教师:这位同学介绍了胡佛在总统任职期间的一些做法,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罗斯福凭借非凡的毅力和坚毅的信念临危受命,成为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究竟用什么灵丹妙药使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起死回生呢?

学生:实行新政。

2.临危受命

展示: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思考:

(1)为什么罗斯福首先改革金融领域?

(2)“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的目的是什么?

(3)罗斯福新政其他方面的措施是如何调整供需矛盾的?

教师:消除生产过剩、限制生产规模、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这些措施是在减少生产总量,规定最低工资、稳定产品价格、收购剩余农产品、大量就业机会这些措施是在提高消费能力,这样生产总量与消费能力这个关系趋向平衡,而这个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是谁?

学生:国家。

教师:运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平衡生产与消费,罗斯福“秘方”独到之处在哪里?

学生: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教师:罗斯福新政是否能够“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学生:不能。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3.柳暗花明

展示:

材料一从美国自身来看,罗斯福新政期间,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比重,由1929年的48.5%上升到1945年的60%,居世界首位……危机带来的恐慌基本结束;一些法令暂时改善劳动人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材料二从世界历史上来看,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大国崛起》

教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思考

如何突破初中经济史教学难的囹圄,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我将本课的教学思路作了认真的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深刻的认识。

1.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感悟历史。历史课讲述的内容距离今天的生活比较久远,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去理解比较困难。《经济大危机》一课的教学设计特色之一是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让学生观看《大危机来临》的视频,引导学生想象假如当时自己是美国的一个普通民众或资本家,生活会有哪些改变,再通过对胡佛应对危机措施和罗斯福生平的介绍,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自己是美国当时的一名选民,会把选票投给谁?胡佛还是罗斯福?这样为学生创造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拉近了历史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深入历史,和历史人物合二为一,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当事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2.经济史知识大多晦涩,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教师如果能够将繁杂事物的关系理顺,建构起以某种经济关系揭示出经济现象的设计,用逻辑推导出复杂事物间有规律的联系,从而将繁杂问题的关系理顺,进而实现使“琐碎庞杂”的内容言简意赅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将经济大危机发生的原因设计成以生产总量与消费能力两者关系为基准的天平,构建了事物间成对的逻辑和前后联系,和学生一起思考得出“如果要解决经济危机,应该使生产总量减少,使消费能力提高”的结论。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如何调整供需矛盾的?学生阅读课本上罗斯福新政的工业、农业和就业等措施,通过讨论得出:消除生产过剩、限制生产规模、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这些措施是在减少生产总量,规定最低工资、稳定产品价格、收购剩余农产品、大量就业机会这些措施是在提高消费能力,这样生产总量与消费能力这个关系趋向平衡,而这个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是国家,继而得出运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平衡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的结论,进而归纳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样供需关系的平衡被打破与补足,将本来繁杂的措施内容的内在联系揭示得比较清楚,有助于学生领悟经济事物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人物事件不能再现和重演,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激发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文学作品正好具有这方面的优势。这节课我选择了美国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它形象地再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与后面《大危机来临》的视频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学生对经济危机前后美国社会风貌的理解。在经济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文学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补充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与理解,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比较法教学

历史教学比较法,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人类社会的历史虽然漫长,但始终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下有规律地延续。如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改革变法造就繁荣盛世。历史的发生虽然是不可预料的且无法挽回,但又反复再现着惊人相似的历史现象,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世出英雄,治世有明君”。因此,引导学生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通过比较发现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于学好历史实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运用比较法的目的有哪些。

1通过比较,区别异同

区别各种历史现象的异同是运用比较法的基本目的。如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学生常常会忽略二月革命,或误以为十月革命了沙皇的统治,通过比较则一目了然。这是俄国革命的两个阶段,前者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后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其背景、任务、结果都不相同。又如古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通过比较这两个城邦的地理位置、经济形式、社会风尚、政治体制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两种不同形态的奴隶制。

2通过比较,找到规律

历史是错综复杂的,尤其是世界历史呈现出许多与中国历史不尽相同的地方。但在相异的历史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是客观历史规律。如比较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各国革命的任务、形式不同,英法是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是争取独立、德意志为实现统一、俄日则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是其根本原因都是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障碍,而最终目的也都是要促本国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中,学生进一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推动历史前进的规律性。又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复辟――――袁世凯和张勋复辟,都以失败告终,说明当时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已经成为历史不可阻挡的潮流。谁要逆潮流而动,必将被历史所遗弃。

3通过比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比较可以让学生拓宽思维,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可以辩证地一分为二看问题,更可以在比较不同观点和评价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关于斯大林模式”,即使难点也是重点,直接关系到苏联的最终命运。在此,教师引导学生从“工业化进程”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苏联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西方国家从轻工业推广到重工业;苏联的资本来源是高积累、高投资、低消费,西方国家通过对外殖民掠夺和倾销商品获得资本;导致的结果苏联见效快而弊端多,西方国家逐渐普及、稳步发展。然后再指出“斯大林模式”的最主要特征是政治经济上的高度集权,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导致“此路不通”的结果。这个问题,还能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评价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与苏联解体的关系等。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10

关键词: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平均市价

2007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引发了会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讨论热潮。其中,金融工具在金融危机条件下由于其价格瞬息万变,公允价值难以确定,成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难点而备受瞩目。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金融工具与公允价值计量相互推动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

要解决这个难题,有必要从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工具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原因。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初步确立

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的储蓄和贷款危机是公允价值计量最初形成的原因。当时的美国处于经济滞胀时期,政府为了解决经济滞胀的问题,放松了金融管制,利率和汇率逐步放开,各金融机构高息揽储,发放贷款,但在经济发展停滞的条件下,贷款人还款能力有限,造成大量问题贷款的不断堆积,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随之不断累积,但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由于不需要对这些问题贷款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它的财务报告无法反映这些问题贷款的大量存在,不能警示金融机构日益累积的巨大风险,甚至误导了投资者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的判断,最后危机爆发,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损失惨重。

从那以后,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因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对金融工具以当前的市场情况为依据进行的价值计量,能更早地向社会公众警示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

这次危机暴露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不足,推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初步确立。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系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汇率、利率、股票价格的频繁波动使经济活动的结果变得无法预测。为了规避风险、扩大收益来源,金融机构在利益驱动下加快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步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迅速普及也为其提供了物资基础,导致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涌现,金融风险随之扩大。为了及时预示并化解这种金融风险,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唯一被正式认可的计量属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缘于对大量涌现的金融衍生工具计量的需要,会计界开始重视对公允价值的研究。1991年iaSC开始对金融工具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采用公允价值计量;2004年FaSB的会计准则广泛采用公允价值;2005年iaSB把完全实施公允价值会计作为其工作目标;2006年FaSBFaS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正式推出。

纵观以上金融工具和公允价值计量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金融工具的发展推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确立和发展,同时,公允价值也为金融工具提供了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二者相互推动、共同成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金融工具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首先,对金融工具的投资是一种间接的投资方式,它与最终的实物投资之间存在中间环节,从而增加了其不确定性;其次,金融衍生工具的跨期交易,要求交易双方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的变动趋势作出预测和判断,加之金融衍生工具以少博多、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增加了它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其价值发生频繁的增减变动。要反映这种变动、揭示这种风险,只有公允价值计量才能提供最相关的信息。

二、金融危机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公允价值计量虽然有着极大的优势,但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本次美国次贷危机就暴露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使人们对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其后果进行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