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精选40篇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精选40篇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精选40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4:30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1篇

摘要: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基础,所以学习语言决不可忽视语音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基础,所以学习语言决不可忽视语音教学。语音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语音语调,具有单词拼读能力,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能力及初步运用英语真实交流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初中英语的语音教学呢?

一、语音教学的必要性

语音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抵触和厌学情绪大多源于“语音不过关”。语音没学好的原因在于,学生英语音标的学习基础没打扎实,因为音标是语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到了初中阶段,有些学生不愿参加英语课堂上与老师、同学的互动环节,一方面是由于年龄特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学生没有掌握好音标以及一些读音规则,根据音标拼读单词的能力欠缺,光靠课堂上老师领读仍然不会读,导致很多单词不会读或读错而不愿开口或怕开口,日积月累学生有越来越多生词不会读,从而导致学习英语的兴趣减退,觉得英语很难学,怕学而厌学。对学生来说尽早掌握音标以及语音的一些读音规则,能够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和记忆单词,将会对词汇学习大有好处,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率,而且听力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反之如果学了很多年英语的学生,依然必须要靠教师领读才会念单词,拼写还得靠机械记忆,费时费力,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所以到了初中阶段,进一步加强语音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语音教学的基本步骤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教学的基本步骤:①听音;②辨音;③模仿发音;④独立发音。听是学习语音的第一步,先听清楚、听准确、听仔细,听充分,才能了解音的音质、音色、音长、音响等。所以先听音,后模仿,听清发准。为了避免由于听得不够,未听仔细,没有听清楚就模仿而导致学生的语音语调不好,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教师或录音提供的标准语音语调,而且要听清、听准、听熟后再进行模仿。对于学生感到困难的语调,仅模仿还不够。必要时应辅以适当的规则讲解和对比,如长元音与短元音的对比,清辅音与浊辅音的对比,发音易混淆的音素之间的对比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发音和语调的要领。

三、实施音标教学的技巧

1、以旧带新,感知音标

经过小学几年与英语的接触,学生都已熟悉英语二十六个字母读音,在复习其读音时,呈现音标的具体书写形式。教师示范每个字母中所含的不同音素,并拼读它们,让学生感知到字母、单词和句子的读音都依赖于音标,从而明白其重要性。其次,学生也可以通过熟悉的字母读音来帮助自己识记崭新的音标。

2、借助母语,巧记音标

学生刚学习英语时往往不得法,常用汉语拼音或汉字注释。如“Goodbye”学生注上“骨头白”。这种注释副作用比较大,导致发音的不准确。但是,我们辨正地看待这个现象,就会发现学生的这种做法是符合学生需要的,只是用法不当。对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是一种新事物,认识这种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而在学习的初期,旧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扬长避短,在教学中克服负迁移,利用正迁移。大部分辅音字母的发音与汉语拼音很接近,如/b/、/d/、/f/、/g/、/h/、/j/、/k/、/l/、/m/、/n/、/p/、/r/、/s/、/t/、/v/、/w/、/z/......比较两者的读音,找出他们的异同,学生就能在母语的基础上习得新知。另外,不少音标在汉语中根本找不到相近的发音,并且读音难记。我通常在简要解释发音要领后,再注上能提醒学生记忆的汉字,如/ts/雌、/dz/资、/t/气等........但一定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能都读成汉字。只能把它理解为临时的拐杖,如果想今后能健步如飞的话,必须快速记住正确的读音。

3、掌握规则,活用音标

尽管48个音标可以组成读音各异的单词,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以下是按学生们最熟悉的26个字母中元音字母,辅音字母以及他们的组合的发音列出五个表格,目的是让学生对照表格,尽早了解规律,运用音标,学习单词和句子。

三、英语语音练习的途径

1、让学生听录音,并跟读,仿读,慢慢达到能自读。反复跟标准的录音,练习英语发音。

2、看英文版的电影。谈到用电影对白来练习发音,首先要注意电影影片的选择上。要选择生活化的电影,对白要多的那种。一般不要选择战争片和恐怖片,因为那不是生活的常态。其次,要注意反复模仿不同人物在不同场景、状况下的语音语调,充分体会语音语调对于意思和情绪传达的影响,然后把它运用到你实际的口语交际中去。

3、经典英文老歌。选择英语经典老歌,是因为老歌一般歌词优美,演唱者吐字清晰,特别适合练习发音。我们在练习时应该先大声朗读英文歌歌词,先慢速,再快速。把歌词读得琅琅上口了,再跟着优美的旋律唱起来,无形中将练习和娱乐结合起来,让练习充满了乐趣和美感!

4、经典英文演讲。英文演讲从来都是练习说英文的人讲英语的准确度、气势和美感的。通过反复诵读琅琅上口的演讲短篇,可以在语音语调上极大提高我们大段讲英文的气势力和力度,让您的英文口语与众不同!

5、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看标准的发音口型,学生学读,反复操练,达到接近国际音标。通过字母组合的发音教学,让学生通过字母组合的发音,掌握单词的读音规则,进而会通过读音来记忆单词。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2篇

一、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新课标尤其注重每个学生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以及运用启发性、探究性、人文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上进心。进一步的,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下,运用自身形成的知识框架,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填充与丰富知识。概而言之,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教师所起的是指引作用,同时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积极性。

二、以“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契机,倡导学生在体验与参与中进行学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性地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英语学习任务”。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在教学“单数人称代词的排列顺序”这部分知识时,我抛弃了之前将罗列好的语法规,生硬灌输给学生的做法,而是在黑板上为学生写出了几个句子:

,heandi.

?Youandi.

之后我便告诉学生这些句子都体现了“单数人称代词的排列顺序”的统一规律,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认真分析这些英语句子的基础之上尝试自主归纳出其背后蕴含的英语准则。以下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a组:我们认为,第一个句子涵盖了三种人称,他们的排序规律先后是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因此,我们大胆推断这就是多种人称同时出现时应遵循的排序规律;B组:我们认同a组学生的规律,第二个和第三个句子都遵循了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的排序规律;C组:第四个句子同时出现了两种人称,并按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这同样符合a组学生的推断;……将具体知识点融入学习任务之中,一方面利用了初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在“激将法”的推动下真正将自己融入学习活动之中;另一方面通过亲身的参与及体验,学生又真正加深了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深刻认识与理解,这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当节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无疑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积极开发多媒体资源,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大范围普及,多媒体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都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通过对新课标精神的认真学习与研读,我将这一理念灵活运用到了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并都从学生处收获了良好的反响与回应。如,初中生大多未深入接触过老舍的《茶馆》,更谈不上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而上升到以英语思维实现对这一经典作品的品析与鉴赏了。为了打破这一教学尴尬局面,我在学习module10LaoShe’steahouse这一章节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向学生普及了有关老舍《茶馆》的文化知识以及历史内涵,随后又借助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了改编自原著的电影。多媒体本来就兼具生动形象、直观立体的特点,因此,通过上述两项措施,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这章知识的探究兴趣以及学习欲望,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如若其境,有亲身体验之感,这对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的《茶馆》,并逐渐上升到以英语思维进行欣赏产生了很大的帮助与推动作用。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3篇

一、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材料

设计合理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材料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问题来指导学生的阅读,使他们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层次,理解其内涵。当前的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篇幅较长,且内容丰富,不仅有名人故事、生活常识,还包括了一些生物、天文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可谓包罗万象。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阅读性的文章,就需要教师精心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且要保证这些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探讨兴趣,这样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兴趣十足地进入到阅读中,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在吃透课文的前提下设置问题,而且问题要层层递进,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这样才能启发和引导学生的阅读,才能使他们更迅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选择阅读材料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但是仅仅靠教材中有限的课文是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必须要将阅读的视野拓展到课外,而面对琳琅满目的阅读材料学生不知从何看起,从何选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在具体的选择中,英语教师应当把握几个原则,这样才能使阅读材料更贴近和适合学生。首先,要把握联系性原则,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要考虑材料与课本中的课文内容、词汇,以及学生已经语法知识和句型等方面的联系。其次,要把握专题性原则,即教师可以为学生挑选几篇讲同一话题的文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和积累某一话题的背景知识,为他们了解相关话题的文章打下基础。再次,要把握时效性原则,即教师帮助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要贴近现实和社会,要与学生所处的时代一致,比如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等。最后,要遵循难度适中原则,教师在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词汇量,材料中的生词不应超过全文词汇量的2%,新句型不应超过5%,否则会给学生的阅读造成语言障碍。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笔者认为,首要的一点是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在接手新班的时候就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每节课都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指定的内容或者材料,并适当地对文中的难词、难句进行讲解。待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后,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长期的课外阅读任务,除了要定时抽查,还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段落,教师及时对学生的阅读成果作出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进而对课外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而且逐渐地,学生会把英语课外阅读当成一种习惯,业余时间不用教师布置和督促也能自觉地阅读一些文章。此外,在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时,我们教师会发现学生的一些不良的阅读行为,比如出声阅读、指读、查字典逐字读,这些都会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步改掉这些影响阅读效果的行为,使他们扩大视力范围,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捕捉到更多的语言信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其英语知识综合运用情况的具体体现,我们教师要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帮助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提高他们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这样才能达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才能逐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4篇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探讨的论文

怎样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导向,这就要求学生寻得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几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探索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力图使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调动,以达到课堂的高效率。我就学生学习方法作了如下探讨:

1预习方法

一是单词(词组)、句型的预习。预习单词时,先听后读,要做到读音准确,词义明确,词性明了,对于四会(听、说、读、写)的单词,初步要求拼写正确(根据读音想单词形象,每读一篇,实行淘汰法)。在预习单词、词组、句型的时候,可充分发挥英语词典的作用。经常查词典,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相关的单词、词组、句型等用法的理解和把握,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二是课文的预习。在预习课文时,应要求学生在预习单词的基础上,先仔细听几遍课文的录音带,如果一下子听不明白也不要气馁,可以要求学生把课文当阅读材料来用,认真阅读一两遍,对于刚才没有听明白的地方,要特别留意,然后再听一遍朗读带,看看原先没听清楚的地方是否已经明白,接下来再细心研究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可以把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先画上标记,然后再去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能否自己解决。这种带着问题听课的过程,听课的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听录音带,模仿朗读,跟读课文,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

三是英语课后练习的预习。预习课后练习,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思考workbook中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相关问题及各种形式的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

2听课方法

首先,要求教师教学方法灵活,以活动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载体,同时,口语流利,且能唱一首首动听的英语歌曲,加上熟练的.表演,配上一幅幅流利恰当的简笔画,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应经常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勤于思考,来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其次,要做好课堂笔记。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并用的听课习惯,对于学好英语是极有帮助的。记笔记时要有所选择,突出重点,既不能把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也不能一点都不记。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如重点词、短语、句型的用法等,做一点笔记有助于课后整理复习。

3课后巩固

整理课堂笔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品味”课堂上的重点内容,“点”“线”“面”分头抓,归纳整理莫轻视。抓住单词这个“点”,就能带动词组、句型这根“线”,撑开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这个“面”。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构建英语大厦的建筑材料,也直接影响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制约着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单词的复习重点在拼写和运用,特别是一些重点词的用法,如词形变换、单词辨音、词的构成等要更加重视。如care这个单词,由此词根构成的单词有很多:care-careful-carefully,morecareful,mostcarefully等。单词记得多,记得牢,词组、句型的运用、文章的阅读理解以及完形填空就会迎刃而解。这样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也有利于温故而知新。

把每次练习、作业、测试中做错的习题摘录在“错题本”上,并对出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在课后反复复习,每次考试前重新翻阅“错题本”以加深印象,就能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经过多次反复记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题时认真思考的习惯。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既重教法又重学法。学习方法是贯穿于学生学习始终的,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走上成功之路。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5篇

语法教学初中英语论文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很多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的讲授时,唯一的参照资料就是所用的英语教材,教师会按照教材的基本内容来进行授课,一步一步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很少有教师会对教材的基本知识进行变通。更有甚者,很多教师为了完成基本的教材规定的目标,会在仓促的时间内将教材内容讲完,而不会顾忌学生有没有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必须要在参透教材的基础上,做到活学活用,能够将教材中固定的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传授给学生,这样就能够做到教学相长,更渗透的理解教材知识。

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1.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很好的让学生投入到教学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很好的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亦或者是通过鼓励、激励的政策,让学生为了一定的目标进行奋斗。这样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比如说在学习“must”、“could”、“might”等表示猜测的语法用法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教师展现一张动物的图片,但是却遮住了它身体的大部分,只露出了小腿,那么教师就让学生进行猜测,这是什么动物?学生或者会说:maybeitisalion?或者会说:itmustatiger.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进行解答,用maybe、must都表示了什么样的具体情况,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些语法的用法。

2.将语法知识与语言意义统一起来

在讲授句子的语法时,要善于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句子意思,否则,一味的进行语法的教学,很难让学生真正透彻的了解文章知识,这对于学生对语法的了解也是非常不利的。比如说让学生在几个句子中来判断’s的`用法,是属于is的缩写还是所有格形式:mary’sfriendsistom;Jim’sadoctor;She’stwenty;He’sbagisred.很少有学生都能够分清楚’s的用法属于哪一类,这样教师就需要对学生掌握的语义来进行充实,让他们在懂得句子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语法概念。

3.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语法学习指导

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知识时,经常会出现错误是一定的,但是他们所犯的错误的原因是不同的,教师不应该采取一概而论的方式进行指正,而是要对不同学生犯错原因的不同进行分别的教导,让学生能够很好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法掌握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深刻的了解到自己在语法掌握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的提升自己。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教师对学生在语法认知中的错误缺乏科学认识、语法教学重形式结构,与技能培养脱节、教师照搬教材,无法做到活学活用,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语法教学的有效利用。必须要不断的采取措施,以便更好的利用语法知识来进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对英语的掌握能力。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6篇

听力学习初中英语论文

一、英语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障碍

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积极性目前,有部分教师教授英语听力的方法落后,仅仅局限于单方面的让学生听录音,进行做题听力训练,使得学生一上英语听力课就心里紧张,演化成心理障碍,阻碍对英语听力的学习。此外,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引导,导致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不能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影响了对英语听力的学习。

二、英语听力学习中的技巧

众所周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英语听力就想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前提”,是学习英语技能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掌握英语在学习过程中的听力技巧,也就很难提高使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的实际能力。

(一)运用听写训练的方法进行精听精读

精听就是指学生再进行听力训练时要选择课文或是平时考试题库中的听力资料来进行听力的'训练。听得时候要每一个词、每一个句、每一段都要彻底弄明是什么意思、什么语调、有没有连读、有没有歧义等这几个方面。然后要将精听得内容进行听写训练,即录音读一句暂停,然后你写下来,然后在写下一句,直到听完一段落。对于初次练习可以选择一段,然后逐渐加量。听完后将听写的段落与原文进行比对,找到有出入的地方,然后分析原因,是因为没听清,还是单词没听过,还是有连读听不出,还是听成其它的词,都要做记录,尤其是近音词和同义词,最容易混淆了。学生要专门对这类词进行积累总结,整理一个小本子记录自己平时听力中出现的错误。最后再听一遍,检查自己是否还有没有没听懂的地方。每次听写半小时为宜,之后再隔2到3天后,再进行听写训练,看看自己是否真正将这一段听懂了。虽然这种方法有些费时,部分学生不愿意去实行,但实践证明这是提高听力水平最有效果的方法,认真按照方法做,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你的听力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学生们最容易将“write”写成“right”,将“know”写成“now”,最多的就是丢掉句子中的冠词,连读的地方将词写错。通过听写比对就可以找到自己听力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反复听,形成英语的逻辑思维,直至听力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推荐经典的书籍或是影视资料进行泛读和泛听

英语的听力练习不应该是仅限于课堂上,而要贯穿于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可经过筛选给学生推荐各个年级适合阅读的书籍,或是推荐适合的原声英语影视剧让学生们去看,从中积累词汇,形成听力思维。在进行书籍的泛读时,学生要有意识的将自己不认识的单词记录下来,并运用词典将其意思查明白,以便记住新的词汇,不断积累,增加词汇量。经典的句子也要摘抄下来,并且每天留出一刻钟时间进行诵读,培养语感。在进行影视剧的观看时,学生也要有意识的将一些常用的词汇和日常用语进行分类记录,并尝试运用到实际交流中,从而提高语言的使用能力。

三、结束语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没有正确的听力作为前提,就不可能说出流利的语言,学习英语也是同理。由此可见,对初中生英语听力的训练应该放在英语课程的首位。无论采用哪种技巧,都离不开学生的努力坚持,掌握了技巧不等于就提升了能力,重要的是要将学习技巧运用到每一天的执行当中去,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提升。此外,教师也应该努力探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方法,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努力给学生创造英语语言使用的情景,提高学生使用语言交流的机率,以便使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以后英语的更深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7篇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浅论论文

一、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综合能力,提高阅读能力能为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也能使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所以,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言语技能能否得到培养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学会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了说明,其中还特别指出: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另外,香港城市大学著名教授、外语教学法博士KenBeatty也向中小学生建议,要适应“新课标”的学习要求,关键一点是要增加课外阅读,因为这能帮助自己汲取知识、夯实语言功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英语课外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尽管初中英语教学也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我们很多英语阅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主要通过阅读材料来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英语课外阅读作为教材阅读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课堂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把教科书内所学到的东西,加以充实、巩固。教师应运用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展开阅读,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在课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自主学习提供策略上的帮助。

二、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1、精选材料,扩大范围,培养兴趣

1)选择阅读材料的原则

首先,我们要帮助学生理顺课内与课外关系:课外阅读对课内知识有补充和促进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必须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延续。其次,兴趣是成功的原动力,作为教材延伸形式出现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有其发展性,体裁要多样化,要讲求趣味性和时效性。另外,我们要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元认知结构,注意材料的内容,把握语言难度,经常能够结合当前课本所学内容。我们深知,浅易的内容有利巩固基础知识,引起兴趣;较难的内容便于启发思维,增添知识。因此,阅读材料的难度适中,由浅入深,逐步升级。一般情况是,生词不太多,篇幅不太长。如果生词太多,看一句要查好几次词典,就难以把主要精力用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上,阅读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阅读材料的推荐

我们为初一年级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以短小精悍、幽默有趣为主。比如,在《全国外国语学校英语系列教材》的《英语阅读与写作》(初一年级)中有一系列的丰富生动、幽默有趣并涉及政治、经济、天文、航天、地理、文学、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阅读材料,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许多经典儿童故事,而且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LittleRedCoat《小红帽》,theSleepingprincess《睡美人》,theFrogprince《青蛙王子》,popeyetheSailor《大力水手》,Snowwhite《白雪公主》,Cinderella《灰姑娘》,Gulliver’stravels《格列弗游记》等等都受到了初一年级学生的喜爱,很多学生将这些读过的小故事排练成短剧,利用英语角的时间进行演出,深受师生称赞。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材料的长度和体裁也有相应的变化。为初二的学生,我们选择了一些比较适合阅读的,并且具有时代性,新颖性的报刊《21世纪报》、《英语周报》、《上海学生英文报》等报刊杂志,它们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涉及体育、娱乐、学习等题材,很受学生欢迎。《上外——朗文系列读物》以及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企鹅文学经典英语简易读物”,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一批英美文学巨匠的作品片段,如:珍妮?奥斯丁的《劝导》,《傲慢与偏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等等。这些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对于初三的学生,因为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对自己的阅读内容也有所偏好,让他们相互推荐,进行“书讯交流”,分享阅读资源,扩大阅读量,读后摘抄好词好句,列出提纲,甚至可以用英语写短小的读后感。此外,我也为他们推荐了另外一套系列教材《展望未来》,它从各方面介绍英语世界的生活、工作、价值观等。比如第二册第七单元“madammtussaud蜡像馆”,图片上显示了JoanCollins(曾主演过电视剧《豪门恩怨》)及LanthonyHopkins(曾主演过电影《沉默的羔羊》)及足球明星paulGascoigne,学生非常熟悉他们,无疑想更深、更多地了解他们,因此学生会很有兴趣地读下去。

3)做好读后活动

阅读之后,我们挑选一些所读内容的语言形式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内容图式对其作进一步归纳;运用结构图式对语篇的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和讨论;围绕其开展复述、角色扮演、故事续写等活动,以期进一步激活和扩展学生的阅读图式,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从某种程度上看,读后活动为学生展示风采提供了平台,他们可以尽情地展现自我,展现他们被英语文化熏陶后的自我。有时候,学生和老师会讨论一些中英的“culturalshock”(文化冲突),这样激烈讨论和教师讲解之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了。

2、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强化阅读意识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必须从点滴做起。在学生进入中学时,就告诉他们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做到即时指导。我们不仅为学生提供或推荐课外阅读的资料,还有意识地给他们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比如:晚自修的部分时间和周末的部分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心理因素对阅读的影响也很大,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急状态时,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不少学生在阅读时缺乏信心,或被动,或急于求成。我们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心平气和主动积极地参与这一活动。为此,我们设立并完善了一些奖励措施和评估办法,如:在每天的DutyReport的时间,请同学讲述阅读的故事或片段,并进行评比,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口语,而且也促进了他们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我们还开设了“我和好书交朋友”、“名著伴我行”的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去读一些简易的英文书籍,开学后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交流活动,以引导学生逐渐增强阅读意识。

此外,我们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在班级里创建英语阅读环境。比如:班级专门有个小柜子,里面放一些英文报纸、英文故事、英文连环画以及一些英美文化概况的材料等,学生可以随时在教室里进行阅读。同时,我们在教室的显著位置张贴海报,开设各个不同的栏目,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或妙语摘抄以及一些故事的转述、续写进行展示。这些活动都让学生体验到了课外阅读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培养高效阅读的能力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提倡平时多大声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英语语感。

2)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做到精读和泛读有机结合,欣赏鉴析和专项训练相结合,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当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常规的阅读策略:默读、略读、跳读、预测、猜测词义、细读、寻找关键词和主题句等等方法。在初中阶段的专项练习中,我们较为侧重教授学生如何寻找主题句和细读。主题句通常在文章的首句或末句,但也因文而异,因此综观文章,仔细体会段段之间、句句之间的联系,了解中心意思,这样可以给没有标题的文章列出标题,而且可以回答一系列有关细节的问题。

我们的课外阅读是相对于教科书上的材料而言,它不是来自课本上的,而是教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所选择推荐的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课外材料。我们不是一味地追求“t”、“F”、等选项,而是用其他更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些措施,比如对于叙述性的文章我们在阅读之前,向学生示例故事结构,包括背景、主题、情节、高潮、结局等,这样便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促进理解,阅读之后让学生归纳中心思想,进而达到情感目标的培养。在阅读说明文或科普文章中,我们提醒学生注意一些信号词,比如:first,next,then,forexample,thus,therefore,inshort,inbrief,等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语篇中各个部分间的关系。学生完成阅读后要理清思路,进行巩固记忆,从而为下一步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我们深知,真实、地道的英语与学生所不熟悉的文化是紧密相联的。要充分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例如,在martinLutherKing(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HaveaDream中描写了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的黑人并没有获得自由,而是处处受到种族歧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直接造成了黑人的悲惨命运。而martinLutherKing为争取黑人的权利做出不懈努力。他身处险境却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自由和平等权利充满渴望,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性充满信心。教师在指导阅读时,需要追溯到美国的历史,否则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中跨越阅读过程中的“culturalshock”,增加文化积累。

3)贯彻“整体阅读”法

我们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整个篇章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辨认出篇章开头的某些实词、转折词语等关键性词语时,头脑立刻开始了对篇章内容的预测。接着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词语的辨认而不断证实扩展开始时的预测,或者否定它而产生新的预测,最后达到把握文章的前后呼应以及情节联系,综观全文,整体把握,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逐词逐句阅读的不良习惯,鼓励学生养成“成组视读”的阅读方法,按照意群或句群进行阅读,以提高阅读速率。与此同时,我们提倡运用上下反复平行交叉的交互式阅读法,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语篇到语句,从大意到细节,利用语言形式去构建全文的语义图像,再利用这个语义图像去理解段落、句子、词组单词的语言形式,从而帮助学生把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完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三、教学结果及分析

虽然我们现在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还在尝试阶段,但是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我们如何有效指导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借鉴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大大开阔了眼界,有效地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与判断力,使英语整体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在广泛课外阅读的同时,学习活的语言,积极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英文朗诵、演讲、讲故事、英语角等,定期交流阅读心得,收集妙句美文,更是健心益智。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进而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浓厚,从应付英语课外阅读到喜欢英语课外阅读,而且积极主动去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外阅读。通过广泛的英语课外阅读,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许多。

2.学生自信心明显增强,自我表现力凸现。如:Dailytalk中积极主动,敢于展示。

3.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地扩大,并且能够“读”以致用。例如:当讲到oxfordenglish8aChapter1,同学们可以用许多实际的词汇去介绍各种球类运动的比赛规则,一些著名球星以及他们效力的球队和各个赛季的比赛情况等等。同样在oxfordenglish8a中,Chapter5中涉及到恐龙和Disneyland,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阅读过的故事来讲述Disneyland的许多卡通电影梗概。有的同学通过阅读某些简易英文百科全书,来给大家讲述恐龙的历史。毫无疑问,学生已经懂得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4.学生英语语感增强,在测试中,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两个题型得分率有一定的提高。

总之,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相关阅读策略,努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技巧,真正让学生感到课外阅读是一种汲取,汲取信息,认识世界;是一种感觉,感觉变化,获得体验;是一种享受,享受语言,享受乐趣;让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尽情体味人生,任由情思激荡。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8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论文范文

摘要:初中英语教育可谓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当中,最具系统性地英语知识教授环节。初中英语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实施高效率的教学成为了每一名英语教师所关心的问题。英语教学是一个双向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当中掌握核心知识。对于教师来说,高效课堂即是用最短的教学时间完成高质量的教学目标。由此见来,实施初中英语高效课堂需要从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根据新课程指导思想来看,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和教师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有利于他们对英语学习当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以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求了。本文根据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及其特点,对实施英语高效课堂进行了探究,旨在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效率。

1初中英语教学特点及其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根据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来看,英语教学是系统性地向学生介绍和传递英语知识的开端。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教学过程,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重点即是围绕着一些简单的单词短语、听说写作、语句时态等知识点来开展的。进行基础英语教学和简单应用练习是初中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最为鲜明的特点。在知识点的拓展应用方面,初中英语教学往往是通过听力练习、口语对讲、短文写作等基础方式来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进行检测和巩固。总结起来,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就是既强调学科的基础性,又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既重视学生教材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初中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我们看到,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用一种教学方法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课堂,例如,首先是生词教读,然后是生词释义,最后遣词造句。这种模式在我国初中学校英语课堂当中随处可见,虽然其无可厚非,但是一直沿用这种陈旧的教学“套路”,难免会给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大打折扣。初中课堂教学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课堂主体倒置。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变换传统课堂的`课堂主体。在长时期的教育过程当中,教师一直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都依赖于教师的指导,这种倒置的课堂主体无疑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三是英语课堂设计有待提高,很多英语课堂教学通常没有实现教师的既定计划,导致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牢固。究其原因,在于课堂设计存在些许问题,没有能够和实际教学很好地契合。

2实施高效课堂的方式探究

2.1课堂设计:我国古语有云: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初中英语课堂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由于其语言文化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师在课前花费一番心思设计课堂。课堂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实现制定出一个课堂规划,以更加有条理、分层次地开展教学工作。课堂设计的宗旨即是要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课堂设计的重要工作即是备课,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对教材内容又一个细致的了解和把控。备课是取得实施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不妨在这一工作上多花一点心思。例如,分层次备课。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分层次地考虑: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学不妨为其设计一些难度稍高的英语练习,以满足其学习需求;对于一些初步接触英语的学生,教师则应该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以求循序渐进。课堂设计的第二个点则是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应该将每一次的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来看待,不妨按照整体教学要求,细化教学目标,一步一步完成每一个教学目标,创建高效课堂。

2.2转变课堂主体,活跃课堂氛围:上文已经提到,初中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课堂主体的颠倒,要实施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完成从课堂主体向课堂主导者的身份转变。英语教学作为一个双向的过程,其更加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而并非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单调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不妨多鼓励,多引导学生进行提问,通过建立一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融入课堂主体。在这一点上,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一些创新,除了必要的教学环节(单词释义、语法讲解等)需要教师指导之外,像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则可以让学生分组自由发挥。例如一些常见情景对话练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co-splay”,通过客串具体情景当中的角色,达到一种“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当然,转变课堂主体是和活跃课堂气氛有着紧密联系的,只有当学生充分意识到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才能更加主动地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教师课堂主导者的身份仍十分重要,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尚处于待规范和开发的阶段,在英语课堂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点拨,对于他们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正。

2.3强化课堂练习,提升课堂效率:实施高效课堂的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英语知识,并能灵活地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其能够及时反馈出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一步对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薄弱点进行讲解,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课堂练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使用新学的单词按照相应的语法、时态进行造句,以检测学生对单词的含义理解及应用能力。如果是听力课,可以变式播放一些小的短文、情景对话,让学生进行原文语句复述、原文含义概括,以检测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总之,课堂练习形式是多样化的,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帮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总结: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具备灵活、多元、包容、和谐等基本元素,依据新课程指导思想,努力促成学生英语能力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积极创新开拓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静兰.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J].科教文汇旬刊,2011(32):165-166.

[2]张文杰.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高效课堂[J].小作家选刊,2016(1).

[3]张梅巧.浅谈实施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都市家教月刊,2012(2):83-84.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9篇

学困生初中英语论文

一、有的放矢,消除学生消极心理

许多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也会针对学困生开展许多工作,但是却收效甚微,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区别对待学生及学生存在的问题,如学生a英语成绩不好,是因为其在学习上长期放任直流而造成的结果,而学生B则是因为回答问题错误被同学嘲笑后,产生了消极心理,C同学则是从小对英语不感兴趣,如今想进步却不知从何做起。教师只有认清学困生存在的问题,掌握其思想特点,有的放矢,消除学生消极心理,如利用课堂提问的机会,对学生B多加表扬,鼓励其树立学习信心。利用甲方的机会,与学生a的家长进行深入交谈,与其携手加大学生学习监管力度。利用课下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C循序渐进,掌握故事连串、图片联系、反复使用法等可靠的词汇学习方法,强化词汇记忆能力,建立自己的词汇库。总之,初中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困生转化和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只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消除学困生消极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创新词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困生在课堂上经常会有注意力分散、学习积极性低下等表现,但是,这些并非说明学困生不求上进。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想成为优等生,不过是有些人在学习上确实有困难,许多时候,他们在感觉徒劳无功时才会消极以待。这就要求教师认清形势,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词汇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如在牛津译林版英语七下《Unit3Findingyourway》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梯度进行方向词汇教学,教导学生辨别方位、进行方向表达。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师生对话等形式引出bus、taxi、trolleybus、train、fasttrain、交通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与交通知识相关的词汇如platform(月台、站台)、bun(铺位)、rack(行李架)等词汇。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利用生动的故事、形象的图画、动感的影响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利用合作教学、探究学习,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自主学习的机会,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

三、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据统计,自卑心理、依赖心理是阻碍学困生学习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学困生都有较强的自卑和依赖心理,许多人还因此对自己产生怀疑,在英语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不敢与他人进行问题讨论,对英语学习持恐惧心理。学生如果不能有效克服这种自卑和依赖心理,只会给学习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教师必须要消除学生自卑及依赖心理。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正视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兴趣、能力和性格,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差异教学、合作教学,为学生合作学习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与其他学生的交往、互帮互助中重拾英语学习信心,培养其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如在某些新单词学习中,教师可以先收集一些通过增加字母能变成另外一个新单词的单词,让学生分组进行扩词比赛,开展合作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扩大学生词汇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在协作学习中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初中英语学困生教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英语教师要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开展英语词汇教学,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以在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同时转变学困生学习思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10篇

试论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英语论文

【摘要】英语听力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听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交流能力,是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初中生英语听力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失分相对较多,学生兴趣不高,如何针对学生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主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其中听力和书写是考试直接考察的重要部分。

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总结,英语听力在考试当中失分率比较高,一些学生甚至直接放弃听力部分。究其原因,听力综合考察学生语音基础、词汇量高低、语法熟练程度、相关文化背景、听力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且与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进行有重点的引导教学。

在英语听力中,许多因素都在影响着学生最终的听力效果和答题,主要包括学生语音基础、词汇量积累、语法熟练程度、相关文化背景介绍和掌握、听力技巧训练等,明确了这些影响因素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一、夯实语音基础

英语语音是词汇和语法赖以存在的重要形式,是英语的第一关键要素。只有学好了语音,才能准确无误地交流思想,促进语法和词汇的掌握,反过来又可以帮助提高听力。目前初中学生在语音方面主要存在几个误区:首先,元音的开口度、长短掌握不准确,造成误读、误听。第二,辅音的清浊掌握不好,容易混淆词汇,如单词kate、gate。第三,对基本的语音现象了解不足,如连读、浊化等,在平时读的过程中就有误区,造成听力过程中分辨不清。如定冠词the修饰元音音标开头的单词时,读音变为/ei/,如theair,theapple。还有连读现象,比如这个例句:pleasetakealookatit。其中,take与a可连读,look与at可连读,at与it可连读。

语音的.情况很复杂,这里所举只是一些简单的、常见的例子,还有更多的需要在教学中注意的情况。

二、注重词汇量积累

词汇量的积累是影响听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语句、段落都是由词汇来构成的,也就是说学生词汇量的多少可以决定一个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高低。当然,词汇量的积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重点掌握听力中经常出现的重点单词和短语,比如经常会提问的where、when、how,回答这些问题的短语通常比较固定,争取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在听到的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而不是在脑海里搜索很久,影响听力的正常进行。并不是在听力中出现的所有词汇都需要翻译和关注,那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和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在听力中以有限的词汇量去应变千变万化的听力内容。

三、提高语法熟练程度

英语听力的考核与常规考试的区别就在于它要求学生在听到的一瞬间做出反应,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精神集中程度,还有对英语语法结构的熟悉程度。众所周知,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存在着很多的不同,首先是词类上的区别,第二点是在句子成分方面不一样。汉语里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六大句子成分,英语还有一个补语。英语中用状语表示汉语用补语表示的意思,而在汉语中,则用宾语表示英语里的表语。这些语法上的区别,要求学生在听力过程中要去除掉汉语语法结构的禁锢,转而以英语的语法结构进行英语句子、语段的成分划分,而所有这些都要在瞬间完成,包括各句子各部分的前后顺序等。

四、增加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启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的学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学习英语并不简简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了解一个国家,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并且为未来发展寻找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那么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就要注重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了解的兴趣。在听力过程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常识会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一些常用的沟通方式。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开启一个通往西方国家文化的窗口,让学生产生了解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提高英语的基础和语感。教师可以在平时经常举办英语演讲、英语广播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学习和发挥、沟通的空间。同时,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尽量运用英语,认真进行课程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习空间。

五、加强听力技巧训练

由于听力要求学生在瞬间对所听到的对话和段落做出反应,除了平时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训练外,技巧的掌握也是决定学生听力水平的重要原因。听力技巧包括许多方面,教师应制定好长期的计划,系统地传授听力的各类技巧,对音标、单词、单句、对话及短文进行阶梯式的专门训练,让学生了解听力题型,领悟听力技巧,增强理解能力。

要引导学生掌握听力的正确顺序:首先要进行预读,在预读的过程中要注意速度的不断提高,快速找到题目要提问的重点,比如看到where就知道本题是对地点的询问,那么在听的过程中就可以关注事件发生的地点或者对话中的人物提到的要去的地方等。看到when的提问就要关注对话或短文中关于时间的短语,如today、tomorrow、nextweek等,这样就能在听力过程中迅速抓住有效信息点。在预读之后就是正式进入听力,在听的过程中,要训练学生进行有重点的记录,不要去追求听懂每一个单词,关键是重要信息点的采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在听力过程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慌不忙,多表扬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和信心。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决定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对提高学生的读、写、沟通都有重要作用,听力可以避免英语变成一种应试的工具,通过听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美感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真正在心底萌发对英语的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这也是我国大力提倡英语学习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吧!参考文献:[1]丁玲.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中国校外教育,,(7).

[2]程菲霞.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安徽文学,2010,(1).

[3]吴永红.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11).

[4]成洪云.初中生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生成.科教文汇,2007,(4).

[5]张西玲,杨春叶.影响初中英语听力的因素及对策.文教科学探索,,(8).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11篇

对话教学初中英语论文

1.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采取多样化的对话形式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的对话练习机会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反正,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并且在真实的语境下进行对话练习,从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比如,在学习完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tVprograms的对话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平时在家中看电视时,根据当天的具体情境并结合课堂上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家人或者朋友进行对话练习,抓住一切可以运用英语的机会,从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2.结语

在初中英语的对话教学中,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对话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采取恰当的策略来提高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的效率。根据本文的研究,教师不仅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采取多样化的对话形式,而且还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的对话练习机会,从而快速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12篇

初中英语作文教学论文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觉得写作教学难。对阅读理解较重视,忽视了写作的重要性。所以,写作让教师和学生比较纠结,也成为教师头疼而学生又非常犯愁的事情。而写作恰好能唤起学生对所学或所掌握的语言的感觉。多年的英语教学使我发现多数学生的作文缺乏引人入胜的词汇和句子、信息不全、语法不通、搭配不当、没有关联词、句型有错误、条理混乱等,这也是历年中考学生失分最多的原因。下面是我对一届学生三年英语写作呕心沥血的培养,形成了自己在指导学生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特殊的教学模式。

一、写作与培养学生听、说、读的兴趣是密切联系的,它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

七年级是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阶段也是写作准备阶段。学生接受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对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习怀有极大的兴趣。这一阶段需要教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然而,学生的语言知识薄弱,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不强。因此,写作过程需要教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从听、说、读、训练入手:

1。遣词造句

例如,七年级英语教材(外研上)起始模块,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第一人称单数my,我先给出一个示范:mybook,随即让学生展开想象大量列举。如,mydesk,myenglishteacher…用这种方法,我们学习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学生很快整理出不同人称单复数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总结出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在使用时需和一个名词连用”的用法。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更加积极地参与下面的活动。用同样的方法操练句型:it’stimeto+V动词原形…,我先给出示范:it’stimetogotoschool。随即学生列举出:it’stimetogohome。it’stimetohavebreakfast…一直拓展到同学全部练习完。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运用短语、句型清晰地进行意思的表达。这一点我非常肯定,小学英语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词句部分的.教学,是写作训练非常重要的一步。

2。激发兴趣

根据以上两个知识点的练习,我开始介绍班里的新同学。要求被介绍的同学要自己设计情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把我们今天学到的两个知识点编进对话中。我说:mike,thisistom。tom,thisismyfriend,mike。下面的情境由这两位同学自己创设。

mike:Hello,tom。nicetomeetyou。

tom:Hello,mike。nicetomeetyou,too。(两位学生又创设出以下对话)

mike:Howareyou?

tom:Fine,thankyou。andyou?

mike:i’mfine,too。(这个小对话是我们在第2模块中学到的。)it’stimetogonow。(同学们学了会使用该句型)Goodbye,seeyoutomorrow。

tom:Bye,seeyou。

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令同学们深受启发,大家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同学们踊跃表演,他们的脸上露出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本活动以对话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语境,让学生感受到练习的真实性和必要性。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和实践,发展了语言技能,克服了以往大量的死记硬背的弊端。七年级学生初学英语,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我使他们的好奇心升华为一种说英语的兴趣,兴趣的增长又必然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求知欲和巨大的创造力。

3。知识积累

英语是结构语言,它有自身的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和基础句型。为了让学生的写作得心应手,教师要指导并激励学生背单词、背课本、背范文,并加强听写和检查力度。课文和范文中的句子比较规范,它可以让学生写作比较规范,是学生开始仿写的依据。

二、写作与指导学生听、说、读是密切联系的,它由再思考,再加工再到进行有序的语言存储,使写作内容更加完善

八年级是对学生写作指导阶段也是写作充实阶段。学生的语言知识已比较系统,理解力增强,文字表达能力逐渐提高。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广泛阅读,拓宽英语知识面和词汇量。但是他们欠缺写作技巧,文章内容较空洞,语言错误多,常习惯用中文思维,自我纠错能力差。这时教师的耐心指导和激励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1。学生口语练习和表达方式往往是写作的基础

如,我利用课本资源,每天要求一名值日生根据我们当天所学内容自由写作。第二天,课前5分钟,值日生朗读他的作文,同学们根据其内容踊跃提问,大家集体回答。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感悟和体验英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听力和口语。这项活动我坚持了两年,不仅使学生写作能力呈递升趋势,而且为他们中考英语口语考试夯实了基础。

2。加强阅读理解

教师应引领学生坚持长期课外阅读。领悟英语的习惯表达,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增强学生英语语感。背诵阅读材料中的一些优美的语句,把积累的词句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克服写作时使用中文句式。

3。进行写法指导

(1)规范写作细节,如大小写、标点符号、换行等。(2)利用投影仪整体纠正错误。我用红笔标出学生写作中出现单词拼写、语法、句子表达的错误,对学生进行视觉刺激。以及同一句话中英文表达的差异,降低学生用中文思维的习惯。(3)表扬那些把我们刚刚学过的新单词、新句型、新语法恰到好处地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使文章内容饱满的学生。(4)展示哪些学生有意识地拓展写作思路;哪些学生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关联词用得好;哪些学生句型用得好;哪些学生作文写得好。在这个阶段,我常带着学生阅读别人的作文,从中他们学到了更多的写作知识和技巧,更留心自己写作中的语法及用词错误。由于一年多不厌其烦的反复纠错、展示、训练,学生的写作知识逐渐得到了沉淀,写作水平大幅度提高。下面是一篇八年级学生的材料作文:

myFamilyHobbies

Helloeveryone!i’mLiming。everyonehasown(刚刚学过的新词)hobby。Suchasreading,paintingortakingcareofsmallanimals。Letmeintroduce(这是语法使役动词Let的用法)myfamilyhobbiestoyoutoday。

myfatherlikesplaying(这是like+doing的用法)computergamesandreadingnewspapers。Hecanlearnabout(这是对词learnabout的运用)somethingnew(这是形容词new修饰不定代词something要后置的用法)fromthenewspapers。mymotherisinterestedinshoppingandcooking(这是短语beinterestedin及语法介词的用法)。mysisterlovesgrowing(这是love+doing的用法)flowersinhergardenandpainting。Shethinksthat(这是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的用法)paintingiscreative。ilikeplayingbasketball。itmakesmehealthy(这是对make+sb。+adj。的运用)

Hobbiescandevelopmyinterestsandhelpmelearnsomenewskills。(这句话来源于课文同步阅读材料)anditmakesmehappyandexcited。myhobbyisgoodfor(这是对词begoodfor的运用)me。

从学生的写作思路看,我这种培养学生写作的方法是行之有效。如果长期坚持这样培养学生写作,学生写作能力定会提高。教师勤于指导会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和创造力。关注他们的写作过程,恰当地给学生表扬或鼓励,他们会对写作充满信心。

三、写作与听、说、读的教学是密切联系的,它是由英语词汇、语法、基本句型等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九年级是对学生写作训练阶段也是写作提升阶段。学生已有较系统的语言知识结构,思想更成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均有较大的改观;但知识面窄,行文不够流畅,想象力和创新力还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1。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扩充教学容量,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

阅读与课文同步的阅读材料,使学生能经常接触到英语固有的表达法、习惯用语,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句型、语法等,帮助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调动全体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另外,加强阅读中出现新单词、好句子的背诵和检测。

2。规定写作流程

(1)分析材料,审题。主要看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是否正确;(2)确定体裁(初中阶段以记事为主)。主要看事情发生的时间(时态)、地点、人物(人称)是否与所给的材料一致;(3)确定写作内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式上是否有新意;文章是否切中题目;(4)写作完毕,学生自查。检查要点是否齐全;语法是否有错误;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及词形变化是否正确;行文是否流畅,语言是否丰富。教师还应坚决要求学生字迹工整。

3。重视写作评析

我整理了历届中考写作试题,对学生写作进行强化训练。学生的每篇作文我都会认真批改,并针对他们的写作情况,给出不同的评语。如,某句语言有错误;文章的细节需要自查;文章的立意好;能恰当地利用连词使文章思路清晰;使用了多种句型使文章内容饱满;合理利用习惯用语为文章起到点睛作用等评价性语言。有时,我还会给出鼓励分、激励性语言和感染性评价。这种做法能使学生写作时探究得更深、更广,而且语言运用得更活。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与当今社会经济挂钩,它是多么得微不足道,但它却给了学生写作的欲望、精神上的安慰和希望,让学生有了目标。大量的写作实践操练,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写作方式。我发现学生的写作每循环一次就有一次提高,就有一次升华。学生也为自己经过一番努力完成习作而感到自豪。

总之,写作训练是一种综合技能训练。学生写作水平提高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写作训练和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13篇

摘要:英语作为我国初中教育事业的重要科目,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却长期存在,制约着初中学生英语写作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

初中生在长期的母语学习过程当中,养成了固定的语感与语言表达习惯,因而在进行英语写作的过程当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套用母语的语言规则,即为“中式英语”。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初中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提出了几点解决的措施,旨在促进我国初中英语教育事业的进步。

1.母语负迁移的含义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名词,意思即为已有的知识形成固定的表达方式与语言感觉,继而对新知识的学习活动造成不自觉的影响。初中生在英语写作环节,受母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将母语中的语言形式应用到英语写作当中,产生正面的影响,视为母语正迁移,反之则称为母语负迁移,第一语言环境对第二语言环境的负面影响,制约着我国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2.母语负迁移的理论依据

对比分析理论。学术界关于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始于上世纪中叶,经大量的实践催生了许多的理论依据,对比分析理论是其中出现较早的一种。对比分析理论(CaH)认为经过对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异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可明确语言学习者的难点与错误的根源所在,以起到减少负迁移的影响,学习者可自觉规避。母语与外语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母语当中的某个语言特征在外语当中并不存在,反之亦然,如英语有定冠词、不定冠词的概念,而汉语则没有,特定情况下不具备对比条件,对比分析理论的应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中介语假设理论。中介语假设理论(interlanguage)最早是由美国语言学家LarrySelinker提出的,意思是采用某种过渡性语言作为中介语言,在母语与英语当中形成学习的缓冲带。中介语假设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中介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不断接近目的语的过程。LarrySelinker认为,成年人学习外语与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具有高度相似性,在完全掌握目的语之前,采用一种过渡性的语言作为中介帮助学习是可行的。语言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母语系统与外语系统在此过程当中相互影响,与单纯的语言错误有很大的分别。

错误分析理论。错误分析理论(erroranalysis)指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出错是难以避免的,这是完整的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纠正的过程,错误分析理论的核心主要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错误,正是其那一方面能力不足的直接表现,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错误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错误分析理论的创导人Corder认为错误分析可以上升为指导教学活动的哲学思想。初中英语教学的方向长期停留在“如何教”方面,在错误分析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建议向“如何学”的方向转变,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错误,提高教学的水平,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3.初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具体现象

词汇负迁移。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汉英词汇的涵义、用法等也存在区别。由于初中学生的英语知识尚不丰富,再加上受母语环境的影响,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往往会套用汉语的词义,尤其是在英汉词义不完全对应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词义重叠的问题,再加上感彩的偏差,褒贬词性的不明确,所写出来的英语文章漏洞百出,英语写作能力也难以得到全面的提升。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通常是采用母语进行构思,以“中译英”的模式来写作,如将进入房间(entertheroom)写成enterintotheroom。

语法负迁移。英语句子的基本形式是主谓结构,除祈使句不允许省略,形式主语的方法主要有“there”与“it”两种,汉语的语法则相对多变,主语可以不出现,也可以被代替,这与英语语法存在本质的区别,此点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的理论基本一致。初中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的过程当中,因为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出现了混乱,例如将“今天真难过“表达为“todaywasverysad”;将“在阳光下”写成“underthesun”。

4.改善母语负迁移现象的措施

强化语境创设。语言输出要具有创造性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语言输入为基础,笔者认为,初中学生之所以普遍出现母语负迁移的问题,关键在于语言输入不足,词汇量有限等,鉴于此,必须要强化语境创设,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量。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语境创设,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英语书籍,或观看英语电影等,一则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二则丰富学生的词汇量。选用几篇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范文,将文章结构、遣词造句、写作手法等分析给学生听,同时注重仿写练习,采用“听、说、读、写”四维一体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

提高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指的是母语与外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认识,鉴于母语负迁移对初中学生英语写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明确汉语与英语的本质差别,文化层次的差异同样不容忽视,教师帮助学生对每一个英语句子与单词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对比,促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差异,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延伸学生的视野,可有选择性地在课堂上播放英语文化地区的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短片,帮助学生采用相对规范的词汇与语言进行英文写作。

培养英语思维。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根本途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第一,学校可为学生订阅原始的英语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接触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资料;第二,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讲解的时候,应当采用英语释义,而非直接给出对应的汉语词义,引导学生通过既定的语境对单词的意思进行推测,摒除传统的教学模式,扭转母语负迁移的现象,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5.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是当今的第一大外交用语,必须要提高初中生英语的写作水平,增强其英语书面交流能力,消除母语负迁移现象,促进我国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莉.初中英语句法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熊金芳.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14篇

初中英语探究性教学论文

一、设置恰当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问题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催化剂”,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思考的方向和动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设置恰当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来思考,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主动探究和思考,会对英语知识进行加工和细化,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内容,对教材做出创新处理,关键是突出重点、难点,其次是改变教学手段,让学生来探究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来突破学习上的重难点。在探究性英语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设计者,教师要设计好教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受到启发和引导,进行主动地探究,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Unit3Findingyourway”的时候,本课的学习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问路以及回答的方式,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HowcanigettotheZoo?where’sthelibrary?C?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回答方式,学生通过思考,自然慢慢就会用gostraight、turnleft、godownthisroad、等表达方式,通过学生的探究,学生自然掌握了问题的提问方法和回答方式,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

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探究效率

新课改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上实现了生生互动的学习面貌,学生们相互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问。一个学生的能力总是有限地,但是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学生的思维就会发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了问题。同时教师要安排好讨论和合作的时间,让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地探究,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探究效率。

例如在学习“Unit4wildanimals”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野生动物的图片,启发学生小组谈论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如:w?w?H?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主动地探究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学生对动物的生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有的学生甚至开始思考我们人类如何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热爱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见解。把学生探究的结论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只有教师和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大胆地把自己的看法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引导者,帮助学生通向知识殿堂的顶端,而不是高高在上,令人望而生畏的传教者。例如在学习“Unit5Goingshopping”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就购买礼物的话题展开对话,如Simon’sbirthdayiscomingup,?教师以朋友的口气和学生交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自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了,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学习氛围也会和谐,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进行。

四、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搭桥铺路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教师给学生设置的情境也就是在为学生搭桥铺路,在恰当的情境中,学生的英语思维会被点燃,燃起学习英语的热情,这样的学习情境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探究。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情境引人入胜,学生就会被深深地吸引,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和热情在英语课堂上,这也是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保障。例如在学习“Unit5Films”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该影片片段,首先让他们一开始就对主人翁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下一个探究环节的流畅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埋下伏笔。教师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去探究:S。B?这就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了解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事业及成就,能根据时间顺序来复述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有了视频和问题的激励,促进了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科学探究来实现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和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以便学生更加科学的探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主动探究,学生的英语成绩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15篇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论文

1.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制定差异性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以课前指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的。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要,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实施差异教学,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中就要体现出差异性。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制定,既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又要考虑到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潜在能力是指学生待发展的能力。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根据学生差异性,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性教学目标,提高性教学目标,挑战性教学目标。基础性教学目标是每位学生都必须达到的,而提高性教学目标主要是为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制定的,挑战性教学目标是为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制定的。例如:在“比较级”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可以制定为:

(1)基础性教学目标。

a.学生能够掌握新学的重要的单词;

b.掌握more,better,―er的基本运用。

(2)提高性教学目标。

c.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灵活说出含比较级的句子。

(3)挑战性教学目标。

(4)学生能够根据比较级推测出最高级的运用规则。在教学目标制定中,相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教师应更注重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每一层次学生制定一个“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有所收获。

运用差异性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所采用的方式与方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照顾学生差异的有效途径。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讲某一个知识点,由于学生的差异性,会出现有的学生已经完全掌握,有的学生掌握得不透彻的情况,如果重新讲一遍,就会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如果不兼顾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则会造成后进生越来越差的情况。因此,为了兼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英语教师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笔者看过一个案例,英语老师使用同伴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这位老师的班上有一位英语成绩特别差的学生,每次考试,那位学生的英语成绩都排在学校的后几名,严重拉低整个班级的英语成绩,那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极低,然而这位老师并没有放弃那位成绩差的学生,而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提高该生的成绩,激发该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该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该生在班级还有几位要好的朋友,都属于不爱学习且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这位英语老师突发奇想,让那几位要好的学生进行竞争,当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后,也许是出于新奇,那几位学生都表示愿意配合。由于英语基础都较差,这位老师从基础抓起,每天放学后让他们办公室背诵英语单词,从初一第一单元开始,谁背得最快、最熟练最先过关,谁就能早点回家,不过关的要继续背直到达到标准为止。有的时候在课堂上,这位教师也会让他们去黑板听写单词,看谁正确率最高。这样一来,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快提高,英语成绩也提高了,提高之后,就让他们开始背诵句子、情景对话。

2.结语

差异教学在我国实施多年,确实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学校、教师自身、学生家庭等因素,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差异教学的作用,还要进一步研究。在差异性教学实施中,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差异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在备课时制定相同教学目标,在课堂上采用相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在家庭背景、性格、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理解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制定多层次目标,在教学方法上立足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差异性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老师认识学生,还要求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内心,差异性教学对老师来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它的成功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坚持和默默奉献的伟大精神。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16篇

一、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必要性

美国语言学家在著作《语言论》中讲道:“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背后映射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文化又是语言得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源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法、词汇、句子等,而且应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在相应的文化环境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英语。如果学生掌握了相应的语言,而不清楚语言运用的背景,或者习惯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表达,就会出现很多误解。比如,在中国熟人之间见面的寒暄语常是“吃饭了吗?”“你要去哪里?”等等,而在使用英语语言的国家中,熟人、朋友之间相互问候的语言切不可按照中国式思维进行,“Haveyouhadbreakfast?”“whereareyougoing?”等话语一定会让外国人感到困惑。中国人在接受别人的表扬时一般会比较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外国人在同样的场合会说:“thankyou!”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还是用中国式的思维回答,就会让外国人产生误解。

在英语教学中融合相应的文化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味地进行语法、词汇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初中英语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的。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英汉文化对比、英语典故学习、英文电影观看、动画歌曲欣赏等方式介绍异国文化,无疑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有效消除传统教学一味灌输的弊端。

二、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现实性

现在的英语教师与以前的英语教师相比,在年龄结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专业素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师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英语教师也在这种大环境下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在教学中融合文化因素成为英语教师必然的选择,这也为教学与文化的融合提供了现实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文化的现实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了解说这种语言的人是如何进行思维,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反映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等问题,即在了解他们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这种语言,更好地把握语言、运用语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现代设备已走入课堂,这些资源可让中学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英语动态,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视角的英语学习环境,为比较英汉文化差异,学生近距离了解英语文化、切身体会异国风情、原汁原味习得英语语言增添了新的途径。

三、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基本方法

文化无处不在,每一个单词、一句问候都包含着潜在的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吸收新的文化,积极与母语文化互动交流,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英语学习。

1.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作为知识和文化的引导者,自身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异国文化,了解词汇、语法、语句等使用的文化环境,在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阅读理解教学、写作教学中除了向学生教授必要的语言技能外,还需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努力将文化的点点滴滴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教师应熟悉中国文化与英语所代表的文化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日常交际等层面上的异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两种文化的差异,不要厚此薄彼,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不存在优劣。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融合文化创造积极条件。在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英语、应用英语,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关注成绩而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忽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需要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主动听、主动说、主动读、主动练,主动把英语文化与知识结合起来。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积极创设第二课堂,为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和机会。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根据学生对各自专题的研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文化的深刻理解。教师可组织英语角、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交际中相互交流,进行文化的体验。

3.利用多种渠道,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课堂中仅用语言来描述异国文化无法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充分利用电视、电脑、幻灯片、录像等现代化设备为学生创造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让学生直接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实现文化与知识学习的融合。

课余教师可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外语书刊、报纸、杂志等,这些书籍中有很多介绍异国文化的文章。学生通过亲身阅读、学习、体会,来比较两种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异同,在平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交际打下基础。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17篇

有关初中英语的论文

文/曲树新

摘要:围绕“初中英语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误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真正角色应该是:指导者、参与者、激发者、评估者等。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小组合作;角色定位

英语教学法专家J.Hammer说过:“最好的教师应该是那些仔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组织教与学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挖掘他们的潜能,并使其各方面不断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并积极参与“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活动。其核心是要求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探索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新版英语教材主动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兴趣的需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由于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且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趋于成熟完善,因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将一个班级按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等混合分成若干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区别于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每组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他们的学习活动都是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组内学生通过同伴教学、游戏竞赛、小组辅导、全班讨论、学生“执教”等多种形式开展互助性学习活动,共同学习、讨论、研究,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英语小组合作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任务,分析完成任务的途径、时间等,然后以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进行高效的、形式多样的训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愿学习、积极发言、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使学生在多维互动中取长补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教”变“导”,参与各组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适时而准确地对学生活动和学习效果予以评估。

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误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教师的角色定位往往存在以下误区:

1.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照着事先准备的教案从头讲到尾,师生互动仅停留在一问一答上,很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俨然成了课堂的主宰者,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接受情况,只是为教而教,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就行了。

存在这种误区的原因很复杂,大致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师道尊严思想较严重,认为课堂就是教师的天下,应该教师说了算,于是上课搞“一言堂”,压制学生中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备课不充分,不能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过程,千篇一律。

2.教师是课堂的“放羊人”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充分发挥课堂的组织、调控作用。但许多教师由于对学情把握不准,要求过高,任务过于笼统,或过度相信学生,过度给予学生自由,导致把小组合作教学搞成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一上课,教师只讲三言两句,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则悠闲地坐在讲台上,根本不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放任自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得不到引导,讨论不深入,流于形式,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3.教师是知识的权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许多老师固守成规,认为自己就应该是知识的权威,自以为是。但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更加有自己的主见,而且家长中不乏高学历者,知识型家长越来越多,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很大挑战。如果教师不能及早转变角色,难免会在学生面前出错丢丑。

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18篇

初中英语多样化课堂教学论文

1.创设语言交流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学习

英语是一门训练语言技能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创设语言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即将英语运用于实际交际。实际交际的灵活可变性无疑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比如笔者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5GoingShopping》时就将学生置于商场中,创设商场购买货物的情境,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现在进行时这个时态,能够熟练运用“Howmuchdoesitcost?whatisitsprice?Howmuchisit?”等多种询问价格的方法,以及“thisoneisgreat,mayitryiton?”等基本的商场对话。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停留于课本,学习一些机械知识,而是学以致用,将其转换为实际的运用能力。

2.突出课堂的师生、生生互动,让课堂富有生命力

师生、生生互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训练基本句型,学会正确使用词汇,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语言运用技能。同时,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互动反馈,给予适当的引导,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那么如何让师生、生生互动更加有效呢?首先,增加课堂的师生、生生互动,让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的相互交流更加频繁。作为一种最为便捷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正确使用句型、词汇。比如在教学八年级的“Gram-mar”用“Howtallismillie?whataboutSandy?”等问题将文章串联起来。并通过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其次,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活动课堂教学方法,通过确立交流合作的主题,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去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多次的集体交流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逻辑能力。在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亲自体验学习活动的过程,引导他们如何开展合作交流。例如:笔者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3Findingyourway》第二课时的时候,这样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首先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准备一个简短“Findingyourway”的话剧片段,然后将成员组成合作小组,分角色表演自己负责的片段。在此过程中,将英语语法、词汇等学习的知识寓于剧本编写中。教师可以给他们一定的建议,检查剧本写作的质量,保证演出成功。这样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让英语课堂教学不再那么枯燥、无趣,而是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结语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内涵,实现高效课堂,这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要大胆探究、努力实践,通过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探索,实现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目标。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19篇

初中英语作文探究论文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和中考指挥棒的左右,教师大多“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把写作教学看作是应付考试的一种应急手段,放在次要的位置;加上写作训练费时费力,又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不愿”的现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并给学生带来快乐。”多种途径的作文教学能够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兴趣、材料来源、认识深度等有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科研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写出“文质兼美”文章的能力。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写作教学中的几种训练方法:

1.佳句摘录,实施激励性评价,促进发展。

2.课堂上即写即改,有效指导、及时反馈。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且自主解决问题。课堂上即写即改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作文训练和评改中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具体操作如下:

.课堂上限时完成作文。学生限时完成作文的同时,可挑选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写例文。

.例文修改。在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可从单词拼写、短语搭配、语法运用、内容涵盖、过渡自然以及书写规范等方面来指导学生对黑板上的两篇例文进行评改。在堂上修改作文时候不能只把眼光只盯住错误的地方,而应尽量发掘文章中的闪光点并适当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否则会挫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其他学生怕到黑板上写例文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

.自我修改作文。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在这期间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是情况并给予一些帮助。同时教师也能尽快得到反馈信息。

3.善抓典型,小组合作修改,培养协作精神。

“写作不能仅仅理解成个人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不宜总是采取学生单独写出作文来让教师批改的模式,而应提倡学生开展两人或数人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写作。”(刘道义,)在批改作文时,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一些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如时态错误,句型搭配不当,词语运用有误等。如果都一一修改将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可以摘录学生习作的典型错误,在讲评课前将病句抄在或投影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修改,讨论结束各小组由一名学生总结他们的修改意见,小组合作修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修改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学生互帮互助、合作交流营造了氛围。

4.辅导式面批。

叶圣陶指出:“给学生该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批不仅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还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面批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一个及时辅导的`机会。教师应主动去关心、了解和帮助学生。试想,教师坐在学生身边,一字一句轻声细语讲解,他肯定会体会到教师的关怀,心理可能这样想:“老师这么关心我,我一定要努力啊!”这时候他的注意力自然比上课时更集中,对教师指出的作文中的错误更能牢记在心。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帮助学生扫除了学习的障碍,而且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对教师而言,作文教学是一件十分繁重而耗时的工作。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树立积极的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低起点、小步子、容量适中、快速反馈训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并增加其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学生的优良学习品质。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20篇

(一)扮演小组划分的决定者

在建立学习小组时,教师应综合考虑“量”和“质”两个主要因素,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际知识程度对小组成员进行选择,安排综合水平上、中、下的学生穿插在一起,从而发挥出优生的影响带动作用,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以及兴趣进行小组自动组合,把同兴趣或者同爱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彼此之间的互相激发、互相补充,创造更多的学习灵感,保证英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小组规模要按照实际教学状况来划分,当人数超过一定界限时,则会导致责任与分工出现模糊,从而让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或者互动减少,成员之间的关系对于他们的任务完成状况也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二)教师对活动进行整体安排

教师在对教学活动场所进行安排时,要考虑小组学习活动的具体方式。具体的安排对于小组成员学习能力的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将不同的成员安排在一起,从而提升他们对学习材料的利用率。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或者交谈时,要保持安静,避免打扰其他同学。教师要找到加入小组讨论话题的具体时机,通过给小组成员分配互相联系或者互相补充的教学任务,让他们养成合作共赢的学习习惯。在对学习任务进行划分时,教师要兼顾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个性以及能力,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同时还要设置记录员、监督员以及观察员等职位,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以及责任感。

(三)教师对学习任务进行解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向学生解释他们所需要理解以及阅读的相关资料,让他们能够明确每个小组成员所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课程概念、课程目标、学习程度、所给教学案例等。教师还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衡量,明确衡量标准,对自我期待标准以及目标进行解释,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合作学习活动。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不完整性,因此教师要在具体实施合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态度或者教学思想进行反思,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保证合作学习方式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活动来培养自我学习能力。

(四)结语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21篇

创新意识初中英语论文

1.注重参与协作精神培养,激发创新动力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能集合多人的思维进行交流沟通,在观点碰撞的同时就会让每个人都收获几份拓展性思维方法,完全打破一个人的思维局限性,因此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学会合作是激发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在合作中,自己必须要拥有一个自己的看法用于交流,因此,就激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维,努力创新,让自己的表达更出众,更能说明问题。教师此时的任务就是将学生进行分组,注重层次性与实效性,一个组内应包含有优、中、差每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实现思维互补,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才会实现努力进取,在激烈的讨论中开拓更广阔的创造空间。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语9a《Unit4tVpro-grams》单元学习中,可以让小组内进行一个讨论和资料的征集,为小组间的辩论做准备,因为已经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了,对于语言的运用已经到了可以实践化的地步了,因此,教师组织引导了一次以《istVgoodorbad?》为题的辩论比赛,组内学生进行有效分工,收集资料、组织语言、抒发观点、创新理论等,然后再通过等形式,落实收尾,在比赛当中,学生都跃跃欲试,热情高涨,辩驳之声此起彼伏,竞争激烈,积极思维,努力反击,在浓厚的氛围中,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了创新思维的要求。

2.激疑设疑解疑有意训练,激发创新意识

有问题,就会激发思考,有思考,就会激发思维拓展,有了思维拓展,自然就有了创新意识。教师在授课当中,应在合适的环节进行设疑,激发学生思维,让其在不断思考中,发现并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发现中,提升创造自信。教师的引导很重要,需精心备课,那里可以设疑要心中有数,对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意训练与有效引导。在牛津初中英语7B《Unit4amazingthings》单元学习中,学生对奇怪而神秘的事物本就充满了疑问和好奇,教师就可以在授课当中时不时进行激疑,让其在趣味中积极解疑,这样会大幅度激发其创新思维的产生?”“D?”出乎意料的题目让学生们捧腹,也让学生们在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之后,进行拓展性的趣味思索,各种答案应运而生,有的标新立异,有的别出心裁,还有的逾越常规,敢于大胆想象猜测,突破思维定式的条条框框,得出一个个令人难以置信,又角度多样的答案,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又高了一个台阶。

3.倡导自学重视学法指导,搭建创新枢纽

教师的任务不是一味传道、授业解惑,更关键的是授之予渔,只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才会更轻松,在如此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才更知道该如何自处。因此给学生创造自学的机会、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它也是让学生积极应对各种状况、搭建创新枢纽的关键所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认为学生能自己理解的内容,就鼓励其挑战自己,哪怕是难一点的内容,只要教师指导到位,自学也是可以顺利实现的,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与学法指导,不可让学生一味自学,遇到诸多问题无法解决时,其自信心与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定要把自学的尺度把握好。在课后,教师就可以组织englishCorner、e、englishparty等,让学生自主表达,锻炼其眼耳口脑并用的学习能力,独立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增强创造意识,培养创新的良好品质。总之,创新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才能开花结果,应合理利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关键性所在,主导性地创新课堂,让学生逐步养成爱创造、勤创造、乐于创造的好习惯,与新时代人才要求接轨。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22篇

初中英语诵读教学初探论文

摘要:朗读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识记;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关键词:朗读兴趣记忆背诵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语言,必须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四者之间紧密相关。“读”是前提,学生必须多读,才能熟练说话,故读是说的基础。目前的新教材,更注重听说和朗读,学生要养成朗读习惯。朗读,需要脑、眼、心、口并用,是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突出“读”的作用。下面笔者就朗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谈谈看法。

一、英语朗读的作用

(一)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英语的人要学好英语,必须先动口模仿,朗读所学的句型,课文中的重要单词、词组、段落和短文等,是模仿的一种好方式。通过朗读可以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培养口头上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的学习离不开情境,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对初学者来说,流利说英语较难,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练习朗读英语,为说和写打基础。教师可以先读起示范作用,教师范读可在开始、中间、结束,时机不同,作用也不同。形式随课文内容而定,这样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教师可以让语音较好、朗读水平较突出的学生表率朗读,对于读得好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以此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二)朗读有助于记忆词汇。

语言离不开词汇,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一定的词汇,就无所谓句子,更无所谓语言。词汇的记忆是一件费人心思的事情,孤立的单词不容易记,而语句、文章是有情节的,词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文更便于识记。如:ispendtwodaysreadingthebook。熟读这个句子,学生就会记住spendtimedoingsomething的用法,而不用机械地记。如果学生把书面文字还原成口语,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使用技能,说写起来就可以运用自如,如:学习了“iamgoingtoHainan”这一课,学生就能在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把文中的语言进行重组扩充和实际操练,比如:

a:GoodmorningB:Goodmorning

a:whereareyougoingthisweekend?B:iamgoingtoShenYangbybus.

a:it’sabeautifulcity.whenareyougoingtogetup?B:iamgoingtogetupat5o’clock

这样的练习对学生灵活运用常用词、短语十分有益,也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英语词汇。实践证明,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都善于朗读,善于通过朗读积累词汇。

(三)朗读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是把握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言的一扇窗口。朗读可以通过视觉、声觉、听觉等器官的协调活动,把知识信息输送到人脑的`储存区域。朗读文章时,脑、眼、心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便于记忆和理解。边读边思考,反复诵读、识记重点词、关键句的意思,能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文章。

(四)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

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地辨别同音词、近义词的发音,读英语时不能正确地掌握失去爆破、升降调等技巧,遇到听力考题时就会影响句子的领会和理解。所以,学生要注重对英语短语、句子正确读音的积累,并且有意识地大声朗读练习发音,牢牢地储存在大脑里,遇到听力重现时,就能迅速地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二、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一)创设良好环境,诱发朗读情趣。

英语作为外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语言场所,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不怕耻笑、大胆开口,以积极自信的态度大声朗读、练习教师当堂所授内容。其次教师应该利用录像、录音、投影、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回到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模仿、体验、感知句型、对话,让学生步入“身临其境”的境界。在这种贴近生活、明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必定会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同时实现朗读带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的目标。

(二)变换多种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变换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变换中体味朗读的快乐,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也可根据作品体裁、风格特点,通过提示朗读,分组朗读,采取个别与个别、集体与个别、集体与集体等多种朗读技巧激发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但要学生懂得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强调汉语与英语音、节奏之差异。

汉语讲究各种字调的搭配,而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因此,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强调发音到位、掌握好词的重音和句重音、用好升降调、注意适当停顿、掌握连读技巧及意群的把握等。

(二)培养学生独立拼读英语单词的能力。

指导学生识别音标符号、拼读,以及英语单词的重读音节和读音规则等几个方面。例如:教学生熟记五个元音字母a,e,i,o,u在重读开音节的单词中发音、重读闭音节词中的发音,常见字母组合:ea,ee,ou,ow,sh,th,ear,air,tion,sion等在单词中的发音。

(三)培养学生独立朗读整句(长、短句)的能力。

在英语朗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注意词组的意义,要求他们记住词组的意思。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朗读英语停顿时,不能把一个短语分开,并列词and前的词读升调,and后的词读降调。

(四)培养学生独立朗读段落、篇章的能力。

单独看几遍不懂的句子,放在英语段落篇章中,朗读几遍就豁然开朗。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大胆创新,注重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朗读技能的培养,并且遵循它的规律,扎实训练,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23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其互相合作的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发展做出贡献。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1.增强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思维跳脱,可塑性较强,并且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阅读教学方式会制约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互相沟通了解,在合作的过程中充分的展现自己,并且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想法,尊重他人意见等,在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培养了其合作精神。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同的想法会形成碰撞,通过集思广益的合作讨论,使得英语问题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2.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教师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味的传授知识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英语文章,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将英语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主动思考的能力,不断地讨论研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有效的提升了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准确深刻的理解文章主旨,把握英语知识点。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阅读前的应用。传统的初中阅读教学的课文阅读前,教师只是单纯的根据英语课文的内容来讲述相关的英语知识,初中英语教材中传递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除了英语知识外,还有相关的背景,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等,教师的思维是单一方向的,因此其传授的信息相对单一。因此,在阅读前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合作学习来丰富学生的信息源,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英语课文相关的多元化内容,促成了思维的发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潜力。具体来说,在课文阅读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自身经历,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课文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于学生构建英语知识,发散英语思维至关重要。例如,在初二英语课本第四单元中以“Foodandlifestyles”为主题的文章阅读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讨论比较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这种阅读前对合作学习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主旨,并构建完整、合理的英语知识。

2.阅读中的应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此外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解决英语问题能力的提升等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阅读中应用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文章主题的整合: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从文章标题、核心句子、中心段落中概括文章的大意、整合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结构,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2)文章问题的延伸:在理解文章主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延伸性问题,找出难懂的词句,寻找文章中延伸知识点,这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寻找问题信息并处理相关问题细节的能力。以“travelsfortheenvironment”为例,教师可以提出“whocausesuchchanges?”和“whatshouldwedo?”等问题来让学生发挥自身潜力,探索travel相关问题。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24篇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论文

文/王亚杰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单纯是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使用,它还包括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我们应该看到,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不是将每个学生培养成英语语言专家,而是使学生具备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素质教育

我们的学生是在没有外界交际环境下学习英语的,并且是从零开始的。它不同于母语的学习,既有较好的外界交流环境,又有听、说等基本技能为基础。从学生的学习来看,阅读是他们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的主要途径。所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为此,我认为导练式阅读教学法是一种值得一试的`好方法。

导练式阅读教学法是一种以指导学法为主要手段,以导练结合实际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诸多能力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的教学方法。

一、整体阅读,了解语言材料及背景信息

课文阅读教学应首先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放在首位,注意语言信息的整体输入,从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技巧入手,着重培养其快速摄取有用语言信息,整体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及其内在的联系,准确领会其深层涵义等诸项能力。

在指导阅读课上,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根据课文的信息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并指导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整体阅读任务及系列练习。

初读――听、读全文,要求理解课文表层大意;再读――默读全文,抓住较为具体的信息资料,中层理解;复读――逐段朗读,较为深入地理解、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及其内在联系,找出主题句,对课文的内容提要进行简单的评价。

二、交际串讲

所谓交际式串讲,当然不同于传统的串讲,由教师一言堂的、母语化的课文讲解,它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串讲”。在串讲课上,尽量做到以“练”为主线,或讲练结合,精讲多练;或以练代讲,寓讲于练。

第一层次:课文内容的串讲及词汇教学;第二层次:情节、结构的串讲及句法分析;第三层次:语言点的串讲及语法讲练。

三、综合性操练,培养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综合性操练,即是对前两个层次的总结和复习,又是对课文的进一步深化。强化练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复习、巩固已学的语言知识,使之系统化,并有意识地进行朗读背诵、默写、听写等基本功方面的训练。

总之,导练式课文阅读教学,强调以课文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自学为先导,突出阅读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它将课文的理解层次化,知识的习得系统化,技能的训练综合化,并融三者为一体。指导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由对教材内容的加工转化为指导学生活动,处理教材灵活,指导形式多样,教学手段不断变化,课堂效率明显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对英语的感知力、记忆力、观察力与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陶庆,秦娜。让口语交际课堂成为学生练习说话的天堂[J]。新课程:教师版,(12)。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25篇

一、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

要进行新课改热潮下的初中英语合作教学就应该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就是指老师在进行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时,选择一个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不能任何时候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整个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活动当中,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学习,教师要利用好最佳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样才能使初中英语的小组合作教学效果得到增强。例如,我们学校的老师在教学内容、讨论方法上都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就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才是整个英语课堂的驾驭者。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义和团结合作能力,还增强了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提高了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所以,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也是新课程改革热潮下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的技巧之一。

二、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新课改热潮下的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技巧,除了要进行合理的分组以及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之外,还需要采用科学的评级方法。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能够提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的效果。同时,采用科学的、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引发学生学习初中英语的兴趣。我们都知道,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动力。例如我校在进行评选的时候,特别注意评选的方式,实行学习小组评价、激励的机制。其评价遵循的原则是小组是一个集体,考核时考核整个小组,注意整体考察,并且以激励为主。评价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预习环节、课堂展示、检测反馈、拓展延伸,每周都要进行评价,同时还要与小组激励机制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效率。新课改热潮下的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这种模式,不仅适应了时展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初中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是符合时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施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时候,还应该讲究一定的技巧,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新课改热潮下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技巧,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一定的积极的意义。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26篇

兴趣教学农村初中英语论文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兴趣教学至关重要

在课堂45分钟里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减轻造成学生学习压力的关键之处。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做到真正的尊重和关心,在获取知识和人格地位方面都与学生是平等的。所以,老师应该找好自己在教学模式中的位置,必须有意识的加强自己的亲和力,多参与学生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这样就能使学生完全放松的沉浸于融洽的气氛当中。双方师生的感情和谐,在教学课堂中才能有默契,更能形成一种很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其学生一堂之中保持稳定而且快乐的心情。

二、兴趣教学的关键是教程入门

在英语教师备课的时候,最让人感到头痛的就是怎么才能导入新课程,可以最快速度让学生接触到本文时就产生浓厚的兴趣,很有耐心更甚至期待学习新课。我们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用品和英文说明的直观材料或者身边的事物,由这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仁爱版英语教材Unit8topic2Sectiona教学时,我会告诉学生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举行一个歌唱比赛,我们会准备一套比赛时的统一服装,这时大部分学生就会想到选择怎么样的服装才好看,花多少钱等等问题。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我会再告诉他们可以自己design(设计)比赛的服装,有什么建议都可以马上提出来。进一步就引导学生colour(颜色)、materia(材料)、style(款式)和where(哪儿做)各个方面去考虑,而且让他们尽量使用英语去表达,更可以进行分组讨论进行个小型的小组之间的比赛。

三、让游戏融入学习,提高兴趣教学的实效性

改革后的英语教材一般都会有一个故事情节,如何借助这一点来开展英语情景教学是提高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因为有故事氛围的引导会使学生更能投入,注意力会更记者。创设英语教学情景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多媒体投影仪、实物图片、人物录像,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扮演故事里面的角色等等。作为教师在新课备课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形式创设情景教学,使其学生可以在很形象、很生动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在特定的情景中,动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互动娱乐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英语知识,而且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游戏是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喜欢的活动之一,使其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能学习到词汇,加强语言的交际能力,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真正的达到了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了知识的目的。例如在仁爱英语教材中unit6topic1中关于车站买票的话题,我会创设一个让学生扮演里面角色的情景,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当车站的售票员,一组是要去参加手拉手活动需要出游的学生,两组进行比赛,以对话的`游戏方式来讨论去如何买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纷纷举手发表感言。

四、多元化的形式可以推动兴趣教学

不一定每堂课都能用创设情景,用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学生罪耐烦的就是关于语法和练习的讲解课题,因此,怎样可以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让学生更积极,主要就是运用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例如,在上课前或者上课中有学生疲惫和注意力不注意时,可以让学生一起唱一首当前流行的简单的英语歌,提高学生精神度,调动教学节奏。更主要的是,在唱歌的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一定的训练,很多当前的流行的歌曲可以和课堂内容挂钩。在教授一些语法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学生非常热爱的Rap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例如,在教人称代词的宾格和主格的使用方法时,让知识成为简单的歌词内容,然后用当系当前最流行的Rap说唱形式唱出来。歌唱的形式不仅可以推动课堂的气氛,还可以调节疲劳,使其课堂更形象。

五、有兴趣的课后作业是对兴趣教学的补充

初中学生的作业负担很大,用传统的方式布置那些写写抄抄的作业,学生一般都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就使学生产生抵制厌烦的心理,所以,布置作业一定具有目的性、趣味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的知识最直接的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关于英语的绕口令和谜语、甚至是简单的小诗歌给他们来翻译,分配小组进行作业,让学生找出一些里面与课堂内容有关的信息。在与交通标志和规章制度有关的课堂内容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会让学生在学校和家之间这段路程注意观察有关的简单的交通标准(农村条件有限)和路面的情况,在电视上了解一些简单的交通规章制度,然后记录,尽量让学生英语表达出来,也可以加以中文或画图的方法配合一起在课堂上翻译。学生有兴致,逐渐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根据上面的简单叙述,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非常重要。对于农村的初中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做好实效性的兴趣培养是提高整个学习英语兴趣的关键和重要时间段。事实证明,动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加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直接的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感到成功感,学生找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把教师的教学要求改变为学生的动力,带着轻松愉快、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学习英语,可以是农村初中英语学生慢慢的提高英语能力水平。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27篇

20世纪中后期,教师素质研究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有关教师素质研究的课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初中英语教师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英语教师教育论文范文一: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与教师的德业兼修相统一

目前英语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英语课标对英语课程价值的认识体现了更多的人文精神,即学习英语是人的发展的一部分;而且新课程标准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机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英语课程中的内容体系更全面。课改均立足于学生角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以及改变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这样的课改要求下,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就必须加强自己专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达到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随时调控教学节奏,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和身心紧张的情况,从而排除心理障碍,使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敢于开口,乐于开口,活跃思维,进而成功地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当发现学生疲倦时,可适当插一此有趣味的东西-——小笑话、幽默等,活跃课堂气氛,使之有张有弛。如果教师语调呆扳、表情平淡或课堂气氛过于紧张严肃,会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抵制大脑皮层活动,学生会思维迟钝,有厌倦感,学习效率降低。久而久之,学生从厌倦老师到对语言失去兴趣,于教学不利。

例如,为了把新世纪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whatanimalareyou》这一课上好,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先从网上找了中国生肖的十二个动物的图片,利用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这十二种动物及它们的特性,学生们很快掌握了这些动物的英语说法,接着我先联系自己,说说自己属什么动物及特性,学生一听,非常感兴趣,纷纷联系自己涌跃发言,最后再进行课文分析。课后学生们都觉得这篇课文不但有趣而且很容易学,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同时,我在英语教学中还坚持用英语来看图说文,讲解课文,讲故事,以及对一些日常生活的描述,让同学们感觉到是在听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包含着思想情感的流露,人文的点缀,历史的回顾,而不是听一个单词、一个句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最终也会“说英语”。我除了坚持在课堂上说英语外,还要求学生也能开口。我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备课给每一个学生一个topic让他学会开口,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要怕讲错,学生只要开口了,就会像决堤的河水,汹涌澎湃。我还鼓励学生准备一些英语小品在课堂上演出,让他们有成就感,反过来推进英语学习。

二、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使学生长久保持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群体规范起着导向作用,学生群体成员往往自发地以教师的思想行为为参照而形成群体规范。因此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努力钻研业务,言行一致,艰苦朴素,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并且在学校、家庭、社会积极进行道德实践。热爱工作,热爱学生,团结同事,虚心学习。

语言教学本身的特点,规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和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而富有变化的。变化和新奇能引起学生注意力,使之感觉新鲜和有趣,刺激其好奇心,从而激发出学习兴趣来。反之,教无趣,必不乐学。用一成不变的方法上课,学生看不到新鲜东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好奇心的内驱力逐渐消失,兴趣也就会慢慢低落下去。我在教学中引为鉴戒,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尽相同的办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学习词汇时,插入英语谚语或格言。例如在学到“lack”一词时,我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个英语成语:“ifyoulackhealth,youlackeverything.”自己故意说得很快,学生觉得跟绕口令一样,就模仿了起来,自己趁热打铁又说了另一句“wherethere’sawill,there’saway.”让同学们猜出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瞬间同学们的精神来了,学习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了,一节英语课在欢悦的气氛中结束了,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而从此在班里也掀起了一个学习英语谚语和格言的小高潮。这也是逐渐改变学生厌学英语的一个良好渠道。同时,在学习词汇时还可以用演示文稿。例如:在教《新世纪》英语六年级上册whatareyourfavoritefoodanddrinks?这一课中,我先在网上找了一些平时生活中易碰到的食物和饮料的图片,利用演示文稿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食物和饮料的英语说法,同时引出本课要学的词汇,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词汇。另外根据以上提供的食物和饮料,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自己喜爱的食品,编对话。然后,抽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来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比、打分。依此类推,要求每组尽量说出不一样的食品。这样,不但让学生开了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本课的单词能很快记住,学习效果也明显。

在课文阅读时,通过背景知识介绍、问题设置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与同学们讨论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或利用ppt幻灯片、实物,加深对阅读背景的了解,以此把同学们带入一定的意境。例如,学习七年级第二课课文《aHealthyDiet》,课文的引入可以出示一些特肥胖的中学生的照片,列举班级或学校较超重的同学为例,讨论肥胖是否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讨论致使他们肥胖的饮食生活原因并给他们提一些建议。这样一来课文里Kate超重、生活饮食习惯、医生忠告她进行节食等内容就不会再陌生了。再对课文进行透彻的分析,理解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以及其中的知识结构,然后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同学们就能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在此教学过程当中,对于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要精,以点带面,腾出时间多读多练。课文操练必不可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并融会贯通。在对课文整体理解的基础上采取“正误判断”、“挖空填词”等形式来理解细节,让学生自己出题,互问互答,加深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创新运用,培养自己的自主能力,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以这种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语感和阅读能力。(举的例子可能不在你的教学范围内,你可以换一个例子)

写作文时,先让同学做(oralcomposition)口头作文,在每次课前的10分钟(ten---minutetalk)的活动中讲一遍,然后以书面的方式写出来,由教师统一批改。用这样的方法上课,大多数学学生都有表演机会,都在积极思考,既学了语言知识,又培养了思维、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能更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对课文复习(text—reviewing)则采用提问和复述法,先让学生用英语说出课文的重点词汇及其用法,其他同学补充。接着我再小结,对学生看不出、想不到的地方加以指点,容易产生糊涂的问题给予澄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复述的方法也要灵活,如可用学过的词句扩展课文的段落或浓缩课文,对话部分(Dialogue)改成故事或让学生扮演故事、短剧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等。

对课后语法练习(Grammarexercises)采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大家讨论,相互促进。有些英译汉内容让学生轮流做在黑板上,做得好的给与表扬。我则对普遍性的错误给与重点讲解,使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

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各自的魅力,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英语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培养和发掘他们各方面的潜力。如课前3——5分钟Dailyspeech/report,课文中的对话表演,将有趣的课文编为短剧,话题辩论、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英语晚会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都能锻炼口、笔、语表达能力及思维创造力。教师还应注意因材施教,既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特别是让后进生“吃得了”,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注意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许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通过集体活动的互动、互助得到解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还可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且最大限度展现学习者学习的潜能。例如:例如,六年级新世纪英语第二单元第二课《SchoolRules》,这一课要求学生,把学习校纪校规的活动与英语语法祈使句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归纳和练习用祈使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为此,我在英语拓展课上开了一个以《校规》为主题的英语课外活动。首先,我让学生们写一些他们所了解的校规,然后我再进行概括和归纳,再联系课文和自己学校的校规,让学生们把它们改成祈使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最后,我进行了总结:作为一位中学生,应遵守校纪校规。

随着各国交往的不断频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国际间合作日益加强。在这一时期内,英语因其特殊的魅力逐渐成为各国人民之间沟通的共同语言。自从我国成功加入wto,并且“申奥”、“申世”取得圆满成功之后,明显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加强了与外国的国际合作。即将来临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使得英语对于我国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需要更多掌握大量英语词汇的外语人才,以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的现代中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英语是一种历史悠久、语汇丰富、词义纷繁、语法简练、使用灵活且搭配能力极强、为世人所乐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

新课程针对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非简单的答案。我决定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等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做到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及时做好笔记,同时写好心得体会,领悟其中的精华,使理论在头脑中形成影像,并将其实践于课堂,促进新课程的发展,使其发挥最大效力。

以上是我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我要不断努力进取,开拓创新,争取做到更优秀。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在英语课改的浪潮下,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英语教师教育论文范文二:如何在中学英语中渗透德育

摘要: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挖掘潜力的智育任务,而且肩负着塑造灵魂、陶冶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重任。,所以英语教师除了肩负着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任以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以及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道德理念的任务。努力发掘教材内外蕴含的德育因素,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进行卓有成效的德育渗透。那么具体到中学英语课堂上应该如何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呢?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探析。

一、德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论述的:所谓的老师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三项任务中发挥其主导作用。“传道”中的“道”应该被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即“德”它构成于一定的世界观、人生态度、政治倾向、道德法则和思想特质。“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社会价值:它使人能够自觉的认同和发展特定的社会制度,遵循一定社会条件下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从而达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巩固的目的。(2)个体价值:德的发展可以迎合个体在道德上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诉求,这源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见贤思齐”的动力。人的幸福不仅仅包含物质方面的丰富,还包括对理想的向往、对信念的追求、对高尚品德的塑造等精神方面的升华,这些可以让人享受到物质幸福所不可望其项背的幸福感,并且精神上的幸福感对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塑造了健全高素质的“完美”人。所谓“德育为首”的教育指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_的领导、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为根本任务,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占据学校阵地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必须高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面大旗,引导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德育始终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过程之中,使德育成为统帅其他教育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具有共产主义道德观念、纪律修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时代要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中学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楷模,就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准,以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去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并且还要展现教师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民教师”和合格的英语教师伟大的称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师为”。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榜样,真正达到“育人育德”的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二、中学阶段英语的学科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开宗明义地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知识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这句话突出强调了英语所具有的工具性特点,那么作为一门语言英语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和思想性,在素质教育被高扬的今天,把英语学科的思想性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与英语的工具性并不是互相孤立的两个方面,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一)英语是一种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媒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外化,也是信息和思想的主要载体,语言构成于字意、词意、句意,语言并不是一个空外壳,而是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文章材料尽管具有不同的时代背景,但都是一定的语言形式和思想观念的统一体,语言形式是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的外在表现方式之一。所以这就必然要求中学英语老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手段、何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都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文章的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同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在无形中融入到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过程当中。在英语教学课堂上,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是思想的外化和表达,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取的英语知识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另外利用英语学科来进行教育,还具有“中西合璧”的独特优势。英语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窗口,一部经典的英文电影、一首流传久远的英文歌曲、一首脍炙人口的英文诗、一部引人入胜的英文小说都能不同程度的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英语教师必然会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到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是必要的,这对完成英语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不能因小失大,高扬“育德”的大旗也是必不可缺的手段,时刻不能忘记对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且要学会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

(二)英语是人际交往和拓展的手段,具有实践性。一门外语的习得是学习者母语和外语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其语法结构和词汇学习必然受到母语的影响。另外,不同国家民族还有着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这就意味着,要想精通和掌握一门外语,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正如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下到水里是同一个道理。基本的英语技能包括:流利的英语口语能力、较高的英语听力能力、畅通的读懂英文材料能力、流畅的英文写作能力、运用自如的英汉互译能力,而每项能力的获取都必须通过反复的磨练实践才能成为个人内在素质。重复的练习是枯燥和乏味的,这就必须要求英语老师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导航作用: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战胜学习过程中困难的能力。当学生面临着中西文化或者价值观念的冲突时,英语老师还应该站在保护祖国文化、继承传统美德的立场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

(三)英语是包罗万象的美感海洋,给予我们的是美的享受。英语教材中包含了题材各异的学习素材,囊括了文质兼备并具有各种美感形态的散文、诗歌以及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实用性的文章,其中有令人身临其境的自然美,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美,也有令人如浴春风的道德美等。所以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对美的感知和享受的过程,英语教师就应该充分的挖掘美、辨别美、升华美,以达到完善学生品性素质的教学目的。其实在“英语世界”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获得“慧眼”的学习能力。正如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每读一篇经典的英语文章,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人生的启迪。同时,读一篇英语美文就会是一次遨游“美”的海洋精神享受和人生感悟的升华。由此可见,英语教学绝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英语技能的简单过程,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具有思想性和美感性的教学素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情感、志趣和个人品格的形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便于他们能正确的认识世界,最终沉积为学生精深层面最有价值的财富,那就是关于人生和价值的深思。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把学生当做“知识袋”,而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潜在的素质,而道德素质又是一个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必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把“德育”放在各科教学过程中的统帅地位,让“德育”引领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方向,这完全符合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

三、中学英语教学“德育”缺失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下,考试的压力让学生无法喘息,好像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指挥棒让中学英语教学失去了生机活力,这必然导致中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缺失:

(一)在英语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中缺失了德育。刘润清教授认为:“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语法知识,而是培养交际能力;学习者产生的语言不仅要符合语法,而且要符合社会规范,要合情合理,贴切得体”。这与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培养较强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又具备较好的道德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是一致的。而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是:英语教学只注重“功利化”的智力教育,这必然导致学生成为英语知识的奴隶,缺乏自主、自立的健全个性,并且造成英语课和德育课的严重脱节,形成两张皮的教学局面,这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这种缺失德育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以崇拜的态度传授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对于外语教学过程中夹带或传播大量的西方思想与价值观,相当多的教师与学生一味盲从,不加以鉴别”例如:在当今的校园,学生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相反却冷淡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端午节”。

(二)在英语教学内容上缺失德育。德育之魂要想统帅英语教学课堂主要靠的是教师对课本素材内容所包含的德育内容挖掘和深化,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潜移默化的把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政治诉求和价值取向。“学习生活中的德育主要是教育内容的渗透而产生的教育影响”然而现在的改版后的中学教材力求英语课文的原汁原味。虽然学习地道的语言材料的动机是好的,但是它会对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造成不利的影响,成为西方国家向我国渗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工具,形成学生信仰危机的局面。所以,我们在选择英语素材时,首先,要注重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又要考虑所选文章的趣味性和可模仿性。其次,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并且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尺度,在知识的海洋里甄别出满足我国中学教学需要的经典实用的英语文章。

四、德育——统帅中学英语教学之魂的策略

(一)立足中学统编教材,寻找英语知识和德育知识的最佳结合点。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深刻领会课文素材背后的德育内涵。以英文知识为载体,以传授英语基本知识为途径,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例如:通过《goodfridends》一文的讲解,让学生明白“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的深刻道理,从而树立起了学生的正确的交友观;学习了《themiludeer》一文后,学生应该体会到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从而积极主动的参加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并且深刻理解我门国家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理念的价值。

(二)利用活动教学法,创造道德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和感悟德育境界。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为目的,通过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主动参与的意识。建立课外活动学习小组,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道德的愉悦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进而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

(三)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发挥教师的师表榜样导向作用。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言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为人师表的表帅作用,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用端庄的举止和谦逊的语气来形成民主平等、友善、活跃的课堂气氛;用文明的课堂用语,比如“please”、“excuseme”、“thanks”来建立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理解、融洽的感情交流渠道。教师彬彬有礼的举止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还对学生讲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作用。

(四)改革英语教学手段,选择有针对性的“寓德于教”的科学方法。英语学科的自身特点是交际性、工具性,同时还传授英语语言基本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就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严格按照教学规律,深入挖掘、充分合理的利用英语课本素材中的德育因素,采用“寓德育与课堂;寓德育与言传身教过程中”的教学理念,切切实实的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获取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升华和心灵的洗礼。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28篇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论文

摘要:

实行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英语就开始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教师要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工作,关注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形成评价性教学系统,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笔者将多年英语教学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初中英语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做一些实质性的分析和运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形成性评价;运用;

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初中英语课程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和核心问题,决定着教师上课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随着世界交流合作趋势的增强,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发挥的作用逐步凸显,因此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在创新方面需要加大研究力度,通过优化教学评价的方式,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英语评估环节,从而学好英语。

1、形成性评价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作用

只看重学生成绩的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削弱了教学评价在推动英语教学进步方面的作用,而形成性评价方法则关注学生全方位发展,能够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整个过程中的进步,符合英语学科特色,能够满足英语教学要求,达成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将形成性评价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具有突出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助于学生积极态度的形成,奠定学生知识与技能双重发展的基础。在实施形成性英语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并指导学生踊跃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及发言,主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纠正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及正确的学习习惯。

第二,有利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打造活跃积极的英语课堂。初中英语教师注重对形成性评价模式的引入与应用,可以通过评估学习过程和教学情况及时发现英语教育实践当中的缺陷与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与计划,让整个课堂教学更富艺术性,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课堂教学质量也会相应提升。

第三,能够推动互动教学的实施,避免教与学脱钩问题的发生。形成性评价倡导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从而获得丰富的反馈信息,以此诊断教学活动,让师生互动成为常态化。

2、初中英语教学运用形成性评价要遵守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阶段的英语语言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强调英语教师要将新课程理念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关注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应用,用完善教学评价的方法补充和完善英语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计划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要想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效果,教师需要通过分析新课程标准以及英语教学特征总结出相应的教学原则,进而最大化地挖掘形成性评价的优势。

第一,整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原则。在评估学生整体英语学习的过程时,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作为重要考核策略,而在验证学生英语学习成效时则需要运用到总结性评价,所以将两种评价方法整合起来是保证评价效果的关键,可以强化激励功能,弱化评优选拔功能,进而让学生的综合潜力得到挖掘。

第二,把形成性评价贯穿英语教学全程原则。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存在极大的差异,而且很多情况下学生智力发展的很多因素难以通过定量考核的方法得出结果,因此无法依靠总结性评价获得理想的评价效果。而将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全程,则可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和个性文化评估的需要,让存在显著学习差异的学生能够得到客观的`形成性评价,并在教师的评价指导之下找到适合自己改进的方法。

3、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科学导入形成性评价

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师运用的是终结性评价策略,把学生的英语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方法会让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大增加,进而丧失英语学习的激情,甚至产生逆反抵触情绪。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就是逐步在英语教学中导入形成性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贯彻形成性评价标准与要求。形成性评价不把学生英语成绩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而是强调顺应学生心理及学习能力的客观发展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体验,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

与此同时,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通过过程性的教学指导让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从而增强学生参与配合教学评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但是形成性评价的导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选用恰当的形成性评价形式,既让学生主动参与,又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其中调查问卷、作业评定等都是形成性评价的形式,而调查问卷方法在实际应用当中效果突出,凸显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以让学生的个体化发展得到保障。例如,在学习完Friends后,教师可以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文章后的感受以及对文章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研,并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补充教学内容和解答学生的疑惑。

实施形成性评价测试

将形成性评价应用到英语教学环节不能够停留在表面层次,或者是单纯地在口头上用形成性评价标准诊断学生的学习行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设置全面化的形成性评价测试体系,在测试过程中逐一诊断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亟待改进的方面。具体而言,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测试方面:

第一,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在落实形成性评价时要注重对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观察,尤其是评估学生是否主动回答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否正确运用英语表达法进行语言阐述等。教师可以将观察评估获得的结果进行记录与点评,鼓励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并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赞赏激励;点拨学生不恰当的学习习惯,指点学生在接下来的英语学习当中应该选用怎样的策略。

第二,评价学生作业和课堂练习完成情况。作业以及课堂练习是体现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水平的关键,也是让学生把握自身学习当中优缺点的重要路径。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和展示优秀作业的方法达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第三,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自评以及互评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纠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在整个群体当中建立信任感,提高团队协作和交往能力。

构建形成性评价机制

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不能够运用单一化的评价标准来评估每一个学生,要在英语教学当中积极构建恰当的形成性评价机制,刺激学生主动积极地深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最终运用综合分值给出学生评价结果。形成性评价机制在实际建立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多种评价方法的融合和借鉴,要考虑到初中生英语学习方面的差异,让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

形成性评价机制要求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成绩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进步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进而优化学生学习进度,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和素质的综合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小组评价机制在形成性评价机制建设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学生的学习规律相符,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的英语探究。

例如,在教学英语课文的Reading环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读,对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奖励,同时也对其他参与的小组和学生给予一定的激励,优化学生英语学习体验。在形成性评价机制建设完成后,教师需要在实践当中对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建设,及时补充和调整,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4、结语

初中英语教学当中的评价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以及锻炼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对落后的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变革,积极构建完善的评价系统,并结合教学过程当中的问题对症下药。形成性评价是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也是推动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可以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英语教学,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杭静.让学生在形成激励评价中自信学习英语[J].中学生英语,(11):56.

[2]蒋亚真.对话式评价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1):45—46.

[3]唐拯刚.初探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英语评价方式[J].教育观察,(7):34—35.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29篇

一、新课改下提高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水平的有效对策

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传统的你教我学的状态,不仅抹杀和降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抑制了学生潜能以及创新思维的充分发挥,再加上评价标准的过于单一化和统一性,阻碍了学生自我个性和特色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新要求,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教师的权威,和教师积极的探讨和交流学习方法和内容,教师也能更加的了解学生,明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困惑之处,及时的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创设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问题情境能否合理高效的创设不是自发而成的,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教师通过研究创设出符合初中英语教学设计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并把学生逐步引入到这一情境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然而,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不是单纯的有关英语的内容,而是联系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所创设出的或真实或虚拟,或具体或抽象的问题。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能够用英语表达,需要我们积极用英语思维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培养团队精神,注重发展学生个性

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以及知识训练中,良好的'团队精神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教师应该不断的渗透和加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意识,使其能够很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对英语知识和现象进行各抒己见,相互表达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英语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可以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英语实验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然而,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是有特色的,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能力也各有所不同。因此,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在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扬长避短,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所有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发展个性和团结协作的双重要求,实现个体化和社会化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发展。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锻炼学生

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能力英语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符合教学内容的课外活动,比如通过讲故事或者演话剧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英语题材,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在大型的活动或重要问题的探究中,通常要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研究以便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合理分配任务,扬长避短,积极参与活动,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比如组织newyear’sparty这一节目中,鼓励学生准备道具、自行组织节目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并担任合适的角色用英语进行表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从枯燥的英语学习中摆脱出来,达到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愉悦身心的目的。另外,语言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学生在对课堂知识进行吸收的同时应该把新知识积极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目标,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合作学习式教学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30篇

浅析初中英语“预习作业”创新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探讨初中英语学习的有效预习作业策略,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初中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预习创新合作

一、研究背景

区教研室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初中作业进行了改编,下发了教材配套作业《导学新作业》。

新作业中的预学很好地体现了初中英语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讲练结合的学科特点,因此预学的练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能。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的体现,是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英语教学成功与否,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英语这一工具学科。

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驱动下,主动地研读课文。

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有效的预习作业设计的基础之上,一是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复习,乃至运用;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英语开篇阅读教学质量。

我们曾经对一堂课的多种不同授课方法进行研究,发现预习作业的不同设置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只有在高质量预习的引导和强化下,学生的预习才有可能成为有效预习。

因此,如何让预习作业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让学生有所收获;如何让预习作业符合学生的求知规律,避免老师在课堂中一说就知道;如何让预习作业适应不同模式的课堂,等等,都是我们在对预习作业进行创新时要解决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创新预习作业”是指对学科的课内知识、课外知识、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单元过关、分层挑战等进行有层次、分重点、多形式、重效果的整合性研究设置,期望达到先学后教的良好效果。

包括促进掌握新知的常规课内外预习,有效检测某一知识点的阶段性预习,让不同层次学生体验成功的分层挑战预习,有效促进知识应用的实践预习,等等。

三、理论依据和原则

现代认知心理学代表皮亚杰认为,只有在学习者仔细思考时,才会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作出的某种特定反应,更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

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如个体生理成熟),更不是内部因素(如个体心理成熟),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学生通过预习,面对新的知识点,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驱动下,主动地预习内容。

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知识,学生就会竭力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通过同化、顺化和平衡,最终形成新的知识框架。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主练习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过程中,肯定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以至于让我们觉得还不如由老师亲自讲解来得高效。

特别是初期,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引导,甚至是指导。

2.把握知识的难度、宽度的适度性原则:通过预习作业,通过定向预习,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全面独立学习。

3.多样性和兴趣性原则: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设计不同形式的预习作业,如口头的、书面的、绘图的、查阅等,以激发学生兴趣。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课内完成预习作业时,教师要扮演好自身角色,一定要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预习实践中掌握自学的多种方法,形成初步的自学能力。

四、设计预习作业

新教育实验项目组研究认为:预习作业要全面针对教学目标,而不仅是为教学做基础准备。

分析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预习作业:一要为教学做一些基础准备,二要全面针对教学目标,尤其是核心目标。

我们该设计怎样的预习作业呢?本课题在预习作业设计上,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将预习作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分层型预习作业

(1)课内

紧扣课本内容和英语标准要求,突出重点,练习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形成阶梯向上结构:基本知识预习→重难点预习→综合预习。

基础知识及时预习,重点知识反复预习,易错方面重点预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堂内的预习作业可以设计如下几块内容:一是基础过关;二是重难点突破;三是应用拓展。

在应用拓展中,又可以设计人人过关题(要求比较低的应用)和优秀生选做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这部分内容也可以根据课型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中作为学案进行设计。

新目标Goforit!七年级下Unit3Sectiona的新单词较多,涉及交通工具、数字,还有新句型:Howdoyougettoschool?Howlongdoesittake?Howfarisitfrom...to...?为了让学生能快速掌握目标语言,笔者设计了以下预习案:

①给单词的画线部分标上音标并写出中文,并试着自己读三遍。

train//?摇?摇subway////?摇?摇ride//?摇?摇

every//?摇minute////?摇?摇eighty//?摇?摇

far//?摇?摇hundred////?摇?摇seventy//?摇?摇

by//?摇?摇kilometer////?摇?摇

单词学习是英语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解决的问题。

结合学生特点,笔者让学生从词的发音、变形、出处、例句、文化背景等方面预习单词。

学生把获得的这些预习知识写在预习笔记上,在课堂上与老师的讲解互相对照。

②预习并在书上找出下列短语。

乘地铁?摇?摇骑自行车?摇?摇乘公交车?摇?摇

步行?摇?摇乘火车?摇?摇开车?摇?摇

③将下列词组翻译成中文,并在文中划出这些词组。

gettoschool?摇?摇onehundredandfive?摇?摇howlong?摇?摇

thebusride?摇?摇haveagoodday?摇?摇howfar?摇?摇

from...to?摇?摇goodexercise?摇?摇gethome?摇?摇

短语是由多个独立的词汇构成的词块,词块的记忆是思维性记忆,如果掌握了方法,其比记忆单词容易。

由于学生会经常出现缺少虚词、单词拼写不正确等情况,因此笔者编写了短语英汉互译、找同义词组等预习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短语的意思,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短语,方便他们记忆。

④熟读并翻译GrammarFocus的句子。

⑤把下列单词或短语连词成句。

/by/to/Lynn/work/bike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31篇

英语论文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二、英语论文现状与趋势

1、英语论文写作步骤。一般情下,英语论文写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写作前应对所给的众多题目进行选择自己能感兴趣的或者够驾驭的,然后再根据所先题查阅相关的资料,在大量的资料中锁定几篇精髓文案进行精读、研究;开始正式写作时一定要列出提纲,这是很多人知道但最容易忽略的细节,提纲看似简单,但对后面的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致让人写到中途的时候偏离了主题,使先前所做工作功亏一篑,所以写作前一定要列提纲;然后进入正式写作时,在完成论文之后应从头再阅读一篇,对其中所存在错漏进行修改、增添,而在还需要证实的地方应再次查阅资料,进行一定的修改,最后形成一篇有理有据,内容丰富充实的高质量的终稿。

3、英语论文所出现的具体问题。英语作为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英语论文对于中国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论文是综合能力求较高写作。英语论文写作除了上面已提到过的一些不足以外还存由于语言方面的其它问题,下面将一一分析这些问题。

论文语体不正式,不规范;主观语句过多使用,而且经常过多使用简单句,使得整篇论文过于口语化,另外在用词方面,一篇论文出现大量词句重复使用,使得文章读起来累赘、空泛。

4、英语论文写作特点与意义。通过英语论文写作,学生能从其中提高对问题综合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科研能力等,也同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这一系列能力的提升将最终有益学生个人发展,以改变一些论文中存在对各种信息、数据堆砌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现象。此时提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让其能够学以致用,并能根据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对问题进行认识、分析、研究和判断。

三、如何提高英语论文写作

1、正确认识英语论文的写作目的。与一般写作不同,论文的撰写对于人们在学习、工作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且也相对更重要。因此必须让从事论文写作的学生与工作人员意识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论文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英语论文的`优劣将会影响到个人职业发展与人生前途。

明确地认识到为什么写论文,写这篇论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自己对论文有什么看法,自己从论题看到哪些问题,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解决,自己能提出怎样的方案,有什么当主流观视角不同的发现、自己的提议对有什么学术意义、实际意义等,这些都是写一篇论文之前应该做的准备。

2、加强英语论文写作指导。对于大学生,学校则可以通过设置论文写作的相关课,聘请专业老师对英语论文写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开展大量论文写作方面的活动、讲座与比赛,提高学生们英语论写作的兴趣,或者通过在校园内、校园网站上宣传英语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们对英语论文的重要性认识。

3、写作中的细节问题解决方案。而在选题问题上,则应该避免题目过大,而应针对一个大问题的某一具体点展来写,使论述更加充分详实,论证明确有力。

在写作中,思路应尽量清晰的,表述更尽量准确、完整,论据、引用必须出自权威、专业的资料,而且应在相应位置标注清楚,不要让人觉得是在抄袭;而在句子合用方面,则应尽量多使用复合句、并列句、复合并列句;同样的在单词的选择用上,也尽量使用专业性、学术性的正式的单词,而口语上常使用词,让论文更具专业性;在表达方面应尽量以客观叙述为主,且使用正式、书面词汇,尽量避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另外在叙述方面尽量不要重复、累赘。而在格式上,则在第一遍写完之后对论文作细致检查时,对细节方面加以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润清.从文章的参考书目看科研中的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学,,(6):3-4.

[2]刘兴兵,余功茂.英语论文apa格式评介[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7(2).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32篇

关键词:图式理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仿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模仿写作内容,还可以创新写作。这种英语写作练习不仅降低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写作的困难程度,而且带动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写作的热情。

一、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教学具有的特点

初中的英语写作内容要多针对学生们的真实生活,让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能够有话可讲,有真实事件可以写。英语写作运用的材料应该是从简单慢慢过渡到复杂,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注意到英语写作练习的形式一定要具有多样化,将培育学生们英语的听说读写配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将听到的英语说出来,将说出的英语可以写下来。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合理将英语教材组织利用起来,在上课之前进行认真仔细的备课,将每一堂英语写作课都精心设计。在教授学生们英语写作的时候,英语教师不仅要讲解英语语言的基础性知识,加大英语语言的输入,而且伴随着初中生所接触到的英语知识面不断的拓展,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在写作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们英语写作技巧和英语文体性知识,让学生们可以真实地做到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展开自由的思想表达,进而能够真正有意义地提升学生们英语写作的实力。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当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英语教学研究,不断地研究出顺应学生们和英语教学目标的新方式方法,依照新课改的要求,顺应时展的需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进程中,英语教师要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对学生们进行高效的英语写作指导,学生们的反馈练习也要展现出渐进性,以此明确学生们的课堂主置,来帮助学生们得到英语写作的成功,由此增加学生们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有效利用

(一)图式理论对于英语写作的促进作用

(二)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应用

图式有着不同的种类,需要说明的是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写作内容图式、写作形式图式、写作语言图式一定存在当中。写作内容图式指的是和英语文章内容上有关的相应背景知识,其中包含各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一些方面,还有一些牵涉到学科知识。写作形式图式包含相关的英语语法知识和相关其他类型的英语知识,比如写作风格上的区别,说明、描写、议论、报刊等问题结构的区别。写作语言图式说的是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地表达方式、英语语义结构等的了解,这和不同民族的思考形式有关联,是英语语篇理解的基础。1.英语写作语言图式英语写作语言图式是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的能力,这些都是初中英语写作的基础。这样的能力主要包含学生们对英语词汇、英语语法以及英语习惯用法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时候,英语教师要懂得构建大量的英语写作语言图式,加大利用学生们的认知心理学当中的顺应论,促进学生们对英语语言特点的理解,进而让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可以将脑海中储存的英语资料和英语写作主题所需要的语言资料进行结合串联,再进行重组或搭配。2.英语写作形式图式英语写作形式图式指的是有关英语篇章结构方面的写作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英语语篇知识。英语写作形式图式是储存在学习者脑海里的关于不一样类型的英语语篇修辞、构造和形式角度的知识。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结合进行研究会发现,初中生在对英语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中,进而在英语教师的引导和讲授下,在大脑中会出现,英语文章是什么以及英语文章如何的形式图式。依靠与学生们自身已经有的、较为完备的英语形式图式知识,学生们将更轻易理解英语命题间的关系,更容易将英语语言资料组织成英语语篇结构。经过上文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能够知道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展现的积极促进作用。图式理论引导下的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教学形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练习的时候也觉得更加放松。

参考文献:

[1]陈丽.图式理论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6.

[2]葛娜娜.基于图式理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D].渤海大学,2014.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33篇

一、初中语音教学的过程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语音训练应该要分阶段,从缺陷到完美,从错误到正确,是学习的循序渐进过程。初中语音教学的标准可以为:从字母音到音标音的认读,然后到字母组合的发音练习,结合句子的语调语流练习,让朗读课文更像唱歌,享受读书给我们语感上震撼,最后学生能进行知识的迁移。

1.第一阶段,视频和音频材料应用于字母的单词过渡到音标的教学中。因为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生要学习汉语拼音,对于母语是粤语的广东学生来说,鼻腔的发音有一定提高。学生在小学阶段有拼音的基础之上可以把这个作为基点,对音标的作用进行解释让学生有形象真实的了解,更容易接受音标。再且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了对26个字母的认知学习,有一定的英语语音基础。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过的同系列的单词中寻找同源音素如:bad,bag,boy,bike;cat,cake,coat,clod等。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字母b的发音/b/,c的发音为/k/,这阶段的时候可以用“自然音标学习法”。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自然音标学习法”的mtV让初一的学生观看。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视频材料的结合会更符合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这使音标学习有感性的认识,而且该学习方法把音标和单词相结合融于轻松愉快的简单歌曲中达到由易到难、由粗至细的原则。学生从自然音标学习法的歌曲中,了解26个字母音标发音,减轻了48个音标学习的负担。而且在自然拼读的阶段中学生很自然会从汉语拼音的拼读迁移到英语音标的拼读中,日积月累经过一定的量变,学生会很自然记住对应字母的音标发音。学完26个字母的发音再教他们字母组合的发音如an,不需太多引导学生就会拼类似man、can、pan、fan、van这样的单词。

2.第二阶段,从26个音标到48个音标的扩展,是图片动画与模仿相结合的阶段。由于这个阶段的语音学习,是以模仿为主,但模仿的前提是嘴形与气流输送的正确。所以在教学生音标发音时配以对应的嘴形图和舌位图加以模仿。由于气流的输送位置与时间长短有别,真人做不到的口腔横切面模仿但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比如可以利用powerpoint软件中的线条移动,让学生看见喉咙的振动从而轻易地区分清辅音与浊辅音。除了用多媒体软件让音标教学变得简单之外,传统的教学都不能忽视。音标数量较多,可以让学生学会“分类找亲戚”。音标中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辅音又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四种情况。巧记音标把12个单元音分作6对;把8个双元音分为3小组;清浊辅音10对;另记一个清辅音;再记7个浊辅音。48个音标同时学习,对记忆上来说是有点难度的,但通过之前的26个字母音标的自然拼读,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分类记忆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此阶段我们应该用一些形象小故事让孩子们跟容易记住音标,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上我们可以用Flash动画软件,制作相关的故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一个故事如下:

集中双元音三个:[e][i][u]

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一个小朋友出门没有带耳罩,出去的时候还有两只耳朵,二耳[e],过了一会太冷了,就冻掉了一只耳朵,只剩一只耳朵了[i],最后冻得两只耳朵都没有了:无耳[u]。

以上这个小故事对学生的音标发音记忆有一定的作用,但以上的故事都是利用母语的相似发音做一定的迁移,在音标的初学阶段较为适用。另外,可以在早午读的时候播放音标歌曲,增加学生模仿的次数。

3.第三阶段,这也是巩固和正音阶段。为了巩固48个音标是否发音正确,教师在教学当中播放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模仿。或者教师可以利用powerpoint展示口腔器官发音示位图,并添加动画和配音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在听觉、视觉和意识三方配合可以让发音更准确。

4.第四阶段,“重音”的教学。重音是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朗读和交际中把握重音特点对于有效输出言语信息有重要意义。单词重音(wordstress)指一个词或音节的发音比周围的词或音节的发音要大的力量。听者常可感觉到重读的单词或音节听起来比起周围的单词或音节要响亮些。重读的单词或音节一般音调较高,延续时间较长,即元音较长。书写或打印时,可以在重读的音节前标一撇表示重读,单词的重音具有其突出的语义功能,换句话说,单词重音对于单词意义的理解有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节选电影片段让学生进行情景模仿体会其中的意义和感情色彩。

5.第五阶段,主要着力于句子的重音、意群、节奏、语调。如果做到这一步学生会较容易说出“地道的英语”。由于在这个阶段学生的音标拼读和语言发展都有一定的基础,因此电影片段模仿、诗歌朗诵等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电影,用会声会影等软件截取所需要的部分,进行消音,让学生听完后再用消音的视频片段进行模仿。

(1)句子重音的功能:①体现句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②突出重点,使听者更容易理解。所以,尽管是同样一句话不同单词重读所输出的信息也都不同如:SHe'swearingtheredjacket强调她,不是别人。“她”是那个穿红外套的She'sweaRinGtheredjacket她“穿着”红外套,而不是拿着,披着She'swearingtHedjacket.她穿着“那个”红外套,而不是别的外套She'swearingtheReDjacket.她穿着一个“红色的”外套,而不是其他颜色的She'swearingtheredJaCKet.她穿着一个红色的“外套”,而不是红色的其他衣服。一般来说,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重读,而虚词如冠词、介词、助动词等不重读。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录音设备,对同一句话进行不同的强调的录播,让学生有更直接的素材进行比较。

(2)意群。当学生在读较长的句子时会感到非常困难,因为他们不会划分意群来停顿。意群是句子内部意义相对完整的一组词。意群的界限是相对的。一般来说,在含有从句的大句中,连接词前都会稍作停顿的,而在较长的句子中意群可以是句子的一个或几个成分。每个意群必须要一口气说完,意群之间需要适当的停顿。因此训练学生时,选取名人演说的材料进行模仿尤其重要。名人的演说稿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煽动色彩比较浓厚,因此,在演说的过程中意群的划分必须很清晰。

(3)节奏。英语跟汉语一样在说话和朗读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节奏,听起来就好像我们母语当中的抑扬顿挫。汉语里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英语有重读和非重读形成一重一轻的变化,听起来就好像美妙的歌曲一样。教师可以在课件中补充歌曲诗歌模仿,让学生掌握节奏的感觉。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尝试一下英语的舞台剧表演,发挥学生的表演长处,对英语学习的`欲望更高。

(4)语调。在说话和朗读的时候声调的高低称为语调。英语的语调基本分为降调和升调。主要运用于句末语调的升降。降调一般用于陈述句、特殊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升调一般用于一般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or的前部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节选电影片段,让学生看了以后,将声音关掉,然后让学生看字幕联系对白,分角色扮演。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地道的语言,模仿真实情景中人们的语音语调,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二、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的初中语音教学的手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明显的优势,对于进一步提高语音教学的质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新的教学内容增加,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及计算机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网络时代各种媒体优势,研究探索新的语音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34篇

浅议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论文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语法和牢固旧知识的重要载体。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非常明确地知道,在如今的种种考试中,也都是考试的重要部分,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把听力、语法、发音、单词等知识融入到文章中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印象,也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更明确。

一、温习

这是每节课的必须步骤,可以很好地检查和温习上节课,也可以很好地衔接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容,而且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状态,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进入新课的前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慢慢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

二、新课导入

由于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下一个步骤,也即是对课文是否弥漫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备愉快的状态,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这也即是俗话说的,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成功了一半。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说,课堂气氛有两种范例:热情生动型和淡漠烦闷型。我们寻求热情生动型的教学气氛,由于它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导入的话题,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为创造一个热情的、生动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比如初中英语第二册第38课,这节课主要是讲述一个瑞典摇滚乐队的演唱会,那么这节课的导入话题,我们就可以选取与音乐有关的`话题,我想这个话题是学生比较乐意讨论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愉快状态的到达,并不是只选取一个好的话题就可以到达,这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们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讨论作出引导,而且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来促使学生的愉快状态到达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课文解说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内容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我们要本着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上这堂课,而不能像以前那种贯注式的教学模式一样,老师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而学生则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只能录不能放。

1、听课文

通过温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学生的上课状态已经到达了比较愉快的水平,我们必须使用好这种愉快状态,把这种愉快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这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又练习了听力,到达一箭双雕的效果。

2、快速阅读课文

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快速阅读是重要的一环,由于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阅读,而且从各种考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快速阅读,也即是fast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不光在平常的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本事,而且在课堂当中也要潜移默化地训练他们这种阅读本领。3、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使命,但是怎样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呢?有些老师可能仍然采用贯注式教学模式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解说课文中的语法。好象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以为学生学到了知识,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的。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全部知识都教给学生,恨不能学生能记着全部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消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促进学习了。

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讲,学习最大、最有用的动力是自己对知识的兴趣,而我们的老师,宛如也和某些家长一样,以为学生知道得越多,记得越牢,成绩就肯定会高。但是我们知道,记着和会使用毕竟不是一回事,试想如果学生不具备学习某些知识的本事和基础,他们又怎样来很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些知识呢?这样做只不过是把没有成熟的果子硬吃到肚子里,消化不了。所以,在精读课文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但不能放波逐流。精读课文,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细致地阅读课文,去明确课文,去探求题目,解决题目。我们最好在学生自己细致阅读之前领读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注意到朗读课文时所应具有的情绪和准确的发音,否则在他们熟读之后,再纠正他们的错误会越发困难。总的来说,流利、有情绪的朗读是阅读课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表现这门语言学得好与坏的重要途径之一。试想如果学生的发音不够准确,不够好听,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所以我们必须看重学生的朗读本领。

4、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效果

精读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题目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的要领来检验。最好以学生回答和老师提问相结合,这样既给了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又可以把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再次提起来。

5、阐发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一样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的困难。语法的解说,很多老师大多从理论的角度去讲解,这样虽然对语法的原理学生非常明确,但他们在应用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现实有效快速地结合起来,我们在这一方面可以结合句子来讲解,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明确语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应用和考试过程当中,就可以省掉了由语法理论到现实应用的步骤。

四、自由温习

如果时间容许,在课堂上,最好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自由温习,以便于它们牢固掌握刚刚学习过的知识,加深印象。

五、布置作业

在布置作业之前,老师最好让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快速欣赏一下,从而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楚的轮廓。前面的自由温习、欣赏和作业,都是为了牢固学生的知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类的忘记速率是先快后慢,所以我们让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这几个时间段有效的复习,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要本着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看重课堂气氛和教法节奏的把握,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35篇

初中英语句型教学论文

【摘要】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的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产生完全在于学生对英语句型的掌握程度,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系统地全面掌握英语句型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基于此目的出发,以牛津教材内容为例,对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句型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希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英语句型新课程牛津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初中英语教材已经摒弃了过去不贴近现实和实际生活的内容。尤其是牛津版的教材,内容更加联系社会,紧跟时代特征,贴合现实的生活。语言情景也特别真实,缩减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感,因此教材内容更被学生所接受。但是,因为现在的初中教材中已经涉及了很多英语的知识点,又因为各个知识点相对地比较零散,使学生整理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句型方面。学生对句型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英语知识和英语语言技巧的应用能力。因此,要想更好地培养英语的交际能力,就需要对句型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掌握。对初中英语教师而言,如何进行句型教学是其最关心的'问题。

一、句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句型将知识点化繁为简,将文章内容化难为易,将学生思路化零为整

初中英语的知识点往往是比较零散和分散的,词义的解释也比较灵活,语法更是繁琐,使得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非常困难。每当看到大篇幅的文章,学生就很难整理出合理的思路,好好地理解文章内容。长久以往下来,不论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掌握英语的知识点,心里已经产生了厌烦和焦虑,更加不利于学习英语。但是,如果能够很好地掌握英语的句型,这些问题就会非常容易解决。掌握了英语的句型,就可分辨出句子的结构、词义、词形的变化等,进而把知识点化繁为简,会更加容易理解句子的内容,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简单。

句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精讲多练在英语教学中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非常有效途径。在能够理解句型结构的情况下,一般都能够把复杂的句子和较难的文章简单化。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句型教学。并且在讲解句型时,要尽量精讲多练,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好英语的关键就是在于练习。当然,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发生口误或是发音不准确的情况,但是教师只要进行必要地纠正就可以。有的时候,口误等情况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有利于对学生起到强调作用。因此,教师不要过于担心学生的这种情况。除非学生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深入的讲解,不然的话教师就没有必要对某个句型进行大讲特讲。

二、句型教学的具体方法

时常总结有代表性的短语

如果将英语的句子比作是一座大厦,单词就是建造大厦所需要的石头,短语就是这座大厦的一堵堵的墙。可以看出,短语是句子构成的重要组成成分。最重要的是,某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短语的实际意思与表面意思相距甚远。如果教师对这部分短语不进行总结的话,学生是不能自主理解的。

例子1:Howcani(gotoschool),(bytheway)?

讲解:在括号1中的部分是典型的应用短语,并且短语内介词与名词两项内容可以变换内容。因此教师要经常地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可以变成“gohome,intheschool”等,学生才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括号2中的短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短语,因为它的表面意思并不是它的实际意思。因此,这种短语的形式是固定的,且不可更改。

利用日常对话中有代表性的句式加以讲解

从日常对话中选择代表性的句式来讲解,使学生感觉更加亲切,并且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举一反三,让学生知道句式结构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肯定陈述句的句型特征:

例子2:含有动词“be”的句型myfatherandmotheraredoctors.

例子3:含有实义动词的句型iworkintheschool.

例子4: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型iwillwanttoBeijing.

在句子的结构中,找到句型之间的关联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把学生经常见到的句型变成另一种句型,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发现各种句式结构的关联之处,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型。

例子5:iwouldliketwobottlesofcoffee.

wouldyouliketwobottlesofcoffee?

Howmanybottlesofcoffeewouldyoulike?

讲解:含有情态动词的肯定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时,只需要将情态动词像动词be一样提前就可以。可是当变成特殊疑问句时,就需要考虑多种变换因素。首先,确定疑问词是什么,其次是对谁提问,再次需要考虑时态,最后确定语句的顺序。

三、结束语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句型教学的必要性,探究了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如何进行初中英语句型的教学。同时,希望文中提到的内容能够成为非常宝贵的建议,为初中英语教学做出贡献。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36篇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我经常听到许多英语教师抱怨:“英语教材经常改版,叫我们无所适从。”由于英语教材改版,不知道如何教,有时英语教师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听、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面对英语试卷却束手无策。有的英语课,学生成为接受信息的机器,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却恹恹欲睡。虽然,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考点,考试也能得高分,但让他说英语,他们却显得拘谨,欲说不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哑巴英语。作为我们英语教师,应如何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新教学大纲》要求。这几年我在英语课教学方面作了如下尝试:

一、首先营造浓厚的语言氛围

英语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是一门语言,需要交流。因此,首先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教师要时时赏识自己的学生,注意在一问一答中进行情感交流,不要因为学生对了,就高兴,回答错了就生气,甚至批评,要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和微笑,师生情绪是相互感染的,良好的情绪使学生心情愉快,思维活跃,学生能愉快的接受知识,“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些教师,进而才喜欢她(他)所教的学科,一个表情呆板教师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

另外,课堂上尽量多说英语,课堂用语,学生要能听得懂,善于借助于身体语言,图画、实物交流,尽量不说汉语或是少说汉语,营造英语环境。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获得成就感

英语与其他学科不同在于,学生起点基本一致,有的学生开始学习英语,觉得新奇,兴趣很浓,但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大,成绩下降,兴趣丧失,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新奇的保护,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的教育。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我们教师的责任是“授之以渔”。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到教师眼中有他,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学习法,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用英语讲一个幽默的小故事、做游戏等等。

要善于创建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要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重、难点,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教师在诱导启发的过程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思索,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通过思索,培养了自己思维能力。还应当多表扬、激励、肯定,使学生产生成功情绪体验。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分层教学,设计习题有难、中易。提问有针对性,注重个别差异,是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整体联系,点面结合

让学生先练,教师归纳总结,既讲知识点,也讲解题思路,围绕知识点进行巩固性练习,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理解牢固。有的老师抱怨,同一个语言点讲了十几遍,还是做错了,我想症结在于我们教师身上,未能让学生参与。

在阅读训练注意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askandanswer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除了课文上阅读材料,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与本节课语言有关,趣味浓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围绕本节课语言句式,设计写的训练,提醒学生要注意问题词形变化,句法结构,教师给予点评。每单元教学结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点面有机结合,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一方面加强学生记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堂教学要做好归纳总结工作

英语知识点零碎,教师要善问,发挥学生联想功能,把知识点归类,这样学生能温故知新、触类旁通,越学越灵活,成绩自然越来越好,越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经常性归纳总结,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相反只知道死记硬背单词、知识点,不知道把相关知识放在一起比较联想,学习感到吃力,成绩下降。

五、辅导、练习跟上

布置家庭作业,一是面广,知识点覆盖面广;二是量中,作业数量适中;三是分层布置;易、中、难度有梯度;四是批改及时,有的教师布置学生抄单词,课外几遍甚至几十遍,结果收效甚微,有些优生早已掌握,抄写只能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有的学生越抄越记不住,白白浪费时间,作业抄袭现象严重,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对班级中优等生布置提高性题目,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中等生,布置基础知识题,对课本上知识点进行巩固性练习,而对于差生,加强课本单词、句子,听、说、读、写基本练习,平时做好补差工作。另外作业要及时批改,一方面及时批改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和存在问题,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便于以后教学;另一方面,当天批改,当天返还学生,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时订正,这样,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当天的基本知识,为继续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教无定法,但有规律可寻。作为我们英语教师为了适应《新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必须更新我们教学观念,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应我们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我们教学效果。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37篇

优秀新课程初中英语论文

一、问题的研究分析

教学目标的设立不够完善,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学生的学习方向制定为应付考试,这样的目标设定完全脱离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重心和目标都在于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期发展打基础,而不是为了符合教学标准努力让学生有好的学习成绩单,所以,这样的教学目标是非常不完善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才合适。

二、对策的研究分析

1.加强教材处理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了解分析,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划分,在面向学生教学时把握教材重点,保持教学的有效性和新鲜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融入课堂中去,还能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日后的.发展做铺垫。

2.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38篇

图像教学初中英语论文

一、图像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通过图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即使学生的语法学得再好,如果不会使用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没有达到学习目标。图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其在课堂上构建和谐的语言交流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来开展口语练习。例如,教师可在黑板上用一幅内容丰富的挂图,在图像中有一个办公室,办公室内有一些办公用品以及家具等,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图像来对学生进行书面练习,即为看图作文。学生通过对图像仔细观察,通过书面文字将看到的表达出来。

二、各类型图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挂图的应用

教学挂图是与教材配合的辅助教学工具,在课堂上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口语、词汇、句型、语法等各个类型知识点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挂图来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单词进行归类。教师展示一幅关于食物的挂图,挂图中有水果、蔬菜等等,学生可以用英语将挂图中的食物说出来,并且进行分类。然而再使用已经掌握的词汇,进行造句,从而让学生深刻掌握词汇的含义。例如:“――no,idon’t,ilikeoranges.”这类型的`对话,通过反复练习,将挂图中所有的食物都进行对话,这样学生不单单熟悉了单词,还深刻地记住了单词与相关句型。

2.卡片的应用

卡片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十分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可以利用卡片来进行词汇的记忆。卡片具有重点突出、个性化鲜明等特点。例如,在进行生活用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卡片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table、bed、dresser、bookcase、sofa、chair、drawer等。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些卡片进行分类:在黑板上写出家具的类别,例如学习用品、家电、家具等,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卡片贴在类别下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使用肢体语言将卡片中的词汇表现出来,让学生来竞猜,这样不仅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图像作为一种基本且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已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图像来源广泛,使用简单方便,制作简单快捷,大大增加了其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范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图像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能够有效地提升英语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图像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图像这一教学辅助用具充分地重视起来,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灵活地应用,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39篇

听力教学的初中英语论文

一、如何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

(一)用英语讲课,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要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老师首先就应该用英语讲课,开展英语对话活动,培养学生听的习惯。老师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利用英语讲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发音,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听课文的录音,这样就会在逐步的练习过程当中让学生培养成仔细听的习惯。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朗读、会话表演等活动,在学习完一段课堂对话的时候,老师就应该让学生来进行模仿对话。例如,八年级英语外研版教材的每一个模块的Unit1都是听说课,在学习完Unit1的时候,我一般会设计一个比较短的对话练习,挑选两个学生在讲台上练习对话,并且要做到情境再现。这样,学生在练习对话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而且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要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老师还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总是会出现刚听了就会忘记的情况,或者是出现能够听懂,但是记不住的情况发生,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当中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学生听的兴趣。例如,我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一般采用小组合作比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听的兴趣。在平常课堂训练的时候,对于一些比较难听懂的英语句子,我就会让学生反复听,并且还要让学生复述自己所听到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努力地听懂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或者是主人公的口吻来竞争性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如此一来就可以促进学生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

(三)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听课效果

要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除了用英语讲课,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和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之外,还应该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听课效果。初中英语老师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训练学生如何听懂听力材料,还应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做题技巧,听力技巧方面的指导,从而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例如,在英语考试之前我经常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听力技巧方面的知识,首先要仔细阅读conversation中的选项的内容,还有题目的要求,尽量在读懂和获取对话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再进行听,而且还可以选用一些排除法的技巧,这个技能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经常训练。所以,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加强听力技能训练,这对提高学生听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二、结束语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国家与世界的交流也显得越来越密切,在这种大环境的要求之下,学习英语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初中英语学习的四个环节当中,听力作为学习英语的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在教学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但是传统的初中英语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英语听力教学的需要了,这就需要我们的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做出相应的改变。文章不仅分析了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两方面的问题,而且还从学生听力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不仅对当前英语听力教学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为以后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初中英语论文范文3000字第40篇

英语写教学初中英语论文

1.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当教师辛辛苦苦批改完学生的作文并发放给学生后,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或者将作文置于一旁不再重新观看,或者仅仅改正一下教师标注出来的错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一般来说就是学生将作业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等级然后发还给学生,之间两者很少或者没有交流和沟通。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交流,学生在长期单一的评价下逐渐失去对评价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失去了作为学习的主体意识,很难再取得应有的进步。

2.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难点及措施

学生英语写作学习态度的教学

相对于口语英语来说,英语写作性质更偏向于目的性较强的社会行为,它是进行书面交流的基础。但是英语写作比口语英语更加正式,它的词语必须是书面化的,它的句子必须遵循一定的语法原则。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英语基础知识的薄弱,在面对英语写作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开始文章的构思,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将已经学过的语法知识应用于语句的书写。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初中英语语句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进行引导,要使他们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要帮助他们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这样在遇到困难时就不会轻易退缩了。

审题和确定写作中心方面的'教学

教师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时,往往会依照考试的格式向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包括写作的目的、内容和单词数量。学生必须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明白题目的用意,以免写作时偏离中心思想,要确保能够抓住题目的要点并重点在文章中体现出来。虽然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写作中所应用的词汇越多越好,但是也不能够随意增加文章要点,这样会显得文章重点不突出。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然后引导学生向大致方向思考并以提问的形式询问学生的完整构思,最后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情况对每一种构思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补充和改正其中不恰当的地方。

写作词汇量方面的教学

词汇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有时候在写作时能够理清楚大致思路,但是却在某一个单词上面卡壳,从而放弃了原本的思路,导致了整片文章脉络不清,这就是因为词汇量不足所导致的。教师增加词汇量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词汇学习比较混乱。教师可以围绕课本的内容增加词汇量,初中课本中每一篇课文都会有它的核心内容,像购物、运动和食物等等,相应的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也是在这些范围之内的,但是课本的词汇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拓展同一范围内的词语,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此外,英语单词的构成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比如许多以“er”结尾的单词大都表示职业人,像“teacher”和“worker”,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来扩充词汇,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3.结语

初中英语写作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包括词汇、语法这种基础知识水平,也包括语句和文章构思这种灵活应用的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其梳理自信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