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十篇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十篇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0:37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篇1

关键词:全球史观;近现代史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40-002

整个世界由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构成,它们各自拥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全球史观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一书中提出。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则将全球史观做了淋漓尽致的阐释。我国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曾提出“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体系,既阐述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进程,又阐明世界各地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同西方的全球史观不谋而合。

事实上,早就有观点提出应将全球史观的培养和中学历史学习相结合,但是,以初中历史为对象,并将这种引入贯彻到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尚不多见。

那么,将全球史观引入初中近现代史教学,是否必要并且可行呢?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备课,整合教学资源

全球史观的引入意味着一线教师要对现行初中教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梳理、重组甚至是局部编写,这与新课程标准所鼓励和提倡的理念是一致的。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其近现代史部分包括世界近现代史(新航路开辟至今)和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至今)。中国近现代史以世界近现代史为背景,两者是副线与主线的关系。在两条线索中,各种人物和事件错杂交织。对于学生来说,该部分内容知识点数量大,记忆难、理解更难。假如我们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全球史观渗透给学生,教会学生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历史,则会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三世界近现代史部分是初中三年教材中最能体现全球史观价值的,初二的中国近现代史次之。我尝试将两者打通进行教学,简单说就是将同一点时间或者同一段历史中中国和世界的内容对照出来,不难发现它们互为补充甚至互为因果的关系(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史以世界近现代史为大背景)。如果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可以达到这个地步,我相信他们的历史素养已经非常可观了,而这在教学实践中并非难事。

下图是一个示例:

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了不同国家的近代历史作为知识点在初中教材中的呈现。显然,教材只选择了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内容,因此线是断续的。然而,如果在近现代史上存在一个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某一段历史时期,各个国家都参与其中并受到巨大的影响,在这个图上看,那就是彩虹状的部分。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留心找出彩虹部分进行资料汇编,有利于将彩虹般丰富的历史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这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换句话说,要让学生明白,在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段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在分别经历着怎样的事情,这些事情之间又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课堂实践,搭建知识框架

在资料汇编整合完成以后,就要将全球史观逐渐渗透进实际的教学中。

以一节初三的复习课《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例。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二战中发生在中国战场的战争,而二战内容主要散落在八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两本书里。二战是体现各国历史交汇的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因为几乎所有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国家都参加了。由于国家太多,所以我按照“中国”、“反法西斯同盟”(除中国外)以及“法西斯轴心国”三个类别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形成如下表格:

这个表格涵盖了所有教材上能找到的二战相关内容,一目了然。即使只做到这一步,对教学尤其是复习也有不少帮助。在上复习课《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以这个表格为参照,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中国和日本(法西斯轴心国)的部分制作一个抗战编年史。但引入全球史观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史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将中外历史互为表里看待,突破教学难点。比如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要化解国内的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危机;受法西斯分子控制的日本政府极具侵略性,故而翌年挑起七七事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和美英苏平起平坐,说明中国的抗战之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又验证了各国为和平事业团结一致方能战胜法西斯的道理等等。总之,按全球史观原则对教学资源进行的整合,对近现代史教学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个性测评,增强学习趣味

全球史观的教学实践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促进教师开发多样化的测试和评价方式。相比较于以往单一的做考卷批分数,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非测试性评价更为灵活科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会加重学生负担,真正做到提高素质、寓学于乐。

我尝试过一些非测试评价的方式,“用发散性思维写历史小论文”(比如《假如xx事件没有发生……》),或者“穿越历史的辩论赛”(由学生扮演角色,以不同时空的人物的立场去讨论某一事件或人物)一类轻松愉快、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也可开展“每周一题”并定期评比,由我指定一个近现代史上各国历史交汇的史实作为主体,请学生自主命题。适当加入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切实做到寓学于乐。

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也更为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水平,还能引导学生运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历史乃至生活。对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积极学习目标,或许也是一种科学的人生目标。

综上所述,将全球史观引入初中近现代史教学是希望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历史知识框架,用一种整体的视角――即全球史观――来看待历史,争取为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开通绿色通道,也为初中近现代史教学的减负增效做出一些实际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篇2

【关键词】系统

专题

综合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面对全新的中考改革形势和题型特征,如何组织有针对性的初三历史的教学和复习成为广大初中毕业班历史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近年来,历史学科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联系实际,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这也体现了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给我们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加之历史学科内容,既有中国史,还有世界史、乡土史,复习时间短,初三历史复习课应该有规划、有系统地进行。多年来,我一向把中考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拓宽知识,打牢基础。

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课本逐册、逐课、逐目全面复习,但不能搞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出示每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线索、熟悉史实。在“精”字上下功夫,做到:语言精炼,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时空概念明确;板书有条不紊;多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分析、发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使每章每节的基础知识做到人人过关。

第二阶段:专题归类,比较对照,纵横联系。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还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第二阶段,老师可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纵横串联,比较对照,辨其异同,形成知识网络。如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列强侵华史,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几个专题。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知识。理清同一历史时期各方面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横向联系。

如近代重要国家资本主义确立的事件可归类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战争、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引导学生分别从背景、导火线、革命爆发标志、领导人、重要战役、重要文献、结束标志、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又都有前因后果、前后发展、依次交替。如果我们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这就是纵向联系。如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可以纵向串联历史知识,以不同历史时期为经线,以每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特征为纬线,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并先后相承的。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才能由点发展到线、到面,并进而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针对训练,突出重点。

这一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点的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中考复习指导》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重要指导用书,要从中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及其要求等情况,结合近几年来中考试题,把握考试命题方向、难易程度,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练题形式要多样化,但不要搞成题海战术。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单选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运用辨证唯物史观分析重要历史现象、事件的本质,采用肯定法或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要求学生仔细审题,看清题干和选项,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去伪存真。

2、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利用有关历史知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首先要快速读完材料或图表(包括出处),弄清该阅读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和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后要注意审题,抓住关键,弄清限制条件。再根据提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要根据命题者规定的角度和要求,准确捕捉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和信息重点。从材料内容和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是要求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

3、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历史思维,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历史阐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问答题的常见类型有叙述题、分析题、评价题和比较题等。无论什么样的问答题,首先必须审清题意,找到主干,抓住关键字词,弄清限制条件,明确要答项目和解答对象。行文力求语句简炼,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书写规范。叙述型问答题一般是把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活动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系统的概括、归纳、综合,一般跨度较大,不要面面俱到;分析型问答题一般是依据史实,运用辨证唯物史观分析说明历史事件、现象,跨度相对较小,进行深挖掘。评述型问答题一般是运用辨证唯物史观,根据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要用史实印证结论,史论结合;比较型问答题主要是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现象的分析,比较其异同。对比较题应先弄清题目的比项和限制条件,而后将比项双方的史实进行归类、提炼、分析,得出相同点或不同点。

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心也可以学到历史知识。因此要密切关注当今与历史有关的时政热点问题,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联系现实进行总结复习。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篇3

一、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

为了全面深入推进新课改,改变低效的教学状况,构建历史高效课堂,我校历史教研组积极进行教研教改,摸索出一套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结合了历史学科和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在结合本人上过的一节公开课,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简单介绍这种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学生探究环节

(1)教师出示探究目标。上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制定出层次清楚的探究学习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两个探究课题。探究问题一:根据教材第102页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并结合导学案中当堂训练的三则材料题,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探究问题二:探究垄断组织的影响。

(2)学生探究。第一步:学生自主探究。展示探究课题后,我让学生按照要求用十分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教师在课堂中巡回指导。第二步:学生合作探究。在自主探究阶段中有些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影响”归纳得不全面,于是在这个阶段我让学生讨论,鼓励争论、探究和观点碰撞,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合作探究时间为十二分钟,教师巡回课堂指导。

2.教师点拨环节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点拨主要是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一些疑难问题及没有形成规律性的知识点。我抽查点名叫第四学习小组(班上开学初已经把每六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设一个学习小组长)来汇报小组探究问题一的成果,小组长汇报说,探究出两个特点,即“科技结合和新产业出现”,这个时候我提示学生注意材料中的产业结构和国家变化,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两个结论即“重工业占主导和多国同时进行”,于是我把四个特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完成了问题一的探究。接着我抽查点名叫第六学习小组来汇报本小组探究问题二的成果,小组长汇报说,只探究出两个特点,即“生产力的发展和干预政权”,这个时候我提示学生结合材料二、三来分析,学生经过讨论又找出另外两个特点,即“推动瓜分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从而完成了第二个问题的探究。

3.课堂训练环节

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我精心挑选一些紧扣教学大纲、典型的、多层次、适量的练习题(四个选择题),限时四分钟完成,来巩固知识和形成记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探究式课堂教学”,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贯彻新课程的理念,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性。

二、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实际运用效果

1.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合作”等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运用,转变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一言堂”现象。在这节课中,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即先分析背景,接着讲述内容,最后分析影响的步骤,而是采用问题探究法,只探究两个问题。一是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高效课堂的“三维学习目标”。教师在备课中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探究学习目标,这是高效课堂的核心和关键。二是提高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教师的点拨、讲评只针对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问题驱动,实现了教师的精讲和高效的点拨。

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3.历史课堂实现了高效化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篇4

敬爱的党组织: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发奋图强、艰苦创业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100年;更是开拓进取,一往无前的100年。了解和学习我们党的历史,就会精神上补“钙”,从历史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养分。我们深知革命胜利的取得来之不易,更深知国家建设的过程有多少艰难险阻,站在时代的里程碑,我们更要汲取过往的经验,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再创下一个百年辉煌。

一、学党史,坚定信念

我们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能够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新形势下,多次论述学习党史国史的意义,并就学什么、如何学习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这对于我们了解党和国家的历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研究党史,有助于增强理论自信。

二、学党史,回顾历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崛起于中华儿女水深火热的年代。那时的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先后试图解放中国,但是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帝国主义的殖民和工业的初步发展,无产阶级在中国出现了,并在之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的部分有识之士了解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找到了全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此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于是,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此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带领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学党史,不忘初心

一直以来,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不断激励着我,成为我工作、学习、生活的最大奋斗目标。这段时间里,经过不断学习进步,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党的进步性、先进性和代表性,更加诚挚地热爱中国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意味着出现了新变局,产生了新的挑战。虽然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我们仍然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身上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是时代新生的朝阳,我们更应向优秀的党员模范学习,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持续历练党性修养,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初心和使命,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人的责任,响应时代的号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中国下一个一百年努力奋斗,再创新的辉煌!

此致

敬礼!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篇5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xxx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要求,紧扣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紧紧围绕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积极践行“学史明理、学习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不断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着力促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效果,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现就xxx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xxx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重大部署,及时组建了由党组成员、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在3月10日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议,学习传达了中央、省、市、县的动员大会精神,对全局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系统动员部署,深刻点明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强调主要措施和各项任务,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和奋斗精神,把握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着力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严格对标对表,扎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一是制定学习计划,抓好教育引导。xxx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认真对照上级党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关要求,明确责任主体、目标任务,结合单位实际,研究制定了党史学习实施方案,相互配合,分类部署,积极开展工作。结合“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年不断线、持续往深走。组织开展了党组书记讲党史学习专题党课,不断深化党员干部党史学习信念,增强干部思想坚定性和自觉性。止6月9日,共开展集中学习7次,专题研讨3次,参观红色基地现场教育1次,观看红色影片1次,撰写心得体会2次。积极参加纪念建党100周知识竞赛和听身边人讲党史故事主题征文活动,选派4名优秀队员参加全市xx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和**政策知识竞赛,同时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参加全县党史宣讲大赛和红歌大赛。通过近一阶段形式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推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增进对党史的了解,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敬业奉献的干事热情。

二是丰富学习内容,提升教育深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学习研读规定的“四史”学习书籍,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学习,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深入开展学习研究研讨、创作交流,要求全局党员摆正心态,怀着对历史和先锋楷模的崇敬之情,一字一句多读细读党史,努力把历史经验、历史规律和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融于血脉。手写研讨材料和学习心得体会,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研磨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克服重大工作困难、解决重大矛盾斗争中无惧风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充分利用“甘肃党建”“学习强国”等app和“党史学习教育”微信公众号、官网,开展全面系统学习。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教育实效。根据县委印发《xx县开展“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xxx及时制定了《开展“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十项学习,十二大教育活动,十方面服务群众实事等活动,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起来,列出实事清单,跟踪项目进度,及时报送最新进展,做好台账,真真把为民办实事放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切实增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责任感,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目前,共办理慢病就医证10922人,办理“两病”就医证28933人,门诊慢特病就医1644人次,发生总费用26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及大病保险报销合计198万元。**资助特困、城乡低保和脱贫人口138108人,资助金额2784.92万元,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住院5766人次,政策范围总费用3339.26万元,经基本**、大病报销、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报销3008.36万元,报销比例达90.09%。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篇6

各位领导,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经开大队迅速响应、精心部署,结合“学党史、担使命、严纪律、强作风”专项活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单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一是缜密部署、扎实开展。自支队文件下发以来,大队上下全体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党史学习动员部署会、党支部会议、周例会等,贯彻落实系列文件精神和要求,切实提高全体指战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当成重点工作来抓。二是专题教育,增强党性。大队、消防站利用党日活动时间,先后组织学习《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一个人与109座纪念碑》等学习资料;大队利用每天早例会时间,指定一名党员干部向大家分享汇报党史学习内容以及体会;大队、消防站每天利用微信小程序,向全体指战员推送《党史百年·天天读》公众号,将党史学习开展落于常态化工作当中;组织全体指战员观看《建党伟业》、《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等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纪录片;目前,共制作8块党史学习宣传展板、悬挂党史教育条幅若干,利用LeD大屏幕循环播放《党史故事100讲》;大队全体人员集思广益,组织开展“向党说说心里话”主题征文活动,营造浓厚的学党学习氛围,增强对党史教育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特色实践、发扬传统。清明节前夕,组织指战员前往烈士陵园参观英烈纪念馆,缅怀先烈,开展默哀仪式,以缅怀为契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围绕“学党史、担使命、严纪律、强作风”主题开展座谈会,学习党史谈体会、立足岗位定责任,激励党员坚定信仰、牢记使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大队利用每周两次体能训练时间,组织开展“训练微课堂”活动,以“我身边的党史故事”为主题,开展学习讨论。

二、本单位学习收获及体会:

通过以上举措不仅营造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引导了大队全体指战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思想觉悟,增强了每名同志坚定跟党走的历史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三、下步学习打算和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提高对党史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大队全体指战员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真理的力量,深刻感悟治国理念方针,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促使全体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决落实上级的部署要求,带领大队全体人员,学出坚定信仰、感悟初心使命、强化感恩意识,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篇7

那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下的一门全新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单元复习课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复习为例,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将几点复习做法流露笔端,期望能与同仁们交流探讨。

一、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与社会教材与历史单科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从以往的通史编写体例变为现在的文明史主题下的中外混编体例,各个单元以主题呈现,突出的是历史阶段性特征,知识点多,且跨越的时空很大。因此,单元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单元之间的有机整合,课内知识组织与主题的实现等,就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复习智慧。

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决定所学知识与应试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速度,即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速度。给学生孤立、零散的知识与给学生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给学生一般知识与给学生学科的核心知识,其复习效果就大不相同。因此要搞好单元复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必须根据复习目标,抓住历史知识的主题,按照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对知识优化整合,使之序列化、系统化、整体化。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单单是零散的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的过程、历史的规律,掌握的就是历史学科知识网络。我把这种复习法称之为“网式复习法”,具体做法是:

1.抓好目录标题,理清内在联系

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复习时要注意发挥教材目录和课文小标题的作用,探求章节、单元之间的联系,发掘隐性知识,形成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知识体系。首先是引导学生抓住单元目录,回忆本课中有哪些子目,知道教材是通过哪些知识点来论述主题的。只有当难以回忆起书本知识时去翻阅教材,才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其次要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形成知识网络。包括段落之间的联系,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每一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等。

例如,复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的内涵,知道“32业文明浪潮”的内容和时空概念,理解“席卷全球”的原因、影响。然后分析每一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主要叙述了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这是工业文明的基石和主线;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三课“汇人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分别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一课和后三课之间又是总分和因果关系。最后再把每课中的子目录按上述方法进行分类归纳,使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前先掌握单元目录,就会有高屋建瓴的感觉,课上得大气,复习效果也较好。

2.精读单元导语,找准复习切点

“单元导语”,可视为单元复习的“眼”,一般包括某一时期的历史基本线索、历史特点、主要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或地位与作用等,提纲挈领又言简意赅,概括性、综合性、逻辑性很强。所以阅读“单元导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开阔学习本单元的视野,从宏观上把握单元的线索。便于我们既能清晰地触摸中外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脉动,领悟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共性,又能对中外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不同特征和最终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第六单元导语:“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奠定了我们现代生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工人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寻求解放的旗帜和指南。随着工业文明从西欧向全球扩散,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在此期间,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华民族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在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过程中,面临着救亡图存和民族振兴的双重任务。”

做法是,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上述导语内容,指导学生归纳要点,找出关键词句,如“工业革命”、“根本性的改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华民族汇人工业文明大潮”。然后以关键词为切人点,理清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梳理出第六单元的复习思路是:“一条主线、十大巨变”。“一条主线”是指两次工业革命,“十大巨变”是指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十大影响。

3.善用复习表格,形成知识网络

画表格、填表格,是初中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使繁杂的内容简洁化,使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实现简化复习程序,优化复习效果的目的。经过上述分析归纳,让学生按照“一条主线、十大巨变”的思路,在讨论交流中完成如下表格,这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的达成。

二、落实主干知识,全面夯实基础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篇8

xxxx年xx月,带着初入大学的兴奋和对中国共产党深深的向往,我真诚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决心按照一个共产党人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半年内来,我一方面积极参加党课学习,经常向党组织作思想汇报,另一方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及人生哲学,在思想的洗礼,知识的陶冶,以及人格的塑造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本人成长履历概括向党组织汇报如下:

首先是思想的洗礼。我生长在一个党员家庭中,爷爷奶奶都是光荣的老党员,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我的父亲在部队入了党,在转业之后依然严格地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祖父二辈的思想教育和人格熏陶中,我自幼就有了对中国共产党崇拜敬仰之情愫。回顾二十世纪跌宕起伏的百年风云,在世界上一些国家政党“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现代化建设到改革开放,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八十多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在我自小的概念中,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忠实代表”,“领导核心”,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党课学习之后,我对党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更全面更透彻更理性地看待我们的党。通过对的进一步学习,我对党的历史和现状也有了更客观的看待和初步的思索。通过对烈士陵园参观瞻仰缅怀,我对党浴血奋斗的革命历史和党员舍身就义的革命信仰感同身受;通过观看优秀影片《生死抉择》,我对当前党员中的腐败现象有了客观清醒的认识,也增强了对党惩处腐败决心的信任;通过党课学习,我对党的政策和理论尤其是“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有了深刻的学习和领悟,对党的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党的现状和未来有了理性认识;通过潜心研读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有关重要文献,贯彻学习了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我认识到我们的党不仅是一个具有光辉历史的党,更是一个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不断结合新的实践,把自己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向新境界的政党,从而增强了党领导人民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的信念,也更增强了我积极申请入党,争取入党的决心。

其次是知识的陶冶。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除了在思想上,行动上入党以外,还要求在能力上入党。新世纪赋予了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提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号召,在这个变革和发展的时代里,知识无疑将是共产党人承担历史责任,履行历史使命的重要法宝,也更是入党积极分子完善自身的重要途径。在半年来,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专业知识技能的汲取上,从课堂的授课到课后的读书自学,从专业书本到课外读物,我都投之以最大的兴趣和毅力,并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各科学分平均绩点在3.9以上。通过对政治基础理论的学习,我一方面深刻体会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创业的艰辛,一方面也看到了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我相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妥当的解决,并愿意为此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社会的建构,为中国经济的理性策划,为中国的富强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最后是人格的塑造。xxxx年新年伊始,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在《南风窗》首语:“愿天下学者,均秉持良知,不随波逐流,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允公允能,厚德自强,止于至善”,校长警戒之教诲铭记在心,我回忆起刚踏入中大校门时黄校长同样以“学会做人”为主题为我们授以大学里的第一课,于是人格的塑造也就成为了大学生活中求学的另一重要目标。此外,完善人格的塑造对于共产党人更是不可或缺的特质,数不清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鲜血生命以及不为时光所湮没的光辉事迹奠定了今天共产党人的行为楷模,新世纪党的事业未必需要共产党人浴血牺牲,但却同样需要健康与完善的人格。这半年来我在挫折与困难中培养自己独立坚强的个性,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毅力和品质,在人际关系中坚持“以诚待人”的理念,以求自身人格塑造的不断完善。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篇9

思想汇报网权威2016年农村预备党员思想汇报1500字,更多2016年农村预备党员思想汇报1500字相关信息请访问思想汇报网。在预备期的这段时间里,我在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还注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因为在总结国内外的大事的经验和教训时,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思想的指导作用。同时作为一个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我,更注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用作为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在这段时间学习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习了XXX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XXX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时展的高度,科学地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XXX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集中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特征,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治党治国、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与方法,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的深刻和精辟的揭示,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体认,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我们党从建立伊始就以中国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代表的姿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XXX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XXX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政治上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XXX和XXX集中制,在经济上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XXX宝,从而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出了"双百"方针,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然而,由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又缺乏经验,使得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使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特点,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并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历史的经验表明,只要我们党坚持和把握了"三个代表",我们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胜利,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三个代表",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能否坚持"三个代表",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人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

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XXX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的共同理想,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根本宗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汇总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成果汇报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全部学生都参与其中,小组成员通过参与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还可听取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的观点,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模式逐渐转变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传统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加强了如何实施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要素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化,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必须抓住以下几个要素:

1.选好教学内容

历史教师要深刻了解教材,把握课文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内容和讨论主题,唯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如学习人教版选修一第九单元“”时,让学生首先了解“”发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各小组讨论“”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然后指派一个成员做成果汇报,并与其他组相互讨论。鼓励每个成员从不同角度进行交流和探讨,让他们总结“”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2.对学生进行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任由学生随意进行的,应在老师正确指导下进行。每次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一定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及要求,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中应该怎么做。小组讨论期间,老师应四处走动巡视,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并对合作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3.建立合理高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部分小组仅有一两个学生发言,更多的学生还是被动接受,甚至出现无人说话的冷场现象。建立合理高效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最有效的办法。课程结束后,对各小组表现给予评价能激发各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和展示欲望。每次合作学习可设置最佳小组、最佳组员、最佳点评人等奖项,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历史教学者应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一般来说,以前后三桌六个为一组。六人人中,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两个,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民主选举一个小组长或者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组内有细致明确的分工,如历史小组长、纪律监督员、声音管理员、汇报员等。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配合,发挥团队精神,使每一位组员都能在有限时间和空间里参与进来。每个小组都创立小组标志和名称:团结无敌、天使之翼、光荣梦想、雄鹰、必胜等,融洽的情感增强了合作学习效能。

2.加强小组合作的前置性学习

精心设计前置作业,达到以下目的。首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其次,围绕教学目标,对学习重难点进行分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必须以文本为基础,推进与文本相关的更多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视野,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前置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学能力。比如“”这一课前置性学习,首先学生通读课文内容,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始末。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推进小组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让优等生明白,帮助后进生是自己深化理解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中要给予后进生更多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多提问、答题、汇报成果的机会,及时肯定和赞扬他们取得的进步,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踊跃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和探讨。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优等生,而忽视中等生和后进生,应该同等对待。同时加强学生合作技能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根据成员学习能力不同,分配给他们不同难度的任务,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时人人有事做,分工明确,保证任务顺利完成。鼓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相互交流意见和见解。

4.加强成果汇报展示与交流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分别展示合作学习成果,交流讨论学习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加强组员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成果汇报展示的内容,可以是课文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可以是各组员之间不同观点和想法,也可以是对课文知识的疑问和不解。成果汇报展示的时候,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要加强互动交流,老师要进行适当点评引导。通过点评,逐步引导学生归纳、提炼课堂内容重点、难点,探索历史学习规律,研究历史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重点关注易错、易混、易漏的薄弱环节。成果展示与交流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最重要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关键环节。

5.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老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有效引导学生合作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难题。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成了历史课程教学主体,历史教师应逐步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