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考历史得分技巧十篇高考历史得分技巧十篇

高考历史得分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4:16

高考历史得分技巧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师优秀教师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53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想要更好的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名优秀教师。初中历史教师在争做优秀教师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人就新时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初中历史教师展开论述。

一、掌握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新时期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历史教师,不仅需要教师要有极高的教学热情,而且要求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这样不仅能够使教师变得更加优秀,而且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学习。那么作为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师,如何有效的掌握新的历史教学理念呢?为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并在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学习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历史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新时期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衡量教师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要积极的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

二、掌握多种多样的历史教学方法

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会积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应该掌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新时期要求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其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到历史学科学习,更需要教师通过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虽然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有助于教师进行历史学科教学的方法与技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每一种教学方法对历史学科的教学都十分奏效,只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实际教学情况的要求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能够从理论上掌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灵活应用,这样才能使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实际教学更好的结合起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其中应该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的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讲解,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才能以较少的时间投入,收获更多的知识,这不仅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压力,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历史学科学习的乐趣。

当然,初中历史教师想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掌握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方法。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深刻的认识到新时期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的重要性,并积极的探索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1.对学生的引导要有耐心。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有些学习方法与技巧,教师对学生讲解一遍或两遍,学生可能难以掌握,就需要教师多次对学生引导。2.将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与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切记不可纸上谈兵,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不同学习方法的内涵。

四、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历史教师,要求教师能够紧跟现代教学的发展潮流,积极培育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效掌握历史知识点,而且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历史教师培养初中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点的重要性: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点的能力,首先对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有很大帮助。现代考试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然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那么,会使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变得十分被动,反之,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2.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有很大帮助。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而历史作为一门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有很大帮助的学科,提升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点的能力,无疑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为了有效培养初中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点的能力,也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其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应用知识点的机会就十分必要。

五、积极就历史教学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

高考历史得分技巧篇2

历史当中,除了选择题很难之外,大题也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在答历史大题的时候,最好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套路,这样我们答题会快很多,也会简便很多!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大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大题的答题技巧我们要从材料中,获得重要的信息,材料当中,会有很多的信息需要我们去理解和参考的,甚至有些题,可能我们会在原材料中找到答案,所以一定要理解材料中,讲的是什么内容,需要我们怎么去理解,把材料当中最关键性的词语找到,有了关键词性的词语,我们就能够想到书本当中的信息了,知道信息,我们就能够把这道历史大题答上了。

我们在平时训练的的时候,有些类似的题型,答题的方法是差不多的,所以有些题型是固定的文字表达方式的,平时学习做题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文字表达方式记下来,这样遇到同种类型的题,我们就知道怎么答了,知道怎么答题才是最快的,所以在平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

不同类型的题目,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的,你拿到这个材料题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个大题是什么类型的,如果是观点或者是认识类型的,那么我们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解题思路一般都是你要先对这个观点进行肯定或者是否定,然后在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辩证。

高中历史大题注意事项一、书写到位

要求用楷体或行楷体书写文字,不要用草体书写,一笔一划、减少连笔、工整清晰,自然爽心悦目;用笔、用墨也很重要,高考要求用0.5mm黑色签字笔,因此平时做题训练尽量靠近高考要求,不要用铅笔、亮度太低的蓝黑墨水、蓝黑色圆珠笔也少用。

历史客观题目前都采用涂卡答题,我们在训练中应选用合格的2B铅笔涂卡,这样能很好地掌握这种铅笔的特性,以免上考场出现折断铅笔芯,涂得太轻、太重等不利现象;考试书写中千万不能出现错误字,否则会大煞风景,影响阅卷者对你的印象。

二、格式到位

文科书写的规格式样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格式应运用到历史学科作答中来。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格继续书写,不能象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不知头绪;每段字里行间要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豆腐块”变成了“面条”,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三、层次到位

层次是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保证。每个历史问题的解答总有主要线索,有的按时间划分若干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几个地域,有的按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须要按因果关系进行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

历史大题答题技巧1.评价型大题

评价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方法:一分为二;将人物、事件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评价;史论结合。

评价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比较型大题

确定比较项:人物、时代、主要事迹、阶级属性、历史地位、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原因、过程、目的、性质、影响、意义。确定比较的是相同之处还是不同之处。

3.分析型大题

注意对背景、原因、意义和影响的分析。原因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意义一般是指在历史上起过的积极作用;影响可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4.概述型大题

答题时注意:用词恰当,语言简练;合理利用阶段特征;充分使用教材中的历史学科术语,少用文学语言。

5.综合型大题

高考历史得分技巧篇3

历史在高中很多人都学不好,感觉这门学科比较乱,知识点总是整理不好,以至于考试的时候拿不到高分,甚至有些同学的成绩会处于不及格,而导致对历史的兴趣也开始一点点的消失。那么,高中历史考试有什么技巧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高中历史题的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考试有什么技巧1、历史初期如何学

在刚开始学习历史的时候本人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例如学不进去,老师讲的重点记不住并且做练习题的时候总是答非所问,有的大题也做不上来,从现在开始把你的必须书拿出来,外加一个练习本,把你的历史书打开,把重点写在练习本上,我说的重点可不是一段话,而是例如某某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某某人物在什么年代有什么成就。记住是把他精简到一句话,哪怕漏掉些也没事,因为现在只是开始。

2、巩固练习

在你用上述方法学一段时间历史以后,你会发现当你答卷的时候会写出一些重点,但是还不多,并且有时候看着题非常熟悉,但是就写不出来,这时你应该做的就是把你的小本拿出来,带在身上,在坐车或出去玩的时候拿出来看两眼,没事用电脑查查相关资料,这点非常重要,还有当老师讲历史的时候你就可以把小本子拿出来,看看知识点,把重点写下来,记住重点要精简到非常短,一会我给大家讲为什么要精简到非常短。

3、如何背知识点

在历史背诵方面,我不强调背段子,因为这样你只是生搬硬套,不能把自己的话语融合进去,你应该学习如何用自己的话语来叙述历史,而不是张口闭口都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你应该把小本子拿出来,你只需要记住那精简的重点,然后自己开始用嘴说,例如分封制,它确立与什么朝代呢?夏朝,它的作用是什么呢?能维护政治秩序,就这样一点点的猜想,你只需要把知识点缩短,然后自己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历史,这样不至于使你成为书呆子,一张嘴就是历史课本复读机。

4、如何考试

在你用了我上述的方法后,你对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将讲解下考试的技巧,在考试的时候选择题一般都是考书上一些简单的知识点,例如什么东西是哪个人发明的,什么人在什么时期有什么贡献之类的,所以这些题平时要看看,大题一般考察的是你对历史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我之所以可以拿高分就是因为我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历史,这样会给老师一种你已经吃透历史的感觉,从而使你得高分,对了用自己话来写历史一定要掌握知识点以后,可别没吃透就这样写,那样会写跑题,切记。

5、多接触高考题

在高中很多老师都说,考试成绩考这么烂,等到高考,你们哪个能及格之类的话来吓唬我们,但是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高考题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的高中属于重点高中,高考不乏一些学生考进清华北大、南开复旦之类的名校,但是他们都是从高一就开始接触高考题的,所以,你懂的!历年高考题可以去书店买,例如5年高考三年模拟就不错。

历史科目怎么得高分选择题

1.只要不是直接得出准确答案的,一定要翻书,且要快、准

2.把题干中的关键词划出来,比如时间、地点、人物、题目要求(如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3.时间排序的题目要把各项的时间写在选项旁边

4.选择题不能一下做出来、拿不准的题要巧用排除法

5.图片类型的题可将图片名称写在选项旁边

6.因果关系搭配类型的题可用因为…所以…去判断是否符合因果关系7.材料类型的题,要紧扣材料仔细思考

判断题

1.判断题不要翻书

2.判断题要看清楚时间限制,在材料中找到重要词语

3.对的、不涉及的、错的至少各有一个

4.判断题完成后,建议立即把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涂好

填图题

1.答题卡一下来就把地图翻出来,仔细看有几个方框,不要答漏

2.看清题目要求,是填字母还是汉字

3.注意“据图指出…”要仔细看图例

4.填图题一定要翻书

材料题

1.先仔细阅读材料,再读问题

2.读题目时审清楚时间和空间,明确题目限定的范围、限定词,并在题干中勾出来

3.再带着问题去逐字逐句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4.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作答

5.“指出”类题,答案必须从材料中得出并摘抄

6.“概括归纳”的题答案从材料得出,但必须用自己的话说,不能直接抄

7.“用史实加以说明”既要举例,又要说明(时间、时间、影响)

简答题

1.审清楚时间和空间,明确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干中把限定词勾画出来

2.审分值,看分答题

3.概述历史时间要有:起止时间、地点、对象、经过、结果、影响

4.列举题尽量多答

高中历史答题窍门步骤一,审问题。一般材料型的问答题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三种提示语:

第一种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就是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进行,答案就在材料中;

第二种提示是“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和所学知识。

第三种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步骤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过程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省略号。

步骤三,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时间。一般会在材料的开头和最后有提示。

步骤四,关注每段(种)材料。试卷所给每段(种)材料都是有用的。

步骤五,作答过程: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材料(照抄材料是很多同学经常犯的错误);要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提炼;要正确使用历史名词和学科术语;看分答题;多角度思考作答。

以上主要针对文字型材料题,近年图表型材料题也日渐增多。

图表型试题——主要是通过图片或表格的形式来呈现历史发展进程,并要求考生根据图片或表格,揭示、判断、归纳、概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名称、产生原因、目的、性质、特点、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内容。

高考历史得分技巧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历史主观题以材料分析题为主,材料有文字材料,

也有图表或图片资料,并十分注重与现实问题的结合、

与社会热点的结合。因在现实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对主观题十分恐惧,一方面是他们的思路不够开阔,

分析问题的角度单一;另一方面是他们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造成了主观题得分率不高。作为历史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帮

助广大学子攻克这一难关。

一、抓住材料的主旨,首先就要找到题设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历史的材料分析题往往篇幅很长,信息量大,并且有时候会引用古籍中的句子,学生读起来困难,容易抓不住重点。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可以从题设和材料中学会抓住关键的词句,并且用笔勾画出来,从而快速把握出题者的出题思路。以2014年高考文综北京卷为例,第37题的材料二给出了四幅世界主要贸易路线时代变迁图,要求学生以世界洲际贸易发展为视角,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该题考查得十分灵活,一些学生看到后会不知从何下笔。事实上,学生可以用笔圈出图示的历史时期,是在公元1400年以后,然后看图名的变化,如,图18的图名多了“航海”和“铁路”两个词,图19则多了“电子商务”和“网购”两个词,据此,学生就可以把贸易手段的多样化趋势作为答题的一

个点。

二、答题要规范化,注意分点答题,并要有必要的

提示

许多学生的思路很开阔,答题字数很多,而且有史实有论据,思路也比较正确,但答题不规范,习惯用“一段式”的答法,这让许多老师在阅卷时不容易找出重点,得分也就不高。因此,规范的答题对于文科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分点答题,并且在一题多问的主观题中,要求学生写出必要的提示语,如

原因、意义、影响等,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将答案呈现

出来。

三、字数答得多不如要点分得全

因为高考文综判卷往往是采点给分,只要学生能够想到这一点,并且史实正确、论点合理而且有必要的说明,那么判卷老师会合理给分。倘若学生没有想到这一点,即便是把其中一点说得再全面、再详细也没有办法得高分。因此,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开阔学生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在答题中,让他们学会多列几个点,简明扼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免在高考中造成时间不够用。

主观题是高考中的重中之重,它不光能够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主观题的答题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对主观题的恐惧,规范答题方式,快速找准信息,使主观题的得分最大化。需要指出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关键是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和训练,而不是仅靠一天两天的集中训练就能形

成的。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得分技巧篇5

关键词:存在问题做题技巧针对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101

近年来,在高考备考中,历史学科的难度不断提升,这种难度不仅体现在高考试题考查的广泛性、灵活性上,也体现在对历史思维与分析能力的考查上。在这些方面,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较为严重,提升学生材料题的解答能力已经成为提升历史成绩的关键。

1学生在作材料题中暴露出的问题

1.1审题不清

很多学生在考试中操之过急,常常会因为审题不清而失分,这种错误看似简单但又频频发生。涉及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审问题。审题中,对于一道题目有多个问题的组合型试题,学生时常因审漏问题少答题而失分,这在分分必争、失一分差千里的高考中显得尤为可惜;另一种失误则主要是对所问内容的把握。例如“不正确的”、“不符合的是”、“总体是”、“从某某方面来说”这些很容易忽略的限定词,常常使学生所答内容与正确答案大相径庭。

第二,审材料。对于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是学生感觉难度最大的部分。图标型、文字型(分为现代文材料、文言文材料和译文材料)……不断变化的各种材料使学生焦头烂额,许多学生对于材料的理解完全错误,更有学生不明材料所云,自然无从答起。作答选择题时不能理解可以“蒙”,而遇到材料题便无可逃避,答题时要么不得已放弃,要么是满纸荒唐言。这其中,基础稍差的学生时常会抱怨:“材料看懂了,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基础较好的学生在作答时又时常“良莠参半,对错混杂”,因为对材料似乎理解又不能准确拿捏,为保险尽量多写,抱着“老师你挑挑吧”的心态,而在争分夺秒的考试时间里,大量的书写费时而低效。

1.2缺乏必要的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即依据历史事实分析历史逻辑,包括概括、归纳、分析、比较、评价、论证等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历史的眼光。而很多学生既不具有分析概括的能力,更谈不上历史的眼光、观念与方法。于是,题审清了意思看懂了,但是答题却不尽人意。出现这种类型错误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过关,但成绩却很不稳定,起伏波动大,难以真正提高。

2提升学生材料题解答能力的建议

教师面对高考备考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应该在注重抓基础知识和感知历史的同时,关注学生存在的不足,将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教学任务。这不仅是使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认真实践。

2.1扫除心理障碍,勤于动手

材料题一般都会有大量的文字内容,并注重创设新的情境,阅读量大,书写量大,这样一来学生大多不愿费力完成。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勤于练习。题海战术并不可取,但通过实践练习可大大提升解题能力,是领悟解题技巧的必经之路。

2.2制定长期目的,强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材料题解答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高三阶段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应从长远着手,有计划有目的地把这一任务下放到高一高二阶段。

2.3强化做题技巧的训练

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层次问题,强调以下几点技巧:

第一,认真审题,审清题。考试时先看问题后读材料无疑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认真审题是做好材料题的第一步。审题时要做到:审清楚每一道题目中有几个小问题,以免漏答题;注意问题中所要求的答案来源,一般分为三种:材料;材料+所学知识;综合上述材料。

第二,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材料题中,时常创设新的情境,提供大量数据和事例,去“无用”留“精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分析材料结构,找出概括性语句。大多数现代文的历史材料通常呈现出总分总或总分结构,把握材料结构寻找中心句。②忠于材料。材料中提供的历史现象和情境有时与所学知识完全相反,做到相信所见,忠于材料。③关注材料的出处和作者有助于联系所学知识准确理解材料,并把握有助于理解材料的“蛛丝马迹”。④关注材料题目中的引语。材料题通常会在题号之后有一段简短的叙述语,通常反映了出题人的意图。关注于此,有利于准确把握材料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多个材料间关系。⑤注意特殊的标点符号。在材料中分号、省略号、句号通常有划分层次和递进的作用,尤其是省略号前后的材料信息时常是做答的关键。⑥关注关联词。了解关联词有利于理解材料、把握材料中不同观点之间的关系和作者的侧重点。

第三,根据题型和材料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材料题通常分为文字型、图表型、图文结合型。文字型又分为现代文、文言文、译文;图表型则根据图表类型不同有一定差异。题型不同,方法上也有一定差异。要根据题型,做好针对训练。以古文和译文材料为例:文言文材料需要借助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掌握重要虚词、称谓、官职、人名,但不苛求对字词的完全掌握,而是侧重于对整体含义的感知。必要时对疑难字词要敢于跳跃,常用字词要能够灵活替换,要与历史知识生活常识相联系,要在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学习中加强知识积累;翻译文类的材料,时常晦涩难懂,修饰和限定词较多,在理解材料时要大胆去除限定词,寻找中心语句。

第四,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线教师时常感到苦恼的是,平时讲练中一再强调做题技巧和要规范答题,学生却屡屡出错。面对这种情况,不妨调动学生发挥主动能动性。第一步,在所教授班级中选拔材料题完成较好的学生组成评阅组参与作业评阅,由评阅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第二步,给每个学生评改作业指正错误的机会,针对疑难问题进行全班讨论。由学生评阅,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对做题技巧和方法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惠静.浅谈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做题技能与方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2).

[2]王礼宝.对一道材料分析题的多角度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9,(11).

高考历史得分技巧篇6

关键词:高考历史图片选择题解题技巧

历史不能重演,让学生体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是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之一。历史图片中保存了大量史实,它们忠实地记录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有的历史图片较新,有的生动活泼。通过对历史图片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不熟悉的、久远的历史事件,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图片选择题,主要通过图片与文字相结合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转换图片和文字的能力。学生在吸收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观察、记忆、分析、综合能力。历史图片选择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对历史图片进行正确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历史图片传递的信息,力求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本文主要以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历史图片选择题为例,分析三类历史图片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一、地图型

地图型图片题是高考历史中常见的一种题型,高考历史对经济分布图、疆域图、战争形势图、布局图、交通路线图等加大了考查力度。地图型图片题有助于形成历史的时空观念,解答此类图片题,需要读懂地图,根据地图中的自然地理名称变化、政治地理区域范围变化等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判定该图所反映的历史特征、历史事件或形成原因等。

例1:(2006年全国卷Ⅰ中的第20题)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右图反映的战争是()。a.拿破仑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此题是典型的地图类选择题,根据图中“北德意志同盟”可知是尚未实现统一的1871年之前的德国,由此排除C、D选项。从箭头进攻的方向得知德军攻入法国境内可排除a,由此得出正确答案B。

例2:(2008年全国卷Ⅱ中的第21题)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a.1812年;B.1914年;C.1918年;D.1941年。

图5

【解析】此题也是典型的地图类选择题,根据图中的“奥匈帝国”和“彼得格勒”国家名称,再因为“奥匈帝国”一战结束后瓦解,“彼得格勒”是一战爆发后由“圣彼得堡”改名为“彼得格勒”,可以判断题目中所问的这次战争发生于一战期间,排除a、D,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1915年5月德、奥联合发动对俄进攻,排除a,由此可以得出答案是C。这道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漫画型图片题

使用夸张生动的图文展现历史上的人与事是历史漫画的特点。它能给予人启发,让学生反思历史,漫画作者往往带有个人情感或个人倾向进行创作,因此,解答漫画型题目时需要引导学生辩证地读漫画。读懂漫画后根据题目中的提示语,结合材料的相关历史背景得出正确答案。

例3.(2010年全国卷Ⅱ中第23题)图3是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均衡;B.美苏两国互相制衡;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解析】此漫画反映的是美国和苏联在大国争霸的过程中,谁也没办法打败谁,二者势均力敌。从漫画中我们获得的历史信息是美苏两国互相制衡,得出答案为B。

例4.(2010年安徽卷15题)图3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图3

【解析】题目中的“辛亥革命”提示了漫画背景,仔细观察图和文字,漫画中“瓢”上有一个“鄂”字,“鄂”字代表湖北武昌起义,葫芦上有一个“川”字,代表四川保路运动。标题《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表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顾此失彼。B项不能体现顾此失彼,C项无法体现材料体现的形势,武昌起义只是其中一个瓢,无法准确表达当时的形势。D项漫画没有体现革命派力量的强大,故排除D,答案应选择a。

三、历史器物图片题

有的历史事件因为发生时间久远,受记录者主观影响,或受战乱、自然灾害等影响,出现失真。遗迹、遗物等包含大量的历史信息,把这些历史实物图片应用到考卷试题中,考查学生的解读能力。审题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历史图片,认真阅读图片提示语,观察提取显性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隐性信息。

例5.(2013年四川高考1题)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aBC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从四个备选项看:a的字体为行书,B的字体为隶书,C的字体为篆书,D的字体为草书,草书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艺术欣赏价值大。题干设问“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D。

例6.(2013年浙江高考19题)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纪念章上印有抗战八年纪念的字样,题目中有1945年7月7日颁发纪念章的信息,可知与抗战有关。②因为颁发纪念章的单位是冀鲁豫军分区,冀鲁豫当时属八路军控制范围,材料和图片中均没有相关新四军的内容。④是解放战争中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所以排除②④,答案为B。

图片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材料,细致全面地观察图片,注意图片的出处、注释、提示和题干的限制语等内容,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将获得的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针对题目设问,充分领会命题者的意图,有针对性地做出正确的判断。提示学生细心揣摩和体会图片试题的命题特点,帮助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高考时效性。

参考文献:

[1]2006年全国卷.

[2]2008年全国卷Ⅱ.

[3]2010年全国卷Ⅱ.

[4]2010年高考安徽卷.

高考历史得分技巧篇7

关键词:艺术生;历史复习;体会

艺术生是现在很多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且多数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而转读艺术。他们往往在高二结束后的七八月份就开始离校强化专业训练,等专业统考结束已是一月份,同时很多学生为了能增加机会,在统考结束后还会参加校考,因此基本上回来已是三月中旬,离高考不足三个月的时间。时间短,任务重,多数考生的数学和英语都不太好,提分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在文综上面。所以文综的复习成为重点,以历史学科而言,艺术考生需要在普通文科生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时间复习完全部内容。下面笔者结合本年度高考艺术生班主任及历史这一学科的复习情况谈点体会。

一、端正心态,树立信心

1.高考艺术生容易出现两种不良心态:(1)不自信,一些学生面对繁杂的知识产生恐惧心理,没有心思复习;艺术生大多数文化基础比较弱,加上长时间文化学习的“真空”,使本已薄弱的文化课更加滞后,太多的学习问题使学生对后期的文化学习无从入手,从而产生“不自信”,影响学习积极性。(2)克服“一脚已迈入大学”的浮躁情绪,急功近利,恨不得一步到位,乱花时间却适得其反。有学生和家长认为,和成绩好的学生一起学习可以提高得快些,但这点对艺考生来说不可取,艺考生与普通高考生的录取标准是不同的,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空白,在复习的难点、重点以及复习方法上有本质的区别,如此“搭车”会使学生感受到更大的压力。所以,艺术生回校后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有学得好、学得了的信心。

2.就是使学生明白整个历史复习的安排,让他们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复习什么、如何复习。考生一定要静下心来,不要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树立信心,不折不扣地落实复习内容是保证艺术生真正迈入大学门槛的关键。

二、明确目标,效率当先

1.合理高效地使用《考试大纲》,提高复习效率

按《考试大纲》考点要求复习备考,把握要求,明确方向。复习时注意把握两大重点:一个是学科主干知识,考生对此类知识要构建网络,形成知识体系。通过整合考点,把每个章节的知识通过提纲和导学案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采用“课前背一背―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的形式加深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第二个就是历年考试中的常考点,对此类知识要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注意舍弃偏难的习题。考虑到不同区域高考模式的区别,在习题的选择上坚持以广东高考题或本省各地市调研模考题为主,其他省作为参考的原则,让学生深入高考、了解高考,明白高考命题特点和方向。历史科目虽然知识量大,但也有章可循。结合艺术考生的实际情况,要制订严格的复习计划:

(1)四月模考前完成主干知识的复习。

(2)五月中旬前完成专题复习。

(3)五月底前进行热点、综合题训练。

(4)六月初查漏补缺。

2.讲究复习技巧,点拨解题方法

(1)提高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中讲得精、讲得准,讲得巧,不过多占用学生的时间,课堂上要注意消化,并适当记录,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课下向教师请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艺术生基础虽然比较弱,但高考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对他们单独命题。也正是因为他们基础差,所以得分率比较低。俗话说“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所以在复习中,我采用了分步提高的方式,在前半段时间通过选择题专项训练的途径,并进行选择题解题技巧,提高学生选择题的解题能力。后半段在认真研究考纲和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每天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进行非选择题专项训练,注重学生非选择题的规范答题和技巧掌握,确保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要想在高考中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必须大力培养审题和解题能力。在练习的基础上,审题的方法一般为:①审设问的指向与要求,②带着问题审材料提供的信息。审题要全面,不能断章取义;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要到位,不能浅尝辄止。③要重视练后讲评,重点讲评方法和思路,加强答题规范化的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严谨的学习习惯。艺术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训练学生规范化答题,在作答、卷面、布局、层次术语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细节性的规定,注意检查落实,引导学生向规范要分数。④引导学生做好练习和测试后的反思、补练和自我调节。

简而言之,在艺术生高考历史复习方面,我认为可以引用一句话来总结:“与时间赛跑,基础是关键,技巧是途径,能力是效率,实战中提高。”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得分技巧篇8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方法;复习效率;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1992-7711(2017)04-0028

在中考历史复习过程中,要应对中考历史开卷的特点,结合考试说明、课标、时政热点、答题技巧等来进行有效的复习。主要表现为:

一、紧扣考点,把握命题走向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是中考历史复习的考试大纲,是考点所在,也是中考历史命题的依据,在复习中依据中考说明上的目标要求,将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简述、理解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进行详细化,编写成复习纲要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掌握内容,从而明确重点、难点、易混点,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要仔细研读考试目标要求和样卷、上年中考试题,从中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及其要求等情况,结合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紧紧把握考试命题方向、难易程度,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学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二、立足基点,夯实基础知识

历史中考复习要立足基点,循序渐进,依据课本和考点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要在“精”字上下工夫,即讲课时要语言精炼,线索清晰,重点明确,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板书有条不紊(采取纲要、表格和图示法等板书形式);多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分析、发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要注意不要搞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

三、突出重点,强化目标训练

经过夯实基础知识的一轮复习之后,下一个步骤是查漏补缺,突出重点,强化训练。这一轮复习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点的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

同时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练题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提问、课后抽查、书面作业、单元检测、周练、月考等,练习的内容可分为基础训练和理解训练两大部分,并配合选择、简答、材料分析等多种题型进行多轮训练,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通过讲解和练习,注重讲与练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每章每节的重点知识做到人人过关,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但不要搞成题海战术,让学生走出了开卷考试只需在书上抄题、划线的误区。

四、攻克难点,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重点、强化训练之后,不帮助学生攻克难点,学生很难在脑海中把所复习的内容形成历史知识网络,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既要对个别学生提出的困惑问题解难释疑,同时还需要对学生易混淆、难理解、常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列表归类,加深印象,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在复习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努力:

1.同类合并,形成专题

从大的方面可以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为若干专题,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中外关系史等,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横项和纵项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整体把握。

2.提炼热点,归纳解题技巧

首先,历史中考命题不回避热点,这是中考历史命题的原则,目的是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注意结合时政热点背景材料与历史教材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并提炼出来。如结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材料,联系中外历史上解决农村的农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回答相关问题,这是一道结合热点非常经典的题目,将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与历史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历史中考在注重考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提炼热点,如当前国家强调自主创新与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结合起来;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与先秦的诸子思想主张结合起来。

其次,近年来,历史中考越来越来重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归纳解题技巧,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历史中考常见的题型解题方法作一介绍:

(1)单选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运用辨证唯物史观分析重要历史现象、事件的本质,采用肯定法或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历史选择题的编排顺序是有规律可循,往往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遵循先古后今、先中后外的规律,要求学生在解题时依据题号对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查找教材,对非疑难问题可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这样,可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同时应留意组合选择题和反向选择题,要求学生仔细审题,看清题干和选项,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去伪存真。

(2)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利用有关历史知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首先要快速读完材料或图表,弄清该阅读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和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后,要注意审题,抓住关键,弄清限制条件。再根据提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3)分析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历史思维,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历史阐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分析探究题的常见类型有叙述题、分析题、评价题和比较题等。无论什么样的分析探究题,首先必须审清题意,找到主干,抓住关键字词,弄清限制条件,明确要答项目和解答对象。行文力求语句简炼,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书写规范。

高考历史得分技巧篇9

1.历史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提高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探究学习,积极探索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必须重视高中历史材料分析的教学。

2.中学历史教材以及高考的要求

历史材料题将课外材料和课本知识相结合,具有题型巧、容量大、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的特点。中学历史课本中的史料是对正文内容的说明、补充、扩展。每年高考,史料题必考,且所占比重较大,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归纳分析和文字表述能力。然而高考史料分析题得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除基础外,主要是方法不当。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必须重视高中历史材料分析的教学。

二、高中历史材料分析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

读是解题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基础,把握对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用相关阅读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历史材料阅读策略,要求学生正确把握快速阅读与跳读技巧。其次是仔细阅读材料,读懂、读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应用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

2.培养学生提高历史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重视审题训练,把握解题背景。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其次要关注非文字信息源。近年历史试题中普通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多种类型图表的采用,是学科整合的结果,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材料题教学应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再次,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重点隐含,即对关键词不作标注,教师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叙说重点字词,各种可能突出重点的方法全部隐含,模拟考场上无人提示的情况。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1)分析材料之间的联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明确解题方向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材料之间的联系,找出中心,围绕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另外,还可寻找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将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某一章节相关联,明确解题方向。

(2)领会命题意图,明确解题方法

材料解析题要把握史与论的最佳结合,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加强设问与材料的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同时要读懂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把握近几年的高考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的形式:一是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递进式,即围绕一个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97以来出现的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题,如“南唐烈主”题,“巴黎和会”题,弄清设问的不同要求,能避免解答重大失误。

4.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注意解题的规范

(1)掌握相应类型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因题选法

①递进式材料题。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解答第一问是关键,答对第一问,其它会迎刃而解。解答第一问要注意理解多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准确。

②归纳式材料题。可借鉴语文课文分段法,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若干段落,找出各段段意;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这样层层分析,有助于提取将材的有效信息。

③小论文式材料解析题。解答这类题,应注意审题,对材料的阅读要更加求精求细,力求不漏掉任何一个有息;处理材料时更要注意理解,把握其立场、观点,理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把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融人已学知识的体系中去,形成正确结论。

(2)注意解题规范,组织答案应严谨有条理

①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注意解题规范,组织答案应严谨有条理。

②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力,在回答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材料作具体分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③准确辨别材料中观点的谬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有其自身的局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准确辨别材料中观点的谬误,准确辨别材料中观点的谬误。

④认真书写,注意卷面的整洁。教师在平时应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卷面的整洁与条理性,以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三、结束语

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把兴趣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辨析史料的能力,并在史料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适当补充,精心设问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并加强解题技巧与规范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彭红.《新课标下进行史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教研版).2007,(05).

[2]陈春华.《重视史料教学培养思维能力[J].中学文科・教研版.2008,(01).

高考历史得分技巧篇10

1.摸索出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点的方法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将整个知识点,根据应考经验进行串讲,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本人通过以下几种措施进行改善。

(1)每个知识点、概念都有着不同于其它的记忆方法,如果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寻找记忆技巧,能有效地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教师可以提供耳熟能详的技巧,令学生举一反三掌握最佳记忆方法,在交流中促进。

(2)抓主要矛盾,化整为零。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大的事件,往往包括事件、地点、背景、影响、代表人物等,如果依靠记背,效率肯定低下,对此,我常采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分析的方法,找出重点语句,概括主题思想等,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形成一定的框架、学习照猫画虎,系统掌握。

(3)历史中的每一阶段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就构成了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我常将历史中的各个朝代变迁当成一株参天大树的主干,各个主题,如政论、经济、文化等作为枝干,细节、事件、人物等具体内容作为叶、果,学生可以在这一思路下自己进行填加,一目了然,化难为易。

2.联系、树立大历史观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把史实当成故事来读、讲。缺少必要的深度、广度,这与历史课的宗旨背道而驰,只有深入挖掘本门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提高学习能力。

如世界历史部分,美国从俄国手中购买阿拉斯加,从表面上看是美国领土扩张,从另一方面来说,俄国在1865年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封建帝国,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将是常规教学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再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好似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但还包括革命党人的不彻底、妥协等,根本原因则可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分析,它决定着新兴资产阶级的软弱妥特质的结果中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大地上是行不通的这一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从主要原因到次要原因,从表面现象到事物本质,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得到更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思想认识的强化。

对科学技术文化一部分的教学处理,是许多教师的软肋,教师大多是让学生在书上标划,缺乏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对此,我的做法是向其他教师请教,并自己也尝试着读、写、画、做。有这一深彻体验,课堂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索,并联系其它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对比,是学生更加完整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进行解答看似复杂的问题。

3.培养运用所学进行解答问题的能力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有着其特殊性,以学校教育成果来看,能解答历史试卷是最基本的表现,以学生的终生来看,能知道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才是最终极的表现形式。

(1)考试是目前检验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而解题技巧也就成为学习能力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学生进行考试训练时,鼓励学生归纳解题技巧,如选择题中可以运用排除法、题干分析法、词语法等,以提高学生成绩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自评、互评、点评相结合,寻找差距,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和精力所限,往往会让学生根据参考试卷进行分析、评改,不论是自改、互改还是教师进行总评,都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试题的解答思路和一般规律,从中发现答题的基本要领和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3)“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在面对当前社会现象、问题时,学生能比较深刻地理解、认识,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客观地剖析自己,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