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十篇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十篇

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2:42

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篇1

【关键词】垄断企业;亏损

一、成因

完全垄断是垄断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和众多的买者,它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但是对它的理论研究却是相当的基础与重要。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有法律限制、专利权、对某种稀缺资源或投入的控制、故意设置进入障碍、巨额的沉没成本、技术优势和规模经济,它的存在有严格的条件和固有的特征:第一:整个市场只有唯一的供给者,企业就是行业;第二,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可以自己决定价格: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较少的数量,以及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较多的数量;第三,完全垄断企业没有替代产品,替代弹性为0;第四,完全垄断市场存在严格的进出障碍。

经过经济研究与分析,能够得出结论,如果纯经济分析,答案很简单:企业的短期平均收益小于短期的平均成本,短期的总收益小于短期的总成本。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问题的根源,绘制如下图形,它们的具体图形如下:

图(一)总成本――总收益分析图(二)边际分析法

图(一)采用总收益――总成本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完全垄断企业存在正常利润,但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经营不当或者某些其它因素使得总成本曲线上移或总收益曲线下移或者它们同时发生直至它们没有交点,此时,垄断企业便出现短期经营亏损;图(二)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为基础进行生产,一般来说,企业的短期成本曲线是固定的,当平均成本曲线下移,直到a点和b点重合甚至a点降到更低时,企业便出现短期经营亏损。

对以上理解加以总结:在短期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曲线既定,当市场的需求较小时,最终销售的平均收益可能小于平均成本,总收益效益总成本,即出现亏损。但是,很多非经济学专业甚至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仍然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原因。

其实,宏观来说,具体可能有以下作用:

第一,生产技术约束。生产技术约束在很多程度上决定生产成本和产品的质量,其中生产成本可以完全影响垄断企业的利润,而产品质量可以通过影响销售量来间接影响利润。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产品更新,能够巩固完全垄断企业的垄断地位;但是,如果别的企业依靠高新科技推出新产品进入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那么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会被新产品替代,垄断企业的垄断地位的地位则会受到威胁。

第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喜欢一种产品,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就会去购买这种产品,即消费者向该产品投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决定垄断企业的直接因素,在垄断企业选择高价格低产量的策略下,由于价格较高,消费者完全可以选择以其他产品替代该产品的消费,实现对产品的少消费甚至不消费;但是,对企业来说,企业一旦投入生产,则必有固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垄断企业完全有可能是没有利润甚至是出现亏损状态。所以,顾客就是上帝,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是消费等等,都论述了这个道理:必须尊重消费者。

第三,国家政策规范。国家政策规范是决定垄断企业的重要因素。国家的法规可以让垄断企业实行长期垄断,获得高额利润;但是,同样的,国家的政策法规也可以让企业实现亏损,甚至使其消失:对某些产品,国家可以制定法律法规来征税,或者限制某些产品的产量,或者对该企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必要的经济惩罚或者舆论惩罚等等,这些行为都为完全垄断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收益,致使完全垄断企业出现亏损甚至摧毁完全垄断的地位。

二、解决方案

总所周知,垄断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但是生活中却存在着很多垄断现象,虽然不是完全垄断,但是不完全竞争还是普便存在的:如2000年俞兆林的导湿保暖复合绒,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寡头垄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通信垄断,以及铁路运输业、供电供水供暖等等行业。虽然它们不是完全垄断,但是解决方案类似,在这些行业中,有的是自然垄断,有的则受到政府的保护,因此,我认为这些行业现象、风气不是大家所谓的“不正之风”,也不是因为有关机构管理不严,或营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而是出于经济最基本、最原始的“经济人”假设。

要解决完全垄断问题,从理论上讲,只要破坏不完全垄断的四个特征之一即可:第一:整个市场只有唯一的供给者,企业就是行业;第二,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可以自己决定价格: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较少的数量,以及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较多的数量;第三,完全垄断企业没有替代产品,替代弹性为0;第四,完全垄断市场存在严格的进出障碍。从实际上说,必须依靠政府行使权力,进行强制干预,增加市场同种行业竞争者,打破垄断局面,因为在这个竞争社会,道德教育是行不通的。但是,如果只依靠政府政策,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很多行业,例如铁道,通信,银行等等,是政府大力支持的行业,政府不但不会采取措施消除其垄断,反而会采取各种措施,制定各种政策,使其长期稳定存在,当然这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发展是有利的。同时,私人企业如果有能力,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兴办相关企业,实现对其的竞争,最终使广大消费者受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斌.垄断的基本模型[m].微观经济学批判,2004(04):162-166.

[2]黄晓林.垄断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m].微观经济学陷阱,2011(02):148-150.

[3]钟茂初.不完全竞争[m].微观经济学解析,2000(06):143-145.

[4]牧之,赵凡禹.中国人叫漫游费的原因[m].经济经典名言的智慧,2011(04):155-158.

作者简介:

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篇2

摘要:寻找使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确定边际因素的变化量是经营决策分析的两个重要步骤,系统某单一因素微小变动往往会引起目标因素的较大变化,从而对系统决策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对边际变动作用机理的分析,阐述边际变动对经营决策分析的影响。

关键词:边际变动;边际模型;决策分析;价值工程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很少是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往往涉及到一些其他利益或影响,人们通过考虑边际量来做出最优决策,例如,好的广告创意通过洞察消费心理特别是了解消费者考虑的边际变动来影响或加快消费决策,使用户购买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本文在比较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考虑边际量阐述决策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一、边际变动与边际模型

1.边际变动

经济学上把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称之为边际变动,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决策者才会有采取某种行动的可能。例如,近期央视播出了记录中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便得到媒体一边倒地热捧,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响,收视率一次又一次创新高。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视角独特。《舌尖上的中国》跳出美食自身,围绕“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等不同的主题,谈人文谈历史,谈人类与美食的渊源。第二,情感浓烈。《舌尖上的中国》纯然将观众带入华夏子孙对于家乡和祖宗美食的久远回忆,用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红线,时时处处浸润着浓烈的情感汁液。让人看到片中介绍家乡的美食,就想起故乡的味道,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饭菜,这暗含了当今中国迅猛的“传统大家庭正在消解,乡土中国逐渐远去”的城市化浪潮。《舌尖上的中国》这两个特点,正是考虑边际量的创意,非常人性,体贴入微。

2.边际变动模型

边际变动模型又叫量本利分析或保本分析方法。是通过考察产量(或销售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变化的规律来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方法。企业的经营活动通常以业务量为起点,以利润、效益为最终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把总成本(C)简化成固定成本(CF)与变动成本(CU)后,同时考虑收入(S)和利润(B),使业务量、成本和利润效益的关系统一于一个数学模型,如下:

B=S-C=p*Q-CU*Q-CF

式中:B———利润

S———产品销售收入

C———总成本

Q———业务量或销售量

p———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CF———固定成本

从产销量与收入成本关系图可以看出,当产销量在盈亏平衡点的左侧区域时,销售收入不能弥补总成本费用,产销呈现亏损状态;在盈亏平衡点处销售收入与总成本持平,处于不亏不盈状态;产销量在盈亏平衡点的右侧区域时销售收入超过总成本费用,产销盈余;换言之,在盈亏平衡点附近,产销量即便有微小的变化和调整,就会呈现产销量在亏损和盈余之间发生质的转变,而这种边际变动引起的转变是决策者必须关心的问题。

二、边际变动因素分析

经济学上,一项产品的价值(V)通常用产品的功能(F)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C)的比值来量化和体现,即V=F/C。管理者进行方案决策的目的就是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而这种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途径一:提高产品功能,降低成本;

途径二:提高产品功能,而成本不变;

途径三:不改变产品功能,降低成本;

途径四: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降低;

从正常实现产品功能的过程来看,某项功能的实现必然伴随着相应成本费用的发生,反之,成本的降低也必然会降低或削弱原有功能,因此途径一、二在实际生活中是困难的或者不可能实现的,后两个途径才是决策者应该首要考虑的手段。也就是,通过这些边际变动因素的微小变动和调整,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边际变动决策分析

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通过对边际变动因素的分析找到了提升产品价值的有效途径,但是这种分析只是决策的第一步,尚未解决目标实现的方法问题,而边际变动模型分析是最直观最方便的方法。企业经营决策活动始终离不开成本、利润、产量和价格这几个方面,最终是实现利润目标。而在日常管理中,产销量和单位产品的价格又是最直接相关的指标,以下以制造业的例子说明考虑边际变动的决策分析方法。

一企业考虑对某种新产品进行投资,预计新产品的售价是125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75元/件,年固定成本总额是60万元,则作为决策者,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1)企业达到损益平衡时所需的销售量是多少?

(2)为实现某一利润目标所需的销售量是多少?

(3)销售量一定时,若成本不变化,保本的单位产品售价是多少?

(4)单位产品售价变动或者变动成本增加时,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多大?

(5)当几种因素同时变动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解决上述几个问题的关键是,利用边际变动的模型(销售额=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预期利润)计算出各种情况下的盈亏平衡点。分析如下:

(1)保本销售量:600000/(125-75)=12000(件)

(2)假定目标利润180000元时保本销售量:(600000+180000)/(125-75)=15600(件)

(3)成本不变,预测销售水平为14000件时保本售价:(600000+75*14000)/14000=117.9元/件

(4)销售预测为14000件,实现按投资额120万元计算的20%回报率时,保本售价:

(600000+75*14000+1200000*20%)/14000=135元/件(5)原每年销售量为15000件,售价为125元。提高售价提高至150元时的损益平衡点

600000/(150-75)=8000件

(6)提高售价后,保本点的销售量从12000件降至8000件。但预计销量会从15000件降至13000件。此时企业的利润情况分析:

目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

即15000*(125-75)-60万元=15万元

预计销售价的利润:13000*(150-75)-60万元=37.5万元

使用新售价后利润情况:增加利润为:37.5-15=22.5万元

计算说明,增加的边际贡献(50增至75元),将足以抵消减少销量2000件所损失的边际贡献

(7)假定售价仍为125元,变动成本每件仍为75元,但固定成本总额增至80万元。计算保本点:800000/(125-75)=16000件

(8)单价为12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变动成本增至90元时的保本点:600000/(125-90)=17143件说明:变动成本增加15元,保本销售量就得从12000件增至17143件。

(9)若固定成本增至75万元,变动成本增至90元,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0%。预计销售量为15000件,原售价为125元。为了抵补成本的增高并取得既定利润率,确定新售价:

(750000+90*15000)/(15000-0.2*15000)=175元该企业能否把售价从125元提高至175元,并能保持15000件的销售量。否则,则企业必须接受较低的回报率或者停止生产该产品的事实。

从计算分析可以看出,以上指标计算结果均是达到损益平衡的数值,是边际变动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微小变动,就会对经营产生质的影响,而这是决策分析必须考虑的问题。边际变动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售价和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销售量是盈亏的决定因素,低于某一销售水平(保本点)则亏损,否则盈利;

(2)一定销售水平下,成本固定时合理的销售价格是决定利润指标或回报率的关键因素,低于某一销售价格则会亏损或回报率低下;

(3)变动成本的增加售价的变动对保本点有较大的影响,当预计销售量下降时,企业以较高的销售价格而销售较少的产品时可能会无利可图;

(4)各种成本因素增加时,为弥补成本增高并取得既定利润率,则需要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并保持一定的销售量,低于这个价格则会出现较低的回报率或者需要停止生产的窘况。

结束语

经营决策分析的任务是寻找使价值(利润或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方案和途径,关键环节是确定合理的的边际量。运用价值工程的分析方法,结合日常管理中是实际情况,先寻找出实现最优方案的有效途径,然后以边际变动为基本模型,确定可以使经营方案实现质变的边际量。通过两种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使经营决策更趋于科学合理。当然,在保证经营盈利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的综合运用边际变动的幅度问题,为决策方案的细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n·格里高利·曼昆编著.经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2]易建华编著.试论经营边际变动模型财务困境成本指标体系的构建,2007-12.

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篇3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政府主导型并购;机理

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分为解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1979—199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992—2001)和完善阶段(2002—20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阶段(2010一2050)四个阶段。在此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解体,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和成熟,我国政府的职能由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向以宏观调控为主转变,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发挥支配性作用。政府在我国企业并购中的作用也由主导作用向引导作用过渡,市场机制在并购中的作用由辅助作用向主导作用转变。因此,我国的企业并购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并购(1991年之前)、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并购(1992年~2010年)、市场主导型并购(2010年以后)三个阶段。本文对每个阶段的形成机理和动因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我国企业并购的运行规律。

一、政府主导型并购(1991年之前)的形成机理和动因分析

政府主导型并购,是指政府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运用其行政权力主导企业的并购活动,在并购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企业并购之所以会以政府主导型并购为主,是国有企业这种制度安排的必然产物。国有企业属全民所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权,国家的所有权具体由各级政府部门行使。改革开放之前,在以行政性指令为主要经济管理手段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合一,企业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均由政府出面组织,企业并购表现为政府以所有者身份对资产进行无偿划拨。1979年至1991年期间,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但由于未解决产权问题,政资、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所以政府在企业并购中起主导作用。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典型的“保定模式”:企业兼并采取自上而下的程序,由政府依据产业政策,以所有者身份进行干预,促进企业间的兼并。②政府主导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是减少乃至消灭亏损企业。1989年,我国政府部门颁布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规定被兼并的对象主要是:资不抵债和接近破产的企业,长期经营性亏损或微利的企业以及产品滞销、转产没有条件、也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亏损面不断扩大,如保定市在20世纪80年代初预算内亏损的企业占总数的80%以上,③由于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让这么多企业破产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财政对亏损企业的补贴逐年攀升,从1978年占财政收入的5.9%到1985年增长到10.61%,~1985年国家财政负担的企业亏损补贴为507.02亿元。呦了减轻财政负担,维护社会稳定,在政府的主导下,出现了优势企业兼并亏损企业的高潮。80年代全国累计共有6226户企业兼并了6966户企业,共转移存量资产82.25亿元,减少亏损企业4095户,减少亏损金额5.22亿元。

二、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并购(1992年一2010年)的形成机理和动因分析

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并购,是指在并购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于企业的并购活动,政府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法规诱导企业的并购行为,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在资本市场上选择并购目标。在“少破产,多兼并”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鼓励兼并亏损企业的政策。1995年5月,颁布的银行[1995]130号文件规定,兼并困难企业的优势企业可以享受免除利息、逐年还本的优惠;1997年3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补充通知》,政府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李善民和陈玉罡对我国证券市场1999年至2000年间发生的349起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并购事件不是由双方企业真正的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权交易,而是政府的介入。芳芳等(2002)对2000年发生的80起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国有股控股的上市企业中,并购并不是完全市场化行为,还保留着一些非市场化的因素。在这一时期,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此过程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与政府部门逐步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的过程,因此是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并购阶段。

(一)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企业并购的形成机理

1.企业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之前,政企合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使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国有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开始确立。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主体。但由于未解决产权问题,企业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后成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并提出“政资分开”,即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实行出资人制度。200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证;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这样,政资、政企逐步分开,企业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1997年我国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为51%,①2003年达到62%。90年代,中小型国有企业通过出售、重组、破产等方式的改革,逐步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到2000年底有430户进行了公司制改革,改制面达82.7%。于2006年完成国家重点企业的股权分置改革,将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实现大型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将真正确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主体,经营的自主性将大大提高,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资本市场上选择并购目标。

2.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政府行为方式向适应市场化方向的转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9年一1986年为第一阶段是改革的起步阶段,以破坏旧体制为主要特征;1986年~1991年为第二阶段,政府改革稳定发展和逐步深化,在理论认识上突出了政府职能的转变;1992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建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阶段。与此相对应,政府行为适应市场化程度也逐步提高,1994年政府行为适应市场化程度为24.3%,1995年为28.9%,1996年为33.5%,1997年为36.6%,2003年达到60%。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为企业在市场上自由并购提供了条件。

3.产权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的企业股份制改革进入高潮,一批产权交易市场应运而生。1988年,武汉和四川乐山成立了我国最早的产权交易所。1990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1992年后,山东等地先后设立了200多家产权交易所。在柜台交易最活跃的时期,全国名声较大的柜台市场是StaQ(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net(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全国电子证券交易中心)、武汉柜台、济南产权、淄博自动报价,以及天津和青岛柜台市场等。产权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所的兴起为企业自主并购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4.中介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坌至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不断壮大,到2001年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拥有注册会计师会员13万人,会计师事务所4300多家。法律中介服务业也已初具规模,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法律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达到4.8万多家,从业人员25万多人。其中,律师事务所9000多家,律师12万多人;公证处3200多家,公证员近2万人;基层法律服务所3.5万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l2万名;专利机构500多家,专利人4000多名。我国的行业协会和商会等民间组织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保险中介组织市场的主体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从近二十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看,中介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企业并购提供了更好的中介服务。

随着我国企业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产品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介组织的兴起以及法律制度的逐步确立,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2003年达73.8%),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企业并购的局面。

(二)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并购的动因分析

1.消灭亏损企业。推进国企的改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发挥,更多经营体制老化的国有企业步入困境。1978年,全部国有企业中亏损企业造成的亏损额为115.3亿元,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亏损面为23.9%,到1997年分别上升到1420.9亿元和43.9%。~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为20.3%,其中国有工业小企业亏损率达到85%,国有商业小企业亏损面达90%以上。各级政府部门为了减少亏损企业,推进国企的改革,追求政绩,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免息贷款、分期付款、税收减免等,鼓励优势企业并购亏损企业。

2.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随着我国改革的推进,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盲目扩张开办新企业,结果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产品结构雷同。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相似率为93.5%,西部和中部是97.7%,全国平均工业结构相似率在90%以上。由于行业内进入的企业数目过多,造成生产能力过剩,1990年全国纺织业生产能力1,3闲置,全国铝型材生产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只有25%,‘致使产品价格大战不断,过度竞争,效益下降。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为了应对竞争的压力,一些具有优势的企业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或经营效益不佳的企业进行并购,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如90年代,在技术、产品、资金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康佳集团,对实力较弱的牡丹江电视机厂、陕西如意电器总公司实施并购战略,注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优势互补,扩大了企业规模,使康佳集团在几年内快速高效的发展,成为我国第二大彩电生产企业。

3.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目前,我国国有资产实行“中央所有、分级管理”的体制,而从实际运转看,地方国有企业名义上是中央所有,但其资产收益、处置权利均在地方,分级管理实质上是分级所有,地方政府对其所辖范围内的国企拥有很大的权力。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后,拥有较大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成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组织。许多政府部门为了地方利益,鼓励区域内企业“强强联合”,通过优惠政策诱导区域内企业并购区域外的企业,同时对区域外企业并购本区域内的企业,则人为地设置障碍。

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篇4

林毅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1997年18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增长速度,如果这一增长速度能够维持下去,则至迟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这要从分析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成因入手。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政府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由于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投资规模巨大等三个特征。而当时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特点是:生产剩余很少,资本积累很低,市场决定的利率很高,不利于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项目的发展;可以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短缺,市场决定的汇率很高,不利于发展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由于剩余主要来自于农业,而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非常分散,导致资金动员能力很低。这样,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我国资本稀缺的农业经济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因此就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而需要政府出面,利用行政手段扭曲宏观政策环境,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一方面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动员资源发展重工业;在要素和产品价格被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金、外汇、原材料及生产必需品就需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配置,同时还需要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农业部门的化,对微观经营严格控制。这样,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逻辑起点,相继形成了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点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事实上,这种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是由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所导致的,世界上许多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采取了同样的发展战略以后,也形成了类似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在当时的状况下能最有效地动员各种资源,使得我国在资金稀缺、物质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很快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然而这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在微观方面体现为工人、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宏观上则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调。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缺乏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从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入手,旨在改进微观激励机制,激发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微观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率。微观单位自的扩大打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以更具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代替传统结构的制度变迁过程就以自我推进的方式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自的扩大和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18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每年9.8%的高增长速度,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认为是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前两个奇迹。在为所取得的成就欣慰的同时,令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我国目前这种高经济增长的态势还能维持多久,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在未来20~30年中还能保持高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持有这一观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来自于以下的分析: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1)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2)向其它国家学习、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先进技术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技术开发研究的特点是成功率很低,一般而言,95%的科研投资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而在取得成果的技术中也仅有一小部分具有商业价值,因此发明技术的成本通常很高;相对而言,模仿和购买技术所需的成本就要低得多。发达国家由于处于技术的最前沿,因此必须通过自己从事研究和开发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因而这些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高、时间长;而象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选择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上就具有后进优势,可以选择成本低、时间短的模仿或购买的方式实现技术进步。因此象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由于技术变迁的成本高,如果能长期维持3%左右的增长率就已经很难得了,而技术进步实现方式上的优势则使我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象目前这样水平的高增长速度并不困难。至于我国能保持多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则取决于我国同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日本在50年代开始经济的高速增长时,它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要远远小于我国在79年改革开放之初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日本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保持了近40年的高增长速度,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初至现在也维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因此从技术差距的潜力来说我国大致可以保持50年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还能够再维持30年。根据这一分析,对比目前我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简单的计算就能表明,如果能把我国与美国之间7%的年经济增长率差距再保持30年,则至迟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的GDp总值就将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以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为例,1993年美国的人均GDp是23400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则为470美元,这一数值是美国的1/50,而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5倍,因此在93年,我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1/10,如果我们能保持7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差距,则大约在35年后即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的经济规模就将超过美国;因为同样一美元在发?锕液头⒄怪泄宜芄郝虻纳唐肥渴遣灰谎模虼私峡凸鄣谋冉戏椒ㄊ枪郝蛄ζ郊鄯ǎ创朔椒扑悖夜?3年人均GDp为2300美元,则我国的经济规模大致为美国的1/2,那么在10年后即在下世纪初我们就将达到美国的经济规模。如果上述分析成为事实,则我国将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由盛而衰,继而又由衰而盛的国家,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二体制不配套引发的问题

林毅夫接着分析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的道路,从微观经营机制出发,然后逐步推向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总的来说,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滞后于资源配置制度,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则落后于微观经营机制。宏观政策环境改革滞后是有其原因的,改革之初,由于作为我国经济骨干力量的国有企业的特点是效率非常低、缺乏竞争能力、经营能力薄弱,如果象苏联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那样通过“休克式”疗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则国有企业必将大量破产,国民经济就可能处于崩溃的边缘,社会就可能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因此,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为了社会的安定,我国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这一改革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宏观政策环境改革的滞后导致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中微观经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宏观政策环境三者间的不配套,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国有企业亏损严重、银行呆帐坏帐问题恶化、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扩大、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以及粮食供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会威胁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具体分析如下:

1.国有企业亏损。

由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改革的落后,目前国有企业依然背负着许多政策性负担,这些负担包括:(1)沉重的职工养老负担和各种福利负担以及债务负担;(2)一部分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依然被严重扭曲;(3)有些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过高,不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政策负担的存在使得人们无法评价企业经营机制的高下和经营绩效的优劣,国家也缺乏对企业进行监督所需要的客观指标,国有企业总可以把任何亏损都归结为政策方面的原因所致,因为政府必须对因政策的原因所导致的亏损负责,因此企业的预算软无法硬化,当企业出现亏损时,政府就必须给予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自越大,企业以各种方式侵吞企业资产和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减弱,1996年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大致是1/3盈利、1/3明亏、1/3暗亏,97年则出现了全行业亏损。

2.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银行在收集信息和降低道德风险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在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时银行比其它金融机构要有利的多。因而在全球范围内银行在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整个经济至关重要,银行恐慌会引发整个经济的严重衰退,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银行的坏帐率太高,过高的风险使得公众对银行业丧失了信心,由此导致了银行危机和汇率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的深化,银行在我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今后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呆帐、坏帐比例高达25%左右,甚至比东南亚各国的坏帐率还高。

1996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如果这一局面不加以扭转,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银行体系极有可能受到外国投机者的冲击,由此可能导致我国的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从而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所产生的经济体制的不配套是造成银行业呆帐、坏帐比例高的主要原因。在实行拨改贷政策以后,国有企业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为了维持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政府继续把利率压低,低利率政策是目前向国有企业进行补贴的最主要手段。以1994年为例,四大国有银行当年的款额为4万亿元,其中70%以上贷给了国有企业,按70%计算,则银行向国有企业的款额为2万8千亿元,当年银行贷款利率为12%,而市场利率为25%~30%,两者间的差距超过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1994年国有企业从银行贷款中获得的补贴超过2800亿元,而这一年国有企业的总利润只有2600亿元。

因此,如果放开利率,则将使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大为加重,国有企业在1994年就将全面亏损。正因如此,利率在我国迟迟不能放开。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是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主要债务是银行贷款,因而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企业还贷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从而导致银行呆帐和坏帐比例的大幅度上升,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加。

3.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波动。

由于银行利率仍然被人为压低,预算约束依然没有能够硬化,这使得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每当政府放松对信贷和投资的管制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时,企业就会争相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投资的增加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储蓄并不增加,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增发货币来满足贷款的增加,而货币增加就会引发通膨胀,同时贪污腐化现象也趋于恶化,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就不得不推行宏观紧缩政策,砍投资,砍信贷,结果是在通货膨胀和得到控制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慢。这就是所谓“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现象。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波动具有周期越来越短、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不断增大的趋势。如果这种状况趋于恶化,我国经济就可能因此而崩溃。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放开利率,做到银行商业化和利率市场化。1994年的五个改革中,把这一点作为主要目标,但至今为止难于实行,原因在于低利率贷款是目前政府补贴企业的主要手段。

4.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问题。

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东部的优势主要在于制造业,中部适合发展农业,而西部则在矿产品的开采上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投入品以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在逐步放开工业产品的价格的同时,主要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却依然被人为压低,这等于是中部和西部在补贴东部的发展。东部发展越快,所需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就越多,因此中西部对东部的补贴也就越多,而东部本来就比中西部富裕,因此东部发展越快,东部同中西部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地区差距的扩大引起东部和中西部在对政策的需求上产生摩擦,东部希望更多的自和进一步的市场化,而中西部则希望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因此希望中央政府更加集权,所以中央政府就难以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东部同中西部间过大的差距使得许多中西部的农民无法安于农业生产,大量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打工,民工的进城与大批城市工人的下岗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就业问题变得十分尖锐。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大批的民工滞留在城市里,无所事事,极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5.我国的粮食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一增加来自于以下几方面:(1)酿造业等行业发展迅速,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粮食;(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肉食品的生产需要耗费粮食,据估计,生产1斤猪肉需要4粮食,1斤鸡肉需要2斤粮食,1斤牛肉需要8粮食,因而饮食结构的改善会增加对粮食的需求;(3)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6-18亿人,比目前增加30%至50%,对粮食的需求也将随之而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耕地最稀缺的国家,而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都要进一步占用耕地,所以增加粮食供给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政府对农业科研进行大量投资;另一方面,粮食的价格必须足够高,使农民有采用新技术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然而,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同时也为了保证城镇居民一定的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粮食价格一直没有放开,粮食相对价格偏低,农民因此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我国将来就可能象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鱿纸洗蟮牧甘彻┣笕笨冢甘澄;票亟驳缴缁岬陌捕ā?/p>

三结束语: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宏观政策环境改革

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篇5

关键词渐进决策民航放松管制政策影响

一、美国民航运输放松管制公共政策

所谓政府管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某种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规范和制约,主要通过管制部门对特定产业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进入、退出、价格、投资及涉及环境、安全、生命、健康等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来实现。

1978年以前,美国的航空运输业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航空运输企业的数量、经营范围、航线的经营权利、运营飞机的座位数量、票价等都是由民航委员会(CaB)决定的。这种管理模式从30年代形成以来一直未有多大的变化。在航空运输业处于起步阶段的30年代,这种过度保护的管理模式对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是必要的。但几十年来,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型喷气客机的出现,使得航空运输日益成熟起来,已经成为一种便捷、有效、安全的运输形式。尤其是70年代初以B747为代表的宽体客机的出现,使得航空公司的运力迅速增长,而运输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运力的增长,而由于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衰退,更使这种运力过剩的状况愈发严重,航空公司陷入全局性的亏损和经营困难。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载运率(LoadFactor)不断下降,票价不断上涨。这种矛盾意味着现有的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社会各界对航空运输业的管理体制提出激烈的批评,批评者认为过度僵化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航空公司的竞争性和活力,使得许多航空公司陷入了严重的亏损。

在航空运输业放松管制的20年间,航空运输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大批新的航空公司进入市场,原有的航空公司也在调整其航线和运营计划,同时也有许多具有良好声誉的航空公司由于不能适应新形势、采取适当的竞争策略而不复存在了,如泛美、东方、贝内夫等等。许多新的航线被开辟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享受到航空运输服务;票价作为一种有力的竞争手段被广泛地使用。原有的航空运输市场格局已发生很大的变化。1998年美国的航空客运量达到近6亿人次,比1978年增加一倍多;全国人口的50%在过去一年中曾乘飞机旅行过;美国航空公司的数量从放松管制前的20多家增加到1998年的90多家;航空票价的平均水平在扣除了通货膨胀的因素以后,20年中下降了约40%;客座率也比20年前大幅度提高,航空运输业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载运率从1976年~1978年的50%~55%上升到1996年~1998年的66%~68%。同时美国航空运输业的放松管制增强了美国航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二、中国民航运输放松管制公共政策的渐进决策分析

1.渐进决策模型的基本内涵。渐进决策模型最初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鲁姆于1959年发表的《“渐进调试”的科学》中提出。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的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进行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逐渐实现决策目标。在渐进决策中,决策者只进行边际的决策,只考虑有限的政策方案与有效的行动结果,只重视调试目标、重新检查资料,做连续不断的补救性的分析评估与社会片段的分析。渐进决策模型在分析以社会稳定为前提的政策变迁时是十分有效的。从认识论上讲,它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将决策的运行看作是一个前后衔接不间断的过程;从方法论上看,它注重量的积累,以量变达到质变,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达到最终改变政策之目的。它所主张的试错法、计算决策法、启示决策法、突破瓶颈法等策略分析手段无疑对现实中的决策助益颇多。

2.渐进决策模型在民航放松管制政策过程中的应用。(1)任何一项决策必然要与时间、信息等因素相关,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直接受制于决策者对决策备选方案及后果信息的了解程度。因此,决策者只能在对决策方案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就开始决策,继而边决策边执行,以期完成整个决策过程。我国的民航管制具有一定特殊性,政策的变革必须以了解这一特殊性为基础。我国的市场机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过来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民航业的一切活动都由政府的行政命令安排,管制存在于民航系统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对市场失灵状态的约束。如李晓钟等认为,我国管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因并不是因为市场失灵,而是源于计划经济惯性和本能。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航空运输的发展,使得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近30年的时间里,航空运输的发展非常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因此,中国的民航管制政策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自然转变,必须有一个逐渐人为调整的过程。

(2)渐进模型认为,沉没成本不允许决策者考虑所有的可供选择的方案,特别是政策方案的任何激烈改变。因此,现有政策对既有政策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面对着无法忽视的庞大的人力或物力上的投入。决策过程天然地对存在根本性变革的政策方案产生了排斥。民航运输业既是资本密集型又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所需的资本金额巨大,技术尤其是安全性的技术要求很高。民航的资产专业性强,在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退出机制的情况下,沉没成本非常高。近年来,民营企业对民用航空领域投资热情日益高涨,因此民航领域对非公资本开放势在必行。国内的奥凯、春秋、鹰联、吉祥四家企业已经成为国内首批试水民用航空业的民营公司,四家航空公司近期先后投入飞行。在现行体制下,我国民航的经营成本较高,飞机租赁、航材、航油、飞机起降费用等刚性成本占总成本的80%,可控成本如人员费用、办公费用等仅占20%。航空公司降低成本的空间十分有限。

(3)渐进决策模型是实现较少冲突的权宜之计。市场上买卖双方总要相互讨价还价,妥协的结果便是相互退让,最终取得能使各方等同或超过最低限度满足的“议价”。受到各方影响的政策制定过程,必定会使最终成型的政策方案成为协调各方利益的妥协物。例如,当1997年中国民航总局放松价格管制,允许机票打折时,整个行业表现出无序的状态,导致了全行业利润的下降,1998年甚至导致全行业亏损24.4亿元。价格管制刚刚松动,就导致全行业亏损。承担民航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民航总局不得不迅速采取紧急应对措施。1999年1月,国家计委和民航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国内航线票价管理,制止低价竞销行为的通知》,即“禁折令”。禁折令很快对改善整个民航业经营业绩产生了重要作用。1999年国内民航业盈利7.9个亿,一举扭转了1998年的亏损局面,同比减亏37.7亿元。但禁折令的实行使全国旅行社在1999年全年累计减少收入10亿元;各航空公司客流量也锐减,只好纷纷采取各种变相打折的办法争夺市场;消费者增加了交易成本,更加怨声载道。面对重重压力,民航总局意识到禁折令这种强行抬高价格的管制措施维持不了多久,于是很快出台航线连营措施。规定从2000年4月1日开始,国内各主要航空公司在102条航线上采取联营措施,联营涉及了国内25家航空公司。2001年3月,联营航线增至150余条,占到了全国民航航线总量的60%以上。航线联营使市场竞争度程度大大降低,是民航业市场化改革的倒退。而且,航线联营也不能有效杜绝犯规行为。因此,民航总局不得不在2001年分两次宣布共有15条航线可以公开打折,最低可以达到5.5折。这一阶段,进入管制是先放松再严格,使民航业由完全垄断过渡到垄断竞争。民航总局试图放松价格管制以促进行业竞争,但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市场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政企不分的弊病没有根除,没有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使得这一尝试引发了恶性价格战。民航总局不得已采取了违背市场取向的行政性措施以救市,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市场化改革、规制放松的倒退。

三、评价与思索

1.缺憾。(1)渐进决策模型始终强调缓慢式的冲突化解与步进式的目标达成。试图用片段性的、修补性的手段来弥合社会共识与现实状况之间的边际差距。例如我国的民航法制建设不完备,规制行为带有随意性。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民用航空法》(1995)、《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1986)、《国务院关于开办民用航空运输企业审批权限的暂行规定》(1989)、《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2002)等法律、法规,但没有形成航空业规制法规体系,甚至有些法规已经过时,对航空业的发展起阻碍、限制作用。规制机构出台的措施带有行政命令的色彩,主观随意性较大,不利于对其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监督。

(2)渐进决策模型允许试错机制的存在,允许对步进过程中新生的细小错误进行改正,并在这种不断的纠偏之中求取正确的结果。然而民航有其自身特点,其沉没成本及一次性投资均十分巨大,其影响力几乎遍及当代信息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巨大甚至难于挽回的损失。一味重复渐进主义中“纠正所有错误剩下的就是正确”的做法,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无论是航空技术的进步还是民航运输行业的发展,都承受不起这样高昂的成本。

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篇6

关键词:会计政策;盈余管理;会计政策选择;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8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2-0072-0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中,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中如是定义“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选择在西方被称为盈余管理,它是指管理者选择使管理者自身效用最大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完成,会计政策选择成为新会计准则实施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新会计准则在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给予了企业更大的自由空间,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现状

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监督、激励机制的不健全,诱发了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的现象,主要存在以下情况:(1)配股资格。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资格仍是一种稀缺资源,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最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这一配股的资格线,不惜代价采取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力保10%,出现了耐人寻味的“10%现象”。(2)微利现象。已有1年或2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免遭特别处理或摘牌的处罚,采取种种手段,使收益率保持哪怕是极低的微利水平,只要不亏损就行。(3)巨亏现象。对于无法做成盈利或是首次加入亏损之列的上市公司,为给下年扭亏留一手,有意做成巨亏,以免第2年连续亏损而被特别处理。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

1、会计准则的制定。现实中的财务会计存在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出现市场失灵的非理想条件下,会计理论研究者对许多重要的会计概念争论不休,尚无法形成统一的认识,会计准则要达到科学合理、内在一致的目标并不容易。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会计准则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同一种经济现象可以有许多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即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方法之间进行选择。这样,从会计规则制定的技术性因素考虑,企业必然可以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

2、会计的模糊性使其掺杂着主观判断。会计的模糊性是指由于会计对象的复杂性,会计计量方法、计量手段以及会计人员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性而导致的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形的近似性。在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报告过程中,存在太多合法前提下的供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师自主选择、估计、判断及预测的机会,对相同的一些经济活动,不同的会计师可能做出不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计原则假设本身又存在矛盾,都可能导致不同会计信息供给的存在。根据“不同的会计处理会有不同的经济后果”的原理,同样可以推出谋求不同的经济后果会导致不同的会计方法的供给。因此,会计自身存在的模糊性,为谋求有利于自身经济后果的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空间。

3、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在会计信息市场中,交易对象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方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会计信息的供给方是企业管理当局。从会计信息的供给方来说,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权利不断弱化,经营者地位不断上升。管理当局成为企业事实上的控制者,他们控制了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由于会计信息的其他来源不存在或即使存在也不为信息使用者所用,致使会计信息的提供被企业管理当局垄断控制。从会计信息的需求方来说,在我国,国有企业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所占比重都非常大。由于所有者缺位、所有权虚化等原因,作为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最大使用者的国家,根本没有会计信息需求的内在动力或者说这种动力很小。就一些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来说,其数量有限,执业水平不高,许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没有较深的理解,甚至根本看不懂会计报表。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不成熟和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内在动力较小等原因,他们对会计信息供给的影响极小。从会计信息供需双方的联系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步较晚,还不完善。相对于投资者手中的货币而言,资本需求者(上市公司)数量还很少,二者之间矛盾十分激烈,竞争受到很大限制,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因盲目追求投资机会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严重不足,这一切都为企业进行政策选择留下了空间和可能。

三、实例分析

本文结合在鼎盛期可控资产逾千亿的德隆系的一家上市公司,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由于德隆事件的影响,该公司2005年度财务审计结果显示公司发生亏损。自2004年度起,该公司连续2年发生亏损。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有关规定,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该公司股票于2006年4月25日停牌1天,自2006年4月26日起恢复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其公司公告中的主要会计政策如下:

1、坏账核算方法。首先,根据董事会决议,本公司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其次,坏账准备金的提取采用账龄分析法结合个别确认的方法,按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的比例计提。本公司根据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确定的坏账准备。

2、存货核算方法。首先,对于存货盘存制度,存货采用永续盘存法。其次,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方法,对于购入并验收入库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材料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产成品按实际成本核算,在发出时按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于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

3、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当存在若干项情况时,将存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一次性予以核销:当存在另一情况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本公司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存货成本不可收回的部分,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原则,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差额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4、分析结论及前景预测。该案例充分暴露了上市公司利用8项减值准备进行报表粉饰的行径。大量数据表明,减值准备具有一定的信号发送功能,当上市公司利用一次性计提大额减值准备进行巨额冲销时,很可能意味着该公司过去存在高估资产和经营业绩的行为。换言之,其以前年度的会计政策极不稳健。该公司2005年度发生亏损21042万元,累计亏损达54533万元;截至2005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16962万元,银行借款本息合计76781万元(其中逾期借款本息合计70193万元),德隆系公司占用资产39674万元。公司连续2年出现重大亏损,债务沉重,若不进行重组,将极有可能丧失持续经营能力。那么,这个公司有什么本事能在2006年扭亏呢?运用现行的会计政策可以吗?答案是可能的!该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把一切能在2004、2005年计提的坏账和减值准备都在这两年计提了,这样就可以使该公司在2006年及以后年度,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虽然在2007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如果这则规定能够将上市公司今后操纵资产减值准备这一利润调节的手段牢牢封死,那么,不排除一些公司会赶在新准则正式实施之前,利用2006年年报的机会,将以往提取的减值准备冲回调节利润。而该公司也许会幸运的搭上这次新会计准则的末班车,使公司摆脱暂停交易和摘牌的命运。

四、完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建议

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证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针对目前我国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应立足解决好以下问题: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明晰产权。产权的明晰界定是企业开展会计活动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只有产权界定清楚,会计准则的运用和会计信息的生成才会有效率。其次,增加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特别是保持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独立董事,这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对经理层实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措施。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的变更、变更的理由及由此产生的会计影响等,应受到独立董事的监督,并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各利益相关方或独立董事对管理当局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有权要求其作出解释或予以调整。

2、建立报酬和业绩相对称的激励机制。应致力于探索与上市公司业绩挂钩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制定较长期的经理人经营绩效评价标准,使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以增强公司经营者对股东的责任心,减少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2005年l2月,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试行)》就规定,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遵照本办法的要求实施股权激励,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3、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是上市公司实现有效治理的前提。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股东行使表决权的关键,是影响公司行为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力工具。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准则都强调企业既有适当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也负有进行充分披露的义务。这就使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增加,提高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总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是相关利益方博弈的结果。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实施,是政府作为宏观政策制定者与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围绕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博弈的第一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博弈会继续深入,上市公司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制度安排也将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汤竹青.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J].南方农机,2005,(01).

[2]柳瑗.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会计政策选择[J].广西会计,2005,(01).

[3]陆强.论企业的会计政策[J].会计之友,2005,(05).

[4]王运传.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及其评价[J].财会通讯,2006,(02).

[5]李秉成.企业财务困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篇7

论文关键词:会计政策,St公司,实证研究

一、引言

(一)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会计政策选择又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因素。作为上市公司的特殊群体St(Specialtreatment)公司,为了避免被摘牌、剥壳的命运,有着更强烈的会计政策选择动机。因此作为资本市场一项实现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保护利益相关者切身利益的制度安排——特别处理制度,这就与它制定的初衷相悖。

(二)相关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理论综述

(1)国外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发展动态

由于St制度是我国借鉴外国证券市场中的退市机制设置的,国外并没有和中国的St制度相同的制度,因此也就没有相同的研究。但是,又由于我国学者通常以实施St作为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因此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我们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可以从陷入财务困境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来入手。

夏马和斯蒂文森(SharmaandStevenson,1997)研究了即将破产的公司的操控性会计政策变更行为及其对发展和运用破产预测模型的意义。他们认为,即将破产的公司的管理人员相对于其他公司的管理人员而言,更容易通过操控性会计政策的变更来达到操纵对外报告会计数字来掩盖其绩效问题。

Haw等(1998)用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发现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连续亏损,在亏损第一年用应计项目和线下项目调减利润进行“大洗澡”,并且在以后年度转会。他们的研究同时发现,中国的投资者并不能“看穿”这种业绩管理行为。

此外,在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Zucca和Campbell(1992)虽然认为公司会出于利润平滑的目的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但他们认为更多的公司会因为大清洗而进行资产冲销;Chen等(2004)则认为发生较大亏损或高级经理人变更的公司更愿意提取资产减值准备,而且计提比例较高,自愿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和随后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导致的业绩上涨有很大关系;teho,wongandRao(1998)发现ipo公司将固定资产折旧和坏账准备作为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Beaver,eger,Ryanandwolfson(1998)与Liu,Ryanandwahlen(1997)等研究了银行运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petroni(1992)和petroni,Ryanandwalden(1999)等则研究了财产保险公司运用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另外,Visvanathan(1998),millerandSkinner(1998)和ayers(1998)研究了递延税款作为盈余管理手段的问题。

(2)国内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发展动态

我国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以规范性为主,实证研究为辅论文格式范文。1998年以前的研究较少,后逐渐增多。其研究对象从一般性问题到具体问题,研究方法从规范研究到借鉴和吸纳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与西方国家的研究相比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无论是在研究成果数量上还是在研究深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陆建桥(1999)通过应计项目来研究会计政策选择的手段。他选取了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的22家亏损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这些公司在出现亏损年份及其前后年份是否采取了盈余管理行为,以免出现连续亏损三年的情况,进行了经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公司在亏损及其前后年份普遍存在着普遍存在着调减或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

孙铮、王跃堂(1999)运用分布检测法对亏损和扭亏的上市公司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收益率在微利和严重亏损区间分布比较集中。微利公司采用对非营业性项目的损益进行调节的办法弥补营业性的亏损;亏损公司则通过操纵非营业性项目的损益做大亏损,为明年扭亏盈利做准备。

蒋义宏(1999)、陈晓悦等(2000)、吴东辉(2000)、鲍恩斯等(2004)对上市公司基于证监会配股政策中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10%”的反应进行的研究,证明了规避证券市场监管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要动机。

张相辉、张相丽(2005)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作了实证研究,以2001年发生首次亏损的78家公司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后发现:上市公司为了保证“壳资源”,回避“连续三年亏损要暂停或终止上市”退市机制,确实普遍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上市公司在已无法避免亏损的年度加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扭亏为盈年度减少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改变企业当期会计盈余,粉饰企业经营业绩。

魏涛、陆正飞和单宏伟(2007)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发现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的盈余管理相当倚重于非经常性损益。前者主要是为了实现扭亏和避免亏损等,后者则是为了平滑利润和避免利润下降。

李刚(2008)通过对比分析St上市公司与对照公司1999-2003年资产减值行为,可以发现St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模式。St上市公司在被St前,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但如果不得不披露亏损时,又会利用较高的资产减值进行巨额冲销。

二、St公司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研究

会计政策与企业组织形式密切相关,因此会计政策选择主要是由企业的组织结构决定的,而企业的组织结构又是由它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wattsandZimmerman(1986)曾将企业组织结构和环境结合起来,利用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并考虑到对外部第三方的影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总结出了著名的“三大假设”——分红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因此在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本土化分析时,虽然中西方的国情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从西方实证会计理论对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研究路径中看出,会计政策选择作为一种行为,对其动机研究应当考虑组织结构和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此外,从行为学的角度,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动机理论出发,动机的产生是由需求引起的,而需求又是由外部环境作用于行为主体的具体化,也可以来具体分析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

西方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三大假设”与我国有着较大的差异,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并不是完全成立的。王跃堂(2000)就曾以a股公司三大减值政策的选择为例,并结合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动机进行了分析,认为决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不是西方所谓的“三大假设”,而是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受政府高度管制的市场,证券监管政策不仅对上市公司的投资经营决策包括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有着实质的影响,而且还影响着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因此决定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证券监管政策论文格式范文。如ipo定价政策、配股政策和St政策等。

当上市公司被St后,不仅公司会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使管理当局面临很大的压力,也会影响股票的市场价值。公司发行股票并争取上市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利用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以扩张公司的规模、提高效率。而公司如果一旦被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那么公司上市的这一优势将会消失,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此外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在“壳资源”稀缺的中国证券市场上,企业要获得上市的资格非常不容易,供不应求的现实导致上市公司本身的“壳资源”非常珍贵,上市公司一旦暂停或终止上市,则就意味着壳资源的丧失。所以不管该上市公司的业绩如何,任何上市公司都不会希望这一“壳资源”的流失。因此,从被St的经济后果来分析,St公司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会更加强烈。在证监会的退市政策是以会计盈余数据作为执行依据的情况下,管理当局就会在公司经营业绩不佳、财务状况恶化时,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进行利润操纵,竭尽全力采取一些会计政策来粉饰报表以免于被摘牌。

在我国学者相关的研究中,诸如配股现象、微利现象、重亏现象也很普遍。对于前一年或前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被St或摘牌,采取种种手段使本年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哪怕0.001%的微利水平,只要不发生亏损就行。对于那些无法做成盈利或者首次加入亏损行列的上市公司,为了给明年的扭亏做准备,故意做成重亏,以避免连续两年亏损。对于那些无法摆脱被St的公司,索性做大亏损,清洗以前年度累计的包袱,为下年扭亏逃脱被摘牌的厄运埋下伏笔。

三、St公司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手段研究

通过上述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也为St公司避免被摘牌的命运而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做足了准备。实际上,从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来看,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行为过程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其实质是进行盈余管理,其过程也是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St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的变更,使其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们通过对其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手段研究,可以从更深层次了解其会计盈利信息的有用性和会计行为的形成机制。

(一)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新准则明确了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但如果能取得公允价值并且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见其在维持原历史成本的基础地位的同时,也强调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的重要性。虽然新准则在公允价值方面较以往也做出很多改进,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但还是留下了许多主观的空间,给St公司带来了有机可乘的机会。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式和比例的选择

2001年末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给予了企业很大的会计选择权,这种会计选择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如8项减值准备的计提。二是会计估计权,如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这些虽然给企业如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给企业操纵会计盈余提供了机会论文格式范文。

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美国SeC称之为“甜饼罐”手法。St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手段违规操作,视其为调节利润的“蓄水池”。虽然新准则规定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再以后期间转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St公司利用其调节利润的行为,但是具体的计提比例还是没有相应的明确,而且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讲,对于反映企业资产减值的真实状况,不利于提高其会计信息的质量。可见,新准则还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三)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选择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底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使用寿命预计数、预计净残值与原来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其包含的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好使用寿命。由于人们认识水平和技术手段的局限使得固定资产的各项计量错综复杂,这就给St公司利用折旧政策来实现利润操纵留下了主观选择的空间,人为的缩短或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变更折旧方法、调整预计净残值的现象时有发生。除了导致利润虚增外,还造成了各期会计数据的不可比,从而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此外,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选择也是上市公司进行税务筹划达到节税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方法选择的依据是根据重要性原则,是否是控制或重大影响需要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持股比例并不是唯一的依据。所以,St公司也经常利用这个方法来进行显失公允的选择行为,当被投资单位盈利是,其持股比例达不到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标准时,往往会通过追加投资、签订转让协议以及调整对被投资单位的管理、控制的影响力度等方法来扩大投资比例,不断地创造有利于采用权益法的条件,从而来确认更多的投资收益,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五)合并政策的选择

企业合并分为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处理方法,尽管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一般不影响企业对外报告的现金流量,但它们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以及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购买法下,仅将合并日后被购买方实现的利润纳入合并报表,而权益结合法则将参与合并另一方整个年度的利润纳入合并报表。而且购买法通常采用现金或债务方式收购被合并方,利息负担通常大于按权益结合法反映的换股合并,因此选择权益结合法有助于提高合并当期和合并后的利润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对实施合并企业的会计报表产生有利的影响,所以这就使得权益结合法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可能性。

此外,如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所得税的处理方法的选择等等也是St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权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之一。

四、St公司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上市公司以及契约各方都有着复杂的、综合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企业经营、投融资决策的各个方面,并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长远的。而且还可能改变企业当前和以后的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一系列决策行动。

(一)会计信息失真

对于St公司来说,其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当使用直接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会严重扭曲公司股票的实际价值,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当St公司滥用会计政策改变观察的数据,使得股票价格与实际的业绩大大相反时,就违背了信用原则的做法,不仅造成财务混乱,而且自行丧失了赖以生存发展的“诚信”这一有限资源,对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从银广厦、琼民源、红光实业,到郑百文、蓝田股份、大庆联谊等,他们都是通过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欺骗投资者欺骗市场,极大地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效率,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后果。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还有诸多不合理的方面,董事会成员与经营管理者存在人员交叉的现象,以及存在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因此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来歪曲真实的业绩,管理当局,包括大股东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是最大的利益受益者论文格式范文。而中小投资者是弱势群体,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其利益难以得到有力的保护。

(三)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会计政策选择不是一个简单的会计问题,它承担着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和分配经济利益的重任。政策选择所造成的后果,从而影响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并且最终导致了经济秩序和市场运行的不稳定。

(四)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企业的价值即企业的内在价值,在公平市场上的价值体现,是企业的属性、功能能够满足主体需求的关系,反映了企业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企业价值体现了企业未来的经济收益能力。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标准的,当正常的会计技术无法满足自身利益时,就会选择会计政策来操纵利润,使企业的会计收益大于真实收益,但是实际上并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从而企业的内在价值并没有发生改变,仅影响了企业对外的财务报表。这样就会导致企业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发生背离,信息的需求者以企业披露的信息来进行决策,就会导致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灵,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影响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秩序。

五、St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St公司的业绩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实证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些研究在考察其业绩时一般均采用会计指标,而会计指标的弱点就是很容易受到操纵,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国内对于St公司操纵利润方面的研究理论有余,但实证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St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其实有很多,本文仅仅是从会计政策选择这一个侧面进行实证分析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当其被特别处理的第三年公司经营业绩仍然不佳,财务状况继续恶化时,管理当局会尽可能采取一些多计收益、少计费用的会计政策,以避免账面亏损的情况出现。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St公司在摘帽当年存在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调高利润的行为。

假设二:St公司利润的变化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呈负相关关系且关系显著。

假设三:St公司利润的变化与长期股权投资涉及的投资收益呈正相关关系且关系显著。

假设四:St公司利润的变化与累计折旧的计提呈负相关关系且关系显著。

假设五:St公司利润的变化与累计摊销的计提呈负相关关系且关系显著。

假设六:St公司利润的变化与预计负债估计的比例呈负相关关系且关系显著。

假设七:控制样本指标的增长与其利润变化不具有显著性。

(二)样本选取

(1)研究样本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公司的CSmaR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公布的上市公司定期报表,以2007—2010年在沪深两市上市交易的a股St公司为研究总体,观察在09、10两年分别实现摘帽的St公司(包括St、*St、SSt、S*St)。然后选取其前一年的财务数据,即09年摘帽的选取其07、08年的年报数据比较,10年摘帽的选取08、09年的年报数据(其中有的数据还来源于中期报表)。因为在摘帽当年的前一年年末St公司基本上实现了扭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其扭亏前后的差异。由于考虑到金融类上市的财务会计制度的特殊性以及成本效益的原则,对部分不满足条件的样本予以剔除后,选取了47家St公司(其中09年摘帽的有30家,截止本文截稿时10年摘帽的有17家)作为最终的研究样本进行验证及分析。

(2)控制样本

控制样本选择的关键是要具有可比性论文格式范文。作为配比研究,本文根据同时期、同行业、同规模的标准来选取控制样本。本文以St公司撤销特别处理最近的一年会计报表(其中个别是中报)年限作为测试期,就此我们选取了08、09两年的年报作为测试期,满足了同时期的原则。同行业是指控制样本要与St公司的主营业务属于同一行业的明细板块。同规模是指控制样本与St公司在测试期当期年报中的年末资产规模相近。在满足了以上标准后,本文考虑了数量上的配比,最后选取了50家业绩较好的非St公司作为控制样本。

(三)实证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是检验St公司是否存在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以及采用何种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行为,这就涉及到影响因素与被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显著性的问题,又由于影响因素不止一个,如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累计折旧的计提比例的等,因此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本文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性和显著性的检验,通过和控制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来验证前面的假设。模型建立如下:

Y=C+β1×ZCJZSS+β2×tZSY+β3×LJZJ+β4×LJtX+β5×YJFZ+ε

模型中涉及变量的说明如表4-1:

变量

变量的含义

Y

因变量

利润总额/总资产

ZCJZSS

自变量

资产减值损失/总资产

tZSY

自变量

投资收益/总资产

LJZJ

自变量

累计折旧/总资产

LJtX

自变量

累计摊销/总资产

YJFZ

自变量

预计负债/总资产

投资收益涉及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C、β、ε分别为常数项、系数、误差项

按照上述方法和标准选取了研究样本和控制样本后,根据收集的相关公司年报中的数据,并计算了有关财务数据后,用eXCeL和Spa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

(1)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后面进行回归分析的初步,我们首先对St公司扭亏前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和营业利润的增长率进行统计,对比后得到的结果如下:

表4-2描述统计量

 n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标准差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7

-56.39%

676.75%

42.9274%

115.10421%

营业利润增长率

47

-80.51%

12286.34%

595.5470%

1832.65026%

有效的n(列表状态)

47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扭亏前后年度营业利润扭的平均增长了近6倍,最多的一年竟然增加了12倍多,但是利润的来源可能并不是主营业务,因为主营业务的平均增长不到50%,这就使我们有理由怀疑在假设一的前提下St公司可能利用了其他手段来调高利润以达到扭亏的目的。

(2)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找出St公司利用了哪些会计政策手段进行了利润调节,并且这些手段与利润的关系如何。

1.研究样本的回归分析

表4-3模型汇总

模型

R

R方

调整R方

标准估计的误差

1

.710a

.670

.618

.034500695281871

a.预测变量:(常量),资产减值/资产,投资收益/资产,累计折旧/资产,累计摊销/资产,预计负债/资产。

从模型汇总我们可以看出,调整后的R2为61.8%,说明该模型可以解释61.8%的变量,具有较高的解释系数,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表4-4anovab

模型

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1

回归

.150

5

.030

6.657

.047a

残差

.142

41

.018

 

 总计

.292

46

 

 

 a.预测变量:(常量),预计负债/资产,资产减值/资产,累计摊销/资产,累计折旧/资产,投资收益/资产。

b.因变量:利润总额/资产

从研究样本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模型总体上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从而验证了假设一,表明St公司存在比较明显的利用会计选择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

表4-5系数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B

标准误差

试用版

1

(常量)

.119

.029

 4.101

.000

资产减值/资产

-1.052

.523

-.305

-2.014

.041

投资收益/资产

.912

1.496

.092

4.610

.046

累计折旧/资产

-.107

.154

-.104

-5.693

.032

累计摊销/资产

-.579

.649

-.132

-7.891

.028

预计负债/资产

-.200

.375

-.081

-.533

.597

a.因变量:利润总额/资产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资产减值损失、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预计负债与利润总额呈负相关关系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投资收益与利润总额呈正的相关关系,这与我们前面的假设初步一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与利润总额显著相关,验证了假设二、三、四和五。但是假设六预计负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说明低估预计负债的比例还不是St公司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得到的回归方程如下:

Y=0.119-1.052×ZCJZSS+0.912×tZSY-0.107×LJZJ-0.579×LJtX-0.200×YJFZ

2.控制样本的回归分析

为了验证假设七,我们对选取的控制样本也进行了回归分析:

表4-6模型汇总

表4-7anovab

模型

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2

回归

.051

5

.010

.532

.751a

残差

.850

44

.019

 

 总计

.901

49

 

 

 a.预测变量:(常量),预计负债/资产,资产减值/资产,累计摊销/资产,累计折旧/资产,投资收益/资产。

b.因变量:利润总额/资产

从控制样本的模型汇总和多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选取的控制样本是比较好的,调整的R2达到了75.6%,说明样本的拟合优度较好。但是在多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看到,F值较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总体上没有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从总体上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显著,从而初步验证了假设一和七。

表4-8系数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B

标准误差

试用版

2

(常量)

.122

.028

 4.364

.000

资产减值/资产

-.158

.251

-.305

-6.019

.033

投资收益/资产

.051

.160

.092

.065

.751

累计折旧/资产

-.173

.155

-.104

-1.121

.269

累计摊销/资产

-.450

.661

-.132

-.680

.500

预计负债/资产

-.044

.180

-.081

-.242

.810

a.因变量:利润总额/资产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资产减值损失外,投资收益、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预计负债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从这些会计政策手段在St公司的模型中的显著相关到控制样本的非显著性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St公司确实存在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已经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St类上市公司存在比较明显的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这些手段主要包括不恰当的计提减值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投资收益。研究并没有发现低估预计负债的比例是St公司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要手段,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于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以进一步预防和规范可能存在的以不恰当的比例确认预计负债来掩饰自身业绩亏损的现象论文格式范文。

(二)研究启示

(1)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前面的实证研究已经证实了许多上市公司并没有正确运用会计政策赋予的会计选择权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这就违背了准则制定的初衷,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因此,要减少这种利用会计政策的弹性空间进行不适当利润操纵的行为,就必须针对现行会计法律法规在规范实务方面可能还存在的缺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规范。

(2)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会计准则规范了会计信息的产生,它解决的是一种“技术”上的问题。而对会计准则的恶意误用则属于准则实施过程中“人”的问题。从大的方面讲是公司治理生态的问题,不能仅仅归咎于准则本身。对于实施中“人”的问题,我们只能通过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加强监督管理等内外部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3)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审计

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警察”,其必须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提高独立审计的质量,要确保其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执业质量的基础之上。要努力建成和完善真正意义上的有限合伙制,增强其的风险意识和压力。

作为我国特有的产物St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者者起到了警示作用,也对上市公司努力改善业绩发挥了促进作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壳资源的稀缺,St制度也加大了上市公司进行“壳资源”保卫战的压迫感,从而导致更多的利润操纵行为,这与St制度建立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此,证监会应反思我国的St制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同时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

09、10年被撤销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一览表(截止本文截稿10.7.24)

09年被撤销St的公司

10年被撤销St的公司

股票代码

摘帽前

摘帽后

股票代码

摘帽前

摘帽后

000011

S*St物业

深物业a

000036

*St华控

华联控股

000020

St深发a

深华发a

000506

St中润

中润投资

000058

St赛格

深赛格

000517

St成功

荣安地产

000529

*St美雅

广弘控股

000518

*St生物

四环生物

000536

SSt闽东

闽闽东

000585

*St东电

东北电气

000578

St盐湖

盐湖集团

000692

St惠天

惠天热电

000592

St中福

中福实业

000751

*St锌业

锌业股份

000628

*St高新

高新发展

000979

*St科苑

中弘地产

000631

*St兰宝

顺发恒业

600115

St东航

东方航空

000638

*St中辽

万方地产

600185

*St海星

格力地产

000779

St派神

三毛派神

600773

*St雅砻

西藏城投

000780

St平能

平庄能源

600223

St鲁置业

鲁商置业

000906

*St建材

南方建材

600225

St松江

天津松江

000918

*St亚华

嘉凯城

600259

St有色

广晟有色

000925

St海纳

众合机电

600701

*St工新

工大高新

000928

St吉炭

中钢吉炭

600716

St凤凰

凤凰股份

600136

St道博

道博股份

600887

*St伊利

伊利股份

600139

St绵高

西部资源

 

 

 600198

St大唐

大唐电信

 

 

 600212

*St江泉

江泉实业

 

 

 600248

St化建

延长化建

 

 

 600329

*St中新

中新药业

 

 

 600369

*St长远

西南证券

 

 

 600466

St迪康

迪康药业

 

 

 600568

St潜药

中珠控股

 

 

 600657

St天桥

信达地产

 

 

 600703

St三安

三安光电

 

 

 600734

St实达

实达集团

 

 

 600743

St幸福

华远地产

 

 

 600745

St天华

中茵股份

 

 

 合计

30家

 合计

17家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从会计准则的性质看会计准则的制定》[J].会计研究,1996(2):

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篇8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信用合作环境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12-0056-04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关于农村信用社绩效低下的诸多讨论中,有学者认为农村信用社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是主要原因之一。关于信用社组织模式的改革,存在多种设想,多种争议。

200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试点工作在8省展开,而8省均采取了省级联社模式。

2007年8月10日,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海口市举行了挂牌仪式。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全国最后一家挂牌开业的省级联社,它的诞生,标志着农村信用社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全面建立,标志着从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基本完成。

显然,以上几种改革模式无疑都会使信用社的规模扩大。由此,引出两个问题:信用社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主导的信用社改革为什么要追求“大”规模?

本文试图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解释,具体结构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分析信用合作社的产生及其原则;

第三部分阐述了信用合作社原则对其规模发展的制约;

第四部分解释了信用社改革追求大规模的深层原因;

最后是简短的结论以及改革建议。

二、信用合作社的原则

世界上第一家信用合作组织于1847年在德国诞生,到目前为止合作金融的发展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其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为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合作组织的发展,1895年8月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合作社联盟,并制订了相应的章程。

1995年曼彻斯特会议对合作社原则作了再次修改。修改后的原则增加到7条:自愿和成员资格开放;民主的成员控制;成员经济参与;自治和独立;教育、培训和宣传;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关心社区。

修改后的合作社原则,对合作社民主管理的细节作了微妙的处理,对基层合作社以外的其他合作层次,不再强调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但在合作社盈余分配原则中,特意增加了公共积累不可分割的内容。

针对一些国家的合作社受政府控制和干预过多最终招致失败的教训,特别强调了合作社保持独立和自治的重要性。

上述修改,反映了国际合作社联盟面对各国合作社发展的新趋势,抱有几分顺应、几分保留的态度。

我国对信用合作原则的认识和解释有一个演变的过程,直到1997、1998年趋于稳定和完善。

1997年版《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把合作制理解为“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

1998年的《国务院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进一步改革整顿规范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把合作制原则解释为“自愿入股、民主管理和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

从上面的分析亦可得出信用合作社的原则:

一是自愿性;

二是互助共济性;

三是民主管理性;

四是非赢利性(谢平,2001)。

这些原则都制约着信用合作社的规模。

三、信用合作的原则对其规模的制约

合作社建立在自助、自主、民主、平等、公平和团结的基础上。遵循合作社的创立人的传统,合作社成员坚持诚实、开放、关心社会、照顾他人的道德价值观。这体现了合作的价值,合作社原则是合作社将它们的价值付诸实施的指导方针。合作社价值的体现及实施原则的最佳契合点要求合作社小规模经营。

(一)合作金融微观经济特征要求信用社小规模经营

合作金融微观经济特征是与其经营规模相联系的。在小规模经营条件下,其成员可以充分利用固有的当地信息源和信任资本,还可以充分利用自我雇用的优势,因而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但同时其一人一票的管理制度又容易造成更大的低效率,同时要耗费更多的交易费用。规模扩大后,其成员不再有充分的固有的当地信息源和信任资本可以利用,降低信息、监督和执行等交易费用的优势就会丧失,制度安排容易造成更大的低效率的劣势增大,耗费的交易费用就很高昂。

这样,它的微观经济基础决定它属于低效金融的范畴。

合作金融具有的这种利弊共存的微观经济特征,决定着它的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从宏观上看,合作金融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一种广泛的、稳定的、长期存在的金融组织形式;

二是从微观看,合作金融组织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好的就存在和适度发展,不好的就解散或者关闭。

这两个特点,在市场发育成熟、制度供给均衡的国家就体现得比较突出。

例如,在美国就是如此,每年有一大批合作金融组织关闭,但同时又有一大批合作金融组织成立。从地理分布看,全美各州都有信用社,信用社数目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同时,美国信用社普遍存在资产分散和小规模经营的特点。

(二)具有正经济外部性的低效经济要求小规模经营

信用社属于低效金融的范畴,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其具有正的外部性,即满足社员生产消费的融资需求,这就是信用社存在的理由。

但信用社不能转化为公共部门,这是因为这种转化的成本不能外部化,即把其成本外部化所产生的交易非常高昂,远远高出外部化的收益,对于社会而言是无法实现的。

那么,合作金融在这种可以明确预期的情况下,必然会理性的限制成本、收益均不外部化,即只向(主要向)社员服务。

因此,无论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的高低,都必须靠自身消化以换取其社员获得融资需求的便利。所以合作金融不能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力军,是十分明确的。

任何具有正外部性的低效经济都必须严格控制在适度规模以内,否则就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高度不经济(蔡,1999)。作为制度安排的合作经济组织与企业、公共部门也不同,具有自身特殊的规模调节机制。公共部门必须受立法的控制,社会通过法律严格控制其规模。企业受利润控制,是否赢利和赢利多少决定规模扩张与否。合作组织的规模控制来自其自身的机制,一旦规模过大其交易成本必然大幅度上升,结果改变了原有的成本收益比,部分社员会自动退出,规模缩小,交易成本下降,成本收益比恢复。成本与收益的对比产生了入社或者退社的动机,这就是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自愿入社和退社的理由。

因此,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是由参加成员的数量的多少控制的。但是如果由于制度安排的结果使

信用社一枝独大,这时它完全可以通过价格也就是利率转嫁出去,从而使成本外部化,降低了农村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

这就是合作金融存在的一个特殊危险:如果成员的出入并不决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扩大资金融通规模去掩盖实际成本的上升甚至亏损而继续生存并扩大,形成高成本――高亏损(或者高成本外部化)――高速度扩张的陷阱,结果是很危险的。

(三)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制约信用社的规模

在实际运作中,信用社建立公积金制度,形成不归任何个人所有而归成员集体所有的公积金。因此,更准确地说,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是一种复合型产权制度,它是由为数众多的大致均等的个人产权有机结合而成的复合体,在这种产权制度框架下,合作金融形成了其独特的平等合作关系(马忠富,2001)。

这种复合型产权制度决定了信用社特有的管理权制度:所有权主体对财产有限制的拥有要求每一个社员拥有相同的管理权。这就是信用社实施的一人一票为基础的集体管理权制度。该制度要求由社员集体拥有对信用社全部经济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实质上是信用社的每一位社员享有平等的管理权,反映了在信用社管理权上社员之间的平等关系。按照投票权应该与剩余索取权正相关模型看,股份公司的投票权与剩余索取权分配相一致,形成古典企业中资本所有者、监督者和剩余索取者统一于一体的格局。随着经营活动的复杂化,这种剩余索取权又逐渐转移到企业资本所有者的人――经理人员手中;合作社剩余索取权与投票权也要相一致。合作社在管理上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在收益分配上,根据交易额按比例返还利润,收益权分配与民主管理应该说是不一致的。合作制的基础是“剩余分享”,但其产权结构的特点是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合作社成员每人拥有不可交换的剩余索取权,导致合作社缺乏激励机制。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和经理人员缺乏激励机制,使合作组织制度成为组织规模扩大的制度障碍(张维迎,1995)。

四、追求大规模反映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缺陷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初始产权框架的确立上,与真正的合作制存在明显差别(曾康霖,2001)。一是全体社员对他们出资组建的信用社只是名义上的产权归属关系,而实际上的产权所有者却是国家或集体。这个集体并非全体社员组成的集体,而是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比较含混的集体。二是农村信用社“所有者权益”中的历年积累或亏损缺乏人格化的代表。按照现行制度,集体形成的积累是不可分割的,但这块资本金应由谁来代表,谁来享受,亏损应由谁承担,始终没有明确。三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不明晰导致法人治理结构残缺不全。从具体的组织形式看,指股东与董事会、理事会及经理(主任)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理事会、监事会、主任等人是否分设、如何产生、如何发挥作用、权责如何制衡约束等问题必须解决。四是产权关系不明晰导致管理体制不完善。出资人既不参与管理,也不承担风险。管理者管理但不承担责任,社亏人不亏。正是因为农村信用社的主人不做主,因此,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因此,又加重了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权虚置状态进一步固化。

由于产权不清晰及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假合作之名,行国有银行之实,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现的是国家的效用(汤武,2001)。而国家效用是多元的:为社员服务的合作制目标、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性目标、盈利性目标和规模经济目标。由于农村信用社是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及国家的隐性存款保险操作,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中,破产约束是失灵的,即不存在真正的市场操作原则。监管当局对农村信用社一直采取保护措施,对机构关闭持谨慎态度。

在农村信用社多元目标及破产约束失灵的背景下,道德风险问题变得非常严重。地方政府、借款人和信用社的管理决策层很容易结成利益联盟,和央行等监管部门博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决策层没必要关心如何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即便管理决策层确实懂得现代金融业务,也不能指望他们会尽力规避风险,寻求资产质量状况的根本好转。他们要做的就是将亏损和资金窟窿呈现于央行(谢平,2006)。

农村信用社的多元目标及破产约束失灵,必然导致其经营绩效低下。农村信用社面临众多指责,深陷泥沼,步履维艰。如果信用社达到一定规模,纯经营性赢利能够随规模扩张而增加,一定程度的费用增长和亏损增加不会对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倒也是改良之策。以乡镇为地理单位、业务单一、加上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性要求,使信用社只能局限在狭窄的生存地域中。地理限制和政策约束了农村信用社的规模经济发展。因此,就有信用社突破地域限制,追求较大规模的冲动。省级农村信用联社的成立是间接突破地域限制的重要表现。从而使基层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得以掩盖、外推,风险由省内信用社共担。这恰恰反映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产权主体不清的情况下,规模扩张绝非治本之策。

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已在全国普遍推行,由其承担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但省联社是由预算软约束的县(市)联社入股组成的金融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县(市)联社缺乏足够的能力来约束省联社,使之成为预算硬约束主体。进而,省联社只能成为依附于政府的、带有行政性质的企业,实际上成为国有金融部门安排富余人员的一个虚设机构。况且省联社的资本金十分有限,其风险承担能力也十分有限,将其列为全省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勉为其难。前面分析知基层信用社破产约束失灵,这同样适用于省联社。那么基层信用社的原有缺陷同样会发生在省联社。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由省联社替代基层联社把亏损和资金窟窿呈现给央行。可见,省联社模式并未触及农村信用社的核心问题。

五、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合作金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必要性来自于合作金融具有经济外部性,在成本内部化的前提下对社会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制度安排的动力,来自成员对其成本和对不能由商业银行供给的融资需求的满足所产生的效用所进行的经济分析与选择。但是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低效经济,不能与商业银行相提并论。因此,合作金融的微观主体通常面临三种发展概率:继续存在、关闭、商业化。因此,作为制度安排,对合作金融必须严格遵循其固有的特征的要求,一是保持其成本不能外部化;二是保证其规模由其成员数量来决定。否则,就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不经济。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信用社属于低效经济的范畴,它天然的具有只能在小范围、小规模经营的特性。其经济的规模由其社员数量决定。

2.信用社只能提供合作金融服务,并且主要向社员服务,不可能担当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作用。其他金融组织要向农村延伸,缓解信用社难以满足众多金融服务需求、一家独支的窘境。同时,也能为信用社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3.加速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这有赖于政府在二者关系中的恰当定位,尽快为合作金融立法,创造信用社发展的宽松环境。

4.信用社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缺乏网络,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在信用社自愿的基础上自行组建自律性的行业协会,协调相互间的竞争和合作。

参考文献:

[1]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1):1-13.

[2]蔡防,合作与不合作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农村观察,1999,(5):1―7.

[3]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55.

[4]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1995:127.

[5]曾康霖,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rJ],金融研究,2001,(10):32-41.

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篇9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风险,预警分析

1从微观企业收益状况考察财务危机

近年来,亚洲经济动荡不安,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

首先,从微观的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如出售手中持有有价证券及土地。但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可以说已经出现危机信号,这是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若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损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问题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正常经营。如三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2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3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3.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3.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祢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3.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4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由于存在风险反感,投资者所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用于回报承担投资风险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称为收益。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帐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它的成本有:1)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2)应收帐款管理成本,3)坏帐损失成本。应收帐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帐款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强化:1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2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3确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4建立销售责任制。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少平,李小燕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金融科学2000:116~17

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篇10

【关键词】St公司财务预警综合效益评价

一、引言

公司特别处理的规

定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公司法。《公司法》第157、158条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限期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1998年3月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了《关于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股票特别处理方式的通知》,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对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包括财务状况异常或其他状况异常的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即公司股票日涨跌限制为5%,中期报告必须经过审计,股票的行情显示有特别提示。如出现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即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在第一个半年公司仍未扭亏,证券交易所将直接做出终止其上市的决定。如果公司实现盈利,则可以按程序申请恢复上市。1999年7月9日起,依据《公司法》第134条有关“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持有的股票可以依法转让”的规定,深、沪交易所对暂停上市的股票开始提供“特别转让服务”。2001年2月24日,证监会颁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其中规定,暂停上市的公司在宽限期(通常为12个月)内第一个会计年度继续亏损的,由中国证监会作出其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St制度实施以来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如何?理论界和实务界以及广大投资者对它的评价怎样?如何对它进行完善?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展开研究。

二、St公司——处于风雨之中的诺亚方舟

St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司群体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St公司数量快速增多。截至2003年12月16日,深、沪两市共有136只戴有St帽子的股票,涉及119家上市公司,其中116家是a股公司,同比增长了80%。St公司被特别处理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由于利润追溯调整后最近两年连续亏损,如*St星源、*St江纸等;有些是由于不实资产扣除后,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如St东方、St金泰等;有些则是因为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如St麦科特、St珠峰等;有些是St公司虽然扭亏但没有满足撤销特别处理的条件而遗留下来的公司,如St吉发、St南摩等;有些是由于出现资产遭受重大损失、银行账号被冻结等重大经营及财务异常情况而被St,如St信联、St啤酒花等。针对目前我国被St公司的情况,陈瑜(2000)对此专门做了一个统计分析。截止1999年底,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曾被宣布为St的共有67只股票(包括a股和B股),58家上市公司(以下称为“St公司”),其中,1998年27家,1999年31家,

三、St公司的会计行为和会计政策选择——来自经济人假设的分析

1.经济人假设和会计行为的关系。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按照这种假设,人是通过深思熟虑的权衡和计算来追求最大利益的人,而“这种私利就其狭义而言是由预测或预期的纯财富状况来衡量的”(布坎南,1983)。adamSmith(1776)指出人是有理性的,利已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们的基本行为方式是在既定的约束与限制其追求自身的福利,当面对能够带来不同福利效果的种种方案的选择时,人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较多好处的方案,而不是相反。我们认为经济人假设同样适用于法人的研究,所以St公司的会计行为同样也离不开经济人假设的影响。

2.St公司面临的现实及选择。St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要在证监会更严格的监控下,努力改善公司生产经营状况,以求摘去“St”的帽子,恢复为正常上市公司;否则,将可能踏进更为沉重的“pt”家庭,进而面临摘牌的厄运。为此,St公司只能有两种选择,即要么进行公司改革,要么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对前一种,企业常用的方法是资产置换、债务剥离等债务重组措施,但从目前的运行看收效甚微;对后一种,公司主要进行会计政策变更,但由于变更空间有限,企业难以达到目的。

3.St公司进行会计包装——合理但不合法的选择。williamR.Scott认为会计信息生产具有私人动力和契约性动力。基于证券市场的法规政策压力,一些己亏损一年的上市公司为避免被特别处理,或是己连续亏损两年的公司为避免被停牌,在当年实际扭亏无望的情况下便产生了通过盈余操纵“扭亏为盈”,以逃避监管政策所规定的惩罚的心理。我国学者陆建桥(1999)针对亏损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显

示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年份,做出了能显著调增收益的操纵性应计会计处理,推迟出现账面亏损并因此而陷入困境的时间。”并且,为了避免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管制与处罚,亏损公司在亏损及前后年份普遍存在着调减或调增收益的盈余操纵行为。而且为了达到摘去“St”帽子的目的,St公司往往采用各种合法及非法的手段进行包装,如:虚增收入(提前确认收入制造收入);虚减费用(递延确认费用、费用资本化、潜亏挂帐);关联交易(关联购销业务、转嫁费用负担、转让置换资产、计收资金占用费、托管经营);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改变存货计价方法、改变折旧政策、改变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等);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处置资产损益、股权转让损益、债务重组收益、费用减免、税收减免、利息减免、地方财政补贴和返还等等);除此以外,我国一些企业还常常通过亏损平滑的办法来逃避被特别处理或摘牌的惩罚。亏损平滑指在已经发生亏损的情况下,公司会在某一亏损年度将以后年度还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在一年内将亏损做大,从而间接为下一年的扭亏为盈提供基础。

四、对St公司管理的缺陷——对现有制度和方法的反思

证券市场的相关制度安排不完善是不公正会计行为的外在诱因。不公正会计行为是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在现有制度安排下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所以我们在分析St公司的上述会计行为不当时一定要结合现行的法规制度的缺陷进行展开。

1.指标规定的缺陷。当前被戴上St帽子的公司主要是根据公司是否出现财务状况异常或其他状况异常,其中财务状况异常指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公司净资产低于公司股票面值。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公司的经营从理论上说最终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即亏损、保本和盈利,但实际上只可能有两种——亏损和盈利发生。而亏损和盈利本身就是一个不太精确的值,既盈亏临界点本身就是一个理论推导的产物。从计算的过程进行分析,根据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多步式利润表对会计盈(亏)的计算为:销售收入-销售调整额-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收益-营业外损失)-利息费用=净利润(或亏损)。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只要公式左边的任何一项出现问题,必然导致右边的结论是错误的。而一个上市公司,其涉及左边的事项可以说是相当复杂和庞大的,所以我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出盈利(或亏损)的答案是无法确保准确的。从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上述公式计算的结果用符号表示只有两种,如果是+号即为盈利,如果-号即为亏损(当然等号为保本,在此,不考虑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出盈利(或亏损)的

答案是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2.时间标准的不科学。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公司净资产低于公司股票面值将被戴上St帽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年就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用两年有什么依据,为何不用一年或三年?而且我们有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对该公司的影响。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品从最初投放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都存在一个有效生命的过程。各个过程可分为投放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明显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所以我们在进行判断时一定要考虑该公司是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的情况。如果是前者,也许盈利的曙光就在前面,也许再过一个月企业就会盈利,但就在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却由于连续两年微亏被戴上St帽子,结果是本来马上就要迎来盈利的企业,却被一顶St帽子推向了万丈深渊。当面临这样的结局时,任何一个理性的公司决策人都会要求会计进行财务报表的包装。

五、相关理论的分析——来自财务预警理论的启示

出现St就意味着上市公司的财务已经出现警情。所以必须用财务预警理论来对之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确定警兆,即要明确警情发生变化时的先兆。警兆包括警气警兆和动向警兆。在财务预警系统中,反映财务风险状况的一般属于警气警兆,而导致财务风险的经营风险状况属于动向警兆。当财务风险处于发作期时,其警兆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一是财务警兆,如资不抵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过度依赖短期借款;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存在大额的逾期未付利润;无法履行借款合同中的有关条款;存在大量不良资产;重要子公司无法持续经营且未做处理;无法获得供应商的正常商业信用;难以获得开发新产品及其配套投资所需资金。二是业务警兆,如主导产品属于夕阳产业的产品;已失去主要市场、特许权或主要供应商;人力资源短缺。三是或有事项警兆,如贴现;担保;抵押借款;未决诉讼;其他数额巨大的或有损失。如果上述警兆出现后,相应的警情也就会发生。警情的级别程度就叫警度。财务预警的警度一般分为五种: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在财务风险“发作期”时警兆及评分标准为:有财务预警,则其组成项目各为3分,无财务预警为0分;有业务预警,则其组成项目各为4分,无为0分;有或有事项预警,则其组成项目各为1分,无为0分。如果警兆指标得分为0,则为无警;如果警兆指标0

所以,我们在分析St公司的风险程度时一定要按照财务预警的理论来进行。正如葛家澍教授(2000)指出的那样“单个汇总的数据不能够充分传递一个主体的财务信息,必须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加以适当分类”。结合St公司的特点,我们认为在对St公司进行评判时也要进行综合考虑。

六、当前国内外财务会计报告综合分析的评述——为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寻求理论支持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杜邦

财务系统以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为核心指标,将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层层分解,逐步深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其分解式为: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通过以上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杜邦财务分析系统面向外部,以提供综合信息为主,是一种有效的财务综合分析方法。但是,它分别单独观察各指标的变动情况,不能将各指标联系起来分析它们对总指标的影响程度,并不能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

2.沃尔评分法。美国财务学家亚历山大.沃尔于本世纪初在《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首次提出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沃尔选用流动比率、净资产/负债、资产/固定资产、销售成本/存货、销售额/应收帐款、销售额/固定资产、销售额/净资产七个比率指标,并分别给以权重25%、25%、15%、10%、10%、10%和5%,按确定指标标准比率和实际比率计算相对比率,然后与其权数相乘即可确定企业信用总评分,以此评价企业综合财务状况。沃尔评分法的主要缺陷在于:无法从理论上证明指标选择数量的缘由、赋予权重大小的依据、某些指标异常变动时如何处理等问题。

3.z计分模型法(Z-scoremodel)。“Z计分模型”(Z-scoremodel)是美国人爱德华.阿尔曼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用以预测企业破产的一个模型。“Z计分模型”的模型是:Z=1.2X1+1.4X2+3.3X3+0.6X4+0.999X5。其中:Z——判别函数值;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该模型中的五个变量分别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X1、X4)、获利能力(X2、X3)和营运能力(X5),五个变量汇总反映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大小。一般地说,Z值越低破产的可能性越大,阿尔曼根据美国1970~1973年的计算资料得出:如果z值小于1.81,企业出现破产的先兆,破产的可能性极大;反之,如果z值大于2.675,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破产的可能性很小;如果Z值在1.81~2.675之间,则是在阿尔曼所称的“灰色地带”,企业的财务状况很不稳定。“Z计分模型”比起我国当前判断企业是否进行St的做法,应该说要科学合理得多。它综合考虑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力能力和营运能力。这个模型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它没有考虑企业未来的成长能力,同时它完全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但企业的许多具体情况完全用定量分析是不能实现的。

4.我国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国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有三套:一是1995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二是统计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1997年颁布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体系;三是财政部于近期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我国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总评、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

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率等”。财政部于1995年也提出了一套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它包括:销售利税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在这三套体系中,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无论是评价方法、指标内容、还是评价用途均优于前两套体系。但由于该指标主要侧重于国有资本金的效绩评价,同时还存在有待充实、完善的地方。

对此,钱爱民(2003)提出从目前我国来看,有关方面尚未制定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指标,理论界在这方面结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尚属空白。

七、重新构建St公司的财务分析框架——进行综合效益评价

针对St公司的特点,我们在考虑设计它的评价指标时要注重其评价指标内涵的多维性,包括:广度维指标(将评价的视觉扩散到投资人、债权人、员工、市场及社会等诸多方面)、深度维指标(在评价的层次上,由表面业绩向内部经营挖掘)、远度维指标(就是在评价的时域上,由短期向长期,由现实成绩向未来发展潜力渗透)。

1.建立St公司综合效益评价。由于投资者对St公司最关注的是他们的投资是否能够得到保值和增值,所以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综合效益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按照“客观、公正、综合、规范、科学、全面”的原则,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营运、财务收益、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2.综合效益评价的思路、方法和对象。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针对性强”的基本思路制定,以发展能力为核心,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采取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综合效益评价的对象主要是那些连续两年发生亏损,即将被戴上St帽子的公司。如果评价后,认为该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能力,同时经营风险不大的话,则可以将这个公司列人观测公司的行列,可以给其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发展。当然,如果经过评价,认为这个公司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经营风险又大的话,则可以对其进行St,并可以根据上述财务预警的警兆指标计算方法进行警情、警度计算。

3.综合效益评价的内容和指标设计。综合效益评价的内容和指标设计一定要考虑St公司的特殊性,即St公司的投资者的关注域和其他公司的不同之处。将公司的资产安全状况、发展能力状况、资产营运状况、资产流动状况、财务效益状况、偿债能力状况作为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

4.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由评价指标和评议指标两部分组成,评价指标包括三层次的指标,其中资产安全

状况、发展能力状况、资产营运状况、资产流动性、财务效益状况、偿债能力状况组成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分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反映效益评价的基本情况,可以形成企业评价的基本结论;二级指标下再分若干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是依据公司有关实际情况对二级指标评价结果再进行逐一补充,以此形成公司效益评价的定量分析结论。评议指标是指对影响公司经营效益的非定性因素进行判断,以此形成公司效益评价的定性分析结论。在具体进行计算时可根据上述指标在St公司的判断中所占的重要性确定分值,评价指标占80%,评议指标占20%,评价指标满分100分。根据各个一级指标在其中所占的重要性再进行分配,如确定发展能力评价为23分,它所属的两个二级指标可分别定为销售增长率13分,资本积累率10分,在二级指标下面还可以分出三级指标,总资产增长率7分,固定资产成新率6分,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10分。按同样的思路可将评议指标进行相应的划分和配予分数。

5.综合效益评价的评价报告和结果运用。通过采取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定性分析为辅助,实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互校正,以此形成企业效益评价的综合结论。该报告是由评价工作组完成全部评价工作后,对被评价的公司在评价年度内资产安全状况、资产营运状况、资产流动状况、财务效益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判断形成的综合结论的文本文件。它可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正文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描述、主要指标对比分析、评价结论、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等。报告附录包括有关评价工作的基础文件和数据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

陈瑜.2000.对我国证券市场St公司预测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6

陆建桥.1999.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会计研究,9

葛家澍.2000.论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会计之友,8

李安定等.2004.上市公司财务失败预警研究,理财者,2

张津.2001.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研究.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