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二历史课程十篇高二历史课程十篇

高二历史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4:17

高二历史课程篇1

笔者是高中一线教师,亲身经历了新课程实施以来一轮高中教学,关注“教材的二次开发”。为了适应新课程条件下教材理念的现代化和内容时代性、学术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了实施有效教学,弥补教与学的缺失,本文就高中历史教材的二次开发谈些实践操作的原则、方法以及切身的体会,望与各位历史界同仁共同探讨,共同研究。

究竟什么是教材的二次开发呢?所谓教材“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它既有教材为依托,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首先,教材“二次开发”是基于教师教育哲学的一种课程实践。教材的“二次开发”存在于教师的日常生活,反映教师职业的内在必然需要,回应教育情景和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诉求,它立足于教师自己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知识,直接指向课堂教学。

其次,教材“二次开发”不仅是学生要学习掌握的对象,而且也是动态生成课程意义的“媒介”。所以,学生是教材“二次开发”的主体,不能被排斥在“二次开发”的过程之外,被动地接受教师开发的“产品”或“成果”。学生也拥有“二次开发”的权利。

那么如何才能对教材进行有效、合理的二次开发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以下几种方法:

一、补充典型史实材料,帮助学生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尤其是教材每一章节中没有史料论证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史料。需要注意的是史料呈现之后,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规律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调整教材中原有知识点的顺序,理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许多研究证明通过对讲述内容进行组织及精心安排所呈现的内容序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挖掘知识内涵,将隐藏在知识背后的联系显性化,将所教内容线索化、结构化。

这种调整教学顺序,整合教学内容的方法主要有:单篇课文教学顺序的调整;专题内课文的整合;必修、选修之间的整合。

三、通过挖掘教材易忽视或隐性的内容,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从学生的不同认知角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当前,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材料、网络等等新型的教学媒体都广为教师所用,而教材本身的助读系统和教材的二次开发却经常被忽视,如注释、图片、附录等,它们往往是教出新意的关键所在。

尤其是人教版历史教材,无论是必修模块还是选修模块,都有单元导入、《课导入框》、“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注释和插图,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内容对正文进行说明、补充或延伸,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正文,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努力改进测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历史、感悟历史

测评训练是帮助学生运用已学历史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观察、解释、评价历史与历史有关问题,进一步走近、体验与感悟历史的重要手段,是有效实施课程再开发必不可少的环节。历史测评训练应努力突出史料、史法在历史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思考解决问题,形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思维准则。

为此,教材在测评部分设计了“探究学结”“学习延伸”。“探究学结”对每课必须掌握的内容进行检测;“学习延伸”内容丰富是为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同学设计的可谈探究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实际需要,补充一些测评训练

历史测评训练的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如何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训练,用足、用活学习空间,达到课标中共性与个性的发展目标,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综合发展效果,应是中学历史课程测评训练及其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

五、通过组织研究性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

(1)研究性学习。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研究性学习无疑是一种较开放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只在必要时对学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指点。

(2)学案。“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结构”“知识梳理”,“探究思考”,“同步练习”,“质疑与反思”。

(3)引入相关课外知识。

教材是重要知识点的浓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补充和引入相关课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内知识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认识的深刻性。

综上所述,教材的二次开发融入了教师鲜明的个性设计,建构出一种研究性的程序与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教学活动充满启发性,让学生得到更多地体验或感染。

参考文献

[1]陈玉琨.《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商务印书馆

[2]仇忠海著.《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教育/全国中学骨干校长高级研究班文库》

[3]傅道春编.《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新课程与教师成长丛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6]赵丽敏.“论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开发”,《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7月

高二历史课程篇2

一、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分类

1.通过文字的形式为历史课程提供乡土教育内容的课程资源。如《福清纪略》、《走进福清》系列丛书、《玉融文化青少年读本》(《福清史话》、《福清名胜》、《福清民俗》、《福清人杰》)、《激情二十年系列丛书》(《解读福清》、《聚焦福清》、《见证福清》、《品味福清》)、《福清古代人物》等等。

2.以实物或活动的非文字的形式运用于乡土历史教育中的课程资源。实物形式的乡土课程资源福清比较著名的有:南少林遗址、弥勒石佛、豆区园、瑞云塔、龙江桥等。活动的形式的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有一些史见证人、文史专家、非物质文化继续人、中学历史教师等。

3.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以电子网络为平台,为乡土历史教育提供数字电子化形式的课程资源。福清规划馆和即将对外开放的华侨博物馆就具备了以上数字电子化的功能。

二、收集和利用福清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1.查阅福清相关历史文献,如《福清县志》(乾隆版)、《福清市志》、《玉融乡音》、《福清侨乡报》、《福清政协文史资料》以及晚明内阁首辅叶向高的手稿《蘧编》等。

2.考察福清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如拥有国家4a级风景区的石竹山、东张镇南少林寺遗址、海口镇部级重点文物和全国最大的弥勒佛石雕像、渔溪镇日本最大佛教宗派的黄檗宗祖庭万福寺、东张镇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诸多名胜古迹。

3.整理福清古代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如《福清民间文学》、《三朝阁老叶向高》、《宗鹤拳师方世培》、《一代禅师隐元》等。当然了,利用现代互联网络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全面收集并加以整理,应该是最便捷的有效方式。

4.到福清相关镇街调查访问。走访、考查当地先民遗迹,如访问一都关东寨何氏村民等。

三、福清一中在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方面的尝试

只有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进入课堂,与广大中学生互动,这样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依托福清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利用,开发校本选修课程正是体现了这一精神实质,玉融文化的传承也将随着课程的深入实施而幽香不绝。

可以说,福清的乡土历史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但是哪些内容可以利用?又以怎样的原则进行整合呢?我们认为在实施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立足于“二次开发”,科学地选择我们所需要的学习内容。选修课程资源的校本化研究,要求教师结合学生提供的学习要求对课程资源进行研发,以学习主题形式加以实施。其方式一是新课程教科书的补充与改良,使之适合本校学生要求和学习水平。二是发挥本校教师特长的选修课程资源研发,主要根据教师的爱好特长,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择教学主题和内容。各个学校应根据历史学科课程目标、课程指导纲要及课程标准或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及其要求,将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本校的特色、条件紧密结合起来,选择适当的内容、合适的主题开发。

福清一中有光荣的革命历史,革命师生的战斗历程和为人民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在新民主义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他们的光辉业绩也永远彪炳于福清革命史册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该校1925—1949年光荣的革命历史,知道的人并不多,包括近几年分配到一中的教师。因此,从2002年12月开始,一中历史教研组就着手编写《福清一中革命史》(1925—1949)。他们想通过此书,能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在校生了解学校光荣的革命历史,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下定决心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通过大家艰辛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整合,将乡土课程资源与该校历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书中共分10个章节。第一章是《福清置县沿革》,第二章是《学校在大革命浪潮中诞生——兼谈我校的历史沿革》,第三章是《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第四章是《参加抗日救亡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第五章是《开展争民主求解放的斗争》,第六章是《党团组织的先锋核心作用》,第七章《弘扬“慨尘精神”争创中华名校——记一中创始人、辛亥革命元老郑慨尘先生》,第八章《支持革命的好校长——陈云官》,第九章《我们的好校友——周裕藩烈士》,第十章《挺立在凤凰山上的丰碑》。整个校本课程共开设16个课时。2009年9月,该校历史教研组又集合全组的力量开发了一本新的课程《学福清历史名人做一中优秀学生》,再次受到学生的好评。“二次开发”实现了教材与乡土资源、课内与课外、人文素质与高考应试的有机整合,在尊重学生基础的前提下,实现了“以学定教”。

为了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2008年,我们对参与《福清一中革命史》这一课程学习的学生下发了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35%的学生认为在没有学习此门课程之前就了解学校的历史,有93.15%的学生认为此门课程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有98.71%的学生认为开设此课程是有意义的,有85.37%的学生表示对历史校本课程感兴趣,有91.25%的学生表示喜欢课程呈现方式,83.57%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激发他们热爱母校的情感。调查结果表明,该校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开设符合学生实际需要,能够提高学生对家乡、对母校的认同感。

四、关于开发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几点思考

1.整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历史校本课程不能盲目进行,需要课程专家特别是福州教育学院的专职历史教研员的具体指导,我们期盼着专家能给我们更多的指导。

2.整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历史校本课程,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全校师生,特别是历史教研组全体成员不断的大力配合,提供素材,不断完善其内容。

高二历史课程篇3

一、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教学思维下使世界近代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近几年,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进行了不小的改革,除增加了适应当前社会要求的应用型课程外,还增加了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性课程、实践等,这虽然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受这种应用型学习思维的影响,许多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热情上也对这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比之下,虽然世界近代史课程同样也培养学生能力,但受学生、教师的关注度不够,这也是造成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时间受到压缩。世界近代史课程被严重压缩,但是,教学大纳及教学要求没有改变,这就要求世界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内容全部讲完,这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形成教学质量下降、学习关注点降低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二)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陈旧

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应以教师阐述历史为主,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真实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活动的阐述,通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研究,达到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的目的。但是,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仍以政治性分析为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仍以背诵标准答案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学习过程僵化,无自主能力,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失去对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目前,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仍像高中教学一样,以教师课上讲解,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方式为主,教师只重视课程内容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单一、重复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心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世界近代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史等相关学科断层

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本上的内容,而忽略了与本时代历史事件相关连的中国近代史的讲解,与相关历史知识断层的问题,使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仅将之作为一件独立的事件来看待,缺乏连续性、全面性的思考,使历史事件、人物分析相对片面。

二、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初探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课堂重视学生参与度

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不仅以教授知识为中心,更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对学生查阅史实、分析史实的能力培养为主,因此,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注意将课堂多放给学生,通过布置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要学习的历史时期的全部史实,由学生向学生讲解的方式,达到学生间相互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对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工具选择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图册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历史图册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画展示,向学生讲解相关历史。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历史图册向学生展示所要讲解的历史史实的脉络,引导学生清晰地了解当时世界各国、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面貌,与此同时也可与中国近代史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建立全面性、系统的历史观。

近几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不断的应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影像资料的展示,向学生展示更为真实的世界历史,有利于学生记忆。如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课程学习中,我们通过播放关于二战史实的资料影片,配合教师前期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二战的认识,同时向学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自行查找资料,分析二战对当今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许多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甚至提出了如果没有发生二战,当今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又将如何的反思。

(三)介绍学术界相关研究信息与成果,让学生自行分析

高二历史课程篇4

关键字:高中历史;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高中历史是高中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加强高中历史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尤其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不应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纵观高中历史课堂,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比比皆是,现阶段,如何推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度改革,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

目前,对于什么是课堂有效教学尚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凭借多年教学经验,认为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学生有效的学和教师有效的教。教师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的展开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并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其主要特征体现在: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是衡量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准。在历史课堂上,如果教师讲的眉飞色舞,而学生昏昏欲睡,则不能称为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所以,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于老师的提问积极回答,并能就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二)教师教学理念新颖

教师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历史课的教学不是简单的重述历史事件的人物、起因、发展和结果,不是让学生单纯的死记课本。而是应该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新课改的变革步伐,更新教学方法,有主线、有重点的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获得共同发展,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三)课堂气氛活跃

有效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师生和谐的。高中历史课本内容本身枯燥,高中历史教学不是简单的将历史事件进行重述并要求学生熟记。高中历史老师应该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历史课本活起来。比如在讲解鸦片战争的危害板块时,可以配合图片或视频等资料,而且可以和时下的话题相结合。有人说网络、智能手机好比鸦片,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熟知中国历史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热点的敏感度及思考问题能力,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历史教师的不断摸索与创新。尤其,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与落实还存在难度,不可避免的导致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割裂

新课程明确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应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但是,在目前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迫于高中升学压力与学校考评标准,高中历史教师往往侧重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念目标,甚至将三者割裂开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极为不利。

(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取舍不当

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有的高中历史教师在选择讲课内容时完全抛弃课本,在教学中大量引入课外资料,导致讲课内容庞杂,内容与课本结合不紧密,重点不突出,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却偏离了历史教学的目标。而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历史教学内容多通过图片与视频进行展示,而缺少重难点的深入分析,脱离了教学目标。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高中历史课堂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历史课堂上出现了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多次组织分组讨论,表面看上去课堂气氛活跃,其实使教师教学的过程被割裂,教学知识不系统,学生掌握有难度,在讨论过程中开小差、说话的现象严重,致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成效不大。

三、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采取如下对策:

(一)有效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结合

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的桥梁,历史基础知识可以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获得,但情感与价值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在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水平层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以实现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结合。

(二)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做到重点突出,难易适当。在教学方式上,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以及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学习延伸”等辅助资料,来增加课堂讲解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合理设计高中历史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综合运用影像、史料、问题、角色体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心感其情,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且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情感升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在课堂上不应拘泥于课前设计,可以随机应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问题讨论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以达到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目的。

总之,高中历史老师通过合理的设计课堂,实施有效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结合,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而且还可以创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探求真理和未知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中寻找到快乐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黄蕴霖.改进历史教学策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J].新课程(下).2011(03)

[2]杨静.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4(02)

[3]王奎.试析高中学生管理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考试(教研版),2012(09)

[4]杨瑞,冯文全.试论高中学生的网络生活管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学科研版),2007(08)

高二历史课程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教学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进行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开始面临着更多的要求,但就目前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似乎还存在一定难度。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从上文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大致掌握了高中历史课程在整个高中教学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发挥的作用,但就目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实施的情况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脱离生活实际,教材内容过于抽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在不断更新,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断增加,高中历史教学的开展,始终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知识加以阐述的方式已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热情,教材涉及的年代以及事件都过于遥远,严重脱离当下生活实际,课程教学开展举步维艰。

(二)教师教学能力低下

时代在发展,教学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纵观历史教师的能力状况来说,却依然处于过去陈旧、固步自封的状态。在教师自身都不能对社会讯息进行有效吸收的前提下,学生自然而然无法获取相应的知识热点。

(三)教学模式单一枯燥

高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内容多数与时间、人物事件有关,传统教学模式中,历史教师普遍采用时间串联或任务相关的模式展开具体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了。

二、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实现的途径及对策

针对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今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变教学理念,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

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与当代实际联系程度的高低。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基本都停留在过去的某一时间段或者历史时期,与现今相去甚远,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就会变得较为被动。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将书本中的知识点与当下的社会热点进行紧密联系,从而降低教学的抽象程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比如就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五单元十五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这一内容的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展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合上书本,以“现在生活离不开哪些工具”为题,让学生们进行畅谈,然后随机抽一些学生进行观点的表达;在学生发言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其中必然涉及到手机、QQ等通讯工具以及公交、出租等交通工具,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顺势推出课程教学的主题,以今天的眼光去了解和评价过去交通工具以及通讯工具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对于下一步的深入教学,也能起到有效的铺垫作用。

(二)教师自身素质及教学能力的有效提高

就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除了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之外,教师还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对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进行提升,不断完善自身知识架构的基础上,提高相应的业务能力。教师在拿到教材时,首先应对教材的整体框架进行了解和掌握,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为今后教学策略的有效制定收集必要的依据;每一堂课开始之前,为了保证相应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对相关知识点机械拟定横纵向的扩展,从而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张力和弹性。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出色地完成相应教学任务,同时对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以及教学能力来说,也是一种提升。比如就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中国民生百年变迁”这一活动探究课程教学的开展来说,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除了现有的教材内容之外,教师可以尽可能多的去收集一些与国民变迁相关的材料,在丰富整个历史课程教学层次的基础上,扩充自身的知识信息量。

(三)教学模式的转变,多媒体软件的有效应用

除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及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完善之外,还应对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变,对多媒体等新兴的教学模式进行充分利用,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比如在“充满魅力的书画与戏曲艺术”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绝非易事,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及戏曲的魅力,那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就不是难事了。

三、总结

历史课程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点综合课程,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高考成绩,同时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养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及影响。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开始面临新一轮的挑战,针对目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基本现状,要想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开始,为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还应从教师自身素质及教学能力的完善入手,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在教学中,建立起历史事件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还需对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利用。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历史教育工作者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针对高中历史课程面临的挑战和革新,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以及教学模式的摸索,不仅是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同时也是神圣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王淑华.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刘景林.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的普适性与特殊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史鑫.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11.

高二历史课程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观念

高中历史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因此,在历史教育中,学生的态度、愿望、激情和学习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诸多的主观因素中,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激发学习激情的唯一桥梁。

一、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对高中历史教育而言,专家们认为新课程目标体现出学生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值得借鉴。

一是材料学习法,即在各个专题的学习中,运用识读、记忆、体验、表述、制表归纳、置疑、比较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材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和实物的),并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为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感知、理解和解释历史,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热爱历史学习的激情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是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在历史学习中,通过观察学习法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学好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学习中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如历史文物、历史遗址等,从中发现它们的特点,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相联系。通过观察对金字塔、故宫等历史图片的观察,从而理解为什么联合国为把它们列为人类的文化遗产。通过观察学习法,可以使学习者具有更为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从而为思维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思辨学习法。指的是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的置疑、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同时,在已经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对其他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运用思辨学习法的关键是善于选择需要学习的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并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体系,最终得出自己的新见解。在运用思辨学习法时,要善于同他人交流观点和看法,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和拓展观察视野,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解释更接近真实与客观。在思辨学习过程中,要正确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获得对历史过程的初步认识、掌握历史概念、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历史事实和性质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达到深刻理解和认识历史的目的。

四是实践学习法。所谓实践学习法,是指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情境模仿和解释现实问题等途径来学习历史的方法。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关键是事先要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如要去社区访问某一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事先就要做好采访计划,设定访问内容和问题大纲,熟悉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过程,了解被访者的性格、经历和其他自然概况等。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这种实践学习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二、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新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该如何应对,如何走好新课改之路,显然是十分迫切和关键的问题。

(一)把握教学目标改革方向

认真解读课标,把握脉搏不少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新课标,觉得新课标理论性较强,读起来费劲,觉得自己只要吃透教材就行,殊不知教材就是根据课标编写的,不认真研读课标怎么能吃透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新课标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教学及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管理、教材编写等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这些内容包含了新形势下教学的新理念、新策略,我们必须细细研读,才能把握新时代教育的脉搏和方向。

(二)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清除障碍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实施者是教师。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师角色不转换,课程改革就会面临强大的阻力,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根据新课标的新理念,历史教师必须树立新观念、塑造新角色。要做到以下4点:一是历史教材不是历史课程资源的全部,历史教师应成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二是历史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三是历史教学既要重教师的“教”,更要重学生的“学”,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四是历史教学既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学生,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体验与感悟的关注者。要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

(三)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培养

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历史的人文教育功能,主张通过历史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历史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历史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历史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隆庚,对《全日制中学历史大纲(修订本)》的说明[J],历史教学,1990(7).

[2]王少君,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6).

[3]张亚星,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形成与政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7(6).

[4]刘春梅,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0(1).

高二历史课程篇7

 

历史学科分论坛会议分别于4月12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4月13日上午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中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师范院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论坛,会议由聂幼犁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主持。在前后两天的教育论坛中,各位代表们主要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师范院校历史教师

 

教育当前面临的各类问题

 

1、毕业生就业率低

 

叶小兵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都师范大学培养历史教师正处于一个危急阶段,去年就业率60%,历史系师范类毕业生40%找不到工作,除了北京市的客观原因外,学校的师范教育定位不确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下降,竞争力差,也是原因之一。

 

庄韵勤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毕业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最近能走上中学历史教学岗位的比例在下降,最低的一次大约只有20%左右。

 

编者评述:实际上,中学人事机制的僵化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现在在岗的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并不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不在少数。这就造成在岗的不合格,合格的没有岗位。农村中学仍需要大量的本科毕业生,但是,有些大学生也不愿意到农村中学去。当然,农村中学的待遇较低也是客观原因,这需要有关部门统筹解决。

 

2、历史专业基础课不扎实

 

蔡坚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中学历史老师中的青年教师专业基础不扎实。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陈旧,有些还把过去学的很旧的知识教给学生。二是没有创造力,中学教师的创造力集中表现为对教材富有个性的把握,但是现在的老师做不到。

 

贝国梁高级教师(朱家角中学):刚刚毕业的历史系师范生,最先暴露的缺点就是通史知识缺乏。结合多年来在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现在中学最需要具备如下素质的历史老师,其一,必须有一种敬业爱岗的精神;其二,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比较扎实的通史知识、与通史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史学研究方法;其三,中学老师需要有比较强的口头表述能力;其四,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王斯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主编):中学教师到底缺什么,恐怕主要还是缺学科知识,现在根本的问题是提高教师的学科水平。如果教师本身对自己所教专业知识没有比较高的水平,怎么能教好学生?

 

编者评述:专业基础薄弱是普遍性问题。年轻教师知识的短缺还是正常的,历史知识的积累不可能在大学全部完成,在从业过程中,持之以恒地阅读学习,慢慢提升,可能是必经之路。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部分中学教师思想僵化,不知学科发展的趋势,仍囿于中学的一套传统模式。教师是课改的关键之一。怎样提升整体中学教师的水平是一个大问题。培养的年轻教师如何具有新思想、掌握学科发展的新知识,使其很快成为适应素质教育所需的新型教师,是师范教育的任务。下面的发言针对这个问题。

 

3、师范教育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问题

 

陈辉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的一个教学弊端是,大学教师讲课是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研究的程度,讲什么内容完全凭个人的兴趣,不是根据一定教学计划。特别是两门通史和史学理论应该根据中学课改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现在本科生的史学观念很陈旧。至于史观在中学中的应用,据调查,70%的老师说他们在大学里没有学过相关知识。

 

赵克礼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培养教师的课程体系和我们教给学生的教学理论、我们所给学生的知识,事实上很多时候是假的、空的,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的。我们要培养的是21世纪的中学教师,他们是肩负课改重任的中学教师,中学要实行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而我们大学的所有课堂都是在满堂灌,想要培养出能到中学去指导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师范生是很难的。

 

蔡坚副教授:现在师范院校历史系的课程设置和非师范类历史系的课程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多了几个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习的学分而已。师范类历史课程必须抓住“通史”,但是否增加了“通史”的学分就解决问题了呢?没有,还应研究师范类学生的“通史”内容和非师范类学生的通史内容有哪些区别。如果在大学里面学的内容和到中学里教的内容(包括基本方面和观点)基本不相关,学生的“专业基础”又何从谈起?问题还在于我们的课程形态、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和课程模式应该有别于非师范类院校的历史课程。现在有些大学老师的教学观念非常落后,他们的教学就是把自己研究的历史内容(结果)传输给学生,经过这样教学“师范”的熏陶,学生将来怎样到中学里面去教学?目前大学的课程是传输知识的课程多,培养能力的课程少。甚至像“原著选读”之类的课程,也变成了大学教师的“解读”课,是教师“读”,不是学生读。所以,改变师范类历史课程的形态、类型和模式很重要。

 

张元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我讲一个案例,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的入学率越来越低,比东亚系的入学率还要低,经过老师们的分析,发现整个系的教学设置出现了问题,教师们都是在讲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改革教学,即以问题为主,讲这个问题是怎样得到的,这个问题根据的历史知识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怎样论证的。这样改革之后,历史系入学率又开始高了。所以,最根本的恐怕还是,学历史不是要知道过去发生了多少事情,而是要从这门学问里学到其所提供的学科能力。相应的老师就要有能力,要知道这个问题怎么来理解,应该怎么思考,怎么理解出一些道理。老师怎么有这个能力,就需要一个力量,这个力量能提供培养能力的一些资源。比如说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们就应该让学生在很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最有用的东西。

 

聂幼犁教授:教师教育问题,固然与课程设置的学分比例有关,还应该包括这些课怎么上的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史学的诞生就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的。历史教育的终极追求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权、人性、人文的崛起。历史教育本身也要改革,要有人,要有思想,要有道德,要有智慧。我们的孩子将来不是都做史学家,而是要成为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学生们要面向未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新事物,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学会人生的道理、智慧和方法,通史课程要强调“通”,专史课程要强调“智慧”,教育课程要强调“务实”。

 

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大而化之的唯物主义高调,加上“灌输”模式的分析及其观点、结论,只要基本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就可能使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取得短暂的成功;但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在信息社会中,如此做法,即使十分符合主流意识,就不可能成功。学生最喜欢、最需要的是在学习生动具体的、有史实的过程中学会实在的、可迁移的、基于唯物史观的观察社会、认识世界、内省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看得再现实一点,在经济后发达国家,在一个精神文明、社会诚信、荣辱是非严重缺失的社会中,这一点尤为突出。所以,我认为在未来教师教育和当前教师在职培训中,加强唯物史观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方法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良好的、真诚的愿望中,在客观效果上走向自己的反面。

 

编者评述: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或许哈佛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能知道历史发生过多少事情?不客气地说,现在很多有成就的“博导”,也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历史学科的其他领域他们也不那么熟悉。中学教师反而要中外兼通。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首先应当基本掌握历史这门学问里的学科能力,要知道怎样理解历史,怎样思考,结论是怎样产生的。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当引起广泛的注意。

 

4、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陈辉教授: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各方面诱惑很大,历史系的学生真正能够安心做一名中学教师的少之又少,据我们的调查,至少有80%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赵克礼副教授认为,我们师范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问题和专业技能问题,更重要的是专业思想问题。现在我们学校的情况是,免费师范生自己很茫然,作为一个免费师范生在报名之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吗?知道这个职业要干什么吗?知道这个职业的特征是什么吗?学生不知道,很茫然的背后就是没有真正的动力。

 

编者评述:这是老问题。专业思想的稳固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有很多事实证明,展现历史学的学术魅力是使学习者发生兴趣的关键。

 

5、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问题

 

姬秉新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实行的师范生顶岗实习制度有一定问题。实习的作用是什么?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当老师,我们要手把手交给学生怎么做。教学法课程只是讲了一些方式方法,怎么做,要在实习中去学做。但是,目前师范生顶岗实习去了,规范的老师指导就没有了,规范的教案书写没有了,规范地试教也没有了,学生不会讲课,这样把学校的牌子也砸了。呼吁大家应该向教育部提意见,不要让师范生去顶岗实习。

 

叶小兵教授: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方面,实习尚要延长时间。现在教育部已经有明确规定师范生实习不能少于一个学期。现在首都师范大学的想法是4+2模式。四年本科,两年教师教育,其中有一年把学生放在郊区的学校,既支边,又加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关于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庄韵勤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从理论上说,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教学法;第二个层面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教材研究,第二,强调现代化的教学成分,开设多媒体或者现代教学,但是在第一个层面还要讲传统的教学法;第三个层面,是应对中学的拓展型课程的选修课。从实践上说,分为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见习阶段,定位是了解教师。在大一大二进行,主要分为观摩、理解、模仿。在学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情况的同时,让学生到学校做副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每个学期都会集中作一次交流,四个学期共四次交流,学生提供经验。第二阶段教育实习,这一阶段的定位是学做老师。安排18周,原先是6周。一方面,学会做班主任工作,另一方面是学科实习。第三阶段:研习阶段,定位是做好老师。把以前的实习小结延伸了,单独设了一个阶段,通过几种样式进行,不是每一个年级都是一种样式,第一,请特级教师为学生实习期间拍摄下来的交流课进行点评,因为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层次。不像在前两个阶段请的是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这样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接受。第二,我们要求每一个实习小组推出一堂学生提供一堂交流课,拍下来,然后选一两堂课,在特级教师点评的基础上,我们自己也点评,然后写出书面报告。同时在研习阶段我们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实习阶段的调查、研习,进而发展为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不仅要对现象描述,还要对现象进行解释。

 

周巩固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我们新的课程设置计划是这样的,通识课程是50学分,历史专业课是80学分,教师教育课25学分,一共155学分。通识课程除了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还有10学分的人文通识课。变化比较大的是为了适应免费师范教育,设置了25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这25学分的教师教育,可能会冲击历史专业教育。另外,在2004年开设了文科大综合课程。历史专业课分为三大块,第一大块是历史专业基础课,第二大块是历史专业主干课,第三大块是历史专业系列选修课。东北师大的历史专业基础课是由9门文科大综合课程组成的。从2004年开始,文史哲每个院系开设三门课程,共同组成9门课程,形成文史哲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历史系开设的课程有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史学通论;文学院开设的有文学通论,古代汉语,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哲学系开设的有哲学通论,逻辑学,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这就共同形成了我们历史系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构成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32学分,专业专干课36学分,总之,必修课就达到了68学分,这样大大压缩了专业系列选修课的分量,只有12学分。去年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开设,为了传统历史学科的建设,开设了历史专业的非师范专业——全球文明史专业,这是为想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开设的专业。

 

王斯德教授:有这样几门类型课的设置非常重要:第一,两门通史课。这两门通史课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学好。要请最好的老师来上课,提高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二,选修课。选修课要进一步升华,主要侧重于学习方法,不要太多,要少而精,学那些有代表性的,而且要教学生学会怎样进行研究。第三,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讲中外的经典著作,让学生与古代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对话。第四,史家讲座。华东师范大学开了一门课就叫史家讲座,有学分的。第五,史学理论。光有资料,没有理论分析、没有理论思维是不行的,长此以往,讲课讲不好,写文章写不好。史学概论这门课要开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六,实践性课程。有两门课很重要,一是毕业论文,这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考察;二是教育实习。第七,教育类课程。学生对这些课兴趣不大,但并不代表不重要,问题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还有问题。

 

张元教授:台湾的情况是把断代史加到了通史里面。中国通史16个学分,每周四节课,共上两年,这样,通史作为基础课就巩固了。关于经典著作,每两年在台湾大学开设一次“资治通鉴”课,鼓励学生如果对经典感兴趣,就去研究一部经典。据我了解,关于史家讲座,在香港大学历史系的每一位老师都要讲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很多学生转到了历史系,可见教学效果很好。

 

编者评述:师范教育的课程问题或许“具有中国特色”。据了解,发达国家没有那么多高等师范院校,美国似乎就是这样。在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中,各类师范性质的院校占一定比例。那么,研究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就很有必要。目前中学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一位历史教师同时教授4个班200左右学生的情况很普遍。如果参照发达国家学生与教师的比率,我国对教师的需求量还可能保持一个时期。师范院校要办出特色,取决于课程设置。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竞争教师职业,应当优于综合院校,但现在的实际不是这样。

 

三、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论”课程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朱煜副教授(扬州大学历史系):作为学科教师教育涉及的面很广,包括课程、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通常我们认为要培养一位教师包括三块,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还有学科教学论。历史教学论这门学科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但是发展至今停滞不前了,为什么停滞不前?因为这门学科的发展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两个方面,第一,是这门学科的归宿问题,这门学科是归在教育学门下的,是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下属的学科教学论,在教育理论的圈子里,研究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的人很少,研究教育的人不关注学科教学,瞧不起,认为搞的是教学方法,技能、技巧。所以,这门的学科归宿没有位置,学科发展处于一个游离状态。这门学科将走向何处?这可能是摆在所有课程与教学论同行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向史学方向去还是向教育学的方向去?第二,我们没有从技能技巧方面向理论方面进一步提升,我们搞的研究偏重于操作性,还没有真正形成我们历史教育的理论。我们需要有宏观的东西,要搞清楚诸如历史教学论是什么,历史教学论要研究什么等基础问题。

 

聂幼犁教授:我从1982年毕业至今一直在思考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是什么?哲学?科学?艺术?到现在悟出一个道理,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是。造好一座桥梁,物理学、地理学、化学、人文学……都要懂。我们就是造桥,就是要培养好学生,是扮演着“工程师”的角色。对历史教育论的学科歧视是肤浅的表现,没有道理,更不合情理。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比研究猫、狗、耗子更复杂、更高级。历史是超空间、超时间的智慧,是做人的智慧,不是流水账,关键是我们要自己拿出历史的智慧来,使学生变得聪明、成功,而不是考试后就还给老师。

 

任世江编审(《历史教学》杂志主编):大学的职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人,师范院校要培养能够承担历史教育职责的教师,另一方面,大学还承担着研究工作,学术研究体现了一所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水平。本次学科论坛,研究师范教学和教师的培养问题,适应中学教学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怎样引领中学教学,研究的问题应该要影响到国家的相关政策和相关文件的制定。那么,我们就需要讨论,当前历史教育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现在我们的历史教育学不缺理论,纯理论的东西比较多,但是,历史教育是应用的学问,不是纯学术范围的问题。历史教育要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有理性的公民,现在的历史教育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存在什么问题?师范大学应该研究历史教育的核心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现在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历史教育的总体目标?这是我想跟大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课程原先大家说是通史体系,现在改为主题式的、专题式的体例,但是在内容选择上并没有大的突破。教科书将通史中的相关内容拼在一起就是专题,然后再增加一些社会生活的专题,主体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中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有历史教育的基本标准。讲了很多年的课改,新课程也没有很大变化。中学历史课程和大学历史系的课程,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学是历史教育,大学是培养历史专业人才,师范院校不仅要使学生打下历史学的基础,而且还要使学生明白历史学与历史教育学的关系,通过历史课程的内容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中学的特点。那么,中学历史到底应该学什么,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不明白什么是历史教育,不知道历史教育的特点,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如果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认识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特质。综合大学的本科教育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综合大学的历史专业完全可以从历史学发展的角度考虑课程设置,但是,师范教育似乎不可以。中学历史课程要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中学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同时也对师范大学的本科教育提出了要求。历史教育的时代性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中学历史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特征,我国有这个传统,发达国家也有同样的要求。课程内容怎么变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没有一个与课程理念相配套的、有中学特点的中学课程内容,那么新课程所提倡的目标就很难达到,就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历史课也就不会有生命力。要让学生爱学,就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重新选择内容、重新定位,要研究这个基础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就有了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也就突出了。

高二历史课程篇8

【关键词】课程改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不应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和应试,而应该充分发挥历史课之人格教育主渠道作用,尤其是通过乡土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纪之交,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启和深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日益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1]新颁《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部分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凸显出乡土历史资源整合利用的新特点:一是明确提出乡土历史教学概念,将其作为支持历史课程的一种途径;二是强调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三是乡土历史教学的目的更注重挖掘乡土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这是新课改对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对于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意义重大。

一、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许多地方都已将博物馆、历史遗迹、历史音像资料以及大量的历史文献作为历史课程资源运用在历史教学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云南,目前历史教学中基本以教材作为全部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较为滞后。一是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依靠少数的学科专家,并没有将广大的一线教师调动起来;二是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仅仅局限于课堂;三是从对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看,对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还不够,导致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历史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利用,并且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造成乡土历史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四是从课程资源内容看,统编教材资源偏重于知识特别是学科知识的开发,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教材结构单一,相应学科知识的发展和课程资源渗透与融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意义

(一)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新课程《纲要》中指出:历史教学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那么何谓乡土史?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乡土”是指县(含市、区)一级的行政范围。乡土史也就是指发生在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本乡本土的历史。2001年,教育部公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使每一级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成为各级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200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正式颁布。2004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四个省(区)最早一批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2009年秋季起,按照教育部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计划,我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成为推进我省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要素。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因地制宜,有计划,并且主动地进行适度的课程开发,既满足了广大师生个体差异的需求,又融入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而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使学校课程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同时,通过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使学生成为学业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当今学生普遍存在的学力不足的状况;培养学生自主交流、主动探究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

(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长期以来,中学课程资源的选用实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课程,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充满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这样一个充满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环境里,不同地域的学校、不同学生和教师,无论是在生存背景、个体需求、先天素质、后天努力等多方面都存在广泛的差异,国家课程资源“只能忽略差异性而共同性与统一性”,往往形成课程设置与具体学校的“课程需求和条件之间发生严重错位”。多方因素影响下,造成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乡土史知识匮乏,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的局面。

2009年,我所在的学校昆明市官渡区一中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由关上搬迁至官渡古镇对面的云秀书院。面对古镇,一方面,搬迁至此的广大师生们对古镇的历史和现状知之甚少;另一方面,近年来官渡古镇开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了对古镇的开发和建设,从金刚塔的“整体顶升”到一批古建筑的修复,从古镇的整体规划到宝象河的治理再到一系列湿地公园的兴建,从服饰、小吃到民风民俗,乡土史资源十分丰富……于是我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官渡古镇周边学校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开发上,尚未有一所学校系统地在进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形成文字结论。我所在的官渡区一中身处古镇腹地,古镇乡土资源的利用也仅仅在高中一、二年级作为选修课每周开设一次,力度和效度远远不够。并且我在古镇乡土史资源资料的收集中,发现就连古镇政府也未能有一个具体的职能部门对相关乡土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于是现行课程资源造成地方教育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家乡未形成深刻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学生成年后大都对自己的家乡不认同,不愿扎根家乡,亦很难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由此可见,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更符合地域性、彰显地方特色、彰显以人为本的时代特色,还可以让学生在关注主流文化的同时关注生养自己的一方水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民族和国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客观需要

大家知道,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关于教师的作用和力量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化解,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这说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这也充分说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念,更是广大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使得教师由国家课程资源开发下的课程计划的被动贯彻执行者到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实践主体,它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调动教师课程开发的潜质,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需要,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使得教师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三、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广阔前景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既能拓展历史课程资源,又能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讲解一些乡土历史,往往能克服统编教材自身的不足,能更好地发挥历史课程固有的各种功能。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一是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与学生的时间、空间距离都比较大,加之现行的评价、考试制度,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大。通过乡土历史资源的应用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二是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普遍了解得不多、不准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甚至有很多错误的认识,有必要对学生补上这一课,使学生能对家乡的历史有一个全面科学的了解,通过对家乡有关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发挥历史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功能。三是对比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人文主义精神,发挥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应有的功能。

为保证开发与应用顺利进行,必须落实历史资源开发与应用中的人力支撑及制度保障。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应组织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年富力强,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生有爱心、耐心、细心,事业心强,专业知识丰富,人员组成合理的团队承担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研究任务。其次,要加强教育指导督导工作,健全长效机制,从政策、机制、经费等方面保证团队成员的相对稳定,要有计划地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研究水平。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矫正、调控研究过程。加强研究实施资料的积累、整理和分析并能及时反馈到研究过程中去。研究实施过程中,要极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实验氛围,以确保实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二历史课程篇9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到今年,我国中学历史课程已走过110年的历程。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笔者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粗析其是非得失,试探其演变规律,写成本文,以纪念近代历史课程开设110周年。

继《钦定中学堂章程》之后,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颁布。该章程规定,中学历史学科先讲中国史,次讲亚洲各国史,最后讲欧洲、美洲史;强调中国史“当专讲历代帝王之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2](p.7)。据此可知,《奏定中学堂章程》实际规定新开设的中学堂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与中国传统史学一致的“皇朝—精英史体系”。

按系统论观点,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历史观点、历史发展战索、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含常识)、历史学习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上述诸要素都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也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1902年,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课程的元年,也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元年。在这一年,梁启超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新史学》,学界一般以此作为中国近代史学诞生的标志。虽然中国近代历史课程和中国近代史学同年诞生,但两者的起点却不相同。官办的中学堂继承了传统史学,即“皇朝-精英史体系”的衣钵,而梁启超却高扬“史学革命”大旗,力倡“新史学”。他一方面批判皇朝-精英史学,一方面宣传进化论史学。梁启超认为:新史学是“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的学问”[3](p.355)。受此启示,当时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学界的有识之士积极探索不同于“皇朝-精英史体系”的新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

1903年,曾鲲化著《中国历史》。该书别树“光辉雄美之新历史旗帜”,力倡“竞争进化之国史”[4]。1904—1906年,夏曾佑编写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分册出版。该书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勾勒中国“物换星移、世事沧桑的历史进化过程”[5](p.201),初步构建起以进化史观为理论依据的进化论史学体系。中华民国成立后,进化论史学体系建设大步向前推进。1912年底颁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强调,“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2](p.11)。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要求“大抵打破以朝代分界的旧观念,而取一种转移大局的潮流做标准”[2](p.26)。该课标在“目标”部分列出了体现历史进化观的众多要点,如“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研究重要各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研究各国重要民族学术文化演进的概况,与中国学术文化演进的经过”,“明了近代科学对于物质文明及社会进化的贡献”,将中国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世、现代四期[2](pp.22~26)。而与之配套的高级中学普通科历史暂行课程标准不仅对中国历史如此进行分期,而且将外国史分为先史、上古、中古、近世、现代五个时期[2](pp.31~35)。至此,进化论史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定型,并成为中国近代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主流形态。

进化论史学体系虽是中国近代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主流,但那时,还有一些历史教师和历史教育研究者在探索其他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在这些体系中,文化史体系和专题史体系值得关注。

1922年,傅运森等编著的《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的特点是“打破朝代和国界的旧习,专从人类文化上演述变迁的情形”[5](pp.202~203),目的在构建文化史体系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1923年,《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颁布。这个由徐则陵起草的历史课程纲要,共设116课,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包括中国文化史在内的“世界文化史”,构建了以人类文化发展为主线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

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陆光宇编写的《新撰初级中学历史教科书》,由总论和分论构成。总论为“历代兴亡述略”,分论为民族史、学术史、宗教史、风俗史、实业史、近代外交史等专题。研究者评论说,该书“优点是各部分专史叙得较清楚,使人一目了然”[5](p.203)。应该说此书是构建专题史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一次有益探索。

此外,1923年制定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常乃德起草)构建了中外历史“混合”编制体系。该纲要写道:“中学历史,向分本国史世界史二部。今为使学生明了世界人类生活共同演进状况,打破关于朝代国界的狭隘起见,初中历史编制宜取混合主义,以全世界为纲,而于中国部分,特加详述;使学生对于本国历史,得因比较而益审其在世界史中之地位,似较分授之制为善。”[2](p.14)但该纲要仍将历史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四个阶段,与进化论史学体系一致。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近代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有三个特点:第一,从皇朝史体系向近代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转化是基本趋势;第二,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具有多样性;第三,在多样的课程内容体系中,进化论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占据主流地位。比之传统的皇朝史体系,进化论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无疑具有进步性,但进化论史观及其课程体系只承认历史的渐进性变化,否认历史的突变,并注重从外部寻找历史变化的动因,因而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在以往的几十年里,我们一直把1902—1949年的中学历史课程(含课程标准、教科书等)视为垃圾一堆,而且认为其毒性很大。现在,当我们冷静地去清理这笔历史遗产时,却发现我国这一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是糟粕与精华并存。笔者认为,在长期的批判和否定之后,当前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其精华,以作为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和建设之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唯物史观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指导地位很快树立起来。1956年,随着《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颁布,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形成。

我国现代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新体系有两个来源:一是源自解放区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二是源自苏联的历史课程体系。但前者也受苏联历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在苏联的影响下构建的。具体地说,世界史课程内容体系照搬苏联体系,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在苏联体系的“指导”下构建。研究者指出,苏联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特点是“确信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无一例外地遵循共同的历史阶段逐一更替,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6](p.292)。195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和《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充分而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下面以《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为例,略作说明。

第一,大纲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因此,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发展阶段,安排章节内容。初三世界史共九部分,第一部分讲“原始人的生活”,第二、三、四部分讲亚、非、欧三洲奴隶社会历史,第五、六、七部分讲封建制度的建立、巩固、发展和解体,第八部分讲“资本主义从确立到衰落”,第九部分讲“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

第二,大纲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2](p.166),为此,大纲以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为“社会制度改变”的转折点,即:以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以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之年)为资本主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旧的资本主义世界进入新的社会主义世界这一根本转变的标志”[2](p.170)。与此对应,大纲高度重视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古代史部分将各国主要的奴隶起义、隶农起义、农民起义、织工起义等列为教学要点,近代现代部分则主要讲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第三,突出苏联的历史,其第九部分“现代——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可以说是苏联史的缩编。

如果说1956年构建的中学世界史课程内容体系是照搬苏联体系,那么当时的中学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则是参照苏联体系编写的。该年制定的初中、高中中国史教学大纲构建的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都以社会形态更替为框架,阶级斗争史为核心内容。如果说有不同于苏联体系的“创新”的话,那就是在五种社会形态中,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取代了资本主义社会,近代阶级斗争重点讲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但这些“创新”与苏联体系无本质的差异。

1956年构建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影响很大,此后半个世纪里,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基本沿用这个体系。20世纪末期虽有调整和改进,但变化不大,甚至200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变化的也主要是形式(采用主题式和专题式),而不是内容。

五种社会形态体系是20世纪后半期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唯一内容体系。这是一种不同于皇朝史体系、进化论史学体系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按这一体系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传播唯物史观,有助于年青一代认识和探索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有助于人们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但是这一体系也有明显的弊端。首先,作为该体系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并非马克思和恩格斯原创的唯物史观(亦即精典唯物史观),而是苏联式唯物史观(亦即流行唯物史观),作为该体系蓝本的苏联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一个政治化教条化的体系。其次,通过这一体系灌输给几代中国人的历史结论长期被视为“真理”,但其中一些并不科学,有的还有违于历史。最后,一种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几十年一统天下的局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在诸种弊端中,这一方面的危害,应该是最严重的。

新近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

(一)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

2011年版历史课标中国古代史“学习板块”讲述中华大地上出现人类活动至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课标将这段漫长的历史分为史前、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时期,除史前时期外,均着重讲述主要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各个时期的文化则相对集中(除隋唐时期)。这个内容体系,注意朝代兴亡,凸现阶段特征,展现了中华文化辉煌。

中国近代史“学习板块”概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并指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据此可知,该课标是以革命历程和现代化进程为线索来构建中国近代史内容体系的。但在这两条线索中,革命是主线,现代化是辅线。因此,中国近代史内容体系基本上是革命史体系。

中国现代史“学习板块”中,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史的主线。围绕此主线,课标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起步的条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曲折与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三个前后衔接的问题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7]。

(二)世界史课程内容体系

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世界史板块虽由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三个板块组成,但其体系是统一的,或者说三个板块被置于一个体系之中。这个体系可描述如下:

1.一条主线: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发展。

2.两个方向:人类历史可从纵向、横向进行研究。纵向系统以时间为序,反映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横向系统反映地域之间的关系,交往使地域之间联系不断加强。在此过程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至关重要。

3.三个阶段:以16世纪初和20世纪初为时间节点,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勾勒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据上可知,2011年版历史课标构建了一个不同于社会形态史体系的世界史课程内容新体系,这个体系可称之为全球史体系或整体史体系。比之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这个体系具有创新力度大、相对严密完整的特点。

为突破五种社会形态史体系的限制,构建新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2011年版历史课标的编制编审者下了很大工夫,并取得重要成果,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但从已构建的体系来看,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其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中国史没有统一的体系,二是中国史体系和世界史体系互不协调。

史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多维的视角,多元的史观,多种多样历史认识方法,丰富的史料,为构建各种各样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生产力体系、社会形态体系、革命史或阶级斗争史体系、现代化体系、全球史体系、文明史体系,生态史体系等等,都可供我们选择。以文明史观的运用来说,即可以人类文明演进,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并围绕这条主线,精选内容,构建文明史体系的历史知识体系。这一思路可供构建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参考。

近代以来我国历史教学界对社会需求型、学生本位型、学科结构型三大类历史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但完整的学生本位型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尚未成熟。笔者认为,现在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建立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长远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科结构型课程内容体系应是历史课程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冯一下,男,1939年生,四川蓬溪人,现为成都大学退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学。

参考文献:

[1]王家范.吕著中国历史教材研究刍议[J].历史教学问题,2008(1).

[2]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

编(历史卷)[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4]范连生.略论清季民初中国的中小学历史教育[J].历史教学问题,2008(1).

高二历史课程篇10

一、扩大和加强世界史教师队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应用学科的发展、基础学科的相对萎缩和世界史研究生学位点的合并,世界史教学和科研队伍严重减员,同80年代中期相比,减员达60%-80%,以至于有个别重点大学连世界通史课程都开不完整。[2]在较好的综合性大学,虽设有世界史教研室,甚至还有专门的世界历史研究所,但一般也都只有10人左右的规模。而在一般性大学,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则更少且分散,很难形成团队。甚至在不少高校,由于找不到专门的世界史教师,不少中国史教师或其他与世界史关系更远的教师承担了世界史教学任务。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世界史的教学质量。当务之急,各高校必须对世界史师资进行较大规模地扩容,以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扩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优先考虑引进并培养世界史人才。根据北京大学高贷先生的调查统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世界史从业者大都达到或超过中国史从业者。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耶鲁大学历史系、加州伯克利大学历史学系、伊利诺伊斯厄巴那分校、南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历史学系,从事本国史的教学人员只占三分之一左右(有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其余教师都研究外国历史。韩国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中,西洋史和东洋史合起来占到三分之二比例。俄罗斯历史学教师中约有50%从事世界史。[3]相比之下,在我国大学,从事世界史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在整个历史学从业人员中所占份额太少,一般来说,只占到1/8到1/7。这也意味着,在未来5-10年时间内,各高校历史系如要建立起同一级学科地位相称、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世界史学科,必须新补足占全系师资1/3到2/5的世界史教师。而目前中国高校每年所培养的世界史博士只相当于中国史的1/6到1/5,因而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这要求各高校必须不拘一格,用更优惠的政策吸引世界史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相信很快全国有远见的高校都会花大力气搜罗世界史人才,争夺人才的竞争会趋于激烈。如果已有一定世界史研究水平的高校不尽早采取行动,很可能会在未来的世界史学科竞争中败下阵来。同时,为提高世界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应在科研经费投入、出国留学等方面向其倾斜,使之多同国外大学进行交流,以开阔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和学术层次。

2.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师资力量。由于新引进的人才,特别是年轻博士一般需要经过多年时间才能积累起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所以,有条件的高校也可尝试整合校内资源,即跨学科、跨院系地发掘世界史师资力量,如在国际关系、政治、外语等院系和学科中从事与世界史相关的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邀请这些人员开设与他们研究领域相衔接的世界史课程。同时,在课题申请和攻关方面,应尽可能充分地利用这些力量,通过成立相关的专业研究所,如美国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所、日本研究所、中东问题研究所等形式构建历史系世界史师资与外系准世界史师资的合作机制。上述方法是解决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应急之举,在短期内有助于高校世界史专业获得又好又快发展;跨院系和跨学科的整合也有可能产生长远的优化效应,但这一效应取决于上述整合能否在实质层面长久地进行下去,并要求与世界史相关的师资力量进行学科教学和研究方法向世界史方向的适当转型。当然,从世界史力量较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聘请教授和学者来充实本校的世界史师资也不失为快捷高效之举。不过这种方法不能只流于形式,比如,聘个兼职教授,但一年只是做一两次的讲座。最好所聘兼职人员能在校开设专业课程,每年授课数月,并亲自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

二、调整和优化世界史课程结构

基于世界史过去作为二级学科的地位,高校历史系本科生专业课程中几乎三分之二以上都是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课程比例一般不超过1/6,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对世界史感兴趣的学生不能够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久而久之会冲淡他们对世界史学习和钻研的热情。另外,在这样一种课程结构下培养出来的历史系本科生,一般来说其视野受到很大的局限,在观察和研究问题时缺乏开放性思维和世界性眼光。他们走上教学岗位,会对中学历史教育导向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世界史课程不仅是历史系本科生应该广泛、深入学习的课程,更应该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非历史学专业的文科生及理工科学生也都应该了解一定的世界史知识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从上述理念出发,世界史的课程调整和优化应着眼以下两点:

1.在历史系本科生教学中,大幅度增加世界史课程,健全课程方向。根据调整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国历史被划分成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而且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其他几个二级学科,实际教学与研究的内容也都属于中国史范畴,这就使得世界史的学科配置与中国史相比,处在十分不合理的1:7的状况。[3]为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增加世界史必修课的比例,除原有的通史课,即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等专业基础课外,像这些年发展得较为成熟的世界史方向课如西方文化史、英国史、美国史、国际关系史等可增列为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次,近些年在西方国家史学研究领域勃兴、揭示历史学宏观理论和发展动态的前沿课程,如历史社会学、世界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欧洲社会史、欧洲经济史等可增列为专业必修课。除此之外,应广泛开设世界史专业选修课,以满足本科生对特定世界史方向的兴趣,选修课以区域史和若干国别史为主,如东亚史、南亚史、拉丁美洲史、欧洲史、非洲史、中东史、法国史、德国史、日本史、意大利史、西班牙史、犹太-以色列史等,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专业优势来决定开设哪些课程。同时,一些与世界史专业联系很紧密,同时跨越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又非常贴近当代世界状况和现实需要的课程也可以有选择地开设,如现代化比较研究、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组织研究、世界风俗史、世界宗教史等。当然,上述选修课的开设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师资力量,不是所有学校在短时间都可开设,需要逐步发展,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切实、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2.开设世界史公选课,以满足非历史专业学生对世界史知识的需求,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世界史教育是高校非历史专业人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在非历史专业中并不开设世界史课程。即便有高校开设,世界史也只是一门注重知识传授,轻视学生素质培养的课程。对世界史的忽略及狭隘的专业教育,使高校学生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爱国情感不深厚,爱国主义精神难以形成。其二,保守狭隘,目光短浅,对人类文明及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不了解,难以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共容、共处,相互学习。缺乏现代公民意识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其三,知识面窄,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不能迁移,较难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4]可见,非历史专业通过世界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还存在相当的真空,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强调历史专业世界史教学的狭隘观念,要在素质教育的视野和理念下重新审视世界史的教育功能、加强世界史的教学和改革。[5]具体地说,世界史的教学和改革应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并恰当地定位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深刻地认识文明的多元性,树立兼容并包的心态和世界主义精神;通过学习西方历史和文化,更好地学习对中国现代化具有借鉴价值和激励意义的科学精神、民主与法制观念,更多地认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提升自己的审美和文化鉴赏能力。如何让历史系之外的学生学到世界史知识呢?对于在历史系本科生中开设的有些世界史课程,如专业选修课完全可以向外系放开选课,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对某一个方向感兴趣的同学都能加入到学习世界史的行列中来。但是,在历史系开设的很多本科生课程并不适合外系没有专业背景的同学来学习,因为其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比如,在历史系本科生中广泛开设的世界史断代课程,即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等课程,是按照循序渐进、层层铺垫的原则开设的,而且课时量相当大,一般要经过四五个学期的学习才能完成,而且因为老师针对的是专业学生,所以讲得比较深。另外,因为这些课程是历史系所有本科生必选的基础课,所以外系同学可以获得的闲置选课空间非常有限。实际上,外系学生也没有选这类课程的必要。非历史系学生更多地希望从宽泛意义上和实用的角度来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世界史知识。这样,高校世界史学科在一级学科的背景下必须同时承担一定的公共教学的任务,即深入研究如何针对非历史专业同学开设更为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世界史方向全校公选课程。建议课程包括以下几门:世界通史、欧洲史、当代美国、世界文化史、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现代国际关系史等。

三、对世界通史教学的几点想法

相比中国史而言,世界史的教学难度较大、学习门槛较高。这主要是由世界史的学科特点决定的,世界史上下五千年、横跨四大洋五大洲,涉及多种语言、种族、民族、国家、地区、文化和文明,头绪纷繁复杂,许多问题需要兼用宏观和微观思维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求得解答。世界史教师通常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钻研,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学习世界史的学生也须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才能清晰地认知某些问题。世界通史课是世界史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世界通史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世界历史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其他世界历史课程的理解。结合目前世界通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以下方面作出改进:

1.教学时间及教师的安排。世界通史教学应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并一直延续到大学四年级。目前高校的世界通史课一般安排在大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地区史、国别史的基础薄弱,并且缺乏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素养。[6]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将世界通史课移到第二学年进行。第一学年主要讲授世界地区国别史、世界史学理论与方法、各类专门史课程。待学生有较好的基础后,再在第二学年开设世界通史课,并以断代讲授的方式一直延续到第四学年。经验较丰富的老教师一般来说驾驭整体的世界史能力较强,承担世界通史教学任务比较合适。但是,很多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年轻教师不得不担当重任。在这一情况下最好按照每个老师的研究专长进一步细分通史课程,从而减轻年轻老师的课时量,这样,他们才有更多的精力来备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般来说,一门通史断代史课(如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等)有两到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共同担当较为合适。当然,他们之间事先要就教学思路、计划、内容等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商。此外,每一个从事通史教学的老师至少应在教学岗位上连续坚守5年以上,这样才可能在通史教学上做到游刃有余。应尽可能给予每位青年教师从事通史教学的机会,这样可使他们不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具有更宏观的世界历史视野,同时,这也是培养通史教学后备力量的需要。当然,青年教师在接手通史教学任务之前,应积极地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讲通史课,并主动向他们求教。

2.突出大历史观,特别是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所谓大历史观,指的是对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和宏观性看法,当然,也包括对某些重大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的深刻见地。从目前的史流来看,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是较为典型的大历史观。全球史观冲破了殖民主义和欧洲中心论史观,以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的日益紧密为根据,构筑了世界通史的新体系。吴于廑曾就全球史如此阐释:人类历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漫长过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言的”。因此,“研究世界历史就必须以世界为一全局,考察它怎样由相互闭塞发展为密切联系,由分散演变为整体的全部过程。这个全部过程就是世界历史”。[7]全球史观有效避免了将世界通史讲成国别史或断代史集合的误区。从世界历史的整体性视角出发,建议将当前诸多高校所开设的世界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课程合并为“世界现代史”或者“20世纪世界史”,以更好地体现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及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特征。这一合并不是简单的课程组合,而是站在全球史观高度重新构建世界历史的全局观念。[8]可以说,全球史观顺应了时代形势,也预示了世界历史教学和研究的未来走向。此外,文明史观也是理解世界通史(尤其是世界上古中古史)的重要视角。张芝联指出,文明史不同于通史,又离不开通史。过去写通史时,一般把历史分成三大块:经济、政治、文化,而实际上往往把重点放在政治事件上,经济和文化仅作为基础和反映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而一笔带过。[9]文明史视角看重历史过程中的人及其创造能力,看重人的历史创造过程及成果,突出不同地区和不同族群文明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如果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文明史的视角,就能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社会形态如何演变的问题,就能改变以往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如何发展变化的内容所占比重偏大的问题。[10]世界上古中古史很难用惯常的政治经济史模式来讲述,它揭示更多的是文明的起源、兴衰、成就及文明中心转移的问题。以文明史观来统摄世界上古中古史的教学,就能从多元、立体的层面更丰富地反映人类古代生活的主题,如种族、婚姻、家庭、文化、法律、宗教等,同时还可在不同文明之间做出有意义的比较,由此深化对世界文明共性和多样性的认识。从事世界史教学的教师首先应当深入学习和研究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以期通过通史教学将这些观念传达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