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典教育理念十篇经典教育理念十篇

经典教育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6:31

经典教育理念篇1

可能不同的人会对以上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而知名儿童教育家李跃儿,则将自己的教育理想、对幼儿园的理解转化为了行动,在北京建立了“李跃儿芭学园”。这所幼儿园被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们一致认定为中国版理想幼儿园;在这所幼儿园拍摄的纪实电影《小人国》和纪录片《成长的秘密》被全国多所师范院校、培训学校和幼教机构当作教学片使用。

这所幼儿园的魅力何在?从这本脱胎于芭学园内部《教师手册》的李跃儿最新著作中,你会对芭学园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教育环境和课程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在办园方面受到启发。书中大量的案例、照片等,更可以参考和借鉴。

媒体和专家评论:

我很赞同把《小人国》作为幼儿教材,让每一个幼儿老师、每一个家长都看一看。

卢勤(团中央中少总社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

幼儿园应该是儿童乐园。《小人国》让我们看到,一个好的幼儿园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体现现代儿童观、尊重儿童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这也是我理想中的幼儿园。

冯晓霞(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李跃儿解释了这个问题。她解释了――就是我们教育部倡导的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孩子的教育是在生活中的教育。《小人国》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好的幼儿教育、什么叫优质幼儿教育的雏形。

王化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学前教育协会秘书长)

芭学园的教育就是国家教育部所提倡的教育。

王振宇(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理事)

芭学园是一个小人国,这里的每一个公民都有其自身的个性与特征。从孩子们扑闪的眼睛、清晰的表达和自然的行为中,看到了他们真实、自我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再一次印证了“小人不小”的道理。

搜狐教育专访《走进北京最特别的幼儿园――芭学园》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芭学园教育理念和经典课程》,李跃儿/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经典教育理念篇2

关键词:大学生先进典型道德

相对于社会各个阶层和年龄层次的群体而言,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这就为开展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提供了可能性。教育者只有运用情感和智慧,努力发挥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尽量消除消极影响,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除受社会因素影响外,更主要决定于内部的矛盾性,依赖于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由道德动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要素组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循环作用。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是道德品质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过程。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和一定的道德需要,促使其自主、能动地在思想与行动上向大学生先进典型靠近,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和合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高尚情操与道德品质。

一、动机需要

动机源于需要,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研究首先要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需要主要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理需要,后者包括交往、尊重、发展、价值实现、情感依托等精神需要。大学生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过程中,必然与他人结成社会关系。因此,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发挥的情况如何,必须从先进典型教育中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入手,了解大学生动机产生的原因。

德育需求具有多种类型,包括功利性需求、求知性需求、自我完善性需求、精神满足性需求、社会化需求等等。在这些需求中,精神需求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生活中人们对美的追求,是通过完善自我的道德人格,实现自我精神的满足、快乐和幸福的需求。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要充分利用大学生追求美、欣赏美、评价美的心理需要,将外部审美刺激转变为个体的内部道德需要,使大学生们在对美好事物的认知理解中形成审美意识,发展批判思维,获得道德品质的发展,提高审美水平和能力,体现德性修养。

大学生先进典型大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照对象,对大学生自我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先进典型作为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影响大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一旦将需求的大学生先进典型确定为学习的目标,就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先进典型的行为相一致,使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得以实现。

大学生的德育需求处于经常变化之中。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产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成为大学生参与新的德育活动的动力。随着大学生的成长,德育需求的层次也不断地提高。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越高、认知结构越科学、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德育需求层次也就越高。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需求会随着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变化而有不同,会更加自觉、更加强烈、更加持久和更加稳定。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不会枯竭,会不断产生的新的需求和满足需求,这将成为推动大学生德育发展的持续动力。

二、道德认知

认知是一切心理关系的基础,人的认识都是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心理活动。人的道德认知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认知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的。道德认知是以一定的心理发展作为基础的,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应遵循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如果忽视大学生了认知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那么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大学生认知过程是大学生在认识、反映客观事物时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在向大学生先进典型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认知是向先进典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认知越全面、越清楚、越深刻,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理解和评价就更加客观、准确。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情感越强烈,学习、追求、模仿、超越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信念就更加坚定,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精神品质的内化就更加自觉、主动。这一切都有利于促进道德行为的推动和知行转化的效果。因此,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认知是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发挥的核心,是先进典型教育成败的关键,是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产生的基础,也是大学生知行转化的保障。

三、情感共振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积极的情感来自于需要得到满足,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产生消极的情感。情感是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主观体验,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因此,情感具有重要的动机功能,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情感是认知的动力,在情感的参与和感召下,人的认知能超越仅凭认知所能达到的水平。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影响着道德认知,另一方面决定着道德行为。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成为科学行为的积极诱因,当大学生对某一事物或人抱有好感时,就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如果大学生先进典型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能使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情感体验是对对象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心理反应。情感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对象本身,而且反映对象与人的一种特别关系,即对象是否符合人的社会需要与理想的一种主观态度。情感体验来源于社会实践与现实生活,与人的利益有直接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社会需要和大学生的主观态度相符合时,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感体验。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消极的情感体验也能成为大学生的发展动力。情感体验具有信号放大作用,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意识到道德知识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当大学生因为道德知识不足而处于认知失调状态时,常常会体验到焦虑和痛苦等消极情绪。当大学生与先进典型进行比较时,总会意识到自身与先进典型人物的差距,从而产生内疚感,这种消极体验和内疚感会促使大学生产生道德知识学习的动力。

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接受程度,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效果不够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大学生情感因素的忽视。认知因素主要解决大学生能否接受的问题,情感因素主要解决大学生是否愿意接受的问题。效仿中的情感活动则是在大学生先进典型中直观到人的本身,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满意。效仿中的情感不仅表现为需要的满足,更是一种享受,而且在这种满足与享受中,还包含着理性认知的内容,使大学生看到了先进典型的高尚精神的火炬,从而在理智和情感方面能处于和谐统一的熏陶。

在大学生先进典型学习中,移情对先进典型学习具有较重要的影响。移情是对某一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一种能力。通常而言,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包括:助人、抚慰、转让、合作和分享等,能激发与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比一般的道德教育包含更多的价值、态度和情绪体验内容,因此,在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中,情绪、情感对大学生接受先进典型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要充分重视情绪、情感的因素。

四、理性认同

认同是人对社会影响的一种反应方式,个体一旦认同了某种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就逐渐相信这些观念、规范和准则。认同是大学生对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及范例行为所代表的思想、政治、道德观点的承认、认可与赞同。认同在大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大学生认同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也能外化为主动和自觉的行为。

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作用发挥过程中,只有被大学生认同的先进典型,大学生才能相信其言行,才能相信其所代表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才能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如果大学生是迫于外界压力而被动学习先进典型,大学生虽然也能因权威的压力或其他外在压力而被动学习、接受先进典型所代表的价值观,但缺乏内心深处的认同。由于缺少内心的认同,难以把大学生先进典型所代表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道德标准,更不可能改变自己已有的价值体系,结果有可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言行不一,阳奉阴违。

教育要想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作用时,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认同是必不可少、举足轻重的环节。影响大学生对先进典型认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大学生先进典型本身。如果大学生先进典型自身言行不一,素质不高,不能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就很难得到大学生和社会的认同。第二,教育者。在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的因素尤为重要。教育者首先必须对大学生先进典型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深信不疑,并能移情性理解,才能使先进典型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其次,教育者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高尚品质和道德行为做出表率,用自己的教育艺术和人格魅力诠释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真谛,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因此,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作用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对先进典型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认同水平,一方面必须树立真实可信的先进典型,另一方面必须提高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建立平等、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使大学生真正达到心理上的自由。

五、形成信念

内化的关键是形成对接受客体的坚定信念。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混合体。信念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某种观念和事物的高度、真诚的信服,并执著地追求和努力身体力行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一旦确立,便会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并成为推动行为的内部动机,使人的行为具有高度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信念的形成需要经过认识深化的过程,只有当接受主体对某种思想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对它坚信不移,才能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某种道德信念。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过程,只有当大学生的认知与其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时,才能产生信念。

内化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实现的。由于大学生个体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以及成长环境和经历各不相同,所以道德内化的程度、效果并不一样。面对相同的大学生先进典型,由于个体所接受的、内化的程度不同,大学生的表现并非一致。因此,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要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研究道德内化的特点和规律。

认识的深化和情感体验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社会实践在信念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大学生通过不断地反复实践,经过自己反复思考,不断深化认识,从已有的内部道德环境出发,形成新的更高的内部道德环境,最终形成信念的过程。大学生如果能形成对先进典型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坚定信念,就会主动地、自觉地了解先进典型,对先进典型产生积极而强烈的情感,并且乐意接受先进典型所代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其纳入自身的价值体系,指导自己的行为。

在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的过程中,要将大学生先进典型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坚定信念,教育者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第一,帮助大学生认识深化。教育者要想使大学生深化认识,必须帮助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先进典型,了解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成长经历以及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了解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思想动态和人格特征。这就要求教育者全面客观地展示大学生先进典型,准确深入地剖析先进典型,呈现给大学生全面了解、深入认识的真实可信的对象。第二,唤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信念的形成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先进典型教育中,教育者应帮助大学生对先进典型产生移情性理解,进而达到受教育者与先进典型的情感共鸣。第三,引导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信念的形成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教育者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的反复实践,反复思考,使认识不断深化,形成新的更高的道德信念的过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贯穿了整个过程。

六、知行转化

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的知行转化。所谓知行转化,就是个体用内化阶段形成的道德品质来指导自己道德行为的过程。当前的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中,存在着内化与外化的脱节,知与行脱节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理论上大学生称颂、赞美高尚的行为,在实践中却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在形式上大学生尊崇、学习先进典型,在行为上却我行我素。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作用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促使大学生知行转化。大学生知行转化的主要机制有从众、服从、依从和仿效四个方面。

1、从众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对于个人的社会适应意义重大,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才能够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大学生群体是一个从众倾向性比较突出的社会群体,教育者需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从众倾向。

2、服从

服从是指在他人和群体的直接命令下产生某种行为的倾向,是个体根据别人的意愿或社会要求、群体规范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相符行为。服从就其对象而言,有个体对尊长、权威人物的服从,也有个体对所属群体和社会规范的服从。服从包括自愿性服从和被迫性服从。在客体性先进典型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选择不是自愿的,是在教育者要求、监督下进行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对先进典型的服从实际上是对教育者、教育体制的服从,不是具有自发、自愿、乐意的服从,而是一种被迫的无选择的服从。在这种服从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不会主动地进入到仿效阶段,而是在教育者要求下、推动下才会去效仿,才会把所学转化为行动。一旦失去教育者的推动,大学生就会停止对先进典型效仿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德育耗费心力而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会有大学生对先进典型学而不仿、知而不行的原因。

3、依从

依从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依从不同于服从。服从的引发具有某种强制的特征,其理由是外在的,命令者与服从者之间存在着规定性的社会角色联系。而依从的理由是内在的,请求者与依从者之间没有规定性社会角色关系的束缚,对于请求者的请求,依从者必须有一定的认同,才会顺应其要求去行为。大学生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依从,是基于对先进典型认知、体验、认同之上的一种自觉性的顺从。依从是大学生心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只有形成依从心理,才会对进入仿效阶段产生自觉性、自愿性,才会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作用时,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运用平等、合作的教学手段,使大学生形成依从心理,主动、积极地效仿,自觉进行知行转化,达到知行统一。

4、仿效

仿效是指在没有外来压力的情况下,个体自觉、主动地模仿社会的要求和他人的行为,做出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品德行为的活动。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仿效是源于其自我实现等需要或兴趣、爱好,是建立在认知、体验、认同、信念基础之上的行为。仿效具有主动性、自觉性、相似性、相近性、超功利性等特征。消防分外在仿效与内在仿效两种,分别是对仿效对象外在的、非本质特征的仿效,和对仿效对象内在的、本质的仿效。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仿效行为不仅受注意因素影响外,还受学习主体自身动力因素、认知因素等内在机制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先进典型具有的非同寻常的业绩和光彩夺目的品德,对大学生具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运用大学生先进典型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抓住先进典型本身的不平常性和意义性,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并且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养成自我对比,把注意力集中在效仿的品德上。大学生会把先进典型看作是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代表,是自己追求的道德信念的体现者,而不仅仅看作是社会成员中的特异个体。大学生会从心底做出判断,认为先进典型最符合自己的选择标准,从而以全力效仿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成效的重要体现,就是大学生将通过仿效习得的先进典型的先进行为及其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真正实现知行转化,把先进典型教育落到实处。

从众、服从、依从和仿效是影响大学生知行转化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应该遵循大学生个体心理及认知发展的规律,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切实促进大学生的知行转化。

七、行为创新

行为创新是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一系列环节的最后阶段,是新的道德品质的外化,是内化之后的外化,是大学生先进典型学习的最高阶段,也是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发挥的最高境界。行为创新是大学生将新形成的道德品质、价值观转化为新的行为方式、行为事迹。大学生通过内化先进典型所代表的价值观,创造性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将仿效获得的道德品质创造性地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只有完成了行为创新,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学习才会终结,新的先进典型学习过程才会开始。

行为创新是建立在仿效基础之上的,是大学生先进典型学习的高级阶段。效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效仿的发展和升华。在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中,效仿是先进典型学习的必经阶段,是先进典型作为教育方法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效仿是一种复现,是初级或低级的先进典型学习形式,先进典型学习不能局限于效仿,行为创新才是先进典型学习的高级阶段。

首先,学学生先进典型要把行为创新作为培育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最终归宿,把行为创新、知行统一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准。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自身道德内化和外化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真正内化先进典型所代表的价值观和社会道德标准,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指导自己的行为,以行为创新为先进典型学习的最终目标。最后,要善于调动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大学生的创造本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满足大学生的创新需要。引导、鼓励、帮助大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价值标准,将对先进典型的认知和内化的道德规范,通过主动建构,形成自己新的价值体系,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项目来源: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理念嬗变模式优化――高校德育效能研究》,项目编号08SJD7100056。

参考文献:

[1]肖川.打造教育的亲和力[J].天津教育,2007,(7).

[2]李春徐,仲伟.增强德育亲和力提高教育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

[3]彭怀祖,姜朝晖,等.榜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经典教育理念篇3

一、精选经典影视,分析思想精髓

经典的影视作品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意义,更不会因为新的影视作品的繁多而失去价值。经典影视作品之所以被誉为经典,就是其制作工艺和作品本身的价值意义,会经久不衰,长久流传,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理念和人生价值观。《泰坦尼克号》虽然已上映近20年之久,但其跨越门第、超越生死的爱恋,影响了一代代人,剧中人物的爱情故事使人们看到了真挚伟大的爱情,影响着人们的爱情观。中国的影视作品《山楂树之恋》,通过对主人公之间纯洁爱恋的描述,向现代人展示了最纯真的爱情真谛,传递着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1937年的经典电影《马路天使》,深入揭示社会问题和生活现实,是中国早期电影的集大成之作。电影《活着》《我的父亲母亲》《红高粱》等,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深刻的教育意义成为一代经典,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还有很多百看不厌的励志电影,既有很强的观赏性,更有深刻的励志效果,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肖申克的救赎》等,都以影视人物的故事,向观众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意义,帮助人们正确看待生活,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从而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中,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倾向于利用经典开展教育工作。利用经典人物,树立先进榜样,号召人们学习先进精神;利用经典影视作品,激发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兴趣,树立正确观念。在学习经典、观赏经典时感悟人生真谛,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价值观念。以经典影视作品的思想精华,引导人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以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服务于社会。利用经典影视作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教育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后现代化的影视创作浪潮,使得很多经典作品受到严重的改编冲击,对经典的价值形成挑战,严重影响了文化和艺术的内涵和价值。例如,电影《西游•降魔篇》,就将原本在人们心目中勇敢机智的孙悟空,变成了妖王之王,这样的改编不仅是对经典的不尊重,深刻影响了经典的社会价值和艺术文化,更影响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要紧扣经典作品内涵意义,清晰认识经典的改编影响。准确汲取经典的精髓,用精华部分彰显经典作品的精神价值和思想内涵。针对不符合历史意义的经典著作改编,予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展现正确的思想观念,对名著和经典的维护坚持自己的立场。以优秀的经典影视作品,为思想政治工作创建稳定和谐的教育氛围。

二、巧妙运用影视作品,形成正确世界观

教育工作者需提升政治素养与审美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养与审美能力,是判定影视作品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的前提。丰富的知识面和较高的政治素养,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发挥相辅相成作用的保障。但是,在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除了作品本身较高的价值外,教育工作者还要在观赏影视作品后进行及时评价,重视观后效果。

弘扬时代主旋律,营造和谐氛围。在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些学生会被某些涉及黄赌毒的影视作品所吸引,从而影响了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要注重正确引导,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经典影视作品,鼓励学生观看,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英雄主义观念,激发其革命热情和爱国情怀;同时引导学生观看优秀励志的经典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作品阐释的励志意义和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有关黄赌毒的影视作品的侵入也变得更加容易。因此,高校要严格监管,让学生具有自主选择优秀经典影视作品的意识,逐渐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经典教育理念篇4

【关键词】统合高中民主课堂跨学科研究

金色十月,秋高气爽,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国度—瑞典。瑞典是诺贝尔的故乡,科技技术发达,高等教育的水平也居世界一流。我们这次访问的学校是位于乌普萨拉市的Rosendals学校。Rosendals学校位于著名大学城乌普萨拉市中心,紧挨拥有五百年历史的素有“瑞典剑桥”之称的乌普萨拉大学。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既有欧洲小镇的典型古朴又有年轻向上的现代气息。Rosendals学校是乌普萨拉市的一流学校,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短暂的交流期间,我们受到Rosendals学校对我们的热情接待,同时感受瑞典先进的教育制度和独具一格的教育理念,收获颇多。

1、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具特色的教育机制

日本著名学者冲原丰在他主编的《世界的教育》一书所指出的“瑞典通过卓越的教育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使瑞典既没文盲,也没有穷人”。瑞典成为世界国民素质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均读书读报最多的国家之一。

瑞典是当今世界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排行上名列前茅,成为举世瞩目的耀眼明星和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让人人都能享受平等的学习机会,是瑞典教育始终坚持的很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个理念,瑞典实施从零岁到坟墓的一套独一无二的全国免费教育体制。其次,瑞典的高中教只有一种,不像其他国家现存的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或其他类别高中的区别。集就业与升学为一身、叫统合高中。凡初中毕业生都可以入学,没有入学考试。统合高中的学生在学习结业时,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升学或就业,机会都会很多。这样就避免了就业和升学的矛盾,像许多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普通高中毕业了只能参加升学,上不了大学的高中生令人担忧,因没有技能,就业机会很少,即使就业也只能从事很少的低薪工作。瑞典对高中教育的这种成功的改革,成为许多国家研究和效法的典范。

2、民主课堂以人为本

“民主教育”是瑞典教育精髓,瑞典学校上课时大多采用讨论的方式,老师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会让学生产生精神压力,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正是这样民主教育的理念,学生与老师彼此尊重,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启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瑞典学校没有逃课和惧怕老师的现象,瑞典没有快慢班,学校会因材施教,避免向学生灌输知识,并且中低年级没有家庭作业,让学生体会学习乐趣。同时,打破传统考试制度,采用新的学业评价制度,提升了学生对学习兴趣和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们参观Rosendals学校,感觉到瑞典高中生学习很主动、轻松。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能力,课堂气氛民主而又愉快。在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讨论课中,老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表观点,提出质疑,充分讨论。学生分为三到四个学习小组,从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生物多样性、转基因食品方面阐述问题的症结、解决方案。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激烈,教师不做正确或错误评价。并且教师把学生在讨论课上的表现作为学期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因此,讨论课是瑞典高中课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式,彰显了“民主课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打破文理分界注重学科整合

瑞典在高中教育阶段设计了三种学习方向(programme),即国家学习方向(nationalprogramme)、特别设计的学习方向(speciallydesignedprogramme)和个别化学习方向(individualprogramme)。瑞典确定了17个国家学习方向,选择其中的一个国家学习方向课程,但不管选择哪种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共同核心学科。共同核心学科包括瑞典语、英语、数学、宗教、公民教育、科学学习、体育、卫生和艺术活动课。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学生,必须通过通过核心科目的考核,这就为跨学科的教学打下基础。因此,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是瑞典高中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瑞典特色化高中办学方式。

我在Rosendals学校的观摩了一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研究课,在课堂上教师着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对事物全面、客观的认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堂课由历史老师、哲学教师、生物老师合作讲授,三位老师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讲授可持续发展基本内容。首先是历史老师从概念引入,向同学们介绍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其背景追溯到一九七二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1978年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伦特兰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层面。接下来是哲学教师从理论层面介绍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国哲学家康德和美国实用主义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以及哲学思考。这些思考涉及几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最后由生物老师从现实层面剖析了当前可持续发展面临主要难题:生物多样性、转基因食品、气候变化、粮食生产和运输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现实状况、面对的困境以及解决办法。

这种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协同教学关系,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分界,相互交流,共同研究,设计教学,协同行动以发挥合作的效能。跨学科渗透教学对强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综合知识在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中运用起重要的作用。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以上的特点,我们还感受到了瑞典课堂讲究实用主义,注重科技创新。生物、化学实验室都拥有与大学媲美的一流实验设备。瑞典先进的教育制度和独具一格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瑞典的不断进取、开拓精神把瑞典教育不断升到一种新境界一种新水平,也因为教育的发达,造就了今日的瑞典成为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福利优厚的高度文明的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1]ministryofeducation,ResearchandCulture,S-10333Stockholm,Structuresofeducation,Vocational.

经典教育理念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红色经典诵读 偏离 理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92-02

当前,以“红色经典文化”为核心的国学教育正成为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和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热词,红色经典、红色影视、红色论坛、红色旅游等高频出现在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渗透于高职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领域,高职院校的红色经典诵读教学研究也备受关注。

一、红色经典诵读的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特指产生于或反映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优秀文化作品,包括文学、影视、戏剧和音乐等,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营养源。铭刻在中国和以苏联为代表的革命运动和卫国运动等红色年代里那种强大的核心价值观,无疑是当前支撑国人灵魂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

红色经典蕴涵当代先进文化元素,而诵读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功能。通过诵读教育活动,学习、理解、传诵红色文化,启迪心灵、感悟人生、内化行动。毋庸置疑,在广西经济转轨、产业迅速升级的背景下,借助国学兴盛之势,抓住红色经典文化内核,发掘和利用红色经典作品独特的价值功能,寻求全程育人的有效现实路径,激励高职生立志建设革命老区的求学、成才、创业行动,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助推之力。

二、红色经典诵读现实的偏离现象

在当今“技能”宰制的高职教育实践中,红色经典诵读却时常面临尴尬境地。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偏离:一是认识上的偏离。把经典诵读等同于一个课外活动的开设,将诵读教育的目的异化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致使教育变得外在化和空心化,偏离了经典诵读应有的目标指向。二是教育开发设计上的偏离。高职学生的基础能力与成长背景各异,呈多元化和复杂化局面。而部分高职院校的诵读教育设计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遮蔽了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本原性需求,致使学生的认同与预设目标产生偏离。学生处于“看热闹”或冷淡状态,红色经典诵读教育功能未能很好地发挥。三是课程探究价值的偏离。教育理念陈旧,教师教学执行力缺少理性思维,教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作品内涵探究的价值未能充分挖掘,陷入口号化的空谈泥潭,削弱了红色经典诵读的影响力,有待强化教学策略给予修正。

三、红色经典诵读实践的理性回归

(一)立足以人为本,消解红色经典诵读中的认识“鸿沟”。对于教育的反省和纠偏一直是高职教育中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红色经典诵读的理性回归,需正视以下三个认识方面的问题:一是以“育人”为根本,回归高职教育最终目标。“人”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永恒主题,经典诵读的本质在于强化文化氛围,启迪学生心智,升华学生人格,提升学生技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红色经典诵读必须回归教育最基本的原点,红色经典诵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必须回归受教育者主体性建立,从“人本性”的视野,矫治当前偏颇于“技能化”发展取向的弊病,使红色经典诵读教育回归人类精神文明的原始面貌,实现高职语文应有的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和职业性价值与意义。二是回归生活与教育设计。包括红色经典诵读在内的一切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策略,都应贯穿育人的全过程中。生活是最重要的土壤,以人为本,活动设计应面向全体师生,源于师生生活,符合师生心理,贴近现实生活,借鉴和吸纳红色经典的教育元素,应将弘扬人文精神、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有机结合起来,展开文化与价值的铺陈,满足师生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三是教学改革和体系构建。激趣、拨惑、精思、融合、合作是经典诵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几个方面。诵读教学改革和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经典诵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适应学生智能的特点,以多元智能能力为本位开发设计课程;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以多方合作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三者并重,推动优秀诵读教学设计,以提升诵读之品质。

(二)创新教育理念,开发红色经典诵读的实现途径。创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壁垒,多广度创建平台,拓宽经典诵读教学空间,开发红色经典诵读的实现途径。

1.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诵读文化品牌。利用校园网平台,开设“红色经典诵读论坛”,理论宣讲惠及师生,增进学生对作品理解的体验活动;举办“红色经典读书月”,开展征集读书名句、红色励志短信、诵读与写作比赛等活动,提高师生读书品位和整体素质;利用红色节庆,开设经典晨读角,激励学生广泛参与诵读的自觉性,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吟诵诗文,为其展示才能、参与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

2.拓展校地合作模式,丰富诵读人生体验。以开放视角吸纳社会参与。如请名家讲学,理论宣讲惠及全体师生;成立经典诵读志愿服务队,节假日走上街头、走进企业社区,通过“摆摊设点”的方式,向市民诵读经典、宣讲国学精髓、宣传国家政策,增强学生诵读的成就感。

(三)深化教育改革,增强红色经典教育实效。具体措施如下:

1.多元化创情激趣,确保学生的实质性参与。对工科类的多数高职学生来说,经典作品既神秘又高深,读起来艰涩,对经典诵读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并不鲜见。经典诵读,“激趣”先行。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红色经典作品的“浸入效应”,以情感、活动、故事、任务、创境、见闻、图等激趣,关注学生主体在活动中有实质性地参与,在传统美德和当代价值观的引导之下,充分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追求积极的情感投入与体验,促进其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内化品行。

2.多维度感悟作品,提升学生诵读技巧。现实中,如果把经典训练作为教学的唯一项目,必然导致偏枯失调,学生也会食而不化,兴趣受挫。经典诵读能力来源于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文本是诵读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可通过面授、校园宣传、网络教育等多维度细研文本,疏通文义,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积淀文化底蕴。同时,努力开发经典中的教育价值理念,从中汲取智慧,悟其真谛妙悟,引导学生在文本研习中升华爱国情感。提升学生的诵读技巧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帮助学生读懂文义的基础上,应创新诵读训练方法,从读正字音、读通词句、读断句读、读出语调、读清思路、读懂技法人手加强训练,分层次完善诵读中的读出文气、读出个性化的感受理解。此外,诵读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因此,训练中宜多采用自读方式,去除大学生学习的功利化,促进行为内化。

经典教育理念篇6

关键词自由教育通识教育嬗变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可以说是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古典先驱。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最初的自由教育思想,到19世纪初美国的新兴教育家提倡通识教育,自由教育在这漫长的历史源流中,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它的内涵意义。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高等教育的理念不断发展创新,从19世纪初的美国开始,自由教育逐渐向通识教育演变,但这并不代表否定了自由教育。从本质上来说,自由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思想基础,也是通识教育的灵魂所在。

1自由教育的起源

自由教育,又称博雅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雅典教育,它推崇的是对道德和智慧的培养,摈弃实用与功利,以达到身心和谐。在古典传统中的自由教育,是指“对自由人的教育”,或“适合于自由人的教育”。

古希腊时期,雅典的手工业和海外贸易比较发达,文化、科学、哲学、艺术等人类文明也相应地发展较早。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的古希腊教育发展起来了,并天然地带有严格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那个时代,只有非奴隶身份的“自由人”才能接受正规化的教育,当时的理解认为,自由是由“地位、个人的不可侵犯、经济活动的自由以及不受限制的行动权利”组成的,而奴隶“就是这四项属性的缺失。”①这个时期的自由教育,是专门面向自由民、只有自由人才能享有的教育。

从其承担机构来看,自由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阿卡德米学院(academy),是由柏拉图创立的,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世纪西方古典大学的雏形。当时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艺”(文法、修辞学、辨证法)和“四艺”(算术、天文、几何和音乐)。

这个时期自由教育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三位,首当其冲的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在自由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性在于最早系统地阐述了自由教育关于教育的“理想人格”以及“自由人知识”的观念,对后世影响至深。第二位是提出“自由教育”一词的词源culturaanimi(灵魂的耕作)的,②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Cicero),他宣扬对生来自由人或出身名门者的教育,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从事政治活动的雄辩家,正如布鲁斯・金博尔所论,西塞罗所代表的是雄辩家的自由教育方案。③另一位塞涅卡(Seneca)在自由教育思想史上的地位主要源自他的一封回答友人关于“自由人普通学科”(artesliberales)的书信,即著名的第88封书信。④在这封书信中,他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自由教育理论,“自由”主要是一种“理智的自由”,真正使人自由的主要不是一个人的出身,而是心灵的自主。⑤

2自由教育的探索

中世纪以来,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方面,教育开始从社会体系中分化独立出来,内部出现分流别派地偏向性发展,自由教育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神学和基督教在中世纪处于主宰地位,教会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解释神学,改组了古代希腊p罗马学校中的一般文化学科,古希腊的著作成为中世纪教育的主要内容。当时的自由教育思想,突出体现在以“七艺”为主要学科的构建,包括文法、修辞、辨证法、算术、数学、几何和天文。⑥在教会的眼中,七艺是为进一步学习神学以达于神明的基础学科。与基督教的神学知识相比,自由技艺成为了“世俗的学问”、“异教的知识”,其地位比古希腊时期降低了。13世纪初期,以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为典型代表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出现,“七艺”构成了巴黎大学文学部的主要科目。

中世纪的自由教育不再是指充分发展人的理性,而是作为基督教的工具,服务于神学,这背离了传统自由教育为理性发展、为人的价值提升而存在的宗旨。⑦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基督教徒奥古斯丁,他在宗教的基础上论证了自由技艺的合法性,在《论基督教教义》这本被称为“基督教文化”的著作中,奥古斯丁指出“自由技艺”蕴含了一些“非常有用的道德规则”以及一些“有关一神论崇拜的真理”,因此,基督徒为了理解圣经、传达福音,可以正当地利用自由学科。⑧

至文艺复兴时期,自由教育受到反对神性、呼唤人性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演变为一种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提倡通过古代经典来解放现在的人性,尤其是复兴古希腊时期的教育理想,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更准确研究古希腊时期的教育经典,当时的自由教育将重点放在了学习古代的诗歌、历史、修辞学以及希腊语、希伯来语和古典拉丁语上。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一些以自然和人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教学内容甚至包括了自然科学。⑨

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古典文学的片面强调下,自由教育的概念慢慢地发生了重大改变:古典文学研究本身就等同于自由教育。⑩这在实质上是对传统自由教育的又一次背离。在当时来说,推崇人文主义教育是具有进步意义和显著成效的,然后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的社会环境下,偏向性提倡古典人文学科逐渐凸显其格格不入的保守性,并且容易导致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盲目排斥。

这个时期自由教育的的主要代表人物,一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VittorinodaFeltre),他创建人文主义新型学校,以“文行并重”为宗旨,通过“完全教育”培养“全人”。另一位是p.p.韦杰里乌斯(Vergerrius.p.p),他提出“自由教育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的教育;是一种能唤起训练与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的最高才能的教育。”并对七艺作了较大的修改,使历史、伦理学和雄辩术成为基础科目。

3自由教育的演进

18p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自然科学和实用主义学科得到社会的重视,现代科学开始挑战自由教育的传统地位,培根(Bacon)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昭示科学脱离哲学取得了独立地位。大学课程不得不让与自然科学一席之地,自由教育的根基开始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以纽曼(newman)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坚守自由教育传统,提倡回归与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相对立的自由教育。他在《大学的理念》中全面阐述了他的自由教育思想,即大学应该传授所有的知识;大学的目的是自由教育,是心扩增,是理性文化的培养;自由教育是最具“有用性”的教育。这明显是对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尽管这种捍卫古典学和神学的意图不可能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但纽曼关于大学理念,特别是自由教育的论述已成经典。

另外一部分学者则展开了对自由教育的批判,认为其已脱离社会实际,赫胥黎祖孙二人更是从理论上把自然科学纳入自由教育,并对自由教育进行了改造。祖父汤姆斯・赫胥黎(thomasHuxley)将自然科学和实践能力加入到古典自由教育的内容中,把自由教育解释为文p理兼备的普通教育。阿尔杜斯・赫胥黎(aldousHuxley)在祖父确立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总体框架内论述了自由教育,认为自由教育应当为受教育者做两件事:一是锻炼受教育者的心智和情趣,发掘出受教育者的各种才能。二是供给一个宽廓的机架,其中的杼轴经纬是历史的、逻辑的、以至于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现象所交织成的种种关系。

4通识教育的出现

高等教育的体系在工业化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驱使下逐步向多样化改变。欧洲传统的自由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这种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中出现革新的呼声,提倡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来取代已然不合时宜的从英国引入的自由教育理念,不少大学校长也开始在实践中进行此种改革。通识教育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以自由教育的替代物身份,来弥补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的偏窄。

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在对教学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耶鲁报告》,又称《为古典学科辩护》,为自由教育哲学和古典课程作了全面辩护,主要论证了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门课程都在学生心智发展中有独特的功用,进一步指出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全面且均衡的教育。为了支持耶鲁报告,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在北美评论上撰文,为大学课程设置中包括古典语文、文学和科学课在内的公共课辩护,认为作为进行专业学习的前提,学生必须学习这些公共课,以得到应有的培养,称这部分教育为通识教育。这是通识教育概念的最早提出。

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是一种“范式”上的嬗变,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指出,二者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社会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人性观和认识论。当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时,通识教育独立于自由教育,成为崭新的教育学概念。它既是对自由教育继承前提下的更新和升华,又是对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批判和回应。

注释

①[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3~14

②黄福涛.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6.04(4):20.

③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8:75-76.

④LuciusannaeusSeneca.LettersfromaStoic.Harmondsworth:penguin,1969:151.

⑤marthanussbaum.Cultivatinghumanity,1997:293-297.

⑥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4-45.

⑦王迎兰.论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77-79.

⑧FrederickVanFleteren.St.augustine,neoplatonism,andtheLiberalarts.[a]arnold,Duanew.H.DedoctrinaChristiana:aclassicofwesternculture,1995:14-24.

⑨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60-161.

⑩吕向虹,论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J].闽江学院学报,2008(6):106.

滕大春等.外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76.

胡毅,王承绪.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91.

[英]t.H.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平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9.

经典教育理念篇7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总结反思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政治思想、道德意识、敬业精神、法制观念、行为规范五个方面的学习教育活动,使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整改措施通过前段师德建设活动,我们已经有效解决了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行为上的问题,这仅仅是解决了思想表层的问题,解决了德育的粗浅的问题,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计划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通过“心连心、手牵手”、“名、优、特教师社会服务日”、“师德承诺”等活动的有效开展,使社会各界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反响强烈,形成了极好的社会氛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好评、加强学习,牢固观念、进一步细化完善管理机制,保证定时与定量评价的细致性和准确性,具体材料请详见:

师德建设整改计划旨在全力打造能够担当起教书育人重任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活动,已时近一年。谨循×××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十不准》为准绳,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教师职业道德先进典型为榜样,以解决教师队伍在师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中,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加强学习,集中整改,开展活动,完善制度,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完全有效的解决。使我校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的长足发展。现就师德建设活动中所取得的战绩与不足做以剖析总结,制定整改计划,以利于保持先进,剔除不足,巩固建设成果。

一、总结反思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政治思想、道德意识、敬业精神、法制观念、行为规范五个方面的学习教育活动,使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通过“心连心、手牵手”、“名、优、特教师社会服务日”、“师德承诺”等活动的有效开展,使社会各界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反响强烈,形成了极好的社会氛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好评。当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存在的问题得到行为上的有效杜绝和运行机制上的管理制约,并不等同于思想上的根本转变。全员性的、本质性师德水平的提高仍需要一个长期培塑和巩固提高的过程。这是德育的内在规律,也只有如此才可能使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务实创新,甘于奉献;廉洁从教,为人师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根深蒂固于教师的思想深处,使之成为“真本”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整改措施通过前段师德建设活动,我们已经有效解决了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行为上的问题,这仅仅是解决了思想表层的问题,解决了德育的粗浅的问题。只有“长治”方能“久安”,师德建设同样需要养成教育。1、加强学习,牢固观念。通过对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再学习、再内化,深入提高认识,稳固思想观念;通过向先进典型的学习,抓差距,补不足。2、限期整改,赶先争优。对师德综合评价不达量化分85分以上的教职工,即使没有行动上的违规问题,也要于细微处查找不足,以“真本”为准绳,践行教育行为。争取到年末量化考核达85分以上,达优秀水平。3、增树典型,加强影响。结合师德建设实际状况,适当增树典型,除增树综合师德典型外,还要培塑“爱生典型”、“科研典型”、“依法从教典型”、“育人典型”等分类典型。增强典型群体效应,扩大影响力。开展典型教师晨会宣讲活动。每周利用周五晨会时间,由一名典型教师进行面向全体师生的广播宣讲,宣讲内容以自我教育教学实践为题材。从而扩大典型教师的内驱力和感召力。5、继续开展师德建设系列爱心活动和教育活动。6、进一步细化完善管理机制,保证定时与定量评价的细致性和准确性。

经典教育理念篇8

前瞻之一:免试入学,赢得均衡发展先机

“就近入学”是天河区对义务教育均衡的最佳诠释,它为“幸福天河”增加了新的内涵,为这里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了平台。天河区在实现辖内学校硬件建设和教育软实力均衡化、优质化的发展下,秉持“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不断致力为各类群体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教育均衡,保障孩子的教育权利。于是,当很多地方的孩子苦苦奔波在挤向“名校”的路途时,天河的孩子因为本区教育整体质量高而在家门口享受相对公平且优质的教育。

天河区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办学质量,解决6万非本地户籍孩子入学问题;在户籍学生依法平等享有义务教育权利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公办学校的潜力开放办学,解决1.4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入学问题。同时,区域内残疾儿童和经济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在制度层面也得到了严格保障。辖区内的广州市聋人学校和广州市盲人学校,满足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天河区启慧学校招收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此外,这些学校还坚持随班就读和为重症儿童送教上门等活动,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101人,为12位重症儿童送教上门,100%保障了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前瞻之二:启动经典文化教育,回归教育本真

区域性全覆盖的经典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操、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新内涵,是义务教育结果均衡的重要标志。针对中小学成为知识和智力堆积场所的弊端,天河区立足重建文化自信、重构文化灵魂,抓住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建构其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积极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中小学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实施的经典教育工程开创了广州乃至全国“五个第一”,即第一个把国家语委的经典诵读上升为经典教育,第一个将经典教育纳入课程管理,并配备队伍、经费、标准、网站进行运作,第一个实现将经典教育在同一时间不同学段全覆盖,第一个将经典教育作为区域性教育特色推广实施,第一个对语文教师进行经典教育全员培训。经典教育理念得到了全区师生以及家长的高度认同。

前瞻之三:推进教育国际化,拓展均衡发展新境界

天河区区长林道平表示,为了加速推进教育国际化,现正进一步加快天河外国语学校珠江新城校区、执信中学高中部、国际教育园区的建设。他说:“天河是代表广州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区,区内高校云集、外企林立,国际交流频繁深入,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基础与旺盛的社会需求。”

经典教育理念篇9

1.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开始受到重视

改革开放进行过程中,我党提出,要把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放于首位,以确保大学生能够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文素养作为人类精神风貌与精神内在的主体表现,也是现代人类文明的综合表现。人文素养本身是借助于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观念与情感的碰撞来表现个人的内在优秀品质。大学生若是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水平,就可以成熟地处理人与社会、与自然及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及其他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振兴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发展大势。特别是步入21世纪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修养更是各国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我国也顺应科学与人文的理性教育的发展潮流,开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工作,并着重强调古典诗歌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实际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工作提出制度保障。

2.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得以完善

近年来,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在设置大学生人文素养学科、课程、教材等方面都有所完善。使得我国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得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并完善,人文素养教育效果显著。在高校的人文素质修养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人文素养理论课得到有效优化,变得更科学、人性化;在评估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工作方面,各高校都进行深入评估和检查,并把人文素养教育评估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里,以促进人文素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3.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工作者素质明显提高

为了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各高校开展大量措施培育人才。教育部门建立人才培养、研究和师资基地以造就大批人才投入到该项工作中去,目前这些工作者的教学方法、手段、学历和能力已经明显提高。

二、在运用古典诗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新理念未落到实处

我国有些高校的管理层只注重高校的办学规模、学科、师资、科研项目及就业等考核指标的建设,而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开展。因为高校没有加大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建设投入,使得一些高校应付中央提出的先进理念,导致古代文学的教学人员编制等方面的不健全和不完备。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理念未贯彻到实处,使得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设施和环境都不足以支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健康开展。

2.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氛围不足

目前,我国的高校、家庭及社会上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工作氛围,各方也没有形成一致,协商合作,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整治工作水平。社会氛围和家庭教育的不适当会降低学校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效果,干扰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效用的发挥。

3.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师资不稳定

虽然现代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没有全部实现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专职化,大部分古代文学教师是半路出家地进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工作。这些人员普遍存在着工作理论不扎实、工作经验不够的现象;而一些古代文学教师职业规划和发展没有得到有力的保障,也使得这些教师无法专心研究如何把古典诗歌和人文素养教育工作相结合。

三、运用古典诗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对策

1.更新古典诗歌的教学观

要想借助古典诗歌教学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则必须要更新陈旧的古典诗歌教学观念。古典诗歌教学新观念指利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并以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作为辅助开展古典诗歌教学,使古典诗歌摆脱枯燥的死记硬背,可以真正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古典诗歌学习的教学方式。老师要想做好古典诗歌教学,必须加强自身对古典诗歌作为中国优秀文化载体价值的理性认知,并习惯于将诗歌作品作为知识教学的有效文本。中国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浸透着作者在社会与生活方面的亲身体验,他们通过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表达出人在社会上的使命与责任、健全自身人格及与自然、自我的和谐共处等人文精髓和人文内涵。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缺乏的人文素养。所以古代文学教师必须借助于古典诗歌教学法,在充分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的同时帮助他们继承优秀古典诗歌的文化精神,升华本身的人文素养,提高高等院校的古典诗歌教学功效。

2.帮助大学生养成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兴趣会帮助学习取得实际成效。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好奇且求知欲与精力旺盛,思维跳跃,这些都是提升学习兴趣和学好古典诗歌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通过诗歌的学习帮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并以情感诱发其产生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其人文素养。在开展古典诗歌教学时,教师必须借助于古典诗歌蕴含的深厚情感,将传统的知识教学转化为文化审美,充分发挥古典诗歌在人文素养教育和陶冶情操方面的重要作用。古典诗歌作为古代作者情感抒发的载体,教师在开展现代的人文素养教学时必须教会学生用本我的情感去理解作者的情感历程,以达到情感互通,即在引导学生吸收古典诗歌文化精华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古典诗歌教学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指带有一种特定的感彩的教学活动,它本身会产生特定的心理氛围,以生动、灵活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进行古典诗歌的学习情绪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教学更强调必须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在古典诗歌学习方面的自觉和探究的学习能力,以促进人文素养教育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古典诗歌的现代教学中,老师可以依照大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特点和特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用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共鸣,进而得到最佳的古典诗歌教学效果。情境创设教学可以引起大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的动力。依照大学生的认知特证和认知规律,经由教师建立实际的古典诗歌教学情境,合理表现或重现古典诗歌教学的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理解并掌握古典诗歌知识、文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情感。情景创设教学既能够使大学生通过古典诗歌教学得到古典诗歌知识、产生判断认知,也能够通过诗歌教学形成对人生、价值和道德的深入思考,与此同时古典诗歌的社会和审美价值也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4.加强诵读和吟咏

经典教育理念篇10

关键词:精神文化生活;国学经典教育;价值与应用

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该要求旨在引领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所以关注并研究大学生特别是“重技能轻人文”的高职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而国学经典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学生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鉴于此,本文浅谈如何通过国学经典教育提升高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高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但是“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理念,造成了高职院校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失衡的局面,致使高职大学生个性发展不充分,素质培养不全面。纵观高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在价值观方面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缺失,精神生活空虚。在多元的文化冲击下,对主流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从而导致重功利轻理想,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人际交往方面,以网络为依托的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普遍表现出集体主义观念淡漠,道德情感冷漠。为人处事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生活方式方面,呈现出娱乐化、功利化的倾向。加之现代大学生普遍从电脑、手机获取信息,盲目求新求快,对知识的了解呈现出碎片化、浅显化的倾向,缺乏自主和深层次的思考。

二.国学经典教育在高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价值

何谓“国学经典”?所谓“国学”,一般来说是指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沉淀,内聚了中华民族精神密码和文化基因,是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所谓“经典”,《现代汉语》解释为“权威的著作”,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并提出“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这一概念,“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概而言之,国学经典就是本民族经过历史的沉淀留下来的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常理常道,有历久弥新的价值。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理想信念。

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曾说道:“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大学生通过国学经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知爱国情怀。“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追问与诠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深沉广博的仁爱。无疑都将给大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内化为大学生内在品质。

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促使情感智慧的提升。对于国家应“人皆为尧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身居何位身处何地,以国家社会为己任;对待他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人交往要“言必信,行必果”,从而形成和谐的班级、宿舍关系;对自己要“慎独”,“吾日三省吾身”,不沉迷于网络、恋爱,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审视自己的行为。坚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生活观念,摒弃追求物质享受,盲目攀比的不正之风。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要“不怨天,不尤人”,要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主义精神。应充分运用先哲们的智慧,造就大学生健康人格。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扭转高职专业人才的“单一性”,纠正“职业至上”的功利性成才观,改变学习中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高职学生不能只靠技能独步天下,还要学会与人交往的智慧,驾驭风险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才智。这一切只有通过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从国学经典教育中汲取人生智慧,才能成为有技能,有思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三.国学经典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加强渲染具有国学经典文化的校园氛围。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学生会开设各类读书竞赛、交流学习讨论会,共同分享好的作品。成立与国学、读书有关的社团,如国学社、汉服社等。利用音乐剧、娱乐晚会等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表演中。二是将公共文化课作为国学经典教育的主要阵地,并辅以高水平国学类讲座。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传统文化中的道理,激发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三是营造国学经典的在校园环境中育人氛围。如通过立雕塑、挂经典名句的方式,利用校园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增强校园物化景观的育人作用。四是图书馆应保证同学对国学经典类图书的用书需求。通过氛围营造,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而不只是热衷于英语四六考试,忽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只知韩国明星,对古代圣贤一无所知。盲目推崇情人节、圣诞节,对中秋节、端午节不以为然的尴尬局面。

其次,提升国学经典教育的有效性。在积极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同时,极易犯教育活动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脱节的错误。尽管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学生的参与度、认可度并不高。所以,应积极探索新形式,注重国学经典资源的选择和设计,调动大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可以有以下几个做法:一是将国学经典与新媒体结合,利用新媒体的变化性给予国学经典教育更多的可能。二是将国学经典与“时尚潮流”结合。以流行歌曲唱国学,用动漫演绎国学的方式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三是将国学经典与现代意识结合。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时,不简单的照搬经典,要努力寻找与大众文化的联接点,既要有对经典文本的通俗化解读,又要寻找经典文本的现实意义。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兴趣爱好对文本进行再创作。

最后,教师要提高国学经典教育意识,提升人文素养。部分高职教师认为大学生应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或者把人文教育等同于简单的德育教育,以德育来替代人文教育。这种重技能轻人文,重短期各种知识技能的培训,轻长期个人修养提高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保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给人的身心全面和长效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不说与国学经典教育缺失有关。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重视国学经典教育的学习,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同时教师应积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国学素养,丰富精神世界,设计好教学方案,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入到教学中,使得国学经典教育得以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