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世界古典文化成就十篇世界古典文化成就十篇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7:29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篇1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古典园林怎样在继承、发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值得深思。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挑战;继承;发扬;创新

1.中国古典园林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五王时期就有建宫苑的活动,她的形成主要受统治阶级的思想及佛道、绘画、诗词的艺术影响,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争夺激烈,国家呈分裂状态,加之道、佛盛行的影响,产生了玄学,这时的士大夫,或人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导致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治园特点也多为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1.1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1.1.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1.1.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不拘泥于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

1.1.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错,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

1.1.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1.1.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

2、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

在我国古代不论是皇家苑囿或私人园林多以自己欣赏和生活,且极反映出主人的意识和价值取向,或炫耀气势惟我独尊,或夸耀显贵光宗耀祖,或避世取幽修身养性。这些园林的设计修建思想无一不是当时统治阶层的思想反映。这也进一步巩固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的古典园林腾达于这一时期而无法飞跃。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况。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中国的造园师在海外建造中国古典园林的想象,近30年来不断得到发展。

中国的古典园林犹如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2.1我们在国外进行造园活动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2.1.1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名义参加国际园艺或博览会建园;

2.1.2中外友好省、州(县)、友好城市之间互赠建园;

2.1.3承接国外政府、社会团体或私人建园等;

中国的古典园林走向世界是我国的园林设计师和技术工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宣传、介绍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增进中外园林界和人民之间友谊、促进我国园林事业发展作出宝贵贡献,不仅有很好的设计效益,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思考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海外的一些优秀作品,不是模仿国内哪一风景名胜,就是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希望外国人能通过一个园就能够吸收并理解中国的园林。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

中国古典园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后世无法超越的程度,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材料和技术,再造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的辉煌。

日本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演变出具有他们特色的枯山水园林,他们的枯山水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发展得很好。中国也应该有进军世界的新的改革方针去应对世界。日本“禅”的思想领导着他们的园林,我相信,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样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魂”的景观。

4、中国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应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

我们应该把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时代的变化推动园林建设全球化,这不仅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而在实施园林建设的全球化时,我们首先要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国外建设园林不能简单的抄袭或者迁移,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创作,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又要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例如:

4.1公园建设

在公园建设方面,我们在强调民族特色、地域异性的同时,适度地融入异域民族风情,积极应用多学科成果,必能将公园建设成具有感染力、创造力、风格鲜明的''''现代的中国古典园林”。

4.2城市园林规划

在城市园林规划方面,应整体综合考虑,建立必要的框架,掌握延伸的角度与层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空间,而摒弃中国古典园林的单一成体,就无法研讨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与文化,其园林生命、园林生态、园林文化就不能永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在园林建设中既考虑继承传统,又考虑有所创新。既考虑中国文化,又考虑世界发展,积极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保留中国古典园林的人伦空间和“天人合一”精神,克服她老的功能缺陷和过分封闭的文化负面效应,使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艺术,更好地将中国园林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5、中国古典园林在国内的发展

在国内,古典园林同样也是一切造景设计的基础。近些年来,在它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多个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如:园林设计、环境设计、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等,这些学科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其所共同追求的“普遍和谐”的传统观念都是一样的。古典园林中“天道与人性和谐”的一贯思想指引着他们将自然山水比德、仁智、“道发自然”为探求规律,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

5.1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5.1.1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需要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地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设计出“土生土长”的风景园林作品。

5.2中国古典园林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需把握两点

5.2.1开拓思路,拓展中国园林的设计领域

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设计师更要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5.2.2融会贯通,探索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

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篇2

(一)文献保存不够完整

首先,这些古典文献经历的时间比较长,难免会有一些破损,比如:部分地方字体缺失、书本缺页等,这些都是影响文学研究的部分因素,甚至部分文献历经历朝历代的文人抄写,同一本书籍也有不少版本,研究文学的资料不够完整,很难准确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其次,历史毕竟是后人书写的,历史背景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这就导致了作品写作背景的不确定性,还有些文人的作品遭到当时统治者的破坏,好的作品都没有被保留下来,只是剩下现在残留的部分文卷。虽然这不是现代人的原因,但对于文学研究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二)现在只有少数人爱研究古典文学

首先,现在有不少人一提到古典文学,第一感觉就是晦涩难懂;其次,也有人认为读古典文献很无趣,毕竟它要通过思考才能读懂它,长时间跟古人作品打交道感觉人也会变得很迂腐,同时也会与追逐潮流的朋友产生隔阂;再者,了解古典文学的主题思想需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历史,在文学中还存在与野史相关的作者,这对于研究者来说又是一大难题,鉴于这些客观和主观原因,现在很少有人想去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三)现代学术研究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每个时代有它自己对时代的认识,时代不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会不同。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对社会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在“”时代,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仅局限在文学领域,不能涉及政治观念,文学研究也遭受摧残和打击。

二、古典文学研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对政治经济的意义

文学作品一般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政治,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来描写当时的政治体制,同时也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文人学者对当时社会政治所采取的态度。在部分现实主义作品中,还能反映出当时广大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它对当代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对中国政治的走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在经济上也有利于中国印刷业的发展。

(二)对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弘扬民族精神

以古诗为例,我们学过不少古诗,大多都反映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离世情怀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帮助我们在经济发展的现在不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时刻保持自我的节操。同时,我们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是来自《离骚》,而这种精神直到现在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因此,为了延续中国传统美德及弘扬民族精神,我们需要学习古典文学。

2.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传播,为了赶上时代潮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挥光芒,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取其精华,为中国本土文化服务。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古典文学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如孔子学说中就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和谐往来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为中国在世界舞台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三、现代促进古典文学研究的举措

(一)采取现代化科学技术保存好古典文献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输入设备恢复古典文献文字内容。还可以建立一些文物保护政策,将珍贵的古典文学书籍纳入保护对象之中。历史因素造成的文献不全,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待文献的态度,重视古典文献的保护,为文学研究准备好资料。

(二)改变人们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大力培养研究人员

促进古典文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每个人的思想文化水平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要想促进古典文学的研究,首先,我认为应该改变人们对古典文学的看法,了解到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文化正是中国文化的来源,开展一些文学作品朗诵比赛、诗词歌赋解读等活动,广泛宣传传统文学,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学进行适当地翻译简化,还可以通过相关作品的电视剧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来培养一些优秀的研究人员。

(三)坚持贯彻学术自由方针政策

在建国初期就曾有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政策,现在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贯彻这一政策,学者可以自由发表评论、自由表达想法。

四、小结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篇3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挑战;继承;发扬;创新

1.中国古典园林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五王时期就有建宫苑的活动,她的形成主要受统治阶级的思想及佛道、绘画、诗词的艺术影响,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争夺激烈,国家呈分裂状态,加之道、佛盛行的影响,产生了玄学,这时的士大夫,或人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导致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治园特点也多为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1.1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1.1.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1.1.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不拘泥于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

1.1.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错,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

1.1.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1.1.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

2、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

在我国古代不论是皇家苑囿或私人园林多以自己欣赏和生活,且极反映出主人的意识和价值取向,或炫耀气势惟我独尊,或夸耀显贵光宗耀祖,或避世取幽修身养性。这些园林的设计修建思想无一不是当时统治阶层的思想反映。这也进一步巩固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的古典园林腾达于这一时期而无法飞跃。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况。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中国的造园师在海外建造中国古典园林的想象,近30年来不断得到发展。

中国的古典园林犹如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2.1我们在国外进行造园活动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2.1.1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名义参加国际园艺或博览会建园;

2.1.2中外友好省、州(县)、友好城市之间互赠建园;

2.1.3承接国外政府、社会团体或私人建园等;

中国的古典园林走向世界是我国的园林设计师和技术工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宣传、介绍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增进中外园林界和人民之间友谊、促进我国园林事业发展作出宝贵贡献,不仅有很好的设计效益,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思考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海外的一些优秀作品,不是模仿国内哪一风景名胜,就是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希望外国人能通过一个园就能够吸收并理解中国的园林。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

中国古典园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后世无法超越的程度,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材料和技术,再造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的辉煌。

日本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演变出具有他们特色的枯山水园林,他们的枯山水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发展得很好。中国也应该有进军世界的新的改革方针去应对世界。日本“禅”的思想领导着他们的园林,我相信,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样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魂”的景观。

4、中国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应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

我们应该把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时代的变化推动园林建设全球化,这不仅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而在实施园林建设的全球化时,我们首先要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国外建设园林不能简单的抄袭或者迁移,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创作,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又要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例如:

4.1公园建设

在公园建设方面,我们在强调民族特色、地域异性的同时,适度地融入异域民族风情,积极应用多学科成果,必能将公园建设成具有感染力、创造力、风格鲜明的'现代的中国古典园林”。

4.2城市园林规划

在城市园林规划方面,应整体综合考虑,建立必要的框架,掌握延伸的角度与层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空间,而摒弃中国古典园林的单一成体,就无法研讨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与文化,其园林生命、园林生态、园林文化就不能永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在园林建设中既考虑继承传统,又考虑有所创新。既考虑中国文化,又考虑世界发展,积极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保留中国古典园林的人伦空间和“天人合一”精神,克服她老的功能缺陷和过分封闭的文化负面效应,使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艺术,更好地将中国园林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5、中国古典园林在国内的发展

在国内,古典园林同样也是一切造景设计的基础。近些年来,在它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多个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如:园林设计、环境设计、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等,这些学科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其所共同追求的“普遍和谐”的传统观念都是一样的。古典园林中“天道与人性和谐”的一贯思想指引着他们将自然山水比德、仁智、“道发自然”为探求规律,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

5.1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5.1.1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需要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地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设计出“土生土长”的风景园林作品。

5.2中国古典园林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需把握两点

5.2.1开拓思路,拓展中国园林的设计领域

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设计师更要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5.2.2融会贯通,探索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篇4

(一)解读古典文学的现实困境

对于现代人来说,读懂古典文学的最大障碍就是文字。中国古代采用繁体字,还有部分文学作品融入了古代民歌,所以真正能读懂古典文学作品的也只有少部分学者。研究人员缺乏是目前解读古典文学作品的又一大困境。

(二)现代研究古典文学典籍的原著少

首先,古往今来有很多学者都对古典文学有所研究,如:《红楼梦》的解读版本有《王蒙的红楼梦》等,这些书籍都带有后人自己的见解,并不是原著。其次,原著正因为出版少,所以很难找到。一般就算能找到原著,价格也是相当高,还有部分原著的复印版本印刷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文学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

(三)现代科学网络技术的发展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少书籍都开始在网上刊登,印刷书籍少了,我们在网上所知道的名著都是简体版的,是被人译过来的,细心的人也可以发现不少网上免费阅读网站刊载的古典文学作品大多有错别字,不少还带有括号备注,掺杂了打字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在阅读时容易受其影响,无法正确解读作品的中心思想,这是信息时代下对古典文学研究的又一大障碍,这易导致原著与译著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二、研究古典文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献保存不够完整

首先,这些古典文献经历的时间比较长,难免会有一些破损,比如:部分地方字体缺失、书本缺页等,这些都是影响文学研究的部分因素,甚至部分文献历经历朝历代的文人抄写,同一本书籍也有不少版本,研究文学的资料不够完整,很难准确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其次,历史毕竟是后人书写的,历史背景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这就导致了作品写作背景的不确定性,还有些文人的作品遭到当时统治者的破坏,好的作品都没有被保留下来,只是剩下现在残留的部分文卷。虽然这不是现代人的原因,但对于文学研究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二)现在只有少数人爱研究古典文学

首先,现在有不少人一提到古典文学,第一感觉就是晦涩难懂;其次,也有人认为读古典文献很无趣,毕竟它要通过思考才能读懂它,长时间跟古人作品打交道感觉人也会变得很迂腐,同时也会与追逐潮流的朋友产生隔阂;再者,了解古典文学的主题思想需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历史,在文学中还存在与野史相关的作者,这对于研究者来说又是一大难题,鉴于这些客观和主观原因,现在很少有人想去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三)现代学术研究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每个时代有它自己对时代的认识,时代不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会不同。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对社会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在文革时代,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仅局限在文学领域,不能涉及政治观念,文学研究也遭受摧残和打击。

三、古典文学研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对政治经济的意义

文学作品一般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政治,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来描写当时的政治体制,同时也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文人学者对当时社会政治所采取的态度。在部分现实主义作品中,还能反映出当时广大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它对当代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对中国政治的走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在经济上也有利于中国印刷业的发展。

(二)对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弘扬民族精神

以古诗为例,我们学过不少古诗,大多都反映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离世情怀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帮助我们在经济发展的现在不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时刻保持自我的节操。同时,我们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是来自《离骚》,而这种精神直到现在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因此,为了延续中国传统美德及弘扬民族精神,我们需要学习古典文学。

2.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传播,为了赶上时代潮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挥光芒,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取其精华,为中国本土文化服务。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古典文学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如孔子学说中就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和谐往来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为中国在世界舞台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四、现代促进古典文学研究的举措

(一)采取现代化科学技术保存好古典文献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输入设备恢复古典文献文字内容。还可以建立一些文物保护政策,将珍贵的古典文学书籍纳入保护对象之中。历史因素造成的文献不全,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待文献的态度,重视古典文献的保护,为文学研究准备好资料。

(二)改变人们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大力培养研究人员

促进古典文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每个人的思想文化水平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要想促进古典文学的研究,首先,我认为应该改变人们对古典文学的看法,了解到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文化正是中国文化的来源,开展一些文学作品朗诵比赛、诗词歌赋解读等活动,广泛宣传传统文学,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学进行适当地翻译简化,还可以通过相关作品的电视剧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来培养一些优秀的研究人员。

(三)坚持贯彻学术自由方针政策

在建国初期就曾有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政策,现在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贯彻这一政策,学者可以自由发表评论、自由表达想法。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篇5

【关键词】真理世界知识政治化政治知识化

本文是从知识发生学的角度,探讨古典知识体系是如何在天人相与的背景中逐渐生长起来,并构成传统政治形态之知识基础的。

天人相与:古典真理世界诞生的知识背景

在中国人看来,宇宙是单一的实体,在天与天体、地与其创造物、人与其活动这几大领域之间没有严格的分野。浑然一体的宇宙观使人把自己安放在一种整体性的秩序之中。天人关系就是从中引发出来的,天人感应对于人们的生活乃至政治统治都是异常重要的。[1]天人关系构成了中国古典知识体系孕生和演展的最原始也是最持久的一道背景。[2]《说文解字》中说:“天,颠也,至高无上”。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是一个方位之天,即高与广的结合,同时作为一种意志象征的预设之天呈现在我们面前。《尚书》中说道:“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3]

如果说方位之“天”是一种直观的话,那么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中的“天”就是来源于人造和预设,这就是独特的“造天”现象。预设之天导致了一般知识和经典知识中的神秘感,因为它把人造的社会秩序(社稷)看作与天然的自然秩序等义等值的存在,从而是某种不须讨论的自在者。[4]

对天人关系的思索构成了中国古典知识体系的源头,首先表现为天文学知识的累积。以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而闻名的李约瑟和爱利亚德也曾指出,古代中国的天文学知识,通过象征、暗示与种种相关的仪式,把一种据说是正确的、符合自然规则的空间格局传达给人们,使他们建立合理的思想的基础,并使他们的各样观念与思想在这个基础上保持着统一与和谐。[5]这种人文主义色彩异常浓厚的天文学并不是以对自然的探知作为关怀的,而是在浩瀚的天穹中寻求人类自身的定位,把自己投放到苍穹之中,同时又把宇宙安放在心灵之间。在这里看不到西方理性化的知识体系中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是人与外在世界的合一。所谓“天数已定”,“命数难逃”就是揭示了一种主宰世间的冥冥之力。可见方位之天已被内化到人生和政治的架构之中,成为推断政治命数的工具,天文学也不再展现着探究自然奥妙的魅力,而转化为测定人事吉凶和政治合法性程度的手段。方位之天一旦转化为预设之天,便注定了人世间的延续实依赖于一种天数,因为人事吉凶、社会兴替、生老病死均是通过天象来展现的。这就导致了古典时间观的产生。崇高的天数左右着世间的沉沦,古往今来的流变不过是苍天在人间导演的循环往复的一幕幕剧目而已。顺应天命之人可以促使国泰民安,违背天命之人在剔除、淘汰之列。世间的流变不过是天命从旧人身上游离出去再降临新人身上的循环过程。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支配世间的真理世界是凝固的、恒常的、不变的,而时间的流逝不过是重新与真理世界相通和相离的循环往复的交替而已。时间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是一个圆圈式的复归原点的运动。所以,在天人相与这一知识背景之下,历法时间、历史时间都是对中国古典知识中恒定不变的循环观念的直观表达。无论是天干地支的纪年还是按一个王朝年号的纪年,都是始而复终,终而复始的,一个个逝去的王朝像一个个大圆圈,而一个个接替的皇帝像一个个小圆圈,王朝告终或皇帝死去,纪年即重新开始。它们没有如公元(亦即西元)纪年法那种以一个年份将历史截然分成两段,又不断指向未来的直线和屡加迭进的性质。[6]于是,以天人关系为中轴而形成的一整套把所有要素同构在一起的知识体系就成为中国人判定一切事物的出发点。其中以天人感应和天人相与为主干的思维方式把人们纳入到了无所不包的知识体系之中,它不仅是构成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要素,而且也是主导一般知识形态的核心要素。

绝地天通:发现真理世界的资格限定

既然作为政治形态合法性之原生点的真理世界不为所有人所共享,那么它又是怎样与人相通约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还得要从神话时代的颛顼的“绝地天通”讲起。传说中的颛顼是一位能继修皇帝之功的古帝,他进行的“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为政治的知识化和秩序化提供了一个不断追认的源头。在颛顼宗教改革之前,“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谁都可以通神降神,结果便是人人都沉陷在迷醉之中失去理智,而且人人都不能建立起权威与秩序,这样神也就没有意义。[7]人人都能通神,传达神的意志的话,必然影响联合体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所谓“九黎乱德”、“九黎之乱”,或许就是由此引起的动乱,[8]正是这一知识的分立和政治的无序才呼唤英雄出世,颛顼所进行的“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就是把政治纳入到一个秩序化和知识化状态中的改革。于是人人与天相通的渠道被切断,这一权利被归拢到执掌祭祀大权的巫觋阶层之中。绝地天通以后,人类如何按照天道的要求生活呢?也就是说如何模仿天道呢?这就导致了早期的贵族――巫觋阶层的出现。巫觋之人必须具备一些主观条件,即聪明圣智,拥有超乎常人的感觉能力,神明降附其身是巫觋角色的认可和体现。女成为巫,男城为觋。所以,中国原始宗教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已有专职事神的人员,而一班人则从事其他社会职业,不参与事神的活动,这叫做民神不杂,民神各业。在第二阶段,人人祭祀,家家作巫,人意通天,这叫做民神杂糅、民神同位。其结果是祭品匮乏,人民不再得到福佑,第三阶段,绝地天通,恢复民神不杂的秩序。一旦绝地天通,民神不杂,便导致了等级的出现,贵族与平民的出现,“礼”的制度开始出现。[9]这一阶层的形成及其与“王‘的卡里斯玛的合一,虽然破坏了上古平静的气氛、简单的心情和平等的社会结构,但是,它却真正使“思想”从实用的、个别的、具体的、一般的意识活动中分离出来,一方面提升成为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性的“观念”,一方面具体化为制度性的、可操作性的“知识”。[10]于是与天相通的器物技术,成为拥有权力和知识的人的专利,一种金字塔式的社会分层结构开始出现,当然这一结构是以对与天相通的器物知识作为分层界限的。近来考古学的一些成果也已证明法器在那时演化为象征统治权力的礼器。[11]政治开始被纳入到一个知识化的轨道上去了。

考古发现的卜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一个秩序化的知识系统,它通过知识的载体――文字,确认了发现真理世界的资格限定。在殷商那个中国古典知识体系开始孕发的时代,我们看到了中国政治知识化的源头。在天人关系逐渐集中到王一人身上的时候,并没有导致王权的无限扩展和恣意延伸,因为王与天相通的权利总是在祭祀这一政治仪式中得到确认的。而王并不是自己完成祭祀仪式的,祭祀中需要有祝有巫,主持祭祀的是那个时代最具有知识、技术和最具有文化意义的象征性人物。[12]于是我们会看到,作为历史和知识源头的承载真理世界的天道,从时隐时现的状态解脱出来,赋予了人间一种制度化、秩序化的存在状态。西周在承继殷商时代之知识传统的基础上,对天命与人的关系进行了更加实用化的解释,周公的“唯命不于常,唯德是授”的革命观把那个支配世间的恒常的真理世界与人的德性联结在一起,中国传统政治变迁的动力机制就在德性所知的知识形态中被确立下来,历史在中国古典知识体系内的展开至此才被真正确立了可以信赖的源头。所以葛兆光说:“西周时代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切都在进一步合理化与秩序化过程中”。[13]后世的历史不过是对这一时代的不断追认和摹仿而已。

春秋战国时期的平民化运动再度引发了中国古典知识体系的危机,在众人皆迷、唯我独醒的时代,真理世界就只能向老子、孔子等人敞开,于是对“道”的呼唤便成为与群霸相争之局面并不和谐的“灵异”。如果说在轴心时代真理世界向部分人的敞开是取决于一种文化的觉醒的话,那么在两汉之后随着儒学的法典化,真理世界向部分人的敞开,就取决于一种体制的规定和权力的保护了。科举制的推行则更加剧了这一传统的延续和再生。古典知识的传承和发现真理世界之人的再生,证明了在王朝兴替的背后,潜伏着一种以一贯之的力量,正是这一力量使传统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不会因权力占有者的变革而被阻断。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近代西力东渐和西学东渐打破了传统政治形态的知识基础为止。圣人:真理世界的言说者和构成者

以终极依据体现出来的真理世界如何为中国古典知识体系缔造了供后人持续追忆和不断确认的源头?这是我们要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在明晰了真理世界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发现这一世界的资格限定之后,我们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由儒学构筑的真理世界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古典知识体系的起点?我们知道,在中国人的时间观中,政治权力执载者的变更仅仅是意味着一段“王朝时间”的终结,新的权力执载者必须要重新到赋予其合法性的真理世界中去汲取营养,并成为这一世界的主人及其在人间的复制者。这一回溯式的思微方式驱使后人必须去圣人之道中去寻求供以持续追忆和不断确认的知识源头。因为一旦作为政治所供奉的真理世界得以确立之后,后世的历史都不过是以此为源头而展开的。在老子看来就是“悟道”的历史,孔子看来就是“闻道”的历史。那么为什么在虚拟的天道消失之后,孔子会成为道的代言人呢?换言之,为什么后世的知识增量必须要以对孔子的阐释作为原点呢?所有这一切都根源于孔子角色的转变,即孔子由一位“教师”转变为“圣人”。孔子的神话化在历史的神话化中不断被强化,确立了孔子作为古典真理世界之言说者和构成者的地位。随着文字的出现,知识通过文字可以传承,历史通过言说得以延续的局面得以终结,随即进入了能够被记载的时段。[14]知识通过文字固定下来,历史也通过文字符号得以传承。因此,夏商周三代在孔子的知识视域中,并不是作为神话出现的,而是作为信史出现的。而周礼也就成为他续补已经断裂的真理世界的摹本。西汉时期儒学的法典化标志着神秘性、道德性、政治性和入世性的中国古典知识体系正式诞生。支配后世演展的圣人神话系统便成为赋予传统政治体系之合法性的知识基石。这就是出现于汉代纬书中的政治神话。如果把三代以前的神话时代视为是人类渴望与神性相通、赋予社会和人生以原初意义的话,那么纬书政治神话的诞生则直接预示着一种意识形态的构建,正是这一“意识形态的突破”导致了中国古典知识作为一种道德的宗教而存在着,[15]在这里看不到超感性的上帝,只有天道与圣人合二为一并为人感知的真理世界的化身,知识体系中的王国也就是世俗的王国。于是圣人便成为真理世界的言说者和承载者。政治形态的道德底线由此而铸立。

但自儒学法典化之后,孔子的形象就由一个道德说教家转变为“圣人”。一个圣人神话谱系就在后人的不断阐释中逐渐生长起来。正如梁启超所言:孔子渐渐的变为董仲舒、何休,渐渐的变为马融、郑玄,渐渐的变为韩愈、欧阳修,渐渐的变为程颐、朱熹,渐渐的变为陆九渊、王寿仁,渐渐的变为顾炎武、戴震。[16]假孔子替代真孔子的过程也恰好是中国古典知识体系日渐丰满的过程。在孔子肉体失灭之后依托孔子灵魂再生的“孔子”,就是要担负起赋予他所处时代以终极意义的责任。而其思考的原点则是神话化的圣人――孔子。作为终极依据的天道实际上已与圣人同体,黑格尔把它称之为“实体精神与个体的直接统一”。[17]在“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圣王难以产生,天道的承载者就只能由“圣人”来承担了。孔子成为统治者与天相通的梯子,只有通过对孔子的占有才能实现对天道的占有,因为孔子是真理世界的言说者和承载者。一旦被神话化的孔子出现在人们的知识视域中,由孔子所担负的道德理想和终极依据便成为古典知识体系的生长点和价值承担者。与君统、政统、治统相即相离的师通、道统便成为赋予政治形态以合法性的知识源泉。孔子由一学派创始人转变为古典知识体系的创制者,由真理世界的言说者进而成为真理世界的构成者。此后的历史不过是对孔子解释权进行争夺的历史。经学:藏在典籍中的真理世界

冯友兰先生说:春秋战国是子学时代,以后则是经学时代。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把儒学抬高为官学。[18]学术再度官学化强化了知识政治化的传统。[19]古典知识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已经被神化了的孔子,也就成为古典知识体系的灵魂。不管经的范围和领域有何变化,经典之学成为通向理想之国的唯一阶梯,更诱使士人认定它是一切知识的基本来源,是确证无疑的。它一方面是人格与精神的支柱,另一方面它又是知识与技术的总汇。稽古能够取青紫如拾地芥,又能从中学到基本的人文知识到最高深的宇宙知识,于是经学成了绝对的显学,而对绝对权威的经典的解释之学也就成了中国精英思想中知识的来源与真理的凭据;在经典及其注释中人们可以获得所有的知识,在经典及其注释中真理则拥有了所有的合理性。[20]由文字组合而成的客观知识世界在后人的解释中,构成了一系列的陈述,这一陈述不仅成为人们争夺的对象,而且人们通过对陈述复制、修正和诠释,使其内部意义充分扩散出来。在知识边界不是轻易逾越的时代,对陈述本身的占有就直接意味着对权力的占有。

经学之所以能够将真理世界隐藏在典籍之中,使之成为一般大众难以进入的高雅之地,关键在于它是以艰涩的文字组合而成的难以理解的知识世界。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曾经指出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无文字的社会,[21]因此汉字在中国是作为一种知识奢侈品确立了其高贵的地位。既然经学是由艰涩的文字组合而成的难以理解的知识世界,那么对典籍的阐释就成为真理世界得以不断传承的基础。经学说到底就是依靠对典籍的解释为政治体系之合法性提供知识论证的一门学问。可见,传统中国政治形态依靠由文字构筑起来的边界将庙堂之知和乡俗之知隔离开来。这是一个依靠文字构筑权威的国度。但是对文字的注解和微言大义的阐发又不自觉地将神秘主义的知识要素融会其中,由此导致了中国古典知识的理智化程度并没有得到逐步的提升和强化。这一进程直至近代西学输入中国才告终结。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由孔子删定的典籍就开始成为中国古典知识的主干。它不仅是真理的化身,而且也为士人提供通往真理世界的工具。无论是经书的注释还是其他古籍的注释,所追求的目标都是阐释和理解作品的意义。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认为,作品的意义就是作者的原意,注释的目的就是把作者寄托在作品中的原意揭示出来。在千百年来的经典的注释活动中,经师们皓首穷经,诚惶诚恐地追求圣人寄托在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他们真诚地相信,经典中蕴藏着大量的圣人平治天下教化人民垂范后世的遗训。[22]故我们在汤一介先生提出的中国解释经典的三种方式中,看不到知识类型更新的动力机制。[23]首先,经学在中国古典知识体系中主干地位,自然是因为它处于“经”之地位,典籍不是文字机械的组合,而是蕴藏义理的载体。政治形态所赖以存在的常理就隐藏其中。故对典籍的解读过程便是发现真理世界的过程。其次,经学也为士人承载治国之权力提供能力上的储备。当经学被提升为构筑国家意识形态的显学地位时,通过解读典籍发现真理世界的刚勇就逐渐为通过对典籍的机械掌握以占据权力所压抑,尽管后世不时有那些通经致用之人,在引经据典和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把矛头机智而巧妙的指向帝王,以捍卫道统之地位。但是把知识和权威融为一体的经学的确是在塑造着一种“经学化的被动性思维方式”。真理世界被政治权力固定在一个始终不变的状态上,由此便导致了居于最高层的帝王成为真理世界的秉承者,而士人则下降为真理世界的实践者。尽管知识与权力的抗争并没有因政治知识化和知识政治化的合一而彻底剔除,但知识仅仅是在承担着对无道之帝王进行道德讨伐、对秉承天道之新君进行道德论证这一剩余功能罢了。文武,称祖道圣这一回溯式思维方式使传统中国的政治变迁周而复始地去追寻古典知识的源头。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近人提出“革天”之观念为止。

帝王:真理世界的秉承者和复制者

帝王是中国传统政治形态的核心。帝王与天相通之同时发生的逆向结果便是以占有天道为前提。“占有”包含着杜撰和欺骗之意。所谓天君一体、圣王相通、道王同体就是这一“占有”的直接结果。[24]于是君主作为全社会的主宰者,以禀承天道、推广人道、践行天道为己任。由此可见,在帝王对天道的占有中过程中,君主、圣人、天道相通并逐渐一体化,道通过圣人的环节与君主的权力实施相沟通,成为君主至上权威的根源。基于道的不可亵渎性和禀承天道之绝对权威的君权,就具有强烈的专制色彩,他把自己视为政治形态的最后一道屏障。实际上帝王对天道的占有,仅仅是特定时段中的现象,并没有阻止古典知识所构筑的真理世界在既定政治权力之外的延续性,也就是帝王对天道的占有在长波段的历史时间中始终抗拒不了这一传统,更不能注定他的永久性占有,一旦他秉承天道的资格在大众知识世界和道统体系中中遭致怀疑乃至否定,就会促发权力占有主体的更替。

所以,我们说在中国古代存在着一种道义和功能意义上的政治辩证法。道义辩证法就体现在帝王对真理世界的秉承和占有中。功能辩证法就体现在帝王对真理世界的曲解、修正和士大夫阶层的卫道之中。帝王正是经受着道义这两重辩证法的制约,才使其虽作为政治实践中的无限体,但缺乏无限的恣意扩张的空间存在。所谓帝道就是在古典神学知识中对帝王的道德限定,得道意味着对真理世界的禀承,失道则意味着对真理世界的背弃。可见,在中国古人的知识视域中,天下并不始终是系于一家一姓,它是外在于帝王之家的“共有物”,当然能够代表众人分享这一共有物的只能是真理世界的秉承者。这与日本万世一系的传统显然是不同的。按照福泽谕吉的说法,日本在中古武人执政时代,形成了至尊未必至强、至强未必至尊的观念,于是没有一种思想能够居于垄断地位,自由的空间从中生长出来。这与中国人一直拥戴绝对的集至尊与至强与一身的帝王显然是不同的。[25]至尊是其有秉承真理世界的资格,至强是其有把真理世界复制到人间的力量保证。至尊与至强必须融为一体。因此,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无道之君不断为革除,另一方面却又是一个替天行道的帝王的诞生,一个无限体的人格化身消失了,另一个无限体的人格化身又诞生了。天下总是被笼罩在帝王这一无限体之下。这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在权力占据者的背后是古典真理世界的再生和传统政治形态的连续复制。帝王作为这一世界的禀承者是不断再生产出来的。

知识贵族[26]:真理世界的确证者和实践者

帝王仅仅是依靠对真理世界的秉承而确立了政治形态之制度底线的地位,置于真理世界在人间的展开过程,即天道如何落实为人道,则是由儒者这一功能性的集团来承担的。由儒者构成的文官集团成为居于帝王和一般大众之间的联结者和实践者。

我们治道,在封建的世袭社会自春秋解体以来,封建意义上的身份贵族就不复存在了。但是一个新兴的知识贵族却应运而生,它起源于战国时期“士”之地位的上升,至西汉独尊儒术之后,开始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得以诞生。在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缘化地位之后,随着科举制的推行,这一力量又重新抬头,并主导着传统政治政治形态的运作。

知识贵族不是世袭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以身份作为区别于其他阶层的边界。可见,它是凭借承载知识这一资源来区别于其他阶层的,也正是凭借对知识的执掌来确立其社会、政治地位的。

继知识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短暂的分立状态之后,儒学在西汉的法典化使政治再度被纳入到知识化的轨道上去,与之相适应,知识政治化的现象也应运而生。士者经世致用的道德使命便在政治知识化和知识政治化共存的状态中逐渐发轫出来,并且这一传统一直被奉为神圣化的法则一直延续下来。它在真理世界与世俗生活相联结的状态中确定着士者的定位和知识的价值。

儒者历来以经世致用而显示其处世的价值。经世致用往往是在两种状态下进行的,一是士降格为屈从于帝王的实践者,与作为真理世界之秉承者的帝王在功能上相配。此种状态的展开以知识贵族对帝王的政治确认作为前提,以权力和优势地位的诱惑作为驱动力量。二是以真理世界的确证者这一角色,贯彻“行义以达其道”的宗旨。此种状态的展开是以知识贵族对真理世界的发现、捍卫和对帝王秉承真理世界之资格与能力的确认与论证作为其前提的。事实上在具体的势态中,以上两种状态往往是交合在一起,难以完全割裂开。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对知识贵族在中国传统政治形态中的定位与功能产生了许多截然相反的判断。要么将其推至崇高,要么将其贬为奴仆。任何极端的判断都是因为没有进入特定情势下的士人的知识视域所致。事实上,儒者所期待的“王者”与现实中儒者所认可的“王者”在他们特定情势下的知识视域内,往往是合二为一的,于是才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之说。如果期待的王者与现实中的王者是分离的,那就是对帝王之政治认可和道义认可的中断,帝王的离经叛道最终只能导致天道游离于帝王肉体,他不再拥有天下便是必然的结果。

士者承担者将真理世界沉淀到民间的政治责任,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政治形态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种典型的教化体系,探知自然的技术和逻辑概念对于这一体系来讲都是一种累赘与多余。从《尚书》中的“洪范九畴”中,我们可以得知,作为树立人间规范所借用的依据――九畴这一中国式的规范,是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特征的。它排斥“多于的技术”。[27]在这里,我们看到真理世界在人间的落实经历了这样一个线路:通过帝王的秉承、知识贵族的实践再到在民间的沉淀,于是在教化体系中按照品性和知识把人分为不同的等级序列。天道与人道的相通就在这一等级序列中得以实现。由学校、士绅、政府官员等构成的教化体系,借助于政治权力的效力,使中国传统政治形态弥漫在古典知识的氛围之中。[28]知识就是在这一完整的教化体系中流动着、传承着。[29]

结论:知识的政治化与政治的知识化

1.知识的政治化

知识政治化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根深蒂固的传统。知识体系的分裂也就是政治与社会的分裂,依靠权力对知识的回收,就成为知识政治化的外在形式。在这一传统中,知识成为治国所利用的一项重要资源,而且承载知识的主体――士人,也成为治国所依赖的最为重要的一种政治力量。士者既是真理世界的论证者,同时又是真理世界的实践者(即阎步克先生所说的“文人”与“官僚”),[30]他们在出世和入世、分与合之间获得了二重角色上的统一。

从以上观之,知识的政治化并没有完全导致士者的奴仆化,他们不仅作为真理世界的确证者为政治形态的合法性基础进行道义上的论证,而且在功能上又作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力量,使帝王之无限体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一种象征。与此同时,儒者因为把经世致用视为唯一的人生正途,故他们在现实的权力配置体制中,又往往抵挡不住权力和优势地位的诱惑,这又为帝王控制士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以致于韦伯认为科举制度因“引发生员们为俸禄和官职的竞争而斗争”,防止了绅士们起来一致反对政府。[31]科举制也就被视为是权力对知识的体制性回收,它把知识政治化推至最高限度,科举制成为传统政治形态存续的生命线。科举制的推行使的规模在古典的轨道上达到了极限。此可见,知识的政治化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士者作为真理世界的确证者和实践者,在展示着知识在道义上的崇高;另一方面士者作为政治权力的工具,丧失了催发知识不断丰满和知识类型更新的动力,而专注于通过对考试内容的机械性掌握作为求取功名利禄的途径,科举制成为士者工具化的渊薮。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知识的政治化导致了士者作为真理世界的确证者和实践者在捍卫纯正的经世致用之道的同时,也引发了士者工具化倾向的扩展,而且两者往往是交合在一起的,因为儒家学说在西汉经过了法典化的加工和政治确认之后,儒者明白“一种思想学说要成为世间的制度法律或意识形态,必须借助策略而不能单凭理想”,以知识与权力分庭抗礼,甚至希望超越权力的想法,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真正实现,理性主义的固执与昔日王者师的尊严,在现实领域中往往是遭致有限的遗弃。[32]

2.政治的知识化

在知识政治化的同时,政治也被知识化了。如果说知识的政治化意味知识和执掌知识之主体的政治工具化,那么政治的知识化则意味着政治形态必须在文字组合而成的知识体系中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证明。

政治的知识化首先表现为政治形态的合法性基础来自天命的降临,来自对圣人之道的秉承。而天命的降临必须在人们对天的认知框架中获得从得分确认。于是便有了祭天这一政治仪式俄产生。中国古代的祭天大典便成为最隆重、最神圣的政治仪式。站在科学的角度,可以把祭天斥为“无知”,但站在古人的角度,祭天恰恰体现了“有知”,它是在人们对天的认知基础上将政治纳入知识化轨道的第一步。祭天是在中国古人“天人关系”这一永恒的知识背景下,将政治形态构筑在不容怀疑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最初尝试。其次,当儒家学说充当了国家意识形态之后,祭孔便是成为与祭天相配的一种政治、文化仪式。如果说祭天是为政治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一种终极依据上的确证的话,那么祭孔则是为政治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一种世俗化的知识基础。祭孔也就成为历代帝王崇仰知识的象征,故祭孔逐渐演变为对尊奉孔孟之道、熟读圣贤之书而有所作为的前代文人的合祭。[33]在古典知识把天道和圣人之道推至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时候,祭天和祭孔是就成为在知识化轨道上构筑政治合法性基础的最为重要的政治仪式。其次,政治的知识化表现为政治形态的架构和运作都是以经典知识作为支撑力量的。最后,政治的知识化表现为它对规范知识的崇仰和提升来展示其道义形象的。经典知识在中国古代作为求取功名和在政治生活中立足的一元化的资源,不仅是德治体系和教化体系的装饰品,而且也是政治形态立足的文化象征。

当然,在知识政治化和政治知识化一体性的状态中,始终潜伏着一个难以破解的矛盾,即知识传承的逻辑和权力传承的逻辑之间的潜在抗争。尽管在汉武帝之后知识通过一种体制性的力量被政治收购过去,选举制度特别是科举制不过是在技术上强化了权力对知识的收购能力,但是“士志于道”“君子谋道不谋食”的传统却潜藏着滋生异端的因子。虽然这一因子在传统政治形态中并不拥有无限扩展的空间,但它对政统的监视作用始终是统治者惴惴不安的缘由。可以说,正是中国传统政治形态的最为突出的特征就表现为对知识的政治收购和对异端的铲除和打击这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政治的演进之路可以从这一矛盾中得到解释。

[1]参见[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60页,第730-731页。

[2]俞晓群:《数术探秘》,北京:三联书店,1994,第57页。

[3]俞晓群:《数术探秘》,北京:三联书店,1994,第57-58页。

[4]玄峻:《联想与印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第103页。

[5]参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解体》,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9页。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第126页。

[8]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第203页。

[9]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三联书店,1996。

[1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第89页。

[11]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第205页。

[1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第100页。

[1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第125页。

[14]对中国文字形成的研究,是考古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进年来热烈讨论的山东邹平县丁公村龙山文化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否就是“四千年前中国的文史纪实”,或招租护佑驱邪的卜辞?还很难说,至少我们现在还不能说出符号的意义,所以它是图画还是文字,它是偶然性刻画还是有意识写字,就不可能有结论。但是,殷商的甲骨文、商周的铜器铭文,却已经是极为成熟的文字,从这一点来看,文字的起源要比商周早很多。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第114页。

[15][德]夏瑞春编:《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第103页。

[16]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7][德]夏瑞春编:《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第117页。

[18]汤志钧等著:《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第18页。

[19]参见周谷城:《中国通史》(上卷)第十一章“随社会而演变的学术思想”中第三节“统制学术思想的诸策略”的“汉的表彰经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225-227页。

[2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第413-414页。东汉以降,天下裂变,道术又面临着为天下裂的局面,尤其是王室贵族不言而喻地占据着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的中心之外,接近王权的宦者集团与外戚集团则利用王权进行着激烈的角逐,并不拥有思想与学术的人凸显于历史的中心地带,而拥有思想与学术的人却被挤到了历史的角落。魏晋玄学作为一种边缘化的知识形态得以产生,自然是知识与脱离政治收购的逍遥性后果。道教的复兴,佛教的传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知识载体不能进入权力中心在知识类型变迁上的反映。随着科举制的设立,两汉政治知识化的传统又在制度上得以展现,知识又成为占据权力的唯一可靠的资源,通过探寻藏在典籍中的真理世界,以重铸士人之政治地位的局面一直延伸到清朝科举制废除之时。

[21]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22]董洪利在《古籍的阐释》一书中认为,追求原意说在学理上是难以成立的,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缺陷根源于以下几点:(1)尽管每一位作者都希望把自己的意图原原本本地、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作品之中,但由于作品语言的局限,作者的意图不可能充分地、完全地表达出来,言不尽意是作者与作品关系中存在的普遍现象。(2)随着作品的完成和作者语境的消失,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只有宣示义能完整地固定在上下文结构的语境之中;而作者认为十分确定的启示义,则失去了使其确定的语境,进入意义未决或曰多义待决状态。(3)作品一旦脱离了作者的语境,就成为自主性的客体,面向此后任何时代的任何读者(解释者)开放。(4)由作者意图所规定的作品和意象是作品意义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但它只能决定解释的大致范围和走向,无法限定解释的具体内容和方式。(6)解释者无论受到作品语言和意象多么大的引导和启示,仍然只能在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知识经验等基础上,也就是个人前理解的基础上展开他的解释。而个人前理解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完整的特性,因而个人的解释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故董洪利认为以追求作者原意为目的的解释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幻想。正是在这种幻想的笼罩下,注释的本质被掩盖了,注释的作用被歪曲了。因为理解作品的意义是一种创造性的解释活动,董洪利同意加达默尔所的观点,即在理解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两种视界,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是作品的视界,解释者的前理解是解释者的视界。视界融合既不是解释者完全抛弃自己的视界而进入作品的视界,也不是把作品的视界完全纳入并服从于解释者的视界,而是两者相互融合成一个新的视界。这个全新的视界把二者完全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超越了各自独立的状态和相互间的距离,形成了新的意义。加达默尔描述的“视界融合“既是理解的过程,又是一切解释活动最基本的方法。理解的客观性只有依赖”视界融合“才能实现。参见董洪利著《古籍的阐释》一书中的第二章“注释的目的”,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第41-82页。当然如果从纯粹的解释学的原理来看,中国古代对典籍的阐释并不是一种创造性的理解。但是如果把典籍的阐释置于当时的政治权力结构和社会结构中来审视,则会发现追求原意恰恰是追认古典真理世界的回溯式运动过程,正是这一回溯式的知识复原过程,才决定了中国古典知识体系不会因为权力执载者的更替而中断。在此,我们还是把本文多次提及的观点作如下表达:如果从纯粹学术知识的角度来看,追求原意说的解释方式无疑是背离了为知识而知识的创造性,但是如果从中国古典知识体系内在的政治属性来看,则会发现追求原意说正是支配中国历史演展的终极依据所在。尽管中国古代在对典籍的阐释过程中,尽管不乏“异端邪说”,但它终究是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由于圣人和经书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而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所以发现和重建圣人寄托在经书中的微言大义就成为官方法定的正统标准。[23]汤一介先生提出中国历史上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经典的方式,即以《左传》对《春秋经》、的解释为代表的叙述事件型的解释;以《易传·系辞》对《易经》的解释为代表的整体性哲学的解释;以《韩非子》的《释老》《喻老》对《老子》的解释为代表的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参见汤一介:《再论中国的解释学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24]参见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第201-211页。

[25][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94,第17页。

[26]余英时将士称之为“知识阶层”,费孝通称之为“知识阶级”。本文将其称之为“知识贵族”,根据有二:(1)支撑他们具有政治和社会优势地位的是知识,故其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定位非常特别,与其他阶层的分野使其处于一种贵族化的地位;(2)其自身的知识容量一旦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如科举制)得到认可,便具有诸多特权。参见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一书中第一章第五节“绅士的特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27]玄峻:《联想与印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第107页。

[28]参见汤志钧等著:《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9]在民间沉淀下来的真理世界,构成了一般大众思维世界中的构成要素之一。他们的政治判断就是在今天,仍然受制于这一古老的教化传统。由统治者所建构的教化体系并不能将一般大众的思维世界完全囊括在内。对此问题笔者会另撰文分析。

[30]参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1][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选》,转引自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第2-3页。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篇6

[英]R·w·利文斯通著,邵威、徐枫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本来,这原本是为一本书名为《保卫古典教育》(犃犇犲犳犲狀犮犲狅犳犆犾犪狊狊犻犮犪犾犈犱狌犮犪狋犻狅狀)的书所写的书评,其作者为英国现代著名的古典学者R·w·利文斯通(RichardwinnLivingstone)。该书虽已出版多年(其中英文版初版为1916年,后又多次出版了英文版,中文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初版于1991年且印数只有1000册,以后就一直没有再版和再印),所以,现在在中文学术界尤其是教育学术界知道该书情形(更遑论其价值)的人并不多,只要将《保卫古典教育》作为词条在百度上搜索一番,所得到的结果是出奇地少,或许是应了“物以稀为贵”的说法,以至于有网友评论道:“这本书初版只印了1000册,后面便没有再版过,平均一百多万人才能分到一本,这便是经典在我们社会中的价值。由此也可以预见,学术繁荣的背后,养育的是多少南郭先生!”笔者关注该书已有多年,深恐该书就此会湮没在当今中国瞬息万变的学术天空之中,于是,也来为本书保卫保卫,打一番《保卫古典教育》的“保卫战”。

R·w·利文斯通何许人也?

说来也真是奇怪,当我利用当下非常时髦的且具有强大功能的网络搜索工具(如百度、谷歌、搜狗、有道等)对R·w·利文斯通进行检索时,所得相关信息确乎少得有些令人吃惊(这与检索一些当下流行人物的情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甚至连R·w·利文斯通的一张图片都检索不到,这一切不免让人颇感意外!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R·w·利文斯通(SirRichardwinnLivingstone,1880—1960)系英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古典学者。先在温切斯特公学求学,毕业后进牛津大学新学院攻读拉丁文韵文和其他学科的荣誉学位。1924—1933年任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副校长。1930年被敕封为爵士。在其学术生涯的最后10余年,专事写作和演讲。他有力地捍卫自由教育的价值,尤其推崇古典语言(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学习,极力提倡古典语文(语言)对于塑造国民精神的作用,主张在中学普遍开设古希腊语和拉丁语,恢复古典语文(语言)在学校中的地位。综观他的一生,不妨誉其为为古典语言(语文)奔走呼喊的一生,重新发现并极力倡导古典教育价值的一生。就笔者所见,他的著作主要包括:《希腊天才及其对我们的意义》(犜犺犲犌狉犲犲犽犵犲狀犻狌狊犪狀犱犻狋狊犿犲犪狀犻狀犵狋狅狌狊,1912)、《保卫古典教育》(犃犇犲犳犲狀犮犲狅犳犆犾犪狊狊犻犮犪犾犈犱狌犮犪狋犻狅狀,1916)、《希腊的遗产:吉尔伯特·莫里随笔》(犜犺犲犾犲犵犪犮狔狅犳犌狉犲犲犮犲;犲狊狊犪狔狊犫狔犌犻犾犫犲狉狋犕狌狉狉犪狔,1921)、《教育的未来》(犜犺犲犳狌狋狌狉犲犻狀犲犱狌犮犪狋犻狅狀,1949)以及《虹桥和其他教育论文集》(犜犺犲狉犪犻狀犫狅狑犫狉犻犱犵犲犪狀犱狅狋犺犲狉犲狊狊犪狔狊狅狀犲犱狌犮犪狋犻狅狀,1959)等10余种。上述著作,除了《保卫古典教育》有中文译本(且是多年前的译本,内中时有罅隙,似颇可重译)之外,国内至今还没有看到R·w·利文斯通别的著作有中文译本,这不能不说是中文学术界(翻译界)的一大缺憾,尤其是与当下国人正在兴起的文化复兴(文化强国)诉求相去甚远。

何谓古典教育?

其实,即使笔者反复通览《保卫古典教育》一书,也未能找到一个有关“古典教育”的恰切定义。不过,只要我们认真地穿行在R·w·利文斯通的“词语密林”之中,我们依然还是能触摸到“古典教育”的别样意趣。概而言之,在R·w·利文斯通看来,“古典教育”大致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重视关于古典语言及其著作的教育。其二是重视古典(永恒主义意义上的)人文教育。对于第一层含义,R·w·利文斯通在全书有多次提到,比较经典的表述(以下凡引该书只标注页码)诸如“培养青年人思想的最可靠的工具是学习古典语言、古典文学和古典艺术作品”。(4页)“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精神上的先辈一无所知,就不能被视为是受过教育的人,而如果他不改变这种无知,就显示不出思想上的冷漠。”(41页)“读原著,能邂逅一位天才,如若不然,则无此良机。古希腊人注重教育,理由亦在于此。与康德大不相同,古希腊人的思想和表述都很清晰。他们留给我们众多财富———艺术和文学上无法超越的成就,丰富、完整的生活样板,以及展现于宗教、政治、哲学、历史、文学和生活之中的理性这一壮举。”(67页)“希腊语把我们引入了思想的世界,而拉丁语则使我们与一个英雄的民族共处。”(83页)“希腊语是开拓者的语言,带有首次发现的新鲜印记。……希腊语脚踏实地,而现代词汇却使我们坠入云雾之中。”(109页)“他们(指古希腊哲人)留给今人的只是其著作的残篇片段,但读起来使人感到我们仿佛漂游在自由思想的海洋上,锚已拔起,只有理性在驾驭我们前进。”(117页)“如果说不懂希腊语就是不懂人类头脑所创立的最灵活最精巧的表达工具,不学拉丁语就失去了精确的与逻辑的最好锻炼机会,那并不言过其实。”(134页)其实,书中相关的表述还有许多许多,不独如此,类似的思想还对此出现在R·w·利文斯通别的著作之中。“绝大多数的英文字都起源于拉丁文,一个英国人如不具备一些拉丁语的知识就显不出在英语的修养上像是受过教育的。一个学生的拉丁文程度即使只达到学校证书的水平,他就能领会自己语调的优美和深沉,学会更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一个受了希腊语熏陶的人更可能清楚地知道他所思索的东西,因为他与之生活在一起的人知道他们所思想的东西,并且对于生活已经获得一种清楚的、一贯的看法。……古典作品的译本和关于这些作品的著作应当包括在学校推荐的个人阅读书籍。”(《虹桥和其他教育论文集》,本段译文引自《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276—29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至于古典教育的第二层含义,作者在书中也有多次提及:“古典教育更可为人文科学工作做好准备。”(10页)“在我们这个物质的世界中,我们尊重科学,给科学以应有的重视,同时,我们应时时提醒自己,人比自然更重要,人的精神构成比肉体构成更为重要。”(23页)“不应让我们的青年人只专注于数学,生活在无血无肉的抽象世界之中,或只潜心于科学,只研究自然世界的各种现象的起因;反之,应让他们学习文学,聆听人类先知的教诲,希望他们能逐渐像先知一样看待眼前的世界,并分享先知们的乐趣、高尚和灵感。……不应认为,自然科学能够取代或者部分取代人文学科的地位,也不应认为,我们能从自然科学中获得人文科学所给予的东西,恰如我们不能认为,只增加食物中的脂肪,便可以不要蛋白质了。”(31—32页)“古典文学之所以在教育中占有地位,因为它曾是识人之钥。”(37页)读者诸君,恕我在此较多地引录原作者的书中之言,个中缘由主要还是本着尊重作者本意,我无非就是希望自己没有误解误读R·w·利文斯通关于古典教育的本意,更没有给读者诸君呈现一个面目全非的R·w·利文斯通及其古典教育的真义。

为什么要保卫古典教育?

近世以来,中西文化教育其实遭遇到了内外两种力量的牵引而误入歧途,正为此故,中西文化教育都面临着“保卫古典教育”的重大使命。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外在力量对于中西文化教育的牵引或曰掣肘。此处所云外在力量主要是指一种外来文化(文明)对于本土文化(文明)的影响,尤其是当外来文化处于明显的强势地位时,这种外在力量自然也就相应地增强起来,像近代中国的文化教育发展史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现在,我们基本可以判断的是,近代中国的文化教育发展史就是走的一条与原来的发展路径很不相同的路径,其间虽曾有过“中体西用”的防御式论争、“全盘西化”的投降式拥抱、“整理国故”的文化坚守、“西体中用”的脱胎换骨等等所谓的文化迷惘抑或文化抗争,但其间所发生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肯定无疑地还是让近代中国文化教育艰难地走上与传统中国非常不同的所谓现代化道路。“躁动的百年”已经让中国丰厚博大的古典文化资源遭遇了巨大挑战甚至于灾难,学界已有同仁发出了“汉语的危机”“危机下的中文”等等充满悲情的深切呼唤。我们不妨套用一句国歌歌词:中华文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人类古典文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我们这个时代,古典那不可替代的价值被人们随意地废弃了。然而,“那些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濡染古希腊文化之高贵的人们,会终生都保持一种生命的灵感;他们会保持一种优雅的气质,一种高贵的品位和对于高贵德性的直觉,而这些,如果没有少年时代的濡染,可能永远都是无缘亲炙的。”(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159页)西方学者尚且有此等强大的文化自觉意识!那么,中国学者的表现又当如何呢?近一个世纪以来,先后出现过像辜鸿铭那样的“文化怪杰”、王国维的“文化殉葬”、钱穆的文化呐喊、陈寅恪的文化守望等等国学大师的行为与主张仿佛一直在我们耳畔回荡。是啊!在一个庸人(指只对物质与日常事务感兴趣的人)得势的时代,一切都无声无息,一切都在沉沦,一切都在退化和堕落(贡斯当语)。为了让中国教育、中国文化不再被庸人所困扰而陷入无边的黑暗中,我们有责任为中国教育、中国文化找寻光明,为其注入一种本已丰厚的古典资源,以真正提升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品质和趣味,待到中国教育、中国文化“功德圆满”之时,一定是中国人立足于本民族悠久灿烂文化之高地上,以博大沉宏的宽阔胸襟接纳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之时。

那么,内在力量对于中西文化教育的牵引或曰掣肘又是指什么呢?我想其中主要是指源于文化教育构成之中的所谓价值(意义)取向所引发的两种文化教育的分裂及其一种成分依其所占的强势(地位)而构成的对于另一种成分的压制。其一是科学文化(教育),其二是人文文化(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不仅没有弥合的迹象,反而是愈益加深。近世以来,整个人类的世俗化、技术化进程呈现出明显加速的趋势,或如马克斯·韦伯(maxweber)所概括为“世界的祛魅(disenchantment)”。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渗透于当代教育中的物质主义已经将教育的根基(精神根基)连根拔起,“本来应该激励人们去不断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反过来把人训练成了机器、工具,成为分数的奴隶、他人的奴隶;本来应该成为创造历史、追求自我完善、生动活泼的主体的人,却在奴化教育的熏陶下,成为明哲保身、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苟活者。”(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恰好R·w·利文斯通所坚守的古典教育仿佛在科学文化盛行的天空划过的一道闪电!像如今这样一个日益追求功利最大化的物质主义时代,在我们头顶的星空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充满悲情的人文星空,我们已不再做着那氤氲着人文情怀的古典的梦!人文知识尤其像中国古典的人文知识仿佛那遥远天际的一抹晚霞,几近丧失了对于完整人性建构的基础性作用。那么,面对着如此急需拯救的当代教育尤其是当代中国教育,我们究竟该作出怎样有针对性且有深度的回应呢?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保卫古典教育究竟有什么意义?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篇7

关键词:音乐艺术;俄罗斯;音乐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特征;艺术教育;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

traditionaltraitsofRussianClassicalmusiceducation: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musicCultureCommunicationbetweenChinaandRussia

GUomeng

中俄关系几个世纪以来在持续发展着,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开创了两国关系的新纪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异质文化精华的借鉴吸收,已经成为我们现代化发展的必经环节。正如《望周刊》所说,中国人有着“永远的俄罗斯情结”①,正所谓“情动俄罗斯”。俄罗斯文化年的开展,为我们认识、学习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提供了机会和条件。而本次首届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圆满召开,对深入开展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促进中俄音乐交流发展,以及增进彼此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

俄罗斯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传统的大国,在世界文明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外国包括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精华,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直接目标。尤其是深入了解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过程,借以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吸取其异国优秀文明传统,为我国音乐文化教育发展服务。也更希望借此对我国的现代音乐艺术文化教育得以借鉴,直接为我们当代的艺术教育建设服务。

一、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及其特色

作为一个充满音乐气息的国度,俄罗斯已经形成了全民爱好音乐的氛围,这种全民爱好音乐的特点,源于它有着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熏陶的优秀传统。而且,21世纪的俄罗斯经过了诸多社会剧变之后,其伟大的古典音乐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振兴,此间的原因,如同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硕士生吕冬所说:“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已经深深地嵌在每个俄罗斯人的灵魂里。”②简要概括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至少有下面几点。

(一)从小培养,音乐艺术教育深入家庭

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俄罗斯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戏剧院,常常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到剧院去。观看演出时,每个人都很投入,时常报以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时孩子们纷纷向自己喜欢的演员献花。音乐厅和艺术展览馆也是父母经常带孩子光顾的地方。孩子们从小就聆听许多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曲,感受到许多艺术作品的魅力。父母对孩子的这种通往艺术殿堂的引导和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修养。

游览艺术博物馆,是俄罗斯人的嗜好之一。在博物馆的艺术品前,年轻父母对孩子耐心指点、讲解。在周末和节假日,父母常常带孩子去公园、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中放歌、作画、读书、凝思。这有助于把对周围世界的美的观察和感受,作为理解和体验现实生活的快乐、生活美的主要源泉之一,把大自然的美作为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们坐在大陵墓上,四周响起各种鸟儿和谐的大合唱,空气中飘荡着青草的芳香。我们沉默不语,不必给孩子们讲很多,也不必用叙述填满他们的脑袋……”“让孩子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喜欢听百花怒放的花园里和荞麦花盛开的田野上那悠扬的乐曲,欣赏春暖草地上和秋风细雨里那悦耳的旋律。”③这种从小给后代以艺术熏陶的做法,无疑为音乐国度的文明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绵延不断的艺术张力源泉。

(二)开设各级各类音乐学校,大力普及古典音乐艺术

据《国外学校和教育》④介绍,俄罗斯有许许多多的七年制儿童音乐学校,学生一边在普通学校学习,一边在儿童音乐学校学习。优秀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入学考试进入音乐学院。另外,还有大约1000所儿童歌咏学校。这些学校招收4至6岁的孩子,学制6至9年。除合唱外,可学习乐理基础知识和演奏乐器。俄罗斯有好几座儿童音乐剧院。俄罗斯的学校基础音乐艺术教育,分为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补充性公共音乐教育和音乐夜校等。音乐课在普通学校中是必修课,一般每周1课时。这类音乐教育是免费的,而且是必须接受的。传统音乐课的内容以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和合唱为主。教师授课时有较多的示范演奏和演唱。音乐课有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使用我们国内较熟悉的卡巴列夫斯基的教学大纲。补充性公共音乐教育亦即上面所说的专门的儿童歌咏学校,七年制。音乐夜校也是免费的,包括音乐俱乐部、音乐小组等。音乐教育的多种形式,为俄罗斯古典音乐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俄罗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主要是: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时间的延长,为九年。同时允许强制性音乐教育教学大纲的多样化。目前俄罗斯政府指定可供选择的教学大纲已经有5套⑤,每所学校可以从中任选一套。此外,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非常丰富。中小学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排练举办音乐会,他们甚至可以演芭蕾舞剧、歌剧、交响乐、大合唱等一些难度较大的艺术节目。许多地方每年为少年儿童举办“音乐之春”、“音乐团”等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社会各界也都大力支持学校音乐教育活动。有很多作曲家、出版社每年还为儿童出版多种音乐作品集,介绍音乐知识、传播音乐文化,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趣味,让他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快乐而健康地成长。显然,俄罗斯古典音乐之历久不衰,自有所本。大力普及古典音乐艺术的结果,直接提升了俄罗斯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

(三)政府大力扶持

即使是在经济转型、局势动荡时期,俄罗斯政府对古典音乐艺术教育也没有停止。如1999年7月,俄罗斯普通和职业教育部(2003年俄罗斯政府组织改造后已不存在)就专门颁布了《艺术教育大纲》,鼓励各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强调加强全民音乐教育。政府的鼓励、支持和投资,使得音乐艺术教育成为全俄罗斯的小学和初中联邦课程、民族地方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俄罗斯小学和初中的艺术教育包括绘画、音乐、世界艺术和文化。又如俄罗斯政府给出了学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最低限度要求,具体是: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绘画和表演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形成对俄罗斯和整个人类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认同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大纲》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育注重对学生艺术理论和艺术修养的整体培养。俄罗斯的高等教育,更是重视古典音乐艺术教育,俄罗斯不仅专业艺术院校众多,且有很多综合类大学也设有艺术系。这些院校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如果说高等学府是俄罗斯音乐教育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各地音乐学院、艺术中学、小学就构成了坚固而又庞大的塔身。正所谓“为学要如金字塔,又能博大又能高”。再如,俄罗斯政府放开政策,鼓励支持各种音乐艺术教育活动齐头并进。除了强制性音乐教育之外,还开设有专门音乐学校和音乐夜校,这些都是政府出钱,学生免费接受教育的。正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蒸蒸日上,为民族的音乐艺术发展,添加了强大的行政力量。有人统计说,按人口比例来计算,俄罗斯青少年中学习音乐的人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的⑥。

(四)丰富音乐艺术教育的内容

俄罗斯艺术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管是家庭教育,抑或是学校教育、社会宣传,都强调教材容量的饱满和古典音乐教育内容的丰富。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教材内容突现下述几个特点。

一是大量的古典音乐艺术内容被编进教材。在各级各类学校和艺术学院的教材中,都有着大量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的丰富内容。例如从格林卡奠定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基础以后⑦的音乐艺术成就,都被编进教材。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都成为音乐艺术教材的首选。如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⑧《鲁斯兰与柳德来拉》等,达尔戈梅斯基(alexanderDargomyzhsky,1813―1869)的《水仙女》和《石客》等,此外还有五人团⑨、柴可夫斯基(pyotrtchaikovsky,1840―1893)、拉赫玛尼诺夫(SergeyRakhmaninov,1873―1943)和斯克里亚宾(alexanderSkryabin,1872―1915)等。教材中,柴可夫斯基承袭的欧陆浪漫乐风,葛令卡作品的俄罗斯的民族性活化,巴拉基列夫、库伊、鲍罗定、穆梭斯基与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等的国民乐派,以及史克里亚宾的不寻常的音色探索,史特拉汶斯基频掀波澜的经典作品,悉数被编进教材。这些丰富的内容,展现了俄罗斯古典音乐的丰富与繁盛,成为俄罗斯青少年艺术追求的典范。

二是教材将世界上古今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如世界文化艺术的基本风格和潮流、古俄罗斯音乐艺术、古代和中古文化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义、17至19世纪上半叶欧洲艺术中的古典主义、17至18世纪西欧的启蒙思想及其在艺术中的反映、19世纪文化艺术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19至20世纪俄罗斯的艺术生活、20世纪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20世纪末艺术的新形式和新体裁等等,都成为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材和课程的设置内容。

三是教材主要强调古典音乐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包括民歌、民间舞蹈、民间节奏等,选择表现民族特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高雅的艺术特色。俄罗斯主要音乐家的作品有的深沉宏伟,有的敏感细腻,无不深刻地反映了作曲家们处在剧烈变革时代热烈而又丰富的心路历程。如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六交响乐《悲怆》,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声乐套曲,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弦乐四重奏等,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俄罗斯乃至全世界听众的广泛欢迎,时至今日依然是各大歌剧院、音乐厅里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这些具有代表俄罗斯先进文化的作品,都为俄罗斯音乐艺术教材所极力推崇。

(五)继承传统,致力创新

俄罗斯政府和艺术界人士专注于古典音乐的教育和发展,并致力于不断地创新,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放射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多年来,继承了俄罗斯音乐文化优良传统的古典音乐高雅艺术,伴随着具有音乐天才和前卫思想的新生代的加入,正沿着世界艺术的发展轨道前进。俄罗斯音乐教育创新的成果突出表现在融合与推陈出新上。其直接的成果是出现了许多新的剧团剧院,在莫斯科,由叶夫盖尼•卡拉伯夫主倡的新歌剧院和德米特里•别尔特曼领导的盖利公歌剧院就很有代表性。同时还产生了包括把交响乐、爵士乐、歌剧与音乐剧合为一体的新风格流派。

音乐艺术范围逐渐扩大,高雅音乐正在探索一条现代化的道路。比如歌剧中的表演成分越来越多,导演有时会忽略音乐和歌唱的表现之间的差异,力图使演出更具现代感。又如引起观众极大兴趣的国家模范交响乐团与“蝎子组合”的联合演出,也是在寻求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结合点。概括起来,俄罗斯古典音乐教育的继承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人文性与经典性的结合。俄罗斯人不是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这样的理念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当前,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将具有艺术史意义的艺术作品和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作为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核心内容。如多少世纪以来俄罗斯各民族的文化遗产、艺术发展的联系和价值、俄罗斯各民族的文化对世界艺术和文化的贡献,等等。我们认为,人文性和经典性的结合,就是一种创新。

强调体验和实践创造。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课程在大量充满情趣的个人或集体的创作、表演、欣赏、交流、评价等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学生尽情地、自由地参与多种艺术活动,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音乐艺术课程涉及的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现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例如,每个学期,学校、文化宣传部门都要开办节日演出、周末舞会、专题调演等活动,这些都是学生表现自己发展自己,进行音乐艺术实践的极好机会。正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大力强调音乐艺术教育的体验和创造,才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艺术张力是永恒的。有人说,在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之后,俄罗斯的音乐没有静止,没有凝固,没有被所谓的“现代艺术只能屈从浅薄的市场化”理论所吓倒。“俄罗斯的流行古典音乐让人相信,一个血液里流淌着音符的民族,有的是乐观放达的个性,异彩纷呈的生活。”⑩这除了源于俄罗斯民族对音乐的偏好和根深蒂固的艺术情结之外,俄罗斯古典音乐本身的永恒魅力和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执著,应该是首要的原因。

二、对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优秀传统特色的思考

如果说俄罗斯的古典音乐,以其博大精深和丰富繁盛充实着文明世界,在国际上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俄罗斯悠久的音乐艺术教育传统所熏染的国民音乐文化意识、高雅的艺术追求,成为世界各国有凤来仪的艺术旗帜,那就显得非常自然了。提高文化艺术素质是举世公认的美化心灵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热烈的社会现象,俄罗斯古典音乐的教育普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俄罗斯在这方面的优良传统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我们可否探讨和归纳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并予以思考。

(一)让音乐艺术教育深入人心,感受和体会被良好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熏陶的优秀传统。

在俄罗斯,音乐课全称是俄罗斯音乐文化。通过教材让学生认识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现代和古典音乐经典之作,衡量文化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及其独特的个性。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

(二)丰富的音乐文化教育内容,成为了俄罗斯青少年艺术追求的典范。

大量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丰富的音乐文化内容被编进教材并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必修课,将世界上古今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强调古典音乐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透过音乐反映人类伦理道德。通过对现代艺术的学习,了解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知道二者之间是相互的。这些具有代表先进文化的作品,都为俄罗斯音乐艺术教材所极力推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卡巴列夫斯基自己也说:“艺术课程与技术课程的原则区别,就是在于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要有道德因素和美的因素。”我们可以把这个观点作为理解这一问题的一把钥匙,通过这些,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宽了视野,活的良好感知,使他们感受到音乐、文学、造型、艺术及人类文明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将此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修养、而不是餐桌上淖袅希不是消遣而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让学生学习这些音乐知识后,能够积极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更多的参加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来教育,音乐教育是关系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事业,如果把社会音乐文化看成是大环境,那么学校音乐则可以认为是小环境。大小环境是相辅相成、彼此影响的。从每一堂课和每个教学环境的营造到相关教育制度的制定,再到整个社会的音乐市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水平的音乐市场与高素质的观众相互需要的环境,正是这种环境成就了音乐教育繁荣和普及的土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的重要条件之一,美妙的音乐、旋律和音响是人们道德和智慧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

①《中国人永远的俄罗斯情结》,《望东方周刊》,2006年1月11日。

②吕冬《俄罗斯古典音乐嵌入灵魂》,《人民日报》,2006年6月28日。

③李范《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④《网络电子读物》,。

⑥同②。

⑦格林卡(mikhailGlinka,1804-1857),为国民乐派的奠基者。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开启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新时代,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⑧《为沙皇献身》又名《伊万•苏萨宁》,描写一位普通老农为国捐躯的故事,音乐采用了民间音乐的素材,曾被讥讽为“马车夫的音乐”,然而最终还是被承认为第一部俄罗斯歌剧。

⑨五人团(又称“强力集团”)是20世纪60、70年代俄罗斯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由俄国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在报刊文章中的称谓而得名。详见《西方音乐简史》,省略/pdf/12/ts012100.pdf。

⑩吴昊《俄罗斯音乐交响曲》,《人物》,2006年版,第4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育发展中心.从俄罗斯新一代音乐教材看俄罗斯音乐文化教育[J].2009.8.31.

[2]李范.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洛秦.世界音乐人文叙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5.

[4]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2.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篇8

关键词:古希腊雕塑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如果说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则是追求“真实的美”。

在文化史上,通常从亚历山大远征开始到埃及托勒密王朝臣服于罗马帝国的历史阶段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的题材相当丰富,出现的地区也十分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一种文化的扩张,其影响覆盖了整个欧洲,并且成为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奠基,其崇尚客观真实之美的文化便是西方文明讲究思辨性、讲究客观之真的最初体现。希腊雕塑创造了一种美的综合,对于人体本身也充满了赞美,这些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许多雕塑上得以体会。反过来说崇尚的风俗也给了写实雕塑语言的发挥以淋漓尽致的机会。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与希腊人特殊的观念有关。在他们眼中,理想的人物不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优越、发育良好、比例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这种思想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他们周围的利提阿人、加里人等几乎所有临近的异族都以为羞,只有希腊人毫不介意地脱掉衣服参加角斗与竞走。斯巴达连青年女子运动时也差不多是的。

古希腊人在古典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与其他古代世界观相比较是进步的。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古典世界观是重视个人个性的。但公有原则的并存,又决定了它对集体和国家的重视,从而形成了一个古典的民主主义思想。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古典世界观在本质上并没有离开唯心的即宗教世界观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它承认人的崇高与伟大。古典世界观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人是主体,是标准,是世间万物的尺度,而神不过是理想的人。尽管神生活在天上,人生活在地上,但本质上人与神并没有这种天壤之别。神的身上所体现的实质上是人自身,对神的赞颂实质上是对人自身的肯定。与此紧密相联的就是那种神圣的裸裎观念,并因此而导致了更为直接的优异条件就是青年人的身体锻炼与竞技,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民的模特儿。

其次,那时的人们在浴场上、在练习场上、在敬神的舞蹈中、在公众的竞技中,经常看到和的动作。他们所注重而特别喜爱的,是表现力量、健康和活泼的形态和姿势。他们竭力要使肉体长成这一类形态,培养这一类姿势。几百年之间,雕塑家们就是这样的修正、改善、发展肉体美的观念。事实上,我们今日对于理想人体的观念就是始于他们的。在哥特式艺术终结的时期,比萨的尼古拉与近代最早的一批雕塑家脱离了教会传统,放弃细长丑陋、瘦骨嶙峋的形体的时候,就以留存下来的或新出土的希腊浮雕为模范。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篇9

关键词:古希腊雕塑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如果说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则是追求“真实的美”。

在文化史上,通常从亚历山大远征开始到埃及托勒密王朝臣服于罗马帝国的历史阶段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的题材相当丰富,出现的地区也十分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一种文化的扩张,其影响覆盖了整个欧洲,并且成为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奠基,其崇尚客观真实之美的文化便是西方文明讲究思辨性、讲究客观之真的最初体现。希腊雕塑创造了一种美的综合,对于人体本身也充满了赞美,这些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许多裸体雕塑上得以体会。反过来说崇尚裸体的风俗也给了写实雕塑语言的发挥以淋漓尽致的机会。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与希腊人特殊的观念有关。在他们眼中,理想的人物不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优越、发育良好、比例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这种思想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他们周围的利提阿人、加里人等几乎所有临近的异族都以裸体为羞,只有希腊人毫不介意地脱掉衣服参加角斗与竞走。斯巴达连青年女子运动时也差不多是裸体的。

古希腊人在古典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与其他古代世界观相比较是进步的。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古典世界观是重视个人个性的。但公有原则的并存,又决定了它对集体和国家的重视,从而形成了一个古典的民主主义思想。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古典世界观在本质上并没有离开唯心的即宗教世界观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它承认人的崇高与伟大。古典世界观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人是主体,是标准,是世间万物的尺度,而神不过是理想的人。尽管神生活在天上,人生活在地上,但本质上人与神并没有这种天壤之别。神的身上所体现的实质上是人自身,对神的赞颂实质上是对人自身的肯定。与此紧密相联的就是那种神圣的裸裎观念,并因此而导致了更为直接的优异条件就是青年人的赤裸身体锻炼与竞技,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民的模特儿。

其次,那时的人们在浴场上、在练习场上、在敬神的舞蹈中、在公众的竞技中,经常看到裸体和裸体的动作。他们所注重而特别喜爱的,是表现力量、健康和活泼的形态和姿势。他们竭力要使肉体长成这一类形态,培养这一类姿势。几百年之间,雕塑家们就是这样的修正、改善、发展肉体美的观念。事实上,我们今日对于理想人体的观念就是始于他们的。在哥特式艺术终结的时期,比萨的尼古拉与近代最早的一批雕塑家脱离了教会传统,放弃细长丑陋、瘦骨嶙峋的形体的时候,就以留存下来的或新出土的希腊浮雕为模范。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篇10

中国古典文化在新世纪里新经济条件下在中国大地上崛起。它对中国企业品牌发展将起到深远影响,我们通过这种文化在社会表现出的形式和特色,探索性提出古典文化对品牌经营的指导作用。

大红灯笼高高挂,不仅表现在一部电影之中,更多的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种风俗。尤其在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中国大地红灯高挂,充满了温暖之色,就连可口可乐也在今年又推出一题为“龙腾吉祥到,马跃欢乐多”的剪纸新年贺岁广告,主角“小阿福”依然延续去年可口可乐广告中中国民间的泥娃娃形象。去年,小阿福和全家一起喜贴对联,欢度春节,广告播出后,深受大众喜爱。今年可口可乐采用了高科技手段,由世界老牌广告公司麦肯光明主持制作,在万家灯火的壮观景象中小阿福喝着可口可乐时悟出灵感,即兴剪出一条腾飞的巨龙,伴着“龙腾吉祥到,马跃欢乐多”的欢声笑语,共迎新春。可口可乐公司为了更完美地实现这一宣传主题,实施了全方位的市场配合。一夜之间,各地超市搭起了焕然一新的堆头。在一个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模型中不仅有生动可爱的小阿福,还挂满了春节对联、灯笼、福字等极具中国古典文化特色的装饰。小阿福形象契合了近几年可口可乐推行的当地化策略,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化资源,焕发了品牌的活力,是可口可乐糅合国际品牌与中国古典文化的良好例证。麦当劳在每年的这个时刻,都适时推出充满中国民族特色的广告片和各种营销活动,借中国古典文化大发利市。尤其是万马奔腾的2002年,摩托罗拉公司极尽中国风俗色彩,完全以大红色调进行市场促销,红红火火闹中国。

众多的世界巨头企业不约而同地采取当地文化进行市场营销,除了这些企业发展战略所要求的以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古典文化在新世纪的崛起所带来的影响造成的,使得这些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世界巨头们纷纷抢鲜,充分利用古典文化对老百姓的巨大影响力大显品牌营销的身手。在语言方面,突出“花开富贵”、金玉满堂”、“喜庆”“乐融融”等中国传统文字对消费者的感染力;从色彩上,采取大红、金色、古铜色等怀古色调,烘托出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气氛;从象征物上,选择红梅、水仙、威风锣鼓、剪纸、儿童、唐服等传统形式,唤起中国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并且迎合南北各地消费者的情感需要,用浓浓的中国画式的笔墨描画出品牌的鲜明形象,映衬出品牌独有的强烈的亲和力。中国人历来就是讲感情的,这些强势品牌紧紧抓住这点,“讲情感、讲文化、讲服务”,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反,中国企业品牌对古典文化的悄然崛起而浑然不觉,即使所做的类似营销,也使老百姓感觉照猫画虎,不伦不类。像非常可乐所做的“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广告片就没有真正传达出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仅仅是一出人为的闹戏,只给老百姓一点皮毛印象。品牌的亲和力和独有的形象没有很好的聚焦凸显,更难以抵达消费者心中。

古典文化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受到中国企业和社会的过多冷落而束之高阁,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种文化需求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并且在国家提倡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国策指引下,如雨后春笋,绽露头角。唐服成为了代表中国古典文化的象征物,甚至有的企业还专门策划了“唐服文化节”,应当说,中国古典文化对品牌的影响力尚没有真正表现出来,原因是由于这种文化在企业和社会各个阶层中并没有形成群体效应,更没有像历史上所产生的那种牵一发而动千钧的精神力量,所以,包括国外品牌基本上仅仅是在利用它的一点表面形式,包装自己的品牌,诱惑消费者,实现商业利益。

中国古典文化的实质就是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崇尚礼仪、崇尚祥和的精神表现。在不同社会层次中,尤其是在大众文化消费层次中特别盛行。流行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崇拜程度的状况也流露在大众对古典文化的崇拜之中,比如apeC上海会议不仅在政治经济上给中国人带来许多期许,在文化上更是带来深刻影响,唐装就是会议效应之一。引得许多中国老百姓和企业纷纷效仿,商场上有卖做工精良的唐装、服装加工店里有量身订做的唐装,卖面料的也发了。唐装卖了4个亿,就是最好的例证。这股唐装之风来势甚猛,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刮起了古典文化风潮。

是文化自己的再生还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文化学者和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课题,更重要的是作为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管理品牌之时需要将其当作企业文化的一项核心内容加以实施。二、品牌需要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需要什么

作为企业经营者都知道,品牌需要企业文化的指导,而企业文化需要什么做指导那?除了一个企业的良好的企业价值以外,是什么能构成这种价值的内核,我们认为只有产生在企业每个员工身上的文化素质才能为企业价值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土壤。

现在的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强化古典文化的教育与培养,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象征。恢复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让每一个炎黄子孙从伟大祖国的古典文化里汲取精神食粮。DeC创始人肯。奥尔森把基督教原则运用于商业,他们的经营原则便是取于《圣经。新约》中关于为人原则“你想要人如何待你,你就要如何待人”。对于西方企业,《圣经》是西方文化的经典同时更是他们的精神依托;对于中国企业,我们的文化经典是什么?就是中国古典文化。企业文化源自于中国的古典文化,企业员工的精神依托就是这些几千年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典文化。通过古典文化的滋养,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能够得到精神食粮。围绕企业发展的目标品牌的方向,作为企业经营者不应该忽视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作用。中国缺乏具有生命力的品牌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企业经营者把古典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对品牌成长的滋养作用完全忽视,导致标王盛行,流星企业众多现象层出不穷。

发展品牌不是仅仅靠广告、促销、媒体炒做就能够真正实现的。最近,新浪与搜狐两大网络门户网站的官司就是典型的媒体炒做。作为企业经营者把精力放到何处完全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经营本质的好坏。阿里巴巴公司在经营步步为赢的进行着,媒体和大众就很少看到他们的广告、促销炒做等等表演式的经营活动。品牌经营不是戏剧表演,更不是演艺圈那种风风火火的你方唱吧我登场的青春活报戏。演艺靠的更多是表面的东西,所以每一个演艺人员的演出生命很短暂;而企业经营却是关系着成千上万员工的生活与生命,岂能把经营当作儿戏。恰恰在这上面,许多企业不仅把品牌经营当成儿戏来耍,更有甚者把消费者利益当成戏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的企业在市场大潮中除了毁灭别无后路。像春都、一些月饼黑生产企业,在害了消费者的同时也让自己身败名裂了。

古典文化使企业精神长青,也使企业文化丰满,更使企业品牌形象具有强烈的亲和力,能够牢牢吸引住目标消费者。康师傅、统一两大方便面品牌采取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卡通形式,把《三国演义》、《水浒英雄传》等古典文学人物搬到品牌营销中,引得众多中小学生趋之若鹜。他们把购买方便面看成是一场寻找自己心目中偶像英雄的历程,和这些卡通式的英雄们对话,与同学和朋友互相交流,不知不觉中企业品牌在这些小消费者心中扎下了根,产品畅销自然水到渠成。

当今中国企业内忧外患,入世并不是一个让所有企业腾飞的契机,相反,大浪淘沙,把过去多年靠种种不轨手段暴富的企业从市场上剔除,也让他们来一个凤凰涅盘。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消费者的呼声。

中国古典文化要求企业经营者以忠恕做人,经营企业既要对企业本身内部的员工负责,更要对与企业相关联者负责。品牌经营带给企业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忠诚度,关键还有品牌在文化滋润下所产生的美誉度。没有古典文化的支持,中国企业品牌真正成功的并且能够长青的不会很多。像海尔,也是在“质量是品牌之母”这种企业经营观念指导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惊险跳跃。从白色家电品牌延伸到黑色家电再延伸到金融界,产融结合依靠的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精明指导。海尔做品牌的概念是:完整的规划确保所有的营销传播活动都反映、建立并保有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不断打造海尔品牌,“海尔——中国造”、“海尔——真诚到永远”已成为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

海尔在接管红星电器公司后,将它改组为海尔洗衣机总公司,在输入成套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以对人的管理为重中之重,把海尔的“名牌战略”、“用户永远是对的”、“真诚到永远”、“向服务要市场”、“卖信誉不是卖产品”、“高标准、业绩化、零缺陷”、“创造市场”、“人人是人才”等一系列企业经营理念贯注于员工身心,由此来统一企业的思想,锻造员工的意志,重铸企业的灵魂,这些理念像一只无形的手将原来的几乎溃不成军的职工队伍凝聚起来,并提升到一种有序、自律、迅捷的作业状态,使其勃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使企业获得了超常发展。当时,海尔派去的第一个部门,不是财务,不是科研,而是海尔企业文化中心。海尔企业文化,其精髓就是“先造人才,再造名牌”,“造物先造人”,正是用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海尔由此创造了中国大企业资本运营上的新思路、新模式。海尔通过向被兼并企业注入海尔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思想,把海尔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以及“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灌输到每个员工心里,使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有一个质的飞跃,使企业形成一种凝聚力。也就是说,海尔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并不是把几个企业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向被兼并方输入海尔文化,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实现精神变物质,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战斗力。

企业需要企业文化,有了企业文化就需要像海尔这样把企业文化深入贯彻落实到企业经营行为之中,把从古典文化汲取的精华通过企业文化的规范操作滋润在每一个员工心灵中,促使员工们产生积极的进取行为。海尔就是实现这一企业文化转换力的经典案例之一。如果海尔能够把中国古典文化更多的汲取到企业文化中,相信海尔品牌将成为世界级的领导品牌。三、中国古典文化对品牌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各种文化和品牌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冲击国内企业和社会,国内消费者也将从不同角度接受这些外来企业文化的面对面的洗礼。国民的自由出入国境,对国外民族文化的直接的更多的学习和潜移默化,将造成国内企业文化和品牌的竞争加剧。只有加深中国古典文化对国民的教育和引导,并在目前古典文化兴起之机趁热打铁,才能实现中国企业品牌的发展,用句套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典的才是文化的。企业品牌经营成功需要企业文化,这在世界级品牌中已经得到印证;企业文化就必须采用古典文化做精髓。否则中国企业文化只会是一座永远找不到矿脉的金矿。

我们研究发现,中国古典文化对企业品牌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品牌的企业赢利境界

(2)提升品牌的消费影响力

(3)提升品牌的社会领导力

关于中国古典文化对品牌境界提升的三大能力,将是企业经营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那么,中国古典文化将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品牌的三个方面?

首先,从目前中国企业赢利能力来看,以1000多家上市公司为参照,赢利企业廖若星辰,取得可观利润的企业更是如凤毛麟角。2002年2月8日<证券日报>报道:截止到2月6日,沪深两市共有326家上市公司预告了2001年的经营业绩。其中有87家称利润增长将在50%以上,40家有望扭亏为盈,100家预亏,95家预告利润将下降50%以上,还有4家公司业绩尚无法确定。也就是说,已有195家公司预警预亏,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6%以上;有127家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或扭亏,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以上。

已预告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滑坡的原因包括,主营业务未能得到改善、财务负担过重、新财务制度导致费用过高、委托投资理财造成巨大损失、涉讼赔偿带来的损失以及外部环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主营业务收入少是众多上市公司出现业绩大幅下滑或预亏的重要因素。由于种种原因,主业经营没能得到正常的展开,致使主营收入较少,从而直接影响到公司业绩。作为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上市公司很多都是中国的名牌企业。难道如此众多的品牌都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吗?难道他们的经营企业水准都如此差劲吗?客观地讲,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实际上与企业品牌的市场竞争力降低有着直接关系。缺乏创新,缺乏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是致命因素。用中国古典文化弥补这种经营缺陷是当务之急。“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是和《圣经》所代表的西方文化经典相一致的文化规律。而在西方企业界倍受推崇的文化规律却在中国大地上寸步难行。所以说,接受中国古典文化的洗礼与熏陶是提升企业品牌赢利境界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