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公开课十篇高中语文公开课十篇

高中语文公开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2:48

高中语文公开课篇1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育文化研究高等教育文化差异

前言:

现在,由于受到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等院校在开设公共英语教育这一科目时仍然会按照中国传统的应试模式教授课程,这就使一些毕业的学生仅仅在笔试上能够取得高分,但是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情况下,造成因为文化差异而不能很好地同外国人进行交流。所以增设文化研究的课程对公共英语教育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增设文化研究课程对公共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在现如今全球化的社会形势下,英语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基本通行证。但是现如今的英语教育只是片面的侧重在应试上,许多踏入社会的学生无法真正的使用英语。笔者认为,让高校学生真正能够使用英语,就必须要让他们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所以增设文化研究课程对公共英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当的重要性[1]。

二、高校开设公共英语教育的现状和历史以及历年存在的弊端

1.高校公共英语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

高校公共英语教育从1978年起开始开设,在中国共分为四个阶段,即起步、摸索阶段;发展阶段;调整改革阶段以及实施新规则阶段。

2.公共英语教育存在的弊端

笔者认为,公共英语教育存在的弊端共分为三方面。第一方面,即为课程设置的问题。现如今,各高校英语教学内容包括传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以及锻炼语言的交际能力等。高校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英语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公共英语课程时,只是开展了听力,单词,语法,阅读的教学,并没有将外国的文化,即文化研究课程真正的融入到高校英语课程里面,这就使高校的教师在语言文化的教学上面对教学内容有所缺失,使得许多优秀的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没有同老外交流的能力。第二方面,即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一批能够在社会上发挥高效能的人才。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通过各种类型的考试选拔人才,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一种现状,而不是为了使用而学习。第三点,我认为应该是师资的问题。现如今,高校的英语教师能力参差不齐,有高有低,许多教师仅仅只是机械的进行教学。各个教师的个人素质不够,知识面窄,修养不高。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得中国对英语方面的人才的要求也相对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更加完善自己,只有教师本身对英语各个文化的差异以及国家的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够为有这方面要求的学生答疑解惑[2]。

三、开设文化研究课程对公共英语教学的意义

1.文化研究同语言的教学密不可分

笔者认为,学习一门语言,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个语言国家的文化。在西方的很多国家,他们的文化同中国是恰恰相反的,有很多文化差异。文化,从学习者学习这门语言开始,就已经渗透进其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2.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门语言,想要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就要去深入的了解这个语言国家的文化。开设文化研究课程,有利于增强语言学习者对这门语言的兴趣,让他更加深入的想去了解国家的文化,能够有利于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摆脱机械的背单词,记语法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文化研究课程能够使公共英语教育更加贴近教学目标

高等学府开设英语学习课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英语,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后的社会工作中让英语成为一种生活工作上的工具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文化研究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掌握人文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感悟力和交际能力[3]。

4.是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一体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伴随着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国家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我们掌握西方的文化背景。所以文化研究课程的开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使各个国家的文化能够更好地融合和了解。

四、如何开展文化研究课程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文化研究课程的开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高校公共英语课程的开展,只注重培养学生在词汇、语法、翻译、阅读、听力等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了对西方文化研究的教育,这就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死记硬背,而没有将真正的兴趣融入其中。笔者建议应该在原有的公共英语基础课程上,加设进一些文化研究的课程,这样可以减少公共英语课程中其他内容的一些课时。

师资建设。之前提到说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要想培养出合格的英语人才,首先一点是要有出色的英语教师。这一点毋庸置疑。教师要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个人文化修养,以及教学质量和学识。学生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因此,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自我,加强个人的文化知识,熟练的掌握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这样才具有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能力。

其他的设施条件。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很多高校都给予了高度的支持。例如一些英语的社团,以及学校里面的一些英语角或是图书馆的英语资料。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学府增设文化研究对公共英语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文化研究课程的开展,使英语学习者能够更好的热爱这门语言,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为日后的交流无障碍做好奠基。所以笔者认为,文化研究课程的增设,对公共英语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江元.文化研究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0,28(05):97-98.

高中语文公开课篇2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了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是新常态第一次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理念见诸报端。

经济运行和发展,有它的内在规律,而教育是人学,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语文教育在于提升孩子的素质,积淀孩子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相对于经济,更有其内在规律,语文教育更应该树立一种新常态意识,体现种新常态思维,科学谋划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发展。让新常态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命题。

语文教育应该有怎样的新常态?

一、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在于坚守“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语文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

“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也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

语文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浸润着哲学思想和发展观的内涵式发展,在“新常态”背景下,理论的更新、思想的丰盈会聚集在“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新颖的话题上。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研所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传统的“师本教育”理念指引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发展为本”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需要探索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和体现。

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在《生本课堂:像田野样朴实、芬芳》一文中,就生本课堂的建构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从刘发建20年的课堂实践中归结出的“生本课堂路线图”是“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做”——“到学生中去”,特别强调了课堂教学的终端不在教师身上,不在教师的自我展示和倾情表演,而在学生身上,在于学生的学习内化和成长发展。这无疑是对“以生为本”的本质的深度探析。

二、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要借助哲学的关照,应对一系列“两难”的挑战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的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等等。可以肯定,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延缓课程改革的进程。

如何正确应对系列“两难”的挑战,这需要借助哲学的关照,从哲学的角度全面地审视现实,深层地研究现实,智慧地引导现实。

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在《语文教学通讯》撰文,提出要运用互补的观点,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他认为,学会用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是我们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只有积极引导并加以正确处理,语文课程改革才能朝着平衡、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应注重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下,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度的实践研究,仍缺乏整体观念。有专家指出,现在语文教学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是细节精彩,整体欠缺,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以系统论的整体观念来研究语文教学的诸项问题,是当前语文教学要着力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分析,有诸多不同层次的整体。如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整体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教学各组成部分的整体性(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的整体性(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语文能力的整体性(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以及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语文教学过程结构因素的整体性(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手段构成的整体性),语文教学课内课外的整体性,语文教学和各科教学的整体性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旨在突出“语文学习应注重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整体观改革”下课堂教学的理念,引发了对当前课堂教学重心认识的变化,汪潮先生在《论课堂教学的“整体观照”》一文中,归纳了三个方面的变化.是由着重对课堂教学的细节的思考转向着重对课堂教学的框架的思考。二是由着重对课堂教学的单方面的思考转向对课堂教学的多因素的思考。三是由着重对课堂教学的平面思考转向对课堂教学的层次关系、结构的思考。

四、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要实现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向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的转型

针对阅读教学课堂上出现的烦琐的、过度的、无效的内容分析的现象,崔峦呼吁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要实现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向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的华丽转身。特别吸引线教师注目。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课堂教学转型研究的视角不断拓展。很多专家学者在语文课程学导转型中提出了真知灼见,为课程理念的学导视向,打开了方天地。

吴忠豪的《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从“教课文”到“教语文”》,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必须区别“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的不同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课文来教语文的建议,论理析事透彻而严谨,读了自然会获益匪浅。

语文课程独当之任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夏家发在《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及其实施策略》一文中提出,阅读教学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是变“讲课文”为“学语言”。二是变“悟课文”为“学表达”。三是变“读课文”为“学阅读”。

“翻转课堂”的探索实践,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转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周一贯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撰文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越界”,但它又是一种回归,即教学应“以学为重”,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为基点的概念。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从多方面去尝试“翻转”,为加速课堂教学转型,提出了方向性的思考。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在课堂理念上、角度定位上、教学程序上、教学方式上、学习心态上、能力培养上、教学预习上,为我们提供了语文课堂成功“翻转”的案例。

五、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要切实提高对汉字教育的认识,重树汉语言文字的权威

中华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字教学,承担着汉字标准化、规范化的重任,然而现状并不乐观。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错别字较多;广大的社会人群,学历上去了,书写水平却下来了,甚至连有些本科生、研究生的字都惨不忍睹。

当下写字质量下降,写字教学滑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江苏省小学写字教育调研报告对此进行了分析。一是写字教学被应试教育“绑架”。二是缺少必要的写字教学研究机制。三是写字教学评价缺位。四是教师自身写字素养欠缺。五是“电脑替代”论的侵蚀。

从全国看,写字质量下降,很多似乎惯写的汉字竟连连出错。这个问题教育部看到了,下发了加强写字教学的通知,也被《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关注了,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要加强识字写字教学,并对义务教育各个年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中央电视台还专门为青少年举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节目,收视率达到该台同时段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这一切让语文教育界看到了重拾汉字尊严的希望。

如何规范汉字书写,如何珍爱、珍惜本民族传统文化,如何让人们重新亲近汉字,已是全民热议的话题。有识之士提出,要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指导。二要将写字教学作为课程来对待,课程、教材要为写字教学保驾护航。三要把写字纳入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之中,完善写字教学的评价体系。四是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练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五要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手写汉字与电脑处理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师要练好“三笔字”,板书不依赖ppt。通过广大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书法专业人士的不断努力,让汉字重新回归到年轻一代的手中、心中。

六、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需要我们拥有“静”的心态和“慢”的心境

课堂教学浮华喧闹、华而不实的现状,为大家所诟病,业内人士呼吁,语文课堂应宁静下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主动积极的思维,往往是在静态下进行的。如何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接受语文的滋养,戴贤泽在《让“静”成为永不消失的风景》一文中提出六个方面一是“静读”,二是“凝听”,三是“潜思”,四是“静写”,五是“默想”,六是“静悟”。要做到这“六静”,教师的“静场”是关键。教师心静了,学生自然也就心静了。教师平静的心态才能营造宁静的学习氛围。

语文课堂的宁静,绝不是否定朗读和讨论、交流,业内人士提出,必要的朗读、讨论和交流也是需要的,但必须是以心灵的宁静为前提和基础的。沉静语文不是无声无息,不是沉默缄口;是理智而又不乏波澜起伏、激情奔涌,不讲声音的分贝,但有余音绕梁般美好的感受!

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有人为了所谓的“高效”,呈现出“高密度、高容量、高节奏”的态势,致使语文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有识之士给语文教学“三高”症提个醒,倡导把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慢下来。

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感情的体验,都需要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去领悟、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慢点,多给学生一点读书的时、司、思考的时间;慢一点,多给学生一些交流的时间,关注与欣赏学生的动态生成,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课堂教学节奏慢下来,是不是会降低教学效率,业内人士坦言,快和慢,是一对辩证关系。语文教学放慢节奏,绝不是拖拉怠慢,浪费教学时、司,相反,我们所追求的是符合学生实际的“慢”,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慢”,是为了追求语文教学的速度与质量的统。当然,需要教师平和的心态,学会取舍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在慢中求深,在深中求精,在精中求效。

七、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要让“公开课”从某些浮华和虚假的误区里走出来,更好地发挥对日常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语文课堂教学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同时还派生出系列不同类型的公开课。听课的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人们需要公开课,这是因为它“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参考、传递了崭新的课程理念、唤醒了强烈的成长意识”(吴勇语)。显然,公开课具有传播效应和导向作用。然而,现今一些语文公开课已经偏离了语文自身的轨迹,因为“公开”,所以要“高大上”,此种约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质疑。有识之士提出,不能企求公开课负载太多的东西,切教研活动的着眼点必须是常规课的教学。公开课应该看作是“交流课”,姿态可以低一些,研究课题可以更贴近常规教学一些。语文教育的专家、公开课的指导者评论者,一定要正确引导。公开课越接近原生态,越具可学性,越便于普及。

公开课追求的是“原生态”,而不是追求时尚缺少灵魂的形式翻新。追求“原生态”的公开课,曾扬明先生撰文建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去蔽”。公开课的教学策略选择,不要被评委或听课教师所谓的印象所遮蔽。要改变求异心态、功利心态、“完美”心态。二是“求智”。语文课的求智主要取决于执教教师的教学观念。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语文展示课的思维方式呈现多方面变化。“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推进公开课的改革转型。对于公开课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尝试呢?李卫东在《最重要的不是方法》文中提出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尝试:是从重“受术”到重“就道”。公开课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可贵的教育理想。二是由看重“教”到看重“学”。公开课的听课教师更应关注的是执教者怎样启发诱导学生去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三是重“观摩”到重“研讨”。公开课最主要的旨义不应是“示范”而重要在于“研讨”和“交流”。四是由重“公开性”到重“隐含性”。即由重视对“公开课”的表面课堂现象的分析和评价转到重视对公开课隐含教育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判断。

八、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思想、平和的心态善待语文教材的“变脸”

近年来,语文教材的建设,几乎是有一点变动就牵动语文界和社会大众的神经,并且屡遭质疑甚至批评。有识之士坦言,对教材内容的增删、篇目的“进进出出”不必过度敏感,要给教材“进进出出”辟一条“绿色通道”,让“进进出出”宽松起来,学会用辩证思想、平和心态去善待,使之日臻完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十条建议,呈现出种全新的“教材观”,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将面临修订或重编。未来语文教科书应实现两个转变:是“教材”向“学材”转变,二是“文选型”向“训练型”转变。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小学教科书事关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抓紧主流教科书的研发势在必行,处理好专职编写人员、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三结合的关系,提高教材编写团队的整体水平。

语文教育能不能适应新常态,能不能让新常态逐渐走向成熟,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立足新常态,科学谋划语文新课程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一贯.“翻转课堂”:越界与回归带来的挑战[J].语文教学通讯,2014(6).

[3]夏家发,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及其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4(4).

[4]胡旺洪.课堂教学,呼唤“慢”的艺术[J].小学语文教学,2012(12).

[5]吴忠豪.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卟语文教学通讯,2011(2).

[6]汪朝.论课堂教学的“整体观照”卟小学语文教学,2011(7).

高中语文公开课篇3

关键词:新疆;公安本科教育;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83-03

一、《大学语文》(本科)课程在公安警察院校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鲜明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大学语文》课程1981年在部分高校开设以来,历史较长,教材种类众多,教学经验丰富,人文素质教育作用集中,效果积极明显。在新世纪,在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培养文理兼通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使命,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1]的教育,它的文化内涵,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尤其丰富,作为一门非中文专业公共必修基础课,《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在于适应科学技术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进行文理渗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专业相适应的应用写作能力。通过学习综合各人文学科特点和积极作用和优势的《大学语文》课程,不断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积极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二)《大学语文》课程是公安警察院校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和警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西方主要国家如英国、美国等较为完善的警察教育培训体系中都非常重视人文素质教育[2],认为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警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中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作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体现民族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基础课程,特别是其中的教化、陶冶、熏染作用最为重要和突出。

《大学语文》是公安警察院校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基础课,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形成了多种全国统编教材。《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从增加学生语文修养、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发展到培育学生人文情怀、辅翼学生精神成人。同时,在人文教育中结合专业领域,突出公安特色。

警察人文素质教育是警察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它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我校担负着新疆公安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任。由于新疆地区反恐维稳形势严峻,公安工作任务更加复杂艰巨,人民警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公安机关人性化执法能力是对警察严格执法、良好服务的衡量标准。由于受传统公安职能论的影响,对警察工作应有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认识不足,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学生人文底蕴不强,缺少公安执法工作中需要的人文关怀和人权理念,导致毕业生知识面及视野狭窄,发展后劲不足,人权观念淡薄,埋下了警民关系不和谐的隐患。

在我校完成升本之际,应通过本课程研究,改变教学策略,树立大视野和全局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有效改变我校学生人文素质差,理性思维能力差,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差等状况。

目前,公安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逐渐被认同,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来实现人文教育的方法也已经取得共识。在公安部颁发并组织实施的《公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被列为必修课,成为公安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先导性课程[3]。

二、《大学语文》(本科)课程设置在公安警察本科院校人文素质基础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公安教育改革的重点

公安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教育在新世纪、新阶段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领域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各种复杂社会矛盾集中凸显,大规模时有发生、有组织的智能化犯罪大量出现、反恐维稳形势更加严峻,社会生活中部分领域道德整体滑坡等局面促使我们必须走“素质建警”、“文化育警”、“科技强警”之路,同样,我们要通过警察人文素质基础教育,推动公安管理水平、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为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发展具有现代特点和理念的公安教育事业才能完成。

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大学语文》再次成为公安院校的基础课。公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公安本科院校人文素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公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具有现念和时代特点的职业警察的基本途径

高中语文公开课篇4

【关键词】大学语文;多层次课群;建构意义

长期以来,世界上许多大学的本科教育一直呈现着专业分化较细、忽视通识教育的现象。为此,上世纪中期前后,世界教育界深刻反思此现象带来的弊病,于今“宽口径,重基础,强通识”的教育的理念,已成为了世界大学本科教育的共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教育部为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端,要求大中小学校均要加强素质教育;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以来,我国的高校特别是一些以某类专业教育为主的院校,在本科教育中过分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因而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受到教育部和众多高校的重视。

然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许多高校在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至今,大学语文的教学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其单层次或单一课程的设置,制约了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的,论述该课程多层次课群的建构,是较有效提高其教学效果的途径,试图为解决该课程在提高教学效果上存在着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方法。

一、大学语文课程单层次开设的现状

大学语文单层次课程的开设,是指其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其课程结构的设置,一般仅仅把之设置为单一的一门《大学语文》课,并且《大学语文》课程在必修课、必选课、公选课等教学层次上的安排不一致。少数高等院校在该门课程的基础上,或增加一门写作课或增加几门鉴赏性质的课。

大学语文单层次课程开设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

(一)课程的门类结构较单一

当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其课程的门类结构,一般均由一门《大学语文》构成,有的院校在此基础上增开了一门应用文写作课,或增加几门审美性的课等。[1]并且其课程在教学层次上的安排,或放在必修课层面、或放在必选课或公选课等的单一层面上。

(二)课程在教学层次上定位较单一或不统一

当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对其《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层次的定位较单一或不统一:“将近2/3(62.22%)的高校将大学语文定位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只有少数定位为专业基础课(6.67%)。定位为素质教育类公共选修课和公共基础选修课的比例分别为23.33%和22.22%。有些学校由于专业设置的原因,会出现两种(或以上)的课程定位。比如某些专业定位为公共基础必修课,而其它专业可能就是公共基础选修课”。[2]

(三)课时较少

当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其《大学语文》课程的授课时间,基本上是定在本科一年级的一个学期内,课时一般是每周两个课时,多一些的是每周三个课时,最多的是每周四个课时,但后者较少。“关于课时前后变化情况,2006年的调查显示,5%的学校课时和以前差不多,37%的学校增加,58%的学校减少。开课时间基本上集中在第一学年,一般开设一个学期,学分基本上是2分”。[3]

二、大学语文单层次课程开设的局限性

要能够认识大学语文单层次课程开设的局限性,首先就涉及到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的如何定位的认识。长期以来,关于大学语文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应当是什么,业界有着不同的见解,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类,即“语文论或称工具论”、“语文和文化并重论”、“文化论”。然而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近些年来业界对此有了较普遍的认同:“关于课程的性质,会议认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定位,其中工具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通过大学语文课,使学生增加母语方面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阅读、理解、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文修养”。[4]

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决定了该课程要使本科生在中小学语文水平的基础上,在“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方面,“拓宽、拓厚、拓深、拓透”相关的知识结构、能力、修养的水平,也决定了该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入性,因此单层次课程的设置状况是难于使大学语文获得较好教学效果的。

大学语文单层次课程开设的局限性,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多、深和课程门类单一以及课时较少使其教与学均浅尝辄止。

以大学语文教材中盛行的“文史+文选”、“主题+文选”、“专题+文选”三种模式的编写体例来看,“文史+文选”模式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中国古代或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简编本,其教学内容多是不言而喻的,而“主题+文选”和“专题+文选”模式的教学内容,不论其具体的“主题”或“专题”如何设立、其“文选”选择的标准如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也都是较多的。然而较多的教学内容一般只能配给较少的课时,从而导致教师对其教学内容常常只能进行浅尝辄止的讲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所受到启迪较浅和相关的积累、训练较少,对所学内容认知及其练习也常常是浅尝辄止。“课时太少使得许多名篇无法深入透彻讲解,不利于教师完成教学计划。有限的学分限制了学生选修的积极性,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只在晚上或周末这些非正常时间上课,严重影响教学效果。[5]

大学本科的学生,有关“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方面的学习,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已打下一定的基础,以“文史+文选”模式编写体例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其教学内容的类型、范围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大多已学习过或接触过,尽管中小学的语文课程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等方面不同,但二者的课程性质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却是大致相同的,其主要区别只是大学语文要提高学生在“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方面的水平,因此大学语文浅尝辄止的教学状况,是难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的。从当下业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的普遍认同的角度来看,衡量大学语文教学效果好的一个基本标准,就是要在这“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方面“拓宽、拓厚、拓深、拓透”学生的知识结构、修养、能力的水平。然而,提高学生的“工具性”方面的能力,是需要使学生在这方面有大量的修养和训练才能实现的;提高学生“人文性”方面的素质,需要深化学生对其认识为基础;提高学生“审美性”方面的素养,则需要加大和加深学生相关方面的积累为底蕴。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类型结构的设置,仅有单一的一门和较少课时的《大学语文》课,是难于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虽然有的学校在《大学语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门写作课或几门鉴赏性的课程,能够弥补一些大学语文单层次课程开设的局限性,但是其增加的课程或教学内容,从大学语文的性质及其教学目的来看,是缺乏整体性或者说是支离破碎性的,因此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大学语文单层次课程开设的局限性。

2、单层次课程在教学层次上定位不统一,也削弱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任何一个学生要提高自我的语言表达水平、形成有利于自我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观、培养出一些良好的生活情趣、以及提高对事物的审美能力等,均需要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从课程设置的教学层次应当符合其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角度来看,《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层次上的设置应当是公共通识课或称公共基础课,即《大学语文》在教学层次上应当设置为全校性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但如前所述,当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对其课程的教学层次定位不统一。那些被定位为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的《大学语文》,一方面,只有部分学生会选修此门课,从而削弱了《大学语文》“通识性”的意义及作用;另一方面,此门课常常会被学生视其为“副科”,只愿投入较少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并且学校在其课时、经费上等方面的投入也会较少,从而影响《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三、大学语文多层次课群建构的原则、思路

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其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的,建构一个多层次的课群,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单层次课程设置带给教学效果方面的局限性。

大学语文多层次课群的建构,是指大学语文课程的门类设置,要依据其课程“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方面的性质及其教学目的,建构一个涉及此三方面课程的课群,并且分别把其课程安排在全校性公共的必修、必选、公选三个教学层次上,达到使学生在这三方面,能够由浅到深、由窄变宽,逐步“拓宽、拓厚、拓深、拓透”相关的知识、修养、能力的结构和水平,从而改变单层次课程的开设的局限性,有效的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如何建构大学语文多层次课程,笔者于此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一)大学语文多层次课群建构的原则

任何课程的教学内容或其课群的建构,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均要有较为合理的原则。大学语文多层次课群建构的原则应当是:

1、把其课群分为公共的必修、必选、选修三个层次

大学语文多层次课群的建构,之所以要分为公共的必修、必选、选修三个层次的原因是:其一、学生的学习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原理。任何教学或学习要获得好的效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理,本科生先上了《大学语文》,在“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方面知识结构、修养、能力得到加强之后,再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方面的课程,就有利其水平的提高;其二、兼顾各学科专业课以及其它公共性质等课程在总量上的平衡性安排。高校中任何类型课程的数量和课时都有一个总量的控制、并且各类课程之间有一个平衡安排的关系。大学语文课程只是涉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一部分素质的课程,不可能在一个层次或类型的课程中占据太多的课时量,因此其课群应当分为几个层次来设置。

2、围绕其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的来建构各层次课程的门类是其首要原则

大学语文是提高学生在“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方面水平的课程,因此其多层次的课群的建构,首先就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各层次课程的门类建构,脱离或超出这三个方面的性质,就会扼杀或混淆其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建构好了各层次课程的门类,才能使其课群形成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支撑的立体的完整有效的体系,为课群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或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3、对公共的必修、必选、选修三个层次课群中的各种课程,大学语文教研室等直接管理部门,要依据所涉及“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相关方面,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等,做出相应的基本要求,并建立课程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价的原则、方法、方案等。三个层次课群的建构,具体的来看会涉及到多种门类的课程,而其中的一些课程,在其它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目的及其不同的教学对象上,会有不同的要求,其要求并不会完全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因而多层次课群建构后,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等,要依据该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制定出基本性的要求,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价的原则、方法、方案,这样才能使之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原则

此原则是指多层次课群建构中的一些课程,可以在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及其课群整体性安排思路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一些兴趣爱好和需要来设置一些课程。因为不同的学生在“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方面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等水平及其兴趣爱好和需要,是不同或不尽相同的。遵循此原则,既能够使所开设的课程获得学生普遍性的认可,又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学生在此三方面或某方面学习上的欲求,也使课群设置在“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结合上,具有较好的平衡性。

5、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因素支持的原则。此原则是指大学语文多层次课群的建构,要获得与之相关的力量和因素的支持。由于多层次课群的建构,涉及到学校层面的各学科以及各类公共课程等结构的平衡、和学生的学分和课时的平衡安排,相关教学条件的支撑,以及相关的师资力量的支持等诸多因素,因而仅仅依据其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的为原则来建构课群是不行的,还必须获得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以及调动校内甚至校外的师资力量等的参与和支持才可能实现。

(二)大学语文多层次课群建构的思路

大学语文各层次课程的建构,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要有一个正确的建构原则,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思路。

1、公共必修课层次课程的设置

此层次的课程设置是:仅把《大学语文》设为公共必修课,即每个本科生在入校的第一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或第二学期内都必须上此门课,并且把总课时定于54课时或72课时,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的定位于提高学生在“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方面的水平。

此层次的课程设置的思路是:保证该门课程的“通识性”,和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的定位明确,以及有必要的课时量的保障。

2、公共必选课层次课程的设置

此层次的课程结构设置:把“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分为三个类型的课程,每个类型的课程依据其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开设出一些课程,例,“工具性”类型的课程,可以开设《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等课程;“人文性”类型的课程,可以侧重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角度,开设一些中国古典的文史哲方面的课程,(因为业界普遍认可,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根”的职责),例,可以开设《论语》、《老子》、《史记的文化意义》等;“审美性”类型的课程,可以开设一些专题性的文学、艺术作品鉴赏和美学理论方面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所开设的三种类型的课程中,必须选上其中的一门课,授课时段安排在本科生的第二学年内、或安排从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至第二学年内的一个学期内。每门课的总课时定为36课时。

此层次课程的设置思路是:旨在使学生上了《大学语文》后,能够“拓宽、拓厚、拓深、拓透”学生在“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方面的知识、修养、能力等,从而有效的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又兼顾了学生的一些兴趣爱好、需要。

3、公共选修课层次课程的设置

此层次的课程结构设置:可以同样分为“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类型,或仅开设其中一至二个类型,具体如何设置,可以视师资条件、学生的需求等情况综合考虑后开设。此层次的每门的总课时定为36课时,要求学生在所开设类型的课程中,仅需选上其中的一门课,其它的课程,可上可不上。

此层次课程设置的思路是:旨在满足学生在提高了“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方面的知识、修养、能力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升华或增加其中某一方面水平的兴趣爱好或需要,同时也兼顾学校各门学科等的总课时的平衡关系。例,可以开设《普通话训练》、《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等课程。

总之,大学语文课程多层次课群的建构,是当下有效提高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步高,张申平,杨小晶.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三年来对全国近300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教育,2007,(3).

[2]佘丹清,张曦微整理.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杨志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高中语文公开课篇5

关键词:职业能力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效果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编号:XJK12YYB006)。

一、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高职英语课程应“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能反映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和工作岗位对英语的具体要求。为反映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新要求,适应我校国际化学院发展的形势和即将升本的需要,我校已从2012年9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初步实施了自下而上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首次在我院12级学生中试用,到现在为止,运行一年有余。本研究依托实验数据和问卷调查,重点探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效果。

二、相关研究

(一)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仍然采用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中与专业岗位相关的应用技能类课程、专业英语类课程开设得很少;在教学内容上,则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为主,侧重于知识传授和课文讲解,应试倾向严重,而且不同专业也通常使用统一的教材,不能体现出专业差异所决定的各种职业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可见,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无法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对英语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新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开发势在必行。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度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文件指出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开发的重要依据。

1.理论基础――需求分析理论

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如今,随着理论框架的完善,需求分析也逐步应用于通用英语(Generalenglish),为外语教学课程设计、教育政策制定、教材评估等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束定芳、华维芳(2009)将需求分析分为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两大类:个人需求主要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与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社会需求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由此可见,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对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调查之上。满足个人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才能体现职业能力。

2.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开发

在需求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各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及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的调查,根据各专业对英语的需求程度,将不同专业(群)对英语的需求分为“高”、“中”、“低”三级,并分别调研出各专业(群)对英语不同能力的需求。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对应的职业岗位(群)需求,在已经总结出的各专业(群)对英语的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三个阶段,分别为基于所有职业的泛商务英语、基于某一行业典型工作过程的行业英语,和基于完整学科体系的专业英语。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满足岗位需求为目标“的原则,以“职场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为框架,体现“实用性、多样化、模块化”特点。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下的12级学生(2656人),“学科型”的传统课程体系下的11级(2769人)。每届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无差别。鉴于研究的需要,选取的学生均为每个年级首次参加a级考试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2012年下学期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在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12级新生中全面推广和使用。11级学生因条件限制沿用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每届学生在校期间都会参加省级a级考试,该考试由命题专家根据考试大纲和题库出题,满分为100分,保证了每次考试的难易度相同。a级考试每年六月份和十二月份各举行一次,我院的惯例是每届学生在大一的下学期进行a级考试。本研究收集的数据是他们的原始通过率,分别为13年6月和12年6月的a级考试成绩。分别对比两届学生的a级考试成绩,分析不同课程体系的效果。

教学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以12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覆盖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的4大系、28个专业,共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91%。

四、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a级考试成绩的比较

从表1统计的数据看,除人文艺术系以外的三个系,12级学生a级的合格率和平均分均高于11级的学生。以经济贸易系为例,12级学生的合格率和平均分(66.20%>53.10%,61.39>54.87)远远高于11级。人文艺术系12级学生的a级合格率和平均分稍微低于11级(68.61%

除电子信息系外,其它三个系的12级学生a级平均分达到了合格分数(管理学院60.66分,经济贸易系61.39分,人文艺术系63.81分)。这对11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电子信息系12级学生a级平均分虽未达到60分,但是已有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实施不同的课程体系后,实验组12级学生与对照组11级学生在a级考试中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考察新的课程体系的效果,我们特别关注了可比性较强的电子信息系的几个主要专业学生成绩的变化。

从表2不难看出各专业实验组12级的成绩都比对照组要高。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2级学生的成绩达到63.7分,合格率为81.03%。与对照组比起来,这是质的飞越。

由此进一步说明,实施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对学生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影响,效果明显。

(二)学生教学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为了调查学生对现有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满意度,问卷设有教材、考核、教师水平、课程和教学效果等5个评价指标,采取5级评分方法,即将5个评价指标的评分设置为1-5分,最满意评为1分,最不满意评为5分。大于3分则说明没有得到学生认可,小于3分则说明超出学生期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5个指标都满意,尤其是对教师水平的认可度为1.86,这说明教师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认可分不同课程提高不同英语能力,这比单一综合课程学习效果好。这表明不同专业开设不同与职业能力相关的课程有效果。

(三)分析

本研究表明,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一年以后,实验组的教学获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这表明新的课程体系比传统的课程体系有更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建构上。第一学期为适应各专业学生特点和专业能力培养要求,所有专业公共英语课程针对各专业进行“职场英语”学习,主要内容为泛商务英语。第二学期公共英语课程向各专业进行倾斜,教学内容明确分为两方面:一是强调国家英语a级考试,将a级英语培训融到课程教学;二是强调公共英语根据各专业性质不同向行业英语转化,各专业教师要根据其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的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开发出合适的基础专业英语模块。按各专业对英语的需求不同将公共英语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类。对英语要求在一级的专业,在第二学期融入专业英语内容,进行“行业英语”学习,在第三学期,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并根据相应专业对学生的具体英语能力要求开设至少一门的应用型专业英语课程,课时不允许少于32;对英语要求在二级的专业,在第二学期融入专业英语内容,进行“行业英语”学习,学期不要求继续开设专业英语;对英语要求在三级的专业,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仅要求融入“职场英语”内容。

五、结语

本项研究通过a级英语考试和调查问卷采集研究数据,重点关注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效果。统计数据表明,与实施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对照组相比,课程改革实验组在a级测试中具有更好的表现,平均分和合格率有显著提高。这项研究结果展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存在着更大的优势。

课程体系改革的效果不止如此。英语听说课程和基础英语分开教学,对学生口语及写作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实验组的学生获得良好语言能力,较宽的知识面,较好的思辨技能,并在全国高职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全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全省高职学生口语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此外基于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公共课部英语教师开发了三本英语听说教材,一本科技文阅读教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以及推广,作者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和进步,为解决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及未来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凌来芳.基于职业需求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94-96.

[2]陈静.按岗位群需求建立公共英语模块化教学体系[J].出国与就业,2012(3):101.

高中语文公开课篇6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研室的工作计划要求,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工作将以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习新理念、探讨新教法为重点,优化语文教研的内容和形式,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二、   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研究,认真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和教学素养。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继续做好课程改革研究工作。以新理念研究新教学。重视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继续围绕教学改革中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科研。

2、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一、两种教育教学论著(《共同应对》《校本引领发展》),认真通读一、两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深入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

(二)抓好教学常规,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加强备课组建设。抓实抓活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重视第二次备课,因材施教。开设阅览课,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佳作,做好读书笔记,开展征文竞赛活动,指导学生发表习作。更好的组织小记者活动,扩大影响。

2、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编写、完善高中校本教材,积极有效地开展“教材教法研究”培训和研究活动,以推广先进经验。

3、组织好校级、区级公开课活动。各备课组平时加强随堂听课、评课活动,扎实开展好公开课评课活动,以研促教,营造浓厚的教研风气。保证区级公开课的优秀率。

4、加强对本组教师的培养。发挥“青蓝工程”的作用,师徒结对互学,促进青年教师迅速胜任教学。师徒之间互相听课一周不少于2节,青年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得失。在校“青年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展示自己风采。

(三)、强化教学科研意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1、继续围绕区级课题“高中作文生活化、创造性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开设实验课,突破我校阅读和写作教学。

2、围绕校级课题“高中语文课外活动的开设”进行研究,各备课组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促进我校的语文教学。

3、教师自身加强教学科研,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扩大我校教研成果。

(四)、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1、组织好初三年级复习教学的公开课研讨活动,学习、落实“中考研讨会”精神。

2、高三年级:做好2006年高考信息的收集工作,组织参加全区的高三备课组长会议,分析高考动态,全面安排好复习备考工作。认真做好三月、四月两次模考的复习迎考工作,并及时做好考后分析工作。参加全市高三语文学科研讨活动,借鉴别校经验,提高复习效率。

三、   主要活动

1、制订好教研组、各备课组工作计划。

2、学校对高三教学进行调研。

3、高三部分教师参加九县市高三复习研讨活动(张家港)

4、校级公开课(华岩、詹志清)

三月份

1、编写、完善校本教材及深入开展课题活动。

2、高一年级教学调研。

3、校级公开课及评课活动,理论学习。(推选出对外公开课名单)

4、区级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会议,并参加苏锡常镇扬五区高三复习备考会议。

5、苏锡常镇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潘少波)

四月份

1、各备课组充分准备区级公开课。

2、各备课组按计划开展学生竞赛活动。

3、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做好期中复习迎考工作。(吴燕芬)

五月份

1、对高二年级教学情况调研。对各备课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2、九年级教学调研测试。

3、高三二模情况分析和高考信息交流活动。

4、校级公开课活动。(吴燕玉、袁莉娜、施孝丹)

六月份

1、各备课组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制订好期终复习计划。

2、毕业班中考、高考。

3、每位教师写好学期总结和教学反思。

4、语文组工作的台帐资料归档。

 

高中语文公开课篇7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高校语文公共课的开展有利于实现学生语文知识的拓展以及学习方式的更新,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语文公共课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把握时机,强化对高校语文公共课程建设的完善力度,使其更好地适应高校教育的要求。

 

一、完善高校语文公共课建设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高校的语文教学都保持着教师面对众多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对课程当中的问题进行原因、过程与结果的分层讲解-利用师生间的谈话或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实现学生的参与-运用课堂小结来对课程内容进行巩固这样一个传统的流程,在高校语文的公共课教学当中,教师始终担任着灌输者与指挥者的角色,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依样画葫芦的状态之中,使得学生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理解与吸收,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构建学生的整体语文知识框架,但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现象,被动式的接受也使整个课堂乏味无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被激发,对其创新能力、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都有着不利的影响。在这种现状下,高校语文的公共建设课急需进行完善。

 

二、完善高校语文公共课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语文公共课的地位

 

对于我国当下的高校来说,必须在国家相应法律制度的支持下,切实提高高校语文公共课的地位,将其列入到必修课程当中,通过学校对课程的严格要求与管理来实现语文公共课程的规范化,保证课程的稳定、课时的合理。把语文公共课列入必修课时首先需要认识到课程在完成大学使命、弘扬高校精神当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的主要目标是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引领文化、知识创新,而语文公共课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语言基础,同时贯穿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公共课的重要价值与功能,保证其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适应当下的市场要求。

 

(二)明确语文公共课的目标

 

作为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课程目标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导向,它对课程内容、资源、结构、模式以及教学的方法、手段等各方面都起到了指导与制约的作用,在确立高校语文公共课的课程目标时,必须保证在体现方向的同时明确相关的要求。在对大学、语文、素质教学课程相关属性进行分析后,综合考虑课程目标的设置是否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否适应大学生的年龄、社会经验、心理需求,是否能表现语文的特点、反映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多样,是否对语言学、文艺学等学科进行了合理的吸收,是否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等等,确立起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提升。在语文公共课程内容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下,让学生受到课程知识的熏陶、体验语文的博大精深、明白文化的多样性,培养起学生的爱国精神与良好品德。在唤起学生对文学的激情的同时使其领悟到语文作品当中所传达的生命感悟、人生信念等深层含义,并在课程的写作与口语表达环节中对学生的独特见解给予尊重,以开拓其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提升。通过语文公共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以及维护、运用母语的自觉性,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起对语文知识的感觉力、理解力以及整合能力,在口语表达中养成态度文明、乐观自信、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课程质量的好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对课程进行完善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素养也在随之提高。在国家对高等学校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规模也在日益扩大,语文公共课程面临着学生多、任务重、工作量大的现象,因此,加大对高校语文公共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必须立足于高等教育全局的考虑下,用理性、积极的态度对语文课程地位和语文教师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政策进行合理的完善,通过保障机制的建立来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稳定语文专职教师队伍的地位,并制定出长期的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方案,借助课程支持、职称评定、福利报酬等方面的保障来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校语文公共课的建设工作当中。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对高校语文课程建设进行完善时,必须提高课程在校内的地位,同时认识到课程目标确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课程教材的合理选用、教学模式的改革、对课程教学的有效管理以及教学环境的创设等方面也需要做出认真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逐步完善高校语文公共课的建设,从而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更好的培养,实现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

高中语文公开课篇8

论文关键词:社会需求;招聘广告;课程设置;翻译专业;本科

引言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当然,因为市场具有不稳定性,我们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然而。背离市场需求的课程必定缺乏合理性。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何在?正因如此.通过社会需求分析,或多或少能为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启示。

一、翻译学科的发展与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学校开始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硕士研究生;90年代中期开始,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1997年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设立(以下简称广外)了内地第一个翻译系。“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在2004年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学位点的设立.标志着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地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从2008年起,广外开始招收翻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成为国内第二家拥有翻译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的高校与此同时,广外首倡设置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至今为止,全国已经有大约i50所高校培养翻译方向的硕士生,20所左右高校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20多家大学以培养翻译专业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翻译学院(系)成立”。

与此同时,教育部自2006年起陆续批准一些大学设置翻译本科专业。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翻译学”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广外、复旦大学与河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率先获得批准.可自2006年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设立翻译本科专业。2008年1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外语学院6所高校申报设置翻译本科专业的申请正式获得批准.可自2008年开始招生。

随着翻译本科专业的设立,一些新的问题涌现。本科专业在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不同于研究生专业.因而亟待解决一系列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等问题,从而使翻译本科专业逐步步人正轨。尤其是课程设置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本科翻译专业(方向)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交叉性,课程分配失衡,体系不完整,缺少必要的课程内容,课程数量过少,翻译技能课程、应用专业课程不足,忽视母语与中国文化和翻译实战训练,缺乏语言、文化比较类课程…。此外。还存在课程设置过于重视理论、文学翻译比例过大、课程设置脱离实际等问题。翻译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

二、社会需求对翻译本科课程的启示

需求是“指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换句话说,需求就是课程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需求可以分为两类: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前者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翻译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其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

对外语学习进行需求分析能够“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最初的需求分析不但要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而且要结合国家的语言政策、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来进行”。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务即进行广泛的调查,这是信息收集的一个重要过程。“需求调查包括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职业雇主的需求调查和分析,以便最广泛地把这些需求体现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欲了解翻译市场对译者能力需求的信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调查方式就是分析招聘广告、应聘面试中要求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的语言语用错误。

招聘广告是反映翻译市场需求的个窗口。为了分析用人单位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笔者通过网络信息,随机搜集了东方翻译中心、北京奥莱克(aluike)翻译公司、山东东营信意达翻译咨询有限公司、lingochina、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思必锐翻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和汇佳翻译有限公司、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深圳市飞蓝翻译有限公司、济南市双泽翻译咨询有限公司、纬度翻译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长沙青铜翻译咨询有限公司、无锡市翻译协会、国际翻译网等15个翻译公司对翻译人才的能力要求和任职资格的文字描述。其中囊括了对高级译审、质量控制总监、翻译项目经理与高级翻译等职位的任职资格和能力要求,翻译人才需求领域涉及一般翻译、科技英语翻译、文件翻译、专利翻译等普通和实用领域。文字描述详细而具体,却无法进行统计。因此,本文采用内容分解法,把每一个翻译公司的要求按照能力进行分类,分解为双语互译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iri'知识、翻译经验、语言风格、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软件汉化、翻译技巧、相关专业知识、翻译资格证、trados等翻译工具以及文化知识等14类。然后,对15个公司中相应的能力要求进行统计。例如。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公司有l0个.看重职业素养的公司有12个。最后,统计结束后,再计算出它们各占公司总数的比例(见表1)。

表1表明,15个翻译公司都要求译者具有双语互译能力;13个公司强调翻译经验,占公司总数的87%;12个公司看重职业素养和相关专业知识.占总数的80%:10个公司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占67%;4个公司看重团队合作精神,占27%;3个公司重视学习能力。占20%:2个公司提及it知识、语言风格、软件汉化、翻译技巧、trados翻译工具的使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口笔译翻译资格证书.但是其比例都低于20%。

由此可知。翻译市场已经对人才的需求达成共识。在选聘口译、笔译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是译者的双语互译能力。这也表明,互译能力是合格的译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撇开互译,翻译将无从谈起。所以,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加大口笔译课程的比例,以确保“翻译”的核心地位。其次,87%的公司强调翻译经验,说明翻译实践不仅不容忽视,而且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与本科翻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保持一致。再次,翻译是双语转换的过程,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称职的翻译应该具有基本的双语文化知识,才能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译和错译。当然,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必须具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能力.以实现准确传译的目的。另外,翻译这项工作要求译者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够通晓一些相关专业知识,如计算机知识、知识、翻译工具的使用等各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此外,译者的职业素养也应该受到相当的重视,以保证翻译这一职业健康有序地稳步发展。

翻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设置起着导向作用。那么。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翻译市场的需求,尽可能体现这些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结构合理、体系完整、板块清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三、翻译专业本科课程模块设置

依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本科翻译专业应开设以下课程(见图1):

1.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和核心。为便于阐述,本文将核心课程分为核心课程i(笔译理论与实践)与核心课程ii(口译理论与实践),以分别阐述其课程设置。

(1)核心课程i。大多数译界同仁认为,本科教育是培养实践性人才,笔译实践课必须开设。当然,笔译实践离不开笔译理论的指导。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很难造就一批译才。翻译学理论是一个系统庞大的体系。鉴于学生就业方向不是搞研究,理论课的内容应该具有总括性、指导性、宏观性。而且,翻译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翻译与文体、翻译批评和政治、经济、旅游等翻译专题方面的知识。此外,“现代社会的信息量之大,绝非全文翻译所能穷尽。随着翻译用途的增多,逐句全文照译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量的需要。因而,学生必须掌握根据不同需要和不同方式处理译文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变译——及全译、摘译、编译的能力”。变译课是顺应时代潮流而必须开设的课程。

因而,笔者认为,核心课程i应该包含:笔译概论、笔译史、翻译与文体、翻译批评、翻译专题研究、变译课和笔译工作坊。

(2)核心课程ii。此类课程历来受到忽视。然而,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也许多数会择业于各部门从事口译工作。缺乏必要的i:7译知识,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口译人才急剧增长的需求。因此,口译课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享有与笔译同等重要的地位。口译有不同于笔译的自身特点与规律,因而本文特别强调分别适用于笔译、口译的理论。以具有更强的指导性与针对性。口译与笔译开设的课程可以相仿。至少开设六门:口译概论、口译史、同声传译、连续口译、口译专题研究和口译工作坊。以上两类核心课程均属于必修课。

2.关联课程。关联课程是与核心课程密不可分的课程。关联课程可以分为关联课程i(双语转换技能课)、关联课程ⅱ(双语基础课)、关联课程iii(文化背景课)、关联课程iv(信息课)与关联课程v(其它课程)。下文将详细阐释各类应该开设的课程。

(1)关联课程i。翻译涉及到双语转换,而双语转换本身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的.因而此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提高翻译人才的素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翻译专业应该开设以下两门课程:笔译技巧和口译技巧。笔译技巧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处理技巧.涉及归化、异化的取舍等:口译技巧包括记忆训练、做笔记的技巧、应急策略等。此类课程也属于必修课。

(2)关联课程ii。必要的双语基础知识,是学生翻译能力高低的必备条件。笔者认为,此类课程可以分而设之,以必修课与选修课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此类必修课应该包含必要的双语基础知识,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现代汉语、古汉语、双语写作和英汉双语对比。选修课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词汇学、文体学、修辞学、语言学、应用文写作、英美报刊选读、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和外国名著赏析。选修课以学分限制,鼓励学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选。为语言功底的积淀奠定基础。在此。笔者想重点强调中文课程,尤其是中国经典名著,因为这些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奥妙精深,是中国源远流长的绚丽文化的精髓。为了避免中国人不懂中国古典文化。不知道孔盂为何许人的悲剧再度上演,而不使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关于关联课程ii,大多数学校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因而应该继续扬长避短.合理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

(3)关联课程iii。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发展,使翻译活动空前繁荣。翻译本身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译者对原文误解、误读。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导致译文“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课程设为选修课,应该包含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中西文化对比。笔者强烈建议,学校应尽可能开设此类课程,以弥补学生在文化方面的欠缺。

(4)关联课程iv。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信息处理能力的空缺,与信息化的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相矛盾。机器翻译的问世,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大量的翻译任务,可以借助于人机合作的手段完成,以提高效度和准确度,满足社会对各种信息量的需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论其培养目标如何,信息课必须开设。此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查询与利用、机助翻译与翻译软件简介。对于以机器翻译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校,应加大此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除以上课程外,再加设一些课程,如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库、机器翻译系统等。以培养出“专业+特色”的翻译人才,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填补机译人才的空白。

(5)关联课程v。翻译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翻译教学的基本知识除教育学外,涉及语言学(包括汉外语法学)、美学、文化学、逻辑学知识、科普知识(尤其是it知识)以及汉外对比语言学、修辞学、传播学、国际政治、法律、中国及外国的文、史、哲、艺等等”。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已不只局限于文学翻译。随着国家全方位改革的深入,各行各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更多。笔者认为。各校可以适当调整本校的培养目标。考虑“特色”人才的培养,侧重多元化发展;可以考虑开设外交、商业、法律、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等翻译方向,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就业针对性更强。根据各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开设以下课程:外交学(外交礼仪、外交史等)、商学(国际商贸、贸易谈判等)、法学(法学概论、西方法学、东方法学等)、政治学(国际政治、政治概况等)、经济学(经济概论、东西方经济等)、科技学(科普知识、科技史等)、教育学(教育理论、心理学等)、管理学(公共管理、人才管理等)、传媒学、美学、逻辑学等。

以上所设课程只是一些建议。至于具体的某一学校,应该因地适宜,灵活设置课程,如该校的学生语言基础较好,那么就可以适当降低双语基础课的比重,而相应增加核心课程的比重。

高中语文公开课篇9

关键词: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专起本)公共课现状问题调整策略

公共课是课程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通识课程,是高等院校里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我国高师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几类:社会科学类,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思想品德修养、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工具技能类,如外语、计算机等;军事体育类,如体育、军训、劳动等。

一、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专起本)公共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语文、历史、英语、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八个师范类专业的公共课的实际开设情况来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表1所示,这八个专业开设的公共课门数为1到2门,开设门数在总门数中的比例为5.6%、11.1%;学分为3分、4分、6分,占4.2%、5.6%、8.3%;面授学时为36、48、84,占6.4%到14.7%不等。分析这些数据,可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公共课课程设置门数、学分、学时都偏少。从表中得知公共课平均课程门数、学分、面授学时比例都在10%以下;2.公共课具体开设的课程都为工具技能类课程。从表中得知,开设的英语课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都属于公共课中的工具技能类课程;3.政治理论课没有涉及。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公共课结构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尤其对于学历教育来说是必须修习的课程;4.缺乏人文科学类课程。人文科学类课程的设置是基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掌握知识而开设的课程,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要具有丰富而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有全面的知识系统,以便运用多学科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在师范教育中开设人文科学类课程是相当必要的,当然函授师范教育也不例外。

二、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专起本)公共课的调整策略

1.适当增加公共课的比例。公共课是学历教育必不可少的通识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人文主义精神,完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最基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理念,培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最基本的外语语言能力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公共课一般包括社会科学类课程(以政治理论课程为主)、人文科学类课程(历史,地理,文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物理、化学、科学等)及工具类课程(外语、计算机)等。适当地增加公共课的比例,增加公共课开设的门数、学分与学时,学生才有机会真正地学到所需要的通识知识。

2.拓宽公共课程范围。对于师范生来说,完善其公共基础知识是相当必要的,因为,师范生扮演着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只有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加自信和自如地回答学生提出的不同的问题。特别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开设综合课程,所以更加要求中小学教师具备系统的科学人文社会知识。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作为职后提高教师水平的学历教育,参加学习的大都是来自中小学教育前线的教师,他们对新课程改革深有体会,更清楚自己在教育深造中应该掌握的知识的内容和技能的操作。所以,全面地设置函授教育公共课,有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和自身的职业生涯成长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在已有工具技能类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课程。

3.公共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公共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开设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所需做出相应的课程选择。比如,政治理论课程,可以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思想道德与法律、形势与政策等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门或者两门进行修习。公共课在限定修习门数的情况下,任意选择进行修习的具体课程。

三、结语

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承担着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的职后学历教育的任务,作为它最主要的办学层次的专起本教育,是函授教育的主体,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小学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函授教育本身不断发展的需要,只有公共课结构不断调整,才能更好地保证教育质量,为云南省的基础教育作出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教学计划[m].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8.

高中语文公开课篇10

2001年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双语教学开始在高等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迅速推广和运用。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就我国而言,双语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知识体系和学科前沿动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将两种语言(通常是英文与中文)作为教学媒介,其中第二种语言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第一语言学科的一种教学形式。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在外语环境中进行学科教育,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知识体系、思想方法以及前沿学术理论的了解,促使其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我院于2006年研究决定在开设《西方财务管理》双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双语课程,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从财务管理专业来看,《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双语课程属于国际通用性、可比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可以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大批海外跨国公司涌入中国,而中国大型企业开始向海外扩张。英语便成为彼此沟通的重要语言。大型公司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因此,对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在高校采用先进的英文原版教材、开设《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课程双语教学能更好地推行案例式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西方跨国公司先进的财务知识体系。国外原版教材配备大量的真实案例。实用性强、内容丰富、语言易懂生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掌握国际跨国公司财务专业知识。同时,大量的案例的分析和小组探讨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学与用脱节的矛盾,也同时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助于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安排

(一) 教材选用教材是决定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优劣的重要因素。通过学习《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这门专业课程,要求本科层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处理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因此,课程所选的教材最好能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全面讨论外汇交易管理、投资和融资管理、现金管理、税收环境等。纵观国外的原版教材,考虑教材的可理解性和学生的阅读趣味性,在《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双语课程教学中,笔者选用了CheolS,eun&BruceG,Resnick编著的《internationalFinancialmanagement》原版教材。该教材组织有序。难度适当,作为原版教材对学生尽快接触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信息有很大帮助。从已经选用的教材来看,该英文原版书籍配有相应的中文翻译版和教学课件,是双语教学中教材的最理想选择。

(二) 授课模式相比《西方财务管理》双语课程而言,《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双语课程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又要求师生具有较高的英文听说交流能力,因此,该门课程对师生均提出较高的要求。对于一般高等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水平并不高。因此,该门双语课程比较适合采用使用中英文电子教案,教师中英文讲解的授课模式。教师可以把重点难点的内容用中文电子课件列出,主要使用汉语,结合英语教材讲解;对非重点难点、例子、习题、案例用英文课件列出,用英文讲解。在学生接触双语课程时,教师开始用英文讲解的比例可以少些,等学生适应这种授课方式后,再循序渐进地提高英文讲解的比重。最后达到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每节课的英文讲解比重保持在50%以上,对专业课程本身很好的掌握,明显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 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在《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双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探索教学创新。具体地说,本门课程应该安排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工作:

其一,注意中文和英语的使用比例。本着双语教学的落脚点是完成学科内容,在此同时促进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目标,本门课程基本知识用英文讲授,重点、难点知识再用汉语做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授课过程中使用英文要循序渐进,保证学生在过渡式的英语氛围中学到专业知识、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其二,为学生学习构造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有效地整合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处理好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叉与重复问题。这需要合理规定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注意课程的相互衔接与影响。明确每章学习目标,做到授课重点、难点突出,有主有次,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体系;每章讲授结束后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内容,方便学生掌握课程;每章的练习采用全英文解答,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

其三,运用案例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注意教学内容既要阐述理论,又要强调实践。案例式教学法组织方法是让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穿插组成低于10人的小组,在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以及跨国现金管理等章节精选一些具体跨国公司案例,让其在课余时间准备,鼓励他们尽量用英文进行充分讨论,而后形成英文书面报告,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上讲台用英文讲解,同时要求班级其他同学记英文笔记。陈述结束,其他同学积极提问、讨论,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案例教学法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与教学层次相适应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以便在小组讨论、主题发言、学生讨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四,引导学生课外自学,鼓励他们开展课外活动。在双语教学时,应该扬长避短。在课堂教学中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线,加强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因为大量的阅读不可能在时间极有限的课堂完成,这就要求学生把课堂学习与课外自学有机结合起来,突破课堂时间较短的局限,通过自我发展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拓宽知识应用面。

(四) 教学手段对于双语课程。比较理想的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总体来说,这种教学手段优点较多。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减少板书时间,加大信息量的同时保证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其次,多媒体课件色彩明快、画面清晰,有利于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大多数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强于视听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视觉带动其听觉,进而提高其听力水平。为了便于为英文讲解打下视听基础,每节课开始时,可以在屏幕上把专业术语的中英文对照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把握专业名词的相应英文表达法。在授课过程中,要多用英文列出提纲及相关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听懂英语的分析讲解。当然,双语课程多媒体教学要把握语速,速度过快不利于学生很好把握课程内容,应该注意与传统授课相结合,扬长避短、合理运用。

(五) 考核方式对本课程的学生考核可以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和平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即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案例作业及平时作业,鼓励其与教师的互动,试卷考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本门课程可以适当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试卷的试题应采用英文出题和答卷,考核学生对专业术语及重点知识的把握程度。实践证明,这种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很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