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投资管理经验十篇投资管理经验十篇

投资管理经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9:20

投资管理经验篇1

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是我国现阶段正在建设的超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也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大科学研究工程。该项目建设具有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技术接口复杂、外协实施不确定性突出等显著特点,科学探索研究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建设性质并重,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控制的难度极大。其投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神光-Ⅲ主机装置、主机实验室、精密装校系统、光学元件供货网络和精密光学制造车间五大分项建设内容,如图1所示。五大分项建设任务中,神光-Ⅲ主机装置建设是项目的中心任务,其余四个分项是支撑主机装置建设所必需的配套建设任务。根据建设任务性质划分,其中神光-Ⅲ主机装置、精密装校系统、光学元件供货网络分项属于主工艺设备建设项目,主机实验室和精密光学制造车间建设分项属于建筑安装工程建设项目,因此该项目也是一项综合型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图1)

二、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难点分析

一份有效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主要包含项目建设任务与建设内容的计划进度安排和对完成任务所需要投资经费的测算与分解,是对未来一段时间项目建设状态与结果的预估综合判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工程任务的实施是一项涵盖多项单体建筑安装工程建设与多项分领域上千台套主工艺设备群研制与建设的综合型活动,其对应的工程建设投资计划的制定也是一份涵盖各领域任务的综合性计划,其管理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资计划覆盖范围广、管理事项实施周期长、并行实施组成对象多。自项目建设启动以来,建设单位结合各分项建设任务的不同特点要求,先后按照项目建设实施流程开展了主机装置、精密装校系统、光学元件供货网络建设的工程设计,开展主机实验室、精密光学制造车间的施工图设计,编写工程设计报告,完成外协任务书的编制。按照评审后的工程设计方案,组织项目各类外协合同的谈判与招投标,签订采购、外协、施工合同,并实施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分阶段开展主机装置各项目群系统单元组件外协研制与加工制造、分束组安装集成调试、试运行以及其余四个分项的同步建设任务,直至项目最终建成、交付使用。在这一过程中,项目投资计划的产生和制定始终围绕年度建设任务目标与实施内容展开,贯穿于项目建设五大分项、三条主线的全过程实施过程之中。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建设期间总计签订外协研制合同1,800余项,年度平均签订合同数为200余项,如图2所示,并且这其中大部分外协研制合同属于长周期研制合同。因此,对项目投资计划的制定、执行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所涉及的对象、线条以及管理活动异常复杂与庞大,极具挑战性。(图2)

(二)投资计划管理受主工艺设备研制技术状态影响大,实施进度难于精准预测。神光-Ⅲ主机装置是一项技术复杂,接口关系多,需要开展多项目研究验证的光学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要求是确保神光-Ⅲ主机装置建设在设计、研制、集成、试运行等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大量主工艺设备制造基本为“非标研制”,探索研究性质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作为一项超大型科学研究工程,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是一个全国大协作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实施的总体单位,担负着项目建设“总设、总成、总体管理”的责任,在完成总体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耦合利用国内相关基础与条件,发挥不同单位、部门和行业的优势,完成相关单元组件外包和供货任务,是本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实施的特点之一,也是项目顺利实施必须采取的途径。由于任务实施大量交叉学科的出现,导致项目建设在各个阶段必须签订大量外协研制合同,由此产生的管理控制环节持续增多,协调难度加大。项目建设年度投资计划的制定正是基于对年度建设任务外协研制合同执行情况的预估而产生,因此年度主工艺设备建设进度的执行情况直接对项目投资计划的最终实现结果产生巨大影响。鉴于神光-Ⅲ项目主工艺设备研制的技术复杂性,承担任务的外协单位需要充分消化与吸收项目外协研制要求,验证设备研制与建造工艺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经验不足而出现反复,造成设备研制进度拖期。因此,投资计划管理受主工艺设备研制技术状态影响大,进度难于精准预测。

(三)投资计划管理推进涉及环节多,提高序时进度完成率难度大。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投资经费体量巨大。根据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定,项目投资经费的管理与控制要求异常严格,投资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必须实现过程完全受控的基本目标。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经费管理活动包括经费预算需求分析、用款计划制定与上报、经费分解与下达、过程实施支付与监控、会计核算、统计分析、整理经费资料与编制经费报告等多方面内容,如图3所示。(图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根据项目年度建设任务计划安排,开展项目投资经费的使用需求分析,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使用计划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拨款;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项目建设任务的推进现状合理估计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制定项目年度投资计划目标,通过科学的分解与精确的过程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预算执行情况风险,实现预算执行与投资计划完成的双丰收。另外,在项目建设期间,尤其关注外协项目经费的受控情况,通过设置进度节点检查与状态确认,如图4所示,严格匹配项目建设进度与合同约定要求,降低项目建设风险。但是,诸多控制环节的设置与管控必将对提高序时进度效率带来一定的难度。(图4)

三、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历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自项目建设启动以来,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各年度经费投资额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尤其在项目初步设计批复以后,神光-Ⅲ项目进入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历年来投资计划目标额度均保持在高位运行,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与控制挑战巨大。在推进工程建设任务主线目标的牵引下,项目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节节攀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体情况较好。近四年以来,项目建设所有参建人员与管理者始终瞄准年度建设任务目标要求,克服重重困难,积极解决项目建设期间出现的科学技术与工程实施问题,克服合同延期、现场安装集成调试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难题,先后实现了诸多重大任务里程碑节点目标。虽然项目建设投资计划序时进度目标控制不够理想,但是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最终结果均能够连续保持100%,项目建设历年来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如图5所示。这一形势不仅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也是建设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客观上反映了建设单位推进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执行进度的总体趋势。(图5)

四、推进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完成率的几点体会

在推进任务过程中,预算执行情况与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合规合理、正确科学使用这些国拨资金,需要系统化考虑项目全过程实施因素。一方面要克服重重困难按时完成各年度计划任务;另一方面更要规避外协合同实施风险,确保项目建设目标按期实现。

(一)合理策划,重视项目建设全景计划的制定,提高计划的科学准确性是提高投资计划完成率的重要基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是一项计划性极强的系统化工程,项目投资计划的执行与项目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紧密相关。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建设全周期计划进行了各阶段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年度建设计划。在形成的年度计划中,包括项目建设任务实施主线的工作计划,也包括匹配任务实施的各年度经费投资计划。并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延伸要求,同步制定了支撑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年度用款计划并按照季度、甚至到月分解。用款计划的制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由于制定计划相对于实施阶段需要提前近半年时间,对目标的预测过于保守会影响任务的推进,过高又将成为负担,因此计划制定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完成任务的最终结果。在神光-Ⅲ项目建设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我们基于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对准确的项目各年度建设计划目标,为了保障任务的最终完成,对计划进行了分线分解,制定了一系列二级、三级计划予以落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保障任务开展的计划体系;另一方面,科学分析各年度任务推进与完成的时间节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用款计划与投资计划,并对投资计划按月进行了分解,形成了可以检查控制的最小实施单元。这样就形成了有效的、可供比对检查的工作依据,为完成年度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项目经理专人负责制度,强化任务实施过程控制与预算执行情况反馈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措施。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是匹配项目建设实施进展而存在的投资保障计划,换句话来说,也可以理解为是项目建设完成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伴随计划。这种依附关系为我们指明了事情的本质,也就是说完成投资计划必须建立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基础之上,抓住了这一本质就等于掌握了国家推进预算执行率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的初衷。但是,现实情况是,项目建设期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建设任务的推进困难重重,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常常是处于时不我待的情况下,稍有疏忽就会错过推进任务完成的契机,因此在多任务线条、多项目群并行实施的情况下,对于组织管理者而言,强化任务实施过程控制与预算执行情况反馈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措施。在神光-Ⅲ项目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项目建设单位紧紧围绕年度任务目标制定了系统化的建设计划;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总结与思考,还建立了一种系统化的强化任务实施过程控制方法,那就是执行项目经理与技术负责人双重管控制度,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及时对各分项目,明确具体的负责人;及时对重点项目,现场跟踪检查;对出现重大问题或偏差的项目,由主管所领导及时带队赴供货单位共同协调解决问题。另外,我们还建立了与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进展相匹配的预算执行情况反馈机制,专人负责项目年度投资计划的落实,每月详细分析计划的实施情况,对出现的问题积极查找原因并及时解决,对出现的偏差不断地进行跟踪和纠正。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个月的投资计划并加以监控,并定期通报,这些措施的实践,给决策者及时对项目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三)加强合同进度节点设置管理,因地制宜分类分线开展外协合同控制是完成任务的重要方法。对于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这样的大型研究型科学工程,通常需要耦合国内外大量外协合作伙伴。大量外协任务的产生催生了我们研究制定一套满足项目建设迫切需要,又适应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的外协实施控制管理机制。在项目建设期间,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与持续改进,建设单位加强管理,因地制宜分类分线开展外协合同控制。对于与国内大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的大型外协研制项目的实施,在签订合同之初与外协承担单位确定了细致的进度节点目标,在这一细化的节点目标基础上形成了分步骤的经费支付进度安排,以项目的实际进展结合分阶段确认投资经费节点的形式完成了项目预算执行率的提升和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目标,最终形成的是一种既不影响外协任务推进、又能降低投资风险,充分保障双方权益的双赢格局。对于一般性质的外协采购、外包服务项目,在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的前提下,大批量执行物资政府采购方式实施,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全额支付合同经费的采购项目,积极探索了物资采购投资预调拨的合理结算方式,为提高预算执行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与完善,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外协实施管控机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规避项目建设外协实施风险的前提下,一方面保障了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为项目预算执行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投资管理经验篇2

【关键词】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国外经验

1.引言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指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1]。在过去20年间,65岁以上人口比例增长迅速,1990年该比例为5.6%,2000年上升到7.0%,而到2011年该数字已经达到了9.1%。以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7%以上,即表明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阶段的标准来看[2],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作为广大人民尤其是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其投资管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外经验表明,资本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养老金是实体经济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养老金通过广泛参与资本市场,可以将居民储蓄中用于养老的储蓄性资产分流出来,为市场增添活力,实现养老金与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的多层次对接,实现全民分享国民经济成长。但是,国家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经验到底是什么?对我国有什么启示?这是本文将要回答的问题。

本文第二部分对国外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经验进行了评述;第三部分简述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对比国外养老基金管理的经验,得出了针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启示。

2.国外养老金投资管理经验

2.1国外养老基金规模变化趋势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智利推行养老金制度改革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实行多年的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变。基金积累制的优势在于资本积累带来的高回报,而且通过养老金制度改革,各国政府可以减轻其财政负担。

在个人账户的基金积累制下,从总体来看,世界养老金的规模在不断增长,但是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市场完善程度的差异,养老基金的变化趋势亦各不相同。根据经合组织对各国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分类,对比图1和图2,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已经形成成熟市场的国家,其养老金规模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同时养老金占国家GDp比例很高,平均占比76.7%,如澳大利亚、荷兰、英国等国。但也存在个别养老金受政府管制而规模变化较小的国家,如日本。我们发现,对于资本市场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其养老基金占GDp比重较小,但养老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像波兰、墨西哥等国。而在部分疲软市场国家中,其养老基金占GDp比重较小,进入21世纪以来,其增长趋势较为缓慢,而像匈牙利、比利时等国则出现了较为剧烈的波动。

2.2国外养老基金资产配置情况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政府财政负担日趋加重、货币政策长期趋于宽松等情况下,各国政府管理的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投资已成趋势,并且从国外养老金的资产配置看,各国的养老基金投资方式趋于多元化,而且其资产配置方式往往与本国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相关。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发达、资本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资本市场市场波动小,风险低,为了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投资股票的比例较高[3],如澳大利亚、美国、芬兰、加拿大等国。相对的在一些经济处于发展阶段的养老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票据和银行存款等风险低、收益波动小的资产,如葡萄牙、墨西哥等国,养老基金投资于股票市场的比例均不到三成。还有部分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养老基金免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对养老基金投资高风险品种做出严格规定,限制每种产品的最高投资比例,因此这些国家的养老基金大部分投资于债券、货币基金、银行存款等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如日本、德国等。

因此,我们可知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是各国普遍采取的投资策略,这不仅有利于分散风险,又可以保证较为合理的收益。从各国的投资方向上来看,资本市场较为完善的国家(除部分管制严格的国家),其养老基金资产配置在注重资金安全的同时,十分看重投资收益。而对于资本市场欠发达的国家,其投资则偏向于保守,往往投资于非权益性的资产。

2.3国外养老基金管理运营模式

养老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是对养老基金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从各国养老基金管理的模式看,主要分为以政府公共管理部门主导,或者由政府专门机构负责管理运营的公共管理模式,以及委托私营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的私人管理模式。

(1)公共管理模式

在该模式下,政府将参保人的缴费集中到一家公共管理的中央基金,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者通过法律专门成立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直接负责这部分资金的投资运营。因此,资金由政府导向,具有规模效应,又因为没有大量的私营管理机构参与,避免了恶性竞争现象。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运作高效,管理成本低,同时基金风险较小。如新加坡中央公积金,香港强积金计划等都是采用该种模式。

(2)私人管理模式

该模式的基金运营采用委托管理方式,由政府通过透明、公开、有效的方式公开选择若干家经营良好的基金公司等独立法人机构,由其管理运作养老基金,并对其运营进行监督。这种模式下,政府不直接参与市场运作,主要负责研究资本市场,选择并委托业绩较好的投资机构,评估并监管委托机构的管理运营状况。受托管理机构负责养老基金的具体运营,并定期向政府管理机构提交报告。

表1养老基金管理模式比较

3.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然而由于没有设计由现收现付制度向统账制度的转制成本消化机制,统账制度运行的结果是,个人账户的保费用于了当期退休金的支付,个人账户则空账运行[4]。据社科院公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在32个统筹单位中(31个省加上新疆兵团),如果剔除财政补贴,2010年有17个收不抵支,缺口达679亿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虽然减少到14个,但收支缺口却高于2010年,达到767亿元。2011年记账额达到24859亿,空账额达22156亿。个人账户空账额继2007年突破万亿大关后,再次突破2万亿。

对比国外的养老基金管理情况,目前我国养老基金管理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养老基金缺乏市场化的投资,养老金增值渠道过于单一化。我国对养老基金管制十分严格,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基本养老金的基金结余额预留2个月的支出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银行专户,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基金结余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国债与储蓄的投资方式都无法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也就难以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

二是养老金管理运营体系不合理,养老基金管理效率偏低。目前,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是地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基金监管的主要是劳动保障行政机构的基金监管部门,两者在行政上的关系都隶属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这使得政策制定、费用收缴、投资运作、检查监管等权力都集中于同一部门[5]。因此,在目前的运营体系下,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基金管理分散,监管不力,养老基金管理效率较低,并没有发挥公共管理的优势。

三是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健全,养老基金投资未能与之建立良性互动。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尚未和资本市场的发育产生直接的联动作用[6]。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搭建了基础平台。但是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仍旧存在资本市场自身结构不平衡,投资品种不丰富等问题。反对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的人认为,养老基金进入市场无异于“羊入虎口”,非但不能实现养老基金的增值,反而造成养老基金风险性加大。

4.国外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在对国外养老基金投资规模,资产配置及运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资本市场环境,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养老金的规模也将会不断增大,养老金投资将走向市场化与多元化,同时随着养老金制度的完善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全,两者之间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

4.1养老金投资应采用市场化,多元化,多层次的策略。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比单一的投资模式更能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7],并且投资收益率也相对较高。同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多元化,对我国的高储蓄向投资顺利转化,对完善直接融资制度、分散间接融资风险,推动我国金融制度和企业制度的深化改革都将是有帮助的。养老金投资多元化,多层次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逐步放宽对养老基金投资的管制,允许养老金投资于股市、债市甚至国际市场。通过对世界各国养老基金资产配置的研究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养老金都偏向于投资波动小,收益较为稳定的资产。我国的金融市场尚处于完善、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先保证较大比例的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取得基本收益,然后再将适度比例的资金配置在风险资产,获得超额收益。

4.2加强养老保险投资监管,改革养老保险投资管理模式。养老基金及投资必须受到政府的管制[8],但是现有养老基金管理体系无法适应越来越规范化、专业化的养老基金管理要求和适应老龄化的挑战。因此应将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部分明确分开,由不同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将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决定权与监督责任分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监督管理的效果。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我国应当立足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大以及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基本国情,选择既能够保证较低的管理费用,又能实现较高管理效率,实现较高收益的养老金管理模式。

4.3进一步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形成与养老基金入市的良性互动。国际经验表明,市场发达的国家,其养老基金规模以及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较高,资本市场是养老金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养老基金具有规模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和资产组合优势,提现风险低、负债稳定性强,其性质类似于银行存款,具有强制性、储蓄周期长的显著特点[9]。这一特点有利于强化资本市场的中长期投资,而中长期投资是降低养老金投资风险并提高收益率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以保证养老基金社会职能与资本市场经济职能为目标,构建能够实现有利于二者良性互动的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丹平.浅议国外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企业导报,2012(7)

[2]韩立岩、王梅.国际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2(9)

[3]苏卫东、李竟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国外实践及思考[J].中国社会保障,2010(10)

[4]章萍.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财会研究,2009(10)

[5]王允倩.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问题分析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3(2):3

[6]李绍光.从分形市场假说看养老金基金入市[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

[7]苏卫东.境外养老金入市的几点思考[J].中国社会保障,2012(9)

[8]张健.基于资本市场条件下的养老金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

投资管理经验篇3

   关键词: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财务管理

   一、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历史沿革。

   工程项目实施代建制就是指,是由项目出资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项目代建人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并按照建设项目工期和设计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直至项目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由过去工程自管型的小生产管理方式向项目专业化转变,项目的工程技术及管理手段也趋于现代化。工程项目代建制度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工程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使用单位,这样代建制才在我国逐步推行。

   从代建制这几年推行的实际效果来看,政府推行代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使用”三位一体的弊端,解决长期困扰管理层的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现象,真正从源头上防治和减少腐败滋生,从制度上保证政府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此,代建项目的财务管理作为代建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保证代建项目控制投资功能的实现。

   二、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财务管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1.会计核算管理

   项目的会计核算管理是项目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任务是以项目实际发生的财政支付为依据,通过归集项目财政资金在审批支付过程中的审批依据、发票、单据等原始凭证,编制项目的基建会计报表,实现准确核算项目建设成本、费用等要素,如实反映和监督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及结果。

   2.工程款项的划拨

   由于政府投资的代建项目涉及的审批部门较多,包括监理单位、代建单位、委托单位(将来项目使用的单位)、政府的代建管理单位、财政部门等多个审批部门,因此,设计好项目的请款审批流程,使涉及付款的审批及流程畅顺、依据充分,并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进行调整,使项目工程款项的支付审批流程能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3.对合同支付的控制

   财务审核作为代建项目付款流程控制审核的重要一环,在支付材料的审核上主要要把握。

   (1)对于工程服务类的合同,付款条件是否达到,包括合同要求提交的服务工作成果、服务工作进度等;履约保函或保证金是否已按合同要求提交;是否提供了与请款金额相同的合法发票;收款人、收款账号等要素是否与服务合同约定的一致等。

   (2)对于工程施工、机电安装类的合同,主要审核请款金额是否与监理单位审核认可的工作量一致;工程节点是否按工期的要求达到,该扣回的预付款或保质金是否已在请款中抵扣;履约保函或保证金是否已按合同要求提交;是否提供了与请款金额相同的合法发票;收款人、收款账号等要素是否与合同约定的一致等。

   4.对设计变更、合同变更的管理

   在大型的基建项目中,设计变更和合同变更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对这类变更的控制,除了技术部门要对其变更的原因与功能变化的必要性作审核之外,作为项目财务管理的职能,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转(1)单项工程的变更或累计发生的变更是否达到或超过单项工程合同金额的10%,对于超过单项合同10%的变更,需要谨慎处理。因为按照财政支付的相关规定,单项工程合同变更超过10%的,需要经过财政评审后确认具体金额后才能拨付,因此,即使技术部门确认了该类变更,在财政资金支付上也不能立即支付,需协调相关单位组织送审材料,先对单项工程进行财政评审,避免出现不能支付而在工程进度上产生矛盾;

   (2)项目累计的工程合同变更如果接近工程概算的金额,则要提醒工程造价部门,对整个项目的总体投资要重新进行调整,避免因个别单项工程的设计变更或合同变更造成总投资的超支。根据相关代建法规的规定,如果代建项目超投资,在没得到发改委确认的前提下,项目代建单位要对超支的金额负担赔偿责任。

   5.对保函、保证金的管理

   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政府投资省属非经营性项目代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粤府[2006]12号文)的精神,代建单位在签订合同前,需要向省代建项目管理部门提供银行出具的不低于工程估算总投资10%的银行履约保函。这就表明,代建单位要承担很大的履约风险,而为防范这种履约风险,对作为项目的代建单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项目的财务管理需把项目保函和保证金纳入到规范管理的范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需要提交保函和保证金的合同、保函的规范格式、保函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保函和保证金的具体管理流程、建立台账并定期清理等工作。

   6.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的管理

   代建项目的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是项目工程决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正确核定代建项目固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代建项目资产移交的依据。对这方面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编制财务决算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要求,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组织专门人员,及时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并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

   三、对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实现代建制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一些经验

   第一,代建项目的基建设账是根据《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得自行编造、更改会计科目,但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业务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明细科目。以“待摊投资”科目为例,二级科目在制度上已经相应作了较明细的设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未能满足投资控制的需求,因此,在设置二级科目上,从投资控制的角度出发,最好是以项目概算和签订的合同为起点,以概算和签订的合同为依据进行设定。

   通过合理地设置明细科目,一方面可配合其他工程与预算部门,在项目实施的前期提前将相关投资控制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将总投资控制在概算以内;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方便明晰地根据进度与项目的概算进行对比,以确定项目的实际用款进度有否超概或接近超概,实现项目投资的动态控制。

   第二,对设计变更与合同变更要给予高度关注,防止工程单位通过变更加大工作量,也防止引起工程支付纠纷。

   可根据变更金额设置设计变更与合同变更的三级审批制度,即变更不超过签订合同金额1%的变更申请由项目现场项目经理审批;超过1%不足3%的变更由代建单位审批;超过金额3%的变更由政府代建管理部门、委托单位和代建单位共同审批确认,以确保设计变更和合同变更不构成对项目概算的影响。

   第三,对项目前期费用及建设单位管理费的使用要制订资金使用计划。项目的前期费用及建设单位管理费是建设单位为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而发生的专项费用,由于该笔资金一般由财政先行划拨给代建单位,以便于其在项目前期开展工作。作为代建单位应就该项费用制订好资金使用计划,一方面可以防止该项费用被挪用或挤占,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计划用款,确保该项费用不会发生超支。

投资管理经验篇4

本文用法治的思维分析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投资管理的现状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未来航空港经济区投资管理的法治化措施。

关键词

郑州;航空港经济区;投资管理;法治化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15年)》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迅速进入了公众视野。以河南省郑州市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即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郑州市朝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方向发展的主要载体;它也将成为郑州经济发展新板块和中原经济区的龙头和核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一个综合经济区管理范围十分广泛如区内的基础及其配套设施、投资、安全、区内人才引进等,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资管理是港区管理范围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他部分都是以投资为核心展开。汲取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在下一步的发展中除宏观规划外还要注重投资的微观管理。航空港未来无论是物流中心还是客运中心都需要无缝的,高效率的,合理的管理制度。管理不到位,机场再大,飞机再多也不会产生应有的效率。因此对港区投资的研究对港区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质意义。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资管理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区内土地利用,吸引外资,项目引进,企业进入及经营范围等。港区管理的对象广泛、要素复杂,规范港区管理并将其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对提高港区管理的效率,增强投资效益,促使港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合理化科学化,实现社会再生产运动的良性循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管理法治化的目的是将行政管理的职能由行政指令型转变为服务引导型。过去人们一提到“管理”就将其与“控制”联系起来,似乎只有把管理对象的活动范围、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一一加以具体规定并将其牢牢置于行政权的控制之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而从以往的实践以及经验来看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机械的,若不及时纠正改变将造成投资管理过于行政化的僵局,也不利于港区未来经济的发展。管理法治化正是厘清界定行政管理的权限范围以及管理方式使管理更加合理高效。下面我将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资现状、管理的方式和效果,目前的政策立法以及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对港区的投资管理的状况和不足进行梳理。

投资的现状与不足:由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是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前景使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建成就吸引了国内外的企业竞相投资落户。目前国内方面已经吸引了富士康集团及配套的400多个企业入驻,京东和阿里巴巴等电商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基地。国外方面:2013年11月13日继苹果公司之后微软也将新郑国际机场作为其国际产品集散地。微软中国与云和软件在郑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河南成为微软云计算在中国首个合作伙伴;欧洲最大、世界第十大全货航空公司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也将把新郑机场作为其全球第二个枢纽机场每周安排4个班次的货机往返郑州至卢森堡航线并将其旗下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机队安置于新郑机场。随着港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国家战略的大力扶植,区位优势的愈发显著,国内外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相继入驻也给港区的投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投资方面,就目前来看,仍然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对外开放力度不足,其次对外部投资的管理机制也有着诸多的欠缺,不仅在金融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贸易准入壁垒,流程不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针对外商开放透明度亦是不够理想。具体来说:在市场准入方面,不同所有制企业市场准入资质区别对待,外资与非外资投资亦有不同要求;在物流方面,外商的投资经营领域有诸多的限制;货币结算方面,外币的境内流通结算以及人民币的境外流通结算因港区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一些麻烦和不便。除此之外,对外资金融机构和民营资本设立银行有着较高的门槛,对新型金融机构的港区内注册与业务范围也有诸多辖制。由此看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资的成熟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管理以及缺陷:科学的管理安排是管理合理高效的前提与基本保障,反观目前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在郑州航空港区发展规划被国务院批复后的短期内迅速确定了“市管为主,省级扶助”和“两级三层”的管理体制即省级指导市级落实的制度,并且同时在省市两级成立了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立了郑州航空港区党委会和管委会,并确立了“周协调、月监督”的制度。看似职责明确安排合理的管理架构能否如设计者设想的那般完美的发挥其在实践中协调联动、全面监管的目标?在此我们先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实际上就管理体制而言,2007年10月成立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是由河南省级政府的派出由郑州市代管的厅级行政机构。而非独立行政主体,由于建制不高,并且极度依赖上机政府的指令行事,其对港区内的投资管理也处处受到河南省省级政府的掣肘,其命令也难以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与最初的设计相比,管理的效果与效率自然也大打折扣。同时省市两级建设领导小组的设计安排使两级行政主体在职能范围、权限等方面存在交叉。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不便于混乱的情况,甚至有推诿扯皮的现象。进一步来说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由于多个权利来源不同的行政主体的存在,也给航空港区的投资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如:负责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客运和货运事务的经营管理的郑州机场集团,是直属于河南省政府所有的国有大型航空服务企业和负责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全面监督管理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在管理的权限和范围方面存在交叉重合,二者管理方式也可能存在冲突,这也就造成在二者共同监管的区域,因为没有明确的规范文件界定二者的管理层级和界限可能造成管理上的空白或者出现踢皮球现象,影响航空港区实际的运营管理效率。

另一方面,目前郑州市是以委托的方式授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除管理委员会以外的其他行政主体对投资管理的代管权,由于权利来源的性质,实质上这些行政主体并不具备行政诉讼被告的资格,那也就导致具有合法法人资格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在有纠纷发生的情况下必须以相对人的身份参与纠纷解决,即使有些情况下其并非责任主体。同时管理制度设计的缺失不仅造成归责的错位,甚至可能造成担责主体的错位。如2011年颁布的郑州市关于部分委托行政执法的文件中规定郑州市委托机构行政执法的责任以受委托机构对外文件加盖印章的主体为责任主体,因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对外唯一合法有权盖章的港区行政主体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成为某些事件的实际责任人。

这样看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作为航空港区上级政策和命令实际实施者和执行人,港区纠纷实际被告人和行政责任实际承受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要与有其他行政权利来源的行政主体为管理的权限和事项争执掰扯。试问这种情况下港区投资管理如何能做到高效合理,便民合法?港区未来的发展如何保持强劲的动力和活力?甚至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某些投资主体难以找到直接主管主体,又何来投资之说?因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资等微观的管理仍有许多需要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地方。政策与法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一个国际化交通枢纽和复合型经济实验区,其管理情况也十分复杂多变。这种情况下就更加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及时政策出台做导向,加以引导。而目前仅有一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作为一部宏观规划指导性文件,仅确立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地位、发展目标任务及布局等宏观层面的规划,而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微观法律和政策方面创造力不足,政策等顶层设计、创新不够,无论国家、省、市都未颁布出台权威可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直接结果就是看似完美的港区管理至今没有完善的法治框架作保障。这样的管理又怎能持久有效?法规与政策出台跟不上港区的实际发展,使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发展中面临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没有适宜的法律政策作参考依据。这种情况下的行政的自由裁量权难保不膨胀,行政的效率和行政区内行政相对人法定的权利义务也必将难以落实和保障。社会要发展,政策和法律必要先行,这是实践发展的保障。没有规则约束的社会和实践必将乱套,因此未来航空港区怎样量身订制法律和政策,订制什么样的法律和政策都是需要设计者跟管理者深思的问题。

管理人才队伍的情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是部级的经济实验区,目标是建立国际物流中心,吸引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生根发展而与此同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也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外资引入,结构设计,资源优化分配等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资管理密切相关的方面,从而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各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其他航空港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先验经验。但迄今为止,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从审批制到备案制的行政制度尚未完全形成,监管体系不成熟,对市场影响更是十分有限。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投资多样化,港区管理的工作日益繁重,在原本的两级三层的管理体制下效益跟不上,人员就不断扩充,这些扩充的人员和大部分港区原本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航空港区及其周边地区本身的能力有限,而港区引入外来人才的力度也不够,如此恶性循环,委员会及其他功能部门设置也日益冗杂膨胀。与此同时新形势下管理手段依旧陈旧低效,缺乏创意和魄力,使得许多本可以市场自身调节完成的事项由政府来管理,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与“以简化的政府机制实现广泛的服务功能”相去甚远。这业警示我们若不对投资管理加以法治化的规范与引导,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失去其实验区的意义所在,当然其特殊的战略目标与中原地区经济增长龙头的功能也难以实现。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资管理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按着规划蓝图展开的,宏观规划的完美不能弥补微观管理上的缺陷,虽然是瑕不掩瑜,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想办法改善和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对于面临着许多微观制度缺位与严峻的挑战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来说,航空港区内的法治化管理是势在必行的,而其基本的思路和原则就是努力将港区打造成复合型经济区、法律规范的创新实验区、法治建设的先导区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区域。管理法制化的优势就在于以国家这合法的暴力机器作为保障,及时纠正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弥补管理过程中的制度缺位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完善管理的微观层面,把管理工作置于法治轨道内,最终实现管理的目标,凸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优势。下面我将针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法治化方面的建议: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投资管理法治化的基础是郑州航空港区内投资经济良好快速的发展。因此投资管理要想达到高效合理的效果,必须理顺投资经济的发展思路,即立足于郑州航空港区国际客货集散中心,国际物流枢纽等战略目标,大力扶持发展港区内的电子装配,新兴技术,高级服务及信息化等产业,设计好港区的产业结构。大力引进高级技术管理、服务人才从而为航空港区吸引优秀企业创造优势条件。同时,对港区大力扶植的产业的外资投资给予优惠待遇,对于其他方面产业的外资投资努力做到国内外资本一体化待遇。降低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内民营金融业和外资金融业进入的门槛,树立国际化视野,大力扶植便利快捷的国际汇兑业务在航空港区内的发展,便利国内外航空贸易的发展,同时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的投资管理的法治化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其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资管理的法治化要加快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颁布,勇于改革大胆创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规划的实施无论是对河南还是对国家都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管理者要转变思维,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运用国际化的思维和眼界,积极借鉴国外航空港经济区的发展的优秀经验,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量身订制符合港区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政策和法规。虽然郑州航空港区的投资发展还不成熟但是绝不能有法律的空白出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立法机构可以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在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的地方政府规章,在实践不断检验修改最终上升为地方法规。甚至可以成为全国制定航空港经济区法律的蓝本。这就要求港区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勇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积极学习借鉴制定出符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特别是投资发展需要的法律和政策。从而为航空港区投资管理法治化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与政策保障。

再次,要强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资管理执法工作的依法开展和综合监管。随着港区进一步的开放与发展,不同所有制、不同成分的经济要素日益增多。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资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政府积极合理立法更需要政府严格执法。执法是将法律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使法律发挥社会效用的最终环节,管理者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不仅要严格依法办事,更要注意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定期培训和考核,保证执法人员的质量。更要及时普法,使港区法律真正成为保护港区投资活动主体的武器而非束之高阁的一纸文书。同时对航空港经济区内投资的各种经济成分的管理的有效监管也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市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有效的综合监管要求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对投资监管的范围和权限有清晰的界定。在示范性航空港经济区建立的过程中,有效的投资监管不仅可以纠偏差、引方向、予支持更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机制不仅要发挥政府管理者的作用,更是要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作用。并将其结合起来形成全面联动的综合监管体系,为航空港经济区投资管理法治化保驾护航。最后,在建立健全以诉讼为主的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引入健全aDR多种纠纷解决机制。如:仲裁,申诉,投诉,和解等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作为试点经济区,其经济成分日益复杂,纠纷和争议也会更加复杂和繁多。这种情况下纠纷的解决不仅追求公正合理更加追求效率与经济。因此,参照国际条约和惯例建立的aDR多种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健全更加能快速有效的应对目前的经济环境,妥善处理各种纠纷矛盾,促进经济区的高效和谐发展。

在依法治国作为我国治国方略的大前提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投资管理作为港区管理事务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要严格依法管理。作为一种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航空港区投资管理最为有效的方式,将投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从投资到管理到制定法律实施法律执行法律都对设计者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随着投资和管理的一步步成熟,法律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明天也必将更加的繁荣美好迈出河南,迈出全国走向全世界。成为世界航空港经济区法治化发展的模板和领头羊。

参考文献:

[1]和伟.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发展的Swto分析与启示.郑州师范教育.2013(6).

投资管理经验篇5

加拿大联邦和魁北克移民:160万加元

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和魁北克投资移民均要求申请人要凭自己的努力,以合法经营的途径积累个人私有财产(企业中属于自己的利益部分,包括动产与不动产、股票以及私人的房地产、银行存款等减去公司与个人债务)达到160万加元以上,别人馈赠或继承只能作为其中很小一部分。

澳大利亚:各类别资产要求不同

澳大利亚商业移民的资产条件要求,根据各类型不同而要求不同:如163类要求申请人和配偶总资产达到50万澳元,其中50万澳元用于在澳大利亚创建企业,10万澳元用于安家;165类要求在申请递交前,有2个完整的财政年度,申请人和配偶的个人资产达到112.5万澳元;132商业天才永居类要求申请人和配偶总资产达到150万澳元,用以在澳大利亚建立企业和安家。目前是按照澳大利亚现有政策执行,而近期澳大利亚政策将面临较大调整。

英国:两种投资方式要求不同

第一种投资方式要求主申请人及配偶名下的可转移资产(包括现金,存款,股票等)应达到105万英镑;第二种投资方式则要求主申请人及配偶名下之净资产(包括现金、存款、不动产、股票及公司股权等)应达到200万英镑;并在英国控制不少于100万英镑的款项,该笔款项可包括投资者向英国财务机构的贷款。选择贷款方案,申请人需要提供200万英镑的总资产证明,并将19万英镑贷款费用交给银行,由银行帮助完成100万英镑的投资便符合投资条件。

加拿大、澳大利亚投资移民项目都要求申请人解释申报资产的合法来源,但许多申请人都无法提供完备的资产来源证明,如审计报告、所得税税单等。英国投资移民项目则对资产来源无严格要求,只要能提供资产证明即可。所申报的资产,可以通过继承、赠与、证券投资、期货买卖、生意经营等形式获得。

美国:需具备50万美元以上资产

美国投资移民要求申请人必须拥有50万美元的资金及其合法性证明(即劳动所得、不动产、证券、赠与、继承均可,但须出于合法途径)。

新加坡:要求公司年收入达3000万新元

新加坡要求投资移民申请人需有成功的创业经验并拥有自己的公司,公司需满足以下条件:

1.在申请前的上1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必须达到3000万新加坡元(以下简称新元)或以上,需通过审计师事务所来审核。

2.公司最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年均额必须达到3000万新元或以上。

3.拥有≥10%的股份。

香港:拥有不少于1000万港元净资产

香港要求投资移民申请人在提出申请前的两年拥有不少于1000万港元净资产,并且投资者须把不少于港币1000万元投资于一个或同时投资于两个获许投资资产类别。

二、申请者本人条件

加拿大:过去5年内拥有至少2年的经商管理经验

加拿大要求申请人自申请之日起要具备5年内至少有2年以上经营管理经验,并能够成功的操作、控制或领导某个企业。企业主需持有该企业一定股份,并有成功管理经验;高管则管理拥有5名或以上全职员工的企业的经验。

澳大利亚:对管理经验均有要求

由于澳大利亚商业移民类别较多,其各类别所要求的申请条件不尽相同,例如163类要求申请人需具有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在移民申请提交前4年内的至少2个财政年度,申请人在某企业中持有股份,并管理该企业,该企业营业额不低于30万澳元;申请人股份持有要求如下:如果该生意为上市公司,申请人占有至少10%的股份;该企业营业额为澳元40万或以上,申请人至少要占有30%的股份;该生意的年营业额在30-40万澳元之间的,申请人至少要占有51%的股份。

165a类要求申请人拥有3年以上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申请人在某企业中持有股份,营业额在30-40万澳元的,申请人股份至少51%;营业额在40万澳元以上的,申请人股份至少30%;申请人企业为上市公司的,申请人股权不少于10%。165B类要求申请人需具备3年以上投资管理经验,在申请前5年至少有1年满足:申请人和/或配偶名下持有市值为75万澳元或以上的合格理财投资产品,并持续对该理财产品进行管理。

132商业天才永居类要求申请人拥有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在移民申请提交前4年中至少有2个完整财政年度,在某企业中持有股份,且该企业每年营业额不低于300万澳元;申请人在该公司中的净资产不低于40万澳元。

美国:无商业背景等条件要求

美国eB-5投资移民对投资人的要求十分宽松,其不必受任何商业背景、年龄、教育程度及语言能力的条件限制,年满18周岁即可申请。

英国:无经商管理经验要求

英国投资移民对于经商管理经验并无要求,满18周岁就可以提交申请。

新加坡:需出具商业经营管理证明

新加坡投资移民对申请者的学历、语言等均无要求,但需出具商业经营管理的证明。

投资管理经验篇6

关键词:Reits;国际经验;监管;建议

abstract:theauthorssummarizethelawframe,regulationsandotherpoliciesfortheprotectionofinvestors'interestofReitsinsomedevelopedcountriesandareas.BasedonthepracticeanddifficultiesofReitsinChina,theauthorsintroducesomespecificpolicysuggestions.

Keywords:Reits,internationaldevelopment,regulations,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830.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3-0049-04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简称Reits)是一种特殊的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一般采取股份公司或契约信托的形式,公司或受托人通过公开发行基金份额募集资金后,用之购买办公楼、宾馆、公寓、购物中心和仓库等收入型房地产资产或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再交由资产管理机构运作,最后将绝大部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资产管理机构还可以按要求聘请外部的物业管理人负责房地产的维修保管及租赁管理。作为一种金融投资产品,Reits涉及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国际上Reits的管理运作机制十分注重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对国际上Reits的管理运作经验进行了考察和总结,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为我国健康发展Reits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概述

(一)Reits的基本类型

根据投资范围的不同,可将Reits分为权益型、抵押债券投资型和混合投资型三种。其中,权益型Reits主要投资于办公楼、宾馆、公寓、购物中心和仓库等收入型的房地产资产;抵押贷款型Reits通过发放一定期限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和购买抵押证券方式获得以房地产为抵押的债权①。混合型Reits则介于两者之间,既可以购买房地产资产,又可以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和购买房地产抵押债券。

(二)Reits的经营模式

1.美国Reits的经营模式。美国Reits是依据公司法成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采用的是公司型封闭式结构,其内部组织结构与一般股份有限公司区别不大,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房地产投资信托证券持有人在购买证券后,不得要求从基金公司撤回基金,如需变现,也只能在一些二级市场买卖。这些二级市场主要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一些地区交易所、柜台交易市场,以及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Q)等。

2.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Reits的经营模式。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Reits采用的是信托模式,必须委任受托人和管理公司。其中,受托人负有信托责任,代表投资者利益持有相关资产,并监督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执行其投资指示;管理公司代表投资者利益管理相关资产和制定投资决策。信托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从结构上确立受托人和资产管理的职能,在保证Reits的投资和收入分配策略顺利实施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信托单位持有人的利益。

二、各国(地区)保障Reits投资者利益的管理框架

(一)相关法律法规完善,Reits发展得到有效规范

各国(地区)规范和促进Reits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都十分健全,Reits的设立和运作有法可依。美国采取了以税收法律条款为核心的市场型模式,通过税法确定了Reits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Reits公司则根据税法和市场状况,在结构、经营策略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投资和管理决策;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立法借鉴了美国税法中规定的条件,通过专项的立法(修改投资、信托等有关法律或新建法令)提出了与美国相类似的监管要求,对Reits的设立、结构、收入、分配及投资资产、份额转让交易与赎回等事项制定了法律硬性规定(见表1)。

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新加坡的证券监管法律也十分完善。证券市场的组织结构、上市制度、交易制度、投资税制、信息披露、股东保护措施等各方面法律规定,有效促进了Reits在证券市场交易流通,并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

(二)Reits的投资经营活动受到严格限制,收益稳定

为有效控制Reits的投资风险,保持其收益稳定性,各国都对Reits的投资经营活动进行了严格限制(见表2)。

首先,各国(地区)都对Reits的投资范围和收入进行了严格规定。除符合规定的房地产买卖、物业管理和租赁以及证券投资外,Reits只能投资于办公楼、宾馆、公寓、购物中心和仓库等收入型(income-inducing)房地产资产或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还要求收入以租金或利息为主,且不能低于一定比例,不符合规定的收入需要缴税。同时,为控制风险,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Reits只能投资于收入型的房地产资产,不能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尽管美国和澳大利亚允许设立抵押贷款型Reits,但也以权益型Reits为主。实际上,1968-1974年期间抵押贷款型Reits曾在美国经历过快速的发展,但随着1973年办公楼市场转弱,开始因贷款呆坏账的大量出现而全面崩溃,投资者亏损惨重。

其次,Reits经营管理必须为被动性经营,只能提供符合要求的服务。经营的被动性指投资者并不实质参与经营管理,而仅仅被动的获得租金、利息、分红所得等收入。在美国,被动性经营表现为Reits只能从事符合规定的房地产买卖、物业管理和租赁、维修、房地产开发、抵押、证券投资等业务,否则就不能享受免缴所得税的优惠。

再次,各国(地区)Reits的分红比例都很高,投资者可获得稳定的收益。例如,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对Reits明确规定了强制分红比例,其中,美国要求不低于95%,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要求不低于90%;尽管澳大利亚未明确规定强制分红比例,但一般都会将100%的应税利润以股利形式分配给投资者。

(三)明确相关从业机构及人员的责任,严格任职条件

Reits的营运业绩与市场价值除受房地产市场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外,投资对象选择不当、投资时机把握不好或管理不善等原因都可能造成房屋出租率下降、营运成本增加或抵押贷款拖欠,因此,相关从业机构及人员的投资和管理水平十分关键。各国都明确规定了Reits主要从业机构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任职条件。

1.公司或受托人。美国Reits一般采用股份公司形式。董事会是公司的管理机构,董事会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而是负责Reits的投资策略和监督指导企业的业务运作;董事由股东选举产生,不仅需要具有三年以上房地产管理经历,还要求现在和过往两年内,与Reits的发起人、投资顾问和附属机构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

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Reits在架构上必须采取信托形式,并委任监管机构认可的受托人。受托人负有信托责任,以信托形式代表持有人利益持有相关资产,并监督管理公司的活动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在新加坡,受托人必须独立于基金管理公司,其资本金不得低于100万新加坡元,主要人员必须具有信托专业经验。在中国香港,受托人必须为符合要求的银行或信托公司,资本不低于100万港元或等值外币,从业人员还需具有Reits运作的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同时,要求受托人必须独立于管理公司;受托人须在已委任新的受托人和受监管部门批准后才可退任,且必须在新的委托人到位后才可生效。

为全面合理评估所持房地产项目的价值,受托人还须按规定委任独立的物业估值机构对Reits的房地产项目进行估值。物业估值机构应在Reits收购或出售房地产项目以及发行新的份额时,制定针对性的物业估值报告,估值方法和估值报告内容都须遵照有关规定。

2.管理公司。Reits管理公司的管理职责包含资产管理和物业管理两个方面。各国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管理公司的从业资格提出要求。管理公司在资产管理和物业管理方面必须具备符合要求的人力和资金资源、专业知识和内部监控系统,从业人员应具有充足的经验,以便有效执行其职责,为Reits提供全面的管理服务。同时,由于管理质量对于Reits的业绩至关重要,Reits的持有人必须拥有对管理公司进行适当程度监督的权利,一般允许持有人通过投票辞退表现欠佳的基金经理,关联交易也必须经持有人批准后才可进行。

美国Reits的经营管理由董事会聘请内部或外部的管理公司进行,前者Ceo由董事会任命,后者则相对独立。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Reits必须聘请独立的外部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新加坡对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应具有相当的地产投资管理经验。主要条件是:(1)管理公司有5年以上地产基金管理经验;(2)在托管人同意的前提下任命有5年以上地产投资或地产投资咨询经验的顾问;(3)雇佣有5年以上地产投资或地产投资咨询经验的人员。中国香港证监会的要求比新加坡要严格一些,目前只接受获牌照的管理公司,还要求管理公司拥有两名至少具备5年的投资管理及/或物业投资组合管理方面可追溯纪录(可考虑私募基金经验)的负责人员,且其中1人必须全职监督管理公司的资产和物业业务;自身履行物业管理职责的Reits还必须拥有专门负责物业管理职能的主要人员,该主要人员必须持有管理房地产项目的专业资格,同时至少具备5年地产物业管理经验。

最后,为确保管理公司具备足够的资源和专业知识以满足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要求,管理公司还需聘请委托上市人及财务顾问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服务机构也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从业经验。

三、我国健康发展Reits所面临的困难

(一)相关法律法规空白,推出Reits面临法律障碍

Reits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提供规范以及保障,而我国Reits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一片空白,Reits的推出尚存在法律障碍。例如,我国目前还未出台产业投资基金法,只能通过私募基金形式设立。另外,我国Reits在证券法、公司法以及税法、会计法规中尚没有关于Reits的相关内容,形成了法律瓶颈。例如,国际上普遍给予Reits的税收优惠,但我国在信托法律体系中并没有相配套的税法和会计制度法规,因此,Reits设立后将面临双重征收所得税和营业税问题,难以体现Reits产品的优势。同时,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近年来的价格暴涨,蕴含的风险也很大,若草率大规模推出Reits产品,很可能会在证券市场投机合力作用下使房地产市场风险进一步集聚,并扩散到证券市场,形成证券市场新的重大风险点,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

(二)符合投资要求的房地产资产资源稀缺

与国外相同,我国投资者也希望分享房地产快速增长的成果,投资需求十分旺盛。由于Reits产品的资金门槛低,收益可观稳定,因此,若能在国内推出与国外Reits相同的产品,必将受到国内投资者的追捧。

可惜的是,依托国内房地产行业难以推出与国外相同的Reits基金产品。一方面,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中,具有独立产权的住宅居于主导地位,而符合Reits主要投资范围的成熟商业地产和出租型公寓则十分稀缺,Reits推出后很可能面临缺乏适宜投资对象的难题。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竣工的商品房面积80%是住宅,其中适于出租的小户型公寓又很少;而商业地产尽管在近两年开始逐步兴起,但空置率很高,缺乏成熟的项目。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各城市租金收益率普遍不高,即使能够找到适宜的投资对象,也难以保证收益率对投资者具有足够吸引力。

(三)缺乏专业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

目前,我国尚缺乏房地产基金成功运作所必需的大量专业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我国国内的房地产项目普遍存在缺乏专业管理机构的问题,投资和物业出租经营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较差;同时,我国现有房地产信托从业人员中真正熟悉金融市场运作和房地产投资及运作的专业人才并不多,难以承担发展Reits大任,这是因为我国现有房地产信托主要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委托贷款,而国外成熟Reits则主要进行股权投资,两者差距甚远。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环境建设,为推出Reits提供条件

要完善Reits的法律体系,必须将法律制定工作细化、完备化。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法》或制定专门针对投资基金发展的《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并制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专项管理法规,提出Reits的设立条件、投资渠道、投资比例等监管要求,强调各参与方的资格和责任,使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开始就以较规范的形式发展。其次,还应当对《税法》进行修订,给予Reits税收优惠,以解决双重征收所得税和营业税的问题,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最后,应当加快证券市场立法建设,在发行审核和上市监管等方面,对Reits资产要求、结构设计、参与方的职责等进行专项监管,为Reits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

应当加强Reits相关机构的培育,尤其是管理公司和估值机构。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育工作,提高房地产信托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Reits的推出准备既懂房地产专业知识、又掌握投资银行业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

(二)可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

可以考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同时在试点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证券市场建设和提高监管水平,待条件成熟并积累一些经验后再正式推出。同时,由于我国缺乏成功操作经验,试点的Reits规模不宜太大,期限也不宜过长,应以10―15年的中期为宜,基金类型也应以权益型为主。在资金筹集上,Reits应以私募为主,且资金来源应主要来自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注:

①需要指出的是,抵押贷款型Reits只向成熟物业提供抵押贷款,获取相关手续费及贷款利差。

参考文献:

[1]毛志荣.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2004-1-16.

[2]吴婵君,虞晓芬.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运作经验及其借鉴意义[J].济南金融,2003,(7).

[3]张丽亚.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及其借鉴[J].新疆金融.

[4]周婷.新加坡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J].时代经贸,2007,(3).

[5]香港证监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

投资管理经验篇7

关键词:高职实验室投资效益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65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专业技能型人才”,工学结合,实现学生毕业就能上岗。教学设计围绕技能训练开展,高职院校实验室的主要职能是为教学与技术服务。目前,高职院校很重视实验室建设投入,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但缺乏成本分析,效益观念淡薄,造成资源浪费。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单位部门应该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衡量实验室的投入产出,建立评估体系,提高实验室综合效能。本文提到的实验室也包括实训室和实训中心。

1投资效益的一般概念

1.1效益的概念

效益是指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效益是人类行为活动追求的目标之一。经济效益是指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所谓经济效益好,就是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经济效益可以运用若干个经济指标来计算和考核。

1.2教育投资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是指高职教育领域内的劳动耗费与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1]。人们在论及教育的经济效益时,一般从两个层面上认识:一是把教育看作一种投资,看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大小;二是从教育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来分析、认识,即培养的人才与所消耗的资源的对比分析。因此,教育投入产生的效益就是两个方面:教育培养的人数和质量、教育对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2高职院校实验室现状与不足

2.1现状

高职院校的实验室主要任务是教学。按功能分:第一类是纯教学型,主要承担教学任务,按实验项目设立,供教学过程中使用,如汽车底盘实验室、测量实验室等。第二类是工学结合型,学校与企业共建,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方投入设备,既有教学功能又可以承担企业员工培训,如东风日产实训基地。第三类是生产型实习工厂,企业方投入生产设备,学校将学生的技能培训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联系,承担生产任务,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在管理上,高职院校对实验室执行二级管理模式,实验室按专业设置分属到各教学系,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和设备采购。学校的管理部门有国有资产管理处、实训处、教务处等,负责绩效考核、设备采购审批等。管理中也存在模糊的情况,因为教学安排、设备采购、人员聘用和考核分属不同的部门。

2.2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管理部门重建设,但缺乏科学的效益评估,没有形成竞争、淘汰机制。因此,存在的问题很多:①技术力量不足,人员学历偏低;②实验项目开设缺乏论证,主观随意性大,验证性实验居多,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③按照专业来设置,划分过多,项目重复,设备重复购置,资源浪费,设备空置率高。

3实验室投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3.1设计原则

实验室投资可以看作教育投资中的一部分,可以按照教育投资效益的理念来分析评估,以教育过程投资效益分析计量模式为基础。根据高职院校实验室的特色,从资源投入和效益产出两方面构建评估体系。实验室投入的主要资源含人力资源(教师工资)、物力资源(设备、耗材等),而产出的成果主要体现为培养的人数与质量。

3.2评估体系

根据评估设计原则,评估体系包含两个方面,即投入和产出。投入使用“实验实训室基本情况表”(表1),掌握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产出使用“实验实训室投资效益评估表”(表2),采用记分制,投入和产出对比分析,完成评估。

表1实验实训室基本情况表

表2实验实训室投资效益评估表

4评估结果的处理

4.1教育评估

20世纪80年代,教育评估开始在美国受到各界重视。对于教育评估的概念是从两个对立的立场发展起来的,学术界和学校的立场是一方,政府和社会是另一方,学术界和学校一般将“改进”作为评估的目的,政府和社会一般将“问责”作为评估的目的。

我国的高校教育评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正规和制度化,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估,对成绩卓著的学校给予荣誉和物质上的重点支持,办得不好的要整顿以致停办。与此同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评估也随之开展和完善。近年,教育部组织了一些高职教育大型评估活动,评估体系中的实践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条件所占比重很大,自然涉及实验室的评估,欠缺的是没有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对投入和产出进行比较分析。

4.2评估结果处理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评估实现以下作用:①完成实验室情况调查;②为填报上报报表的提供准确数据;③将评估结果纳入二级管理单位的整体教学工作考核体系,体现高职教育特色;④优胜劣汰,引入竞争机制,给予效益好的实验室更多的资金投入,对于总体效益差的实验室要求改进甚至合并或者停办,以节约资源。实验室投资效益评估应形成一个机制。完成一次评估,不仅使学院掌握一手数据,同时也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林.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研究,2001,(12):259.

投资管理经验篇8

银行招聘网权威2016年杭州银行总行部门核心岗位人才招聘启事,更多2016年杭州银行总行部门核心岗位人才招聘启事相关信息请访问银行招聘网。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经过十九年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家资产质量良好、经营业绩优良、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前列的具有良好投资价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12年,按一级资本排名,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第339位,较上年排名提高35位。近年来,先后获得了“最佳金融创新奖”、“年度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最佳科技金融服务城市商业银行”等荣誉。在三步走发展战略引领下,杭州银行已先后建立百余家分支机构,在舟山、上海、北京、深圳、宁波、南京、绍兴、合肥、温州、衢州、金华、嘉兴等城市设立了分行;自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澳洲联邦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以来,杭州银行从风险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预算、信息技术等全方位学习借鉴战略投资者的先进经验和技能,以“引资”促“引智”,逐步提升综合竞争力。面向未来,杭州银行将秉承“诚信、创新、效率、尊重、责任”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为中小企业和城镇家庭提供专业、便捷、亲和的金融服务,全力打造员工价值领先、股东价值领先、客户价值领先和社会价值领先的中国价值领先银行。杭州银行坚持“以人为本、人才立行”的管理理念,不仅提供团队合作与和谐创业的环境、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真诚欢迎各类英才加入,共同实现职业发展理想。 应聘须知:一、应聘人员除满足岗位任职条件外,应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2、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应聘主管岗位的,年龄不超过40周岁,条件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3、认同本行文化,无不良行为记录,身体健康;4、不属于我行规定的亲属回避的对象。 二、应聘者可在本页下载《杭州银行应聘报名表》,填写报名表并附个人简历、身份证、毕业证书、1寸免冠彩照等相关资料扫描件,发送电子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邮件格式:姓名-应聘部门-岗位。 三、本次招聘的应聘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30日。 四、经初审合格者,本行将另行通知面试时间,谢绝主动来访。当报名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将分次安排面试。面试时请提供身份证、毕业证书等相关资料原件。应聘材料恕不退还,我行将代为保密。其它事项:1、招聘岗位及人数见下表2、招聘联系人:路小姐电话:0571-851207203、本行对此招聘广告拥有解释权。 五、招聘岗位及要求:序号部室招聘岗位人数工作职责应聘条件1零售金融部产品管理岗21、负责各类零售业务产品开发、各类管理系统开发、对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日常管理工作;2、负责联系、协调与零售业务产品相关联的内外部关系;3、负责各类产品制度、操作规程的制定;4、负责对零售营销序列人员进行零售业务产品的培训工作;1、3年(含)以上的银行零售业务工作经验,或5年(含)以上的银行或相关经济金融工作经验;2、了解国家基本法律法规与金融领域的专业法律法规;3、熟悉本行零售产品及同业零售产品,有信托业务经验和代销业务经验的优先考虑;4、具备团队开发产品和独立处理产品开发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和写作能力。2营销管理主管11、负责组织全行零售业务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营销管理;2、负责对分支机构零售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和服务督导;3、负责零售产品的业务宣传和品牌塑造;1、零售业务从业3年(含)以上经验,具有互联网业务营销经验者优先考虑;2、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熟悉银行零售业务;3、具有较先进的营销理念和良好的组织推动营销工作的能力;4、具有较强的指导、沟通表达、业务宣讲和写作能力。3风险管理岗11、负责审核零售授信项目,零售业务的各类合作协议;2、负责创新业务、创新产品的风险评审工作;3、负责个人征信管理工作;4、负责零售风险资产的日常监测和清收管理工作,督导分、支行开展清收工作;1、现从事信贷工作且风险管理工作经验不低于3年;2、熟悉零售信贷产品及相关规定,具备较强的市场形势分析与应变能力;3、已取得信贷类上岗证书或其他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认证;4、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与写作能力,并有良好的excel、ppt、woRD基础;5、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沟通表达能力;4授信审批部专职信贷审批岗51、认真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严格执行总行风险政策、信贷政策、制度规定和管理要求,按照规定的业务流程及授权权限审批授信及信贷业务;2、在分支行的专职审批人,接受总行授信审批部及分行风险总监/分支行行长双线管理,承担所在机构审批人审批职责,促进分支行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3、定期向授信审批部汇报信贷审批工作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4、参与制定相关信贷政策或制度;组织开展信贷人员的专业培训;5、参与完成主管部门布置的行业调研、风险管理工作。1、从事银行信贷业务工作满5年,且从事审查审批时间不少于2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相关经济法规;3、熟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种类、功能和流程,了解信贷业务发展的历史与经验教训;4、熟悉信贷管理基本规定及其他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信贷业务涉及行业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财务分析方法;6、对各类信贷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具有较为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做出独立分析、判断.5金融市场部债券交易岗1负责利率及信用债券组合管理,债券做市交易报价工作。1、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金融、经济、管理、数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2、熟悉债券相关产品的业务规则、系统使用等。3、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写作能力;6债券承销岗11、负责收集各类债券发行信息,与发行人建立承销关系,进行各项债券承销参团工作;2、负责债券投资和发行客户的营销;3、进行债券分销业务的洽谈、审批、合同签署等工作,并跟踪承分销资金的收付到账情况。1、具有在银行、基金、财务公司等相关岗位从业经验。2、熟悉国家经济、金融政策法规。3、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写作能力;7资金交易岗11、根据授权开展场内外人民币的投融资业务;2、定期对同业业务进行总结分析,不定期开展新产品创设分析,做出分析报告,提供投资操作建议.1、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基金、证券研究分析经验者优先;2、熟悉各项资金业务产品,熟悉各项本币融资业务制度和产品操作流程,熟悉各项金融法规;3、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4、熟悉或掌握金融理论、计划统计原理,国家经济、金融政策;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掌握国际金融市场动态和本行资金运行情况;5、有较强文字功底及逻辑思维能力。8同业管理岗11、负责协助部门经理完成全行同业业务的各项管理;2、管理分支机构同业业务,根据授权审查分支机构的各项同业业务;3、推动分支机构同业业务发展,推动各项同业业务产品的营销;4、监控各项同业业务管理指标,并提出指标管理建议;5、定期对全行同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管理建议。1、金融、经济、会计专业优先,具有良好的分析统计功能;3、熟悉各项同业产品制度和产品操作流程,熟悉各项金融法规;4、熟悉或掌握金融理论、计划统计原理,国家经济、金融政策;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掌握国际金融市场动态具有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5、具有指导或管理过分支机构工作经验的优先。9同业风险控制岗11、负责陪同业务人员实地开立账户、核保与面签;2、审查项目手续和合同文本合规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并对项目后续情况跟踪检查3、负责对国库现金、公开市场投标的要素审核;4、负责交易价格偏离度的实时监控;5、负责对同业业务合同或协议的签章工作。1、法律、经济、会计、金融类类专业,法律专业优先;2、具有从事信贷业务工作经验,风险管理、法律合约审查、信贷审查等工作经验者优先;3、熟练掌握信贷、法律法规等业务相关知识。10金融市场部外汇及贵金属交易岗11、负责外汇和贵金属业务发展规划,制订相关制度;2、负责提出交易策略和交易建议,在授权内完成交易;3、负责外汇、贵金属及其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并做好交易平台系统的维护;4、负责贵金属中立仓申报等业务;5、进行外汇、贵金属业务的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1、熟悉外汇及贵金属投资及风险管理等基础金融理论,具备金融理论功底;2、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3、具有6级外语水平。4、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汇报写作能力。5、研究生学历及以上者优先。11估值核算岗11、对基金资产进行核算估值,并与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核对;2、定期与基金清算人员核对账户余额、证券余额以及其他基金清算数据;3、核对基金管理人对外披露的信息是否真实、准确;4、负责基金核算估值相关制度的起草和修订。1、具有基金从业资格,熟悉证券投资基金相关法律法规;2、具有2年以上公募基金托管业务从业经验,或具有2年以上公募基金会计、投资监督或相关岗位从业经验。12投资监督岗11、根据托管业务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投资行为进行监督;2、定期对各投资组合的投资业绩进行分析,并编制绩效评估报告;3、建立投资组合分析监控指标,维护相关系统,履行日常监督,并保持与投资管理人沟通;4、定期对各投资组合风险进行评估,并依照相关规定对投资管理人进行提示。1、数量统计、金融工程类相关专业研究生以上学历;2、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掌握金融学、数量统计及证券知识,熟悉市场证券投资行为,了解各类金融产品的特征;3、具备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资产管理或托管业务从业经验者优先考虑。13资金清算岗11、负责托管资产的资金账户、证券账户等投资交易必需的相关账户的开立、使用和管理;做好托管资产实物凭证、业务用章和其他重要资料保管工作。2、通过接收清算、交收数据,生成资金划拨单,并对指令进行复核、审核和执行;3、每日与估值核算岗核对账户余额、证券余额以及其他数据等;4、负责与证券资金清算机构的日常联系和工作处理;5、执行管理人的场外投资指令、负责托管资产的资金清算和证券交收。1、具有基金从业资格,熟悉证券投资基金相关法律法规;2、具有2年以上公募基金托管业务从业经验,或具有2年以上公募基金会计、投资监督或相关岗位从业经验。14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组合融资方向)11、负责项目尽职调查,提交项目投资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框架协议相关内容;2、对分支机构相关产品进行指导和提供专业化支持;3、负责项目存续期间的服务工作;4、负责与此相关的财务顾问业务。1、经济、金融、财会、计算机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3年以上银行运营岗位或类似岗位工作经验;3、具有较好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基础,熟练运用相关经营分析软件,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和沟通能力。15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直接融资方向)11、负责项目尽职调查,提交项目投资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框架协议相关内容;2、对分支机构相关产品进行指导和提供专业化支持;3、负责项目承揽和材料承做,并做好存续期间的服务工作;4、负责与此相关的财务顾问业务。1、经济、金融、财会、计算机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3年以上银行运营岗位或类似岗位工作经验;3、具有较好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基础,熟练运用相关经营分析软件,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和沟通能力。16风险管理岗11、负责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开展风险的识别、评估、检测、报告工作;2、负责对业务调查、审核文本进行评估,制订风险防范措施;3、负责审查和验收相关业务资料,确保贷审会意见落实;4、负责组织投行业务的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落实。1、金融工程、数学、数量经济、财会、审计、金融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备5年以上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行业风险管理相关工作经验;3、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17法律合规部法律事务岗31、负责各类合同及法律文书审核管理;指导分支机构的合同管理工作;2、负责法律法规的识别和评估,为经营管理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或建议;3、处理诉讼、仲裁事务,为分支机构诉讼事务提供指导和协助;对全行范围内的诉讼案件进行跟踪和管理;对外聘律师进行考核和评价;4、负责本行法律知识培训和法制宣传教育管理;5、负责本行知识产权维护,协调、处理知识产权纠纷、诉讼等有关事宜。1、法律本科(含)以上学历,3年以上银行工作经验;具备律师资格证书者可不受工作年限限制。2、熟悉掌握银行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3、具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逻辑分析和沟通表达能力;4、具有撰写业务报告的文字能力,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5、有司法机构工作经验及银行法律事务相关从业经历者可优先考虑。18风险资产管理岗21、做好风险资产谈判、清收、转化工作,做好处置方案的组织实施和跟踪,指导和督促经营机构加强重组风险资产的贷后管理。2、制订年度不良资产工作计划,并对计划进行监督、跟踪与考核。对客户风险预警信号进行跟踪,指导经营机构开展防范工作3、制订本行风险资产管理制度,编写风险案例。定期出具全行信贷资产质量、风险资产清收转化等分析报告,满足本行决策层及监管机构的要求。4、负责牵头组织经营机构呆帐核销申报,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核销工作。5、协同本行法务岗,联系法院、工商局、土管局、房管局等外部机构,查询核实信息。1、熟悉金融法律法规,具有3年以上金融从业经验,有客户经理、信贷审查、审批经验优先;2、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3、有司法机构工作经验及有律师、法律顾问资格、不良资产实际清收处置经验者优先;4、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19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债券方向)31、负责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各类债券的询价、谈判、交易等工作;2、及时、有效地完成既定投资策略下的投资工作;3、分析研究固定收益市场的形势,捕捉债券市场投资机会;1、具有3年及以上银行债券投资经验或证券、基金、保险等相似岗位从业工作经历;2、对债券市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具备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意识;3、在债券市场具有较广泛的交易渠道及人脉,能够及时把握交易机会,并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4、具有可以证明、持续优秀的投资业绩。20风险管理团队主管11、负责各类资产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投资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管理;2、建立完善部门内部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和管控流程,定期组织排查业务操作风险;3、综合分析反映部门风险状况,提出管理各类风险的策略和建议。1、金融工程、数学、数量经济、财会、审计、金融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备5年以上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相关工作经验;3、具备较强的风险统筹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21组合风险管理岗11、负责各类投资风险的数据分析,计量模型和系统构建,进行资产配置风险量化分析等;2、负责新产品和新业务的风险管理支持,主要包括参与新产品和新业务投资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咨询等工作;3、负责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估模型,对部门投资业绩绩效进行归因分析;4、及时跟踪市场环境变化,做好各类资产风险的压力测试。1、硕士及以上学历,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学历及年龄标准;2、具有3年以上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行业组合风险管理相关工作经验,有CFa等相关专业资质者优先;3、熟练掌握各类金融投资品种风险分析的数理方法,有扎实的数理分析能力和风险建模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计量软件;4、具备较强的市场敏感性和风险识别意识。22投资经理(产业基金投资方向)11、负责对具有投资价值的成长性目标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获得超越固定收益的资本回报;2、负责投资项目的数据收集、项目所属细分行业的研究分析、项目材料准备等;3、负责投资项目尽职调查、投资谈判、投后跟踪服务与管理。1、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3年以上银行、证券、信托、私募基金等金融行业产业投资相关工作经验;3、具备熟练的投融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熟悉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具备宏观分析能力。23市场营销岗11、负责了解各类理财产品客户需求并设计开发相应产品;2、负责组织委托性理财产品的营销;3、负责理财产品销售相关系统开发设计与需求提出。1、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3年以上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行业产品创新与营销相关工作经验;3、熟悉产品运作有关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24风险管理部信贷/投资审批岗21、对上报投委会的业务进行预审,识别风险并制定风控方案,参加投委会决策。2、拟定与投资业务相关的政策制度、准入标准和风险指引。3、对相关投资产品和同业进行分析研究,为领导提供参考。1、信贷业务、金融市场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行业务相关工作经验3年以上。2、具备CFa、RFm、证券或基金从业资格、审查资质、审批等资质优先。3、熟悉金融市场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投行业务及其主要产品;4、熟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及实务,有较高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识别和计量能力;5、有较强的业务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25信用风险管理岗11、负责全行信贷关联客户系统、制度建设;组织全行综合性信贷管理制度建设,提出年度信用风险管理基本政策;2、负责总行业务条线提交的新业务、新产品信用风险初审,并按要求开展产品风险后评估。3、组织开展全行五级分类、信贷客户内部评级、信贷风险分析、风险预警管理、信贷档案管理、第三方合作机构风险管理、押品管理及抵质押评估等工作,组织开展相关信贷检查工作;4、负责客户财务分析系统维护、新版客户风险统计数据报送(银监);5、参与或组织全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和管理工作。1、3年以上信贷相关从业经验。2、具有信贷组合管理、或信贷非现场或现场检查能力;有一定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建设开发能力。3、熟悉本行主要信贷业务和信贷产品的业务流程,以及主要流程环节的风险点。4、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26电子银行部产品开发岗21、负责电子渠道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做好产品开发需求分析和测试工作;组织新产品培训;2、负责相关管理制度建设,3、负责产品的使用跟踪和指导,优化产品和功能;4、加强电子银行业的研究和跟踪,定期出具分析报告;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1、了解国家基本法律法规与金融领域的专业法规;2、具备良好的制度、产品开发设计或方案撰写能力;3、有良好的信息分析、分类与管理能力、服务辅导能力;4、有产品开发工作经验者优先;27营销管理岗21、制定电子银行营销策划方案,组织实施营销活动;2、负责分支机构推荐的电子支付商户审批;指导和检查分支机构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出具营销评估报告;3、负责拓展外部重要电子支付客户和收费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做好本行电子银行网页、机构网点宣传资料的设计和制作,密切与商户的关系。4、加强电子支付商户信誉和风险评估,提交分析报告;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1、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2、具有良好的风险识别的能力;3、了解银行客户授信基础知识;4、有良好的银行客户营销技巧,有银行客户营销经历者优先录用;28信息技术部系统管理岗11、负责数据中心小型机、服务器和存储系统的日常运维和管理;2、负责数据中心系统运行管理,及主机系统技术支持、性能优化和参数配置;3、负责数据中心it系统规划、架构设计和环境搭建;4、负责数据中心虚拟化平台、前置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维护;5、负责系统服务管理流程制订和运维制度、规范、标准建设;并做好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应急预案的制订与演练。1、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英语4级及以上;2、有iBm、微软、oRaCLe和存储厂商专业技能培训经历,或取得相关认证资质证书;3、具有Unix小型机系统3年及以上管理经验,或从事银行数据中心小型机系统2年及以上管理经验;4、愿意在杭州工作。29数据库管理岗11、负责数据中心各类数据库系统日常运维和管理;2、负责数据中心数据库系统规划、架构设计和系统部署;3、负责数据中心数据库系统技术支持、性能优化和参数配置;4、负责数据中心数据库维护流程制订和运维制度、规范、标准建设;5、负责数据中心数据库备份策略制订,生产与灾备中心数据备份、恢复与测试管理等。1、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英语4级及以上;2、有iBm、微软、oRaCLe和存储厂商专业技能培训经历,或取得相关认证资质证书;3、具有数据库系统5年及以上管理经验,或银行数据中心数据库3年及以上管理经验;4、愿意在杭州工作,并且以数据库管理作为职业发展目标。30产品研发岗(互联网金融)41、负责应用系统相关产品的可行性分析、规划工作;2、参与产品的需求分析、负责产品设计、开发;3、负责产品开发的任务分解、人员组织工作。1、计算机相关专业,取得相关专业高级资质的优先;2、具有银行应用系统相关产品设计及开发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有银行从业经验优先,具有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分析方面开发经验者优先;3、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愿意在杭州工作。31数据分析岗(互联网金融)31、负责数据平台的开发设计、负责系统数据应用开发设计;2、负责系统数据抽取、提炼、转换等;3、负责数据仓库、oDS以及数据集市开发、维护。1、计算机相关专业;2、具有数据分析和数据平台建设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熟悉银行业务,有金融行业数据分析经验者优先;3、有数据治理、数据平台、数据仓库建设或大数据分析相关经验者优先;4、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愿意在杭州工作。32安全管理岗11、负责全行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和制度建设;参与信息科技规划设计及编写;2、负责系统架构、外包项目的安全审核和系统安全性评估;落实计算机安全等级保护工作;3、负责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全行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和信息安全培训;4、配合完成信息科技内、外部审计工作;配合监管检查工作;并做好自查及整改落实工作;5、参与科技文档的归档管理工作,负责信息科技监管报表上报。1、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英语4级及以上;2、有3年及以上it审计、风险或安全管理工作经验;有银行it从业经验或取得CiSSp、CiSa、CiSp资质者优先,具有相关信息安全咨询服务工作经验,有较好的文字水平者优先;3、愿意在杭州工作。33国际业务部品质管理岗11、牵头外汇业务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工作;2、负责办理国内信用证业务;3、负责分支机构国际业务的风险和数据报送监控,开展对分支机构外汇业务检查和培训;4、负责外部监管机构、系统提供方和本行信息科技部门的联系沟通;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1、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2、具有外汇单证业务从业经验,熟悉外汇管理政策、主要国际惯例和外汇业务产品,了解外汇业务主要产品的业务流程及特点;3、大学英语四级(含)以上,具备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4、熟悉各类办公软件,能熟练运用相关业务系统;5、具有较强的外汇业务专业和系统分析能力。有国际业务系统开发或测试经验者优先。34人力资源部政策研究与规划岗11、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指导分支机构编制人力资源规划。2、加强对同业人力资源管理和政策的调研分析,定期出具分析报告;3、负责本行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管理,管理部门职责及岗位说明书编写。4、全行人员编制管理,加强人力成本及人力配置的分析。1、掌握人力资源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方法;2、掌握各项劳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3、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4、熟悉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熟练使用各类办公软件。35绩效管理岗11、制定本行绩效管理政策与年度考核办法;2、负责专业技术序列建设;3、组织落实全行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建立和维护全行员工的绩效档案。1、掌握人力资源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方法,2、熟悉各项劳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具备处理劳动争议,纠纷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熟悉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熟练使用各类办公软件。 下载:杭州银行应聘报名表.doc

投资管理经验篇9

文献回顾

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描述,过度自信的定义是:人们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往往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外部客观因素如运气、机遇等的作用。人们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但这种判断与客观标准存在偏离(Hayward&Hambrick,1997;Hiller&Hambrick,2005)。过度自信发生时,个人对自己决策预期的肯定性会超过预期本身(Hilary&menzly,2006;Klayman,etal,1999;Si-mon&Houghton,2003)。认知心理学实验证明,社会上各种职业的人士都可能存在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尤其是在律师、投资银行家、工程师、政府官员、艺术家、企业高管等社会精英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对企业各项经营与财务决策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Kahneman,Slovic,&tversky,1982)。最早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Rol(l1986),他认为,过度自信是大部分企业并购的原因,大部分并购活动是由于经理人过于乐观和骄傲自大促成的,如果并购成功,经理人就会受到奖励,使其产生控制幻觉,高估控制能力,低估风险,即“狂妄自大假说”(HubrisHypothesis)。Heaton(2002)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认为在不考虑信息不对称和委托问题时,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改变企业现金流的成本与收益,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他通过构建模型对研究思路进行了推演,证明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引发投资扭曲,一方面造成投资过度,另一方面造成投资不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高估企业价值,认为公司股价被低估,偏好于内部融资,当公司现金流短缺时,不愿意进行外部融资,使得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增强,因而会放弃一些好的投资项目。另外,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还会高估投资项目的价值,投资一些实际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从而引起过度投资。malmendier和tate(2005)对企业管理者存在的过度自信倾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规模产生了正向影响,在做项目决策时,管理者高估项目回报,低估项目风险与成本,乐观地预期项目前景,从而对不该进行投资的项目投入资金。台湾学者Lin(2005)以台湾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盈利预测与实际结果的偏差作为判断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依据,实证检验了过度自信与投资的关系,发现高管过度自信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显著正相关。Ben-David、Graham和Harvey(2006)通过比较实际盈利水平是否达到盈利预测来衡量企业CFo的自信程度,发现CFo过度自信会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产生影响,如投资规模、投资金额、投资频率较大,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较高,较少发放现金股利等。Glaser、Scehers和weber(2007)对2001~2005年德国400家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企业整个管理层存在明显的过度自信;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其投资水平较管理者理性的企业投资水平更高,而且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也更高;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在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企业并购活动方面,过度自信、过度乐观也是并购活动频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malmendier(2005)发现,过度自信管理者进行的并购活动比理性管理者更频繁,大部分兼并活动都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关,经理人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容易受过度自信心理的影响,相信并购能挽救经营不善的目标公司,实现管理协同效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公司投资规模、并购频率上与理性管理者的差异最终也会反映到公司绩效和企业价值上。学者们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利于公司绩效、企业价值的提升;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概率增大,对公司绩效、企业价值会产生不利影响。Gervais、Heaton和odean(2005)认为,谨慎规避风险的管理者可能会放弃增加企业价值的投资项目,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投资风险大、收益也高的项目。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高风险能够带来高回报,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做出的资本预算更有利于股东利益,薪酬契约的激励作用也更为明显,可以增加企业价值与管理者的薪酬。Goel和thako(2008)研究发现,谨慎、理性的管理者容易造成企业投资不足,从而降低公司价值,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减少投资不足的情况,增加公司价值。Ceo过度自信与公司价值之间并非是线性关系,过度自信的程度不同,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也不同,中等程度的过度自信管理者通过投资会提升公司价值,而高程度的过度自信管理者投资过度会贬损公司价值。与上述研究结论不同,Rol(l1986)等认为,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并购活动不仅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反而会降低企业收益。Doukas和petmezas(2007)证实,自我归因偏差是管理者过度自信产生的主要原因,企业的并购次数越多,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也越高,而并购绩效却逐次降低。malmendier和tate(2008)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管理者比理性管理者进行多元化并购的可能性更大,但对企业价值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外部市场能够识别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并购公告,股价也会降低。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非理性心理。郝颖、刘星等(2005)研究发现,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大约有1/4的高管具有过度自信倾向。与适度自信相比,高管过度自信心理与企业的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且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这一观点也为叶蓓、袁建国(2008)所支持,他们采用联立方程模型进一步研究了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发现管理者适度自信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影响,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自信超过一定限度即过度自信后,则对企业有不利影响。姜付秀、张敏等(2009)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的总投资水平、内部扩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这种正相关性程度更高。联立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下的并购战略会增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综上所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非理性心理会对企业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通过投资规模、投资频率等方式体现。对于过度自信下的投资行为是否会降低企业价值,目前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标的衡量方法进行改进,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及企业绩效的影响。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公司最重要的财务决策———资本性投资,一般是指内部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项目投资。资本性投资是一种战略投资,它可以改变公司的规模、结构、经营方向和发展趋势等。错误的资本投资决策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甚至会拖累企业至破产境地。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本性投资之前,必须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估,然后做出选择。项目可行性评估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净现值法、内部报酬率法。这两种方法的原理相同,即都是对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量计算现值方法的运用,必须正确估计投资方案运营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各时期的折现率。采用净现值法存在两项人为的估计,即运营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和折现率,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这两项的估计可能存在较大偏差。事实上,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包含了公司高管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对自身管理能力的估计以及对经营环境的分析。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评估项目时,一方面高估收入、低估成本费用,另一方面产生控制幻觉,高估自己掌控局面的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从而容易采取积极冒进的投资策略,导致企业内部投资规模、投资水平以及对外投资频率较高的问题。投资项目的折现率是由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风险程度来确定的。如果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风险程度很高,那么折现率就会相应提高;反之,折现率就会降低。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是一个主观判断的过程,折现率的确定也是一个估计的数值。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由于存在控制幻觉、证实偏差等认知偏差,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低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在选择折现率时采用较低的折现率。在投资项目评估阶段,管理者由于认知偏差导致的过度自信对决策产生的影响路径如图1所示。可见,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要么高估投资项目的未来净现金流,要么低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并采用较低的折现率,使得npV增大。遇到不具有投资价值、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若估计出npV大于零,其还是会采取投资行为。因此,相对于理性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有投资扩张的冲动,从而导致企业投资规模、投资水平更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有待检验的假设。假设1: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与管理者理性的企业相比,其投资水平更高,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水平正相关。投资行为无疑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高效率的投资会提升企业绩效,低效率或无效率的投资会降低企业绩效。当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对投资行为产生影响时,该投资行为就会不可避免地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可能在投资规模、投资频率方面高于其他企业,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是: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投资行为将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对此,我们需要利用回归分析来证明该命题。从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最为关键的变量是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的交互项(overcon*inv),即从交互项的符号可以判断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投资行为对企业绩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如前所述,本文预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的投资水平较高,但投资效率不高,从而可能降低企业绩效。假设2: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通过投资行为影响企业绩效,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增加投资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变量界定、样本选取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界定1.管理者过度自信(overcon)。国外学者提出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标衡量方法多达七种,但适用于我国的主要有四种:管理者持股变动(malendier&tate,2005)、行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余明桂,2006)、上市公司年度盈利预测超过实际水平(Lin,2005)、Ceo相对薪酬(Hayward&Hambrick,1997)。第一种衡量方法需要使用股权激励数据,但目前实施管理层股份激励的公司数量较少,采用该方法会缺失很多样本,无法全面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真实情况。第二种方法是企业家对其所在行业或宏观经济整体情况做出的预期,与管理者对企业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企业景气指数是分行业的,在反映管理者个体差异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例如,在余明桂等人的研究样本中,企业景气指数值都在100以上,均值为127.31,最小值为120.26,这意味着所有企业均存在过度自信倾向。因此,用行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来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仍有待商榷。本文以盈利预测是否超过实际水平作为首选指标。一般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及近期的发展趋势倾向于乐观向上的估计,他们在财务报表报告期结束前做出的盈利预测一般是等于或高于实际完成数的,且公开盈利预测也都经过高管授意并审核,与高管的个人心理认知最为贴近,所以,该指标既能从心理层面衡量管理者的认知偏差,也能充分反映企业管理者的个体差异。2002年9月27日,证交所了《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2年第三季度季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在第三季度报告中预测公司全年的经营业绩。自此,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披露开始规范化。因此,我们的样本选取了2003~2010年期间披露盈余预告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选取过度自信样本的具体做法是,将数据库提供的盈利预告信息分为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定性描述一般包括乐观预测(预盈、预增、略增、续盈和扭亏为盈)、悲观预测(预亏、预减、首亏和微亏)、较大幅度变动等模糊表述,2003~2010年共有3339个定性描述样本。如果乐观预测不能实现,即预测业绩与实际业绩不一致,则视公司的管理者为过度自信管理者。定量描述是公布预测全年业绩的具体数额或增长、降低比例,2003~2010年共有2048个定量描述样本。若上市公司样本期内实际的盈利水平低于其披露预测的盈利水平,则将该公司的管理者定义为过度自信管理者。2.企业投资(inV)。按照投资方向,企业的资本性投资可以分为内部投资和对外投资。内部投资(nbtz)是指企业把资金放在企业内部,购置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资产的投资活动,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投资。对外投资分为两种,即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由于对外证券投资的动机是取得投资收益,投机性强,本文对此不做考察。我们主要考察对外直接投资(ma),即直接投资于其他企业,并以企业并购来衡量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本文的企业总投资是指对内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总和。(二)样本选取本文以盈利预告数据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指标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所以研究样本的时间窗口选为2003~2010年。本文所用的公司治理数据和财务数据来自于深圳国泰安公司的CSmaR公司治理数据库,盈利预告数据来自于锐思数据库,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数据来自于CCeR数据库。我们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执行了如下筛选程序:(1)为了消除ipo的影响,剔除了2002年12月31日以后上市的公司;(2)由于金融类公司性质特殊,参照同类文献,剔除了该类样本;(3)剔除了财务数据与公司治理结构数据不全的样本。经过上述程序,我们最终获得的样本数为10885个公司年。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的是Stata11.0软件。(三)模型构建为了检验研究假设,本文建立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水平、企业绩效的多元回归模型。根据管理者过度自信相关理论及文献(叶蓓,2008;姜付秀、张敏和陆正飞,2009),我们在模型中添加了公司治理与财务层面控制变量: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CF)、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JR)、独立董事规模(Ddsize)、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性质(nature)、资产负债率(Lev)、公司规模(Size)、公司成长性(Growth)。同时,我们还控制了宏观经济因素(年度)和行业因素的影响。各变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见表2。1.假设1的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水平之间的关系。

实证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模型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因企业并购(ma)、总投资(inv)、资产负债率(LeV)、企业成长性(Growth)的标准差较大,需进行极值调整,我们采用winsor命令在1%分位上缩尾调整。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总样本中,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样本数为623个公司年,未过度自信的样本数为4065个公司年,即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的比例为13.28%;国有上市公司占总样本的63.59%,说明国有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力量,占据了大部分比重;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的公司占总样本的14.17%,说明约有15%的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独董人数占了董事会人数的35%,即董事会每10人中有3、4人是独董,这基本上达到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要求。从连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企业内部投资(nbtz)的均值为6.6%,即每年的内部投资额占总资产的6.6%;并购投资均值为2.14%,总投资均值为7.4%;所有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在53%左右,这样的资本结构比例是较为合理的;公司成长性的均值为22%,即营业收入增长率保持在22%左右;企业规模即总资产经过自然对数标准化后的均值为21.3。(二)单变量分析表4给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样本与管理者未过度自信样本在公司投资行为(nbtz、ma、inv)、公司绩效(Roa)以及控制变量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公司成长性等方面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从表4中可以看出,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与未过度自信公司相比,其投资行为的均值差异都是显著的(p值均小于0.1),这初步证明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的投资水平显著高于未过度自信的公司,但中位数检验结果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的最低要求;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的经营业绩也显著低于管理者未过度自信的公司,Roa的均值和中位数检验都证明了这一点;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的现金流均值高于未过度自信的公司,且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另外,控制变量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在过度自信与未过度自信组间的比较也显示出统计上的差异;公司成长性在过度自信与未过度自信公司的均值t检验和中位数wilcoxon检验中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4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管理者未过度自信样本主要变量的t检验(三)相关性分析为了验证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我们首先对主要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从表5中可以看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行为(内部投资、并购投资、总投资)在1%的显著水平上正相关,即管理者过度自信会使公司内部投资、并购投资的投资规模更大、投资频率更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的业绩也较差,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现金流CF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正相关,即现金流越大的企业,管理者越容易过度自信;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人的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较高,在6%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产权性质nature变量与过度自信变量显著负相关,说明非国有企业过度自信的倾向更明显;规模越小的公司越容易发生管理者过度自信,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LeV和公司成长性Growth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正相关,但不显著。(四)实证结果分析本文关注的是管理者过度自信给企业投资带来的影响,而企业投资也会影响管理者的自信心,若投资成功,管理者就会对自己的决策和判断更加自信,可能会加大投资规模、投资力度,以期获得更大的回报。因此,这里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相比于oLS回归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可以控制非观测效应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对于究竟应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我们进行了豪斯曼(Hausman,1978)检验。其思想是:Hausman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k的χ2分布,当H大于一定显著水平的临界值时,就认为模型中存在固定效应,从而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表6为Hausman检验结果,它拒绝了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因此,我们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作为解决内生性问题的回归模型。表7列示了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在控制了不随时间变化的行业固定因素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显著为正,即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企业内部投资、并购投资和总投资的规模就越大,假设1得到了充分验证。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指标来看,该变量在内部投资和总投资方程中都是显著正相关的,说明企业投资项目的资金有一部分来源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该变量在并购方程中是负相关,但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并购投资的特殊性有关,大型的并购除了依靠自有资金外,还常常依靠换股合并、资产交换、外部融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公司治理层面的控制变量在固定效应模型中几乎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只有独立董事规模变量在并购和总投资方程中是显著负相关的,说明独立董事比例高的公司,董事会在做出重大投资决策时会让独董参与其中,提出意见建议,审慎地做出决策。产权性质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无论是国有还是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规模和投资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资产负债率与企业投资行为显著负相关,即资产负债率越高,投资行为受到的限制越多,投资水平越低。公司规模变量与企业投资也是显著负相关,即小规模的公司,投资比例越高,投资规模越大,因为规模小的企业有积极投资的冲动,希望通过扩大投资来做大做强。表8的回归结果验证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存在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即会降低企业绩效。内部投资、并购投资、总投资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这与投资规模的有效扩大会带来规模效应、提高企业利润的观点是一致的。关键变量交互项over-con*nbtz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进行内部投资对企业绩效是有损害的,但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交互项overcon*ma的统计结果是显著负相关,其系数为-0.076,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并购投资中与未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比会降低7%左右的企业绩效。交互项overcon*inv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过投资行为使企业绩效降低了3%左右,假设2在企业并购投资和总投资领域均得到了验证。控制变量两职合一和独立董事规模都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产权性质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业绩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并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得到了验证。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即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破产风险越大,因此,必须合理控制企业的负债水平。公司规模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即规模越大的公司业绩越好。公司成长性越高的企业,绩效也越好,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稳健性测试

投资管理经验篇10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基本建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证,尤其是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对加速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作一些粗浅的研究和探讨。

一、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与模式的提出,政府投资基本建设的方向主要是满足公共需要。尤其是1998年以来,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增大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加上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出台,更为基本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正抓住机遇,调整思路,大力发展经济和促进各项事业的建设。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也按照“公共财政”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也大大地增强,基本建设程序进一步完善。但是,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目前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上引入市场机制,从宏观管理到微观运行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建筑市场有序化的格局。但是,仍然存在投资方向不准确,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投资的风险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宏观调控体系不顺,投资的市场体系不健全,法规建设跟不上所致。国家提出的“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度”、“重大项目稽查特派员制度”等等也进程缓慢,作为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之一的“非公有制经济”准入基本建设市场的制度保障不力。

2.项目决策审批不尽科学。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已对项目审批采取了下放权限、减少环节等措施,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行政性审批的模式。下放到地方的权限,由于局部利益和缺乏综合平衡,重复建设较多,往往又形成新的结构性失衡。实际工作中,项目单位或是急功近利,或是疲于应付,前期准备不充分;政府的项目库建设亟待充实和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基本建设、城市建设与开发、技术更新与改造还存在着多头审批的现象,也势必造成项目决策和审批的不尽科学。

3.政府投资预算机制有待完善。由于我国投融资体制的决策多层次、资金多渠道,政府投资实际只占到基本建设投资的一部分,而且政府投资资金中也还划分为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基金等等,导致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地位下降,预算管理机制不协调。加之长期以来,我国的管理现状是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为数不少,致使管项目的不一定管资金,管资金的不一定管项目的现象存在。随着国家预算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的预算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4.项目业主运作不规范。一是项目管理的组织方式有待商榷。是选择基建部门责任制,或是指挥部、管委会模式,还是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或是工程总承包责任制,需进一步明确。二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基本建设是专门的科学,有专门的工程知识,有专门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很高的管理要求,这些都需要项目管理人员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三是基本建设程序现欠缺,擅自变更设计方案、扩大建设规模、资金管理无序的现象屡有发生。

5.有形建筑市场运作欠佳。90年代以来,国家及地方先后出台“建筑法”、“建设工程管理条例”、“招、投标管理办活”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建立了建设工程交易市场,对发展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改善投资运作环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条块分割严重,地区封锁、行政干预、行业垄断未根本消除,制约着有效资源在部门、地区、企业间的优化配置。二是报建程序繁杂,尽管建筑有形市场已建立,但、程序、手续还不完善,涵盖范围还不广,如环保、消防等仍无法进入其中。三是资质结构和市场准入不合理。目前全国共有建筑企业90900家,从业人员3327万人,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45634家,“高、精、尖”且能总承包的企业却很少,企业结构不合理,呈圆桶形,平均规模偏大,离“金字塔”式的规模结构差距较大。

6.质量管理现状堪忧。一是质量、进度、投资三者关系不顺,资金不到位现象严重。二是建筑企业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偏低。三是社会监理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四是政府质量执法条块分割,技术规范标准缺乏重点和力度。

7.竣工验收的组织及竣工决算审查无有力保障。一是组织单位不明,2000年颁布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筑工程应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但许多政府投资的项目仍由行政

主管部门组织验收。二是验收范围应包括质量、环保、消防、卫生、档案、及通水、通电、通邮、通路等一系列内容,但人们往往认为竣工验收只是质量验收,以质量验收证书代替了竣工验收报告。三是验收的层次阶段不规范。政府投资的项目往往需要指定分包商,但其工作内容完成后向业主、监理或总包报验时,往往不能如期进行。四是竣工决算审查不力。验收完毕后,迟迟不送审决算,或不知是送给财政、还是审计、还是建行或是其他社会中介机构。

二、对策的研究及分析

随着“入世”的临近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传统的建筑业经营方式必然会有所改变,基本建设领域的国际化、规范化速度将加快。这样,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学习它们比较健全、稳定的项目决策审批办法、工程设计审核制度以及招标采购制度等等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做好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首先要强化投资责任机制和投资鼓励机制,大力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责任制和投资风险机制,谁决策、谁负责、谁受益,出问题的,一定要追究其行政、经济和法律责任。其次要合理划分政府和社会的投资范围,凡是市场能够有效调节且不会导致长期资源配置失误的领域,应由企业来投资;政府应进入公益性、基础性、保障性等市场调节“失灵”以及企业不愿或难以进入的领域。最后是对不同的投资类型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竞争性投资推向市场;基础性投资政府积极支持,重点是帮助其拓宽投融资渠道;公益性投资由政府提供保障,同时也应鼓励个人捐赠、社会集资和企业投资兴办。

2.建立科学的项目决策审批制度。西方国家通常把项目投资决策审批分为国有投资项目决策和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两种。国有投资的重大项目,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各行业的五年发展计划或专项专业开发的法律提出具体建设项目,并提交议会、内阁设置的由社会各界有名望、有权威的人士组成的各类专业审议会审定;一般项目则由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提出,由政府主管部门审查决策,决策以后再交项目法人具体组织项目的设计、征地、招标施工、投产运营、生产管理、债务偿还和滚动发展。资金筹措由项目法人提出,应由政府安排的投资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安排。而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主要由企业内部提出、评估并交董事会研究决定。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按照国家第十个五年规划,加快建立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储备库,执行严格的可行注审批制度,审批合格的储备项目上升为年度执行项目,列入预算,报全国或地方人大批准。并逐步取消非国家性投资项目的审批,实行报备案制度,把决策审批的重心转移到政府投资的项目上来。

3.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的预算管理机制。要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立足于非营利性、收支行为规范化这三个特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的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建立完整统一的公共支出预算。必须消除“越位”与“缺位”,改进现有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模式,建立以资金引导项目确立投向的新型管理模式,增强财政对政府投资的决策权和主动权。财政必须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参与中长期投资计划的制定和工程招投标管理,要对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的财政财务管理和监督,以保证财政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工程概、预、决(结)算审查制度、效益分析与反馈制度的贯彻与落实。

4.改革建筑业管理体制,理顺管理关系。目前的行业垄断及条块分割的建筑业管理体制,不仅阻碍了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且制约着建筑业的优化配置。要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营造公平、公正、有效的“软环境”,必须建立统一的建筑业管理体制,随着“入世”的临近及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这愈发显得迫切和现实。首先应强调属地管理,解决中央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管理的条块分割。其次是理清政府监管的范围及程度,在此基础上重新划定“三定”方案,重新确定监管机构及责权范围,多余机构该并就开,该转就转。

5.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有序的建筑市场。在新的形势下,当务之急是加速培育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中介机构,建立以工程咨询为核心的行业工作体系,使建筑各环节都有相应的组织进行对应的服务和管理,如立项及编制任务书阶段,有工程咨询公司;招投标阶段,有招标机构;施工管理全过程,有社会监理机构;资质审查和管理可委托行业协会;工程概、预、决(结)算审查,有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或建设银行、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而政府依法对它们进行规范、监督,进行宏观管理,不干预它们依法进行的各种管理和经营活动,在此基础上,推动和完善统一、有序的有形建筑市场,做到“统一工程报建”、“统一信息”、“统一交易规则”、“统一监督管理”、“统一收费标准”,并积极探索和完善新的科学有效的招标办法。

6.调控企业资质结构,改革市场准入制度。作为政府管理的市场导向,必须建立真正以总分包体系为基础的三级市场。目前,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企业均以工程承包企业的面目出现在市场上,没有在各自的层次上分别就位,而国际上流行的则是总分包体制,只有大型企业才在总承包的层次上竞争,并可跨地区和在国际上流动,中小型企业分别定位于专业化和劳务化型,区域固定分布,既层次分明,又避免了无序流动、过度和盲目竞争。由此看来,改革我国资质管理办法势在必行。首先,必须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开放本地市场,让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企业能参与竞争。其次应重新制定管理办法,构筑起以少数特大型企业为核心,总量适度的工程承包企业为骨干,众多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企业配合运行的总分包队伍体系,严格控制比例,形成“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逐步形成分层次的适度竞争和有序流动的格局。第三,培育一批我国建筑业的支柱性企业,改革目前的若干多级独人法人的子公司横向联合体系,向国际化的纵向联合的总分包管理体制过渡。

7.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首先要科学地对待投资、质量和进度之间的关系,政府直接或间接实施资金、质量等全方位的监控,严格按合同筹措资金和控制进度,这样可以减少盲目压价、压资金、压工期的现象,工程质量得以间接保证。其次要规范和完善社会监理市场,成立监理工程师协会,加强对监理公司和监理工程师的考核管理力度,要求持证上岗并建立人才档案库,必要时向国外开放监理市场,促进我国监理工程师素质的提高和建筑管理水平的提高。最后是改革现行技术规范体系,强化政府监管力度,把监管重点放在结构安全、消防、环保等“国家强制性”内容上,并采用派遣现场监督组或特派员的做法,不仅管施工,还要管设计甚至财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