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风险管理分析十篇企业风险管理分析十篇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8:06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篇1

关键词:廉风险管理财务管理风险预测

1.认识风险

企业运作过程中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制度风险、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还有股市风险。财务风险是以上风险住要是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指财务方面的风险,包括由财务活动引发的企业风险和由各方面活动引发的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本文分析的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按照成因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如不良资产比例失调;资产结构风险,如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

1.2资本风险,包括资本结构风险,如股本构成比例不当、负债与权益比例失调等;分配风险,如是否分配的选择、是否资本公积转赠股本的选择;筹资风险,如股东的选择及信誉等级的评定。

1.3支付风险,现金短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1.4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如投资方向、投资品种、投资方式的选择,对投资项目的控制能力及效果。

1.5机会风险,即机会收益或机会成本,指选择这一个放弃另一个从而失去一个机会。

1.6纳税风险,如纳税品种的选择、纳税时机的选择、税收政策水平等,也称纳税筹划。

1.7资产、债务重组风险,如重组类型、重组内容、重组方式、重组伙伴的选择。

1.8财务政策、会计政策与财务预测、决策风险。指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政策的风险和进行近、中、远期财务情况预测引导经营行为偏差及财务决策失误的风险。

1.9内部控制风险,指内部控制不到位导致的风险。

1.10金融风险,主要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利率、汇率、股票和债券价格波动风险。

1.11对外担保风险。

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一般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各在公司所处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或相对重要的影响。如公司初建期的筹资风险、资本结构风险,成熟期的纳税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风险,衰退期的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控制风险、资产重组风险。

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密切相关,财务活动本身就是经营与管理的结合。经营、管理决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伴随经营、管理风险,同时又对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起抑制或加速作用。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企业内外资料,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以财务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决策者、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便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企业可以及时采取对策,制定正确的战略性的财务计划,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对生产经营进行控制,进行风险防范(预警),化解风险;同时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可用来帮助决定是否投资或发放贷款,使企业进一步获得融资空间。

2.风险预测

财务风险预测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防范(预警)系统。财务风险分析报告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评价、当前财务风险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应对方案,附必要的发展计划、规划、财务、会计、审计资料。企业可根据财务风险情况制定报告间隔,如正常情况下可以年度报告,特殊时期可以月度报告或随时报告。

预测财务风险首先要设定财务安全系数(或财务风险系数),由于风险的未来不确定性,因此要测定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安全系数。

财务安全系数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根据木桶理论和重要性原则确定的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二是根据权重确定组合因素(比率)安全系数。

单一因素安全系数的设定,是在某一风险因素比较突出、对公司影响较大,而其他风险因素较为正常的情况下,将这一因素的风险值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系数。这就要求预先设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在这个基础上,设定风险级次,由此测定安全系数。单一因素的风险分析,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但无法全面揭示企业财务状况,所以其有效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也需要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或有事项、盈利能力、筹资能力、投资控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综合分析,要求分析人员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

组合因素系数,是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设置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需要预先设定一些重要因素及其标准值,并确定权重分布。组合因素分析的优点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程度,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可能挂一漏万,尤其有些风险因素不便于以比率的形式反映,也就不可能建立在模型中,因此可能掩盖最严重的因素;二是通过历史数据评价过去,不能推测将来;三是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性质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初建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修订因素组成及其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借助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公司的行业分类、经营状况、分配政策、经营环境,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另外,各项指标应建立在合并报表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母子公司风险叠加的影响。

3.化解风险

化解风险的途径:面对财务风险,一般采取四种对策,一是回避风险(保守策略),二是控制风险(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三是接受风险(提取风险准备金),四是转移风险。当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何种措施,与企业掌舵人的风格、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关系重大。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篇2

近几年来,企业管理层发现,纳税方面的麻烦问题越来越频繁在公司会议讨论内容中被提及。来自社会和投资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公众和舆论开始纷纷指责企业的偷税行为,投资者经常从关心自己投资的安全角度而不允许企业在纳税方面犯错误。税务机关的检查结果和企业预料的情况经常存在较大差别,随着税收征管环境越来越严格,税务机关内部责任落实逐步明晰,检查后的协调工作也越来越难做。以往仅仅依靠和政府、税务机关搞好关系来处理纳税问题的思路似乎已经不合时宜,面对繁杂、专业的税收政策,企业管理层处理纳税问题时经常感觉到力不从心,比较被动。企业做大做强以后,该交的税交足了没有?以后会不会因偷税被罚款?该用的优惠政策用足了没有?有没有多交税?企业管理层开始考虑评估纳税对企业利润和未来经营目标的影响。

安然事件之后,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sarbanes-oxley)法案,对上市公司制定了许多严厉的法律措施。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效仿,新法案的出台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行为日趋严谨的标志性事件。国外公司为了顺应这种趋势,逐步加强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商业风险的一类,有效管理企业纳税风险问题已经被广泛接受。而在我国,由于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之纳税意识的匮乏,企业对于纳税风险问题的认识刚刚处于萌芽状态,笔者根据多年的企业税务咨询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状况,向读者系统介绍企业解决纳税麻烦问题的新工具—企业纳税风险管理。

什么是企业纳税风险?

企业纳税风险是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结果就是企业多交了税或者少交了税。

概括来讲,企业的涉税行为大致可分为三类:税收政策遵从、纳税金额核算、纳税筹划。其中税收政策遵从就是纳什么税的问题,纳税金额核算就是纳多少税的问题,纳税筹划就是如何纳最少的税的问题。

上述三类行为中和企业关系最密切的是税收政策遵从和纳税金额核算,它们是企业涉税行为的主体内容。毕竟,企业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是先要解决经营行为和经营事件到底该纳什么税和纳多少税的问题,企业因纳税风险而带来的利益损失更多是和税收政策遵从和纳税金额核算有关。而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的纳税筹划行为较少,相关的纳税风险发生的几率也较小。虽然我国的税收法规体系非常繁杂,但是具体到单体企业能够适用的税收政策毕竟有限,企业的经营行为可供选择适用税收政策的余地比较小。因此,从目前笔者知悉的情况看,很多企业对于纳税筹划仍然停留在概念和愿望阶段,一些财务人员已经发现过分追求纳税筹划而忽视税收政策遵从和纳税金额核算工作是舍本逐末,结果是税款没有节省多少,可是每年因为纳税违规问题仍在补交金额不菲的罚款和滞纳金。

企业纳税风险的类型

企业纳税风险的大小因企业的状况不同而不同,它既决定于企业周围的客观因素,也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主观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1、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各种商业交易行为和交易模式因本身特点可能影响纳税准确性而导致未来交易收益损失的的不确定因素。例如:重要交易的过程没有企业税务部门的参与,企业税务部门只是交易完成后进行纳税核算。

企业缺乏适当的程序去评估和监控交易过程中的纳税影响。

除继续对企业提供的财务账簿进行纳税检查外,税务机关越来越多关注记录企业交易过程的资料。

交易风险的发生可能有以下影响,例如:

企业在对外兼并的过程中,由于未对被兼并对象的纳税情况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等兼并活动完成后,才发现被兼并企业存在以前年度大额偷税问题,企业不得不额外承担被兼并企业的补税和罚款。

企业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由于未能对供货方的纳税人资格有效控管,导致后来从供货方取得大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不得不额外承担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和上升的原材料成本。

企业在重新改组销售模式过程中,因未能有效评估纳税的影响,导致后来销售模式改变后增值税税负大幅度上升,企业销售毛利润率下降。

企业采购汽油、办公用品未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少抵扣进项税。

对企业来讲,越不经常发生的交易行为,纳税风险就越大,如兼并、资产重组等事项;而像原材料采购、商品销售、融资等日常交易行为的纳税风险相对就会小。

2、遵从风险

遵从风险是指企业的经营行为未能有效适用税收政策而导致未来利益损失的不确定因素。例如:

企业未能及时更新最新可适用税收政策系统。

企业未能对自身内部发生的新变化做出适用税收政策判断。

企业缺乏外部机构对自身纳税义务的指导性重新检讨制度。

遵从风险发生可能有以下影响,例如:

企业经过数年生产经营后,发现自己应该享受到的低税率优惠而未享受,导致多年按照高税率交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对外提供应该缴纳营业税的劳务,却错误交纳了增值税,导致需要补交营业税和罚款,并且需要和税务机关协调解决多交增值税问题。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篇3

投资即存在风险,我国投资的高风险性和我国企业的投资对象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初期,投资者一般是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投资的风险。有风险的对象一般是刚刚起步或者还没有起步的高新技术产业里面的力量较微弱的企业,这些小企业一般来说,都看重企业的发展潜力,但是,这种潜力只是一个预估值,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包括了技术上的风险、市场接纳程度上的风险和财务上的风险。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投资管理上的问题表现如下:

1.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我们国家是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很多企业还较为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没有积极地规划、控制企业风险。大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比较随性、不规范,没有提高到专业管理的高度去大力推行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2.没有设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构和制度对于风险管理,一般的企业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责权制度,直接导致风险管理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各个部门或者岗位之间互相推诿责任,使得风险管理缺乏约束。在企业生产发展环境如此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如果不对投资活动采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不对投资风险进行定期复核和评估,将会降低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管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企业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风险监控机制,这种机制需要具有对风险的识别、对识别分析出来的结果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在我国企业里,这种机制还比较少建立。

3.不能充分掌握市场信息、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财务管理等相关人员必须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寻找全面的投资信息,并要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企业投资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和相关风险系统。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的财务人员摆脱传统经济的影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策略

投资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如何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需要企业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控策略。

1.分析投资环境,确定投资规模企业在进行投资前,首先要进行宏观分析,预测被投资行业的竞争程度,一般要选择没有极端垄断(如能源、公用事业),而竞争性又不很强的行业投资。其次,要预测企业本身能占有多大市场份额、市场需求大小、只有充分了解市场情况,才能防范市场风险。在确定了投资环境良好前提下,要进一步确定投资的规模。目前我们大多企业效益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形成规模投资效益,运营成本较高,缺乏竞争力。在企业财务风险可接受范围内,扩大投资规模可以带来成本的节约,相当于带来投资收益的增加,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2.注意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企业的投资风险多元化投资有利于企业分散风险。但是不能盲目地搞多样化,如果企业对自己的整体实力没有清醒的认识,很容易遭受巨大损失。另外,在运用多元化投资方式以分散投资风险的问题上还需要关注几个方面:

首先,是地区的分散。通过国内、国外分散投资,减少将资金投资于一国、一地的风险。通过区域分散,将资金投放于不同区域,利用不同区域的特点和优势来降低投资风险。

其次,行业的分散。通过风险评估,在不同行业投资,可以降低行业萧条的风险。但是,由于行业的跨度较大,对企业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

再次,投资多元化的时机选择。企业投资多元化往往需要一个前提条件,企业本身专业化得到了充分发展、已经拥有非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足以支持企业在其他领域生存和发展。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篇4

因为企业的税务风险会对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企业一定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税务问题。同时,企业一定要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缴税,进而能够防止税务风险的出现,最终能够避免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一定的影响,并能够确保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风险类型

(一)国家税法和企业的纳税流程出现冲突

由于纳税环境所限,企业在纳税的时候并没有完全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是违反了有关的条例,从而导致了冲突的出现。其中主要体现在企业少缴税费以及缴税不及时等,进而导致企业税务风险的出现,甚至会对企业的声誉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并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未正确认识纳税有关的法律法规

对于一部分企业而言,纳税人自身专业素质(主要反映在对于税法的全面认识与运用)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不能准确、全面认识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中介咨询机构提供了不规范和不合法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没有充分运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进而导致企业缴税费不准确的现象出现,最终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

(三)企业没有重视纳税有关的工作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一部分的企业已经认识到缴税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但是依旧有一部分企业没有正确理解缴税成本,缺失内部管控制度或者是相关内控制度未能有效实施;同时也没有把缴税费用纳入到企业的预算中,这一部分企业往往会认为只需要缴税了就不用设立相关的机构管理税费风险,从而导致企业缴费被拖延,最终很容易导致税务风险的出现。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本的主要内容

税务风险管理成本是在管理税务风险的时候,会造成的风险税费以及损失费(罚款、滞纳金等),是企业经营活动成本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预防成本

为了避免税务风险的出现,企业通常都会通过事前控制、制定目标、事后管理等手段来规避风险,而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就是预防成本。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及时发现风险并能够进行合理的规避,进而能够促使税务风险成本的降低。紧跟着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企业所投入的成本就会提高,相反,企业投入的成本就会降低。

(二)惩治成本

惩治成本是当企业税务风险出现后,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企业会通过整治、处理等方法来解决风险问题所产生的费用。惩治成本并不是自觉生成的,当企业在事前做好有效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所投入的预防成本足够的时候,就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并能够把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损失成本

损失成本是指因为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并且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不高,而为企业带来不同类型的损失。一般而言,损失成本是因为企业管理不科学,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同时,损失成本也是因为企业的税务缴费预防成本投入不足而产生的。

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实情

当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实情主要是一些企业并没有正确认识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一部分的企业也没有遵循法律法规办事,进而导致企业少缴费以及不能及时缴费的现象出现,最终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税务风险的重点在于对其进行管理,企业在管理税务风险的时候一定要了解税收管理的原理,从而才能更加合理的使用风险管理战略。当企业科学的把风险管理原理应用到企业中,才能推动企业稳定长期发展。

(二)风险管理会出现的问题

企业在管理税务风险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对税务管理通常会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检查,同时,要正确预测风险问题。企业要统筹规划所会遇到的风险,并要进行合理的分析,财务有效的预防放大,从而才能促使企业的成本减少,避免企业损失过于严重,最终才能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转变企业税务管理研究方向

对于企业而言,税务风险管理的关键是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税务风险,同时企业要以促使企业经济效益为前提,以促使税务风险降低为目的。而且,企业要全面了解国家的税务政策,有效的应对企业的税务风险,并要不断健全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五、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本分析与决策

在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都会存在税务风险管理,而且,税务风险管理会涉及到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销售以及采购等环节。企业要想获得一定的利润就要有效的解决税务风险问题。税务风险管理一定要在企业规避风险的时候,有效的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价值,同时,企业一定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税务风险管理,从而能够促使税收利益的最大化。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能否做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核心问题在于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文化,而这主要来源于企业治理层和企业管理层的意识和理念,特别是企业董事会及下属各职能委员会和企业最高管理层对于税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对税务风险的容忍度。

(二)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为有效实施税务风险管理,企业须建立符合企业经营规模、所在行业、发展规划和管理现状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团队或税务管理岗位。建立有效的税务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涉税岗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确保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三)健全强化企业税务风险评估

健全并不断完善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程序和方法。要根据公司整体目标和职能部门目标,从管理企业风险和创造企业价值出发,识别、整理、分析与公司战略发展和业务流程最相关的关键风险。并就风险本身的固有风险和基于现有内控有效性之下的剩余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把握和预测税务风险的性质、影响程度和发生几率。建立税务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税务情况进行分析。当税负出现异常变动时,应及时分析并向公司管理层提交税务分析报告。大中型企业可统一聘请中介机构对各单位进行税务稽核,全面评估税务风险。

(四)完善税务风险应对机制和方案

在妥善完成对于税务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税务风险控制点,制订税务风险应对方案和备选方案,并对税务风险应对方案实施动态的跟踪、监控和优化。

(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考核机制

企业需要建立并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做到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标准设计合理和奖惩明确。同时,根据税务风险管理考核情况及时反馈税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时调整税务风险应对方案和机构人员,亦促进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之间形成主动积极参与沟通的合理环境。

六、结语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企业;创新

引言:

我国近年的发展状况良好,各企业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对自身的经营管理做了很多的改变,很多的中大型企业都将财务管理当作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以此来适应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建设。各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仔细研究如何将财务风险的概率控制到最低,要明白财务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企业发展的好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也在不断变革,这些变革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但是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要清楚的认识自身发展过程中时刻存在的风险问题,要正确的认识风险并且规避风险,这对于所有企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及管理

企业财务状况直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影响,而企业在运行的全过程因为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原因都会面临财务风险的问题。企业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共有四个特征,第一是客观性特征,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人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于企业全部的生产活动中。第二是不确定特征,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客观因素一直在发生着变化,无法对这些变化进行预测导致了财务风险的不确定。第三是可认识特征,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有效的统计、分析、评估来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判断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从而可以及时作出应对。第四是行为相关特征,在相同的客观环境下,企业人员的不同行为会造成不同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管理就是在知晓了财务风险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风险,从而使风险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这需要企业管理者严密关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融资、投资以及收益等内容提起足够的重视,进而分析潜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因素

财务风险存在于运行的全部阶段,而造成财务风险的原因也非常多,当将这些原因总结起来共有两个方面:

(一)内部因素

首先财务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因不同的操作会产生不同的财务风险,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去主动的探寻更深一层的财务管理问题,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缺少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另外如果企业的高层不能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也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其次如果企业对一个项目进行投资,而企业没有对项目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同时也缺少对自身财务状况的分析,因此就使企业的投资环境受到影响,最终使投资失败,企业也将因此遭受到巨大财务损失。最后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重合点太多,同时也缺少了对财务的监管制度,这样引发财务风险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二)外部因素

和我国经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正在不断完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财务风险。首先是货币的因素,如果出了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企业就会来不及供给资金,同时通货膨胀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使企业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来缓解,如此循环会产生更大的财务风险,有些企业甚至最后会因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而破产。其次是企业的资金因素,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会使企业的财务负担加剧,这种情况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偿还能力。同时有的企业为了实现更大的发展会选择借贷性的融资,我国的金融环境导致了企业大部分融资渠道都来自于银行,如果此时国家调整了银行的贷款利率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企业就会出现巨大财务压力。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创新

(一)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由于财务风险是暗中存在的、不可控的,但是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因此只要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各种财务风险的因素加以预防,便可以将财务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甚至是消失。这些预警机制的建立可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首先是企业重点指标,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利润定为重点财务指标,平衡企业利润和负债之间的比例,以免出现无力偿还的问题。其次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的财务部门应通过现金流量的编制,掌握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从而实现对企业支出的掌控。最后加强信息收集和反馈,企业要及时收集和财务风险有关的信息,财务部门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整理、分析、反馈,使企业高层能够根据信息制定出相关的风险规避政策。

(二)采取多元化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财务风险因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此物风险进行控制不能只采取一种方式,要和实际因素结合更多元的进行风险预防。首先改革企业的财务机制,让企业可以更科学更合理的进行财务管理,这要求企业关注市场以及国家政策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其次要做好投资管理,企业在对一个项目进行投资之前要对市场和自身进行评估,分析市场对项目的影响以及自身资金能否应付投资。第三强化对现金流的管理,企业除了要重视应收款的管理也要建立起客户的信用体系,做好客户的账龄分析,通过对客户的管理来提高账款的回收率。最后强化企业的财务预算,企业要以发展战略为基础来编制财务预算,企业各部门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提出预算方案,随后企业对各部门的方案进行分析整合制定出企业整体的财务预算方案。

(三)完善高素质的财务风险管理团队

人才是所有企业发展的必要资源,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来讲,合适的人才可以使企业最大化的规避风险,因此企业要将财务人才组织起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务风险管理团队。首先强化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向企业内部做财务风险知识的普及,使企业全体人员都对财务风险有个清醒的认知。其次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水平,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来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素质。第三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从财务管理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强化,同时也要观察现有人员是否适合本职工作,如果不适合可酌情进行替换和培养。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1企业金融风险概述

金融风险是会对经济主体的资产和收入产生不确定性影响的一种风险。从风险构成要素上分析,企业金融风险是由利率、证券价格和汇率等金融变量发生的非预期变动引起的,而这种变动包括以下经济、政治、社会三类事件,代表着在发生相关(经济、政治、社会)事件之前不能预先知道的变化。其中,经济风险才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1.1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公司的盈利和市场价值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企业会面临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等汇率风险,其中交易风险是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由可能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组成。折算风险代表的是功能货币在转换成记账货币时的账面损失,分为损益的折算风险和资产负债的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指汇率变动影响到企业的产销量、价格、成本等,从而使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或现金流量收到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1.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的变动给经济活动参与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使经济实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产生背离。利率风险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四类。其中,重新定价风险是最主要的利率风险,它是由对浮动利率而言的重新定价时间与对固定利率而言的到期日之间的不匹配产生的,只要存在重新定价缺口,就会带来利率风险;而基差风险,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而相应增加;当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时,不存在收益率曲线风险,反之则存在;期权风险是由银行客户行使隐含期权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该风险在中国商业银行日益突出。

2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

2.1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现阶段大部分电力行业的风险分析工具种类匮乏,尚未引进注入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力、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分析工具,因此总的来说,多数电力企业并未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企业对当前风险状况判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仅如此,电力企业的内控制度也亟待健全,如在诊断核心内控流程、优化相关内控方案方面经验不足。事实上,企业应格外关注风险管理,在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引用风险管理理念,以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2.2企业风险管理应用存在局限性

电力企业的金融风险,涉及生产、财务、市场、法律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也要关注到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合理规划。然而这种观点,并未被绝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他们认为只有占据资源最多的生产领域的风险管理才是必要的,在其他领域实行风险控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由此各级电力部门出台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和知道安全生产,实行电力部门生产区域的风险回避和善后处置,而忽略了其他领域风险的规范化管理。

2.3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秩序混乱

风险与风险之间能够互相影响,在工作中同时出现不同风险时,风险可能可以互相抵消,对工作不产生影响也有可能叠加在一起,加剧对工作的影响。对电力企业的部门而言,由于每个部门在风险管理上重视的东西各不相同,不同部门在共同管理上便存在漏洞,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工作产生风险。另外,很多部门希望企业管理层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中心在本部门上,向管理层描述时有意放大本部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的管理层错误估计该部门风险后果,分不清不同部门的不同风险的轻重缓急。

3改善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

3.1开展全面的风险管理

全面的风险管理要以全面的风险统筹规划为开端,将所有风险纳入管理体系的范畴。首先,依据企业的环境需求和发展战略,建立综合的风险管理领导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风险管理框架,在框架之下寻找适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管理方法。另外,企业应根据各部门职能责任分配对应的风险管理任务,在各部门之间构建起全员参与风险管理责任分配和监控体系工作的职责关系,促使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流程规范化,以切实地推进企业开展科学的风险管理。

3.2完善金融风管组织机构,实行动态风险监控

要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建设,明确和规范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在职责范围内各部门要在日常中实行风险动态监控,并通过分析机制运行效果的好坏及成本调整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不断完善风管体系和实施策略。此外,还要注重培育风险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丰富企业风管文化,实现更高层次的风管目标。要特别注意的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在于保持所有细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顺畅,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各方面协调解决。

3.3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增强金融风险管控意识

只有转变偏重生产领域风险管理的传统观念,给予金融风险同等甚至更大的关注度,才能为加强我国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扫清障碍。金融风险管理工作要求从长远的、全局的角度思考行为方式,企业管理人员应在风险管理文化方面做好统帅作用,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深度的沟通来逐步增强每一层级员工的风险意识,使员工不断地从实践经验中吸取教训。在宏观环境下,电力企业还要加强金融风管大文化的宣传,通过潜移默化地渗透影响员工的思考方式,从根本上转变风控观念。

4结语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步伐日益迅速,金融风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电力企业,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前瞻性,密切配合我国市场改革的步伐。总之,增强金融风险管理意识是基础也是根本,随后要建立完备的风管组织机构开展管理工作,同时要配合相关制度建设为风控保驾护航,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玲.金融风险管理的演进:动因、影响及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常雪峰.谈如何健全和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3).

[3]陈喜生.浅谈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与对策百科论丛,2010(01).

[4]郭祥梅.浅谈我国电力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J].低碳世界,2013,30(13):32-36.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篇7

1.企业风险管理(eRm)理论的一般框架。企业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管理理念或管理框架的最终形成,是由美国发起人组织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CoSo)在2004年9月提出的,标志文书是《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下称《整合框架》),这个框架是迄今为至企业风险管理最完善、最成熟的理论概括。CoSo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经由企业当局广泛参与,对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行多要点掌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整合框架》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8个核心要素,即,目标设定、内部环境、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回应、信息沟通、控制活动和持续监督,这8个要素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企业风险管理有4个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理想的eRm框架是通过对不确定性的管理增加股东价值,以共同的语言和要素安排,落实企业的上述4项目标。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与目标之间是一种紧密的支持与保证关系。

2.企业风险管理在我国中央企业的初步实践。在《整合框架》的背景下,2006年6月国资委根据《中a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中央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了系统规范,成为中央企业风险管理的权威指导文书。之后,一些省市区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文件,对《指引》的实际操作进行具体化。《指引》所称企业风险,包括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具体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指引》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流程描述,与《整合框架》中的描述大体相同。它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设定为五个方面:一是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二是确保企业内外部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三是遵守法律法规;四是通过企业制度安排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五是建立针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这五个方面的目标,分别对应着《整合框架》提出的4个目标。它将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区划为收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管理策略、提出实施解决方案和监督改进等5个阶段,分别对应着《整合框架》中的企业风险管理8大基本要素。

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本土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找到切合实际的本土化切入点

一方面,通过对《指引》的解读可知,与国资委以往出台的文件有很大不同是,过去国资委颁行的大多数文件都是在对企业大量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而《指引》则正好相反,它来自于成熟的理论,而且主要是国外的成熟理论,先于国内企业的管理实践。另一方面,每一个中央企业都有其特殊的行业特点、既有体制、历史传承、文化特色和企业员工队伍、管理当局的素质水平等,这决定了不同的企业在实施风险管理时应有不同的切入点或突破口,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找准影响各自企业主要经营管理领域的不确定性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实践。

2.建立起具有可操作组织规范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指引》都是针对企业所面临的时时处处都存在的各类风险提出的,都只是一个理论框架和方向指引,没有统一具体的模式。它要求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各个管理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营造风险管理的氛围,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等等。可见,无论企业风险管理理论还是《指引》,都没有为中央企业的现实经营管理给出一个具体的、可以搬来即用的药方,所以,将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指引》具体化为每一个中央企业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是当前我国中央企业需要下大力气去做的事情。

3.培育良好的气氛和合格主体

一般讲,一个良好的适合于特定企业的eRm氛围,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将企业的风险偏好与企业战略有机联系;二是能够保证企业的风险管理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的股东价值保持一致;三是可以提供鉴别和评估风险的工具,并有强大的企业舆论支持这些工具使用;四是企业各层面有统一的风险语言,和畅通的沟通管道。任何一个eRm框架都是在一定的氛围中由具体的企业成员最终实施的,没有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氛围,得不到企业各层面人员的支持,再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和《指引》都会流于口号和形式。

参考文献:

[1]滕青: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构建[J].经济管理,2007,(3):45~48

[2]陈颖杰赵阳:谈企业整体风险管理[J].商业经济研究,2007,(28):44~45

[3]张东毅:浅谈国有企业风险管理[J],山东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党报,2007,(3):11~12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篇8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防范;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087-03

引言

近年来,许多学者专家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河北金牛能源集团的杨军涛从引发财务风险、导致财务危机的原因、防范财务风险的主要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企业财务风险起因及其防范[1]。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黄飙从化解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前提、根本保证、重要手段、组织保障等方面对化解和防范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探讨[2]。北京建材经贸集团总会计师刘凤海从适应性新经济体制转变企业经营方式和理财观念,实现资本经营;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目标,实现资本增值;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等方面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观的转变进行了深入分析[3]。西安西电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的李媛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降低财务风险的有关措施[4]。还有周列平、吴利英、王全凤等学者或专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进行了研究[5~13]。本文将从企业财务风险概念入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角度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研究企业财务风险概念特征,更清晰地揭示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依次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为企业财务人员理解财务风险的发生、后果和应对策略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因其产生在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受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政策突变、决策失误、管理不当、资金流动不畅、投资收益评估不准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原因十分复杂。本文只对影响最明显的外部环境变化、内部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当进行简要地分析。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财务活动的外部环境是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是企业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涉及范围广,都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活动却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是企业难以准确预见和把握的,这势必会给企带来财务风险。由于企业缺少对环境敏锐分析和掌握,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是产生财务风险外部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作为企业财务决策只能是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和变化,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需要具备较好的发展能力。

(二)内部决策失误

企业内部决策失误对企业财务将造成重大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决策失误和投资决策失误。

1.筹资决策失误。(1)筹资规模不当引发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规模大小来确定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投资规模大则筹资就要多,投资规模小则筹资就要少。倘若投资规模大而筹入资金过少,企业就可能因此而失去良好的获利机会,或者使已投资在建的项目停建,企业无法获取预期收益,甚至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与此相反,如果投资规模小而企业筹入过多的债务资金,且企业自身不能合理充分运用和支配这些资金,就会造成资金闲置,不但不会增加企业的获利,反而会增加企业资金成本,引发财务风险,有时可能会导致财务危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98年1―11月份国有亏损企业的财务费用是532亿元,其中利息支出为517亿元,占全部财务费用的97%。国家在1998年曾三次降低企业贷款利息。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亏损企业的财务费用仍比1997年同期增长了16%。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负债太多,特别是长期负债居高不下,使企业包袱越背越重,潜在的财务风险隐患不断增大。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焦点自然就集中在筹资风险上。(2)资金来源结构不当。如果企业筹资总额中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比例不当,将对企业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借入资金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一旦企业经营出现偏差而未达到预期收益目标,到期偿还债务就会出现困难,甚至因不能偿债而破产。如东南亚危机发生后,亚洲许多国家的大企业纷纷破产,如日本的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世界著名的八佰伴百货公司、韩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公司中的大韩钢铁、中国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倒闭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结构不合理,盲目扩张,缺乏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即筹资决策失误。(3)筹资方式及时间选择不当。目前在中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股票发行、债券发行、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额外费用,减少企业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引发财务风险。如和记黄埔从1997年7月16日开始从香港出发,到欧洲、美洲、亚洲城市进行巡回推介债券。整个巡回推介过程中报告会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至推介结束,所收订单高达70亿美元。视此形势,和记黄埔也将最初发债10亿美元扩大为20亿美元。由于和记黄埔选择筹资方式和时机恰当,投资者反应热烈,获得了巨大成功。相反巨人集团1994年2月破土动工巨人科技大厦,总投资12亿元。大厦动工时为了筹措资金巨人集团在香港卖楼花拿到了6000万港币,国内卖了4000万元。到1996年底随着保健品销售量的急剧下滑,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巨人大厦一期未能按期完工,建大楼时卖给国内的

4000万元楼花按合同规定需要退还,并给予经济补偿,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陷入了破产的危机之中。而巨人集团投入巨资开发的华南第一高楼――巨人大厦,居然没有借银行一分钱,这种做法在当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是绝无仅有的。很多人分析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筹资方式选择不当造成的。(4)债务期限结构安排不当。债务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拥有的长短期负债的相对比重。债务期限结构的恰当安排往往被人忽略。若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就会加大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用于长期投资,那么当短期借款到期时,由于投资的回收期还没有到,可能会出现难以筹到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借款,由此引发财务风险,甚至致使企业破产、倒闭。

2.投资决策失误。(1)投资决策随意性大。部分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热衷于铺新摊子,盲目投资,造成严重损失,由此引发财务风险。本来是为了更大发展,因投资决策失误,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这种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巨人集团在原有主业的基础上,未能有效运用内部管理型战略与外部交易型战略延伸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巩固和发展核心能力,而在1993年、1994年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将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作为公司的支柱产业。在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尚未得到巩固的时候,巨人集团于1994年2月破土动工巨人科技大厦,总投资12亿元。冒然投入巨资,跨入一个自己完全生疏的行业,从而使企业的竞争优势无法得以持续存在。外加经济市场的变化,保健品市场下滑,造成巨人集团资金周转困难、财务危机,最终导致巨人集团走向破产。(2)投资评估不到位。很多企业在进行一项投资之前,往往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市场调研或到外地考察,发现在甲地此项目效益十分明显,未考虑本地环境和本企业实际情况,就认为投资该项目有一定可行性,未进行专业、全面的投资评估,在投资后引起财务风险,造成企业发展的危机。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分析评估得出投资该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及所谓多样化经营,未经深入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走向破产也就不足为怪了。(3)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在决策时未能科学、准确地估计环境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按照主观臆断决定项目投资,就很容易形成决策失误和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这种现象在家族式企业更容易出现,企业所有决策由一个人说了算,又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进行科学的投资可行性研究,未进行投资评估就盲目上马,结果导致发展态势很好的企业,因投资决策失误导致破产或倒闭。

(三)财务管理不当

1.企业财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等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导致财务运转不畅,效率低下,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例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其与上级企业猴王集团之间存在着混乱的财务关系,致使上市公司因猴王集团破产而出现严重财务危机。

3.流动资金等方面的管理不完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目前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普遍存在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状况。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还有很多管理不善的现象都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管理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1.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要将现有的财务管理内容仅限于营运资金管理继续扩展,逐步成为企业管理核心。企业应自上而下形成重视财务预算、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目标,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2.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程序,降低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如订立担保合同前应严格审查被担保企业的资信状况;订立担保合同时适当运用反担保和保证责任的免责条款;订立合同后应跟踪审查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减少直接风险损失。

3.建立完善的预算流程。预算流程包括预测业务结果的评估相关资源的需求,是业务目标实现的关键。战略目标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被分解到下层的业务单元后,预算将“自下而上”地逐层生成,下层单位根据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情况作出最佳的决策。

4.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尽力完善决策的流程,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切忌主观臆断。

(二)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或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它通过获利水平和利润指标反映出来,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现金流量这一企业生命线上的。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抽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现金流量预算。

2.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从资产获利能力分析,监测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利润资产平均总额)、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从偿债能力分析,监测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从经济效率分析,监测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产销平衡率;从发展潜力分析,监测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入净额);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三)加强筹资风险管理,优化的资本结构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风险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企业在借入资金时,应在慎重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筹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在资金安排上,企业筹集的资金的选择必须要满足匹配原则,即企业所筹集的资金的偿还期必须与其相应资产的变现期相适应。短期筹资的资金(如:短期借款,各种商业票据及贴现等资金)只能用于流动资产。而中期的长期的债务资金,(如银行基建借款、长期债券、融资租赁等)由于偿还期限较长,可以用于长期投资或变现期较长的固定资产(如:一般的机器、设备、大型的工具、器具以及运输工具等)的购建。而权益投资(如:实收资本,优先股等)则最好用于变现期很长的大型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大型运输工具,大型生产线等)的投资。企业之根据各种资金的偿还要求的不同,将所筹善解人资金的偿还期与资产的变现期相结合,既利于各种不同的资金高效利用,又保证企业按期偿还资金,是企业的资金流转能够正常进行。

(四)建立防范财务风险的御险机制

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首先,建立企业风险转移机制,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门或全部业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如积极参加社会保险等。其次,建立企业风险分散机制,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再次,建立风险应对决策机制,降低财务风险。如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最后,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阶段性控制工作控制财务风险,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入手,全过程予以监督考察。事前应做好企业的财务预测与计划,作好各种预算工作。事中应加强资金使用意识,把资金管理作为重点,确保投资效益,实现资金结构优化,减少企业收不抵支的可能性和破产风险。事后对于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要建立风险档案,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同类风险的再次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损失,应及时消化处理,若长期挂账,势必给企业今后的发展留下隐患。财务风险对企业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提高企业利润,增加股东财富,反之安排欠妥,它会加速企业亏损甚至破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每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以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杨军涛.企业财务风险起因及其防范[J].财会与审计,1994,(4).

[2]黄飙.浅谈如何化解和防范国有企业财务风险[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刘凤海.试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观的转变[J].企业管理,2006,(3).

[4]李媛.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J].财务管理,2006,(6).

[5]周列平.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当代经济,2007,(5).

[6]吴利英.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J].东方企业文化,2007,(11).

[7]王全凤.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文教群论,2007,(2).

[8]王德礼.中国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变革浅析[J].财贸研究,1993,(2).

[9]陈西年.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如何发挥财务管理作用[J].中国建材资讯,2005,(1).

[10]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1]王革非.企业财务管理的诊断与咨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篇9

关键词:外资企业;汇率风险;人民币升值;敞口头寸

中图分类号:f83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055-03

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人民币也很难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自由可兑换货币,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外资企业必须使用他国货币作为外贸收支的结算工具。另外,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买方占据贸易市场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对外贸易出口结算中,中国外资企业没有选择结算货币的优先权”。因此,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下,处于被动地位的中国外资企业必然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损失。现代企业会计早已摆脱传统的“报销、记账”工作模式,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会计师是否精于财务管理之道,将决定外资企业的未来生存发展空间。

一、外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一)出口贸易合同的条款约定管理

财务会计师要积极地参与对外贸易合同的签订工作,汇率因素应考虑在内,规定一个互相都能接受的风险比例作为合同的附加条款。由于对外贸易是双边交易的问题,交易双方都希望降低汇率风险,因此,在计价货币的选择上,双方很可能会产生矛盾。对外贸易双方可以选择的折中方法是:计价货币有利的一方要向不利的一方提供其他让利;软硬货币搭配的方式计价,双方共担风险;若双方相互持有债权与债务,可以选择同一货币计价。尽管,在国际贸易市场中,中国的外资企业处于被动地位,但是,如果会计师能够利用合同的有利条款,那么将会很大程度地降低汇率风险损失。作为企业的理财者,会计师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核算,更为重要的是“博学多才”,要及时地掌握国际贸易合同法规的相关知识。在对外贸易合同谈判中,会计师应把握合同条款的要素,力争做到“滴水不漏”。

(二)汇率风险敞口头寸的管理分析

买卖头寸平衡法是指通过调整外汇买卖头寸,来实现买卖头寸平衡的方法,外汇交易风险的敞口是买卖头寸的差额,因此,买卖差额为零就可以完全规避外汇风险。买卖头寸平衡法的运用并不是以完全消除外汇风险为目标,而是尽量减少外汇风险损失。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出口收汇与进口付汇、偿付外汇贷款的时间,来实现一定程度的买卖头寸平衡。买卖头寸平衡法是最基本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也是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法,因此,在外汇风险管理中,企业应该首先选择此法。交叉弥补风险是指将两种不同外汇的买卖头寸进行交叉平衡,从而规避外汇风险。交叉弥补风险必须选择汇率相对稳定的两种货币,例如,港币兑美元实行联系汇率制,可将这两种货币的买卖头寸进行交叉平衡。交叉弥补风险是一种低成本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企业先进行同一货币的买卖头寸平衡,然后,再寻求交叉弥补买卖头寸平衡的机会。

(三)外汇交易避险法的汇率风险管理分析

外汇交易避险法中的避险外汇交易与贸易、非贸易交易是相互独立的,在不影响交易对方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外汇交易本身,来管理外汇风险。随着近年来中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收汇期延长,企业急需解决出口发货与收汇期之间的现金流通问题。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方式不仅可以解决资金周转难题,还可以提前锁定收汇金额,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套期保值是买进或卖出与现汇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外汇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外汇期货合约,而补偿现汇市场所带来的实际汇率风险。外汇期权业务的优点在于可锁定未来汇率,提供外汇保值,客户有较好的灵活选择性,在汇率变动向有利方向发展时,也可从中获得盈利的机会。对于那些合同尚未最后确定的进出口业务具有很好的保值作用。期权的买方风险有限,仅限于期权费,获得的收益可能性无限大;卖方利润有限,仅限于期权费,风险无限。

二、外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数据检验分析

(一)汇率风险管理之前的企业盈亏数据分析

为便于分析问题,假设一家外资企业甲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在2010年1月4日,甲公司与国外进口商乙公司签订贸易合同,规定在未来的12个月内,每个月的15日为发货日,甲分12个批次向乙出口价值为usd7200万元的商品,每个批次usd600万元的货款于发货日之后60天结清。

2.在2010年1月5日,甲公司新上了一条国产的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人民币cny6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五年,提高生产效率30%,从2010年3月起,分12次付款,每月付款cny500万元。

3.在2010年4月15日,为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甲公司向中国工商银行借入资金人民币cny8000万元。

甲公司的外汇敞口头寸风险数据(如表1所示):

(二)外汇敞口头寸的风险管理分析

在前述的示例中,会计师没有运用任何的汇率风险管理措施,在人民币呈现显著升值趋势的背景下,外资企业甲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汇率风险损失。然而,如果会计师能够灵活地运用外汇敞口头寸管理,那么甲公司的境况将会有所改观。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国内的物价指数cpi呈递增趋势,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企业的融资成本将会有所提高。与此对应,由于美国经济景气度不高,美联储采取的是量化的宽松货币政策,美元的贷款利率较低。因此,甲公司应选择美元贷款,用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提高项目投资的收益率。在外汇敞口头寸调整后,甲公司的外汇敞口头寸风险数据(如表2所示):

(三)金融衍生工具角度的汇率风险管理分析

汇率套期保值就是利用价格变动的同向性,通过反向交易,平补现货的头寸,从而规避风险,是以期货的盈亏来弥补现货的盈亏。空头套期保值(shorthedging)是指处于现货多头地位的人,即持有外汇资产的人,为防止将来汇价贬值,在期货市场上,当前做一笔相应的卖出交易(当前卖,将来买)。多头套期保值(longhedging)是指处于现货空头地位的人,即持有外汇负债的人,为防止将来汇价升值,在期货市场上,当前做一笔相应的买入交易(当前买,将来卖)。

外汇期权交易的规则是:期权标的物价格上涨时,买权(看涨期权)的买方获利,而买权(看涨期权)的卖方亏损;期权标的物价格下跌时,卖权(看跌期权)的买方获利,而卖权(看跌期权)的卖方亏损。当预计期权标的物价格上涨时,就应该买入看涨期权,如果未来期权标的物的现货价格上涨,期权的买方将以较低的协定价格买入,再以较高的现货市场价格卖出,从而获利。当预计期权标的物价格下跌时,就应该买入看跌期权,如果未来期权标的物的现货价格下跌,期权的买方将以较低的现货市场价格买入,再以较高的协定价格卖出,从而获利。

三、结论

汇市行情预测是决定会计师能否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外资企业的财务会计师一定要掌握金融理财的知识。根据现行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汇市行情预测应结合基本面预测和技术面预测。基本面预测是指从国际收支、利率差异、相对物价、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公共政策、心理预期等方面来分析未来的汇率走势。技术分析法认为所有影响汇率的因素都会反映在汇率的走势上,因此,过去汇率的变动趋势也就反映了未来汇率的走势。技术分析法重点分析汇率的短期走势,而基本分析法分析外汇的内在投资价值及汇率的中长期走势。

当未来汇市行情的走势得到判断后,会计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外资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了。第一,在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时,会计师要把握合同条款的要素,一定要将汇率结算风险考虑在内。第二,会计师要充分地运用外汇资产与外汇负债之间的头寸调整机会,尽量地降低外汇敞口头寸风险。第三,外汇期货与外汇期权是存在交易成本和风险损失的避险工具,因此,金融衍生工具应作为汇率风险管理的最后选择。企业汇率风险主要集中于贸易与非贸易的交易风险,项目复杂、形式多样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在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师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英]保罗·威尔莫特.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m].刘立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陈玉清,宋良荣.财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戴德明.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永泽.会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5]曲永刚.外汇投资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analyzethemanagementofexchangerateriskfortheforeigncapitalenterprises

chenguang-zhi1,cuidan2

(1.departmentoffinance,dalianle-tingtechnicalelectriclineco.ltd,dalian116600,china;

2.departmentofindustry&commercemanagement,daliancollegeofvocation&technology,dalian116035,china)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篇10

关键词:企业发展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也逐渐增加,然而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也急剧增加。财务风险作为企业风险中的一种,它是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企业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财务风险与企业收益并存。在当今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考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分析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而提出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须解的问题,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所在。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管理措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在企业的一系列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不可预测的不确定性的原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真实获利与预期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企业的整个财务也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使企业蒙受损失。这种可能性就是企业财务风险。企业风险包括很多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就是其中的两个。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虽然不同,但他们彼此相互影响。企业在经营的时候,经营的资金一方面可以来自债权人,另一方面可来自所有者。企业在经营时,使用债权人的资金时,不仅要付利息,而且在缴纳完税之后,还要使企业获得净利润。然而一旦经营不良,企业盈利还不能支付利息的时候,经营就会发生亏损,导致企业必须拿权益资金来补够利息。企业如此就会发生负债经营,正是因为企业的负债经营所带来的的财务杠杆效应使得企业承担筹资风险,这种在不可预测未来收益效果的情况下,带给股权资本的附加风险就是财务风险。所谓财务中的杠杆效应是指,因为固定费用存在而产生的,当某一财务变量放生较小幅度变动时,而另一相关变量却以较大幅度发生变动的现象。债务筹资对一个企业股权资本的盈利增减程度的衡量方式有很多,人们习惯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表示。公式可表示为如下:

从以上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当杠杆系数变大时,每一股的收益变动也变大,而财务风险越大。企业一般通过债务融资来提高财务杠杆系数,从而导致了企业财务风险提高,权益报酬率也得到提高,然而这些正是权益投资人所期望的结果。而企业会由于财务风险而承受的到期支付本金和利息的压力,这些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企业的营业资金,有时甚至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三、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形式

由于当前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存在,使得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所以企业财务风险也将伴随着企业资金运动发生变化,其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1.筹资方面。我国目前企业所用的筹资方式主要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向银行借款,利用商业信用,利用留存收益,发行公司债券,杠杆收购和融资租赁。其中利用发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和吸收直接投资这三种筹到的资金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权益资金,余下的方式都是负债资金。所谓筹资风险就是指以上这些不同的筹资方式所带来的的资金配置不合理导致的经营效率低,进而导致企业不能支付本金和资本成本的可能性。筹资风险主要表现为债务的规模不合理,从而使企业负债过度。这些现象不仅会使企业浪费资金,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财务费用,使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处在一个不良循环的环境当中,必定导致企业发展滞缓。如果过大规模的债务出现会使资金利率过高,进一步提高筹资成本的费用。这些会使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变得不合理,最终导致债务到期过分的集中,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我们从上文中提到的公式可以看到,股本收益率会随着财务杠杆的增大而增大,随之财务风险也会相应的有所增大。企业都期望有一个最好的资本结构,然而这个最好的资本结构指的就是既考虑了收益和风险,对它们有所权衡,又非常适合企业本身的资本结构。还有,企业一旦对流动的负债有所管理,必然会使这些流动的资金效益有所提高。既降低了经营成本,也使得日常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综上可知,一个企业在筹集资金时的良好决策,对公司的经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如今金融市场竞争与发展都非常复杂的情况下,筹资决策一旦失利,会使企业蒙受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

2.投资方面。一个企业可以用来投资的资产有现金资产、存货、可发生交易性的资产等等。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因此在投资时必须考虑流动资产的多少和获利多少之间的关系,在它们之间做出最好的选择是企业良好发展的明智之举。投资风险就是指在这个选择之中,有时投资者也就是公司,在投资开始至结束的过程当中可能会由于决策和市场等一系列原因,而导致公司投资亏损,经济发生损失,于预期的收益发生巨大差距的可能性。这种风险的来源有多种比如:投资项目上的工艺技术没搞好,市场调查没做好,产品在市场的销售时机不好,不顾实际超出公司运营能力投资项目过大等等,这些都会使公司投资实际收益与预期发生重大偏差。

3.资金回收方面。企业资金回收是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决定于销售能否实现。企业在产品转化为资金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管理不善的决策,比如在销售产品决策方面,贷款回收方面,存货多少,信用是否良好等诸多方面,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财务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资金回收风险。

四、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个企业不管领导人多么明智,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想通过消除财务风险而加快公司发展和提高公司收益是不可能的。但完善企业财务的管理使财务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还是有可能的。要想降到财务风险,必须首先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原因,企业不可能消除财务风险,只能采取措施将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降到最低。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1.外部原因。所谓企业财务风险外部原因是指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所导致的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基本因素之一是宏观经济环境。一个公司经济效益的高低是随着宏观经济的环境和政策有所改变得。宏观经济的环境包括运行周期,物价水平,利率水平等。当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良好时,企业的盈利水平就会有所提高,财务风险也会有所降低。反之,盈利水平会下降,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也会相应提高。

(2)行业背景。对行业背景的分析是了解企业财务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包括行业发展的周期和阶段的不同,会使行业的投资价值也不同,与之而来的投资风险的在行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使得行业的投资价值不一样,随之给给企业带来的投资的风险也不一样。

2.内部原因。内部原因是带给企业财务风险的最根本的原因。

(1)资本结构方面的不合理。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指固有资金和所借资金比例不当。当这种比例不当时就会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有可能构成财务风险。一个企业举债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运营资金不足,当然会影响一个企业的经济盈利效益。

(2)投资决策方面的不正确。良好的投资决策对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正确的决策能够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当然收益也相应最大。然而一个错误或不会的投资决策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性的危害。

(3)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在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当中,由于财务认为对投资所缺乏的风险意识而给公司带来的财务风险也是每一个投资人必须考虑的。

(4)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覆盖面比较小,各部门间操作管理有偏差和漏洞,会给企业财务带来一定的损失,进而引发财务风险。

五、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提出的管理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正确的管理,会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进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就以上我们对财务风险的原因,提出了以下相应的管理措施。

1.提高每个部门领导的的财务风险意识。必须提高所有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因为对财务风险管理不是财务部自己部门的事情。每一个部门都应了解,调高各自的防范意识。

2.构建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认真做好对管理措施实施情况的汇报总结。并对管理措施采取高度统一的监督与控制。各部门各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各级之间建立良好的动态管理机制。

3.对筹资风险的管理措施。尽可能使筹集资金的来源多元化,使股权投资与债务投资能良好的结合起来。

六、结语

随着现在市场发展竞争的加剧,如何提高企业经济盈利,投资效益是每一个投资者关心的问题。通过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来源的分析,以及提出的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以很多好的帮助投资者将企业财务风险降低,进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最高水平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吕珂,李晗.《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Contemporaryeconomics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