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十篇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十篇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8:12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篇1

《公司法》框架体系内,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特点研究的开展,是当前公司法制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以二者概念、异同性为研究切入点,利用公司经营实践分析,开展了专项研究工作。这一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公司管理发展与创新提供支持。

关键词:

《公司法》;公司企业;经济特异性;组织独立性

随着2006年《公司法》的颁布与执行,标志着我国公司企业法制化管理进程的巨大进步。在十年的法制化进程中,针对《公司法》内容开展的各项研究工作,对于这一经济法律的落实与执行,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研究作用。但是在《公司法》研究过程中,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原则研究,一直是其法律研究的难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济管理研究者在《公司法》与我国经济法体系框架内,利用法律理论与实践研究手段,开展了这两项经济法律原则区分研究工作,为《公司法》理论研究的质量提高提供支持。

一、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理论探析

(一)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概念分析

在《公司法》经济管理框架内,公司企业的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是企业经营、经济管理与运行的基础。在研究中我们公司管理中秉承的这两项原则开展了分析工作,并进行概念定义。公司经济特异性,主要是指公司经营过程中,受到市场因素、管理理念、经济环境、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形成的特异性特点。如公司特有的经济管理模式、公司组织形态、资金使用情况等,都属于公司经济特异性表现。公司组织独立性则是指在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在法律与制度框架内,其经济、技术、管理、经营、审计等工作具有完全或部分的独立性。如独资公司中,在守法前提下公司对其资金具有独资操作使用的权利,其他任何人不得对其进行干扰。《公司法》中这两项原则的确定,在司法领域确定了公司经营的独立自主性,同时为公司经营与管理开展,提供了法律支持作用。

(二)实践中二者异同点分析

在公司经营与《公司法》运行实践中,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原则都得到成分展现。在实践体系中,这两项原则表现出了以下异同点。1.二者相同点分析。在二者实践运行中其相同点包括了以下三个点。首先是个性化特点。无论是公司的经济特异性还是组织独立性,都是公司个性化管理的表现。公司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表现的个性化,既是其经济特异化表现;而企业在管理中组织的独立性,也有着其管理个性化特点。其次是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无论是经济特异性还是组织独立性的形成,都不是单一性原因造成的,而是受到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如公司经济管理独立性一方面是企业管理经济规律影响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经济法中的明文规定。再次是具有法律与制度约束特点。无论公司的经济特异性还是组织独立性,在实际操作中都必须符合法律研究,即在《公司法》与《经济法》体系中,受到法律政策制约。同时除了法律约束外,我国各部门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如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企业登记制度等),也对公司管理这两项原则起到了约束作用。最后是两者都存在可变性特点。公司的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在特殊情况下都会出现变化可能性。如在公司经营中,受到企业并购、收购等经营工作影响,企业有可能由独资企业转变为其他公司下属企业,影响了企业的组织独立性。2.二者区别分析。在公司经营实践中,其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也存在以下区别。首先两者侧重方向不同。公司经济特异性主要表现在其经济运行与管理体系中。如投资构成、经济管理理念等经济问题中;而组织独立性则主要表现在公司的组织管理形式中,如管理系统、部门组成等组织形式中。其次是二者表现形式不同。公司经济特异性主要通过经济管理过程,如国家的财务与会计管理制度、财务报表、成本控制方法等因素表现;而组织独立性则是通过国家经济法律、公司内部组织组织制度等表现。最后是二者管理方式不同。公司特异性在管理中主要由企业内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如财务部、预算部等部门都是其财务特异性进行管理;而公司组织独立性则需要通过公司组织管理部门,如办公室、人事部门等负责。

(三)二者区分研究作用分析

在《公司法》研究体系中,区分公司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在实践工作中有着以下的实践作用。(1)便于企业管理分工的开展。企业管理分工中,明确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特点,可以为企业管理分工提供理论依据,便于分工的开展。(2)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在企业管理中,政府部门发挥着管理作用。但是无论是经济特异性还是组织独立性特点,都对管理部门工作提出了法律制度制约作用,便于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3)便于管理责任的落实。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需要在公司运行中落实管理责任。而合理区分公司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原则,对外可以落实经济、组织等政府部门对公司各项工作的管理责任;对内则有利于公司各部分管理责任的落实。

二、公司经营经济特异性表现

在《公司法》框架内,公司经营中的经济特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投资融资模式特异性

每个公司在企业初始资金投资,到追加投资、融资过程中都有着自身的经济特异性特点。这些特异性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以下几点影响。一是初始资金投入情况。在公司资金投入过程中,公司注册阶段的初始资金投入是公司最初的投资。由于公司成立过程中,其创始人自身的财务状况、创始人属于独资还是合资情况,甚至公司的经营理念等都会造成特有的经济特异性特点。如在《公司法》要求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3万元,同时允许公司按照规定的比例在2年内分期缴清出资。但是在注册中,不同的有限责任公司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注册资金。二是追加投资与融资特异性。为了企业发展与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开展追加投资与融资工作,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公司经营与管理情况就会造成其经济特异性特点。如在融资过程中,有限责任公司可通过贷款、股东增加投资等方式开展融资;而股份制公司除了以上方式外,还以采用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工作。但是其贷款与追加投资金额、股票发行方式与数理等都会因为公司资金需求、经营情况出现较大的个性差异。

(二)经济管理理念特异性

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是其经济管理的基础性内容,也是经济管理开展的必要因素。在公司经济管理过程中,其经济管理理念受到公司各种经济特点影响,管理理念也存在各种特异性特点。受到资金使用情况与资金特点影响,公司的资金管理理念特异性特点非常明显。经过企业经济管理研究者分析,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因素为利润、资产增值以及成本三种经济因素,合理配置这三种因素可以体现出公司特异化的资金管理理念。所以在公司经济管理理念可以分为以利润为中心、以增值服务为中心以及以成本为中心的三种管理理念。以利润为中心的资金管理理念,既是利用经济管理方式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增值服务为中心的资金管理中,既是利用公司资金管理工作实现企业资金增值。而以成本为中心的资金管理理念则将资金管理的核心确定为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企业根据其经济状况与资金运行情况,合理选择资金管理方法并配置其管理因素形成公司独有的管理理念。

(三)经济环境特异性

企业的经济环境包括了内部环境、市场环境与大环境三个范畴。这三种经济环境在相互影响情况下,公司都会形成特异性的经济环境。首先企业内部经济环境,主要受到企业资金存量、使用情况,负债资产情况,以及财务管理模式的等因素影响形成企业特有内部经济环境。如公司在负债与不良资产较多的情况下,其内部的经济管理环境就变得较为复杂,需要公司针对负债与不良资产问题开展专项管理。其次企业市场环境,主要受到公司经营、资产等经济市场因素影响,形成的特异化环境因素。如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经营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共同变化,就可以形成公司特有的市场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环境变化具有双面性特点,即有可能对公司形成正面影响,也可能是负面影响。最后经济大环境,主要是指国家政策、国际金融环境等具有不可抗性,同时影响性较大的环境因素,其可能是经济化因素,也可能与经济无直接关系的因素。如国家环保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等都属于这类经济大环境。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三种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异性是复杂的,其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是相互影响的。如在小型企业内部经济环境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国家鼓励小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形成的大环境变化,对于公司内部经济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四)财务管理特异性

公司财务管理是其经济管理最为直观的表现,其特异化表现在经济管理中也最为明显。公司财务管理特异性,在财务实践中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管理制度的特异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在国家有关制度约束下,根据企业特点自行制定的财务制度。所以每家公司的财务制度都会有公司自身特点。这种制度的特异性还与制度的设计者水平有着重要关系。二是管理方式的特异性。在公司管理实践中,每家企业在其特有的会计制度与经营环境下,都会形成特异化的财务管理方式。如特异化的成本管理方式、资产控制方式等,都具有公司的特异化特点。三是特异化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部门是会计人员。但是由于公司规模、出资情况等因素影响,其财务管理体系不尽相同。在小型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往往不成立财务管理科室,单纯依靠会计与出纳人员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而中型的公司企业则需要成立单独的财务部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在大型的公司中,除了财务管理科室外财务管理还需要监事会或独立董事的参与。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人员配置、水平等都是影响公司财务管理体系的主要因素。

三、公司经营实践中组织独立性表现

在了解外公司经济特异性原则后,我们在对企业组织独立性进行探讨研究。公司组织的独立性是《公司法》与公司经营市场规律决定的。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其组织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特征中。

(一)管理独立性

在我国的《公司法》中,明确的规定了我国公司的组织形式同时也明确了公司管理者对公司管理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管理组织形式的独立性。公司管理组织形式在《公司法》框架内与公司发起人与董事会决议下,其组织形式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如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组成中,企业有权决定董事会人数、组织形式以及董事长人选等。又如在公司管理科室的设置中,公司对企业内科室设置组织具有绝对的独立性。二是管理内容的独立性。公司管理过程中,企业在一般情况下对其管理内容有着独立性。如在人事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招聘、培养以及人事任命工作等,只需要考虑企业需求开展,不需要受到任何公司外部因素影响。三是管理方式的独立性。企业管理方式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实践措施。在其管理过程中,只要其管理方式在法律与制度框架内,就具独立性特点。如在企业销售管理中,只要销售方法在法律以及相关管理规定的要求下,企业可以采取任何有效的方法进行销售管理工作。

(二)技术研发独立性

公司技术发展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我国公司经营中技术研发过程具有绝对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在企业经营中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研发过程的独立性。企业在经营范围内,对于其产品或生产技术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在公司中具有决定的独立性。企业在完成决策后,既可以在公司内部开展研发工作。其研发过程中,技术研发的开始、实验、终止与结束过程,都有企业独立自主决定。二是研发方式的独立性。公司技术研发方式的决定,也是由公司内部独立决定。公司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可以采用独立研发、合作研发以及委托研发等各种形式。同时研发人员可以使用企业内部人员,也可以使用外聘的技术人员。这种研发形式的独立性也是其研发独立性的主要表现。三是研发成果使用的独立性。技术研发成完成好,公司在专利申请完成后公司对研发成果,具有自主的使用权利。这种情况也表现出了其技术的研发的独立性特点。

(三)审计独立性

公司审计过程属于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其规划在组织独立性特点中,主要是因为审计虽然属于经济管理内容,但是在经济管理制度中明确的要求了独立组织、开展等工作要求,所以审计过程具有明显的独立组织性特点。在公司财务审计过程中,公司在法律与管理制度框架内,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公司根据法律制度规定,以及公司形式公布审计结果。如在国有企业公司审计中,其审计结果必须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公布。而在股份制有限公司中,其审计结果会融进企业财务年度报告,向股东与股民报告。虽然这种公布义务是强制性的,但是其报告的编写制定都是有公司审计人员独立完成的。

四、总结

《公司法》及相关经济法律制度的颁布与执行,我国公司管理进入了法制化与正规化范围。在公司管理过程中,《公司法》框架内经济特异性与组织独立性原则的确定,对于公司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一研究的开展,对于公司管理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荣振华.<公司法>立法与司法解释互应影响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2]代激扬.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7.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公司绩效内部控制缺陷财务重述非标准审计意见

一、引言

大量研究表明,公司经营管理层若能够提供正面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意见,并且获得监事会或独立董事的正面意见,或者取得了外部审计师或保荐人的“无保留”核实意见,该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应当较高(张国清,2009)。鉴于内部控制质量的正面度量比较困难,因而大多数学者才开始转向以内部控制缺陷来反面度量内部控制质量。但目前国内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内部控制缺陷的文献较少,尤其是通过内部控制缺陷事实来作为信息识别与认定方面。故本文拟通过针对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的信息识别,从反面去考察内部控制,进而研究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由于内部控制缺陷毕竟是管理层自己评估并披露的,带有其主观动机,所以本文采用已经发生的事实,如财务报告重述、非标准审计意见、诉讼等分别作为内部控制缺陷的替代变量,以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2002年美国颁布SoX法案,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且需要经过外部审计审核,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主要涉及从法案实施之后的经济后果。BowmanandHaire(1975)采用Roe指标衡量公司财务业绩,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财务业绩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呈显著正相关。LangandLundholm(1993)通过对1985年至1989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分发现,当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绩效越不好的公司,其信息披露的评分等级就越低。prqwittet.al(2009)用内部控制综合指数衡量内部控制质量,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公司绩效。DeFondetal.(2002)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与公司的绩效负相关。Ge和mcVay(2005)发现,一项实质性漏洞的披露与公司的盈利能力负相关。Rahman(2002)认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和信息披露构成一个完整公司治理结构的联结框架,公司内部治理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企业业绩。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大都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即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二)国内文献就国内而言,近年来学者开始关注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缺乏且视角较为狭窄,主要集中在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及其市场反应的研究上,对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较少。尤其是通过财务重述、非标准审计意见等作为内部控制缺陷识别因素方面。周洋(2007)研究证明当上市公司出现财务报告重述时,公司很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田高良、齐保垒、李留闯(2010)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作为内部控制缺陷的替代变量,研究发现,经历审计师变更和财务报告重述的公司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钟玮、刘洋(2011),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模型,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公司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梁松、史本山(2010),利用来自中国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测度,结果显示,内部控制与市场绩效之间存在正向显著且积极的影响。蔡吉甫(2005)以2003年1251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回归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财务报告质量、盈利能力及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显著影响,即财务报告质量高、企业业绩好、财务状况正常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反之,披露的动力明显不足。

不难发现,西方学者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相关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浅显,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及其市场反应等方面,对于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及其修正的研究还尚未展开,且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欠妥。同时,从信息识别方面来研究内部控制缺陷的经济后果尚缺乏一定的经验证据。鉴于此,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分别通过三种迹象认定,识别内部控制缺陷,实证考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根据委托理论的观点,现代企业是以契约形式组成的多层次委托——关系的集合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系统的制约机制,可以根据委托关系划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因为股东的大众化使得股东放弃了经营权,而以委托的方式将资产托付于高层管理者经营,在此二者之间形成了第一层委托关系,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从而产生第一层次的控制关系,即从所有者角度出发,包括管理者本身实时监控的控制体系。其次,由于企业规模的大型化,业务的多元化、复杂化,高层管理者不得不再次通过授权将自身的委托责任分解给各部门负责人,由其完成。而各部门负责人又将接受委托的责任进一步分解到各班组员工,从而形成第二层、第三层委托关系,即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由此产生了内部控制的第二层,即从管理者角度出发,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控制。根据内部控制的两个层次,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方式与控制关键点,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梁丽,2009)。基于上述分析,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制度的安排,或者说是企业管理制度安排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成本、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绩效。从内部控制的本质而言,内部控制就是制衡与监督相互耦合的控制机制。如果公司建立了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公司的各个方面可以合理合规的规避风险,提高管理和营运的效率与效果。而反之,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较多的重要或重大缺陷,其就不能合理的保证资产的安全,进而触发企业的风险因素,最终导致公司经营活动的损失,经营业绩的下降。由此可见,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保证资产安全,提高企业的公司绩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通过传递的信号可将低质量或者有不利消息的公司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市场也会对此作出消极反映。通常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预期会下降,而那些没有内部控制缺陷迹象的公司则被认为是高质量的或有利好消息,其股价会上升。由于迹象本身会向外界传递一定的信息,外界就可以据此推断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上市公司以获取利润作为其经营目标,内部控制作为保证公司有效运营的措施,与公司的目标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内部控制有效的公司,其经营越有效率,盈利能力越高,从而公司绩效就越好,而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公司绩效相对不好。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1)公司绩效。目前对公司绩效的衡量一直是实证研究的难点。理论文献对公司绩效的衡量主要采用市场价值或会计利润等指标。国外学者(阿尔弗雷德拉帕波特、杰弗里等)关于公司绩效的度量,一般选择经济增加值eVa、市值与面值比以及托宾Q值等指标作为公司绩效的衡量指标。国内部分学者(向朝进、谢明、陆庆平等)认为绩效测评用企业价值度量。然而基于价值的绩效测评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Biddle(1996)证明eVa并没有显示出比剩余收益、盈余和营业现金流量三个指标更具有价值相关性;Dodd和ShiminChen(1996)认为eVa对股价多少有些预测作用,而Roa比eVa的预测性要好得多。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2004)认为,由于中国的证券市场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来说还不够成熟,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还有待规范,若用基于价值的指标来衡量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研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王化成等(2004)认为eVa在信息和增量信息含量方面没有显示出显著的优于净利润指标的特性。因此,国内大部分学者对公司绩效的衡量采用会计利润指标,陈晓、江东(2000)采用主营业务利润率、相对净资产收益率;陈小悦、徐晓东(2001)采用主营业务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徐莉萍等(200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综合的经营绩效指数;陈芸、彭春丽(2011)采用净资产收益率。因此,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将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公司绩效的度量指标,并在稳健性测试中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予以度量。

(2)财务报告重述。内部控制是受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过程,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资产的安全性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以及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CoSo-eRm,2005)。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阻止或发现财务报告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和漏报,为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因此,公司无论自愿还是被强制重新编制财务报表,都意味着管理层在财务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也意味着公司存在未被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即财务重述是内部控制缺陷迹象之一。Hogan和wilkins(2008)、Krishnanetal.(2008)认为,低效的内部控制加大了财务报告(有意或无意)错报的可能性,即有财务重述报告的公司很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Doyleetal.(2007)等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财务重述、企业重组或其他的坏消息。杨有红、陈凌云(2009)利用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的数据证明存在重大会计差错的公司其内部控制质量相对较低。齐堡垒、田高良、李留闯(2010)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中,将重大会计差错作为内部控制缺陷的替代变量。基于以上理论分析以及文献研究,本文将财务报告重述作为内部控制缺陷的替代变量之一。

(3)非标准审计意见。除了财务报告重述,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类型也是衡量内部控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相比,无论是出于提醒预期使用者对强调事项潜在风险的关注而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还是上市公司拒绝按审计调整建议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及审计工作范围受到限制而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审计报告,都表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阚冠卿(2009)通过分析2004年至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淮无保留意见的年报,发现这些年报反映出许多与内部控制缺陷有关的问题。陈丽蓉、周曙光(2010)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影响审计师变更的重要因素。李红(2012)以我国2009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风险与缺陷和非标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可见,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财务风险或信息的不确定性往往会更高。面对一个存在高财务风险的审计对象,为了规避风险,注册会计师更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鉴于此,本文将非标准审计意见作为内部控制缺陷的替代变量之一。

(4)控制变量。公司治理特征和盈利性等财务特征也是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在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时,我们需要对影响公司绩效的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因此,为了更好地考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根据Dan(1999)、DowandRaposo(2005)、GeandS.mcVay(2005)等学者的研究,选择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董事会规模(Boardsize)、董事结构(ind_Dir)、高管薪酬(ep)、高管持股比例(eoS)、股东结构(CR10)、成长性(GRow)、行业哑变量(industry)作为本次研究的控制变量。

四、实证检验分析

五、结论

本文对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公司绩效的替代变量,基于已有的研究,在衡量公司绩效的回归模型中加入内部控制缺陷的替代变量,拓展出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公司绩效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假设得到支持,即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具体来说,存在财务报告重述,非标准审计意见,公司违规三种迹象之一的公司,即认定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其公司绩效较低;其中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高管薪酬(ep),即其公司绩效的好坏正相关,即说明公司规模、高管薪酬以及公司的成长性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公司负债程度(LeV)的回归系数为负,表明其余公司绩效的程度负相关。而董事会规模(Boardsize)、董事结构(ind_Dir)、高管持股比例(eoS)和股东结构(CR10)与公司绩效关系并不显著。本文的结论,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改善经营环境,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即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上市公司应根据本公司现阶段的特点,如公司规模、财务特征、治理特征等,建立与自身相符合的内部控制系统,这样既能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又能提高公司绩效。然而,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去识别内部控制缺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同时由于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较多,本文并未完全考虑等,对于这些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再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有红、李宇立:《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会计研究》2011年第3期。

[2]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会计研究》2006年第3期。

[3]杨有红、陈凌云:《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会计研究》2009年第6期。

[4]周洋:《市场反应、价值相关性及影响因素——上市公司年报“补丁”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田高良、齐保垒,李留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管理科学》2010年第13期。

[6]钟玮、刘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选择与优化——以公司效率为分析视角》,《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7]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8]王化成、程小可、佟岩:《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会计研究》2004年第5期。

[9]单华军:《内部控制、公司违规与监管绩效改进-来自2007-2008年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1期。

[10]陈关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因素的实证分析》,《审计研究》2001年第5期。

[11]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审计研究》2005年第2期。

[12]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

[13]于忠泊、田高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真的有用吗——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资源配置效率视角的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

[14]prawitt,D.F,Smith.J.L,andwood,D.a,internalauditQualityandearningsmanagement,theaccountingReview,2009.

[15]w.GeandS.mcVay.theDisclosureofmaterialweaknessininternalControlaftertheSarbanes-oxleyact.accountingHorizons,2005.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管理

高校为了理顺校办企业体制,按教育部要求重新确立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学校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学校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对外投资经营管理职责,公司下属校办企业业务范围主要为服务类和科技成果转化类,服务类企业包括印刷厂、学生实习工厂、技术咨询公司等,科技成果转化类包括各种科技开发企业等。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按照《公司法》设立,由高校出资,实行企业化管理,执行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但在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上仍然受制或依附于高校,如果不对这三方面问题进行梳理和规范,势必影响公司经营决策,妨碍公司健康发展。

一、人事管理

在高校管理体制中,资产经营公司通常作为学校二级单位进行管理,其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一般由学校领导和公司负责人、人事、资产、科研、财务、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权实质上由学校行政人员行使,这些行政人员由于对公司情况不熟悉和经营业务不了解,导致决策的专业程度不高;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执行学校组织部门中层干部选聘程序,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各种待遇,人事关系仍在学校,性质仍为事业单位在职职工,薪酬执行学校处级领导干部标准甚至由学校发放,年度履职情况由学校组织和人事部门进行考核;公司年度目标任务由学校目标管理部门制定和考核,目标管理部门不了解公司经营业务情况,制定的目标任务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要么目标过高公司无法完成,要么目标过低致使国有资产不能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考核结果也就不一定客观公正。这种人事管理体制势必影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独立开展工作,不利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高校应规范资产经营公司人事管理,明确学校与资产经营公司的委托关系,改革资产经营公司人事管理体制。可考虑在董事会增加业务经营和科研人员,探索建立公司负责人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务任免和薪酬与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其绩效目标进行评估,制定专门针对公司的绩效目标管理和考核办法,促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潜能,推动公司顺利发展。

二、资产管理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资产大多属于学校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很多高校为了避交或少交“非转经”资产占用费,或者做大学校资产,在资产经营公司成立时,未对“非转经”资产进行清理以及产权确认,公司资产仍在学校资产账上反映;有形资产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公司新增资产的采购、管理和处置也由学校资产采购和管理部门负责;在有形资产中,房屋坐落在校内,比较分散,有的可能与学校教学和管理用房在一起,仪器设备等资产可能既用于科研又用于经营,无法明确划分产权;无形资产包括科研成果、专利等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由公司负责管理和维护的各种业务资质没有进行评估,价值无法确认;学校对公司资产行使了很多管理职能,价值无法确认。这些做法导致公司资产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不利于公司资产的规范管理,学校也无法准确计算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数额。高校应高度重视公司资产管理,一是对学校经营性资产进行清理,从实质上划转到资产经营公司,并进行产权确认;二是对经营性资产进行规范管理,按照企业资产管理办法,建账建卡,计提折旧,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通过规范确保学校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

三、财务管理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按照公司章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由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和经营“双轨制”职能的特殊性,其财务管理存在如下问题:1.高校为了防范公司财务和税务风险,通常委派一名总会计师或者财务人员到公司指导、监督和参与公司财务工作,这种做法对规范公司财务管理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来自高校,公司财务管理和监督必不可少地会引入事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模式,制度建立和会计核算参照事业财务执行,一是费用标准的制定可能参照高校标准,如有关差旅费、通讯费和交通费的标准制定。二是收入确认可能既采用收付实现制、又采用权责发生制。三是预算采用事业单位收支模式,缺乏完善的收入成本预算制度及分析制度等;四是投资由学校行政决策,投资论证不够充分、投资风险评估和控制不够,投资效果不够理想。2.由于前述公司人事关系不明、资产产权不分导致公司无法进行全成本核算,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3.由于历史原因,公司下属企业负责人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财务管理质量不高,项目业务及合同台账不够完整,长期往来挂账较多,下属企业之间互相投资,但投资方与被投资方账账不符等。4.由于公司下属高科技企业负责人和科研人员的关系与学校未完全脱钩,既负责公司经营,又进行科研活动,科研人员将项目收入纳入企业,而将经营成本由学校科研项目承担,导致企业虚增利润等。这些问题导致公司财务信息不能准确和完整地反映公司管理和经营成果,不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高校应加强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一是提高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树立企业财务理念,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二是建立建全公司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三是加强公司下属科研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将其科研收入和成本全部纳入科研企业,按项目进行核算,以完整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四、结论

高校应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资产经营公司规范管理,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工作,重点要在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进行规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企业创新,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蒋敬东《加强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若干建议》,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篇4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盈余管理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Lobo和zhou(2006)首先对萨班斯法案推出前后的上市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后一个阶段操纵性应计利润有了很大的减少;其次作者使用Basu建立的估量会计政策保守性的模型进行了测试,发现自从法案推出后,上市公司确认损失比确认利得迅速。

ashbaugh-Skaife(2008)研究了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较差或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管理层将无法区分会计信息的优劣性,从而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噪音大大增加。另外,管理层很容易对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进行干预,通过各种手段来误导公众,因此其会计信息质量较低。

Guthrie(2010)对chan,Farrell和Lee等人的研究做了进一步延伸,将样本按应计项目的高低分层,分为高的正向、高的负向、低的应计项目三组,对比了内部控制有缺陷的公司与没有缺陷的公司的应计利润,发现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更容易利用可操纵应计利润进行盈余操纵,无论是正向操纵还是负向操纵。

altamuro和Beatty(2010)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质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建立及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抑制盈余管理活动。

Skaife等(2013)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和关联交易盈余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公布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与没有公布缺陷的公司相比,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更高。而关联交易是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手段之一,可见具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活动。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008年起,我国进入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管制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程度有所提高,为研究内部控制提供了可观察数据。但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内部控制是否能够促进盈余质量的提高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我国学者们的研究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一种认为内部控制披露降低了公司的盈余管理;另一种认为内部控制披露与盈余管理无关。

1、内部控制披露与公司盈余管理相关说

张军、王军只(2009)以上交所2007年数据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对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发现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之后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存在显著的降低,内部控制审核可以提高会计盈余质量。

深圳迪博(2009)构造了内部控制指数,以修正的琼斯模型估算出的盈余信息质量作为因变量,内部控制指数作为自变量,对内部控制与利润操纵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表明,盈余信息质量与内部控制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的加强有助于减少上市公司对利润的操控,抑制盈余管理的行为。

2、内部控制披露与公司盈余管理无关说

张国清(2008)以2007年a股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关系。他以提供正面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鉴证的公司为内部质量的鉴别依据,以琼斯模型及修正后的琼斯模型为盈余质量的度量,采用了七种指标度量可操控性应计,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未伴有高质量的盈余,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也没有伴随盈余质量的提升。

于忠泊和田高良(2009)从会计信息稳健性、可操控应计利润和资源配置效率三个方面考察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作用,发现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与审核对会计信息稳健性、可操控应计利润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母子公司不完全契约隐性契约财务控制控制环境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集团发展迅速,但部分集团财务控制状况却不容乐观,成员公司存在违法经营、盲目扩张、会计信息失真等行为,严重威胁着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研究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绩效影响因素,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对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母子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核心层具有代表性,本文以母子公司为例探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效率问题。现代契约理论认为,母子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耦合体。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客观事物不可证实性以及人类的有限理性,现实中的契约总是不完全的。为弥补契约的不完全性对母子公司交易效率的破坏,母子公司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财务控制体系包括正式契约和显现契约两部分。在解决利益冲突的过程中,显性契约协调是基本形式,仅提供了大致的规则框架,其作用是有限的,起主导作用的是企业文化、声誉和信任等隐性契约。显性契约越不完全,隐性契约就越具有发挥空间。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家能力具有异质性、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特点。企业家能力是企业成长的源泉,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不仅可直接提高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效率,还具有培育企业文化、获取员工信任、积累声誉资本等效用。本文借鉴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成果,将母子公司正式财务制度即显性契约的运行情况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将子公司治理的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等隐性契约,以及影响隐性契约(如信任、声誉)的关键变量,即母公司管理者能力、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构建了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研究框架,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以验证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母子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耦合体,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客观事物不可证实性以及人类的有限理性,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契约总是不完全的。契约的不完全性是母子公司实施财务控制的逻辑起点。为防止子公司机会主义行为对母子公司交易效率的影响。母公司需要对子公司实施控制。财务控制是母子公司交易控制的核心。母子公司财务控制体系从静态角度看,体现为各种财务管理制度,是一种显性契约;从动态角度看,表现为各种财务控制行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不同的交易需要用不同的契约结构来治理,以节约交易成本。制度也是一种契约。不完全契约理论将制度、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组织文化、企业声誉和信任等更广义的概念纳入母子公司财务交易治理的分析框架中,从而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视角。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效率不仅依赖于财务制度等显性契约的履行情况,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文化、信任和管理者声誉等隐性契约的有效程度。这一观点与内部控制理论具有逻辑一致性。内部控制理论揉合了系统论、控制论和权变论等理论的思想。系统论认为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控制论要求对控制对象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并注重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及时性以及信息沟通的质量,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全性对交易的影响;权变论则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强调组织内外环境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应相互匹配。不同的控制环境影响着管理控制系统的模式与内容(张先治,2004)。内部控制绩效受到控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内部控制理论注重控制环境中的企业文化、管理者诚信等“软控制”的作用,认为“软控制”的影响范围和控制效果超过“硬控制”(即控制活动),且制约着硬控制的效率。内部控制包括治理控制和管理控制,而财务控制属于管理控制。因而,内部控制理论也可以应用于财务控制研究之中。但内部控制理论却对企业能力在控制绩效和培育隐性契约方面的作用关注不够。企业能力理论则对此提供了补充。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资源、核心能力和知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能力对于企业能力的形成、培育与积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能力的源泉。企业家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特点,属于异质性人力资本。综上所述,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效率不仅受到显性契约的影响,更受到隐性契约和企业家能力的影响。隐性契约还对显性契约的履行情况产生影响。借鉴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范式,本文将子公司治理的有效程度,企业文化,以及影响隐性契约的关键变量企业家能力、企业家诚信和道德观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将显性契约履行情况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探讨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尝试提出如下研究框架,如下图(1)所示。图(1)说明四个含义:财务控制环境对财务控制行为产生影响;财务控制行为影响财务控制绩效;财务控制环境对财务控制绩效产生影响;财务控制环境通过财务控制行为对财务控制绩效产生影响,即财务控制行为在控制环境和控制绩效之间产生中介作用。

(二)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体现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在目标导向的财务控制体系中,控制行为和控制目标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控制行为的选择和运用都是围绕控制目标来进行的。Luo、Shenkar和nyaw(2001)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控制行为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内部控制体系中,控制活动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与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组织文化能够对组织效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一观点得到众多学者的一致认可。Besanko(1996)等人研究指出企业文化创造价值的途径:文化简化了信息处理量,允许个人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日常的工作;文化弥补了正式契约(制度)的缺陷,减少了企业中监督个人的成本;文化提高团队理性,使员工趋向共同的目标,降低了讨价还价成本,并促进了更多协作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张颖、郑洪涛(2010)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等是影响内部控制目标有效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a:母公司企业文化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组织文化与组织有效性的过程模型理论认为,组织文化对绩效的影响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以不同程度的人为、社会、心理和历史渗透方式在组织内部传播,并与氛围营造、行为控制、组织学习、战略形成、领导和差异化等组织运作的动态过程交织在一起;组织文化对上述过程的影响又受到要素一致性、符号力量、战略匹配度和权变灵活性的限制(Saffold,1998)。显然,企业文化不仅对控制绩效产生影响,还会对控制行为施加影响。企业文化通过氛围营造、组织学习等影响企业成员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进而影响到员工工作行为,包括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方式等。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a:母公司企业文化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a:母公司企业文化通过财务控制行为正向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

母公司管理者具有诚信、正直等优良品德往往更容易赢取子公司的信赖和信任,稳定子公司的预期,减少讨价还价等各种交易成本,直接提高控制绩效。母公司管理者的诚信和道德观还会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集团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影响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工作态度,进而转变成一种诚实守信的组织承诺,并影响员工行为;另一方面,主导集团内部的信用机制,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有着信用的心理契约,管理者对信用契约的遵守或违背将影响着员工的信用行为。母公司管理者的诚信和道德观有利于在集团内部建立起广泛的信任关系,从而使母子公司更容易协调与合作,大大提高控制绩效。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2B: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H3B: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B: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通过财务控制行为正向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资源、核心能力和知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能力对于企业能力的形成、培育与积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能力的源泉。企业家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特点,属于异质性人力资本。企业家能力具有多个维度,理论研究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综合了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最为相关的四种能力,即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企业家能力不仅是企业成长的源泉(man,2002),还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handler,1994;贺小刚,2006)。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C:母公司管理者能力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企业家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还通过培育非正式制度(隐性契约)进而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产生影响。企业成长和发展中的知识和能力积累表现为企业组织惯例化的过程,组织惯例作为组织内部控制的一般机制,不但是企业内部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节约的重要来源,而且是企业之间成长中长期动态差异的重要原因。母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信任、声誉资本和高效的组织惯例,能使子公司行为更好地符合母公司控制意图。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C: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C:母公司管理者能力通过财务控制行为正向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不仅受母公司治理有效程度的影响,更与子公司治理有效性直接相关。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意图要通过子公司董事会传递到子公司管理层,最终贯彻到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如果子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权力过于集中,失去制衡,将会导致子公司被内部人控制,母公司控制意图也无法得到真正落实,母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得到扭曲。而随着管理层次增加,委托链条拉长,交易复杂化,子公司治理低效将导致母公司难以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监督。相反,子公司治理越有效,母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就越容易得到有效执行,母子公司控制绩效也就越好。通过对我国企业集团因子公司财务失控而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的诸多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案件发生的表面原因是子公司内部控制出现问题,但根源却在于子公司治理的失效。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D:子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程度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H3D:子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程度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D:子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程度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关系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

(三)控制变量企业规模是研究企业控制的重要变量,一般来说,公司规模越大,层次越多,链条越长,对子公司控制的难度就加大。但另一方面,公司规模越大,企业就有足够的资源推行规范科学的财务控制,并将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在集团内推广和复制,大规模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因而,企业规模对财务控制有利有弊。本文参照2003年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根据企业销售额将企业规模划分大、中、小型三类。

(四)问卷设计本课题组采取等距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李克特(Likert)5分量表来进行问卷设计。为确保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尽量采用国内外现有文献已经使用过的量表,再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加以适当修订,作为收集数据、检验数据的工具。

(1)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划分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方式分类紧密相关。而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方式的划分,理论界并未形成共识。在西方已有文献中,对管理控制方式的研究较多;而财务控制分类方式则受管理控制分类方式的影响较大。本文综合上述观点,结合多年从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实践经验及问卷访谈情况,将集团财务控制方式划分目标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三个纬度,其中,目标控制包括财务战略控制和预算目标控制。过程控制可从控制要素和控制环节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要素控制包括组织控制、人员控制、信息控制、制度控制和资金控制;要素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基础,不管是目标的实现,还是对各种财务活动及结果的控制,都离不开要素的支持。环节控制包括资产处置控制、投资控制、融资控制、担保控制、税务控制、财务风险控制和审计控制。过程控制涵盖了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每一项业务活动都会和财务产生关联:过程控制既包括了纵向层面的业务活动(投资、融资和经营),也包括横向层面的财务活动(资金、信息、风险和税务等)。结果控制和目标控制相对应,结果控制包括绩效考核控制和审计考核控制。可以看出,该控制体系是一个交互纵横,相互作用的系统,可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行为进行全面的刻画。根据上面分析,本文将财务控制行为可分为目标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三个维度,故财务控制量表亦从这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由于没有现行的量表可供使用,部分问项参考了王昶、陈志军等编制的管理控制量表和王丽敏26等编制的财务控制量表,并进行了相应调整修改;部分问项则自行开发。共编制了20个题项的“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量表”,并进行了专家一致性评估,以能否描述“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特征”为标准,对所有测题分“是否全面”、“能够描述”、“不能确定”和“不能描述”四类进行评估,删除了多数专家认为关联性较强的3个测题,然后在小范围内进行预测试,最后得到17个题项。其中目标控制4个问项、过程控制10个问项和结果控制3个问项。

(2)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企业文化包含多个维度。本文参考了王昶、陈志军编制的文化控制量表,设计5个问项,分别从行为规范、协调合作、人力资源政策取向、高层管理者及客商的选择标准、共同价值观等角度对企业文化进行测量。根据管理实践经验和问卷访谈情况,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否诚实守信,注重品德操守;二在员工晋升、奖惩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是否公平公正;三是否言行一致,处处以身作则。故本文从此三个角度对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进行测量。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参照man(2002)、贺小刚(2005)等人的研究成果,综合了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最为相关的四种能力,即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本文从这4个维度进行测量。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参考国外学者CubbinandUech(1983)、DemsetzandKenneth(1985)、Hart(1995)、FamaandJensen(1983)、williamson(1996)等,以及国内学者席酉民(2000)对于企业集团的研究和李维安(2003)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衡量指标等观点,从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大会和监事会执行相应功能的完善程度进行测量。

(3)财务控制绩效。本文将财务控制绩效定义为财务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借鉴我国财政部2008年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规定,将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目标划分为合规目标、安全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5个层次,分别从这5个角度对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测量。

(4)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的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将大型企业取3,中型企业取2,小型业取1。

(四)样本及数据收集本课题的样本数据收集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广东省国资委相关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广东省下属国有企业集团内部下发问卷;二是请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主管培训工作的机构,利用其举办mBa课程进修班等各类培训班的机会,请学员当场填写回收。三是利用课题组成员和本单位的社会网络关系,请朋友、同事和客户联系在企业集团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帮忙填写。问卷大部分来源广东省内,其次包括广西、湖北、北京、江西和黑龙江等地区。最终回收问卷313份,有效问卷206份,问卷的有效率为65.8%,样本特征见表(1)。本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1)预试阶段。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专家和企业届人士进行访谈,并归纳总结,初步设计测量量表,然后在本单位所属集团公司进行预测试。根据预试结果,在听取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调研问卷进行了修改,删除了信效度不理想的题项,得到正式量表。(2)正式调研测试阶段。将正式问卷在上述渠道发放,进行测试。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环境与绩效分析本文对上述进行分析。

(1)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有效性分析。效度检验先进行因子分析的适切性考察,Kmo检验值为0.894,大于0.7,表明适合做因子分。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01,拒绝了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矩阵的零假设,也支持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公共因子,抽取标准为特征值大于1,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降低各因子的综合性,并以因子荷载大于0.4为标准确定题项的维度归属。分析发现量表中的题项Cp6(属于控制过程类)在其它公共因子的负荷较高,超过0.4,且被归于目标类,故予以删除。再次对剩下16个题项进行分析,可得到3个成分,累计方差解释度为69.161%,所有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荷载在0.440~0.895之间,而每一题项在其不所属的成分因子中,其因子荷载均小于0.4。同时,量表中的各题项能很好的归类,因而,控制行为量表均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sa信度系数来考察所使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结果显示σ系数为0.922,大于0.8,表示问卷内部一致性非常好。检验结果如表(2)、表(3)所示。

(2)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有效性分析。信度检验显示各影响因素的σ系数均大于0.8,表示问卷内部一致性非常好。效度检验先对各影响因素问卷进行Kmo和Barlett检验,Kmo值均大于0.7,显著性水平p均小于0.001,表示各影响因素问卷取样适当,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经过eFa分析,各影响因素量表只能提炼出一个因子,而且各题项在该因子上的负荷均在0.60以上,所以不必再进行CFa分析。在以后的测试中,可以取各问项的简均值作为各相应变量取值。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3)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有效性分析。信度检验显示各影响因素的σ系数均大于0.8,表示问卷内部一致性非常好。效度检验先对各影响因素问卷进行Kmo和Barlett检验,Kmo值均大于0.7,显著性水平p均小于0.001,表示各影响因素问卷取样适当。经过eFa分析,各影响因素量表只能提炼出一个因子,而且各题项在该因子上的负荷均在0.49以上,所以不必再进行CFa分析。在以后的测试中,可以取各问项的简均值作为各相应变量取值。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二)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模式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表(6)给出了样本中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各控制环境、控制行为、控制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均显著。研究假设得到初步验证。以上相关分析的结论与本研究所提出的主要假设相契合,说明了进一步验证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的必要性。

(三)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对控制环境、控制行为、控制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7)、表(8)所示。(1)控制行为对控制绩效的假设检验。将控制行为、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一表(7).模型F值见表(8)为10.873,p值为0.001,整体检验显著。控制行为对控制绩效有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有负向影响。模型①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1得到验证。(2)控制环境对控制绩效的直接作用检验。将自变量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以及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因变量控制绩效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二见表(7)。模型F值见表(8)为11.068,p值为0.001,整体检验显著。对控制绩效影响较大的变量依次是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影响不显著而被剔除模型。模型二中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2a、H2B、H2C、H2D得到验证。(3)控制行为在控制环境和控制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首先,将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以及企业规模对控制行为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三见表(7)。模型F值见表(8)为6.111,p值为0.001,整体检验显著。对控制行为影响较大的变量依次是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企业规模对控制行为影响不显著而被剔除模型。模型三中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3a、H3B、H3C、H3D得到验证。然后,将预测变量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中介变量控制行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因变量控制绩效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四表(7).模型F值见表(8)为6.877,p值为0.009,整体检验显著。对控制绩效影响较大的变量依次是控制行为、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影响不显著而被剔除模型。模型④中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4a、H4B、H4C、H4D得到验证。综上所述,控制行为在控制环境和控制绩效之间中介效应的四个条件均得到满足,本文的假设都得到验证。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发现:母公司控制行为与母子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显著正向影响着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通过控制行为部分中介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说明控制环境的直接效应均大于中介效应。控制环境中,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对于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影响是最强的。而母公司规模对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研究得到如下启示:(1)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不仅受控制行为“硬控制”的影响,还会受到控制环境“软控制”的影响,且“软控制”的作用效果大于“硬控制”。这说明在母子公司实际交易中,显性契约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显性契约本身具有不完全性,只是提供的一个关于交易规则的大致框架,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隐性契约,隐性契约不仅对显性契约产生影响,还能弥补显性契约所留下的“漏洞”。这一结论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传统的经典理论认为契约不完全会降低交易效率,导致投资无效率。本文的结论否定了该命题。原因正是由于企业文化、企业家的信任和声誉等隐性契约弥补了显性契约的不完全空间。这一结论具有普适性。说明组织的生命力不在于组织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严密,而在于组织文化、信任和声誉等异质性要素。企业集团要保证控制目标的有效实现,就必须重视企业环境的建设,发挥文化,诚信,声誉在组织体系内的影响力,并组建科学的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保持基业长青的关键要素。声誉不仅可维持交易,消除机会主义行为,还具有激励效应。合理的治理结构可使得集团的控制机制高效运转。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权利配置的基础和起点,决定了企业权力的来源,企业治理结构不仅关系财务控制的效果和效率,对企业其他管理行为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目前处于转轨时期,各方面制度还不健全,要弥补制度不健全对交易效率的影响,企业集团更要重视隐性契约的培育和建设,才能保证集团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制度越不完全,企业文化、企业家声誉、企业家的能力也就越具有发挥空间。(2)企业家应重视自身能力的建设和品德的修养。企业能力不仅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还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而企业家能力是企业能力的源泉。企业家能力不仅可直接为集团创造效益,还可组建隐性契约,如培育企业文化,建立信任机制,积累声誉资本、创造高效的组织惯例,获取子公司及其员工的心理认同和信赖,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使母公司的控制意图得到更好地执行,最终提高财务控制绩效。集团各项财务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能力作为支撑和保障。方法可以复制,能力却无法复制。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异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是提高财务控制绩效的关键所在。加强企业家能力建设对于我国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的企业经常出现“因人兴事,因人费事”的现象,这说明企业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家能力残缺或不平衡将会阻碍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严重时甚至会为集团的发展带来灭顶之灾。因而,母公司管理者应持续加强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能力的培养,针对自身能力的不足有意识进行弥补和完善,保持各种能力平衡性。此外,企业家应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注重诚信,保持正直、公平和公正等优良品德。(3)控制环境、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作为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的设计框架,还为集团财务控制问题的诊断提供思路。当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效果不佳,控制效率低下时,不仅要关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合理,更重要的是分析控制环境是否存在问题,尤其是要重视母公司管理者的能力和品德情况。财务控制低效或者失效是由于控制环境出现了问题。研究框架不仅体现系统论和权变论的思想,还融合了企业契约理论和能力理论的观点,并注重了对管理者个体特征的分析。深化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内涵,提高了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

*本文在广东省2012年度会计科研立项课题“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及母子公司财务控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11091)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2]道格拉斯·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聂辉华:《契约不完全一定导致投资无效率吗?》,《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5]张先治:《控制环境与管理控制系统演变》,《求是学刊》2004年第3期。

[6]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年第5期。

[7]贺小刚:《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8]金高波、李新春:《战略联盟中的信任机制:一个理论评述》,《中大管理评论》2001年第1期。

[9]李海、张德:《组织文化与组织有效性研究综述》,《外国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3期。

[10]张颖、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审计研究》2010年第1期。

[11]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第三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程晓陵、王怀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审计研究》2008年第4期。

[13]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基于系统和整体效率视角的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14]张先治、戴文涛:《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7期。

[15]姚颐、刘志远、李冠众:《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会计研究》2007年第8期。

[16]巫升柱:《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系统构建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5期。

[17]王丽敏、李凯:《国有大型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评价及实证分析》,《财会通讯》2010年第5期。

[18]王昶:《母子公司管理控制行为特征研究》,《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8年。

[19]陈志军:《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查尔斯·奥雷利:《公司、文化与承诺:组织中的激励与社会控制》,《组织管理:综合观点选读》1989年。

[21]陈志军、董青:《母子公司文化控制与子公司效能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1期。

[22]汪建康:《基于子公司主导行为的企业集团母子公司治理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3]williamson,o.e.the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takingStock,Lookingahead,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2000.

[24]man,t.w.Y.entrepreneurialCompetenciesandtheperformanceof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intheHongKongServicesSector.Doctorpaper,FromDepartmentofmanagementofthe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2001.

[25]Chandler,G.n.&Hanks,S.H.FounderCompetence,theenvironment,andVentureperformance,entrepreneurtheoryandpractice,1994.

[26]mayerrc,DavisJH,SchoormanFD.anintegrativemodeloforganizationaltrust,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5.

[27]inkpenac,CurrallSC.thenature,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ofJointVenturetrust,Journalofinternationalmanagement,1998.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篇6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规范内部控制奠定了基础。2010年五部委再次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使我国内部控制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1]而美国早在1936年《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中就首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起步晚,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和制度体系,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较早,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Bodnar(1975)通过建立数据模型衡量内部控制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新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不但没有提高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反而导致了内部控制可靠性的下降。[2]Barfield(1975)使用时间序列模型定量分析内部控制的效果,并详细研究了各种内部控制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但是由于企业实务中使用内部控制模型的成本较高且对公司数据的完整性要求较高,所以应用并不广泛。[3]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近年来才发展起来。林斌、饶静(2009)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发现内部控制投入资源大、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的成长型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主动披露企业内控情况;而财务状况不良、组织结构频繁变动、上市时间较长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司不愿意进行内部控制披露。[4]胡为民(2012)从企业内部控制战略出发设计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并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作为基本评价指标,在对内部控制基本指数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后,构建出内部控制综合指数,并利用所构建的指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主动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效果更好。[5]

我国学者主要集中于内控理论和评价指标的研究,而本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运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丰富国内内部控制的研究,具有必要性。本文统计数据来源于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中的2340家上市公司。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薄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运行效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许多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投入成本高而运行效果差,忽视内部控制对公司运营的长期作用,致使公司内部控制局限于形式而难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内控制度设计不合理,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尚不完善,国家内部控制体系尚不健全,公司内部控制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有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过于死板,盲目照搬照抄知名企业内控制度而忽视企业自身情况,导致内控制度执行难度大、执行效果差。

(二)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经济和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上市公司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致使上市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系统风险。因此,增强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本文的统计中,只有15.6%的上市公司明确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超过80%的上市公司并未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也没有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做出披露。由此可见,我国上司公司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尤其是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会给上市公司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内部控制监督不力

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效果的监督和反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我国,常见的内控监督机构是监事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并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则能极大地提高内部控制的运行效果。本文统计数据显示,54.6%的上市公司建立了内控监督机构,而接近半数的上市公司未建立内控监督机构或内控机构受控于总经理,不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四、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发达国家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法律体系已经比较健全,尤其是2004年出台的萨班斯法案对内部控制进行了一系列严格而具体的规定。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在制定内部控制相关法规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是切勿盲目照搬照抄,而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达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针对管理层内控意识不强的问题,可定期管理人员培训、借鉴知名案例进行教育宣传等方式增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内控制度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公司可通过部门专业人员(如内部审计人员、事务所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的检查、完善和再设计。此外,提高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独立性,防止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凌驾于董事会之上,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

(三)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工作是提高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监督和制约管理者权利的下放,即管理者合理授权。同时健全公司预算机制,并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预算执行效果好的部门职工和负责人,给予适当奖励;预算执行效果差的部门负责人则进行适当惩处。还需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条例,包括管理权力的约束与制衡、职工的部门调动和定期轮岗等。通过风险管理机制,保持上市公司对风险的敏锐性,争取更多时间进行风险应对,减少公司损失。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篇7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因利益的不一致使得人(经营者)产生损害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等行为,因此产生了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对R&D投入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以期为我国的R&D投入研究提供参考。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R&D投入的影响研究

(一)股权结构由于技术创新是一种投入较高、周期较长、不确定性较高的活动,关注企业长期发展的股东对技术创新持支持态度,而风险规避型的经营者常常为了满足个人效用而阻碍了技术创新活动,更偏好于回收期较短、回报率较可靠的投资项目,而不愿意选择投资回收期较长、回报率较高的R&D投入。

Hill和Snell(1988)对94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这表明大股东趋向于增加技术创新投入。Francis和Smith(1995)研究了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股权分散的公司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或者有重要外部大股东的公司相比创新较少,它们倾向于购买而不是内部研发。Yafeh和Yosha(2005)则认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R&D投资成反向关系。因为,当股权高度分散时,公司可以通过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融得足够的资金,从而有效地避免个人股东的“搭便车”行为。

根据LeechandLeahy(1991),徐晓东、王霞(2006),文芳(2008)的实证检验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R&D投资强度之间呈“n”型关系。这些学者认为,当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比例达到优势表决权的要求之前,公司的控制权和决策权由公司经理人拥有,此时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处于相对分离状态,问题主要为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问题;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股东有能力和动力对公司的经营和投资决策进行监督,经理人会因为监督而不能偷懒,而此时第一大股东还没有能力进行掏空行为盗,在此期间,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提高对有益于公司价值提升的R&D投入有正向的影响;但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继续提高,所有权激励的正效应将被掏空行为的负效应所淹没,在此期间,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有益于公司价值提升的R&D投入有负面的影响;当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达到了绝对控股水平时,控股股东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违规收益开始小于违规成本,控股股东不再偷盗,所有权激励将极大的降低成本,在此期间,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有益于公司价值提升的研发投入有正向的影响。

(二)董事会关于董事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方面,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会使企业具备技术创新所须的专业技术知识、管理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各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但是另一方面,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难度加大,董事会程序繁琐导致决策缓慢,董事会效率下降,很难有效发挥监控功能,管理者更容易实现内部控制,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下降。Lipton和Lorsch(1992)指出,当董事会的规模超过10人时,因协调和沟通所带来的损失会超过因人数增加所带来的收益,董事会效率降低,也更容易被公司经理控制。因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优董事会规模则取决于企业的董事会规模扩大对技术创新两种效应的均衡。

关于内外部董事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与内部董事相比,外部独立董事可以更加有力监督控制管理者,降低管理者短视行为。weisbach(1988)实证研究表明,以外部董事主导的董事会结构要比内部董事主导的董事会更易于在公司业绩滑坡时更换总经理。很多研究也发现,外部独立董事会减少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引发的成本,外部独立董事可以促进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Chung等和Boone等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公司外部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与R&D比重正相关。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外部董事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当涉及到不确定性和风险的项目时,内部董事能够掌握充分的信息,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与评估研发项目,降低了研发的不确定性;而外部董事由于受到时间、精力等因素的约束,对公司内部信息匮乏,很难看出管理者行为所带来的长期效应,因此,外部独立董事更偏好于财务控制,而非战略控制,会阻碍公司内部的技术创新活动。Hoskisson(2002)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独立董事抑制R&D的投入,而内部董事促进了R&D的投入。周杰、薛有志(2008)研究结果表明,在股东单位任职的董事通过其积极的监督以及所具有的信息优势对R&D投入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独立董事、内部董事和董事会规模与R&D投入水平不存在显著关系。

(三)股权激励根据理论的观点,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趋向于公司长期价值最大化,追求风险性的R&D投资所带来的高回报,而管理者的目标除了公司利益以外,还包括工作的稳定性、个人身体健康和声誉等。当两者的目标不一致时,就会导致公司在R&D投资决策上产生利益冲突。因此,虽然R&D投资能够给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但是,由于管理者无法象股东一样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风险,管理者必须承担较大的职业风险,尤其当投资失败时会遭受解雇的威胁。此外,以公司财务业绩指标为基础的评价体系,也使得管理者倾向于那些可测量的短期性投资而对长期性的风险投资望而却步。即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不一致,导致管理者缺乏动机从事R&D投资活动。很多学者的研究也发现,管理者经常通过缩减R&D投入来满足个人效用。因此,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总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阻碍公司技术创新的投入水平,产生成本、造成了公司价值的损失。因此,有必要给予管理者一定的股权激励,以克服其规避自身风险的短视行为,从而增强其从事R&D投资的积极性。nakahara(1997)的研究认为最高管理层对研发的支持力度是促进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此,Balkin等(2000)建议,对保持公司创新能力的管理层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股权激励。在股权激励对R&D投入影响的实证中,大部分的实证结果都支持了这一观点。

国外学者在股权激励对R&D投入影响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Levin等(1987)的研究发现,企业激励机制是企业R&D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Dechow和patricia(1991)实证发现未持有企业股权的Ceo会在自己任期的最后几年里减少R&D支出,而持有企业股权的Ceo不会。Holthausen和Sloan(1995)等人检验出赋予Ceo更高的长期激励比例,会提高公司的专利产出的数量及质量,对公司未来的技术创新有积极的作用。Zahra(2000)、miller(2002)等学者的研究结论均表明,总经理持股可以减少股东与总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使总经理与股东风险的态度趋同,经理的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Jianfengwu和Rungtingtu(2007)考虑到公司的业绩与资源的闲置性,利用面板数据检验了Ceo的股权激励与公司的R&D支出间的关系,发现公司的业绩越好,或者闲置资源越多,Ceo的股权激励对公司的R&D支出的正面影响越强。Harley和Roy(2002)、wu和tu(2007)实证结果发现,股票期权激励会正面影响企业的R&D支出,前者则还发现纯股票激励会对企业的R&D支出产生负面影响。

国内学者刘伟、刘星(2007)和周杰、薛有志(2008)以及唐清泉等(2009)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证明了高管持股与企业R&D投入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权激励有利于降低管理者短视倾向,增加公司的R&D投入,但刘伟、刘星(2007)的研究认为这种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高科技类上市公司中。冉茂盛、刘先福、黄凌云(2008)建立高新企业股权激励和R&D支出的契约模型,认为存在管理层最优股权激励比例和最优R&D投资量,给予管理层股权激励会提高管理层选择的R&D投资量,但随着股权激励比例的增加管理层的自增大,对管理层进行R&D投资的激励作用程度会下降。李丹蒙、夏立军(2008)考察不同产权下高管持股对R&D投入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这种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控股公司里。文芳等(2009)考虑了高管特征对R&D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机制对公司R&D投入的影响因高管年龄的不同而不同。

也有学者的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与R&D投入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eng和marganet等(2001)认为对管理层采用长期激励与公司的R&D投入没有相关关系。唐清泉等(2007)的研究结论认为,我国当前高管持股太低,股权激励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利益趋同”效应,认为当前我国企业与短期薪酬密切相关的epS、Roe以及销售收入增长对R&D投入的激励作用大于长期激励。

(四)产权性质产权性质不同决定了企业面临的激励和约束不同。国有控股企业,债务融资方面政府和银行往往对其实施软约束,债务融资相对比较宽松,能保证研发活动的资金流。但相对于私有的企业,国有企业存在着更加复杂的委托―关系,国有经济的产权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激励不足和约束软化的弊病。

近年大部分研究均认为,减少政府所有权或增加私人所有权有利于企业创新,私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拥有更多的创新动力和更高的创新效率。印德尔米特.吉尔等(2008)认为,国家所有制和创新之间有强烈的负相关关系。李丹蒙、夏立军(2008)研究发现,非国有控股(主要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显著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事R&D活动的自我激励可能更强。文芳(2008)实证检验发现,股权制衡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因控股股东性质不同和股权集中度的不同而不同,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股权制衡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R&D投资强度的激励效应由强到弱的股权类型依次为:私有产权控股、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控股、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

(五)R&D与机构投资者如今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Shleife和Vishny(1986)等学者认为,机构大股东的存在可以减轻股权分散所造成的“搭便车”行为对公司治理的损害,减少关联方占用资金,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同时机构投资者能够对公司管理施加压力,促进公司增加研发投入。但也有学者提出相反观点,认为机构投资者的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并不一致,缺乏管理企业的相关经验,不太可能改进企业的决策。

Baysingeretal(1991),Baysinger(1997),wahalandmcConnel(2000),

wahal(2005)等学者研究认为,大股东的机构股东类型与公司R&D投入正相关。HansenandHill(1996)、Baysinger(2003)等发现高比例的机构股权与较大的R&D出正相关。BrickleyandSmit(1998)将机构投资者分为三类,即压力敏感型机构、压力抵抗型机构以及压力不确定型机构。研究表明,只有压力抵抗型机构愿意并善于通过企业治理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最大化。

而Gedajlov(2003)的研究发现金融机构持有的股权比例与资本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KeeH.Chung,peterwright,BenKedia(2003)研究发现则认为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对R&D投入的市场价值和资本支出的影响不显著。

(六)R&D投入与高管特征高管任期方面的研究,大部分实证结论认为Ceo任期过短无法制定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延长Ceo任期有利于企业R&D投资,但过长的任期容易使Ceo丧失创新的兴趣和对工作的新鲜感,不利于企业增加R&D投资。miller(2000)认为,出于个人声誉的考虑,Ceo任期越长,其所经营和管理的企业的R&D投资越趋于保守。Bushee(2002)还观察到当接近离任或退休时,Ceo有很强的动机减少研发费用。

高管年龄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大部分实证结论是高管年龄与R&D投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越年长的Ceo年长高管的体力和精力都有限,更加在意自己的职业声誉,不愿做出组织变革,更趋向于选择保守的财务策略,增加R&D投资的可能性较小。Hambrick和Fukutomi(1997)认为,由于年长Ceo在对待风险的态度上比较保守,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困难较大,相反,年轻的Ceo更加喜欢冒险。

刘运国、刘雯(2007)研究发现高管任期与R&D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管是否离任与R&D支出呈显著负相关,高管年龄与企业R&D支出之间存在较强的反向关系。李丹蒙、夏立军(2008)研究发现高管任期对于R&D强度的负面作用主要来源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这可能是因为在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创始人及其家族担任的高管可能更容易处于盘踞地位。

文芳等(2009)同时研究高管任期和高管年龄对公司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任期特征对公司R&D投资的影响因高管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青年组的高管任期与公司R&D投资强度显著正相关,而高龄组高管任期对公司R&D投资强度有负面影响。

高管教育程度和职业经验对R&D投入的影响,Ham-brick&mason(1984)、wally和Baum(1994)等实证发现,高管所受教育水平和其技术职业经验都对公司R&D投资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力。文芳等(2009)实证检验结果也发现高管技术职业经验与其所受教育水平都对公司R&D投资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我国R&D投入研究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在公司治理结构度R&D投入影响方面的实证研究已经达到较深入的程度,但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由于我国企业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环境差异较大,需要在我国特殊的环境背景下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由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日趋重要,因此加强研究机构投资者对R&D投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集中度、产权结构等方面,缺乏董事会和机构投资者等方面对R&D投入影响的相关实证研究。另外,还可以结合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和制度环境来研究,考察外部环境是否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R&D投入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HillCwL,SnellSa.externalControl,CorporateStrategyandFirmperformanceinResearch-intensiveindustri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88,(9):577-590.

[2]周杰、薛有志:《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R&D投入的影响―基于总经理持股与董事会结构的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第3期。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篇8

2018年,本人年初继续参加了集团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21天,全年其它时间在公司企业管理部上班。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指引和国内外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本人在学习和工作上都取得一定成绩,同时也还存在诸多不足。现报告如下:

一、学习方面

1.本年度完满完成了集团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的系统学习,深受启迪,并提炼出“心正、思维、实干、学习”八个字作为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

2.认真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受鼓舞,也时时提醒自己要从大局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

3.比较深入学习了哈佛商学院克里斯托弗教授的《跨境管理》、佳能总裁御手洗富士夫先生和伊藤忠商社总裁丹羽宇一郎先生《一流公司的价值》和大前研一先生的《无国界的世界》等专著,同时在工作中,注重学习勘探开发主业和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二、工作方面

2018年,企业管理部坚定“一张蓝图干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大力推进“十二五”国际化建设规划的落实,通过取消大区公司、整合国家公司、动态调整海外组织机构、优化技术支持体系,实现了“公司总部-国家公司”两级扁平化管理体制,切实发展了海外项目一体化技术支持模式;通过持续改进公司总部部门职责、公司规章制度及内控权限指引,基本建立了海外与总部以及总部部门之间权责清晰、各项经营管理有章可循的运作机制;通过Kpi指标调整、目标分解以及总部部门绩效与生产经营指标挂钩机制的设计,切实建立了“突出质量和效益”的绩效导向。

(一)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

1.撤销了西亚-北非大区公司和俄罗斯-中亚大区公司,至此全面取消了大区公司的管理层级,实现了“公司总部-国家公司”的两级扁平化管理体制。

2.整合俄罗斯中亚大区公司、UDm项目部和萨哈林分公司,成立了俄罗斯国家公司,同时,进一步调整完善了加拿大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基本实现了“一个国家、一套班子、一套人马管理所在国所有项目”的运营模式。

3.研究提出了调整集团驻外各机构管理体制的建议方案,并报集团批复实施。

4.撤消了公司各海外机构的新项目开发部、公司总部信息部。局部调整了伊朗公司、安哥拉公司和美国公司的内设机构。新成立了埃及公司、科技管理部以及安哥拉公司、巴西公司、美国公司、哥伦比亚公司北京技术支持组和海外项目北京技术支持综合组。

5.调整巴西公司、加拿大公司、埃及公司和俄罗斯公司按大项目公司进行管理,目前公司共有10个海外机构适用大项目公司权限。

6.调整了温菲尔德公司的业务定位和内部架构,进一步理顺了温菲尔德公司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7.研究提出了公司与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成立国际化经营管理研究中心的合作方案,切实保障了公司国际化经营管理“软实力”的研究。

8.研究提出了海外公司董事会事务运行机制改进方案,明确董事会秘书职能和纽带作用,确定法律合同部为董事会事务归口管理部门,建立董事会事务办理流程,进一步完善了董秘的内部配备机制等。

9.组织完成了公司总部部门职责评审,对公司总部19个部门职责进行全面梳理和调整,重点完善了项目评估管理、科技管理、资产管理和股权管理等工作的职能分工。

(二)运行机制持续改进

1.组织修订完成公司内控制度体系,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细则》(2018年版),同时,利用海外人员回国机会,将《内部控制实施细则》(2018年版)逐一向海外机构做了解读和对接,并通过编制《海外机构内控实施指南》和直接协助等方式,切实为海外机构加强内控管理提供了支持和服务。

2.组织开展了季度内控测试和年度综合检查评价,完成公司业务层面所有流程的内控测试,发现内控缺陷**项,监督整改**项。

3.组织制修订公司规章制度21项,公司现行有效规章共125项。组织翻译涉外制度67项。分类整理海外机构和国际先进油公司成熟规章流程范例525项,切实为海外机构健全制度体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4.建立健全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研究编制形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法》,为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和海外项目真正落实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奠定了基础。

5.组织修订了公司《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海外机构Kpi指标及权重实现一项一策,总部部门绩效与公司Kpi全面挂钩,各项Kpi指标和加减分指标的监管主体清晰明确。

6.组织完成公司2018年Kpi指标分配、责任书签订、年度考核以及专项奖励评审。2018年共考核25个责任主体,其中a级6个、B15级个、C级4个、D级0个,评出先进单位5个,评出专奖8个。

(三)其他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1.组织开展了集团公司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奖的申报,共五项成果获得集团公司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分别是:西非公司提交的《国际油公司接管整合与发展的创新实践》,获一等奖;企业管理部提交的《海外石油勘探开发业务国际化管理体制的创建与应用》,获一等奖;哥伦比亚公司提交的《海外油气综合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二等奖;工程部提交的《海外钻井工程管理体系文本化建设与应用》,获三等奖;发展计划部提交的《海外油气项目动态经济评价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获三等奖。

2.研究提出了《国际油气合作管理指南编制方案》,并由耀仓董事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启动会议。方案明确了指南编制目的、纲目、组织保障、职责分工和时间计划。这项工作将为公司实施反向改造和加快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3.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启动了公司八项资源优化重点工作,分别是: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十二五”发展规划优化、海外油气资产结构优化、海外投资经营风险管控优化、海外机构差别化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及配置优化、HSSe管理优化、海外项目财税结构优化和海外项目成本回收优化。

4.完成公司《投资结构、注册机构、海外项目台账》(2018版)和《内部管理机构台账》(2018版)的修订。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篇9

内部控制盈余管理相关性

一、引言

在《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前,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采取自愿原则,因此内部控制研究多集中于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较少,法案颁布之后,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出强制性规定,为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盈余管理主要包括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类,会计选择盈余管理主要通过会计手段,利用会计处理方法(政策、估计等)选择的方式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主要通过构造交易活动,采用对交易的性质、时间和内容进行刻意筹划的方式进行。由于法律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的空间逐渐缩小,公司将更多地倾向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以琼斯模型等为代表的传统度量方法,可以识别会计选择盈余管理,但无法识别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及其构成。因此,深入探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否降低上述两种类型的盈余管理,从而提高公司的盈余质量,是一个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话题。

二、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

(一)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关联度低

Hogan等(2008)的研究则认为,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质量,二者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公司和那些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二者的盈余质量并没有显著地不同。张国清(2008)将信号传递理论应用于内部控制自愿性信息披露领域,采集2007年度a股公司内部控制相关数据,对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验证。他从应计质量的角度来度量盈余质量,主要是基于业绩调整琼斯模型计算的超常应计。他得出的结果不支持内部控制状况良好的企业会有高盈余管理水平。于忠泊和田高良(2009)指出内控评价报告的披露与审核并未有效地抑制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李斌,王奇杰(2009)以2008年度江苏省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采用横截面Jones模型,发现在控制了公司的一些内在特征和治理因素之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未伴随着高质量的盈余,内部控制质量得到改善并没有伴随着盈余质量的提升。范经华,张雅曼,刘启亮(2013)以2008至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是以替代方式还是以互补方式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较小。

(二)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关联度高

武民强(2010)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关系。他用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数和盈余质量经典计量指标衡量内部控制质量和盈余质量,并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公司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水平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的加强有助于提高企业盈余的持续性、可预测性和价值相关性,同样可以减少上市公司利润操控。方红星等(2011)以2009年度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他以扩展的琼斯模型,对样本公司进行分行业回归,计算会计选择盈余管理。最后得出的结论为: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除操控性酌量费用以外);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尤其是获得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内部控制鉴证与盈余管理存在自选择问题,在运用两阶段处理效应模型控制了自选择偏差后,研究结论更为稳健。周宝源、李爱丽(2011)选择了2008-2010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了2008-2010年上述公司三个年度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文章选取可操纵的应计项目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并且运用修正的琼斯模型来计算上市公司的可操纵应计项目。最终得出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其盈余质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高校产业公司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62-01

针对高校校办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提出了“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防火墙’,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全国各高校纷纷改制,大部分的高校改制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资产经营公司。通过改制,将高校与校办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把高校的无限责任转变为以实际出资人承担的有限责任,实现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进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和管理方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公司核心竟争力和经营能力,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但各高校在对这些公司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本结构、财务管理体制、持续亏损等。如何强化高校产业公司的财务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产业公司效益,是目前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产业公司存在的问题

1、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高校产业公司目前大部分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大股东一般都是高校,其余一般由职工个人以工会持股、法人单位的形式投资。由于公司考虑所得税费负担的问题,往往在会计报表上反映的是微利或负利润,这就给投资者的分红带来问题,一些公司老总在考虑职工呼声的前提下,采取变相将分红的股利以工资、奖金、福利费等形式记入成本,对于国有的资本收益就不会考虑,就给国有资产带来损失。

2、有些产业公司持续亏损。高校产业公司设立是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持续亏损必然侵害了股东的利益,造成所有者权益的下降,就会给自然人股东、法人股东和国有股东的资本带来损失。

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造成内部监督控制效率低。高校产业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一般参照高校的财务管理规定来执行,由于产业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在会计制度的执行上也要符合相关《企业会计法》的规定,公司老总作为法人代表,在财务签字上“一支笔”,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财务监督和制约不到位,内部控制失效,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出现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

4、财务治理体制失调。高校产业公司存在资金管理松散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的普遍现象,相当多的公司资金收支缺少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使用混乱,导致现金流量不平衡,有的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资金管理不严,体外循环现象无法避免,投资随意性大、恶意沉淀资金、周转慢、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日益显露。另一方面,由于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问题,完善财务治理结构的必要手段,而高校产业公司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存在激励机制很不完善的现象。经营者的激励与业绩相关度低,绩效考评走过场,没有与公司经济效益、员工利益挂上钩。

二、强化高校产业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产业财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理念创新。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人才的流入,企业就没有新鲜血液的流入,企业只会越来越衰败,产业公司应该以人为本进行财务管理,多考虑财务人员的切身利益,通过财务管理措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对企业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产业公司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完善公司领导的激励机制,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迸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朝着组织确定的目标奋发努力的过程。

3、强化产业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首先要通过国有资产的资本化和国有资本的市场化,盘活国有资本,实现资本增值,以次构建并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基础性环节。其次要贯彻实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对公司的战略、财务状况、内部管理流程、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以及公司的创新和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的综合考察与评价,给公司以全面、综合、科学的评价,对于我们开展对国有资本营运的评价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4、优化产业公司的资本结构,降低国有资产的流失。将公司的资本构成进行优化,实现资本的多元化。对多数产业公司来说,优化资本结构就是通过引入多个投资利益主体,来改变原有公司单一的股本结构。可以采取减持国有股比例、提高法人股比例等。从优选和监控经营者的角度来说,法人股股东是最理想的选择。它们比国有股东代表者有动力,更加注重自身的投资收益,又比个人职工股有能力,因为它们的股全相对集中,有利于形成较统一的意见,而且它们也有经营管理及控制的经验。从而强化对公司的监督作用,以达到降低国有资产的流失。

5、完善产业公司财务制度,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公司财务活动、确保公司财务安全、支持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障。内部控制和监督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管理重点。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在实际中的运用是相当复杂的,要想把其运用到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中,使公司内部管理更加规范,经营良好,公司自有财产的安全得到保护。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能够切合高校产业公司管理结构,为公司发展服务。应坚持“预防控制为主,事后检查为辅”的原则,依靠程序制约,人员配置真正做到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明确经济责任制。重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内部审计区别于外部和政府审计有其优势,发现公司问题的几率更大,对公司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意义重大。公司应重视高校内部的审计报告,并认真对待审计结果。

三、结束语

高校产业公司的财务治理将是一个复杂的、渐进性的过程。如何处理好高校与产业公司、公司领导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平衡是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重要环节。产业公司只有在共同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上强化,在人才培养、资本优化、公司制度和内部机制上不断完善,才能发挥高校产业公司“产、学、研”的优势,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廖兴黎.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和控制问题探讨[J].财会研究,2010(2)

[2]奚尊校,沈玲.试论高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0(2)

[3]许秀梅.成熟期企业激励方案探析[J].财会通讯,2010(2)

[4]万立全.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