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十篇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十篇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2:50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篇1

主负责活动项目以及队伍管理。

副队长职责

主负责队伍日常事务运作。

队长与副队长负责总体规划,事务决议,总体协调,规章认定,工作考核;领导和指导各部门的行动,是队伍主要负责人。

行政部职责

1、主要负责“青年自愿团”各类活动的组织和队伍管理活动;项目策划与开发。

负责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联系、组织、策划、开展,加强协会与福利机构、各高校青志队、社会义工等慈善公益组织之间联系,促进本协会与社会外界的相互了解,拓宽志愿活动的思路,向外树立本协会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2、负责队伍制度整编以及队员的奖惩评优的工作。

负责各项活动的安排和总结,学期的总结与评优。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纳新制度、竞选制度、评优制度等内部制度的修改以及队伍管理等,是促进整体工作顺利运转的中枢。

理事部职责

1、文秘工作:会议、活动记录与物资、资料登记核实,以及部门通讯以及协调。

协调和监督协会各部门工作,执行理事会的决议,传达部署、反映情况;负责协会财务经费、公共物品的管理,协会人员资料登记和更新,档案存档,会议的安排、签到登记和内容记录。

资料登记:申请加入、以及队员档案整理,时长记录等。

通讯工作:与队伍以及外部的通联工作。

物资工作:工作证、物资申请以及退还;以及为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物品的合理采购。

2、队伍培训

举办各种培训活动,组织学习青年志愿者事业的业务知识,提升干部干事、队员的工作能力、团队意识及整体素质,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协助评优工作,提供相关信息。以队员为核心,增智怡情;并对队员进行必要的帮助,促进队员与队员、队员与干事之间的更好交流。

宣传部职责

1、宣传工作:主要负责“青年自愿队”自身的宣传。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篇2

一、志愿服务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逻辑关系

(一)参与社会治理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会治理源于社会建设的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打破传统体制下政府统包统揽的格局,构建政府与社会合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都急需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的伙伴关系。而作为致力于“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融合、消除社会隔离和歧视”的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建设休戚相关,必将迎来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和广阔的空间。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志愿服务组织的参与

为创新社会治理,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社会治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格局和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管理原则。这些要求都可以看出政府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迫切需求,志愿服务则成为政府主导下的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志愿服务组织有助于构建新型治理机制

发挥志愿服务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实际上强调的就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合作治理的新模式,它标志着从由国家全面控制和包办代替的全能型政府社会治理模式向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原则的由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的转型。

二、杭州志愿服务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实践探索

杭州志愿服务工作经过18年的实践探索,按照“社会化参与、项目化运作、精细化管理、整体化推进和事业化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以专业服务为方向,深入开展专业型志愿服务,扩展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

专业服务是志愿服务的大趋势、新领域,我们坚持把专业型服务作为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在各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备案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涵盖环保、城管执法、助残、心理咨询、农业、医药、卫生、旅游、教育、食品药品监督、就业服务、法律援助、体育、文化等诸多领域,为社会需求提供专业型服务。同时,我们积极招募、培训专业志愿者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以城市管理为平台,通过深入开展管理型志愿服务,提升参与社会治理的厚度

城市公共治理需要在实践中建立让市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平台。我们坚持将深化管理型志愿服务作为推动市民参与城市公共治理的有效手段,不断吸纳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三、志愿服务组织推进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以组织领导和体制创新为重点,构建起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领导体制

2003年12月,杭州率先在全国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市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简称志工委)。随后,志工委建设逐步向区、县(市),街道(乡镇)延伸,2005年初,全市13个区、县(市)全部建立志工委,目前,全市193个街道(乡镇)全部成立志工委。逐步建立起市――区(县、市)――街道(乡镇)三级志愿服务工作领导体系,形成志愿服务的整体性治理格局。在市、区(县、市)逐步建立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在社区(村)一级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社区志愿服务运行终端和实施主体的基层组织管理网络。目前,各城区街道(乡镇)开始探索在街道(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等机构内配备1名志愿服务专管员,专职从事街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二)以制度建设和经费保障为推手,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保障机制

一方面,积极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建设与政策保障,实现志愿服务事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03年,率先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出台了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杭州市志愿服务条例》。随后,陆续出台《杭州市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杭州市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杭州市大型志愿服务项目实施管理规定》、《杭州市志愿服务标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市属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和《杭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实施细则和管理制度,规范组织管理、志愿者管理、项目运行、激励表彰、志愿文化管理等各项工作。2010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2010〕19号)、《关于深入推进我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办〔2010〕9号)、(杭团联〔2011〕4号)文件。另一方面,逐步构建与完善志愿服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保障与引导作用。从2003年至2013年的10年间,市财政共划拨工作经费830.2万元,区(市县)财政划拨共计850余万元。自2010年起,市政府将志愿服务工作年度经费增加到300万元,并以每年10%比例递增,以满足志愿服务工作发展需要。从2011年起单独设立“全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专项经费”120万元(今后按志愿者人数增长比例递增)。

四、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

(一)促进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上下共识仍有待进一步强化

一方面,志愿服务的公民参与率有待提高。当前,全市注册志愿者已经发展到70万,但是较之于全市870.04万的常住人口,634.6万的户籍人口来讲,其比例还是有些偏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美国志愿服务率参与率为50%、英国2005年志愿服务参与率为34%。另一方面,部分区、县(市)党委政府和部门领导缺少整体性政府战略思考,仍把志愿服务局限在共青团或有关部门的一项活动的认识上,把志愿者作为各类活动、仪式的“道具”、“摆设”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志愿服务的基层管理机构力量仍然薄弱,管理力量有待强化

这些年来,我市志愿服务事业的“四有”基础取得长足发展,但仍较为薄弱,越是基层,志愿服务的管理机构的基础能力就相对较差。“有人办事”、“有章办事”的基础较之于“有钱办事”和“有房办事”的基础要更好,可见志愿服务管理的硬件设施还需提高。特别是街道(乡镇)和基层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管理力量仍难以与面广、量大、点多的基层志愿服务相匹配。

(三)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治理的有效激励机制和评估手段仍需进一步完善

虽制定了较为规范的系列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感缺乏有效的评估、考核手段,表彰激励、资金筹措、志愿服务队伍的资金保障等都需进一步加强。《杭州市志愿服务条例》提出要“鼓励有关单位在招收公务员、招工、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录取优秀志愿者”等优惠措施,在实际操作中还难以较普遍、广泛的落实。

五、完善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结合现状,应从强化社会氛围、完善志愿组织、加大政府支持等三个方面推进志愿服务组织更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

(一)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推进志愿服务文化建设

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是志愿服务组织生成和发展的土壤,也是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与投入,整合各方资源,善于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宣传理念,设计、运用市民欢迎的宣传语言和形式,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二要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真正调动和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为志愿者提供更加积极的基本权益保障,实现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制度化、法治化和规范化。三是在设计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时,要实现社会治理与志愿者需要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

(二)继续推进志愿服务组织的自我完善,增强志愿服务组织吐故纳新能力

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事业的有效保障。对志愿服务组织本身来讲,一要明确志愿服务组织目标与使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二要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内部的组织架构建设,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的内部分工、清晰的权责划分。三要实施科学的管理流程,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性,高效合理地调配与使用志愿服务资源,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科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卓越的社会服务能力。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志愿服务;人身风险防范;立法滞后;权利义务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6-166-1

一、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及突出问题

中国的志愿服务规模悄然发展并逐步壮大,近年来更是气势如虹,可随之出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志愿者的人身和财产受着不同程度的侵害。志愿服务强度大、影响面广,有出现各类风险的可能,其中交通安全风险以及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中的意外磕碰、摔伤和突发疾病等风险,都是志愿者所必须面对的。志愿者所面临的风险中,人身风险是当前最应受到重视的。本文主要讨论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当前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志愿者人身伤害问题,本文在这里讨论的正是志愿者人身伤害风险防范及法律规制问题。

二、志愿者人身伤害风险防范制度的困境

(一)立法滞后。志愿活动在中国产生之后,呈燎原之势不断发展,至今在各种大型活动中总会有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活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活动总是伴随着风险,志愿者在热情参与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必然也会产生很多损害赔偿纠纷,法律上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这让志愿者遭遇风险之后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二)志愿者组织管理缺乏统一体系

1.志愿者组织设置及信息登记混乱。我国目前的志愿者组织“政出多门”,既有经依法设立的社会团体法人,也有各种自发组织的协会组织,还有高校内附属共青团委的志愿组织。由于对志愿服务的管理缺乏高位法律规范的规制,志愿服务领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管理混乱现象。目前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志愿者信息登记系统,退一步看,不管是广至各省市还是细化至各高校的志愿者组织,同样很难找到相关的志愿者信息查询系统。以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大学生来说,高校中的志愿者注册多是以登记表形式记录信息,整理保存,加之换届交接资料丢失的问题,对于维护志愿者权益将是一大阻碍。

2.项目风险管理缺位。志愿服务活动可以看做是一个项目,作为项目的组织者,志愿者组织应进行项目管理。志愿服务活动是当代社会的公益性活动,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不利性、可变性的特点,做好项目风险管理有利于将志愿者所面临的人身风险降到最低值。志愿者组织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机制不健全,预测和控制能力不强,难以事前进行预测、事中进行控制,不能很好地分配志愿者受人身伤害的风险并缓解其伤害。

(三)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在实践中,因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及服务对象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特别是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的法律关系不明,以致当损害发生时,各方相互推诿,最终使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受到保障。依法登记注册从事志愿服务的非营利社会团体法人与志愿者之间无疑不具有行政上的管理关系,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机关、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等虽然可能是行政组织,但组织志愿服务这一行为并不是行政上的职责没有法律法规授权,不具有行政关系,不受行政法调整。

许多人认为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之间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需符合的条件有:用人方是依法成立的组织;有偿;劳动者的劳动是用人单位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一定管理。由于第三和第四个特征,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之间被冠以了劳动关系。由此看来,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之间不符合第一和第二个条件,因此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不是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的调整。

三、志愿者人身风险防范机制的探索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志愿者组织应该就本组织下的志愿者进行详细的信息登记,可参照红十字会的管理模式: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应建立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管理制度,健全志愿服务档案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网上登记和管理,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领域,美国的有关法律也不多见,尽管这是一个受到关注的领域。但是,它通常通过一些志愿者组织购买保险,或风险管理来处理志愿者的人身风险。美国建立了“志愿服务风险控制体系”,来控制和防范志愿服务的风险。这一套志愿服务风险控制体系包括对志愿服务环境安全的评估,以及为志愿者购买保险。参照美国,志愿者保险险种应包括以下几类:一般责任险、机动保险、专业责任保险、第三者责任险。关于保险的购买人,多数人认为应当是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

(三)基金会。目前中国有一个全国性的志愿服务基金会――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其业务范围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资助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组织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奖励为志愿服务作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等。该基金会没有设立专项关于志愿者受到人身伤害的的基金,也没有对志愿者的人身伤害进行关注。

(四)法律规制

1.法律关系分析。本文认为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合同关系。志愿者组织的权利有制定管理规则、组织志愿活动等,其义务有:(1)建立风险预测机制。在组织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前,志愿组织应对志愿活动的风险程度进行综合理性的评估。(2)风险告知。志愿者组织对风险进行了相关的评估,应将真实的结果如实告知给志愿者,保障志愿者的知情权。(3)相应培训。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多是凭着奉献热情,也许对相关服务活动涉及的基本知识比较缺乏,这就要求志愿者组织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培训。(4)购买保险。保险人借助众人的财力给遭受损失的投保人补偿经济损失,实际上是把损失均摊给有相同风险的投保人。志愿组织应根据其对志愿活动风险的事先评估,购买与风险程度相适应的保险险种。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篇4

一、问题分析

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志愿服务虽然正在积极广泛地开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

(一)长期有效的外部机制还没有形成

在志愿组织外部,由于中国的志愿服务分属于各种行政部门和行政团体,因此志愿组织的成立受政府活动的制约,受政府政策的引导。但部分活动的最终目的并非根据市场的需求与社会的需要,而是立足于争取更多的物力、资金等资源,从而得到领导部门的重视,反过来这也造成了志愿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志愿组织内部统一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还不完善

缺乏完善的统一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志愿组织内部的管理模式,二是志愿组织对志愿者的管理模式。中国的志愿组织存在着层次不明、职责不清的现象。,虽然其制定的管理层面的分工详细而明确,然而实际上志愿项目的策划、志愿者的管理等工作基本上由同一部门来承担。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也不充分,志愿服务的管理水平仍然在低水平阶段徘徊。

(三)资金短缺已经成为阻碍志愿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志愿组织,资金问题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外志愿服务比较完善,社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捐赠传统,资金渠道相对宽广。我国志愿组织还处在发展时期,主要依靠政府支持,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会捐赠尚未形成风气。由于缺少资金,导致很多关于志愿活动的很好的设计流于形式,志愿者的激励、培训等环节也受到了影响。

(四)志愿服务缺乏专门化的法律保障

中国志愿服务的健全、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法律保障并不是法律强制,而是,保障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社会评价、社会奖励能够实现,保障志愿服务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激励机制还不完善

志愿者提供的是无偿性的志愿服务,他们的自我利益与满足既不同于经济组织的物质因素激励,也不同于政治组织的权力因素激励。志愿者注重的是通过社会评价而强化的激励方式。中国的志愿组织已经积极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激励制度不够丰富和完善,以奖励为主,物质奖励、政策奖励以及义工的自我激励、社会激励机制都很缺乏,为志愿者争取的政策上的优惠还比较少。

二、对策分析

由于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受到社会成员志愿意识不足的制约以及行政管理的限制,因此,由行政手段推动的志愿服务仍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志愿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政府应积极扶植和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完善有利于志愿组织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制度,使志愿服务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发挥志愿组织的功能,沟通志愿者与需要服务人群之间的关系。

(一)建立相对独立的外部运行机制

志愿组织对于社会福利的作用在于,能够弥补政府与市场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缺陷。而日前中国志愿者活动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志愿者组织的成立,大多受到政府活动的影响,受政府政策的导向,志愿服务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政府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服务,如果政府能够把更多的实际操作权力放手给有志于公共服务的志愿组织,为他们提供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与环境,我们的志愿服务就会有长足的发展。

(二)完善内部管理机构设置

谭建光认为,中国的志愿服务组织,应该从初期的层次不明、职责不清向系统分工、层次分明转化(谭建光等,2000)。为此,他提出了由单层结构向三层结构转变的管理转型,即志愿组织应包括策划咨询层、管理协调层以及实施操作层。三个层级形成一个体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保证志愿组织的高效、专业化运作。这种管理模式层次分明,适应于中国目前的志愿组织管理,应加以提倡。

(三)拓宽资金筹措制度

公益性的特征决定了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是无偿服务。但是,志愿服务的开展又需要一定的资金,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初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用于开展社会服务的资金还不充足,因此,为弥补志愿服务经费的不足,保证志愿服务持续长久的发展下去,在有些地区有些志愿服务的项目可以适当收取一些成本费用。具体来说,要对社会的弱势群体成员和基础的社会服务项目提供免费的社会服务,对意在提高生活品质的项目可以适当收取费用,同时志愿组织成员要做好解释性工作,以期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四)推进志愿者队伍和能力建设

一是完善培训机制。通过理论培训、实务演习等方式,提高志愿者的专业化水平,强化志愿者对志愿组织的认同,提高组织的效率。加大资金筹措水平,为高水平培训提供资金支持,将各种培训制度落实到位。二是完善评估制度。对于志愿者而言,绩效评估有助于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改进方法,提高技能。同时评估也可以让志愿者了解组织的期待及应有的工作表现,使他们的行为更符合要求。评估的重点是在引导志愿者修正自己的缺点,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要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进行。不要因为评估反而使志愿者害怕去做好工作。三是制定多元化的激励制度。志愿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其激励机制的多样性特点。目前我国的志愿组织,都采用单一的激励方式。在新形势下,这种激励机制己经与志愿服务的发展不相适应,需要建立内在激励、外在激励以及社会激励等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保持并认同志愿者。具体做法是首先应为志愿者争取相关政策优惠,使其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享受政策保障;其次,志愿组织应推行"时间储蓄"制度,对志愿者的服务经历进行鉴定并记录备案,一方面可以使志愿者在以后的生活中优先享受志愿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志愿者的重要工作经历。

参考文献:

[1]刘俊彦.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0(1)65-68.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区县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

我国很多区县公共图书馆政府投入经费不足,图书馆工作人员待遇一般,导致大量高级人才流失,人手不足,专业单一和职称偏低制约着图书馆的发展。志愿者扮演着公共图书馆做好服务的重要角色,不仅有效缓解图书馆人员短缺现象,还可以为图书馆拓展服务功能助一臂之力。像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2008年进馆99万多人次,2012年进馆人次达134万多,但历年工作人员数量没有增加,很多简单的工作都有志愿者参与,做好志愿服务成为区县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志愿者联合国将其定义为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我国区县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起步得较晚,目前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对其进行认真分析,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区县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一、区县公共图书馆引进志愿者服务管理的积极意义

(一)弥补人力资源缺口,优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和知识结构

我国区县公共图书馆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人数在新馆建设之后已由相关部门核定,每年人员经费基本一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件后,公共图书馆零门槛进入,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全面推进向广大群众开放,各区县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呈井喷式发展。像越秀区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和广府文化研究室向读者提供免费借阅文献,读者证借书册数也增加到10册,新增的广府学堂讲座、童心坊等活动贯穿全年,导致服务量的大增。另外,随着图书馆功能的不断扩展,图书馆成为了一些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譬如廉洁教育基地、社科普及基地,常年需要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并接受有关部门检查材料,在正常业务工作中要再分配一些人手打造各大基地,彰显图书馆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利用志愿者服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公共图书馆是免费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公众因年龄、教育程度、专业和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也不一样,而图书馆工作人员较稳定并且专业单一,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比如地方文献,它是反映当地历史、经济、文化等情况,具有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的特点,但是较多区县图书馆缺乏了解当地经济历史文化的人才。正是这些来自不同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的志愿者可以为图书馆弥补这方面的缺失和不足。

(二)搭建图书馆与读者多向沟通平台,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引入志愿者,就像在图书馆搭建了一个平台,馆员跟志愿者通过这平台进行互动。志愿者具有双从身份,一是作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份子,二是作为读者,因此他们能在工作中发现馆员难以发现图书馆服务存在的缺陷,并提一些建议或者意见,对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而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能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交流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

(三)提高区县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和读者活动的公众参与度

很多公众只知道有省市级图书馆,没有区县级图书馆,基本只有附近群众才知道区县公共公共图书馆的存在。提高图书馆知名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倡导志愿服务,吸引公众走进图书馆。图书馆进馆流通人次增加,可以吸引更多公众参与本馆各读者活动,让图书馆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二、区县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制度约束,没有成立专门的志愿者管理部门

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针对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区县公共图书馆作为基层图书馆也没有制定符合自己图书馆相适应的志愿服务管理条例。另外,区县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较少,基本都没有人事部门,而且没有成立专门的志愿者管理机构,出现志愿者管理凌乱,没有计划统筹性,随时招人用人,难以留住较好的志愿者。

(二)志愿者工作内容单一,工作岗位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区县公共图书馆志愿者从事的服务工作都偏向简单机械,主要包括图书上架、整理和文明指引等基础服务,没有根据志愿者的能力高低而安排不同工作,容易挫伤部分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志愿者经常抱怨简单的岗位工作太多单一,不能体现和实现自身价值。区县公共图书馆没有合理设置志愿者服务岗位,导致部分岗位空缺志愿者,出现图书馆供求和志愿者需求不一致的严重现象。

(三)志愿者工作无专项资金投入,没有专门的招聘和培训机制

区县公共图书馆作为基层单位,一般都没有志愿者工作专项经费,小部分图书馆抽用公用经费或活动费等,志愿者管理没有经费保障,招聘和培训不规范,不具有持续性。当图书馆有需求时,应急向学校、社会招聘志愿者,基本没有经过系列严谨完善的流程进行招聘,出现部分志愿者盲目参与,惰性对待等情况。

(四)缺乏激励机制,不能激发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

志愿者敢于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更多是因为他们具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方面需求。但由于每个志愿者的年龄、所接受的教育、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随而不同,志愿者的需求出现多样化。而区县公共图书馆采用的是以表彰为主的激励手段,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不能满足志愿者们的需求,因此不能激发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

(五)志愿者宣传工作不到位

很多区县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宣传工作不到位,只是在自己的馆网站开通志愿者报名系统,没有志愿服务具体岗位和要求等,几乎也没有对开展志愿服务的活动效果进行宣传,导致很多人不知道图书馆有志愿者需求,图书馆志愿者具体是做哪些公共服务工作。另外,部分区县公共图书馆有跟高校合作,但仅限于个别二级学院,没有向全校学生宣传志愿者招募等内容。

三、志愿者管理改进措施

(一)制定有效的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成立志愿者服务管理组织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章制度约束,志愿管理工作难以较好开展。区县图书馆可以参照当地省市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办法,立足本馆实际制定管理制度,确定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志愿者服务行为准则,确保志愿者能认真投入到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去。志愿者服务的内容是多样化,从招募、培训、激励等系列环节,都需要有一个专门部门进行统筹安排。区县公共图书馆设立志愿者管理组织机构可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可以由馆长、办公室主任和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以便能招到合适志愿者,并分配志愿者的服务岗位。

(二)精心设置志愿者服务岗位,合理安排志愿者

区县公共图书馆应该在常规志愿服务岗位上,设置志愿者特色拓展服务岗,譬如为盲人读者录制有声读物、外文借阅服务、档案整理、活动策划等岗位,不仅缓解图书馆特色岗位人手紧缺现象,而且能满足志愿者的需求。志愿者结构多元化,不同志愿者对服务的工作内容要求不同。像中学生志愿者,一般提供图书整理等常规服务工作,而大学生一般偏向选择跟自己专业相关的服务工作。因此,区县公共图书馆要设置好志愿服务岗位,并根据志愿者的技能、特长、知识结构和兴趣等方面合理安排志愿者开展服务。

(三)适当安排财政资金投入,制定有效的志愿者招募和培训流程

区县公共图书馆每年运行经费有限,适当安排资金用于志愿者服务管理之上,可以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即使没有专项经费,也可以从办公费或活动费等项目适当抽出部分经费作为志愿者专项经费,为志愿者招募和培训机制提供经费保障。“志愿者招募”是图书馆志愿管理工作的起点,有效的招募可以为实际志愿者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区县公共图书馆可以选择通过图书馆网站、志愿者协会网站、目标学校海报、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信息。志愿者培训可分成不同的类型与层次,但系统培训是不可缺少的。系统培训内容包括图书馆基本知识和志愿服务道德素质。对于深层次的服务,像外文借阅、联合参考咨询、档案整理等,图书馆还要精心设计培训课程,由富有经验的馆员授课,或通过交流分享会的形式进行培训,让志愿者了解掌握服务工作。

(四)建立可行的激励制度,激发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热情

增加志愿者心里的归属感,能有效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参与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应与志愿者保持密切的联系,比如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志愿者在参与服务时,可以通过这些网络平台结交认识新朋友,扩大社交面,让志愿者之间,志愿者和图书馆之间关系更加紧密。另外,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励制度,为中小学生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学时,为优秀志愿者颁发证书,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交通费补贴等,都能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五)加强志愿者服务宣传,扩大志愿者服务影响力

志愿者服务宣传到位,可以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让更多群众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吸引更多志愿者的参与。区县公共图书馆可以在本馆网站开设志愿者风采专栏,将志愿者活动预告和活动效果在本栏公告,对于比较大型的活动,可以邀请媒体宣传,彰显活动效果。长期与当地志愿者协会、各中小学和高校社团合作,粘贴宣传海报,扩大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影响。

参考文献

[1]惠冬芳.对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2):31-32.

[2]洪文梅.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2010,(1):164-166.

[3]赵琛.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岗位设置与管理.[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3,(3):14-16.

[4]蒋啸南,肖鹏.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工作发展策略――基于省馆、市馆、区馆的分层调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7):75-87.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图书馆;志愿者;图书馆管理;机制研究

1.引言

文化部在2013年1月颁布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探索完善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性是图书馆的显著特征,发挥图书馆的公益职能,在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过程中引入志愿者服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对其发挥公益性特征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志愿者在图书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探讨如何推动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公共图书馆中的志愿者活动现状

2.1国外图书馆志愿者现状

将志愿者活动引入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在国外十分普遍,在成立于1912年的美国洛杉矶郡公共图书,志愿者服务为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提升,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在2007――2008年间,洛杉矶郡公共图书馆有超过2000名志愿者总计贡献了117538小时工作,志愿者们通过担当青少年社区服务志愿者、法院转介志愿者、少儿部服务助理、讲故事助理、图书馆向导扫盲志愿者等角色,向幼儿、青少年、需要帮助人士提供了必要的图书馆,节约开支超过2200000美元。在国外,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服务工作已经颇具规模,而且各地图书馆都根据各地特色探索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管理流程,这为图书馆开拓服务范围及服务对象提供了有益经验。

2.2国内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探索

福建省图书馆是我国首个建设志愿者工作站的图书馆。在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服务就引入了志愿者组织。2002年4月,辽宁省图书馆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辽宁省图书馆志愿者通过制定志愿者活动章程、志愿者例会制度、志愿者服务考核制度等规范了志愿者的管理工作。辽宁图书馆志愿者还自办《志愿者园地》杂志,用以刊登志愿者的活动心得,表彰优秀志愿者。至2004年,参加活动的图书馆志愿者已达630人次。而国内其他图书馆也陆续引入了志愿者活动,如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云南图书馆等各地图书馆也于2005年――2012年4月年间成立了志愿者服务组织。

3.我国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服务制度不健全

志愿者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拓展,引入时间短、没有借鉴经验,缺乏与开展志愿者活动配套的、操作性强的相应法律、法规,也缺乏志愿者管理的完善规章、制度试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馆在培训、激励、筹资等内部机制方面不够完善,都造成了图书馆难以吸引和留住志愿者。武汉图书馆曾经有80名志愿者,但是由于相关的制度与保障体系不健全,如今志愿者规模已经日渐萎缩。

3.2志愿者人数少

多数公共图书馆招募志愿者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以云南省图书馆志愿者为例,图书馆主要招募的志愿者以高中生和在校一、二年级的大中专学生为主体,吸收对图书馆工作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和责任感的学生参加图书馆的志愿服务活动。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活动往往在学校开学后无法保证参加志愿者活动。而志愿者人数的稀少也使各地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到后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以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为例,自志愿服务站成立以来,只有注册志愿者43人,个人报名的学生志愿者只有11人,社会志愿者仅有3人。

3.3福利少、活动经费不足

虽然志愿者活动具有公益性,但图书馆也有义务保障志愿者的基本权利。如在工作期间,图书馆要为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报销工作中的额外开销等。只有志愿者也享受了基本的权利才能激发志愿者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体现图书馆对志愿者的关怀与尊重。但是许多图书馆在志愿者招募公告中都没有任何关于志愿者这方面福利的规定。

其次,志愿者服务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导致各地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无法继续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没有经费的保障也是多地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无法深入进行。

4.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的措施建议

4.1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

图书馆只有完善了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考评和激励机制,从图书馆服务的过程、方式及组织管理入手,使志愿者管理服务机制日趋完善才能吸引和留住志愿者,也才能促进志愿者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

4.2广泛宣传,扩大志愿者范围

为了吸引更多关心、支持图书馆工作的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图书馆可以借助报纸、电台、电视、因特网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提供咨询服务。也可以探索实行活动志愿者定点招募,比如设定专门招募站,采用组织共建、团体招募和社会招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3完善培训与指导

志愿者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形象,因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为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例如,可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就图书分类法、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等知识对志愿者进行简单实用的培训;也可由相同岗位的志愿者组成团队,由资深志愿者向新招募志愿者进行交流。通过这些培训能帮助志愿者树立自信心,提高服务能力。

4.4量化志愿者绩效考核

引入并完善志愿者绩效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图书馆甄别志愿者的工作表现,还能帮助志愿者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如可以从工作态度、工作创新、读者反馈等几方面进行量化考评,通过考评为图书馆挑选合格志愿者。

4.5完善激励及权利保障机制

图书馆建立对志愿者服务的激励机制既是对志愿者工作的肯定又是人文关怀的体现。通过该机制既能为志愿者服务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又能让志愿者没有服务顾虑,为志愿者服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5.结语

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对志愿者和图书馆来说,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但在我国,这项活动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志愿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各种问题,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以便把图书馆志愿者服务这项活动开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篇7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志愿者在社会服务工作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力资源。我们需要通过更多的激励措施来吸引更多的成员加入到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双因素理论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激励对策研究的路径,结合对兰州市志愿者激励机制中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分析,总结其激励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从而提出了能够加强激励机制的保健和激励功能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志愿者;激励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074

我国志愿服务发展起步较晚,1981—1990年,中国志愿服务才进入起步阶段,此后十年中,志愿服务开始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已建立超过43万个志愿者组织、19万个志愿者服务站,常年开展活动的志愿者超过5000万人。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平均30%~40%人群为常规志愿者的比例相比,中国在志愿者数量、服务质量、可持续发展及志愿服务专业化方面,还具有较大的差距。兰州市处于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志愿服务较之以前有了更加广泛的延伸,无论是在国际马拉松赛、兰洽会、电影节等活动中,还是在社区、福利院学校里我们都能够看到志愿者的活跃身影,但对比我国发达地区仍存在很多不足。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志愿者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志愿者队伍更加壮大、志愿者权益更有保障、志愿者服务质量更高、受益人群更为广泛。让我们的志愿者队伍在社会公共服务工作中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兰州市志愿者现行管理与激励措施的现状

目前,兰州市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30多万,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数为10%左右,刚刚达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志愿人数标准。单就兰州市城关区来看,2009年12月城关区文明办建立了志愿者总站,即“爱心集结”志愿者组织,总站共有各类志愿者服务站56个,志愿者服务队536支,共有各级各类志愿者共计2万余人。目的就是能够通过志愿活动,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助,促进社会进步。

1.1政策管理

兰州市的志愿者管理办法依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包括注册的基本条件、注册机构、注册程序、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志愿服务要求等方面的内容。首先,规定年满十六至十八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未成年人员参加志愿服务,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志愿者要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志愿服务组织的章程和其他管理制度。

其次,注册机构为文明办、街道办事处和个别职能部门。申请人直接到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的志愿者服务队或志愿者服务站提出申请或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提出申请,填写注册志愿者登记表。经过注册机构对申请人进行审核合格后,注册机构向申请人颁发志愿者证和胸针。志愿服务组织应在注册志愿者证上标注注册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为注册志愿者编制本地管理服务号码。

1.2志愿者的激励与评价措施

志愿者组织依据已认定的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实行星级认证制度和奖章授予制度;结合注册志愿者服务业绩,推荐其参加评选表彰活动。注册机构根据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认定其为一至五星志愿者。星级志愿者佩戴相应标志。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30小时的,认定为“一星志愿者”;服务时间累计达到60小时的,认定为“二星志愿者”;时间累计达到100小时的,认定为“三星志愿者”;时间累计达到200小时的,认定为“四星志愿者”;时间累计达到300小时的,认定为“五星志愿者”;注册机构对星级志愿者认定后,在其注册证及相关标识上进行标注,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达到500小时以上的,由相关机构授予志愿服务奖章。各级志愿者组织主要依据注册志愿者的服务业绩,参考服务时间,定期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授予志愿者荣誉称号。

2兰州市志愿者激励措施中的问题分析

2.1保障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1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兰州市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兰州市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兰州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管理办法》、《兰州市青年志愿者总站章程》等文件,但是并不具有法律保障效力,所以大众对于志愿者这一身份的认同感并不高,也不会增加社会各基层对志愿者的关注,这必然会降低大众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对于现有的志愿者来说,他们并没有从志愿工作中得到应有的成就感和尊重,这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终难以保持志愿服务持续性和忠诚度。

2.1.2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

志愿活动和服务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就是物质的支持,虽然兰州市的志愿服务经费来源比较广泛,但是这其中政府部门提供了最主要的经费支持,在经费筹集上并没有很好地整合社会力量。数据统计显示:其中来自政府拨款和企事业单位捐助的经费占48.3%,来自社会捐款和基金会赞助占11.7%,由志愿者组织自筹和志愿者自助承担的占25%。这使得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缺乏长期有效的经费支持,从而影响到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

2.1.3缺乏有效的志愿者绩效评估制度

当前兰州市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志愿者评估制度,“星级认证制度”和“奖章授予制度”并不能有效地激励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评估结果并不能达到激励志愿者的效果。有的志愿者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的服务项目而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最终可能并没有得到与之努力相匹配的奖励,这对于志愿者的热情是一种伤害。这可能需要志愿者组织对志愿服务项目和内容的等级水平具备有效的划分标准。志愿者组织没有扩大这种评估结果的影响力,评估与奖惩往往只停留在组织内部,公众可能并不清楚组织的评估办法,更不会关注志愿者组织,但这对于组织的公信力建设和公众志愿服务意识的加强至关重要。

2.2激励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志愿者缺乏专业性

志愿者来自社会各个不同的行业,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对于相关的志愿服务技能和知识必然是缺乏的,因此志愿者接受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是必需的。而部分志愿者很少接受到正式的培训,这不仅不能提高志愿者自身综合能力,更不利于志愿服务质量的提高。从兰州市对加入志愿组织的要求来看,“报名就行”占15.6%,“报名加面试”占19.1%,“报名、面试、再加培训”占65.3%,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只占到16%,“没有要求,也不需要相关培训”占了13.6%。由此可见,不仅在在志愿者招募时需要有条件限制,在进行志愿服务前亦需要专业的培训,只有做好专业培训工作,才能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专业化程度。

2.2.2公众缺乏公民意识,对志愿者的社会认同不足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公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公民社会自主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在一些领域公民参与社会的意愿不强,缺乏热情。兰州市常住人口360多万人,志愿者注册人数为30多万,占常住人口的10%左右。另一方面,限于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和现行社会“利己”的社会氛围影响,公众对于这种不追求物质利益却要自我奉献的行为并不认可。社会认同对于志愿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激励因素,由于缺乏对志愿文化的培育,整个社会对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认可程度也较低。这源于志愿者的法律地位不够清晰,所以志愿者心理上的工作成就感自然便会降低;这样便无法激励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3完善兰州市志愿者激励措施的对策研究

3.1加快志愿者服务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以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和保护志愿者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提供相应的适用于志愿者的社会保险制度,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和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这需要相关部门尽快颁布《志愿者服务法》和《志愿者权利保护法》等具有法律保障效力的法规。只有法律才能确立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合法地位,才能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建立统一的专业组织协会作为管理者对志愿者进行管理,防止多头管理,导致互推责任的现象,政府部门要放宽对志愿者组织的限制。使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在从事志愿服务时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2拓宽志愿者服务经费的筹集渠道

3.2.1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与社会非营利组织有着相同的使命,就是为大众服务。非营利组织由于其非营利性决定其必须要依靠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来维持组织的正常运作。政府部门承担着更多的社会公共责任,对志愿者组织的支持也是其承担公共服务责任的体现。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和相应的优惠政策来减轻志愿者组织的财政负担。

3.2.2志愿者组织

传统意义上志愿者组织是标准的非营利组织,资金大多来自于政府的资助,这更加增强了志愿者组织对政府部门的依赖程度。①要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政府部门一般承担了志愿者组织大部分的资金需求,志愿者组织需要具备政府给予组织稳定性支持的理由,这样才能得到政府部门持久性支持。其次要处理好与盈利部门的关系,确定潜在的捐赠对象。处理好与其他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对于志愿者组织的公信力建设也很关键。②慎重筹集资金方案的选择。非营利组织的筹资要求以用定筹,所以志愿者组织首先需要确定筹资目标,其次是筹资的方式、时间、渠道、活动等都需要详细的规划和选择,这对于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完善志愿者绩效评估制度

3.3.1建立志愿者个人档案库

建立志愿者个人档案不仅可以建立统一的志愿者数据库,这就好比是志愿者的“身份证”,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类别、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培训时间等信息纳入到“身份证”中,对志愿服务的提供者实现归档管理。这需要志愿者在注册和通过审核之后,详细地填写“服务志愿书”,不仅需要明确自己的基本个人信息,更要对自己的服务动机、服务时间、专业特长等做简单介绍,增进与组织的相互了解,提高培训和服务效率。

3.3.2确立科学公平的衡量标准

需要对志愿者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难度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①在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之前志愿者组织或主办方就需要对各项服务内容制定具体明确的服务规范和工作指标。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敷衍了事的现象,提高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质量,对于之后的志愿者评估也会更加便利和公平。②给志愿者发放“时间银行卡”,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卡”,当志愿者个人在遭遇困难或陷入困境时可以申请从“时间银行卡”中支取被服务的时间。通过“时间银行卡”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志愿者享有优先从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获得帮助的权利,“时间银行卡”可以成为志愿者在享受这一权利时的依据和标准。

3.4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性培训

3.4.1对不同的志愿者进行合理区分

依据志愿者本身的职业、专长、经验等将志愿者进行划分,以便于对不同类型的志愿者进行分类培训,可以依据每个志愿者的个性进行相对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每个志愿者都学有所长。尽可能使志愿者能从事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服务。这样可以提高志愿者的培训效率,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质量,还能进一步增强志愿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志愿者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

3.4.2强化培训效果

要取得专业性的培训结果,就需要专业型的培训主体。例如:专业的医疗机构、学校等都可以成为志愿者的培训主体。专业性的培训机构对于志愿者的培训效果和志愿者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如果培训主体专业性不强,或者对于培训持敷衍的态度,那么志愿者对于培训更不会重视,同时要严格志愿者的培训考核。首先要保证志愿者培训过程的彻底性,不能仅仅流于形式。

3.5增强大众的公民意识,培育志愿文化

3.5.1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志愿者的重视度和关注度

我国社会公众对于政府有着极大的依赖性,政府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于某些社会事物的态度。所以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其权威性来吸引公众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可以运用电视、网络等手段对志愿者服务进行弘扬和宣传,使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了解志愿者。可以配合志愿者组织举办一些民众可以公共参与的活动,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社会主人公意识,设立能使志愿者组织与公民互动的专业部门或者网络平台,公民可以通过这些通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使每一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3.5.2志愿者组织要加强自身的公信力建设,提高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

①志愿者组织首先要认清自己的性质、使命和价值取向。志愿者组织是社会非营利性组织,要为社会公共服务和需要帮助的群体或个人提供无偿性服务。其性质决定了志愿者组织可以无偿的接受社会公共资金,在接受社会公共资金的同时,也同时承担了这部分资金所承载的公共社会责任,要赢得公众、媒体、捐赠者、志愿者等的信任和认可,就必须认真履行其责任与义务。②建立多元化监督体系。首先要确立志愿者组织无私、互助、奉献与公共责任理念。其次政府部门在宏观层面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对志愿者组织进行监督和管理,最后志愿者问责机制的建立可以在微观上对其财务状况及其他活动进行规制。

参考文献:

[1]何杰.双因素理论视域中的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探究——以宜昌市珍珠路社区志愿者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3.

[2]高洁.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3]宋斐然.我国nGo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3.

[4]彭秀清.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5]邓国胜.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2.

[6]周澜.我国志愿者激励机制探析[J].经营管理,2012.

[7]党秀云,蒋欢.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困境、问题与对策[J].公共管理科学,2010.

[8]孙婷.志愿失灵及其校正中的政府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2010.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党员志愿者服务型党组织无锡红十字中心血站

中图分类号:D267.5;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250-02

强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充分体现,其深刻反映了基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恰恰符合党的十以来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系列要求和任务。而志愿服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体现的是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其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本质上是与党的宗旨及党员先进性的要求高度契合的。近年来,无锡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坚持把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作为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切入点,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和强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精心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持续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引领全站广大党员在志愿服务中讲奉献、比作为、凝民心、展形象,有效推进血站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赢得了服务对象的广泛赞誉。

一、实践与做法

无锡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自2011年3月15日起成立站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也称红马甲)以来,至今已有5个多年头。根据自愿参加与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全站50多名党员干部悉数自愿报名加入站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红马甲),以传播无偿献血理念为主旨,积极利用节假日和8小时外的休息时间为无偿献血者提供志愿服务,同时参与社区等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工作。在5年来的志愿服务实践中,血站党员志愿者自觉践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悉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党员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为站党委全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活动书写了崭新的篇章。

1.组队伍,提升党员志愿服务的内涵品质。站党委所属各个党支部充分结合并尊重党员的自身特长和个人意愿,充分整合人力资源,细致认真做好党员志愿服务队的组建工作,为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的内涵品质打好基础。一是以各党支部党小组为基本组建单位,创建党员志愿者服务分队,全站共成立7个党员志愿者分队、2个青年志愿小队,由站党委部门统筹安排,有条不紊地开展服务和帮困活动。二是采取自愿报名和组织引荐的办法,分别在全站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党员突击队等,因地制宜开展专项志愿服务。三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组建党员志愿者突击队,设置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建立党员突击队的应急演练机制,定期对队员进行培训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抗洪防涝、抢险救灾等关键时刻发挥党员示范带头的作用。

2.建机制,规范党员志愿服务的制度机制。一是规范注册。全站每一位党员志愿者都在志愿江苏网站上注册,实行制度化的统一规范管理。二是规范仪表。要求党员志愿者在服务时必须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佩戴党徽。三是规范制度。站党委制定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志愿者专题培训。四是党委办公室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台账,设计制作党员志愿者服务卡,如实记载党员志愿者的服务事项、服务时间及服务成效。五是规范管理。充分运用自媒体和F代化传播媒介搭建交流和管理平台,先后建立了血站志愿者微信群、QQ群等,为强化党员志愿服务的管理提供快捷的保障。

3.设载体,探索党员志愿服务的多样形式。一是依托本职工作,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活动。将每月的周六、周日及法定节日定为“党员志愿服务日”,组织安排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到基层传播无偿献血知识,为市民解疑释惑,介绍献血体会。5年多来,全站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已累计举办200多次宣传活动,接待了超过5万多人次的献血者,累计发放宣传册、资料10万份,年均志愿超过2000小时,年均志愿服务活动达900人次。二是依托社区资源,开展志愿服务献爱心活动。努力发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积极作用,由党员志愿者就近结对,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如上门结对帮扶敬老院、社区孤老幼特困户、参加“博爱一日捐”、“人道万人捐”,开展“爱心妈妈”助学、赠送贫苦学生“爱心书包”等活动。三是依托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志愿公益行动。如文明交通、绿色行动等,引领市民形成自觉爱护市容环境,自觉遵守文明规定的良好社会风尚;四是依托无偿献血,争当献血先锋。在无偿献血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凡身体符合条件的党员志愿者,都参加过无偿献血,捐献总量超过80000毫升,并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的群众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

4.拓领域,强化党员志愿服务的影响渗透。不断拓宽党员志愿服务领域,在积极开展结对帮扶、便民服务的同时,注重发挥基层党员在服务中心工作、急难险事先锋作用,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的义务服务意识。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系列行动。一是窗口岗位行动。以窗口单位和流动献血车为重点,组织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车”,树立“党员就是窗口、服务彰显形象”的工作理念,突出服务主题,规范服务行为,工作人员在为献血者服务时,做到文明服务、热情服务,以优质、文明、周到的服务展示血站共产党员风采。二是服务社会行动。以党员志愿者为重点,利用节假日和8小时之外在无锡人流量最密集的地段南禅寺、崇安寺等场所设立“党员志愿者医疗服务台”、“党员志愿者示范岗”、为来往群众义务提供医疗和出行服务,积极营造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围。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行动的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发挥了党员的带动力,拓展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展示了党员的风采。

5.强管理,提升党员志愿服务的能力水平。站党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切实加强对党员志愿服务的管理,一是构建志愿服务网络。健全领导体系,形成“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党员志愿服务管理网络,站党委组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总队,负责全站党员志愿服务的总体规划,组织设计大型活动;站各支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站,为党员志愿者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各基层党小组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分队,了解服务需求,搞好需求对接。二是纳入专项考核。把党员志愿服务情况纳入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评定、党员评议以及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根据党员的志愿服务时间及表现,为党员志愿者申报“星级志愿者”荣誉;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广泛征询意见,建立健全《党员志愿者章程》、《党员志愿者培训办法》,规范志愿服务承诺制、评价激励制等制度,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专题宣传,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探索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党员志愿服务水平,打造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激发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二、问题与不足

1.党员服务的主动性不高。党员志愿服务缺乏自主性,积极性不高:有的党员因繁重的工作任务,时间难以保证;有的党员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志愿服务只是完成任务、走走过场,仅参加上级党组织安排、布置的服务活动,而支部以及党小组组织的志愿活动参与度相对较低。

2.党员服务的形式相对简单。一方面,志愿服务通常局限于捐钱捐物、公益活动等,虽上门结对帮扶,但深层次、情感类的交流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志愿者服务能力的限制,志愿服务的范围略显狭窄,无法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

3.党员服务的持续性较差。在参加各类活动时,党员志愿者一般在初期干劲十足、情绪高涨,但往往参与的积极性持续时间不长,热情容易消退。如何持之以恒地保持志愿者的旺盛热情、参与活力及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制约党员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一个瓶颈,也是我们面临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思考与体会

1.注重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要进一步推进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就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必须将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组织、指导、协调、策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广泛动员、组织、引导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2.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在实践中,要切实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树引领工作,不断挖掘党员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及闪光亮点,以身边事感化身边人,为广大党员提供生动、鲜活的学习样本,扩大典范的影力,营造“学先进、比贡献、做表率”的良好氛围,有效推进党员志愿服务的常态发展,有力助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3.借助管理机制的推动作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推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向纵深发展,加强和完善党员志愿服务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党员志愿服务工作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程序规范管理,用制度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用管理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党员志愿服务长效常态开展。

4.强化精神层面的激励作用。志愿服务倡导的是无私和奉献精神,但如果在上级组织的肯定、社会的评价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党员志愿者的热情势必不会保持长久。要使党员志愿者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取得社会的认同,增强党员志愿者的荣誉感和成就感。第二,除了现有星级评定的激励举措外,可依托省、市文明办志愿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促进对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激励作用。第三,建立党内表彰制度,如表彰党员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优秀党员志愿者等;同时,可以把参加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入党和党员转正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瀛,马谊平.志愿服务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载体作用的思考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5(9):53-56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区需求;长效机制

中国的志愿服务是时展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公益性行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志愿服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志愿服务的精神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依托大学周边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是近年来高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特色,但相比于国外,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起步较晚、理论滞后、实践不足。因此,进一步认清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建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尤显必要和紧迫。

学院路街道志愿服务与社区需求融合现状分析

笔者对学院路街道4所高校大学生(共200名)发放“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调查问卷”,并对学院路街道下辖7个社区居民(共200名)发放“居民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有效率达83.4%,数据分析如下:

1.志愿服务活动范围大、种类多,但供求失衡

目前,学院路街道附近高校面向社区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安全维稳、精神文娱、文教知识普及、扶老助残、卫生清洁等类别。在被调查的社区居民中,82.3%的人接受过大学生志愿服务,67.8%的人至少每月接受1次~2次志愿服务,接受频率较高。但目前安全维稳类和卫生清洁类比重近半,而文教知识普及类和扶老助残类相对较少,约占14%,不同类别志愿服务供求失衡。

2.志愿者角色定位不准确,志愿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在高校层面,社区志愿服务仅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补充,并未被大多数高校作为品牌项目打造。由此导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性大,缺乏系统培训,志愿者服务水平与专业志愿者还存在差距。调查显示,只有32.5%的志愿者“接受过相关培训”,而其中只有约40.7%的志愿者认为“培训的内容对参加志愿服务有用”。在访谈中,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现有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是高校团委组织的,很多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是“冲着完成课程要求而来”,服务活动往往“敷衍了事”。从志愿者本身来说,部分大学生自愿提供志愿服务的意识比较淡薄,约有42%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是“学校硬性规定或课程要求”,真正因个人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仅占19%。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有83.76%的大学生参加志愿行动是团委统一组织的,自发参加比例为11.62%,[1]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志愿者角色定位不足,志愿服务意识淡薄。

3.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期性、固定性,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学院路街道高校分布密集,在我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相对较早,许多高校在志愿者组织建设、志愿者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志愿服务活动认证、考核和激励机制建设方面都有所建树,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制度化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长效运作机制等问题。在被调查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仅有15%为长期项目,“拥有固定活动开展时间,持续时长在一年以上”的固定项目更是屈指可数,85%以上为临时性活动。高校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之间仍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信息和资源难以共享,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培训保障、考核激励、项目策划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未能形成切实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招募培训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综合保障机制。

探索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1.一个平台―构建统一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管理和信息交互平台

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高校不同于专业从事志愿服务事业的团体,在管理上较为粗放。高校与社区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面各自为政,缺乏资源交流共享,在实现志愿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对接方面存在大量交叉、重复或遗漏现象。同时,缺乏细致统一的管理还将带来志愿服务认证和考评的困难,也不利于志愿服务的项目跟踪和监督调节。因此,亟需构建一套适合学院路街道实际情况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管理和信息交互平台,解决政府部门、共青团组织、社区服务组织多头管理的局面。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学院路地区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会等,加强沟通协调,整体上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一体化。

2.两方联动―打造高校与社区两大行政主体的志愿服务合力

行政力量是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稳步发展和走向成熟的重要力量。在当前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背景下,高校及社区团委仍需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合作建立志愿者资源信息库与志愿服务登记记录制度,在整合志愿者的招募登记、指导培训、服务记录、反馈激励等功能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信息共享,实现全程管理。高校与社区拥有广泛的宣传资源,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志愿精神宣传,加强社会动员,扩大志愿服务信息覆盖范围,鼓励多种方式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团委和社区团委联合推动下有序发展,适当保持志愿者组织的独立性和自治力,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内在需求和价值表达,实现高校与社区合力推动。

3.三级架构―实现“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服务队”三级管理统筹

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务宣传动员与统筹管理体系是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针对学院路街道的实际情况,在统一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管理和信息交互平台之下,仍需形成“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服务队”多级管理统筹体系,并发挥其重要作用。首先,高校及社区团委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应着力于建设好志愿者档案,为志愿者培训挖掘外部资源,组织实施志愿者的考核与评优表彰,给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服务队提供法律权益、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其次,高校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应着力于加强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形成线上线下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体系,统一组织志愿者的招募考核,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管理、评估及物资管理;最后,高校各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志愿者管理与服务的基层组织,还肩负着组织志愿者培训和选拔培养优秀志愿者的重要任务。

4.四阶递进―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机制

在组织方面,建立志愿服务项目管理机制。实行项目公开化,设定专项专人对接负责,引进项目管理方法,在建设志愿服务项目前开展项目评估,重点考察项目需求、项目可行性和项目积极影响,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项目运作管理办法,实现“前有计划、中有监督、后有考评”,推动志愿服务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培训方面,建立志愿者招募培训机制。高校建立结构完善的培训系统是促使大学生获得志愿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2]根据志愿者的能力特长和志愿服务意向,建立覆盖专业培训队伍指导、志愿者交流共享、联合社会公益力量的立体化培训机制。

在激励方面,建立志愿者考核激励机制。根据不同种类的志愿服务活动,设计全面系统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对志愿服务效果进行考核,并将志愿服务考核结果与志愿者工时认证、评优表彰挂钩。建立“志愿服务基金”,一方面实现志愿服务利他性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实现志愿服务主体的自我满足与价值。

在保障方面,建立志愿者综合保障机制。高校应制定《大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充分保障志愿者权益。针对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高校及社区应寻求企业、公益性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志愿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增进社区群众对志愿服务的了解和认识,为志愿服务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任园园,眭国荣.中外志愿服务法律保障制度对比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7):112-114.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篇10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蓬勃发展,如何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模式,即成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发展的新课题。着眼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远发展,应结合大学生志愿组织建设的现状,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组织机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使高校乃至全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掀起新一轮的高潮,也给高校的志愿者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志愿者得到了政府、社会和校方的支持,这也使得高校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但如何明确新形势下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定位,进一步规范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体系,并建立高校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问题就逐渐突现出来,这就更需要高校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工作人员能够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更好地把握定位、明确思路、坚定信心、稳健步伐,对志愿者工作进行长期规划,引导、促进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的行列,从而为全国志愿者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长远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是推动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先锋力量,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提到了“建设全面的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对有效保障志愿服务的科学高效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对实现高校教育育人目标、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具体表现有:

1. 有利于突出和明确志愿服务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调动各级政府、企业、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之成为可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从事的社会事业。

2. 有利于更加有效地整合志愿者资源,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积极构建完善的运作链条,形成集中力量办志愿服务事业的局面,对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 有利于及时沟通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研究解决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进志愿服务立法、规范的志愿服务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使志愿服务获得健康、长足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素质在逐渐提高,我国的高校志愿服务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具体到组织工作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和组织建设方面有待加强。一是志愿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有效的界定和管理。二是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机制、培训机制、反馈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实绩评估机制等研究还不够完善。在实践中我们还看到,志愿服务历来重使用轻培养和管理,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停留在自发阶段而不是自觉阶段,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者对工作职责、服务技巧、服务程序、服务经验的了解欠缺,服务效果不佳,并且志愿服务短期化现象普遍,有的志愿服务活动更流于形式。

2.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首先,有些志愿者对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涵和流程模糊,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并且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不高;其次,由于受专业技能所限,高、精、专的专业性志愿服务不够,使得高校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形式特点不鲜明,并且大学生志愿者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专业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并不乐观,志愿者素质与现实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最后,有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不纯、功利性太强,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有些本来的善意帮助最终却成为受助单位的困扰、负担等。

3.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各种保障不够到位。首先,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奉献的无偿服务,本身并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收益,但在实施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方面都需要一定费用,这完全依赖共青团组织这一单一资金来源渠道;其次,缺乏必要的权益保障。大学生对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权利和义务是模糊的,并且由于缺乏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相应的法律保障,青年志愿者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自身的权益更无从维护,从而也影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行动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的机制创新

随着志愿者行动的蓬勃发展,志愿者个人的志愿意识不断增强,探讨高校志愿者工作体系的建设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两方面的平衡,即遵循志愿服务本身的规律和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就不能解决目前高校志愿者工作的现实问题。根据目前高校志愿者服务组织体系工作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完善的志愿者组织工作体系。

1. 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基本环节为前提,构建志愿者组织建设的管理机制。

(1)加强宣传和教育,解决学生认识层面的问题。我们要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大力培育志愿服务的精神和文化,通过正确的宣传,引导学生理解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2)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志愿服务认证制度以及志愿服务的考评体系来完善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制度。管理部门对青年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进行有效激励和引导,全面掌握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情况的基本信息,建立动态的志愿者资源数据库。

(3)规范培训机制,培养优秀志愿服务者。青年志愿者组织要从组织自身建设,改变工作作风,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筹资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制定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创造激发志愿者工作动力的环境。

(4)优化志愿者服务项目运作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第一,项目设计。要根据志愿者服务的特点来制定相关的活动内容,设计项目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第二,项目管理。为保证活动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建立完整的活动文档,反映活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并为以后提供参考资料。第三,项目评价。建立可行的项目评价体系,选好评价结合点,针对所实施的内容进行考核,并及时通报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实施方案。

2. 以培养大学生志愿者骨干力量为重点,构建志愿者组织建设的组织框架。青年志愿者骨干是高校志愿者工作长远发展的人才基础。高校志愿者的骨干培养应以全面提高志愿者骨干实际开展志愿服务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为主要目标,采取系统培训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拓宽志愿者工作视野,激发志愿服务创新意识。首先,在学员选拔方面,可以采取志愿者自荐为主、各志愿者组织推荐为辅的开放式选拔,并结合学员个人意愿和实际组织志愿服务的能力,在培训内容上给以不同角度的侧重。其次,在培养模式方面,采用现代管理教育方法,以骨干之间传帮带为纽带,逐步完善培养机制,强化骨干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同时,通过专家讲座、集体学习和组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等形式,给学员全面了解志愿者理论、组织管理常识等方面知识提供平台,激励学员探讨志愿者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交流志愿服务感受。培训结束后,可以向符合要求的学生颁发结业证书,作为完成学业的证明。最后,在培训内容上,可以包括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实践提高等方面。通过志愿者骨干培养,例如,选拔“优秀团干部”,建立一套志愿者骨干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长效机制,为志愿服务事业长期、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以“团队式”服务组织领导管理模式为核心,构建志愿者组织的基本框架。高校志愿者服务组织目标应是立体多维的,既要反映志愿者个体的需要,又要符合学校的办学规律,还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大学生志愿组织应当树立组织主体观念,在学校的领导下制定一套规范的领导组织体系;同时必须坚持高校共青团领导与团支部的管理。共青团是志愿团队的领导和组织机构,校团组织要有专人抓这项工作,定期听取社团负责人关于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并要抓好两项工作:第一,建立校团委下设校级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团,校党团组织起指导作用,真正的管理主体应为青年志愿者服务团自身,下设院系级的管理站,由院系团总支领导担任指导教师。第二,对经过培训的志愿者进行优化组合:首先以校为单位,将校志愿者服务团下设五个部(办公室、宣传部、公关部、培训服务部、认证考评部)和六个队(爱心使者服务队、助学教育服务队、宣传讲解服务队、绿色环保服务队、法律援助服务队、赛事志愿者事务中心),再将志愿者按照不同的专业划分为每九人一队的服务小组,并且将培训选拔出的每名“优秀基层团干部”按专业与划分完的小组再组成“十人志愿服务小组”,这样就可以因服务的不同规模,决定选几组相关专业的服务团队,作为上述各服务队的备选资源。这种组织模式运作起来基本可以实现加强思想指导、细化职能分工、提高专业水平、强化服务功能、减少资源浪费的变革目标、组织效能会得到很大提高。

4. 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关键,构建志愿者组织建设的网络化体系。从根本上说,网络化组织形式的优越性源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优势。因此,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可以依托当地的大型门户网站,建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专区,招募志愿服务者,宣传青年志愿者服务。我们要利用网络空间信息的瞬间传播和交互性,使活动信息可以瞬间到达所有青年志愿者,快捷高效地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利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也可以跨地域实现青年志愿者的异地联盟,协调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提高青年志愿服务的效率和增强青年志愿服务的效果,同时,通过网络图文声并茂的宣传,有利于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双向互动,方便快捷地反馈活动信息,让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切实感受到志愿者服务的效果,可以激励青年志愿者进一步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

5. 以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和完善管理机制为保障,构建志愿者服务保障体系。志愿者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富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高尚人群。志愿服务需要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所以,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给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保障,以保护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1)建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解决志愿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的是时间和精力,但是在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管理费用,从长期来看,这一系列开支无论由志愿者个人还是志愿者组织承担都会有非常大的压力。因此,志愿者组织应该不断加强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并尝试通过建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等形式,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志愿者行动的持续发展。

(2)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即以服务认证为基础,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和评优,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发现培育宣传典型,激励志愿服务行为,并保障志愿者权利,更好地发挥注册认证制度的积极作用,并且争取把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范畴,将志愿者的工作成效计人综合测评,与教务教学部门社会实践学分认定相结合,与学生管理部门的评奖评优相结合,与就业指导部门的毕业生推荐制度相结合。

(3)建立“政府-社会-高校”的协同机制和完善法律保障机制。首先,高校志愿活动是一项非营利的社会事业,要想得以长足有效的发展,就必须得到各级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建立“政府-社会-高校”三结合的协同机制,整合各种资源,为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更充足的资源保证,维护志愿者权益,涉及志愿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劳动保护、人身保险、医疗等相关保障。并且实施财政、捐款与合作政策,对乐于为志愿组织提供资金或物质支持的企业,给予税收的优惠,鼓励社会或企业关注志愿服务等。其次,要完善和落实法律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建萍,陈征,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志愿团队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122—123.

[2]朱记伟,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84—85.

[3]李炎,刘静,刘立国,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0,(4):8—9.

[4]周炳振,陆未谷,徐玥,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5,(增刊):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