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十篇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十篇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8:13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运行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发电厂输出的电能输送到更远的地方,但是需要将电压升高,到了用户附近再把电压降低,这种电压改变的过程就是由变电站来完成,可以说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枢纽站,其安全与否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安全运转,更是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能否完全稳定地运行。近年来,变电站的安全事故新闻频有发生,一系列事件都给广大变电站的安全管理者敲响了警钟。目前,我国针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条例与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以及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变电站仍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必须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220kV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的必要性

为保证变电站连续、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必须加强220kV变电站安全运行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变电站日常运行工作的管理。220kV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包括了五个方面,主要是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和人员管理。为了促进电网的安全运行,保证电力输送质量,要保证220kV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统一化和制度化。因此,为保证220kV变电站安全运行工作,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必须要提高变电站安全运行的管理水平,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二、220kV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对策

1.加强变电站技术管理,提高变电站安全运行的技术水平

首先,在220kV变电站技术管理中,制定一个科学完善的运行工作标准化流程,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运行管理。其次变电站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明确变电站运行技术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2)制定变电站运行技术标准,比如规程、制度、规定和导则等内容,保证在工作时,有章可循;(3)在技术资料方面,建立有效的技术资料,对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登记、造册等工作,以此作为指导运行工作;(4)建立完善的设备技术档案;(5)对220kV变电站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及时补充修订运行规程;(6)在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加强对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人员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并对条文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提高工作人员学习规程的主动性。最后就是变电站应具备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系统一次接线图、本变电站一次系统接线图、平面图等,另外还有主变、开关、刀闸、互感器、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直流系统、所用系统等相关技术资料、说明书及图纸等。

2.变电运行中的常见事故

变电运行事故常见的主要有:变压器事故;断路器事故;隔离开关事故;互感器事故;电力电容器事故;母线事故;电力线路事故;系统单相接地事故;避雷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事故;蓄电池故障;硅整流器故障直流系统事故;中央信号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事故;自动装置事故;故障录波器事故;站用电设备事故;误操作事故。

3.变电站安全管理

在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落实安全责任。将各个工作人员工作责任进行有效的贯彻落实,建立自下而上的管理网络,要层层落实人员安全责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将目标管理和分级管理充分体现出来。其次,开展安全活动。开展安全活动学习重点主要包括:反习惯性违章、上级公司的安全通报、会议精神、各种全措施等内容,同时要结合本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将本站安全运行设备运行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有效措施并及时处理,确保安全活动的实效性。

4.建立完善的变电站运行值班制度

(1)交接班制度。在变电站运行工作中,值班人员要做好接班准备工作,在制定交接班制定中,要将值班方式、交接时间、交接程序和交接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将交接手续做详细记录,交班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在进行交班时,要尽量避免出现倒闸操作的现象。当值班人员在交班的过程中,发现出现异常或事故情况时,要立即停止交接班,并按照规定,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接班人员要主动协助事故处理工作,待异常或事故处理完成后,继续进行交接班。

在交班前,必须保证值班人员在值班的时间范围中,将所有的工作都完成,并且有着清晰的记录,同时要将变电站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全面交接清楚。

(2)监盘、抄表以及核算电量。220kV变电站的运行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在运行监盘工作时,要对主控制室控制屏上的各种标记和信号光字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观察,同时要对变电站的设备状况和电网的分布进行熟练的掌握。

(3)倒闸操作制度。在变电站运行工作中,倒闸操作技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具备较大的复杂性,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倒闸操作制度,并要严格按照倒闸操作制度进行工作。在倒闸操作技术中主要包括操作制定的正确分布和接受,同时要正确填写操作票,并要对操作票进行全面的审查、预演和执行,并做好执行监护制度。

(4)巡视和检查制度。在对电力设备运行工作进行检查巡视时,可以进行定期巡视、特殊性巡视和监督性巡视等内容。

5.制定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坚持以设备运行为主、以设备检修为辅的原则,需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①依据相关的设备使用标准规范,运用正确的设备使用方法,进行正确的操作;②遵循设备的巡回检查规范,对主要的一次设备进行监视,例如针对断路器、变压器以及互感器等设备。除此之外,还要对设备油位、外观状况、压力情况以及异常状态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观测,并准确记录下来。③对设备要进行定期、定时的检验工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过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及时发现问题、缺陷,并进行解决,确保传递项目的畅通。

(3)建立设备的评级管理制度。对设备中存在的问题、缺陷、预防性试验结果以及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情况等内容,严格依据输变电设备的评价标准对这些内容进行综合全面的评定。

三、结语

变电运行事故处理是变电运行维护工作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它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降低用户损失的关键。因此,变电站的安全运营需要有一个健全而合理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并且要加强制度管理,严格落实制度。220kv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充满责任的工作,无论是哪一个环节,无论是哪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尽自己百分之百的责任心,以百分之百严谨的态度去做好自己的工作,严格遵守自身站点的规章制度,从严要求自己,吸取安全教训,积累安全经验,做到人人都有责任意识,随时接受监督,保证万无一失,才能真正保障各类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同时也保障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tm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83-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为社会活动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而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变电站的供电需求也逐渐上升,这对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提高变电站的服务性能、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就必须从变电站运行的管理和实践中采取措施。而如何在变电站运行的管理和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以提高变电站工作质量水平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1对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的基本认识

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了日常管理、交接班和倒闸操作管理以及验收管理这三方面的内容。日常管理包括对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员工的工作秩序等方面的管理。而交接班和倒闸操作管理主要在于规范倒闸操作工作的规范性和交接班程序的标准性。验收管理则是对变电站各项工作质量成果的考核和监督,是衡量一段时间变电站工作水平和效率的重要考证。

2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影响其运行安全的重要内容2.1变压器操作

变压器的操作环节是变电站运行管理现状中的危险点之一。工作人员对变压器的必须十分熟悉,在任何环节都需要谨慎对待。一旦操作失误,就可能让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受到破坏而对变电站运行的安全问题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在变压器环节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极力避免错误的发生防止造成不利后果。

2.2母线倒闸操作

母线倒闸操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细小环节内容需要工作人员格外的认真对待,绝不能一时疏忽而因小失大。在进行母系倒闸操作之前,应保证工作人员对此操作的专业素养达到一定要求,对基本的操作基础知识有深刻的了解。防止对装置的继电保护等的性能方面造成影响,而给变电站带来损失。

2.3倒闸操作票编制

倒闸操作票编制的环节看起来似乎不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但是对倒闸操作票的填写失误而造成的影响却大范围地波及到变电站运行的各个方面。所谓倒闸操作票编制,也就意味着是对各种设备状态和变化的一种观测工作。当发现设备状态一直徘徊于两种不同的状态时,就应该执行此环节的填写编制。倒闸操作票编制工作将对工作人员进行倒闸操作时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一旦填写编制出现失误,将会对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2.4直流回路操作

直流回路操作是一种考验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实践操作综合能力的环节。在此环节的操作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保证操作的规范性,保证执行的严谨性。除了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工作人员更应该具备及时发现问题的眼睛以及对问题的应对能力。

2.5自然天气变化

除了以上几个在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危险点意外,自然天气变化对变电站的影响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因素。由于季节气候让天气状况发生变化,比如雷电等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几率让变电站发生不同程度的事故。自然天气变化因素的变化对变电站设备故障发生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的发生是只能预防而无法排除的。

3针对变电站运行管理现状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3.1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根据对变电站运行管理现状中易出现危险点的分析,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已经势在必行。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将意味着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而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又为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其中,奖罚机制的建立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热忱度,增强工作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人员因操作失误而导致设备故障的频率。

3.2规范工作行为,强化人员素质

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想要让变电站设备运行效率得到质的提高,让变电站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就必须要从根本上力抓人员的工作行为规范,采取一定措施有组织有目的地强化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人员安全意识,从整体上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

3.3强调继电保护工作中的认真细心

在变电站运行管理和实践的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都深知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继电保护作为变电站各设备正常运行强有力的保护屏障,应该要求工作人员在继电保护工作中操作谨慎,认真细心。让各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得以发挥其保护性能,从而为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提供保障。

3.4加强预防工作和巡视监督

为了避免变电站运行中工作人员在岗位上的怠慢态度对变电站运行管理造成影响,防止员工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变电站的利益造成损害。加强防御工作和巡视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有人员对变电站运行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自觉性,也避免了因部分失误未及时发现处理而对变电站运行造成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3.5认真对待大修工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的大修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维持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保证。变电站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认真对待大修工作,重视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强化职业责任和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保证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让变电站运行中的安全提效管理贯彻到实处。

4结语

想要在变电站运行的管理和实践中全力提高变电站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供电质量和保证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就必须让管理工作从基础抓起,从细节入手,从对根本问题的解决开始。只有在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保障下,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重视相关环节的工作质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为变电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卢江水.变电站运行管理与实践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

[2]吕洪波.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一、前言

变电站生产运行管理主要内容为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日常维护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由于变电站运行设计电气设备较多,故障发生频率较大,工作环境危险性高,变电站生产运行的管理工作对于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二、变电站生产运行管理现状

(一)各项规章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变电站生产运行管理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规定进行各项操作。如变电站值班人员进行倒闸操作时,若无相应的规定指导,则无法保障倒闸操作的准确性。因此,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执行力度,才能保障共组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生命安全。

(二)管理模式存在弊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变电站当前工作人员管理模式主要实行班组管理,各个班组之间以及统一班组内部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管理混乱,造成工作人员之间的付出与收货不成比例,影响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奖惩制度及力度不合理,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并将情绪带入到工作过程,造成操作失误。同时,人力分配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工作强度和危险度没有纳入职工绩效考核当中,同样也会影响员工的操作水平。

(三)面对突发事件时,应对机制较为缓慢。变电站各集控站之间信息资源各自独立管理,当出现异常事故时,由于信息传递速度影响,造成各集控站之间彼此失联,只能利用人工传输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致使面对突发事件时,表现出较慢的响应速度,难以把握处理异常事故的最佳时机。

(四)工作人员工作种类繁杂。变电站生产运行管理采取集中控制管理模式,但这种管理模式仅限于集中值班,实际工作与单一变电站管理相似。这种模式下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面对繁杂的工作,大量精力浪费在非生产工作中,与生产工作相关的内容反而无法集中精力处理。

三、变电站生产运行管理策略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变管理模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值班人员严格按规定操作,防止出现操作失误。采用中心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可减轻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由于疲劳工作导致操作失误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1、中心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实现供电可靠性。中心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中将设备负责人与操作者合为一体,设备的集许可、验收、操作等工作任务由一人承担,操作者可清楚自己的设备性能、操作注意事项、工作任务等,可根据工作情况,统筹安排工作内容,保障降低工作失误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多种工作职能集于一人,可提高设备故障诊断速度及准确度,加快设备维修时间,缩短停电时间,为实现可靠供电提供有力保障。

2、中心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中心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缩短停电时间,供电质量和供电时间都有保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身兼数职,操作工程中通过对设备运行状况的了解情况,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员工职能增加,促进员工学习设备的操作、检修、维护等多种工作技能,全面发展员工的素质,为企业的后期发展提供一专多能式技术人才。

(二)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提高变电站生产运行管理效果。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使用越来越防范,利用自动化技术可实现生产的智能化和安全化,避开危险工作或重复性强的繁琐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对传统变电站进行自动化改造。在一次设备和性能良好的二次设备的基础上对变电站进行自动化改造。一次设备主要进行无油化改造,二次设备改造则需将电磁继电器改为四遥集成模块保护,利用RtU柜传输或调度各种信号。对于新建、且质盘较好的二次设备,仍可利用原有继电器,只需增加远方操作转换功能、复归信号继电器和小电流系统接地选线装置即可。

2、无油化一次设备和无触点继承模块的二次设备,实现设备的可靠运行,降低故障发生频率。传统调度下令由工作人员接到指令后方可执行操作,造成操作失误发生高频率,设备的自动化改进,可将变电所负荷调整、电压调节、电量报表工作由调度直接完成;另外调度可通过监视器对设备运行进行直观、实时的检测,为后期维护及检修提供数据参考;自动化变电站占地少,需要操作人员少,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3、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设计方向为:户外式、小型化、低成本、先进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涉及到参数设置时,要坚持直观、简单、方便的原则,如对电流、电压、主变温度等参数的设计。传统设备故障报警系统可保留,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异常,迅速做出诊断及排除。

(三)加强企业员工的管理与培训。变电站生产运行环境存在危险因素较多,需要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保障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变电站生产运行管理除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外,主要是对人的管理,生产的正常运行和事故的避免都需要人的参与,只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工作能力。作为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变电站站长应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高度的职业素养使被管理者信服各项管理制度。

四、总结

变电站生产运行有效管理可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社会各行业的生产及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加强变电站生产运行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改善管理模式、推行中心变电站管理模式,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可改善变电站生产运行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振伟,金红核,殷志良等.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探讨[J].华东电力,2008,36(10):52-55.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变电站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测;变电系统;安全用电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33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5-0193-02Doi:10.13535/ki.11-4406/n.2016.35.09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电能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电量的需求以及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诸多变电输送系统中110kV以其自身拥有的特点承担起了这个重任。110kV输变电系统是电力系统分布最广、使用最多的变电系统,所以对于电网的安全与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正是由于以上特征,所以对于它的管理与控制变得更加重要。

1110kV变电站设备运行调试

1.1有关变电站设备的运行调试

针对变电站多方面的改造,不仅需要相关技术的更新,而且需要购置大量的电力与控制设备。在这些诸多的设备中,主要包括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远程控制仪、保护装置以及其他的相关设备。只有采购这些先进的变电设备与变电技术,才可以使得相关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顺利开展工作,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在这些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也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一些变电设备运行调试问题。由于这些先进的变电设备具有高灵敏性、高继电性能和高速运行的特点,针对这些设备的调试比较困难,在对其进行调试时不仅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的丰富经验,而且需要具有高精度的调试辅助设备,尤其是为了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精确无误的调试工作是必须的。在这些高端的变电设备中,有一部分属于数字化设备,所以在对其进行调试时需要特定的测试软件以及特定的测试仪器。而且在这些设备的调试过程中,所运用的调试方法与调试设备是完全不相同的,因此在进行对其调试时一定要熟练掌握不同的调试方法,从而有效确保变电站设备运行调试的准确性。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设备是具有长期工作性质的,因此对于这种长期工作性质的变电设备进行调试的周期也是比较长的。

1.2有关变电站设备规章制度运行方面

变电站作为一个城市变电输送的节点,因此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一个城市的用电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其进行设备调试时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从而有效确保圆满完成。在变电站设备运行调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以上目的,作为我国变电站管理的相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设备调试管理机制,有效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且在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应该将不同的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身上,从而建立起一种分工清晰、责任到位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这种完善的管理制度中工作,有利于实现变电站诸多复杂设备的调试,并且更加有助于对员工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实现责任的有效落实。另外,完善变电站设备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变电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程度,并且可以使得变电设备的规章制度得到很好的量化评估,从而调动起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变电站设备规章制度的实施,使得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都得到了明确,从而为我国变电输送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1.3有关变电站设备调试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方面

在我国现代使用的110kV变电站设备中,不但有我国自行生产的,而且有一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在很久以前我国的变电站设备还没有实现现代化,变电站设备大多数都是由国内知名厂商生产的。经过较长时间的合作,我国的变电站设备调试人员对国内设备的调试比较熟悉。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外设备不断涌入国内的市场,由于这些新的变电站设备进入我国市场比较晚,国内的工作人员对于这种外国进口的变电设备比较生疏,在对其进行调试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由于这种新的技术问题出现,使得很多变电站调试人员不得不接受更多的外国公司的培训,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随着接受培训人员的增多,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已经有了一种新的面貌。变电站设备调试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减少诸多调试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当代变电站设备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应该积极鼓励调试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110kV变电站设备运行探析

2.1完善变电站设备管理制度准则

一套完善的变电站设备管理制度准则不但对我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我国变电站管理单位的工作运行程序起到一定的领导作用,只有在制度的管理与约束下,相关管理人员才可以有效开展工作,并且可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如果在变电站设备管理中国家相关单位没有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那么这个行业必然会面临着死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我国各个变电站的相关单位拥有着不同种类的变电站设备,并且不同变电站设备具有不同的控制体系。

当地相关部门为我国的变电站设备制定管理规章制度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变电站设备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只有根据不同变电站自身特点量身定做的管理制度,才可以适合其发展的方向。在不同的规章制度体系下,还需要根据不同变电站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度、设备巡视制度、设备台账管理制度、设备修理检查制度以及员工班次交接制度,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变电站工作的运行。在这种完善有效的变电站管理规章制度下,作为变电站设备的调试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制度的分配明确自身的职责,从而有效保证了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工作,确保了工作质量,并且在这种全新的制度体系下,110kV变电站设备可以科学合理地运行,在其为人们提供变电输送的过程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

2.2针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与修理

在变电站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优质的用电环境。110kV变电站设备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修,主要是为了保障高压配电系统能够正常地工作。无论是我国生产的变电站设备,还是由外国进口的变电站设备在其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会使设备变得老化,所以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从而给我们的用电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

变电站设备出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这些问题:变电站设备老化导致的问题、恶劣天气状况导致的变电站设备问题、保护系统的更新换代以及工作人员技术不达标导致的问题等,由于导致变电站设备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对其进行检查时一定要查明原因,然后再实施维修。变电站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修理不但关系到变电站的工作运行问题,而且对于我国城乡用电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相关变电站设备的管理人员在面对这方面的工作时一定要做到谨慎小心,确保其管理工作做到了万无一失的地步,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相关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

2.3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大,在我国各个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电站设备运行调试行业也是如此。近年来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外国相关设备的流入,变电站设备与先前相比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变电站设备的规模也变得更加庞大。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变电站设备的调试工作对相关运维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变电站单位中使用的设备比较简单,运维人员在对其进行调试、管理、维修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变电站设备加入了新的科学技术,并且需要在控制系统下进行工作,而且变电站在运行时对于信息的采集和人机交互都需要通过高速的计算机来完成工作。为了使110kV变电站可以正常运行,变电站设备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得不提高,因此提高变电站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变得更加重要。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对于110kV变电站设备运行调试以及运行的分析,不难发现,要想满足人们的用电水平,并为人们建立一个安全优质的用电环境,作为我国变电站管理的相关部门必须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质量,而且国家的相关部门还应该为其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才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变电站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状况下,变电站设备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对变电站设备调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电力调度控制变电站直流系统变电站所用电

1管理目标

杭州公司作为省内第一批开展调度集中监控业务的单位,在变电站设备集中监控工作中有着丰富的管理和运行经验。杭州公司从开展健全设备监控专业管理体系、规范集中监控运行管理、加强设备监控运行分析和缺陷管理、推进监控信息规范化管理、完善集中监控技术支持系统等各方面出发,不断加强调度对监控范围内设备的管理力度。

2管理范围

杭州调控中心在变电站直流、所用电的管理中,以实施分级管控为抓手,强化过程管控、理顺业务流程,从“预控管理、运行管理、全停管理”三方面出发,多维度、全方面的开展变电站直流、所用电的调度管理工作。

预控管理是保障直流、所用电安全运行的预防性管理措施。主要工作包括,明确各级调度对直流、所用电的调度及监控职责,划清调度与运行对直流、所用电管理的界面,强化直流、所用电的监控信息管理。

运行管理是保障直流、所用电系统稳定运行的运行管理方法。主要工作包括,全方位做好变电站直流、所用电系统的运行状态监视,及时发现直流、所用电系统异常信息并做好处置;规范变电站直流、所用电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

全停管理是保证直流、所用电出现严重故障甚至全停时的调度应急处置管理。主要包括,明确变电站直流系统出现严重故障或全停导致变电站一、二次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时的调度及运行单位处置方案,明确变电站所用电系统出现严重故障或全停时的调度及运行单位处置方。

3管理的指标体系和目标值

3.1220kV~35kV变电站集中监控完成率指标

为加强对直流、所用电监控信息的管理,杭州调控中心严格按照《国调中心关于印发750kV等4个电压等级变电站典型信息表的通知(调监〔2013〕152号)》文件中关于直流、所用电典型信息规范要求,对已投运变电站进行信息进行整治,同时对于新投运变电站严格按照标准编制信息表,做到监控信息规范率100%。

3.2集中监控缺陷处理情况

杭州调控中心在强化变电站直流、所用电的运行管理中,规范变电站直流、所用电设备缺陷的定级管理和缺陷消缺的闭环跟踪管控,提升集中监控缺陷处理情况指标中的周期内缺陷处理率和周期内缺陷处理及时率两个分指标水平。

4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4.1强化直流、所用电的监控信息表和接入管理

调控员对变电站直流、所用电的监控工作是建立在准确、完整、合理的自动化信息的基础上,因此直流、所用电信息的的规范性及远动信息表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调控员对于监控信息的正确判断。为提高监控效率,规范监控信息内容及信息接入管理的管理,杭州调控中心严格按照《国调中心关于印发750kV等4个电压等级变电站典型信息表的通知(调监〔2013〕152号)》规范要求编制和审核直流、所用电相关的信息表,并按《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市级供电企业变电站监控信息接入管理规定》要求对直流、所用电的信息接入开展流程化管理,对监控信息的分类和信息管理流程中信息编制、校核、确认、录入与验收的流程以及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

4.2强化直流、所用电的监控运行管理

调控员发现的直流、所用电告警反映了其不正常运行状况,在现场核实确认后由运维部门填报缺陷流程。为了更准确的掌握电网异常设备缺陷的消缺进度,调控中心调度控制组开展了设备告警缺陷的跟踪管理流程,并督促检修单位加快缺陷的消缺速度。

(1)调控员通过监控系统发现直流、所用电异常告警信息后,调控员按照《监控异常信息处理标准化作业》流程进行处置,若确认为设备异常则按变电站设备缺陷流程及监控信息缺陷流程进行处理。

(2)调控员在通知运维人员填报pSmS缺陷流程后,除在值班日志和交接班日志中进行记录外,另外要单独填写一份缺陷汇总表,缺陷汇总表要求包含相应缺陷在pSmS中的缺陷单号,以便于后期的缺陷跟踪。

(3)调控员在接到运维人员消缺汇报后,需在监控系统中对相应设备的信息进行核对,确认设备已处于正常状态,并在缺陷汇总表中填写消缺情况。

(4)每周的周日白班,调控员对本周发生的缺陷进行整理,核对历史遗留未消除缺陷的消缺进度。

4.3制定直流、所用电全停应急处置预案

变电站直流系统如果出现全停故障将对变电站内一、二次设备甚至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当变电站直流消失后,站内所有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壮汉子、变电站监控系统均退出运行,变电站内开关等设备无法通过二次回路正常操作,变电站内RtU设备电源中断会造成调度对变电站失去监控,若变电站直流全停时变电内一次设备及线路一旦发生故障,保护及自动装置将拒动,最终导致事故停电范围扩大。

针对变电站直流系统全停情况,杭州调控中心制定了《国网杭州公司变电站直流全停调度处置预案》,对变电站直流系统全停后调度处置原则及流程进行规范,防止若变电站直流全停后变电内一次设备及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后事故停电范围扩大的风险发生。

5推广应用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175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力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电力资源确实有限的,电力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将电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化设备,将电力资源有效地进行转变,发挥电力资源的作用。近年来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进程加快,智能变电站技术也逐步提升,它对变电站中运维系统提出了多种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提出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新模式,对促进变电站的可靠运行和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内涵

智能变电站具有智能控制、技术先进、低碳环保、资源节约、过程监测的特点,在不断的实际应用当中,技术逐渐完善趋于成熟。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的管理实践,是为智能变电站有效运行而不断实施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包含了变电站的建设、设施周期、日常维护、工程验收以及设施检修等整个工程的管理。这个系统利用专业、规范的管理,将过程管理进行控制,完成工作安排,在完善管理规范和电力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对过程中的各种客观因素进行控制,做到有章可循。在主观因素方面确保执行工作流程、明确员工责任、定期进行培训都能够到位,保证监管体系的正常运行。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实质上就是将智能变电站的维护和运行工作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把工作流程中的每个具体细节执行到位,做到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监督。通过对传统设备和智能化设备的研究对比,实施更为细致规范的管理措施,是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的主要创新内容[1]。

2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2.1制定详实有效的计划

在电力企业内部制定一个详实有效的工作计划,将企业内部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纳入到这个工作计划当中,要求不仅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了解知道这个工作计划,还要所有参与到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员工都对这个工作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当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对需要负责管辖的工作范围足够熟悉,才能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在这个总体的工作计划之下,还可以将其分割成不同的阶段性计划,可以详细地分为季度计划或月度计划。同时对于每个详细的小计划明确专门的负责人,划分工作重点,设计制定计划横道图,将工程的规模和工作进度都在这个横道图上进行标注说明,使得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对需要负责的工作以及智能变电站中的建设情况有所了解[2]。

2.2确立保障安全的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第一位的工作,电力企业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但是智能变电站长周期的安全运行容易让工作人员产生懈怠心理,尤其是对智能变电站中运行和维护工作经验并不丰富的员工来说,以为相对安全的运行环境就足以让人放心松懈。在电力企业内部树立起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断在实际情况中对其进行完善改进,使得这些规章制度能够真正地保障智能变电站内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符合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定期对智能变电站的危险点、易出现突发状况的风险点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处理解决,有效降低智能变电站中的运行风险,搭建一个规范化安全生产的平台。

2.3保证运行和维护工作有效结合

运行和维护工作的相互有效结合,是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的重要要求。《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中规定了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巡视分为正常巡视、熄灯巡视、全面巡视、特殊巡视和远程巡视。从这个规范当中,不难发现巡视工作的重要性,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巡视工作将运行和维护工作联系到一起。对于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不断进行巡视,能够及时发现实际运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时发现能够及时进行维护处理。维护工作的展开首先要有实际运行中问题的存在。将运行和维护两项工作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3]。

3实行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实施过程当中,对实际运行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实时控制运行当中的种种故障风险点,及时对其进行维护工作,提高了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增强了运行当中的安全效果。智能变电站在不断实施和改进运维系统化管理的进程中,加大了对于规范用电的宣传力度,加强了舆论监管的作用,起到规范电力市场运行的良好效果。运维系统化管理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提升了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实现了运维管理的专业经验的积累,为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促进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都做出重要贡献。

4总结

电力企业处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之下,面临着新的竞争和挑战,想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之中赢得更加长远的发展空间,就要不断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智能变电站技术的不断提高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新型的运维系统化管理的发展方向。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对增强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有重要影响,同时增加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进行管理实践时,运维系统化管理运行效果良好,为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和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振国,吴杰.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169-173.

[2]郑瑞峰.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的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183.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管理变电运行无人值班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182-01

无人值班变电所是变电所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随着电能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变电所数量增长迅速,变电运行人员日趋紧张,我国很多地区都实现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普及,无人值守变电站成为时代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实施无人管理时,虽然提高了变电站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过程,但也对变电站调度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要真正做到安全运行,无人值班管理已成为关键问题。

一、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中的问题

1、无人值守监控系统设备所存在的问题

无人值守变电站是无人值守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虽然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引进了该系统,但是变电站设备在设计、安装与检修中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监控系统的设计缺乏人性化,现场操作人员只能通过相关的变位和指示信号来进行综合的判断。还有一些远程设备的生产厂家为了单纯追逐经济上的利益,忽视了对程序的检验检测,导致一些信号指示灯或者报警装置无法正常使用,对无人变电站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威胁。

2、远动工作站及监控系统运行可靠性不强

虽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采用的主要设备都接近国际水平,但因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装置并非独立的,只有后台软件和监控的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等系统都能正常、稳定运行,整个系统才能平稳运行。但远动系统却常会出现信号中断、信号差错等情况,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让值班人员产生了怀疑。另外,变电站投入运行以后,自动化设备检修后的验收也非常不容易,以上这些都是阻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

3、操作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不足

变电站的工作要进行高低压之间的转换,如果不能正确的调控指令,变电站会发生难以估计的灾难。传统的变电站有大量的工作人员,相互之间可以监督提醒,但是现有的无人值守变电站仅有几名操作员,每个操作员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远程监测系统是新兴的技术手段,一些操作人员不能进行准确的把握和实时的监测,导致操作员对操作方法不熟悉,在操作中发出错误指令,导致致命性的错误。

二、无人值守的变电运行优化管理措施

1、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制.运行值班员、操作队队员、电气检修班成员及通信自动化维护人员必须遵照执行各自的岗位责任制度,做到分工清楚、责任明确.设备专责制.无人值班变电所的一、二次电气设备、通信和远动设备均需专人维护并填写记录.运行值班制和交接班制.运行值班员实行二班制或三班制,一般应禁止连班工作.交接班应准时、认真、前后衔接、手续清楚、责任明确。

2、设备的选取与验收

无人站设备相比传统值守变电站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在设备选取上应充分考虑操作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在保证电网良好运行的基础上,选取设计完善、工艺优良、运行效果优异的产品。如选取断路器,应具备“远方”“就地”操作功能;选取隔离开关,应具备手动、电动操作功能。设备选取后,经试验合格,安装调试,并验收。无人站设备的运行状态需根据辅助触点传输至主控室、监控中心,细微的安装差异可能造成误发报警信号,因此,把好验收关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一环。

3、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无人值守变电站是实现设备代替人力进行系统的检测和指令的调试,如果系统的监控或者传输数据出现问题,那么计算机系统会发出一系列的错误指令,对变电站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变电站在引进无人值守远程监测系统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变电站设备的特点进行安装调试,保证运行的可靠性。此外,变电站要时刻关注先进技术信息,定期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进行学习,定期进行系统的升级,保障技术的自动化程度。

4、加强业务训练

增强自身素质。变电站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变电站的操作人员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变电站操作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技术,还要对整个无人值守远程监测系统进行了解,熟悉信息数据传输的整个过程。此外,操作员要严格按照交接班制度上下班,在接班人员未到达时不能擅离职守,增强责任心,确保变电站工作的安全运行。

5、调度运行管理模式

以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管理方法中,调度人员不但负责通过调度自动化对变电站各种信号进行自动化监视工作,而且还负责遥控操作。除此以外,调度人员还要对电网负荷、运行安全和方式进行控制,在具体设备操作上花费了大部分精力,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基于这样的情况,变电站就应该对调度人员的主要职能进行调整,通过局域网把调度自动化系统延伸至操作队,不但让他们负责监视信号、负荷及电容器,而且还要负责对变电站进行远方遥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行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愈发成熟,变电所的自动化控制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无人值班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无人变电站将发挥自身巨大优势(维护成本低,管理灵活性高),逐渐成为变电站管理的主要模式,为企业在变电运行方面减人增效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我国的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管理还处在初始的摸索阶段,许多技术还存在漏洞和欠缺,从总体上来看不管是在管理方法还是在科学技术上都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建立更加适合我国电力网络实际的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婧.无人值守变电运行技术和管理模式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08:29+32.

[2]陈潇,黄炜昭.浅谈无人值守变电站创新管理的具体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150-151.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创新

在电网变电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的安全问题,引起变电故障及电气误操作事故等。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较多,主要有值班人员无法正常进行监护或者值班人员未能按照规章制度工作而引起电网变电的非正常工作。这些主要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电网变电运行在管理模式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1、电网变电运行的现状

随着几年来电网的建设及技术的改造,使得电网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规模庞大,区域内输电线路及变电站分布密集,呈现出向高电压方向发展的趋势;第二,一次设备可靠性提高,电网电流互感器、断路器等设备绝缘材料主要采用SF6,主变压器向自冷型和大型方向发展,设备整体小型化、紧凑化,CompSS、GiS设备大量装置;第三,通信设备、自动化设备及保护设备更加先进。随着管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保障电网运行的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及二次保护技术等都具备数字化和微机化的特点,并且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第四,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完善,使得企业的业务得到规范,作业的效率提高,现代电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企业资源的整合能力;第五,社会资源的支持,在移动通信、交通运输等社会资源中,电力生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电网电站的增加,需要对其管理模式不断进行变革,释放资源效能,优化资源配置,使电网装备水平及管理理念同步提升,从而不断创新电网变电运行的管理模式。

2、电网变电运行的主要管理模式

在电网变电运行管理的模式中,无人值班管理模式主要是对变电站辖区进行有效的监控、巡视及维护,根据调度命令,改变设备的运行方式,对现场安全状况进行控制。近些年,电力企业对电网变电运行的模式不断的进行尝试和探索。所采用的主要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中,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但是对于不同的电网规模、装备水平、环境及技术条件而言,一种模式必然有与其匹配的相关条件,这种模式的优势也成为影响其主要因素,因此,该模式就成为其效益最大化的保证。和有人值班电网变电站管理模式相比较而言,无人值班模式相应事故的应急速度相对较慢,相关人员对现场的了解程度也下降,从电网建设及发展来看,区域电网变化运行中实施集约化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是发展的趋势,不同之处在于其管理的范围有所差距。“集中控制、分点操作”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解放人力资源,对电网变电运行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显著,同时,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智能化电网电站运行的发展确实,逐步成为国内电网变电运行的主要管理模式。

3、“集中监控、分点操作”模式的应用

3.1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值班模式。因为变电站在电网运行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变电站所采用的技术、设备状况对电网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决定了其实施无人值班管理模式的条件也是不同的,采用“集中监控,分点操作”的管理模式时,首先要对变电站的值班方式进行确定,经过研究分析,以500kV和220kV变电站为例,二者所采用的无人值班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对于500kV变电站适合建设单独的监控中心,实施集中监控、集控运行,采取变电站少人值班的管理模式;而对于220kV变电站而言,可以建设区域性监控中心,进行集中监控,分点操作,采取变电站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

3.2无人值班电网变电调度发令方式。不管是怎样的运行方式,电网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调度命令,因此要尽可能的减少命令在传输过程中的环节,保证命令安全、准确、快速、便捷的传递。调度命令传递过程中的环节是保证电网变电安全生产的主要环节,这些环节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调度命令的传输效率,所以必须对这些环节的业务进行加强管理。如果依然采用“转发令”的方式,很容易就会造成监控中心的责任加大,导致其管理幅度受到限制,降低了“集中监控、分点操作”管理模式的效果。所以,对于500kV变电站而言,实施集中控制管理后,受一次设备遥控操作的影响,出现操作的现场就成为500kV集控站,因此,“命令到集控站”是最佳的选择方式。但是对于220kV及以下变电所而言,布局遥控操作的条件,主要采用现场操作的模式,所以采用命令先到指挥中心,再到现场的模式比较合适。

4、创新型电网电站运行管理模式

在电网变电运行管理中实施无人值班管理以后,由于人与设备的时空距离产生,就需要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进行介入,这就是遥控操作功能的无人值班管理模式,采取遥控操作,使得时空距离得到弥补,降低了人员的路途奔波。根据操作任务及技术条件的差异,需要在保证电网变电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加强遥控功能的建设及应用,这也是提高“集中监控,分点操作”管理模式的有效手段,电动设备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供给一次设备遥控操作的基础,而保护与自动化的通讯联网和自动一体化保护为二次设备的遥控操作提供的条件。

4.1集控站遥控操作。根据集控站的职责,对操作进行分工,主要包括对电网经济运行方式的调整操作,例如:为了对负荷平衡进行控制,采取的拉、送负荷操作;为了对电压合格率及功率因数进行控制,采取对主变分接开关和电容器进行遥控操作;为了对系统零序抗阻进行控制,按照调度命令对主变接地开关进行拉合操作。所以,无人值班管理模式实施的基础技术条件就是集控站的遥控功能,根据现阶段的技术条件及无人值班工作的进展来看,从各方面已经具备实施无人值班的管理条件。据相关资料,一些单位已经有了多年的实施经验。随着区域电网变电运行综合控制功能的完善,集控咱遥控操作的智能化、数字化必然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4.2直接遥控操作。在电网变电运行实施集控操作管理模式后,要对应急处理进行研究。调度遥控操作,是调度员直接通过调度台对现场设备进行遥控操作。这种方式把调度发令和运行操作进行了整合,使得执行速度大大提高。但在执行操作的时候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紧急电网事故或异常,要具备高速的响应速度。而遥控操作的执行速度较快,可采用这种方法;第二,在电网变电正常运行时,受变电运行和调度运行对电网的关注及专业性差异的影响,调度遥控操作不适合大规模的采用。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35KV;变电站;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tm247文献标识码:a

1影响35KV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1.1设备的质量因素

变电站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和检修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是造成电力事故的重要原因。

1.2自然环境因素

变电站设备与其他物体一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雾天,可能造成能见度低、看不清铭牌等问题;黑夜或者阴天可能造成操作间黑暗,光线不足,这会导致工作人员看错设备的位置、状态等;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损坏变电站设备基础。

1.3工作人员自身因素

工作人员可能存在素质、技术水平方面的不足,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生理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操作人员由于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等没有完全熟悉和掌握,常会导致在问题面前束手无策或使问题更加恶化的现象。

2加强35KV变电站安全运行的措施

2.1合理制订35KV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

35KV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分类。35KV变电站投入使用后,如何抓好安全管理,首先就要面临运行管理的问题。目前,35KV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可划分为“有人值班”、“无人值班、有人值守”、“无人值守”三种类型。

(模式一)“有人值班”:这是以前较常见的运行管理模式,站内安排固定的运行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按班次进行轮值,负责站内设备的操作、监控、维护、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事故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

(模式二)“无人值班、有人值守”:没有固定的运行值班人员,仅保留个别守卫人员,负责站内的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工作及事故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

(模式三)“无人值守”:真正意义上的无人站,不安排任何固定的值班或值守人员,站内设备的操作、监控要靠调度端或巡检操作班完成,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工作及事故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则要安排其他人员完成。

2.2如何确定合理的变电站运行模式

目前有一种观念认为,人容易受环境、情绪、性格、疾病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靠因素。确实有不少事故是由人为误操作引起的,从这个角度看,无人值班确实可以提高运行可靠性。

以往的常规变电站一般配备值班人员6~7人,一方面增加了人为误操作的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增大了供电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一模式显然不适宜大量增加的变电站。由于新的变电站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为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化”打下了硬件基础,推行“无人值班化”可减去相应的人员工资和管理费用,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因此“无人值班化”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是,一些地方在推行35KV变电站“无人值班化”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变电事故也明显增多,甚至影响了农村电网的安全运行。这种情况给我们及时敲响了警钟,推行“无人值班化”不能盲目地“一刀切”!变电站的“无人值班化”不仅仅取决于变电站技术、设备的单方面因素,还取决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当地地理环境、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

对于具备以下条件的变电站应推行“无人值守”(模式三)的运行模式:变电站设备装置良好、运行可靠;远动、通信功能齐备、网络可靠;调度自动化系统完善,可对变电站端实行“四遥”;交通便利,便于检修、维护人员及时到达;)当地治安环境良好;调度、变电运行检修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采用“无人值班,有人值守”(模式二)的模式,存在不安全因素,因为变电站位置一般分布在远离城市、人员稀少的地方,长期一个人留守,值守人员就存在孤独感和人身安全问题,既不能保证安全也有悖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推行“无人值班化”应以“无人值守”运行模式为主。

对于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变电站,应先采用“少人值班”的运行模式(模式一的简化方式),每站定员一般3~4人(比常规变电站值班人员减少一半),轮流值岗,可解决许多实际困难。当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由“少人值班”模式逐步过渡到“无人值守”的模式。

2.3加强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管理工作

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工作规程(即“安规”)以及“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定期轮换试验制度”(即“两票三制”)。“安规”及“两票三制”是生产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和指导标准,但也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内容,只有把工作做到实处,才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根本。

其次,必须尽快制订和完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调度规程”等,并通过规程来规范“标准化下令”和“标准化操作”。这些对现场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规程必须在变电站投运前制订、完善,以免造成管理脱节,并在以后每年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订、确认。

再有,必须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和缺陷处理记录,并实行闭环管理。由于“无人值守”变电站自身的特殊性,更要求调度值班人员、运行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缺陷,及时通知有关检修人员进行处理,保证设备良好。平时,还要经常进行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使事故、缺陷处理准确、迅速。

此外,还必须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体系,包括各种规程、各种记录、设备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全部施工图纸等,随时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加强设备的维护工作

除了日常的维护外(如每班1次清扫、检查室内设备、开关柜等工作),还应按规程、规定做定期的维护(如蓄电池每月清扫1次)和预防性试验工作(如每年1次的电气调试工作),此外,还应根据供电情况和季节气候变化制定季节性设备检查工作,做好事故预防(如每年春、秋季各1次的防雷检查)。通过加强设备的维护工作,不断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4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

技术档案是变电站重要的历史资料,记载了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等各方面的技术性能和发生的问题,对设备的管理、维修和大修改造,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认真细致地整理,科学归档,妥善保管。变电站应具备下列技术档案:设备出厂说明书和技术文件;设备铭牌;出厂试验记录;安装交接有关资料;改造、大修、小修记录;历年大修,定期试验报告;历年设备缺陷,障碍和事故记录;历年设备事故专题运行分析记录。

5充实变电运行维护岗位的人力资源

人员技术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应以岗位练兵为主,本着面向生产、联系实际、按需培训、讲求实效的原则进行。通过组织短期集中培训、反事故措施演习和事故预想工作,组织技术表演等方式,提高变电站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使他们逐步达到“三熟四能”,即熟悉设备、系统的电气基本原理,熟悉设备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章制度,能分析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掌握一般设备的维护技能,画单线系统图及保护、仪表回路展开图。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500Kv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有益探索

随着国家的发展,对电的需求大大的增加,对电网建设的速度和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强。那么就出现了大量的500Kv变电站,给经营部门和政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这也是一个机遇。目前针对500Kv变电站运行模式需要改革的主要分为两点,即:无人值班和少人值班,他们都有着一样的共同点,集中监控。监控人员的基本职责是远程的控制操作和对变电站的监控,而一个变站点中分为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都负责自己的领域。那么为了保证500Kv电网的经济和可靠性,提高电网的传输能力和系统的稳定性,500Kv变电站的运行和管理已经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

一、集中的控制500Kv变电站运行的管理模式

1.1集中控制的优越性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压电网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电网的配置和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提高,配套的措施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这就形成的系统自动化,500Kv电变站由原来的多人值班模式改为了现在的集中控制无人值班或少人值班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那么想要让变电站发展更加的长久就要探寻先进高效的管理方法集中控制的运行模式,能轻松的掌握全面的电网情况,特别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快速的发现问题的所在并解决,有利于对电网的控制,还能调整电网运行的状态达到最优质,能充分的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集中控制的优点是,能全面的提高电网技术的水平,方便电网系统的管理,减少了维护和运行的成本,并能有效的提高电变站的经济效益。

1.2集中掌控技术的管理

在500Kv变电所电网集中控制中应具备着一些技术数据,应该具备的信息,包括政府及部门的相关规定、标准、规范操作程序。控制变电的设备,要有齐全的技术资料和文件,各种种类的操作记录和系统表图。在集中控制的中心也要具备一些技术数据,要明确下级变电站的控制设备的电气图纸,管辖内的各个控制变电站的系统,管辖内变电站的设备运行和运行现场的过程。

1.3人员的培训管理

在集中控制的培训中,必须对人员有一些要求,让工作人员了解集中控制的基本模式、基本的操作。要了解各种类型的制度和标准,能熟练的使用各种设备的开关,电网中的各种设备,变电站现场的控制过程。充分的掌握日常的监督,培养出现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能很好的进行远程的控制。那么也要对培养技术人员制定出培养的模式,训练的方法中包括传统的规则、标准和培训。

二、培养并提高运行人工的素质

2.1人员技术业务的培养

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职责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能良好的保证企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今年来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好,启用的很多新设备和新技术,给电力的工作给来了很大的帮助同事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问题,在设备飞速更新的情况下,那电网工作人员技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变电站的运行中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很强的技术,并且在工作中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的去做,因为电网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慎就可能给企业和家庭带来麻烦。那么在实际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单薄,技术掌握的也不是那么熟练。那么为了保证工作人员能掌握电网的知识和技术,能在突发事件上有效的做出正确的判断,减少对企业和人们的危害,就必须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2.2培养安全意识

想要把安全的生产转化为企业文化,就要对变电站电网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的教育,和安全思想的贯彻。使其自觉的去遵守电力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的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安全生产时变电站的基础观念,个企业发展和个人效益正常的重要条件,所以安全生产是变电站工作人员首要应该注意的。在日常的维护和管理的工作中也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维护的工作要举要经常化和制度化,要让制度和安全措施都能很好的实行。积极主动的去参加工作,并且工作中要养成认真细心,要看清自己的能力,不要去做没有把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