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割席分坐的典故
割席分坐,是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后汉书·孔融传》。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汉末年,讲述了孔融与祢衡之间的一段恩怨情仇,以及孔融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展现出的智慧。
文章正文:
割席分坐的故事起源于东汉末年。当时,孔融与祢衡都是名士,两人因才学出众而闻名。然而,孔融与祢衡的性格截然不同,孔融为人谦逊,而祢衡则性格狂傲。
有一次,孔融和祢衡一同参加宴会,席间,孔融对祢衡的狂傲行为感到不满。在一次讨论中,祢衡言语不逊,甚至对孔融进行侮辱。孔融虽然心中不悦,但并未当场发作。宴会结束后,孔融拿起刀割断与祢衡之间的坐席,表示与祢衡断绝关系。
这个行为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人们称赞孔融的理智和气度。割席分坐因此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与某人断绝关系或不再与某人交往。
《后汉书·孔融传》原文如下:
“融与衡素善,衡后与融绝,融乃割席分坐,终身不与通。”
超链接信息来源:
[《后汉书·孔融传》](https://www.baike.baidu.com/item/后汉书/26270)
常见问题清单及解答:
1. 割席分坐的典故出自哪部史书?
回答:割席分坐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孔融传》。
2. 割席分坐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回答:割席分坐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
3. 割席分坐的主人公是谁?
回答:割席分坐的主人公是孔融和祢衡。
4. 孔融为什么要割席分坐?
回答:孔融因为祢衡的狂傲和不逊行为,为了表明自己不与祢衡为伍,所以割席分坐。
5. 割席分坐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
回答:割席分坐比喻与某人断绝关系或不再与某人交往。
6. 割席分坐的故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回答:割席分坐的故事体现了孔融的智慧和气度,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 祢衡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回答:祢衡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书法家,以其狂傲不羁的性格和才学著称。
8. 孔融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回答: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政治家,以才华横溢和为人谦逊著称。
9. 割席分坐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用法?
回答:在现代,割席分坐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与某人在观念、立场等方面产生分歧,选择不再交往。
10. 割席分坐是否真的是孔融割断坐席的行为?
回答:割席分坐是后世对孔融行为的夸张描述,实际上可能并非真的割断坐席,而是象征性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