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会计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5:57:37

社保会计工作计划篇1

康发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的基本条件,也是我国深化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和

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根本性任务。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

的进一步深化创造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涉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

大基础性问题。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三个领域的问题相互制约、相互影

响,始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人口过多是我国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造成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挑战。劳

动适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又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保障的支付压力,

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但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而且阻

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是我国现代化

建设过程中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难点问题。因此,要以人口问题为出发点,从宏观调控的角

度对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规划,继续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改善就业

结构,扩大就业空间,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重点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保障需求。

本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下,着重阐述“十五”时期稳定就业形势、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方针、目标、主要任务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XX年至XX年。一、主要成就、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有利条件

新世纪初,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

挑战。

(一)“九五”的主要成就

在党的xx大精神指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口控制、就业和社会保障

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了“九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与任务。

1、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历史性变化。“九五”期间,计

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计划生育率稳步提高,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婚育观正在形

成,妇女总和生育率已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九五”期间净增加6000万人,年均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9.69‰,XX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可控制在12.7亿以内。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

降到10‰以下,人口再生产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2、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劳动力市场机制初步形成。“九五”期末全国从业人员达到7.12

亿人,五年城镇新增加就业3560万人。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在经济结构调

社保会计工作计划篇2

今年,我局将继续把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与《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列为全年法律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统一组织,统一检查。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将继续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集中辅导和岗位自学相结合,并保证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人人有学习笔记。同时,要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尤其要强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妇女都能够了解国家劳动保障有关政策,提高广大妇女的劳动保障意识和就业能力。

二、进一步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一是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列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本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与本单位计划生育专管员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与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二是由单位一把手亲自负责本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抓好各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积极做好本单位干部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到各项登记表册记录完整全面,没有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发生。

(二)开展暖流工程,服务困难群体。

1、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要针对下岗女职工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再就业困难的实际情况,把社区就业作为她们实现就业再就业的主攻方向。积极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帮助她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2、开展积极主动的就业服务,促进下岗失业女职工再就业。一是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女性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办理《失业证》和《再就业优惠证》,做到应发尽发。二是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女职工提供了小额贷款担保,以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三是在职业介绍工作中,积极为女性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免费为女性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四是继续做好女性下岗失业职工接续养老保险的工作,开设专门的个人参保窗口,提供了方便、优质的服务。

社保会计工作计划篇3

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完成了签状指标和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打造浑河商务城和临空国际城”的战略构想,优化发展环境,为“一轴一线两带三区”服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做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为我区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劳动保障事业工作思路

20xx年我们将立足劳动保障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围绕抓重点项目促调整,抓环境促提升,抓民生促和谐”,着力抓好创业、就业工作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意识,为企业改革发展出主意、解难题,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树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为苏家屯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20xx年工作目标

(一)实现实名制就业1.1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人员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力争实现双就业。

(二)就业技能培训操作规范,全年培训城乡劳动力2060人;

(三)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50人,带动就业3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万元,当年到期回收率不低于95%

(四)加强就业基础管理,启动实施《就业失业登记证》制度。年内完成《再就业优惠证》、《失业证》换发工作,确保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享受“4050”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员、登记失业人员全部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适应《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就业、失业登记全省范围内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确保统一软件的应用和本地区相关硬件设备的配备。

(五)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达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乡镇、村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率达到100%。

(六)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就业信息网络全覆盖;按照人社部关于建立就业失业监测制度的要求,及时上传规定的数据信息和空岗信息。

(七)启动开展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

(八)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偿还率98%以上,不发生新的拖欠,全部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的长效机制;受理农民工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达到95%以上。

(九)企业职工综合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以上

(十)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不低于4030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不低于38062人;工伤保险人数不低于67700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不低于15800人。

(十一)企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征缴达到1043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征缴达到6468万元。

(十二)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人数(包含所在市中央企业退休人数)达到41446人,集中管理退休人员档案达到15200份。

(十三)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3万人,个人缴费记录见帐率达到100%。

(十四)调节仲裁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充分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

1、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做到统一样式上墙悬挂。健全平台业务操作规程、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管理、服务行为规范等制度,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要求、办事时限、承办人、负责人、咨询电话等。接受群众的监督,及时处理群众投诉。进一步完善社区平台基础数据,整合辖区人力资源、农业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参保人员、企业退休人员、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等现有台帐和数据库,研究制定统一的基础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提高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动态管理。

2、以大项目为依托,扩大就业渠道。

依托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继续盯住我区新项目建设,做好人力资源库与岗位信息库、企业招用工与劳动部门兑现优惠政策有效对接,努力实现在项目立项、开工、竣工的同时,签订用工协议、上岗培训协议和劳动合同。提供优惠用工政策和跟进服务,有序引导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求职就业,主动为重大项目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和就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投资项目拉动就业的效应。预计一季度实现实名制就业完成2900人,其中城镇实名制就业1550人,农村转移输出13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3、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围绕新生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围绕就业困难群体,实施政策带动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通过给予创业补助、给予创业培训补贴、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创业载体发展、继续延伸就业载体扶持政策等多种措施,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带动更多人就业。一季度预计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10人,带动就业60人。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扩大宣传渠道,加强对新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深挖现有资源,不断拓宽再就业培训人员覆盖面。加强与其他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联合,增加培训种类,不断提高失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定单式培训服务,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按照项目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有的开展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为重大项目提供适合专业的人力资源前期培养和储备,提升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层次。一季度预计开办培训班2个,培训9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性培训436人。

(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做好社会保障各项工作

1、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

我们将继续落实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各项措施,特别要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扩面工作的重点,对有扩面可能的单位进行集中扩面,继续深挖潜力。充分利用基层社会保障平台,对辖区域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台帐,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动扩面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适时根据出现的各种情况采取措施,调整政策,使此项工作更加完善规范。一季度企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征缴达到800万元。按照区政府指标提出的任务指标不断扩大医保范围,预计一季度全区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846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不低于38062人。

2、做好被征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

目前我区被征地农民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部分人群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造成就业率低,没有收入来源。我们将针对他们开展实用的技能培训,适时组织培训,提高其素质和劳动技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3、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做到各项制度的落实到位和紧密衔接,切实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实现“网格化网络化”建设。

抓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重点做好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的建立,做到网格内用人单位数、职工人数、合同签订、参保缴费及工资支付等情况“五清”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2、劳动争议仲裁全面推进“实体化”建设。

以实体化建设为基础,积极提升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能力,尤其是建立健全多渠道、开放式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按照“以调为主,以裁为辅”的原则,努力谋求和谐仲裁的社会效果。调解仲裁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

3、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维权工作。

加强农民工维权中心建设,与各部门联动,加大对欠薪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和改善农民工就业服务环境。完善农民工培训机制,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善待、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加强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管理,实现电算化管理。受理农民工投诉案件结案率要达到95%以上。

四、下阶段工作举措

20xx年的我局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在努力完成好一季度目标过程中,要积极规划二季度重点工作,保证劳动保障工作全面平稳的发展。

一是围绕今年中心工作,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严格执行用工登记备案制度,坚决取缔私自招用工行为,主动加强与大中型企业沟通联系,及时做好区内大项目用工的信息收集,搞好用工对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二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专业性招聘会与综合性招聘会相结合、城镇安置就业与农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社保会计工作计划篇4

一、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1、抓好公务员管理及培训工作。完善我区公务员“一证一卡”管理,及平时考核工作,认真抓好股级以下干部的wto、英语、计算机等知识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力争2007年底前全区普训一遍。

2、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聘用条例》、《河北省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暂行办法》,在抓好试点(文教、卫生)的基础上力争2007年上半年在我区事业单位全面推开全员聘用制度。

3、结合我区实际,完善各社区平台的职责及其管理办法,并理顺其各种关系,使其更好地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4、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并重点抓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聘后管理,认真按市制定的聘任方案,在我区文教、卫生、农林局,抓好试点工作,力争年底前在我区事业单位全面推开。

二、人才工作

1、加快我区人才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加大人事业务宣传,扩大人事范围,认真实践从单一的人事关系向提供综合人事服务发展的新路子。

2、抓住“五大工程”建设优势。构筑好人才平台。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创新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为“五大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一是开设人才招聘专场,为企业顺利找到人才提供保证。二是发挥人才猎头作用引进高层次人才。三是主动延伸服务。对引进人才搞好跟踪服务,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灵活机动地妥善解决其具体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和各类人才解决其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留人环境。

3、全力抓好人才劳务输出。今年要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按区政府的要求,重点谋划好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在认真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二oo四年劳务输出规划》,抓好落实。较大限度地实现辖区内富余大中专毕业生及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和转移,减轻我区就业压力。

三、再就业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好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大检查,下大力度清理辖区内非法中介组织,规范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的用工行为,尽量腾出更多的用工岗位,免费介绍给下岗失业人员,最大限度地促其实现再就业。

2、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从培训中寻找出路,有针对性地对下岗失业职工免费开展好实用技能培训、全年计划开办培训班六期、培训人员500人。

3、按省、市要求,下大力抓好困难群体再就业工作,2007年我们要进一步摸清全区困难群体底数,全面落实对“4050”困难人员实行特殊就业的援助的政策,积极开展公益性就业岗位,广泛开展即时服务,承诺服务,以强势工作帮助弱势群体。

4、继续开展好就业援助行动。2007年我们以社区平台为载体,充分发挥区、处、街三级平台网络作用,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行每人一卡,作好动态管理。区人才劳动力市场做到随时为下岗失业职工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工作,区再就业办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为我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搞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四、社会保险工作

1、今年将以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加大养老金收缴及扩面的工作力度,实现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不断增长,同时做好中断缴费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工作。巩固我区两个确保,确保离退休工资足额按时发放,保证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2、继续加强工伤保险宣传,提高参保企业自觉缴费意识,努力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按规定及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3、按上级要求,进一步调整我区医保个人交费基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积极拓展业务服务范围,逐步开展慢性病,重症及公务员医疗补助等业务。

4、加大失业保险金征缴清欠力度。切实提高我区失业保险金的风险承受能力,并认真做好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职工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和资格认定工作,确保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的100%足额发放。

五、政务公开工作

1、重点抓好区政府及各部门和具有服务性事业单位的政务公开。继续巩固深化乡镇政务公开,切实加强制度建设。

2、深入基层,搞好调研,探索研究区政务公开的有效措施,力争创新政务公开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继续发挥好监督督查舆论和群众监督作用,确保我区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六、切实加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队伍自身建设

1、加强学习,努力把我局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按照区政府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府”的实施方案,制定我局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实施意见,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行动到位、创新学习方法,建立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一种善于学习、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创新能力;加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加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学习,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在职培训,不断提高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队伍。

2、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培养改革创新的能力,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当今时代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践需要创新。我们要树立全面的辨证的创新观,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判断是非得失,用理念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和手段创新,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同时,要按上级要求,加快办公现代化步伐,积极推行,电子政务,认真做好信息工作,年内力争办公和省市联网,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便捷高效。

社保会计工作计划篇5

2006年我们将以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局党政年度的中心任务,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狠抓领导责任制和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切实履行好维护内部稳定和安定的政治责任,确保全面完成社会治安保卫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局二年见成效发挥应有的作用。现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实际,2006年本单位社会治安保卫综合治理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目标

以维护内部政治稳定为工作中心,以杜绝各类事故为工作重点,实施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强化职工八小时外的管理,努力实现无上访、内部矛盾激化事故,无刑事、治安事故、无安全、灾害事故、无行政诉讼事故的工作目标。

二、加强四项基础工作

即加强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基础资料管理、信息反馈工作,使各级治安保卫综合治理工作目标明确,职责明确,奖惩明确;使上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本单位的工作动态。

主要工作措施:

1、实施“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将各项考核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三级签约落实,把利益和责任结合起来,使责任和利益同步落实到人。

2、建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管理网络;建立处置预案领导小组;建立综合治理分析例会制度及建立职工家访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上级要求调整工作重点,及时完成新任务。

3、完善充实内部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坚持以法管理,严格按章办事;对贵重物品的保管和管理和对财务室的治安防范和管理,要形成制度,将责任、职责落到实处。

4、加强信息情况工作,及时反馈整体工作的最新动态,同时按照区局要求,认真、规范的做好治安保卫综合治理基础资料的收集、上报工作。

三、加强教育和交流,及时消除隐患,全力维护一方稳定。

保持队伍稳定,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通过有效的工作,确保全年无集体、个人上访事故,无内部、家庭矛盾激化事故。

主要工作措施:

1、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国际、国内形势教育,不断提高全体队员的政治修养和觉悟,倡导全体职工争当新世纪的“四有”新人。

2、抓好与职工的思想交流工作,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快速、高效解决暴露出的各类思想问题,把内部的一切矛盾都及时放在本单位解决。

3、根据今年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做好转制队伍的稳定工作,切实做到体制改革,全体职工思想稳定,人心不散,战斗力不减,管理不松。

4、认真负责,快速高效处理每一个市民举报投诉,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维护地区的稳定。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职工八小时外的管理。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职工遵纪守法意识,积极开展家访活动,强化职工八小时外的管理,确保全年无刑事、治安事故。

主要工作措施:

1、抓好定期的法制宣传教育。根据上级要求,定期组织全体队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集中精力学习专业法律、法规和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重大节假日前,进行节前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建立中队每月一次的学法制度,不断提高全体队员的守法意识。

2、抓好宣传教育的经常性。针对支队工作的特殊性,利用会议,专题开展法制教育,重点加强新刑法教育,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减少和杜绝利用职务之便而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

3、抓好法制的社会宣传工作。在“卫生月”等重大市容环卫活动中,积极组织人员开展环卫法规的社会宣传活动;在监察整治和处理违章时,积极向市民和当事人宣传环卫法规,以提高市民的守法意识。

4、以预防为主,实施群防群治;以防范为立足点,落实党员干部责任制,将职工八小时外的活动纳入治安保卫综合治理管理工作,防止职工在8小时以外发生违纪犯罪行为。

五、预防为主,防范结合,保障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加强治安防范和安全工作,确保全年无治安灾害、无行政诉讼事故和无安全事故。

主要工作措施:

1、进一步抓好执法责任制的落实,结合开展“四无”活动,即:无不良行为的投诉;无违法乱纪的人和事;无复议案件的撤销、败诉和无诉讼案件。

2、建立安全保卫检查和考核制度,定期开展对重点部门的安全检查和考核工作,对贵重物品存放处、财务室,每月进行一次防盗防窃治安保卫安全例检。

社保会计工作计划篇6

一、1—10月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91.2;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94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110人的85.5;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971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1100人的88;转移农村劳动力860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600人的143.3;办理失业登记2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再就业培训55人;创业培训96人;技校招生147人,其中县职业高中与省林业技校联办汽修专业招生51人;审核推荐鼓励创业促进就业“贷免扶补”贷款申请126人,信用社已发放贷款86人430万元,完成市局下达任务86人的100,其中高校毕业生9人45万元;审查上报困难企业稳岗认定申请4户,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及转岗培训补贴75.6万元;对71户困难职工进行了“送温暖”慰问,发放慰问金22500元。

(二)社会保障工作1—10月征缴养老保险费1636.3万元;城镇职工医疗费收入1881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收入25万元;征缴失业保险费137万元;征缴工伤保险费888.9万元;征缴生育保险费44.2万元;征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28.6万元。(三)、劳动维权工作二、2012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是继续为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服务,让更多的企业落户××,增加劳动力的吸纳空间;二是认真落实我县的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三项制度”,继续确保各级党委政府促进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在我县得到落实;三是继续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指导就业的方针,鼓励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劳动者树立劳动不分贵贱,职业不分高低的思想,使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季节性、临时性、弹性工作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四是落实好鼓励创业促进就业“贷免扶补”政策,帮助更多有创业愿望人员通过创业实现并带动就业。2012年就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人,再就业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二)社会保障工作保险参保人数2070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2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000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00人。

(三)劳动执法工作

社保会计工作计划篇7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上门服务”为你整理了这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我局在信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人社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统筹稳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稳就业、促改革、惠民生、兜底线、防风险、保稳定,全力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强化从严治党

一是深化党的建设引领,增强党建赋能。

1、抓实政治建设。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14项党建工作制度,组织党员干部领会制度精神、熟悉制度内容、增强制度意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局党组书记、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坚持到所在党支部上党课。认真抓好茂名市委第二交叉巡察整改工作,制定问题清单,压实整改责任。

2、抓实组织建设。抓好党员关系接转、党费收缴管理、党员发展等工作,2020年,发展预备党员2名、积极分子10名。做好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拟定工作方案,做到“程序不漏、步骤不丢、环节不少、顺序不乱”。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先锋助复工”等系列党员志愿活动15次、主题党日活动11次,疫情期间发动党员自愿“抗疫”捐款。做好党内关怀帮扶工作,贯彻落实“五项机制”关爱弱势群体,共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15户。

3、抓实重点工作。开展党员“双报到”活动,局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带领党员干部前往长塘社区报到,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带头开展调研、参加活动。全局6个党支部110名在职党员已到社区报到,累计开展为民服务活动5次,党员干部参加约600人次。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强弱项补短板,实现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是常抓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廉洁素质。

1、压实责任。落实“主体责任”,局党组坚持每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确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每半年听取一次党风廉政建设汇报,研究部署工作。落实“一岗双责”,层层抓落实,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班子成员将分管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2、成立作风管控专班。局机关纪委加大对作风建设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定期检查、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和电话暗访的方式,对未有效执行内部管理制度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教育或通报批评。

3、强化党风廉政教育。专题召开信宜市人社系统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全市人社系统党风政风行风工作,部署年度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党员干部100%参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网上考学工作;召开纪律教育月动员暨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会议,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邀请了市纪委常委、监察办主任李春生同志作专题报告。

三是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2020年意识形态工作计划,逐级签订意识形态目标责任书。局党组每季度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统筹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针对茂名市第二交叉巡察组反馈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面有待加强”的问题,配备意识形态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巡察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学习教育。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会议的“第一议题”及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计划,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和省、市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加强干部培训,开展人社大讲堂活动,邀请市委宣传部梁庆生同志作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邀请茂名市委网信办网络舆情中心副主任李开元同志作网络安全及网络舆论处置专题培训;抓好党员干部网络学习培训,我局参训党员干部总人数98人,参训率100%。

3、加强宣传。坚持党管宣传,讲好人社故事,传达信宜好声音。2020年,中央、省市、媒体的系列报道我局相关工作亮点达100多篇,宣传力度比去年有所提高。

(二)多措并举,“六稳”“六保”工作扎实推进

2020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2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115人,扶持创业人数4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7%,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一是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启动“春风行动”“百日网络招聘行动”,共举办了“南粤春暖”网络招聘会25场,267家用人单位岗位信息3万多个,达成就业意向1500多人。举办线下招聘会9场,其中大型招聘会1场、专场招聘会1场,高速公路招聘会7场,招录收费员269人。

二是精细化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在全省率先开展“点对点”返岗复工免费专车行动,组织省内专车11批58班次,向珠三角地区运送外出务工人员1069人;组织省际专车2班次,接回云南、湖南等地的异地务工人员。建立企业“服务官”和“党员+就业服务专员+企业”联系企业机制,对全市包括规上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园区企业在内等245家企业设立“一对一”的联系制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三是推动重点群体稳定就业。紧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招聘9名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人员,发放高校毕业生各类补贴118.84万元265人次;联合举办高速公路收费员(营业员)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和业务培训班,解决了26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发放一次性创业资助及租金补贴110.8万元,惠及139人次。

四是全力落实就业创业政策补贴。2020年,为各类重点群体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资助金共1449.94万元,受惠8496人次。就业创业资金使用量居茂名各县(区、市)第一,是去年的287.44%;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2笔1501万元,发放量居茂名(区、市)前列,任务完成率为333.56%。

(三)技能提升,培训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南粤家政”工程培训、“广东技工”工程培训、企业线上适岗培训、创业培训、“以工代训”。

一是打造“粤菜师傅”工程特色文化。开设“粤菜师傅教做菜”电视栏目及抖音号,目前已完成18期制作。2020年8月,茂名市“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现场会暨“广东粤菜师傅名村”评选宣传推广活动在东镇街道旺同村委会举行,旺同村最终以112万多票排名全省“特色名村”第一;12月,旺同村被评为广东“粤菜师傅十大名村”。借此契机,成立旺同村“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基地,建立旺同特色文化展馆,进一步打响信宜市“粤菜师傅”工程知名度,推动信宜市“粤菜师傅”特色文化发展。

二是推动“好心家政”扩容提质。成立“好心家政”促就业服务工作站,改造升级信宜市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创建茂名市级“好心家政”培训示范基地。引导家政企业成立“信义家政联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家政服务市场,向大湾区地区推送1000多名“好心月嫂”“好心保姆”“好心陪护”“好心护理”。

三是“广东技工”启航发展。大力实施“农村电商”工程,将钱排镇三华李产业协会、洪冠镇电商孵化基地确定为农村电商的示范点,其中洪冠镇电商孵化基地成为全省第一批“e网兴农”农村电商示范站,通过以点带面开展农村电商“送教下乡”培训。

(四)扩面稳岗,筑牢民生底线

一是全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2020年茂名市下达给我市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任务分别为4.74万人、51万人、3.71万人、3.97万人,全年实际参保人数分别为5.0825万人、52.11万人、3.81万人、4.19万人,任务完成率分别为107.23%、102.18%,102.7%、105.54%,均已超额完成任务。

二是加大社保减免和失业稳岗力度。贯彻落实减负稳岗政策,2020年,全市享受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的企业共1502家,减免各项社保费共8241.38万元;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补贴10批次共62家企业,返还金额175.88万元。

三是社保体系改革持续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实现省级统筹,由茂名市局全面接管财务收支核算工作。2020年6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上解部分基金到茂名财政专户,实行社保基金市级管理。全面推进职业年金实账积累和养老保险基金清算工作,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新办法待遇计发。

四是社保卡管理工作稳中推进。积极开展社保卡“一人一卡”清理工作,目前我市社保卡激活率稳居茂名各县(区、市)首位。以凭卡享受各类社保待遇促进社保卡应用,推动我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全部通过社保卡进行发放。全市已建成9个即办网点,新发卡、补换卡30分钟即可办理。

(五)引育人才,夯实发展动力

一是加强人才载体平台建设。2020年7月,经我局牵头组织申报,信宜市人民医院成功获批设立信宜市首个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021年1月9日,博士工作站揭牌成立。工作站的成立,将成为我市吸纳、集聚医疗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我市医疗系统高层次人才建设步伐。信宜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项目稳步推进,2020年,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预计2021年5月前投入运营,将进一步夯实我市人才公共服务基础。

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开展“柔性引才”工作,摸排全市企事业单位柔性引才需求,2020年共收到8个单位27个岗位人才需求,有针对性为信宜市妇幼保健院、信宜市融媒体中心各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开展“三支一扶”工作,2020年共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67人;设33个事业单位岗位公开招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为基层引才留才。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举行了7次招聘,累计推出岗位536个,拟招聘1164人,已办理入职354人,其中信宜市2020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考生人数8400人,创历史新高。

三是加强人才激励保障。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补贴工作,为2020年全职新引进的15名硕士研究生,本地培养的3名正高级职称人才和2019年引进的4名硕士研究生共计22名高层次人才申请了63万元的各类人才补贴。落实一线医务防疫人员补助激励政策,将1名赴鄂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六)狠抓源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加大劳资纠纷防范力度。学习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联合各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为期3个月的用人单位遵守《条例》情况检查活动,着力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在2019年度茂名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中,我市获得a级,得到市长亲自批示肯定。

二是打造“好心仲裁”宣传文化。深入推进“互联网+劳动知识宣传”,搭建信息化“好心仲裁”服务平台,通过仲裁微信沟通平台进行以案释法。设立镇隆镇“好心屋”调解室、八坊村“好心仲裁”示范点、工业园区好心劳动法律宣传长廊、玉都公园好心宣传长廊,进一步推动“好心仲裁”文化扎根在基层,积极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通过协商方式进行调解,减少劳动争议。

三是大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深入推进劳动合同签订,全年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5%。疫情期间成立劳动关系专责小组,深入一线,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业,旅游业,民办幼儿园等进行“送政策、强指导”服务,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积极主动化解信访矛盾,无进京上访记录,初信初访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工单按时受理率、按时办结率均为100%。

(七)用心扶贫,决胜脱贫攻坚

一是就业扶贫稳就业。开展“招聘到镇、送岗到村、服务到人”就业扶贫“三到”服务。引导创建扶贫车间等就业载体39家,吸纳贫困人员就地就业234人,筹集专项资金670万元用于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655人。

二是技能扶贫提素质。全市共有13000多名贫困劳动力参加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务工培训,培训率达100%;13000多名贫困劳动力参加了免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019-2020学年度技工院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费补贴发放率100%。

三是社保扶贫兜底线。已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共19860人,已向财政部门申请划拨政府资助贫困人员参保资金共238.32万元,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参保和100%领取待遇。

四是粤桂扶贫再深入。建成茂名市唯一的“广东茂名信宜—广西来宾忻城远程招聘就业服务中心”。举办3场大型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600多人,促进新增来粤就业200多人,忻城当地就近就业200多人;在忻城县开展竹器编制培训300多人、“粤菜师傅”培训100人,“好心家政”育婴师培训100多人。

二.存在问题

(一)就业压力形势严峻。目前,我国受经济下行、经贸摩擦、国内外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稳定就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珠三角外贸企业订单锐减导致裁员减员较多,企业员工轮岗上班导致收入减少,外出务工人员面临下岗失业风险增大。高校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数量增大,市场供求岗位减少,就业压力增大。

(二)劳资纠纷问题不容忽视。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低收益高成本的现状必然会引发一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及隐患,加上不少建筑企业对“工人实名制、工人工资分账管理制度、工人工资保证金制度”三项制度存在抵触情绪,劳资纠纷问题存在较大的重点难点。

(三)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人才竞争力先天不足,高层次人才依旧短缺,留住人才的配套政策吸引力不够,技能水平与企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接产业需求的人才有效供给不足,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大。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建设,锻造坚强组织

一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通过专题培训、廉政警示教育,持续推进各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针对存在廉政风险点,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严格责任追究。三是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和引导。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正面宣传、文明创建,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人社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加大就业创业服务力度,稳定就业大局

一是开展大规模政策宣传。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全年进企业、协会、举办培训班宣讲4次以上,提高稳就业政策落地见效。二是多聚道拓岗促就业。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市内外劳务协作。举办“南粤春暖”“高校毕业生”等系列大型招聘活动,分群体举办专场招聘会,推动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群体就业。三是进一步创新服务。打造就业创业服务升级版,创新工作方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开通“翼信通”短信平台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进行政策推介、岗位推送、就业帮扶等服务。

(三)推动“三大工程”发展,促进技能就业

一是推进“粤菜师傅”工程扩容提质。增加“粤菜师傅”工程中、高级技能培训,编写“粤菜师傅”标准教材,推动“粤菜师傅”向高层次发展。结合送教下乡、线上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粤菜师傅”工程培训覆盖范围。二是推动“南粤家政”高质量发展。扶持家政企业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引导家政企业、团体建设基层“家政服务站”2个以上,开展1次家政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家厨”“家教”综合型人才。三是推进实施“广东技工”工程。争取筹建信宜市技工学校,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加强重点专业建设,重点培养各类技工人才。

(四)发挥社会保险基金保障作用,坚持改善民生

一是持续落实扩面征缴工作,总结2020年扩面工作的亮点和不足,及时掌握2021年社会保险考核动态,全面研究、及早行动、积极联动,统筹协调,继续确保我市的考核排位靠前。二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按政策持续提高企业职工养老待遇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抓好精准扶贫“三保障”工作,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三是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稳就业作用,加大稳岗补贴支出,筹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提取资金用于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和贴息支出。

(五)加强人才队伍管理建设,强化人才供给

一是落实各项人才管理工作。收集我市的人才需求与省人才局对接,为企业搭建平台,引进人才。做好2021年高校毕业档案接收、报到和改派工作。二是加强专技队伍建设。做好中职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和工程领域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工作。三是做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收集各单位事业人员空缺情况,提前做好招聘前期工作。指导乡镇基层事业单位做好机构改革后人员聘用及日常管理工作。四是强化载体建设和工资福利保障。确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如期投入运营,加强工资津贴发放管理,做好绩效奖金审核发放工作。

(六)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营造和谐关系

一是强化各部门共同治理欠薪。进一步完善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制度,明确职能分工,加强协调配合,重点抓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建筑施工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治理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各项制度落实。联合住建、交通、水务等单位检查在建项目,不断改进和完善分账管理制度、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总包工资制度、工人工资保证金制度、农民工实名管理制度、维权告示制度等。三是切实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我市将认真落实各项考核任务,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文件台账,确保我市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四是进一步提升仲裁办案质效。着力提高仲裁调解率、裁决率、结案率,打造“好心仲裁”文化长廊,创立信宜“好心仲裁”模式。

社保会计工作计划篇8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两个率先”为目标,以“富民亮点工程”为抓手,坚持“未保都要保、土地换社保,多保并市保、农保要提高,困残疾低保、老人都要保”的“六保”工作思路,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通过2-3年的努力,着力构筑起保障功能较全、保障层次较高、保障能力较强、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工作重点

1、围绕“未保都要保”,加快养老保险扩面进程。养老保险扩面的重点是各类企业,各单位要继续加强行政推动和劳动监察,促使辖区内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全部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对于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自由职业人员,各单位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就业就要参保”的社会氛围。对于从事社区服务、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各单位要开展排查,逐一落实参保。全区养老保险扩面2万人,参保率达86%。

2、围绕“土地换社保”,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一是对于已经纳入政府保养的人员,区劳动保障部门要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力争逐步提高保养金标准。二是对于已享受城保养老待遇的退休失地农民(即目前每月领取263元的人员),各镇(开发区、街道)、村可根据各自经济承受能力发放养老补贴,但补贴标准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20元。今后除市里统一提高标准外,任何单位不得随意突破。三是对于历次被征地农民,各镇(开发区、街道)要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在发生新的征地事项时将其纳入城保。如未有新的征地事项,对就业年龄段人员可通过推荐就业进社保;对保养年龄段人员,有条件的单位,可采取个人出资一部分、财政补贴一部分的办法纳入政府保养。

3、围绕“老人都有保”,健全养老补贴发放制度。为较好地解决“非征地农转非”的农村“世居户”老年人员(含未纳入养老保险的城镇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切实做到“老人都有保”,各单位要按照老年农民社会养老补贴政策,将其纳入补贴发放范围。今后,对于“非征地农转非”的农村“世居户”老年人员,如遇征地安置纳入政府保养范围时,对其停止发放养老补贴,并按规定发放政府保养金。

4、围绕“医保要提高”,扩大城镇医保覆盖范围。要逐步建立起以城镇医保为主体、农村医保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农村职工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一是对于已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及其职工(包括原区级养老保险和扩面人员),要统一参加城镇医保。二是对于未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及其职工,可暂时参加农村大病(住院)医疗保险,今后要通过城镇养老保险扩面逐步进入城镇医保。三是对于城市化建设中的失地农民,要根据市里政策的逐步到位逐步纳入城镇医保。另外,在农村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向城镇医保并轨的过渡期内,区、镇(开发区、街道)财政部门要确保集体补助金额度逐年有所增加,维持农村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基金规模。区卫生部门要健全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对农村特困住院病人的救助力度,要将每年区农村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基金的5%及其结余部分划入救助基金。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门诊医疗费给予适当补贴。

5、围绕“困残给低保”,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区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基层低保工作力量,构建基层低保工作平台,对低保对象彻底开展排查。要从解决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衔接“三条”保障线出发,科学确定低保标准。一是对低保对象中因重病丧失劳动能力和年满70岁以上的老人等社会特殊困难群体,要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对残疾人本人提高10%)。二是对既无劳动能力、又不属低保对象的残疾人,每人每月给予50-100元的生活补助。三是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技能培训、拒不接受职业介绍、无故不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的,原则上不纳入低保。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也是我区“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区”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党政领导务必高度重视。区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区劳动保障、民政、卫生、财政、工会、残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推进工作。各镇(开发区、街道)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

(二)强化资金保证。区、镇(开发区、街道)财政部门要切实调整支出结构,保证社会保障基金规模不减。各镇(开发区、街道)要确保从各类经营性土地拍卖、土地出让、工程征地收益中筹集的社会保障基金足额及时到位。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镇(开发区、街道)要面向广大企业职工、广大农村群众,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宣传咨询活动,广泛宣传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性、强制性和可靠性,增强用人单位和职工群众的参保意识,为推进全区社会保障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社保会计工作计划篇9

一、建设两个平台。一是建立下岗失业人员登录平台。依托企业主管部门、街道办和各居委会,摸清全县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下岗失业人员个人再就业档案,动态管理再就业数据库,对填写《下岗失业人员认定审批表》的人员,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按照程序,免费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为他们在再就业期间尽早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一个可靠的保证。二是拓展服务平台。今年我局将扩大再就业服务网络,完善基层组织,按照“统一机构、统一名称、统一规格”的要求,在县街道和各乡镇建立劳动保障事务站,每个服务站派驻x名专职工作人员,定岗位、定编制,同时在每个社区居委会聘用x名劳动保障协助员,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直接、更方便的零距离服务。

二、开展就业培训。按照多元投资,多股运行的方式,与社会上有办学能力的机构进行横向联合,利用他们的场地、设备和师资力量,免费对下岗失业人员中有学历、年纪轻、接受能力强的失业人员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新行业、新技术的培训,对年龄偏大,技能水平低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技术系数小、操作简单、收入稳定的保洁、绿化等社区综合项目的培训。下半年将举办x期各类培训班,培训下岗失业人员x人次以上。

三、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增加就业岗位。以街道和各乡镇为依托,努力开发一些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岗位,开拓社区服务就业新领域。二是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充分发挥我县劳务输出的优势,培养我县品牌,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对下岗失业人员免收各项职业介绍费用,鼓励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到县外就业,并优先安排他们到条件好、收入高、风险低的单位务工。三是推行以非固定单位、钟点工、临时工等为主的就业方式。

四、加强宣传。在大力开展再就业政策宣传的同时,以典型带动的宣传方式,努力发掘再就业的先进典型,对下岗失业人员中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成绩突出的人员,做为宣传重点,利用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报道,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树立灵活择业的新观念。

五、重点帮扶。对男x周岁以上、女性x周岁以上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优先安置到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岗位上,对公益性单位安排原属于国有企业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的,还从再就业资金中将给予部分社会保险(养老、失业)补贴和岗位补贴;对夫妻双方全部下岗的家庭,最低限度的保证一方实现再就业。

社保会计工作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把计划生育工作全方位纳入社区建设之中,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手服务,共同发展"的原则,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建立与社区建设相适应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人口问题综合治理,加快工作方式转变,把我区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组织领导

按照"统一领导,目标管理,分级负责,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建立区、街、居三级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组织网络,加强组织协调,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一)成立**区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区委书记亲自抓,负总责,相关部门参与,加强对全区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计生委。

(二)各街道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副组长的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指导组,负责本辖区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具体负责社区计划生育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三)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要把计划生育作为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重要内容,在区、街计划生育部门的指导下,发挥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的作用,统一组织、协调本社区的计划生育工作。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以落实计划生育"三为主"为方针,以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为目标,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本着"巩固发展,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争先创优"的工作原则,建立"单位负责,属地管理,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建立健全与社区建设相适应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全面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管理

进一步深化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依托社区,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体制。对街道继续推行人口目标管理制度,将各街道的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区委、区政府与各街道签订的《人口目标责任书》中,年终由区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指导委员会进行考核,考核情况列入《人口目标责任书》考核结果,按规定严格兑现奖惩。街道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要依法履行计划生育职责,坚持街道党工委与社区党支部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落实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形成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助理三位一体共同抓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模式,把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特殊人群等全面纳入现居住地管理。全面推行社区居民自治,调动居民参与管理、监督的积极性,年初根据群众需求,制定相应计划并向居民做出承诺,认真付诸实施,抓好落实,年底向居民报告工作完成情况,接受居民评议监督,把居委会工作情况好坏的评判权交给居民,建立起"承诺-实施-报告-评议-监督"的社区计生工作的运行机制。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三为主"和计划生育合格协会创建活动,加强街、居两级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实现依法管理。完善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区、街、居三级计划生育计算机网络,实现科学管理。各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辖区内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全面纳入管理范围,贯彻落实《**市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自觉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并积极支持、协助和参与社区计划生育服务活动。

(二)以搞好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基层示范项目为目标,努力提高宣传教育整体水平

要做好全国婚育新风示范区工作,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办公室、国家计生委等十部委下发的《关于广泛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意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基层示范项目工作,大力实施生育文化进社区工程。根据群众的需求,丰富进家入户生育文化宣传袋传递内容,进一步明确依托社区、面向家庭、以人为本、服务到人的意识;进一步加大生育文化进社区、进家入户的力度,使人民群众受益,使新型生育文化得到普及;规范街道、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广告画,制作部分大型、现代化、高质量的计划生育公益性宣传牌,形成浓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舆论氛围;充分利用街道、社区两级人口学校、社区党校、社区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多种社区资源,面向计生干部和育龄群众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开展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及预防性病、艾滋病科普知识宣传,提高计生干部工作水平,促进家庭文明幸福。宣传、计生、卫生、文化、教育、城建、科协、老龄办、工青妇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把生育文化宣传同本部门基层工作相结合,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同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相结合,同有关社会活动相结合,积极实施"精品工程",突出"计生国策,情系万家"的品牌效应。根据全区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区工作意见,各单位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在改革中进步,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推进工作深入开展。为做好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区工作,要认真考核评估,形成激励机制。定期对工作成果进行考核评估,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根据群众的意见,实事求是的评估,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评选先进的标准,不断总结先进经验,改进工作,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动我区生育文化进万家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发挥育医结合优势,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目前我区已建立起了区、街、居三级育医结合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网络,形成了以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龙头,以街道社区优质服务工作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枢纽,以社区居委会优质服务工作室为辅助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网络。针对当前医疗制度改革后,人们选择医疗卫生机构趋向多元化发展的状况,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街、居两级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与社区卫生形成优势互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主人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全面推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宣传教育与技术服务,认真实施病残儿母亲再生育优生监测,街道计生优质服务工作站服务人员要定期深入社区对外开展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跟踪随访和知识讲座,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水平。同时要健全社区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充分利用社区人才资源的优势,规范社区计划生育志愿者队伍,组织、协调各方人才广泛参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社区居委会开设优质服务工作室,为社区群众免费提供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咨询,中介服务,组织无业育龄妇女开展生殖健康查体,搞好知情选择,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做好优生监测的上门服务工作,促进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全面开展,把社区内的群众纳入服务范围,把多层次计划生育服务送进社区,送进家中,全面提升社区计生工作水平。

(四)强化"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职能,将流动人口、特殊人群计划生育管理作为街、居两级计生工作的重点

一是加大流动人口综合治理的力度。继续坚持"月协查、季巡检、半年集中清理"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制度,不断加大部门综合治理的力度。社区居委会要及时掌握社区流动人口动向,随时反馈给街道办事处,主动做好上门宣传、咨询服务工作,社区民警要主动发挥在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协助作用。各街道办事处每月定期召开由公安、工商、市场建设中心、社区保安队等部门参加的月协查通报会,做到互通信息,联合执法,提高流动人口的建档率、办证率和查验率。全区每季度由计生委牵头,组织公安、工商、市场建设服务中心、社区保安队人员对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情况进行季度巡检,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促进工作经常化。同时,继续强化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将公安部门办理流动人口暂住证、工商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市场服务中心摊位租赁、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教育部门办理外来人口子女入托、入学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相结合,做到分兵把口、联合执法,进一步形成综合管理的合力和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流动人口各项指标均达到95%以上。

二是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街道、社区要严格按照《**区街道、社区特殊人群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规范》的要求,自觉承担在特殊人群管理中的职责,街道对本辖区所有无业、下岗、流动人口、再婚不符合生育政策者和农村媳妇等特殊人群要全部纳入现居住地管理范围,实行计算机信息管理,做到特殊人群与常住人口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社区居委会要做好对特殊人群的日常跟踪服务,针对物业小区逐步增多的状况,主动加强与物业公司的协调,与物业公司共同搞好对入住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及时通报各类特殊人群出现计划外怀孕、计划外生育情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保证投入。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基本国策的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深化,区委、区政府将把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各部门、单位和各街道要逐级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街道党政一把手对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将其列入街道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社区计划生育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面落实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对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给予人、财、物支持。区、街两级要把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加大投入,为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