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格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4:03

为人处世格言篇1

1、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2、在人之初,别拿人当幼欺;在人之暮,别拿人当弱辱;在人之前,别拿己当众扬;在人之后,别拿人当猴谤;在人之上,别拿人不当人;在人之下,别拿己不当人。

3、真正了解无常的含义,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不是永恒的,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也不是永恒的。

4、对人性的弱点有清醒的认识,但要相信真诚的爱情,对爱情永远怀有单纯的向往。

5、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6、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7、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主张和个性,不要识途去改变他人,同样,也不要被他人所改变。改了,就不是自己了。

8、健康的才是美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常新的才是迷人的,平凡的才是伟大的,坚韧的才是长久的,真实的才是永恒的。

9、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10、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11、无人嫉妒说明你平庸,缓解不了嫉妒说明你人际手段欠佳。可靠的同盟军、豁达的气度、直面对手的勇气、进退自如的策略是应付嫉妒的四大要素。

12、梦虽虚幻,却是自己的梦想;位虽低微,却是自己的岗位;屋虽简陋,却是自己的家;志虽渺小,却是自己的追求。

13、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14、和对自己有恶意的人绝交。人有绝交,才有至交。

15、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16、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17、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对人要真诚。

18、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19、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20、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21、敢于面对困境的人,生命因此坚强;敢于挑战逆境的人,生命因此茁壮。

22、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

23、什么都可以丢,但不能丢脸;什么都可以再来,唯独生命不能再来;什么都可以抛去,唯有信仰不能抛去;什么都可以接受,唯独屈辱不能接受。

24、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25、感动往往发生在一刹那间:一个眼神可能让你忆念一世;一次资助可能让你感动一生;一句祝福可能让你温馨一世;一点宽容可能让你感激终生。

26、聪明外露,不如智慧深藏:做个糊涂的精明人,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示弱巧妙地隐藏自己实力,得意不要忘形。抓小放大,难得小事糊涂有前途。

27、运动使人充满生机活力,音乐使人充满浪漫快乐,思考使人充满智慧理智。

2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29、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30、什么路都可以走,唯独绝路不能走;什么路都可以选择,唯独歧途不能选择。

31、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32、成功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走向胜利;智慧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勤奋思索;快乐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用心体验。

3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34、如果你想快点成名,那么就得慢点睡觉;如果你想快点长智,那么就得慢点骄傲。如果你想慢点老化,那么你就得快点学习;如果你想慢点淘汰,那么就得快点迈步。

35、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36、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37、痛苦让人成长,是你进步的一个机会,一个挑战。别害怕痛苦的事情,它有另一面积极的作用。

38、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9、要留下人生足迹,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要少走人生弯路,就必须三思而行。

40、过于欣赏自己,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过于赞赏别人的优点,就会看不见自己的长处。

41、空虚无聊的时候就读书,但一定得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计划。

42、信佛,信因果,在真正的因果面前,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43、没有清醒的头脑,再快的脚步也会走歪;没有谨慎的步伐,再平的道路也会跌倒。

44、人就是孤独的,缓解它带来的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平静的接受它。

45、失去的我们不妨让其失去,因为它可让我们少些惆怅;得到的我们不妨少些满足,因为它可让我们多些清醒。

46、不要悲观地认为自己很不幸,其实比你更不幸的人还很多;不要乐观地认为自己很伟大,其实你只是沧海之一粟。

47、祸从口出福从口入:能说会道笼人心,慎谈他人忌讳的话题。说话要有所保留,避开无谓的争论,让忠言不“逆耳”。开玩笑要注意分寸,说话要讲究场合,用“是”替换“不”,抓住推销自己的机会。

48、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49、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坚持可能会导致失去更多。

50、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给别人面子,识破别点破,面子上好过。顾全面子,给人铺台阶,在批评中加点糖,“背后鞠躬”更有效。善待别人的尴尬,适当满足别人的虚荣心,死敌也要留面子。保面子即保自尊不将错就错。

51、一切皆可以变,唯有我们的理想不能变;一切都可以长,唯有我们的傲气不可以长;一切都可以老,唯有我们年轻的心不能老;一切都可以退,唯有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能退。

5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3、做人要地道,好人有好报;做事要踏实,步履才坚实!

54、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55、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56、有时要学会听取身边人的意见,更多时候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57、多交朋友,交好的朋友。女人一定要有闺密。

58、八面玲珑路路通:人脉就是成功的命脉,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攀亲拉故”赢人缘,建立自己的朋友档案,真诚地帮助他人。做人诚信者,可托大事。

59、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60、注意自己的修养,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61、学会赞美,自然而不虚饰,进而学会调节气氛,控制局面,足以展示你的能力。

62、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63、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是强者;没有主见的是盲从,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64、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65、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66、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

为人处世格言篇2

关键词:论语;格言;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1)03-0141-02

《论语》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是一部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重大影响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在为政、教育、处世、修身方面的格言很丰富,同时具有很深的思想价值。

一、《论语》君子修身格言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

《论语》是一部关于修身成德的子集,学习其君子修身方面的格言,有助于我们加强情操修养,塑造人格,完善学识,同时有很深的时代价值。

1.德才兼备

孔子认为,“君子”非凡夫俗子,是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君子不器”[1],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这样,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依然强调要博才,对于知识既要专,又要宽。

2.君子为仁

“仁德”是孔子“君子”修养强调最多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君子的根本。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3]。

君子要重意避利,追求道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5]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孔子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严格要求自己。“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九思”[8]。

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二、《论语》教育方面的思想及其影响

1.有教无类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9],“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现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2.学习方法

《论语》中最著名的学习方法的格言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同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三、《论语》为人处世方面的思想及其影响

1.处世原则

在孔子看来,处世的原则是“忠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5],恕是“己所不欲,忽施于人”[16]

孔子认为,知礼仪是处世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17]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18]由此可见,孔子认为个人立身处世离不开礼。这里的礼,不是指具体的礼仪、礼节,甚至也不仅仅是指礼制,而是包括所有这几方面在内的传统礼义。

2.处世方法

自醒是孔子提倡的主要处世方法。孔子说“内省不疚”[19],孔子认为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曾子受孔子的教育,每天都要多次进行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2]。对于那些已成过去而且无法补救的事情,孔子认为不要重新提起。“成事不说,遂事不在谏,既往不咎”[23]。

3.处世哲学

孔子所处的时代,战乱纷起,礼崩乐坏。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如何安生立命,进而有所作为,需要很大的智慧。“君子固穷。”[24]孔子视贫穷为草芥,但是,生命是求道之本,首先必须善待生命,保证生心的安宁、和谐,才能不断进取。所以,人要学会察言观色,左顾右盼,目光久远,学会明哲保身,即我们所说的保存实力,“小不忍则乱大谋。”[25]但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6]可见孔子及其弟子虽明哲智慧,却仍有见危受命、杀生成仁的勇气和决心。这是一种智慧却不流于“术”的处世哲学,他根于人类的进取精神,追求的是能为自己创造条件,游刃于有余,在社会人群中能够力争上游。这种处事哲学给处于不利环境中仍追求上进的人以启示,使得中华民族在巨大的压力困难面前仍能崛起乃至发展壮大。

四、《论语》为政方面的思想及其影响

1.为政为德

“德”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的德,指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7]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孔子宣扬用“德”的宗法伦理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28],从而达到统治治理的目的。

2.修身德治

关于治国,孔子主要强调要加强为政者自身的自我修养,以德治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0]儒家德治的思想对中国后世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使整个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以来是一个人治的社会,现在的中国虽然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但在法治化的道路上要走的路还很长。

3.举贤任能

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31]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32]孔子提出“富民”、“教民”的思想,“先富后教”。“富民”使民物质富裕,“教民”使民精神富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孔子尽管是“先富后教”,而非同时兼顾,但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是很先进的。

五、结语

《论语》作为一部言行集,其思想影响深远,其中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凯模。当然,作为两千年前的思想,有许多历史局限性,这就需要认真研究《论语》,深刻理解《论语》的思想精神,吸收它的思想精华,做到“古为今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6][11][12][29]《论语・为政》

[2][23]《论语・八佾》

[3][9][14][16][20][24][25][26]《论语・卫灵公》

[4][5][7][13][21]《论语・里仁》

[8][17]《论语・季氏》

[10][22]《论语・学而》

[15]《论语・雍也》

[18]《论语・尧曰》

[19][27]《论语・颜渊》

为人处世格言篇3

能与黑暗相匹配的光明。 ――海德格尔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狄更斯《双城记》 

1.第一座巴别塔 

《旧约》的《创世纪》一章里讲了这么一个“巴别塔”的故事:“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这是巴别塔的第一次倒塌。 

虽然巴比伦人的这次尝试失败了,但这是一次不朽的尝试,它的意义比人类登上月球的意义还要重大得多。 

2.第二座巴别塔 

人类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停止建造巴比伦塔,而是以一种更深沉,愚公移山般的精神,继续默默地建造新的巴比伦塔。 

在第一次失败中,人类吸收了教训:语言不能混乱。所以,人类慢慢发展出一种概念式、分析式的语言――形而上学语言,这正是一种可以减少混乱的语言。 

从柏拉图以降,又经过了几千年,西方哲人一代代地往巴比伦塔上添砖加瓦。 

直到上世纪初,一位巨人横空出世了,他就是尼采。尼采把主体的意志推到了极致,尼采把形而上学推到了极致。 

尼采爬上自己最终建好的巴比伦塔上高呼:“上帝死了!” 

尼采代表“主体”站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位置,但出乎意料的是。人站得越高,却摔得越痛。正在最得意的时候,尼采从通天塔上掉了下来。掉下来后的尼采在临死前曾抱着马头痛哭,这与尼采的权力意志似乎有着某种矛盾,这是否意味着尼采舍弃了权力意志,回归到人间来了呢?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 

这是巴比伦塔的第二次倒塌。 

3.对尼采的批判――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对于尼采的反思,海德格尔进行得最彻底。 

主体站得太高不行,那么主体站低点,又是什么局面?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正是这条道路的一次尝试。海德格尔甚至从自己的字典里删除了“主体”这个词,而代之以“此在”(或称缘在,dasein)。相应于客体世界,就是“存在”。“此在”并不是是“存在”的掠夺者,“此在”是“存在”的看管者。 

令人奇怪的是,人站得越低了,却反而拥抱了世界。海纳百川,因为它是最低的,最谦恭者成了最高贵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开创了重建巴比伦塔的一个新的可能,这个待会再说,先说第三座巴别塔。 

4.第三座巴别塔 

在自由主义方面,伯林提倡文化的多元,认同“相对主义”。施特劳斯对“相对主义”进行了批判,并对“自然法”进行了回归,回归到柏拉图的“哲人王”理论。 

在政治哲学方面,施特劳斯同样对施密特进行了批评,批评他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不够彻底。仍然以“自然”为批判武器,施特劳斯提出伟大号召:回到古希腊,追求自然正当(美好生活)。 

至此,施特劳斯建造了第三座巴别塔,这是一座打着“自然”旗号的巴别塔。 

5.对“自然法”的批判――以伊拉克战争为例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其实已经否定了施特劳斯的“自然法”理论,只是没人注意到。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中说:“我空,所以法也是空的。”诚哉斯言!在海氏的存在主义里,主体已经消融在“存在”之中,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我空”。法是我理解的法,我都空了,法当然也跟着空了。所以,在海氏的存在主义里,施特劳斯的“自然法”理论已经消融。或者说,海德格尔以一种提前的方式批判了施特劳斯的“自然法”理论。但是,我们还要以一种更现实的目光对“自然法”进行批判。 

李强先生认为,以施特劳斯为导师的“新保守主义”对这场伊拉克战争负有责任,这我是赞同的。如果“自由民主”是“自然”的,那么强迫伊拉克人民接受“自然”无疑也是自然的,正当的。诚然,我们也认为萨达姆是穷凶极恶的。但是,在萨达姆的利爪已经磨平,在和平手段尚未穷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以大规模杀伤武器为借口,以911恐怖袭击为招牌,以“输出自由”为名,对伊拉克国家进行了攻击。我认为,即使这场战争实质上有利于伊拉克人民,但是我们更应当看到这场战争的另一面。这场战争显露了美国某些政客“自负”的一面,这种“致命的自负”必将给国际社会和美国本身带来危害。 

这种“自负”我们是似曾相识的,在中世纪加尔文的脸上,在柏拉图诉说“哲人王”的时候,在施特劳斯诉说“自然法”的时候,甚至在刘小枫先生的《刺猬的温顺》中。 

我们先与柏拉图对话。我认为,民主的雅典宣判了苏格拉底的死刑,这个事件给柏拉图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所以柏拉图一直对“多数人”抱有戒心,并发展了一套“哲人王”的理论,并以苏格拉底之口说出,曲解了苏格拉底。在某种程度上,《理想国》的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而不是本真的苏格拉底。在我的印象中,苏格拉底是谦恭的。虽然他知道自己也许在城邦中是最聪明的,但他更知道,自己也就高明这么一点而已,所以他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再者,苏格拉底是平民化的,为了躲避家里的河东狮吼,为了寻求真理,四处找人说话。这样一个平实的老头,怎么可能自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哲人王”?第三,苏格拉底是真诚的,不会搞什么“微言大义”。苏格拉底是不怕死的,不用搞什么“微言大义”。他甚至放弃了逃跑的机会,临死还杀了一只鸡来鸣谢城邦。 

与柏拉图对话完,再来与施特劳斯交流。我对施特劳斯的一点疑问是:“何谓自然?由谁来定义自然?人认识的自然是否是真正的自然?不同人的自然之间是否有对话的必要?不同的自然之间是否有交集?”施特劳斯先生与柏拉图的“自负”是一脉相承的。柏拉图宣扬“哲人王”理论,在隐约间,自己代表了哲人王。施特劳斯先生宣扬“自然法”,在隐约间,自己代表了自然,为自然立法。这种哲人式的“自负”还仅只是哲人的“自负”,但当这种“自负”落到实处的时候,这种“自负”就总是要带上一股血腥味,如柏拉图的称许斯巴达,如加尔文的烧死异见者,如美国的“输出自由论”。 

施特劳斯先生的“自然法”理论致命的一个弱点是:哲人的“道德自许”。当柏拉图宣扬“哲人王”理论时,他自许为哲人王,并把人分为所谓“金、银、铜”几等;当施特劳斯宣扬“自然法”时,他自许自己懂得“自然”,高人一等,甚至为了自己“哲人王”的安危,更是挖掘出一套所谓“微言大义”,神秘兮兮的,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东西,不就是说哲人应该明哲保身,要当温顺的刺猬罢了。 

这里我想着重指出,研究哲学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善良的人,这两者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另外,如果有人在自然面前自许为代表,那必将遭到自然的嘲笑。“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这句有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倾向的话,在这里却发出了绝对主义式的置问。 

当然,批评归批评,苏格拉底的死,我们不能忘记,“多数人的暴政”,我们不能忘记。但除了“微言大义”方式,我们还可以设想一条新的办法,即哲人去真诚地教育平民,以一传二,以二传四,如此指数阶的速度增长,平民也就大部分变成了哲人。哲人与平民的鸿沟被抹平后,就不存在“多数的暴政”这个问题了。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诉诸教育。我认为,哲人如果自以为是什么“哲人王”,搞起所谓“微言大义”,倒反而是更危险的,自己活得也不爽快,不本真。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第三座巴别塔也已经倒了。 

6.缠上柏拉图了 

刚才那两座巴别塔,我们对比一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尼采的形而上学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施特劳斯的“自然法”也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道德自许”。这两座巴别塔,居然都与千年前的这位哲人有关。 

这个现象实在十分有趣,我们能否从中悟出点什么呢? 

7.在相对主义的废墟上建造新的巴别塔 

为了对治“形而上学”,我们必须引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为了对治“道德自许”,我们必须引入“当前罪恶态”的思想。为了建造新的巴别塔,这两者够了吗? 

7.1 当前罪恶态 

所谓“当前罪恶态”,说的是,我们目前并不是慈悲的,也不是智慧的。我们是贪嗔的,我们是愚痴的。我们是有限的,我们不是“哲人王”,我们也不是“自然”,我们只是人,有限的人。 

“当前罪恶态”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可以不断向善良慈悲发展的。“当前罪恶态”诉说的是此在历史的某种当下状态,是一种真诚谦恭的姿态。“当前罪恶态”认识到自己的“罪恶”,认识到自己的有限,从此走向“救赎之路”。但这条路又是无比漫长的,甚至在此生是不可到达目标的。 

“当前罪恶态”认为在世俗人间,没有“真善美”十分圆满的人。在这意义上,这个概念与基督教的“原罪”是十分类似的。佛教的《楞严经》里也写道:“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但是“当前罪恶态”与基督教的“原罪”还有一点细微的区别是,基督教一般认为人只能永远是罪性的,而“当前罪恶态”认为,经过十分漫长的修行,我们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最圆满的人。所以,这个概念根本上是来自于佛法的。 

“当前罪恶态”与“道德自许”的区别 

“道德自许”者,正如我们上面说到的柏拉图,施特劳斯等哲人。另外,中国的士大夫也往往会有道德自期的问题,薛涌先生最近的文章也批评了许悼云先生的士大夫情节。相对于“道德自许”,“当前罪恶态”强调自己的罪恶性,强调自己的平民性。“道德自许”者的错误就在于他混淆了自己当前的状态和自己未来可能的状态,混淆了“所是”和“应是”,混淆了学问与实证。 

“当前罪恶态”与“沉迷罪恶”的区别 

相对于“沉迷罪恶”,“当前罪恶态”强调自己的可救赎性,而不是沉迷于罪恶之中,不知觉醒。我有时宣扬“素食”,经常会受到别人的笑话和攻击,有一种典型且自以为有力的攻击是:“我们一呼一吸,都在吃虫子。既然我们每天都在吃虫,所以我们免不了要吃肉。”作者的逻辑就是:我们现在是坏人,所以我们只能永远是坏人。确实,我们每天都在吃虫子,佛也说过一碗水里有八万四千虫。但不能因为我们现在的罪恶,就认为我们只能永远处在罪恶之中。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人是能进行自我反省的。 

7.2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刚才对第二座尼采的巴别塔批判的时候,我们已经引入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那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是否可以用于建造新的巴别塔? 

在张祥龙老师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一书里,海德格尔、龙树中道和中国天道,都成了某种超越语言的语言(或称“大言”)。海德格尔也曾说过:“这个本性应提供一种保证,使欧洲和西方的说与东亚的说以某种方式进入对话;在此对话中,从一个共同的本源中涌流出来的东西在歌唱着。”如果这个断言成立,那么人类又获得了一种新的共同的“语言”――“大言”,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又有了建造下一个巴比伦塔的契机?张祥龙老师在书后结语中说到:“读者是否能感受到,一个虽然还处在边缘的、但却有着巨大潜力的思想可能性正在到来?这指的是中西和东西思想进行微妙的和势必重塑双方的对话可能性。” 

这个可能性正是建造新巴比伦塔的可能性。 

是的,我们已经听到了这种声音。但似乎,存在主义还缺点什么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们还能为这种可能性做出点什么? 

“存在主义”超越了善恶二元对立,“存在主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相对主义”的根源。在存在主义中,还有没有绝对价值?在存在主义中,善恶如何区分?这是一个大问题。 

有人问陈嘉映:“你在哲学领域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如果用一个问题来概括,就是在不用一个绝对标准来衡量时,我们怎样才能不陷入相对主义”。 

张祥龙老师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一书358页对此也有一段精彩的表述:“在当今这个‘后工业化’、‘后冷战’、‘后哲学’的时代,反形而上学是个赶滥了的时髦,而真正的难处在于不避开终极问题地消解掉形而上学、包括宗教形而上学的终极观,增进我们对于人生在世本身的领悟。” 

存在主义,还有没有绝对价值?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我们再看看张祥龙老师的书。 

张祥龙对印度奥义书的“梵我合一”进行了如下的批评:“期望通过根本超越人的世间生存状态而在瑜伽”。张老师在引言中说得更详细:“然而,我们仍可以在这种体证中隐约地感受到一种新的二元区分,即一个由瑜伽修行功夫达到的更高级的超越世界和一个由日常经验和名相经验维持的世俗世界的区分。”由此对瑜伽超越世间的批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张老师的一个看法:应该是更纯粹的“即入世而出世”。 

到了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张祥龙老师的一点不足,问题就在这个“即入世而出世”上。张老师认为海德格尔思想和中国天道都达到了“即入世而出世”。但是,我们注意到,这里的“入世”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张老师这里的“入世”指的是哲思与生活的和谐存在。而在佛教意义上的“入世”,一般指的是到世俗中去济世利生。 

以佛教意义上的“入世”来看,海德格尔做到了“即入世而出世”吗?中国天道达到“即入世而出世”了吗?这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海德格尔的生平是简单的,是学院式的,类似于康德的,在某种意义上是“逍遥”的。另外,海德格尔还有一个问题,他在纳粹时期的某些言行败坏了他作为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声誉。对于中国天道,尤其是老庄一系的天道,刘小枫也曾做过激烈的批评,他认为这是一种“逍遥”,而不是一种“拯救”。海德格尔和老庄充其量只是达到了“实证”,并没有达到佛教意义上的“入世”。当然,相对于其它哲学家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我们更欣赏海德格尔和老庄的“实证”。 

那么,能不能找出一个思想既有存在主义的方法,又有“拯救”的概念呢? 

这就是佛法,包含龙树中道的佛法。 

张祥龙老师在龙树中道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对比中,忽略了一个事实,龙树菩萨阐述中道义的当机对象是小乘圣者和部分大乘圣者。而小乘有小乘的戒律,大乘也有大乘的六度四摄,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慈悲”(虽然有大小之分)。正如罗素所说的,当知识和爱把他往天堂上牵引时,对苦难人民的同情又把他拉回了人间。正是因为“慈悲”,“出世”与“入世”才能达到完美的统一,才能真正做到“即入世而出世”。 

泰戈尔在《故事诗 无上布施》里呼唤道:“我以佛陀的名义求你布施,喂!世人们,谁是醒了的?” 

醒醒,读者朋友们!泰戈尔是在对我们说话。我们醒了吗? 

大乘佛教告诉我们要发菩提心,要“悲智双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海德格尔和老庄在智慧的道路上走了很远,但是他们的慈悲心都不够。在这个意义上,我敬仰德蕾莎修女更甚于海德格尔。 

所以,“慈悲”正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所缺少的东西。由慈悲故能入世,由慈悲故能“即入世而出世”。 

7.3 西方的慈悲 

带着这个思路,我们回溯一下西方的近代思想史,看是否有西方哲人注意到“慈悲”的问题。 

当尼采高呼:“上帝死了”的时候,在俄罗斯苍茫辽阔的地平线上,彳亍走来一位脸色苍白的思拷者,他带着休谟式怀疑的眼神一路问道:“如果上帝死了,那道德如何可能?” 

好象是为了验证他的置问,二十世纪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人性恶的一面得到了最极致的表露。 

奥斯维幸之后,人类还有诗的存在吗?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现在,苍天确实已经死了,“甲子”又是哪一天呢?人们不禁要问。 

二战以来,又一批新的伦理学家,神学家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 

伦理学家麦金太尔《after virtue》这本书的书名道出了作者本人的追求。这个书名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我们处在美德之后,第二层次是我们应该追随美德。 

神学家蒂利希引入了“终极关怀”的概念。他认为我们有三种存在性的焦虑:1、对命运的死亡的焦虑;2、对空虚和无意义的焦虑;3、对内疚和有罪感的焦虑。蒂利希提出的解决方法就是要拿出存在的勇气,具体来说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投入集体里面。第二种方法,象存在者一样肯定自我。但这两个办法都有点极端,最好的办法是投入宗教。上帝就是“存在本身”。终极关怀就是以一种极其认真,绝对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某一事物。(注意到,这里的“上帝”已经不是基督教意义上的上帝,应该说任何宗教都可以引用这种说法来说自己的“真主”。) 

1993年汉斯•昆主持的世界宗教会议提出《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开篇写道:“世界正处于苦难之中”,并历数了各种苦难的表现形式,说明全球伦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四项不可取消的规则:a.坚持一种非暴力与尊重生命的文化;b.坚持一种团结的文化和一种公正的经济秩序;c.坚持一种宽容的文化和一种诚信的生活;d.坚持一种男女之间的权利平等与伙伴关系的文化。1996年汉斯•昆主持的维也纳会议提交了《关于“寻求世界伦理标准”的结论与建议》(也称“维也纳宣言”),继续倡导使用宗教伦理来解决当代问题。 

从这三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部分西方哲人已经清楚地看到:人类必须重回德性,人类必须重新倾听耶路撒冷的呼唤,人类必须走向十字架的救赎。 

这是西方语境里的“慈悲”。 

7.4 新的巴别塔 

行文至此,新巴别塔的材料我们都准备好了,就是“当前罪恶态”+“海德格尔的实证存在主义”+“慈悲”。 

在西方的语境里,我们建造的巴别塔就是“基督信仰里的原罪+海德格尔的实证存在主义+基督信仰里的爱”。在实践上,我十分认同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落在实处就是人权宣言,我甚至认为人权是底线,人权是一种绝对价值。最近又看了一次《人权宣言》,我看出了人权宣言里面潜藏着的两个原则:“人人平等”和“基本自由”。奥威尔所置问的:“人人平等,但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在我们这个世界已经过时了吗? 

在中国的语境里,我们建造的巴别塔就是佛法的“中道义”。佛法完美统摄了“当前罪恶态”,“海德格尔的实证存在主义”,“慈悲”这三个方面。“当前罪恶态”和“慈悲”不用说了,关于龙树菩萨的中道义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的比较,大家可以参考张祥龙老师的书,这里我们不详述了。佛法的“实证”性更是明显,这里也不多说。 

关于佛法的“即入世而出世”,龙树菩萨有个著名的偈子:“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中道义正是“缘起”和“性空”的圆融不二,也是“入世”与“出世”的圆融不二。《六祖坛经》里也有个偈颂:“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古大德有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另外,中道义似乎超越了善恶的二元对立,那么修行者还要做善事吗? 

这是当然的。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里面提到,大乘的六度是来自法性的,而小乘的戒律主要是为了止恶。如果说声闻乘的戒律还有一点强制的意思,那么菩萨的戒律就完全是来自于法性,勉强可以理解为孔子的“年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距”。所以,虽缘起性空,但是善已经融入在修行者的身上。 

佛教的“慈悲”十分广大,佛法宣扬“众生平等”,这种平等甚至超越了人类之间的平等,而要人与动物也一律平等。有人看到这,可能又会有意见了:“人类都还不能平等,哪里还顾得上与动物平等,简直笑话。”但且慢取笑,我们先以沉重的心情来看一则消息:“新华网香港4月16日电,香港大学医学院16日表示,已完成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基因图谱排列,发现病毒来自动物,并且过去从未见过。”目前在全球肆虐的萨斯病(sars),它是否起源于人类对动物的孽食?当然,这还有待进一步地查证。 

8.结语 

至此,新的巴别塔已经建成。最后,我要提醒读者们注意。我们新建的巴别塔是一座无塔之塔;我们共用的语言是超越语言的语言(大言);另外,巴比伦通天塔就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人世间。 

为人处世格言篇4

《塔木德家训》是犹太民族教育后代的智慧结晶,全书摘录了一百多则经典言论,分为美德格言,生存格言,社交格言,学业格言,成长格言,饮食格言,处世格言,读书格言,成功格言,生活格言,智慧格言,幸福格言,梦想格言,家庭格言,早教格言,教育格言,共十六卷。

犹太民族视《塔木德家训》为圣经,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获得世界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17%是犹太人,美国富翁有2%是犹太人,世界十大哲学家中,有8位是犹太人。

读完《塔木德家训》,我有如下体会:

1、重视孩子教育,要求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要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老师,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卖书,认为学无止境,一生要不断学习,教育改变未来;

2、重视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办事能力,父母要不断鼓励孩子多做不同尝试,表扬孩子的优点,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3、培养孩子的正确金钱观,从小培养孩子通过付出才能有回报的思想,养成存钱、理财的习惯;

为人处世格言篇5

众所周知,楹联是世界上唯有汉语语言文字才能构成的一种特别的文学艺术形式。在严格的规范模式下,它同样与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一样,可写景可咏物,可叙情可抒怀,可评人可论史;可借景说理,可借物言志,可借古讽今。其风格亦可多种多样,诙谐纤巧者有,明快奔放者有,庄严深沉者有;它小巧玲珑,四言五言七言者,甚为多见,数十言乃至百千言者,较为少见,但不论字数多寡,却都可谓字字如珠玑,句句似矛戟。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表现力,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正因如此,它是人见人爱。自它问世至今一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它情有独钟,终身相许。梅馥葆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出色代表。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对楹联的收集整理、学习研究,无不达到了一种令人钦佩的境界。

少小时读《红楼梦》,至今我还记得其中一个小小的情节。香菱找黛玉学诗,在交流王维《塞上》一诗的含义言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时,宝玉听后称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味’你得了”。“三味”,佛教用语。意为切实掌握了事物的诀窍或精义,达到了造诣深湛的地步。梅馥葆先生的《品联撷趣》一书,虽然我来不及精研细读,翻阅几遍,尝鼎一脔,就像“宝玉听联”一样,有知其“三味”先生全得了的感觉。

一副对联一个故事,可读性强。本人虽然不才,但家藏诗书逾万册。其中楹联集之类的书籍,近乎百部。各有千秋,令人难舍一册一页。《品联撷趣》,更使我爱不释手。其洋洋乎四十来万言,这个大部头里装有几百几千副对联,我不得而知。让我割舍不断的则是这其中的一个个有趣有味的故事。不少的故事还鲜为人知。阅之,让人有爱之如宝不忍释手的感觉。“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此联是清代著名作家鄂比题赠给曹雪芹的一副对联。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已是家徒四壁,过着瓦灶绳床、食粥常赊的极为贫困的日子。作者与曹雪芹乃至交之友。他甚为了解曹雪芹的处世之道,其性格刚毅,其待人耿直。同时,他又谙熟当时之世俗。于是用“远富近贫”、“以礼相交”来赞颂曹雪芹之品德。与之相反的下联,作者对封建社会那种“疏亲慢友”、“因财而散”的人际关系,又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该联赞颂与批判交错,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百感交集,而这一切又因世态炎凉所引起,其同情与悲愤之情就自然难以名状了。此联语贬抑之意显明,其故事编辑之处精到。读一副对联,读一个故事,你就便知梅馥葆先生的老倒功力之所在了。

一对楹贴一种情怀,教育性强。对联又称楹联、楹贴、对子。它工整自然,珠联璧合。不仅有很强的观赏性,更重要的是它有很强的教育性。楹贴恢宏浩繁,有格言联,有言志联,有风景联。格言联,将中国传统礼教和大量训诫,利用楹联形式,灌注于人脑,让子孙后代传留;言志联,寄情山水,直抒胸臆,言成才、言成事之体会,抒立业、抒富家之豪情;风物名胜联,或描景绘色,诗情画意,与胜景相得益彰;或借物抒怀,画龙点睛,使华宇和建筑的氛围升华增辉。言志言情言人言物,在梅馥葆先生的《品联撷趣》一书中显尽了风流。“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势,做这官不清不勤不慎,易造孽,难欺天。”这是湖南宁乡人李石冰为河南省法院撰写的一副楹联。上联劝导百姓,不要寻仇觅恨,不要负气使性,不要听人唆使而评理打官司,就是赢了官司也累了自己。下联警策官吏,做官处事办案,要推理度情,深入细致,不能糊涂不清,做事不慎,如果那样,你会造孽于百姓,天地都不会饶恕于你。《品联撷趣》所入收的楹贴无不反映当时当事当地当人之情怀,一册在手,会使你高明得多聪明得多。

一本集子一部全书,实用性强。梅先生从政,几十度光景。刚从临湘市人大主任岗位上退下来,本应修心养性,静养天年,可他“习惯”了,就是坐不住。一气功夫,把几十年来的深厚积累搬了出来,精心选择,精心提炼,精心组织。于是乎,一本看是寻常却不寻常的著作问世了。《品联撷趣》所收集的楹联,除了在质量的把握上特别讲究,其联句无论是用词、含义、结构乃至平仄上都对得十分工整,堪称对联中的上乘之作之外;除了具有上述故事味性教育性可读性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实用性。《品联撷趣》不是简单的楹联汇编,不是简单的故事堆积,它将几百上千副楹联按其内容分为八十大类。诸如,“格言箴语劝世联”、“苦尽甘来劝业联”、“勤政爱民清廉联”、“讥贪刺虐诫官联”、“语重心长家教联”、“尊老敬长孝亲联”、“名人祠庙景仰联”、“切人切事姓氏联”、“松鹤延年祝寿联”、“喜结良缘婚嫁联”、“鸿雁传书爱情联”、“情真意切哀挽联”、“斗智斗巧谜语联”、“论世谕人说戏联”、“幽默风趣调笑联”。这样,既对初学者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也对楹联大家进行学术考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我认为它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楹联全书。

为人处世格言篇6

关键词:海德格尔语言文艺神学化

“Heideggerhasoftenbeencriticizedforhisviews,especiallyforhismysticismandhisquietism,bothofwhichsuggestthatheneverabandonedhisyouthfulreligioussensibilities.”[1]

上文是thenortonanthologyoftheoryandCriticism对海德格尔的总结。所有的海德格尔作品的阅读者都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海德格尔究竟是如何走上纳粹的道路的,他究竟是一个诗学家还是一个哲学家?也有人会更加直接地问:人的存在究竟是如何与艺术以及语言联系上的,海德格尔玄妙难解的说法到底有几分靠谱,有几分瞎编?

今天,科技在人类精神世界的地位已经远远地高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要是不出意外,它的地位仍然将得到提高。因此当我们在解读熊伟先生翻译《形而上学导论》的前言的时候,就会对这样的措辞大惑不解:“真理,也就是无蔽境界,只有在有隐蔽的情况下才会有。在此无蔽境界中才出现在的澄明。在的澄明一出现,就分配给人。这样的分配就是在的天命。”[2]熊伟先生高妙之论的基点在于: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终极真理;而这个终极真理是唯一的。然而当世普遍的观点却是,要么并不存在终极真理,要么这个真理不是一元的。换而言之,形而上学,或者海德格尔时代的形而上学已经崩溃。所以才需要“导论”一下。德语中einführung有“入门”的意思。出生在当代的年轻人们,不得不重新“入门”。

存在问题的神学性

海德格尔高中毕业于KonstanzundFreiburg,基本上是一个神学院预科。他之后的研究似乎都受到早年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脱离神学味道的玄思。

在《形而上学导论》第一章《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中,海德格尔引用了尼采《轮到的外的真理与谎言》,他如是形容人:“因为这个在者有什么稀奇!让我们设想一下处于广阔无垠的黑暗宇宙空间的地球吧,它犹如一颗微小的沙粒,与另一颗最近的沙粒相隔不下一公里。在这颗微小的沙粒上,苟活着一群浑噩卑微的、自问聪明而发明了认识一瞬的动物。”在强调完人类的渺小之后,海德格尔又强调人类的伟大之处――此在和整个整体的关系,即此在的优越和特殊地位就于这一问中展现出来。此在拥有了特殊地位。因为在者纠结这个整体的目的性。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又像是海德格尔研究者的接头暗号――“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

海德格尔指出询问存在的根基的问题,是许多的宗教的由来。他承认:“在我们的问题中所实实在在地询问的东西,在信仰看来只是一桩蠢事。”例如基督教。宗教对于起初的解释永远是最让人深思的问题。“起初,神创造了天地。”宗教经典独断论地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所以对上帝的信仰是对在者存在的一种假定。“哲学就存在于这桩蠢事之中。”因为毫无疑问,海德格尔提出“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个问题,就是对宗教式的回答的不满。教义和哲学的区别在于哲学来源于思辨。而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询问和宗教的起源有着相同的契机――那就是询问在者的根基,询问存在的由来。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要么询问存在的问题属于一个宗教问题,要么宗教是海德格尔式形而上学的一支,无可否认的是存在问题有着深切的“神学传统”的味道。

人之为人,从语言中来吗

英文中有makesense的说法,意思是“有意义”,更具体地说,应该是能够用语言或者某种类似语言的东西总结。德语中有类似的说法:DasmachtkeinenSinn.就是说这事情毫无意义。这一点在中文中更加明显。我们说一个东西有意义的时候,有“讲得通”和“言之有理”的说法。有时候我们把上文中的英文和德文句子直接翻译成“言之有理”。可见我们是直接把意义和语言联系起来的。

当提到在者和在的关系时,人们总是想到人的感知问题。海德格尔用粉笔来做说明。“这里的这支粉笔是一长长的、较为坚固的、有一定形状的灰白色的物体,除此之外,他还是一用来书写的物。这个物确实处在这一位置上,但它也确实可能不在这里,可能没有这么大。它可能被我们在黑板上划动和使用,这种可能性绝不是我们想出来加到这个物上去的。这个物自身作为这一在者就在这一可能性中,否则就没有作为书写用具的粉笔了。”[3]然而感知的精髓在于语言。“torepresentuniversallywhatholdsuniversallyis,accordingtoprevalentviews,thebasicfeatureofthought.todealwithlanguagethoughtfullywouldthusmeantogiveanideaofthenatureoflanguageandtodistinguishthisideaproperlyfromotherideas.”[4]

而为什么是这样,海德格尔给出了更加一针见血的论断:Reasonislanguage.人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契机――理性――就是语言。所以“人类是使用语言的动物”这个判断等同于“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如此就不难理解海德格尔的所谓“转型”(Kehre)了。三十年代之后,海德格尔愈发注重艺术问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诗学家。因为“ForthelaterHeidegger,languageandpoetryarenosimplydevicesemployedtodescribeanalready-existingworld.instead,languageisthehouseofBeing.andpoetryisthemeansbywhichhumankindcreatesnewworlds,newvarietiesofbeing.”[5]

“Heideggerhasoftenbeencriticizedforhisviews,especiallyforhismysticismandhisquietism,bothofwhichsuggestthatheneverabandonedhisyouthfulreligioussensibilities.”[1]

上文是thenortonanthologyoftheoryandCriticism对海德格尔的总结。所有的海德格尔作品的阅读者都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海德格尔究竟是如何走上纳粹的道路的,他究竟是一个诗学家还是一个哲学家?也有人会更加直接地问:人的存在究竟是如何与艺术以及语言联系上的,海德格尔玄妙难解的说法到底有几分靠谱,有几分瞎编?

今天,科技在人类精神世界的地位已经远远地高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要是不出意外,它的地位仍然将得到提高。因此当我们在解读熊伟先生翻译《形而上学导论》的前言的时候,就会对这样的措辞大惑不解:“真理,也就是无蔽境界,只有在有隐蔽的情况下才会有。在此无蔽境界中才出现在的澄明。在的澄明一出现,就分配给人。这样的分配就是在的天命。”[2]熊伟先生高妙之论的基点在于: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终极真理;而这个终极真理是唯一的。然而当世普遍的观点却是,要么并不存在终极真理,要么这个真理不是一元的。换而言之,形而上学,或者海德格尔时代的形而上学已经崩溃。所以才需要“导论”一下。德语中einführung有“入门”的意思。出生在当代的年轻人们,不得不重新“入门”。

存在问题的神学性

海德格尔高中毕业于KonstanzundFreiburg,基本上是一个神学院预科。他之后的研究似乎都受到早年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脱离神学味道的玄思。

在《形而上学导论》第一章《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中,海德格尔引用了尼采《轮到的外的真理与谎言》,他如是形容人:“因为这个在者有什么稀奇!让我们设想一下处于广阔无垠的黑暗宇宙空间的地球吧,它犹如一颗微小的沙粒,与另一颗最近的沙粒相隔不下一公里。在这颗微小的沙粒上,苟活着一群浑噩卑微的、自问聪明而发明了认识一瞬的动物。”在强调完人类的渺小之后,海德格尔又强调人类的伟大之处――此在和整个整体的关系,即此在的优越和特殊地位就于这一问中展现出来。此在拥有了特殊地位。因为在者纠结这个整体的目的性。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又像是海德格尔研究者的接头暗号――“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

海德格尔指出询问存在的根基的问题,是许多的宗教的由来。他承认:“在我们的问题中所实实在在地询问的东西,在信仰看来只是一桩蠢事。”例如基督教。宗教对于起初的解释永远是最让人深思的问题。“起初,神创造了天地。”宗教经典独断论地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所以对上帝的信仰是对在者存在的一种假定。“哲学就存在于这桩蠢事之中。”因为毫无疑问,海德格尔提出“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个问题,就是对宗教式的回答的不满。教义和哲学的区别在于哲学来源于思辨。而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询问和宗教的起源有着相同的契机――那就是询问在者的根基,询问存在的由来。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要么询问存在的问题属于一个宗教问题,要么宗教是海德格尔式形而上学的一支,无可否认的是存在问题有着深切的“神学传统”的味道。

人之为人,从语言中来吗

英文中有makesense的说法,意思是“有意义”,更具体地说,应该是能够用语言或者某种类似语言的东西总结。德语中有类似的说法:DasmachtkeinenSinn.就是说这事情毫无意义。这一点在中文中更加明显。我们说一个东西有意义的时候,有“讲得通”和“言之有理”的说法。有时候我们把上文中的英文和德文句子直接翻译成“言之有理”。可见我们是直接把意义和语言联系起来的。

为人处世格言篇7

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古人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才有了流传万世的作为。

古时众多的起义军,包括成功的和不成功的,也无不是被逼到那个份上,才破釜沉舟干出一番事业的。可见,人的一生平坦坦固然可喜,但是困难和逆境却更能激发一个仁的斗志和潜能,此是其一。

出生乱世,人的性格同样决定了处事的态度,也决定了不同的命运。虚怀若谷、能听取良言、又不失魄力如李世民,才有可能在危险之中看到机会,创造贞观盛世。刘备在个人能力上相比曹操甚至孙权都有很大差距,但是却能够成就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伟业,除了时机好之外,还应归功于他的“仁义”,诸葛亮在隆中就认为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而刘备可占人和,也正是看到了刘备所具备的这性格上的特质。

相反,隋炀帝当年带着群臣、嫔妃、禁卫来到江都还不足半年,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李密的瓦岗军攻克回洛仓,占领了河南大部分州县,包围东都洛阳。消息传到江都,没人敢将实情告诉隋炀帝,正是“呈侈心,穷人欲,断言路,怎能不亡”;同样三国时袁绍手下纵然有田丰、许莜、郭图等谋士、颜良、文丑等勇将,但袁绍刚愎自用、屡杀良才断言路,最后正如沮授、田丰等所言“不纳忠言,大事必败”。

一个人的才华固然重要,但拥有才华如隋炀帝,但性格上好大喜功,不听实言荐言,不能容得忠臣所言所为,最终导致隋王朝的溃败。可见,宽容大度、兼听纳荐、心怀仁义、果敢、坚毅、具有冒险精神的性格特征是决定了一人的成败。所以现代人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是不无道理,此为其二。

俗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识人用人是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魏征曾经是李建成的谋臣,杀李世民就是他的主意。李世民爱惜其才,不但没杀魏征,还让他入朝为官,魏征很是感动。同样,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用人不疑也另其对李忠心不二,可谓“得人才于战俘之间,用贤臣于仇敌之中”。

再看魏武曹操,曹操与袁绍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时,有一次,袁绍问:“若事不辑,则主面何所可据?”曹操反问道:“足下意以为何如?”袁绍道:“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从二人的谈话就可见两种截然不同的战争观与政治观。最终,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观曾得到后世诸多帝王将相的赞许和模仿,为后世用人观的确立树立了楷模。此为其三。

为人处世格言篇8

今天,已进行了近四十年的推普工作。当我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思考推普时,倍感推普的重要和迫切,艰巨和光荣。

当交流频繁甚至“地球村”也将走进我生活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交际性。毫无障碍的便利的交际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尽管古人“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但那毕竟是少数思维活跃、经济宽绰的仕宦之人的事;今天可不一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坐上个把小时的飞机就可以到桂林度周末,一位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手艺人可以常年在上海、北京打工,一个公司职员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跳槽到广东、深圳的大公司等等,但所有这些,没有普通话这张通行证可就行本文来自文秘写作网不通了经常听到因为语言隔阂闹笑话的事,那真是轻者造成误会,重者耽误大事。盐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这里的老百姓却有着远大的理想。滨海测试普通话,那里的教育官员动情地告诉我孩子要走出滨海,走出盐城,走向全国,再也不能让孩子们操着一口‘山芋腔’去打天下了想,只有大力推广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才能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市场,才能为推动盐城经济的发展助上一臂之力。

语言文字面对的人际交际,几千年来。计算机的出现,信息流通的加快,使语言文字的服务对象从人际交际拓展到人机交际。今天,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已是高技术的重点之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应用研究水平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先决条件,决定着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速度,关系到国家能否走上“信息高速公路”大问题。因此,推普还在推动我国整个高新技术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培养新世纪的合格公民。内蕴着丰富儒家文化的汉语言、优美动听的普通话对形成一个人的健康人格、精神底蕴和审美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生命全程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发展性言语状况是人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健康发展的晴雨表”言语行为的健康与否明显反映在心理上,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生成全面发展的人。并涉及到人的生理健康和人类的社会健康。应把推普和人的健康与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善于交际、精神强健的中国人。

作者从英语的历史入手,上个世纪末英国文化委员会曾经出版过一本叫做《英语的未来?学术性著作。通过实证考察和数据分析,并采取未来学的推断模式,预测世界语言格局将会重组,汉语将在21世纪名列世界语言六强,并在调整后的语言世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不会为一位英国人的预测而沾沾自喜,但理智告诉我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汉语言的独特优势、儒家文化的蓬勃生命力,必将使汉语不断兴盛。国已经通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推广普通话提供了法的依据,使推普走上了法的轨道。有理由相信,推普工作将更加自觉,更加富有成效。

为人处世格言篇9

1、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2、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诣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3、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来源:文章屋网)

为人处世格言篇10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母爱,不挑儿的长相

母爱,不分春夏秋冬

母爱,崇高伟大

母爱,无限忠诚

无论你平和、躁动

无论你失败、成功

母爱你失败、成功

母爱无处不在

她,伴随你经历人生

是她,放飞人间的龙凤

是她,架起天际的长虹

不懂得母爱

你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谛

忘却母爱

高官厚禄血冷躯空

一个母亲陷入贫困

一方惦念何以安宁

用我们的双手点染熔灿的颜彩

用颗颗爱心缩放全面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