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5:3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1

第一条、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第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并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监督实施。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基本农田的义务,并有权检举、控告侵占、破坏基本农田和其他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第六条、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依照本条例负责全国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依照本条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国家对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划定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作为规划的一项内容,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布局安排、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

县级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具体数量指标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分解下达。

第十条、下列耕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管理:

(一)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三)蔬菜生产基地;

(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区周边的耕地,应当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的耕地,不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十一条、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乡(镇)为单位划区定界,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保护标志,予以公告,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档案,并抄送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者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标志。

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确认,或者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确认。

第十二条、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不得改变土地承包者的承包经营权。

第十三条、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技术规程,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章、保护

第十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

第十五条、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十六条、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占用单位应当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基本农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所占用基本农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第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第十八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经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满1年不使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基本农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2年未使用的,经国务院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重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

第十九条、国家提倡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利用基本农田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持和培肥地力。

第二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基本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办法,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基本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并建立档案。

第二十一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定期评定基本农田地力等级。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逐步建立基本农田地力与施肥效益长期定位监测网点,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基本农田地力变化状况报告以及相应的地力保护措施,并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施肥指导服务。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价,并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环境质量与发展趋势的报告。

第二十四条、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兴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

第二十五条、向基本农田保护区提供肥料和作为肥料的城市垃圾、污泥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十六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基本农田环境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在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地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与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与县级人民政府签订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的要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本农田的范围、面积、地块;

(二)基本农田的地力等级;

(三)保护措施;

(四)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五)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对基本农田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书面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拒绝。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有权责令纠正。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从重给予处罚:

(一)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

(二)超过批准数量,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

(三)非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

(四)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基本农田的。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应当将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而不划入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破坏或者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占用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破坏基本农田,毁坏种植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治理,恢复原种植条件,处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侵占、挪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第六章、附则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2

第一条  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西藏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

本办法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在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保护和监督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基本农田的义务,并有权对侵占、破坏基本农田以及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第四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应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并与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村镇建设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五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拉萨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领导,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  计划、建设、规划、财政、水利、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基本农田的划定、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自治区对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第二章  划  定

第八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实行指标控制,自治区土地管理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西藏自治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后,报国务院批准。

各地(市)土地管理部门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它有关部门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结合当地实际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审定,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区定界工作,按村民委员会辖区划定保护面积,填写保护田块或地段登记表,确定保护责任人和保护措施,设立永久性标志,并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区平面图和乡(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标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位置、范围和面积,并予以编号。

第十条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不得擅自改变原承包者的承包经营权。

第十一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我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并与城市规划和乡镇建设相协调;

拉萨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县(市、区)人民政府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时,应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指标,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指标,并逐级分解下达;

乡(镇)人民政府应严格按照上一级人民政府下达的面积指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单元面积要相对集中连片,由各地视具体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  乡(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由县级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核、汇总,绘制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

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其分布图由县级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经县级人民政府同意,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批准,并设立永久性标志,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告,并报自治区、地(市)土地管理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设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各类基本农田保护区,经县(市、区)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农业、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划定后,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告,并报自治区、地(市)土地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

第十四条  已批准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需调整的,必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  下列耕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批准确定的粮、油、蔬菜生产基地;

(二)本行政区域内高产、稳产农田;

(三)有良好的水利及水土保护设施的耕地和计划改造的中低产田;

(四)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

(五)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

(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认为应当划入基本农田的其他耕地。

第十六条  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分为下列二级:

(一)生产条件好、土层较厚、质地适中、地力上等、有保灌条件或排灌设备完善、集中连片、产量高、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为一级基本农田;

(二)生产条件好、土层较厚、地力中等、排灌设施基本配套、相对集中连片、产量较高、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为二级基本农田。

第三章  保  护

第十七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交通、能源、国防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须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建设单位先向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由自治区土地管理部门审核发给《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并经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再按照《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征(拨)用地审批程序与审批权限办理有关手续。

前款所列建设项目占用一级基本农田500亩、其他基本农田1000亩以下的,必须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占用一级基本农田超过500亩、其他基本农田超过1000亩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八条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除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纳税费外,由用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缴纳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

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菜地,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基金的,免缴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能源、交通、水利、国防军工等大中型建设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免缴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

第十九条  耕地造地费由负责审批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的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收取,专项存入财政专户,自治区、地(市)、县(市、区)按20%、20%、60%的比例分配。

耕地造地费必须专项用于新的基本农田的开垦、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其使用计划由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二十条  耕地造地费缴纳标准是:依据《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条第五款的规定,以拉萨市城关区及各地行署所在地耕地开发基金为标准,占用一级基本农田按5倍缴纳,二级按4倍缴纳,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其他耕地按3倍缴纳。

第二十一条  新开垦的基本农田,由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

第二十二条  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单位和个人,所占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继续耕种,也可由占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兴建而闲置未用的,应当按照《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土地荒芜费的标准缴纳土地闲置费。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由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注销土地使用证。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从事挖沙、取土、烧砖、采石、采矿、建窑、建房等非种植业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禁止堆放固体废弃物。

第二十四条  利用基本农田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持和培肥地力,国家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基本农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基本农田质量的等级。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实行责任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应当与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印制。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以村为单位分块登记利用类别、地块名称、地块四至、地块面积、作物产量、责任等;

(二)基本农田的等级;

(三)保护措施;

(四)责任人的权利与义务;

(五)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应当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土地管理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对基本农田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书面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查处违法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并向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除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原因以外,承包者不得撂荒,造成荒芜的,当地土地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复耕。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对擅自移动、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的,由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其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处以300?500元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或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由县级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其退还非法占用或非法转让的耕地,限期拆除占用耕地上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的农业生产,并处以每平方米20?30元的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无权或越权非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因此给用地、被用地单位和个人造成损失的,批准单位应当赔偿经济损失,对直接责任者,由所在单位和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逾期未缴纳耕地造地费和土地闲置费的,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3‰的滞纳金,收取的土地闲置费和滞纳金用于开发新的基本农田。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挖沙、取土、烧砖、采石、采矿、建窑、建房,严重毁坏种植条件的,由土地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以每平方米15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土地管理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30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中的行政处罚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由自治区土地管理部门统一印制。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土地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3

天津市基本菜田保护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基本菜田的保护和管理,保障蔬菜的供给,促进蔬菜产业化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基本菜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基本菜田,是指市人民政府根据城乡人民对蔬菜的需求和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预测,批准确定的从事商品蔬菜生产的常年专用菜田以及蔬菜科研、教学、示范、良种繁育用地。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本菜田的建设、保护和管理,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基本菜田的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

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基本菜田的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

土地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负责基本菜田的土地管理工作,并依法加强基本菜田的保护。

第五条 计划、城建、规划、财政、审计、环保等有关行政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基本菜田的建设、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基本菜田的义务,有权举报侵占、破坏基本菜田的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基本菜田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区域划定

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需求以及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本市的基本菜田面积实行指标控制管理,按照本市常住人口人均占有面积不少于三十三点三三平方米的标准核定,保持基本菜田总面积动态平衡。

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市人民政府下达的指标,逐级核定基本菜田的面积和地块,绘制图表,设置统一的保护标志。

市和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基本菜田管理档案,并抄送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第八条 基本菜田保护范围:

(一)已经建立的商品菜田;

(二)新建的常年蔬菜专业用地;

(三)蔬菜科研、教学、示范、良种繁育用地。

第九条 基本菜田按照地域划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区域: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滨海新区的基本菜田;

二类区域:蓟县、宝坻区、武清区、宁河县、静海县的基本菜田。

第三章 保护管理

第十条 基本菜田不得弃耕抛荒或者变更其用途。蔬菜生产者必须保证种足种好商品蔬菜。

第十一条 对基本菜田必须长期保护,严格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占用。

凡必须征收、征用、占用基本菜田的,市和区、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审批权限书面征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按照土地使用审批程序办理,但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回复意见前,应当将回复意见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二条 对基本菜田应当进行规范建设,逐步修建和完善水利、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发展节水灌溉,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应用新技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损坏基本菜田的水利、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

建设单位在基本菜田保护区域内施工的,必须有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保护基本菜田措施,做好基本菜田基础设施的保护;损坏或者必须变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修复,或者赔偿损失。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移动基本菜田保护标志。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扶持蔬菜生产,保护蔬菜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一)各级财政部门对基本菜田建设的资金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由同级审计部门实施审计监督。

(二)建立蔬菜生产风险保护基金,重点用于扶持基本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菜田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补贴。

(三)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为蔬菜生产、销售、科技推广、物资供应、资金筹措等提供社会化服务。

第十六条 经批准征收、征用基本菜田的,由用地单位先向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土地管理部门凭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缴纳凭证,办理征收、征用手续。

第十七条 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的缴纳标准为:

(一)征收、征用、占用一类区域内基本菜田的,每平方米四十五元;

(二)征收、征用、占用二类区域内基本菜田的,每平方米三十元。

因市政基础设施和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及非营利性公益设施建设,确需减缴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的,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确认后,按前款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缴纳。

第十八条 征收、征用基本菜田时,对基本菜田附属的基础设施,应当作价补偿。补偿费由用地单位向区、县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缴纳。

收缴补偿费的部门应当将补偿费及时偿还给原投资者。

第十九条 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应当全部用于新菜田开发建设、老菜田改造以及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不得挪作他用。

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由财政、审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征收基本菜田时,应当按照征收一公顷补充不少于一点五公顷的标准,先补后用,由各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补充。

第二十一条 已征收的基本菜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的,应当由原土地耕种者继续耕种,也可以由建设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闲置未用的,由土地管理部门征收土地闲置费,并允许原被征地单位复耕;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由土地管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注销土地使用证,并将菜田交回原被征地单位恢复蔬菜生产。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基本菜田监督检查制度。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基本菜田保护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四章 环境保护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基本菜田的环境保护,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

第二十四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菜田周围新建、改建、扩建有污染的工程项目。

现有对基本菜田造成污染的单位,应当限期治理或者搬迁。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基本菜田灌溉渠系排泄工业污水。

禁止在基本菜田及灌溉水源附近倾倒、堆放、处理污染物。

第二十六条 蔬菜生产者不得使用未经处理或者处理后未达标的工业污水灌溉基本菜田,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泥或者垃圾用作基本菜田的生产肥料。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基本菜田内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和其他化学物品。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承包经营基本菜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擅自变更基本菜田用途的,应当按照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的书面承包合同,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损坏菜田基础设施的,必须承担赔偿责任。基础设施属于农业行政部门管理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其他行政部门管理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基本菜田内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其他化学物品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使用,销毁被污染的蔬菜,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移动或者损坏基本菜田保护标志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恢复原状,并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污染基本菜田的,由环境保护部门依照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一)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基本菜田的;

(二)无权批准占用基本菜田的单位和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基本菜田的;

(三)超越审批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基本菜田的;

(四)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基本菜田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不缴纳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的,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书面限期缴纳决定书,逾期一日加收千分之三的滞纳金;拒不缴纳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六条 拒绝、阻碍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基本菜田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本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其他菜田,划入基本菜田保护范围。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天津市基本菜田保护管理条例》有什么变化一、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凡必须征用、占用基本菜田的,市和区、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审批权限书面征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按照土地使用审批程序办理,但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回复意见前,应当将回复意见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二、第二十八条修改为:承包经营基本菜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擅自变更基本菜田用途的,应当按照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的书面承包合同,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三、第九条中的宝坻县、武清县修改为宝坻区、武清区。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4

关键词:基本农田;LeSa;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027-02

引言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走势的重要问题,农业的关键是粮食的生产,而粮食的高产稳产主要依赖耕地,依赖高质量的基本农田。我国总体上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中快速时期,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同时,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并不充足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另外,耕地质量因区域性的退化,加之污染严重,进一步加剧了耕地资源的紧张、人地关系的矛盾。基本农田作为高质精优的耕地资源,是国人的“口中粮、保命田”,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问题。基本农田及红线的划定是保护耕地的有效方式,也是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一方良药,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概况

基本农田作为高质精优的耕地资源,是国人的“口中粮、保命田”,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问题。我国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指出,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将1.2亿公顷耕地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并提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且对基本农田由最初单一的保护到逐渐有质有量的保护,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行特殊保护;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划定的标准一是要保证数量的足够,二是保证质量的优越,三是要可落地。基本农田及红线的划定是保护耕地的有效方式,也是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一方良药,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基本农田划定的研究

(一)以耕地质量评价为主的评价指标

汤思阳、雷国平[1]对二九一农场和任艳敏、唐秀美等[2]对海南省屯昌县均建立以耕地质量评价为主的基本农田划定指标体系来确定该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

(二)以综合指标评价为主的评价指标

除考虑耕地质量外,还将土壤肥力、坡度、水利基础设施水平、交通区位、连片性等综合性指标应用于划定和评价基本农田上[3]。

(三)以耕地质量(Le)和立地条件(Sa)的评价指标

胡伟静[4]、王莹[5]、尤明英[6]等和单傲[7]、邹温鹏[8]等分别以市域和县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LeSa模型综合评价体系,对基本农田的经济质量进行评价,最后综合确定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数量和空间分布。

三、基于LeSa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的探讨

(一)LeSa的概念和内涵

LeSa全名是LandevaluationandSiteassessment,即农用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估,Le反映农用地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的是地力分类、重要农地鉴定、土壤潜在等级、土壤生产力等几个部分,Sa则反映的是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用地的因素,主要包括农用地的区位条件、农用地周边的城市基础设施情况、农用地与周围用地的适应性、土地用途管制、税收政策等方面,是美国土壤局于1981年提出的,用于确定农用地的保护范围,并以伊利诺伊州为例,用LeSa体系进行评估[9]。

(二)LeSa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1.数据收集和数据库的建立。地质数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件及文本确定地质灾害地点及等级;土壤地形等数据: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障碍层次、土壤质地、灌溉条件、地形坡度;土地数据:提取耕地斑块、交通情况、居民点分布等数据;城市数据:包括城市的自然及经济发展现状、城市发展规划及交通规划等相关资料。

2.确定评价单元。通常以土地利用现状中的耕地斑块为评价单元。

3.建立耕地质量、立地条件评价体系。选取指标构建其指标体系。耕地质量(Le)是指影响耕地质量的自身因素的集合。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与植物生长息息相关的土壤条件、地形地质条件、气温、降水及海拔高度、灌溉条件及排水条件等;耕地的立地条件(Sa)是非耕地自身条件之外的那些外部的影响耕地产出的因素,包括区位条件、连片性、景观格局、耕地到城镇的距离等指标。

4.计算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的得分。首先,确定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权重。运用特尔菲等方法分别确定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权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U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n表示专家的个数;fij表示第j个专家对第i个指标的打分值,取值的范围为(0-1]。

然后,计算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指标分值,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m代表评价因素个数;tij代表的是耕地质量或立地条件的得分;Xij为第i个单元的j指标分数;wij为第i个单元的j指标权重。

5.耕地综合评价模型构建。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模型的构建主要在于Le和Sa的比例关系的确定,而LeSa综合评价体系的最大优点除了其综合性以外,就是Le和Sa的比例调节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与需要来确定。具体的综合评价模型如下:

tij=a・Fij+b・Sij(a+b=1)

其中,tij表示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的综合得分;Fij表示耕地质量得分,即Le的得分;Sij表示立地条件得分,即Sa的得分;a表示耕地质量的权重;b表示立地条件的权重,a、b∈(0,1]。

6.确定耕地等级划定基本农田。根据综合得分确定耕地等级,并依据耕地等级阈值标准划定基本农田。

总体来说,关于LeSa评价体系方法主要是借鉴美国,美国在评估农用地上设计的指标涉及的因素较宽泛,我国所涉及的指标与美国学者研究的指标相比,涵盖范围较窄、在数据获取方式上比较单一,这也与国家的体制和数据的统计方式与渠道有关。

参考文献:

[1]汤思阳,雷国平,张慧,等.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2013,(1):173-181.

[2]任艳敏,唐秀美,刘玉,等.考虑耕地生态质量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4,(24):298-307.

[3]孙祥龙,涂建军,黄九松,等.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农用地分等成果划定基本农田――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2014,(8):130-135.

[4]胡伟静.基于LeSa体系的耕地质量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王莹.约束的LeSa模型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中的应用研究――以广西桂平市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6]尤明英.基于土地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研究――以东港市为例[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单傲.通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5

关键词:长丰县;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01-0009-02

城镇周边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关系到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B文明建设,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十三五”期间城镇发展谋篇布局的重要工作。长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为主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四个不能”为底线(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先难后易方法路径,坚持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推行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实行特殊保护。

1基本农田划定的目和意义

基本农田划定是为了满足我国未来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将保证农业生产必需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并建立各项基本农田保护的制度,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为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保障作用。通过基本农田的划定,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得以完善,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所必需的耕地数量得到了切实保护;借助基本农田划定的平台,大规模的进行土地整治活动,能够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地方政府通过加大对农村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投入力度,显著提高了基本农田的建设标准;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贯彻执行,有效地落实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农村政策,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利的条件。

2长丰县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初步任务

依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14号),合肥市下发的初步任务如下:依据长丰县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测算中心城区用地指标使用情况,将原中心城区控制范围线平均外扩1km,得到城镇周边范围共9775hm2。

长丰县城镇周边范围内耕地面积6054.8hm2,规划基本农田面积3974.5hm2,对比2014年变更成果,其中占耕地的基本农田面积为3939.3hm2,占非耕地的基本农田面积为35.3hm2。本次基本农田划定核实举证工作,涉及未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即下发的初步任务)为2115.5hm2,共1446个图斑,涉及水湖镇、水家湖农场、罗塘乡和左店乡4个镇(乡、农场)。

(1)按管制分区划分:根据下发的初步任务图斑,允许建设区968hm2,有条件建设区1072hm2,限制建设区74.6hm2,禁止建设区0hm2。

(2)按地类划分:根据下发的初步任务图斑,水田1369.4hm2,水浇地0hm2,旱地746.13hm2,其中:水田水浇地面积之和占初步任务比例64.73%。

(3)按坡度划分:根据下发的初步任务图斑,按坡度分:≤15°耕地2115.5hm2,占初步任务比例100.00%。

(4)按耕地等别划分:根据下发的初步任务图斑耕地等别具体分布见表1。

3长丰县划入基本农田情况

本次基本农田划定主要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文件来确定,本着高产优产的原则,优先把城镇周边的优质耕地划入。长丰县新划入基本农田73.8hm2,原有基本农田3939.3hm2,城镇周边基本农田面积达到4013.13hm2,占长丰县城镇周边划定工作范围内全部耕地面积的66.28%。本次划入的基本农田与现状基本农田相邻,可以达到优质耕地集中连片的目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又有利于通过划定工作形成城镇的扩展边界,促进城镇转型发展。

4长丰县基本农田划定比例分析

根据合肥市下发的初步任务图斑,长丰县新划入基本农田73.8hm2,占城镇周边划定初步任务范围内全部耕地面积的3.49%;不能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图斑面积2041.7hm2,占城镇周边划定初步任务范围内全部耕地面积的96.51%。

合肥市下发的城镇周边范围内的现状基本农田为3939.3hm2,划入基本农田面积73.8hm2,划入的基本农田与已有基本农田之和为4013.1hm2,达到下发初步任务范围内总耕地面积6054.8hm2的66.28%。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拟划入面积加上已有基本农田为3990.6hm2,占该范围内总耕地面积的99.42%。长丰县共2项指标达到国土资源部要求。

(1)根据规划管制划分:本次划入基本农田涉及允许建设区7.6hm2,占该范围内初步任务面积的0.78%;有条件建设区14.8hm2,占该范围内初步任务面积的1.39%;限制建设区为51.3hm2,占该范围内初步任务面积的68.81%;禁止建设区0.00hm2;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共新划入基本农田51.3hm2,占用该范围内下发初步任务的68.81%。本次将限制建设区内51.3hm2耕地划入基本农田,限制区和禁止区拟划入的基本农田与已有的基本农田之和为3990.6hm2,占该范围内总耕地面积的99.42%。

(2)根据地类划分:本次划入基本农田其中水田58.2hm2,旱地15.6hm2,水田水浇地之和占本次可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比例为78.86%。

(3)按坡度分:本次划入基本农田其中≤15°耕地73.8hm2,占本次可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比例为100.00%。

(4)按耕地等别划分:本次划入基本农田耕地等别为7等。面积73.8hm2,比例100%。

5拟不划入核实举证情况

按照省国土资源厅核实举证要求,结合长丰县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路线及所涉乡镇实际情况,不可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类型为:实际地类为耕地,但不能划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041.7hm2,由于项目已批复、发改委已立项、省农垦厅备案文件等原因不能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

长丰县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73.8hm2,主要分布在水湖镇。该区域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耕地质量等级均高于全县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且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通过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构建城镇生态屏障,对中心城区进行了有效的合围和隔离,有利于鼓励城镇“跳出去、串联式、组团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刚,卢丽华,王克强.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略谈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J].中国土地.2015(2).

[2]彭艳丽,杨静.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探析――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土地.2015(9).

[3]黄建平,柳建军.彰显保护的刚性――划定与保护永久性基本农田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9(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6

基本农田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对于促进全市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特别强调要把基本农田保护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近年来,我市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基础工作薄弱,重数量、轻质量和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要意义,不折不扣地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抓紧抓实,确保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46.3790万亩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健全完善基本农田监管体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切实做好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

(一)严格执行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制度。一要与原基本农田保护成果相衔接,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尽快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落实工作。二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实地核查,确保划定范围符合规划、划定面积符合上级规划指标要求,划入区域地类和图斑与现状吻合等。三要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确保划定区域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保护相统一,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维护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

(二)规范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依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作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并用公示牌向社会长期公示。要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手册》规定,按照一个乡镇至少设立一块标志牌的原则,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护片和交通沿线较大保护地块的标志牌,向社会公示保护范围、面积、保护责任人、保护措施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图。

(三)健全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各级国土资源、农业部门每年要把基本农田有关数据及现状变更情况,及时整理归档,保持基本农田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和真实性。要逐步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和基本农田质量情况,纳入数据库管理,做到及时更新,实时动态监测。基本农田保护图件要逐级备案。保护责任书签订要到户,基本农田保护证书发放、档案整理收集要及时到位。

四、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一)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其农业用途,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进行非农业建设和占用基本农田的活动。能源、交通、水利、军事等符合法定条件、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要逐级上报国务院审批。要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沙、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以及排放、倾倒污染物或者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侵占或者损坏基本农田保护区设施和保护标志;禁止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或者“农业生态园”等名义,占用基本农田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

(二)全面落实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制度。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政府要按照批准文件依法修改或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补充划入基本农田,要严格执行《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要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经验收确认不符合要求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三)切实推进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生产者逐年增加投入,改善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基本农田盐渍化、荒漠化。各级农业、国土部门要加大基本农田地力定位监测力度,及时掌握基本农田质量变化情况,每年将基本农田质量变化情况上报同级政府,保证基本农田质量不降低。各级农业、环保部门要对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掌握基本农田环境质量与发展趋势,防止基本农田环境污染,每年将基本农田环境质量与发展趋势上报同级政府。

(四)积极探索基本农田保护新机制。要积极探索基本农田保护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保护、管理、投入基本农田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县(市)可先行试点基本农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以市、县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资金为来源,对承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的农户等直接补贴或以其他形式补贴。

(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要定期组织国土、农业等部门对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制止各类违法侵占基本农田的行为和苗头。对非法占有基本农田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占有基本农田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触犯法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7

我国实行的是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国家更是高度重视。《土地管理法》第36条规定:“……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4]1号)明确提出了基本农田“五个不准”,其中就有“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等规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规定:“……禁止占用基本农田挖鱼塘、种树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

对于占用或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我国有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土地管理法》第74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33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占用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破坏基本农田,毁坏种植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治理,恢复原种植条件,处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非法占用耕地罪定罪处罚:(一)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大’,是指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二)非法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毁坏’,是指行为人非法占用耕地建窑、建坟、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非农建设,造成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严重污染。”

综观这些处罚措施,对于占用或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一般是责令限期改正,恢复种植条件,并可处以罚款;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以非法占用耕地罪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追究上有失偏颇

我们注意到,对于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的行为,不管是有关土地法律法规中的责任追究条款,还是刑法中的罪责条款,以及最高法院的专门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其惩罚措施,对于情节严重的,也仅以非法占用耕地罪论处。

笔者以为,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对占用、破坏基本农田的责任追究上有失偏颇。理由有四:

第一,只是明令禁止,而不制定与其对应的处罚措施,则会产生类似于“无救济即无权利”的效果,对此类行为会因没有制裁惩罚机制而使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形同虚设;

第二,“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是与“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具有同一性质的占用、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而针对后者,有关法律法规均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救济处罚措施。二者在法律上有何区别?

第三,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参照“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对“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行为以“非法占用耕地罪”进行定罪处罚的判例在我国并不具有先例的援用效力,其对后来的此类行为并不具有约束力;

第四,“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如果针对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的行为不明确规定其法律后果,将产生立法上的漏洞,使其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有机可乘,不利于对基本农田的严格保护。

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笔者认为,要弥补这一立法上的漏洞,现阶段可采取的措施有两种:

第一,鉴于《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责任追究条款均是将“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直接列出,加以明示,所以,不需要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大的修改,只需在这些责任追究条款中将“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作出明示即可。

但这涉及到国家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的修改,程序比较复杂,考虑到实际中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的行为屡禁不止,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这一行为纳入责任追究条款之中,真正做到对这一类占用、破坏基本农田行为的处罚、定罪有法可依。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8

(一)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要落实到地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落实到地块,没有完成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任务的省、区、市要书面说明原因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和计划。未经法定程序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不得调整或减少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由于基础工作不扎实,在划定基本农田时将其他用地误划为基本农田的,要进行调整,并补划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因现有耕地数量不足难以落实到地块的部分,可将土地整理复垦新增加且经验收合格的耕地补划为基本农田。

(二)基本农田保护档案资料要齐全并与实地相一致。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档案资料不完整的要尽快采取措施,做到省、市、县、乡镇四级基本农田档案、图件、数据齐备,可查可核,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件要做到在县、市、省逐级备案。对基本农田数量、地类、位置与实地不符的要进行纠正,如实变更,保证基本农田保护档案的现势性。

(三)规范设置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基本农田保护区要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可以统一设计,保护标志应包括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地类、四至、责任人、基本农田''''五个不准''''等方面的内容。对已经发生损毁的标志要尽快修复,对没有按要求设置的要尽快完善。

(四)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要落实到位。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要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逐级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应以行政村为单位与乡级政府签订,设置村民小组的要签到村民小组,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在农村土地承包书标注基本农田面积的形式落实到承包农户,明确承包农户保护基本农田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基本农田面积与农户承包合同不一致的,可按承包面积落实到农户。对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落实到农户有困难的,可在行政村或村民小组的责任书后附农户亲笔签名的名录。

二、妥善处理基本农田用途变化中的有关问题,稳定基本农田面积和质量

(五)分类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中基本农田利用的有关问题。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基本农田的,要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区别情况,分类处理。不得以农业结构调整的名义,减少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建设永久性建筑或进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对于不破坏耕作层的农业结构调整,可以保持现状,必须作为基本农田加以保护,严禁非农建设占用;对耕作层和农业生产条件造成破坏的,要限期恢复耕作条件;对于破坏严重,难以恢复耕作条件的要在依法处理后进行补划。农业建设用地布局要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衔接,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养殖业等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布局的稳定。

(六)制止和处理好在基本农田上植树造林的行为。禁止地方政府或部门与企业、企业与农户签订在基本农田上种树的合同。对于已签合同,但尚未履约的,应立即废止合同。不得编制在基本农田种树、进行生态退耕等规划和计划,已经编制的要进行修改。对于在国发明电[20*]1号文件下达之前发生的基本农田种树行为要视情况处理。已经接近砍伐期的,要在砍伐结束后,尽快恢复耕种,并不得再执行或续签协议;对于刚刚栽上树苗的,可以移植到荒山、荒地、空闲地等适宜种树的土地上,并恢复基本农田耕种条件。

(七)妥善处理生态退耕中涉及基本农田的有关问题。对违反生态退耕政策已经退耕的位于平坝缓坡并且土壤条件和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以及绿色通道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要作为可调整地类,仍按基本农田保护,并要限期恢复耕作条件。对于退耕的25度以上坡度或严重沙化的基本农田,不再作为基本农田,减少的基本农田可从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加的耕地等基本农田后备资源中进行补划,并依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基本农田后备资源短缺的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统筹考虑。对于生态退耕造成基本农田减少的要如实填报,在基本农田保护图上明确标绘位置和数量。

(八)对自然灾害毁损的基本农田要进行复垦或补划。对自然灾害毁损造成基本农田破坏的,要通过安排土地复垦项目恢复耕种条件。因损毁严重,短期不能恢复的,要作出复垦或补划计划;因损毁严重,难以恢复耕种,同时受后备资源限制,补划确有困难的,要说明原因,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解决。

(九)批准占用的基本农田要足额补划。对已经批准依法占用的基本农田,但尚未补划的,必须足额补划。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造成基本农田面积减少的,也必须足额补划。对补划的基本农田要对数量和质量进行验收,并要相应调整或建立档案资料,补签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设立保护标志。对于补划的基本农田数量不足、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通过验收,并限期完成。

(十)进一步落实开发区闲置和撂荒基本农田复耕工作。在查清各类开发区占而未用的基本农田和因其他原因撂荒的基本农田面积、位置和现状的基础上,要明确复耕工作的责任和任务,根据当地粮食生产的季节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恢复耕种措施,拟定工作方案,对清理出的具备耕种条件的耕地,要结合落实国家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落实到承包户。对检查中发现没有及时恢复耕种的,要求地方政府说明原因,限期整改,制定明确具体的恢复耕种计划。

(十一)认真处理易地代保等随意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行为。对基本农田易地代保行为,按照明电[20*]20号文件要求,凡与此文件精神不相符合的地方性规定,应立即停止执行。对已经发生的规划调整行为、易地代保行为,原基本农田造成闲置的,应恢复为基本农田,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新进行相应调整。

(十二)认真对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存在的有关问题。切实加强基本农田质量建设、保护和监测;对资金投入不到位、工作不到位、没有创造工作条件的要说明理由,并提出具体落实措施。针对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对策。

(十三)严肃处理违法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行为。对和举报案件要组织明查暗访,逐一排查。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特别是对在《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下发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仍然占用基本农田种树、挖鱼塘、建设绿色通道、进行非农建设等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查处;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涉及占用基本农田规模大,造成基本农田面积大量减少的地区,要立案依法查处,依法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追究刑事责任的,应移送司法机关立案查处。

三、针对基本农田保护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有关保护制度

(十四)健全政府领导目标责任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全面推行和完善各级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任期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制定考核指标和标准,每年进行目标考核并兑现奖惩措施。对工作不力或存在问题的地区进行通报和警示。

(十五)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协作。按照法规规定,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强化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在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管理的职责,加大工作力度,既要有资金保障,又要有政策措施。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配合,可通过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保证两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沟通和团结合作;两部门内部也要将职责分工落实到业务部门和人员,为保证基本农田保护各项工作落实提供组织保证。

(十六)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日常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省、市、县、镇、村五级耕地保护管理网络,加强动态巡查和管理,坚决制止非法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抓紧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台帐,结合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综合统计建立基本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各省(区、市)要争取作到每年上报和公布基本农田面积及保护情况。

(十七)建立健全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听证和公告制度,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的社会监督。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有关要求,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非农业建设占用及农业结构调整等涉及占用或调整基本农田的,要实行听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或调整补划基本农田后,要进行公告;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要设立举报电话,发动社会各界对基本农田保护实行监督。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制定占用基本农田听证和公告制度的具体实施意见。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9

【关键词】基本农田;保护;问题;建议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日趋膨胀,导致大量的基本农田被占用,同时土地、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粮食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面临挑战。若不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基本农田不遇侵犯的保护,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早在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12月24日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相继出台了许多配套法规,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以满足我国未来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起到保障作用,其核心就是保障粮食的有效面积,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

1.国家制定了多部法律、法规、规章来保护基本农田,防止基本农田及其他农田被占用,从而达到有法可依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第31、36条明确规定:“严禁将耕地转为非耕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1.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3章第17条指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1.3在《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也明确提到,“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禁止发展林果业。

1.4国家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制定了《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明确规定了对各类违法批地、占地人员的处理。制定这此法律、法规、规章的目的,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纪行为,保障充足的土地生产粮食,保持粮食的数量、质量安全,保持社会的稳定。但为何耕地占用现象累禁不止呢?

2.地方官员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隐瞒用一事实,先占后报、多占少报,甚至用而不报,使国家出台的土地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成一纸空文

2.1先占后报

很多企业圈地数年,因地方政府承诺的土地审批手续未能兑现,老板不感开工建设,使土地抛荒随处可见。

2.2多占少报

不少企业占地用十亩、数百亩土地,而地方政府仅批给用地指标仅有10%~20%。如某企业占地8hm2,招商时谈好土地价格,并承诺只要你来办企业,土地就一次性办证。企业按承诺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实现税收,但企业已建成5年,土地使用证仅办了1.33hm2。

2.3以租

以租是地方人民政府改变土地用途的另一手段。以农村土地流转为借口,租用农民土地,大搞项目建设,逃避土地审批关,待成正果后再办相关手续。

2.4改变粮田的属性,粮田不种粮

地方领导为所谓的政绩功成,大占基本农田,兴办其他涉农企业。据报导:江苏昆山通过万顷良田建设和土地的有效整治集中建设的10万亩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10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10万亩特色蔬果种植基地、以及万亩葡萄园、千亩高效梨园等;南通通过万顷良田建设建成数千亩“药用植物园”、几十个“农业观光园”;……。将原来的基本农田(粮田),变成无粮可产的“荒田”,痛心。

2.5违法不究、“罪不策众”和地方保护

使地方(县乡)官员违法占地的胆子更大、步伐更快、范围更广。不少政府官员因地方经济发展快、招商引资多等“政绩显著”被提拔任用,而不考核其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情况,以及是否有违法划地、占地行为等。

3.基本农田保护任重道远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说,到2020年确保18亿亩耕地的压力巨大。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很多土地被占之后,在占补平衡过程中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原来很多粮田被占了,盖上楼房了,但是补偿的土地都是一些产量很低、不太适合耕种的边际土地。一些工业区和产业园区,地圈好之后,长期荒废,原来好好的农地都长上了野草,这本是亩产极高的良田啊,看了让人痛心。二是农村用地呈现非农化、非粮化趋势。一些土地被某些企业承包后,不用来进行农业生产。即使进行农业生产,原来可能是种粮食的,现在可能改种花卉。长期这样下去,中国的粮食安全就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而粮食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基本面。

4.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4.1强化忧患意识,增强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要提高粮食生产的忧患意识,增强对粮食的安全认识,自觉保持土地资源,特别要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保障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土地的需求,提高资源的配制比例,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4.1.1人口不断增加,口粮需求数量持续攀升

国家人口计生委预测,未来十年我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万~1000万的速度增长。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人口增长导致口粮需求刚性增长。按照人均400kg年口粮消费量计算,2010年口粮消费需求为5.48亿t。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t,比上年增加1559万t,增产2.9%。表面看,我国粮食总产与口粮消费基本持平,实际上,粮食产量不可能全部用于口粮。

4.1.2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的数量、质量同步增长

质量型消费对食用油、肉蛋奶和精加工食品需求迅速增长,引发饲料粮消费快速增加。据预测,到202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将达到235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1%。由此,导致饲料粮(大豆、玉米)需求增长。有资料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玉米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3.6%,大豆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5.7%。饲料市场需求旺盛,引发优质专用大豆、高质量玉米需求量大幅走高,出现与人争粮、与人争优质粮现象。同时,生物燃料、玉米深加工、生物制药和酿酒工业尤其是生物燃料迅猛发展,不但会增大粮食消费比例,要求提高质量标准,而且会扭曲粮食价格,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预期。

4.1.3依靠粮食进口无法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

稻谷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占口粮的近60%,消费量每年为1850亿~1895亿kg,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是250亿~300亿kg,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自然灾害影响,一些粮食主产国禁止粮食出口,有钱买不到粮。

4.2强化法制观念,增强土地保护意识

4.2.1加大对土地的保护的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4.2.2各级人民政府要以身作职,做节省用地、不违规用地的表率,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带头抵制违法占地、带头查处违法用地,做土地保护的促进派、守护神。

4.2.3严格控制城镇规模,防止城市过渡澎胀,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权限严格审批用地,从源头控制土地的“农转非”。

4.2.4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做到有占必查、有查必究,维护法律尊严,给子孙留块养命的土地。

4.3强化科技意识,提高粮食生产力

4.3.1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始终居于突出地位,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的惟一途径;而提高粮食单产主要有增加农业要素投入和推动科技进步2种途径,在物质投入边际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现代科技必然成为粮食增产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因此,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农业关键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和推广普及,研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靠的新品种,健全粮食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从而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

4.3.2严格保护生产资源,促进粮食生产。根据粮食生产要素的现状分析和远景展望,起主要制约作用的是水土资源、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由于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是一种可控的人为因素,所以真正制约粮食生产的硬件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粮食发展最基础的生产资源,是保障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按照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抓好水土保持和农业生态建设,坚持走节水增产的道路;鉴于粮食政策和粮食价格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继续实施有利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支农政策。通过资源保护和政策激励,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提高粮食的总产量,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永红.基本农田现状不容乐观,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第5期.

[2]肖立.基本农田保护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经济论坛,2011年第7期.

[3]王国林.中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8期.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10

一、基本情况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全市上下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认真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为确保全市570.1791万亩(380119.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广泛宣传,初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首先,市、县(市、区)都成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领导小组”,这两个领导小组分别由市、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加强了对耕地保护工作的领导。其次,各县(市、区)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制度、占用基本农田听证和公告制度、违法占用基本农田信访举报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动态巡查制度等,使我市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始终处于各级政府的有效监管之下。再次,通过广播、电视、标语、讲座、文艺宣传等各种形式,结合本市实际,向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大张旗鼓地开展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

2、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据统计,20xx年,我市人均耕地1.35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39亩的水平。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我市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大力开展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20xx年至20xx年,全市共争取国家立项投资的农用地土地整理项目27个,建设规模22015.61公顷(33.0234万亩),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资金35376.15万元,已到位资金23628.8万元,计划新增耕地面积1930.857公顷。其中永新县高市乡、峡江县水边镇、遂川县泉江镇、双桥乡、新干县沂峰圩区4个补助项目已经通过竣工验收。吉州区曲濑乡、泰和县苏溪马市、安福县洲湖镇等20xx年以前国家批准下达的14个项目,可在今年年底至20xx年元月之间全面竣工。该项工作受到市政府20xx年引进资金先进奖励。××县还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部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国家投资1亿元专项建设资金。二是积极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20xx年至20xx年,全市自筹资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进行31个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面积2239.7537公顷(33596亩)。20xx年以泰和、万安、××、吉水、永丰等5个县为重点,计划完成集中连片土地开发任务5640亩,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3、严格把好耕地占用关,严禁一般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一是在审核非农建设用地报批时,除国家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等重点建设项目可以占用基本农田、并及时进行补划外,一般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实行先补后占。20xx年至20xx年8月份,全市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占用耕地2062.3186公顷,全部实行了占补平衡。二是建设用地能用荒地的,不用耕地,能用劣地的,不用好地。20xx年至20xx年9月,全市工业用地共使用新增建设用地2338.8175公顷,其中耕地483.7177公顷,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0.68%。三是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市中心城区粘土砖厂整治方案》,20xx年,及时向各县(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粘土砖生产用地及采矿登记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严禁占用耕地建窑或在耕地上烧砖,禁止向新建、扩建、改建实心粘土生产项目供地等,集约和节约土地,保护耕地。20xx年4月,市国土资源局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4、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基础业务工作。一是根据国务院1998第257号令《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规定,20xx年,我市调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70.1791万亩(380119.4公顷),占现有耕地面积的90.37%。二是各县(市、区)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界线,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落实到了具体地块。三是各县(市、区)在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及乡镇周边明显位置和基本农田连片5000亩以上区段,共设立保护牌951块。四是市、县(市、区)、乡(镇)、村、组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把基本农田落实到了村组和农户。据统计,责任书到村2646份,到组26550份,到户579639份。四是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全市218个乡(镇)都已将基本农田保护资料、图件实地核实后,汇集成图(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分解落实表)、书(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建立了档案。为保护基本农田积累了历史资料。由于工作扎实,20xx年6月,安福县国土资源局荣获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全市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在一些地方的存在认识不到位、协调不得力等问题。受不正确政绩观因素影响,有些领导仍认为,只有经济增长数量才是看得见的硬任务,因而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抓而不紧、抓而不实。二是保护责任没有形成社会化。目前,虽然层层签订了耕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但责任的考核还没有真正落实。三是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矛盾仍较突出。目前,全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需要大量的土地需求,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也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和基本农田,而我市的人均耕地只有1.35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39亩的水平。四是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投入不足。由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广量大,许多工作比如建立保护定位监测点、埋设保护界桩、增设和修复保护标志牌、管理人员培训、档案管理都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各级财政目前仍没有这方面的专项经费。五是违法占用、破坏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个别地方仍存在用地不合法,一些农民擅自占用耕地建房及在耕地上植树造林、挖塘养鱼等违法破坏耕地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对确保全市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全市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民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意识。通过新闻媒体、普法等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对《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上来。正确处理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关系,真正把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和保护“双赢”。

2、落实《××市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吉府办发20xx10号),增强耕地保护责任意识。首先,根据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年度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提出考核指标建议,报市政府批准后下达,作为县(市、区)政府保护责任面积。每年对各县(市、区)认真进行考核,市政府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其次,在市对县、县对乡镇级政府签订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基础上,把保护责任进一步落实到村组和农户。通过发放基本农田保护卡等形式,明确农户保护基本农田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为形成基本农田保护的社会化打下基础。

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的思路,努力引进一些资金密集、科技密集、劳动密集的工业和服务业项目,坚决制止土地占有量大,对耕地和基本农田造成严重污染的招商引资项目。另外,各级政府要在人、财、物及技术上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烤烟、大棚蔬菜、西瓜、葡萄等比较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让农民确确实实受到实惠,提高农民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积极性。

4、合理整合、盘活存量,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一是继续抓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大力开展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中低产改造和土地整理。继续自筹资金,积极开展土地开发工作,利用耕地后备资源。二是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改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推广施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切实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质量。

5、科学编制规划,切实解决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与发展经济的矛盾。首先要认真开展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工作。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摸清土地家底,保护耕地和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这项工作做好。其次要编制好农村村庄规划。农民建房一定要按规划执行,逐步引导村民住房建设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对一些村庄边、零、散的住户实行动员搬迁的办法,鼓励其向中心村集中,严格控制村盘外延,引导农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