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6:25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篇1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

所谓计算机技术,是指在计算机领域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是各门学科的综合技术。计算机技术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社会而言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意义,准确使用计算机技术对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计算机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增强。通过本文对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质量措施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提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提高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进程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协调。计算机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而来的,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重要形势。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彰显魅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处在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应当加强自身能力,为我国未来作出贡献。因此,小学计算机教学具有较为突出的意义,小学计算机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熟悉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操作方式,推动教学模式朝向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方向继续发展,计算机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极大丰富,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小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过于忽视计算机教学模式,没有提供一定的支持。当今我国大部分学校不重视计算机这一教学模式,往往只是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门简单的学习科目,老师讲授的计算机技术所用时间不长,仅仅是注重学生简单掌握,没有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条件予以深入研究,自然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的教学系统并没有将其作为重点科目,内容也只是泛泛讲解,学生不会通过学校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所学到的内容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甚至有的学校没有认真履行计算机教学的规定课时要求。

2.老师缺乏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自身能力存在缺陷。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忽视计算机教学的种种因素,限制着计算机专业老师的整体培养,学校没有更多将注意力转向比较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只是通过一些专业基础较差的老师进行计算C授课,最终造成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影响着正常计算机教学课程的良好发展。

3.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有待完善。计算机教学本身缺乏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造成计算机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成为小学教学课程中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所选用的教材内容也缺乏正确性和有效性,选择缺乏客观性和系统性,导致计算机的教学模式过于保守和单一,无法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轨迹,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下降,部分学生可能产生对计算机的厌恶心理,阻碍教学质量的充分发展。

(二)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计算机技术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领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对我国小学生做好有效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必须对其予以重视,为教学效果的极大发挥创造条件。针对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实践研究能力,想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解决已有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1.确定学生在计算机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我国新课标改革之后,课堂主体由老师转向了学生,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人物,为此,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准确分析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让学生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能力,加快学生对信息化社会的适应能力,注重学生整体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2.提高老师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力,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我国计算机教学缺乏有效的老师予以辅导,部分计算机教室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做到积极有效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为此,应当不断完善我国计算机教学实验室,重视老师计算机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进步,为老师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培塑造学生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储备,学校应当逐步提高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地位,为计算机教学过程的良好发展培养更为有效的教师队伍。

3.针对当今教学发展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小学计算机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关键因素,为此,学校应当针对不同时期教学情况发展进程予以准确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条件和接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熟悉掌握计算机教学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一些方案计划进一步端正学校的态度。另外,学校应当及时对比每个计算机教材的实用价值,核定最终结果以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另外,老师的课堂应当采用较为灵活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能力的极大发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内容的创新化,另设游戏类的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让学生处在一个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开展学习活动,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而保障计算机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是我国成功发展的关键所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现代化经济的进步,为此,我们应当重视小学计算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加以制止,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极大提高,促进我国计算机教学的稳定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青青.浅谈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对策和措施[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01):145.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篇2

关键词:教学质量措施

在化学教学中经常出现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只有进行新的教学尝试,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师生互动。我国的教育体制造成了目前大部分的学校均采用填鸭式教学。由于课时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进度,就不得不把大量信息灌入到学生们的脑海里。就造成了学生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时间长了难免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很有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成绩。

1.2忽视图表作用。教材的撰写和编排都是经过研究的,浓缩了教学精华,同时也是编者们的心血。化学教材中不仅有文字叙述,同时也有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直观生动,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它可以让学生们对化学实验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但是有些老师认为这些插图没有什么作用,在讲课过程中忽视了它们的存在,没有对插图进行讲解或者实验。

1.3理论联系实际较差。化学教学通常都是理论教学,忽视了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在讲到燃烧和氧化这一课时,老师们通常会将满足燃烧的条件和氧化的定义教给大家,并没有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联系。

1.4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学生们只是在台下看着老师一步步的操作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较差,而且印象不深,不久就忘了。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还是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增加学生印象的同时还能寓教于乐,这对初三紧张的学习环境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2提高初三化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2.1课前准备是基础。教师课前给出学生课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明确要探究的目标。如在学习初三化学新教材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的第一课之前,先列了一些提纲,由学生针对提纲预习,自己查找资料,写出预习报告。教师要精心备课,在引导过程中,要创设的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教师有目的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

2.2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氛围。教师应努力营造出自由、平等的氛围。学生年龄尚小,经历甚少,有时提出的设想与现实可能有一定的反差,教师应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在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氛围时,教师要做到公开地向学生表示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要给予肯定;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教学气氛要轻松活泼;不反对猜测,特别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测。

2.3课堂上营造讨论的气氛。在引导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初三化学新教材《奇妙的二氧化碳》这一节的内容比较零碎,和生活比较贴近,可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先列出研究的提纲,学生先进行准备。上课时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四人一组,以知识竞赛的形式来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同时又适当插入新的知识进行讨论。通过这么一节课,学生积极讨论,积极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2.4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化学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教学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化学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学生实验操作时,教师还应做到给学生操作时间;给学生思考时间;给学生发问时间。

2.5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引导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学生电子计算机辅助手段,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实物投影更加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对于一些实验室很难完成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录相的形式播给学生看。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

2.6课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的实践之中,使学生动手做实验,尽量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也可以选择一些生活用品来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到社会中调查研究,选择切合实验的小课题研究,如调查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如何,水环境如何等等。在课后作业中适当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小论文,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2.7总复习是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复习中,抓住重点及时突破,对于难点、重点做到及时复习和巩固。具体做法有运用列表法帮助学生梳理和识记;强化酸、碱、盐通性规律;让学生选做"水样、土样酸碱性测定"及"几种盐的鉴定",并开放实验室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抓住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实质上是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归类和总结。复习时注意掌握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及其化学方程式应紧扣酸、碱、盐通性,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如各物质间化学方程式书写比赛等。复习中以实验为主线贯穿各章知识点,实验应以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为主。在复习实验过程中,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2.8针对中考考试题型,进行专题总结及综合训练。其中专题可分为反应类型,物质分类、物质鉴别、文字叙述推断题、框格型推断题等等。中考复习过程中要以大纲要求为导向,基础知识为依据,化学实验为核心,能力培养为宗旨,突破重点和关键。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篇3

关键词: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实践教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高专教育是重要的一部分,而我校是一所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肩负着为农村、社区和基层卫生单位培养更多实用性、技能型的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目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健全的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对此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各项相关制度。

1.1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中教师队伍资源是一项宝贵而重要的人才资产[1]。为提高我校在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中的综合实力,实现学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十分需要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即选拔培养一批能够引领专业发展、能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学名师,同时大力鼓励专业课教师从事临床实践工作,以丰富临床经验,从而大大增加“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此外,我校通过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使行业院企的高技能一线兼职教师承担了大部分专业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同时我校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相关教学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建设出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制定教学管理制度

费孝通认为“每个角色都有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2],大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受到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制度建构了个人的选择方式以及对行为的有效塑造[3]。结合医学类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基本规范。包括了基本教学规范、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教师教学质量管理与考评、系(部、院)教学运行反馈、教学医院见习实习制度管理、教学研究与改革等。学校狠抓相关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情况,做到了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1.3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3.1教学检查

为保证日常教学工作正常运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有效监控,我校成立了教学检查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处长、医教室(督导室)主任及试验设备处(实验中心)处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实施教学过程的管理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在新学期开学前,首先对各系(部、院)教师授课计划的制定、备课情况和教学状态进行普查。学期中间进行中期教学检查,具体包括:①教学工作进展情况:如对照授课计划检查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落实情况,日常教学工作质量状况,涵盖各门课程教学环节(备课、讲课、作业、辅导、实验、实习、实训等)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任课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教书育人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情况。②教研活动和听课制度实施情况:如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教学研究与教材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情况;日常教学检查及听课制度实施情况。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实施情况。④新设专业办学条件落实情况:如师资配备情况、教学大纲及其它教学文件的编写情况、教材的应用情况、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和实训基地等方面的落实情况等。⑤教学管理工作: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辅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的教学保障工作状况;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主要内容,检查为教学服务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通过教学检查获得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查出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采取改进措施,及时整改,逐步提高。

1.3.2建立听课制度

我校一直坚持校领导、教务处人员、系(部、院)主任、教研室主任及教师同行听课等各级听课制度。而且医学教育研究室组织成立了专家听课组进行教学督导,专家听课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高职称教师组成,听课组每学期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随机听课。通过各级听课深入课堂所掌握的第一手教学信息,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3推行学生评教制度

我校一直推行学生评教制度,通过专家听课组在听课时发放的学生教学质量评价表和期末网上评教系统进行。学生评教主要是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学生评教,加强了对教学信息的全面了解,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学生评教制度,是教学质量评价及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评教,进一步了解了教师的教学工作状态,促进了教与学的信息沟通,加强了教学管理,改进了教学工作,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同时我校将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的得分情况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1.3.4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来体现,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严格的考试管理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形式,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工作改进、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考试的严格监控包括考试的命题采取试题库随机组卷,监考采取系(部、院)推磨式轮换监考,阅卷采取流水作业,同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出细致完整的分析。通过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使每一次考试都能起到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而且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标准,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

2实践教学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高等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5]。而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所学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我校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习前实训、临床实习、实习中期考核、毕业实践技能考核等教学环节。我校对实验课的考核纳入到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中,加强了师生对实验实训的重视;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临床常用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缩短临床实习的适应期,我校对实习前的学生进行两周的实训强化训练;由于我校是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实习阶段的综合训练对学生尤其重要,因此在实习期间,为进一步加强实习过程中的教学管理,督促实习生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学校联合教学医院对每位实习生进行实习中期技能考核,以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将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业成绩管理;我校按照各专业毕业考核大纲,在学生结束实习后,由各系(部、院)结合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进行毕业考核,毕业考核成绩也纳入到学生学业成绩管理中。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践教学是医学生由学生向医务人员进行角色转换的过程,也是医学生临床理论、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

3结语

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就是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高质量的医学高职高专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祁振仓.西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稳定与流动的关系探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6,22(1):95-97.

[2]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63.

[3]peters,BG.institutionaltheoryinpoliticalScicnce:thenewinstitutionalism[m].London:pinter,1999:34.

[4]李海香,黄美玲,代仁艳,等.基于考试管理视角的独立学院学风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142-144.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篇4

论文摘要:根据药理学的特点以及笔者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探究提高教学的措施。总结为选择合适的教材,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整理备课前的资料,使其模式化,成为一种总结性的教学资源,并不断实时更新;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改进传统枯燥的讲课方式,积极开拓新型的授课教学方式;重视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等几方面。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临床疗效,降低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hl。由于笔者教学的对象主要为中专护理和药剂学生,以及一些社区诊所从医人员,中专院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进行了扩招,最终的结果是中专生源质量的下降,这些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接受能力低,加之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根据学生知识水平选用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甚为重要。

1选择合适的教材,制作电子教案

目前中专教材种类多样,编写的深浅度和知识的涵盖面也有所差异,有些内容死板,已经过时,无法适合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而能否选择好的教材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评估,所以,应根据新时代对学生培养的要求,选择好的教材。

在从事这些年药理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教材更新的速度往往落后于药理学知识的进步,而手写教案往往有着不利保存、翻阅繁琐及知识更新改动困难等缺点;而在word电子教案中,教师能够方便地阅览每一个章节,并随时可以对教案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改动,保持教案的不断更新。因此,做电子教案是很有必要的。

2备课资料模式化,保持最新

备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备课参考资料的整理汇总。这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作,但是一旦做好便可以极大地方便以后的工作,由于目前互联网发展迅速,教师可以随时从网上查阅与本章教学相关的参考内容,比如,讲到阿托品不良反应和中毒解救的内容时,有一个例子“广州一医院用超大剂量阿托品救活有机磷中毒女患者”,在本例中,涉及到有机磷中毒的常见症状,而且两天的抢救共用11000毫克阿托品且没有出现过量所致的症状,是教科书上也找不到的数据。这样的例子在课堂上讲出,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性,又有利于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假如这样的例子没有进行汇总归纳而只是走马观花浏览一遍的话,也许今年能够熟练地把这个例子讲出,但是到了明年再讲授阿托品时,也许已经忘记了。如果重新再到网上去查阅资料的话,显然是做了大量的低效率的工作。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将从一些参考书上、网络上及其他途径获得资料进行系统化汇总,使其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参考资料,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这样的话,下次再讲到某个章节,需要一些参考资料时,直接翻阅经过大家汇总的参考资料,这样便可以迅速地获得讲课所需要的内容,大大节约了备课所需要的时间,而且这样的好处在于,大家都参考这样的不断更新的参考资料,有利于讲课内容的统一性,而且由于参考的内容源于大家的智慧,有利于知识讲授的全面性。

3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方式教学,作为现代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卓越的优越性,是彰显教师才华和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多媒体课件中,药理学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添加图片、视频、声音等资料,这样不仅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富有时代感,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展了知识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眼界,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如在讲到抗疟药时,疟原虫在人体的不同繁殖阶段是一个难点,将一个做好的Flash动画插人ppt中,然后再辅以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可以使学生迅速理解疟原虫的生活周期以及为何会由蚊子传染的问题。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不在于追求风格的奇特怪异,标新立异,而在于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教学的内容。立足于本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从多媒体教学手段中得到课本上没有的新颖的知识,并且能够简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过程。当然,精心制作的课件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议由教研室老师分担任务完成。

4拓展理论知识,重视实验教学

药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科学,它的研究手段是实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可以使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药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临床所用的药物,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不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实验成功用于临床的,就是从实验室中实验成功用于临床的闷。所以,不可忽视药理学实验在药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它可以通过实验结果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由学生直接进行实验,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在观察钙离子对心脏毒性实验时,快速注射氯化钙注射液会造成兔子心脏停止而死亡,而慢速注射时却不会造成兔子死亡,这样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由学生自己发现实验结果和药理作用,更胜于单纯的课堂讲授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87-01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学之本,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始终探讨的一个永恒主题。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要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因为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理论的主渠道。但数学因其学科特点,不像语文课堂那么生动有趣,有时甚至有点乏味,为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职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呢?

1.热爱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使得其成为学生学习困难的课程之一。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把生活的问题引入数学,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1热爱学生。小学生都是一些稚气未脱的小孩童,他们好动淘气,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感情投入。首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份关爱,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朋友、亲人,这样,学生就会亲近老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2创设情境。数学知识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兴趣不高,教师要千方百计的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书本知识转变为有趣的、令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快乐中积极主动的学习。

1.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使学生受益终生。数学这门学科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够钻进去,又要能够跳出来。最佳学习方法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①课前预习;②认真上课;③课后整理;④认真练习;⑤及时复结。

2.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做得扎实、有效,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研究教材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研究大纲,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确定所教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位置。(2)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我们的新版教材和生活联系紧密,教师教学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入手,抓住学生兴趣,把数学问题和生活紧密结合。(3)研究单元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

其次是研究学生,因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1)研究学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类情况。(2)研究学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分类情况。备好了学生,再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3.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首先要和自己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名老师而喜欢一门课程,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其次,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好恶,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掌握其个性特点,善于发现,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对于学生的不良情绪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走出困惑;再次,要为学生着想,坦诚相待,诚心实意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要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并真心的热爱他们。

4.改进教学方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居于统治地位,但现在这一传统模式已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教师不是讲授者、领导者,而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伙伴。

5.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5.1重视开展数学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回归生活的学科。因此,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的例课和应用中,必须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应用,去真正感受知识的价值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身边的数学,到社会中去观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让他(她)们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效果,促进数学的教学。

5.2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从阅读开始。在初步养成看书习惯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难易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数学课外材料,开展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

从而寻找一种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的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层次。

5.3教学手段现代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情景的设计,通过多媒体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能运用好多媒体对数学知识进行演示,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感的,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篇6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现状;问题;措施

1.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现状

1.1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中职学校的生源门槛低,相对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岁数小,学习综合能力和理解本领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许多不适应,表现为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易理解,感觉入门难,信心不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课方式授课,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更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努力营造引领、设问、指导、答疑氛嘲,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操作能力,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多练多做,通过设置考核标准提高练习兴趣,同时避免简单重复或枯燥无味,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以技高一筹赢得用人单位的满意。

1.2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中,老师忽略了基础会计教学对象所学本专业的特点,习惯性地采取与以往无差别的教学模式。仍旧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强调会计核算的原则、要素、科目、账户、凭证、账簿、报表等这些抽象的理论,大而全的教学内容安排对于基础薄弱的中专院校学生来说学的吃力,效果也并不理想。使得学生只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忽略实践本领的培养。

1.3模拟实训教材单一。目前在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教学的现象,从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应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上中职学校的实验教材内容单一,系统性不强。实验教材均只涉及某一工业企业某一月份的经济业务。而现在社会上大的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比比皆是,会计经济业务的处理也要和这些公司、企业相适应。因此学生虽然在学校对较具代表性的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通过会计实验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走入社会以后对其他行业以及大型企业、集团等经济业务的处理还是感到陌生。现有的教材也仅就一个月的业务进行训练,业务时间跨度较小,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会计准则这几年也经过了几次大的变动,实验教材虽也做了相应的改变,但总的来说还是滞后于实践。

1.4模拟实训仿真性弱。模拟实训中一是缺乏相关的业务部门,如生产、销售、采购等,这明显人为地割断了会计工作和其他工作的联系,使得学生对经济事项的来龙去脉无法全面了解,总觉得经济事项很虚。事实上,会计工作是在一个互相融合的环境中完成的,每一项业务都会涉及多方面的经济关系。这样的实习,无法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各种内外部经济关系的能力。二是模拟实验缺乏必要的岗位分工、内部牵制,仅限于学生按照实验教材来完成各种会计事项的处理,并没有强化岗位能力的训练。暴露出会计实验教学仿真性弱的问题,成了习题作业的翻版。

2.提高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激发兴趣,增强自信。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这种现状,我认为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刚踏进中职校园时,学生感到陌生又好奇,对任课教师也—样充满复杂的心情。我的做法是:教师要调动自己的教学情感,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他们在良好的气氛中受到感染,激发他们的热情。因此,我在上课时做到面带笑容,给学生友善的鼓励,不时运用学科知识与他们开开玩笑,搞活课堂气氛,学生喜欢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因而也就比较喜欢听老师的课了。有了学习的热情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同时我努力多讲会计的重要性,向学生介绍当前社会会计人员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学生深深体会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使学生明白自己选择这个专业是没错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学好这个专业,要求学生确立专业目标,比如说,在这三年中,珠算达到的等级、考取电算化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鼓励学生只要学好专业技能,掌握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识,那么在将来的社会上就会有立足之地。

2.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会计来源于人类实践,但从实践中抽象出来以后,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会计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讲清楚会计概念内部的联系,会计理论的科学意义,会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习会计要自觉培养“应用意识”。在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要做到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有机结合,会计实践教学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中要形成科学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备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要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弊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2.3提高模拟实训资料质量。实验资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质量。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会计教师应与其他学科相关专业教师一起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依照全面性、典型性、先进性、合理性等要求,搜集、整理、编写实验资料。

对于会计核算方面实验资料,一是除了制造业之外,应适当编写其他行业和非盈利组织会计实验资料,供学生在课内或课外选择使用;二是应充分考虑会计信息化环境的要求;三是尽可能编写一些不确定性业务资料,以训练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四是在一些会计业务中编写涉及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规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

2.4营造多样化情境,提高实训仿真度。传统意义的会计实验室,多数是在会计手工实验室基础上加上计算机机房。随着会计实验层次的提高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化,对会计实验环境要求高且多样化。会计实验室不应独立于经济和管理学科其他实验室而孤立存在,应融入整个经济与管理实验环境之中。从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内部分岗位,把学生分组实习各岗位:工资岗位、材料岗位、往来款项岗位等,再到企业会计业务涉及到的外部企业单位、行政服务和中介机构,以及企业进行投融资的金融市场等环境都可以在校园营造逼真实验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多样化仿真的情境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技能和方法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而且可以使会计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得到全方位锻炼。通过逼真的实验室,采用某一特定企业的经济业务,配有一套完整的财会人员办公用具,图章,凭证,账簿,报表等物品,同企业财务核算完全一样,并有专职实验教师答疑解惑,以实践为起点和终点,来分析和处理具体的经济业务,来完成编制凭证,登记账簿,填写会计报表的工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会"实践出真知"这一真理。

2.5定期举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我校已经在全市举办两届中职学生会计专业的手工做账和电算化技能竞赛,并派出代表参加全国中、高职学生沙盘eRp技能竞赛。通过这些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掌握会计技能的兴趣,形成一个学习专业技能,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能的氛围。所以我们应当继续定期举办会计专业的技能竞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6科学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培养了学生学会尊重他人、负有责任心的团队精神,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直接感受与间接知识获得、实践训练与理论学习、专业能力提高与关键能力发展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感悟未来职业岗位的氛围,以适应社会需求。行动导向教学法还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是行动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做好大量准备工作,以应付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掌控学生的行动,由此能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及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篇7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提高措施;方式方法

一、探究学习,搭建实验平台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通过课堂实验教学体现出来,这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一个突出表现。作为生物课授课教师,首先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不能因时间紧、会考任务重,就把它看成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其次要彻底改变那种教师一讲到底或者靠学生死记硬背的陈旧方法,让学生从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验证性实验中走出来,大力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验证性实验教学大胆地转变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努力搭建学生课外的实验平台,提供实验器具,布置的所有实验让学生尽量在课下设计完成;改变以往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分组演示实验,按照不同的实验方案分层施教,尽量创造人人设计实验、人人参与实验的良好局面,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求新的求知欲望,最终通过课堂实验教学来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七年级上册的四个演示实验,如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氧等都属于探究性实验;七年级下册胆汁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八年级上册的发酵现象等都属于是探究性实验。这些实验需要学生按照课本的操作步骤或者自己的设计步骤去发现其中的科学奥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需做到引导搭建平台的作用即可。

二、创设情境,激发实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努力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内部驱动力。实验除了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和易于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的特点之外,还具有目的性操作活动的特征,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满足他们的操作愿望。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地营造集体探索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集体学习、集体感受成功来激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如在七年级课本中有一个实验叫《观察植物细胞》,这个实验本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但学生对于如何观察实验却感到非常迷茫。所以,教师首先要利用多媒体展示直观、形象的图例来引导学生明确如何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并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玻片标本。而要想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制作玻片标本的材料必须要薄而透明,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观察的材料进行染色,这样制成的玻片标本才有助于学生观察。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的实验当中,我们安排学生去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观察完还要检查学生观察的效果。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了一定的学习任务,但是还是无法检查每个学生是否完成了任务。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将种子的各部分结构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摆在纸上,并写出结构名称。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的时候,就很容易检查每个学生实验任务的完成情况,避免学生应付实验。此外,任务要划零为整,不要太碎,如果任务太多,教师可以提前设计成实验报告单,不然很难组织实验教学。总之,通过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讨论,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积极性。

三、精巧设计,规范操作步骤

在课前准备一些采集和培植的实验标本对实验课的开展至关重要。学生在采集标本和培植标本的过程中会对所采样的标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有一很直观的认识,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即使准备好所有的实验标本和实验设备,教师也不能放任学生去自由地做实验,对一些有难度的实验,教师应该精巧地设计,尽量设计三个以上的实验方案,指导学生按照三种方案去进行生物实践活动。同时,依据制定的生物课实验教学计划,教师还可以对一些连贯性强的实验进行重新组织安排,以便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程度对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课前对实验的流程多操作几遍,并注意相关的事项,力争在课堂演示过程中能一次性演示成功,可避免学生对一些科学理论产生质疑,同时也会避免一些突况和不可预设的情况。比如,对于“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蛋白质的鉴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还原”等只是进行简单的试剂配置并且所用时间较短的实验,对它们的准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实验的前一天进行即可。但是如果在课前缺少必要的操作演示,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没有很好的预计,课堂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总之,作为生物课授课教师,我们应该对生物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尽可能多的、学生易于操作和观察的各种实验方案,把生物实验课题以新奇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做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的生物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篇8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现状

篮球教学是高中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项目,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高校开始注重提高篮球的教学质量,努力将篮球教育有效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现状

宁夏育才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比较偏远的山区,他们往往只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却缺乏对篮球运动的接触和了解,在自身篮球运动素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另外,多数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存在着教学意识和方法上的错误,使得高中篮球教学质量低下。

1.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达标

学生的体能是篮球运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相比于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生活水平较低,在营养摄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身体素质普遍低下,不如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加上高中学习的紧张性,许多学生疏于日常锻炼,导致其身体素质达不到篮球运动的标准。

另外,同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高中时期的学生更倾向于备战考试、埋头苦学,与各种各样的试题打交道,时刻处于高强度的学习中,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自身缺乏信心,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达标,影响到了篮球运动能力的发挥。

2.教学模式传统

现阶段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通常采取比较传统的、低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先是体育教师进行示范性动作的展示和讲解,然后教导学生进行标准动作的模仿,体育教师在旁边进行动作纠正,当学生掌握规范动作后就进行自主练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巧,但由于教学方式过于死板,会使学生逐渐丧失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从而使篮球教学的长期教学效果收到影响。

3.教学目标单一

现阶段的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注重学生对基本篮球技巧的掌握,而没有过多地关注对学生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常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技巧后,体育教师便进行“放羊式”的管理,放松了对学生的约束,使部分学生抱着应付公事的心态进行练习,导致篮球教学的课堂效率低下。这种单一的教学目标使得多数学生不能真正地从篮球学习中获得收益,从而忽视了篮球学习,甚至对篮球学习产生厌恶感。

二、提高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的措施

学校及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通过改善学生综合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质量。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影响篮球教学的根本原因,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了解,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强度适宜的训练计划。例如,每节体育课上先让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热身运动,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多举办一些体育比赛活动,在比赛的过程中让学生的身体运动起来、心情放松下来,从而改善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不同学生对篮球技巧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应当注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例如,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篮球根基的不同,制定分层的教学模式,对基础较强的学生进行高技巧方面的训练,加强他们的远距离投篮能力、篮下得分能力等;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着重训练他们的运传球能力、近距离投篮能力等,使不同学生的篮球水平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改变教学理念,树立全面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高中阶段学生具有非常强的自主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重视学生的自主地位,通过篮球游戏、篮球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篮球学习中,在趣味性浓厚的学习环境里教会学生篮球技巧,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4.使用正确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每个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是不同的,如果使用单一的评价方法去评价所有学生,就会使许多基础较弱的学生感到沮丧,因此,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初步评价,然后对基础差不多的学生进行分组篮球比赛,通过小组成绩进行再次评价,最终计算出综合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兼顾了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了评价的公平性,有利于学生篮球兴趣的提高。

总结: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建立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学生进行公正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另外,学校也应增加对篮球教学的资金投入,使篮球训练有充足的器材保障,最终提高篮球教学的整体质量。(作者单位:宁夏育才中学)

参考文献:

[1]胡金平.新课改下高中篮球教学的有效方法探讨[J].时代教育,2013(5)

[2]马书伟.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J].考试周刊,2013(55)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一、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高中教学受升学指标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演变成“填鸭式”及“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其精髓是以课堂为中心、练习为基础、教师为主体、教材为课标,从而导致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从”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思考造成了重大的阻碍。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学生需要有灵敏的思维、敏锐的分析、精确的控制,才能对高中物理进行掌握。但恰恰因为这种画地为牢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了影响,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严重到“谈讲色变”的程度。在课堂教学环境上,教师对每节课的时间进行了限制,忽略了对课堂气氛的调节,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不高,觉得枯燥无味,不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去,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学校及高中教师应积极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着重对学生的培养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对高中教学的成效。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善措施

物理的教学课程标准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标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要以学生与教师合作学习为主体,令学生积极地响应教师所提出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全面发挥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引导点拨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对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主导作用,减少教学过程的阻碍和盲目性,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进行主观分析的学习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加深对有效教学观念的思想贯穿,落实以科学发展观进行创新式教学。根据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所建议的改善措施如下:

1.实效性备课

高中物理教师要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掌控,需先对备课前的教材吃透,把握好备课的精确度,做好对课堂教学的预备工作。对于每节课的知识要点、难点、关键启发点及其学生的理解程度,都要有着一定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如,教学《速度与加速度》这一课时,先要明确以下几个容易混淆的要点:(1)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区别。(2)速度与加速度的辨别方法。(3)速度与速率的概念及其它们的区别。这样才能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际需求,大胆创新改善教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教学方式多元化

教师应依据实际教学的反馈,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对象、教学的目标进行确定,制订适合学生的方法。在不违背正常教学观念的情况下,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加以配合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课堂中的每一分钟用自身最大的限度加以利用教学。

3.精选作业类型,有针对性的布置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对作业进行挑选,采用程度适中、能够层次分明的作业习题,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个性想法及其思维类型的差异等,切实使作业的布置变得有效、扎实。作业在精而不在于广,过度的布置,只能让学生觉得厌烦和有压力,要明确其精髓,让学生能够达到做到哪学到哪,做完一题的作业,就能从中理解公式的用法,学会这种类型的题型,对往后同类型的题型能够把握。这样,只有抓住其作业的精髓,才能让学生掌握得好,对知识点能够落实,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4.善于对教学进行反思

面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种种难题,教师需对课前做好多思、多想、多准备的教学要素,在实践的过程中矫正其教学方法,完善其教学态度,对教学的气氛进行调节,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这样才能掌握好教育科学发展观的规律,锻炼和培养其教学能力进而达到提升。

针对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对新课的情境进行思考,对所提的问题及例子能否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想象进行反思,其次,对教学难点的分析进行总结,力求做到浅显易懂,容易让学生吸收。然后,考虑是否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争取让学生不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最后,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加以深思,尝试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保证学生能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对知识点进行学习,促进思维的转动。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及成效,必须从教学方法入手进行完善,综合总结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反馈,针对学生的基础学习,勇于探索研究,建立一套有利于学生学习及理解思考的教学方案。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富有高知识文化修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琪琪.以教师的创新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第九届全国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反思[J].物理教学,2011(10).

[2]余彪,王倩,王兴辉.基于信息熵理论的课堂教学信息传递分析系统的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1(01).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科专业课教学提高措施

目前,大学生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相当不满意。用人单位反映地方高校毕业生要达到上手的目标,一般需要3到6月,有的甚至是一年,而且普遍反映学生的应变能力不强的现实,这就造成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地方高校毕业生。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而这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做好专业课教学工作,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树立学校的品牌,乃至对行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

目前地方高校专业课教学中面临很多问题,如专业课程大多数集中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不少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找工作上,对专业课学习应付了事,其学习效果受到很大影响,这在选修课程中情况尤其严重。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专业课的吸引力,如何在继承优良教学传统的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摆在专业课教师面前很现实很紧迫的课题。

一、造成专业课教学效果差的原因

1.课程学时偏少

工科专业课本身就具有实践性强、更新快的特点,而且现代工科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往往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科学,因此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庞杂。专业课的学时一般较少,要求在相对较短的学时内讲授较多的内容,导致教学主要以传授内容为主,而忽略其他方面。

2.课程衔接脱节

各门专业课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内部关联的完整的结构体系,有些具有前后传承关系的专业课,在时间安排上可能发生错位,使得课程前后衔接不一,而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在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方面也有欠缺。另外,专业课程中有些选修课程一味强调创新,也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2]。

3.内容陈旧

工科专业课一般是在专业基础课后开设的,是基础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与基础课相比,具有应用性强、更新快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课所涉及的应用内容处在不断的更新中,所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延伸,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也在不断加强,但一本专业课教材从选材、编辑到出版,一般需要2年时间,这样即使当初选材时选的是最新内容,等到出版时内容也已远远滞后于工程实际,甚至一些专业课教材教授的某些内容和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已经不再具有应用价值,而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又不能及时补充进来,使得教材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一味依赖教材的话,势必降低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降低专业课教学效果。

4.实践环节薄弱

工科的特征是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地方高校毕业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由于专业课课时的限制以及课程内容的庞杂性,专业课一般以叙述性内容为主而忽视了对思维方法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二,教师自身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在高等工科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机会和时间走出校门接受工程实践锻炼,因此普遍缺乏现代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经验,这些教师的课堂授课往往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三,目前专业课实验条件有限,学生使用设备台套数少,使得学生实验只能停留在简单的重复性的验证实验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发挥;而在实习环节中,企业出于安全及怕麻烦等心理,企业一般不愿学生实习,因此普遍采用的校外实习方式仅仅是参观,仅仅让学生了解一下企业的设备及工艺情况,实习环节往往流于形式。专业课教学中虽然辅以一定的实践教学,如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但效果一般[3]。

5.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教育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知识,以学会书本知识的程度为评价标准,实行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完全处于被加工的从属地位,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重板书、轻讲解的现象。另外,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上使用也有缺陷,有学生反映,有些教师在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往往坐在电脑前念ppt内容,这实际上是将板书内容从黑板上换到投影仪上而已,显然还是灌输式教育。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工科专业课教学质量。

二、提高工科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根据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课课程设置

学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重要的专业课的课时必须保证;而一些扩展视野的选修课,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

2.加强课程前后衔接

由于学生考研和找工作基本上在大四的上学期,而这时候是专业课安排较多的学期,两者必然有一定的矛盾。鉴于此,重要的专业课最好提前到大三的下学期。这就要求学校注意各门专业课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3.加强教材建设

大学工科专业课教学与基础课不同,不能只传授已有的书本知识,必须跟踪本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将它们充实到相关的课程内容中去。由于教材的编写周期较长等,完全避免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性甚为困难,在教学内容中及时引进新知识、吸收新成果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校教师必须站在学科前沿,将本领域的最新动向、最新成果、最新思潮、最新观点介绍给学生。这样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让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步伐,调动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要鼓励教师以讲义、自编教材的形式随时将工程领域最新的进展情况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学校从管理的角度应该有一定的激励机制。

4.加强实践环节

工科专业课是基础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工科教学离不开实践,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对专业课教学而言,由于课程的应用性强,教材内容相对滞后,这就对专业课教师的工程素养和指导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业课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而应做到产学研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能够有机会接触或参与生产实践,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高校教专业课的教师应积极参加企业的生产活动,发挥科研优势,将最新研究成果引进企业,将实践结果引入课堂。这样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还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及教学交流活动,学习其它高校及校内优秀教师的教学先进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和工程单位之间的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多深入企业和工程现场的机会。学校还应该在专业实验设备上加大投入,从而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4]。

5.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素质教育。现代教学理念将教与学相融合和统一,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按照新时期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勇于提问,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针对学生好奇、喜新的特点,从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和讲授方法改进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思维很活跃,也很实在,对于教师备课花的功夫和精力,是能够体会到的,认为确实能学到东西,有所收获,才会认真听课。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要备好课,教师先要通读教材的整体内容,做到综观全局,理清章节内在联系,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必须广泛阅读参考书籍,掌握学科前沿,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和精心组织,撰写教案。对教案要做到非常熟练,方能做到上课时得心应手、熟能生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启迪者和传授者,而且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规划好每节课的时间分配和板书内容及布局。要改变传统教学一言堂传授知识的模式,彻底改变过去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忘笔记”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互动式、启发式、设置问题式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强烈建议教师在教授完某一相对独立的内容后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在专业课中实行讨论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好奇心。在讨论中,教师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发散式思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课堂讨论的有效展开和成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平等相处,创造宽松自由的教学讨论环境。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使各种教学方式优势互补。

近年来,多媒体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可使以前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专业理论变得形象、直观、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前所未有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节省了过去由于全部采用板书而花费的大量课堂时间,从而缓解了信息量不断加大而专业课学时不断压缩的矛盾。尽管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多媒体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室的采光不足会造成学生视觉的疲劳,导致思维反应的迟钝。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思维会变得迟缓。即使教师以正常的速度点击,学生也会抱怨“老师讲得这么快,一不留神就又翻了好几屏”。而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对重要的定理和公式的推导则用鼠标点击完成,这个速度使学生对其深刻理解和有效地形成信息编码显得过快,令学生感到力不从心[5]。传统教学的“粉笔加黑板”易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因此对一些重要定理和公式逐步推导,当以板书为主,在教师推导的过程中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想,一边做笔记,往往能凸显奇效。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把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本科专业课的教学也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建文,石名磊,刘松玉等.新时期提高工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2):40-43.

[2]吴玮.对工科专业课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44-45.

[3]马卫国.大学专业课教学实践与思考[J].2009,(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