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5:52

纺织工程前景篇1

关键词:纺织工程;应用复合型人才;高技术;创新;就业需求

纺织工业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早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就提出纺织业发展要强调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也就是说,在今后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要把精力和有限的资本投向科技和品牌,即通过调整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这些转变需要具有高技术和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1]。我国是一个纺织工业大国,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提高本国的纺织企业力量,对高级纺织人才的需求会更加迫切,因此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为适应这些需求,纺织工程专业应确立纺织工程科技创新与纺织商贸实践能力综合培育的指导思想。专业应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纺织材料科学、现代纺织加工制造技术、纺织品设计与纺织产品检验等工程理论与实践知识,熟悉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与英语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能力,满足纺织生产一线和纺织贸易的岗位要求,从事纺织生产管理、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纺织产品检验、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

具备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掌握纺织品设计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实践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纺织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纺织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掌握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知识、方法和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纺织专业知识分析纺织品检验、纺织贸易业务中的工程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纺织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掌握纺织材料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掌握纺织生产流程,掌握纺织品开发技术,具有纺织品工艺设计、纺织品产品设计、纺织产品检验和解决纺织品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创新的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能够跟踪纺织工程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解决纺织工程问题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4.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纺织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

掌握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能够针对纺织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纺织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6.工程与社会

具有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经历;

熟悉与纺织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客观评价纺织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纺织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具有运用科学技术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

具有组织管理、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

能够就纺织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能够制定项目规划,并整合资源,组织实施。

12.终身学习

能够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计划,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在纺织工程学生培养过程中,应重视采取将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及早接触社会提供机会,以便由此积累工作经验,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做准备。

纺织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轻工纺织食品类,其中轻工纺织食品类共15个专业,纺织工程专业在轻工纺织食品类专业中排名第3。纺织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可以在纺织企业的技术和业务管理部门从事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工作,到经营和外贸等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和专业外贸等工作,也可以在科研单位、纺织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同时,由于专业调整,毕业生就业面更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其他行业大型公司就业,不少毕业生被合资、独资企业录用,部分毕业生被国外企业录用,直接到境外就业。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主要有销售工程师、面料辅料采购、专业咨询技术人员、机械工程师、机电产品招标与进口业务经理、销售经理、储备干部、纺织助剂销售工程师、面料开发、产品检验工程师、验货员、研发工程师等[1]。据统计,纺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上海、2、广州、3、杭州、4、深圳、5、苏州、6、北京、7、东莞、8、宁波、9、青岛、10、南京。

纺织工程前景篇2

关键词:四川纺织高等职教工学结合前景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30-02

四川纺织业的发展,必须借助现代技术,依赖现代管理,走现代纺织业发展之路,才具备国际竞争力。这不仅要求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而且更重要的必须培养一大批企业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技术、管理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和大力发展纺织高等职业教育,并以“工学结合”的职教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一、四川纺织业形势与前景分析

顺应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四川纺织业在西部具有很好的机遇和明显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我国纺织业的形势分析。纺织业在我国具有独特的优势,一直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服装出口也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位,我国已成为全球纺织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入世后的强势产业。2009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国务院及时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更为明确定位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并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为了提高我国纺织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要用现代纺织技术改造传统的纺织产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设备技术更新。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已经部署了38项纺织行业技术攻关项目。特别是我国在城乡统筹的建设中,国家加重了民生工程建设,纺织业不仅对解决就业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天然纺织原料来自农业,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预计在未来几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将保持在6.3%以上。

但当前我国产业内部两级分化、产业转移的趋势正在不断强化。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态环境约束,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加快了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步伐。2009年1~5月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幅度高于全国11.09个百分点。

2.四川纺织业的形势与规划。

(1)四川纺织业的现状。纺织业是四川省传统产业和民生产业,在扩大内需和出口、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四川省以棉纺织、丝绸、化纤、服装业为主的纺织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产品纱布、生丝、化纤和服装产量年均增长30%以上,产业规模稳居西部第一,近几年四川省出口总额中,纺织服装的比重超过20%。2008年,四川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同比增长26.8%;出口25.3亿美元,占四川省出口创汇的19.3%;1/3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性能纤维聚苯硫醚、芳纶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2009年上半年,四川省纺织企业新产品产值为41.41亿元,同比增长24.45%,环比增长41.28%。全省棉纺织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0.55亿元,同比增长34.78%,充分表明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中取得了较大成效。

(2)发展四川纺织业的机遇和优势。四川把握好西部大开发和灾后重建的机遇,利用西部出口重要口岸、贸易中心以及交通枢纽的作用,抓住国内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机会,发挥巨大的消费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天然气、丝麻纺织原材料资源等产业转移基础优势,积极承接和引进国内知名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并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竞争力强的本土企业。目前全省已经制定了2008年-2012年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围绕“7+3”特色优势产业,谋划“六带、一链、四集群”格局。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脉络也已清晰,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四川纺织业发展的规划。2009年,四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四川省纺织产业在稳定发展的同时,抓住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按照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当前形势和四川省实际,特编制《四川省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2009~2011年)》。按照该计划,到2011年,四川省将力争实现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6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产销率达到98.5%,培育15家左右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企业。

二、纺织业发展的现代技术趋势与高技能人才需求

1.成本推动纺织业走现代技术发展之路。近年来,由于东南亚低端纺织品的竞争、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以及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加强,尤其是2009年国际上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进一步加深,严重影响了欧美纺织品市场的出口;同时石油、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带动纺织原料价格上涨,加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纺织企业生产成本提升较快,许多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的企业面临较大的困境,四川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纺织企业经营状况更为艰难。纺织行业要摆脱这种状况,唯一的出路是,必须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科技含量,加速高新技术改造,减量升级,以保持纺织行业的持续平稳发展。全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2008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表彰及论坛活动上指出,创新是2009年纺织行业的核心任务;通过科技攻关、产品提升、自主品牌发展和管理营销模式的创新加强产业集成建设。

2.我国纺织技术的发展与高技能人才需求。据全国纺织工业协会在2007年行业景气分析报告指出:到2010年,重点企业技术装备8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40%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清梳无卷化率达到50%,无接头纱比例达到70%,无梭布比例达到70%,精梳纱比例达到30%。在2009年,武汉纺织大学成功突破了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随着该项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必将带来纺织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上的创新,这些技术应用必将需求更多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新型高技能人才,从而要求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现代化科技、设计、工艺、营销、外经贸等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尽可能为实施名师、名品、名企、名城战略储备丰厚的人才库,以促进全省纺织服装工业由初、粗产品加工型尽快向深、精产品创新型转变,实现“以质取胜”,推动产业升级。但据调查,能适应现代纺织技术进步的高素质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是近几年制约全省纺织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全省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平均比例不到5%,按照纺织业的发展趋势和全省纺织的发展规划,预计全省近五年内现代纺织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在10000人以上;要满足这个巨大的需求量,必须大力发展高等纺织职业教育。

三、大力发展纺织高等职业教育,并真正走职业教育之路

1.发展四川省纺织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在四川省开设“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仅有一所,该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毕业生数不足500人/年;更为重要的是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质量与企业的要求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纺织人才的培养无论从质和量上都与全省纺织业的发展很不协调,这不仅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鼓励发展纺织高等职业教育,加大纺织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而且纺织高等职业院校还要加大纺织专业教育培养的改革力度。

2.适合纺织特色职教的思路。纺织高职院校须建立“以服务促合作、以合作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以增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为突破口,结合纺织企业的特点,通过为企业短期人才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管理服务和咨询、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和产品开发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加强合作,让企业真正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即一方面以开放的思想,让企业、社会参与招生计划、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标准、纺织人才标准的制定,共同编写理论融入实践性质的专业教材,逐步形成“以企业需要为目标,确定学生就业岗位群,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拟定学生的素质结构与专业核心能力,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建立课程结构体系”的课程改革原则,建立起以纺织加工流程为主线,集纺织原理、纺织设备、纺织工艺、生产操作和质量检测为一体的“五结合”动态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让企业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聘请企业专家、能手到学校给学生授课,特别是一些实践操作性质课程。企业支持学生到企业的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并派人参与指导。通过与企业合作促进教学改革,从真正意义上保障实现“实习―理论―实训―理论―实习”的教学模式,使培养的学生“能设计、会操作、懂管理”,胜任在纺织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支持与技术管理工作的技术员和班组长,满足现代纺织企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要求,最终使高职院校步入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毅,李光金.纺织工业在四川省的地位及效率分祈.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8(4)

2.田明山,梁微.双赢:校企合作长效“秘诀”.教育与职业.2010(4)

纺织工程前景篇3

1、欧美债务危机将恶化纺织企业出口环境。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各种不确定性,欧美经济低迷债台高筑,各新兴国家增速放缓,各国决策者都在争相寻找对策,但又无奈地陷入两难与分歧,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掌控”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近期轮番上演的欧美债务危机使出口纺织服装企业经济环境压力加大,考验下半年企业运行。而经济不振将导致消费下降、西方政府更倾向于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措施等,这对处于疲态的纺织服装行业是不小的压力。因而在此种多空因素交织的局面下,中小纺企下半年出口形势仍很严峻,或将继续在疲乏中坎坷行进。

2、纺织业的国际贸易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中国成了遭受国外贸易救济特别是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等最多的国家,而纺织品正是最被针对的几种产品之一。虽然经过艰苦谈判,中国最终解决了纺织品贸易争端,签署了纺织品备忘录,但并不意味着类似配额争端的事件不会再发生,有关纺织业的国际贸易形势依然严峻,寻求突围的路漫长而艰辛。

3、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不足。原材料成本无优势和用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利空因素叠加作用,压制出口订单短期难有增加。在动荡的全球经济大背景下,消费信心难以提振,加上部分大众产品出货处于盈亏边缘,个别小型企业低档产品出现亏损,资金问题困扰,纺企运营压力较大,整个纺织行业复苏困难重重。部分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外单承接相对不足。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本身竞争力不足,而又遇现金流短缺、人民币升值等多重不利因素,再加上部分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压缩,赢利较为困难,这使行业内各中小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信心加倍受挫,部分中小企业悲观预期增加,这种悲观预期或将加重未来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4、国际宏观经济动荡加剧,出口订单接单回缩。国内纺织业出口订单接单不足,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令全球市场严重受挫,近期受国际宏观经济动荡加剧,市场恐慌情绪拖累致使部分中小出口纺企外贸接单下降;另一方面,国内货币调控政策方向继续,临近9月底,银行信贷势必再度收紧,成为限制纺织企业资金周转的重要因素,致使出口订单接单回缩,部分中小纺织企业开机率下滑。国外经济环境不容乐观,今年以来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和运输费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造成产品成本逐年增高,致使大量纺织服装外单向其他东南亚国家转移。因东南亚工人工资低廉,更加剧了下游订单的流失,导致市场需求疲软,大众产品积压现象局部凸显,资金周转困难加重。

5、部分纺织品出口环比下降。本期棉及其混纺面料、化纤长丝面料、化学短纤面料、簇绒织物、日用家纺面料、窗帘帐幔、针织钩编物外贸景气指数不等量下滑,拉动总类外贸景气指数环比下降。

二、2011年9月份外贸价格指数环比下滑

1、国际经济环境疲弱。赢利空间相对压缩。自2010年6月人民币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至2011年9月30日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6.3549元。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汇率风险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压低纺织服装出口利润,对于外需市场势必造成负面影响。纺织业当前成本压力突出,劳动力持续攀升,信贷政策逐渐紧缩,产品终端价格传导相对滞后和不畅。国际经济环境疲弱,外销市场需求逐步放缓,中小出口企业外单不足,赢利空间压缩,致使9月份外贸价格指数环比下降。

纺织工程前景篇4

关键词:纺织;外贸;eSp;课程设计;教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3

1引言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崛起,浙江省绍兴市作为全国纺织行业的交易中心和制造中心的领头地位越来越凸现。绍兴的纺织从上游的pta、化纤,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服饰,其纺织产业链已经相当完整。绍兴作为亚洲最大的纺织贸易市场,对纺织外贸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增长,这对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已经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开发纺织行业的(eSp)课程设计研究是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刘润清1996)。从我校过去几年纺织外贸行业的eSp课程实践教学来看,要提高eSp课程设计的有效性,除了要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进行分析以外,还要在职业背景下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并对教学效果实施测试与评价。课程设计就是对教与学这个程序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设计(夏纪梅2003:2)。因此,本文选取课程设计中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为切入点进行详细探讨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开发的有效性。

2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

2.1存在问题

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综合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学习策略或工作技能以及相关学科或职业领域知识等,而专业英语只是综合能力中偏向知识性的一个方面(Canale&Swain1980)。笔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侧重的是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专业英语侧重的是知识性的掌握和应用,后者更为重要,由此,两者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的选择上,编撰的体例上,还是服务的对象上均侧重点不同。

从目前国外eSp的原版教材的现状来看,缺少与国内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eSp对应的可直接引进的材料。从国内出版的eSp教材来看,以纺织英语为例,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纺织英语》,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纺织专业英语》等大体都是用英文介绍了纺织原料、纺纱、织造(机织、针织)、非织造、染整、服装等内容的专业知识,基本上是针对本科以上的专业英语课程,属学科研究的范畴,直接采用作为高职院校的eSp教材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我国教育部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对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定位就是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提升职业能力。高职教育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能力。eSp课程的性质体现在:(1)课程设计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要;(2)内容上与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3)注重语言、词汇、技巧、语篇和体裁与特定活动的适应性(Stevens,Dudley—evens&St.John1988,1998)。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与专业英语教材的功能不同,前者重视在具体工作场合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有效运用语言技能来实现人际交流、专业学习和职场工作服务的,使学习者能更好地应对社会行业的需求。

2.2编写原则

纺织外贸行业专门用途英语编写首先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目标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会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工作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特定环境给学习者带来的心理状态等。二是学习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进行有效交际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Swales,1989)。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不仅要依托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又要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设置真实的语境和场景。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是基于工作过程流程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计与纺织外贸流程的商务活动紧密相关,主题涵盖纺织产品外贸销售的各个方面。以外贸实战经验和应对策略技能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置真实的商务交际情景,在外贸产品销售过程中设置真实的听力材料,让“真实性”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形式单一,又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

以绍兴纺织行业为例,教材要增加应对中东,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客商的非正统的英文发音书面或录音材料,介绍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思维习惯,文化习俗等真实生活题材。教材内容还要生动有趣,紧贴生活,有助于课程学习者提高其见习、实习和就业后的职场应对能力,适当删除一些如《英美概况》的文化选修课程内容。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应围绕“怎么做”和“是什么”,少管“为什么”。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应当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的死记硬背;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教材的难易度的把握,一定程度上导致既不能全方位从国外引进eSp教材,又不能照搬国内的专业英语教材,因此,在引进eSp教材的基础上自编或是完全按照中国现实情况来编写eSp教材,这种情况势必成为今后国内高职院校eSp教材的主导趋势。

本次eSp教材编写主要思路为: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应该是学习者已掌握知识和新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编写应从词汇,短语,实用句子,真实语境情景对话,专业知识习得,实践操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均坚持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原则,坚持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总之,eSp教材应当重内容,重交际,突出真实性、实用性、适用性、多样化和立体化等特点。这样编出来的教材符合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际上达到缩短学习者适应社会的“磨合期”。

纺织工程前景篇5

关键词:金属纤维;纺织品;应用;展望

1前言

近几年,随着金属纤维技术的出现和不断更新,金属纤维被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金属纤维作为一种特性材料,既具有金属特性又具有纤维特性,由于金属纤维的技术加工使得其直径要比棉、麻、丝等传统纺织原料还要纤细,制作出来的纺织物轻便,可以作为普通织物的替代品,因此其柔软性和连续性使得金属纤维能够被应用到纺织品上,并且其本身的金属特性,如导湿、抗静电、抗菌等特性使得金属纤维纺织品能够做到普通织物做不到的性能。另外,金属纤维的混纺、交织工艺,使得金属纤维和传统的纺织原料结合起来,这样采用一定的纺纱或织造方式制作出来的纺织物,既具有金属纤维的特性,又具有传统纺织材料的特点,通过相互结合达到特定的纺织品功能。

2金属纤维在纺织品的应用

金属纤维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纯纺金属纤维织物,纯纺纤维织物制品主要应用于产业用纺织品中,在特定环境中的过滤材料、吸声材料、燃气燃烧器、军工航天等多个领域,运用不同金属的不同特性制作需要的金属纤维制品;一种是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金属纤维制品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目的是为了汲取多种不同材料的特性如隐形材料,蓄热材料,耐磨材料等等;还有一类是混纺金属纤维织物,主要应用于日常纺织品种,通过在普通纺织纤维中混入金属纤维采用不同的工艺手段制作纺织品,金属纤维的柔软性和轻便可编织性使得它可以作为纺织原料的替代品,并且自身具有的抗辐射、抗静电、导磁等防护性能使得纺织品在穿戴用的过程中更加实用和舒适。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一下金属纤维纺织品中的特性及其应用。

2.1金属纤维的抗菌功能应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个人卫生和个人文明素质都有了很高的要求,金属纤维的抗菌功能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纺织品卫生功能的要求,通过抗菌、防臭和消除异味的金属纤维纺织品的问世,使得抗菌类的金属纤维制品备受人们喜爱。金属纤维的抗菌功能,主要是采取特定金属原料,如银、铜以及合金技术通过金属纤维技术加工,以一定的百分比的比例融入金属纤维中,从而起到抗菌、抑菌和除臭的效果。但是在金属纤维抗菌功能的纺织品应用中,也存在着不少缺陷,例如:长期穿戴含有重金属的金属纤维织物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重金属中毒,再如:银系金属纤维的抗菌功能强备受人们喜爱和追捧,但是银系金属纤维容易在空气中出现氧化,降低纺织物的抗菌能力。当然,随着金属纤维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金属纤维抗菌的替代材料或者整理方法和制作工艺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2.2金属纤维的防辐射、屏蔽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移动通讯等设备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生活需要,但是只要是这些设备使用期间,都会产生电磁辐射,而且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长期作用才会显现出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防辐射、屏蔽等产品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金属纤维纺织品通过金属纤维含量、混纺纱结构、织物紧度、织物结构和织物厚度的不同都会影响金属纤维织物的屏蔽效果,那么金属纤维是怎么样实现防辐射和屏蔽效果的呢?主要是通过纺织品中金属纤维构成的环路产生感生电流,由感生电流产生反向电磁场进行屏蔽。另外,不同种类的金属纤维所产生的防辐射效果是不同的,对于特定工作作业场合需要进行更加精确的计算和金属的选择。日常生活对于辐射的屏蔽主要采用不锈钢金属纤维混纺制品和传统的一些纺织材料的表层镀上导电的金属离子。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防辐射的混纺纺织品的市场逐渐扩大,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3金属纤维的抗静电应用

随着化纤技术的应用,合成纤维种类日益增多,合成纤维自身具有的耐磨性和免烫快干型使得合成材料在纺织服装中被大量使用,但是合成纤维在导湿和抗静电和不导磁的特性使得合成材料在人们的日常使用中遇到了不少麻烦。另外,合成纤维作为化学纤维制品其本身就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例如人体血液钙容量的降低,人体维生素含量的下降,严重的会出现过敏的现象。同时,合成纤维在纺织品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给大批量的纺织物生产和服装的制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而金属纤维的金属导电性能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不会造成静电的累积,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例如在纺织物中诸如镀银金属纤维,就能起到很好的抗菌和抗静电效果。更专业的如抗静电服、超净工作服等在特定的产品生产和制作中金属纤维织物能够保证生产的正常运作,免受静电带来的影响。

3结语

近年来,金属纤维作为当前较为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结合各个行业的不同需要,金属纤维又衍生出了多种各具特色和功能的类别,在纺织行业,金属络合染料就是极具开发潜力的专利产品。由于金属纤维纺织品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抗辐射、吸湿和导湿、抗菌等功能,因此金属纤维在纺织材料的应用使得纺织品更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另外,金属纤维以及金属特性纤维在产业用纺织品如军工、民用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很高的发展空间,未来金属纤维商业化的潜力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肖红,施楣梧.电磁纺织品研究进展[J].纺织学报,2014(01):151-157.

[2]郑皓,徐少俊,杨晓霞,陈志龙.抗菌防霉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J].纺织学报,2011(11):153-162.

纺织工程前景篇6

该指数由国家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信息部共同指导,由国家信息中心、东华大学、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叠石桥市场管委会共同编制而成。

“中国・叠石桥家纺指数”是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首次推出的行业指数,对家纺专业市场与家纺产业发展状态进行动态监测与科学测评,为宏观政策制定、产业技术进步、行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该指数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商务部“商品指数体系”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品价格指数体系”。

在指数筹备阶段,研究团队通过对212家家纺企业、1585间市场门面房、2488个商铺的走访调查,整理生产品11个大类、636个小类,基本涵盖了家纺床上用品及家纺配套用品。2010年4月,中国・叠石桥家纺指数编制方案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2010年7月第一期采集数据上线,经过近8个月的模拟试运行,市场对指数的指导作用反响良好。

“中国・叠石桥家纺指数”的编制,立足于中国家纺行业的发展和叠石桥地区家纺产业的发展实际,向社会传达准确的生产交易信息,建立起有效的价格、景气指数交流平台。家纺指数的,将有利于建立权威、科学的价格体系,确立我国家纺产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为企业在产品开发、产业投资等方面的理性选择提供参考数据,同时也更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提升中国家用纺织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议价能力。

中国・叠石桥家纺指数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价格指数、景气指数和流量指数,准确的行业指数包含生产环节、贸易环节和流通环节,涵盖了家纺产业链的全过程,及时体现了上下游产业的市场环境变化。

“世界家纺看中国,中国家纺叠石桥”。中国・叠石桥家纺指数的,将为江苏叠石桥家纺市场的提升发展,打造“世界家纺采购之都”创造有利的条件。

纺织工程前景篇7

一、2011年4月份外贸景气指数呈一定幅度下滑走势。

1、受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企业利润承受重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即,人民币汇率再度冲高。2011年1月4日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6.6215元,至4月29日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6.4990元,创汇改重启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美联储宣布,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Qe2)将在6月30日如期结束,美元及人民币汇率走向,引人关注。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这意味着美国要跟中国抢夺出口市场,由此一定会要求人民币升值来打压中国出口。业内预计人民币升值仍会维持既定渐进步伐,预计未来一年升值4%到5%。人民币升值对2011年的出口仍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小型纺企。

2、北非中东诸国仍处动荡,外贸出口局部受阻。截至目前,北非中东诸国仍处于不稳定甚至动荡之中,利比亚战争和也门、叙利亚政治局势紧张等国际环境动荡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纺织品出口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有所增加。北非紧张形势尚在持续,经济发展都受到很大程度冲击甚至遭到重创,民众购买力和市场需求大大受损。在短时期内,绍兴县对北非及周边区域的出口仍有明显回落。因北非中东诸国局势不稳定甚至动荡,风险较大,订单不敢承接,外贸出口局部受阻,致使4月份外贸景气指数环比下滑。

3、欧美市场增速回落现象值得关注。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双重作用下,虽今年一季度绍兴县纺织服装行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欧美市场增速回落现象值得关注。从去年以来,针对我国纺服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较多,“召回”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主要贸易摩擦形式,其中涉及绍兴县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当前贸易壁垒出现了新动向,技术壁垒成为不少企业的心病。从去年12月起,欧盟ReaCH法规新增8种与纺织品有关的高度关注物质,随着该法规实施进程的深入,我国对欧纺服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限制将更加严格。

4、部分纺织品出口下降。本期棉及其混纺面料、化纤长丝面料、簇绒织物、刺绣品、日用家纺面料外贸景气指数不等量下跌,拉动总类外贸景气指数环比下滑。

二、2011年4月份外贸价格指数继续呈攀升走势。

1、劳动力成本上涨,部分外单呈现流失现象。因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部分企业存在招工难且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人才匮乏将制约纺织企业健康发展。此外,越南、印度、孟加拉国等周边国家的成本优势得以体现,部分欧美服装订单开始向周边新兴纺织工业区转移。今年因用工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困难是目前最严重的难题。不少纺织出口企业经营者表示,今年以来工价比原来涨了30%,推动产品价格上涨,因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失去,订单也有流失现象,主要流向越南、孟加拉国、印度等国。又因限电避峰,订单交货日期延长,致使部分绍兴纺织服装企业外单承接仍显不足。绍兴部分纺企成本压力增加,致使纺织品出口单价继续提升。

纺织工程前景篇8

一、2010年总景气指数运行情况简述

中国・柯桥纺织指数通过对中国轻纺城市场一年的观察,总景气指数全年呈现“w”型的窄幅震荡格局,呈高开低走趋势。2010年1月总景气指数报收于1548.55点,至12月份总景气指数报收于1418.83点,下跌8.38%。其中,年最高点表现为10月份,总景气指数报收于1679.01点,最低点为4月份报收于1427.64点,相比去年同期,总景气指数峰值均有所回落,但总景气指数年均指标相比2009年有明显增长,同比平均增幅为15.19%。

二、2010年总景气指数波动成因分析

1、多重因素制约企业快速恢复生产。春节前后是企业用工问题最为凸显的时间段,随着今年Cpi指数连续走高,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企业在年初招工遇到难题目,使得部分中小企业在正常运转过程中产能效率多有不足。加之印染加工费和运输费用等成本上涨影响,企业在年初生产恢复速度大幅减弱,效益指标处于负值。在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监测体系中,企业生产景气指数在4月收于1968.84点,环比下降了13.3%。

2、外部影响拖动企业经营步入淡季。从5月份开始并持续至年底的外汇波动、夏季企业避峰限电等多重影响因素对2010年7、8月份的淡季营销带来压力。从5月下旬开始的外汇波动,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6.83一直下降到12月27日的6.630,对纺织国际订单带来巨大冲击,大幅弱了轻纺城周边企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纺织企业在夏季的避峰限电对企业带来巨大影响,打乱了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安排,许多企业只能靠自主发电来降低损失,大量订单交货期限被无限延长,企业效益、规模、信心等重要指数大幅下挫。

3、原料暴涨暴跌削弱年末行情涨势。往年在11月和12月是纺织行情的销售旺季,但在2010年发生了变化。从年初开始的上游纺织原材料涨价,逐步蔓延到纺织原料纱线上来,并形成了巨大的“诲啸”,直至11月下旬才得到缓解,但原料价格仍属偏高。受此影响,多数纺织企业不再承接长单大单,只靠现货交易维持经营,市场行情为之迅速降低,并延续至2011年1月份。总景气指数在此期间大幅收低,11月、12月指数连续下滑,12月总景气指数报收于1418.83点,较10月下降15.50%。

4、多项战略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实行节能减排,在滨海工业区开始启动印染集聚区项目,40家印染企业600台落后设备被淘汰,绍兴县80%的印染产业三年内聚集滨海,成为2010年绍兴纺织产业里的重中之重;“创意”产业战略得到发展,引领轻纺产业向精细化生产、高附加值、国际品牌化方向升级,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设计室开始纷纷人驻柯桥,被时尚媒体誉为“服装设计师的摇篮”的“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落户柯桥。绍兴县对轻纺产业的布局,有效提升了企业在扩规模、树品牌、争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推动总景气指数在9、10月份连续上扬。

5、多种模式集聚人气带动市场提升。在2010年年初轻纺城市场发展谋划中,多种创新模式成为市场营销亮点。利用多次成功举办“布满全球”对接活动的基础上,2010年会员制模式又走出了新路,深圳、虎门等多处纺织行业聚集地成为活动的主要对象,迪拜、莫斯科设立境外办事处;与虎门共建的产业链创新同盟,理顺了在产业链创新上的上下游关系,提升了行业创新创新的默契程度;依靠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创新,利用大专院校在理念上的独特优势,带动企业在技术上获得突破创新是轻纺城市场中不少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杀手锏”。多种市场推介模式的运用,有效拓展了企业营销渠道,带动总景气指数在上半年获得了提升。

6、形式内容双创新散发纺博会魅力。5月份和10月份的纺博会作为中国轻纺城市场的盛事一直为业内人士所称道,春秋两季纺博会在形式和内容都获得了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春季纺博会在形式上获得突破,“一会双响”,面料辅料和窗帘窗纱及布艺博览会先后举办,整场展会共实现成交额34.89亿元,合同成交额12.29亿元。秋季纺博会增添了更为精彩的内容,在主会场外,东升路市场、家纺服装服饰市场等多个分会场也吸引目光,“中国绍兴时尚创意周”的举办更是树立了中国轻纺城面料的潮流风向标,展会达成贸易总额48.93亿元,同比增长10.3%。

纺织工程前景篇9

不拼豪车拼设备

6月的鲁西北平原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在临清市东北部的金郝庄镇,忙碌的不仅是田地里轰鸣的收割机还有进进出出络绎不绝的运送皮棉和棉纱的大货车以及镇上棉纺企业里高速飞转的纺纱机。是什么使得这个山东小镇的棉纺企业能够这般红火?

记者得知,在金郝庄镇的棉纺企业家圈子里有这样一种风气,他们不比豪车,不比豪宅争相比拼各自企业的设备是否最一流,是否最节能,是否最自动。而这正是金郝庄镇在行业普遍不景气背景下一枝独秀的秘诀。

金郝庄镇书记李树群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2010年棉花价格大涨,让当地的一批老板狠赚了一笔,可他们并没有拿钱挥霍,反而都用在了设备改造和升级上。这些老板们大多生活俭朴,很多人现在虽身价过亿,却仍然开着不起眼的经济型轿车,吃喝也不摆排场。”

作为纺织名镇,金郝庄有棉花加工企业58家,纺纱企业30家,全镇纺纱生产能力85万纱锭,可生产加工20支到160支之间的纯棉纱、涤棉纱、包心纱等各种棉纱,现在,金郝庄已淘汰老式梳棉机、络筒机、细纱机超过1000台(套),从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地引进自动络筒机、紧密纺细纱机、清梳联、全自动气流纺机等世界一流的纺纱设备1500台(套),全镇棉纺先进设备拥有率达到58%,大大提升了生产率。

正是由于设备先进,金郝庄镇的企业订单一直是饱和状态,个别企业的订单太多做不过来还要扩建厂房来生产,更有甚者厂房还未建好,订单又都送上门。华兴纺织是当地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副总唐学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厂里的清梳机、并条机、纺纱机、络筒机全线开工,几乎是满负荷生产。张家港华芳、宁波雅戈尔等都是用的我们的纱,现在我们不愁订单,反而是产能有些掣肘,必须要再扩大规模。”唐学昌表示,华兴纺织扩建工厂里的设备是整装从德国进口的,“这台机器不但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所纺棉纱更精密、质量更高,各项指标综合效益可以提升30%以上。就算棉花成本高,市场行情不好,对我们影响也不大。”

除此之外,得益于淘汰落后、更新升级设备的企业还有不少,例如镇上的昱泰纺织有限公司也是呈现出一片繁忙。昱泰纺织采用的是日本全自动的络筒设备,公司董事长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过去的老旧设备不但需要大量人工,而且效率低下耗电高,搞棉纺就怕棉纱压在手里出不去,占用了周转资金,而通过更新设备现在库存控制在5-6天,完全处于可控状态。”

顺势而变的智慧

湖南华容县作为洞庭湖区有名的产棉大县,依托当地棉花资源优势近年来纺织产业发展迅猛,已被评为“中国棉纺织名城”。

为了能让企业在逆流中前进,规避市场风险,华容县大力引导棉纺织企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首先在产品定位方面,确立了主攻低支优质纱线的阶段性产品策略,瞄准低支纱线市场上优质产品偏少的空档,实行错位竞争、避开市场的同质化竞争,以质取胜,赢得发展空间。

其次,华容县引导企业坚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重,抓住内需市场的同时拓展和培育国际市场。近两年来,华容县逐步压缩普通纱线产量,大力发展特种纺线、异形纱线和特色巾被等适销对路的产品,稳定和拓展了产品销售市场。目前,华容正大力推进企业从生产平纱、竹节纱向紧密纺、彩棉纺转型,从纺纱、印染为主向纺、染、织(布)、制(衣)共同发展转变。全县在建、投产纱锭已达55万锭,总量居湖南省第一,并已成为全国特种纺线基地、全国主要异型纱产地。

高棉价无疑是这轮棉纺企业危机最强冲击波,国产棉价格高昂的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印巴等地的棉纱价格早已是行业无法逃避的事实。但是面对低价棉纱的冲击,山东德州地区的企业采取了“走高端”的经营策略。

“东南亚等地虽然占据成本优势,但他们以中低端纯棉纱为主,功能化、差异化的产品较少。如何稳住生存、谋求发展,将产品‘调高调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德州恒华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范书贞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

德州恒华纺织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和前景分析,立足自己的研发优势,将低支纱改高支纱、高支纱改精梳纱、纯棉纱改混纺纱,向高端产品要效益。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天丝、莫代尔等新型纤维每吨售价十几万元,而普通棉纱售价每吨在3万元左右,在棉纺织市场普遍低迷的形势下,该公司销售收入不减反增,从产能扩张转向价值增长,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

夏津县中小企业局局长李贵才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只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才能让我们的产品在浩瀚的市场中被识别和购买,实现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的转变,以此打造整个县域经济的招牌,带来更大的整体联动效益。”正是在这种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夏津县棉纺织企业积极引进开发了合股纱、彩棉纱、混纺纱、竹节纱、精梳高支纱等新品种,生产特色纱的企业达25家,近八成棉纺织企业建起自己的新技术研发体系,50多家企业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纺织工程前景篇10

第105届广交会第三期今日开幕。根据官方数据,本次广交会出口成交额为262.3亿美元,比上一届减少53.2亿美元,减幅为16.9%;共有209个国家和地区的165436位境外采购商到会,与上一届相比减少9126人,下降5.2%。其中,纺织服装成交32,3亿美元,减少11,7%(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交下降15,2%,纺织品成交下降7.9%),跌幅比平均跌幅小5.2个百分点。

轻纺类产品出口回落幅度明显小于机电等产品,专家分析原因可能是两个方面:一是这些产品是我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二是这些产品的收入弹性较小,欧美经济调整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同时,由于收入下降,有一些消费者转向消费这些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下滑对这些产品需求的不利影响。此次广交会上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已越来越感受到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压力。欧美日客户以环保、人权等借口的验厂、认证频繁,此外,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市场的信用风险正在急增。有专家预测,2009年我国出口全年下降将维持在15%左右,4季度前后可能会有明显好转。

此次展会详细报道见《中国纺织》2009年第6期“展会”栏目。

武汉科技学院时装周开幕

武汉科技学院2009年时装周今日拉开帷幕。时装周首场展演作品来自该校服装学院2009届研究生、服装设计班的学生,共计有65个系列236套服装展出。14日,作为这次时装周的压轴大戏――优秀毕业生作品展“角色・变奏”服装秀,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其中一些作品融入了经济危机、环保等元素,颇显时尚前卫。一套“口罩时装”,旨在表现“与污染空气隔离。城市才能美丽”。

武汉科技学院年轻设计师将服装功能与艺术创造完美结合,既满足了服装的市场需求,又表达了设计师的个性追求。

展演的作品无论是男装、女装还是童装,大部分都选择日常休闲装的设计,贴近实用性。金融危机下,设计师依靠天才想象变废为宝并开始注重服饰形象的整体搭配。

作为中国服装名校,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学院充分考虑学校的工科背景,特别是结合纺织专业的优势,提出了“大服装”的理念,即以艺术、工程与美学为学科支撑,把服装看成是一个“集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身”,“融历史、文化与民俗为一体”的大系统,全面实施“艺工贸相结合、面向社会、开放式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

阿迪达斯宣布“瘦身”

世界第二大体育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今日2009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示,为应对经济危机,公司撤销在欧洲和亚太区域总部、关闭部分分店,重整批发业务,以达到每年节省1.3亿美元的目标,并计划全球裁员约1000人。

不过,有内部人士认为,“对中国暂时没有影响”。据悉,阿迪达斯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7%,仅为500万欧元,远低于市场此前预计的9700万欧元。同时,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赫伯特・海纳表示,奥运会效应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今年来自亚洲的需求也大幅下降,由于中国和日本市场需求不振,阿迪达斯的销量减少了6%。

同样,受消费需求大幅度下滑的影响,阿迪达斯一直视为竞争对手的耐克,也于不久前宣布削减产量。此前,耐克中国表示,耐克计划关闭其在华唯一拥有的太仓工厂,转移至亚洲其他地区。对中国的三家鞋厂和在越南的一家鞋厂已停止下单。

200亿技改资金启动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中央将以贷款贴息为主的方式,安排200亿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后预计可直接带动全社会投资4600亿元。符合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项目将成为技术改造资金支持的重点。会议要求,将根据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轻工、纺织、食品等行业加快研发共性关键技术。此外,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我国去年四季度确定两年投资4万亿的政府投资计划,在本轮经济刺激计划的前两批中央投资中,主要以集中投放为主,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中央投资1040亿,今年一季度,新增中央投资达到1300亿。第三轮中央投资将为700亿。中央投资的审批权力逐渐下放到各省,加大了地方权力。今年4月起实行了新的项目审批制度,工业项目最终由省级政府批复,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只负责项目的初步筛查工作。申报项目的重点工作逐步转移到相应的省级部门当中。这一举措的政策影响参见《中国纺织》2009年第6期“淮滨点评”栏目。

全国茧丝绸行业分析产销形势

中国丝绸协会今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了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座谈会。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金融风暴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茧丝绸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了严重冲击,负面影响程度在逐渐加大。第二季度,全国蚕茧产量同比将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蚕茧和生丝价格仍会延续低位运行,主销市场消费需求低迷,丝绸产品生产和出口双降风险加大,企业产品库存势必增加;企业仍将面临产品价格下降、成本上升、订单减少、资金短缺等实际困难;企业开工不足,盈利水平降低,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风险仍存。茧丝绸行业经营环境亟待改善,行业景气状况不佳,需要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市场各方加以高度关注,但随着国内经济逐渐企稳回升,国际经济恶化状况得到逐步改善,二季度茧丝绸行业下滑趋势可望得到基本控制。不过,中国茧丝绸产业具有的竞争优势并没有丧失,特别是经过近两年来的调整,目前茧丝原料供需已基本平衡,加上国内外对丝绸产品消费需求相对稳定,从目前形势来看,下半年茧丝绸行业蕴藏着回暖因素。

另:“2009年产业用纤维技术与市场论坛”今日在无锡举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理事长朱民儒为与会者作《涤纶工业丝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棉纺织总工交流技术

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主办的“2009中国棉纺织总工程师论坛”今日在杭州召开。行业协会领导、国内著名专家及棉纺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等5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总工论坛作为棉纺行业内最重要的技术交流活动之一,围绕着市场理念、纺纱技术、劳动用工、赢利方式等热点展开话题。棉纺企业重视减少用工、降低成本,无锡一棉将企业行之有效的“老车间和新车间进行区分,进行优化性减员”向与会者进行了介绍。企业技术人员最关心前沿技术如何转化为产品,来自武汉科技学院的徐卫林教授及香港理工大学的陶肖明教授对嵌入式纺纱技术及低扭矩环锭单纱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在创新赢利方式的交流中,山东德源纺织有限公司介绍了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的经验,该企业将开发重点放在品种组合上,成为多纤维混纺生产的典型代表。中国棉纺织总工程师论坛已经举办过两届,均获得成功,受到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认可。

另:由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中国贸易促进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和华孚城隍庙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部(合肥)家用纺织品博览

会今日开幕。

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签约

5月9日,2009年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由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太原新凯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协办。会议对3家通过了项目审查的企业――安徽华茂集团公司、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表彰。此外,协会选定了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太原新凯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试点示范企业,并进行了协会与示范企业的签约仪式,杨东辉副会长与企业代表进行了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签约。

此次会议详细报道参见《中国纺织》2009年第6期“视点”栏目。

纺织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工作会议召开

“纺织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工作会议”今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等6所纺织类院校以及浙江华峰氨纶等12家典型骨干企业共计3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黄承平就行业开展节能减排标准工作的目的意义作了讲话,产业部副处长程皓对2009年产业部承接国家各部委节能减排标准及课题情况作了介绍,并针对近几年纺织行业环境保护标准的制修订编制工作进展情况以及环保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和书写格式向代表们进行了情况汇报。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公布

国务院今日《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份近7000字的规划是2009―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强调要结合实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粗细联、细络联、高速织造设备,非织造成套设备、专用织造成套设备,高效、连续、短流程染整设备等为重点,推进纺织机械自主化。 《规划》明确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的目标,即产业实现平稳增长;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稳定在70%左右;重大装备研制取得突破,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新能源-发电设备、高速动车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实现自主化;基础配套水平提高;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增长方式明显转变。为实现这些目标和相关任务,《规划》拟定了十项政策措施,包括发挥增值税转型政策的作用,加强投资项目的设备采购管理,鼓励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落实节能产品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建立产业信息披露制度,支持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建设。

另: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规划司组织由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担任组长,工程院院士季国标等八位专家组成的评估组对《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期评估报告》进行了咨询和评估。

第九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闭幕

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纺织服装工程学会、北京服装学院、服装材料研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重点实验室、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阻燃学会等共同主办,苏州南华纺织整理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九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在江苏盛泽落幕。会议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探讨了功能性纺织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及完善相关标准应该采取的措施。与会代表重点围绕纳米技术、高科技纤维、纺织染整及后整理技术、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其中高新技术纤维、产业用纺织品节能环保、差别化和功能化高档纺织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再利用等内容受到企业代表的广泛关注。

中日产业领导人会晤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今日会见日本纤维产业联盟会长下村彬一。双方着重探讨了金融危机下传统纺织产业如何创新以适应未来新形势新要求,并对中日纺织业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杜钰洲在会谈中表示,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影响巨大而深远,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促进行业发展的转变。但无论如何,变化的只是物质形态,而人们在衣食住行玩等方面的消费不会萎缩,人们对衣着、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特别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有很大潜力。产业的生命力不仅是技术与生产,还包括文化。生产不仅局限于一个国家,要向跨国生产转变,技术要创新,要适应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需要。中日两国纺织业合作历史悠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国业界合作更加广泛,目前两国产业相互依存越来越深入,中日合作已经进入新层次。下村彬一对杜钰洲会长的观点表示赞同,并表示日本市场的服装大多来自中国,中国纺织业对日本的重要性不会改变,日本纤维产业联盟将加强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合作,共同度过危机,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和新的业务机会。

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提出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六届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今日在陕西宝鸡召开。会议代表就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纺机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今年以来,纺织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经济效益下滑的势头有所缓解。然而纺机行业由于各种产品类别不同,有些行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有些行业仍不见回暖迹象。不过,随着国内各项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内需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对行业增长的贡献力将会进一步增强。在纺织机械中,棉纺设备订货有所增加,另外,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用于这些领域的革基布、玻璃纤维面料等需求也不断增长,相关的设备,如双轴向、多轴向经编机和各类无纺设备的销售从去年到现在一直逆势而上。

另:“2009中国(张家港)氨纶及氨纶纱产业链技术与市场论坛”于今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国贸酒店召开。

全国纺织服装院校研讨研究生培养模式

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纺织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讨会”今日在武汉科技学院隆重举行。主要内容是研讨在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大背景下,纺织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产学研机制的未来发展,来自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18所纺织服装院校的40余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们分组进行了专题讨论。一方面,研究会客观地指出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存在的重论文答辩和就业工作,而培养模式单一、僵化,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如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纺织服装院校的专业指导、纺织服装院校要积极探索具有行业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