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的感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7:38

心理辅导的感受篇1

在心理咨询中,助人者和来访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帮助关系,是有效咨询的前提,是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面对的是处于特殊心理阶段的中学生,良好的帮助关系更显重要。只有与其建立起良好的辅导关系,才能帮助他们打开心扉,解决烦恼,走出阴霾。本文根据笔者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以来的一些体会,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心理咨询,不同于其他工作,它直接与人的心灵接触,无论使用哪种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都不应是冷冰冰的,而应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基础之上。良好的咨询关系,是促进求助者积极改变现状、发挥潜力的动力,本身就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面向的是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心理上大多会呈现闭锁性,即出现隐秘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和心事,但却喜欢藏在心里而不轻易与父母、师长倾诉。因此,要打开学生的心扉,做好心理辅导工作,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这非常重要。结合本人五年来从事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一些经验,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辅导者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学生

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咨询师与来访者除了具有一般的咨询关系外,还存在一层特殊的关系,即师生关系。这种附加在咨询关系上的师生关系,往往使学生需要更大的勇气才能走进心理辅导室坦陈心事。因此,普通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在咨询初始阶段影响学生的诉说。所以,作为心理辅导老师,首先自身不能以长者、居上者身份自居,更不能把自己看成是“救世主”,而应以诚恳、平等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学生。

具体来说,当学生来到心理辅导室时,可以先请学生坐下,和他寒暄一番,作一些日常的问候,或称赞他某一方面的特别之处,以礼貌、微笑相待,使他有亲切、温暖、轻松之感,慢慢融化其戒备之心。当感觉到他愿意真正地敞开心扉时,再慢慢引入谈话主题。当然,也不可太过热情或亲近,应该把握好尺度和分寸。

二、要对每一位来访学生的心事做到有效倾听

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基础,没有倾听就谈不上有效的辅导。这里所说的“倾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它不仅仅是指要听到学生说的话,而且要尽可能了解学生话语背后隐藏的意义。有效倾听可以使来访者愿意畅所欲言,并且产生一种被理解、被接纳的感觉。

有的时候,学生来到学校心理辅导室,并不一定是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仅仅是因为有话闷在心里需要找人倾诉。这时,辅导教师的专注倾听可以很好地帮助来访者宣泄自己的情绪,这种情感的疏泄本身就是辅导的一大功能。辅导教师通过专注倾听,可以有效传递对来访学生的全身心的尊重和关切,能使来访学生觉得他们是被当成一个“人”来了解,而并非只是个“案例”,从而认为辅导教师是值得信任、可亲近的,进而愿意开放自己,讨论自己的问题。

另外,有效地倾听能帮助咨询者更快更多地收集到来访者的个人信息。有些辅导教师以为“问”才能收集来访学生的资料。其实,我认为,倾听常常比“问”更有效。因为对某些学生而言,教师的问话会令他们感到压力与紧张。此时如果辅导教师采取温和倾听的态度,就可以安抚他们紧张、害怕的情绪。一旦来访学生感受到辅导教师在认真倾听并且可以信任时,他们就会很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与感觉,这对于辅导教师准确了解来访学生有很大帮助。

有效地倾听,还包括帮助来访者理清思路,鼓励他们积极地表达。作为学生的来访者,对老师本来就有一种畏惧心理,有一种怕不被理解的担心,所以他们在向老师叙述其症状和感受时,很多时候不敢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经常绕来绕去,甚至所陈述的根本涉及不到他想要咨询的内容。这时,辅导教师若能正确运用倾听的技巧,例如通过一些表示鼓励的动作,比如点头;又或者是通过一些传递倾听意愿的口语,比如“为什么”“如何”“能不能”等,引导学生把心里话说出来,就可以在辅导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教师的专注倾听,不仅可以让来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不会遭到拒绝或批评,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从容整理自己感受的机会。来访学生可以慢慢地理清思绪,斟酌、组合之后再加以表达,而不必担心辅导教师会感到不耐烦。这样也能使心理辅导老师更容易地把握到学生的需要并给他们提供及时、适当的建议或方法。

三、要与来访学生共情

其实很多来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他们本身是有是非标准的,有时候正是因为这些是非标准才使他们感到烦恼,感到压抑。例如有的学生知道在高中时期谈恋爱是不适当的,会影响学习,但就是压抑不住这种情感,因此陷入内心的矛盾冲突中不能自拔,前来求助于心理老师。如果我们在咨询时对来访者所陈述的内容进行不恰当的道德或价值评判,一方面会使来访者隐去其问题中的一些重要细节,影响陈述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还会使问题雪上加霜,使来访者背上更加沉重的心理包袱。因此,我们要做到与学生共情。

要做到共情,不但要正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了解传达给对方,从而促使当事人对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有更深的认识。

表达共情的首要条件就是咨询者要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用来访者的眼睛看世界,将自己放到来访者的处境中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经历他所面对的压力,并体会他所作决定和行为的原因,真正了解来访者的处境和感受,接纳来访者的看法和立场。只有与来访者“感同身受”,才能让来访者感受到你的建议和指导是善意的,才会接受你的帮助。在咨询过程中,辅导老师可以通过观察来访学生的语言、留意来访者语调的缓急高低及非言语行为(如面部表情、眼神、手部动作和坐姿等)来了解他们,以此协助完成咨询过程中的共情。

在了解的基础上,辅导老师还要准确表达出对来访学生内心体验的理解,让来访学生感受到辅导老师的共情。一般在听完来访者的宣泄、倾诉后,可常用这些共情性语言:“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苦闷心情”“我想,无论是谁面临你现在的处境,都会感到很不好受的”“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大的精神压力时,的确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能够主动来找老师倾诉,这是你成熟的表现”,等等,以此来让学生知道你理解他,是真心要帮助他的。

除此以外,要引导学生对自身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因为共情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唤醒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正视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真实地领悟其情绪感受和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其自我分析、自我感悟、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因此,通过共情,咨询者应使来访者对自我有更新的认识,达到自我领悟。

心理辅导的感受篇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们满足了一种需求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目标。高校辅导员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因此他们所追求的需要层次也比较高,渴望事业上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校辅导员的这种需要是表现在追求师生关系的融洽感、工作目标的实现和事务处理的认同感等方面。从本质上讲,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在于自我价值的全面实现。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将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目标的终极追求,能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巨大的学生工作压力,并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和育人成功后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在第一线与学生面对面接触,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力是高校其他专业教师和管理者无法取代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在其职业生涯中对幸福的体验和感悟,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心态和价值取向,也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关乎高校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辅导员难以控制的因素,如社会的认同、学校的政策、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领导的认可、家庭的支持和理解等外部因素;另一方面是高校辅导员自身可控制的因素,如辅导员的择业动机、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成就动机、责任感等自身内部因素。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高校辅导员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辅导员的职业生涯是在高校中度过的,因此一所大学的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辅导员的职业幸福铺路搭桥,营造增强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良好氛围,大胆探索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发挥高校在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中的积极作用,使辅导员的精神生活不断得到丰富,心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职业品位不断得到提升,个体价值不断得到实现,让每一名辅导员都能尽情享受职业的幸福。一提升职业认同,坚定辅导员的职业理想

高校是辅导员从事教书育人的职场,也是辅导员体现职业价值的舞台。高校的蓬勃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喜业绩、社会家长的高度评价,领导同事的认可支持,自我职业的持续发展,教育对象的尊重爱戴,这些都是增强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高校要通过辅导员的职前教育、入职培训等方式,让辅导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认知和认同,工作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规划和憧憬。高校通过对辅导员的职业目标引领来导航辅导员的职业理想,帮助辅导员坚定走好职业化、专业化道路的职业信念。

首先,高校要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知和职业认同感。让辅导员真正理解自己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辅导员通过积极地思考和行动,主动改变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认清自我价值,提高自信心、归属感和成就感。其次,高校要引导辅导员正确认识其职业内涵,保持良好心态。选择高校教师行业,选择做高校的辅导员,就意味着担负起帮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大任务。辅导员的职业内涵决定着其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只有让辅导员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内涵,让辅导员认识到其工作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激发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也才能从工作中获取更多的幸福感。三是高校要帮助辅导员合理定位,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从辅导员追求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入手,引导辅导员将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与学校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校当作辅导员自己职业生活的土壤,引导辅导员在学校发展规划指导下,把握自身成长规律,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确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学习、工作、研究重点和发展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规划。另外,高校要不断推出身边的优秀辅导员,让大家互相了解他们是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感受成功者的快乐与人生价值,让辅导员觉得在学校要发展、能发展,更好地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激发主体意识,塑造辅导员的职业精神

高校要注重突出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主人地位,激发辅导员的主体意识,把每一位辅导员当作能发展的人来激励、支持和帮助,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鼓励他们的工作创新,成就他们的工作业绩。要做到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规范要求与灵活创新相结合,自我发展与团队共赢相结合,让学校成为辅导员共同的精神家园。要相信辅导员的主观努力和工作水平,尊重辅导员的主体人格和辛勤劳动,关心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

高校也要大力弘扬辅导员的职业精神,通过评比骨干辅导员、优秀辅导员、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师德标兵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使辅导员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形成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的文化氛围。学校还要通过科学、客观、公正的工作评价来引导辅导员提升师德修养、确立先进理念、认真钻研业务、改进教育方式、提高工作水平和育人质量。要通过组织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体现辅导员工作的价值,激发辅导员的归属感、成就感,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要求辅导员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即自主把握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和特点,制定符合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目标,精心选取教育内容,创设人性化管理情景,采取有效的服务方法,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创造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要。

强化职业培训,增强辅导员的职业技能

高校通过强化辅导员的学习研修和职业培训,丰富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内涵,扩展辅导员的专业视野,提升辅导员理论修养,优化辅导员的教育理念,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水平,实现辅导员的职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整合,从而获得完满的进步和理想的人格。但是,现在高校中还存在着辅导员培训学习机制不顺畅,很多辅导员很少有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培训过少或流于形式,辅导员凭经验开展工作等不良现象。

首先,高校要将辅导员培训重点转移到辅导员的专业和职业发展上来,突出个性化、特色型的辅导员培训,优先考虑辅导员的自身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要考虑辅导员的现有水平、专业方向和现实需

求,这样的培训才具有效用和意义。其次,辅导员的职业培训要由辅导员被动培训走向主动要求培训,这种转变的关键是辅导员要有自己的追求和发展的动力。高校要积极引导每一位辅导员制定自己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鼓励辅导员大胆规划,追求个性,并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帮助辅导员拓展自己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内涵,提高自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水平。第三,高校要鼓励辅导员加强工作研究,使辅导员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辅导员主要从事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工作是需要有相关专业背景支持的,也是有科学规律的,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的研究中,才能有效地带动工作,才能使辅导员工作向专业化发展。第四,高校要深入挖掘校内资源,聘请资深学生工作者担任年轻辅导员的导师,发挥其传帮带的积极作用。高校只有通过扎实的辅导员职业培训指导,才能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实力,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也为辅导员职业幸福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制度保障,优化辅导员的职业环境

优化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环境,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离不开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环境十分重要,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所以高校应当具有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意识,制定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辅导员不断涌现、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激励辅导员走好职业化、专业化道路的浓厚氛围,使辅导员真正感受到自己职业的责任和荣誉,激发起辅导员的工作动力和创新活力,无怨无悔的为之付出,享受那份发自内心的职业幸福。高校能够落实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是提升辅导员幸福感的重要保证。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宏观层面来看,应当是国家出台了不少好的政策,但是由于缺乏支持这些政策执行的职业环境,到了高校的操作层面就打了折扣。高校中仍然存在着,落实辅导员政策不到位、对辅导员职业定位不明确、责任分工不明朗和考核考评机制不合理的现象。

高校要健全校内激励机制,为全体辅导员创建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首先,高校要为辅导员营造良好的尊重和信任氛围。辅导员也是高校教师的一员,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不同于一般的任课教师,但身份和教师一样。对辅导员职业给予信任和尊重,会使辅导员具有高度的自豪感,会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从而在工作中感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其次,高校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辅导员的发展平台,展示辅导员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实行人性化的民主管理,让辅导员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良好的运作模式,增强辅导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使辅导员看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希望。第三,高校要确立科学规范的辅导员聘任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辅导员考评机制,完善长远有效的辅导员激励机制,对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推动专业建设,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发展

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让辅导员真正找到职业发展的前景,找到事业发展的方向,是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关键。在任何一个群体中,个体能力的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高校应该心平气和地接受教师个体工作能力差异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因此对于那些工作成绩不理想的辅导员,只要其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不存在问题,还有积极进取的欲望,学校进行评价时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想方设法地帮助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工作能力。学校对他们的信任是促使这些辅导员由弱变强的最大动力。

高校要积极推动建立辅导员职业领域的创新实验或试点,打造辅导员专业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真正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个专业来建设。二是要建立专门的准入制度、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和退出制度。选拔真正愿意并且有条件终身从事辅导员职业的人员,并淘汰一些不愿意或不合格的人员。三是,高校要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步伐,创新高校的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根据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目标,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和职能分类,并根据辅导员的专业知识、能力特长和兴趣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分工和开展相关工作,提高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专业化水平,增强辅导员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高校要引导辅导员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教育辅导员要敬畏教师职业,履行教师职责,真情关爱每一名学生,争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优秀辅导员,鼓励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走好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争做专家型的辅导员。让辅导员在成就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提升自己的职业品位。

关注身心健康,改善辅导员的职业生活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也影响着辅导员的职业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我们应当倡导辅导员具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但在强调辅导员职业道德感的同时,不能把辅导员抽象化为某种道德上完美的象征。他们也有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因为辅导员不仅要在学生工作中尽教师的职责,还得在家庭中尽父母、子女的义务,在社会上尽一个公民的责任。辅导员同样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也有着自己作为正常社会人的欲望和需要。如果他们不能在每一天的职业生活中感受快乐和幸福,不能够享受自己的专长和发展,教书育人是无法真正实现的。

要使辅导员获得职业幸福感,就要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有的辅导员因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使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于是就在主观上变得消极,工作缺乏热情,言谈中会流露出怨气冲天、牢骚满腹,严重影响他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幸福感。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从学校的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全体师生负责的态度,切实在缓解辅导员压力,疏导辅导员情绪、调整辅导员心态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高校要建立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测评、调节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辅导员的职业生活状况、高度紧张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经常开展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调节工作,可借助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教育机构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幸福感的培育和培训,这对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和队伍的稳定大有益处。同时,高校应该为辅导员队伍建立健康档案,以便全面了解辅导员的健康变化情况,采取措施,如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体检、组织辅导员进行集体锻炼,想方设法地引导和帮助教师改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马婷.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93-94

心理辅导的感受篇3

1.1高校辅导员个别访谈中语言要具有政治性

辅导员的职业特点要求自身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分辨力,思想上、言行上要坚决与党中央高度一致。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时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政治性语言;在与学生讨论时政热点或思想解惑时语言表达要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处理少数民族学生,新疆、等敏感地区学生问题时,要用合理的语言表达坚定的政治立场,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加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同时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她们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党员的培养发展过程中或是在清明、端午、918等节假日、纪念日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政治立场要坚定、明确,表述要严谨、准确到位,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扫清障碍。

1.2高校辅导员个别访谈中语言要具有引导性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人群,辅导员的言行对学生这个时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辅导员应把握好每次与学生谈心聊天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般的引导和教育。当今的大学生个性都比较独立,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传统的批评教育并非是与其交流沟通的最佳方式。他们有自己独特想法,而且正处在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较强,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注意语言的引导性,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宣泄,让学生对你敞开心扉。辅导员在谈话的过程中不妨把自己的见闻经历说给学生听,使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谈话中得到启发,领悟其中的道理,并引导出学生本身对问题的想法和看法。从而达到师生沟通,学生受到教育的目的。

1.3高校辅导员个别访谈中语言要精练有趣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交流信息的工具,简洁明快,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的语言更容易为人乐于接受。[3]辅导员个体访谈的内容大部分是对学生不当行为的批评教育,离不开对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宣讲和解释,为了使学生乐于接受,辅导员要抓住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自己的语言贴近学生的生活,精练、有趣,符合时代潮流。如果一个辅导员的语言表达拖拉,喋喋不休,那么学生不愿意听,辅导员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辅导员的语言要尽可能做到脉络清晰和言简意赅,用言简意赅并充满哲理的语言引导和启发学生。面对枯燥的条例规章的时候,辅导员可以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表达,例如学校规定同学们不可以在寝室饲养宠物,辅导员可以幽默地说我们的宿舍只允许地球人居住,喵星人和汪星人我们拒绝入内。辅导员个体访谈的语言除了要有上述特征外,还要求语言要优美文雅、健康时尚、丰富幽默。另外,普通话标准流利,也是影响辅导员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因素,是辅导员语言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2高校辅导员个别访谈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辅导员工作中使用最普遍的工具,也是辅导员工作的有力武器,在辅导员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时,单纯的灌输已经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要以情动人,要讲究语言艺术,更能实现良好的沟通,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说掌握谈心的语言艺术也是辅导员素养的重要方面。

2.1学会倾听,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个体访谈是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状态的最直接方式,而语言交流是个体访谈的最重要的手段。语言交流讲求双方的平等性,个体访谈中辅导员要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也要遵循平等原则。访谈过程中辅导员要学会倾听,给学生发表自己想法意见的话语权,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唱独角戏,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想法而剥夺学生发言的机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辅导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听懂学生所表达的意见,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这样才能找准引导学生切入点,实现更好的启发教育。辅导员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还应该经常使用肯定性的语言,要在表达学生不足的同时,充分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比如“作为班级干部,你服务同学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方法还有一些欠妥当”、“你这段时间的表现比以往有很大提高,但还要继续努力”等等这样话,能激发学生做事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同时对于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措辞不当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改变现状的愿望。

2.2言简意赅,善于运用生动性的语言

语言是传递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相关研究表明,相对于复杂冗长、桀骜难懂的语言,简洁明快、深入浅出的语言能更好地传递表达信息,也更乐于为人们所接受。辅导员个体访谈的对象是具有一定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大学生,在与学生交谈过程中应学会用最经济、最简洁的语言输出最大量的信息。辅导员在个体访谈的过程中,常常要通过语言去达到宣传讲解国家学校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这就要求辅导员的语言要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辅导员应学会善于用幽默语言表达刻板的规章制度,在笑声中启迪学生思考正确的行为方式,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呆板、枯燥、单调的传统说教,交谈中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更好地贴近融入学生生活,实现良好的交流交流。

2.3因材施教,善于运用针对性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辅导员个体访谈的对象是性格特点、成长环境、思想状况、承受能力千差万别的大学生,这就要求辅导员在个体访谈前要选择适当的谈话地点、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了解学生的类型、处境。在进行个体访谈的过程中,辅导员应秉持着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语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掌握好时机和火候,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人、因地、因事选择运用有针对性的语言开展工作。如:与胆小抑郁的学生交谈,应使用亲切委婉的语言,使其感到温暖主动向辅导员靠拢;而面对自律性较差的学生,要使用严肃诚恳的语言,使其感到辅导员严肃的态度和良苦用心;而面对个性独立自尊心强的学生,正面直接的批评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迂回包抄的诱导更为有效。

2.4严肃诚恳,善于运用情感性的语言

辅导员与学生的个体访谈是语言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上的尊重、信任是学生愿与辅导员袒露心扉的基础,也是辅导员引导说服教育有效的前提。因此,高校辅导员在个别访谈中应多运用富有真情实意的语言引起师生在感情上的共鸣,在交谈中应严肃诚恳,使学生真正感到辅导员是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是真正为学生服务,辅导员的话语是关心劝解,并非埋怨批评,进而接受并意识到自身所存在问题。辅导员在交谈中应该做到严肃诚恳、热情温和。

心理辅导的感受篇4

团体心理辅导(groupcounseling)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和体验,从而达到认识自我、探讨自我并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中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过程[1]。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尝试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研究多集中在对大学生人际沟通、自我效能、适应性等方面的干预且多为量性研究[2-3],尚未见以质性研究的方法评估护理本科新生这一特殊团体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真实体验的相关报道。因此,该研究拟对护理本科新生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心理体验进行深入访谈,旨在了解其真实体验,为进一步促进护理本科新生的心理素质的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13年11月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州师范学院护理学院2013级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护理本科新生15人(以S1-S15表示),男7人、女8人,年龄19~21岁。均为国家统招本科生,均来源于浙江省。

1.2方法

研究采用面对面、深入访谈的方式。访谈内容包括:(1)对活动方案的评价;(2)活动对你的影响。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根据edmundHusserl观点构成的诠释现象学的理论方法[4],征得受访者同意,在访谈过程中运用minichiello等[5]提出的刺探和引导,让受访者自由地表达感受和体验。每天访问3人,每次访谈40分钟,1人/次;第2次访谈除反馈上次谈话内容,并澄清一些不明确的回答,以增加资料的准确性。访谈结束后采取Colaizzi[6]的7步分析法评估此项研究的合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反复聆听录音回忆访谈时的情景,进行分析、推理、总结、归纳、要素提炼等形成主题。

2结果

2.1活动方案设计合理

2.1.1方式独特

多数受访者认为团体辅导方式摒弃了以往集体活动过程中的古板活动形式,以新颖独特的活动方式展现在护理本科新生面前。接受团体心理辅导的护理本科新生喜欢并愿意接受新颖并有创新意境的活动方式。S2:“平时学习比较枯燥,活动不多且缺乏创新,能从有意境的团体活动中学习知识,分享人生的经历,是一种独特的学习过程。”S9:“团体心理辅导区别于讲座和上课,它将大道理让大家以参与活动的形式真实地展现出来,令人感触颇深。”

2.1.2内容丰富

多名受访者表示,十分喜欢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期待每一次的活动。S1:“内容安排很丰富,如集体游戏、励志视频、角色互换、‘你讲我听’等内容,至今记忆犹新。”S10:“活动多以游戏为主,有不同类型的游戏,如益智类的我们拼了、角色扮演类的信任之旅、策略类的摆渡过河等,每次活动的内容都安排紧凑且充实丰富。”

2.2活动效果较好

2.2.1深入交流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受访者表示参加辅导活动很有意义,使成员间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平等、坦诚、温暖的团体氛围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对以后的生活学习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S1:“通过参与其中的活动,也可以找到彼此共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S13:“活动结束有一段时间了,同学间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同学都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感觉大家都团结一致。”S10:“虽然很多时候会把‘团结就是力量’挂在嘴边,可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太少,很难真正意义上体会它的真谛。团体心理辅导把一些道理贯穿在游戏中,让人真实体验到了这一千古不变的真理。”

2.2.2小活动大道理感悟深刻

多位受访者提及活动结束后更为感慨,均有恍然大悟的感觉。S8:“信任之旅单元中,当真实体验了在黑暗的环境中选择信任‘拐棍儿’的那份执着带来的幸福与安全感,与做‘拐棍儿’时被他人信任的那份满足与欣慰感,深深地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都是一种幸福的体验。”S12:“小鸡成长记中,感悟到青春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都有挫折需要去克服,经历困难会让生活变得更充实。”

3讨论

3.1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该研究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主要表现出以下三方面优势:一是该研究团体心理辅导的受试对象是护理本科新生,第一次参加类似的活动,合理安排指导共同参与游戏,并在游戏辅导过后给予适当引导,给足思考的时间,以集体为单位现场进行独自表述活动感悟与以抒写日记的形式记录活动感悟相结合,效果更佳且更有意义。二是该研究活动方式新颖独特以及内容丰富多彩,它区别于以往死板单调的集体活动形式,能使受试大学生在团队中更好的分享交流,体验挫折,感受内心。三是该研究配备辅导实验的指导者,均通过专业的理论与技能培训,精心编制了8个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团体心理辅导主题单元内容,并通过了指导老师之间的共同学习、讨论及模拟,使团体心理辅导变得更加可行、有效、统一及科学,是获得了护理本科新生的一致认可的关键。

3.2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效果较好

访谈中发现,由于该研究的对象是护理本科新生,均为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地域文化差异以及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他们从开始的陌生成了相伴一生的挚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不仅为新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而且促使新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团队凝聚力、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增强。在被访谈对象中,大多数同学通过一些活动项目,如四人五足、坐地起身等活动,感受到了树立团队意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被访者出现如此深刻的情感体验与感悟,究其主要原因可能与以游戏为主的团体心理辅导中,以轻松的活动方式,使成员在新的环境中通过分享各种活动的体验,感受来自团队成员的肯定与建议,帮助其建立团队意识,并在团队中得到快速成长有关。

心理辅导的感受篇5

关键词:组织公平理论;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开发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111-02

一、心理资本概述

心理资本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范畴,是优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心理要素。2004年,Luthans首次将心理资本引入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在一系列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后,认为心理资本即为人的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信心或自我效能感(confidenceorself-efficacy)、希望(hope)、乐观(optimism)和坚韧性(resilience)四个方面。

信心或自我效能感(confidenceorself-efficacy)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激发动机、调动认知资源及采取必要行动来成功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信念(或信心)。希望(hope)指基于追求成功的动因(目标导向的力量)和路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动机状态。乐观(optimism)是一种解释风格,即把积极事件归因于自身的、持久的和普遍的原因,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和具体的原因。坚韧性(resilience)是一种从逆境、冲突、失败甚至积极事件、进步和不断增加的责任中快速反弹或恢复的能力[1]。对于心理资本四个方面的划分,使得心理资本具有了可测量性和可开发性。因此,将心理资本引入高校辅导员管理是可行的并且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个人层面上,能够促进高校辅导员个人成长和工作绩效的提高。在组织层面上,能够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教育实效。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缺失的现状

(一)自信或自我效能感缺失

在高校中,评价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绩效有易于量化较直观的标准,而对于辅导员而言,因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在短期内是不明显的,因而没有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考核。这种效果的非量化性特点使高校辅导员不能及时获得有效的积极评价。同时,学生工作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特点,随时都可能有事情发生,辅导员没有明显的上下班之分;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的特点,随处都可能有事情需要处理。辅导员对付出与回报有很大落差感知,从而产生自我认同感缺失,进而对自己缺乏信心。

(二)希望缺失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对于辅导员的考评机制不甚完善。例如,大部分院校都将科研成果作为评判教师的重要标准。而辅导员因忙于学生工作,而少有时间进行科研。特别是当前,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做好工作,辅导员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留给辅导员认真科研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没有相当的科研成果,导致职称评定和评优评模都困难重重,很难对前途充满希望。

(三)乐观缺失

高校辅导员大都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工作经验缺乏,与领导的沟通渠道不畅,对于外界的认知不免会存在偏差。当工作遇到困难时,容易将原因错误归因,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当挫折出现时,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付,并认为此种状态将会持续下去。因此,造成高校辅导员乐观态度的缺失。

(四)坚韧性的缺失

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和乐观心理的缺失,使得高校辅导员的韧性明显不足。韧性是心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功的实践保障。高校辅导员在学习与工作中心态和压力不能及时调整和缓解,使得其遭遇挫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失衡,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工作上一旦遇到困难,没有韧性去解决,反而对工作敷衍塞责,糊弄完事,导致韧性的缺失。

三、组织公平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开发中应用的可行性

组织公平是由greenberg于1987年提出的,是社会公平的延伸,用来研究公平对于组织有效运行的影响。组织公平(organizationaljustice)关注的是组织中人们对雇佣关系中公平的感知。可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组织公平的客观状态,是指组织可以通过不断地改善和发展各种组织制度、建立相应的程序和措施来达到组织公平。包括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两个维度。第二层面为组织公平感,即组织中的成员对组织公平的主观感受[3]。组织公平感是由组织公平的客观状态决定的,没有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个体很难产生组织公平感。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的缺失,大都来自于组织公平感的缺乏,因而组织公平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开发中有很强的可行性。

(一)分配公平

分配公平是指组织中的个体对分配结果的公平感受。根据分配公平理论,高校辅导员和学校基于交换目的而存在于大学这个组织中,辅导员在大学中承担一定责任,并希望在学校中得到两种预期结果,即与付出相平衡的报酬(或社会地位)以及与他人一致的付出报酬比例(或社会地位)。根据此理论,辅导员希望根据自己对学校的投入量获得相应的回报,会对自己与他人的投入收益比率相比较,获得对分配结果的公平感受。如果发现自己的收益低于投入,或者投入收益比率低于他人,就会产生不公平感。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但是相应的待遇又低,付出与回报不平衡。当感受到自己的收益低于投入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要求学校增加自己的收入或减少被比较者的收入,或者减少自己的付出。后者无疑会对高校教育事业产生消极影响。因而,将分配公平理论引入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开发有其可行性。

(二)程序公平

程序公平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社会学家锡伯特(Johnthibaut)和法学家华尔特(Laurenswalker)提出。这个理论首先在司法领域里被证实,即当事人不仅关心决策结果的公平性,也非常关心决策过程的公平性。如果审理程序公平,即便审判结果不利于当事人,他们也较易于接受。莱文瑟尔、格林伯先后扩展和证明了程序公平这一理论,并延伸到了企业管理当中。高校辅导员的考评制度不合理,使得其对程序公平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到其心理资本的开发。因此,程序公平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开发中有其可行性。

(三)互动公平

研究者发现,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并不能完全带给员工最终的公平感。因而,1986年贝斯和莫格开始研究分配结果实施过程中人际互动对组织公平感的影响,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最终称之为互动公平。互动公平也称为交际公平,是个体感觉到的人们之间交往的质量。高校辅导员在高校中地位较低,常常处于两极管理状态,很难在学校工作中接收到充分的信息或者有机会参与提出意见、参与决策,因而时常会对未来感到迷茫,产生消极情绪。因而互动公平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开发中有其可行性。

四、组织公平理论下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开发路径

(一)自信或自我效能感的开发

减轻辅导员工作负荷,提高待遇,完善分配公平。不少高校都要求辅导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学生的各种工作最后都要由辅导员来落实,高校各部门的工作最后都要由辅导员来贯彻。近年来价值观日益呈现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负责学生的学习、就业等。加之近几年的扩招,有时一位导员要负责好几百名学生。这无疑使得辅导员的工作更加沉重。因而,一定要给辅导员减负。辅导员的工资待遇也应该适当增加,有必要时要建立专门的大学辅导员工资绩效机制。根据实际的绩效来确定辅导员的工资待遇,让辅导员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完善分配公平。鼓励高校辅导员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投入到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去。

(二)希望的开发

辅导员升职过程合理化,完善程序公平。高校辅导员的职称评定不能单纯依靠科研成果,要找到适合辅导员工作特质的评定标准。大学辅导员的考核要能体现辅导员的素质和业绩上的期望,还要做到合理科学、便于操作。高校辅导员的职称评定要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实际出发,区别于高校任课教师的职称评定。要便于辅导员更专心学生方面的工作,不再去和高校教师争课题,从而满足广大辅导员的职称评定的诉求。此外,辅导员职称评定应该采用双跨制度,既可以参加思想政治系列的技术职务评定,又可以参加党政管理系列的评定,进一步完善程序公平,使得辅导员对于自己的职业前景有明确的方向,使其对未来充满希望。

(三)乐观的开发

建立上下交流机制,完善互动公平。高校辅导员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且处于青年时期,对于尊严的渴求较高。因而要转变传统的家长制领导方式,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使得辅导员在工作中有更高的自由度,为辅导员提供更多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和高校决策的机会。各级管理人员也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为辅导员创设一个民主、合作的环境,增强其责任感和安定感。及时客观的告知辅导员学校发生的事情。使其对事物有更好的归因,便于其建立乐观的情绪。

(四)坚韧性的开发

完善客观机制,提升组织公平感。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践行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个人的组织公平感。研究发现,个体对于自身充满自信且对未来充满希望时,其心理坚韧性将会有明显提升。因此,组织公平感的提升对于坚韧性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高校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教育的有生力量,应该受到长期的关注和支持。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的开发事关高校辅导员队伍质量的建设,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组织公平理论的引入对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学者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路桑斯,等.心理资本:开发人的竞争优势[m].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

心理辅导的感受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中途接班;班级管理

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是在国家教育资金短缺,为顺应市场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发展迅速,历史短暂,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不规范,要使这类高校的管理更为顺畅,辅导员这一角色缺一不可的。另外,民办高校的原始积累多为自筹资金,因此资金问题及趋于利益的追求缺乏对教育的重视,那么必然会人才流失或者是教工流动性较大,尤其是辅导员,这样一个服务性教师岗群体一般很难被学校重视,高流动性对一个辅导员岗位很重要的学校来说是不利于管理的,中途接手的辅导员在对班级不了解或者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情况下接手新班级的管理需要做一系列的工作,下面仅就辅导员中途接班的班级管理来进行讨论:

一、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原生态的班级管理,我把这种从军训开始接手后的班级称为原生态的班,就是从大一入学开始接手的班级,中途没其他辅导员经受。原生态的班级相对来说比较好管理,有句话叫先入为主,在他们刚进大学主观思想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第一个辅导员被接受和认可的程度绝对是高于90%,那么以第一辅导员为核心的班级凝聚力也很强,管理起来自然是水到渠成,然而对于职员流动性很大的学校来说中途结班的管理工作未必如此,首先班级的班干部是前任的心腹,跟新来的不一定会交心,那么感情基础需要重新建立,而在先入为主的思想下重新建立感情绝不是一早一夕的事;其次班干部的做事方式都是前任一手教出来的,因此要使这些班干部的做事方式能很有效的配合新辅导员的工作需要时间来磨合,这里就讲到了我们要说的后来辅导员的班级管理,那就是从中途接手的班级。

这种班就存在一个管理风格差异的问题,因为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人性化的管理,任何两个辅导员的管理方式都会存在差异,如果先前的管理风格跟自己很相似接起来还是很顺手的,如果不相似刚接手就会出现摩擦,因为每个辅导员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不一致要经过一个适应期才能走入正轨,这个适应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学生对老师的适应,另一方面是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在这个适应期间千万不要有烦躁和气馁的情绪,因为这是一个必经阶段。

(一)学生对辅导员的适应

1、管理方式的适应。比如有的辅导员管理班级是相对宽松的管理方式,喜抓大放小,有的辅导员管理非常严格,比如有的辅导员查课很积极,亲自做记录。而有的是不定时的查课,有的辅导员喜欢抓班级活动,有的辅导员喜欢抓班级学习氛围等等。任何一项管理方式的不适应都会不利于管理的进行,因此要使学生对老师管理方式的适应是需要一个过程来了解和顺应的。

2、对辅导员的品行,性格等的了解。学生对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尤其对刚接手的老师关注度很高,天生活泼有亲和力的老师是同学们最易接受的,但这样的辅导员毕竟很少,那么没有这方面先天条件的辅导员就要凭借自己后天的努力来让学生了解自己,多跟学生接触,关心和了解学生,增强自身的亲切感,在最初的一个月里要不断的查寝,认识学生,能和每个学生都有一次交流,做一个最基本的了解,最好能够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这样会增强自身的亲切感,也加强学生对辅导员的了解,记住学生的名字会使得他们觉得备受关注,会减少学生与老师的生疏感。这些事最初阶段的工作。

(二)老师对学生的了解

1、对整个班集体的了解,如学习氛围,班级凝聚力,班干部团队的管理能力及班干部队伍之间的协调能力。

2、对班级每个基本成员的基本情况要了解,比如家庭经济情况,性格状况,心理状况,学习能力的情况等等。最初阶段的了解对以后的工作起能到一个铺垫的作用。

(三)适应期出现的摩擦该如何解决

1、班干部与辅导员之间出现不适应状况:

(1)对新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的不适应或者说不知晓,前期辅导员的管理方式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思维,还没有切换过来,这就要求辅导员与班干多加沟通,多了解情况,哪些方面存在差异,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班干部管理班级,这就要求多开班干部会议,并通过班干部在执行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了解班干的管理能力,如果遇到执行不力的情况,要及时给予批评,如果是执行的方式不对,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更好的辅助辅导员管理好班集体。将班干部训练有素,让他们做到权责明确,分工明确失少需要1个月。(2)班干部对于新班主任工作的不配合,或者有很严重的排斥现象,这种情况下先了解班干的心理情况,看是否辅导员自身的问题,比如学生对新辅导员的态度无法适应,对他严格的管理方式承受不了等等,这样就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言行,做到平易近人,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谈话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图;如果不是,如有的班干因换班主任而觉得前期辅导员给予的承诺无法兑现而自暴自弃,对班主任的产生不信任感,或者是班干的侧重点已经不放在班级上,而是感情或者社会实践上等等,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考虑换班干,并且要迅速,以免耽误班级的管理。

改选班干部人选一定要有良好的群总基础,并有强烈的意愿才能管理好班级。

2、班级成员与辅导员的摩擦

心理辅导的感受篇7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倦怠个体因素

【基金项目】201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课题名称“广西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0SZ011)。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82-02

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鼓励和支持辅导员长期从事此项工作。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大学生繁多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问题使高校辅导员疲于应对,成为了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受到了影响。通过文献研究及访谈调查发现,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社会因素、组织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而大量的研究往往关注组织、社会和职业三方面的研究,忽视了个体因素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在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寻找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从辅导员自身角度去探讨缓解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对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积极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笔者对所在高校的辅导员进行了相关调查访谈,发现相当部分的辅导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衰竭。一些工作了几年的辅导员透露,刚参加工作时候的自己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和憧憬,然而现在的自己更像是一名“怨妇”,对每天的工作满腹牢骚。在辅导员的QQ个人签名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字眼:“快要崩溃了”、“严重透支”、“为什么这么忙”、“好累好累”、“只想好好睡一觉”、“撑不下去了”……。一位辅导员还在空间日记里写到:“工作4年多了,最近一年好像经常能感到那种‘耗精力、伤元气’的情形,甚至越发频繁,觉得是自己老了,精力真的不行了,这种状态最后会不会导致自己被榨干?!”

二是缺乏人性化。表现为辅导员认为自己在近半年内经常不能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感到解脱,尤其是那些已经带完一届学生的辅导员,他们的这种感受更加明显。比起下宿舍、进班级、找学生谈话等与学生接触的工作来说,辅导员们更愿意选择安静地待在办公室里。一名大一的女生说,刚入学时,在新生见面会上他们的辅导员曾对他们说,如遇到生活、学习问题可找自己谈话,而自己也将定期找她们谈心。然而一个学期过去了,辅导员只进过她们的宿舍一次,辅导员甚至连她的名字也叫不出来,更不用说谈心了。

三是个人成就感降低。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辅导员非常相信自己能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但是,只有个别辅导员认为通过自己的工作能积极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很多辅导员都表示,现实的工作与自己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有很大差别,他们感到自己更像是学生的全职保姆,只是在重复枯燥机械的琐碎事务,既不能像专任教师一样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无法成为文件里所谓的“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即便自己已努力做到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甚至是发表心潮澎湃情绪激昂的演讲,然而学生冷漠的表情以及屡教不改的表现却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的热情。

二、影响辅导员职业倦怠个体因素分析

所谓个体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工作年限、性别、婚姻、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体背景性因素;二是性格类型、情绪智力、心理控制点等人格特征;三是职业认知、职业技能等职业态度。

(一)个体背景性因素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虽然辅导员普遍都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但职业倦怠的程度因个人情况的不同存在着差别。①年龄。当前高校辅导员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不少80后的辅导员在年龄上和学生相仿,阅历较浅,工作经验积累较少,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因此工作中的困难让年轻辅导员时常感觉力不从心。②工作年限。相比来说,工作3-5年和5年以上的辅导员比工作3年以下的辅导员更容易感觉到职业倦怠。③性别。女辅导员在情绪衰竭的程度上比男性辅导员高很多。由于女性情感较为细腻,工作效果不理想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再加上男女性的生理差别,女性在工作中还要经历怀孕期、哺乳期等,从而导致高校女辅导员体验到较多的职业倦怠。④婚姻。由于在照顾家庭、生儿育女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在缺乏人性化方面,已婚辅导员相比未婚辅导员的程度要高。⑤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来说,高校辅导员的经济待遇普遍不高,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辅导员来说,一旦和经济富裕的人相比就会心神不宁,当看到熟人有房有车,而自己还在为微薄的收入劳心劳力时,失落感、自卑感油然而生,工作的成就感就会下降。

(二)人格特征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心理辅导的感受篇8

论文摘要:从幸福感的定义入手,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指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获取路径: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专业学科建设和心理问题预警机制的建立等。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更多讨论的是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路径,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应有内涵的职业幸福感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主观幸福感的体验不足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职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因此在此讨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及其获取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幸福感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一)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

幸福感又叫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以下简称sw b),这一概念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专门术语。韦氏英语辞典1997年版对well—being的解释是:一种良好的或满意的生存条件;一种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兴旺(prosperity)的状态,所以从字面意义可以翻译为“主观幸福”或“主观健康”,而我国研究者大都使用“主观幸福感”这一译法。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观性,以评价者自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2)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3)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夏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关于职业幸福感,joane.van.horn与他的合作者(2004)认为,职业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工作的各个方面的积极的评价,包括情感、动机、行为、认知和身心幸福五个方面口]。因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社会支持、个体应激水平、价值观、健康状况以及经济因素,同样将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相对照,笔者认为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四:其一,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的职业在社会中得到承认的体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是某个职业圈子的一份子,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想得到群体的认可和支持更表明了个体的归属感,因此这种爱与被爱、支持与被支持的过程,使得每个个体得到的正向情感多于负向情感。

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其二,个人职业应激水平:即面对工作当中不同的困难和压力,个体的职业应激水平不同,因而内心体验也不同,进而对个体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也不同。其三,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职业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为个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其四,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逐渐发达的今天,经济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幸福体验。

根据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给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定义为:辅导员个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由于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其幸福感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精神性,由于劳动对象是青年大学生,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道德交流和人生指引的过程中实现其职业价值和人生意义;延展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通过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进步,辅导员和社会的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会影响很长时间和很大的空问,因此辅导员的幸福感具有时间和空间上双重延展性。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廖深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的高校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不足,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

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工作对象数量较大,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和压力大,并且工作成效显现过程较长,这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到辅导员个体成就感的获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校的多重管理带来的压力,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一方面要接受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领导,另一方面要接受所在院系党总支的直接领导,同时,由于工作原因还要接受学校保卫、总务后勤、团委等部门的工作指导。这种多重管理的体制,势必造成辅导员在工作中接受过多过重的工作任务,极易导致辅导员身心俱疲,无所适从,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缺位

由于当前高校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制的缺陷,学生工作者没有稳定的发展路径,对未来发展前途感到迷茫,导致很少有人愿意终生从事学生工作。相当数量的辅导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上使命感不强,责任感缺失,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受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开始淡化,“浮躁”的情绪开始蔓延,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而是如何通过“第二职业”赚取外快等。

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缺失,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状:一是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精力难以集中、思维的逻辑性差;二是心理方面,感到辅导员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对工作失去兴趣,情绪波动大,缺少职业自豪感,觉得前途黯淡,没有希望。工作中碰到困难不愿钻研,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三是行为方面,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无进取心,工作主要是为了应付组织的安排,不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离开辅导员岗位的想法。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

(一)建立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的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优化社会环境对于促进教师身心健康、缓解教师倦怠压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辅导员外部环境的优化对辅导员的缓解身心疲劳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环境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社会大环境,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使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其二是高校校园内部的小环境,要在高校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发展平台,展示辅导员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完善用人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良好运作的模式,增强辅导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使辅导员看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希望。

(二)建立学生工作的学科体系,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步伐

学科体系的建立是提升辅导员专业素质,增强其归属感和使命感,提高个人职业水平和应急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了专业的理论体系和科研平台可以大大提高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可,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的步伐,这需要改革目前学校的学生工作组织机构,根据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和职能分类并根据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分工和开展相关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增强成就感和主观幸福感。

(三)培养辅导员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个体对其所从事职业好坏标准的判断,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它指挥个体的职业行为、态度、习惯和思维方式。良好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幸福感建立的指向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良好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辅导员个体始终坚守“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基准,而且“传道”为先、为上,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它需要辅导员超越“安身立命”的层面,将自身的职业看成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在为这个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在培养良好价值观的过程中,辅导员个体道德情感的养成是基础。因为维持辅导员职业化的最大动力还是来自于辅导员内在的情感需求和道德鞭策,主要表现为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正是这种爱与责任感促使辅导员不断完善自我,以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对辅导员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正是由这种爱所积聚起来的职业信念,为辅导员职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无穷力量。当然,道德情感的养成不是天然的,要求辅导员在学习的基础上,反省道德自我的不足,然后通过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四)建立辅导员职业心理预警机制

心理辅导的感受篇9

【关键词】移情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1.移情理论之“移情”的内涵分析研究

“移情”这一概念,最早来自希腊语“pathos”,意指类似痛苦的深刻而强烈的情感。到了1909年,铁坎纳把它翻译为“empathy”,意为能够用心灵去感受他人的情结果情感。铁坎纳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去看到他人的情感,同时也能用自身的心灵去感受到他人内心的情感,这就是他所说的“移情”。“移情”其实又被认为与同情、同理性、感情移入、情感共鸣等相类似。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和侧重点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认识,所以对“移情”的界定也就不同。随着移情研究的深人和心理学研究综合倾向的兴起,“情绪和认知”成为心理学家们对“移情”进行研究的新视觉。他们认为,在移情的产生过程中,认知和情绪其实是一体的,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共同构成“移情”活动,共同决定着移情的性质、强度、方式和内容。首先,情绪要以有认知为前提,要感受他人情感往往要求要拥有推断他人情绪状态的认知能力;同时,感受他人情感也成为拥有推断他人情绪状态认知能力的意义所在。现代移情研究的代表霍夫曼把移情定义为:对知觉到他人情绪体验的一种设身处地的情绪反应,或认为移情是由于从他人的立场出发对他人内在的状态的认知而产生的一种对他人的情绪体验。[1]在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从主客观两方面对“移情”进行分析,从主观上讲是个体对他人处境的感同身受,从客观上是一种理解及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体验,总的来说就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

移情的目的是为了双方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移情早已被借鉴于伦理学、教育学之中,以促进道德观念的形成、健康心理的保持、教育效果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虽早已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设身处地的理解受教育者”等体现移情的理念,有“观察体验法”等体现移情的方法,但移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却没明确提出。

2.移情理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移情理论不同于传统的教育理论,它是以平等理念为依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的教育新思路,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2.1“移情”有助于建立师生互信链

在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把“移情”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有助于建立师生互信链,提高辅导员工作有效性。学生是需要被信任的,辅导员要懂得与学生实现对应角色的心理换位,通过谈话、观察了解学生的状态、境况,设身处地感学生之所感,以判定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行为的根源,使学生的“信任需要”得到尊重和满足,师生互信链因此而建立。这种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改变了用制度强制管理学生的模式,使学生更能欣然接受各种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2“移情”有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又因内心世界掺和了主观因素而变得复杂,也具有潜隐性。因此,教育者如果不了解受教育者复杂和潜隐的内心,科学、正确的教育判断和决策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良好德育效果的获得了。通过移情,教育者把自己置身于受教育者的位置上,知觉、体验、分享受教育者的情感,明白受教育者的喜怒哀乐,了解受教育者的爱憎悲欢,搜集受教育者的思想信息、心理信息,并据此分析其思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能避免主观臆断,减少德育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2]

2.3“移情”有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久性

传统的“说教”教育管理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大学生特别是“90”后大学生了,有个性、独立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说教”只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理论和实践证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更能让学生接受。辅导员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上,感受他们的情感,理解他们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学会理解、接受、宽容他人,拥有“移情”的能力,进而实现持久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循环。

3.有效运用移情理论

3.1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辅导员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条件是自己得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合格的辅导员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知识以对是非、善恶、美丑和各种人际关系等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唯有如此,辅导员在面对大学生追求进步的热情时,才能因势利导,才能保护好、引导好,也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在移情过程中向被教育者传递正面信息。

3.2辅导员要掌握正确的移情方法

(1)正确认识移情,培养自身移情能力

辅导员移情体验能力的提高是关键。“完全缺乏移情的人,或移情完全特定化即指向某一或某几个人,在改革社会弊端,辨别是非,表达公共道德义愤或其他任何集体情绪等方面,不但不能立刻实现目标,而且很难成为他人的领导者和鼓动者”。[3]不能理解别人,冷漠不友好的低移情者是做不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要想很好地去觉知、体会、分享受教育者的情绪、情感,自己就应该首先是个高移情者。移情体验不是被动的感受,它还包含着主体的好恶和追求,是主体的精神追求和自我品质、主观态度和倾向的体现。优秀的辅导员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业务能力,还应该具有“一种‘心灵的流动’及‘移情能力’,”具有积极的、自信的、有为的动态心理和由此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对思想政治教育怀有深厚的感情、高度的激情;既能敏感地去感受对方的内心,又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对方种种错误、偏差甚至是荒谬的想法、过激的行为;不会忽视具体情境作简单的归因推类和主观臆断,不会以情感代替理智,以个人好恶取代原则,能始终坚持应有的原则和立场,用理智调节由于对他人情感过于敏感而体验到的负性情绪,调动起全部人格因素,使用其全部生活经验、人生境界等,以一颗热情、宽容而又客观、公正的心去体会受教育者的心情。

(2)投入“四心”

“四心”即爱心、细心、责任心和宽容心。爱心,即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一颗纯真的爱心。只有如此,辅导员才能真正感学生之所感、想学生之所想,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理解他们的心里、行为及想法。这是辅导员进行“移情”的最基本条件。细心,即辅导员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里情况,并及时地提供帮助。这能使我们的“移情”教育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下去。责任心,即辅导员要爱岗敬业,言传身教,真真切切地用“移情”的方法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这是辅导员做好“移情”工作的根本保证。宽容心,即辅导员要揣怀一颗宽容之心,首先了解学生各种行为、想法的真正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处罚,鼓励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懵懂学生的行为,用心地给予指引方向,正确运用“移情”。

(3)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

移情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心理条件是个体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经验。人的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分,而直接经验对个体的影响更大。根据心理学的解释,每个人都是经验主义的个体,能不能理解别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的直接经验,也就是说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经历,如果有,就更能对他人产生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自我经验的丰富是移情的前提。[4]高校辅导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同时,也要为学生创造丰富经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

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成长的“90”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教育也应该有着时代化的创新形式,作为这一群体最亲近的教育者,辅导员承担着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移情”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高校辅导员要充分理解并运用“移情”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美)马丁·L·霍夫曼著.移情与道德发展[m].杨韶刚,郭本禹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张玲玲.论“移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探索》2003.4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主体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48-53

[4]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8

心理辅导的感受篇10

1、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及影响

随着学校扩招,学生素质普遍下降,加之民办学校招收的是三本和高职高专类学生,自主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相对偏低,管理难度增大。独生子女学生比例上升,自我意识强,团队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差,抗压力能力、抵抗挫折能力低;网络普及对学生影响增加,手机控、游戏族越来越多,这些学生不愿意和人交流,思维方式怪异,不合群;学生家庭贫富差别明显,诚信意识下滑;学生管理队伍整体人员不足,创新意识不足,传统管理模式影响管理工作的进展。

2、传统管理模式的问题及影响

传统民办学校管理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学生仅是被动接受管理和教育,没有自主意识,必须按照学校管理模式学习和生活。这种管理模式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压制了学生的创新观念。另外学生管理人员也只能按照学校预先设定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进行管理,不能发挥个人能动,创新理念,形成有效的新型管理思路。

二、运用情感因素,创新学生管理的举措

运用情感管理,有利于建立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是一个个信任环组成的信任链条。建立情感管理,能够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强,不愿意接受约束和管理,容易冲动激发矛盾,心理狭隘,不会体谅别人。如果融入情感管理,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了辅导员这样的管理者,也就接受了辅导员对自己的管理和教育。教育成效就会增大,就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以下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运用情感管理,创新学生管理的举措:

1、改变传统管理理念,进行情感教育学习

传统教育管理者对学生专业学习、生活和心理不闻不问或问之甚少,学校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管理者教条宣教。感教育要求管理者有一定的心理知识,能够体察学生心理动态,为情感教育奠定基础。管理者可以通过自学形式学习相关请安教育的书籍,也可以通过学校集中培训学习情感教育知识,更可以通过提升学历掌握更高层次的情感教育专业知识。

2、要正确地运用情感激励学生

当客观事物符合学生需要时,学生就能很高兴地接受,产生愉快、欢乐的情感,反之就会抵抗,产生犹豫、沮丧的消极情感。所以,当学生取得成绩或者获得小小的成就,辅导员要多给予鼓励、肯定和赞美。学生则会认为辅导员理解自己、肯定自己。当学生受挫、犯错或者举步不前时,多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犹豫的原因,解开心结,鼓励学生战胜自己。慢慢地,学生认为辅导员与自己同喜同乐,相互信任关系慢慢就建立起来。

3、充分运用网络工具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传统师生沟通大多面对面进行,缺乏及时性。网络普及后,学生之间都流行微博、微信和QQ,很多学生在自己的微信上传输自己的心理感受,希望自己的朋友关注和理解。如果辅导员是学生微信的关注对象,并且能在自己受挫时鼓励,取得成绩时表扬,学生会很欣慰。另外,辅导员也可以通过这种平台,经常、转载正能量的信息,影响关注自己的学生,达到教化的目的。

4、坚持民主管理,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

首先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虽然是接受教育者,但他们也是独立意义上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管理者首先要想到尊重他们,不挖苦学生,不冷落学生,更不贬损学生;其次,管理者要充分的信任自己的学生,信任是师生之间建立密切关系的纽带,管理者只有信任了学生,学生才能信任老师,相互信任是管理的前提,基于这种信任关系,辅导员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理念;在涉及学生管理问题上,要民主、公平、公开,让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理解。比如在国家奖助学金、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评选上,程序合规,公正透明,当选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评选的同学也能感受到自己投票的意义。

5、管理者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从情感上让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