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9:24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篇1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1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2011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其中三年级五班学生48份,三年级一班10份,三年级二班学生10份,三年级三班学生10份,三年四班学生10份,三年级六班10份。收回98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3.5%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着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

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为:卡通、漫画;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着;自然科学;学习辅导资料;科幻小说。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卡片或摘抄的仅占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11.0%;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62.3%;其他方式占12.5%。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影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这类漫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着、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影视比泛泛“看”书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着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

4、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的占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30.6%;根据家长要求选择的占18.4%。主要体现在:

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

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

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

不喜欢与人交流。小学生在一起不大喜欢谈论名着,与家长交流体会课外阅读心得的有35.9%;不交流或偶尔交流占到64.1%;。由此看来,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的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大,最适宜熏陶学生阅读能力的家庭未能提供相应的环境,于是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必然是逮到哪本是哪本,完全跟着感觉走。

纯粹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为了在作文时或讨论发言时,引几句名言,背几联古诗,露一露,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种人读书往往不大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也难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为了作文,只读习作。有些同学读课外书,主要就是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全国获奖作文集》一类的书,以为读这种书帮助最大,可以直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计算是人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文字符号世界、发展智慧和提高素质的三大基石。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阅读为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积累、传递与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道德、智慧等精神价值的继承、拓展、提升、弘扬建立了丰功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才能摆脱“学生腔”,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成熟。然而,在信息如潮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的时代,阅读这种与文字文化同龄的原始认知方式是否因其费时耗力的特点而落伍于信息社会匆匆的时代的步伐便需要“离休”静养或退出历史舞台呢?

答案是否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一种与文字文化相始终的人类保持与发展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方式。阅读之于文化,犹如行走之于生活。虽然现代人有舒适快捷的代步方式,但步行绝不可少,否则生命便失去许多意义与自由。阅读缺乏或阅读减少,热衷于时尚杂志、卡通漫画故事,因而疏远文学名着;热衷流行音乐、港台影视而冷漠书刊。长此以往,基础文化素质赖以发展的阅读渠道萎缩,必然造成提供“营养”的文化知识的不足,进而导致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下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阅读退化,不仅是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的减少,也不仅是课外对文学名着的冷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与认知核心和精髓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审美的失却!而这才是课外阅读问题的危机的实质所在,是民族基础文化素质退化的根源,也是青少年阅读退化现象的最大隐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课外阅读氛围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采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而顺其自然,或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课外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和伦理道德关系,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因此,家长在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与学校保持和谐一致。

(1)召开家长会,邀请班级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于引导孩子阅读书籍的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设立图书角、办有关读书的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把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监督。

相信,学校、家庭二者应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地去关心、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2

一、活动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发现,现在课外书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在小区中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我根据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喜欢阅读?(2)你在读课外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平时读的课外书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类的书?(4)课外书的来源?

1、小学生喜不喜欢课外书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95%的同学选择了喜欢读课外书,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语文成绩极差的。“为什么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大部分是“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其实,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也能像语文、数学书一样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把学习比做吃饭,语文、数学等学校里学习的科目是主食,课外阅读应该是副食了,我们难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课外阅读这一“副食”吗?

2、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小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热播的电视剧如数家珍,但是有益的课外书却甚少。有37%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45%的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里基本没有书,有书的同学也反应家中大多是幼儿读物及小学生作文、奥数之类的教辅用书。从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

3、课外书来源渠道

从我的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的占40%,同学相互借的占30%,家长买的占21%,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9%。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上进行有益的指导。大部分同学的课外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与同学处借的。但是,学校图书馆书籍也有限。同学互相借书,往往属于口袋书,没有多大好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学们对课外书的涉猎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科普读物、报刊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65%,诗歌占5%,科普读物占10%,报刊杂志占20%。从阅读情况来看,小说类偏多,占总量的65%。同学们的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我认为小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论

我们由于种.种原因,阅读习惯到六年级还没有养成,甚至出现不喜欢阅读的现象。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只靠教科书是不行的,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我们与时代同步,让我们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3

一、调查目的

现代媒体虽然已经非常发达,但文献仍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阅读也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小学三年级171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法。利用晨会,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利用课间,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三)调查内容:

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自编相应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如:你喜欢读课外书吗?你喜欢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你经常读课外书吗?你每天读多少时间的课外书?你父母赞同你买课外书吗?双休日你去图书馆看书吗?你不能去图书馆看书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自创书香班级以来,同学们已基本养成了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但也不得不看到,学生还并没有真正与课外书交上朋友。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经调查发现他们情愿在课余时间做游戏,看动画片。部分家长并不同意给孩子买课外书。更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还有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一部分学生只喜欢看漫画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四、调查反思。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自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以来,虽然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已有所好转,但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点燃兴趣火花,激发阅读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激趣法。小学生非常爱看电视,听故事。可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活动体验法。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吸引注意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只有导之以法,学生阅读起来才能如鱼得水,顺风行船。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1、读一读。孩子的好奇心十分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借阅最感兴趣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图书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无半点重负的潜意识

中,不知不觉得爱上了课外书籍。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细心的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课外书。

2、划一划。在爱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符号划出自认为优美的词句,欣赏、诵读、学生乐而为之,效果不错。

3、查一查。怎么知道学生所划词句是否美呢?可以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来检查,教师加以评判后,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换书本,读别人已划出的妙词佳句。这样做,学生鉴别优美词句的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4、摘一摘。字词句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两个最感兴趣的词句,做到边抄边读。这样即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又能渗透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5、评一评。对于小孩子来说,表扬,奖励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可在学习园地中开辟好词佳句栏,每周贴换一次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搜集到的精美词句,并对他们的积累给予评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语言成果的舞台,其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都会逐步提高。

6、讲一讲。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可专门进行讲故事比赛、演讲会等。比赛时,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先讲已读过的故事,再根据所提供的图画让他们编故事,还可以戴着头饰分角色自编自演故事等。这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拓展阅读量,积累知识。

1.推荐书籍,引导课外阅读。课内外结合,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学习了课文《陶罐和铁罐》,老师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里面还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学习了《丑小鸭》,我们便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样课内外结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对读书乐在其中。

2.建立图书角,借阅书籍。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贡献出2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给每本图书编号,打印好目录,放在图书架上。制定借阅制度,自己制作图书借阅证,每周评选出借阅图书最多的小读者。当然图书的内容都要教师好好把关,既要健康又要文学性强。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

3.美文交流,提高认识。每天的10分钟晨会时间,老师可选择精彩内容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进行交流。可以评论朗读者的朗读水平,可以说自己的感想,可以交流文章的写法,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的同时,提升每个孩子的思想认识。

总之,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书香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好少年。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4

一、调查时间:20____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小学______个学生

四、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五、调查情况分析。

1、调查中有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6、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哈里波特》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注意方法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4.给足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5.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开展读书活动。继续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做摘记才去读书的。要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当然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视具体情况来采用具体方法。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5

俗话说得好: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书是有着丰富知识的海洋。小学生都爱看书,但他们都爱看些什么样的书呢?课外书帮助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通过这几期同学们业余看书的情况的观察,最后做了一个大概的总结:

我们班上的喜欢看童话和漫画类图书的学生占大多数,而看科普知识类和历史类的人数较少。

从同学们的每次阅读时间来看,有部分同学,十分喜爱看书,平均每天都看一小时以上的书,但有些同学,对书是并不感兴趣。

从同学们的看书感受来看,同学们都认为看书能取得快乐,能从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写作业、玩耍,在这里,我建议老师可以给我们布置适量的作业,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让我们在书中找到快乐,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篇2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提高读写能力,扩大学生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志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较为全面了解掌握XX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特点,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更好地对课题有效研究,特对XX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分析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XX小学四至六年级共46名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时间

2014年11月18日----19日。

三、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

内容共收录15个不同类型的问题,题型及结果如下。

1、你喜欢阅读吗?

a、非常喜欢26人占56%

B、一般19人占41%

C、不喜欢1人占2%

2、你在什么情况下阅读课外书?

a、主动阅读39人占84%

B、老师要求4人占9%

C、家长监督3人占7%

3、你最喜欢的课外书籍是

a、漫画3人占7%

B、童话故事7人占15%

C、科幻故事19人占41%

D、神话故事17人占37%

4、你每天用多少时间阅读课外书?

a、一小时以上10人占21%

B、40分钟14人占31%

C、30分钟19人占41%

D、15分钟3人占7%

5、你阅读书籍来源有哪些?

a、购买34人占74%

B、向同学借8人占17%

C、交换4人占9%

6、你觉得阅读给你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a、提高语文成绩7人占15%

B、打发时间、消遣娱乐2人占5%

C、丰富自己的知识26人占56%

D、没感觉说不清11人占24%

7、你读课外书时喜欢

a、摘抄好词佳句24人占52%

B、写读后感6人占14

C、圈圈点点,写批注5人占10%

D、随意地看看11人占24%

8、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你是

a、查字典30人占65%

B、请教他人10人占21%

C、不管它,跳过去6人占14%

9、如果你向父母提出购买一些课外阅读书刊,你觉得他们会承受的价格是多少?

a、20元以下14人占31%

B、20到50元24人占52%

C、50到100元3人占7%

D、100元以上5人占10%

10、我一个学期大约读课外书

a、2本13人占28%

B、3本7人占15%

C、4本12人占26%

D、5本或以上14人占31%

11、在阅读中你感觉快乐吗?

a、快乐41人占90%

B、不快乐

C、说不清5人占10%

12、如果在学校专门增设一门阅读课,你会接受吗?

a、会43人占93%

B、不会3人占7%

13、你们老师每天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吗?

a、每天都布置14人占31%

B、有时布置22人占48%

C、不布置10人占21%

14、写出一部或几部你知道的文学作品的名字,你读过它们妈?

15、在你读过的这些作品中,哪个人物让你难忘,请写出它们的名字。四

四、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份。我们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相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学生阅读行为习惯尚需培养,选读物类单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阅读。开始由句、段到篇的阅读。这时的阅读习贯,仅限于兴趣,并且选读物类单一。随着学龄增加逐步全面阅读。因此,选择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从调查结果看却不容乐观。第1题:“喜欢阅读”的26人,占56%;第2题:“主动阅读”的39人,占85%;第3题,读“童话故事”的7人,占15%,“科幻故事”的19人。而读“神话故事”的17人,占37%,占的比例较大。学生所选课外读物类别比较单一,“科幻与神话”接近,各占一半。这对促进学生志向形成、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说明学生在选择图书上,还需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正确引导。我们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阅读面。天文、地理、历史、科普、

文学等,都应有阅读。这样学生阅读面才能更广。

{二}、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还不够。

第4题:“你每天用多少时间阅读课外书的”调查中,每天用一小时以上10人,占21%,每天40分钟14人,占31%。每天30分钟19人,占41%。每天15分钟3人,占7%。没有用足够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说明小学生的阅读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

{三}、学生对科学的阅读方法掌握不够

从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书籍来源于购买,34人,占74%,没有互相交流读书感受的习惯;阅读所带来的好处,虽“丰富自己知识”,26人,占56%,“提高语文成绩”,7人,占15%,“打发时间”2人,5%。但“没感觉,说不清”,仍有11人。说明没有目的性;第7题中,“摘抄好词佳句”24人,占52%,虽占一点比例,但“写读书笔记”仅6人,占14%。“随意看”11人,占24%。说明阅读时很少有同学写读书笔记,依赖性大;第8题,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而不去查找资料等。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学生对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逐步增强

第9题调查中,家长对课外阅读给予了一定支持,并希望孩子通过课外阅读对孩子有所帮助;第10题看出,学生课外阅读量由年级逐步增加;第11题、12题分别是:“阅读快乐吗?”有41人感到快乐,占90%。接受开设课外阅读课的43人,占93%。这说明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和重视程度,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

{五}、让学生了解更多文学作品、历史人物等

从第14题、第15题看出,发现很多学生对文学作品知之甚少,甚至一知半解。很多同学写出《童话小说》、《故事会》等。部分同学对《神话故事》很感兴趣;在读过的作品中哪些人物难忘,只少数同学写出历史人物、英雄人物、文学巨人、名人等。部分同学写出

并不熟知的青春偶像人名等。

五、对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应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家庭、社会、学校应积极宣传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树立阅读观,把阅读活动渗透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中去。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让课外阅读深入人心。

2、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保证足量阅读。教师应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量。脱离题海战术。阅读精品,以读带写。养成自觉读书动笔的习惯,让学生自己读书、爱读书、扎实读书。

六、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

1、开展校园阅读创建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尽请读书。

2、强化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阅读时注重理解词、句、段、篇,写读书感受等。第二、要重视课外阅读书籍类别的选择。精读那些积极向上,促进志向、励志成才、增长知识的书籍。第三、重视阅读学习品格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努力上进精神,摒弃那些低级庸俗的书籍。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篇3

近年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发现小学高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价值认识不足,甚至有些家长觉得,课外阅读会影响子女的学业成绩,尤其是高段学生面临小学毕业考的情况下,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课内知识就万事大吉。另外,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不够,在课外安排中,电视、电脑等严重冲击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其结果是,学生的课外阅读结果大打折扣。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引领呢?笔者着眼于教学实际,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思考和摸索。

一、有效营造阅读氛围。

首先,安排好课外阅读的时间。“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课外阅读时间的安排有了计划性,也便于教师进行指导。其次,教育学生明确阅读目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语文学习不是为了现在的分数,不是为了应付眼前的考试,而是为了提升语文素养,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要求学生每天要花半小时看看书,记记摘记或写写读后感,目的是慢慢培养学生每天看书的好习惯;

2.在班内张贴爱读书的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设置学习园地、开辟每周读书交流话题、开展读书争星活动等;

3.设立“图书角”。从学校图书室借部分图书,和同学自购图书互相交流相结合,并有图书管理员专门负责;

5.设立“故事课”。每周一节的故事课,给学生讲他们喜欢听的小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6.介绍古代文学家和近代作家曾在小时候博览群书的事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白阅读是使人终生受益的;

7.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重点探讨在家里如何开展课外阅读的问题,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读书的家庭氛围;

8.利用家长学校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可以多带孩子逛逛书店,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在明确了阅读的重要性之后,通过以上手段有效营造阅读的氛围,为开展课外阅读做好铺垫。

二、有效指导阅读方法

真正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能保证阅读的效果,方法得当,阅读的效果才会明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1.课外阅读与“采蜜本”相结合。“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因此,使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感悟,我们形象地把读书笔记称之为“采蜜本”。不间断地摘抄,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能力,这样,学生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与日俱增,为学好语文创造了先决条件。

2.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课外延伸阅读,尽管属于个体行为,是独立完成的,但仍有其共同的目的――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会交流,是很有必要的。笔者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分层次地收集材料、汇总信息,结合思想教育、故事课等环节,让学生汇报个人阅读情况、交流心得体会,使课外阅读延伸到作文日常教学,以实现课外阅读的最大价值。

3.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的指导阅读方法。“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对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充分了解,关注他们阅读心理,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如对部分优秀同学,推荐散文化、哲理性的读物,对一些阅读能力一般的男生,推荐较轻松的充满童趣的系列读物,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适当的写一写小散文、小诗歌。针对学情差异,有的放矢的做好阅读教学的指导工作,努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式,选好符合自己口味的阅读材料,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自我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三、有效评估阅读成果

对阅读的结果进行评估,是必要的,否则,会使我们的阅读疏于管理、流于形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评估:

1.建立评价框架。从整体方面对班级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笔记上的学期阅读进度计划、读书摘记、心得体会文章,并结合平时阅读活动的表现,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等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采用模糊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课外阅读评价形式采用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学生自评、家长补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

2.注重平时抽查。对于班上阅读能力需大幅度提高的学生,多采用平时抽查的方式,因为他们的读书笔记可能存在错误较多、潦草混乱等不符要求的情况,为了让他们养成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所以把关适度从严。在加强指导的前提下,严格把关。

3.阅读展示。在故事课的基础上,开设阅读展示课,让学生汇报展示阅读成果。可以先在小组里展示,然后在班级里面进行“本月阅读之星”的评选。评价时原则上统一标准和客观公正,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多表扬鼓励,以树立其信心。这样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达到评价的目的。广泛调查学生阅读范围、篇目,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是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评价学生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

4.激励性原则。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篇4

调查对象:校本部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项目:课外阅读的目的、时间长短、阅读场所、书籍类型及其范围、阅读书籍来源

问卷情况:功300份,收回289份,有效问卷268份,回收率92.73%。

调查目的:了解我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校园良好读书风气的形成。

内容摘要:

对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是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才的起点和成就事业的沃土。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兴趣系统的研究,有助于高等学校准确及时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状况,以便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兴趣,从而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状况阅读兴趣阅读目的

调查单位分布:分布基本均衡

学院年级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合计

能源1112111044

信电1214111249

管理91312640

文法9991340

外文1411171153

体育108131142

合计65677363268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课外阅读的状况:

本次调查涉及大学生的整个课外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丰富多彩,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按次序排列分别为:课外阅读65%、网上冲浪62%、体育活动59%、观看影视58%、玩25%、其他(2%)。本次调查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范围是书籍、报纸和杂志,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就是阅读!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对课外阅读有较高热情,对课外阅读持积极态度。

其直观图如下:

表一:

情况网上冲浪体育活动课外阅读观看影视其他

人数1671596817515618

比例62%59%25%65%58%2%

上网和课外阅读是大学生打发业余时间最常用的方法,我们从其他调查结果了解到,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把网络用于学习的只占较小的比重,而用于聊天和玩游戏的所占比重最大.我们走进网吧和学校机房的时候就会获得一些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应接不暇的是奇迹-传奇-大话西游等网络贵族游戏和如CS等硬盘游戏,以及嘟嘟嘟的QQ铃声。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应该感到幸运---课外阅读者比网上冲浪者高出三个百分点,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提高了很多,对自己的前景不如以前那么自信,知道怎么才能增加自己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的筹码,切身感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修养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逐渐多了几分成熟,少了一些冲动和急噪,开始用审视的目光看待未来。令人欣慰的是,作为理工类院校的矿业大学,有阅读习惯的人占总人数的94%,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尤其是在阅读类型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

大学生课外阅读类型(表二:)

情况专业辅导文学类外语计算机其他合计

人数251612755268

比例(%)9.3360.0710.0720.52100

文学类书籍的阅读者要远多与其他如专业辅导、外语计算机等,达到60.07%,如果在人文类院校,这并不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但在以煤炭专业为主导的矿大,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这里缺少纵向比较的数据),作为文科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安慰,因为这写数据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学校又多了一些人文气息,已经在向真正的综合类院校转变,不必担心一个崇尚学术自由和学术交流的人文学者在这里找不到知音和“敌人”。但是这里又存在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课外阅读的结构是否合理的情况,大学生都对文学特别青睐,而对专业课的学习却不够重视,容易出现对什么都了解除了自己的专业的怪现象。

每天课外阅读所花时间(表三:)

情况1小时以内2小时3小时3小时以上合计

人数124943416268

比例(%)46.2735.0712.695.97100

月阅读量(表四:)

情况0本1-2本3-4本4本以上合计

组中值01.53.54.5

人数111348142268

比例(%)4.149.6329.8519.42100

从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在时间上:46.27%的学生每天花1小时左右的时间作课外阅读,35.07%的学生花2小时,12.69%的学生花3小时,5.97%的学生花3小时以上的时间。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81.34%,超过两小时的仅占18.66%,说明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因为大学还是相别于高中的,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从时间上看,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

在阅读量上:没月不搞课外阅读的仅占4.1%,有49.63%的人每月读1.5本,29.85%的学生每月读3.5本。而每月读4.5本的占了19.42%。从阅读两上暴露的问题则更加明显:每月阅读量在1.5本以内占53.73%,在3.5本以上的仅占49.27%,在业余时间很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重状况,不管怎样也不算是合理。所以虽然矿大的人文气氛有所改善,但总体上还是不够理想,与以文科为主导的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状况:

从表二:大学生课外阅读类型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较偏爱文学类(60.07%),外语计算机次之(10.07%),专业辅导仅9.33%,其他20.52%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差异

类型年级专业辅导类文学类外语计算机类其他合计

一年级24081565

二年级14451464

三年级729101359

四年级322121552

从年级看,大一大学生专业辅导类占课外阅读的3.08%,文学类占61.54%,外语计算机占12.31%;大二:专业辅导1.56%,文学类68.75%,外语计算机类7.81%;大三学生:

专业辅导11.86%,文学49.15%,外语计算机16.95%;大四:专业辅导类5.77%,文学类42.31%,外语计算机类23.08%。对于不如同的年级,同学的阅读状况并不一样,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外读物,其中文学类的读物大二是高峰,然后呈递减的趋势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分析

课外阅读兴趣,是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兴趣之一,占总人数的65%,这也是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群体的主要特征。调查发现,文学书籍(主要是小说)依然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同时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文学类书籍以其思想性和批判性的风格,非常适合大学生的阅读心理(也适合更多的大众),因此成为了大学生首选的阅读刊物。造成大学生低年级和高年级阅读兴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比较差,学术水准较低,专业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因而对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的课外读物难以产生兴趣,只能把阅读兴趣主要放在消遣、娱乐性的读物上。

三、大学生的阅读动机

情况陶冶情操拓展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考分其他

人数15021763919

比例(%)55.9780.9723.513.367.09

55.97%大学生的阅读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80.97%是为了拓展知识,指导实践也占了25.31%,而为了提高考分的仅占3.36%。这说明在课外阅读中,人们的功利意识并不是太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考分,拿到学分,在考试中可以不“挂”,而是上升到一个高度,即为了自身发展,提高自己的素质,全面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格,也是为了指导自己的学习,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同时,也是为了调节机械的专业学习,获取专业以外的知识,养成合理的习惯,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学类读物更受大学生的欢迎了。从大学生的阅读动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专业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没有课外阅读的调节和补充,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是不可想象的。

三、总结:

(1)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本次调查表明在课外阅读兴趣等方面,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虽然在调查中,我们知道的是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比较偏爱,但这并不能掩盖阅读的多样化倾向,大学生注重从多方面去发展提高自己,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2)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

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视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也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篇5

以2012年宁德十中初中各年段(抽样)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及英语成绩调查情况为例,调查结果如下:

上述抽样调查虽然不能够完全代表英语课外阅读的情况,但基本上初步反映出,初中阶段学习课外阅读情况。一是能够每天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总体不多,初一最差,初二、初三有所改观。二是使用工具书的情况比较好,这主要是当前初中能够接触到的,可以使用的工具相对多些,除传统的字典查阅外,还有电脑、手机等工具。三是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够主动做好阅读笔记、开展质难问疑等习惯的学生基本上在一半左右。四是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量都没有达到《课标》要求,其中,一半多点能够落实目标要求的75%;小部分人能够完成要求,小部分基本没有课外阅读。五是课外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试卷阅读题的得分。

习惯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一种非智力的,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因此,英语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养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易入手,感受体验,建立英语阅读习惯的心理动机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由小学升入中学,刚开始觉得一切都是新鲜、新奇的,这也是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最初、最佳时期。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英语课外语阅读的意识,建立条件反射,为英语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养成打下第一个桩基。如,从开学的第一节,教师就明确介绍如何开展英语学习,并要求学生针对新课,每天安排时间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同时,安排一定量的课外读物,并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并在随后的几周过程中,不断地提醒学生保持这种行为。由于学生从小学生开始,基本上都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进入初中后,学生很自然地接受这项行为。此时,学生受词汇量的制约,所选择的英语读物还是尽量考虑简单的、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乐趣的为主。因此,在最初阶段,这个时间段可以是几周,也可以是半个学期,实施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在内容上不必求多求深,在目标上不必求高求全,只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并能够每天坚持即可。其目的主要是为通过外在的环境刺激,引起学生定向行为,并能满足这种需求,即建立阅读情感,感知阅读乐趣,形成学习动机。

二、围绕教材,定时督促,保持英语课外阅读行为的习惯训练

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外力作用,不断驱动内在需求,通过日积月累,形成有目标倾向的自控力和意志力。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将最初的短时间内建立的阅读兴趣,及时转入长期的行为,以达到英语阅读行为的自愿、自觉目标。

1.指导学生围绕教材开展课外阅读。教材是以话题为主线编写的,教材中阅读材料的信息量有限。而课外阅读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定受到读物的难度、趣味度等方面的制约,常常会因难止步。因此,完全放开,由学生自行自主开展阅读并不现实。通常情况下,根据每个单元的话题内容,除了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外,更多是根据话题内容来引导学生自己在课后通过查阅英文报纸、杂志、简易英文小说、英语辅导书等,甚至是网络上的阅读资料,去查阅相关材料,以此来拓展课外阅读。如,在授课仁爱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个话题“自行车很受欢迎”时,围绕这个话题内容,我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这几个方面的材料:①为什么自行车很受欢迎,它有什么有优、缺点?②阅读一些有关自行车的交通事故报道。③收集交通标志及其意义,查阅有关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方面的文章。④阅读有关世界著名自行车赛的情况及著名自行车手的事迹等。⑤阅读一些身残志坚的英雄人物事迹等。

2.督促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阅读习惯的养成,必须持之以恒,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尽量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想方设法让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并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是课外阅读习惯养成中最难把握,也是必须要把握的一个重点环节。如,依照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每年平均课外阅读量约为五万词,一年约为52周,那么每周基本上需要阅读1000个词的材料,也就是每天基本上要阅读150个词的材料。然而,由于课外阅读是在课堂以外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选择学习的材料并不一致,并且常常会因其他科课业紧张情况、节假日冲击等,导致进度不一致,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还会因个体差异、能力水平等影响,感觉到课外阅读是一种负担,最终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本人认为,从每个学期开始,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阅读规划。比如,帮助学生建立课外阅读量化记录卡,以一周为时间周期,每周由学生自行安排阅读,一周一反馈,内容主要包括:课外阅读主题、阅读内容、数量(词量)、材料来源、新生词汇、疑难问题等。同时,教师在设置进度时,在初一阶段,每周至少完成500~600个词左右的课外阅读量。从初二开始,则逐步加大阅读量,适当增加一些难度,提出每周至少800~1000词的课外阅读量。教师根据学生交上来的记录卡记录情况,既可心及时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引导与辅导,又可以使学生教师的督促下,帮助学生控制自己的阅读行为,锻炼学生阅读的意志力。

三、解难释疑,循序渐进,借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的好习惯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还必须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来支撑。也就是说,课外阅读必须得到课堂教学的支持,并伴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而深入。因此,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借助教材中阅读材料标明的本节课重点渗透的一个个主要阅读技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把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如:课堂提问,这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问题,将本节所要传授的阅读技巧渗透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利用师生交流互动,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偏差,既不要让学生出现囫囵吞枣、漫不经心,为单纯的完成课外阅读任务而阅读,也不应让学生咬文嚼字,蜗牛上树,影响阅读的速度。

四、搭建平台,调动热情,不断巩固英语课外阅读的习惯行为

任何一种习惯在没有牢固的情况下,总是需要及时给予加强与巩固,尤其是在阅读习惯培养的初期。阅读习惯的巩固与阅读结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阅读结果能够得到肯定和强化,就容易调动学生内在情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提高愉悦度,保持良性循环,反之,则会不断引发厌恶与负担的情感,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失去课外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积极搭建各类平台,不断激发和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1.积极鼓励,及时表扬。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能够落实课外阅读的学生,教师就及时给予肯定,那怕只言片语的表扬,都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激情。这项简单的方法对一些学困生的鼓励作用尤为重要。

2.才艺表现,展示成果。教师通过适时组织课外活动,如,通过举办英语阅读竞赛、英语讲故事比赛、英语小小话剧表演等让学生展示才艺,使学生将阅读的成效得以充分展现出来,增强自豪感。

3.交流讨论,相互促进。教室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际的场所,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如,针对某一话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围绕话题内容展开阅读讨论和交流,这样一来,全班同学都全部参与阅读的讨论交流活动,这对于一些不太愿意阅读的学生来说,通过参加阅读讨论小组的活动,可以轻易地让他们置身于提高阅读的活动中,在小组的互动下,诱发了课外阅读的热情;而阅读的“高手们”,则有了更强的阅读欲望,因为大家都希望在小组讨论交流互动中能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篇6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现状;新课改;对策;语文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了不同年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保证他们在交流时有话可讲,写作时有词可写,语文素质进一步提升。但是,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处于一个尴尬的情况,社会、学校、教师、家长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一直无法完成指标。笔者为了有效推进《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整体推进的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更好研究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而进行长达一个星期的问卷调查,本校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态度,结果如下:

37%的小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表示喜欢,25.6%的小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表示不喜欢也不讨厌,37.4%的小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表示了明显的不喜欢。由此可见,大多数小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其实,小学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语文基础建设时,对语文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还间接影响到班级的阅读环境。二是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一般只是简单进行阅读,既不动笔进行摘记,也不动脑进行思考,根本起不到丰富阅读量的作用。三是小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多数选择阅读故事书,对文学类、科技类、生活类等书籍置之不理,十分不利于学生扩大阅读面。四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学生只专注于从电视或电脑获取信息,大大减少了课外书本阅读的时间。五是阅读目的不明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但有的学生却是为了功利而阅读,严重曲解了阅读目的。

二、解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问题的有效策略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丰富导读模式,让学生慢慢地喜欢上语文课外阅读,从而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

1.设疑诱读,激发学生好奇心

设疑诱读法一般应用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设置意想不到的悬念,从而引起小学生对文章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读《鲁宾孙漂流记》时,可先讲述故事开头:内心渴望航海的鲁宾孙,前几次出海都平安归来,后来有一次出海时遇到风暴,船上所有人都遭遇了不幸,唯有他一人存活,并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屿上,一直养尊处优的鲁宾逊将如何生活下去?面对食物匮乏、野兽泛滥的孤岛该何去何从?还有,故事主要告诉我们怎么样的一种精神?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

2.精彩片段赏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一般缺乏耐心,对于一些文字过多的名著,他们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从名著中选取一段优美的章节或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情节,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名著讲述的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举两得。例如,《水浒传》中最经典的章节是《武松打虎》,教师就可以截取该章节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示范朗读,一边用肢体展示,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导学生乐学,培养阅读兴趣。

3.竞赛促读,提高阅读能力

竞赛促读法是最能调动小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诗歌朗诵、三分钟速读等竞赛活动。教师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要求学生竞赛朗读。这个竞读,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分别代表两个小组的同学,还可以以打擂的方式进行挑战性竞赛阅读……通过这些竞赛阅读的方式可以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和表现欲,同时促进学生之间阅读经验的交流,从而达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目的。

总之,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务必引导学生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的课外阅读量,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篇7

那怎样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有效评价呢?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链接课堂评一评

很多老师在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以后,基本上不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监控,也不对阅读效果进行必要的考查。因此,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比较认真,有的学生相对马虎。这样一来,其中部分学生不能达到预设的阅读效果。教师也难以知道孩子真实的课外阅读状态。但是,学生对课外阅读过的书,一般情况下。仅仅是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简单了解中,对课外书中的知识仅仅“理解”,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方面,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而这些则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的重要标尺。因此,将课外阅读链接到课内阅读,以情节提问、人物点评等练习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并且进行关联性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我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候,提前一段时间,给学生推荐《水浒传》的阅读。对《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特点,有个初步的了解。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时候,向学生提问:你了解林冲吗?文中有个词语“发配”,什么意思?《水浒传》林冲为什么被发配到沧州?你认为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学完了课文的时候,可以问问学生:还有很多的人物没有在这篇课文中出现,你怎么评价他们?这样一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到评而有据。

二、链接个性评一评

与课内阅读一样,很多老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的时候,总是参照“齐步走”的标准,为每一个学生提出的要求总是整齐划一,全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习任务的整齐划一的同时,教师往往将对学生课外阅读过程和效果的评价,置于同一个标尺之下。这样一来,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完成老师的课外阅读任务非常轻松,在他们的心中,只要完成老师的阅读任务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学生,不管老师怎么布置,不管提出多么低的阅读要求,他们依然不想完成,依旧是一有机会不读,就觉得非常快乐。

笔者以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得到教师充分关注,并且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别,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知识和能力的发展速度才会更快。学生之所以有不一样的表现,缘于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实行个性评价。教师在评价全班课外阅读的时候,关注整体固然重要,但是更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根据学生不一样的阅读速度,不一样的阅读兴趣,不一样的阅读效果,从知识、能力和语感这几个不同的维度,制定出个性化的分层指标。这样一来,阅读能力相对滞后的学生在课外读物面前不会望而却步。而阅读水平高的学生,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以分层的弹性评价促使每一个学生收获更好的课外阅读生成。

三、链接发展评一评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个反复的过程。因此,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展的状态也需要有个发展性的动态评价。但是,很多的老师习惯于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粗暴的横向比较,全然丢失了“发展”这一评价关键词。这样,很容易形成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过早地定性评价,缺失对孩子的阅读能力的目标期待。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篇8

(1)激发阅读兴趣,了解阅读策略

首先,教师给学生介绍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到开展课外阅读可以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有助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读什么,怎样读,接受哪一种观点,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自主地选择。学生从课内学习步入课外阅读,就好像关在房间摆弄玩具的小孩跨出房门走进了大自然。

其次,教师给学生介绍国内外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最新进展情况。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再次,通过开设课外阅读讲座,举办课外阅读报告会,一方面让学生开阔了阅读的知识视野,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课外阅读的策略:制定阅读计划、构建阅读结构、循序渐进、打好阅读基础、选择课外读物、调动阅读情绪、做好读书笔记、利用工具书等。

(2)选择课外阅读读物,教给学生选择方法

阅读最忌乱翻乱看。别林斯基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当前社会上各色书刊报纸名目繁多,其中不少书籍文章粗制滥造,内容极不科学,如随意乱翻,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吸收错误的知识。因此课外阅读一定要选取优秀的书刊。课外阅读的读物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学习指导类,这类书与专业学习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其针对性比较强,如《中学生作文大全》《中学生英语指南》以及与各科有关的复习资料等;二是扩展知识类,这类书虽与专业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它能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如《图解当代科技》《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三是历史故事类,这类书能使我们增加历史知识,了解风土人情,如《史记》《资治通鉴》《世纪图志》《千年图志》等;四是文学艺术类,这类书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丰富人的想象力,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性格,培养人的感情,如小说、散文、诗歌等;五是生活指导类,这一类书籍能帮助我们增添生活乐趣,如《生活知识大全》《摄影技巧》等。为了巩固专业,我们可选择学习指导方面的书;为了丰富课外生活,我们可选择文艺类或生活类的书;为了拓宽知识面,我们可选择故事类和知识类的书。

(3)制定阅读计划,实施阅读活动

在选择了阅读读物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自己的阅读计划。阅读计划内容包括:课外阅读名称、课外阅读目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课外阅读内容、实施步骤及安排、课外阅读的预期成果、参考资料等。学生自己拿出阅读设计方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力,根据阅读要求、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设想;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设想,充分讨论,相互启发、补充、修改和完善。

阅读方案设计较为合理后,学生开始从事阅读活动。首先,各个阅读小组应聘请阅读指导老师,以获得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学校要给予一定的时间保证,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便于各个小组进行课外阅读。其次阅读时要做好比较详细的阅读记录,最终汇总成为阅读成果。

(4)处理阅读结果,撰写阅读报告

对于获得的阅读成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综合、总结,提取有用的资料作为阅读报告写作的材料。最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阅读报告。阅读报告包括课外阅读的提出、课外阅读的过程、读书的数量、读书的种类、书籍的来源、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困难、课外阅读在课余所占的时间、课外阅读的书目以及最喜欢的书目、课外阅读的感受、效果、课外阅读结论和自评总结等几部分。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篇9

一、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读书的兴趣,是学生阅读走向深层的前提。如果学生对整个读书活动缺乏一定的兴趣,参与活动只能停留在表层,特别是在升学考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活动时间难以保障,必然会影响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读书活动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二、解决好书的问题

首先,与家长达成共识,开学初给所有的家长写一封信,告诉他们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同时附上教育部推荐的一些中外书籍的目录及自己向学生推荐的一些课外书籍的目录,提倡学生及家长自由购书,有目的、有计划分批购买当前要读的书籍,丰富学生手中的书籍。其次,开展“走进图书馆”或“走进书店”的综合性活动,鼓励学生在图书馆或书店过“周末”。第三,与其他班级建立伙伴关系,互借书籍,实现图书共享。这样学生有了书源,读书的内容在一段时间内也可以达成统一,便于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解决好读的问题

主要以“三课活动”的形式探究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上好“名著导读课”。每一周(或两周)选取一部名著或其中一个章节进行赏读,目的使学生正确、深入地把握名著的内涵,领会作者的精神实质。其次,上好“读书方法指导课”。多数学生缺少阅读文学作品的良好方法,读书活动难有好的效果,教师选取作品作为实例,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读书方法,明确读什么、怎么读、读后做些什么事等,必要时进行示范,展示教师品读的过程及读后成果,规范学生正确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第三,上好“读书活动展示课”。课堂上开展读书会活动,每两周安排一次,一个学期安排七次左右。教师事先制定计划,确定读书会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读书计划表在学期初交给全班学生,让学生明确本学期必读的书有哪几部及读书会活动的具体时间等,便于学生提早借阅,在本学期读书会开展之前,把相关书本读完,并做好读书会上要展示的内容、发言等准备工作,开展读书会交流,畅谈各自的读书体会和感想,展示各自读书积累和成果,分享他人的读书乐趣和思想等。活动时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全班集体活动,可以由学生组织分小组进行活动,也可以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单独进行活动等。

四、延伸读书内涵

学生开展读书会后,组织小组内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把每个学生的读后感、读书会散记、交流时的精彩发言、读书日记、摘抄等分小组摘录下来编辑成手抄报,并对每一期的读书会活动分小组打分(包括读书会的组织、交流时的发言、手抄报的编辑等情况)。班内小组间进行评比,期末在班内或校内公开展示小组的活动成果及评比结果。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内结合读书的实际情况开展朗读赛。展示读书日记、编演作品剧等活动。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仅仅在于读书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和成果之中,还在互相交流过程中的所得到的收获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深层化。

五、跟踪读书活动的过程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篇10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语言学家吕淑湘认为,每个人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和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比例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及其重要性

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表明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发展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语文学科的范畴,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启迪智慧,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受地域、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的程度不同,课外阅读兴趣的实现程度存在一定差距,这显然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笔者对一所农村小学调查发现,学校对语文教学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方法的指导,致使老师花费大量时间,教学的效果却不明显。该校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普遍不好,阅读兴趣不高,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在语文学习中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他们喜欢写作文,但是由于词汇量贫乏,写出来的作文不是语言不通顺、有错别字,就是内容经常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一)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11%的小学生在双休日读课外书,剩下的89%的学生做其它事情,其中有62%的学生在家看电视或者玩游戏。通过提出“你读课外书是谁的要求”这个问题,是要了解学生读课外书的真正原因和学生对课外书的态度。结果75%的学生回答读课外是家长、老师的要求;仅有19%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读书的。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匮乏

学生阅读的书籍中作文选、故事书、漫画书占87%,而纯文学和科普类的书籍只占13%左右;家庭藏书量在二十本以内的仅占32%,还有13%的学生家庭藏书在十本以内。有的家庭,尤其是贫困的家庭,孩子除了教材以外再也找不到一本可读的书。课外阅读的资源不仅在数量上匮乏,而且在质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没有保障

调查显示,有35%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为0;坚持每天读课外书1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16%左右;在回答“你每天都读课外书吗”的问题时,有35%的学生每天不读课外书。很显然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足。

(四)小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对于阅读的方式,仅有26%的学生是认真的读完整本书,42%的学生只是随便翻翻;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写读后感仅有7%,不做任何标记的竟有23%。从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对策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造成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语文老师是有一定责任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的学好语文。只有语文老师明确了目标,转变了思想观念,才有可能去重视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才有可能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还要注意与家长保持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只要是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的去做,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

(二)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

要让学生有好书读,要保证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新课标中提到,教师和家长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建立班级图书角

语文老师可发动本班级所有老师每人捐助或借给班级一定数量的图书,教师也可发动学生大范围搜集课外书籍,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级图书角并在班上张贴推荐的理由,定期更换一次,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2.做好家长工作

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等机会,经常向家长宣传阅读课外书的好处,建议家长为学生选购图书范围要广:如文学、自然科学、历史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不要局限于作文书,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书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可以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使每位家长所购买的书尽量少而精,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孩子看更多的书。

3.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等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需要的图书。如:低年级可以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等。同时,选择的读物要配合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各科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结合教材,指导课外阅读,这样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当学生还沉浸在对小女孩悲惨命运无限同情时,可引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集》;教完《少年闰土》,可以“中年闰土又是怎样的呢?”一问,引导学生去读《故乡》等。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外书的推荐工作,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课外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