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辅导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9:20

学生心理辅导制度篇1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心理状态心理素质

1.大学辅导员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大学辅导员,在高校中担任重要角色,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本职工作是否顺利完成。不健康的心理,会影响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甚至会给学生传递比较大的负能量,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心理,会影响自身的长期发展。

2.大学辅导员存在的心理问题

2.1严重的焦虑的心理

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出现严重的焦虑心理,影响着工作效率。一些年轻的辅导员,顾虑现在经济情况和未来的经济支撑压力,难免出现很严重的焦虑。在这种情绪影响下,很多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出现休息不好,容易疲劳,情绪容易变化。在一所高校,如果辅导员队伍里面出现过多的焦虑情绪,会影响到该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

2.2有较强的自卑感

高校辅导员,虽然是在大学里面工作,表面上看来是比较体面的工作,但是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始终有着较强心理自卑感。因为高校人才比较多,不管教师学术队伍,还是学生队伍,到处都是优秀的人才。辅导员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圈子,由于个人的资质较浅,难免出现自卑心理。在面对一大堆学术强的教授老师们,辅导员认为自己的工作低人一等。在面对学历高的博士学生,辅导员会感觉自己学历连学生不如,也会感觉到在学生面前没有信心。在面对高校的领导和管理者,辅导员会觉得自己的职位是高校里面最低的,最一线的员工。

2.3容易抱怨、发牢骚

现在高校的辅导员,工作中有过多抱怨和发牢骚。高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会抱怨工作压力大、事情多、工资低、住房条件差。甚至,个别辅导员抱怨学生难教有个性,难沟通。年轻的辅导员,还会抱怨领导管理不够人性。一些高校辅导员,经常在班会课堂上学生发牢骚,也有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微信、微博、QQ上进行发泄,这样的方式会误导学生,给学生传递负面情绪和能力,长期下去会把负能量在校园传开。

2.4辅导员容易出现迷茫和困惑心理

很大部分辅导员,当初选择进高校,并不是喜欢辅导员工作,而是喜欢高校这个环境,想通过辅导员进行过渡到教师的岗位。可是由于高校的教师编制比较紧缺,真正能够从辅导岗位转成专业教师的屈指可数。个别高校出现辅导员“做了十年辅导员,还是辅导员”,感觉工作那么长时间,职位没有改变,职称没有多大变化。一些高校辅导员,当初进入学校的时候,由于学历问题不能转教师,想通过进修学历后转成教师,但是等到这批辅导员进修拿到高学历后,专业教师的编制已经饱满。因此,高校辅导员容易出现迷茫和困惑心理。

2.5高校辅导员容易出现职业疲倦

“职业倦怠症”是指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热情和积极性,这种职业病会降低工作的效率。作为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是对各个班级进行管理,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处理大量的文件性工作。一些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有做学生的职业导师,甚至要担任学生宿舍管理员。对于一些辅导员,工作时间长了,觉得这样的工作很没有意义,每天上班就像机器人一样,久而久之出现职业疲倦,工作没有热情。有个别辅导员甚至与学校沟通的时候,出现不耐烦的情绪。领导交代的任务,效率低下,一拖再拖。

2.6高校辅导员出现消极的态度

一些高校辅导员,对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比较消极。作为辅导员,经常遇到各种困难,尤其是学生的问题,要乐观坚强面对。但是现实中很多高校辅导员,对于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总是闷闷不乐,消极对待。也有个别大学辅导员,由于私人生活的一些挫折,出现自我堕落的情况,这样的消极的态度,不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个别辅导员自身性格的问题,情绪总是出现持续低落、郁郁寡欢、悲观厌世,不愿意和人交往,自我评价比较低,长期这样容易出现抑郁症。

3导致高校辅导员心理问题的原因

3.1辅导员个人原因

很多时候,辅导员的心理问题都是个人原因导致。一些高校辅导员,性格内向敏感,不善于人交际。工作中,总是喜欢独自做事,没有团队精神,遇到困惑和困难只能自己面对,久而久之,负面情绪积累越多,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另外也有个别辅导员心态不好,凡事都是往不好的方面去想,容易出现消极态度。遇到一些收入待遇差距的问题,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现象。对于私人的事情,不能很成熟理智处理好,私人情绪影响工作态度。

也有辅导员因为工作缺乏经验,对学生管理缺乏经验,年纪轻、工作阅历少、理论功底薄,科研能力差、心理准备不足是很多年轻辅导员存在的弱点。在实际工作中,繁琐的工作与自身的不足,导致自身在学生心中没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威信,影响工作的成效。

3.3高压的工作

高校辅导员,通常身兼多职,工作职责范围很广。通常一个辅导员,要负责几百个学生管理工作,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几年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辅导员负责。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党团建设、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工作,还要负责学校的一些奖罚执行、突发事件处理,一些高校的辅导员甚至有“招生任务”和“就业任务”,甚至要担任宿舍管理员,管理学生起居问题。一些高校辅导员,还要协助教授和教师准备各种材料,主要是一些繁杂的事情,包括复印教学资料、试卷等,甚至一些高校辅导员要帮教授充饭卡和充话费的事情。可以说,辅导员工作是24小时在线,一直处于紧张的应急状态。总得来说,千头万绪、琐事较多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没有较高应变能力和处理事情能力,会造成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

3.3辅导员自尊和地位问题

一直以来,辅导员在大学里面没有得到普遍的尊重。很多辅导员,没有得到学校领导领导的认可,在很多学校领导心中,辅导员只是处理繁杂事情的一线员工,认为辅导是没有技术含量和科研能力的职位。在教授和教师们心中,辅导员只是一个处理文件打杂的员工,是一个没有任何学术的职工。在学生心中,辅导员只是负责他们班级管理的人,没有当辅导员是老师,一些学生心里面根本看不起高校辅导员。另外,从社会公众眼中,高校主要教师和学生,没有听过辅导员这个角色,很多人不能理解辅导员的意义和存在价值。总得来说,辅导员的意义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

3.4待遇和福利问题

这个是影响辅导员心理问题的因素。高校辅导员,仅仅靠基本工资和考核工资组成。另外,高校不是营利性企业,所以没有所谓的利润分红之类的。在高校里面,辅导员没有科研工作,也没有什么课题经费补贴。其他福利方面,过节费和年终奖,辅导员也会比普通教授和教师都会低。所以待遇和福利,在高校里面,辅导员是比较低的,这种状态会引起很多辅导员心理的不平衡。

高校编制,也是影响辅导员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一些高校,由于编制有限,对于很多辅导员用工都是采用合同制的形式,合同制的用工工资和待遇就更加低,采用合同管理,很不稳定。辅导员在高校工作多年,没有拿下编制,心理状态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5科研和课题原因

现在高校的辅导员学历比较高,甚至出现很多博士辅导员。这批高学历辅导员,一方面做好本职工作的时候,也想参与相关的科研和学术课题讨论,这样没有将多年的知识浪费。但是一些高校,科研项目和学术课题有限,很多教授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忙碌,不适合搞科研,所以都将他们排除在课题之外。这样对学术和科研感兴趣的辅导员,就感觉岗位很无味,久而久之,影响到高学历的辅导员的心理。

3.6高校制度、文化的影响

高校的制度也会影响到辅导员的心理状态,比如高校的《辅导员日常工作管理制度》,个别高校对辅导员的规定比较多,条条框框的制度会个别年轻辅导员感到压抑。同时,高校的竞争机制和职称评审机制的不完善,让许多辅导员心理不舒服。辅导员办公条件不好,辅导员要处理大量的事情,条件跟不上会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进度,有些辅导员迫于条件不足要加班完成任务。高校制度和文化也会影响到辅导员的心理状态,一些高校制度过于严谨或者松散,对辅导员的管理太苛刻,长期下去辅导员会畏惧高校的苛刻制度。同时高校的文化也会影响到辅导员情绪,一些高校工作环境弥漫着浓厚的金钱色彩,让一些年轻的辅导员感觉很疲惫。

3.7高校学生的素质

现在高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一些高校的学生纪律比较松散,而且性格比较执拗,难于沟通。辅导员在处理相关的事情,会遇到一些学生不配合的现象。学生心理素质低,也会增加辅导员心理承受压力。个别学生感情生活的受挫心理较弱,这样会增加辅导员的焦虑和担忧。

4高校如何改善辅导员心理健康状态

4.1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学校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却忽视了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很多学校,认为辅导员已经是成年人,不会存在所谓心理问题。恰是因为学校的忽视,才会让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要坚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关注,在制度上,可以完善辅导员心理咨询的问题,安排时间给辅导员做心理咨询和辅导,及时发现辅导员的心理问题,争取在早期的时候解决。另外,作为高校领导,要多点关心辅导员,经常问候辅导员,了解辅导员的心情,乐于倾听辅导员的心声,收集辅导员的建议和意见。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辅导员,领导更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多点包容他们身上的不足。

4.2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

辅导员工作比较繁杂,事情比较多,没有比较好的工作环境,会影响到做事的效率。因此,学校应该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比如尽量给辅导员配备手提电脑,办公室要配有打印机、传真机。在人员方面,尽量给每位辅导员配备一位助理,协助辅导员处理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工作轻松了,心理状况自然变好。对于在学校住宿的辅导员,提供优越的住宿环境,让辅导员住的舒服,生活质量提高了,身心健康指数自然也上升了。

4.3提高辅导员的待遇与福利水平

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对辅导员的管理,另一方面要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和福利水平。除了在基本工资上提高待遇外,还要增加辅导员工作的奖金。比如月度奖金、季度奖金、年度奖金,通过物质上的鼓励,让辅导员的工作幸福指数上升,心理健康指数也会上升。设置有挑战的工资结构,让辅导员有激情去争取,这样可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4.4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

个别辅导员感觉在岗位上没有得到进步及学到重要的东西。因此高校可以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邀请一些优秀专家和优秀辅导员召开讲座,分享做学生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让年轻的辅导员学习到更多的学习管理经验。给辅导员提供更多进修机会,比如学历进修报销学费,技能进修报销费用,鼓励辅导员不断进修、不断学习,增加工作的满足感觉。

4.5完善辅导员的晋升机制和职称制度

要改善辅导员的心理状况,还要完善辅导员的晋升机制和职称制度。学校应该给辅导员提供各种晋升的道路,行政方向、教学方向等,让辅导员努力工作,大胆去竞争。避免一辈子当辅导员的情况,让辅导员感觉到高校舞台也很大。同时要完善职称制度,职称是一个辅导员进步的标签。高校要为辅导员提供评职称的机会,比如辅导员参评助教、讲师等,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让辅导员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

4.6组织辅导员外出旅游和活动

为了丰富员工的活动生活,放松辅导员的心情,高校可以组织辅导员外出旅游和活动。旅游,可以让辅导员得到放松和休息,组织辅导员参加各种户外拓展的活动,锻炼辅导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辅导员的坚强的心智。

结束语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状态变化较快,作为高校除了要重视,更要发现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同时要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去改善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让辅导员有健康的心理,最后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冠森,王燕.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2(06)

[2]张加亮.对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2(08)

学生心理辅导制度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尴尬;政策;应对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高校招生大扩招以及高校数量,大部分的省(部)属中专学校和部分中职学校扩建与整合,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而这些学校原先管理学生的班主任制度也改变为更适合高校学生特点的辅导员制度。普通高等院校辅导员遭遇的“职业尴尬”同样降临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身上,且具有新的特点。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尴尬

㈠工作广、任务重。第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辅导员被誉为高校校园稳定的“定海神针”,是教学秩序的“监测仪器”。辅导员工作的职责范围包括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文体、社会实践、就业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高校中承担的工作职责最多,工作范围最广,做的事情最杂,工作时间最长的岗位。辅导员具有“双重身份”,既要承担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又要做好学生的事务管理工作。同时,辅导员又不能不像专任教师那样承担着确定和稳定的课程教学和研究,也不可能像行政机关管理干部那样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其岗位出现的临时性、突击性工作,如家常便饭,已成常态化。比如,某个学生深夜突发疾病,需要立刻送医院;某个学生寝室被盗,同寝室室友相互怀疑,乱成一锅粥时,等等。此刻,都需要辅导员立刻顶上去。辅导员俗称“学生的高级保姆”,在高职院校尤其如此。第二,高职院校辅导员所带的学生比例较高,严重超过教育部1:200的规定,超过1:400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学生工作多样性、具体性的特点决定了辅导员经常要加班加点工作,全天候服务于学生工作之中,以至于辅导员除了睡觉时间是自己的,其他时间都是学生的。

㈡收入低、待遇差。高职院校的专职辅导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在职在编人员,另一类为人事制人员。第一,在职在编人员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人事制人员的工资则更低。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都不需要坐班,其收入除了正常的工资收入外,还能从科研奖励、著书立说、利用业余时间在外代课等方面获得收入。而由于工作性质和相关的规定与要求,辅导员必须天天坐班,还要经常值班,其既无科研项目,又不能从事第二职业,只能获得国家和单位的分配,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工资待遇显著低于同期毕业的专职教师。辅导员工作的特点虽然决定了辅导员经常需要加班工作,但是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未把辅导员的额外劳动纳入津贴范畴,也没有加班费,一味强调辅导员的奉献,忽视了辅导员的待遇和感受。人事制辅导员的工资待遇则更低。这直接导致了人事制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较差,留不住人。第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困难。国家相关文件规定辅导员采取双线晋升的政策,即享受行政级别的晋升及教师职称系列的晋升。但是政策的规定和政策的执行存在较大的差距,各省高职院校的执行力度也完全不同,行政级别晋升的出口较窄,僧多粥少,不能解决大部分辅导员的晋升问题,有的高职院校由于行政级别职数的限制,甚至规定辅导员不按行政级别晋升,此路不通。通过专业技术出口晋升,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相比明显处于劣势,辅导员平时工作量大,使他们无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科研活动,因此在评定职称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因科研成果少,没有兼课或兼课学时不足,而影响了职称评定,从客观上进一步降低了辅导员队伍的待遇水平。

㈢身份缺、地位低。第一,由于辅导员在职称上评定困难,使得辅导员个人发展存在一定局限,不能像专业教师那样从讲师做起发展成为副教授、教授,干十年辅导员也只能是一位老辅导员,辅导员对自己的身份缺乏认同感。人事制辅导员对自己的身份认同甚至出现贬低倾向,大部分的人事制辅导员没有把辅导员工作当成自己的终身职业,而只是当成一个跳板,骑马找马,工作极不稳定。第二,一些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认可度也不高,由于学生自身的局限性,他们不能完全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作用,辅导员的悉心教导常常遭遇学生的逆反对抗。第三,当下的价值评估体系对学术论文、学术成果认可度很高,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师轻辅导(员)的观念根深蒂固,辅导员的成果只能说是带过了几茬学生而已,其成就是隐形的、长久的。其工作成效和成果缺乏显示度和公认度,学生工作相比起学术研究、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来,社会认可度不高。

㈣心理屈、危机起。第一,在职在编辅导员来自学生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危机,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量工作内容远远超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辅导员,超负荷的工作量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压力。繁琐的工作使得辅导员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某些工作得不到学生的支持与理解,甚至出现对抗情绪,导致辅导员的心理压力进一步扩大。第二,人事制辅导员因与在职在编辅导员同岗同工不同酬带来的额外巨大心理压力,一方面是待遇的差距过大,另一方面编外辅导员因体制原因不能和编内辅导员一样得到晋升机会。第三,经常性的加班值班,也会导致辅导员来自家庭方面的责任和情感负担。第四,辅导员的身份认同感缺失,社会不待见,学生不认可,自我不认同,实际政策不鼓励,均加剧了辅导员的心理压力。

㈤路坎坷、前景忧。国家鼓励高校辅导员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但是辅导员的“出路”、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和辅导员工作的事业感、成就感等问题成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发展的障碍。多数高职院校未建立起辅导员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的政策保障,或仅规定辅导员禁止转岗,对辅导员的“出路”问题思考不足。辅导员的发展平台搭建不起来,发展前景不确定,导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辅导员岗位也被认为是高校“最没有前途”的岗位,一个关系着学生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岗位,得此“殊荣”,尴尬之极!发展态势很囧!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良性发展的政策应对

㈠明确定位,分清职责。目前,辅导员在办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各高职院校从思想上已有充分的认识,各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并通过制定《辅导员职能职责条例》,明确有关领导部门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确定辅导员的工作要求。通过责任的明确界定,强化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做到条块分明、责任清晰,切实解决尽量避免把学生的一切事情都推给辅导员的现象。同时,要增加高职院校辅导员编制,降低高职院校辅导员师生比。这样做一方面降低了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辅导员能够从繁重琐碎的工作中适度解放出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创新辅导员工作思路,增进师生的沟通与理解。

㈡政策倾斜,提高收入。解决辅导员的收人待遇,关键要靠政策。第一,加快解决人事制辅导员编制的步伐,通过体制解决人事制辅导员的身份问题,从而解决其收入问题。在编制不能一步解决或编制不够的情况下,要尽快提高人事制辅导员的工资水平,基本实现辅导员的同岗同工同酬。第二,制定辅导员的薪资倾斜政策,规定辅导员的岗位工资标准要高于一般的行政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标准,进一步细化、量化辅导员工作,强化辅导员的绩效工资,使辅导员的工作量与其收入成正比,多劳多得,并对考核中表现突出的辅导员给以物质奖励及评优鼓励。第三,要建立专项津贴,根据量化标准与实际情况,对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无私奉献予以适当补偿,逐步减少并最终杜绝辅导员无偿加班和值班等现象。

㈢单独设立辅导员晋升政策。辅导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建议实施单独序列,与专职教师区别对待。辅导员的工作量大,科研精力与专职教师不对称,在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上与专职教师同一标准显然处于劣势。因此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新的专门针对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标准,在坚持公平的原则下,体现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和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在另一方面,拓宽辅导员行政晋升的途径,切实解决辅导员的前途问题。在政策上予以规定,凡是与学生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岗位晋升,必须有一定年限的辅导员工作经历和辅导员科研能力,搭建优秀辅导员的施展平台,变“最没有前途”为“星光大道”,增强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吸引力。同时建议考虑,实行辅导员职级制。所谓辅导员职级制,即把辅导员工作由低至高设立1至5级岗位,3级辅导员相当于副教授级别,享受相同待遇,5级辅导员则等同博导级别。也可以考虑辅导员的专业职称走政工序列的路子。辅导员评上政工师或高级政工师就享受讲师或副教授的待遇,实际上许多高校已经实施这一政策。这样,辅导员职级制与专业职称晋升和行政职称晋升形成互补,形成辅导员晋升的高速列车。单独设立辅导员晋升的政策能够抵消辅导员缺乏身份认同感的尴尬,增添辅导员身份的自豪感,使辅导员工作不再只是一种过渡性工作,也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使辅导员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做,能够大大增强辅导员职业的吸引力,大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稳定性、积极性与主动性。

㈣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各行各业工作的压力增大,有心理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也不例外。长期以来高校缺乏对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的意识,在着重强调辅导员奉献意识的同时忽视了辅导员因工作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危机。因此各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在各项工作中要突出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淡化工作压力和学生逆反带给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其次,要拓展辅导员心理压力宣泄渠道,定期举办分管领导召开的座谈会和拓展训练、郊游等等。分管领导座谈会的主旨是倾听辅导员在工作遇到的难题,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解决难题。拓展训练的主旨是舒缓辅导员紧张的工作状态,放松心境。也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辅导员去郊外踏踏青,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拥抱大自然,放飞自己的心情。这样一个倾听一个转移,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就能得到合理的宣泄。再次,建立心理危机特例转岗机制。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的辅导员,不适合继续留在辅导员岗位工作,经鉴定应主动予以转岗,并做好后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政策是根本,落实是关键,各高职院校只有以人为本,切切实实地关心辅导员,实实在在地帮助辅导员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冲破辅导员的职业尴尬;只有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才能保障辅导员的各项权益;只有在体制、机制上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才能使辅导员工作有奔头、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真正让辅导员这一岗位成为在高职院校受人尊敬,有为青年利于作为,有志之士乐于奉献终身的职业。

【参考文献】

[1]程德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应对[J].思想政治研究,2009(1)

学生心理辅导制度篇3

摘要:新媒体的深度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由此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有效运作也受到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对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及运作模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朋辈辅导;队伍建设;运作模式

自网络媒体诞生以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俨然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1]大学生是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最广泛的群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身心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学生心理辅导特别是朋辈心理辅导也随之受到影响。

所谓朋辈心理辅导就是由经过一定短期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人提供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这种辅导也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2-3]受助者和辅导员多为年龄相当的同学或者朋友。高校朋辈辅导员本身就是学生,是学校里最贴近同学生活的群体。相似的思维方式、生活状态和成长经历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发挥辅导作用。朋辈心理辅导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并且非常有效的辅导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大学生心理与生活发生着急剧变化,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高校需要重新构建朋辈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以促使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朋辈心理辅导队伍运作模式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多分属于学生工作体系,采取专兼结合的工作体制。通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类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提供心理咨询等工作。除了专业咨询外,高校还会结合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让政治辅导员兼职心理辅导,在招聘辅导员时也会适当招募心理学专业人才,形成学校与院系两级的辅导体系。这两者对大学生提供的心理辅导难免呈现上下关系。而呈现平行关系的心理辅导工作则需要大学生朋辈辅导员。朋辈辅导员的招募通常以个人兴趣为主,再通过培训使其具有应付简单心理问题的能力,并作为最贴近学生的群体发挥简单心理辅导、心理隐患观察、与专业心理辅导员联络等作用。此外,多数高校在学生入学后,还会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处于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也在积极探索并建立适应网络常态化的队伍及运作模式。新媒体下最显著的现象就是网络平台膨胀。网络平台的信息传递具有快捷、大众、隐匿等特点,其在朋辈心理辅导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个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都有自己专门的网站,发挥宣传、咨询、预约、心理测试等功能,并且把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平台和心理辅导结合,QQ、微信、微博等都已作为心理辅导的载体平台。这类平台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避免时间与空间限制,还能避免学生对心理辅导的矛盾心理。对于心理咨询服务,大学生难免存在保守心理,害怕自己的事被别人知道。而传统面对面的辅导模式恰恰是学生的顾虑所在。网络的隐匿性正好消除了这种顾虑。此外,网络还能有助于构建学生心理档案、人员培训等。总的来说,新媒体技术已在朋辈心理辅导的多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新媒体背景下朋辈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

第一,工作体制不健全,专业力量和培训指导缺乏。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缺乏规范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员流失严重。[4]专兼结合的工作体制虽然能保障心理辅导队伍的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能较全面地宣传心理健康和提供简单心理服务,但一遇到重大心理事件,仍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很多高校的心理辅导体系中只有极少数老师能进行专职心理辅导。一所高校甚至只有一个两个,即使是心理学专业的辅导员往往也还承担着其他行政工作,且管理上也未做到绝对的直属关系,难免有所疏忽。而对于学生辅导员来说,如何保证其辅导业务的专业素质也是一个难题。所以,专业人才和培训指导的缺乏使得心理辅导工作的师生配比上存在很大压力,成为高校心理辅导队伍运行中的一大难题。

第二,资金、技术等多元条件的扶持力度不够。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心理健康工作常隶属于学生工作体系,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工作经费,就目前高校整体的资金配比来看难以全方面补给需求。如今,运用新媒体技术支持辅导工作的开展也已成为常态。运用新媒体不仅离不开资金的支撑,也需要技术层面的扶持。所以,如何有效地解决资金、技术等问题是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

第三,“辅导员”意识与监督考核制度欠缺。朋辈辅导员多以个人兴趣为主,自愿报名,再经过培训、考核后产生。朋辈辅导工作需要较强的主动性与自发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辅导员”尤其是高年级朋辈辅导员容易出现懈怠情况,而高校心理辅导机构往往缺乏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因此极易出现朋辈辅导队伍涣散等问题。

第四,新媒体运用空间有待提高。笔者访问了众多高校的心理健康专题网站,也通过关注各高校的微博、微信等平台了解高校心理工作运用网络技术的情况。各高校的心理健康专题网站基本由机构简介、通知公告、时事资讯、相关链接等几部分组成,其他微信、QQ等平台的功能也在逐步开发。可见新媒体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心理辅导工作的效率,尤其在宣传方面做到了快捷化、公众化,而且信息面也更加广泛。但新媒体的运用更多的还停留在表面,在心理辅导中的实际作用还有待提升,比如很多网站的内容丰富,却没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特性。

三、新媒体背景下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

第一,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体系。组织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员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新媒体技术运用等培训,建立较为系统、专业的培训体系。朋辈心理辅导员需要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既能提供服务,又能准确定位,确保自身不被受助者的情绪影响。既要求能很好地共情,但又不能移情,要尽量避免和受助人有工作以外的牵连。[2]对非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问题识别、辅导能力,并及时与心理辅导老师保持密切沟通。除了专业技能培训外,人员选拔也十分重要。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科学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5]辅导人员要充分尊重他人隐私,约束自己,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掌握和有效反馈受助者信息,发挥辅导作用。

第二,建立选拔、资格认定、监督及奖励制度。朋辈辅导员的选拔通常建立在个人兴趣之上,同时结合资格认定和考核。在成为正式“辅导员”前,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必不可少。培训之后也要采取适当的资格考核措施,比如,基础心理知识考试、现场咨询检验等。即使是正式的“辅导员”,也要制定后续培训与阶段性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心理辅导的专业技能。除了资格考核与监督制度,还应当制定适当的奖励制度,促进“辅导员”积极主动性。

第三,准确定位,加大扶持力度。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及运作需要获得学校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资金,加强心理辅导队伍培训进修力度等。学校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增加人力、物力、技术等支持,才能更好地促进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建设和有效运作。

第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新媒体平台体系。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可以利用新媒体快捷方便的特点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建立网络化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提高辅导质量。当然,光是建立平台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让学生参与互动,学会利用这类资源。朋辈心理辅导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受到传统思维束缚,所以这种互动性的增强取决于学生对于心理辅导的意识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朋辈辅导员要通过网络新媒体转变学生观念,不断提升其心理健康意识。

第五,多方协作配合,善用社会资源[6]。无论是从专业团队建设的角度,还是从运行经费的角度来看,有效利用社会优势资源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校外专业人士参与辅导工作不仅能有效缓解辅导压力,还能促进交流,利于朋辈辅导员提升专业技能。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应用更加普遍的大背景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与运作模式也逐渐向多层次、多平台、全覆盖的模式转变。整体而言,尽管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及其运作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朋辈心理辅导拥有传统辅导所不具有的优势。随着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和运作模式的不断改进,一定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4(7):71-89.

[2]杨思帆“.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效能性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132-134.

[3]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2003(9):65-68.

[4]张喜川.浅析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存在的问题[J].科技资讯,2010(18):216.

[5]范洪涛,葛阳阳.发挥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1):129-130.

学生心理辅导制度篇4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现状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一、探讨辅导职业压力的意义

(一)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是维护高职院校辅导员身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身心健康是当代辅导员实施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思想教育不仅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最基层,他们自身心理素质则不仅影响工作的绩效,更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辅导员面临的心理压力以职业压力为主,过度的职业压力对辅导员本身产生了许多消极作用,但成功有效的压力应对会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二)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是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生活益友、人生导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就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现状而言,在政治素养、敬业精神、个人品德上是比较过硬的,但在驾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上与现实要求差距较大,辅导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本领恐慌”的职业压力。

(三)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学生的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联系最密切,是学生工作最基层、最直接的实施者,辅导员能够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解答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而辅导员本身的职业认同度、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了思想教育作用于学生的效果。探讨辅导员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有助于提高思想教育的正影响,促进合格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辅导员职业压力现状

(一)从辅导员性质上看

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的要求来看,辅导员工作性质不能等同于体力劳动,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脑力劳动,它是辅导员根据职责和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开展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二)从辅导员认同度上看

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教育人、培养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过程。而高职院校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难教育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溺爱或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包容性差,责任心,感恩意识缺乏,他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以已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理解辅导员所作工作,甚至将对外界或机制的不满转嫁到辅导员身上,对辅导工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辅导员精神累、身体累、心理累,认同度偏低,成就感缺乏。

三、学校采取有力的保障,建立内部组织调适系统

(一)改进学校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系统管理模式

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是直接学生的最基层,涉及到与学生相关的所有事宜,如助学贷款、学生奖助学金的发放、学生后勤保障、学生财务安全、学生教材、学生学籍注册、学生技能测试、学生体检、学生活动、学生组织发展等,学生工作不可避免的将与主控相关处室部门发生联系。而高校的主体中重要的一环便是学生,明晰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以学生为重心,建立处室部门工作与学生评议相结合的评价,优化部门职责,制定主控机构处室的评价体系,减轻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的压力,进一步构建和谐高效的系统管理模式。

(二)实施人本主义关怀,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员发展政策

1.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辅导员保障机制

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建立有效的辅导员保障机制,系统全面地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应全面落实两个《意见》,学校就辅导员的录用条件、构成、队伍管理、工作职责、待遇、培养、转岗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辅导员工作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并落到实处,提高辅导员的地位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开展岗前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建立辅导员业绩考评制度、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学校可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年限、工作业绩、个人特长和特点,通过正当的途径和制度,做好专职辅导员的分流换岗工作。

2.实施人本关怀,构建辅导员精神家园

辅导员队伍趋于年轻化,大多从一个学校走向另一所学校,辅导员年轻,但同样要承担多重角色,辅导员要恋爱成家、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等,因此在辅导员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同r,更加注重精神的需要,工作的认同感,事业的成就感,领导的关心、支持,学生的理解认同等都会让他们得到精神的最大慰藉。我们在关注辅导员成长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我们需要培养和引导那些缺乏生活信念的辅导员形成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在激烈竞争的时代,承受辅导员工作中的各种压力,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态度,增强自我心理调控能力。

3.建立辅导员心理咨询机制,提供有效的职业和心理辅导

学校有必要建立辅导员心理咨询系统,积极采取措施缓解辅导员心理压力。给辅导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测试或咨询,组织相关的交流和研讨,帮助辅导员调整认识,学会调节情绪和压力的方法,增加让辅导员转移、宣泄压力的途径,提高教育和管理的能力,保持健康的心态,从而更有效地缓解辅导员职业压力。

4.开展压力管理教育,提高辅导员主动应对压力能力

①有针对性开展多方面的压力管理的教育。首先,将辅导员在职业过程中向他们介绍可能遇到的各种压力情境,以便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在遇到压力时不至于措手不及。其次,将压力管理的有关知识和技巧教给辅导员,使得辅导员在上岗初期就有充分的面对压力的心理准备。

学生心理辅导制度篇5

辅导员工作价值体系重构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价值被低估了,这个判断是本文研究的出发论点。高校辅导员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相当于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社区与辅导员有着极大的相似点。社区处于城市管理的第一线,直接面临着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百姓关心的现实问题,社区管理更是直接作用于百姓实际的管理,然而社区却没有足够的财力和权力,社区工作往往处于最低层级。这就是社区的矛盾和问题的关键,那么高校的辅导员恰恰如社区一样,处于高校管理的最前线,却没有足够的自主性和发挥性,完全是高校规章制度的活体证明,教务处的传话筒以及各种通知的集散地。高校辅导员的困境与社区管理的困境是一样的,缺少良好的待遇保障、缺少良好的职业前景,按照当前我国各高校的惯例,辅导员的编制性质往往是合同制的、通过短期聘用而产生的雇佣关系,即便是存在事业编制的辅导员,其职业前景也仅仅是向团委发展,从而走入到学校的管理层级。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与实际地位的不想符合,直接造成了辅导员价值被低估,制约了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未来高校教学与行政体制的发展离不开辅导员的作用,更离不开辅导员的参与支持,更加重视和挖掘辅导员的价值与潜力是未来高校教学与行政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高校辅导员制度产生于1953年的清华大学,至今已有60年。辅导员制度自产生以来,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初衷来看,当时我们国家的建设已经从政治建设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的学校内部许多的工作都是有学生干部来承担的。高校的工作量十分庞杂和巨大,学生干部单单承担学校的行政工作就已经不堪重负。为了让学生干部从大量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辅导员工作中一直遇到的问题是事务工作过多,影响他们做好思想工作,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统一组织全校各方面的力量,合理分工,各部门都支持辅导员作好思想政治工作。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学校成立了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学生工作,这一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每个系开始抽调辅导员来承担相应的工作,至此,辅导员制度正式确立。我们仅仅从当时的政治辅导员所承担的工作就能看出,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包括:学生党组织的建设、学生骨干培养和团支部与班集体建设、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好“个别人”的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的事务性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水平,等等。

60年间,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1961年:这个时期辅导员制度处于萌芽与创立阶段。由于建国后,我国的主要建设集中于国家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政治是所有社会活动的核心,政治教育更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重点。为了更为深入的将政治教育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间,仅仅靠专业老师的教育机制是无法完成的,政治辅导员制度便开始萌芽,经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申请,于1952年进行试点,1953年正式确立实行。在清华北大的带动下,各大高校开始广泛推广政治辅导员制度,并不断扩大辅导员的职能,只到1961年,中央下达正式文件要求全国各高校实行辅导员制度,标志着辅导员制度在我国的政治确立与执行;第二个阶段是1966年~1976年,十年对高校的破坏是全面性的,这其中自然包括辅导员制度。尤其是对思想政治的利用,让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声誉和形象遭到严重破坏;第三个阶段是1976年~2004年,高校辅导员制度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从制度建设方面越来越成熟。从197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文件恢复了高校的辅导员制度开始,政治教育开始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转变,直到进入90年代中期,高校辅导员的职能开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职能内容突破了政治的范畴,心理、政工、规划、帮困等等行政发展职能开始加入到高校辅导员制度当中,这个时期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变化说明了高校职能的变化,高校更加官僚化和行政化。2004年更是出台了文件,正式拓展了辅导员的职能;第四个阶段是从2004年至今,辅导员在高校教学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逐渐模糊了自身的身份和职能,辅导员在2006年被正式确立为“双重身份”,既是教学的,又是行政的,同时他既不属于教学也不属于行政。辅导员制度实际上处于一种“搁浅”状态,辅导员制度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时期,急需要我们对高校辅导员在当代教育环境下的改革做出调整。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与结构

从政治辅导员到思想政治辅导员到以思想政治辅导为主,兼顾多种辅导的辅导员,再到如今的“保姆型”辅导员,高校辅导员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工作内容一年比一年多,工作地位却一年比一年下降。当今的高校制度环境下,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取决于高校的层级与高校的教学与行政幅度。作为高校行政与教学网络中的一个关键节点,高校辅导员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连接两个网络的重要环节。高校辅导员的上面是一张学校铺设的网络,而下面则是面对学生网络,涉及到的工作内容之广、种类之复杂堪称各个发展阶段之最。由此,我们首先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校方面的工作,第二个方面为学生方面的工作。如果细分的化,一个辅导员所面临的工作可以用幂律来表示,可见其内容的庞大,我们按照学校行政管理的内容划分来简单归纳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高校辅导员起码就有以几个方面的工作:安全工作、档案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工作、行政工作、财务工作、后勤工作、图书工作、课程工作等等。如果从学生的网络角度说,辅导员的工作将会更多,比如学生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情感问题、工作问题、学习问题,等等。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从微观上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思政教育、班级管理、咨询服务。从实际工作中出发,我们看待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中思政教育是辅导员的工作重点,这似乎从1953年以来就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方面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产生困惑最多的,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认真落实好这项工作职能,不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解惑中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重点工作,那么班级管理就可以称之为常态工作了。班级管理被定位为除了学生自身需要管理好的事务以外需要辅导员把握的工作,大致包括班级队伍管理、党团管理、信息管理、日常规范以及其他事务管理几项重点内容。咨询服务工作主要是指辅导员所要肩负起到帮助引导学生工作的职能,主要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生涯辅导。通过三个方面的辅导内容来不断增强辅导员的辅导服务范围,真正的做到给学生的全方面“保姆式”辅导。

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不难分析出其工作的结构,从理论意义上来说,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结构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1),工作重心是思想政治工作,班级管理与咨询服务则等同在两侧,作为辅导员工作的次重点。然而,在当前的实际工作当中,班级管理是高校辅导员通常的工作重点,而咨询服务作为次重点,思想教育次之。尽管本文没有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一结果,但是从经验性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难,这其中深刻地说明了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困境与问题(如图2)。

三、高校辅导员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辅导员到底承担着什么样的作用,当前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是我们重构高校辅导员价值体系的基本出发点。只有掌握了上述内容的真实情况,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解决相关的问题。通过访谈与经验分析,我们的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不论是在与学校间的关系上还是在与学生间的关系上都处于一个十分不起眼、不被重视的地位,然而却承担了与这种地位极不相符的作用,这既是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又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制度存在的根本困境。首先,我们从地位的情况说起。高校辅导员在学校的地位低,从行政层级上来说,高校辅导员是最低级,全校所有的行政系统都可以通过学工处将任务和工作下达给辅导员,并有辅导员完成,从学术角度上说,各个学院的老师和行政职务的官员大多数都具备高学历,而从事辅导员行业的工作人员一般学历较低。从待遇的角度上看,绝大多数辅导员因为没有正式编制,并不是真正的学校员工,故其待遇低。综合三个方面来说,辅导员在学校的地位很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群体自成一派,在面对年龄相仿的辅导员时并不将其放在眼里,因为辅导员仅仅在平时成绩上能够约束一下学生,其他并无厉害冲突。所以在学生的眼里,崇拜的是老师,理解的是自己,看不起的是辅导员,故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地位低。高校辅导员因为没有待遇保障,因为没有学校保护,因为没有高等学历,导致了高校辅导员的地位比较“低”。然而,高校辅导员却在实际的教学与行政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从学校行政的角度上来说,凡是涉及到要在学生中推动的工作,一般都由辅导员这个节点处理,并作为一线直接推动者的身份出现。事无巨细、种类繁多,专职辅导员承担了艰巨的任务,非任劳任怨之人不能干。高校辅导员首先就要掌握一般的行政管理技能,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公文写作技巧,文字综合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思想政治素质、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多项职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来说,辅导员更是以保姆的身份出现,不断的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解决学生在学校事务方面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解决学生在入学或者毕业期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既能够当医生又能够当学生;既能够当老师又能够当护士;既能够当修理工又能够当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十分高。

高校辅导员的高能力要求与所处的低地位不成比例,高校辅导员的高标准与所享受的低待遇不成比例,高校辅导员的高轻度与所享受的关怀不成比例。以上三组矛盾造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体系存在着巨大的漏洞与隐患,高校辅导员长期面临着流动性高、人员素质低、工作能力差的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力高校学习和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已经严重阻碍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是我们必须要直面的问题,同时也体现出了对高校辅导员重新评估、对高校辅导员价值体系重新构建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四、高校辅导员价值的体系与重构

面对高校辅导员当前存在的问题,改革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路径,同时合理评估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给与多重保护和关怀,给与重视与帮扶,让高校辅导员有归属感,让高校辅导员能够安心工作。首先,就是要明确高校辅导员的存在价值。一是从工作方面考虑,高校日常工作离不开辅导员一级的工作人员;二是从学生教育方面,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离不开辅导员的帮助与教育;三是从高校长远教育机制建设的角度,辅导员穿针引线的作用不能忽视。所以,高校辅导员在这三个层面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次,重新评估高校辅导员的现行制度,如果说建国之初,我们可以利用从各系抽调人员以及与学生干部的配合来解决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纽带问题,那么当前依然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改革,既由一部分年轻的行政人员兼任某个班级的辅导员工作。或者正是将专职辅导员纳入到学校编制系统,并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地位,明确考核和晋升的办法,以公务员制度为例建立新的高校辅导员制度。

最后,高校辅导员体系的重构需要打破当前高校的官僚化和行政化定位,只有一个民主的、学术的校园文化才能培养和形成更为优秀的辅导员制度,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土壤,再好的制度建设也会在原有弊端的层层阻隔下最终流于失败。

高校辅导员制度早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机制,是高等院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层级。高度重视辅导员的个人素质,通过将职能与地位的完整匹配来赋予辅导员足够的职业期许,建立一个职位与地位相匹配、工作强度与工资待遇相匹配、工作岗位与工作能力相匹配的合理高校的辅导员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辅导员系统内存在矛盾与问题,为高等院校未来的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建义.高校辅导员专业定位、标准及其达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学生心理辅导制度篇6

一、班级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关注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各大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不少学者也都致力于积极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回顾团体辅导在国外、港台地区及内地的发展,阐释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等内容,研究高校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务应用等方面,表明团体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教育、预防、发展等积极功能,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及有效途径,也是具有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班级团体辅导的涵义

团体辅导,一种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形式,与小组辅导、集体咨询、团体咨询概念相同。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团体服务的理念和方法,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辅导活动。成员通过团体交往互动中的体验、观察、学习来认识自我,获得情感支持,发展良好人际,学习新知识和行为,增强社会适应,促进自我成长。团体辅导具有预防、治疗及发展等功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团体辅导活动主要是用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其主要内容包括适应性问题、人际交往、个人发展与职业选择、情绪管理、青春期辅导等。在主题的选取方面,需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适合该班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大家所共同关心、感兴趣的主题。使用的方法有讨论、情景模拟、体验分享等。班级团体辅导符合团体辅导的范畴,但却有其特点,它是以整个班级的全体学生为对象,不加以筛选,团体人数取决于行政班级人数,规模大小不一,开展班级团体辅导的策划人、实施者、领导者就是班级辅导员,团体性质为心理教育团体。班级团体辅导在辅导员班集体构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危机事件处理等方面可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利用班级团体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优势

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及所处校园环境影响,往往面临一些共同的心理问题,所以大学生集中校园和班级是最适合团体辅导的场所,并且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究其作用而言,主要是促使大学生重建认知体系,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教育,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技巧,促进班级内学生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交往能力,获取社会支持。以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班级团体辅导感染力强,影响广泛。在一个彼此熟悉的、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互动情境下,班级学生可通过团体交互作用,达到相互支持、学习、发展等目的。第二,班级团体辅导费时少、效率高。辅导员选定一个时间,将自己管理的学生集中起来,确定一个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感兴趣的主题,以全班同学为对象进行团体辅导活动,可以节省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及招募筛选同质性成员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第三,团体辅导效果显著、易巩固。班级学生在类似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下进行交往、学习、练习,使在班级团体辅导中思想和行为发生的改变,延伸到团体之外的现实生活中,得到不断的内化和强化。

二、辅导员工作引入班级团体辅导可行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辅导形式,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辅导员职业能力之一。团体辅导本身是一种异于说教生动有趣的,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体验式活动形式及教育方式。第一,成员特征的相似性。班级体和辅导团体这两个团体中,成员都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班级学生在年龄、身心发展阶段、文化水平等方面基本一致,且面临如人际交往、学业压力大、择业就业等共同的需求和问题。第二,辅导员和团体领导者角色的相似性。高校辅导员以学生为本,引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业、人际交往、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通过鼓励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团体辅导中领导者需要创造融洽的气氛,引导成员参与互动,在活动中解决学业困难、人际交往障碍、职业规划等方面问题,在团体中发挥潜能,获得成长。可见,高校辅导员与团体辅导的领导者的目的都是引导成员在团体中成长与发展。另外,辅导员也是班集体的策划者、领导者、引导者和实施者,两者的多重角色不谋而合。第三,辅导员具备开展团体辅导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辅导员对于自己管理的学生有足够了解,能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普遍存在问题、关注焦点及需求等,进而选取合适的教育主题。其次,辅导员在学生中具备一定权威,学生在团体辅导过程中能认真对待,积极参与。最后,辅导员作为团体辅导的策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单个人开展工作便利,在召集学生、协调时间方面更加便利。

三、以晚点名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

(一)晚点名概述

晚点名制度,是在高等教育扩招,学生人数不断上涨,管理难度增加的背景下,为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及教育,强化学生安全纪律观念,各高校陆续实行晚点名制度。晚点名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制度和管理手段,自实行以来,管理学生、维护校园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晚点名制度指的是辅导员清点自己所带的年级学生人数向学生工作干部汇报本年级在校人数和不在校学生人数、去向及其他学生事务的一种制度,它要求辅导员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目前,全国高校所实行的晚点名制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主要由学生干部点名,辅导员抽查,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或每周星期天、节假日收假返校当天对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清点上报的制度。二是指周末晚点,辅导员在每周日、节假日收假学生返校时,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对所带班级进行点名,在保证学生安全在校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各种主题教育的管理制度,让学生的思想、纪律、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帮助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中的晚点名制度就是属上述第二种类型。

(二)晚点名制度实施的现状

就单纯的清点学生人数而言,高校晚点名制度就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大多数辅导员都能够尽心尽职,做到及时、准确的记录汇报。但也存在辅导员认为没有必要,对于点名让学生清点,自己不出面,或者自己减少点名次数,偶尔点、抽查点,上报时靠自己的估计,不及时、不准确。也没做好相关记录,仅仅是口头记忆通知,一旦发生事情,无法拿出真凭实据,无从下手。晚点名除了清点人数外,辅导员也会利用这个时间给学生通报一些事情,主要是人身财产安全方面注意事项,选修课、报名缴费、教学检查等事务的传达,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宣讲等。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方面有所欠缺,要不是没有主题教育,要不然是几句话带过,没有深入的讲解。基于辅导员时间精力有限,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太多时间,学生也不想听等因素,对于晚点名的主题教育,仅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实施晚点制度对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晚点名制度在确保学生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也对于大学生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要以此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晚点名教育是课堂的延伸,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晚点名是没有纳入教学计划的学生教育课堂,通常每周一次,主要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主题地对学生进行相对集中和系统的教育,如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培养教育、热爱生命教育等,这些在课堂教学里涉及较少的内容,以及其他高校发生、本校临时发生的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等,在晚点名课堂上都可以做补充,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第二,及时性案例、针对性教育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适宜、讲解生动。晚点名制度让大学生与辅导员保证每周一次的见面,这加深了彼此的沟通了解,让辅导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把危机化解于萌芽中,不至于因没有发现或拖得太久而造成不良后果。各高校案例的讲解,很具有时效性,及时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另外,辅导员对本年级、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都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主题、丰富的案例进行讲解,有理有据的教育,也避免了空洞的说教。第三,轻松的氛围及灵活的形式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佳。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彼此熟悉且更加容易沟通交流,学生在团体辅导的互动中也更加放得开。一些专家、教授通常采用老师讲、学生听,最后专家答疑正式的讲座形式,这并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而辅导员的课堂教育形式并不那么正规,相对来书比较灵活,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在晚点名课堂上以分组讨论、情节模拟、电影观摩等形式开展教育,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教育效果。

四、晚点名制度与班级团体辅导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

(一)晚点名制度与班级团体辅导相契合

从时间上来说,晚点名是周末或重点节假日收假时,这时学生全部到场,聚集在一起,因为放假,各种问题也更容易出现,这便是一个好的开展各种教育的时机。班级团体辅导也是在整个班级学生到场的情况下开展的,所有正好可以利用晚点名的时间,根据主题进行辅导;从实施地点来看,晚点名制度,是在高校在扩招后,辅导员管理难度加大的基础下应运而生的,因而其实施地点是在高校。虽然,团体辅导并不一定在高校开展,可以是心理咨询中心、社工服务中心,但是高校是非常重要的实施平台,很好的联结了学生群体和心理教育工作者;从对象来看,晚点名的对象是大学生,团体辅导对象不一定针对的是青年或者学生群体,但他们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确实是需要服务的重要群体;从服务对象的特征来看,晚点名教育针对的是该年龄段、本学习阶段、本校、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班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同质性,而团体辅导,也是将问题相似的成员聚集,开展辅导;在主题方面,晚点名和班级团体辅导由于对象皆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主题也以他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关心的话题为依据。

(二)晚点名与班级团体辅导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辅导制度篇7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人际关系大学新生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31-01

每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并通过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大学新生中,人际交往却成为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如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同学难以交往、与其他同学交往平淡、感到交往有困难、社交恐惧、抵制交往等。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良好的交往环境,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发展出较为完善的人际交往技能,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建立起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本文基于提高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设计了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并通过实施证明了该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有效性,可以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制定符合大学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需要考虑青年学生、高中到大学、刚刚入学这几个关键词语,活动选取要由浅到深、由动态到静态、由趣味性到认知性,并且要注意活动节奏的设计,避免过于活跃或严肃。

(二)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设计的具体案例

以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2013级1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80人,女生30人。该学院年级学生所学专业为数学、物理等理论性较强的理科专业,调剂学生较多,多数学生对专业缺乏认同感,很多学生性格弱势不善于表达,喜欢拿着手机自娱自乐,大学目标规划缺失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针对以上特点,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从中随机抽取55人为实验组,男生42人,女生13人,对实验组的55人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共分四个阶段8次辅导,每周1次,每次90分钟,并且不参加类似其他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剩余的55人作为控制组,男生38人,女生17人,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也不进行类似的团体心理辅导。两组学生在年龄、民族、学习成绩、成长环境等构成方面没有任何差异。

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所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主要培养大学新生掌握多层次的人际交往策略,较好的去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注重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并建立起信任合作的人际关系。

第一阶段:人际熟悉,共4个活动:人体器官交朋友、谁更受欢迎、知彼知己、征兵总动员。

第二阶段:人际沟通,共5个活动:交流面对面、怪物史瑞克、趣味报数、拯救海神号、此处有声胜无声。

第三阶段:人际信任,共3个活动:食指超能力、森林向导、冰面强渡。

第四阶段:人际合作,共4个活动:撒网捕鱼、紧急支援前线、小鸡快快跑、建设罗马城。

二、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过程及结果分析

首先,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团体中全部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量表包括四个方面的维度:交谈困扰程度、交际与交友方面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和与异性朋友交往困扰程度。对110名大学新生发放量表,进行人际关系的前测工作,统计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人际关系。

其次,对实验组的55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八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

再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束后,再次对这110名大学新生进行人际关系的后测。

最后,将活动前和活动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可以看出,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各维度均值上均相差不大,说明两组数据在同一水平线上,符合要求。实验组在经过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后,在交谈困扰程度、交际与交友方面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与异性朋友交往困扰程度均显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其中在与异性朋友交往困扰程度方面达到了极为显著差异。控制组的前后测之间除了交际与交友方面困扰程度较之前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在其他维度上均没有显现出显著性差异,只是均值较辅导前有所下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大学新生在8周的学习生活中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帮助很大,在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9).

学生心理辅导制度篇8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学管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难点

1、学生管理的能力和经验不足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施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必须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辅导员在能力方面极大的欠缺,所学专业与辅导员工作并不贴合,在学生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极大的影响了工作质量。

2、管理方式不当

高校生源逐渐增多,但质量却有所下降,现代90、00后学生问题突出,给辅导员管理增添了难度。现阶段,一些高校辅导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偏差,一方面,管理方式过于严格,不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未能及时给予正确疏导。另一方面,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处理问题时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态度生硬、冷漠,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师生间的矛盾,也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心理问题,无法达到最佳的教育和管理效果。

3、工作热情不高

一些年轻的辅导员对职业前途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认为辅导员这个岗位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情绪比较消极、工作热情不高、缺乏责任心,他们的职业能力和敬业意识就很难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对策

1、强化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意识

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不高,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就很难有提升。所以,要强化辅导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在管理意识方面,要对辅导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通过明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意义来强化辅导员关注学生生活,指导学生行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生活意识。在管理理念方面,要对辅导进行职业培训,让其了解当下学生群体的沟通方式和主流意识形态,了解当下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此,学校要采用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辅导员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首先,在辅导员入职后,要对辅导员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经过考核后的辅导员才能够进入工作状态。第二,对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要进行绩效考核。只有当工作效果与工作绩效挂钩,切实影响到了辅导员的自身利益,才能够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热情。第三,学校要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评比,这样可以激励辅导员发动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热情。

2、采用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方法

良好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能够让工作事半功倍,无效的管理方式只能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学生管理必须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和引导学生们更好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首先,辅导员可以经常去班级和学生宿舍,与学生们沟通交流,了解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发现情绪波动较大的同学应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其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重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与学生做朋友,理解和支持学生。第二,采用学生习惯的方式来进行思想层面上的沟通和交流。当下智能手机和网络是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学校和社会都没有能力让学生戒掉网瘾,也不能让学生离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所以,辅导员老师要充分利用微信和微博平台来与学生互动。发放各种通知,学生未必能够收到,但是在微信朋友圈信息,学生很快就会回复。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班会是一种方式,但是学生容易逃课,如果在微信群中讨论相关话题,学生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班会讨论话题当中。第三,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要创新工作形式。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因为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都非常优越,所以学生的生存危机和道德观念都与以往不同。多元文化对学生三观的影响很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所以,老师采用说教的方式来灌输各种传统思想总是收效甚微。老师需要从学生自己既定的价值观念,通过时事热点来让学生的思想自相矛盾,然后老师在为学生分析利弊,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较弱,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快速提升。所以,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这样辅导员就可以按照相关制度来开展工作,维持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节奏。在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时,应建立和五女山精细化管理制度,并依照制度办事,将制度落实在工作中。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新时期的学生心理变化较大,辅导员更应该严于律己,首先自己应遵章办事,才能够要求学生们遵守学校规定。辅导员在工作中可以根据学校要求,制定班级考核制度,礼仪制度,作息制度和安全制度等。学生群体特点随着时间改变而改变,所以精细化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进行动态修改的。所以,学校要阶段性地与辅导员老师开会讨论,根据管理成效来对既定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在不断的摸索中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案。任何管理工作最终都是要依靠制度管理,学生人数众多,辅导员人数相对较少,庞大的管理工作量和很高的管理难度系数,确实会让辅导员产生寡不敌众的工作状态,当学生管理工作有精细化的制度作为依据,各项工作必然会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能力、方法、态度是影响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解决了辅导员老师的能力问题、工作方法问题和工作态度问题,才能够让学生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因此,辅导员自身要通过有效途径提升能力,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相关教育部门则要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辅导员入职培训,从而让辅导员在入职之前掌握基本的学生管理能力。

作者:崔婷玉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学生心理辅导制度篇9

关键词:宿舍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58-02

随着近些年来的高校扩招和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发展,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已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但是尽管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尚未收到良好效果。在改革的摸索中,“宿舍辅导员制度”应运而生。在宿舍管理过程中做好宿舍辅导员工作,推行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新形势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有益尝试[1]。

一、宿舍辅导员的目标任务

实行宿舍辅导员制度的目的就是努力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处处都是德育课堂的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一般来说,应当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生宿舍,配合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大学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及时了解和督促学生做好宿舍卫生,抓好学生宿舍的文明建设工作;及时关心、帮助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实践证明,为一年级大学生配备宿舍辅导员,满足了一年级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帮助他们比较顺利地完成由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宿舍辅导员工作抓住了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由于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有机会与学生亲切地面对面地交流,在赢得学生们的好感的同时,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学生,较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个别学生中存在的具有特殊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指导,从而弥补了一般性德育工作的不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大学阶段应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特别是针对师范院校的学生,更要做到勤奋严谨,自树树人。我们以宿舍辅导员为形式的朋辈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相信是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必将成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宿舍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机制

为了保证宿舍辅导员制度的有效推行和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做到过程细化和工作细化,使宿舍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面对学生问题有备而来,同时也可以进行有效自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保证工作效果。

(一)过程细化

1.在招聘、选拔中严格把关。形成有更为细致的标准并健全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宿舍辅导员候选人的群众基础,形成争做宿舍辅导员的良好氛围;在实际招聘中,要严格标准,择优录用。选出适合从事宿舍辅导员工作的学生是关系到整个活动计划成败的关键环节,也是辅导活动的严肃性所要求的。宿舍辅导员的具体选拔标准如下: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新同学强烈的爱,这是选拔宿舍辅导员的先决条件[2];具有奉献精神,有做好学生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关心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愿意和新同学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具备良好的修养,能在同学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起到师生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作风正派,身心健康,性格开朗乐观;有不断学习的思想意识,对新事物接受快,崇尚个性,富有创新意识[3]。

2.加强辅导培训,构建朋辈互助成长体系。定期组织宿舍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抓好宿舍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集体归属感,发挥宿舍影响力;既要做好宿舍辅导员的团体辅导,也做好同类学生的团体辅导(包括人际交往训练等);组织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会,分享成功和失败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3.上岗过程。做好宿舍辅导员日志和记录,建立健全归档制度;建立详细的宿舍学生成长档案,工作细化到个人;形成良好沟通反馈机制,定期的集中反馈和不定期的反馈。

4.检查督导、总结。从头抓起,发现苗头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帮助解决或找相关老师解决;及时发现优秀事迹和不良情形,好的分享经验,不良的及时遏制并扭转;宿舍辅导员在过程中也可能自己面临问题,需要及时做好解决;宿舍辅导员之间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劲头和氛围;

5.建立互助网络。可以开辟新生及宿舍辅导员的网上心理答疑、网上论坛、情感交流、榜样、本周案例(化名)等栏目,还可以开展同学们自己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书籍分享,心情驿站等;增强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正确处理问题的“暗示性”氛围。

6.奖惩机制。学生宿舍辅导员是利用他们业余的时间来开展工作的,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宿舍辅导员队伍建设,合理利用激励措施。应对优秀学生宿舍辅导员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并在全院甚至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提升学生宿舍辅导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在入党、评优、推荐免试研究生、就业推荐等方面,学校应该对学生宿舍辅导员做优先考虑。对于那些不合格甚至表现恶劣的宿舍辅导员,应该及时地发现、及时地予以相应处理。

(二)工作细化

从朋辈教育的宏观来看,是细化其分类,具体到宿舍辅导员制度来说,实际上是扩大其内涵。也就是说,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挂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的,宿舍辅导员就要做,不适合宿舍辅导员做的,就要形成高一级的宿舍辅导员小组,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

1.心理咨询:辅导员及心理辅导教师不能主动接触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苦恼和不安,宿舍辅导员却生活在自己的寝室、班级中,每天要与同学接触,因此能及时地洞察、了解身边的人,这样就能够发现潜在的问题及隐患,主动发现、主动出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或者向辅导员汇报相关情况,请老师帮助解决。

2.师生交流:开展如师生交流日活动,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在沟通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和心理疏导。

3.帮扶困难学生:及时了解困难学生的家庭和心理变化情况,做好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针对突发困难学生,要深入了解,做好应急预案,适时干预。宿舍辅导员通过辅导、咨询等形式在新同学中开展一系列服务,包括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情感沟通,帮助新同学解决日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心理困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学生群体的互助、关怀、支持,对于大一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

4.学业导师:针对新生对大学新环境不适应而产生的迷茫,应主动提供学校相关学习场馆的使用情况和开设科目的基本特征,使其对大学科目形成基本了解,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5.生活益友:鼓励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提供生活信息,开展多彩的文娱活动,并从中发现学生的文体等特长,鼓励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从生活上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适当地营造出家庭氛围,减少学生对独立生活的不适应感。指导学生恰当处理各类人际关系,扩大在校社交范围。

6.对于学生干部的长处和缺点的发现,有利于学生工作:在培养宿舍辅导员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工作中,锻炼宿舍辅导员处理学生问题的工作能力,发现学生干部的优缺点,优化学生干部储备工作。

7.学校、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化解相关矛盾。在宿舍辅导员深入宿舍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了更为亲密的朋辈关系,更容易发现学生中潜在的关于学校学院工作开展的真实想法,并做到及时沟通学校学院相关负责人,发扬优秀工作成果的同时也可以改进学校工作,更好的为同学服务,避免矛盾的出现。

三、把握好宿舍辅导员的复杂角色

既然宿舍辅导员工作是当前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宿舍辅导员都有重要的意义。

宿舍辅导员要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理想、明确目标、增加动力,使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尽快地成熟起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宿舍辅导员要像导师一样指导他们学会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而且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要让他们明白大学与中学的区别,特别是要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宿舍辅导员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适当地给他们营造出家庭的氛围,更要帮助学生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尤其要指导他们学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其中包括与老师的关系、与同学们的关系、与学生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关系等等。

作为学生宿舍辅导员,在心理上、情感上应当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消除其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这时候就特别需要宿舍辅导员以朋辈的身份,感同身受的予以宽慰和解答,与他们分担痛苦、共享快乐,为他们解除心理上的迷茫和困惑。

四、小结

作为学生宿舍辅导员必须明确自己由多重身份而带来的职责,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然,做好宿舍辅导员工作除了要有一定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感之外,还应当有爱心、耐心和一份平常心。所谓爱心,就是说宿舍辅导员必须热爱这项工作,关爱自己的学生,愿意为学生付出真心和热情,与学生建立一种亲密的、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关系。作为宿舍辅导员常常要面对观点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而且经常会遇到并且需要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因而具有耐心十分重要。所谓平常心,就是说在做宿舍辅导员工作时,要立足平常、立足经常、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怎样有效的做好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特别是针对新生特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更是摆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各个高校勇于进行形式多样尝试,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并不断的摸索出了许多的方法,思想上和工作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严格规范和普遍适应高等院校的学生特点的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因此,只有做好宿舍辅导员建设工作,提高宿舍辅导员自身素质,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更好的做好宿舍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关立新,宋吉红,王栋.选聘学生做辅导员的工作机制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4).

[2]彭林.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J].理论界,2005,(8).

学生心理辅导制度篇10

【关键词】辅导员;激励机制;以人为本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具有教师和管理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态度、专业能力、工作效果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大的影响。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重要动力保证。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有助于激发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一、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构建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能否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关系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能够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辅导员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转化为自身素养的提升。

(二)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使辅导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激发自己的潜在价值。有效的激励机制还可以激发辅导员爱岗敬业,通过不断的自我剖析,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而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进程。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低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指导者,既具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身份,又是高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可以说辅导员的工作同专业老师一样重要。但在各高校,现实情况是除了学生工作相关领导,部分领导有着辅导员必要而不重要的思想,忽视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地位。同时,很多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通常认为,辅导员从事的多是事务性的工作,专业性不是很强,对辅导员的工作不理解也不支持。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地位也不高。辅导员通常不从事专业教学,使得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影响力降低。基于以上原因的影响,辅导员往往缺乏自我认同,对职业发展前景感到悲观失望,容易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致使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辅导员工作目标缺失,职责不明确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辅导员管理的学生不断增多,管理的事务也随之增长。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辅导员的工作往往很琐碎,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业、生活等各个方面。辅导员常常要成为“保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还要作为“救火员”,哪里需要到哪里。长此以往,辅导员往往没有时间思考自己的工作目标,导致主动工作意识降低。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辅导员工作定位不准,职责不明确,学生处及院系对辅导员工作目标设置的引导不够等。

除此之外,由于辅导员的工作非常繁杂,常常给人一种凡是和学生有关的事务都是由辅导员来负责的印象。大部分的高校,辅导员都要听从于学校和院系的双重管理。除了学生处和院系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各职能部门也习惯将与学生相关的工作交给辅导员落实。因此,辅导员每天多忙于各种事务性的工作,而忽略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工作职能。

(三)薪酬待遇低,收入缺乏公平性

辅导员通常需要管理至少一个年级学生的所有事务,还要及时处理学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手机往往24小时开机,工作强度不亚于任何专任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但是在当今环境下,辅导员的工资待遇往往比不上专业教师甚至相差悬殊,辅导员的晋级甚至也比高校行政人员还要滞后,福利待遇也不多。高校往往以教学、科研为主,客观上繁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使得辅导员很难承担教学任务。与此同时,辅导员缺少精力钻研科研任务,科研课题获批的难度也较大。因此,辅导员既拿不到教学课时补贴,在科研方面获得的物质报酬也比较少。

人们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对是否公平做出判断。大多数辅导员都需要值班,每周至少有二三天吃住在学校,除了处理繁忙的事务性工作,还要利用空闲时间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与此相对,专业教师往往不用坐班,只在有课的时候来学校即可。完成既定的工作量后,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很多专业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科研工作,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因此,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相比,往往会感到不公平。收入的不公平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辅导员职业发展晋升空间有限

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准则、评价体系等,各高校都有一定的规划,但在当前各个高校的体制中,却缺少对辅导员整个队伍的职业规划。辅导员今后的晋升及出路,不但辅导员自身感到迷茫,学校也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看似辅导员既可以走行政职务晋升的道路,也可以选择评聘专业教师职称。但实际上确是处于边缘化,哪条路都很难走下去。

在行政职务方面,由于高校中层岗位数量的限制,加上专业教师的竞争参与,辅导员进入高校管理层或者获得职务晋升的机会并不多。很多高校允许辅导员任职一定年限后,可根据学校需要及在双方意愿下转到教学岗位上,但实际上缺乏有效的针对辅导员评聘职称的相关制度。同时,辅导员由于平时忙于各种学生工作事务,很少有时间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因此很难达到专业职称上对高科研的要求。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从人的角度来思考和考虑问题,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文关怀。激励机制设计的实质就是让管理者具有以人为本的观念,从辅导员的需求出发,尊重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之间的有效平衡。

想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需要了解辅导员个人的真实需求。因为需求产生动机,动机可以进一步驱动行为。只有真正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了解辅导员个人真实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尊重并主动了解辅导员工作,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高校应充分认识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以通过鼓励专业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的形式,让老师真心体会到辅导员工作的难度和不易,增强对辅导员工作的尊重和认同。

除此以外,作为辅导员的管理部门或领导者,应该经常深入到辅导员队伍中,了解辅导员的工作、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感。

(二)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科学的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

任何工作,要想取得满意的结果,都必须对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进行清晰的界定,辅导员工作也是如此。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辅导员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使辅导员明确自己的岗位任务和工作要求。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确定辅导员岗位职责时,应该把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任务,帮助辅导员确立工作的主次,使其集中精神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有了明确的辅导员岗位职责后,高校应该据此确立科学的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并给予反馈与表彰。这是激发辅导员积极性、增强其竞争意识的重要手段。应建立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科学的、可执行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辅导员的工作特点,提高学生评议的参与度,并将考评结果反馈给辅导员。让辅导员知晓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三)改善辅导员薪酬体系

高校应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后制定相适应的薪酬体系。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在待遇政策方面做适当的调整和倾斜。比如辅导员常常需要加班和值班,在学生有突发事件时,也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高校可设立特殊岗位津贴,适当补贴辅导员因为工作而产生的交通费、加班费等。

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和学生管理的组织者,具有教师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身份,工作强度大,重要程度一点都不亚于专业老师。高校在优化分配制度过程中,应从公平角度合理定位辅导员的工资水平,优化辅导员报酬结构,确保辅导员薪资水平和本校同层次专业教师薪资水平相当。

(四)建立完善辅导员晋升机制

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不仅可以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辅导员的自身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也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当今高校大多忽略了对辅导员未来发展的职业设计和规划。无论辅导员是选择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还是选择晋升行政职务晋升的道路,高校都应该给予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高校应该允许辅导员的合理流动。

高校应注重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设立辅导员培训专项经费,努力做好各类在岗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提高辅导员的自身修养、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促使辅导员不断适应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各项新要求。创造条件选派优秀的辅导员参加国内外的交流活动,考察和知识培训等。通过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时间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交叉结合的培训结构,提高辅导员教育引导、危机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增强辅导员的自信心和对工作的满意度,最终满足辅导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高校应从辅导员的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科学的辅导员激励机制。只有构建科学的辅导员激励机制,才能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与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凤影,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

[2]周宪斌,完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思考,教育探索,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