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与美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2:55

艺术教育与美育篇1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术馆

在我国积极倡导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美术馆这样艺术公共建筑可谓在我国的土地上遍地开花,同时也迎来了我国艺术蓬勃发展的新的高潮。艺术的不断发展和美术馆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美术馆不但承担了大量的艺术作品的展出,还极大提高了公众的艺术素养和新形势的艺术教育。

我们现在的生活像在大海之中,这些形象承载着诸多不同形式的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展现。现代艺术的表现出现了很多光怪陆离的媒介来展示,这样的日常生活被大量的视觉图像和背景充斥着生活,人们已经无法更多的体味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美的区分和判断,也对这样“色彩斑斓”的世界习以为常,他们慢慢的丧失了对艺术的欣赏力和感受力。当今,任何人都想让自己充满着艺术气息,他们会买一些所谓的艺术品来对自己的空间进行装饰,以提升自身的品位和艺术素养,殊不知,其是否真正的注意到这幅画的构图,人物,表情,或是带给你的感受呢?而对于美术馆里陈列出来的艺术品则不应该走马观花的浏览,更多的是以学习,沉淀自身的艺术情操,提升艺术趣味来进行观赏,这就是一种自助式的艺术教育。

我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场所在建国初期由国家开办到当今民营美术馆的发展,私人美术馆的崛起同时画廊的星星泛起,都是美术馆的特殊形式存在,虽然在经营的理念和达到的目的上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对艺术的教育同艺术的传播与推广。

美术馆是艺术教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和场所,面对公众展示陈列艺术作品实物为主;而艺术教育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传授艺术知识提高公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蔡元培先生提出过“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止能以美育代宗教”①。可以看出艺术教育是完善人格,感情陶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二者的异同,就自然的将艺术教育和美术馆连接在一起,其关系清晰又复杂,但总体上是相辅相成的。当今的中国在大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努力建造城市美术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美育能力。这种相辅相成的发展为艺术教育和美术馆在不同层次上的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以我国的情况为例,我国古代虽有流传千古的大量的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作品,但古时都没有进行相应的以沙龙或者一个场馆来展出。古人所谓的“展览”也是较为小型的“雅集”②形式,一些人来共同探讨学习艺术技艺,例如“兰亭雅集”、“西园雅集”。到了20世纪初,有识之士看到欧洲等国美术馆纷纷建立并向公众开放,这不但有利于艺术知识的普及也极大的提高了国民的艺术素养。到20世纪30年代,徐悲鸿等著名的艺术家为美术馆的兴建奔走,这也是在为公众学习艺术提供平台和展品。1929年,天津美术馆的建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国立美术馆。到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美术馆才算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慢慢的从最开始的单一的陈列展出作品的形式向国际美术馆的模式发展,集收藏、保存、展示陈列、教育、推广、学术讲座等社会服务一体的全面的发展形式,也将我国美术馆对艺术教育的全面引导和普及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今的美术馆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和全面,并且其艺术教育的受众群来自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育背景的个人或群体,通过美术馆的不同的展览和对艺术品的欣赏,都从不同的方面来接受了艺术文化熏陶和艺术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对公众的艺术教育。美术馆展出的大多数展品有收藏的藏品、有现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品还有一些高品质的艺术佳作,这些作品的展出不但可以让公众看到作品最真实的最精美的部分,为一些专业的研究学者提供了最详实的文献和图片来进行学术研究。美术馆提供的这种高品质的展品是其他教育场所无法比拟的,在这种宽松的场所内,形成这种自主吸取、探索、发现的方式更容易使观众获得艺术讯息并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艺术教育的扩展和推广也有力于美术馆的建立和发展,会让更多的公众注重对艺术的关注,也会得到社会各界对美术馆建立和发展的关注,这是一个双方共赢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美术馆所办的展览也是这座城市文化发展的一部分,是市民艺术素养整体体现。这种社会性的艺术教育,是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健全人格的行为,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提升自身的艺术情操,鼓励大众多进到美术馆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殿堂,学习美、体验美、发现美。

注释

①《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4月第一版第180页

②“雅集”是中国文人士大夫为追求艺术格调与生活情操的集中,讨论诗歌绘画的集会。这种集会没有任何条件的约束有极强的随意性,只要志趣相投便可以相约一起探讨诗词歌赋,赏画谈艺追求生活之美并达到精神享受,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这样的聚会却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书画鉴赏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因“雅集”而激起灵感创作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美食乐舞都不胜枚举。对于中国艺术发展而言,“雅集”是促进交流品鉴绘画切磋技艺的活动。

参考书目:

[1]《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4月

艺术教育与美育篇2

关键词:美育艺术教育柏拉图席勒王国维蔡元培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25

艺术教育是大学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美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领域和增长点,是美育的核心。但是,确定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人才的培养通过“礼”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观与行为规范,最后通过“乐”(艺术教育)来完善自己。孔子主张通过“礼乐相济”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人才,使人才全面发展。这说明孔子已经认识到艺术教育与美育(审美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但遗憾的是他没有明确提出艺术教育与美育这些概念,更没有明确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紧密的关系。

与东方相比,西方较早明确了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古希腊的柏拉图是最早探讨艺术教育与美育关系的学者。他从政治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艺术,他认为人们都追求过一种“融美于心灵”的生活,而要实现“融美于心灵”就需大力实施美和艺术的教育。柏拉图认为艺术家凭借他们优良的天赋,引导人们去发现美和善,从而使受教育者从童年起就具有美好的理智,柏拉图已经明确认识到通过艺术家的引导能对人的理智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也就认可了艺术教育对美育的作用,但是可惜的是他并未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

首次提出“美育”概念的是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他不仅提出美育的概念,而且对美育与艺术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述。席勒的《美育书简》中提出审美教育可以改变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分裂而实现人性的复归与完整。可见,他的理论基础是抽象的人性。席勒甚至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席勒还认为,审美教育的任务在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鉴赏能力,其实也就是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他明确提出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要实现美育,就必须通过(美的对象)艺术来得以实现。他还说:“人性失去了它的尊严,但是艺术拯救了它。”席勒甚至认为政治立法者不可能在艺术和科学这两个领域里支配一切,而只有通过艺术来提升人的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见,在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的发展中,席勒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不仅第一次使用“美育”这个概念,同时他还系统论述了实现美育的途径,明确提出通过艺术教育来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人性的完整与复归。可以说席勒把美育的社会作用上升到了人性的普遍性的高度,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的理论建立在抽象的人性的基础上,这也是具有局限性的。但自从席勒提出“美育”概念后,西方的美育理论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在“西学东渐”中对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发展,西方的理论渐渐被一些中国人所接受。特别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在西方和东方理论交汇中,他就像一扇窗,带领中国人推开窗户看外国。他又像一座桥,建构起了中西方理论的交融。王国维认为一切美术之目的可以令人无欲,最终“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到完美之域”,即通过艺术可以离开卑劣之嗜好,培养高尚的嗜好,进入审美状态,从而使人暂时忘却生活的争斗,忘却欲念,从而进入高尚纯洁之域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艺术(美术)的目标,很明显他明确承认艺术的目的是实现美育。

近代大力倡导美育的教育家是蔡元培,他认为美育的目标是陶养感情,而陶养感情就会使人的品格高尚,人格完善,这是美育的重要作用,并不是智育的影响。所以蔡元培认为美育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加陶养。如何进行美育呢?蔡元培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陶养情感,他认为通过音乐、美术、雕刻等艺术的陶养,能够使人找到不计利害的真纯的情感,从而实现美育。

艺术教育与美育篇3

美术教育一门重要的学科,美术学科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美术领域内的发展,所以,像新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势必会影响到美术教育的问题。新艺术的现实存在和壮大,也逐渐得到了美术教育界的重视。从主动的接受这个方面来说,新艺术就如同是素质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思维和启迪来将主动权交与学生自己,让其感悟和感觉艺术的美和艺术选择的自由,同时真正的通过艺术理解来触动学生对艺术的融合,更能够提升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从而实现真正地爱艺术,新艺术的种种离经叛道可能会遭遇到更多的保守主义阻碍,会在美术教育中产生遮遮掩掩,产生神秘性和不可知性等错觉,阻碍学生的艺术自由,同时阻碍美术教育发展。艺术的开放性始终是不以社会意识为转移的,这就造成了美术教学内容一直走在艺术思想之前。从利弊分析来看,美术教育需要进行充分变革,首先是认清形式,认可新艺术带来的变化;其次是认清本质,艺术的本质不容思想束缚;最后是认清美术教育的本职,教育学生是己任,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感悟才是美术教育真正需要做到的,凡是挡在三者之前的障碍都需要完全扫除,从而实现美术教育真正的变革。

2美术教育的取向与审思

美术教育学包括校外美术教育、公共美术教育、美术馆美术教育等等;而狭义的美术教育学则特指“学校美术教育”,并以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为研究核心。我们关注的是后者。它是建立在科学的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之上的,有着严谨而系统的“理论”与“范式”,是其他类型的美术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学校美术教育学也是美术教师的一门专业学科。它涉及美术教育心理学、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美术课程与教学论、学校美术教育史等等众多分支学科。上述理论知识本身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在更新,为此需要我们长期跟踪与关注。总之,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一个美术教师想要真正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还得从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专业书籍开始,而不是找捷径、追求“短、频、快”。我想,当我们饱读专业知识之后,肯定能夯实课堂教学的专业素养,并能明晰自己在整个专业发展行程中的坐标位置与未来的探索方向,同时具备一定的批判视野。就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来说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初高中的美术课通常都被忽略,不是高考科目的统统都给文化学科让了路,美术课本里的内容也不足以让学生体味到世界艺术的精妙,认识艺术的存在,也无法欣赏和理解当代艺术的价值。所以在美术教育变革的机遇下,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哲学层面的审思就成为了我们认真对待形式,与时俱进的关键。首先就是要形成灵活、流动与开放的基本认识观点,美术教育不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启迪艺术情操,一个具有灵活的教育方法、流动的实践机制以及开放的学习路径是带动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层次和新的手段。其次,就是要对艺术本质的回归。走偏的路需要及时得到纠正,在美术教育的大道上,其最为坚强和最为明确的指引就是在美术发展上,能够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艺术,懂得美术学习的方法和原理,懂得美术教育的真正的目的。最后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具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培育行为,应对此始终保持积极的审视,而不能对其不加选择地全盘“拿来”,学校教育应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良性发展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3结论

艺术教育与美育篇4

关键词:民间美术;艺术设计;现代艺术教育

近20年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有了长足化、快速化的发展,在早期,艺术设计教育主要是针对西方的一系列模仿学习,没有较为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而目前看来,部分高等学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正抛弃原有的发展模式与观念,不断深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以往盲目跟从西方的局面开始改变,逐渐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从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我们从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民间美术相结合的角度来考察,从而加强对民间美术的传承,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民间美术的现状展现和特性分析

1)现状分析

①民间美术越来越难以生存。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追求个性化、新颖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变化,不再拘泥于过去的传统,对于传统美术的发扬也存在着误区,不仅如此,各类传统非物质文化都受到冲击,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越来越难以生存下去。②民间美术的教育严重匮乏。如今的学校美术教育上,对于民间美术的教育严重缺失,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几乎很少有学校开设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更多的是对西方油画和素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缺乏给传统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③法律文件及国家政策越来越侧重于民间美术的保护。我国近年来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意义和重要性,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程度有所加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保护,耶维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民间美术的特性分析。

我国民间美术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传承性、二是民俗性、三是多元性。正因为这三个独特的特性,中国民间美术得以延续发展而又富有生机和活力,现在传统民间美术以一副比较成熟完善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民间美术有着五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和深厚积淀,因此体现了它的传承性。各地的民间美术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当地的民俗风情,例如河南的剪纸艺术就体现了当地浓厚的风土色彩,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与接受。民间美术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并融合了不同的元素,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是很多种民间艺术的杂糅和融合,因此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生存力,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多元性。

二、加强民间艺术传承的具体措施和有效方法

1)加强民间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教育的开展是依据广大的人民教师队伍开展的,因此要传承民间美术,必须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能够培养出专业的民间美术传承和创新人才。目前我国政府也很重视对民间艺术传承人才的保护,并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改善民间美术的市场环境,硬件措施,提高传承人员的社会福利和待遇来鼓励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延续。但是仅仅依靠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传承人必须要把他所掌握的技艺传授给他人,传承给更多的对民间美术感兴趣的人,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将传统民间美术发扬光大。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点,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该花费更大的力量,多邀请一些具有很高的民间艺术水平的人到高校进行宣传教育,让民间美术真正走进大学课堂,通过一些大师级别的人物对民间艺术的讲授和自身的经历,来感化学校师生,让他们真正投入到民间美术的传承中来,并为之不懈努力。高校还应开展多方面的民间美术交流方式,不断创新,进行学术研讨,办专业培训班,进行国际交流等,将传承方式搞活。不仅如此,还要号召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到真正富有民间美术气息的当地进行学习,与老一辈的艺术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弥补课堂上书本教育的不足。只有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探索,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够真正做到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近几年来,很多学者对于传统民间美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值得推崇和发扬。

2)开设民间美术课程。

学校教育是对于民间艺术改变目前艰难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通过学校教育才能够使民间美术真正地富有活力。在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探索出新的不同方式,例如组织民间艺术家和专业教师之间进行探讨交流,将民间美术和现代传承方式相结合,实现民间美术的再次诚创新。不仅丰富了民间美术的内容,使其焕发新的时代的色彩,而且为民间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式,一举两得,产生了新的生命力。理论和技法研究是民间美术课程的两个重要的方面,在理论方面,专业教师讲授传统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传承特点,并广泛介绍民间美术的丰富内容,以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真正爱上民间美术并未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民间美术技法方面,多传授学生一些民间美术的作画方法和技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民间美术制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将制作技法为学生所熟练掌握。

3)丰富民间美术传承的多种形式。

民间美术传承的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需要积极去探索,开展不同的形式去推动民间美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办民间美术专题讲座的形式,倡导高校教师和民间艺术家多走进大众,在人民大众之间开展专题讲座,并通过现场表演的形式让群众感受到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民间美术的传承不能脱离当地的本土文化土壤,否则就会失去其独有的特色,因此可以将民间美术引进高校教育的同时,要加入民间美术的本土色彩,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多民间美术增加了解,对民间美术有更加生动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应当在高校校园内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民间美术文化展,让整个高校校园充满着民进艺术气息,以此带动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既能够改变民间美术的尴尬境地,又能够使学生对其有一个主观认识和了解,还能提升大学生的自身文化素养。当今,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影响是深刻而又广泛的,不仅为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而且为现代艺术注入了深刻的内涵。反过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也为传统美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更为广泛的平台,使得传统民间美术焕发时代气息和新的生命力,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推动着民族艺术向前发展。

作者:巩固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视传系

参考文献

[1]康乐.对当前我国民族美术教育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2(12)

艺术教育与美育篇5

一、对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之间关系的分析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关系”一词最主要的解释就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因此本文除简要分析艺术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的不同之外,将着重阐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重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方面,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目标中的不同方面,他们各自具有其核心的教育计划和方式、方法。如在培养目的上,艺术技能的培养多是要求某一艺术技能、技巧的掌握;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一是培养审美能力,二是对人的情感的熏陶。在教育方式上,艺术技能培养多是通过灌输的方式,如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或者是机械训练某一钢琴曲,某一舞蹈动作。但是审美教育的方式却有很多,除了课堂上的教育外,还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熏陶。在教育成果的展示上,艺术技能多是显性的,能真实显现出来。如某学生可以弹奏一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可以画一幅线条、明暗完美的素描,可以跳一段优美的傣族舞蹈等等。但是审美教育的成果却是隐性的,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有正确的审美观念、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以及最本质的人的情感的“真、善、美”。

另一方面,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他们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艺术技能的培养和审美教育的内在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从属关系上,两者是相互包含,互为基础,不可分离的关系。艺术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艺术技能的培养作为艺术教育的一方面,也是美育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艺术要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中也包含着美育。如果没有相应的艺术技能、技巧,也就无法更深层次地理解某一艺术作品的真正内涵,也就无法达到审美的目标。同时,艺术美是幼儿美育的核心内容,美育又是艺术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情感“美”,就无法判断某一艺术作品的品质和内涵。即两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艺术技能培养为审美教育提供坚实的欣赏基础;审美教育也为艺术技能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在终极培养目标上,两者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参加各种培训班训练各种艺术技能,还是去美术馆感受美的熏陶,都是为了幼儿增长知识和经验,提高其自身的艺术能力、审美能力,丰富自身情感。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幼儿更好的全面发展,在提高自身的同时,也适应社会发展的竞争要求。所以其终极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总而言之,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既有各自不同的职能,也有互融、互动和互补的内在联系。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是内在统一的,他们对幼儿的发展共同起着促进作用,两者不可偏废或者片面发展。如果两者能够结合,必然能够培养出具有优秀艺术才能的幼儿。以我国著名美术家徐悲鸿为例,他在素描、油画、国画中都表现出了精湛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同时在他的作品中也充分表达了内心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的情感“美”的表达。以他的著名画作《八骏图》为例,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与上述例证相反的是,如果将艺术技能的培养和审美教育对立,则必然会造成幼儿的畸形发展。过分强调艺术技能的培养,忽视审美教育,必然会导致一幅幅没有美感的“苹果”,以及培养一些只会画画的“工匠”,自然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幼儿艺术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则可能在教育工作中走进某些误区,阻碍儿童艺术才能的全面提升。

二、如何协调艺术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基于教师角度

从艺术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之间关系的视角来透视我国的幼儿艺术教育,会发现,由于人们对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关系的错误认识,导致艺术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的出现。例如:幼儿审美教育处于整个教育系统的隐性位置,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很容易被忽视;幼儿艺术教育过于强调艺术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幼儿的审美教育;或者过分重视幼儿的审美教育,导致了幼儿基本艺术技能的匮乏。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那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教师在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作为培养儿童艺术能力的引导者,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协调艺术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一)教师应该加强新观念的补充

在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同时,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如李文馥教授提出的“自主性绘画”的概念,即引导幼儿依自己的意愿,按自行选择的绘画方式,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绘画活动。不能将艺术教育的目标仅仅局限于让幼儿习得一定的艺术技能和技术技巧,还要让幼儿学会如何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在教学观念中摆正艺术技能的培养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影响家长的观念认识,做到家园一致。毕竟教育儿童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长的辅助,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向家长介绍或者展示艺术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尽量让家长摒弃那些以艺术技能培养为宗旨的陈旧教育思想,积极配合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

(二)教师要做到知行统一

教师在行为做法上应与观念保持一致,将正确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不能空有正确的教育理论,却在行动上仍然停滞不前。虽然平衡两者关系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师应该积极创造各种机会来平衡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为幼儿提供感受美的环境。

审美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美的环境。然而,幼儿的大部分活动时间是在教室中度过的,因此教师需要寻找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感受、多尝试,从而在丰富幼儿感官和生活的同时,为幼儿的审美提供机会。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美丽的大自然、精彩的教室环境创设、造诣深厚的美术作品来营造美的环境。

2.为幼儿提供表现美的机会。

这种表现美的方式不是“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方式,我们不要求幼儿画出和示范画一模一样的“春天”,而是彰显个性的“春天”。我们通过“发现”、“体验”的形式,让幼儿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春天”。例如,我们可以带幼儿去户外“发现春天”、“体验春天”,再在教师的指引下画出千姿百态的“春天”。

3.为幼儿提供创造美的可能。

创造美也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虽然作为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创造美的机会,例如,我们可以让幼儿积极参与教室的环境创设,让他们成为创造美的主人;我们也可以开展美术作品的展览、舞蹈表演等来激发幼儿创造美的可能。

艺术教育与美育篇6

关键词:审美文化产业发展艺术设计教育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国外文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等意识形态。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国内文化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现实与新兴科技技术不断要求创新的内在矛盾,为文化产品改进、繁荣、丰富多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审美文化产业在重重压力下悄然兴起和运作,尤其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正蓬勃兴起,并不断打造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文化品市场的效益产生与经济发展。

三、审美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产业作为新崛起的产业,期待着高校培养输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在不断调整适应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更高创意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本身的腾飞,为社会和谐进步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马龙潜等.经济知识与审美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艺术教育与美育篇7

提到教育中的艺术,我们自然会想起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发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等在门口,立即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面带惊疑的眼神接过糖果。这时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的哭了:“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

细细体味,陶行知的每一块糖,每一句话都蕴涵着独到的教育艺术,触动了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了极大的教育力量。陶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引发了我对教育艺术的一些思考。

一、不要吝啬赞美,但也不能滥用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进步,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做为老师,不能眼中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短处,我们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该给予肯定表扬,赞美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让赞美肯定充分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但有时候赞美往往是刚开始的时候有效,这种有效性往往很难持续,而且并不能广泛的适用于所有学生,有些学生在学校及生活中表现的非常自信和自我,对这样的学生要控制表扬和赞美,以免变得更加骄傲,以至于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衡量自己,同时也并非每个行为都是要奖励的,要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达到,要有区别于这个学生的过去或者其他学生都有的优点、亮点。

赞美与表扬不可以有偏向性,只奖励优秀的学生,不赞美“后进生”。这种倾向其实是不公正的,我觉得把最好的赞美赠送给“后进生”才是更加艺术的做法。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认为,当学生取得进步后,教师及时地给予肯定性评价,那么无论奖多奖少,都能使学生希望得到社会承认的需要和体验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学生就会增强自尊心、提高自信心。有一些教师会觉得用物质来做奖励回避单纯的赞美、表扬更有效果,心理学上早就有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绘画的学生,将他们分为了两组。a组的学生们得到了一个许诺,即“画得好,就给奖品”,而B组的学生们则只是被告之“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学生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的学生们得到了奖品,B组的学生们只是得到了几句平常的赞语。三个星期以后,这位心理学家发现,a组的学生们大多不主动去绘画,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B组的学生们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这个结果告诉我们,物质奖励固然可以强化学生们的努力行为,但它又使学生只对所获的奖品感兴趣,而对获奖行为的本身失去兴趣。

可见赞美、表扬不能乱用,它就像阳光一样,能给人希望和温暖,但是当阳光直射眼睛的时候会使人眼花缭乱。作为教师,我们要区别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适当的度。

二、批评也有必要性

批评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可以通过说教、示范等方式。但不可否认批评也是达到教育目的有效手段。批评有促使改过自新和激励作用。只有承认做错了事并接受批评,才有助于学生了解道德责任并进一步发展道德意识。如果学生不能或不愿正视批评,那么他就难以在正确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批评可以使犯了错误的学生觉醒,能使学生知耻,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赞美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批评也需要尊重与信任,并不只有赞美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批评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作为学生,只有从小接受恰当的教育批评,不断积累批评所产生的积极的心理体验,才能增强抗挫能力,才会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才。由此看来,教育批评既是教师管理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古今中外,批评从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话虽不都对,但其中所蕴含的一些道理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假如某些人没有受到温和方法的影响,就必须求助于比较粗暴的方法,要到用尽一切方法之后,才能宣布一个学生不堪造就。”批评的艺术性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找到适合的批评形式,这种形式既要有过程中的艺术性要求,有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让学生从内心中愿意接受它,借以弥补负疚心理。

这种批评必须基于爱心善意,热爱学生是教师根本的职业道德,是贯穿教育始终的准则。批评不能偏离这一基准。因为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辨恶向善,并通过自己的行为矫正去避免批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去体验批评。所以,教师对于学生切不可歧视、厌恶、嫌弃、粗暴,而要热情、诚恳、冷静、细致。

艺术教育与美育篇8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艺术,这些民族艺术都是各族人民对其从事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进行的总结创作,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精神内涵及民族感情,也是本民族经验积累和知识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房屋建筑、传统技艺、文化习俗等因为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正不断消失,失去传承。

就广西贺州地区来说,地方高等院校已经开始承担起了保护及传播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的重任,但如何帮助当地少数民族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培养民族艺术的继承人,使优秀的民族艺术能在本地区、本民族得以继续发展和传承,并能使更多的人领略到其艺术魅力,这仍然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1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特色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广西贺州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地,有着非常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独特的染织、刺绣及服饰搭配艺术,都有极具民族特色的器物和建筑,都有令人陶醉的民俗活动,正是这些特征体现了各民族富有内涵的独特的具有时代特点的优秀民族文化,同时这也为当地美术基础教育提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资源。近年来,随着贺州扶贫工作的快步开展,各个偏远山区贫困村正逐步进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瑶族的过山瑶和土瑶村落,他们长期生活在山多地本文由收集整理少、交通闭塞的环境里,为适应环境建造了非常具有地域特点的建筑,也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服饰文化,并通过这些特有的元素传递着本民族本支系的历史、精神和文化,这是他们自成体系的传承,然而在发展中,这些非常有价值的传承与现代文化必然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碰撞,导致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逐渐消亡,因此,少数民族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进行现代化建设时,加强特色美术基础教育,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在美术基础教学过中适当融入本民族艺术文化知识,通过观察、欣赏、创作、讨论、评述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本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培养学生观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并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自觉地参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贺州地区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

在发展民族美术教育方面,广西一直进行着改革创新,使用具有广西本土特色的美术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增强了对本土民间艺术知识的涉及,然而,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美术教育每周所分配的课时非常有限,美术课程内容却是包罗万象,涉及非常广,对于贺州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特别是相对偏远的乡镇小学和自然村村小学,因为基础条件差,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到当地工作,专业的教师就更稀缺了,当地的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各个科目都必须懂一点,但又不精通,有些美术课程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化难度过大,在当地又极难购到专业教学纸张和工具,多种因素综合造成教师上美术课时只能照本宣科,肤浅的进行讲解,加上不一定都有能力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进行教学,学生便只能粗略了解书本的知识,漫无目的没有想法的进行技能联系,往往忽略了身边的艺术,身边的美,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兴趣。

3美术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美术教育不等同于单纯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美术作为文化的产物,文化的载体,现阶段进行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只是一种国民美术教育,它的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为业[1],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应该是使用美术教育的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去体验,在教学和作业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观察、审美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学会去保护、发展、传播身边的美。因此,适当吸取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美术素材加入到美术课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亲切感和熟悉感,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本地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弱化过于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以学习基本知识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和色块平涂等方式去表现生活中常见的,能经常接触的内容,在学习中体验本民族文化艺术魅力,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美,这样能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也避免了各种因素造成的“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艰难”现象的发生。

艺术教育与美育篇9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能力;高职;美术;实践

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获得审美认知,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通过艺术鉴赏,可以获得审美教育,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心灵上的启迪;通过艺术欣赏与创作活动,可以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社会发展给学生的审美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之外,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而艺术教育恰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这里,以高职学院美术教育实践研究为例,谈谈当前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1高职院校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职学院的学生以专业技能学习为主,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补充。学生渴求艺术知识,但面对就业压力,学历的偏见等让学生的学习重心几乎都在专业知识上面,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艺术审美的教育,再加上外在的诸多因素影响着学生们的审美观。所以,通过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已成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任铡

高职学院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对于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学院应该有自己的艺术审美教育特色和适应性。并且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文化的繁荣,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也在发生改变,对高职学院的大学生艺术审美教育功能的时代性,艺术教育手段的先进性,艺术审美教育的生活实践性,以及艺术课程设置的规范性等这些方面都需要与时俱进。

2公共艺术教育是审美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目前,大学生艺术审美教育的途径主要来自于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社团活动、讲座、网络教育、艺术活动、展览等多方面。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是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1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完善

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公共艺术课程成为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指导方案也成为许多专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参考,各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软硬环境和特色开设了各门类的艺术选修课程。我院具有二级美术美院,学校充分利用了美术教学资源这一优势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艺术选修课程。比如陶艺课、装饰画、书法、漆饰、广告鉴赏、舞蹈艺术鉴赏与基本练习、食全食美、欧洲文化鉴赏、卡通泥塑、茶艺品制作与烧制、健与美、瑜伽、形象设计、国标舞、西方文化鉴赏、摄影、西方民俗文化鉴赏等,充分发挥了具有艺术类专业的综合院校的优势。学生根据教师上报的选修课程名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需求自主选课。

时代在发展,美术作品的材料与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相比传统的美术史论欣赏类课程,在公共艺术课程的选择上学生们更愿意选择沙画、陶艺、衍纸艺术等有创新、有挑战的新的艺术形式。教学方式上,学生们也更喜欢老师互动式的教学而非灌输式的教学。这也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对美的感知,实现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更好培养。

2.2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

高职学院学生的培养主要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但学生的审美品位、艺术修养会不仅是个人素养的体现,也会促进其专业的发展。如我院食品专业,制作的作品中也存在视觉美的艺术,对美术中色彩、造型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产品制作中创造出美的作品来。这也就要求学生在选修艺术课程的时候结合专业去选择,促进其专业的发展。

2.3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科技的发展,教学的发展,对艺术教育的广泛普及,艺术审美教育资源与教学条件、手段都在发生变化,艺术审美教育的深入与持续应与时俱进。因此,对艺术审美教育课程的研究要结合时展,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教育手段方法上都应具有创新意识。

学校主要以艺术选修课的形式完成艺术审美教育。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硬件与软件建设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最大力度地推进艺术审美教育课程的发展与改革。

积极创建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做到课堂教学与组织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作品展览等艺术活动相结合,与组织文艺活动、美术大赛等活动结合。支持建设各种艺术社团,支持社团组织艺术活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另外,网络发达的今天,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艺术交流与教学探讨。

3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与审美能力培养

艺术审美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在课程教育中使学生获得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将正确的审美观和行为规范传递给学生,使其健康的发展。

3.1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是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对美的认识与感受,提升学生们的艺术鉴赏力,并达到具有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绘画、雕塑、工艺和各种建筑艺术的欣赏课程都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审美感受能力。欣赏者从建筑《流水别墅》中感受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交融的视觉美感;从中国画《清明上河图》让了解了北宋时期的城市生活的面貌,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与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雕塑《大卫》中看到了大卫形象的崇高优美与智慧;从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看到了列宾对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同情;在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美术作品欣赏中,增加对美术作品材料的感知以及对美术作品表现形式的理解,不断获取审美感知经验,提升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在艺术作品欣赏中感受美与丑、善与恶,获得视觉的美感和心灵的净化,这一切来自于审美色感受能力。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加深对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的理解,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得到美的熏陶。审美能力的提高也包含了审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其艺术特征,深刻理解艺术的美,并将这种认识提升到审美的表现与创造能力。也就是在生活中(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学习中,能够具有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这是审美能力培养的最高阶段。

3.2美术实践性研究

这里美术实践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在美术实践中掌握艺术规律提升审美修养。美术教育包含审美鉴赏类如中国画鉴赏、服饰鉴赏、中外美术史欣赏、西方建筑赏析等;艺术理论如美术史论、美学概论等;技能实践类如陶艺制作、沙画艺术、装饰画表现等。通过美术实践教学,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美术表现技巧与形式美感,在实践体验中加强对美的认识与体会。

二是审美能力对实践生活的指导。这里包含着教育观念的认识改进。艺术审美教育不单单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运用艺术思维进行生活实践。艺术审美教育既能够赋予学生精神给养,又要做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美术一些艺术课程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如服饰文化、家居文化等。艺术审美教育也担负着认识与创造美的任务。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并将学到的一些审美方面的感知与能力运用到生活中,指导生活实践,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践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比如服装设计鉴赏,不仅提高了对服装设计的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学会衣着搭配,提升形象美感。

4结语

加强高职院校的艺术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高职学院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另外,在艺术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规律,切实为培养出具有良好审美素养并且懂专业技术的当代技能型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席勒(德).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艺术教育与美育篇10

1美育的发展与内涵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从狭义上说,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培养和强化人的感知力、想象力,丰富人的情感,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养成人的创新求异能力,使其成为一个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美育作为审美和教育的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课题。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提出了著名的“黄金分割”理论。毕达哥拉斯晚年定居在克罗托内,并要求其门徒在晚上和早晨听取所规定的音乐,以驱除灵魂在白天受到骚扰和在梦中受到麻痹。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毕达哥拉斯的“美德”思想,提出了“公正、智慧、坚强、克制”的希腊四美德。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模仿,然而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而是现实世界所具有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即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他还说,“美是一种善”,从而把美和善、美育和德育统一起来。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第一次在本文由收集整理哲学历史里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划出独自的领域,即人类心意里的一个特殊的状态,即情绪。黑格尔认为艺术应通过美的感性形象去显现理性的真理,从而使人受到形象的吸引和感化,领悟到其中的深刻意蕴,达到改善人类的目的。“只有改善人类才是艺术的用处,才是艺术的最高的目的”。

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第一次系统提出了要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并把审美教育作为一门理论加以研究。他的《美育书简》一书中明确使用了“美育”概念,同时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而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也十分重视艺术的思想内容和教化功能。《论语》有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强调了审美与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的密切关系。

我国近现代文学家、考古学家、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吸收康德和席勒的美学思想后,首次肯定了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审美直觉主义的教育家,并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了美育对人本主义教育、美育对社会改造的重要性。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任务是培养广大人民的审美能力,内容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手段给人民以情感的熏陶,目的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们的美好心灵。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是同一个层次上的三种教育形式,是人格完善的四个必要方面。

2高校美育的现状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及时实施美育的作用和意义显而易见,美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任务和职能是无法被替代的。但是,面对社会转型、市场转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以及国家对高素质创新人才需求的提高,我们看到高校审美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美育的轻视。我们今天的中小学生的整个校园生活缺乏美感,原因是学生学习的功利化追求过于明显,学生们的课业负担过重。语数外等主科课程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美术,音乐除了被冠以副科之名外,安排节次少,还经常被其他“主科”所占用。而到了高中时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仍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上,美术,音乐课程几乎停开,有些学校甚至将美育搞成了特长教育、技术教育,变成了只针对少数学生的特殊教育。

到了大学,有关审美教育的课程开设情况也不尽人意。在课程体系方面,由于美育课未被教育部确立为普通高等院校课程指标体系中的公共必修课,导致不少高校美育方面的课程开设以选修课为主,而选修课在很多在校生眼中仅仅只是“混学分”,“好过”,“休闲娱乐”,“睡觉休息”的代名词而已,授课效果可想而知。

笔者认为,导致美育受到轻视,学生审美素质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客观国情。

国情一,人口众多。虽然众多的人口提供的丰富的劳动力,但是劳动力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而选择劳动力的标准无外乎两种:能力,学历。而提高学历的唯一途径就是参加各种考试。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目就单纯为了考试。而这种以考试为目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形式,采用“填鸭式”教学,大搞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死记硬背,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

国情二,生产力水平不高。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2010年gdp达到5,878,000百万美元,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欧盟,美国的世界第3大经济体。日本人口约一亿两千万,却创造了5,459,000百万美元的经济价值。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而这有限的教育经费只能优先投入到基础教育上,美育方面的经费紧缺也就不奇怪了。大学生审美素质不高也就成为必然结果。

3艺术教育公共课的设置探索

大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继续改革和完善外部配套环境,另一方面,高校作为美育的实践主体,更要积极作为。而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校美育课程的主要实践者,在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除完成对专业学生的培养任务外,还应该把重点放在非艺术专业学生审美理论的学习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上。这个任务主要通过全校公共选修课来完成。

面向全校开设的艺术教育公共课首先要明确课程定位,认清教育对象。学校艺术教育公共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艺术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课程设置的普遍适应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其次,课程的开设应该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鉴赏类课程外,还应该开设类似《美学概论》的美育基础知识普及类课程,因为掌握美学基础理论知识是形成审美观的前提,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美学知识,了解了什么是美,才能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自觉地开展审美自我教育。

第三,如何把抽象的美学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实践性知识是一个难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授课教师多数有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为文学哲学及相关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在文学造诣,美学理论,文字功底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另一部分则由艺术专业教师构成,这部分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美学理论、一些重要的美学概念与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代文艺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因此可以由文学,哲学专业的教师开设一些诸如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艺类的课程,这有助于学生对美学基础理论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与此同时,艺术专业的教师可以发挥其特长,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入手,开设诸如国画、书法、色彩、摄影、音乐、设计类的课程,通过学生对“技”的学习,实践与体验,加深对美学理论的理解,掌握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