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公益活动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3:14

个人公益活动总结篇1

【关键词】母公司;子公司;投资行为;控制管理;投资指标

当前,随着我国股份制的推进发展,以资产为纽带建立的企业集团公司越来越多。在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出资者,必然关注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而子公司由于“内部人利益”的存在,其投资可能偏离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甚至严重侵害集团利益。为解决母子公司之间的矛盾,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必须理清母公司投资控制的原因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从法人治理结构、投资资金管理和投资指标的设定三方面优化投资控制管理对策。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行为控制管理的原因和目标

(一)原因

在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为子公司的出资者,为确保自己的资产用于有效而正确的项目上,母公司必须对子公司投资行为进行控制,以保障企业集团的利益。

1.作为子公司的出资人,母公司需要对其投资行为进行控制

从法律意义上讲,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子公司均是独立的法人,它们不仅拥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而且还拥有独立的理财自主权,而从产权关系上讲,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是出资人,子公司是被投资方。正是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子公司不能脱离母公司的核心领导去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投资活动,而是需要遵循企业集团总部(母公司)统一的财务战略安排。母公司为了充分发挥资本杠杆效应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势必会以最大股东的身份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投资活动的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存在,要求母公司监控子公司的投资行为

在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下,集团总部难以对众多的子公司实施有效的监督,而且这些子公司经营情况的反馈和财务信息传递渠道长、传递速度慢,使集团难以及时准确地把握集团内外的环境变化,导致信息失真,由此造成决策不当,集团内部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致使公司蒙受损失。另一方面,多级法人治理结构还会导致“内部人利益”强化效应。由于子公司的法人地位,其局部利益往往与子公司员工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子公司的管理层会过分关注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当与母公司的利益取向相悖时,不惜以损害企业集团的利益为代价。为追求子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子公司管理层甚至通过高负债的财务杠杆进行高速扩张,高负债意味着高风险,若子公司无力偿还负债,母公司的财务危机一触即发。因此,母公司必须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加以控制监管。

3.子公司过多设立孙公司累积投资风险,需要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投资行为

母公司大量设立子公司需要巨额资本金,为达到少出资而控股的目的,企业集团一般由子公司出资设立孙公司。这样,母子公司链条就会延伸更深,更长,有可能达到十几甚至二十级次。如此一来,一个规模稍大、实力稍强的子公司就又成了其属下众多子孙公司的股东了。由于正反馈效应——集团可控制的子公司数量与集团可控制的金融资源成正比,集团的财务杠杆系数就会随着子公司数目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增大,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也会随之迅速攀升,经营风险急速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此类子公司经营不善发生亏损,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链断裂,陷入财务困境。由此可知,由于子公司过多设立子孙公司,而使得子公司自身的经营风险向母公司转移,且增加集团总部的财务风险。因此,母公司有必要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控制。

(二)目标

母公司通过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控制,能够规范企业集团内部各个成员单位的投资行为,处理好集团利益与各个成员单位利益之间的矛盾,使各个成员单位的投资行为符合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为集团赢取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通过控制,降低投资风险,实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二、母公司应如何有效地控制、管理子公司的投资行为

母公司要加强对子公司投资行为的控制管理,可以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投资资金管理和投资指标的合理设定这三方面着手。

(一)立足于根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集团公司的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弱化了企业集团总部对各子公司的控制力,降低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还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利益”强化等不利于企业集团发展的局面。所以,企业集团总部(母公司)要对子公司的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有效的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1.建立母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集团公司母子公司体系中,母公司是最高级次的法人,只有从母公司级次建立与完善法人治理,才能真正做到权力制衡,实现集团的正确决策,为提高集团集中配置资源效率和投资管理奠定制度基础。

2.弱化子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母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完善的同时,还需逐步弱化子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因为,子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作用越大,就越不利于集中配置母子公司体系中的资源。产权多元化的子公司是一级独立法人,存在自己的独立利益或是内部人利益,它们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与企业集团利益相一致。因此,在建立母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后,就需要通过尽可能减少子公司级次或关闭重组一些子公司来进行子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实现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绝对控制。

(二)立足于财务,全方位控制子公司投资资金管理

1.建立健全预算控制体制

全面预算是现代公司的基本制度,通过预算可以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方式加以量化,是财务控制的有效手段。实行全面预算,有助于明确目标,使下属各成员企业清楚地了解各自的任务,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控制业务的执行。预算的编制、执行、报告,能够解决集团总部与子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预算的考核与奖惩,能够解决集团总部和子公司之间效用不一致的问题。

2.建立统一的财务结算中心

财务结算中心是实现集中配置资源、控制财务风险、强化成本管理的载体,它能集中集团总部和各成员的资金,统一调拨和结算,实现内部资金的调剂,有助于企业集团总部对集团内部各成员公司的投资活动从资金运用上进行监控,对防范投资风险、规范投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集团总部建立统一的财务结算中心,由中心进行全面的资金筹措和分配,有利于降低集团总体的投资风险和运作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立足于投资项目,建立一套投资管理指标

在母子公司体系下,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活动需要进行评价,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相关的投资财务标准。投资财务标准是管理总部基于谋求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资本保值目标而对投资回报所确立的必要基准指标,是从价值角度决定投资项目可行与否的基本标准。集团和各分公司根据财务标准就能做出是否投资的选择,这样,保证了各分公司投资项目的质量,也保障了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同时,企业集团总部也可以利用这些财务指标,评价各分公司已发生的投资项目质量,质量越高,该分公司以后可获得的投资额度就越高,以此来控制和促进各成员公司投资活动的水平。

母公司在制定投资财务标准时,必须同时关注收益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可订立如下的投资收益数量标准和投资收益质量标准。

1.投资收益数量标准

(1)经营性资产销售率

经营性资产销售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经营性资产。此比率代表着公司市场竞争能力,反映出其营运能力,包括营运规模与营运效率的总体水平,以及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状态,是投资收益目标实现的基础。

(2)经营性资产收益率

经营性资产收益率=息税前营业利润/平均经营性资产。此比率从息税前利润角度揭示了与公司核心能力相关的各项投资活动对价值增值的贡献能力,通过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可以看出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3)主导业务经营性资产收益率

主导业务经营性资产收益率=主导业务息税前经营利润/主导业务平均经营性资产。此比率从公司主导业务的角度,对其获利能力进行判断。

(4)主导业务净资产收益率

主导业务净资产收益率=主导业务的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总额。此比率反映公司的核心主导业务对资本保值增值目标的贡献能力,它与主导业务经营性资产收益指标一起构成了投资收益目标实现的核心基础。

(5)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总额。此比率反映了公司投资活动的终极结果,是股东或母公司最为关注的一项指标。

上述指标分别从营运能力与总体地位、优势保障与贡献基础等方面反映了子公司的投资业绩水平。总部管理层必须结合竞争强制与股东期望的考虑,遵循平均先进原则,分别厘定出不同投资收益率指标的必要值,作为规范与指导集团各层成员(子公司)进行投资活动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凡达不到上述要求的投资项目,均不予考虑。

2.投资收益质量标准

分析投资收益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收益来源的稳定可靠性;收益时间的分布;收益的现金支持能力。

(1)收益来源的稳定可靠性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此比率反映了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利润在整体利润来源结构中的地位。该比率越高,证明公司利润来源的基础越是稳固,收益的质量也就越高。

核心主导利润占商品经营利润的比重=核心主导业务利润/利润总额。此比率反映的是公司收益基础的稳定性与可靠程度,因为核心主导业务获利能力的强弱对于整个企业集团市场竞争能力和未来发展前途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此比率越高,证明核心主导利润占利润总额越多,企业的收益基础有更好的保证。

(2)收益时间的分布

收益期限结构=不同时间段的收益额/相关分析期内收益总额。此比率揭示了公司实现收益的时间分布,通过与预计损益表比较,可以发现实际收益的时间分布偏离预算的程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收益期限系数比率=∑(不同时段收益额×折现系数或期限系数)/分析期收益总额。此比率即为不同时间段收益对期初的折现系数。

(3)收益的现金支持能力

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营业现金流入量/销售收入净额。此比率主要用于衡量公司销售收入与营业现金流入量的对称关系,一般来说,该比率越高,表明公司有效现金流入量的转化能力越强,从而收入的质量越高;反之,则说明公司收入存在着质量问题。

应收账款收现率=应收账款平均收现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此比率反映了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高低。

赊销收现折现系数比率=∑(各时间段应收账款收现额×折现系数或期间系数)/期间应收账款累计发生净额。此比率是从时间价值角度去评价赊销收入或应收账款的收现质量,该比率对于提高公司相关责任人在赊销管理活动中的风险意识,增强时间价值观念,加快应收账款的收现速度,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此比率是从经营活动的结果/目标上对公司收益的现金保障水平进行评价。该比率越高,证明公司实现的税后利润的有效性越大,公司经营管理状态良好;反之,则说明需要对当前的经营管理作出调整改进。

投资收益数量标准和投资收益质量标准的厘定,要求企业各成员的各项投资活动的实际收益水平决不能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值,否则意味着投资活动的结果是入不敷出。根据财务标准,企业集团总部应该要求子公司将那些没有盈利价值的项目剔除在有效的投资范畴之外。

三、结语

作为子公司的出资人,出于企业集团利益和“内部人利益”因素的考虑,母公司需要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管。作为监控主体的母公司,需要对母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为有效的投资控制奠定可靠的制度基础;需要强化对子公司投资资金的管理,更有效地控制子公司的投资行为;需要立足于项目,建立一套投资管理指标,以考核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子公司投资赢利能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管,以确保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投资行为没有偏离集团的整体目标,保障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王俊敏.加强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措施[J].财会通讯,2006(8):18.

[2]程宝玉,张东伟.企业集团控制子公司投资行为的理性思考[J].当代财经,2003(9):72-74.

[3]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1-261.

[4]阎同柱,李鹏,詹正茂.全方位透视母子公司管理[J].企业管理,2001(9):5-26.

[5]陈志军.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个人公益活动总结篇2

社会收益(SocialRevernUe)

公平(equity)

效率(effieiency)

一、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政府的收支决策(即收支规模及其结构的决定)是政府决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讨论最大社会收益原则在政府财政(收支)决策评价中的应用。

在评价财政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收支决策是使社会福利水平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收支决策的收益是高于还是低于它的损失?依据最大社会收益原则,公共部门在从事任何活动时,应当选择社会收益最大限度地超过成本的方案,并且尽量不从事收益未超过成本的活动。①

① Haveman,1976,p.53.

可见,最大社会收益原则对财政决策提出了两个重要要求。首先,任何符合公共利益的公共部门活动必须通过“最小、检验” (minimumtest)。该检验要求,任何公共活动的提议在获得批准之前要进行论证,其预期收益至少要超过预期成本。如果某种活动不能通过最小检验,即使这一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政府也不应当从事这一公共活动。否则,政府就会把私人部门价值较高的资源转移至价值降低的公共部门使用,结果因这种政府活动的成本超过收益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其次,最大社会原则还提出了一个“最大检验”(maximumtest)。为了获得最大的社会收益,公共决策者必须全面分析、研究和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各种方案,且必须选择那种使社会收益超过社会成本的最大化方案。比如决策者面临两种方案a和B的选择,二者的收益分别是25元和35元,成本分别是10元和15元,那么,最终选择的方案应当是B.

总之,最大社会收益原则要求估计公共决策每一方案的收益和成本,选择社会净收益最大的那种方案。

二、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

在分析政府决策时,首先要清楚地理解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的含义。任何公共决策的收益和成本都有两个基本类型,即效率意义上的收益和成本,以及收入再分配意义上的收益和成本。

首先,我们考察效率方面。经济效率概念与社会的资源配置有关。如果一个社会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等以最有效的方案配置,那么,社会的经济福利(及其实际Gnp)将达到其最大可能程度。倘若政府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把在私人部门值X元的资源转移出来,用于生产某种值(X+1)元或更多的物品,这种政府活动就会增加实际Gnp,提高经济的效率。因此,这种效率是通过私人部门为了支持政府活动而被迫放弃的价值(用税收成本表示)与政府利用来自私人的资源提供的产品价值(用公民愿意向政府产品支付的价额表示)之间的比较得到的。在讨论这种效率问题时,“愿意支付的价额”用来描述私人部门的物品和服务需求曲线,同时也表明当存在外溢性收益时,该需求曲线没有反映出公民的全部支付意愿。

公共部门活动的第二种影响是收入再分配影响。实现社会最理想的收入再分配目标也是公共部门的责任,但估价这种影响需要一种价值判断。一般而言,大多数人接受这样一个命题,即再分配给富人1元的社会福利低于再分配给穷人1元的社会福利。这一命题的意义是,从富人那里取走1元并把它给予穷人,其社会成本低于社会收益。因此,这种转移符合公共利益。

下面,我们利用两种典型情况来说明政府决策对效率的影响和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第一种情况讨论经济效率,即讨论“公共部门的最适规模应是多大”;第二种情况讨论收入再分配问题,即公共部门的转移性支出会对公平产生怎样的影响。

三、以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确定政府的最适规模

公共部门的规模属于资源配置问题。相对于私人品而言,公共品的生产需要占用多少社会资源?最大社会收益原则有助于理解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作如下三种假设:第一,假定私人部门的所有市场在理想状态下运行,亦即不存在外溢性、成本递减等现象。第二,假定存在着私人部门不能生产的某些公共品,而且,这些公共品不能在私人市场出售。这些公共品将构成政府活动的范围。第三,假定政府已对用于生产这些公共品全部数量的各种方案进行了评价,而且知道每种方案所产生的社会收益值。

图1把生产和经营某种公共品的社会收益与其社会成本联系在一起,这种关系用总社会收益(tSB)曲线表示。这条tSB曲线表明,对于政府花费在该公共品上的第一个1元,公民的意愿支付较多,即这1元财政支出的社会收益很大。可是,随着支出的增加,每增加1元所产生的社会收益值越来越小。这一结论来源于tSB曲线的形状,即随着用于该公共品的支出越来越多,该曲线变得越来越扁平。在图1中,第一个1元支出所产生的意愿支付(社会收益增加)是0a,而第301元的支出所增加的社会收益仅为bc.很明显,同样是增加1元,但0a>bc.

在这种情况中,由于政府已清楚地知道各种公共支出方案的社会收益或支付意愿信息,故能推导出全部公共部门支出的总社会收益曲线。假定整个公共部门的总社会收益曲线(tSB)如图2(a)所示。总社会成本曲线由图2(a)中的tSC曲线所示,它是一条45线,原因在于横轴和纵轴衡量的都是成本,即1元税收造成的社会成本是1元,100元税收造成的社会成本是100元,如此等等。政府的规模用横轴所示的税收或支出表示。

现在,我们就可以讨论如下基本问题:政府应当多大?或者说政府应当征多少税和支出多少?最大社会收益原则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按照这个原则,只要政府活动的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决策者决定的这种活动就应尽可能地大。根据图2(a),政府的预算应当正好是oa,不多也不少。当政府的预算规模是oa时,社会净收益(总社会收益减总社会成本)是bc,这是总社会收益曲线与总社会成本曲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如果政府支出低于oa,说明有一部分潜在的净收益没有实现。如果政府支出大于oa,说明多出来的那部分政府支出使其社会成本超过了社会收益。

根据图2(a)推导出来的图2(b)更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结论。在图2(b)中,边际社会收益曲线和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分别对应于图2(a)中的总社会收益曲线和总社会成本曲线。因此,同样的经济学基本原理也适用于公共部门:当边际社会收益(mSB)等于边际社会成本(mSC)时,净收益(bc)最大。最大社会收益原则应用于政府规模时,可作如下表述:无论是每一领域的公共支出还是公共部门支出总额,都应当将规模增加到使支出的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的那一点,这将使社会净收益最大化。

四、收入转移、社会福利与最大社会收益原则

最大社会收益原则也可以用于分析收入再分配问题。我们首先作一些假定。第一,假定社会中的每一公民从拥有收入中获得满足。第二,假定每个人的收入与“社会经济福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收入的社会收益(SBl)曲线表示(如图3),该曲线之所以是这种形状,是因为假定穷人的收入增加1元比百万富翁的收入增加1元给社会增加的福利更多。第三,假定该社会仅有两个人,其中X的收入是a,Y的收入是B.

按照最大社会收益原则,要使社会的经济福利最大,政府必须决定是否有必要把一定的收入从X转移到Y或相反。在基本原则以及图3曲线既定的前提下,政府结论是明显的:一部分收入应当从丫转移到X,直至从丫那里取走的最后1元收入所造成的社会收益损失等于这笔收入给予X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福利收益为止。

在图3中,从Y那里取走的第一个1元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是cd,把这笔收入给予X而获得的社会福利收益是ab.由于ab>cd,这种收入转移是值得的。而且,这种收入再分配应当持续下去,直至Y放弃的最后1元所造成的社会收益损失等于X获得这1元所产生的社会收益为止。因此,最大社会收益原则应用于收入再分配问题所导致的结论是:为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收入应当从额外1元收入具有较低社会收益的人那里转移到其额外1元收入具有较高的社会收益持续下去,直至Y放弃的最后1元所造成的社会收益损失等于X获得这1元所产生的社会收益为止。因此,最大社会收益原则应用于收入再分配问题所导致的结论是:为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收入应当从额外1元收入具有较低社会收益的人那里转移到其额外1元收入具有较高社会收益的人那里,直至所有人的边际社会收益都相等为止。

不难看出,上述分析的结论就是:当全部转移完成之后,将出现完全的收入平等。但这种分析是把最大社会收益原则建立在不太现实的假设条件之上。事实上,社会收入最优分配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政府的收入再分配计划对工作刺激的影响。过分的再分配意味着税率过高,这反过来会抑制工作积极性。

尽管上述分析是以不恰当收入的社会收益曲线为基础的,但也可以在一些比较现实的假设条件下讨论收入再分配问题。例如,如果高收入者看到穷人的生活感到不自在或不舒服,他们可能自愿放弃一部分收入以减少贫困。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再分配可能被看作是一个经济效率问题,即可能存在一种自愿的支付意愿,以减少贫困。这种收入再分配的效率基础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适再分配”。

五、结

本文利用两种情况分析了最大社会收益原则在公共部门决策中的应用。最后我们给出三个基本命题来概括出最大社会收益原则在政府决策中的一般性应用,它们分别适用于三种决策,即政府规模、支出构成以及税收构成。

第一,政府的支出规模应当多大?政府的税收和支出应当持续增加,直至额外1元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恰好等于通过征税从私人部门取得的这1元所造成的社会成本。

第二,政府应当在哪些项目上支出以及在每一项目上支出多少?政府在各项目之间分配支出的原则是,在每一项目上的最后1元支出的社会收益等于在其他每一项目上的最后1元支出的社会收益。

第三,政府应当征收哪种税以及每一种税应当筹措多少收入?政府在各税种之间分配税收收入的原则是第一种税筹措的最后1元收入的社会成本等于其他每一种税筹措的最后1元收入的社会成本。

其实,早在70余年前,著名财政学家道尔顿就表达了类似于上述这些“法则”①。根据这些法则,政府通过调整其规模和收支结构能够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①Daiton,H.,1922,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augustusKelley,

个人公益活动总结篇3

关键词:社区管理;社区微公益;意愿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048-04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般而言,社区都是由地域、人口、生态、结构和社会心理五个方面的要素构成[1]。任何社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小社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和社会的缩影,社会上的一切活动和各种现象必然会在社区里发生和出现,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社区管理应运而生。

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它是一种零门槛、零负担、追求创意的公益方式,具有自愿性、无偿性、慈善性等特征,强调全民参与,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随着微公益慈善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支队伍,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微公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支持力量。然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社区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等,降低了人们参与微公益的意愿。

人都是群居动物,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受影响,不是某个社区单独存在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问题的具体体现。加强社区管理,设立微公益岗位、建立微公益专门机构、营造互帮互助风气等,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愿,不仅是推动社区建设的需要,还可以发现和解决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重点探析社区管理对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意愿的影响,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推动社区微公益发展。

二、文献综述

社区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管理社区。它是随着全国性社区建设的逐步兴起而被提上议事日程的概念,近年来才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我国关于社区管理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创新较西方晚,但是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社区管理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从实践上来看,我国关于社区管理的研究是随着全国化的社区建设浪潮而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掀起了社区建设的浪潮,民政部首先选择在北京、上海、天津等26个城市设立了“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2]。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总结和经验概括,各级实验区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上海模式与深圳盐田模式、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模式、华中地区的江汉模式等。

从理论来看,我国目前关于社区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政治学关注社区自治化模式下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框架建构,试图从中找到一条政府与社区体制上共生、功能上互补、效用上双赢的路子,把新建社区作为制度创新的平台,探索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社会学关注社区服务的问题,社区服务研究从起步到系统化发展、紧密结合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福利体制深化发展之必需,满足服务主题和内容日趋多元化的要求;市政学关注社区管理自治化发展如何与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保持“共振”;管理学关注社区自治化体制下政府管理与社区管理的衔接链条及管理绩效,建构社区自治体制,政府在管理上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和错位,社区自治机构既要满足区内居民形式多样和内容日趋丰富的要求,大胆管理,热情服务,拒绝“乱摊派”,又不至于同政府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3]。此外,李江新(2011)从公共管理的学科视角出发,分析了社区管理的三大参与主体的困境,并从多元共治理论出发探析了其化解之道[4]。陈金锄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阐述了社会转型期我国社区管理中的体制性矛盾,主要是政府与社区之间的矛盾,试图构建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新体制[5]。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针对社区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目前针对社区管理的研究偏重经验总结,而具有广泛学科结晶深度的研究成果较少;第二,在已有对社区管理的研究中,理论研究偏多,而通过实地调查和通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较少;第三,研究视角较狭窄,目前关于社区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而从公益(尤其是微公益)视角对社区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空白。

三、实证建立

(一)数据来源

研究所用数据来自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关于社区微公益活动开展状况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个人基本信息、社区微公益开展情况、居民参与情况、影响因素等多方面信息。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92%。

(二)研究设计

1.因变量――参与意愿

文章中的参与意愿主要是指居民是否愿意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当居民愿意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时赋值为“1”,不愿意时赋值为“0”。

2.主要自变量――社区管理

本研究中的主要自变量是社区管理,主要包括组织次数(即社区上年组织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次数)、微公益专门机构、微公益岗位、互帮互助风气和社区总体经济水平。

3.其他自变量

其一是居民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对数、受教育水平和社区类型;其二是居民社会环境特征,选取“扶危济困”、“互帮互助”等社会优秀文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事件和加大对社区微公益的社会资金投入力度(以下简称社会资金投入加大)来反映。

4.模型选取

本文将使用Stata软件作为数据分析软件,由于因变量――居民的参与意愿是二元变量,所以文章采用Logit模型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的因素及其作用方向,重点研究社区管理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的影响。

(三)变量基本描述

如下表所示,在56.69%为男性、43.31%为女性的调查样本中,愿意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占87.19%,可见目前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但是仍有12.81%的居民不愿意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这一问题亟待关注。居民所在社区上年组织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次数为1~3次的占31.56%,一次也没有的占47.01%;分别有36.80%和44.63%的居民所在社区有专门组织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机构和为居民提供过社区微公益岗位;将近九成的社区有互帮互助风气,可见绝大部分社区能为居民开展微公益活动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有85.35%的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易受“扶危济困”、“雷锋精神”等这些优秀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

四、经验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社区管理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意愿的影响,以居民参与意愿为因变量,另以社区管理特征、个人特征和社会环境特征为自变量,采用Logit模型做出回归分析。具体回归分析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社区管理特征中,组织次数、微公益专门机构和社区总体经济水平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并无显著影响。微公益岗位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如果社区为居民提供微公益岗位,则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将会降低。互帮互助风气正向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即社区的互帮互助风气越好,则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就越强烈,而且这一影响非常显著。

开发设立不同的微公益岗位,一方面可以使人们根据自身优点、个人爱好、责任心强弱等参与到不同的社区微公益岗位中去,分担社区环境保护、托老托幼、法制宣传等项工作,服务居民群众,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和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可以营造一种互帮互助、奉献他人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调动社区居民参加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微公益活动参与意愿由被动转为主动。然而,表2显示社区提供微公益岗位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具有阻碍作用,这一回归结果与一般经验相悖,有待进一步检验。

那社区互帮互助风气与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意愿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呢?作者认为主要原因具有以下三点。其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会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或自我实现的需求。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人们在温饱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精神生活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增加,而公民时代人们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的提高成为其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内在动因。其二,社区互帮互助风气是人们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外因,如果社区内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无私奉献、互帮互助这样一种良好的风气,那么社区内的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愿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再加上一些人本身就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因此很快地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中。其三,居民在参加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社区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从而进一步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

同时,在个人特征方面。(1)性别与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呈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即女性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较男性强烈。性别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女性所具有的母性、仁爱、细腻等特点使得她们更倾向于且更适合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2)受教育水平与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即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则其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就越强烈。一般而言,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们,其个人综合素质就越好,内在文化的积淀使他们常常保持一种自信,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做贡献,这往往成为影响他们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因素,而那些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们常认为他们没有能力去做什么事,这种认识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他们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3)在社会环境特征方面,社会资金投入加大与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即社会资金投入力度越大,则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就越强烈。社会资金的支持对社区微公益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充足的社会资金是社区开展环境保护、托老助幼服务、文化宣传等微公益活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社区微公益活动有效、科学、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因此,这可能是为什么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越大,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就越强烈的原因。

五、研究结论与若干思考

(一)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社区管理特征中,微公益岗位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互帮互助风气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

第二,性别与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呈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受教育水平与社会资金投入加大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

(二)若干思考

1.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社区互帮互助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因此,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是提高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意愿的一项重要任务。助人为乐、互帮互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微公益这一新型慈善模式迅速发展的今天,社区不仅要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宣扬助人为乐、互帮互助、扶危济困等良好风尚,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传播微公益理念与文化,弘扬微公益精神,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良好社区氛围,调动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热情,增强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愿。

2.强化居民的参与意识

社区居民是社区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社区在营造互帮互助这一良好风气的同时,还应强化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一良好氛围,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识。

3.建立完善的参与机制

虽然微公益活动强调的是居民自愿参与,但从长远来看,提高和保持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必须推动社区微公益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因此,各社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社区微公益专门机构和设立微公益岗位,并建立一套包括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在内的参与机制,规范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进而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4.保证充足的资金支持

充足的资金是社区开展环境保护、托老助幼服务、文化宣传等微公益活动的基础,是社区微公益活动有效、科学、持续发展的外部保证。一方面,社区在吸收个人捐赠资金或物的同时,还要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另一方面,还要使这些资金“透明”和“透气”,“透明”是将年度收支平衡表、资金流动方向等公之于众,“透气”是指引入中介机构义务监督制度,促进社区监督机制的形成,增加社区居民的信任度和捐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何肇发,等.社区建设[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5-9.

[2]郭蕊.论我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方俊.社区管理研究综述[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5(1):76-80.

个人公益活动总结篇4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610041)

(StateGridSichuanelectricpowerCompany,Chengdu610041,China)

摘要: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新形势下,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聚焦提升公司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构建班组精益评价体系,探索班组管理精益提升途径,为公司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abstract:theteamisthecelloftheenterprise,andisthefootholdofallworkintheenterprise.Underthenewsituation,StateGridSichuanelectricpowerCompanyfocusesonimprovingthecompanyoperationqualityandoperationalefficiency,constructingteamleanevaluationsystemandresearchingthewaysforteamleanmanagement,soastoprovideorganizationalguaranteeandpersonnelsupportforthedevelopmentofthecorporation.

关键词:电网企业;班组精益管理;评价体系;提升途径

Keywords:powergridenterprises;teamleanmanagement;evaluationsystem;waysfor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52-03

1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聚焦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支撑省公司八年精益转型规划落地新形势下,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勇于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上开拓创新、制定了《四川省电力公司精益转型规划(2013-2020年)》。开展班组精益管理,让班组聚焦于消除浪费和创造价值,聚焦于精益能力提升,才能有效支撑县级供电企业和地市供电企业实施精益转型,进而支撑省公司八年精益转型规划切实落地。

1.2夯实班组价值创造能力,以班组卓越运营实现公司卓越绩效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创造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核心执行单元,只有在班组有效配置创造企业价值的资源要素,消除一切浪费,不断夯实班组创造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的能力,深度激活企业的“细胞”,才能从“最小业务单元”推进“两个一流”宏伟目标的实现。

1.3突破内部瓶颈和制约,切实落实班组减负目前班组仍然面临工作模块化程度低,班组员工能力要求不精确,班组日常工作中重复劳动及额外临时性任务多、班组实际工作有效价值贡献率低、工作负荷不均衡、工作质量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亟待突破的瓶颈。

综上所述,开展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同时,该公司从2012年开始试点探索精益化,已经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有力推进、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精益理念深入人心,精益工具信手拈来,精益能力日益提升,在现阶段实施班组精益化管理,适时应务,成果可期。

2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思路

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紧紧围绕国网公司“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12751”发展目标,以精益理念为纲,以八年精益转型规划为要,以精益工具为引,通过构建班组精益评价体系,探索班组管理精益提升途径,系统规划班组管理精益提升途径总体目标和里程碑计划,以“精”促“优”,为公司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项目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3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3.1研究范围重点研究如何减少班组必要非增值活动、消除一切浪费、提升增值活动的价值贡献,构建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班组管理精益提升途径,系统规划和有序推进班组精益化管理。

研究对象为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指导方案》及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家电网人资〔2012〕69号)文件中市县公司建制班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共计43类班组。

3.2研究方法课题组以精益思想为指导、以精益方法工具为手段,结合文献法、典型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专家小组讨论法、数量研究法、标杆研究法等广义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深入严密的研究。

4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过程及成果

4.1研究过程

4.1.1全面调研分析

4.1.1.1全面调研班组现状全省班组共计43类班组,详见表1所示。

全省班组数量为3030个。其中生产班组21类,共计1109个;营销班组19类,共计601个;农电班组1类,共计1170个;其他班组2类,共计150个。

目前班组的管理现状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员配置不足,且流动性差;多头管理严重;不必要的会议、检查、培训多;临时工作安排多;人员技能水平差;岗位职责不明确;多头管理;报表重复报送;职工薪酬待遇低,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任务重,安全和优质服务压力大等。

4.1.1.2选取三类典型班组深入研究为了深入研究,课题组利用典型调查法,分别从生产班组、营销班组、农电班组三大类班组中各选择一类典型班组进行深入研究,即市级二次系统检修班、县级营业班和供电所。课题组对这三类典型班组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全面细致地掌握了班组的基本情况和管理现状。

4.1.2搭建班组精益管理架构

4.1.2.1提取精益型班组核心要素课题组通过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行业研讨、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准备工作。①理论研究。精益生产方式起源于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后来学界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归纳了精益生产所包含的新的管理思想,将“精益生产”升华为“精益思想”,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②文献研究。课题组研究了64篇电力行业精益运营的文章,55篇其他行业精益运营的文章,100篇班组卓越运营的文章,对各行业的精益研究做了深入的分析,目前本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创。③实地考察、行业研讨与案例研究。课题组通过对一汽大众实地考察,参加全国精益研讨会,研究通用汽车、德尔福、上海电力案例,借鉴史丹利百得精益屋,构建了国网四川省电力企业卓越运营系统,如图2所示。

通过前期大量的理论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行业研讨、案例研究,结合三类班组全省调研结果,最终确定电力企业的核心精益要素,即:供电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服务优质,成本合理,安全生产,人才精益。

4.1.2.2构建班组精益管理模型为构建班组精益管理模型,课题组对国内外最常用的四种管理模型(即波多里奇模型、eFQm模型、戴明模型和Gpem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取Gpem模型并构建班组精益管理模型,如图3所示。

4.1.3构建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

4.1.3.1确定核心专业活动和管理活动课题组通过五个地市初步调研、专业部门访谈、班组实地调研、全省问卷调研等方式,梳理出了三类班组的所有专业活动和管理活动。利用因果矩阵和帕累托分析,确定班组核心专业活动和核心管理活动,并梳理核心活动对应的核心流程。

4.1.3.2构建核心专业指标库和管理指标库基于确定的核心专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以及活动对应的流程,课题组梳理了各活动对应的所有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形成班组的核心指标库。

4.1.3.3锁定核心专业指标及核心管理指标利用因果矩阵和帕累托分析,选择评分前80%的指标作为班组的核心专业指标和核心管理指标。

4.1.3.4对核心专业指标及核心管理指标赋权利用单准则构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

4.1.3.5构建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选择5-6西格玛水平作为班组专业精益指标和班组管理精益指标的目标值,确定了评价指标的单位、数据精确度、权重、定义及计算公式、权重、精益指标值等内容,构建了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

4.1.3.6验证与修正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对班组精益管理水平进行试测,验证指标体系对班组精益现状的探测度。根据验证结果,适当修正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

pLi分别表示n个专业精益评价指标的现状值(i=1,2,…,n);pLSi分别表示n个专业精益评价指标的标准值(i=1,2,…,n);pi表示分别给n个专业精益评价指标赋予的权重(i=1,2,…,n),p1+p2+…pn=100%。

mLj分别表示m个管理精益评价指标的现状值(j=1,2,…,m);mLSj分别表示m个管理精益评价指标的标准值(j=1,2,…,m);pj表示分别给m个管理精益评价指标赋予的权重(j=1,2,…,m),p1+p2+…pm=100%。

班组精益管理指数=p1×专业精益指数pL+p2×管理精益指数

p1和p2分别是根据班组专业精益指数和管理精益指数的重要程度给予的权重。

班组专业精益指数给予的权重p1=0.8,班组管理精益指数给予的权重p2=0.2。

4.1.4提炼班组精益管理途径提升途径

4.1.4.1输出三类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指南对班组的精益现状进行评价,了解班组精益水平,分析弱项指标,针对性制定提升举措,最终提升弱项指标。

根据典型班组精益提升试点结果,总结提炼输出所选取三类典型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指南。

4.1.4.2制定班组精益管理总体规划及里程碑计划课题组分别从生产类班组和营销类班组中选取县级输电运检班和市级抄表催费班两类班组进行精益评价指标试测,验证了班组精益评价方法切实可行、行之有效,能客观准确反映班组的精益管理现状。

根据典型班组试点结果,目前全省班组精益水平位于2-3西格玛之间,尚不精益。如图4所示。

课题组根据目前班组现状,制定了班组精益化管理的总体规划和里程碑计划,即用六年时间,全面实现班组精益管理指数达到5西格玛水平。如图5所示。

4.1.4.3输出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指南再次高度总结提炼,输出适用于所有班组的《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指南》。《指南》包括精益型班组定义、班组精益化管理总体思路、班组精益化总体规划和里程碑计划、班组精益化管理实施步骤和方法。

4.2研究成果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构建班级精益管理模型、构建班组管理精益评价指标体系、输出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总体规划及里程碑计划和形成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指南。

5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成果应用及价值

①他山之石,为其他网省公司实施班组精益化管理提供借鉴。研究形成系统的方法论和工具,可以直接为国网系统内其他网省公司借鉴,应用于实施班组的精益化管理,以点的优化,推动线、面的优化,继而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②看板展示,准确把握全省班组精益水平现状。省公司可以绘制班组精益水平地图,准确把握全省班组精益水平,针对性制定改善规划,引导班组关注过程改善,持续提升过程能力,不断激发班组活力,不断提升班组精益管理水平。③取法其上,有力指导地市公司提升班组精益管理水平。市(县)供电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以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更好牵引班组改善活动,提升班组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对市(县)供电公司管理指标和业绩指标的支撑度,对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控,提升管理效率和效能。④有章可循,支持班组自主开展精益化管理。有效支持班组自主开展精益提升活动,有序规划自身精益提升路径,把握自身精益提升轨迹。

6结束语

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通过构建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用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牵引班组提升过程能力;通过探索班组精益提升途径,改善班组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通过班组精益规划和里程碑计划,支撑市(县)供电公司整体转型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八年精益转型规划有序实施,用班组整体精益化管理打造以卓越运营为根本、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精益型班组,以“精”促“优”,以点带面,以班组精益支撑公司整体精益,为公司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郑士贵.车间精益管理的研究和应用[J].管理科学文摘,1999(08).

个人公益活动总结篇5

一、认真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责,加强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在新形势下履行好工会的各项职能。

认真履行好维护和保障职工权益的职能,全心全意为广大员工服务,我们把表达和维护广大员工利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强化源头参与、做好宏观维护。坚持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治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行企务公开,让员工知情,让员工议事,让员工监督。

二、热心作好福利工作,做全体员工的贴心人。

2月,我公司召开年终总结会暨新年联欢会,表彰了先进员工和先进集体,并为全体员工发放春节福利,公司领导登门拜访慰问公司困难员工,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

2月份下旬,××××××××××××3月,××××××××。

2019年终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教师年终总结党建年终总结医生年终总结

4月,组织全体员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提高了大家的能动性,培养了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6月,××××

三、扎实推进青年、女工工作,关注职工身心健康。

1、3月,开展“三八”妇女节女职工慰问活动。2、3月,开展单位工会组织的女工委员健康大步走活动。上半年,我公司工会的各项工作在上级工会及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工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公司工会的发展目标工作,克服缺点,改进方法;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加强管理,改进服务;大胆探索工会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促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针对这些问题,我对下半年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主要有:

一、把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的中心工作上。

1、通过职代会等多种民主管理形式聚集加快发展的共识和动力,使企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成为现实。

2、把凝聚职工智慧、开展劳动竞赛作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3、及时总结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竞赛的经验,不断进行完善。

4、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

5、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1)通过日常教育和班组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2)工会要通过组织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积极搭建平台,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素质。

二、把企业民主管理和企务公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1、要总结开展民主管理、企务公开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2、对企务公开工作加强动态管理,掌握和指导车间级工会开展民主管理、车间企务公开工作。

三、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

1、要规范维护内容,把“维护”落在实处。

2、进一步发挥集体合同在维护职工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使集体合同成为职工利益的“保护神”。

3、切实关心职工生活。

4、加强改革过程中的工会工作,发挥工会作用,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企业改制顺利进行。

四、把工会宣传教育活动重点放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上,在企业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1、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抓好形势任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方针、目标和任务的教育。要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班组学习和舆论阵地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

2、抓好三大载体,努力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抓好每周一次地班组学习,教育和和培育一支有一定素质素质的职工队伍;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宣传橱窗,发挥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作用;继续发挥黑板报地作用。

五、把提升工会工作的综合能力作为工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

1、两级工会干部要自觉成为学习贯彻xx届四中全会和全总十四大精神的表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2、工会要进一步加强和保持与广大职工的密切联系。

3、要加强“职工之家”创建活动。

4、大力抓好两级工会的组织建设。

5、要发挥工会信息工作的辅助领导决策、指导工会工作、加强传播交流的三大作用。

6、工会经费本着“统筹兼顾、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坚持将资金安排在职工文化教育活动、维护职工权益、为职工办实事、送温暖、慰问特困职工、稳定职工队伍方面。

个人公益活动总结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研究分析

上市公司是我国大型企业的支柱,1998年,我国证券监管部门要求我国上市公司对其高管薪酬的信息进行披露。此后,国内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有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的,有研究上市公司财富与高管薪酬之间的相关性的,有研究高管薪酬制度的。但是结合地方特点,来研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实证研究很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高管薪酬的出发,结合浙江省上市公司薪酬的现实状况,通过数据分析,剖析浙江省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现状。目的是将上市公司高管的信息提供给企业所有者,为其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帮助。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在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上分两部分,一是通过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中2007年-2009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中随意选取四十家浙江省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数据包括这些浙江省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及高管薪酬的平均值;二是对浙江省上市公司中的30位高级管理者进行访谈。由于调查问题的敏感性。尽管我们设置的问题方便快捷,保密性好。但在调查中明显感受到被调查人员的种种顾虑,不尽能说出个人想法和感受。因此,这一方法结果不尽人意。因此,我们主要通过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对浙江省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进行实证研究。

二、统计分析

首先,通过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中2007年-2009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中随意选取四十家浙江省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及高管薪酬的平均值进行双关系分析。分析软件是spss17。

三、研究结果

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及高管薪酬的平均值这些与上市公司高管相关性最强的是企业的规模。也就是说,浙江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较大,相比之下受其它的影响较小。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利润总额、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总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对上市公司来说较重要。结果显示,高管薪酬的关注力度较低。

从浙江省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来看,上市公司中的国有企业,由于存在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上市公司股东与公司的管理层之间就会存在着由于委托而导致的诸多问题,如公司管理层给予自身较好的薪酬与福利条件等等。同时在浙江省的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股东对高管薪酬的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

对于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及国有股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之间只有微弱的相关性。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较低,无法使高管人员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股权激励有效,但在上市公司的运用不够。

从在证券交易所浙江省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分析及实际的调查结果来看,浙江省上市公司的高官薪酬普遍存着缺乏合理性的问题,超过78%的上市公司高管显示,薪酬并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表现管理者所付出的劳动。

总之,从本次分析的结果来看,浙江省上市公司关于高管薪酬的具体制定并没有科学合理的章法,业绩较好的高管的价值并不能通过薪酬表现出来,经营业绩下滑或者较差的公司高管薪酬也并不低。薪酬激励方式比较单一,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结构中,基本工资等固定收入比重过大,长期激励性效果不足。

参考文献

[1]李维安,刘绪光,陈靖涵.经理才能、公司治理与契约参照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

[2]彭兴庭,邱本.高管薪酬相关问题研究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3]刘凤桐.高管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策探析――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分析[J].北方经济,2007(04).

个人公益活动总结篇7

关键词:民粹主义;经济权力;政治权力;权力结构扭曲

中图分类号:D50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03

在最近几年中,世界各国的民粹主义事件层出,特别是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事件和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胜选都被视为民粹主义的典型案例。民粹主义兴起打破了之前的社会平衡,社会秩序变得脆弱,社会主流思想被动摇。民粹主义的兴起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林红(2006)将民粹主义归因于缺乏文化认同和民族主义与精英主义的推波助澜,刘益梅(2016)认为难民危机和政党制度的弊端导致了欧洲民粹主义迅速崛起,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社会既有结构,推动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郭中军,2012)。当前对民粹主义快速发展并全球蔓延的探讨多集中于政治学和社会学,但是民粹主义与经济的关联尤为密切。民粹主义兴起的一大成因就是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的变化,英国民众之所以逾半数者同意脱离欧盟,是因为脱离欧盟后英国政府能够将更多的财政储备用于本国民众生活福祉的改善,特朗普也是用其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倾向拉拢着期待更多就业机会的社会中下层白人选民。同时民粹主义下的社会选择也影响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英国脱欧后欧盟区的就业机会将重新分布,特朗普当选后国际贸易格局也有可能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至少各国对贸易的预期更趋于谨慎。本文从公民个体的权力角度阐述个体经济和政治权力之间的螺旋式关联,并由此解释为什么在近一阶段出现大量的民粹主义事件。

一、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的内生关联

1.多维度的利益诉求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一直围绕着经济人假设展开,经济人的本质是趋利的,趋利性让社会活动变得丰富,让社会组织变得复杂,让政治与经济产生并长期处于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人所追求的利益并不仅限于经济利益,社会公民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差异表现在对不同类型利益有着不均等的偏好,除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还有对政治和社会利益的向往,因此社会公民是追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共同体。

首先,人追求经济利益。在人类发展初期,人的经济利益表现的简单而直接,为了解决温饱和维系生存,人们务必通过部落群居的生活方式建立协同合作的经济生产关系,共同完成狩猎、农耕等生产活动,因为他们发现合作化的生产能够跟有效的提高存活的几率,抵抗更大的自然危害带来的风险。慢慢地,人类通过在生产活动中总结经验,将智慧融入生产环节,生产工具不断革新,农耕社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手工业发展激发了贸易往恚同时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促进社会从自给自足的社会转变为商业社会。商业社会催生不断膨胀的商品需求,企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利润最大化目标驱动企业控制物质和人力成本,同时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社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人类的经济利益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不断得到满足。

其次,人追求政治利益。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来带了经济的繁荣,还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从而社会结构也慢慢变得复杂。城邦、国家这些高于社会的组织形态先后出现,政治也随之产生。政治一向都是与权力联系最为紧密的,关于权力的讨论也始于政治学的研究领域。政治不仅关联着权力,还关联着利益,特别是在阶级统治的时期,权与利是同步甚至是无法分离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对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追求现代社会中分工越来越细化,政治与经济活动也逐渐剥离开,虽然这种剥离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是形式上的。政治与经济活动的分离也就意味着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分离。因此政治利益是指在政治活动中利用政治权力获得的利益满足感。这种政治利益可以看做是社会个体的政治抱负、当他的政治抱负得以施展的情况下而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就是他所获得政治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利益是可以完全独立于经济利益的,甚至可以与他的报酬关联度极低。

再次,人类同时还追求社会利益。社会利益的内涵因“社会”概念的认识差异而不同,边沁所指社会利益是一种简单的个人利益加总,庞德认为社会利益是指“包含在文明社会中并基于维护文明社会而产生的普遍性的主张、需要和愿望”。此处所指的社会利益是以公众为主体的一种集体利益。个体所追求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排他的,即相对其他个体利益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而社会利益因主体的广泛性而使获利方能够共同获利。因此人类追求社会利益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

2.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的螺旋式关联

权力决定了公民获取利益的多寡。《资源、权力与经济利益分配通论》(后简称《通论》)一书阐述了经济权力是经济活动的决定因素,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市场活动中,无论是商品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或是金融市场,经济权力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不同的权力关系下商品价格、劳动力价格和货币及金融衍生品的价格都会发生改变,不同的权力关系下企业的治理结构、市场的组织结构也会发生改变,甚至整个经济制度都会被改写。平衡的经济权力体系能让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更广泛地取得收益,实现经济利益的共赢局面,达到一种经济帕累托均衡。除了经济权力,公民的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政治权力是由社会公权赋予的,并且已经普遍通过法律形式得以确定下来。社会权力通常通过社会组织契约确定权力边界。现实中经济权力、政治权力与社会权力之间的行使边界与社会制度环境息息相关,在强制度约束或者强自我约束的社会中,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边界较为明晰,反之三者会相互影响,综合使用,形成不同领域的权力寻租。因此,社会公民的权力实际是由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构成的集合――权力束,多维度的权力束满足社会个体多维度的利益诉求。

在《通论》中影响权力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种,一是权力博弈过程弈方掌握的资源,资源的数量优势、稀缺性等因素能够增加博弈方的影响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分配;二是制度也对权力有重要影响。在短期权力博弈中制度作为一个既定的外生变量决定了权力博弈的基本规则,而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又可以通过权力博弈内生形成并发生演变。在政治-经济关联活动中,经济权力分布影响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决定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决定经济制度的逻辑过程,这与政治经济周期(politicalBusinessCircle)理论阐述的逻辑相吻合。概括起来就是主体间在当前制度安排下展开权力(束)博弈决定新(政治、经济)制度,新(政治、经济)制度进一步赋予主体在既定资源禀赋下的权力束,如此循环往复。

由此可见政治经济权力之间的螺旋变化,当社会公民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力和经济利益后,会借助经济权力争取更多的政治权力,并且借助制度或者契约巩固和增进其政治权力,进一步再利用政治权力谋求更有丰富的经济资源来提高其经济权力,并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会出现螺旋式增进。反之,当经济权力或者政治权力被削弱时,也会相应地影响到政治和经济权力的螺旋式递减。

3.对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交替诉求

社会阶层关系演变印证了上述权力关系逻辑。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权贵阶层掌握着绝大多数的政治经济资源,底层民众则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如道格拉斯・海和尼古拉斯・罗杰斯在《18世纪的英国社会》中把英国社会分为暴民和贵族两个阶层之间的对立(胡玲,陈祖洲,2014)。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商人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会与当地政府之间交涉获取一定的政治权力,表现为对税收制度的讨价还价。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将集中在政治权贵手中的财富和权力部分的拆解出来,社会财富出现了分散的趋势,政治也走向了民主发展的道路。工业化加速了社会财富的分散化。以福特为代表的制造业厂商发现提高职工工资并不会带来利润的降低,不但可以提高劳动积极性,还能培育更大的消费市场,逐渐形成了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已经发展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大支柱,他们是市场中最重要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过程的重要贡献者。科技发展让资本不再是新财富产生的唯一依赖,无可限量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为本处于物质资本劣势的中产阶级带来了获取新财富的筹码。

当中产阶级的规模在社会中已经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后,其在政治领域的作用也开始显现。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一样都具有利益分配的属性,政治制度更是从更基础的制度层次确立社会主体在经济利益分配中的强弱关系。当中产阶级在经济领域分得一杯羹后,不断要求从政治领域维护他们的利益,人数规模的优势更是让他们在政治活动中占据优势。在政治博弈的过程中,拥有丰富财富的富裕阶层不得不让渡政治、经济利益于中产阶级而保持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是他们实现财富不断增值的必然选择。在政治资源分散的过程中,也是就是将政治权力从社会精英或者社会权威手中转移到人民的手中,并且逐渐形成“人民对人民的权力”,这即是民主(萨托利,2009)。所以在财富分散化趋势下能够引致民主的逐步形成。

民主政治还会进一步保障中下层社会群体的经济权力,至少中下层社会群体拥有了一定的政治权力能够通过手中的选票选择伸张阶层利益的人,虽然这个人通常是归属于精英阶层的。政治人为了保障自身的执政机会,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委托人的经济利益。

政治和经济的蛋糕被各个利益阶层切分,利益冲突在所难免。虽然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做大蛋糕的方式实现共赢,但是政治利益总是处于有限状态,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此消彼长,政治冲突也就显得更加尖锐。最优的稳定的分配方式是政治权力在各个阶层之间实现平衡,而经济权力关系则以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为宜。但是从各个社会的发展经验看,这种权力结构的平衡关系是难以实现并持续的,各个社会阶层都努力为自身争取更大的利益,社会利益冲突总是不断迸发。

二、经济权力扭曲与民粹主义发生的必然性

欧美国家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出现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期,二战后各个国家休养生息,政治领导局面也相ξ榷ǎ社会民主秩序良好,社会阶层的法定政治权力相对均衡。这保障了政治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发展。但是在最近40余年,社会财富分配并没有持续走向分化,而是出现了一定的财富聚集的马太效应,社会阶层之间的财富分化越来越显著,特别是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以后,由于就业机会一度减少和社会福利的限制,一些中低收入者的经济状况不断恶化。

从美国的收入数据看,在最近十几年美国民众遭受了收入严重下降的窘况,2015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甚至低于1999年的水平。与普通民众收入下降相伴随的,却是富人收入的快速增加。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进入了贫富差距扩大的轨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收入不平等更是急速加剧。从1980年到2015年,美国收入最低的20%底层家庭总收入占全部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从4.2%降至3.1%,收入最高的5%富裕家庭总收入占比则从16.5%飙升至22.1%,占家庭总数80%的中下层家庭总收入占比从55.9%下跌至48.8%。2015年,美国收入最高的5%富裕家庭总收入为2.2万亿美元,是美国收入最低的20%底层家庭总收入的7倍。而从世界银行的低收入、中下等收入、中上等收入和高收入人群数量来看,高收入人群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而中低收入人群比例则显著增加(图2中上方三角形标记曲线表示高收入人群与低收入人群人口数量比例变化趋势,下方星状标记曲线表示高收入和中上等收入人群人口数量与低收入和中下等收入人群人口数量比例关系走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收入人群掌握的财富量却显著增长,据国际慈善组织乐施会1月16日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8个超级富豪拥有的财富,相当于全球较贫穷的一半人口(36亿人)的财富总和。

相对于分散的政治权力,在最近三十余年社会财富却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社会主体的经济权力结构与政治权力结构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失衡和扭曲,其结果是在社会底层的民众会通过其拥有的政治和社会权力要求改善经济权力结构,从而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也就是说通过政治活动提高其个体家庭的财富量。在政党政治环境下,政党领袖为了获得执政的权利,会利用各种社会政治资源,整合各个阶层的政治力量,因此在宣传上一部分政党就会竭尽其能地宣传民粹主义的政治观点,以拉拢社会底层民众的政治选情。而底层民众迫切需要改善生活状况,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在民粹主义政治宣传的诱惑下就会积极投向民粹主义的政治派别。

三、结语

本文从权力结构关系角度分析了公民个体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的螺旋式关联关系,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使社会政治权力广泛分散在社会公民手中,因此在收入差距显著扩大时就必然有底层社会民众借助政治权力改善经济权力结构的结果,民粹主义事件也必然地发生。可以说,正是社会长期的精英主义发展方式导致了当下民粹主义的集中爆发。

因此,社会若想避免民粹主义频发的根本办法在于调节社会主体之间的经济权力结构,避免社会经济资源过度集中到少数经济主体手中。尤其关键的是,经济权力结构的严重失衡会增加政治权力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的进一步扭曲,其结果可能会迫使底层民众通过暴力方式强制改变社会权力结构,这将严重危害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中军.网络民粹主义与传统政治共识的解构[J].学习与探索,2012(9).

[2]林红.论民粹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J].学术界,2006(6).

[3]刘益梅.难民危机与欧洲民粹主义崛起探析[J].学海,2016(4).

[4]张屹山,等.资源、权力与经济利益分配通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萨托利.民主新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胡玲,陈祖洲.近代英国中产阶级形成中的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7-16.

个人公益活动总结篇8

1、第一次参加南山环保活动。那是3月份,我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报名参加了活动,爬山、清扫垃圾,放置垃圾篓,虽然是不起眼的工作,但是我丝毫不敢马虎。接着4月份参加图书角活动、为雅安祈福活动、走访乡村小学活动等等,这对我了解公益,理解公益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这些活动会里也赢得了领导及义工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2、第一次策划联谊会活动。5月份,我们领队10名成员策划**义工联谊会,一个星期里,准备资料,物料,宣传信息,整理会务流程,培训工作人员,与会里一百多位新老义工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联谊会,这次活动给了我展示机会。让我的活动培训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本此活动赢得了领导及义工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3、积极参与各种常态活动,如敬老、助学、走访等常态活动。

4、7月20日经义工代表大会选举,选举了第二届理事会成员,第一次作为常务理事为义工服务,制定相关管理细则,确立每月常态培训会议、敬老活动、民主生活会时间安排。

5、关爱关注老弱病疾。分别慰问了**龙岭敬老院、潭口敬老院、浮石敬老院、麻双敬老院、东山敬老院,为老人送去物资和文艺活动,赢得老人和院领导的赞许。

6、组织大型募捐活动:雅安地震后一个星期左右,5月份与牛好客沟通,募捐了七千多元用于支援灾区重进;7月份组织了**蓝协联赛,并与蓝协沟通,对**义工联进行了宣传,同时进行了募捐活动,募捐了二万多元善款用于不定向公益。7月份与青商会沟通,募捐善款一万多元用于暑假留守儿童夏令营经费。

7、组织延伸向基层,强化爱心团队精神。经第二届理事会成员同意,成立了潭口龙岭分队。

8、开展户外活动,丰富义工生活。组织义工亲子烧烤户外活动、登山活动、新老义工见面会联谊活动、aa制聚餐活动、12月5日义工日联谊。

二、是吸收新生力量,营造良好公益氛围。

一年来,**义工联除了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外,还积极发展一些新生力量参与协会活动。

1、按时召开每月义工培训会、民主生活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2、组织参与与其他兄弟公益组织的联谊、募捐活动,学习经验。

3、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电视台、赣州电视台、今视网、大江网、江南都市报等。

4、义工联商贸大厦11楼办公室工作日上班,为义工报名,记时。同时开设立了三个义工报名点:实验小学旁文具店、清华超市口广告店、龙岭分队。

5、选举年度优秀义工,为优秀义工颁发荣誉证书。

6、开设招募QQ群,设专人为义工服务工时登记,增加义工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主要经验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领路义工的关心指导,得益于众义工朋友的关爱理解,得益于社会的关注支持。我们的主要经验是:

1、精心准备,多考虑困难

2、善于总结,多发现问题

3、积极主动,多沟通协调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1、参加活动的义工积极性高,主动性和灵活性欠缺,组织活动总是集中在几个人的身上,没有发挥义工大家庭的作用。

2、义工交流较少,素质有待提高,大多仅停留在有空参加活动的状态,活动后少思考,少总结找问题,少心得交流。

3、发展新义工有激情有办法,做好新义工的组织工作,提高新义工的素质,组织新义工参加活动的办法不多。

4、义工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照和共同提高存在问题,活动期间尊重老义工、突出新义工荣誉感做得不是很好。

5、个别义工认为我们义工组织存在管理问题,讲话不注意场合和分寸,影响**义工的声誉,影响**义工的团结。

6、走访的对象务必再“少而精”一些,这样便于我们回访时能做得更到位、更全面。

7、和访问对象接触的时候,义工的视线要尽量做到和他们的视线同等高度,如果高于他们,会给他们一种压力。还有距离,不能太远,那样就有一种敷衍和冷淡的感觉。

8、部分活动的组织策划,管理人员不明确。导致一些活动举办效果不是很明显。

9、扩大影响力的力度还不够大,没有充分发挥理事会效能。

五、2014年工作计划

1、积极筹备年庆活动,展现**义工风采。

2、积极主动组织和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活动结束后做总结与分享环节。

3、是加强义工队伍建设,巩固和发展义工队伍,加强培训和学习锻炼,提高义工素质。

个人公益活动总结篇9

亲爱的孩子们:爱心公益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回顾榆中爱心公益2018年的活动历程,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树立榜样,

我们榆中爱心公益成立于2014年11月。是由兰州市农委驻村干部墙哥发起的,从当初的4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60多人,我们走过了努力拼搏的1500个充满爱心和温暖的日子。

我们的宗旨是“无私奉献,温暖贫困,关怀儿童,放飞希望”。

我们关注的对象是榆中山区15岁以下的孤儿、残疾、重病、单亲和生活困难的儿童。

我们有严谨、高效、分工明确、默默奉献的管理委员会,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是把社会关爱送达孤残、单亲儿童及孤寡老人的最后一站。

2018年,我们分别在榆中新营乡的清水沟村、清水驿乡的方家沟村、榆中县博雅小学和甘草店镇中心小学举行了四次大型公益安心活动,我们还协助爱心人士:杨金龙先生、赵彩菊女士、杨丽萍女士三次进村入户,为榆中山区贫困儿童举行定向捐助活动。

2018年,我们榆中爱心公益共有409人次慷慨解囊,无私捐助了54890元善款和价值65930元的生活学习物资。1700余人次参加了现场活动。有108名贫困儿童受到捐助。

公益路上,爱心感天地,善举暖人心!每次活动,墙哥和管委会成员,从调查摸底、建立资料、活动策划、发起募捐、物资采购、外交沟通、现场活动,到人员、车辆、物资、节目、医疗、安全,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落实,妥当安排,保证活动的圆满进行。群友康灵英、寇金林、金昱、黄维东等,每次活动都任劳任怨,积极主动......,

特别是远在浙江金华的好心人赵彩菊女士和她的同事们、金昌的亲情草,宁夏的雨蝶、黄文珍女士,长期关注爱心公益的杨丽萍女士,杨林鹏先生,以及榆中爱心企业姥家大锅台、天安汽修厂、榆中天翔快运部和爱心群里360多位投身公益的家人们,你们每一次的慷慨解囊,就是一份希望,就是一丝浓浓的爱意和温暖。因为你们,山区的孩子们不再孤单,不再落寞!

公益路上,我们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严谨、高效、团结的管理团队已经成熟,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已经完善,关爱他人、行善积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朋友们: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回顾过去,我们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今天,我们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经2018年12月29日榆中爱心公益志愿团队管理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在2018年爱心公益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个人公益活动总结篇10

全面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突出工会联系广泛的特点,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和职责,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工会会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广大会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员工做好服务,团结和动员全体会员在公司的发展中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切实把工会的工作做好做细,不辜负全体工会成员和职工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会讲话致辞,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工会讲话致辞1各位代表,下午好!今天我们在中央领导开会的地方迎来了x公司工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我代表公司党支部和领导班子对大会的召开及新当选的工会领导成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总局直属机关党委x副书记亲临大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忠心地感谢。

1997年10月,从原x决定改组x公司至今将近五年,从改组初期的几个人,资产从零开始,能够发展到今天拥有300多名员工,10家控股和参股企业,公司净资产达2亿多元的企业集团。公司的发展,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总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同时也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观。

成立工会组织是一个企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长期以来,x公司党支部和领导班子非常关注工会的成立,但由于条件不成熟等种种原因,至今才正式成立。今年初,在公司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征求意见会上,对于广大员工积极要求和反映的成立工会组织的问题,公司成立了以副总经理x为组长的筹备组,党支部多次听取工会筹备组的情况汇报,并就大会的筹备工作、会议内容和议程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指导,提出了要严格依照工会法的规定,充分发扬民主,反映民意,广泛听取工会会员的意见,精心组织,把这次工会大会开成一次民主的大会、求真务实的大会,一次鼓舞干劲、团结奋进的大会。

与此同时,工会筹备组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员工春游、参加体育总局职工运动会、暑期慰问一线员工等活动,得到了公司员工的好评和认可。通过各项活动和工作的开展,丰富了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为员工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环境。

今后一段时间是x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会工作大有作为的时期,希望新当选的工会委员会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牢记工会组织的宗旨、牢记广大员工对我们的要求,在上级工会和公司党支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用“x”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的全局,从工会工作的性质、特点出发,结合公司改革发展的实际,全面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突出工会联系广泛的特点,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工会会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广大会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动员全体会员在公司的改革发展中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切实把工会的工作做好,不辜负全体工会成员和职工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

各级工会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工会组织的优良传统,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关心员工疾苦,倾听员工的呼声,反映员工的要求,积极热情地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维护员工的长远利益和具体利益。要振奋精神、开拓进取,转变观念、服务职工,增强做好工会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拼搏的干劲、务实的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真正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公司建设协调发展,开创x公司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工会讲话致辞2各位领导、员工朋友们:

今天是我们x有限公司工会成立的日子,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这不仅是我们公司的一件荣誉大事,更是让广大员工和劳动者值得欣慰的大事。在此,我代表公司向关心、支持我公司工会工作的上级领导致以诚挚的谢意!也向公司的劳动者表示衷心祝贺!

工会是代表一个有共同利益的群体,目的是维护本群体的共同利益和群体内各成员的具体利益。实际上就是为广大员工服务的一个组织。当前我们企业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公司成立工会,我想这一定会给广大员工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希望工会的委员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和职责,争取广大员工的利益,为员工做好服务,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开展更多更加丰富精彩的活动,促进大家的思想交流,使员工能劳益结合,减少工作压力,增强员工的活力和动力,使员工拥有饱满的热情和力量。今天工会将选举出工会主席和工会委员,我想每一位当选者都应该要感到责任重大,希望你们要不负众望,上下共同努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要珍惜广大员工对你们的信任、支持和期望,把这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把工会的工作做实做细!

工会的成立给公司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公司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用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的真心热情,用我们的行动把公司做大做强,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更加丰富多彩,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并祝工会成立仪式圆满成功!

工会讲话致辞3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员工朋友们:

在市总工会和工委的亲切关怀和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筹备小组的精心准备下,公司工会成立大会今天正式召开了。这是公司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向关心、支持公司工会工作的上级领导致以诚挚的谢意!也向公司的广大员工表示衷心的祝贺!

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参加的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利益的维护者,是全体职工自己的组织。当前,我们企业正处于基建的关键时期,公司工会的成立,一定会给全体员工带来更大的生机和活力,一定能够鼓励广大员工开拓创新,勤奋工作,推动公司的各项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今后一段时间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会工作大有作为的时期,希望新当选的工会委员牢记工会组织的宗旨、牢记广大员工对我们的要求,在上级工会组织和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从工会工作的性质、特点出发,结合公司实际,全面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突出工会联系广泛的特点,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和职责,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工会会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广大会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员工做好服务,团结和动员全体会员在公司的发展中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切实把工会的工作做好做细,不辜负全体工会成员和职工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

工会的成立给公司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公司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用我们的双手和行动把公司做大做强,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更加丰富多彩,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