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十篇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十篇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5:18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篇1

本文在分析比较网络征信和传统征信的优劣之后,认为网络征信系统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进而在分析“平台征信”和“央行征信”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指出央行征信模式是目前快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有效途径。提出要在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互联网金融征信行业标准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

网络征信;征信体系;央行征信;平台征信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征信,就是指对信用主体(市场参与者)的信用或资信状况进行调查报告的中介服务活动,主要作用是消除或降低信用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征信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最新组成部分,是我国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以互联网为独立载体的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平台、众筹、电商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门户等服务类型,虽然运营形态各异,却无不深刻改变着金融版图。近两年,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在急剧扩张的背后频现的网络信贷公司“倒闭潮”也暴露了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和监管缺失的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企业、个人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引进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更是迎合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但是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它的模式和架构如何建设,并没有一套系统的构建实施方法,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较新颖的课题。目前对我国征信体系的认识与理解还存在很大差异,现在很多人把征信建设归结为建设一个数据库、一个信息平台,或者是归集一个黑名单。这种理解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征信体系建设是我国深化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完善社会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在构建一种新型的社会运行规则。

二、网络征信与传统征信比较

从天猫、蚂蚁、芝麻等,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征信体系之间的内在链接,可以说网络征信产业服务链已初步成型。网络征信正在从网络经营活动中逐渐分离,作为独立的业态初露端倪。网络征信服务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传统征信:现实财务的小数据。传统征信是由专业机构通过固定的模型定向采集财务和金融交易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报告的专业化信用管理服务。传统征信以美国为代表,以1841年美国邓白氏公司的成立为兴起标志,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征信业态。在我国,传统征信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为代表,受《征信业管理条例》约束,机构的设立和业务的开展需要申请相应的牌照,传统征信的特点有:由征信机构进行专业化、牌照式经营;是“小数据”,以金融交易为核心,集中分析财务数据,一般只有几十个数据项,主要涉及收入、资产及抵押状态、担保情况等,表现的主要是债务状况;用途主要是预测信用交易风险和偿还能力;数据获取渠道比较狭窄和固定。传统征信依靠几个专业机构各自建立物理数据库,定向搜索一些“小数据”,然后建立固定的模型,之后在数据库里系统自动地用这些模型对数据进行计算。由于数据项的更新和拓展很慢,所以数据使用者拿到的征信报告与结果是固定格式的、相对静态的。传统征信服务依赖于数据库的覆盖程度。传统征信虽然已经发展了比较长的时间,但也不能达到完全覆盖。美国的征信体系是全世界最发达的,但目前一些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征信系统的覆盖率只有85%。

(二)网络征信:网络行为的大数据。网络征信是指网络交易平台、电商等网络机构开展的全网海量数据采集处理并直接应用的信用管理服务。网络征信是通过网上非定向地全面抓取各种数据,获取海量网络信息,从而实现对网络主体的信用轨迹和信用行为进行综合描述。网络征信的主要特点有:“大数据”,数据来源广泛,信息全面,不拘泥于财务,也包括非财务类的,例如社交行为、文字言论、谈话语音、图片等各种信息,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网络征信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把参与网络活动的人群都覆盖到,不用建立专门的机构和数据库,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和人力、物力进行数据库传输,即不用为了采集数据而采集数据,一切数据与信息都随着网络活动自然生成,只要在网上通过平台或者直接使用大数据搜索与抓取就可以,成本低、门槛低,这也是网络征信快速发展、必然成为未来主流的原因。

三、平台征信与央行征信优缺点比较

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是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依托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建立的“平台征信”模式;二是将互联网金融信用纳入央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央行征信系统”)的“央行征信”模式。

(一)信息来源。平台征信信息来源渠道单一、持续性无保障;央行征信信息种类丰富,信息来源稳定,平台征信信息主要来源于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客户的行为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客户的社会关系和经济行为特征。以阿里为例,电商平台是阿里征信信息的唯一来源,阿里征信数据库只收集其客户的网络交易信息及其相关信息,信息的指向性很强。央行征信信息涵盖各行各业,能够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信息,信息类别较多。《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了央行征信系统的法律地位,对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向央行征信系统报送数据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定。因此,具有稳定的数据来源。

(二)信息质量。平台征信信息时效性强,但存在“信息噪音”;央行征信信息时效性弱,但不存在“信息噪音”。在电商平台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旦产生,交易信息会即时被征集录入,因此平台征信的数据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信息噪音”,而互联网信息技术并不能从海量的信息中辨别、遴选出有用、真实的信息,因此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央行征信只有经信息主体同意才能征集相关信息,包括信贷信息、公用事业信用信息、政府部门相关信息等,且一般由相关信息源单位录入,从信息产生到进入征信数据库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因此信息的时效性相对较弱;但央行征信在信息征集前会与信息源单位就信息的类别等进行协商,要求信息源单位按照既定模式报送数据,且信息源单位会对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因此不存在“信息噪音”问题。

(三)信息采集成本。平台征信信息采集成本低,央行征信信息采集成本较高。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环境透明、信息共享的特点,所获信息由交易网络直接产生、传播,信息征集收录均通过电子商务数据库自动完成,几乎零成本地获取客户信息。央行征信则需要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由专业信息管理技术人员对信息进行征集、管理,并且要与信息源单位协商,经同意后才能获取信息,信息征集、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

(四)信息处理能力。平台征信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电商平台具有较强的信息组织、检索和排序功能,可对海量信息进行标准化排序,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此外,电商平台借助大数据挖掘和强大的信息流优势,将大量碎片式、难以量化和传播的“软信息”转变为可量化、可传播的“硬信息”。央行征信在信息处理方面远不如平台征信强大,如央行征信系统提供的征信产品和服务较为有限,但随着其模式的日渐成熟,信息处理能力将逐步强大,功能将逐步完善。

(五)信用信息共享。对互联网金融而言,由于各平台均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建立的征信模式,缺乏统一的行业征信标准,因此平台信息难以有效共享,制约了失信惩戒机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作用的发挥。而央行征信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在现实金融中各商业银行之间信用信息共享,并为其提供查询服务,有效防范了金融体系信用风险。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路径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征信业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初步构建了我国征信法律框架,但许多实施细则仍未出台,尤其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征信活动缺乏有效规范。构建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法律框架,首先应加快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基础性立法,明确诸如互联网金融企业、p2p融资平台等互联网金融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使其成为征信系统合法的信息提供者,为接入征信系统奠定法律基础;其次=应在《征信业管理条例》框架下,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将互联网金融征信行为纳入统一监管范畴;再次应根据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市场的发展和变化,适时修订和完善现有征信法规,对新型征信业务模式比如基于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征信活动进行规范管理。

(二)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系统,明确征信标准。统一的征信标准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前提,我国征信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互联网金融征信更是如此。目前,我国普遍用于支撑信用体系的技术平台,其各数据库的结构和标准,包括信用数据格式、内容、指标和标识以及技术支持软件等差别很大,给网络信用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交换与接口连接留下严重的隐患,也对信用信息数据的进一步加工、整理和综合应用带来了障碍。建议成立全国性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由协会负责研究建立全国性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系统,制定行业征信标准,统一数据采集、信用报告格式规范、征信服务等关键标准的内容,并通过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实践修订完善标准体系,实现互联网金融全行业征信信息共享。

(三)推动互联网金融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和互补。央行征信系统在实现金融贷前贷后风险预警等业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把查询征信系统作为审查贷款的必经环节。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纳入央行征信系统是实现快速建立互联网信用信息统一平台、构建网络信用体系的有效路径。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系统和征信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应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全面接入央行征信平台,建立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对接机制和信用信息交换机制,形成央行征信系统和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的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四)发挥征信机制作用,净化互联网金融环境。征信机制的基本功能体现为激励守信、惩戒失信,在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全面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后,通过与央行征信系统信息共享互补,进一步发挥征信机制的作用。一是建立互联网金融“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对失信者的有效震慑;二是完善信息记录和披露制度,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良好环境,增加失信者市场交易成本,形成市场性惩罚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社会性信用奖惩机制。利用社会媒体和网络资源,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形成全社会的道德谴责舆论环境;四是建立健全司法性信用惩罚机制,依法追究严重失信者的民事或刑事责任,建立与失信惩戒要求相适应的司法配套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2013年网贷行业年度特刊.

[2]吴晶妹.2011~2012年中国征信业回顾与展望[J].征信,2011.6.

[3]吴晶妹.未来中国征信:三大数据体系[J].征信,2013.1.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篇2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产业管制 社会性管制 标准管制

1 引言

发生在中国两个互联网公司360和腾讯之间的“战争”,即被命名为“3Q大战”的互联网无序竞争,在引起人们思考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的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对当前管制模式重构的迫切需求。唯有管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方能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土壤。

2 移动互联网的管制现状

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监管现状呈现出监管主体条块分割、各管一块,管制内容以市场准入管制和有限市场行为管制为主的主要特征,并表现出向注重信息安全保护和互联网垄断行为控制转变的趋势。

2.1移动互联网管制主体体系

我国最高级别的法律,是以国务院令的方式颁布于2000年9月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在这个办法中,互联网信息服务被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并规定“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据此,新闻、出版、教育、卫生、药品监督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等行业管理部门分别根据部门职责,制定了相应业务领域的部门规章,涉及医疗、出版、新闻、文化、游戏、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初步形成了覆盖较为全面,多行政主体监管的条块管制体系。

2.2管制的内容

管制主要是以对厂商的市场准入管理为主,按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性质分别实行备案制度和许可证制度。并在管理模式上采取双重许可和备案制度,也就是厂商除了需要取得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之外,还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领域取得业务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资质。例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从事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互联网信息服务……在申请经营许可或者履行备案手续前,应当依法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除此之外,在市场准入上,管制还侧重在对厂商资质和能力的监管上,包括注册资本、业务发展计划和方案、服务内容等方面。相应的业务管理部门也据此制定了所管理业务领域的部门规章。

可以说,许可证和多头、分级管制,是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管制的主要方式,而对市场准入管制则是其核心。

2.3管制的手段

在管制手段上,主要是对于未取得许可或者备案的厂商,采取完全禁止的方式禁止其市场准入;对已经取得许可或者备案的厂商,若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则以行政处罚为主要手段,并授权给厂商所在地的行政管理部门属地管理。尽管在各管制行政部门的部门规章中都有“法律责任”的篇章与内容,但也主要是集中在警告、罚款、撤销许可等处罚手段方面。

3 移动互联网产业特征及管制体系建构影响

3.1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特征

(1)技术特征

以移动终端为载体,业务和服务最终都将与移动终端融合承载,并以此作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和服务的主要特征。以智能手机终端为中心,实现了电脑桌面、手机、客户端的多终端融合。业务的计算则更多地集中于网络侧,尤其是以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云服务模式的兴起,促使无论是业务数据还是用户数据,都越来越趋向于集中在网络侧。而无线技术的泛在覆盖网络则使得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递具有瞬时、大范围、突发的飓风特性。

(2)市场结构特征

从传统经济学对垄断市场和自由竞争市场划分的要素来看,移动互联网市场属于自由竞争市场。由于免费模式是互联网的主要特征,故移动互联网单比特的成本趋于零,且同质替代产品丰富,创新活动激烈。因此,在移动互联网市场,没有一个主要厂商能够拥有形成垄断或者达成垄断联盟的资源。在市场结构上,移动互联网市场当归于自由竞争市场,这从本质上是区别于电信市场的。电信运营商涉足移动互联网领域,尽管其拥有政策、用户以及资本的垄断优势,但是并没有取得领先优势,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自由竞争性质。这个判断也是设计移动互联网管制体系的基本起点。

(3)产品特征

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形态来看,既涉及到与传统领域的融合产品。也涉及到源自互联网或者电信网的信息服务产品。从涉及的领域来看,具有相当的宽泛性,包括新闻、出版、金融、游戏、文化、食品、医药卫生、信息安全、商品销售等各个方面,几乎涉及到各个传统行业和产业。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模式,动态性是其关键特征。

3.2对管制体系的挑战

传统产业管制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中如何重新构建是核心问题,而其关键则是如何满足新的技术特征和市场结构特征以及融合和创新的基本目标要求。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特征将对管制体系带来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面临管制机构统一协调和政策融合的挑战。移动互联网产业除了互联网的移动化特征之外,更多表现为传统产业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的融合,而产品和业务形态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突出,使得当前已条块分割的监管体系在协调性和一致性方面遇到巨大挑战。以某门户网站运营的大型网络游戏在前置审批管理权的部委纠纷为例,实质上就已经暴露出这种体制的弊病。

其次是传统产业管制(管理)体系在与移动互联网融合中,其原有规则的适应性和重新建构将面临的挑战。信息传播的瞬时、大范围、突发特性,使得传统产业的管制体系以空间和时间作为约束,建构相对静态的管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要求。以出版行业为例,以手机或者无线阅读终端为载体的出版终端,使出版的中间环节趋于缩短乃至可能消失,因为作者或者出版社已经可以直接建立起发行联系,且其成本已经接近为零,那么原有的对发行渠道的管制规则就面临重大挑战。

最后是被管制主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端到端管制需求面临工具和方法的局限性。任何移动互联网的细分领域,可能都会涉及到互联网内容提供商、通道运营商、终端厂商、增值应用服务商以及相关融合产业的主要厂商。任何管制政策如果只是局限一个环节或者某个方面,都可能顾此失彼。因此,端到端的监管不仅需要理念的创新,更需要工具和方法的创新。

4 移动互联网产业管制一般目标和方法建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迫切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并按照政策和技术的适应性原则,探讨监管的一般性原则和目标。而在这个一般性原则和目标的建构过程中,我们需要谨记的是,移动互联网是一个由足够分散的厂商构成的自由竞争市场。

4.1移动互联网管制的一般性目标设定

按照产业管制的一般性分类,管制目标可以分为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经济性管制主要侧重于促进产业公平和提升经济效率,而社会性管制则侧重于以其他非经济性目标为目的。

(1)从经济性管制来看,中国移动互联网管制的一般性目标可以由以下两方面构成:

以促进传统产业利用移动互联网作为工具,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经济效率为目标。作为信息化的新兴工具,管制应该是从制度上激励传统产业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体制融合。因此,在融合产业的管制上应以传统产业的经济效率和公平为关键参照坐标,而非是侧重在移动互联网本身。

而之于移动互联网本身的管制,则需要以防止垄断阻碍产业创新为一般性目标。这种垄断的来源既可能是传统产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对产业的破坏性创新行为,也可能是移动互联网厂商利用自身用户或资本规模优势对创新的阻碍。

(2)从社会性管制来看,移动互联网的管制目标应该以促进信息管理的透明为主,而主要目标应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

首先是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也就是以消除厂商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主。防止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和滥用是管制的核心。信息资源作为核心资源,信息不抵触的存在使移动互联网厂商可能面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并容易损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政府的管制需要在消除与缓解信息不对称方面有所作为。

其次在移动互联网厂商的内部性管制上,以信息资源管理的公平为重点管制对象。在信息的获取、使用、分发等各方面的公平,尤其是在厂商与用户之间信息资源管理权力的公平和效率方面,应充分发挥管制的价值和作用。

4.2管制的方法变革:向社会性管制转变

由于移动互联网市场是高度竞争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从厂商主体到产品体系具有高度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市场。因此,笔者认为,对移动互联网的管制方法,其适应性的变革应该从经济性管制手段为主向社会性管制为主转变。

当前,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监管仍以经济性管制为主,主要表现则是以行政管理为工具,例如在信息服务、新闻、出版、文化、音视频等多个领域的行政规章和部门规章。由于这种管制的静态性、行政管理的低效率性和行政执法尺度的随意性,因而在调整管制对象与政府、消费者之间的行为关系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缺失性。

而社会性管制,经济学界的共识是:主要采取以建立产品或者服务标准为主,作为调整管制当局与厂商、厂商与消费者以及厂商之间关系的手段。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标准的权威性和信息的公开透明性,使利益相关各方都可以具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行为预期。

因此,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监管,应该从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模式,向以产业标准管理为主转变,并按照竞争市场的原则,在非与国家安全利益相关的领域取消市场准入。从事前管制向事后监管转变,侧重于信息不对称的管制。

5 移动互联网产业主要管制内容、原则、趋势及建议

基于前文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移动互联网的监管体系无论从内容和方法上,都很难满足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一般性监管目标的需求,即从经济性监管向社会性监管转变,从行政监管向标准监管转变,从多头分散监管向协调监管转变的要求。

而从管制的内容和形式来看,观察当前管制当局的思路和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试着探讨如何建构以适应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监管原则。笔者认为,这主要应该包括市场准入、信息不对称管制、垄断市场行为管制以及虚拟货币价格管制五个方面。

5.1市场准入管制

当前市场准入主要是侧重在对厂商的行业准入管制上,以许可证和备案制度为主,并在个别领域对资本的性质来源提出了主要要求,例如,在视频服务领域提出的国有资本控股要求。

这种市场准入是按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来界定的,并分别采取许可和备案的模式,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厂商业务是经营性还是非经营性的分类显然已不适合互联网的特征,尤其是互联网领域的免费特性,以及主要由第三方为消费者买单的模式(例如互联网广告)。

而对厂商自主和资本来源的区分,显然不利于移动互联网上创新的发展,尤其是技术门槛极大降低之后,产业的创新门槛也随之极大降低所形成的微创新趋势。

这就要求在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准入管制上,做出以下适应的变革:

第一,从以厂商产业的进入管制为主,转变为以产品的进入管制为主。也就是说,放松乃至取消对厂商的资质性要求,并把监管的重点转移到对厂商产品市场进入的监管上去。

第二,从事前审批、事中审批监管模式向事后监管模式转变。缩短乃至取消对产品和厂商事前及事中的管制,并主要是以市场手段为主,依靠市场自我选择的力量,采取事后管制的模式,作为市场产品准入监管的思路。

第三,从行政监管向标准控制转变。以建立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为主要控制手段,实施产业管制,尽可能减少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建立符合标准的业务实时进入和退出管制机制。

5.2信息不对称管制

信息资源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资源,既可能事关国家机密,也可能与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如何降低信息垄断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政府管制可以发挥力量之处。

信息不对称的管制,即信息资源的管理,是决定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这项内容应该作为移动互联网产业管制的核心。

我们看到,在2011年的1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在这份名为《个人信息安全指南》的行业标准中,管制当局第一次试图以标准的方式,对个人信息管理者的行为作出规范性要求,并明确个人对信息的权力,在其概述中明确提出:“个人信息管理者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保护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除非基于法定事由或为避免公共利益受到重大影响,不应限制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并指出:“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包括保密权、知情权、选择权、更正权和禁止权。”

因此,我们观察到,产业管制部门已经开始尝试对信息资源以标准的形式进行管制。

但是,由于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笔者认为,在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不对称管制中,必须完整地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厂商内部信息公开和使用管理的管制。也就是对个人信息资源收集和管理者内部性约束的管理。要求厂商建立公开透明的机制,并确保个人和行业信息资源的规范使用。

其次是要建立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传输、转移、使用的全流程管制制度,确保对信息资源的管制是端到端的、可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管制应该建立在对信息的分类标准上,清晰各类信息资源的产权归属。并基于产权机制,建立相应信息管理的行为标准。

5.3信息垄断市场行为管制

对互联网垄断的判定,除了一般性的反垄断法要求之外,笔者认为,必须附加对信息资源的垄断程度为判定项,这种垄断程度既包括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也包括信息资源分发控制渠道的可替代性。

尽管市场规模、用户规模、资本规模可以作为一般性的判定标准,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信息复制和传播的低成本性,使得对信息规模和质量以及渠道的垄断,成为更重要的获取垄断地位的方式。

因此,对移动互联网垄断行为的管制应该以两方面为主:

一是对信息内容资源垄断的监管,尤其是对利用自身信息资源的稀缺性或者规模性来赚取超额利润,妨害产业公平竞争和自由进入的厂商进行监管。需要建立强制的信息资源共享标准和制度,鼓励建立竞争机制,形成多厂商局面的管制目标。

二是信息传播垄断渠道的建立,信息分发渠道的不可替代性或者唯一性是形成移动互联网垄断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政府应该以厂商对渠道的反垄断来形成高效的监管机制,并管制利用渠道唯一性来损害消费者福利的行为。

5.4虚拟资产价格管制

价格管制是产业管制的重要方面,因为有互联网的免费特性,移动互联网很多信息服务产品也是免费的,看似管制当局不需要对移动互联网产业实施价格管制,其实不然。

我们都知道,以游戏为例,各种虚拟的道具、工具、积分,其实质都是用实体经济货币加以购买的个人虚拟资产,而这种资产本身可以交换和交易。但虚拟资产在交换过程中主要以虚拟货币的形式发生,并形成了在虚拟货币与真实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由于虚拟经济的分散性和业务的一致性,使得虚拟货币发行和管理成了一个空转的经济真空。而对各个厂商虚拟货币的发行、使用、管理尚没有清晰明确的管制措施。

这就给移动互联网的个人资产管理带来巨大的隐患。

因此,政府管制部门必须尽快建立面对虚拟资产的行业管制标准,建立虚拟经济的货币发行、交换管理标准。这主要应该包括:

(1)虚拟资产的管理,包括虚拟资产的使用、管理、交换、保存等方面的通用性标准要求。

(2)虚拟货币的管理,包括虚拟货币的发行、交换、回收以及与实际货币对接的通用性标准要求。

政府管制既要避免虚拟货币超发导致的虚拟资产贬值,更要注意在实体经济对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篇3

关键词: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趋势跨界融合

一、“互联网+”的特征

1.特征一:跨界融合

“+”本身就是一种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一种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才会更坚实;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互联网如果能够融合到每个行业里,无论对于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应该都是一件好事。像易宝支付,润物细无声,B2B(企业对企业)模式可以进入企业的一些关键节点,促进整合协同、提高效能,可以交叉营销。是互联网改变商业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很多的人、物、服务、机构嵌入连接器,带来连接的价值,影响了我们智慧生活的方式、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2.特征二:创新驱动

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人称之为信息经济、数据经济,甚至有人说创客经济、连接经济来了。这一方面说明时代处于动态变化中,另一方面说明这些因素在这个特定阶段越发表现出其重要性和主导性。传统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同时,要敢于打破垄断格局与条框自我设限,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建立可跨界、可协作、可融合的环境与条件。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我们这一生我们这一生我们这一生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

3.特征三:尊重人性

人性是连接的最小单元、最佳协议、最后逻辑;人性化是连接的归宿,是融合的起点,是存在的理由。一个人本质上隶属于什么组织,就看他在哪里自愿花费更多的时间或者是“优质时间”,“自愿”不是企业组织完全能够雇用的,“优质时间”就是要看他是否张扬个性,是否处于激活态在做事情、在创新、在持续提升。企业内部老板也是员工,员工共享价值成了真正的主人。这其实就涉及人力资本的实质,也是今后企业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互联网+”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大数据化已经渗透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日常决策

以往我们很难利用数据做出更多的决策,也很难通过数据来看现象本质。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真正进入了“量化”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企业一方面积极建立大数据库,另一方面在包括书面行文在内的日常管理流程和决策中也在积极用数据说话。虽然历史数据的建立需要一些时日,但“用数据说话”的思维植入对于企业未来的高效率运转则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2.跨界思维让人力资源需要精通业务

进入互联网时代,单一的知识结构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职场环境。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度来讲,企业的转型和多元化发展使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人力资源不仅需要从企业的角度来预测和评价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需求,更需要从专业和业务的角度来评判人才的任职资格和潜力空间。原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知识要求除了专业以外就是一些统计学、心理学的熟悉和掌握,未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知识要求将涉及到内部运营管理、业务流程、财务管理、行业产业链知识、互联网思维等方面,人力资源早一步实现“跨界”,也能早一步实现支撑企业业务发展的职能要求。

3.人力资源“迭代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一般而言,作为内部运营体系之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流程和机制框架确定之后,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改革和创新。一方面,如果企业人数过多,一点点的改变就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在企业没有明显的员工流动现象时,企业高层很难给予人力资源足够的支持来进行变革,所以,“新鲜感”这个词汇很难与人力资源相挂钩。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迭代创新的概念开始深入企业实践。未来两年,“迭代创新”将会在考勤管理、午餐基金、水果基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福利津贴管理等各项人力资源机制和政策中得到应用和实践。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要有合适的策略和手段来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绝不仅是依靠技术就能提升管理效率,而是需要通过人性化管理强化员工情感互动。应认识到,作为文化的互联网是一种无形力量,将以思维逻辑的方式改变传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思路和模式,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与“互联网+”思维融合后,体现出来一种特殊的企业人才创新力量,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篇4

关键词:众包价值网络虚拟空间无边界

“众包”一词最早出现在2006年,由美国《连线》杂志一位名叫杰夫·豪的记者首次提出;Lakhanietal(2007)对采用众包模式的“innocentive”公司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该公司参与者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取酬金和参与的满足感。DarenC.Brabham(2008)对众包参与人群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参与人以社会精英为主,参与众包的业余爱好者,大多数动机是学习新技能、获取大家的认可及经济报酬。winfriedebneretal(2009)提出了“创新社会工程”的概念,认为“众包”对于构建创新型社会非常重要。从此前的文献可以发现,关于众包商业模式,描述性的介绍比较多,理论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众包”应用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属于点和线的研究。由于众包基于价值网络,是一个有机的三维体系,所以,系统的研究必须将点、线、面有机结合起来。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从价值网络的视角,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来探讨众包商业模式的架构、产生的机理、特征和功能。

众包商业模式的架构和特征

(一)众包的架构

1.众包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众包活动的主体包括众包平台提供方、发包方和非契约性接包方,如图1所示。众包平台提供方是连结发包方和接包方的媒介组织,它为发包方和接包方提供交易场所和交易规则;众包平台提供方采用虚拟运作的方式,将发包方的工作任务或某项需求信息在虚拟空间里,非契约性接包方在同样的空间提供解决方案。众包平台提供方既可以是发包方,也可以是第三方。

发包方是关于某项工作任务解决方案的需求方,在众包活动中,通常表现为解决方案交易的买方。

非契约性接包方是指提供解决方案的工作者,这些人与发包方、众包平台提供方之间并不建立契约关系。广义的非契约性接包方可以是互联网上任何一个人。

众包的客体是众包活动的中心,它主要表现为某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比如:一张图纸的设计,一个广告策划,某种信息的提供等。众包各主体都是围绕众包的客体来开展活动。

2.众包的运行机制。众包基于自由、开放式的互联网平台,为了更好地完成某项工作或更好地解决某个问题,众包的主体都必须遵守一些标准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活动平台的规则和工作任务本身的规则。如:会员制、个人信息保密性、信息的规范及其他关于活动的规范等。

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不是只由企业和市场所构成的二维组织模式,它是由企业、市场和价值网络所组成的三维价值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客户、供应商、合作企业及其他组织和个人都被纳入全球的价值网络之下。全球的价值网络是由众多的价值子网所构成,大的价值子网又由小的价值子网构成。各个子网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连结,随着市场的变化,价值网络的构成要素可以灵活进行动态调整。众包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网络体系进行运作的。企业、顾客、其他个人及其所拥有的资源构成了价值网络的节点,对于工作任务的需求和供给构成了价值网络的线,它将各种资源连结在一块,从而构成大大小小的价值网络,当工作任务发生变化,价值网络随之发生变化。它是一种开放式的、自由的、公平的动态协作式经济活动。

(二)众包的特征

1.开放式。业界专家林永青在《众包》一书的推荐序言中写道:“众包就是社会生产”。“社会”一词具有广阔而开放的含义,林永青用“社会生产”一词是对“众包”特征的贴切概括。众包是集社会资源来解决特定问题、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一种生产模式,它将全球资源纳入互联虚拟空间中,通过虚拟方式来实现对实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个空间里,每一种资源对外都是开放的;它通过和其他资源联盟,或者帮助其他资源实现某种价值而实现和扩大自身的价值。

众包不但是资源的开放式配置,而且是人的开放式成长。众包为人的价值提供了广阔的增值空间。业余时间的有效利用,延续了人们朝九晚五的价值创造;在虚拟社区里,人的价值延伸没有地域的限制,价值发挥的范围可以达到人类社会的任何角落。而且在价值网络里,人们以相互学习的方式共同成长,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的特征;以兴趣和爱好形成的虚拟组织是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社区组织。

2.民主性。企业通过行政指令来配置资源,市场通过价格指令来配置资源,而众包对于资源的配置,完全依靠资源主体的意愿,不受行政指令的支配,也并不完全通过价格指令来配置。比如:加入Linux的开发者,完全是靠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基本上没有受任何价格指令的支配。

众包是基于互联网运行的,在遵守互联网规则和各项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各参与主体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享有平等权力,这包括信息的权利、参与投票的权利、成为会员的权利、享有收益的权利以及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利等。

开放性使得任何一个众包的客体都受到广泛关注,不同的人会从不同角度对其提出解决方案,同样,也会有很多人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审视,并提出改进建议。最终形成的方案将是得到大多数人支持和赞成的。例如:threadless利用众包设计出的t恤衫,广受消费者的欢迎,它是民主化甄选机制的一个典型。

3.无边界。互联网是众包运营的坚实基础,在互联网创造的虚拟空间里,资源实现了可以24小时无间断地进行配置;借助虚拟运作,众包资源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资源可以很方便地以众包模式进行整合。例如:通过众包模式,可以花费较低成本、甚至是免费就可以获得反映世界各地风貌的图片。不难想象,靠传统的做法,其成本和难度是足以吓退任何机构或个人来进行这项工作的。

受人、财、物等的局限,任何一个组织的运作能力在一定的时期内都有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形成了组织发展的瓶颈。然而,众包是将全世界的资源纳入配置的考虑范围之内的,这样就极大提高了资源的丰富程度。在任一时刻,要完成某项工作,都有一个相对可以无限供应的资源可以利用,无限可利用的资源必然会形成运作能力的无边界。

众包的经济学分析

(一)基本假设

为了便于分析,首先,对众包做一些假设。

假设1:参与众包的主体有发包方、广大潜在的接包方(因为对于接包者没有任何定义限制,在此也可称为广大群众)和众包平台提供方。

假设2:众包的客体是某一具体的问题或者是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

假设3:具体问题只有一个最优解,具体的工作任务只有一种最优的完成结果(如果有多人完成的效果相同,并且都是最优的,视为一种)。

假设4:提供最佳解决方案者将获得固定的一笔酬金R0。发包方从解决方案得到的收益至少不小于R0。

(二)成本收益分析

由假设可知众包的客体只有一种最优的方案,因此,不管采用何种方法,结果的收益都相同,在这里将收益表示为R。下面主要来对成本进行分析。

对于发包方来说,进行众包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C,这种成本随地域范围的扩大而增加,假设用m代表地域的范围,m值越大代表信息覆盖的范围越大,且C与m呈线性关系,这里用C=a+bm(a与b的值大于或等于0);结果征集成本C征集=α+βm(α与β的值大于或等于0);结果鉴定成本C鉴定,假定鉴定的成本是方案数量n的函数,则C鉴定=C鉴定(n);固定酬金R0等。则总成本为:

C=C+C征集+C鉴定+R0

=(a+bm)+(α+βm)+C鉴定+R0

=(a+α)+(b+β)m+C鉴定(n)+R0

首先来看信息成本C,互联网所构成的虚拟空间消除了地域的界限,从而m为0,置于虚拟空间的信息只有一次信息的成本(这个成本近乎为0),而其到达每一个信息接收方的边际成本为0;结果征集成本C征集,发包方只需在互联网上提供一个固定的虚拟空间(提供成本近乎为0),所有提供方案的接包方自行上传到指定的虚拟空间,同样消除了地域因素,从而m为0;结果鉴定成本C鉴定,在互联网上,大众评审自发完成了这项工作,这些评审都是无偿的,所以鉴定成本为0。和没有现代化通讯手段时一样,企业需要为最优方案支付酬金C酬金。则总成本为:

C=C+C征集+C鉴定+R0

=(a+bm)+(α+βm)+C鉴定+R0

=(a+α)+(b+β)m+C鉴定(n)+R0

=(a+α)+R0

a+α代表信息的成本和征集成本,因为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和征集成本近乎为零,所以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由此可见,企业采用众包的成本就主要取决于R0。又因为,众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资源配置不完全受市场价格指令的支配,很多情况下,提供解决方案的人无偿提供资源;所以,企业采用众包的总成本C小于等于R0。

(三)均衡分析

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发包方要实现众包利润最大化,必然要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要求。因为众包所解决工作任务基本上是独立的,每一个方案都是针对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所以,对于众包来说,交易的数量通常为1,也就是说,众包的交易始终是一种边际交易。交易的总收入等于边际收入,交易的总成本等于边际总成本。

得:R=mR,C=mC,均衡时:mR=mC即R=C,根据假设:R0≤R;又由前面分析得:C≤R0,所以:C≤R或mC≤mR。

从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众包对于发包企业来说,边际成本始终小于等于边际收益,因此对于发包方来说,就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去采用众包。这也是众包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众包的影响分析

(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众包对于资源的配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相比其他资源的配置方式,众包最大的特征是以非常低的成本将闲置资源聚集起来,尤其是稀缺的研究、设计、开发等智力资源。这些资源在众包活动中,从三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第一,众包突破了固定工作时间的限制,工作者可以在业余时间继续发挥其资源利用的价值;第二,众包将零散的闲置资源积聚起来,从而形成强大的规模效益;第三,众包突破了资源发挥功能的范围,同种资源可以在同一时刻发挥其在不同领域的功能,从而充分发挥了资源的范围经济功能;

2.对就业的影响。信息不对称和劳动就业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信息拥有水平直接决定就业水平。在雇用工作时代,信息搜寻成本和信息鉴别成本是决定雇主和职员双方能否建立雇佣关系的关键。现在是个性化消费的时代,市场变化很快,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不断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摩擦性失业。众包对于消除摩擦性失业具有天然的优势。

3.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是一个关于价格的概念,物以稀为贵反映了稀缺资源供需对于价格的影响作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以价格作为信号。然而,在众包活动中,资源所有者的兴趣和爱好对于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价格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只发挥部分功能。如果不以价格作为配置资源的信号,那么就不会存在通货膨胀的成本;因此,如果以价格来配置资源带来较高的通货膨胀成本的话,那么,理性经营者必然选择众包的方式,从而通货膨胀会因为众包资源配置方式而受到抑制。总之,众包对通货膨胀具有抑制效应。

(二)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1.对设计研发的影响。众包的优势可以说主要集中在设计和研发上。传统的研发、设计活动都由企业自己承担,研发和设计的团队是相对固定的,而且研发和设计能力往往受团队规模的限制。然而以众包模式进行设计和研发活动,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突破这种限制:首先,团队的成员不再固定,在互联网上,任何一项研究和设计课题将会有大量感兴趣的人去承担,而且随着研究和设计课题的变更,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也会随着改变。现实中,这些人散布在世界各地,他们没有固定的团队和场所,如果说有,那就是互联网。虽然,这些人不构成固定的团队,但是,这种随机组合,因为基数(整个互联网的网民)大,所以,针对任何一项研究和设计工作都可以形成强大的研发力量,从而弥补了传统研发能力的不足。

2.对生产制造的影响。传统的生产制造活动基本上是企业自身的行为,然而在众包模式下,消费者和企业以外的其他个人和团体都可以加入到生产和制造活动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顾客DiY定制,顾客自己选择产品部件,企业按照顾客的选择为顾客组装产品。众包使企业以非常低的成本就可以了解顾客的真正需求,从而企业就不用担心生产出的产品没有销路。此外,众包基于虚拟网络,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之间的协作分工能力。这样,每一个企业只需要专注自己的核心能力,通过价值网络整合,实现自己生产制造能力的延伸,从而众包使得生产制造活动真正实现社会化。

3.对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影响。客户内部化(李海舰、王松,2009)表明客户的身份已经模糊化,这在众包活动中尤为典型,顾客DiY定制是对企业销售活动的革命性颠覆。企业的销售活动不再是企业自己的行为,而成了企业和企业产品受众共同的社会化行为。而且,售后服务工作在众包模式下就有显著的社会化特征,消费者碰到的很多问题,在网络上可以很容易获得非售后服务人员的帮助和解答。因此,众包使得销售和售后活动社会化。

4.对经营管理的影响。众包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强调的是外部的分工和协作。因此,企业必须同时关注内部和外部管理,尤其是外部管理,它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融入价值网络的关键。众包同时也是民主化的生产方式,众包参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以平等和自由为原则,所以,众包活动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自我管理是众包的最大特点。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问题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内涵

金融生态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1]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互联网金融主体和模式逐步成型,形成了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可以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和考察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也可以把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概括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等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在特定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下,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的各个要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资金从最终供给者向最终需求者的让渡或转移,推动了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生态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

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包括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电商平台和互联网企业、网络运营商及周边供应商、监管机构等。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处于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核心。互联网时代,个人消费者追求快捷的支付、便利的投资方式、超低的投资门槛、高度的流动性、较为可观的收益率以及方便的小额融资。机构消费者需要快捷支付结算、融资、终端设备、应用软件、后台支持、数据挖掘、风险把控、需求分析等服务。在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消费者覆盖面更广泛,需求更为复杂,更为个性化。金融机构依然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支撑力量。银行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如开设网上银行、借助社交网络和电商等渠道扩展业务、建立自身电商平台等,如建行的“善融商务”等。银行业往往是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来源、渠道和后台。非银行金融机构则借力互联网,加强和互联网平台在渠道和产品上的合作。电子商务平台与其他互联网企业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力量。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源于电商平台,目前已形成了渠道金融服务和自主金融业务两种功能。货币型基金理财产品、保险以及p2p贷款,甚至线下金融服务中心,聚集了海量用户,增加了用户对其金融支付工具和产品的黏度。网络运营商与周边供应商主要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同时,也在移动支付、近场支付、二维码支付、扫码支付、声波支付等方面,逐步介入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由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组成,实行业务归口管理。互联网金融协会等行业协会也开始逐步建立,发挥行业自律监管的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

1、法制环境

目前我国尚无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专门法律法规。但这并不表示无法可依。互联网金融作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金融新业态,也归属于金融业,因而现有的一些行业基本法律法规依然具有约束力。《公司法》、《合同法》对于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的设立无疑具备普遍约束力。《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行业的基本法,以及涉及到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的部门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也是各种金融新业态必须遵守的。

2、信用环境

信用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社会的信用状况、信用文化和征信系统等。互联网金融的信用环境取决于大的社会信用环境。我国的整体社会信用状况并不乐观。当然,社会信用状况跟信用文化密切相关,注重诚信、自觉守法的信用文化会大大降低道德风险。互联网金融是平民化普惠金融,信用文化对其影响尤其巨大。目前我国的征信系统,主要有央行征信系统。此外,互联网企业和第三方征信机构手握海量的交易数据、小额贷款记录、p2p信用记录,这些则构成了另外一套征信系统,仅服务于个人或互联网企业。但在目前,我国的这两套征信系统并未对接。

3、监管环境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机构主要有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相关部门,一行三会主要对金融业务依法进行监管,工信部和商务部则对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业务实施监管。这些众多部门都可以对互联网金融的某一方面业务进行监管,但目前国内并没有某家机构全面负责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由于互联网金融是集网络运营和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具有跨界和创新性特征,其创新性业态和业务往往处于监管真空地带。比如p2p网贷平台从事信贷业务却不属于金融机构,免于资本充足率、拨贷比等严格监管,从而享有制度和监管红利。所以,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环境较为宽松,既有利于创新,也隐藏了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一)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间的关系

1、竞争

首先,在互联网金融各生态主体中,存在着激烈的同业竞争。银行业的同业竞争不仅体现在传统金融业务领域,也体现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网上银行、银行电商等,其服务基本大同小异,同质化竞争较为明显。电商与互联网公司的同业竞争丝毫不比银行差。第三方支付、电商平台沉淀资金增值服务同质化竞争严重。互联网巨头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功能雷同。

其次,在互联网金融各生态主体之间,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互联网企业存在激烈的竞争。二者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围绕着对金融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对金融模式的重新塑造、对金融渠道的重新构建等方面展开。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银行业的存贷汇业务。目前,银行存款规模迅速萎缩,而余额宝们的规模迅速增长,这些资金绝大多数是从银行撤离的。与此同时,传统银行的贷款业务也受到阿里小额贷款、p2p等冲击。

2、共生与融合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需求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多元化状态,每一类生态主体都会基于比较优势在系统中找到自身的细分市场。因此,各类企业既会有激烈的竞争,更会有大量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新技术的引入以及新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得金融与互联网企业之间、金融各子行业之间的跨界增多,各生态主体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共生生态未来将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二)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对主体的制约

金融生态主体在金融生态环境下生存、发展,其生长结果必然受到金融生态环境制约。良好的生态环境会极大的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压制性的环境则形成制约,当然这种制约也会激发创新。如2013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准许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在一定条件下开展基金销售服务,从而淘宝、京东等多家电商企业开始大规模涉足保险、基金网销市场。为吸引沉淀资金,规避变相吸储的政策风险,阿里巴巴创造性地引入天弘基金,打造余额宝产品。这些事件充分反映了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对生态主体的影响。

2、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对环境的推动

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和竞合状态,不仅仅需要适应生态环境,它反过来也具有改造环境的能动性。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促进了传统银行业的转型,弥补了传统银行在资金处理效率、信息流整合等方面的不足;为保险、基金、理财产品等提供了销售、推广的新渠道;促使电子商务行业,与传统金融业充分融合,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与盈利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金融业的市场环境,使它变得更高效。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则通过高流动性的电子货币,改变了金融市场的运行和传导机制。

四、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不够丰富和成熟,同质化竞争严重

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主体无论从数量,还是服务质量上都还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且各生态主体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依然处于摸索和培育期,有限的产品和服务一经推出,往往出现白热化的同质化竞争。截至2013年7月,已有250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业务几乎无差异。银行、券商、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创新也大同小异。

(二)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法制不完善,缺乏行业自律。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特征,决定了其发展的跨界和不可预知,现有的法律体系本身难以跟上其发展步伐。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所谓的球、监管套利等行为。这就需要我国的法律体系相应作出调整,以避免法律真空的出现而造成监管空白和死角,防止互联网金融生态恶化。

征信体系不完善。我国的信用环境整体上并不理想,信用意识较为淡薄,诚信文化欠缺,征信体系不完善。开展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的机构,其风险控制措施并无传统银行严格,也未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信用环境的确令人担忧。目前在我国,央行的征信系统,从数据的获取,到开放应用的程度,都尚不充分,与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差距明显。互联网企业掌握的个人或企业的互联网行为数据缺乏标准,也未联网。这两大系统并未连接成完整的征信系统。

监管体系不完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我国监管体系尚未形成。首先,监管机构不明确。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部门来归口管理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往往很容易出现三不管地带,从而形成潜在风险。其次,监管缺乏层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不能仅靠某一家部门予以实施,而是需要一个政府部门法定监管、行业自律监管、企业自身风控相结合的监管体系。而这个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在我国还远未形成。第三,缺乏成熟的监测指标体系。互联网金融的跨界性和创新性,会使得其产品和服务具有游离特征,游离于现有监管指标之外。

五、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建设对策

(一)加强生态主体建设

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一定是物种繁荣、丰富多样的。每一种生物在其中均可以找到适合其生存的土壤,每一种生物都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整个生态链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同样需要丰富多样的生态主体,才能发挥其整体功能。每一类互联网金融主体都会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独特作用,最终和谐共生。只有在多层次的各种互联网金融主体竞合共生的环境中,市场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市场;只有推动优胜劣汰的进化,才会不断推动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完善与健康发展。

(二)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制建设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金融业,金融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是其核心,这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在互联网金融主体的设立、市场准入、业务边界、风险控制、监管、破产清算、兼并重组等诸多领域,加强法制建设已经迫在眉睫。首先要建立或修订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法,包括修订《证券法》、《商业银行法》等核心的基本法律,制定《互联网金融法》,明确互联网金融主体的法律地位、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及对口监管部门,为行业生态环境的稳定打好基础。其次,制定互联网金融相关行政法规、操作指引、实施办法,加强对其具体业务的规范和监管。比如p2p、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和隐私保护等领域都急需法规依据。

(三)加快征信体系建设

一是急需“三网合一”,构建完善的征信系统。即央行征信系统、电商和网贷平台等信用记录、第三方互联网征信机构实现对接,信息相互开放,甚至直接合并到央行征信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此举将大大节约资源,建立起全覆盖的征信系统。二是,建立统一的征信标准。包括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使用、信息披露等均建立统一的标准。特别是积累了海量的交易数据的电商平台和p2p平台,对两者数据的整理、挖掘、提炼、分析需要统一的标准。三是,逐步建立信用评级制度。通过专业机构的信用评级,提高互联网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和风控水平,并为不太专业的p2p和众筹投资者提供技术支持,优化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诚信环境,降低交易成本。

(四)加强监管

首先,要明确监管机构。鉴于互联网金融主体越来越多的开展跨界金融活动,比如人人贷,目前任何一个部门单独对其实施有效监管已经很难,因此必须相应的进行改革。既要避免监管缺位而产生监管套利,也要避免重复监管。其次,实行最优相机监管。Dewatripon(2002)等构造了“最优相机监管模型”,讨论了在金融何时需要外部干预和调节。[2]只要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遵循法规和市场规则,未形成垄断,都可以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干预,鼓励良性竞争,鼓励创新与发展。当然,对于破坏金融生态环境的则需审慎监督、严格执法。第三,提高监管效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些潜在风险大、传播速度快的创新性业务,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测检查,提高监管效率,及时隔离风险、披露信息,以减少对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35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篇6

anexplorationofintegratingLibraryBasedon"internet

abstractitisthenecessarywayofcombining"internet+"withlibrary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integratinglibrary.thisstudyfirstlyintroducesthedevelopmentprocess,keyconceptionandtypicalcharacteristicsof"internet+",anditexpoundsthat"internet+"actsasthecrucialimpetustodrivethetransformationoflibrary.onthisbasis,thepaperanalyzesthemaincontentsanddistinguishingfeaturesofintegratinglibrary,anddiscussesthemainproblemsthatneedtobepaidattentiontoandsolved.

Keywordsinternet+;library;integratinglibrary;interconnection;smartservice

1引言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快速演变,不仅体现于技术层面,更是引发了经济社会认知模式和思维理念的大转变。2011年,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首次提到了互联网思维,并强调传统产业的发展问题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以此寻求其解决方案[1]。在此背景之下,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率先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并认为在未来,所有产业的产品和服务都将被互联网所改变。这一理念是对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理解与深化,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思维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2-3]。2014年11月,主席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了互联网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4]。随后,在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相关工作部署[5],并在同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并重点提出了“互联网+”的主要发展方向与行动领域[6]。不难发现,国家的大力度、全方位支持,以及业界的大胆探索,极大促进了互联网协同各个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

图书馆作为支持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快速发展的重要服务提供者,面对“互联网+”这一重要思维模式和服务理念的冲击,如何将“互联网+”快速转化为自身发展动力,重新认知用户需求,积极转变服务理念,重组业务流程,改变管理模式,是值得引起图书馆界重点关注和深入探讨的。

2“互联网+”驱动图书馆转型

2.1“互联网+”的核心理念与典型特征

目前,对于“互联网+”的内涵界定和应用实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曹国伟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可以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的演变[7]。此外,汪玉凯教授提出,互联网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技术革新,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支撑,加速造就了无所不在的网络,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软件,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及其便捷的获取方式,无所不在的创新。因此,“互联网+=互联网2.0+创新2.0”,其本质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8]。就理解而言,在信息经济环境下,“互联网+”是面向知识社会创新的形态演进,其核心是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对接融合并作用于传统业态,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重组业务流程、重构商业模式等促进传统产业形态的升级,并形成以创新转型为主要模式的新业态。

通过对大量的文献分析和实践调研,笔者发现,“互联网+”通过依托互联网,以泛在联合和深度融合的方式,采用开放、互动、合作的形式,作用于不同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的优化和创新。因此,“互联网+”具有两个典型特征:①泛在联合。又称泛在互联,是“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充分体现。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结合新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大数据的模式完成各行业之间数据的最大化交换,形成传统行业线上和线下相联合协同的新常态,如互联网与交通、金融、零售业等行业的联合,极大优化了生产结构,提升了供需平衡;②深度融合。又称融合转型,是“产业升级+模式转型”的具体体现。在泛在互联的基础上,传统产业通过行业大数据的不断融合,生产资源的全面整合,服务平台的跨界融合,以此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数据为驱动,以用户为导向,创新服务产品,改进生产方式,促进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进而升级行业的管理体系、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

由此可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理念和转型模式,对于图书馆的技术、管理和服务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9]。图书馆只有敏锐感知互联网思维,深刻认识“互联网+”的优势,快速适应新的信息环境,重视关键信息技术的引进,才能在社会变革环境中提升自身服务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升级和顺利转型。

2.2“互联网+”给当前图书馆带来的转变

借助“互联网+”的全新思维与理念,图书馆将成为提升信息资源配置能力,加快信息服务效率,增强科研创新驱动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互联网+”也不断促使着图书馆更加注重数据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协同共享、开放融合,以及面向用户体验的智能化服务。

(1)在技术层面上,图书馆应从传统的信息系统技术向新型互联网技术进行转变。传统管理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针对用户资源信息、馆藏资源信息以及馆员服务信息,以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采集、存储、组织和管理。这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重要工具,但是随着泛在化信息环境的冲击以及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加速,传统分散式、异构化的信息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多样化用户的信息或知识需求,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化设备等)的发展,使得图书馆为多样化用户推送情景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移动)知识服务成为了可能。不难发现,掌上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和复合图书馆等的广泛普及充分证明了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

(2)在管理层面上,图书馆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应逐渐转向基于互联网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10]。由于互联网具有平等、开放、快捷、高效、互动、去中心化等显著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图书馆作为服务主体,自身具有面向互联网思维的显著特征,如用户思维、开放思维、服务思维等。而且,这种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的创新管理模式,能够促使图书馆深度化嵌入用户情景,公平化获取动态资源以及精准化营销创新服务,从而为图书馆管理变革和服务创新提供重要基础。

(3)在服务层面上,图书馆应逐渐向以跨界融合为基础的服务生态系统转变。跨界融合主要是指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平台与用户的空间、活动以及情景进行深度的交融,强调知识创新主体的多元共存、多向支持、互动共赢的协同服务模式。将传统以被动式服务方式向主动式、推送式、预测式方向转变。这种跨界融合涵盖了服务方式融合、服务平台融合、服务内容融合、服务关系融合、服务价值融合等,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生态系统。此外,这种服务生态系统更加注重以用户服务需求分析、服务资源组织、服务方式设计、服务内容可视以及服务结果反馈的整个服务生命周期过程的统一与融合。

3“互联网+”:融合图书馆的“基因”

3.1融合图书馆的内涵

融合图书馆是依托“互联网+”及其相关新型信息技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为图书馆提供大数据资源管理以及为用户提供情景化知识服务的新形态。通过对图书馆服务所涉及到的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智慧互联,以此实现服务内容更加个性化、服务层次更加多样化、服务方式更加便捷化。因此,融合图书馆主要在以资源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数据互联、以群体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人人互联的基础上,以新型信息技术为支撑,将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如实体图书馆、云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进行智慧互联和深度融合,通过数据驱动和用户驱动的方式,实时、动态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用户的专业化、深度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并且嵌入用户需求的产生、分析、解决和效果反馈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基于需求预测的智慧化知识服务(见图1)。

(1)数据互联与人人互联。一方面,数据互联的前提是资源的融合,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和多边界的交叉数据资源融合是整个图书馆大数据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利用大数据的计算编程模型、接口泛化、应用框架和资源管理等多个层面对数据资源进行融合,在用户信息资源化的基础上,借助专家领域模型,对数字化馆藏资源、网络化信息资源、机构知识库资源等采用自动化学习机制,进行相关资源溯源和关系互联。与此同时,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进行数据资源的实时采集、组织、整合、分析、监控和管理;另一方面,以图书馆为中心,对整个图书馆所涉及到的不同层次群体进行全面感知和互联,包括用户与用户的互联、服务人员与用户的互联、服务人员之间的互联等,从而实现跨时空的立体化互联[11]。通过以“用户个体实时感知用户群体动态感知强化用户关系品质形成多层次用户池服务人员感知服务人员群体智慧感知用户和服务人员互联”的路径,深入发现、感知和追踪用户偏好、行为、心理等情景知识,为全面、系统、准确感知需求提供参考。另外,在数据互联和人人互联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与物互联,包括服务主体与数据互联,服务客体与数据互联,人机互联等。据此,图书馆真正实现以互联为契机,促进其全面共享,促进协同创新和融合创新。

(2)关键技术支撑。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融合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与保障。首先,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传感器网络、智能感知技术、移动终端技术,针对所有的个体化服务主体和服务客体的小数据进行高效地、不间断地采集、组织、分析和融合,精确感知双方的需求模式、行为习惯、社会关系、反馈过程等一系列的数据集成描述[12]。另外,对图书馆内外数据资源的产生和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其次,移动互联网具有高度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和位置感知性的特点,这些显著性优势为用户需求的获取提供了方便,又为服务内容的推送和服务效果的反馈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方法;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过高度互联和融合的大数据作为融合图书馆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借助云计算的海量存储和计算模式,对其进行高效分析,动态挖掘,结合用户即时情景,实现需求的精确把控以及服务的高度个性化推送。当然,在“互联网+”背景下,融合图书馆的技术支撑远远不止于此,如通信技术、普适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种综合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亦是融合图书馆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前提。

(3)以数据驱动和用户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多类型图书馆全面融合。融合图书馆是在现有类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如实体图书馆、云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的基础之上演变的结果,其强调将“互联网+”作为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转型的战略突破口。一方面,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的技术,将各种碎片化的数据串联成互联化的信息,对各类图书馆进行深度的数据整合和广泛的数据互联,以此实现馆馆互联、库库互联;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兴趣偏好、物理环境、网络环境等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进而导致不同类型图书馆的聚焦时间,应用深度和体验效果各异,在此背景下,将各种类型图书馆进行跨地域、跨领域、跨部门的互联,以用户驱动的方式,进行人馆互联、人库互联和人人互联,从而提升图书馆的需求预测能力和服务应对能力。

因此,“互联网+”作为融合图书馆的关键“基因”,是图书馆实现智慧互联和科学发展的最强有力保障,决定了融合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存在形态,而互联和融合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将深入渗透到融合图书馆的各个业务环节和服务流程中,促进当前图书馆在新型信息时代的快速转变。

3.2融合图书馆的特征

3.2.1互联化

交互的网络化、资源的数字化以及服务的移动化只是融合图书馆的外在表征,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全方面、多层次和跨平台的立体化互联。这也是充分展现了“互联网+”核心要素在图书馆服务理念、模式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应用。因此,融合图书馆的互联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物理环境的互联化,其主要涵盖了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所涉及到的物理空间互联,这种互联是跨越部门、跨越国界以及跨越行业的,是三网融合的重要体现;②数据资源的互联化,其主要是图书馆管理系统、数字化资源系统、用户管理系统、馆藏资源系统等所涉及到的图书馆业务流程和服务的系统互联和数据互联,另外,面向用户的感知数据,也是融合图书馆互联的重要对象;③图书馆内外人与人的互联化,一方面,服务人员与用户的互联,形成需求获取和服务推送的有效关系途径;另一方面,服务人员之间的互联,保证了数据共享和能力协同,提升了服务的全面化和一体化。因此,互联化成为融合图书馆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构建融合图书馆内外共享协同的主要标志,充分体现了融合图书馆反应的即时性和适时性。

3.2.2智慧化

融合图书馆作为移动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等多种类型图书馆的一种全新发展形态,以智慧化设备和技术为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协同创新的服务原则,构建了面向用户自组织的自主化知识空间,形成了立足于行业的数据驱动创新服务环境。因此,融合图书馆的智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智慧化需求感知。通过物联网、RFiD、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全体用户、数据资源、服务人员进行全面的自动感知,将个体用户情景与群体相关情景进行融合,并结合用户在图书馆内外的环境信息,智慧化预测用户的潜在需求变化、实时需求表征以及动态需求发展;②智慧化服务推送。融合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以密集型知识服务为主,并充分发挥客观知识的拥有者、整合者和启发者的核心作用[13],帮助用户在知识应用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知识创新,提升智慧。因此,这种服务是基于数据驱动和用户驱动相结合的深度知识挖掘,是一种有品质、高价值、重发展的高层次智慧服务。

4“互联网+”环境下构建融合图书馆的关键问题

在“互联网+”环境下,融合图书馆的研究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笔者在对当前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融合图书馆的构建及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期为融合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1)用户信息的安全管理。一方面,用户与服务人员的互联、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联,必然涉及到融合图书馆用户基本信息、情景信息、服务信息的获取、分析、应用和共享,这就需要融合图书馆加强以面向用户信息资源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监护和管理;另一方面,在用户信息资源与其它数据资源的互联融合过程中,用户信息资源要素广泛渗透于融合图书馆的业务活动中,如何在既保证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图书馆数据业务的管理和建设,是融合图书馆必须面对的问题。此外,开展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是对用户有针对性的深入了解,但是用户个人信息获取和感知愈充分,就愈容易导致用户敏感化的隐私信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14],对于以互联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图书馆而言,对这一平衡的把控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2)数据资源的互联融合。数据资源是融合图书馆实现智慧化知识服务的保障,而这类服务的提供是建立在海量、复杂、多样的数据资源基础之上的。一方面,融合图书馆作为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服务提供者,其涵盖的数据资源不仅涉及各种不同层次的非结构化用户信息,还包括各种信息资源库(如电子资源数据库、音频资源数据库、图像资源数据库、专家知识库等),对于这些资源的全面整合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另一方面,传感器设备、可穿戴感应设备、移动网络设备等在全天候的进行用户相关情景信息的获取和收集,对于如此庞杂数据的管理、互联和融合也是融合图书馆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3)多类型图书馆的协同。融合图书馆是多种类型图书馆的高效化互联和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和整合,并逐步形成一个跨部门、跨地域、跨国界的大型图书馆联盟。一方面,由于每种类型的图书馆都拥有自身独特特点以及形态各异的基础平台和服务层次,促使其进行便捷化的信息共享协同不仅需要一定技术的支撑,更要求管理观念、文化氛围的协同;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业务流程的限制、管理思维的固化,大多数图书馆仍然只重视实体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忽视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协调发展,如移动图书馆、云图书馆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图书馆之间的共享协同和优势互补。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篇7

关键词:互联网;恶意流量;安全检测

全球规模最大的宽带互联网就是Chinanet,拥有超过40tbit/s的骨干网流量,互联网每年都以60%速度增长,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安全问题,逐渐凸显恶意流量网络安全问题,2013年,持续增加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传播恶意程序的互联网已经达到1296万次,互联网环境逐渐恶化,不完善的审核机制和能力差的检测技术,使恶意程序扩散,导致污染移动互联网上游环节,加速恶意程序发展速度,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恶意流量检测技术。

1互联网恶意流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

1.1高效“僵木蠕”流量高速识别技术

1.1.1提取文件特征

分析的基本案例就是android程序,一般来说,会对android程序内部权限构成文件的特征向量进行提取,如,应用android程序权限的时候,主要就是依据android程序提出了134个划分权限列表特征,例如,读取手机短信、手机状态、读取通讯录、读取地理位置、读取通话记录、拦截普通短信、发送短信、修改系统设置、访问网络、结束后台程序、获得imei密码等。

1.1.2构造特征向量空间

构造特征向量空间的时候,可以把特征提出的android程序描述串合理变为{0,1)取值向量。计算特征向量的时候,因为会占据很大空间,主要应用的形式是索引向量,如,依据特征索引方式来合理提取高危权限网络恶意程序特征。假设已知样本a,B以及病毒X提出特征数据结果分别是文件带有病毒X的提出特征描述串:

{ReaD_SmS,aCCeSS_netwoRK_State,ReaD_ContaCtS,CaLL_pHone,wRite_SmS):

提出B文件样本特征描述串:

{wRite_eXteRnaL_StoRaGe,ReaD_mSm,aCCeSS_netwoRK_State,ReaD_ContaCtS,CaLL_pHone,wRite_SmS);

提出a文件样本特征描述串:

{ReaD_pHone_State,SenD_SmS,wRite_eXteRnaL_StoRaGe,ReaD_mSm,,wRite_SmS)。病毒X和样本a,B向量基本形式为X00011111,B00111111,a11110001。病毒X以及样本a,B索引基本形式是X{3,4,5,6,7},B{2,3,4,5,6,7),a{0,1,2,3,7}。

1.1.3快速聚类分析

最邻近样本特征向量以及每个样本特征向量之间具备比较大概率的同类文件,所以,需要在已知聚类样本中对新增样本邻近查询,合理计算最近邻近样本和新增样本之间距离,如果具备超过定阀值的最短距离会在邻近聚类中归纳新增样本,反之就建立新聚类。构造特征向量空间的时候,一般都是对原始向量取值为{0,1),所以,建立快速聚类分析的时候主要应用臭氧散列函数,是随机选择的一组D维向量特征中K维自向量,依据实际索引情况进行适当索引,原始向量对应的结果中适当选取0或1,形成子向量。每次计算一种随机向量结果的时候,就会出现与之对应的子向量K,如果具备相同的2个向量结果,属于同一聚类。依据上述实际情况对病毒X和样本a,B随机选择L为4的索引作为子向量,索引{4,5,7,8},可以得到向量子集X是1111,向量子集B是1111,向量子集a是1001,可以发现X的最邻近是B,而不是a。因此,不再检测正常a文件,二次确认检查疑似恶意程序的B样本。

1.2自适应动态沙箱智能研判技术

国内外运行商首先提出处理网络疑似病毒的模型基于平行沙箱的智能研判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安全检测流量环境中的程序应用情况。基于此模型,建立了自然对数危险函数序列的深度等级量化智能研判技术,也就是说可以对安全等级进行判断,智能化分析未知恶意程序,计算未知恶意程序等级基本公式为:

K=Roundl{in[d×eα+w×eβ+j×eγ+a×eδ+m×eε])

其中,α是多维度特征运算扫描结果,γ是自适应动态沙箱运算结果;β是扫描未知病毒结果,ε是扫描敏感字结果,δ是动态沙箱android运算结果。上述值都属于[0,10],四舍五入处理是Round{),保留1位小数。特征库映射以及计算恶意程危险函数序列之间关系如表1所示。

2互联网恶意流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

2.1系统设计架构

网络恶意流量检测系统包括集中管理模块、恶意程序处置模块、恶意程序分析模块、流量采集模块。设计系统结构的基本理念就是依据监测恶意程序引擎的方式来适当监测网络恶意流量,并以智能方式多重过滤和研究检测引擎依据上报恶意未知程序,健全网络流量恶意程序特征库,依据特征库实际情况建立恶意程序处理模块,Ce路由器网络需要主动拦截以及预防恶意程序,系统可以研制和捕获典型网络恶意程序,统一和管理封堵,集中角度封堵资源等。设计此系统的时候,采集原始流量利用pi口,访问镜像用户互联网和流量数据的还原文件、重组报文等,检测恶意程序的时候合理应用恶意程序搜索引擎,对集中管理模块提供检测结果,系统核心就是集中管理模块,可以达到运行管理、恶意URL管理、警告管理、报表展示、管理特征库等功能,并且对处置模块输送合理的封堵策略。

2.2流量采集模块

流量采集模块根本作用就是可以收集网络中类似恶意程序的软件样本、传播地址源、行为特征以及受害用户信息,可以分析恶意软件。流量采集模块可以存在多种实现形式,包括检测业务平台异动方式、检测蜜罐被动方式、光路器选择方式、镜像方式、分光方式等。

2.3恶意程序分析模块

恶意程序分析模块应用根本作用实际上就是可以对镜像用户网络流量进行流量分析,获得RaDiUS流量数据以及访问网络数据,合理连接集中管理模块,可以对结果进行上报,并且集中分配管理配置策略。

2.4恶意程序处置模块

恶意程序处置模块根本作用就是能够达到处置恶意程序的目的,依据查杀恶意执行程序的软件、阻断网络恶意软件传播源等方式阻断网络恶意传播行为和上下行流量网络恶意程序。处置恶意程序的时候需要单独应用物理接口,可以对管理信息进行传递。

2.5集中管理模块

集中管理模块根本作用就是可以为集中数据和分析数据提供基础,为系统运行提供分析和检测未知恶意程序基本功能,对下发病毒数据库和病毒统计信息进行收集,依据收集的实际信息来认定恶意软件,以此发现新软件,对恶意软件进行查杀,并且提出同步特征信息,为系统管理系统和分析报表等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和管理网络流量提供基础和保证。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篇8

本文就网络流量监测的作用和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CDma移动互联网的特征,以便更好的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测。

【关键词】

网络流量;监测;移动互联网

0引言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因此,急需要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在线的监控和管理。对网络流量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有效的管理、规划、发展网络。其中网络流量监测是网络测量技术之一,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研究,能够较好的掌握网络流量的特征,了解网络的状况,并能够根据详细的流量信息,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修复,能够获取网络所承载的业务的大小,及时了解用户应用强度、频度等行为模型。

1网络流量监测的作用

其一,有利于网络规划。在移动网络中出现拥堵的现象时,传统的做法通常为网络扩容。如果借助网络流量监测技术,能够及时的掌握当前的移动网络的流量趋势,有效的解决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规划。

其二,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由于移动网络的流量比较复杂多变,目前还有大多数网络特征未被外界认知,通过网络流量监测技术,能够及时的了解当前网络流量的情况和移动网络业务的特征。

其三,便于移动网络安全维护。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恶意程序通过网络传播,严重影响到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充分运用网络流量监测技术,能够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制定出不同移动平台的移动网络安全策略。

2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型网络应用的发展,使得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即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指的是通过使用手机网络、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基于移动网络联网获取图像、语音、文字等用户需求的随时可接入的网络。根据通讯世界网讯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我国手机用户在2013年突破10亿,预测在2014年,我国手机市场将销售4.436亿部手机,使用手机将超过10.76亿部。网民人数达到6.1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达到8.38亿。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将会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同时,伴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发展,国内移动互联网络用户群将会逐渐扩大。另外,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首先随着移动互联网内容不断的丰富,产生了各种宽带负荷较大的业务,例如基于p2p业务。传统的互联网监控方式不一定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缺乏有针对性的移动互联网监控平台。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监控制度还不够完善,限制了网络服务质量的提高,对未来网络的发展具有严重的影响作用。其次,移动网络运营商虽然为各种内容提供商业支持,推广了各种业务,但多种业务的流量特征研究不够完善,运行质量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多互联网基础指标在移动互联网的场景下分布比较异常。

3CDma移动互联网特征研究

3.1网络流量原始流量采集

本文使用的网络数据是由本研究团队自行研发的检测设备tmS进行采集的。原始网络流量均采用我国某大城市的骨干网节点。在采集CDma实验数据时,部署了4个采集探针在同一个城市的链路上,位于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和城市核心节点之间并行的链路上。详情如图1所示。

另外,网络流量分类技术主要包括深度包检测和深度流检测技术。分类时,首先使用深度包检测技术,通常能够达到较高的分类效果。针对不同的网络应用,比较适合使用深度流检测技术。本文的算法中就引入了深度流检测的技术。

3.2网络流量建模

由于采集的网络宽带较大,运算和存贮资源比较有限,需要选取一个适合的时间段,采集数据子集后为后续分析充当样本。网络流量建模的原理指的是充分利用统计获取的网络流量特征,对其进行数学推导后得出的符合统计规律的模型来模拟实际网络流量趋势。网络流量建模通常采用aRima模型[3]。其指的是分差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通常用于进行平稳序列和分差后平稳序列的建模分析。aRima模型分析的一般步骤为:(1)根据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分布图和偏相关函数分布图,分析序列的平稳性。(2)对非平稳性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根据时间序列的识别规定,对aRima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识别,建立相应模型。建立分析后,需要对参数进行评估,并对参数进行检验,其中参数检验通常会采用aiC准则。aiC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为可使用的观测值,RSS指的是参差平方根和,n为待估参数个数。比较不同参数时,需要采用aiC值更小的模型。

3.3网络流量基本特征

其一,网络协议。在互联网中使用的tCp/ip协议族为传输层明确了两个主要的协议,分别为tCp协议和UDp协议。tCp协议需要在两个tCp之间建立一个虚连接,在运输层中使用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机制,即为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UDp协议为无连接、不可靠传输协议。本文对两种网络协议进行研究,如表1所示。

其二,网络流长(字节)分布。网络中的流量实际时由ip流来承担的,ip流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负载的情况。图2为CDma网络中的流长分布情况。

其三,网络流持续时间分布。ip流持续的时间为ip流第一个报文达到的时间和最后一个报文达到的时间差值。对ip流持续的时间分布进行研究,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反映出ip流在网络中分布的时间,根据其他网络特征,可以综合对网络流的各种行为特点进行研究。根据统计可知,CDma网络中平均UDp流持续的时间为62.15秒,在tCp流中持续的时间为17.85秒。

4总结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多种移动互联网络的应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移动互联网场景复杂,使得流量的多种特征还没被发现。网络流量监测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特征的研究,能够对移动网络流量进行保存,可以有效的规划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维护移动互联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华奎.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篇9

一、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互联网思维,是指降低维度,使互联网产业以更低的姿态主动去融合实体产业,也是指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以及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一种思考方式。简单来讲,就是在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它并不局限于互联网企业或者互联网产品,也不再单指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而是泛互联网,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终端设备,如笔记本、平板、手机等。

互联网最为核心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渠道的扁平化,通过更加趋于平行的信息传输渠道,有效打破传统层级汇报关系,形成一种新的互动协同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沟通以及情感交流就显得尤其重要。对此,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员工提供成长的机遇和渠道,推动企业与员工个人的共同成长。

二、互联网思维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变化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数据化

相比于传统行业时代,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呈现出了更强的数据化特征,即在人力资源的选聘、录用以及绩效评价等工作的生命周期内,可以以数据为载体,对人力资源的各种行为特征进行记录,基于数据的人力资源决策与管理工作,使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管理成为提高人力资源效能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能够为人力资源的程序化及非程序化决策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不仅如此,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数据化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等形式,对人力资源价值量化管理进行强化,进而推动实现组织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去中心化

在传统行业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般都是建立在以科层结构为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在各个科层结构中,都存在以特定中心人物为核心的中心化特征。相比之下,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则体现出了极强的去中心化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员工个人的价值创造模式,员工所能够创造的效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依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再对核心员工进行定义,每一个员工都是组织的核心员工,都能够为组织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例如,华为公司的组织结构扁平化、合伙人机制等,就是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去中心化的典型代表。

三、互联网思维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各类数据信息的数量呈几何递增趋势,而这些数据本身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对数据的挖掘、整理、积累和分析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有效性的提升。因此,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在对人力资源进行选聘、录用、考核、评价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生命周期内,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另一方面,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强化对人力资源各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进一步提高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推动组织与制度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已经无法适应自身的发展需求,应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去中心化,同时匹配更具柔性的组织与制度形态。一是应该敢于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依附关系,建立起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决策权;二是应该针对网络化时代缺乏真实情感沟通的缺陷,对内部制度进行改进,使得员工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情感变化及价值诉求,关注员工情感需求与价值需求的实现;三是应该建立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三)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知识经济对于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愈发剧烈的冲击,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方面,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因此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和重点。首先,应该树立起差异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观,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为各类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组织保证;其次,应该树立起过程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观,以提升人力资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将其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确保创新意识可以化作人才的一种内在品质,为其终身学习和创新提供充足的动力;然后,应该树立起宽容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观,不仅应该充分尊重员工的创新思想,激发起创新激情,也应该能够包容创新失败,应该以激励为主,肯定其创新精神,避免盲目打击的行为。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篇10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雇主品牌;建设措施

[Doi]10.13939/ki.zgsc.2016.31.060

随着全球化、技术创新、更短的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间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获取难度的增加使得企业开始重视打造雇主品牌以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但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特有的时代特点,使得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雇主品牌的建设,文章通过探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为企业提出雇主品牌建设的相关措施。

1雇主品牌

amber和Barrow最早于1996年提出“雇主品牌”这个概念,他们认为雇主品牌是由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雇用关系所提供的功能的、经济的和心理的利益的集合,这种集合体现企业的个性特征,将企业相互区别。其中功能利益指雇主给雇员提供有利于职业发展和其他活动的机会;经济利益指雇主向雇员提供的薪酬;心理利益指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归属、方向和目标等方面的感受和体验。[1]amber和Barrow对雇主品牌的界定综合了外部品牌和内部品牌,即综合了对潜在求职者建立具有吸引力的工作场所的企业形象和为在职员工打造良好的雇用体验。[2]因此,雇主品牌的对象包括潜在求职者、在职员工,甚至离职员工。

良好的雇主品牌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为企业广募人才,可降低50%的招聘成本。并且,企业通过为雇员提供功能、经济和心理利益建立雇主品牌,雇员在此利益关系中体验将成为企业的一种激励策略,使雇员能充分发挥其潜能,提高自身绩效水平,最终为企业绩效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雇主品牌也可以作为企业的留人策略,可将企业的员工流失率降低28%。

2互联网时代

近些年,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互联网经济在我国GDp总额占比7%,占比超过美国。截至2016年6月份,网民规模达6.68亿。如今互联网成为各界热门讨论和研究的话题。

百度李彦宏2011年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概念,2012年雷军对互联网思维进行详细的定义,即“专注、极致、口碑、快”,之后腾讯的马化腾、和君集团的赵大伟等都对互联网思维进行阐释。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锋(2014)提出“互联网时代”的概念,他认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客户价值至上与人力资源价值优先的网状价值时代,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互联互通的商业民主时代,也是一个开放、共享的‘有机生态圈时代’”。[3]

文章认为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时代有共通性,它们都旨在基于互联网的特征进行思考,因此文章以彭剑锋教授提出的“互联网时代”的四个特征为基础,探讨雇主品牌的建设措施。

3雇主品牌的建设

3.1以客户价值为起点,企业人力资本为桥梁

彭剑锋教授认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客户价值至上与人力资源价值优先的网状价值时代”,即在传统工业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设计生产能满足客户的产品,但在互联网时代,客户与企业员工信息交流更加透明和便捷,客户处于价值链输出的起点和终点,客户的需求处于主导地位,而各企业员工则作为客户价值的创造者,满足客户诉求,这样客户与企业员工也就形成了一种网状价值。

企业作为雇主品牌建设的主体,(潜在)雇员为雇主品牌的建设的对象,即客户。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应以(潜在)雇员价值为起点。企业与雇员建立利益关系时,应首要将建设内容与顾客价值相匹配。自2005年起,智联招聘、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北京大学联合掀起了“最佳雇主”的评选活动,每年都会围绕报名的企业对雇主、雇员和潜在雇员进行调查,从历届的评选中可以发现,雇员的需求在持续发生变化。“对员工的尊重”在2014年位居“最佳雇主”应具备的前五项特征的第二位,在2015年则位居首位;“完善的福利待遇”在2014年位列第一,但在2015年位居于第三位。[4]雇员对物质方面的需求降低,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提高了。因此,雇员价值需求的变化,需要雇主密切了解和掌握,在雇主品牌建设中做到以客户价值为起点。

根据彭剑锋教授的观点,人力资本是客户价值的创造要素,客户价值的创造,要优先对人才资源进行投资和发展。因此,在雇主品牌的建设中,(潜在)雇员价值的实现需要以企业的人力资本为前提,即以企业的人力资源为桥梁,实现企业雇主品牌从无到有的建设。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雇主品牌的建设的主要力量,因此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加强雇主品牌建设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最终通过以人力资本为桥梁实现雇主品牌的建设。

3.2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营销

互联网时代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可以给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也可以给每一个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个。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取某个顾客的购买偏好,为其提供针对性和相关性的产品推荐,或预测他(她)未来会购买的产品。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企业可以为(潜在)雇员提供差异化的雇主品牌信息,向他们提供个性化营销。

企业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打造雇主品牌,根据雇员和社会公众(潜在雇员)的浏览数据,为每个人提供差异化的信息,实现个性化营销。

3.3重视商业民主化

互联网时代利用移动互联、自媒体等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广泛的信息在社会大众间实现零距离的沟通。因此,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对称性,削弱传统工业时期企业单向对消费者行为诱导的影响力。任何人都可以在商品交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成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评价依据。社会大众的话语权在互联网时代被得到重视。这也就是互联网时代中“互联互通的商业民主时代”特征。因此,企业在打造雇主品牌同时,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视树立雇员口碑,提高企业雇员的雇用体验。此外,企业还要积极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扩大企业影响力,提高企业在社会公众间的口碑。

3.4以开放精神,构建共享企业生态圈

互联网时代的第四个特征,即一个开放、共享的“有机生态圈时代”。互联网时代,企业打破内外部的边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企业外部与其他企业虚拟链接,竞争与合作共存,实现开放的“组织生态系统”。互联网时代的开放精神,要求在公司内外部,雇主品牌的建设形成开放的格局。开放的精神,要求雇主品牌的建设不仅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雇主品牌的成功建设需要公司各部门的共同协作。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在雇主品牌建设中制定战略方向,并为雇主品牌的建设和实施清扫障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雇主品牌的主要开发者和建设者,将高层管理人员的品牌价值具体化,为雇主品牌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公司各部门则需要正确理解和贯彻雇主品牌的内容,确保雇主品牌的实施与企业的雇主品牌价值相一致。而作为雇员,作为雇主品牌的体验者,需要向企业的潜在求职者宣传其体验的品牌价值。此外,企业在这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需要相互学习,形成雇主品牌联盟,相互借力,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李南.中小企业雇主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11):13-14.

[2]殷志平.雇主品牌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