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5:20

综合管理方案篇1

(一)全市补贴总额的确定

省财政核定我市种粮农民粮食综合直补资金,以年小麦、水稻实际播种面积(省统计局提供数据,含复种面积及所在地国有农场、农垦企业播种面积)为依据,核定我市粮食综合直补资金为1097.07万元

(含农场补贴资金),其中小麦补助资金596.14万元,水稻补助资金500.93万元。

(二)补贴标准和补贴数额的确定

以省核定我市补贴资金总额为基础,以年全市实际粮食种植面积为依据,确定亩均补贴标准。以亩均补贴标准和实际粮食种植面积确定各乡镇(包括城西办事处、国有农场及享受粮食综合直补的单位,下

同)的补贴总额。计算公式为:

小麦亩均补贴标准=省核定我市小麦补贴资金总额÷年全市小麦种植总面积(含国有农场面积);

水稻亩均补贴标准=省核定我市水稻补贴资金总额÷年全市水稻种植总面积(含复种面积和国有农场面积);

各乡镇的小麦补贴总额=全市小麦亩均补贴标准×该乡镇小麦种植面积;

各乡镇的水稻补贴总额=全市水稻亩均补贴标准×该乡镇水稻种植面积。

(三)操作步骤

考虑到粮食复种面积和作物季节性的因素,对种粮农民的综合直补实行分品种、分批次操作,小麦和水稻的补贴分别核算兑付。

1、核准粮食种植面积。首先,各乡镇要摸清辖区内年小麦播种面积,登记造册,公示无异议后,汇总上报市农委,经农委审核后报市粮补办。其次,在午季水稻栽插后,各乡镇再摸清辖区内年水稻播种面积,登记造册,公示无异议后,汇总上报市农委,经农委审核后报市粮补办。统计工作必须做到登记到户,分户造册。属于集体或单位所有的种粮耕地,必须分解到直接承包种粮人,否则不给予粮食综合直补。退耕还林套种粮食的不享受综合直补。

2、测算亩均补贴标准。市粮补办根据审核后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面积,按照省核定的小麦和水稻补贴总额,测算小麦亩均补贴标准和水稻亩均补贴标准。小麦和水稻亩均补贴实行全市统一标准。

3、编制补贴资金分配方案。按照全市统一的小麦、水稻亩均补贴标准和分乡镇的小麦、水稻种植面积,直接将补贴资金测算、分配、核定各到乡镇。补贴资金全部分配下去,不留结余。补贴资金分配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4、公示到户补贴资金。补贴资金分配方案经批准后,由各乡镇按照核定的补贴资金总额和分户小麦、水稻种植面积将补贴资金直接测算到户,同时将到户粮食种植面积和补贴资金数额张榜公布,并及时核实公示期间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公示结束群众无异议后,进入资金兑付环节。

5、资金兑付。按照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的要求,实行“一卡制”发放,由市财政局和信用联社具体负责打卡发放粮食综合直补资金。承包国有农场和林场等单位土地的粮食生产者补贴资金的发放也要参照“一卡制”发放模式进行操作。

(四)加强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管理

市财政局要按照省财政厅、农业发展银行的规定,加强对农民综合粮食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和截留粮食综合直补资金。

二、年粮食综合补贴工作的安排

为了确保全市粮食综合直补工作顺利进行,按照上级总体部署,结合实际,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制定方案。

1、广泛宣传。召开市粮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全市年粮食综合直补工作会议、乡镇财政所长会议进行宣传。围绕省及市有关综合直补文件精神,编印各种宣传材料;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专栏、标语、报刊、简报、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并贯穿于粮食综合直补工作的全过程。

2、制定我市粮食综合直补方案。市粮补领导小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我市粮食综合直补实施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兑现补贴。

按照粮食综合直补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做好粮食种植面积的核查、登记、造册、审核、汇总及公示等工作。乡镇要按照由下而上逐级统计汇总。分户粮食种植面积必须张榜公示,乡镇要实行村、组两级公示;按照省核定的补贴总额,依据审核后的实际粮食种植面积,编制补贴资金分配方案,直接将补贴资金测算到乡镇;乡镇测算编制分户补贴清册,张榜公布到户粮食种植面积和补贴资金数额,接受农民和群众的监督;根据公示后的补贴清册,组织打卡,及时兑付补贴资金,力争7月10日之前完成小麦补贴资金的兑付工作,8月底之前完成水稻补贴资金的兑付工作。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总结。

各乡镇在综合直补工作中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随时掌握综合直补情况,对执行过程中偏离政策的,要及时进行纠正。发放工作结束后,应向市粮补办上报粮食综合直补工作总结。市粮补办将对各乡镇综合直补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形成总结材料上报市粮补改革领导小组。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综合直补工作顺利进行粮食综合直补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影响大,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必须集中精力,把粮食综合直补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强化领导,搞好协调,全力以赴。

一是成立组织,强化领导。市政府调整、充实粮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粮食综合直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财政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落实粮食综合直补的有关工作。各乡镇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抽调精干、得力人员,认真研究政策、测算方案,狠抓落实,在市粮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按时完成粮食综合直补工作。各地在实施综合直补方案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要及时向市粮补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不得随意解释、答复,更不能自行其是。

综合管理方案篇2

一、强化综治平安建设责任,不断提升组织领导水平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综治委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执政理念,将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纳入“四个文明”建设综合考核(所占比重不低于考核总分的10%),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工作开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力推进综治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政法各部门、综治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系列平安创建工作牵头单位、综治委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按照《街道2014年平安建设目标考核任务分解表》的要求,逐项按时抓好落实,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市、区先进标准。

(二)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将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记入干部实绩档案。严格执行组织、人社部门提拔使用领导干部、综合性奖励征求综治部门意见等制度。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全面落实综治委成员单位结对共建和述职报告制度。深入推进系列平安创建和结对共建,各部门挂钩社区,增强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三)进一步强化经费保障。将综治平安建设经费、专项工作经费、群防群治经费等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长效保障机制。财政所要把有关矛盾纠纷、社会创新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计划,重视加强对社区综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解决社区综治工作人员的报酬和平安创建所需的经费问题,各社区经费落实情况将纳入年终考核。

(四)进一步强化督查指导。健全综治、纪检、组织、社会保障、监察等五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年度综治和平安建设重点工作,认真开展督查指导和考核。对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对因工作不力或渎职失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坚决实行责任倒查和一票否决,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健全完善“大调解”机制,全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一)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年内,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开展纳入综治平安考核内容,对各社区有关综治委成员单位进行考核,确保对、街道所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年内实现全覆盖,建立动态排查预警机制,努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二)健全完善大调解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配合机制,在全面深化公调、诉调、检调、访调对接的基础上,完善对接平台,规范运行程序,不断增强调处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医患纠纷、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行业调解组织,进一步拓宽调解渠道,推进专业调解组织建设,扩大专业调解的覆盖面,不断增强“大调解”的功能和实效,努力打造“个人调解室”、“法律工作室”等特色品牌,积极探索调解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新途径,建立一支与化解社会矛盾形势要求相适应的专职调解员队伍。

(三)建立规范矛盾纠纷调处运行机制。各社区、各成员单位要定期排查,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确保不留盲点和死角。建立健全“三项排查”长效机制,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管控高危人群“三项排查”作为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要基础工作,认真执行《区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定期排查机制的通知》,坚持每半月开展维稳形势分析,提出并落实针对性工作措施。

(四)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大下访、矛盾纠纷大调处和干部大走访等活动,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结合矛盾纠纷大排查,推动涉法涉诉问题解决,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以“排查得出、调处得了、化解得好”为目标,以加强绩效考核为手段,全面加强调解员队伍能力建设,提升其排查化解工作整体水平和对重大矛盾纠纷的处置能力。年内,民间纠纷调处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5%收上。

三、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会面管理工作水平

(一)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积极探索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一证通”制度,加快推进“三集中”建设步伐,年内,中型以上企业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率达到70%以上。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流动人口落户入住条件,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问题。全面建立出租房屋分色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条件,强化责任,坚决消除和减少治安隐患。加强社区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强化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水平,预防和减少流动人口违法犯罪。

(二)强化对重点人员教育管控工作。继续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服务、救助和管理工作,减少违法犯罪。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推进过渡性安置企业和基地建设,妥善解决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三无”刑释解教人员的生活就业困难。积极试行矫正对象分级分类管理,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和矫治方法,提高矫正工作实效,防止脱管漏管。高度重视并认真落实社会闲散青少年、精神病人、吸毒人员、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治疗、教育和管理措施,防止危害社会行为的发生。

(三)切实加强基层村、社区建设。全面推广建立“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会管理模式,构建社会党组织领导、居委会统筹、服务站主抓、综治办协助的管理格局。建立村社区综治办主任由党组织书记或居委会主任担任,配备充实保安辅警、专职调解员、综治社区等人员力量。扎实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强化社区干部工作职能,分片包干、设岗定责、责任到人。广泛建立治安中心户长、楼院门栋长,把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楼栋、每户居民。健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构建治安警务、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等工作平台,推进“一门式、一站式、一卡通”社区工作法。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街道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阵地作用,及时掌握预警信息,落实相关管控措施。高度重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从政策法规、行政手段、技术措施和经济制约等方面多措并举,构建网上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网上发现处置、侦查打击、防范控制能力。切实加强对互联网络和手机短信等虚拟社会的管理,充分发挥、街道专兼职网评队伍作用,占领网络阵地,掌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年内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网吧专项整治活动2次。

(五)重视街道公共安全监管工作。加强消防安全监管,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重点单位和易发火灾事故场所的监督检查,全力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加强危险品治安管控,切实消除治安隐患。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及枪支弹药的管理,坚决防止发生重大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加强对场所行业经营单位的日常治安管理,坚决遏制“黄、赌、毒、娼”等社会丑恶现象。

四、推进“大防控”体系建设,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一)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继续深化“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扫黄打非”,禁娼、禁赌、禁毒等工作,切实提高人民安全感。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制假贩假、走私、传销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公平竞争。认真组织开展中央、省和市部署的专项斗争和专项行动,年内在、街道组织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打击邪头地霸、打击暴力催债、禁毒、禁赌等专项行动。

(二)切实加强隐蔽战线斗争和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严密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的有效管理,严密防范境外宗教文化政治渗透,坚决取缔境外宗教组织非法传教。进一步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小组组织网络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国家安全工作意识。严厉打击“”等组织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开展创建“无地区”活动,按照“四个纳入”的要求,建立防范和惩治活动的长效机制,加强教育转化工作,实现“三个确保、一个零指标”的目标。

(三)强化社会面巡防控制。在街道建立和完善动态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巡防机制,不断提升对社会面的控制能力,上半年完成社会面技防监控补育工作。建立响林、北马、许郑3个社区级的监控室。完善市场监控市。年内完成朱塘、孙唐、林南、周桥、双墩5个社区的技防入户工作,入户率达到85%以上,探索建立技防一条街。继续加强专职巡防力量建设,对主要街面路面实行24小时巡逻。围绕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重要敏感时期,在、街道定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军警民”大巡防活动,不断提高社会面防范能力。加强治安信息员、中心户长队伍建设,开展群防群治活动,努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四)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等易受侵害单位和群体的安全防范工作。对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福利院等易受侵害的单位,建立健全门卫、值班、巡逻、安检等各项管理制度,配足专职保安,落实技防措施,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加强社会办学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坚决取缔无证办学机构,强化督促检查责任,加强安全防范宣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和重大案件。

(五)严格规范“九小场所”管理。强化阵地控制,建立从业人员信息系统和治安管理系统,适时组织“九小场所”(小旅馆、小洗头房、小足疗店、小浴室、小网吧、小酒吧、小游戏机室、小废品收旧场所、小室)专项整治行动,彻底摸清底数,梳理突出问题,逐一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责任,综合运用打、防、管、建等手段,集中开展专项整治,防范和打击混迹其间的违法犯罪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五、大力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平安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加强街道政法综治组织建设。规范党委政法委运行质态,选配好综治办专职副主任。按照《关于加强镇街()综治办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村(社区)综治办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年内,确保街道综治办规范化建设达标率、社区综治办达标率达100%以上。4月份,组织开展基层综治干部业务培训,提高综治干部素质能力。5月份,召开社区“三室”建设现场观摩会,强势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

综合管理方案篇3

解决方案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

一、概述....................................................-1-

(一)项目背景.................................................................................................-1-

(二)某测绘企业.............................................................................................-1-

二、建设地下综合管网管理系统的必要性........................-2-

(一)地下管网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过程.........................................................-2-

(二)管线管理现状.........................................................................................-3-

(三)地下综合管网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4-

(四)地下综合管网管理系统的意义和作用.................................................-6-

三、某某管网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思想............................-8-

(一)系统建设目标.........................................................................................-8-

(二)系统建设任务.........................................................................................-8-

(三)系统建设原则.........................................................................................-9-

(四)系统设计依据.......................................................................................-11-

四、管网管理系统的数据组织.................................-12-

(一)数据库的组织.......................................................................................-12-

(二)数据的组成...........................................................................................-13-

五、系统功能设计...........................................-17-

(一)概述.......................................................................................................-17-

(二)信息查询功能.......................................................................................-18-

(三)统计功能...............................................................................................-19-

(四)三维图显示管理功能...........................................................................-20-

(五)空间数据分析功能...............................................................................-21-

(六)输出打印...............................................................................................-26-

(七)系统管理...............................................................................................-27-

六、系统运行环境设计.......................................-28-

(一)系统运行软件环境设计.......................................................................-28-

(二)系统运行硬件环境设计.......................................................................-30-

(三)系统安全环境设计...............................................................................-30-

七、系统特色...............................................-34-

(一)管网建模自动化...................................................................................-34-

(二)三维管网模型上的拓扑分析...............................................................-34-

(三)方便实用性强.......................................................................................-34-

(四)可维护、可扩展的开放性结构...........................................................-35-

八、项目实施与管理.........................................-35-

(一)组织与管理...........................................................................................-35-

(二)项目质量管理.......................................................................................-36-

(三)软件测试...............................................................................................-37-九、

结语...................................................-37-

一、概述

(一)项目背景

“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三化融合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当前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城市数字化、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融入全球化进而提升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和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标志。

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管网的种类不断增加,传统的管线规划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如何建立一个信息数字化,管理科学化的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和管理领域亟需解决的任务。

随着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信息发展在互联网和网络化应用服务等管理理念的迅速发展,设计和建设一个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有利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

某某规划建设局正是在全国及某省大力推进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行业典型示范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以及地理信息技术、三维虚拟技术、云服务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根据某某政务信息化建设需求和城市管线管理业务需要,提出开发建设综合地下管线应用系统的项目。

(二)某测绘企业

1.单位简介

某测绘企业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甲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资质、甲级工程勘察资质、工程设计资质、城市规划编制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资质、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资质。

2.技术优势

近年来,某测绘企业利用现代测绘技术生产各种测绘地理信息产品,测绘产品质量达到各级质检部门的质量监督检验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合格率100%的预期经营目标,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同行业界的广泛赞誉。

目前,集团除地理信息产业的硬件制造,还开展全部产业链产品生产和研发,能够提供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应用服务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整套完整解决方案,能够根据政府和企业及个人客户对地理信息数据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规模化、差异化、定制化的地理信息数据产品、服务和应用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测绘、应急响应、地质调查、城市规划、数字城市建设、地理国情监测、环境监测与灾害管理、道路交通、电信、电力、海洋、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领域。

3.人才优势

某测绘企业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在人才引进方面,集团深入全国各大知名院校,招聘、签约测绘及地理信息等相关行业大学毕业生。人才培养方面,致力于技术领域前沿,适时更新集团内部的人才架构,每年都组织不同批次各级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参加新技术的培训和研讨,到同行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参观学习,有力促进了集团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通过完善的人才招聘和技术培训,完善了企业集团的人才架构和技术体系,奠定了某测绘企业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建设地下综合管网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一)地下管网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从国内外的发展来看,在计算机构建管网信息系统时,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1.纯信息管理系统(miS)

第一种是走管理信息系统的路子,运用数据库管理系统(miS),对综合管网资料整理录入,放在数据库系统中,具有常规的属性数据管理功能,如录入、修

改、查询等。这种方式可有效管理综合管网属性数据和资料,便于查询分类,但不具备管理图形能力,不能对空间数据进行检索和分析。

2.miS与图形相结合

第二种是miS与图形相结合,但仍使用miS来存放和处理属性数据,图形则另外通过图形系统(如autoCaD)来录入,以文件形式单独存储。这种方案只是把miS的思路简单扩展到图形数据上,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分离,彼此不相关联,图形本身所蕴涵的丰富信息不能被系统自动识别、提取和利用。

3.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综合管网信息和与之相关的地形、环境信息从根本上是地理信息。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定位、数据量巨大、信息载体多的特点,由于传统的miS的数据主要针对简单对象,因此其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很难有效管理和分析复杂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管理和研究空间位置和属性数据的信息系统。它对空间数据或属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各种空间实体及相互关系,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多种因素综合分析,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满足人们对空间信息的要求,并借助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进行各种辅助决策、动态模拟和统计分析等服务。GiS技术将地理信息相关的空间位置、属性特征进行统一管理,按一种全新的方式组织和使用地理信息。由于GiS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它所具有的特点和优点,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来真正实现综合管网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拓扑关系的一体化管理,已成为构建综合管网信息系统的必由之路。

(二)管线管理现状

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一直比较薄弱,不少城市存在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不明,管线档案资料不完整、不准确、不规范,资料分散保管,城市建设施工缺少系统的管线档案资料可供查询利用,造成城市建设管线事故不断发生。管线事故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指示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建设部为此作了大量的技术和法规建设工作,2003年修定颁布了新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2004年以建办档[2004]39文下发了《全国城建档案信息

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2004年以建办档[2004]42号文下发了《关于加强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的通知》,2005年以部令136号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在建设部的积极领导和指导下,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和信息化工作正在全国迅速展开。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06年我国开展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城市(区)数量总计为127个,平均每年约21个。到2006年为止,全国约有30%的城市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作。GDp排名前30位的城市,有25个已经建立信息系统,占总数的83%。

根据专业机构的调研数据,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城市级管网和区域性管网普遍存在着线路老化、满负荷使用、管理混乱、应急处理能力差等问题,突然表现如下:

1)各种管线(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有线电视等)的图

纸和档案越来越多,查询不方便,工作效率低;

2)种种原因,造成管线的竣工图纸不完整或不准确;

3)图档的更新和归档不能作到迅速及时,遗漏、破损、老化、信息重复等

问题较多;

4)库存管理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且不方便;

5)城市多种地下管线设施资料的综合利用困难,易造成某种管线施工时,

损坏其它管线,在紧急灾害事件发生时,无法同时提供多种、多幅管线

资料,造成调度、指挥、决策迟缓;

6)大部分管线的适时信息(如压力、流量、温度等)不能集中显示,未实

现管线与设备的远程控制,发生事故时反应缓慢。

(三)地下综合管网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城市生命线的地下管网也越来越庞大、密集,其种类也越来越繁多。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排污管道、电缆线等在城市的整个地下纵横交错,通向四面八方。

从城市建设规划决策层角度出发,决策者需要在宏观上对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情况等综合指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地下管网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人员来讲,实现地下管网资料管理的全面化和自动化,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1.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管线数字化

在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来营造现代化城市已成为时展的必然。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数据融合,提高信息综合应用潜力,是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可以说,城市数字化是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城市数字化离不开城市管、线、网数字化,城市管线数字化是城市数字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城市规划管理水平的需要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依靠传统方式“人工活地图”管理城市管、线、网等基础设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人工活地图”已经远不能适应建设形势发展的要求,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建立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GiS技术在市政管线中的综合应用,是将反映城市管线现状、规划、变迁的空间数据以及描述这些空间特性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输入、存贮、查询、统计、分析、输出的一门综合性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GiS技术高度发展和城市科学研究对信息数据处理的技术手段要求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产生的。

3.为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供辅助决策

目前,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还比较低,部分污水经由城市雨水管道直接排入河道,影响了城市的水环境。挖掘排水管线的污染源和排出口关联信息,配合外业污染源调查工作,可为城市河道和湖泊的污染源评价和截污纳管工作提供决策数据依据,为改善城市的水体环境做出贡献。

4.为城市应急事件提供辅助决策

可以建立瞬时雨量——道路(低洼地)——排水管道排水能力的关系模型,分析全市已有排水管道的缺陷,为管道改造提供依据;分析易积水区域;与天气预报结合,根据预报的瞬时雨量对可能的积水区域进行预警。同样,可建立燃气管道爆炸——扩散模型,在出现紧急事故时,可以根据模型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故的影响范围、影响人数等,为救援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5.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建设燃气地下管线的安全诊断、评估系统,依据评价模型,根据影响燃气管道安全的各个因素值,评价各段管道的安全等级,包括管道的安全评价、阀门的安全评价、楼栋管的安全评价以及区域评价。评价结果可视化分析。

6.与业务系统融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实现对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和保密工作,提高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由于数据源一致,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也降低了建库的成本。

(四)地下综合管网管理系统的意义和作用

1.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通过开展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为消除管线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做了有益尝试,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地下管线信息提供了保障的作用。可以减少管线事故发生,降低管道漏损率,避免重复建设等;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改善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分散,管线信息不完整,数据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规范、统一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管理,从而可以做到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管理和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2.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管线信息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促进了城市地

下管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可以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城市应急和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加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3.提供准确数据,有利支持决策分析

通过开展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可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详细、准确的地下管网信息,有助于优化城市地下管网设计,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等。

4.为搭建地下管线安全预警决策的平台提供基本条件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作,为及时依据准确的管线相关信息,制定应急抢险方案,满足防灾和应付突发性重大事故的需要等提供了条件,对保证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5.信息化管理,使应用更快捷方便

1)缩小了管线信息的存储空间

一个城镇管线纸介质图纸可多达数十吨。存放数间房屋,而用信息系统仅用若干磁盘或光盘就可存放全部信息,体积仅及一个小纸盒。

2)大大提高了查询检索速度

利用信息系统查询某一区域,某一地点或某种特征的管线信息仅需几秒钟,这是利用人工查找难以比拟的。

3)提高了管线管理水平

信息系统既可以查阅局部地区管线的各种细节,又可浏览区域管线的宏观分布;既可研究单种管线情况,又可了解各种管线的整体分布关系;既可用以指导工程施工,又可用来作新区规划或管线设计,使管理工作得心应手。

4)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管线信息便于传输,适于一次建设,多家共享。使用网络工具来优化资料调配,作各种应急处理,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三、某某管网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思想(一)

系统建设目标

城市基础地里数据库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数据资源,也是城市其它管理部门、行业及公众地理信息应用的基础资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平台的建立和有效运转,是其它专业应用系统能否坚实、可靠建立与运行的基础保障。地下管线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城市综合地下管线应用系统是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总体目标:应用地理信息、三维虚拟、一体化管线探测等先进技术,建立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统一服务;建立基础地理数据库系统,形成政府,行业部门等地理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为城市规划、国土、城建、交通、水利、公安、环保等各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为城市发展战略决策分析、制定规划、应急响应及实施一切重大战略举措提供所必需的基础信息平台和技术支撑;建设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实现城市综合管线与专业管线信息的分布式共享交换和一体化组织;建立综合管线应用系统,为城市管线的规划、施工及运行管理、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统一开发利用提供完整的管线信息服务,规避管线事故频繁风险,降低各类事故的经济损失,为城市建设、预警防灾、应急抢险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二)

系统建设任务

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整合城市信息资源,促进城市地理信息资源的统筹开发与利用,为城市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撑,对于提升城市软实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建设综合内容可归纳为“一库、一平台、一应用、一环境”,即一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一套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一项城市综合地下管网应用系统、一套运行支撑环境。

其主要任务包括:

1、建立城市多尺度、多类型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体系,丰富城市建设部门、尤其是掌握地理信息资源的部门之间有效的基础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逐步建成包括大地测量控制、地形、地貌、地名、交通、水系、境界、地名地址、城市三维模型等基本地理要素信息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利用现有的某某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程可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现势性、精度高的300平方公里的1:2000地形图,300平方公里的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等基础地理数据,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

2、开发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多类型、海量的地理数据管理与分析,建立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长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和更新机制,不断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

3、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由规划建设局牵头,整合已有的综合管线和专业管线信息,建成统一的、权威的、标准的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和综合地下管线应用系统。推动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公共平台的广泛应用,确立和强化数字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权威性和唯一性,避免重复投入,杜绝随意建设,确保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在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利用。

4、建立支撑数据库与系统建设和运行所需的服务器、工作站、GiS平台、数据库平台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环境及支持环境。(三)

系统建设原则

1.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保证系统整体结构、操作系统平台、软件平台、开发平台、应用功能等方面总体先进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实用成熟的技术,促进项目的建设成功。2.安全性与易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实际运行和操作的简单化、标准化。

3.前瞻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系统设计时在设备容量、计算机性能、软件平台指标等方面应有适当的超前量,以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同时要把握好系统设备的性能价格比,注重经济实用。

4.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系统的基础性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为应用服务,系统的应用服务也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保障,在落实基础性的工作的同时,应用要及时跟上。5.通用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

应该尽量采用目前通行的、成熟的和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有利于技术交流,避免走不必要的技术弯路,也有利于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在具体应用上,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和创新点上应该结合本系统的具体要求和某某城市信息办的具体情况、具有特色。6.规范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系统的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标准与规范,如空间数据分层与管线缓冲区、数据质量与元数据标准等。在没有标准与规范的情况下,要参照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制订相应的标准与规范。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要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标准和规范。7.全局性与可扩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把握全局性的基础上,要实现城市地下管网资源(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的应用,使系统能在管理与决策中真正地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与决策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为了确保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还应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当出现机构调整、变动、业务内容与流程变更等情况时,能方便地进行系统流程和功能的调整,以适应各种具体需求的变化;系统还要能够方便地进行管理与维护,软、硬件的

升级不影响正常运作,系统功能、结构以及数据库可方便地扩展。8.高性能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时,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软硬件平台、技术服务和维护响应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系统较高的性能,如在网络环境下对空间图形的多用户并发操作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综合考虑确保系统应用中最低的故障率,确保系统的良好运行。

一方面,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容错功能,保证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健壮性,在发生意外的软、硬件故障等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处理并给出错误报告,并且能够得到及时的恢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9.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

系统要有使用权限控制,对数据要有加密措施。要注重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级政府颁布的安全和保密规定,建立严格的信息公开审查制度,保证系统和信息的安全。

要防止数据库的非法使用、随意扩散和遭受破坏,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规定数据使用权限,定义用户级别、采用上机口令等,限制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在数据输出时采取查询日志方式记录输出日期、时间、数据内容、图件张数。建立“磁盘镜象”等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实行“运行日志制度”等。(四)

系统设计依据

系统设计主要依据规范与标准:

1)CJJ61—2004《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2)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示》3)GB/t13989—1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4)GB/t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5)GB/t18315—2001《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

6)GB/t15967—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测量数字化测图规

范》

7)GB/t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级质量评定》8)GB/t17278—1998《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9)GB/t2312《信息交换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10)GB/t266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11)GB/t16260-1996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相关

国际标准iSo/ieC9126:1991

12)GB/t15697-1995信息处理按记录组处理顺序文卷的程序流程,相关国

际标准iSo6593:1985

13)GB/t15538-1995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

14)GB/t15535-1995信息处理单命中判定表规范,相关国际标准iSo

5806:1984

15)GB/t15532-1995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四、管网管理系统的数据组织

作为一个区县级别的空间数据库,某某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必须面对不同的用户或应用群体,系统的主要需求表现在各类数据的快速检索查询、数据的更新与维护以及数据的安全等等多个方面,所以必须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分类来满足上述需求。(一)

数据库的组织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格式可以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对于这两种不同格式的数据分别组织:

1.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的逻辑组织

2.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的逻辑组织

(二)

数据的组成

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数据组成包括地下管线数据和基础地形图两个部分。

1.地下管线图组成

(1)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管线空间数据模型

1)

管点的定义:

✓一般探测点(位置点)

✓特征点(依管线种类不同而异,如给水有:弯头、三通、四通

等)

✓附属物点(依管线种类不同而异,如给水窨井、消防检、阀门

等)✓时间点

2)一条管线的定义:

按管线连接关系以下列管线点为管线的起点和终点:

✓特征点(三通、四通、人孔)

✓附属物(阀门、消防栓、窨井、接线箱、污水篦、手孔、上杆)✓变径点✓变材点✓埋设年代变化点✓权属单位变化点✓报建案号变化点✓时间点

(2)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管线属性数据模型1)管点属性表字段1234567

字段名exp_nomap_noS_CodeXYSurf_HFeature

类型text(8)text(4)number(2)number(10,2)number(10,2)number(6,2)text(8)

中文意义物探点号图上点号点符号代码X坐标Y坐标地面高程特征

备注测区内唯一识别码1:500图幅内唯一识

别码

8Subsidtext(8)附属物

当exp_no为偏心井

9oFFSetteXt(10)偏心井位时,填入偏心井盖中

心点号

位移后的图上

10

mapno_

X

number(10,2)

点号的位置X

坐标位移后的图上

11

mapno_

Y

number(10,2)

点号的位置Y

坐标

按测量坐标系按测量坐标系

2)管线属性表字段123

字段名S_pointe_pointS_Deep

类型text(10)text(10)number(7,2)

中文意义起点物探点号连接方向起点埋深

备注终点物探点号雨污排水管注管底

埋深雨污排水管注管底

埋深

直埋1-矩形管沟2-6

D_type

number(1)

埋设类型

园形管沟3-拱形管沟4-人防5-管块6-套管7-其它

78910

D_SmdateB_CodeLine_Styl

e

text(15)LongDatetext(10)number(1)

管径建设年代权属单位代码线型

直径或宽X高

0-非空管1-空管2-井内连线

45

e_Deepmaterial

number(7,2)text(8)

终点埋深材质

1112131415161718

Cab_Coun

tVoltagepressureHole_numHole_Use

dD_DiaRoadFlowDirec

tmemoLink_code

text(10)text(10)text(10)text(10)text(10)text(10)number(3)number(1)

电缆条数电压值压力值孔数占用孔数套管尺寸路名代码排水流向

高压中压低压列孔数X行孔数

¢100/铁塑/灰

0—起点到终点、1—

终点到起点工业、热力、给水等流体类型或内容与管沟表同

1920

teXt(20)teXt(21)

备注管沟连接码

2.管线数据分类

根据技术规程管线的数据可分成9大类:

管类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电视广播热力工业管道

管点JSpointpSpointRQpointDLpointDXpointtVpointGBpointRLpointGYpoint

管线JSlinepSlineRQlineDLlineDXlinetVlineGBlineRLlineGYline

管线注记JStextpStextRQtextDLtextDXtexttVtextGBtextRLtextGYtext

每个大类下面分成几个小类,下面以排水管线为例来说明:

管类

管点

管线

管线注记

雨污合流雨水污水

3.基础地形图

HSpointYSpointwSpoint

HSlineYSlinewSline

HStextYStextwStext

基础地形数据含有政区、居民地、交通与管网、水系及水利工程设施、地貌、地名、测量控制点等内容。它既包括以矢量结构描述的带有拓扑关系的空间信息又包括以关系结构描述的属性信息。用数字地形信息可进行长度、面积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如:最佳路径分析、缓冲区建立、图形叠加分析等。数字地形数据库全面反映数据库覆盖范围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它用于建设规划、资源管理、投资环境分析、商业布局等各方面,可作为人口、资源、环境、交通、报警等各专业信息系统建立的空间定位基础。

本系统根据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本身的特点,对基础地形图进行以下分类,

五、

系统功能设计(一)

概述

某某三维管网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信息查询功能、统计功能、三维图显示管理功能、空间数据分析功能、输出打印功能和系统管理等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二)信息查询功能

信息查询功能主要根据用户提供的条件和信息,系统能快速准确的查询到相的管线数据,并对查询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主要有:点选取查询、矩形选取查询、多边形选取查询、缓冲区查询、属性条件组合查询,空间条件查询等查询功能,在特殊的图库管理查询中,还包括有按图号查询、按道路名查询、按测区查询、按地名查询、按索引查询、按坐标查询显示管线图等,并可对查询结果突出显示。

系统还具有多样的查询定位手段,通过鼠标地图查询(点击查询、各种范围查询等),组合条件查询及统计分析,多种快捷定位(语义定位、工作区定位、鹰眼定位、坐标定位、对象定位等)等,可以实现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

1.实现图数及数图查询

即可在图形目标上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以新图表示,同时检索出相应属性库;也可以根据属性进行任意复杂程度的逻辑查询,并将查询结果以图形方式表示。具体可分为:管线线状信息查询;检修管网、阀门等特殊结点查询;管线断面信息查询;参考点位图查询;指定点重新生成点位图;图元量算(指定区域内点数、指定管线长度、指定点间距等)

2.管道资料查询

可按口径、压力级别、影响范围、故障类别、调压器类型、维修日期、管龄和材质等进行查询;

3.阀门资料查询

可按阀门编号、维修日期等进行查询;

4.调压器资料查询

可按调压器编号、类型、维修日期等进行查询;

5.历史资料查询

可查询改建前的管道、阀门、调压器等资料;

6.规划资料信息查询

如规划新的煤气管网等。

7.量测、信息显示和动态标注

系统支持任意两点间的管线长度计算或任意区域面积的计算,通过鼠标的移动就可轻松实现,同时还显示管线的主要信息。可随意选择颜色进行自由注释、标注任意点坐标、管点属性及两点的距离等。

(三)统计功能

统计功能对当前已入库的空间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功能,主要包括管线长度统计、管线点类型统计、综合统计、区域统计、分类统计、条件统计等统计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统计条件对满足条件的管线点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并打印输出统计结果的图表。

1.按修建年代统计(阀门、管线、节点)输出报表

阀门、管线、节点图层中包含有修建年代字段,用户指定某个建设年代范围,在此范围内的管点个数,和管线长度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按照管类进行区分显示,如自来水管类、燃气管类。同时还可以将统计结果以直观图形式输出显示。

2.按管线阀门统计输出报表

按照管线类别对阀门数量和类型进行个数统计,统计结果按照管类进行区分显示,如自来水管类、燃气管类。同时还可以将统计结果以直观图形式输出显示。

3.按报废日期统计(阀门、管线、节点)输出报表

首先用户设置管线或者阀门等设备的使用年限,根据公式:使用年限+建设年代=报废日期。其次用户指定报废日期,超过此日期的管点、管线进行统计,并将超期的设备在地图中进行高亮显示,统计结果包括管点个数和管线长度,最后将统计结果以报表的形式输出。

4.统计阀门、管线、节点维修记录、时间、次数输出报表

用户对某个设备进行更新,系统自动记录设备的维修历史,包括维修时间、次数等信息,并进行统计操作,最后能将统计结果以报表的形式输出。

(四)三维图显示管理功能

1.三维显示

三维图显示功能用户通过划定三维管线显示区域,选择当前范围内可视管线数据,系统将自动该范围内的管线三维模型展现出来,使地表呈现塌陷或透明的模式(如上图所示),使隐藏在的三维管线显露出来。用户可以从不同视角来浏览管线,能进行放大缩小和旋转等功能,并可以查询管线的属性数据信息,而且能在三维图上进行简单分析,可以对管线进行垂直径距分析提供直观的判断工具。

2.三维空间量算

提供了多种空间量算功能,在三维场景中精确测量空间点之间的距离、三维空间高度、地表面积、任意多个空间点围成区域的面积等。

(五)空间数据分析功能

管线的空间数据分析功能主要是对已入库的管线数据根据当前的业界标准对管线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管线事故的影响区域分析、管线交叉路口分析、管线的连通性分析、以及管线的水平径距分析、垂直径距计算等分析功能。具备地上、地面、地下、三维纵模断面自动生成功能,如下图所示。

1.爆管分析

鼠标点击爆管管线位置,显示受影响的管段区域,给出关阀方案,显示所有应关闭的阀门,输出关阀报表,关阀图和因关阀影响停水的重要用户信息。通过管爆分析功能,可以快速找出距管道爆裂处阀门,以便及时关闭,降低事故引起的损失。

2.缓冲分析

在一个中心点,搜索任意范围内所需要的目标。例如以一个大楼为中心,搜索500米范围内可用的消防栓。

3.预警分析

假定一些数据进行模拟演示,判断管线是否会发生故障,例如:以雨水管线为例,假定降水量的大小进行模拟,可以判断出雨水管线是否会发生堵塞。

4.连通性分析

对管网进行一定程度的模拟仿真分析,显示当前管网的连接情况和供水状态,可以制定管网中任意两节点,能计算出两节点是不能连通,并可给出最短路径。可模拟开、关阀门。

5.剖面分析功能

管线数据的剖面分析功能主要分为横断面分析和纵断面分析功能。用户绘制剖面线获得剖面线与当前管线的交叉点。系统对交叉点处横断面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横断面图和断面分析的成果表数据,可以打印、输出;纵断面分析是对管线数据的纵截面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纵断面图和断面分析的成果表数据,并可以打印、输出。

(1)三维剖面显示

(2)横断面分析

根据断面下的情况,生成截面管径、地面高程、管顶高程、埋深等信息,显示横断面图时,使地面线(道路断面)更符合现实,能清晰显示侧右线、绿化带、隔离带等。生成或打印断面时,可以分别定义横、纵向的比例,并在图上标注比例,横断面图的生成增加类似于CaD中的标注功能,即直接指定图上空的区域后将断面图生成在图上。

(3)纵剖面分析

指定分析管线,以几何图表的形式显示出分析管线的纵剖面区域,并列表显示纵剖面区域管线的相关属性,按照国家标准设定显示内容。

6.地面开挖模拟

针对地下管网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地面开挖问题,三维管网系统提供了任意区域的地面开挖模拟,设置开挖深度和边界范围,三维地形自动塌陷,暴露出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为施工提供决策支持。

(六)输出打印

系统提供向其他平台的输出转换功能。如转出为autoCaD的dxf格式,mapinfo的miF格式等,并且可以输出以下图片和报表资料: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综合管网图及专业管线图、各种专题图、各种成果表、放大图等,并可以按照任意区域输出图形。

1.打印输出

对于指定区域内任何管理者的感兴趣信息,系统都能够以“所见即所得”方式将其打印输出。

2.文本输出

主要是统计报表,即属性数据的输出和建立在空间统计和分析基础上的统计分析结果的输出。

3.报表生成

包括:管线统计表、阀门统计表、管网附属设施统计表、阀门跟踪记录卡、阀门维护工作单、维修工作单、管线设施信息表等

(七)系统管理

1.系统管理

系统提供灵活的用户管理机制,可创建、编辑、删除系统组和用户,并可定义用户权限。应用系统按功能分类,可定制各系统的使用用户。

日志管理(用户登录、修改某些重要数据的记录)提供可靠的多级管理安全机制,对重要的数据进行自动备份。

2.安全管理

用户登录和用户合法性检查: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在用户信息库中查找有无此用户及用户密码是否正确。

用户权限检测:在系统中有一个用户功能权限检测模块,用户每进入一个界面前,系统会自动调用该功能模块,据用户权限数据库的内容对每个功能控件的状态进行设置(使能或不能)。

3.用户权限管理

✓增加用户

✓删除用户

✓设置用户权限

✓修改用户权限

用户管理器

六、系统运行环境设计

(一)系统运行软件环境设计

1.操作系统选择

从安全可靠性能、使用维护方便程度、可集成扩展性以及应用开发支持等方面考虑,服务器及客户机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系列产品,其特点如下:

(1)丰富的web解决方案

windows2000advancedServer在从文件打印到高级行业应用程序服务的全部服务中都集成了internet技术。因为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iiS)完全集成在操作系统中,所以windows2000Server可以让企业用户更有效地使用web共享信息、创建web商业应用程序,并将windows2000Server操作系统的功能带入到web世界中。

(2)internet/intranet配置可伸缩性

在windowsadvancedServer中利用最新的8路Smp服务器按比例扩大,获取更高处理能力。在windowsadvancedServer中使用英特尔公司的pae(物理地址扩展)技术实现了8GB随机存储器支持,通过使用更大的内存容量,可以改善系统性能并处理最苛刻的应用程序。iiS通过限制web应用程序或站点可以使

用的CpU时间量,可以确保其他网站或非web应用程序有更多可用的处理器时间,因而有更好的性能。通过对1GB网络的支持,windows2000advancedServer在高性能网络上提供了高性能处理。更大的吞吐率无需增加网络带宽即可提升性能。

(3)对最新安全标准的支持

windows2000advancedServer和iiS使用最新标准建立安全的内联网、外联网和internet站点,这些标准包括:56位和128位SSL/tLS、ipSec、ServerGatedCryptography(服务器门控加密技术)、摘要验证、Kerberosv5验证和Fortezza。

(4)高可靠性

1)内核方式写保护:有助于防止错误代码干扰系统运行。

2)windows文件保护:防止新安装的软件替换重要的系统文件。

3)驱动程序证书:识别出那些已经通过windows硬件质量实验室测试的设备驱动程序,如果用户企图安装无证书驱动程序,系统将给出警告。

4)iiS应用程序保护:应用程序保护将web应用程序和web服务器的运行隔离开来,从而有效地防止某应用程序导致整个web服务器的崩溃。

(5)更高的服务器和网络可用性

1)群集服务:双节点群集服务提供了对关键应用的硬件或软件故障的容错性,这些关键应用包括数据库、知识管理、eRp及文件打印服务。

2)网络负载平衡(nLB):在web或终端服务服务器组中,一旦某服务器出现硬件或软件故障,nLB技术将在10秒内自动在剩余的服务器中重新分配工作负载。

3)分布式文件系统(DFS):在一个网络上创建多个文件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共享的单个分级视图。DFS可以让用户更方便地定位文件,并通过在分布式服务器上保持多个文件副本的方法提高可用性。

2.数据库平台

目前市场上关系型数据产品主要有:oracle公司的oracle11g、microsoft公司的SQLServer2000、iBm公司的DB2等。该系统运行涉及大量数据管理能力、同时要求对空间数据存储的支持能力等,同时又要求方便管理,所以拟采用oracle企业版或SQLServer2003作为数据库平台。

3.系统开发平台

系统采用基于微软的.net框架,利用C#与aSp.net进行开发。

(二)系统运行硬件环境设计

硬件环境设计主要针对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而言。

硬件设备应具备出色的数据处理能力及可扩展性,采用先进的监控、冗余、容错等技术。

存储、备份设备。增强数据存储及备份能力,根据数据存储数量及其增长情况,适当增加盘阵、磁带机、光盘刻录机等。

配备加密机和防火墙等设备,加强数据的安全性。

通过配置网络存储环境,实现集中的存储管理。

进一步,应配置远程的备份网络存储环境和应用环境,实现数据和应用的异地容灾。

(三)系统安全环境设计

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不是孤立某一方面的安全问题,而是一个安全体系,一般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多个层次。

1.物理安全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保障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

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环境安全

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参见国家标准GB50173-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国标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2)设备安全

设备安全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保证整个系统的高可用性;主要服务器、网络设备、UpS设备、主要线路冗余备份。

(3)媒体安全

包括媒体数据的安全及媒体本身的安全,对主机房及重要信息存储、收发部门进行屏蔽处理。

2.操作系统安全

目前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无论是windows还是其它任何商用UniX操作系统,其开发厂商必然有其后门。而且系统本身必定存在安全漏洞。这些"后门"或安全漏洞都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系统的安全程度跟对其进行安全配置及系统的应用面有很大关系,操作系统如果没有采用相应的安全配置,则其是漏洞百出,掌握一般攻击技术的人都可能入侵得手。

对于操作系统的安全防范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尽量采用安全性较高的网络操作系统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配置、关闭一些起不常用却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用、对一些保存有用户信息及其口令的关键文件使用权限进行严格限制;加强口令字的使用,并及时给系统打补丁、系统内部的相互调用不对外公开。填补安全漏洞,关闭一些不常用的服务,禁止开放一些不常用而又比较敏感的端口等,那么入侵者要成功进行内部网是不容易,这需要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及相当长时间。通过配备操作系统安全扫描系统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性扫描,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网络设备重新配置或升级。

3.应用系统安全

在应用系统安全上,在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在以下方面加强系统安全:加强登录身份认证,确保用户使用的合法性;并严格限制登录者的操作权限,将其完成的操作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对重要信息的修改/变更要充分利用应用系统本身的日志功能,对用户所访问的信息做记录,为事后审查提供依据。

4.防火墙方案

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实现内外网络或内部网络不同信任域之间的隔离与访问控制。并且防火墙可以实现单向或双向控制,对一些高层协议实现较细粒的访问控制。

5.通信保密方案

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主要是为了保护在网上传送的涉及秘密的信息,经过配备加密设备,使得在网上传送的数据是密文形式,而不是明文。鉴于网络分布较广,网点较多,而且可能采用DDn、FR等多种通讯线路。建议采用网络层加密设备(Vpn),Vpn是网络加密机,是实现端至端的加密,即一个网点只需配备一台Vpn加密机。根据具体策略,来保护内部敏感信息的机密性、真实性及完整性。

6.入侵检测方案

利用防火墙并经过严格配置,可以阻止各种不安全访问通过防火墙,从而降低安全风险。但是,网络安全不可能完全依靠防火墙单一产品来实现,网络安全是个整体的,必须配相应的安全产品,作为防火墙的必要补充。入侵检测系统就是最好的安全产品,入侵检测系统是根据已有的、最新的攻击手段的信息代码对进出网段的所有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并按制定的策略实行响应(阻断、报警、发送e-mail)。从而防止针对网络的攻击与犯罪行为。入侵检测系统一般

包括控制台和探测器(网络引擎)。控制台用作制定及管理所有探测器(网络引擎)。探测器(网络引擎)用作监听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根据控制台的指令执行相应行为。由于探测器采取的是监听不是过滤数据包,因此,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不会对网络系统性能造成多大影响。

7.漏洞扫描系统

网络扫描系统可以对网络中所有部件(web站点,防火墙,路由器,tCp/ip及相关协议服务)进行攻击性扫描、分析和评估,发现并报告系统存在的弱点和漏洞,评估安全风险,建议补救措施。

系统扫描系统可以对网络系统中的所有操作系统进行安全性扫描,检测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并产生报表,以供分析;还会针对具体安全漏洞提出补救措施。

实施漏洞扫描方案可以采取购买漏洞扫描软件并经常更新漏洞知识库,定期对系统和网络进行扫描;

8.防病毒方案

关于整个网络的防病毒解决方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要有全球病毒检测网;随时提供病毒资料及杀毒补丁下载;自动分发功能,易于快速更新;实时监控,具有免疫功能等。建议采用高级防病毒套件,这些防病毒套件为用户的网络提供全面、完善的防病毒解决方案,采用服务器/客户端体系架构,对用户的网络实施从服务器到工作站客户端的全方位的防病毒保护。可以防止各种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宏病毒、传播速度快且破坏性很大的蠕虫病毒等进入内部网,阻止不怀好意的Java、activeX小程序等攻击内部网络系统。

9.数据存储方案

磁带存贮系统是所有存贮介质中单位存贮信息成本最低、容量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存贮介质;磁盘阵列由多个磁盘驱动器组成,由主机(利用阵列卡)或自带控制器进行控制,提供大容量的存贮能力和较高的数据访问速率,是实现企

业存贮的主力设备;光盘库具有容量大、换盘速度快、支持跨盘检索、支持网络无缝数据刻录等。利用这些存贮介质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存贮能力和安全性。

网络存贮技术也是提高数据存贮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且目前在各种企业级存贮方案中被广泛采用。naS(网络直边存贮)是基于局域网Lan的存贮,它占据Lan上的一个结点,通过局域网代替总线数据传输;San(存域网)是一种独立于服务器所在的Lan之外的处成体系的具有无限存贮能力的高速存储网络,采用高速光纤通道作为传输媒体,以FC(光通道)加iSCSi作为存贮访问协议,将服务器和存贮设备连接成单独的网络子系统,实现共享存贮的目标。

10.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将是网络安全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省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如安全操作流程、安全事故的奖罚制度以及对任命安全管理人员的考查等。构建安全管理平台,组成安全管理子网,安装集中统一的安全管理软件,如病毒软件管理系统、网络设备管理系统以及网络安全设备统管理软件。通过安全管理平台实现全网的安全管理,将会降彽很多因为无意的人为因素而造成的风险。

七、系统特色

(一)管网建模自动化

管线的竣工资料或者探测的结果大多是二维矢量线数据,系统根据二维数据的平面坐标、埋深、管径等数据批量生成三维管线模型,关联属性数据库,并且提取管线之间拓扑关系,自动生成弯头。

(二)三维管网模型上的拓扑分析

完全摆脱对二维管网数据的依赖,直接在三维管网模型上进行拓扑分析,彻底解决三维数据模型无法进行拓扑分析的技术难题。为关阀分析、连通性分析、事故影响范围分析等提供技术支撑.

(三)方便实用性强

最大程度地满足城市管网管理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本系统设计的基本

出发点。做到易于使用、便于系统管理、数据更新简便和系统升级容易,具有优化的系统结构和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以及友好的用户界面。系统从切实的必需的功能出发,不追求大而全的当前功能,而是实现切实的必要的功能,使每个实现的功能能用、好用、用户喜欢用,减少用户学习的时间。同时也为将来的扩展留下足够的接口,逐步完善,持续发展。

(四)可维护、可扩展的开放性结构

真正实现集管线规划与管理为一体,可对各类管线进行快速方便的查询、定位与统计,制出标准的管线剖面图;具有故障定位、关阀方案、最佳路径、最短路径等管网分析功能;可实现管网的自动标注、自动捕点,自动提示安全间距,并能显示及打印精美标准的管线图与三维管线图。极大的简便工作人员的操作管理,同时能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八、项目实施与管理

(一)组织与管理

为了顺利地进行项目的开发,我公司将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开发,由项目领导小组进行协调和配合,拟定详细周密的开发计划、合理地调配人力、全权负责项目的开展。

根据软件工程的要求和实施管理项目的经验,确定本项目按照如下图所示的项目管理机构编制组建。

项目管理机构图

(1)项目总负责

由信息中心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总经理组成,进行项目的宏观管理、协调等工作。

(2)技术委员会

由经验丰富的从专家组成。能够指导项目的执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3)项目经理

负责项目管理,协调,审核项目开发进展情况;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决策,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负责项目质量管理,按制订的标准及控制手段执行进度管理、风险管理和变更管理及数据标准化工作。

(4)研发经理

负责组织整个项目的开发、技术设计及方案、文档的编制及审核,协助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及管理,系统指导开展有关技术开发的工作。

(5)系统研发

负责系统的各模块程序设计及集成方案设计、接口方案设计等工作。

(6)软件测试

负责软件的测试工作,编写系统测试报告。

为保证系统的顺利进行,以上设立的项目管理机构中,未经甲方的建议或许可,项目经理不变更。

(二)项目质量管理

1.软件开发质量标准的确定

质量的测定是相对标准而言的。软件成果质量标准可以分为系统功能标准与系统运行标准两部分。

(1)软件功能标准由系统总体设计确定,因此,用户需求模型的质量水平

是功能开发质量的基础。为了确保需求建模质量,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用户需求调研大纲;

✓制定并严格遵守调研规范,其中包括调研提纲通知预约、访谈记录与

用户确认、业务需求分析报告确认等;

✓收集并仔细研究各项与管线管理有关的政策法规;

✓以需求分析报告为基础开展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由项目组成员初审,再专家对设计书进行审定。

(2)对于应用软件的运行质量标准,可以用以下一组技术指标表征:

✓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的先进性;

✓专业应用模型符合行业规范;

✓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指标。

2.软件质量保障措施

严格按照iSo9000和Cmm3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这两项认证对于本项目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乙方的项目人员均具有良好的业务训练和工程实践经验。

(三)软件测试

测试是系统最后一个检验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公司派遣独立于开发的项目测试组,保证测试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和有效性,达到了合同所要求的技术要求和性能要求,满足用户需求。

九、结语

系统根据各专业管线的特点并结合专业数据分析模型进行了模型整理,设计了面向决策的分析功能,如爆管分析、断面分析、抢险分析、三维动态显示等。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分析的数据依据。

系统充分结合了互联网internet技术,构建系统的BS模型,使得管理部门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本系统的公共服务子系统实现了三维管线信息的互联网查询浏览。

系统完善的维护功能实现了系统的编辑维护,利用arcGiS的版本的控制功能实现了基于增量的历史数据库管理,使用户可以查询任意时期的管线数据,增加了图形数据的持续性。

综合管理方案篇4

一、总体要求

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积极有效推进散煤治理,严防已关闭“散乱污”企业反弹,严厉打击黑加油站点。坚持综合施策,强化部门合作,加大政策力度,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扬尘专项治理行动。推进精准治污,强化科技支撑,实施“一厂一策”管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照“全覆盖、可核查、可考核”的原则,夯实应急减排措施,加强区域联动。强化压力传导,持续推进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实行量化问责,完善监管机制,层层压实责任,推进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完成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根据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土地、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要求,进一步明确“散乱污”企业分类处置条件。(镇环保站、环保中队、国土所、工商质检所按职能分别牵头,各行政村组织落实)

进一步夯实网格化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多部门联动,坚决打击遏制“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异地转移等反弹现象,实行“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定期开展整治工作,充分利用电网公司变压器电量数据,扎实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及监管工作,(镇环保站、环保中队、供电所、各行政村组织落实)

2、加强排污许可管理。清理无证排污单位,将所有固定污染源全部纳入生态环境管理。加大依法监管力度,清理无证排污单位,依法依规责令停产停业;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严厉查处无证排污行为;对按期完成整改的,督促企业按证排污。(镇环保站、环保中队、供电所,各行政村组织落实)

3、提升VoCs综合治理水平。加大源头替代力度,按照工业和信息部、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的低VoCs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大力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镇环保站、环保中队、工商质检所,各行政村落实)

(二)加快调整能源结构

1、有效推进清洁供暖。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提高清洁供暖比重,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改造技术路线,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原则,各村应根据采暖期供气合同以及实施供气供电能力等,合理确定“煤改气”“煤改电”户数,加快供热管网建设,加大散煤替代力度。(镇建设办、环保中队、各行政村组织落实)

2、深入开展锅炉综合整治。严防燃煤小锅炉(含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死灰复燃”。(镇环保站、环保中队、各行政村组织落实)

(三)积极调整运输结构

1、加快推进老旧车辆淘汰。加快淘汰国二级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车、采用稀薄燃烧技术或“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加强对“油改气”和采用稀薄燃烧技术车辆定期检验管理,严禁“油改气”车辆在定期检验时使用汽油通过检测。(交警中队牵头、各行政村组织落实)

2、配合开展油品质量检查行动。加强企业单位自备油罐监管。配合上级部门加强对成品油经营企业资质的监督检查。依法严肃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黑加油站及流动加油罐车,依法查处无照及相关无证油品生产经营行为。(工商质监站牵头、各行政村组织落实)

3、加强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配合县生态环境局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并上传至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监管平台,加大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力度。(镇环保站、环保中队、各行政村组织落实)

(四)强化面源污染防控

1、加强施工扬尘管控。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确保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十个百分之百”;镇建设办要定期组织开展施工扬尘专项整治专项行动,对扬尘管控不到位的施工单位依法进行查处。

2、全面加强各类露天堆放和地面扬尘整治。全面清理整治村中拆迁的渣土和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污染问题,不能及时清理的必须采取苫盖等抑尘措施,对公共用地的地面实施绿化或者透水铺装、覆盖,减少地面,防治扬尘污染。

3、强化禁燃禁放管控。严格控制秸秆露天焚烧,强化各村村委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将秸秆禁烧纳入森林防火体系,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为切实做好秋冬季森林防火、秸秆禁烧工作,各村巡查员各负其责确保自己所负责的区域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坚决做到防患于未“燃”。要严格执行“五禁”措施,坚决杜绝燃放烟花爆竹行为。(镇环保站、环保中队、各行政村落实)

(五)突出重点时段污染管控

1、强化臭氧污染源控制。根据臭氧污染形势,适时启动针对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行业实施错峰生产调控措施。(镇环保站、环保中队、镇建设办、各行政村)

2、实施秋冬季错峰调控。按照国家、省、市关于秋冬季错峰生产的要求,继续对铸造、建材等行业及土石方、拆除和喷涂作业实施管控,未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或无组织排放治理的工业企业,秋冬季一律错峰停产。

铸造行业:除电炉、天然气炉外,其他全部实施停产,采用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

建材行业:采石、采砂、石灰、混凝土搅拌站,全部实施停产。

施工作业:停止各类土石方作业和房屋拆除和喷涂施工作业。

3、严格落实错峰调控要求。各相关企业要制定“一厂一策”的秋冬季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实施方案,报县主管部门审核备案;秋冬季期间对于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涉及土石方作业确实无法停工的,由项目建设单位申请,县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后,经县政府审核,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4、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综合管理方案篇5

为切实贯彻落实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以及关于认真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巩固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作为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为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努力,务求环境整治工作持久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城镇为目标,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优化城乡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确保我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

为确保我镇长远发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明确性,切实加强环境治理的持续有效开展,重新调整领导组,以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党政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和镇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对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推动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后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人大主席、党委委员)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副镇长)

***(武装部长、副镇长)

***(副镇长)

成员:***(纪委副书记)

***(党政办主任、宣传干事)

***(工会副主席)

***(社事办主任)

***(群工办主任)

***(安办主任)

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和镇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由曹清兵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牵头部门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由4个部门牵头:

1、宣传办协同分管领导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办”,负责“舆论开道”和信息收集,办公室设在宣传办,由宣传干事彭琳负责。

2、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分管领导组织成员成立“城乡环境专项检查小组”,负责“纪录护航”和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考评,由纪委副书记张建华负责。

3、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全镇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由安办主任赵应伟负责。

4、水利站牵头负责全镇河流、湖泊等水域沿线环境综合治理,由水利站站长梅怒涛负责。

各村(社区)和镇属企(事)业单位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河道沿线,所对应街道、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城监分队、派出所、经发办、社事办、工会、妇联、教育管理中心、工商、林业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自身职能职责,对照治理内容和治理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牵头部门及各村(社区)、镇属企(事)业单位切实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大宣传,努力营造浓厚氛围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顺民心、解民忧、谋民利的的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各村(社区),各相关单位(部门)要积极组织人员利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大造声势,大力宣传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义、目标、措施,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人心,提高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性,从而营造全面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加强领导,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通力合作,建立健全环境综合治理领导机构,明确整治内容、明确整治重点、明确整治标准,制定工作方案,订立目标,明确任务,落实分工,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四、工作内容和目标

(一)健全教育引导

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切实开展好城乡环境治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庄、进景区、进家庭”的“七进”活动,开展“文明卫生家庭”、“星级家庭”评选活动,教育引导城乡居民转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全民公共卫生水平。

(二)健全责任落实

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部门责任,健全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镇治理办是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牵头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搞好镇域内环境卫生清扫、环卫设施设备维护等。机关各室所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切实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和秩序规范,不断提升治理效果。明确村(社区)责任,落实辖区负责制,组织社区、村组,搞好辖区内的道路、垃圾、居民集中居住区、农村环境治理,以及沟渠、河道等规范管理,加强乡村容貌整治,努力实现清洁化、秩序化目标。明确单位业主责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事关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学校、企事业单位和集镇店铺、商铺是切实履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体责任,要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

(三)健全集镇管理

强化集镇清洁管理,将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重点地段安排专人负责清扫、监督。按照市上下发的城乡环境综合测评目标内容,制定我镇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分解表,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此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四)健全队伍建设

1、加强环卫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镇域环卫队伍力量,按照规定定额配齐配足镇域内清扫保洁人员。

2、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整合执法力量,成立城管执法中队,充实执法队伍,加大城管执法力度。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管重罚,严肃查处,促进城乡环境秩序化、规范化。

3、加强协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协管员作用,对集镇公共区域的卫生进行监督和劝导,制止不文明言行。

(五)健全治理考评

1、制定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办法。坚持属地原则,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村(社区)保洁员、协管员、卫生监督员为直接责任人,全面负责辖区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作。

2、制定环境综合治理测评办法,以“已测促改、以评促变”为测评的基本目的,从环境卫生管理、镇容秩序管理、公共设施管理、垃圾管理、场镇管理、人员管理和市场秩序管理七个方面进行测评。通过测评发现城乡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通过定期多阶段的测评,清楚明晰的展示综合治理效果。

3、制定环境综合治理绩效问责办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制定此办法,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效能,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此项工作取得成效。

(六)健全督查问责

定期督查,不定时抽查。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组织人员定期对全镇综合治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督查,坚持每周一期的督查通报和每月一期的督查工作小结。除此之外,采取不定时、不定点的抽查。发动群众监督。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设立举报电话,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监督:对群众通过电话、信函举报的问题,要组织人员深入调查处理;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涉及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认真研究,限时解决,在规定时间内未落实到位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责任分工

(一)建立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干部责任制,各村(社区)及单位要签定责任书,并建立和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监督管理体系。

(二)全面落实各村(社区)及单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监督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动各村(社区)及单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责任的落实和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规范化建设。

综合管理方案篇6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慢性生活方式病;中心性肥胖;健康管理;患病率;流行病学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其主要特征为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1],关键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腹型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重要的临床后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2]。目前,我国mS发病率>15%,患者超过2亿。因此,美国aHa、心肺及血液研究所和aDa[3]一致认为,生活方式改变是mS的第一线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无疑是最基本的干预措施,能针对病因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整体健康[4]。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认为:人类1/3的疾病可以通过预防与保健避免发生,1/3的疾病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有效控制,1/3的疾病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健康管理正是应目前医疗需求提出的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新型产物。目前,全国规模不等的健康管理机构众多,但良莠不齐。2005年以来,我院充分利用先进的体检、监测、评估、治疗仪器与慢病健康管理室这一新的交叉学科平台,组建了由心血管、代谢内分泌和肾脏病等多学科人才构成的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健康管理团队,有所侧重地对mS开展了系列研究和健康管理方案的探讨,为m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以2009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6000例个体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探讨了mS及其组成成分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性调查,为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安全有效、全面系统、更具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mS诊断标准和分型

根据2004年4月中华糖尿病学会提出中国人mS的诊断建议:①超重(和)肥胖。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mS的国际通用定义中规定,腹部肥胖为中国男性腰围≥90cm,中国女性腰围≥80cm。或者体重指数

≥25kg/m2。②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7.8mmol/L和(或)确诊糖尿病治疗。③血脂紊乱。tG≥1.7mmoL/L。④高密度脂蛋白(HDL)<0.9mmoL/L(男),<1.0mmoL/L(女)。⑤高血压。在以上5项中,无1项代谢异常为m0,具有任何1项异常为m1,2项代谢异常为m2,3项以上代谢异常为m3即临床诊断为mS[5]。高尿酸血症判断标准:男>420μmol/L,女>360μmol/L[6]。

2检测对象以及数据来源

2.1研究对象本调查根据2009年度我院进行体检和健康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及退休人群的体检结果,代表性地选择了6320例个体进行横断面调查,从中淘汰测验项目不全人员320人,剩余有效观察对象6000人,其中男性

4228人,女性1772人,平均年龄44.9岁。

2.2数据来源①个人档案资料来源于我院健康管理档案,并报我院存档。②血压、血脂数据来源于个人单次体检结果,并报我院存档。

3统计学方法

根据人类关于年龄段的划分标准[7],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青年组(45岁以下)、中年组(45~60岁)和老年组(≥61岁)。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被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

4结果

4.1一般情况

1)本次调查数据中有一项即m1的比例为30.1%(符合mS仅1项升高例数/总样本量),两项并存即m2比例为26.9%(两项升高例数/总样本量),3项以上mS即m3为15.2%(3项及3项以上例数/总样本量),共909例,其中男性777例(18.4%),女性132例(7.4%)。

2)按照年龄段分组男女的mS以及mS不同组分的患病率(表1)数据分析可知,各组中mS、超重、高血压、高血糖、HtG超标5项指标的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中,女性除高血压、HtG超标指数外,其余各项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

4.2mS主要指标的情况

4.2.1mS的主要指标值mS各年龄组主要指标值的标化均值±标准差(表2),表2中显示,各年龄组的Bmi、腰围、空腹血糖3项指标均高于诊断标准;青年组Bmi、三酰甘油、尿酸3项指标的值高于其他组;中年组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3项指标的值高于其他各组;而老年组在剩余的几项中指数均高于其他各组。

4.2.2mS中按中心性肥胖分组后各年龄段mS其他不同组分的患病率(表3)通过表3中数据可知,在mS中,中心性肥胖患者伴随着超重、tG超标、高血糖的组分的高患病率,且具有相关性(p<0.05);各年龄组内比较可见,中心性肥胖患者的超重、高血压、高血糖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5讨论

5.1对上述测试结果的分析从上述分析数据看出北京市公职人员及退休人员随着年龄的增长,mS在人群中的百分比呈上升的趋势,这主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高糖、高蛋白以及缺乏运动、起居不规律等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关系密切;而且男性中年组的mS患病率表现最高,相对来说女性各年龄组mS及其不同组分患病率现象均好于同龄男性组,可能与男性吸烟、酗酒、长期社会压力大等其他危险因素较女性多有关;老年组的多项指数均高于其他各组,这说明,随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也在下降,对各项疾病的抵抗降低,因此,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应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比较mS患者中各年龄段男女各项的主要指标值发现,各年龄组的Bmi、腰围、空腹血糖3项指标均高于诊断标准,表明超重、肥胖和高血糖是引起mS的主要因素,这进一步说明了人们缺乏科学的膳食管理和体育运动,而且我们社会也缺乏对健康饮食和健康运动的重视,为慢性病的多发提供了外部因素。表3表明,中心性肥胖与非中心性肥胖的mS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的患病率存在差异性,且中心性肥胖的mS、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中心性肥胖者。由于现代长期久坐办公的工作方式,大量脂肪堆积在腰臀部引起内脏脂肪严重超标,同时伴有胰岛素抵抗可以解释mS、糖尿病发生率显著升高。其与血脂紊乱、高血压患病率未发现相关性,仍需深入研究。

5.2mS的健康管理方案探讨通过多年的慢病健康管理实践,我院针对mS建立了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在对mS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的基础上,提出更加灵活、中西医结合(中医体质评估指导、中医养生调理、辨证施膳)、健康管理与健康疗养相结合的干预模式;对mS危险因素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和控制;以促进健康为目的,并在现有慢病健康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参考国际糖尿病联盟mS全球共识定义解读,结合专家多年经验找准mS各项指标的切点,进行分级管理。

5.2.1健康管理与健康疗养相结合在我院的成功案例中充分体现了健康疗养的有效性成果。健康疗养主要由自然起居、林中漫步、茶道、温泉等一系列的疗养环节组成,基于我院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舒适清静的自然居住环境、特有的浅层温泉水疗以及规模化的健身场所,可以给患者提供对人体有益的各种自然疗养手段,通过环境和自然因素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起到调节心理、缓解疲劳、镇静的作用,减少各种大城市环境污染带来的对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的影响,达到整体调整、辅助治疗的效果。在优良的医疗环境中,可以改善mS患者的症状,如因肥胖引起的呼吸急促,采取一定量的慢跑方案,其中包括户内外的有氧运动设施(如千米步道、各种运动器械)锻炼。针对mS患者提出阶段性mS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中医养生调理、心理干预等。

5.2.2认知性的健康教育认知性的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必要手段。传统的健康教育由于内容专业和繁琐,使患者不易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应结合软件平台提供专有的健康咨询,从而取代传统的单纯让患者填写繁多复杂的健康问卷。通过与患者进行长达30min的健康情况谈话,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自身对健康的认识和确保自己健康所采取的方法,并加以引导和改正,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如对生活习惯的建议,合理膳食、合理运动的建议等。同时提供mS相关的中医养生保健视频,让其了解我国悠久的养生传统,做到了交互性教育而不是单向的宣教。

5.2.3健康管理与中医养生康复相结合中医养生康复主要以患者的中医体质为依据,依照中医养生理论并结合患者的情况,从阴阳五行、气血脏腑、整体观出发进行中医养生康复,包括:中医体质评估、辨证药膳配餐、中医理疗几个部分,通常要求患者在我院居住3~5d、1周等多种健康疗养的配餐方案基础上,并提出运用软件平台为患者提供精细化、个体化配餐方案。具体如下:先根据mS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体力劳动强度等基本信息计算出每天摄入的能量及基本营养,再根据不同病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筛选,剔除不适宜过多摄入的食物,最后通过专家进行中医体质评估、辨证筛选食材,最终确立适宜个体的食材及精细配餐方案,同时将药食同源的食材融入配餐方案,既可保证合理的营养,又能充分发挥药膳治疗疾病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eckelRH,GrundySm,ZimmetpZ.themetabolicsyndrome[J].Lancet,2005,365(9468):1415-1428.

[2]parkYw,ZhuSK,palaniappanL,etal.themetabolicsyndrome:prevalenceandassociatedriskfactorfindingintheUS

populationfromthethird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J].archinternmed,2003,163(4):407-420.

[3]GrundySm,HansenB,SmithSC,etal.ClinicalmanagementofmetabolicSyndrome:Reportof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nationalHeart,Lung,andBloodinstitute/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ConferenceonScientificissuesRelatedtomanagement[J].Circulation,2004,109:551-556.

[4]唐二元,超楚生.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77.

[5]魏华伟,任梅芳.代谢综合征的干预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0):760-762.

[6]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64.

综合管理方案篇7

abstract:throughtheintelligentoperationmanagementsystem(Bim+3S)oftheutilitytunnel,toobtainandcollecttheenvironmentalparameters(temperatureandhumidity,oxygencontent,toxicgases,flammablegasconcentrationetc.),mediumparameters(waterflow,gas,electricity,watergage,gaspressure,cablejointtemperature,waterpitleveletc.)andothermonitoringinformation,tomakeanintelligentanalysisandcontrol,andtorealizethefunctionsofhighefficientandaccurateinformationmanagement,monitoring,surveying,emergencyresponse,disast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tothepipegallery,ancillaryfacilities(components),theinformationmanagementandgallerypipelines,soastorealizetheefficientmanagementoftheassetsofthecorridorandthesafetymanagementofthepipelineoperation.

p键词:智慧化;监控;监测;应急处置;防灾减灾;高效管理;安全管理

Keywords:intelligent;monitoring;surveying;emergencyresponse;disast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efficientmanagement;safety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079-05

0引言

作为“十三五”规划,国家战略百大工程的地下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大幕已全面拉开。地下综合管廊被称为城市的“血管”和“神经”,将电力、通信、给水、燃气、垃圾真空管等多种管线集中设置在同一地下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实现安全、高效运营管理地位举足轻重。

综合管廊智慧化建设贯穿于设计、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设计阶段:智能化设计理念纳入设计,时时接收设计图纸及Bim模型;施工阶段:Bim深度建模,在此基础建立GiS、GpS和RS模型;运营阶段:维护、运营Bim+3S系统并实现可视化安全高效运营管理。

1工程概况

南京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二期工程,包含江北新区核心区及其周边地区的18条路段下的综合管廊以及已建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一期中的未完及需升级改建部分的投融资及建设,全长约53km,其中:干线综合管廊31.29km,支线综合管廊22.12km。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既有管线改迁、交通导改、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及支护、盾构(顶管)施作、管廊本体及排水、消防、通风、电气、监控(含监控中心)、道路及绿化恢复等工程。管廊容纳电力、通信、给水、中水、空调热力管、燃气、污水、雨水、真空垃圾管等管线,各道路下建设综合管廊根据管线种类布置管廊舱室,管廊舱室分为单舱、双舱、三舱和四舱。

2项目各阶段实施方案

2.1设计阶段

提供多方参与的云端协同管理平台;提供Bim+3S建模与交付标准;建立Bim+3S模型文件入库审批流程;根据展示需要,提前建立样板段Bim+3S模型;实时接收和管理设计院图纸和Bim模型。

2.1.1模型管理

支持tekla、Revit、archiCaD、Bentley等主流软件建模的Bim模型文件、GiS地理场景模型以及RS模型,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支持批量导入模型文件;平台能够实现模型三维渲染;平台能实现构件属性编辑,支持用户对三维模型构件的属性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可实现批量导出构件清单、构件属性清单,并能够给出属性信息的统计分析;能够针对属性数据进行设备、材料数量统计分析。

①场地现状仿真。

操作方法:依据场地现状进行三维模型搭建,搭建周边环境、施工场地模型,对项目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模拟,为前期规划设计提供可视的数据支持。

应用效果:三维场地仿真更加清晰直观,塔吊等现场机械与实际尺寸按1:1仿真,直接显示实际的工作方式。

②管线搬迁管理。

操作方法:针对重要阶段施工期间的设备使用和空间占用情况,结合设计模型和场地现状模型,制定各阶段场地使用情况模型,最终生成管线搬迁与交通疏解计划书并形成最符合实际的设计方案。

应用效果:取代传统的平面图或效果图,形象地表现出管线布设及需要搬迁的位置,并模拟出方案,让业主及相关责任方能全方位地了解搬迁,方案,促进各方的顺畅沟通,大大地提高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2.1.2三维漫游展示

基于Bim+3S数据库,实现管廊内部虚拟现实漫游和查询等功能;能够对漫游速度、旋转速度、爬升速度、俯仰速度和渲染阈值等进行设置;在能够在三维图形平台中通过自定义关键词快速检索构件并高亮显示构件;完成展示中心大屏幕和计算机系统建设,通过Bim+3S模型定位,可三维展示漫游点情况和信息;完成项目对外展示网站建设,基于Bim+3S数据库,实现项目总揽以及施工实施、监控和运维过程展示等功能。

2.1.3用户权限管理

对系统用户以及对系统功能操作权限进行管理;各部门管理员录入部门人员信息,并设置可以使用的功能点,也可设置用户角色和组织;系统仅允许系统管理员对相关信息进行修改,且每次修改均由系统进行记录。

2.1.4档案管理

平台支持搭建文件流转、文件审批流程,实现一体化办公,能对文件审批状态查询,具备来件提醒功能;能对规范、标准、图纸、方案、会议纪要等文件资料实现共享,可根据权限在系统上查看或下载文档资料,可将验收记录等文件关联到模型附件;通过建立文件与Bim+3S模型的网状关联关系,用户能够快速检索跟构件(设备)关联的文档,同时也能快速查找跟文档关联的构件(设备),提高Bim+3S模型和文件的应用价值。

2.1.5辅助输出图纸

基于Bim模型的全专业的二维出图:在综合管廊项目全过程设计中,由于基础设施施工企业水平的差异,交付成果时将模型转换为传统的二维图纸仍是过渡期不可缺少的工作。

相较于传统的CaD出图,Bentley综合管廊出图不仅可以支持二维平、立、剖面展示,并配以3D模型清晰显示内部构造,对复杂节点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提高了出图质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出图速度。(图1)

2.2施工阶段

施工Bim+3S模型创建;Bim+3S动态施工管理;创建管廊Bim+3S应用技术标准、质量检验标准、成检表格。

2.2.1施工Bim建模

管廊施工D深度建模:施工场地模拟,交通疏散及管线迁改,施工方案模拟,三维技术交底,自动放样定位,模型维护更新。施工场地模拟:管廊周围环境、施工场地建模,明挖施工模拟,盾构施工模拟,机械碰撞模拟;交通疏散及管线迁改:基于Bim+3S模型,可视化模拟现状环境、道路及周边管线进行,预先观察到交通疏解、路面拆除、管线布置方案是否合理,同时保存方案数据,作为后续工作的依据;施工方案模拟:施工阶段wBS架构划分及模拟,挖掘机械与支撑系统空间位置,支撑系统与结构主置碰撞,结构钢筋之间位置碰撞,标准段与节点空间位置碰撞,交叉口空间位置碰撞,预埋件与管线和主置碰撞,管线与管线之间碰撞,盾构机与工作井空间位置碰撞;三维技术交底:基坑围护,地基处理,管廊标准段主体施工,管廊节点施工,管廊基坑回填施工,管廊管线入廊施工三维技术交底;自动放样定位:将施工Bim模型导入放样软件进行放样点创建,基于Bim+3S数据库,采用放样机器人,通过发射红外激光自动照准,实现自动放样;模型维护更新:在施工过程中全程跟踪项目,根据设计变更同步维护和更新模型,使模型始终与真实的建筑保持一致,并在施工完成后提交竣工模型。

2.2.2GiS信息建模

创建二三维一体化GiS模型,提供地图显示和定位功能;提供专业GiS分析功能,包括距离量测、面积量测、空间查询、沉降分析和变形分析等;地图显示:包括矢量地图显示和卫星地图显示,真实展现工程涉及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等特征;通过GpS和wiFi定位技术实现廊内廊外一体化定位。

2.2.3RS信息建模

创建RS(遥感)模型,提供影像一张图和管廊周边环境变换信息提取;影像一张图:采用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雷达生成的影像对管廊建设区域进行覆盖监测,为管廊施工规划和管理提供可视化的影像服务;通过监测管廊及周边的狭长地带,对环境变化及影响进行评估。

2.2.4质量安全管理

安全标识标牌、现场防护措施和防护设备的模型创建,安全标识标牌模型创建,现场防护措施模型创建,现场防护设备模型创建;系统支持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按图钉”操作,在三维模型中快速标记有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的构件,用于记录巡检过程中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安全隐患问题;允许用户在移动端上拍摄现场问题照片,并能够保存、上传与三维模型链接相关的照片,添加质量问题的文字描述;平台能够按周、月、季度导出施工质量统计表,作为后续考核的指标。

①碰撞检查。

操作方法:把建好的各个模型在碰撞检查软件中检查软硬碰撞,并出具碰撞报告。

应用效果:能够消除软、硬碰撞,优化工程设计,避免在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能优化管线排布方案(包括临设的管线布置方案)。

1)通过数据直接输出碰撞结果,包括专业、数量、以及位置。在管廊出入孔布线的应用不管是在设计还是施工阶段应用效果都非常突出。(图2)。

2)通过对各区域的空间碰撞检讨,优化空间利用率,以及保证施工空间。(图3)

2.2.5进度管理

将Bim模型与进度计划数据相关联,在平台中显示3D模型的动态变化,对工程进度进行模拟、分析和管理。

操作方法:根据三维按wBS架构细分的模型,把工程量清单编码规划导入模型构件中,实现计量计价的实时提取。

应用效果: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月度产值审核,实现过程三算对比,对进度款的拨付做到游刃有余;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及时、准确地筛选和调用工程基础数据。(图4)

2.2.6成本管理

将Bim模型与进度计划数据、价格数据相关联,对每个月、每一周所需的项目成本进行模拟、分析和管理;可快速预测按照当前进度计划安排和价格在整个项目周期内的投资情况(包括计划投资、实际投资、累积投资等),分析阶段和整体投资分布,合理安排资金,降低工程成本。

2.2.7资源管理

平台可实现对设备材料到货计划管理,设备详细参数信息管理,设备材料状态管理和库存预警;Bim模型中构件二维码的编码规则;平台基于Bim系统提供二维码制作,通过于统一编码规则打印并生成构件二维码图片,实现可追溯管理。

2.3运营阶段

实现数据化:管廊管线、设施设备、运营维护;智能化:实时监测、视频监控、设备控制。

为实现运营阶段的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分四层架构设计:

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层:采集感知传感器实时数据、设备状态信息、视频信息,同时智能设备执行远端平台控制命令;

传输层:在管廊空间部署有线无线一体化组网,将智能网关采集的信息,上传到平台层;

平台层即云平台:数据由云平台处理与分析,包含Bim模型、GiS地图、GpS定位、RS遥感等功能组件;

应用层:部署全景展示、实时监测、设备控制、报警应急、指挥调度、移动巡检、统计分析等应用,满足实际场景需求。

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图(图5)。

2.3.1GiS展示

展示管廊全貌、定位管廊信息、沉降监测分析(图6)。

遥感影像展示、周边环境监测(图7)。

2.3.2Bim展示

基于Bim数据库,展现管廊、管线模型(图8)。

虚拟管廊:身临其境地体验管廊效果和细节(图9)。

通过设施设备Bim模型,查看设备信息、状态(图10)。

2.3.3综合监控

通过在综合管廊中设置各种传感器,进行多传感器融合集成监测,确保管廊运行安全(图11)。

远程控制灯光、门禁、风机、水泵等(图12)。

通过有线和无线组网方式,在管廊内部、外部、出入口等关键区域部署视频监控系统(图13)。

2.3.4报警应急

当监测数据超过阈值,系统报警,并将信息推送到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运营维护人员通过GiS定位,确定附近摄像头,远程查看报警现场(图14)。

2.3.5设备管理

有序管理空间信息、管线信息、设施设备信息(图15)。

2.3.6运维管理

对设施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管理(图16)。

2.3.7统计分析

将监测信息、基础信息、报警信息、维保信息等,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支撑管理决策(图17)。

2.3.8移动巡检app

现场照片、图像现集,自动上传服务器;

语音视频、无线对讲,巡检签到;

报警位置导航、巡检路径后台同步(图18)。

3总结

2016年10月,南京市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二期工程动土开工,智慧管廊建设同步开始。53公里大断面地下综合管廊在全国属大体量建设规模,故实现南京智慧管廊高效安全运营显得无比重要。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在上级单位与合作单位的指导帮助下,Bim+3S综合管理平台实施方案已顺利完成并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修改、完善。目前,全国管廊大规模建设帷幕已经拉开,为能给建设智慧管廊摸索中的人们提供一点微不足道思路,特把南京市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二期工程智慧化管理平台实施方案呈献给读者。

参考文献:

[1]程善峰.管理之真谛――智慧化管理[J].江苏教育,2006(05).

综合管理方案篇8

二、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一)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冉启权同志为组长;xx为成员的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敏任办公室主任。

(二)明确工作职责。领导职责:教育局领导班子要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分工职责,领导和指导相关部门抓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部门职责:教育局各职能股室、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各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职责,落实好“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切实抓好各项安全工作。

三、重点工作与主要措施

(一)建立完善各项安全制度,规范安全生产过程管理。1、坚持安全工作会议制度。各学校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安全工作,通报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使之形成一种经常性的制度。要做好安全工作会议记录,详细记录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与会人员等情况;2、坚持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学校要坚持“日查制”和“周查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整改,每周进行一次综合记载并报中心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要坚持“周查制”和“月查制”,对所辖学校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提出整改意见,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记载并按要求报教育局。教育局要坚持“月查制”、“季查制”和“抽查制”对全县中小学安全管理进行常规检查,同时还要根据上级安全中心工作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活动。以上各类督查活动做到有活动方案、有检查记录、有工作小结;3、坚持安全隐患整改制度。学校要对排查出来的各类安全隐患要及时加以整改,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检查组,对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或一般性安全隐患,由检查组向被检查学校提出口头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对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由检查组向被检查学校发出书面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并负责督促整改;对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重特大安全隐患,由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同有关单位发出检查情况通报,并提出整改要求与措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学校应按整改通知书的要求切实抓好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并在整改结束后及时向局检查小组书面汇报整改情况;安全生产检查组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事故隐患学校的整改进程,切实抓好督办和验收工作;4、坚持学校安全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发生重大事故后,有关事故学校应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及财产损伤基本情况,向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分管领导电话上报,两小时内以书面材料上报;重大事故发生后,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应及时派员了解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并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与结案工作;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相关职能股室及二级单位要建立重大事故登记台帐、台帐记明每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当事人及责任、事故经过及损伤、事故处置结果等基本情况;5、坚持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每学期开学初,教育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制定当年度的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目标并与各教育单位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每年末由教育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对各签约单位本年度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及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目标达标情况进行考评和进行奖惩;每年初,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目标责任书和考评、奖惩条例;6、坚持安全生产台帐制度。学校要切实规范抓好学校安全管理资料建设,真实、客观、有效、有力地再现学校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安全过程管理情况,同时为谋划下阶段学校抓安全管理提供全面、系统、丰富的参考资料,为进一步抓好学校安全管理奠定坚实基础;教育局各职能股室及二级单位要按统一表样抓好安全生产文件、方案等资料登记;要按统一表样抓好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生产检查记录、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安全事故登记等资料建设;要抓好专项安全生产方面的证件、图片、影像等佐证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要将专项安全生产资料年终时上报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查。

(二)强化各项安全教育活动,致力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一是要广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第一广泛开展“三防教育”进校园活动,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学校要以法制教育课为载体,采取“法制讲座+学生讨论、图片展览+学生心得、观看影视+学生评论、法律知识+晓法测试”等多样形式,广泛、持续开展“三防”教育进校园活动;第二广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和使用网络。学校要以网络(远程教育室)为载体,建立学校“阳光网吧”,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健康、求知平台,让学生逐步远离学校周边“网吧”或“黑网吧”,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第三广泛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以德育教育促进安全管理。学校要以德育管理为载体,采取“德育教育+心理健康咨询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安全心理;第四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学校要通过集会(课间操、放学等),参照《计划》中“月计划”内容,开展相关安全教育活动。各班级要通过班会或其他时间,结合班情开展相关安全教育活动;第五广泛开展安全课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学校要把安全教育课纳入课表,至少做到每两周一节安全教育课,老师做到有教案,学生做到有听课笔记,授后做到有效果检测,每学期进行一次检测;第六广泛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救、自护、避险、逃生能力。在开展消防安全疏散演练、地震疏散演练、校舍安全通道疏散演练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之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周密安全的应急演练实施方案,确保应急演练活动圆满实施。

(三)深入学校进行隐患排查,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到位。1、后勤安全。一是小卖部食品安全。要把好食品采购关和质量关,严禁“三无”食品进校园;要把好食品贮存关和出售关,严禁霉烂食品和过期食品出柜台,同时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或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二是食堂安全。要把好服务人员体检关,杜绝体检不合格人员进厨房;要把好清洁卫生关,做到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清洁卫生大扫除,确保厨房环境良好;要把好消毒关,对食堂餐具等要按要求消毒,保证餐具符合卫生使用要求;要把好菜饭关,同时要求学生不准带自制腌菜或易变质的饭菜,严禁发生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三是饮水安全。要把好水源消毒关,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水源(蓄水池)按卫生部门要求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水源安全;要把好开水供应关,学校要按照相关要求向学生无偿提供饮用开水,同时教育学生不饮用生水。四是严禁厂家或商家未经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许可在学校进行促销活动;五是科学预防。学校要根据季节特点,与相关医疗部门联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专项安全教育,同时抓好药物预防。2、教学安全。一是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谨防安全事故发生。严格按规定时间进行放学清场,放学后严禁学校或教师以任何理由滞留学生(训话、补课等),杜绝学校以任何理由在非节假日放假;二是严格进行课堂学生人数的清点,无论任何教师上课时必须首先对该课堂学生人数进行清点,一旦有缺席要及时报告学校,学校再按照相关要求及时进行处理,谨防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切实抓好学校教学设备实施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使用,有效防范学校教学设备实施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上实验课前,实验员或科学教师必须对实验仪器或危化药品进行彻底的检查,排除隐患后方可上课;四是上体育课或开展体育活动前,体育教师要对体育器材、活动场地进行彻底的检查,排除隐患后方可上课。同时要科学、规范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谨防因不当教学行为而发生体育安全事故;五是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谨防安全事故发生。学校要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致力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六是加强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品德教育等,谨防学生意外离校事件发生。学校要通过“致学生家长信、责任状、共管协议”等形式,构建“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管理模式,致力保障学生正常的校园生活。3、交通安全。一是继续开展“三防教育”进校园活动,请交警部门给学生上交通安全知识课;二是要上好安全教育课,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通过交通安全知识测试,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掌握回避交通事故发生的方法、提高学生回避交通事故发生的能力;三是通过交通安全知识和事故图片的观看,对学生进行现场讲解、让学生受到直接教育;四是涉及到有“渡口”的学校,要切实抓好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4、校舍校产安全。一是经房屋鉴定部门鉴定的d级危房必须拆除,学校不得硬性使用。经房屋鉴定部门鉴定的b、c级危房,学校必须采取随时监控使用;二是在建工程由项目学校加强管理,学校要求施工方必须搞好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安全标志、防护墙、防护网等),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三是学校对校舍(地基、结构、墙体等)围墙、堡坎、电路、水管、防雷设施等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建立“校舍建筑安全卡”,做到安全隐患排查有记录、做到一有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整改。6、消防安全。学校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保持消防通道安全、畅通,设施设备齐全。严禁占用疏散通道、安全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上锁。校园内电网、煤气管道铺设及电器、煤气设备基础设施要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定期更换;要建立严禁学生违章使用电器的制度,定期检查,杜绝出现线路老化现象;学校每学期应组织学生进行逃生自救演练,教会师生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掌握逃生自救的方法;对达不到消防要求的校舍,必须停止使用,限期整改。7、楼道安全。学校要经常组织对楼道、楼梯、扶手和楼梯间照明设施的专项检查,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的堆集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损坏的照明设备要及时更换,上下楼通道数量和楼梯宽度不能完全适合学生人数要求的,要增加和建设新的通道,过道栏杆高度要符合安全标准;在管理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要有统一的安全要求,放学时要适当错开时间,要有专人指挥,防止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8、锅容管特安全。一是学校要按照质检部门的要求如期核检;二是积极配合质检部门搞好学校锅炉质检;三是针对质检部门所提出的整改问题,必须按时按要求整改到位,确保锅炉的使用安全;四是锅炉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从事学校锅炉工工作;五是学校锅炉房必须保持整洁卫生,按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9、季节性安全。随着季节的变化,学校要高度重视季节性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安全教育课,结合季节性特点,重点抓好溺水、洪水、泥石流、雷击、暴风雪、传染病、食物中毒、狂犬病、毒蛇伤害、火灾等预防以及国家规定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控能力。10、传染病和流行病防控。一是学校要根据传染病和流行病发病特点,请相关医疗部门对学生进行传染病和流行病防控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必要的防控常识和必须的防控措施;二是与相关医疗部门取得联系,切实抓好传染病和流行病药物预防,做好流行病和疾病的防控工作。

(四)建立学校安全协作机制,有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学校除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之外,对发生在校外的各种可能造成学生伤害的安全事故也负有预防教育的责任,对各有关部门对学校的安全管理负有主动联系、积极配合的责任,因此各学校要与辖区公安、卫生等部门建立有效的安全工作协作机制。一是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对于涉及学校及周边的社会治安、交通、消防安全隐患,应及时反映和提供线索,协助做好防范和治理工作;二是要与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每一个环节的检查,预防食物中毒和各种传染病发生;三是密切配合文化、工商、新闻出版等部门,集中治理好学校周边环境和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四是要与宣传和各新闻媒体一道,积极营造创建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四、活动安排与工作要求

(一)学校要在开学前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二0一0年县学校安全和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计划和本实施方案,领会精神实质。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2010年度本学校科学合理的安全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3月10日(9月10日)前,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各学校将2010年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和方案报教育局办公室。

(二)制定完善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注重落实。

(三)学校要按照《二0一0年县学校安全和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要求切实开展好每月的安全教育活动、隐患排查活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等,切实抓好学校安全过程管理。

综合管理方案篇9

202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

 

2021年,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根据《鸡西市202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内容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2021年度新的测评体系为标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完成城市管理系统创建工作任务,为鸡西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

坚持新发展理念,以“让城市更美好,让群众得实惠”为宗旨,全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拆违治乱专项整治工作,努力完成好各项创建工作任务,使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力争达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

三、工作分组及重点任务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创建标准,我局要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以下分组和工作重点完成创建工作任务:

1、重点整治临街商铺以及流动摊贩占用车行道、人行道经营等影响市容的突出问题。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政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2、加强城市立面容貌管理,保证城市建筑物外立面整洁美观,无明显污迹、残损、脱落、严重变色等,做到乱贴画“日产日清”,保证无乱贴乱画、乱扯乱挂、乱堆乱放等行为。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执法五大队。

3、查处未经审批的牌匾广告、门窗改建和外部装修行为,清理陈旧破损不规范牌匾、刀匾、落地匾和一店多匾等现象。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4、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按照《鸡西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对餐饮类商户进行排查,餐厨废弃物产生、运输单位要建立管理台账,保证产生的餐厨垃圾及时清运,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5、加强环卫设施管理,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完好,设置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清运及时,随地吐痰、便溺、乱丢废弃物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明显减少。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6、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保证责任人责任区内无乱贴乱画、乱堆乱挂,门面外观无陈旧破损、无垃圾污物、无毁坏花草树木侵占绿地现象。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7、加强毁绿执法力度,占挖绿地,砍伐、折损树木,践踏草坪、在绿地内堆放杂物等行为得到及时、严肃查处,毁绿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政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8、加强低空污染管控力度,对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等行为。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政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9、加强违章占用人行道行为管理,占用城市道路从事生产经营食品、维修清洗车辆、空车配货、拌和泥沙、打砸硬物等行为的管理。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10、加强车辆违规停放行为的治理力度,对占用人行道停车、销售二手车占道、人行道违章停车、未经批准路锥占道等占道行为。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政科、执法一、二、三、四、五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11、加强对城区和街路两侧乱搭乱建行为的巡察监管,及时拆除居民小区内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陈旧设施,整治小区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毁绿种菜及饲养家禽家畜等行为,全面清理社区空地、楼道、通道等可视范围内的垃圾杂物,对破损严重或坑洼积水的小区道路以及损毁严重的小区公共文化设施,及时修复、恢复功能。分管领导:韩龙江、张建民,责任科室:规划大队、市容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12、加强市场摊区规划与管理,科学规划和合理设置市场摊区,对现有市场摊区加强管理,有计划、分步骤整合,逐步清理取缔,严重影响交通、干扰居民正常生活、污染环境的市场摊区得到有效治理。分管领导:张立民、张建民,责任科室:市政科、市场大队。

13、加强城市道路挖掘管理,道路挖掘按挖掘道路许可位置、面积和时限进行,施工现场设置公告板、警示灯,文明围挡,按技术标准回填沟槽,修复路面,修复部分与原设计标准风格相符,路面路基材质相同。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政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14、督促建筑工地必须按许可的位置、面积和时限设置规范化公益宣传围挡,重点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内容,建筑工地出入口实施硬铺装,加强工地扬尘管控工作。分管领导:韩龙江,责任科室:规划科。

15、加强路牌设置日常巡察工作,及时通知设置单位进行维护、修理,保证路牌缺失、歪斜、破损、脏乱等影响城市环境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16、依法取缔校园周边食品加工无照商贩等,严肃查处各种涉及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内容的违法经营活动,配合相关单位开展日常巡察监督工作,确保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无歌厅、舞厅、卡拉oK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无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17、强化对校园周边人行便道、文明宣传栏、果皮箱的保洁力度,拆除校园周边违法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净化校园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违规野广告等现象。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执法一、二、三、四大队、福兴大队、东山大队、腾飞大队、广益大队。

18、整治服务大厅、办事窗口门好进、脸难看、事难办,不一次性告知,做中介“推销员”,吃拿卡要、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出勤率、在岗率、专注率不高,软硬件服务不到位,言行举止不文明等10个方面突出问题,建立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引导从业人员规范服务、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

19、深化拓展“四零服务”,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加强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完善便民服务工作体系。分管领导:张立民、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督察大队。

20、执法人员保证日常工作中用语文明,待人礼貌,服务规范。局属法制、信访部门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有效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无吃拿卡要、慵懒散拖现象。分管领导:冷志国、张立民、杨帆,责任科室:信访科、督察大队、法制科。

21、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分管领导:冷志国,责任科室:指挥中心。

22、规范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保证无违反《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造成恶劣影响的情形。分管领导:张立民,责任科室:督察大队。

23、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政府综合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管理。分管领导:杨帆,责任科室:法制科。

24、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难群体、残疾人、贫困户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环境保护、邻里互助、社会治安、健康教育、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服务精准脱贫、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分管领导:冷志国,责任科室:政工科。

25、鼓励、支持、引导单位和个人以提供资金、技术、创意、媒介资源等方式参与公益广告宣传。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

26、联系新闻媒体、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和社会媒介做好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宣传工作。分管领导:冷志国,责任科室:政工科。

27、设计制作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接受方式和欣赏习惯相契合的公益广告,在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建筑工地围挡等广泛刊播展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各类生活场景。分管领导:张建民,责任科室:市容科。

四、领导小组

为完成好本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任务,局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办公室设在局市容科,联系人:张绍洋,电话:21861116。

组   长:赵 奎

常务组长:冷志国

副组长:韩龙江、汪振龙、杨 帆、张立民、张建民

成员:各科(室)队负责人

五、时间安排

发动工作阶段:2021年3月22日-2021年3月26日; 

创建工作阶段:2021年3月27日-2021年7月30日;

验收工作阶段:2021年5月28日-2021年5月29日验收宣

传服务工作组工作完成情况;

2021年6月25日-2021年6月29日验收未成年人工作组工

作完成情况;

2021年7月26日-2021年7月29日验收市容环境工作组、

市政规划工作组、法制督察工作组工作完成情况。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年度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和考核;要抽调有能力、懂业务的干部负责具体工作。各部门要按照具体工作分工,完成好本年度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二)完善政策措施,落实长效机制

要加大执法力量投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探索建立城市管理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创建顺利开展。创新城市管理机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创建工作完成后要实行常态化管理,纳入正常工作任务和流程,做到整治改造一片,完善提高一片,长效巩固一片,切实提升城市市容面貌和市民居住环境,按照序时进度完成创建目标。

    (三)建立考核机制,严格督查考核

对城市管理作实行目标管理,加快建立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行定期督促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对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工作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给予通报批评。在督查考核中,将居民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和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的满意度作为重要依据。

    (四)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尊重社情民意,扩大公众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的各项活动,引导广大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环境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全面提升文明素质。

综合管理方案篇10

一、工作目标

全年实现工程施工许可证发放率100%;建筑工程合同履约率达90%以上;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准确率达到100%;质量通病治理率达到85%以上;标准化工地达标率80%以上;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和塔吊远程监控系统普及率90%以上;安全生产零死亡。

二、工作措施

(一)市场管理

一是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管理。未办理施工许可的项目决不允许开工建设;中标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机构不得随意变更,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需经建设单位同意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施工企业未在施工现场派驻项目经理及配备项目管理人员的,视为转包或挂靠工程。

二是严格施工系列合同备案管理。施工系列合同包括总承包合同、劳务分包合同、专业分包合同(电视、电话、地基和基础、消防、电梯)。合同中要明确工程项目、范围、工期、工程款总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备案的施工系列合同作为确定双方当事人权力、义务关系的最终依据;每个项目都要建立施工系列合同的履约档案,合同履约档案中要包含合同款拨付票据以及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

三是严格建筑市场准入管理。勘察、设计、监理、开发、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企业在建筑市场从事相关业务必须先办理备案手续:省外的上述企业进入建筑市场从事相关业务需先到省住建厅办理外进队伍入网备案和投标备案,并到我市建工处登记备案;省内市以外的企业需到市住建局办理外进队伍备案手续并到我市建工处登记备案;市内包括本市的企业直接到我市建工处登记备案。建设单位不允许与未备案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企业签定合同;施工单位不允许与未备案的专业分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签定合同。否则合同不予备案,并按照《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及《省勘察设计管理条例》规定给予合同双方相应的处理处罚。

四是严格建筑市场法制化管理。采取分片区和分层次监管的方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建设单位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由此而引发矛盾和纠纷、或因恶意拖欠工程款引发农民工群体性上访的,要责令立即停工,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越级承揽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该企业及所属项目经理不得在市内承揽任何建设工程项目。

(二)工程质量

一是强化跨年工程复工检查验收。对跨年复工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越冬实物质量情况逐项检查,对重要部位的梁、柱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弹检测,排查存在的质量隐患。对准备使用的建筑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和二次复试报告。

二是强化实物施工质量标准要求。重点控制管桩的产品质量、施工质量,以及泵送超流态混凝土的粉煤灰掺合料质量、配合比及水泥用量。严格要求混凝土楼板浇筑时必须铺设跳板,严谨施工人员踩踏钢筋。混凝土搅拌严谨使用自落式滚筒搅拌机。

三是强化对按图施工的监督管理。继续打击不按图纸施工,私自扩建阁楼加层、改动主体结构的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施工图审查制度和设计变更制度。严格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节能材料是否经省住建厅认证;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保温材料是否阻燃,是否经二次复检合格。

四是强化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要派专人定期深入商混站现场,抽查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质量、配合比准确度等情况。加强对商混企业实验室人员设备管理。

五是强化施工内业资料监管工作。严格查处内业人员串岗、弄虚作假;技术资料跟不上施工进度;资料不全等问题,扭转当前内业资料较差的局面。

六是强化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手段。督促建设单位对已完成的工程及时进行竣工验收,未经竣工验收的工程不得进户交付使用。我站将对未完入住、未验入住的项目责任方依法严肃处理。要对建设单位验收使用的工程,推行设置工程竣工标识牌制度,使竣工工程更好的接受社会监督。工程施工中,对不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开发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勘查等单位要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公开曝光,并限制其继续从事工程开发、施工等相关活动。

(三)安全生产

一是突出抓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网络,继续完善“一岗双责制”、“一票否决制”。认真签订以人身安全、机械设备、主体防护、临时用电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分解落实安全目标任务,形成企业法人、项目经理、生产班组分级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持证上岗、应急管理、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等项责任。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落实领导带班查班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行为,切实做到整改措施、安全责任、安全措施费、完成时限和安全预案“五到位”,不具备安全条件绝不允许生产。

二是切实加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所有建筑工程塔吊都必须安装监控设备,全面推行远程监控和LBS定位系统。要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把建筑起重机械、高大模板、深基坑、脚手架、临时用电等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安全做为专项整治和管理重点,在监督检查频次、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并加强安全技术指导,帮助参建单位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疑点、难点,及时有效地指导进行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进一步健全隐患分级监控治理、重大隐患挂牌督办、跟踪整改落实等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强化对脚手架操作层等易发高处坠落事故隐患的排查,确保作业人员施工安全。对责任事故单位和相关人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从重进行处罚,对依法应履责而未履责的人员进行行政追责。

三是不断加强标准化工地建设。今年要加大标准化工地创建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落实有效举措,建筑工地要实现“六有、三不准、三规范”。即,有道路硬化:施工场内对所有作业区临时通道全部浇灌混凝土,达到硬化状态;有“五牌一图”:施工场地有消防牌、保卫牌、文明施工牌、环境保护牌、安全生产牌以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并设立在醒目位置;有安全围挡:在施工场地设立档墙2米高以上,搞好安全设防;有标语口号:在工地安全门两侧张贴标语,现场内设有安全施工警界口号等,达到醒目齐全;有洗车设备:在工地出如口有冲洗设施,严防车辆带泥上路;有监控设施:所有工地都要做到监控设施、监控人员和监控责任三到位。昼夜监察工地机械使用、人员操作以及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无误。“三不准”:施工过程中不准破坏道路、不准破坏花草树木、不准破坏各种公共设施。“三规范”:有规范的生活区、规范的办公区和规范的消防器材,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三、相关要求

一要细化责任。各建设、监理、施工等建设相关单位是质量安全工作的主体,要进一步强化“一把手”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各项责任砸靠落实。要把责任机制运行情况、持证上岗情况等作为检点,对存在问题的工程项目和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罚,并记入企业不良记录。在竣工工程醒目位置设置标明工程基本情况及主要负责人的永久标识牌,实行终身责任制。

二要强化培训。要不断加强监督管理人员业务学习,今年要按专业和项目抓好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事特种作业的“三类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要对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严格监控,对特种作业人员严格考核,坚决杜绝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