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十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十篇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6:29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篇1

关键词:农业技术;培训;困境;措施

1农业培训目前现状

(1)上门指导。来参加培训的农民基本都能掌握所教授的内容,但由于培训人员精力有限,时间不充裕,不能指导太多培训学员,新技术得不到普及。(2)镇里办大班。镇里开设的培训大班,实用性差,培训效果不明显。(3)村社办小班。村里开的小型培训班虽然规模小,通知范围也小,但参加该培训班的普遍都是真正想要学习的农民,虽然培训的条件比不得大班,但效果却比大班好很多。

2农业培训当前困境

2.1师资力量薄弱

在农业培训中授课的一般是一些农技的推广人士来担任兼职教师,或者是农广校的专职教师。专职的老师对知识进行更新的机会和途径不多,教学方式已经普遍老化。而来兼职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虽然掌握了比较新的农业技术,但却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有时并不合理,难以让农民接受,培训质量也受到影响。

2.2培训对象失衡

农业技术的培训应主要面向于在职农技人员以及农民,但目前的农业培训往往只针对普通农民,忽视了在职农技人员,使其知识结构不断老化,且更新非常缓慢,无法发挥农技人员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重要作用。目前,村里务农人员通常是老弱病残或妇女,培训对象也主要是这些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对培训内容接受效果较差,无法完全理解培训内容,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2.3经费投入不足

国家用于支援农业的财政支出中,对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开设农业培训班的投入并不多。经费不足的情况导致农技培训只能依靠项目经费,培训内容比较固定。也使得用于培训的设备老化严重,较为落后,辅助培训的教学工具也不齐全,培训材料印发有限,使培训范围被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效果不尽人意。

2.4理论没有应用到实际中

一些单位或部门在组织农技培训时,活动的实际时间都不多,很多参加培训的农民往往还没有弄清楚新技术的含义,活动就已经结束。而教师人员往往根本来不及对培训人员进行更加详细深入的讲解,增加了知识普及的难度,也使得技术实施条件被忽视,农民在培训中不但没学到真正的新技术,反而产生了很多问题。

2.5没有继续跟进调查

目前的培训工作往往只注重培训过程中的内容,忽视了培训后的跟踪调查,无法真正了解和掌握:农民对培训内容的想法;是否将培训所学应用到了实际中;对技术的应用程度;农民实质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训效果如何;培训是否单一;农民是否认可等。因此,在没有后进跟上调查的情况下,培训单位无法及时修改培训内容,不能对培训方式进行总结,只能不断重复过去的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

3采取的对策

3.1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高素质建设是推动农业发展,保证农业推广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都应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不断加大对农业培训的支持力度,继续改善培训的教学环境,不断补充新生资源,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增长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视野范围,使农技培训中,教育机构的主导作用得到最充分地发挥。

3.2选择合适培训对象和时间

农技培训不仅要求量,更要重质,尽量要求青壮年来参加农业培训,训班的开设时间也应选择农闲季节,不能与农民最忙的时间有冲突。此外,还可在春节期间或前后开展农技培训,让回家探亲过节的农民工也能学到农业知识,甚至引起他们回乡创业的想法,为农村留下新的生产力。

3.3培训项目互相结合,增加经费投入

农村培训由多个部门来提供经费,培训分散后往往造成经费短缺的问题。可以将各种经费捆绑在一起,培训时可以与当地项目结合,在实施项目时完成培训,使得培训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样做不仅能够促进项目实施,也能点面结合,推进整个村社的发展进步。

3.4建立多个实习示范基地

每一个农技培训机构都应该更加主动去争取经费,争取将实习示范基地建成,基地的建成能够使培训内容得到实践,也能使其它项目的实施得到借鉴,对农民的农业生产也有所启发,边示范,边参观,理论实践结合利用,学员们很快就能掌握技术的精髓。

4结语

科技在进步,农技培训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培训范围和质量,适应当前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帮助农民不断提高其生产技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篇2

关键词:教育网络;教育体系;技术培训;培训方法;培训质量

近年来,农村教育和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及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加快农业发展的要求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如下问题,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没有一个统一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镇、村两级在农民技术技能的组织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搞好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农村教育网络,完善农业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天网”单向接受信息已无法满足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息需求,如何实现远程教育“天地网”合一,为贫困地区农村官大群众浏览时事新闻、获取科普知识、搜索致富信息等提供便捷渠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入互联网络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

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培训,提高运用网络技术素质。一是多渠道选配管理员。要求各乡镇从在职党员干部中选派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工作人员接受系统培训,作为网络技术骨干管理员;二是多方式培训管理员。将电脑基本操作知识、网络技术、远教系统软、硬件的安装与维护,以及网上冲浪等内容纳入骨干培训。培训结束后,充实到农村网络技术人才队伍中,抓好本村网络建设工作;三是丰富培训内容。采取理论授课与观看电教课件、多媒体演示与实物操作、现场疑难解答与电脑公司实习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增强大家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农村网络教育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农村教育网络主要有:正规教育、推广普及教育、其他教育三个方面。根据农村教育网络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属于推广普及教育,是农村教育中的一种成人教育,是以科技推广为主要内容,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户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教材,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为最终目的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主要涉及的部门有农业、畜牧、农机、林业、科技、新闻媒介、企业以及镇、村两级组织,其中尤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其他部门直接或间接地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服务。因此,应明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二、明确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方法和措施

(一)培训任务。

通过培训,一是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促使农民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转变;二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使青年农民掌握进城务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有效的进入城市并融入城市;三是提高基层干部队伍和农民的科技水平,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二)培训内容。

一是公共课内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城市生活常识等培训;如《农业法》、《劳动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宪法》、《民法》、《治安处罚条例》、《安全生产法》;二是专业技能内容:根据不同岗位设置相应的专业科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三是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美容美发、家电维修、车辆修理等,以失地农户为主,而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重点是专业技能培训。

(三)培训对象。

主要是乡村干部和18~45岁的青壮年农民及失地农民。

(四)培训层次。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县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1)学历培训:主要对象以村、社干部的执政水平和带头致富的能力。(2)专业技能培训。①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要根据我县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和各镇特色,开展短期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解决现有务农人员的技术盲点。该项培训涉及面宽,属于农民的普及培训,要按照就近、不离乡、不离岗的原则开展培训,由农村各局和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②“绿色证书”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是我国农民科技培训的一项基本制度,主要是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开展农民培训,培养骨干农民,由农广校、各镇成教办负责。③标准化、专业化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由农业、畜牧、林业、科技、技术监督等部门负责,指导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号企业,开展如标准化、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等培训。

(五)培训方法。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特别是冬春两季,按照“切合实际、形成多样、先进实用、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短期知识培训为主。①短期培训。依托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农广校,根据各镇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短期培训。②中长期集中培训。依托区农广校、党校、会计培训中心、各镇成教办,重点是村、社干部学历培训,准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等职业技能培训。③委托培训。与大专院校协作,委托大专院校举办脱产培训。④农业远程培训。依托互联网络、广播电视、组织材料、资料、录像带等开展农业远程网络培训。⑤现场观摩、参观考察、经验交流、以会代训。在重要生产时节,通过召开生产现场会,组织农户参观考察、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培训技术骨干等形式,进行培训。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篇3

关键词:农机技术;思维创新;发展

让农民富起来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党的工作方向,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大国,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远达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是一种让农民了解和接受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技术的方式。农机技术是将高科技转化成生产力,从而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机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稳定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需要农机技术培训推动,农机技术培训可以向农民宣传新的技术和实用工具,提高农民对高科技的认识和接受能力,以促进农机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我国农机技术培训还存在内容单一、老旧;培训方法跟不上时展步伐,培训师资薄弱等问题。本文在探讨农机技术培训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农机技术培训的创新与发展模式。

1农机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也在快速进行中,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和农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目前,许多农村青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农村剩余的老年人在耕种土地,农民对机械化耕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农业机械化作业也越来越依赖。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耕种效率,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农机现代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

2农机技术培训的创新与发展

2.1培训内容的创新与发展农机技术培训是由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讲解一些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提高农民对机械的利用率,间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农民是农用机械的第一使用者,也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对机械的熟悉和掌握,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目前的农机技术培训还停留在过去老机械的使用培训上,农民在多年的机械应用经验中已完全熟悉老机械的使用和维护,对培训缺乏积极性。所以对农民进行农机技术培训要注意方法的创新,做到农用机械创新与培训创新一体化,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真正做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通过技术培训的创新,使农机技术培训内容能帮助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且安全性高、适应性强、环保性强的农用机械。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对最先进技术成果进行培训,不仅要重视技术培训,还要重视农用机械的创新,以保证培训取得最好的效果。2.2培训机构的创新与发展农机技术培训机构与农民最贴近的主要是县级的培训学校,县级培训学校多数是政府部门开设,但由于资金原因,使得培训设施、培训人员都有所欠缺,导致培训学校的创新能力不强。针对这些情况,县级农机技术培训学校要展开创新,利用市场经济这一灵活载体,与农机企业等部门进行联合,开展公私结合的培训活动。农机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要在调查各村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要根据农民的意愿进行。同时要注意手段的创新与发展,从整体方向促进农机技术培训的创新与发展。2.3培训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农机技术快速推广的关键是农民对农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农机技术培训中要以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输农机技术。农机技术的培训方式对培训效果有很大影响,科学的培训方式可以使培训事半功倍。合理有效的培训方法可以激发农民对技术的学习和接受程度,从而提高培训效果。现行的培训方法主要为了短期效果的强化而进行的紧急培训法,这种方法不能保证农机技术的适用和安全,不能使培训效果长远化,而且容易造成资金和人力的浪费。针对这一现象,要对培训方法进行创新,将传统的紧急培训短班转变成委托学习班、专家指导班、学研培训一体化的厂家与科研机构结合的培训方式。不仅要教农民对机械的正确使用及维护方法,还要进行后期跟踪,技术人员在春耕秋收时走进农田,现场实践教学,提高农用机械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多种培训方式结合更能使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提高培训效果,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2.4培训师资的创新与发展农机技术培训的效果好坏取决于培训的成效。培训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机技术培训的质量,间接影响日后农村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在培训过程中要进行师资力量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保证培训质量。培训人员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培训,同时要结合培训地的实际情况及农机使用情况创新培训。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要高度重视农机技术培训,利用各种政策实现资源最优化发展。培训结束后,要在培训地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使农民在培训后对农机技术的作用和学习的培训知识及时巩固,在培训过程中围绕市场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对农机设备的需求来进行培训。

3结语

农机技术培训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使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可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要结合被培训农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技术培训的内容、方法、载体、师资方面有所创新,以满足农民对农机技术培训的需求,保证培训不流于形式,保证培训可以切实解决农民在农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梁井林.对农机培训的几点想法[J].农机科技推广,2009,(02):16.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篇4

【关键词】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无论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以小城镇为载体来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都要靠激发人的内在需求,最终都要靠农民自己去参与和实现。因此,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要在当地政府统筹协调下,充分利用农、科、教等有关部门的技术、人才优势,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动力、以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为手段,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繁荣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全面振兴。

一、蒙自市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初具规模

近年来,蒙自市紧扣“兴产业、聚人气”的指导思想,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按照“示范带动、区域连片、规模发展”的模式,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此期间,蒙自市以科技为支撑,有效集聚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大力加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下为蒙自市近三年(2009年~2011年)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状况。

1.全市情况。2011年,全市完成农业科技培训952期共9.9万人;举办“绿色证书”培训6期共1493人,结业1387人,其中1297人取得了农民技术资格证书;还有其他种类的培训如表1所示:

表1蒙自市2011年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部分培训内容

表1是蒙自市2011年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部分培训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农业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和农产品经纪人培训所占比例为96%,在整个培训内容中占绝对地位。

2.2010年红河州农业技术学校培训情况。

表2红河州农业技术学校培训内容构成比例

表2表示的是2010年红河州农业技术学校培训内容构成比例,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及科技人员、实用技能人才、农、林、牧、园艺、汽修、水电、工程测量、汽车驾驶员四大类的培训较多,占到84%左右。

3.草坝镇、一村、依三则村、波黑村培训情况。草坝镇化技术学校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实际情况,加大农村从业人员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农科、农技培训,年培训达7000人次,开办大棚椒栽培、烤烟技术、水稻防虫、生猪养殖、大枇杷和小蜜枣种植、沼气池建设、稻田养鱼、葡萄管理、果树苗木培植等培训150期20000余人次。在2009年开展“绿色证书”培训班的基础上,2010年草坝镇又在波黑村委会波黑村成立“绿色证书”培训示范村,以户代表的形式组织学员培训,培训学员达200人。主要从种植、养殖等方面进行培训,以带动仙景、十九、明白等村委会的培训;2011年1~5月,市科技部门、农业部门、镇农业服中心抽调专业科技辅导员15名已经多次深入到草坝镇依三则现代农业核心区,加强技术指导,共举办设施农业技术培训20期,培训1100人次(其中现场培训15次,室内技术讲解5次),发放技术资料1800份。

(二)农药、化肥厂家及经销商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体

在走访调查中,通过多方了解得知,一些农药、化肥厂家及经销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取上门推销,直接向农户讲解科学的农药化肥使用、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知识,使那些不识字的农户可以较好的懂得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或与农户联合,以对农户购买指定的农药化肥提供一定的价格优惠为条件,允许经销商商将自己的农药化肥广告贴与农户的蔬菜大棚上等方式,还有的农户发现自己的蔬菜得了病但不知怎样治疗,他们会直接对生病的蔬菜取样并积极向农药经销商咨询,而农药经销商也会根据情况,给农户提供一些具体建议。

(三)培训内容偏向于传统农业

图1蒙自市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内容构成比例

根据蒙自市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内容构成比例(图1)统计显示:有31.67%的培训内容为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22.5%的培训内容为家禽家畜、养殖业,20.83%的培训内容为建筑业,而财务、文秘、金融、旅游、营销、通讯等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仅为25%。由此可见,蒙自市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内容偏重于传统农业,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高。

二、蒙自市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

多年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蒙自市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由于财政预算内农民职业教育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较小,导致教育附加费中用于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再加上地方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把职业学校学杂费当成预算外收入,并且要统筹调控学杂费的15%~20%用于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第二,校企联合办学,共同承担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经费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在校企联合办学方面,只有红河州农业技术学校与工程职业教育联合办学,而农业技术改造、项目引进以及农业开发的扶贫资金中用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经费几乎没有。由于蒙自市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教师工资待遇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不稳定。

(二)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低,对学习有畏难情绪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活动显示,蒙自市总人口为417156人,各类受教育人数情况如下表3所示:

表3蒙自市人口受教育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蒙自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及蒙自市统计局”相关资料整理。

由表3可以看出,在蒙自市受教育的人群构成比例中,小学和文盲比例分别为42.53%、4.08%,在这一部分人群中,除去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经营非农产业或外出打工,剩下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文化素质较低、思想保守的人群,特别是那些文盲劳动力,由于不识字,再加上受周围人的影响,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存在极大的偏见:觉得职业技术教育华而不实,都是一些骗人骗钱的手段,还有一部分农民虽然对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有较高的积极性,在参加培训时可能听得懂,也看得懂,但由于不识字,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看不懂农药使用说明书、对优良品种的选用、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等都不太清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

(三)农民教育观念落后,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要性缺乏认识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部分农民的受教育年限少于3年,这部分农民教育观念十分落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封闭落后的小农文化障碍,这是造成农民教育观念落后的根源。长期以来,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农民锐意进取的改革决心,加上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禁锢,农民逐渐养成了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生活方式;第二,由于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体制影响,大多数农民认为只有升入高一级学校,“跳出龙门”才算有出息,上职业技术学校没有前途;第三,强烈的短期行为。相当一部分农民可以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对科学技术的学习。部分农民认为种田不懂文化照样行得通,学习技术既耽误生产,又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行为极大地限制了农民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四)大部分农民的农业技术来源于父母、邻居、朋友,科学化、专业化程度较低

图2农民农业技术来源构成比例

从中可以看出,有33%的农民农业技术来源于父母传授、33%的农业科学技术来源于邻居、朋友之间的交流,有17%是靠自己摸索,而来自于政府宣传、农业部门、专业协会、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较为科学的渠道的比例不足20%,由此可见,大部分农民获取相关农业科学技术的渠道并不是很合理、很科学。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教给学生的只是一般性、普及性的知识,再加上初高中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这一重要环节,义务教育并不能为农村学生的就业和实际的农业生产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大多靠父母传授、邻居朋友之间的交流。第二,政府机构的宣传教育主要由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实施,而这些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的素质也不是很高,所宣传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一般的水稻、玉米种植,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农民很难获得,农民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

(五)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明确,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民不仅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而且还对职业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偏见:认为只有上高中,进入大学深造才是人才,上职业学校没有前途,还不如直接回家种田种地。农民把受教育仅仅当成深造或走出农村的一种手段,而没有看到农民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巨大潜力,进而对农民职业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缺乏长远眼光和认识,更看不到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学校仅满足于对农民进行一般的扫盲性教育,交给农民普及性的,但与农业生产,生活发展不相适应的知识,或仅仅把举办成人学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项工作、一项任务、一种点缀,没有把它与改变农村面貌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于学校定位的偏差,导致农民职业教育在农民看来是空洞无用、可有可无的。

三、加强蒙自市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政府的组织和领导

蒙自市政府要综合运用财政扶持和竞争、激励等手段,积极统筹协调、组织动员教育、农业、科技、乡企、农机、水利、水产、林业、供销、政法、金融等各部门共同参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逐步形成政府统筹、部门组织、重点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新格局。政府在逐步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投入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职业学校改革农民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与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促进农民增收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教师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1.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职业培训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农业“绿箱”政策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支持政策的主要措施,这一对策也适用于蒙自市的农业发展,因此,蒙自市人民政府、蒙自市财政局要重点加强“绿箱”政策中的一般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减少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直接资金投入,按“绿箱”政策的相关原则增加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农民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当地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并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农民成长的教育培训机制。此外,蒙自市人民政府要积极与蒙自市教育局配合,共同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农民职业教育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以及教育附加费中用于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比例,并安排专门的培训经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乡镇企业管理资金等用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从而为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2.加强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为农民职业培训提供更多的学习场所和实践基地。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为建设生态、安全、高效、健康的现代农业服务,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为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方针和理念,坚持走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专业化、标准化、特色化办学的道路。

蒙自市政府要充分利用当地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劳动力培训中心等各种培训机构自身的优势,加强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成政府统筹和社会参与的新型培训机制,特别要加强示范性职业学校及实践基地建设,尽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场所,为农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提供更多更广的平台,使农民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能够“学以致用”。例如,根据传统农业大镇草坝的实际情况,可以在草坝镇或人口比较密集、交通比较便利、现代农业的核心示范区依三则村,充分整合利用村委会的办公楼资源,成立小型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点,并根据当地一年四季所种植的蔬菜、水果品种,定期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从而为农民参与培训节省交通费用与时间。

3.鼓励企业、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年来,蒙自市农民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主要依赖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很少参与。目前,办学经费的短缺已成为制约蒙自市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蒙自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开拓新的办学渠道与途径,大力鼓励、支持并规范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参与办学,逐渐形成“地方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主体格局,这样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也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筹措充足的经费,从而为培训机构教学质量的改善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对于草坝镇,草坝镇人民政府可联合当地的绿通公司、一些在农户中有良好信誉的农药、化肥经销商、厂家、农户等多方力量,共同出资,为当地建立小型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点、改善培训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二)企业大力支持是重要支撑

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可根据培训计划申请培训资金,同时,降低农民学员收费标准,制定激励机制,对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不能借培训之机增加农民负担。此外,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的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教学实践。

1.明确定位,完善培训内容,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理论多于实践,农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只会纸上谈兵,其实际操作技能远不如一名技术工人。因此,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企业作为组织和实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更要坚持实际、实用和时效的原则。

对蒙自市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应紧按照“示范带动、区域连片、规模发展”的模式,结合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帮助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掌握最新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重点加强大棚蔬菜,如甜椒、茄子、番茄、黄瓜、葡萄等农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的宣传与培训。具体措施如下:

(1)培训学校。红河州农业技术学校可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通过举办各种类型(蔬菜果树栽培与管理、绿色食品开发、农产品加工与保鲜、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畜牧兽医等)科技教育培训班,绿色证书培训班等,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2)培训方式。以农业从业人员为重点,充分发挥文澜镇综合服务社区以及其他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站的作用,采用专题培训、送科技下乡、现代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等方式,鼓励科研、教育单位和科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为农民提供以粮种供应、配方施肥、防病治虫、栽培管理等为重点的服务;

(3)培训地点。培训场所尽可能选择田间地头、大棚实践基地,这样既能使农民学到真正的知识,又能为农民节约培训的交通、食宿费用,不耽误农业生产,大大方便群众;

(4)培训时间在学习时间上,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多变,多办短训班,长短结合,以短为主,总之要保证参加培训的农民都真正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

(5)培训教材。给农民培训的教材应注重实际,文字描述尽可能通俗易懂,多使用图形图片,做到图文并茂。

2.适当开展无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通过走访调查得知,部分农民认为培训费用过高、实用性不大是使他们对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偏见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关部门可联合起来,适当开展无偿职业技术培训,如:让科技人员和文化部门的相关人员配合,利用民族节日、集会集市、文艺演出等娱乐方式向农民宣传科技知识;也可充分利用红河电视台、红农网、印发科技小册子等方式向农民介绍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科技推广站的相关人员可采取到村镇挂横幅、贴标语、办黑板报、讲座、现场宣讲等形式向农民免费宣传某些农业生产技能的实用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有条件的村镇还可以请学有所成的农民现身说法,与农民面对面进行交流;同时,为了打消农民的疑虑,还可以采取先免费指导培训,让农民看到真正的经济效益后再收取适当培训费用的方式,通过宣传使农民“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三)农民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学习现代农业知识

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政府的资金投入和企业的参与是外部因素,而农民自身的参与才是最本质的因素,因此,蒙自市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首先要激起农民自身参与受教育的热情,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有小部分农民不识字,而大部分农民是只识字不见效益,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在内容定位上,首先必须与“致富、增收”等农民最关心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蒙自市各个乡镇的农业发展情况,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教育,使农民逐步摆脱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束缚,使其切实感受到学科技、用科技的好处,并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使农民树立起热爱农村、建设农村、在农村可以大有作为的正确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民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逐步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学习现代农业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波.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筹措机制的构建—基于中外比较分析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2(12):104-110.

[2]杨波.国外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4-7.

[3]管爱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济学因素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9):74-76.

[4]盛子强,曹晔等.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253-58.

[5]江游,孙友然.中外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51-55.

[6]万福玲.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10):5-7.

[7]彭琼英,邱有荣.打造联合舰队推进绿色证书培训工程[J].四川农业科技,2009(8):55.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篇5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为重点的总体目标任务,对广大农业劳动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务农本领,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

全镇2014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329人。每位受训农民接受两次以上集中培训,让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使全镇务农劳动力运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力明显提高。

二、培训方式与实施步骤

(一)培训方式

由培训单位镇农技站根据地方特色产业和农民实际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培训内容,由村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具体培训内容。镇农技站根据各村需要,进村组织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实施面对面、手把手培训;运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每个培训活动形成一张培训现场图片资料。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元月到2014年1月10日前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落实培训任务;制定并上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拟定新培训菜单;落实培训人员;编印技术资料、明白纸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14年2月到2014年9月底。围绕农时关键季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模式。同时进行培训监督检查指导和组织现场交流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0月。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进行总结,自下而上逐级报告,开展绩效评价,进行项目验收和检查,形成验收总结报告。

三、组织实施与工作机制

(一)组织实施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实施、任务到村、加强监管”的原则组织实施。

1、分解培训任务。镇党委政府按照县下达我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总体任务和要求,根据各村劳动力实际情况,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村(居),各村(居)要根据本地实际,将培训任务分解到社,确定每村培训人数。培训任务注重向地方特色产业和“一村一品特色村倾斜。

2、开出培训新菜单,确定培训内容。结合地方实际,根据全镇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一村一品”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确定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镇农技站提供培训内容,供各村农民选择,最终由农民确定培训内容及专业。

3、农技站根据各村所选培训内容,进村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农技站成员要加强跟踪服务指导。培训围绕春耕生产、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和统防统治等农时关键季节开展培训和指导服务,在9月底前完成。

(二)工作机制

镇政府主要负责全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检查监督、宣传发动等工作;农技站负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具体实施,包括实施方案制定、开展技术培训、培训的全程管理等,并协助政府做好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工作。实施五项制度:

1、实行行政主管部门首长负责制。成立镇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召集成员单位负责人研究和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重大问题和决策。镇农技站作为牵头单位,一把手亲自负责培训工作。

2、实行检查监督与验收制度。镇农技站对全镇的培训情况进行半年一次全面检查监督,重点监督培训开展情况及项目资金的使用,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农民培训。12月底进行总体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上报。对通过检查验收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要取消培训资格,通报批评,并按照培训合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根据县委、县政府实施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要求,镇政府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各村(居)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镇农技站负责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管理,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签订任务,明确职责,一级向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强化政府的领导责任,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形成全力。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和手段建设,保障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效实施。

(二)强化监管

建立政府、农技站、培训人员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责权,层层落实,强化培训的监督检查;镇政府通过电话联系和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培训质量进行督查;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绩效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批评。加强培训人员管理与考核,实行挂牌服务,向农民发放联系监督卡,全程接受农民的监督,将农民满意度和跟踪服务作为考核培训人员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篇6

 

根据当前形势,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支持,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

 

农村成人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创业能力、生活质量为目的,开展“实用人才培训”;以新品种、新技术使用为主要内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以及民主法制和文明生活知识教育等,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带动广大农民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保证财力和人力落到实处

 

根据当前情况来看,初中生毕业后并没学到什么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财力和人力投入,结合乡镇成人学校免费开办周期短、见效快的实用专业技能培训班,使其在进城务工前就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其外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学费问题,社会秩序安定也有了保障。二者优势互补,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解决了乡镇成人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

 

三、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培训要从劳动力的实际出发,使培训内容切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做到教其所需;使学到的技术与生产、就业门路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使学到的技术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做到学有所成。进行劳动力岗前培训,就要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定单培训为主要途径,以提高就业率为主要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的时间长短和培训方法。同时,劳动力就业培训的内容要多样化,除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外,还要进行一些法律知识、交通知识、劳动安全、社交礼仪、自我保护等知识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外出务工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回乡初中毕业生,另一种是中老年农民。对回乡初中毕业生的培训主要放在毕业会考后进行,这类培训要选用一些热门的专业,如电脑和机械电子专业,也可让其掌握一些种植和养殖技术,使其回乡后使用。中老年农民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体,对那些年龄较大、家庭负担重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可利用广播电视讲座、印发科技资料、黑板报等形式进行;也可以利用雨雪天或者闲时,集中办班培训学习;还可以请专家现场指导,对他们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的培训,这种培训时间短、效果好,群众最容易接受。通过灵活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培训,使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四、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实用技术培训

 

由于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不少农村劳动力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培训的重要性,外出务工前不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他们认为,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照样能挣钱,何必花钱又耽误时间?他们没有考虑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各类企业对工人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力密集、报酬较低的体力活。另外,在遇到劳务纠纷时,也不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当前,党和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岗前就业培训工作非常重视,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民的关心。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围绕劳动力就业搞好各种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势在必行。同时,大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劳动力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和技能需求,分层次有目的开展不同种类的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力争使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增强致富本领。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篇7

以农业科技为先导,走现代农业之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农业科学技术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使项目区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先进成熟适用技术入户普及率明显高于非项目区,从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水落石出稻免耕抛秧技术培训和狗牯脑茶新品种引进

主持单位: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技术依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实施规模: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培训500人次。狗牯脑茶叶基地示范面积150亩及新品种引进30万株。

实施期限:2011年10—20112年9月

三、实施地点与规模

示范推广项目选择在交通方便、群众基础好、领导较重视的狗牯脑茶主产区镇村,示范面积150亩,引进新品种30万株。技术培训项目在珠田镇、泉江镇实施,培训规模为500人次以上。

四、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有二项: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培训,狗牯脑茶叶基地示范及茶叶新品种引进。

(一)、农民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与安排

1、培训地点与方式水稻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培训以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区中的行政村为单位,分别举办技术培训班,共举办五期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对象重点为项目区农民。培训人次要求达到500人次以上。

2、培训时间在2011年10月至20112年9月内完成。

3、培训内容聘请县农业局技术专家讲课。重点讲授内容为二晚免耕(或少耕)塑盘育秧抛秧新技术。其次讲授:①水稻病虫防治关键技术。②多用一斤种,增产百斤粮技术。③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⑤超级稻和优质稻的基本知识。

(二)示范推广的主要内容与安排

1、示范推广地点在狗牯脑茶叶主产区的村实施

2、示范推广时间在2011年10月至20112年9月内完成。

3、示范推广内容茶叶基地示范面积150亩,引进茶叶新品种30万株。

四、项目物资与经费

为了充分发挥项目区农民的积极性,方便他们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操作,以便达到项目预定的目标,从项目专项经费中列支用于购买项目必备物资、技术培训费用。①项目物资:主要是购买茶叶新品种。②技术培训费用:主要用于技术资料打印费和专家讲课费。

五、项目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责

为了确保本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成立科技推广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各小组的组成成员及岗位职责如下。

1、项目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开发办主俊任组长,县农业开发办副主任、县农技中心主任任副组长,珠田乡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确定项目区地点和规模,协调关系,监督和检查。

2、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农技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任组长,县农技中心研究员、县植保站长、县农技站长、珠田农技站长为成员。主要职责是制定实施方案,承担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协助采购项目配套物资,田间技术指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3、项目实施小组:项目乡镇要成立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小组,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乡村干部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组织农民实施,分发有关物资,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开好现场会,搞好项目总结等工作。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篇8

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科技发展,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农机推广部门,开展培训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农机使用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1农机推广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目前农机推广培训的内容多数是针对收割机和拖拉机等使用技术和维修保养技术,内容比较单一,与现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存在一定差距。科技发展使新型机械不断研发出来,也不断引进到农业生产中,如果农民没有经过这些先进技术的培训就无法使用新机械,也无法对新机器进行维修和保养,影响新机械的推广应用。在培训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培训占很大比重,实践操作的培训比重小,影响对农民培训的效果。

1.2专业培训人员缺乏

由于乡(镇)向城市化转化,相关部门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忽略对农机推广人才的引进,导致农机推广部门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的新生力量不足,农机推广部门队伍结构不平衡。科技发展带动新农机的更新加速,农机培训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技术,不能高效地完成农机推广培训工作。

1.3培训得不到重视,基础设施落后

经济压力的增长,政府部门将工作重心移向工业支柱产业,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农机推广部门培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下降,影响了他们对农机推广培训的认识,农机推广培训不能达到应有效果。另外由于经费的缺少,农机培训部门的教学设施落后,无法及时更新,使得培训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

2提升农机推广培训工作的对策

2.1提升培训人员专业素质

农机推广培训人员的专业素质影响的是培训质量,所以要提升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农机推广培训人员要能吃苦,有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农机推广培训人员要有自我学习能力,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科技在发展,农机技术在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新的农机器具的研发,农机推广培训人员要掌握新技术和理论,不断充实知识能量;农机培训主管部门要建立奖励制度,对于培训效果好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奖励,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2要重视农机推广培训工作

农机推广培训工作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农民发家致富的重任。农机推广培训工作的好坏影响着农机操作人员的经济收益,熟练的农机操作水平也是农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证,所以各级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机推广培训工作,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扶持和资金支持,以保证农机推广培训达到应有的效果。

2.3农机推广培训要坚持为农民服务的理念

农机推广培训贯彻的是强农惠农政策,是以广大农民利益为首要出发点。因此农机推广培训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强为农民服务的责任心,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从而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民对农机知识的了解学习,有利于农机推广的顺利进行。

2.4培训内容设置科学化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农业生产也要在多样化技能下进行。所以在农机推广培训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培训内容和模式,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农民需要和实际生产需要设置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以达到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培训最佳效果。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将农机培训和技术培训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机手的操作、维修保养技术,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如秸秆还田可以使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得到有效改善,能调节温度湿度,抑制杂草生长,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同时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但是秸秆还田的实际操作要依靠农机器具的使用,因此两种技术同时培训可提高农民对技术学习的热情,提高培训质量。

2.5简化培训程序,将科技直接送到农民手中

政策的落实需要时间,如果程序复杂会错过农民耕种的最佳时节。所以农机推广培训要将程序简化,以保证在最佳?r间为农民送上最好的福利。简化程序后,农机推广培训要在第一时间将有关优惠政策传达给农民,同时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法,通过现场演示指导农民对新型农机使用进行学习。另外,程序简化后可以将技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农忙季节,在田间、在集市等场所,农机推广培训人员都可以将技术传达给农民,这种现场指导和学习可以解决农民的疑难问题,也树立了培训人员在农民心中的良好形象。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篇9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农民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

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全市总面积990平方公里,耕地80万亩,人口52万,辖9镇1乡1个街道、1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所普通高校、3家上市公司。本文利用近年来农民培训的数据成果来分析县域经济中农民培训的需求趋势,为加快农民培训改革提供参考。

1农民培训方式需要变革以适应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的农民培训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从建国初期的文化扫盲教育,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再到改革开放以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到现阶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都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近年来,一方面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风险挑战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个“紧箍咒”越来越紧,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越来越重,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中国城市化率从2000年的36%上升到2015年的56%,10多年时间内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的农民进城,造成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构成逐渐老龄化,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未来几年,农业发展方式将会迎来巨大变革,农民的培训需求随之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现有的农民培训模式也必需作出相应的转变来适应这一变革。

2当前农民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机遇

多年来政府采取传统集中培训为主的形式组织农民培育工程,对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从业人员、农村经济主体以及农民培训需求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部分农广校等培训机构自身建设不足,由于上级农民培训项目资金用途明确,地方财政困难,缺乏专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教学手段的滞后严重制约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农民培训招生难度大,特别是中职教育因招生难度大,基本处于放弃状态;农民培训困难多多。

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变革推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升为国家战略,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6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都对大力培训新兴职业农民提出了明确部署和要求,为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重大机遇。

3我们探索实践的农民培训模式

我们禹城市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试点之一,积极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并做了深入细致的有益探索。

3.1细化农民培训对象

认真研究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禹城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将农民培训的对象进行细分。一是农业农村发展带头人;二是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户;三是农业技能服务型人才;四是农业新兴就业人群。

3.1.1着眼宏观的农村带头人培训

这类学员包括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都在农村干事创业,并且肩负着带领部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他们的成败关系着周边相当大的群体利益。针对这部分学员的特点,结合组织部门的农村发展带头人培训、西部经济隆起带农业专家服务基地冬春科技大培训等,围绕强化理想信念、增强发展本领、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来开展,以提升农民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为重点,以提升农民创业能力为核心。主要培训内容:(1)党的建设,包括党的历史与时代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2)新农村建设,包括农村政策解读、涉农法律法规、农村集体资产与土地管理等;(3)现代农业模块,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运营、农产品市场营销与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等。2015年以来共培训三期350人,得到了参训人员的积极肯定,已有65人领创办的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完善了运作模式,理顺了经济合作关系,16人正在积极筹建相关的种植、养殖合作社。

3.1.2注重技术操作规程的专业户培训

“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是国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规划中对德州农业的功能定位,打造周边城市“放心农场”是德州市落实国家定位提出的发展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农业生产者,他们生产的粮食、果蔬、畜禽产品是实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基础。我们对包括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农产品加工专业户、农民经纪人等农业直接从业者中组织动员一批潜力大、有发展意愿的进行专门培训,聘请山农大、农科院及当地农业专家,针对他们主要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主要打造以农产品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生产培训,目前仅我们培训过的学员,已完成“三品”认证农产品8种,进入认证程序2种,计划申请认证15种,总面积达16000亩,有力的带动了优质农产品生产。

3.1.3细化技术细节的农村技能服务人才培训

利用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项目为农村培养专业农业技能服务型人才,包括农民技术员、植保员、动物防疫员、农业信息员等;从单项专门技术入手,细化技术细节,将学员培养方向定位某一微观农业实用技术的明白人,并且引导他们发挥所学技术自主创业,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或领创办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或进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技术骨干。2014年以来共培训农村技能型人才600余人,其中400多人还拿到了不同领域的实用技能证书。

3.1.4着力引导培训农业新兴就业人群

到202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甚至更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有经过系统培训新鲜血液进入农业生产领域,职业农民培训毫无疑问为输送人才的主力培训模式。要组织实施“青年农场主计划”,吸引年轻人到农村创业。我们注意从返乡从事农业创业的农民工、退伍军人、有志于农业发展的两后生群体中宣传发动,组织引导他们参与到职业农民培训中来,整合农业、劳动、职教等培训项目,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知识、意义等培训内容,着力培养农业新兴就业人群。

3.2培训内容紧跟农民需求与时俱进

培训效果怎么样,还得看培训内容是否贴近农民的需要,适合农民的特点,也就是让参训农民觉得能学会、真管用。

3.2.1开展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主的农产品营销培训

增加农产品营销培训模块,把销售优先的观念植入所有培训学员心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内容以网店开设、网店装修、农产品上网,农产品拍摄、图片处理与视觉营销,以及网店营销推广渠道、在线客服技巧、订单处理、物流配送等实用操作技能及本地农产品网络营销就业创业典型经验为重点,采用知识讲解和上网操作相结合的办法,培养学员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内容兼具实用性、针对性和普及性,兼顾不同基础条件的参训人员。让参加培训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能上网、会开店、懂营销”,较为熟练地掌握农产品网络营销技能。培训还以参训学员需求为例,指导32名学员做出实际农产品的电商案例并应用到生产经营中去,真正解决经营中的困难。

3.2.2以品种技术展示、集成的实验基地培训

在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中,建设由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乡镇试验田组成的全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新体系,承担各级培训、技术品种展示、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等不同层次功能。在技术关键环节组织技术指导员、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农民群众前来观摩培训,将不同的技术要点及效果对比鲜活的展示在大家眼前,使不同品种技术特点、试验示范达到直观、感性、一目了然的效果。通过专家点评不同技术集成效果,技术指导员、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农民群众现场观摩收获大大提高。三年来,累计推广集成技术67万亩,增加收益4000多万元。

3.3创新培训方式适合农民培训特点

农民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不能长期离家、离岗,其培训具有不离家不离岗的需求特点,因此在农民培训工作中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需求问题既要有方便快捷的解决途径又要能提供及时、实时培训就至关重要。

3.3.1依托新型职业农民联谊会开展职业农民终身培训,解决按需培训的问题

我们把职业农民联谊会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培训的载体,依托联谊会做好职业农民培训后续指导和跟踪服务等工作,由联谊会员理事会每月定期组织会员活动,了解收集会员需求、产品信息、产业动态等,每年两次开展理论研讨,调查研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和交流我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的经验。对收集到会员需求、产品信息、产业动态梳理汇总分类,利用联谊会活动引导会员之间互通有无,用实际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对会员提出的技术难题,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研究会诊解决,对共性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在会员活动中统一解决,并在实施农民培训项目时请专家讲课时统一讲解,逐一解决,逐步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咨询服务体系,为农民会员提供终身培训。充分利用联谊会会员有很大比例为相关培训机构、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家庭农场领创办人或从业者的优势,和上述单位加强沟通,开展业务合作,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和实训实习基地,为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开展实习考察提供服务。

3.3.2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实时培训,解决及时培训的问题

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农技宝、智农通等网络培训载体,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为每位参训学员注册开通应用账号,在培训中增加了上述培训平台应用的专题,特别重点讲解了互动方式,满足了农民学员实时学习培训的需要,受到了广大学员的热烈欢迎。

4结论

现代职业农民培训要对培训对象精心细化分类,根据不同群体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要体现差异化培训内容,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民培训需求,真正培育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

参考文献

[1]韩长斌.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农民科技培训,2015(10):4.

[2]贺雪峰.当前中国需要稳健的‘三农’政策[J].农村工作通讯,2016(4):1.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篇10

关键词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重要性;培训模式-01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民教育培训是基础。农民教育培训,只有为农村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1-2]。作为长期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农广校,具有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的显著优势,在农民教育培训中正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近年来,辉南县农广校以组织实施“三项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三进村”为重点,在挖掘、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培训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辉南县农民教育培训的快速发展。

1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1.1农民教育培训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较低,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导致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大力开展与普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培养出大批的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农业人才,才能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更是摆在农广校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2农民教育培训已成为劳动者掌握新科学技术并通过培训进行吸收和消化的关键途径

新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推广需要农广校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和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帮助他们用新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来武装头脑,更新传统生产观念,提高他们接受新信息、新技术和新事物的能力,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他们的收入,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广校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起着主导作用,肩负着了解需求、传递知识、推广技能、接受反馈、答疑解惑等重要责任。近年来,辉南县农广校对农民开展的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实施了旨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几大培训工程,如: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培训工程、实用技术培训“三进村”。这几大工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于提高当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仍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受经费、农民时间、硬件设备等条件所限,培训时间相对较短,以1~4个月的培训居多。这些培训虽然可以使部分农民“有了点文化、懂了点技术,会了点经营”,但是这种肤浅的认识与政策中所隐含的深层次内涵相去甚远。其实质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并未从根本上培养农民自发学习的能力,引导其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2创新培训模式,精心组织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1)要采取普遍培训与个别培训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应该设定不同的培训模式,并着力强化种植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等人员的培训。在技术推广与应用、生产管理与经营方面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示范户带动辐射户,辐射户影响一般户,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的良好局面。增强农民主动学科技、用科技的欲望,主动参与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来[3]。

(2)培训时间要科学合理、灵活安排。要顺应农时、季节特点,在不同的农时季节,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巡回培训。如:农民冬闲、夏季挂锄时进行集中办大班培训,农忙时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开展现场生产实践指导工作,拓宽受训者的范围,尤其应着重对农民进行“反复性”地培训。

(3)进行科学调查摸底,培训内容必须符合实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村的现状是什么,农民迫切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只有抓住了这些,才能根据调研情况,针对不同村、不同产业具体制定有效的培训,实施培训,指导计划,并按照所从事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所需,设置培训、指导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不使培训流于形式,确保实效。

(4)聘请专家与本校教师相结合的培训、指导方式。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村入田”进行理论培训和现场生产实践指导,逐渐形成专家与教师、农民三方互动的培训模式。教师将广大农民对于养殖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管理技术、传统耕作制度改革、农产品安全检验、植保技术等相关技术问题予以汇总,然后定期聘请专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满足广大农民对种养等技术的需求[4]。

(5)印发技术资料与发放技术光盘相结合。一方面,将专家教授技术讲座刻录成光盘,发至示范村,组织科技培训示范户和辐射户集中播放;另一方面,将技术资料发放到示范户,做到村村有技术光盘、户户有技术明白纸。

(6)材和乡土教材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自编乡土教材、通俗易懂的实用科技小册子、光盘,并达到“四性一强”,即科学性、实用性、实效性、专业性,地域性强。使学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农民容易掌握,也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农民和农业生产实际。

(7)电波入户与媒体资源相结合。一是充分利用卫星小站,开办媒体专栏,扩大教育培训的覆盖面。辉南县农广校通过县电视台《乡音乡情》和广播电台《快乐农家》开办专题培训栏目,将中央校的农业节目送入千家万户。二是通过各乡镇有线电视插转台,村级的“大喇叭”,村科技书屋、农民夜校等播放设施,转放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栏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栏目,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受众面大、覆盖范围广、传播快捷的独特功能,努力提高广播电视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效果。三是结合农民培训深入基层,利用农广校的电教设备播放农村实用技术,以及中央七台播放的农业科技节目,扩大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面,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

(8)结合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扶持建设村科技书屋和农民夜校,方便农民借阅和学习,激发和引导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繁荣农村经济。

3小结

开展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无论在培训内容上还是在培训形式上,只有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切实符合农民需要、贴近农民生产实际、贴近农民,才能开展得扎实有效,有特色,事半功倍。培训中还要随时捕捉亮点,总结典型经验,不走弯路,确保培训、指导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农民培训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农广校的责任,任重道远,要常常办,时时新。

4参考文献

[1]方?翠?浅谈县级职业高中、农广中专搞好农民培训工作的思考[j].商情,2009(29):80.

[2]曾增河.参与式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