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6:52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它必须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才可以称为文化的基本精神。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作如下归纳:

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做出明确表述的是《易经》。《易传》对此作了经典性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之谓易”、“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这里的意思是说,人格气质与生命精神应当效法健动有力、运行不止的天体,人必须发挥自我能动性,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一生奔波,幻想以周礼匡扶乱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饱食终曰,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无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需要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几千年来这种精神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国人的血液中,深深地影响着、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不断地奋发图强。近代以来,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抵御外辱、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坚强不息、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也还是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我们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加需要发扬的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体现,那就是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礼记?大学》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也肯定“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中国历史上每当“积弊日久”时总会有或改革、或革命的运动,为清除积弊而变规变法。北宋时的王安石变法,清末的康梁维新,都是这种革新精神的体现。

二、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但是,和谐不是消灭矛盾差别,而是在承认有矛盾有差别基础上的和谐,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国传统的贵和尚中、和而不同思想,表现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譬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当然,这种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毕竟是传统的和谐思想,它产生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强调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和谐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和”,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程度的一种状态。例如音乐,五音的高低疾缓臻于完美,就称为和;又如饮食,五味的多寡浓淡搭配得宜,也称为和;又如身体,阴阳之气平衡饱满,也称为和;又如德行,处事不刚不柔曰和,为古代五德之一。可见此种和的境界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至善的状态;第二,它是由不同事物之间构成的一种完美的关系;第三,这多种事物在和合的关系中保持着原有的个性,而不必舍弃个性,一刀切成一堆齐刷刷的火柴棍儿。和而不同,“和”异于“同”之处,就在于它保留了其中每一种事物的个别属性。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可见和谐是中国人的普遍要求,极其深入人心。

程思远把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的特点界定为“中华和合文化”,并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之―和主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持中贵和思想植根于农业经济,表现出一种“静态”特征:重视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每个人内心的和谐等。它与西方文化中重视分裂对抗形成了鲜明对照。西方文化反映了商业文明,只有唯利是图、竞争、对抗,才能发家致富,才能取得个人生存发展的权利。

这种主张和谐,持中贵和的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自然也是双重的:其积极方面是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但不可否认,这种思想压抑了人们的斗争精神,使人们缺乏西方人那种竞争、进取精神,这对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少不利影响。

三、以义为上、注重伦理的道德主义情怀

追求义利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的价值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早期发展中,就出现了“义利之辨”的讨论。“义”代表了仁义道德,“利”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者与后者是公利与私利、他利与自利的关系。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要求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义”,即自己取利的行为是否是道义的。人们通常认为儒家的义利观,仅仅注重人的精神道德提升而忽视或压制人的物质利益,因此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这是没有了解到儒家的精义,其实儒家思想中并没有否定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积极提倡对于财富的追求。它更进一步地提出了解决在现实中义利关系问题相互矛盾的方案。首先,在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下,要顾全大局。其次,对物质利益的获取要在社会道义和规范的约束下有秩序地进行。最后,要把从社会来的财富,再反馈到社会中去。这些对于今天抵制利己主义思潮,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客观上刺激了人们的求利欲望,同时“商品拜物教”和“金钱至上”的思想也大量地在人的思想中存在着。“以义为重”的义利观对由利益欲、享受欲急剧造成的道德滑坡、人格丢失等一些丑恶、阴暗、卑鄙的社会现象无疑是一剂良方。如今,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中,树立见利思义、义利并重的观念,按照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通过公平竞争来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正确处理社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反对一切不顾道义的自私自利行为。以义为重的义利观不仅促进经济行为的扩张,而且也有利于高尚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当然,在义利统一的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正统儒家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所以重义轻利甚至尚义反利的思想也一直是一个传统。这一传统一方面维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延续,缔造了中国人以道德为上,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也有压抑人的欲望,扭曲人性的弊端。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这一“反利”传统,无疑又是我们今天所应该批判和否定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特色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原则,又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结构上的。因此,它特别强调家长的权威,强调子女对父母、妻对于夫,家庭成员对于家长的绝对服从关系。把这种家长制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就是君主专制,君主具有绝对权威。因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民主思想的发展。同时由于以家庭和社会为单位,个人的权利容易被忽视,容易压抑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利于个人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人本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个性,也当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有两层指意:一是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体现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格肯认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轻神重人的根本态度;二是在人民与统治者的关系上“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社会观和朴素民主观。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以民为本。早在殷商时期,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成为早期民本论的代表。从此以后,重民思想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可以说,从先秦一直到汉代的陆贾、贾谊、王符、仲长统,到隋唐的王通、韩愈、柳宗元,到宋元的李觏、张载、范仲淹,到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对民本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其中,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它已经超越了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局限,触及到了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等新层面。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观念。《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庄公三十二年》载:“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儒家学说更是集中突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孔子历来主张重民、富民、教民。孟子则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座右铭。他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乎丘民而为天下”日(《孟子?尽心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荀子亦主张民为邦本,他的君舟民水的著名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荀子?王霸》)。民本思想对制约暴君苛政、改良人民的政治处境毕竟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中的民本主义与西方式民主的本质区别也要引起必要的注意,中国的民本思想并无对公民权利的法理内容规定,更没有人民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的意思,个人只是在宗法专制条件下的“子民”,君主始终是民众的监护和放牧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体大思深,其内涵的基本精神,滋养了数千年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塑造了无数伟岸的人格,凝聚了民族人心,巩固了国家统一,维护了社会秩序,敦厚人际关系,书写了泱泱中华“郁郁乎文哉”的大国气象,在文化全球化和呼吁传统文化为现代化持续发展服务的今天,越来越有着世界性的价值和意义,是值得我们去好好珍惜和继承弘扬的。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篇2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

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1.1中华传统文化

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1.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和与中;(2)刚健有为;(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5)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6)刚柔相济――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7)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8)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9)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10)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11)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当然,由于贵“和”持“中”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道德;贵和持中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它对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处事中庸,求同存异,维护集体统一等有其良好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关系的辩证统一,是中国文化中处理天人关系的根本原则和主导思想。古今文学崇尚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情景一合,妙语自得",文如行云流水等等,无不以天人合一为其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早已渗透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肉之中,它不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2当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现状分析

2.1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现状

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兴趣不浓、高校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不足、大学生价值观扭曲、传统道德观念淡薄等。

2.2具体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充分,学习动机不足。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只是敷衍了事。而且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还有待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好奇心重,易受到外界新奇环境的干扰。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冲击的影响下,他们易受到各种消极文化思潮的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的强势入侵,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急剧下降。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

(3)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影响

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如学校往往强调成绩与分数,轻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此外,由于受功利主x、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则受到了一定的忽视。

3提升传统文化意识的途径

3.1更新教育理念

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家长、学校及全社会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变智育至上、唯实用主义的倾向,重视大学生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建立一套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教学体系与良好的教育教学手段。

3.2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

传统文化教育需通过各种方法与形式来帮助大学生亲近、了解传统文化,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要以创建优雅的人文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良好氛围着手,以创建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元素尽可能地带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一个有着浓郁中国文化风情与韵味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优雅校园,时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培养健康的人格。

3.3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力求专精结合、循序渐进,注重寓教于乐、引导启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多为文言典籍,可能会使初学者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古人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关于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寓教于乐,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努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传统文化教学变得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窦坤,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5-119.

[2]李佑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窥[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82-84.

作者简介: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212-02

引言

著名学者吴宓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于“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生,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思修”课的教育教学中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有利于启发学生对树立何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思修”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中的地位堪忧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项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你怎么看?”的调查中发现[2]:74%的人持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的态度,但是这74%的大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因为它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重视这些节日。9%的大学生持不赞成或反对的意见。而西洋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却在大学生中走俏。在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方面,有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较多了解的仅占7.6%,阅读过《诗经》的占10.4%,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占38%,阅读过古典四大名著的占19%,阅读过《中国通史》的占13%[3]。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体内涵的理解程度不高、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

至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中缺失的原因,李宗云[4]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分析得全面而深刻,一是百年屈辱史和建国后的左倾错误造成的文化心理伤痛;二是市场经济、西方文化、网络传媒的负面影响;三是大学生的就业、学习、生活压力增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关心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无暇顾及、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四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

一个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任务,充分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现代价值。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优秀青年代表的大学生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底蕴,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如何传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何而来?所以,大学教育中理应重视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确切的提法,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如高波[5]将其概括为利民济世精神、刚健有为精神和“公忠”精神;李宗云[4]将其概括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修养德性、与人协调,集体本位、天下为公。孙新新[6]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合一”。接着,他又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凝练出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一是理性精神,二是求实精神,三是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四是注重道德、宗法的精神。这些精神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被中华儿女一代代继承和弘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思修”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将这些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三、“思修”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融合

“思修”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与法律精神教育,这些内容可以很好地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思修”课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文化充分发挥影响人、塑造人的巨大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思修”课的实效性。

(一)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不同时代和历史时期,其内涵虽有所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条——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始终没有变。《礼记·礼运篇》中的所描述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理想,正表现出儒家思想家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志向;宋代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仍然秉承“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情怀。直至近代,面对亘古未见的民族奇耻大辱,一代代仁人志士在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鼓舞下为民族独立与富强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奋斗。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二)和谐是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道家倡导合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墨家以“兼爱”、“非攻”作为其基本思想。和谐精神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为构建和谐文化所要培育的精神,一种以和谐的社会观为核心的道德观念。研究、吸收、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可以使大学生自觉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篇4

[关键词]传统人文精神;天人合一;和而不同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7―0083―02

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化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思想体系,以人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普遍意识,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财富。

一、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传统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讲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包含诸多要素,主要是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与此相对应的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仁政德治的民本精神、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传统人文精神以“天人合一”作为哲学思考的立足点,主张遵循天道和人道,“天人合一”思想提倡自然万物是人类存身立命的基础,破坏自然就是等同于自毁家园。但它把“人”作为整个自然界的核心来考虑的,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应该效法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仁爱、友善与和谐,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追求平等的社会理想,培养真善美合一的自然情怀,将人生的意义和最高理想都体现在社会生活中,是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是传统人文思想的最重要内容。因此,儒学以“仁”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道德体系,包括从个人修养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后来,儒家将仁、义并称,“仁义”是内在的约束,“礼”是外在的规范,儒家特别推崇“礼”,他们以“仁义”作为“礼”的精髓和实质,更加强调“礼”作为社会伦理规范对个体道德情感的塑造作用,儒家的这种价值取向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贵德、尚义、明礼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

(二)仁政德治的民本精神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立国的,强调农业生产,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几千年来以民为贵思想贯穿在农业生产之中,《左传》中说:“夫民,神之主也。”这一思想,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发展,使民为贵的执政理念成了评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基本尺度,也是评价百姓是否拥有基本权利和实现自己政治生活愿望的一个基本标准。所以,“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精神还表现在政治上所倡导的‘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儒家主张“仁政”,反对暴政,指出民心不可抗拒。提倡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同时要安抚百姓,必须给予百姓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

传统人文精神重视道德修养,强调以德治国,其核心就是礼治,礼是治国的根本,“德治”思想中,君王要修德养性,官吏也要修德养性,只有执政者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才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引导百姓向善,才能维持社会稳定和谐。历代统治者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上非常注重考察个人品德,这种品德全部集中在“内圣外王”方面,也就是让官吏做个有道德的人,为统治者服务。在古代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官吏从政的出发点,又是个人修德养性、实现人生目标的落脚点。

(三)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可以用一个“和”字准确表述,古人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国际之间和谐的理想境界,都离不开“和”的规定或寓意。“和而不同”认为,事物总是在千差万别中协调发展,所以在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始终把和谐作为尺度。古人将这种尺度和文化价值,运用到礼法哲学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逐渐合流,以及对外来文化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借鉴,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的文化品格。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诸子百家之说兴起后,儒家对“和”的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即侧重从社会人事方面展开“和”的应用,将关注点集中在人际关系上,将协调与化解矛盾来求得平衡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于是“和”就同“中”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和”观念,被儒家奉为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使“和”的观念有一个可掌握的“尺度”,“中和观”也成了儒家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儒家“中和观”中的“和”,具有和谐、协调、和合的性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追求。“中和”作为根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完整统一,它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从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风骨,影响着中华民族心理、民族习俗和民族性格。

二、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宗法制和君主专制结合的政治形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决定了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传统人文精神除了具备人文精神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备了自身的独特品格和鲜明的中国特色。特别是形成了传统人文精神三个主要特点: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和谐是传统人文精神追求的价值目标、礼教是伦理道德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

(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处于核心地位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主张尊重自然的同时强调个人意识。正如程颐所说“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人们对“天文”往往表现出尊重态度,而在“人文”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智慧,远离“天文”而追求“人文”,主张“人”是主体的人、社会的人,人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传统人文精神大部分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都来自“人文”,如《尚书・泰誓》中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人合一’思想所含的社会价值,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已深深嵌入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并形成一整套的社会价值体系,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产生了直接深远的影响。”【18】29传统人文精神在社会发展中,强调以人为本。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把人从自然界中明确的区分出来,也强调了人在自然中的核心地位,“人”才是自觉的人或者是有自我意识的人,在社会关系中才有人的地位和作用,如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都是主张人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其理想人格的追求方面就可以实现立功、立德、立言。在很多的历史文献中,都能看到古人对人的理解、价值和作用的阐述,对人在自然界中主体地位的肯定。

(二)和谐是传统人文精神追求的价值目标

“‘和’这种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孕育的根基是我国古代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和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和”的本意是“相应”,引申为和谐、协调,多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状态要求。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核心理念可以用一个“和”概括,“和”就成了传统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灵魂,是自然界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的基本状态,也是人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就其本质而言,是充分了肯定人与自然、社会、人及自身的和谐统一。孔子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论语・季氏》中说:“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强调的是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天地合其德”,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协调。这些“和”还需要与“中”结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还要做到恰如其分。“中和”之所以能被广泛的运用,关键在于道德伦理,规定了不同人的权利和义务,并将其以适度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确定下来,实现统治的目的。“中和”功能提倡和追求“上中贵和”,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社会维持社会关系的纽带,贯穿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全过程,规范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传统人文精神是通过伦理道德规范来实现社会总体的和谐,对处在不同地位的个人,有着不同的道德要求,正如《系辞上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个人都必须自觉地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所承担的义务,遵循统治者要求的伦理道德,各得其分,各尽其职。

(三)礼教是伦理道德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

传统人文精神不仅重视“人文”,而且也重视伦理道德教化。这种教化,主要借助于“礼”、“乐”等形式,将其形象化、情感化,实现能够教化人的目的。孟子认为,道德教化可以培养人的“浩然正气”,通过自身修养来激发人的正义之气,加上对这种修养的坚持,才能使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本质上讲,道德教化属于人的内在行为,而外在的教化只能通过内在行为来引导,才能转化为自我完善的道德力量。因此,个人的道德自觉、自律可以巩固道德教化带来的精神品格。传统人文精神中的“礼”,是指当时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和政治规范,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荀子认为:“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是调整主客观之间的矛盾、寻找目的与条件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礼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以社会价值作为标准来应用到政治生活之中,从而形成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可参照、可模仿和根据条件可以不断更新的行为模式。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个人只有服从礼的要求,在仪态外表上符合规范,才能步入社会与人交往。礼的规范在个人道德教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以礼树人、创业、守业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了传统人文精神对人的道德教化功能。而传统人文精神的伦理道德与政治实践混同在一起,人文精神也就趋向于从整体上把握人,使人自觉,使社会政通人和,使世界与人相互协调。古人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把修身、正己作为治国、平天下和安身立命的标准,将人文精神渗透于道德教化之中,使传统人文精神得到了扩展和弘扬。

〔参考文献〕

〔1〕程静宇.中国传统中和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许苏民.人文精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曲文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4〕郭齐勇.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篇5

中央编译局秘书长、研究员杨金海——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道路自信

党的十以来,从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未来发展等多个维度进一步思考中国道路问题,阐明了中国当展道路与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的关系,也就深刻揭示了中国道路的未来趋势,为我们从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认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创造性地思考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当下,要把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为现代文化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创新中国现代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提供更加牢固的思想文化基础,还需要在多方面努力工作。

首先,要善于从历史传统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鸦片战争之后,在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救亡图存,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梦想,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探索过各种道路,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可以说,中国不同的阶级阶层和政治力量都提出过救国方案,但均以失败告终。教训也表明,照搬西方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终于成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并最终选择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其二,要善于从文化积淀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文化土壤。当代的中国道路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中,讲仁爱、求大同等朴素社会主义思想一直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旋律,被视为人间正道、浩然正气。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历代仁人志士无不把公平正义、大同世界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社会目标。孙中山把“天下为公”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就是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他在考察西方近代社会后提出,中国未来要建设的新社会,应当是“节制资本”的社会。中国道路中还有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独特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

其三,要善于从古今比较、中外比较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从古今比较看,今天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实践成果是史无前例的。比如,我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以人民民主为基础的基本政治制度,还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等。这些都是我们经济社会高速稳定发展的基础,不仅远远超越了孙中山领导的发展道路,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以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从中外比较看,今天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实践成果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上的奇迹。在几乎所有西方大国的现代化历史上,都曾经有过剧烈的内部矛盾以及外部矛盾,甚至对外侵略、发动世界大战。唯有中国现代化道路保持了长期稳定、高速、和谐、和平发展的特征。

只有从历史、文化、现实的结合上进一步思考中国道路,才能增强道路自信,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中华民族的新贡献。①

02关键词:理论自信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季明——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理论自信

“一个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著名的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开篇第一句话。读了这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人们总能由衷感悟到马克思恩格斯那种高度的思想和主义自信。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沧桑与苦难而自强不息,因

为她是充满思想自信的民族;中国共产党历经90多年革命、建设、改革磨炼与考验而愈加坚强,因为她是充满主义自信的政党。这种思想和主义自信,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是在这种结合中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为党和民族的思想自信和主义自信增添了新的理论内涵和思想分量。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根本在于它能解决我们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搞资本主义行不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没有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特别是在剧变以后,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风景这边独好”。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繁荣中国。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还在于它绝不是从书本上照抄来的社会主义,而是从实践中闯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的必然抉择;绝不是“邯郸学步”从他国模式“克隆”出来的社会主义,而是符合中国国情及其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立足于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的自觉抉择;绝不是走封闭僵化老路或改旗易帜邪路的社会主义,而是锐意改革、科学发展、坚持开放、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是顺应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的明智抉择。这正如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就是我们的理论自信!

列宁曾经把社会主义形象地比喻成一座未经勘探、人迹未至的高山,认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长期奋斗和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前进、越发展,越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②

03关键词:制度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李伟——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制度自信

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阐明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取得的胜利果实,也是我国五千年来优秀文化传统和制度探索的结晶。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是与对我国人民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改革开放的道路的自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与对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自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了坚强的保证。中国改革开放35年,经济以9.8%的年增长率持续发展,现在不仅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而举世瞩目,而且以近年来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家经济面临升级转型压力的严寒中,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第一贡献国。今天,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8.3万亿美元,是名列世界第三的日本的1.6倍,现在人们普遍议论的是中国何时而不是能否跃升世界第一。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托尼·赛奇颇深有感触地说,“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有其优越性,这是中国实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以高速铁路建设为例,如果在美国建高铁,就是谈了15年可能还会有人反对”。而集中力量办大事、成熟定型干大事、融合发展成大事,正是当代中国的优势。可以说,中国奇迹和中国成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先进和顺应时代进步潮流的最好佐证。

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要看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逐步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一定的国家制度是该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在一定时期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并随着民族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到丰富并有所改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③

04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戴木才——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适应,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相协调,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始终贯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向上崇善的精神追求,形成了比世界上其它民族更为丰富、更具民族特色和举世公认的传统美德,素以“崇尚道德”、“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资源优势和道德实践优势,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道德资源十分丰富,道德思想十分深邃,道德精神十分可贵,认真汲取和大力弘扬其精髓,增强文化自信、道德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中华传统美德,注重人的生命存在问题、人的德行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追求理想人格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它既追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止至善的道德生活,又倡导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崇高理想;既讲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又提倡爱人如己、厚德载物的博怀,千百年来,哺育了中华民族无数的仁人志士。可以说,中华传统美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包含着人类社会道德文明发展的精髓,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具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度的永恒价值,是中华民族留给人类文明的宝贵精神财富。

兴中华之大业,需植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之深厚源泉;谋中国之万事,需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道德之精神基因。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渊源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传统美德最深层的道德支撑。我们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深入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止至善的道德精神、道德自信和永恒价值,深入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承接,深入阐发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深厚价值底蕴和独特魅力,筑牢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支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价值追求。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④

05关键词: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

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我们需要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既有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又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既有与世界其他民族共同的东西,又有与自己国情和历史相联系的特殊的东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生存和发展,维系着我们国家多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奠定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道德基础和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文化积淀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前,时代的变迁、实践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实现传统的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是尊重历史,发掘历史资源,总结历史经验。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敌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艰难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以民族独立、振兴中华为目标的爱国主义成为近代民族精神的典型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新的民族精神,先后培育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通过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进一步丰富,自立、竞争、效率、创新、公平等意识不断融入到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新元素。从现代民族精神体现的内忧外患挤压下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精神,到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背景下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开拓创新精神。这些事实说明,民族精神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不断地进行对传统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

二是立足现实,结合时代精神,适应社会需求。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关系放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来认识,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来把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质上就是根据实践和社会的需要实现传统的思想向现代思想的转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应该充分体现维护祖国统一这一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体现维护世界和平、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体现不断进取、艰苦奋斗。应积极借鉴其他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经验,洋为中用,以增强我们民族精神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还应注意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的有机统一。要积极打造中国话语体系,塑造好国家和民族的形象。⑤

06关键词:时代精神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邸乘光——

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时展要求、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时代精神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时展的需要而形成的,是在推动时代前进的实践中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善于辨析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时代要求、引领时代前进,并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和弘扬反映时展要求、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时代精神。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形成和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和优秀品质,又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和精神品格,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

改革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基本价值理念,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首先,是蕴含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其次,是蕴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本的价值目标就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蕴含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对于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而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必然具有自己的特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现时代的时代精神具有多方面的鲜明特色。首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改革创新既是这个时代精神的核心,同时也是其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其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赋予了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再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其指导下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更多地融入和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更加讲求和祟尚科学性。⑥

07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

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所长王韶兴——

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传统美德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增强对中华传统美德基本问题的认知能力,是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逻辑起点。中华传统美德,指的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积淀流传下来的、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道德遗产。对中华传统美德基本问题的科学认知,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前提和基础。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道德体系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美德,善于在挖掘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精神上下工夫,善于在发掘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功能和当代价值上下工夫。

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科学指导,是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我们分析一切道德现象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南。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科学指导,才能增强中国共产党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才能把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特征,才能在继承与超越中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

恪守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基本精神,是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核心要求。社会主义道德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特征和本质要求。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键在于形成契合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精神、而又具时代气息的道德元素和价值符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最好诠释,就是实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真正弘扬和有效转化。

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重在实效性的总体要求,从战略高度上加以精心谋划,从理论上加以深入阐释,从制度上予以有力保障,从实践中加以有效展开,通过获取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各种思想、制度和方法资源,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科学化水平。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经验总结,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更是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⑦

08关键词:公民责任和义务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跃——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报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既指明了社会主义公民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明确了社会主义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刘云山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要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每个社会公民都应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和人生价值追求,内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一是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努力为祖国作贡献。热爱祖国是公民的基本责任和义务,热爱祖国既要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把自己的成长发展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骄傲,为民族复兴自豪。坚信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决不做有损祖国形象和利益的事情,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祖国团结统一的行为,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是要树立爱岗敬业精神,脚踏实地做实事。爱岗敬业是公民立身之基,是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每个公民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有热爱本职工作、勤奋敬业的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一句话,就是要“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只有这样才能于己实现价值,于国奉献才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是每一个公民的事业。这个事业是由许多个具体事业整合而成的,是与每个公民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态度和贡献率相联系的。因此,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需要每一位公民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以爱岗敬业的精神,求真务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三是要恪守诚信友善准则,践行社会基本公德。诚信友善是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基本公德的要求。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主要准则。友善是人间爱的传递,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正在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也是和谐友善的社会。要建成这样的社会,应该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友善的理念,坚守社会基本公德,营造诚信友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生活于现实社会之中的每一个公民要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学会谦敬礼让、互帮互助,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要为深化改革、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构建诚信友善和谐的社会环境。⑧

09关键词:制度保证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良明——

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场持久战,既需要自律,又需要他律,必须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元素,构建切实有效的制度机制。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同时也是优秀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恽代英等人于1917年10月发起成立的互助社章程中,明确规定该社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并要求会员“不谈人过失;不失信;不恶待人;不作无益事;不浪费;不轻狂;不染恶嗜好;不骄矜”。等人于1918年4月发起成立的新民学会章程中,明确规定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并要求会员“生活严肃、思想进步,有为国家民族做事业的远大志向”。近百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从中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有助于推动人们对优秀价值观的践行。

当前,应发挥政策法律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导向作用,用有效的制度机制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具体来说,应努力做到:

首先,从基础的国民教育抓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每个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中去。加大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力度,纳入日常教学体系,保证课时、提高质量、严格考核,使其切实进入每个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真正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其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护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尤其要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促进,使好人做好事不再“伤心”,形成好人必有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

再次,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应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证、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正如所强调的,“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激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做好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实践中,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的自觉性和坚定性。⑨

10关键词:领导者、实践者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家桂——

中国共产党人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领导者、实践者

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给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应勇于、敢于、能于担当领导者和实践者角色。

第一,要继承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同时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他看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代性特点,只要合理加以发展、转化和运用,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认识,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总结者,要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邓小平同志同样十分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并提出要对公民进行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强调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典范。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篇6

摘要: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

关键词:传统教育;民族;美德;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30-01

朱自清先生曾提出建议:在中等以上的教育中,把经典训练作为一个项目完成。朱先辈所说的经典大概指祖国文化遗产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即经、史、子、集中的精粹部分。朱先生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在精神的传承。在新形势下,我们还要继续搞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朱先生的意见至今对于我们搞好教育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因为坚持操守不是保守,体会祖国文化的魅力,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

1.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以下几方面。

1.1崇尚伦理道德。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

1.2注重人文理性。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强调和谐观念。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倡导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2.传统文化的作用

2.1传统教育是实现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却是一脉相承。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竞存于世界的根之所在。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历史教育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作培植的工作。这是十分深刻的见解。所以我曾多次向学生表述过这样的观点:传统教育是最基础、最有效的爱国教育。它像贵如油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他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都怀有一颗“中国心”,而永远根系祖国,生生不已。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学人,并没有人对他们做什么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志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各种阻力,归国效力,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通过传统教育培育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教育,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有效。

2.2加强传统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所谓传承,就是要尊重和传播传统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格与情感的载体与镜像。他凝结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性格。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不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就很难真正了解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近些年来,甚至高校专业的一部分学生也对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表现出一种陌生的态度,他们看惯了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而对优美传统文化产生了抵触的情绪,这种现象若任其发展,不仅可能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继乏人,而且很有可能造成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断裂。这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3.反思

这些年来,在一些人中弥漫着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情绪。其实“虚无”是现象,文化的空虚才是真正的原因。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书被看成事封建保守文化,弃之不用,网络文化、娱乐文化、西洋文化取而代之。所以社会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中国人读不懂中国的书,炎黄子孙不了解自己的祖先,不晓得诸子百家的博大精深,不晓得唐诗宋词的璀璨瑰丽,不了解祖国文化的魅力,此乃教育的失职,民族的悲哀。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一华侨曾经不断地问自己:“生命何来?石像何惧?文化何始?历史何展?而我又何以自认?”他的回答是我来自雨水满布的三江五岳,来自中华文化的根脏,来自殷商实物深埋的沃土……这种震撼人心的思考,表现了他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体认和强烈的民族归属感。祖国的宝岛台湾和大陆虽然分离已久,但是两岸同胞来自一个“根”,那就是同样的语言,同样的生活习惯,同样熟悉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同样的神往西湖边。两岸同胞有着同样的文化根基,那就是传统文化把所有的中国人的心连在一起。只要你信任传统文化,无论你走遍天涯海角,你都可以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诗句找到自己的知音。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G05?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2-03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智力资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反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两者并行不悖、互相促进。

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活水

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给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积累起来的。任何时代社会意识的产生与发展,都要以前人所贡献的思想材料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吸收并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才能逐渐获得人们的理解和认同。

1.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来自异域的理论,想要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生根、开花、结果,并上升为指导思想,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之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中国特性”和“中国气派”。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相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本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侧重于对人的高度关注,并将人放在价值观念指向的主置上。儒家学派首先将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区分开来,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互为因果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与马克思主义重视人、关心人、突出人的精神是一致的。例如: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形成了“民众的大联合”理论。

其二,和谐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亦即大同、小康社会的理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也是最具有现实生命力的人文思想。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学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这六个方面充分表达了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有序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良好愿望。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相似之处,在马克思主义早期的传播中,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化软环境”,拉近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距离。

其三,实践性。众所周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实践概念,但其所呈现出的力行意识与注重实践的品格相符合,特别是儒家学派大都是力行主义或重行主义者,反对纯粹求知之可能。马克思主义把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在一起,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务实知行观,才使中国民众有了天然的革命传统,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斗争的理论。

2.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特质,构成了“中华文化圈”的精髓,是中国人民五千年来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逐渐成为引导全体民众奋发图强的精神共鸣。从二者的相通性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两者都具有共同的目标诉求。中国传统文化的目标诉求主要体现在浩如烟海的巨著典籍中。如《礼记》云:“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历次农民起义的口号大多是“均贫富,等贵贱”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是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完善民主政治,弘扬优秀文化,努力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最终达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形态。这其中的公平、正义等精神,都是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共同目标诉求。

其二,两者都承载着可贵的人文品质。《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史记》中“孙子膑脚,以成兵法;左丘失明,阙有国语”的赞叹等,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提倡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再比如,传统文化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思想体现出了团结统一、顾全大局的崇高美德。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推崇的“与邻为伴,以邻为善”、维护国家统一、构建和谐世界等思想不谋而合。

其三,两者都有与时俱进、和谐包容的风范。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坚持学以致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显示了极强的包容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借鉴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提倡文化和价值观的多样化和谐共存。

3.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而民族精神则是传统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团结统一精神以华夏文化为准则,不狭隘,不排斥,兼容并包,折射出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的价值取向。爱好和平精神承载了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价值观,将“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作为处理天下大事的重要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自强不息精神以中华民族压不跨、打不散为榜样,维系着国家和人格尊严,不论在革命战争抑或和平发展年代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最佳契合点,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从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到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使得中西方文化产生交融碰撞,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观,到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同志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同志大力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等,都显现了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所体现出的时代性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相互交融的;这种时代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气质当中,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还继承、发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明确了当前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契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爱国思想世代相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从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徇国家之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直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这些崇尚爱国主义的民族气节,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个人、国家与民族关系的准则,表现出了一种“为公尽忠”的大义精神。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而且在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思想基础。

其二,集体观、义利观流芳百世。“八荣八耻”中“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等思想,其实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集体观和义利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君子义以为上”等都是为人称道、耳熟能详的历史名句,突出了古人所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现代国人则将这种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演变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高尚情操。当前,日趋泛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冲击着社会主义道德底线。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要求人们从传统的集体观、义利观出发,重塑道德理念,培育一种顾全大局、重德尚义的价值选择。

其三,以艰苦奋斗促科学发展。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延续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告诫后人不可虚度光阴,要抓住机遇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表明,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创造精神文明。同志曾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①以艰苦奋斗促科学发展,就必须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做到科学分析、合理规划,走一条务实奋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几乎所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与本国的文化土壤、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了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价值目标、理念、规范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对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创新。

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相近、相容的内容。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论思想、辩证思维方式、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以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社会理想,都使得它能够顺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融合,并最终形成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表现得非常充分。以“群众路线”为例: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理念的先河;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倡导“君舟民水”的治国哲学,都被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等理论也充分吸收并融合了传统文化中“贵和尚中”的思想。例如: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就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主张“以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孔子的“和同”思想,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从而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这些思想被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加以吸收和利用,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崭新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传统文的继承和创新。

2.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形成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包含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等内容,这两者都反映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从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来看,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学思想家以济世安民为己任,他们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人生,他们充满了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譬如:明朝东林党人倡言的“风声、雨声、读入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正是对儒家入世精神的真实写照。从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来看,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不论是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从科学实验到发明创造,没有改革创新,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进步。正是在华夏民族富于开拓进取精神的推动下,中国不仅以诸子百家思想、“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伟大创造闻名于世,而且还以不断变革创新的实践探索,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展现了全体人民的昂扬斗志。

3.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发展进步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道德体系中有价值的因素并加以发展创新。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系统总结。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古代思想家所提出的“仁则荣,不仁则辱”、“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荣辱理念之精华,并把这些内容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思想。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为传统文化实现当代价值的转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表现形式上,社会主义荣辱观突破了传统道德体系中主要以“耻”来阐述荣辱观的局限性,把“荣”与“耻”这两个古老的传统道德概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了起来;在具体内涵上,社会主义荣辱观突破了传统文化中把荣与辱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性,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总体高度出发,丰富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与外延。总之,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在他人、社会与国家中的位置,表现出人格的自我创造性转化,体现了传统文化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诉求。

注释:

①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西柏坡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53.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王爱平,张红珍.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传统文化[J].理论界,2007,(1).

[3]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108-02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次的概念最早提出是西方学者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认为文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它与政治、经济、历史想对应的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大师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是指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和出版等等,泛指包罗万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三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价值的积淀。传统文化的心态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相互影响交叉于各学科中,是维系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的总和。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从诸子百家到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各个层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文精神。从古代提倡的“仁者爱人”到现代社会的“以人为本”,明确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如何做人的问题,这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孔子和孟子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到现代社会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的历史层面,构建了人文精神体系的基本内容。在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把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个人命运、社会、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内容。第二,爱国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是长期形成的关于培养爱国情操和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内容,是符合历史时代潮流的精神实质。因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三,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中,从古老的民族文化,个人的发展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全面提升自己。尤其是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更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才能在历史的潮流中凸显,才能在国际舞蹈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三)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集力和创造了的重要源泉,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向上。党和国家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当今富裕的时代主题。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交流。

二、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不足与成就

(一)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第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意识形态,中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经历数百年的沉淀和积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使得不同文明之间的发展道路有所不同,在求同存异中发展,尊重各国的文化交流,这需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第二,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思想。中华民族精神是长期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流传下来的具有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面对世界多元化思想的冲击,这就要求培育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加快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使中华民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地位。第三,传统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外在因素。尤其是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各国的文化,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剔除糟粕,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二)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劣势

第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造成部分人员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其内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更不符合社会的时代潮流。因此,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带有排外和封闭的色彩,并且更多因为传统文化的繁琐礼仪造成人们更不愿意去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观念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停滞不前。历史从进步反而成为了倒退,这与现代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想违背的,直接阻碍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长。第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程度不足。挖掘、利用和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被国外发展为自己的文化遗产,这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又将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传统美德有机融合在一起,系统地建构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1]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一)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在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相联系,打造出富有时代意义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勤俭节约和主张和谐统一的精神理念,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如何结合人们社会生活中新的需要和社会的时代背景,将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相结合,才能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才能符合时代潮流赋予的使命,让它成为适应当今社会的思想文化,从而打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产生积极的影响。[2]

(二)挖掘和保护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存在的历史渊源,重点保护文明古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防止多元化时代主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从而才能大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丰富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在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中,打造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品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软实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遭到破坏,才能促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

1.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历史性的文化特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精神面貌,这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各国发出中国优秀文化的声音,让西方国家了解中国人民的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在文化交流上更进一步。

2.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美国在发展自己文化产业上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能够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尤其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方式主要来源于公司、个人的捐助以及各个基金会的赞助等多种形式。其发展的力度远远大于政府的投入,这种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自己的艺术是值得中国发扬传统文化积极借鉴的地方。因此,中国要剔除糟粕,吸收外国的经验和文化,引导社会各阶层各族人民我国的文化产业,共同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3.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品牌

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人民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具有良好氛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弘扬主旋律,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文化氛围,才能在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积极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品牌,为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提供基本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定、使命所在、职责所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领导权的内在。[3]

四、结语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这就需要中国发挥文化软实力,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才能使中国的文化在世界地区发扬光大,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增长,离不开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借鉴其他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文化产业,从各个角度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才能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的历史潮流,从而达到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品牌,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孔宪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2015(1).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城镇化进程保护措施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从传统习俗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在这里,我想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方面对人产生的重要作用来探究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如何保护和传承好它,而不是从传统文化具体的某方面来阐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它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我们这里仅从宏观总体上揭示以下三点:

1.源远流长

华夏大地是人类起源地之一。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一个国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000年之久,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同时具备这些条件。我国近年来的重要出土文物解答了许多历史之谜,证明以往的一些历史结论应当改写。

2.影响深远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升华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自立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维护独立统一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鼓舞民族团结奋斗,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推动社会进步,都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经济力量贫弱,中华民族多遭磨难,甚至几临倾覆厄运,民族精神在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越发突出起来,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的覆盖面尤其广泛。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有着超时代的影响。而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即指导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

1.重视人格修养,强调重德精神

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是重要内涵之一。这可称为“崇德”思想。孔子高度重视道德价值。他主张,人们在寻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应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人生诸种需要中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

2.注重现实生活,强调务实精神

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封建文化中宗教色彩最淡,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最浓的文化,这有助于务实精神的发展。中国人历来重视实际,讲求实用,追求事功,而轻浮华,贬空谈,鄙玄虚,表现了黜玄想而务实际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的伦理政治,抑制了宗教的泛滥。中国人重视现世,要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讲“来世”,不追求死后的“极乐世界”。儒家对厌弃人生追求来世的有鬼论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立发展,使之成为人类封建时展水平最高、贡献最大的文化。

3.提倡刚健有为,强调自强精神

刚健有为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代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说,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反抗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勤劳节俭美德。

因此,我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做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必须坚持或做到:

3.1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党要领导并长期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建设。党要坚持并完善科学执政方式,健全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在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上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要积极制定并颁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意见和决定。

3.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要加强立法,提高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篇10

1.自强不息的民族进取精神。自强不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基础,古往今来,无数的中华儿女发扬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精神,如应用就义的女英雄刘胡兰,乐于助人的雷锋等,正因为这种精神,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了民族的解放与社会的和谐。

2.和而不同的民族精神。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和谐是一种均衡,协调的体现,但是和谐不能消灭差别,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承认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实现和而不同的最高追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3.以义为上,重视伦理道德。“仁义礼智信”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义代表了仁义道德,代表了做人基本。义和利是一对矛盾,人们在追逐利益是,必须考虑是否符合义的标准,义是公利,如果人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就违反了义的标准,受到社会的排斥。

4.民为帮本,民贵军轻的民本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早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即提出了精辟的理论,以人为本是历朝历展的主题,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即是以人为本,提出了中国梦理论归根结底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梦,当代的建设需要以人为本思想,只有坚持民本思想,才能不断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

二、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需要全体建设者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核心为自强不息,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只有全面坚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才能更好更快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和谐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至高追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难免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求同存异,差别是不能消灭的,绝对的稳定与协调也是不可能的,通过传统文化中和谐的精神,才能合适地处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最终实现科学发展。

3.义是传统文化之魂,是中国道德文化精神的核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如果贪功冒进,过于功利,本身是对“义”的违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亵渎,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义”字为先,义大于利,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更为严谨,更具原则性。

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农村,由于中国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较大,但是中国的精神核心在于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是做出以下讲话“中国乡村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之载体,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之根。作为乡村社会主导的文明模式,中国文明之根不在城市,在乡村。其次是中国农村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粮食、劳动力,而且在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规避风险上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坚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

三、传统文化精神注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1.全民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上到领导,下到普通人民,都必须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对新问题,不回避,努力解决。全民都应鼓舞斗志,投身于建设中,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类问题,只有不放弃,努力处理相关问题,才能实现最终的成功。

2.发扬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民族精神。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在参加万隆会议时提出求同存异的重要外交方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融入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在矛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到领导,下到实施者,必须放平心态端正态度,用友好的态度对待人,用实际的行动说服人,共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3.全民端正态度,义字当头。在利益的诱惑下,站的住脚,稳得住底线,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实现民族大义而奋斗。新农村建设过程需要进行各类工程项目,其中难免有贪腐行为,作为新农村的建设者,必须完善自身能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利益面前坚持底线,公大于私,坚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决落实指示,树立民本主义思想,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为人民谋福利,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群众认真仔细说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使群众意识到新农村建设是真心实意为人民办事,官民一体,从而实现更好的建设。“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丰富自身“乡愁城镇化”理论,将坚决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铭记心中,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代的基本国策,我们必须坚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知礼明礼,树立民本思想,更好更快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鄧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