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工程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8:34

文物保护工程意义篇1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管理;文物保护;措施?

引言

文物是一种重要的精神遗产,是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所留存下来的珍贵遗迹,其真实的反应了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精神文明面貌,为我国研究历史、艺术以及科学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这是人类生存发展进程中遗留的智慧结晶。所以在新时期如何强化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措施,并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为我国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政府支持,加大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

文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一旦遭到破坏,具有不可再生性,对于文物的研究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所以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对文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有效的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所以说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保护工作的力度,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文物保护工作做好基础保障。有些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文物研究所带来的重要价值,所以资金的投入不到位,严重影响到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的进程。所以各地方的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为文物保护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以人为本,提高藏品科学管理水平?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背景下,对于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越来越先进,可以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开展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提高文物保护的水平。文物保护工作的主体是人,所以究其根本,还需要做好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各项工作,根据文物的类别以及属性不同,设置不同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从而提高文物保护和研究的水平。这就需要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技术培训,从专业知识以及业务素质全面提升,强化政治素养,热爱本职工作。要想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从工作环境、福利待遇、以及学习深造等各个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此外,还应该注重技术交流,定期与其他单位人员进行技术上的交流,还可以聘请行业内的专家来讲座,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保管工作要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为此要实现藏品的科学化管理,一是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步骤。严格按照藏品接收、鉴定、登帐、分类、编目、定级、建档、入库、排架、提用、注销和统计等程序进行管理。二是要拥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制度健全,程序合理,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藏品管理工作。三是要提高全员的法律意识,以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业务工作,对文物、博物馆的法律法规要熟悉掌握和运用。四是要积极借鉴现代化的管理经验。五是要充分发挥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技术科学管理藏品,逐步实现文物藏品的信息化管理。

四、处理好基础建设和文物管理的关系?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当前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尚不足,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坏。当前许多建设工程没有依照法律审批的程序建设,文物保护的措施没有得到落实,常常导致文物遭到破坏,这不仅影响到了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还对文物造成了损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作为政府应当加强基础建设中的文物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的文物管理条例,解决基础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建设工程在相关部门审批通过以后,应当严格的按照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进行建设。博物馆管理者应当积极的和政府相关部门联系,保证博物馆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当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文物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

五、鼓励全民参与到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去?

在本馆内向工作人员灌输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在政府的帮助下进行工作的安排与部署,将文物进行合理的分配,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切实做到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另外通过各种途径向民众宣传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公益事业,应更加注意自身的公共形象,使它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在现代信息社会,文化遗产地不应将自己封闭起来,孤立于社会之外,而要让其历史气息、文化氛围为人们带来愉快、熏陶和启迪。

六、结束语?

文物作为宝贵的遗产,其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这就需要博物馆管理者南要加强对文物的管理,充分的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积极的社会民众进行文化保护的宣传,取得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使其积极的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文物同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对我国教育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弘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所以加强对文物保护的管理,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与精神文化财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文物保护工程意义篇2

一、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意义和目的

县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省首批命名的“五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各时期历史文化遗址、遗迹、遗存极为丰富,地上地下文物众多,现已普查发现各时期文物遗址196处,其中已列为省级文保单位7处,县级文保单位12处,新发111处,这些文物是的宝贵遗产,更是三江地区古代史的重要实物见证,保护传承先民们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建设秀美、滨江古城,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我县的文物工作快速发展,形势喜人,初步形成了古代、近代和红色旅游发展框架,有效地带动了我县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适应我县近年来公路建设和城市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保护县内地上地下文物,各单位、各部门在项目批准前应依法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或落实相应保护措施后方可实施,避免造成一些遗址和保护性建筑人为消失。为此要进一步增加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逐步形成以县委、县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工作的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

二、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具体要求

根“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将县域内保护性建筑的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纳入全县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各级领导工作的重要日程,做到依法科学保护、合理永续利用。

1、严格执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即:建设工程项目从最初规划开始,要吸收文物行政部门介入,实行规划前的把关审核。

2、凡涉及文物保护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在项目批准前依法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并落实保护措施后方可实施。

3、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考古发掘要充分考虑文物保护的实际需要,加强统一管理,落实审批和监督责任,具体工作由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责成文物行政部门予以实施。

4、对省级和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已划定的保护范围(包括建筑、土地和附属设施,如:五国城城墙两侧20米内属于重点保护区),原则上不得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和征用。极特殊情况如国家和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需征用时,应以县人民政府的名义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征用。

5、县级保护性建筑主要分重点保护性建筑和一、二、三类保护性建筑四个类别,原则上不得随意征用。如遇重大建设项目或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时,需由建设单位报请县文物行政部门和省文物行政部门核准,并提出保护性意见后,报请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批准,再报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后方可实施征用。

6、省级和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管理权由省文化厅(文物局)授权县文物管理所实施管理,其动迁、征用审批权由省人民政府审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县委、县政府授权县文物管理所实施管理,其动迁、征用审批权由县委、县政府审批,并报送省文化厅(文物局)备案。

7、凡涉及地上保护性建筑和地下文物勘探的基本建设项目、公路建设项目、林地、耕地建设项目,发改、建设、规划、国土、环保、房产住宅等部门,在建设规划、项目立项、土地征用、环保评估、房屋拆迁前,要严格执行文物部门提前介入的规定,对其工程项目进行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对保护性建筑进行鉴定,提出具体保护意见后方可进行规划、立项、土地征用、环保评估和房屋拆迁等工作。

三、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责任追究

1、县委、县政府责成文物行政部门对已消失的文化遗址、遗迹、遗存和县域内保护性建筑进行调查,对未经批准,未履行审批程序,人为造成遗址、遗迹、遗存和保护性建筑消失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行政处罚,并在全县予以通报。

2、对正在进行的基本建设项目未履行报批程序的,责令其履行程序,对坚持不履行的县委、县政府要对其进行责任追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收回建设项目、党纪政纪处分和经济处罚。

3、对今后所有的工程建设项目,县委、县政府授权县文物行政部门按照《文物保护法》、《省文物保护条例》、《省文物调查勘探管理规定》和本实施意见严格执行。

四、命名县第三批一、二类保护性建筑

五、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组织领导

1、明确责任,加强领导是确保县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永续利用的关键所在。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和中、省、市直驻依单位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领导责任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县委、县政府成立县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领导小组,实行年度例会制,定期研究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管理,确保我县发展、建设、保护工作有效进行。

2、加大投入。县财政部门要将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保障重点保护性建筑和地上地下文物经费投入。

3、加大执法力度。按照《文物保护法》、《省文物保护条例》和《省文物调查勘探管理规定》,县公安局、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文物行政部门对人为破坏、损坏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要依法坚决打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文物保护工程意义篇3

涪陵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问题对策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非常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之一。涪陵区是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较快,如何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涪陵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涪陵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意识不强

一是广大社会公众普遍缺乏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对呈现和展示在生产生活中的文物资源,既不能辨识其物质载体,更不能感受和认知其价值意义,不自觉地将珍贵文物视为陈旧、过期甚至破烂、落后而废弃、毁坏或任其消失、消亡。二是文物保护缺乏意识主导,尚未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各类建设活动中,未经文物保护部门调查评估认定,或知其为文物未经批准和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人为拆除损毁情况时有发生。三是文物保护和相关执法部门,对文物破坏行为监管处罚力度不够,打击不力。

(二)保护现状堪忧

一是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惊人。据调查,1988年“二普”确认文物点有539处,因自然损毁、城乡建设等原因,到2010年“三普”时,已消失201处,“三普”结束后一年间,又消失30处。二是现存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因长期以来疏于管理和维修维护不及时,部分文物点,特别是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因拆毁、损坏、朽蚀严重,致使文物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如不采取抢救性保护和加强管理,将会加速消亡。因受到环境条件和技术手段限制,部分馆藏文物(古籍)残缺、破损、腐蚀、老化现象严重,并呈加快加重趋势。三是由于时代变迁,生产生活状况变化致使非遗传承人锐减或断代,一批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失传。

(三)价值挖掘不深

一是对文化遗产资源所具有的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和多重价值意义,分类疏理,归类整理不系统,不全面,不完整,缺乏方向明确、主题突出的系统挖掘研究指导意见。二是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重物质载体保护,轻价值挖掘。目前,对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尚未开展深入系统的挖掘揭示,价值研究成果显得十分贫乏。三是发挥文化遗产作用上,重其观赏性和实用性,轻价值传播和文化熏陶,一些文物点的维修保护或恢复重建,仅仅利用其商业价值搞旅游开发,人们能感受的也仅是物的展示,很难从中感受其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所蕴含的价值意义。通过价值传播,发挥文化遗产作用,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不明显。

(四)开发利用低效

一是文化遗产开发利用项目推进缓慢,包括涪州古城、邱寿安故居、四个传统村落及坪上古建筑群、816地下核军工洞体等,目前基本上处于静态保护状态或单一的比较粗放的价值开发利用阶段。二是缺乏品牌影响力,资源优势没有很好转化为特色鲜明,个性突出,震撼力强,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独特性的文化品牌和产业优势,对外传播缺乏品牌影响力支撑。三是价值利用实效不强,宣传展示文化遗产,让人们见物、见事、见图的同时,内容上仅是一般性的年代、名称介绍,从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中,发挥和增强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传承文化、提振精神、凝聚力量的价值利用实效不强。四是资源整合利用不够。我区文化遗产资源点多面广,分布较散、单体规模不大、影响力小,单个价值作用难以利用,关联性强的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利用也有一定难度。同时借助和利用其他相关产业,如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传统农业、商业服务、教育科研等融合推进和提升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大,缺乏总体规划引导和措施办法推动。另外在价值利用取向上,功利性过强,在传播传承传统文化价值精华和影响力上重视程度不够。

(五)保障措施滞后

一是文化遗产资源分散在多个职能部门管理,未能建立完善统筹协调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二是文物资源保护利用缺乏整体规划,未严格执行项目规划建设前置文物评审评估制度,未建立项目建设文物保护方案审批备案制度,社会资源统筹整合促进文物资源开发利用协调工作机制等。三是人才缺乏。全区专职从事文化遗产工作专业人才不足20人。四是资金投入不足。需抢救性保护的项目,由于维修维护成本高,因缺乏资金难以实施。部分文物主要是产权归私人拥有的传统建筑,根据“谁所有、谁使用、谁保护、谁维修”原则,根本不愿意也无力投入经费维修保护。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持和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文物保护利用渠道不畅,社会公众参与保护热情不高。

二、涪陵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学习宣传和知识普及,切实增强保护意识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普及。将有关法律法规列入全民普法教育和干部学法规划,有计划的将文化遗产基本知识,相关政策法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等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各类干部培训教学课程。借助广播电视、报刊,利用“互联网+”,开辟专题宣传栏目,以及举办陈列展览,展示交流,现场参观等活动,大力开展以传承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为内容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在涪州古城、1898・中国榨菜文化小镇等重大历史文化项目建设,重要旅游景区(点),开设文化遗产宣传阵地,借助旅游宣传平台,全面推介我区文化遗产。使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既能辨识文化遗产,又能做到有意识,有目的的将其保护下来。

(二)加强维护管理和阵地建设,实现文物原真保护

破坏文物,不很好的保护文物就是对历史的背叛。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对全区各类文物,特别是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现建筑等,开展一次全面摸底普查,并与现有1006处文物点,进行筛选甄别,有保有舍,确定等级,建立档案,向社会公布文物保护名录,实行挂(立)牌原址保护,落实日常管理责任。全面开展文物(含馆藏文物、古籍和历史文献资料)保护现状调查评估,分别制定各类(处)文物保护预案,对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较重的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年代,级别和保存现状,分类提出整体、外貌、局部保护要求,统筹实施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文物主体保护与周边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与文物安全保障措施。今后每两年开展一次保护现状调查评估,及时实施保护预案。完善区级文物点“四有”保护工作,当前,尤其要对周煌墓、刘作勤庄园、白塔等14处文物进行抢救性建设和保护,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四个国保传统村落,包括居民延续居住功能文物建筑的保护维修。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理念,注重并坚持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场镇风貌提升和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古建筑,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以传承历史文脉,体现涪陵地域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留住乡愁记忆,保持和彰显城市个性。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阵地(基地)建设,择机实施区博物馆、少儿图书馆改(扩)建,改善馆藏设施设备和条件环境,将博物馆建成国家二级以上博物馆,区古籍保护中心应对民间古籍开展普查鉴定,加化保护指导,加强馆藏文物、字画、古籍原生性修复保护。加快推进白梁鹤水下博物馆、816地下核军工洞体、点易园等为世界文化遗产或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和保护基地建设,增设816地下核军洞体、南沱红星渡槽,非遗实物陈列室和传承场所为传统教育和传承教育基地。建设集现场制作、演示、传习于一体的非遗展示馆,实现非遗项目基地保护传承。

(三)突出文化传承和内涵挖掘,全面推进价值解读

文化遗产承载着珍贵而丰富的历史、科学、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精神、历史、科学、文化、审美、教育、经济等多重价值,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关键体现在文化传承和价值意义的揭示。我区丰富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价值深厚的枳巴文化、易理文化、榨菜文化、水文化、古建筑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以及非遗文化,通过价值解读和传播传承,才能让人们深刻认识和充分吸取文化遗产所承载和蕴含的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转化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坚定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更好服务社会,才能激活与彰显文化遗产的活力与生命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使文化资源大区转身为文化强区。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原则,全面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价值解读。政府应制定文化遗产价值解读具体工作方案,统筹区内资源,组织专门团队,或委托区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围绕我区文化遗产所蕴含和传承的核心文化、主题文化,主流文化和代表性文化,开展系统全面深入准确的总体挖掘和揭示,围绕重要文化遗产项目,突出核心价值,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细致而重点的专题研究,加强馆藏古籍、历史文献整理研究,通过考古发掘和馆藏文物,重视修史修志,提炼核心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通过出版系列专著和通俗读物,成果评审,促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市级、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家地理商标等,固化研究成果。要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好各种渠道,广泛深入开展宣传阐释、传播交流和主题教育活动,促进文化遗产价值转化凝结为人们内心和行为的人文精神和时代核心价值。

(四)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合理推进开发利用

通过深入系统的开展文化遗产解读,推出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教育科研、体验融入相结合,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向文化产品研发转化,并在可持续利用中实现保护传承。

促进文化遗产与休闲旅游结合,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大力改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参观旅游配套接待能力,加快申遗进程,创建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整合青羊、大顺古建筑群、传统村落资源,与农耕文明为内涵的农业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遗产融合打造乡村文化休闲旅游品牌。蔺市古镇、大顺、新妙和李渡老街,通过政府有效引导,以开发商业旅游为支撑,保持和复原过去原生态生产生活形态,再现古镇(街)生活气息,打造文商旅游产品。与文化创意结合,打造文化创新产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参与816地下核军工洞体,涪陵新区古战场遗址“龟陵城”等的开发利用,通过复原和再现真实历史痕迹和战争场景,提炼展示严肃而厚重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采用声光电技术和情景恢复,增强馆藏文物观展吸引力,将文化创意植入包装传统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提升传统项目市场活力。与教育科研结合,转化为精神文化产品。

(五)强化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建立完善保障措施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领导机制,完善工作格局,形成以党政为主导,一把手负责,分管领导统筹协调,文化部门牵头,城乡建委、规划、发改、财政、公安、国土、旅游等部门参与,上下联动、全社会互动的认识统一,目标一致,形成合力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机制。编制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前置文化遗产评审评估制度,建立文物保护现状定期调查评估、工程建设文物保护方案审批、文物保护责任追究等制度。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要联动各级各部门、各社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经常性的执法监督检查,对文化遗产破坏行为,特别是对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和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人为拆除损毁和拆解构件进行交易行为,以及不履行保护主体责任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严厉打击严肃处理,营造和形成社会舆论监督氛围。

文物保护工程意义篇4

关键词:文件保护;新形势;问题;策略

最近几年,文物保护事业在国家政策的监督下正逐渐的踏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是文化保护领域的一个好形式。与固有的文物保护工作相比,当今的文物保护工作,无论是保护技术还是保护思想都吸收了全新的科学技术及观点。在进行文物保护的工作过程中,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当今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难题

1.公众缺乏对文物的保护思想

文物代表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我们民族之所以可以在世界民族中处于不败的地位,首先是我们的民族精神鼓励我们不害怕强权,敢于斗争,逐步的迈向今天的繁荣,我们需要保护好文物,从而给后人提供学习的榜样。让人心寒的是,当今大众对国家文物的保护意识较为欠缺,即使找到文物也不合理的对其进行保护,比如把古碑作为垒墙,更严重的甚至因为自身的利益而破坏文物,损坏保护措施。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国家对找到文物者的奖励方法还不够具体完善,使得大众不愿意对其加以保护;二是国家未建立法律法规来宣传文物的保护。

2.保护与开发的不和谐

保护文物的核心价值是文物保护的宗旨,只有关注文物的保护才能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倡导经济的快速进步,常常不注重很多别的方面,文物保护也时常被我们忽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张贴广告、古墙被涂鸦等各种各样的新闻,可见政府对文物保护的忽视;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的进步,大面积的征地建楼盘、建立商场,因此把古宅古屋进行拆迁,而还把这种行为称作“破旧立新”。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在保护及开发之间寻找衔接点,不能顾此失彼。

二、新时期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

1.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思想

针对群众目前对文物保护思想较为欠缺这一问题,我们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唤醒并增强群众的保护意识。首先是要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从法律的层面上向群众普及文物保护的价值。宣传工作不应只注重普法,教育民众,更应该把实际实例作为指引,比如给群众讲授案例,既能起到鼓励或震慑的作用还能实现比法律条文更加的生动;另外是要建立人人保护文物的社会环境,增强大家的自律意识。这一点要充分使用文化遗产日,以这个为出发点实行各种活动的开展,比如文物展示、讲座及文艺演出,在大家娱乐的同时给大家普及保护文物的思想,并把这些活动通过网络等相关媒体进一步的扩大宣讲。

2.由轻利用重保护向利用保护并重转化

文物保护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并不是政府的某一个机构可以掌控及管理的,这需要上级的关注及下级的协作配合才能实现。我们不能很好的开展文物的保护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我们落后的保护思想,我国以往是轻利用重保护,这引起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这不但是执法者的问题,更是很多百姓的疑惑。因为不了解保护的核心意义所在。所以,我们在经济利益面前十分渺小,需给它让道。许多文物保护人员的认识误区是片面的理解文物保护的含义,总认为保护是职责,而利用是别的机构掌管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保护是为了进一步的利用,文物得以全面保存是用好文物的基础,恢复其固有的面貌。既然我们以往轻利用而重保护,那么我们现在应加强对文物利用的关注度,让其给社会提供价值,然而不能过度的进行利用,否则会达到相反的效果。总而言之,利用与保护应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只有从思想上转变认识,才能更好的实现对文物的保护。

3.深入贯彻实施“五纳入”

我们都知道,社会的最终保障是法律,在文物保护领域作为其他方法的后盾,首先应具备健全的文物保护法规法律。只有具备合理的法律,中央根据文化保护提出的“五纳入”才能不仅仅作为会议精神的传达,而具备执行能力。我们应完全遵守“五纳入”的要求,从本质上注重对文物的保护,“五纳入”根本上来说是在各级政府的各种议程中融入文物保护工作,提醒管理人员文物保护与别的建设价值是一样的。

4.注重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自身建设

文物保护工作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人民群众对文物的保护,包括保护已发现的文物并提交给文物机构,这是文物保护的一个关键内容;但更关键的一方面是要对已开发的各种文物进行保护,这是文物工作人员的本职工作。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具备保护文物的技术及专业知识,如果不能培养一批高技能、高水平的工作人员,那么文物保护仅仅是纸上谈兵。要构建这样一支队伍,一要吸收人才;二要增强内部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吸收人才就是要给予所有人透明、公平的竞争平台,完善用人机制;同等状况同等待遇,完善分配体系。注重内部人员的自身构建,先要尽全力的供给良好的学习机会,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及物力,从而增强业务水平,从中择优担任关键职务;还要注重文物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及职业道德意识,时刻把文物保护作为核心,主动执法,不徇私枉法。

三、结语

文物是全社会共同具备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不能再生的,我们对其有保护的职责。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阶段,文物保护工作还面临着很多难题,其他方面也是苦难重重,然而我们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更应看到发展的时机,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突破陈规,勇敢探索。文物保护的每个阶段都有新问题,我们要把利用与保护结合,综合使用法律手段及其他手段,相信文物保护工作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任璐.刍议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对立统一[J].青春岁月.2015(23).

[2]安静.浅谈如何打造文物保护标准体系[J].才智.2015(03).

[3]袁方.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5(18).

文物保护工程意义篇5

如今的他,担任中国文物学会理事、徐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古建园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正源古建研究所所长、徐州清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由他所率领的团队长期致力于我国古建筑修缮工作,积极投身传统建筑文化振兴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古建筑修缮技术集大成者

孙统义,高级工程师,1945年出生于江苏省铜山县,徐州地区民间走出的古建筑保护和修缮专家,也是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古民居传统营造工艺”的传承人。他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特别热爱古建筑保护修缮事业,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勇于担当,他长期致力于徐州地方民居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主持完成了户部山余家大院、崔家上院以及邳州土山镇关帝庙等多项地方传统建筑的修缮工程。

孙统义善于钻研和勤于思考,凭借娴熟的技术,加上他为人谦虚谨慎,遇到疑难问题常常求教全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学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在古建筑保护技术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在这一领域研究颇深,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艺家学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呼。

多年来,孙统义以文物法为指南倾心于徐州及周边一带地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在本地域古建筑保护行业中取得了普遍好评和认可。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古建园林建筑》杂志主编马炳坚先生称赞孙统义“是一位实践经验丰富、身怀绝技的工匠出身的技术专家”。(引自《户部山民居》第1页)

积极参与古建筑修缮保护活动

孙统义热爱古建筑,积极投身古建筑保护工作。他总是满怀热情的参与徐州市建设、文化等部门组织的徐州村镇建设和古建筑保护普查、调研等工作。与一般的参与者不同,孙统义学识丰富,见解独特,是古建筑保护方面的行家里手,因此参与程度比一般人更深,往往会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因为表现突出,他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江苏省、徐州市有关部门的表扬。

几十年来,为了搞好古建筑保护,孙统义创办和组织了一支古建筑施工队伍,集研究、设计、修缮于一体,形成了一支技术全面、作风严谨、认真负责、忠于原物、精工细作,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坚持保留地方特色,完成多项符合文物法要求和质量上乘的古建筑保护维修工程。其中,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就是这个团队正能量的代表作,为行业内树立了榜样。

徐州具有独特的户部山古民居群,其中包括翰林崔焘故居。崔家世代书香,主人崔焘是清道光年间的翰林,曾被钦点为庶吉士。现存的崔焘故居依山而筑,根据院落地势高低分为上院和下院,建筑精美,艺术价值颇高。这座建筑群经历400多年、20余代人的经营,已经成为徐州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处清明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户部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一重要传统建筑,对促进徐州地区乃至全国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修缮和保护,是摆在世人面前的难题。

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由徐州市园林设计院、徐州正源古建园林研究所设计,承担施工的是徐州清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这一切工作都是在孙统义的带领下开展的。他们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曲阜宣言》的原则要求,遵循古建筑修缮“不改变原状”的最基本原则,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深入调研、多方求证、科学施工,细心操作,攻克了一个个技术上的难关,铸就了精品工程。

孙统义在工程期间深入现场,一丝不苟地安排任务。他在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中将科学研究贯彻于工程全过程,做到前期勘察测绘工作到位,实施过程中还不忘将相关资料收集齐全,为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建立一份完整的科学记录档案,以备日后利用。

如今,徐州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已然成为古建筑修缮行业的标杆工程和学习榜样。修缮完成后的故居上院,不仅质量上乘,而且极为难得地保留了浓厚的徐州地方特色。人们称赞不已。

然而孙统义并没有满足,他还将自己在施工过程中辛辛苦苦收集来的相关资料整理后编印成书――《徐州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报告》,全面总结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的全过程,内容丰富详实,图文并茂,真实可信。他尊重科学,用自己一贯的认真态度将古建筑传统营造工艺与历史文化凝结成一部详实的资料文献,为以后的古建筑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很好的启迪。徐州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宗明先生对此书评价颇高,古建筑泰斗罗哲文先生曾三次为该书写词题名。

孙统义负责和承担过的大型古建筑保护工程还有很多,每一次的修复成果都在本地区古建筑保护领域引起不小的轰动,引发学界热议。同样,他高超的技术和认真的做事态度为他在业界赢得了很高的评价。

古建筑保护事业的关注者和呵护者

当今城市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建设发展与文物保护经常发生纠纷和矛盾,两者不可避免的发生激烈碰撞。作为一个心中装着古建、匠心独运呵护古建筑的领军人,孙统义先生痛感于古建筑保护现状,常常不辞辛苦四处奔走呼吁人们关注古建筑保护传统文化。他经常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为保护文化遗产大声疾呼,体现了一个古建筑修缮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文物保护工程意义篇6

[关键词]文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遗产包含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历史文物、建筑群落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遗址。这一概念界定主要根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第17届全体会议上决议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及保护方式

(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与科学研究相契合,构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体系。科学研究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有形的实体存在,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例如,通过一些考古挖掘的成果与文献研究的成果,可以对通过文物反映出该文物所处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的人类的经济、组织形式、生产生活方式作出相关研究,并且通过展览、报告和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能使人们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类文化构成与文化形态。举例来说,如果一件文物知识作为展品陈列在历史博物馆中,对于这件文物实体,人们只能通过感官来对一个展品大小、颜色等简单初步的认识,但是通过了解展品背后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文化,能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一步,了解历史的演变过程。保护理念也要符合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随着社会变迁而发展,文化传承方式及保护理念也需要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实证。也可以说,科学研究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它贯穿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工作之中,从采集、鉴定、保管、陈列等方面都要进行科学意义上的研究。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具有的功能包括:保护、收藏、研究、展示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文物进行收集、整理、保管、陈列、研究与宣传。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功能和工作内容也可以看出,这些内容的每一项都与科学研究相联系。这一系列的工作都离不开科学的搜集与整理的方法,也离不开工作者科学的研究态度。陈列展出后,科研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只有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够更好的提高科普教育的水平。另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中,陈列是衡量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质量和学术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要根据陈列的需要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体现和应用到陈列展品之中,陈列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展品的优劣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没有丰富的有价值的文物,陈列就失去了物质基础;不进行科学研究,陈列就不可能正确地反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更不能保证陈列内容的科学性、表达性、艺术性。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许多新知识、新技术都已经渗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业务活动中,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收藏也几乎囊括了整个人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诸多学科,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料和标本,也扩大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的范围。

(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应当具全球化的眼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用于社会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因为保存了大批珍贵的人类历史文物,而是因为保存了大批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还是通过实物材料形象的反应人类社会历史、自然历史、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和艺术传统、使人们的知识得到扩充。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功能也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应当由陈列中心,转为普及文化知识和进行科学技术与知识研究与发展的中心。这样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作用也就越来越大,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建立新的发展观,树立全球化的意识,因为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个族群的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树立全球化的意识,能使人们在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起点上,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对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多角度与多层次的研究,从而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调整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前人的科研经验,确定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这种研究不仅可以直接服务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同时还可以在有关的学科领域内作出科学研究的贡献。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文化遗产保护,国外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理念。在欧洲,文化遗产一直被视为国家象征。欧洲的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各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联系日益密切,而文化遗产却能历史地体现和保持本国的历史文化特征。全球文化旅游的兴盛使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空前凸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文化遗产的经营已被视为一种产业。但文化遗产有别于一般经济资源的特殊性。无论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展示,都具有很高的知识性。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提出已久。它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形态多种多样。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与传承人类文明成果,并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人类自身重要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四)在保护方法上,可以通过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考察、记录、分类,构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从国家立法的角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以立法的形式对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根据文物遗产的种类、保存状态、濒危程度等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级保护,可以分为世界级、部级、省区级、县市级等等;开展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通过教育与宣传,树立人们的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等,这些都是进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与措施。有一点是可以明确认识的,那就是保护人类的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延续人类的文明成果。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阮仪三先生提出的保护原则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这一理论是总结了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而人们保护世界遗产的观念如何与之匹配,则需要更进一步地思考。

三、反思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的目的与意义不是简单的陈列考古挖掘的成果,而是对于人类历史遗迹的科学研究。首先,要了解该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意义,正如考古学所研究的问题,了解过去留下了什么――何地发现的遗存――它们是那个时代的――是何种社会组织留下来的――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之中――他们的生存和饮食――他们的工艺技术――他们的贸易与交换――他们在艺术与宗教上的认知――他们是谁(体质人类学角度)――社会的演化等等。上述内容既是考古学研究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作为我们了解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路,在找寻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方式上的思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本土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共同与共享的财富,每个人都有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与义务。因为物质文化遗产所传递出的信息构成了人类历史不可替代的印记,记录了人类的社会变迁历程,并且有的文明(例如车师古国交河故城)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消失了,只以遗址、文物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这就需要我们从遗址中发现与探究,重视与保护。因为,回顾考察历史的过程,也是解读人类自身历史的途径。

当今,面临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申遗”热潮已经中国国内近几年各地开出现的名人故里之争,都突显出了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上的狭隘性与趋利性。文化保护的理念如何体现出真正的人文价值与意义,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且,应当认识到“申遗”不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唯一手段和目的。“申遗”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热潮,其实“申遗”的意义不只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国家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主要的是要让“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加强人类对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与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石建中编著.民族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文物保护工程意义篇7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42号)、《省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苏政发〔*〕14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18号)和《市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宿政发〔*〕13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强我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化重要史迹以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文化遗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含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间美术,传统礼仪、节庆、庆典以及竞技、游戏等民俗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资料、实物场所等文化空间。

2.文化遗产蕴含并反映着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我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更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宿豫历史悠久,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较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区已探明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达100余处,需抢救和保护的民间表演艺术、民风民俗和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40多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区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利用,尤其是龙王庙行宫等文物保护工作在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区文化生态发生了较大变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淡漠,损毁文物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力量相对薄弱,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部分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消失,有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加强我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3.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落实保护政策和措施,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丰富区域文化内涵、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4.基本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坚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5.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区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以“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管理机构”为主要内容的“四有”建设工作,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数据库,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博物馆;基本完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皂河古村镇保护区规划建设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进一步健全,素质有较大提高,保护措施、手段得以基本落实;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化建设得到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到2015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

三、扎实做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6.进一步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做好调查研究和保护规划的制定实施工作。做好第三次文物资源普查工作,根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申报公布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文化遗存及时进行依法登记、建档。加强文物资源调查研究与管理,建立健全文物资源档案和数据库,在认真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分类制定文物保护规划,落实保护措施,及时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健全保护制度,树立保护标志。

“十一五”期间,要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龙王庙行宫保护规划》继续做好龙王庙行宫的维修保护和御马路、御码头的保护修复工作;实施“宿豫区文物保护抢救工程”,做好皂河镇境内的“财神庙”、“合善堂”、“陈家大院”三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复工作,完成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确保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无险情。坚决避免和纠正过度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严肃查处将文物资源作为或变相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违法行为,坚决禁止借保护文物之名行造“假古董”之实,严格执行各类文物保护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7.改进和完善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做好地下文物考古勘探保护工作。严格执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履行方案报批程序;凡涉及文物保护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在项目批准前征求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在进行必要的考古勘探、发掘并落实文物保护措施以后方可实施。基本建设工程中涉及的文物保护相关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考古发掘要充分考虑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统一管理、落实审批和监督责任。在其他区域内进行建设工程项目,如发现文物遗址、遗存或古墓葬、石碑、石刻等文物的,应立即停止施工并迅速报告文物主管部门进行保护处理。对私自盗挖文化遗址或古墓葬、私自倒卖文物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应予以严厉打击。确因建设工期紧迫或有自然破坏危险,急需对古遗址、古墓葬进行抢救发掘的,由区文物主管部门报省、市文物部门组织或委托有关部门实施,并同时补办审批手续。

8.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镇(街区、村落)保护工作。在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历史文化名镇(街区、村落)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建立相关重大建设项目公示制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皂河镇等乡镇要加快历史文化名镇规划的制定并严格执行。区有关部门要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状况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解决有关问题,杜绝任何人为破坏行为。

9.进一步提高馆藏文物保护和展示水平。区博物馆要加强对文物藏品的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建设文物库房,落实藏品丢失、损毁追究责任制度。实施馆藏文物信息化建设,加大馆藏文物科技保护力度。加强博物馆专业人员配备和培养工作,提高陈列展览水平和服务质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博物馆,扶持科技、自然、艺术、民俗等具有行业特点和区域文化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展览馆建设。加大文化事业投入,落实扶持文化事业发展政策,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10.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规划制定工作。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到2010年,年全区基本完成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在全面普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和责任主体,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

11.建立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评审标准,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宿豫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成立宿豫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简称非保中心,设在区广电文化局),具体负责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项日常具体工作。凡在本区的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均可在每年的第三季度向所属乡镇文广中心提出项目申请,由受理的文广中心统一将申报材料上报区非保中心,也可直接向区非保中心申报,区非保中心对申报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报区政府批准公布,并报市政府备案。对其中具有重大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推荐和申报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工作。加强与省、市专家、科研院所、文化单位的联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加强科学认定以及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经区政府批准授权,有关单位可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并妥善保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所涉及的建筑物、场所、遗迹及其附属物,国土、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要划出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专门档案,并在城乡规划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凡已被确定为文物的,按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执行。认真落实柳琴戏等地方曲艺形式的抢救、保护、扶持工程。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积极参与区内外各种交流活动。鼓励和扶持有关单位和个人成立研究机构,兴办专题博物馆,开设专门展室,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开发具有民间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产品,拓展民间民俗文化旅游服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纳入保密范围的传统工艺、制作技艺和艺术表现方法以及其他技艺,必须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传播、传授和转让。

13.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区非保中心要制定具体、科学的保护计划,明确保护的责任主体,进行有效保护;对其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区政府将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提供场所、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承活动。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由区文化行政部门报区政府核准,授予“杰出传承人”和“优秀传承单位”称号。通过政府扶持、社会扶助、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多种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传承后继有人。

五、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

14.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区、乡(镇)政府、区直各部门、各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区政府成立宿豫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政府办、财政、国土、规划、建设、人武、公安、教育、民政、宗教、广电文化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文化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和有关政策的落实措施,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在区文化行政部门增挂文物局或文化遗产保护局的牌子,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和区文化单位的具体情况,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解决专门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文化单位实际问题,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保护技术装备水平,同时,区财政在每年预算中安排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区内重点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并视财力逐年增加。

15.加大文物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化、制度化、规划化。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保护文化遗产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和完善执法程序,强化行政管理,完善重点建设工程的文物部门参与制度、文物保护单位维修的专家论证制度、考古勘探和发掘的申报审批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文物市场管理。对保护、抢救文物做出突出成绩和为保护文物的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建立文物违法犯罪案件应急和预警机制。对损坏文物以及盗挖古墓或在文物景点进行非法建筑的行为予以严惩重罚,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文物保护工程意义篇8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国家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关于《非遗法》的几点建议:

第一是文化部应该加快制定相应的执行条例,否则的话如何执行就会落空;第二要强调文化渊源,在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源头性保护很重要,而不是保护一些变异的东西;第三是区域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区立法的条例,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结合。另外就是传承的问题,怎么能够形成一种比较有效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还有经费问题,经费不落实等于白搭。还有部际的平衡,借助这个法,有关部委在实施过程中要统一在这个法的规定下更好地协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刘魁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仅仅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活动的话,现在大家就充分地认识到了它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对于提升文化自觉,自觉地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非常有意义。

我们对于这个法的理解还要进一步深入,今后的任务里面其中有一个要特别做的,就是要好好学习和努力地宣传这个法。比如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里面的六条,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里面不完全一样,其中关于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我们这里没有。我们列了一条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觉得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仔细研究了这个法之后,我们可能就要认识到,它是在我们整个社会建设,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总体当中的一个部分,而这样一个系统性的、总体性的看法贯穿在这个法里,我觉得要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我们整个社会运行的总体的机制结合起来看它的重要性,也许我们就能够正确地估价它的地位了。

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许多问题,在这些总的问题底下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这样一个大问题。这个法的出台和我们今后所有的工作,会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特色的、健康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有一些帮助。

乌丙安

辽宁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关于《非遗法》,我具体提三点意见,第一个问题是应该尽快建立起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协调配合机制,别等出了问题再讨论,现在就要着手把协调的机制弄明确了,到时候我们一旦有问题请求处理,请求相关部门来执行,这个时候我们的调研就不至于走弯路。第二个是实施细则不可滞后,只有有了实施细则,我们根据法律依法行政的时候,专家去基层宣传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就有依据了,就可以理直气壮了,我们要对这个法律负责。第三个就是要尽快组织专家讨论一下,前一个阶段八年来我们的工作中有哪些已经做了,基层也这么做了,现在看看跟法律条文有哪些还不符合,属于我们调整的一部分,这些问题现在就得调整。

田青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非遗法》的公布实际上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新的高度。我觉得这个法律公布之后,一方面要落实宣传,让大家知法懂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应该尽快地来研究一些细则,来保证这部法的实施,并且研究这个法谈到的一些东西,如何能够落实。我们现在有法可依了,如何杜绝有法不依甚至破坏法的情况。

细则还得认真制定。比如说非遗法第27条,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和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情况进行检查,未保护的应当及时纠正处理。怎么处理、怎么纠正,应当有细则,比如说警告、除名,这就要制定我们项目的退出机制,不能一劳永逸。假如细则中没有可处理的、可实施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大家都在谈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但要纠正这个问题,就无法执行。

《非遗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给予民众创作、民众所有、民众所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高度的评价和崇高的地位。

刘锡诚

中国文联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非遗法》出台最为重要的就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给予民众创作、民众所有、民众所传,而一向不登大雅之堂的、被文学艺术界的精英们所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一种高度的评价和崇高的地位,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

《非遗法》出台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这标志着我们从国家层面上,对一种文化理念的认同,有关国家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应该以这个文化理念为依据,提高认识,调整思路,加强宣传。

在加强保护工作的同时要加强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建立我们自己的学术体系,推动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非遗法》出台后我们马上就面临着很多问题,没有实施细则,这个法很难贯彻,地方某些单位提出来以后,就没有办法和统一的思想指导进一步前进。实施细则方面,我们保护名录有十个方面,但除了表演艺术这几类有共同性之外,其他几类都很特殊,必须尽快地制定实施细则。

王安葵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这部法律的公布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一种集体的共识,具有权威性。有了这个法以后,就可以更有力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传承、发展,不仅是过去时代的东西,而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在这一点上意义重大。

《非遗法》的公布给我们很大鼓舞,以前从事这个工作的很多同志都有这样一种心情,常常是抱着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的一种悲壮情怀,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保护得了保护不了,反正自己还是那样做了。但是这个法的公布使我们更加有了自信,可说是知其可为而为之。《非遗法》给我们增加了信心,要做好这个工作。

在实施细则中要有传承方面的内容,现在很强调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有些项目,特别是像传统戏剧、传统曲艺等等,还包括有些工艺、医药等,除了传承人外还有一个保护单位,对于保护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也应具体地规定下来。

祁庆富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近几年,我国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国已列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28个项目中,少数民族有lo个,急需保护的6个项目中,少数民族有3项,这说明在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极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确实有很多困难,现状是一富、二变、三缺。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面临两个变化,―个是现代化进程急速变化,第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生态环境急剧变化,而且还缺保护人才,缺保护经费,缺保护设施。在这种情况下,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迫切。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六条特别规定,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存工作,这一条写得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条款应该落实,国家民委文化司应该担负起落实这个条款的重要任务,文化部和其他各部委也应该为落实这个条款作出积极的努力。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第一,《非遗法》的出台恰逢其时。我们国家是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缔约国,我们确实有责任出台这个法,因为国际社会这些年来在法的理念的形成上面一直有调整,从核心的概念术语到具体的操作规程,到工作的重点都是有调整的。

我们这个法如果若干年前仓促出台了,可能现在又需要调整,因为我们对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有―个深化的过程,一个认识逐步到位的过程,―个把它与人类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与我们的存续感、我们的历史感、我们的民族特色联系起来的特性,对这些东西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深入的程度,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法已经出台了,我们在这个时候出台确确实实是恰逢其时,再晚就不好了。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传统文化也受到巨大的冲击,这个时候出台对于保护我们的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确实意义特别重大。

第二,《非遗法》的出台恰如其分。我们是一个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的大国,这么多民族、这么多文化遗产,一部法律如何详略得当、繁简适宜地表述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重要,这个法处理得相当好,既符合国情,在中国的国情语境中来考虑这个法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又符合联合国和人类社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基本理念。做到这样一个程度,一定会在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各民族广大群众、各个部门的专业工作者中都能受到广泛的欢迎,而且也会是今后指导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献。我们的历史会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个法会在今后让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社会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

《非遗法》对民族团结、经济持续发展、多元文化和共享、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都很重大。

郝苏民

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这个法的意义不仅是文化层面上的,同时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以及社会的整体发展而言,从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层面上来看,这个意义就大得多了。

文物保护工程意义篇9

 

近年来,为了有效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地纷飞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中国作为一个历史大国,更加应该突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保护,该工作关系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明交流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侧重从行政立法角度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行政法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优势,并总结行政法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不完善之处,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体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特征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那些以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存在的、能够满足社会和人们的认同感、并为社会文化创造提供灵感的各种物质、艺术、场所、实践、技能、工艺品等等,它的内容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各种口头传说和表达,主要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其次是各种形式的表现艺术和表演艺术;再次是形式各异的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等;此外还有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最后是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凝聚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体现出该国家或地区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特色,这是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本质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着纽带的作用,经过源源不断的过滤和升华,可以将整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凝聚在一起,保证民族生活的正常进行。其次是广泛的群众性,具体表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群众影响范围与影响力。通过漫长历史流传下来的特定民俗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可以超越地区和种族差异。再次是以口头或者其他方式体现的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有一些特定的形式,要想顺利在不断繁衍的后代中流传下去,必须最大限度的借助人的口头、动作或者其他方式来传播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变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致使它的内容和形式都不断的发生变化,因为,口语这种传播形式本身具有很大的变动性,而且语言和行为很难在传播的过程被原封不动的模仿和传递,同时流传内容和形式也会随着民族心理、地域观念、社会变化的不断变化而产生一些新变异。最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当地民俗的影响和渗透而具有独特的地区特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

 

(一)地方行政立法的保护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宁夏、江苏等省先后制定了保护民间美术与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这些法律规章率先开启了地方行政立法的先河。1997年,国务院又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云南、贵州、福建、广西等省在国务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适合自己本省的省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些地方性民族民间传统保护文化的出台,有效的保护了各地各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借鉴经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现状有待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庞大,需要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与数量众多,因此,需要首先充分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并将文化部门、文物部门等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建立完善、有效的非物质文化管理体系;建议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构,避免多方管理、责任推诿的现象的发生;制定高效、合理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规定保护条例的总则、认定与传承、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具体内容。

 

(二)中央行政立法的保护现状

 

中央行政立法保护的现状是在地方性立法保障的基础上,在总结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经验而出台的高级立法。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工作目标和指导方针,并给予了详细的保护建议。《意见》指出应该建立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其次,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文化部牵头,实行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建设部、旅游局、宗教局、文物局等联合参与的保护联席会议制;再次,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意见;最后,实行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推动国家国务院及其各部委乃至各省市的专家联手的行政立法的序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与知识产权的客体并不完全对应。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艺术等知识文化领域形态中所创造的出的精神产品,它可以分为创造性成果、经营性标记、经营性成果三个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各类传统工艺、技能、语言、艺术等等,两者之间的主体并不完全对应,知识产权客体中的经营性标记和经营性资信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不能仅靠知识产权法来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行政法的特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涉及公、私两方面的利益,因此,首先应该确立国家范围内的公法的权威性,由国家来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的历史文物,这需要着重发挥行政法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的高效、及时、主动的优势;另一方面,确保缔约国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政策,建立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采取合适、恰当的法律、行政、财政等措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体系的建议

 

1.要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申报、确认和普查制度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完整过程中,要切实实行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申报确认制,对有申报资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逐级进行申报。同时还要注意有优先申报的问题,对具有共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坚持优先申报的原则,“端午节”申遗事件就给我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抓住申遗的最佳时机,切不可被动。

 

2.加强行政立法保护,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

 

目前中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法律不够完善,能够起保护作用的法律具体包括《文物保护法》、《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地方性的文物保护法规等,为此,应当建立专门的行政法,借助行政法来调整和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鼓励行政机关积极进行创制性行政立法,建立相对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个引入听证制度

 

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听证制度的实行可以广泛征集和了解民意,可以帮助行政人员全面了解真实情况,以减少人力和物力投入,达到节约资源、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现行的听证制度主要包括处罚听证价格听证、立法听证、环境听证、许可听证等等。

 

4.实行行政奖励制度,鼓励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可以实行行政奖励制度,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个人和团体的积极性。为此,首先要在法律上对授奖主体进行必要的规范,明确各级授奖主体的权限和职责;其次,明确规定奖励的范围和条件,使得奖励范围和条件明确化,应该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再次,明确规定奖励的等级和标准,利用多种激励方式,发挥激励的整体效应。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远非物质财富可以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上述本文的探讨,笔者主要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期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逐步完善,建立完善的行政立法保障体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文物保护工程意义篇10

2006年2月13日,本刊就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遗产日”宣传教育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建筑创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相应的发展。“文化遗产日”的确定使得这项工作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请您介绍有关设立”文化遗产曰”的来历和意义。

单霁翔:“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后,在征得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才最后确定的。在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倡议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在近两年的政协提案中,”文化遗产日“的呼吁日益强烈。还在2005年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我曾提交过《关于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当时有40名政协委员在这一提案上签名表示支持。2005年7月。一些文博专家就设立“文化遗产日”的事专门致信国家领导人,引起了高度重视.并给予重要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研究并提出意见。这次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决定设立“文化遗产日”,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

“文化遗产曰”的设立凸显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近几年,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在逐步增加,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也有很大提高,但是破坏。损毁文化遗产的现象仍然屡有发生,少数地方的领导干部不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客观规律办事,公众关注。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设立国家的“文化遗产日”,对于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引导民众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我国建立国家保护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遗产曰”的活动将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此期间,各级政府和组织可以举办相关的公益活动。比如,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行为予以表彰,公布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的重大事件。公布依法核定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名单等。各相关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举办学术研讨会、交流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面向广大青少年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同时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公众接近文化遗产,介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建筑创作》:近些年,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得到了更多关注。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请问当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单霁翔:这要从文化生态。政策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来分析。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譬如城镇化带来的基本建设热潮、经济发展带来的旅游热等使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从政策环境看,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虽然有很大增加,但与当今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仍不相对应。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备、完善,法律所确立的各项具体制度依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

就文化遗产保护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言,观念滞后。基础工作薄弱、体制障碍、人才匮乏等问题仍然束缚着事业的发展。不少从业人员知识结构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不能适应当今的经济社会环境;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管理体制也有很多不能适应现今形势。可以说,我们的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还有距离,与文物事业改革和创新的要求还有距离,与文物工作更好地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要求还有距离。

《建筑创作》: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始实施的头一年,而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务院《通知》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单霁翔:我认为这种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在认识上,《通知》引导我们从全局上把握当前的工作形势,再次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并对未来10年的总体目标做了一个大致规划。《通知》提出,到2010年,我国要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要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另一个目标就是要使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坌社会的自觉行动。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有步骤,有计划,逐步推进的过程。

在实践层面上,《通知》明确指出今后将着力解决的几大突出问题,比如搞好文物调查研究、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实施,抓好重点文物维修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提高馆藏文物保护和展示水平,清理整顿文物流通市场等,而且对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涉及的内容很全面、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譬如,在制度建设方面,《通知》要求建立历史文化名城重大建设项目公示制度、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文化遗产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在政策制定方面,《通知》提出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在机构建设上,《通知》要求成立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构。《通知》还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权责,譬如要求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检查落实。

《建筑创作》:众所周知,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既是相辅相成,又是一对矛盾,您如何看待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对文物保护的工作的顺利进行。

单霁翔: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我提出了15项议案,其中就涉及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问题。我认为.应协调处理好工程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建立健全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制度。

2o世纪8o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建设活动高潮迭起,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由于目前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制度不够完善,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法制观念不强。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忽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没有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物部门很难参与到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过程。只能被动地配合工程开展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在各地的大型工程建设中,由于文物部门的合理意见未被及时采纳,致使一些重要文化遗址在工程实施中遭到破坏。

为协调处理好工程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我建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根据《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尽快建立健全涉及文物保护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制度。将文物保护影响评估纳入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之中。凡涉及文物保护事项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在项目立项前征求文物部门的意见。工程项目计划实施前。必须给文物部门预留合理的工作时间,开展必要的考古勘探、发掘并落实文物保护措施。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真正纳入并参与到城乡建设工程的全过程。达到文化遗产保护和工程建设”双赢”的局面。

(执笔,金磊李沉文章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