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介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28

传统工艺介绍篇1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统传承;媒介融合;黄酒技艺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40-0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热点与前沿课题。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其对内对外传播过程中,在口头传承、实物展示、亲身实践和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之外,由于新的传播技术与媒介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了媒介互相融合、互相协同的传播效应。为此,本文将选取典型案例来深入探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传统传承与媒介融合的理论问题。

一、黄酒技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活体媒介,中国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浙江省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省的项目数量位居榜首。近年来,浙江省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也走在前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酒文化无疑具有较高的世界公共认可度,而产自中国的黄酒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之一,它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在黄酒当中,以绍兴产的黄酒最为悠久有名,不仅具有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完整精湛的工艺,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续的技艺传承。其中,“绍兴黄酒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花雕制作工艺”则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前者系黄酒本身的酿造技艺,而后者主要表现在黄酒外包装上的绘画雕刻设计等工艺,这表明绍兴黄酒不仅有内涵之质,也有外在之美,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传统传承:非遗文化传播中的日常形态与媒介影响

在国内外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绍兴黄酒文化得以传承传播,其实与其嵌套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方式息息相关,也与传统媒介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绍兴黄酒技艺能够得以保护、流传和不断优化改进,不仅由于它的产品本身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还与黄酒传统的广泛的传播方式有着深切的联系。与黄酒技艺有关的宣传、普及融合了各种传播媒介,形成隐性传播与显性宣传互相作用的传播模式,使得黄酒为中国百姓所熟知,黄酒文化、黄酒技艺也借此得以传承传播。经过考察分析,其传播主要有以下重要方式。

(一)借助传统酒俗与日常生活消费进行传播。绍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城市,它的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酒俗正是这种地方特色的重要内容。在绍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与酒发生联系,寄托着当地百姓的美好愿望。例如,剃头酒的传统习俗。当孩子满月时,要剃头,要在家中祀神祭祖,摆酒宴请,还要向邻里亲友分送染成红色的“红鸡蛋”等。在拜过天地祖宗之后,就有理发师用一盅酒代水,给婴孩润发,然后剃“瓦片头”。接着就是亲友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坐在一起同喝“剃头酒”。与此类似的,还有所谓的“得周酒”,即孩子长到一周岁,同样得办酒席,以款待亲朋好友。还有寿酒、白事酒、忌日酒等等。在绍兴酒俗当中,最为著名的是“女儿酒”,又名“花雕酒”。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一般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形成风俗。到后来,生男孩子时,也照样酿酒埋酒,盼儿子中状元时庆贺饮用,又叫“状元红”。可见,在绍兴,酒俗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黄酒成为当地人的日常消费品,其传播的主要方式为人际传播、口碑传播和群体传播。

(二)借助言传身教的知识传承与亲身实践。“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主要是借助师傅带徒弟式的言传身教进行知识传承。根据2010年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专访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省级传承人潘兴祥的解说介绍,尽管目前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但是在酿制过程中,还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把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即所谓的“开耙”,他反复演示和操作,初看起来很轻松,但是经由潘师傅现场讲解起来,开耙里面的手法技巧特别细腻,不仅有操作工具上的若干注意要点,还有手感温度、抓握起来的粘度等,都需要师傅的准确把握,一个酒厂里面,往往仅有少数人能完全把控其中的要诀。另据2011年12月9日《绍兴县报》头版报道,当年87岁高龄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被誉为中国“黄酒博士”的王阿牛在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的酿酒车间,为新酿手工黄酒开耙,并向酿酒师傅们传授开耙技艺。这说明传统的手把手传授,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传统价值。学徒要掌握其中的技巧,不能脱离长期的亲身实践和持续的熏陶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隐秘的传播方式,还是心口相传和体验学习过程。当然,现代的传播媒介已经可以将影像完整记录下来,但可记录的形态并不一定都可复制、可实用,内在的精髓难以仅仅借助媒介传播而完全传承到下一代。

(三)借助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在新媒体和融合媒体出现之前,黄酒文化必然借助传统媒介进行传播,在当今,这种传统媒介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借助书籍对酒文化的传播。由于酒文化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得益于中国人对酒的热爱与讲究,各种与酒相关的书籍、书中与酒相关的桥段不胜枚举,黄酒文化得以在各类书籍中散发魅力,而其背后的黄酒酿造技艺、花雕制作工艺也得到无形的传播。对酒文化的介绍比较有意趣的书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夏晓虹教授携杨早博士编选的《酒人酒事》[1],书中有多篇涉及黄酒文化的记录,多为文人轶事,具有故事性,容易引发二级传播,从而形成较好的口碑效应和文化影响,同时此类作品适于对黄酒品牌进行二次传播和文化形象塑造。

此外,对于黄酒文化传播起到重要影响的是报刊,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报刊的文字图片传播具有便于阅读检索和便于携带投送等特点,是酒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载体。例如,《钱江晚报》《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华夏酒报》等报纸长期以来持续关注绍兴黄酒文化的各类活动,关于绍兴黄酒本身的介绍有文章《持蟹饮酒,绍兴黄酒是绝配》等;关于黄酒文化活动介绍方面则涵盖黄酒节开幕、黄酒博物馆开放等;关于黄酒产销方面则有《绍兴黄酒恋上“创新营销”》等。除此之外,这些传统媒体还致力于保护黄酒品牌,澄清舆论,在黄酒酿造用水遭受公众质疑时,《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发文《绍兴黄酒可放心饮用》以抚人心。再如,一些黄酒生产企业也办有自己的企业报刊,具有传播黄酒文化和提升黄酒制作技艺的潜移默化作用,以及重要的文献文档价值。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古越龙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家黄酒生产经营企业,该公司定期出版酒品文化期刊,周期为一个月,发放方式为在固定的高消费酒店进行免费发放;该公司还出版《古越龙山报》和《古越龙山》电子杂志,该杂志的封面口号即“让世人了解黄酒,让黄酒走向世界”,这恰恰体现了一种传承传播黄酒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三、媒介融合:非遗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参与性及产业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过程中,当前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数字化的新媒体传播手段,例如运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可以获取与传播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数据信息,运用影像技术、动漫艺术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细节和工艺过程等,可以给人以惟妙惟肖、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研究者在借鉴国内外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产业化、数字化、规范化、传承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出科学、可行性较强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与发展模式”[2],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的媒介融合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媒介融合,其实它作为新闻传播学和媒介研究的一个学术术语,主要是指“在数字技术推动下,不同媒介生产者、内容、渠道、接受终端之间,传统边界日渐模糊、趋于融合的轨迹日益清晰的现象和过程。”[3](p5)媒介融合的主要类型包括:“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4](p5-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过程当中,由于越来越多地采纳新技术,事实上也呈现出媒介融合传播的趋势,为了便于讨论,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互相关联的三个层面。

(一)数字化与影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基础。数字化,实际上将各种信息资料都变成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在计算机中进行制作交换的基础信息,不论是文字、图片、符号还是影像、音响、音乐、动漫等都可以混合在一起。这其实也是媒介内容融合的一个基础。数字化传播技术意味着传受双方可以清晰地传递各类精准信息,在内容平台上达到了某种融合共通。对于黄酒技艺方面的信息,数字化记录可以做到将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各种动作、形象、语言及姿态等都保留下来,还可以通过动漫化,形成更易于理解的知识点,让人们易学易记,获得直观印象。

对于黄酒文化的各种仪式和相关酿制活动,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影像化的方式,加以记录保护,或者制作成纪录片,拍摄成电视剧、电影引起大众的关注、了解、喜爱乃至吸引后继者的努力学习传承。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就有拍摄到黄酒酿制技艺在食物转化过程中的情形,其中解说辞写道:“立冬的清晨,绍兴的天空开始下起小雨,这对酿酒师傅们来说是个好征兆。酵母菌喜欢江南冬季,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每一年的仪式都是酿酒师们对自然表达的一种尊重。绍兴的黄酒冬酿即将开始。”这里面就有种文字之美与影像之美的内在融合。此外,还有浙江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千年陈酒》,著名编导刘郎在片中根据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流程,精心设置一条明晰的主线:原料糯米经过筛选、浸米、蒸饭、摊冷、落作(加麦曲、淋饭、鉴湖水)、主发酵、开耙、灌坛后发酵、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坛陈酿(3年以上),即为成品酒;同时他又将绍兴黄酒文化作为一条副线,依次展开叙述绍兴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有酒祭的大禹,有用酒激励军士的越王,有兰亭的“曲水流觞”,有沈园的借酒浇愁,还有当地酒俗、绍剧风韵,以及鲁迅、秋瑾、徐锡麟等人的典故。这也是在内容层面的传播融合,即将工艺技艺与历史文化的贯穿融合。

(二)参与性与仪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动力。参与性是指在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要让广大的受众、消费者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在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UGC(UserGenerated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就体现了广大网民的参与性,这种自主自在的表达,所创造出来的内容,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融合传播创造价值。第一,用户可以将其参与(包括饮酒、自酿酒、学习体验酿酒技艺、学习体验花雕工艺)的内在体验进行充分的表达,这样,就能有助于文化的理解与文化的传承传播,让更多的人获取切身感受;第二,可以允许更多的人对具有某种隐秘性和神秘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大开放度的接触,或者有更大的展示空间得以亲自体验。例如,在中国黄酒博物馆中,据笔者访谈,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经在博物馆中展示绍兴花雕制作工艺过程,游客可以近距离亲身感触到工人在绘制雕刻的细节,看到灰坛、沥粉、油泥堆塑、彩绘装饰等工艺环节。同时,黄酒博物馆还将增加具有吸纳游客体验参与的传统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生产作坊,游客可以在其中感受到酒香扑鼻,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生产过程;第三,营造仪式化的传播空间,形成更为鲜活生动的传播场域,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感。例如,2015年11月8日立冬之际,15家绍兴黄酒企业代表举行盛大仪式共庆冬酿,按传统之仪恭请酒神,诵读祭文,上香祭拜,其辞曰:“……稽山青青,朝晖夕映,三十六源,万壑归流。良心酿酒,神灵昭鉴,团结携手,黄土变金……”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内容的生产与消费也产生了互通融合,隆重抽象的文化仪式与盛大集聚的户外场景在更高层面和更大空间形成了文化意义的融合升华。

(三)产业化与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当然,最为重要的且能将技术技艺完全落到实处的是产业化,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当作一项可以赢利、可以创造新价值的产业活动,将其纳入到健康有序的经济轨道当中,使其通过商业化运作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电视剧《女儿红》2015年9月在绍兴开机拍摄,希望或许能带来如同韩剧带动韩国饮食文化流行的溢出效应,带动酒文化和黄酒饮品在世界的流行。目前,最为火热的“互联网+”概念也将助力黄酒文化产业化。例如,可以通过“众筹”和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获得民间资本的青睐,从而投入到更多有益的可操作性项目当中。浙江省政府在2015年初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战略规划,“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第一批37个小镇名单已于6月,其中就有“越城黄酒小镇”,即绍兴东浦镇。这将为黄酒文化产业化带来新的契机,不仅包括黄酒酒业本身的发展,还有以黄酒文化为引领的旅游、休闲、养生、健康、创意、设计等多方位的协同发展创新,这就可能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绿色、生态、共享、融合的文化传播与社会创新。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黄酒技艺的传承传播案例研究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的深刻辩证关系,即一方面传统文化礼俗、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和传统媒介传播依然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影像化、动漫化等新技术又不断渗透到非遗文化传播过程当中,在内容生产、渠道建设和终端呈现中形成不断的媒介融合趋势,并且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承传播形态,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从而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中创造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黄酒文化和黄酒技艺的传承保护,一旦能够在浙江省政府引领的特色小镇或者创意文化小镇的建设中,得到落地开花,则有可能形成新的传播媒介空间形态和创意文化产业形态,这一点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无论如何,在非遗文化传播中,多种媒介的融合发展,传统传承与时代创新密切结合,必将开辟出越来越宽广的发展道路和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夏晓虹.酒人酒事[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2]郑燕飞,沈磊,李博,孙东芳.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模式――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例[J].现代商业,2014(36).

[3]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4]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廖卫民(1971-),男,浙江平阳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传播理论、新媒体、网络传播、文化产业等;

高晶,张泽茜,景歌,均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本科学生。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中的媒介融合及其传播影响: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例”(编号:2014R406065);

传统工艺介绍篇2

Keywords:Yunnanprovince;traditionalhandicrafts;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archives;nationalminority

2011年,我??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35条提出,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1]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指出,“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统工艺企业,建设传统工艺展示、传习场所和公共服务平台,举办传统工艺的宣传、培训、研讨和交流合作等”。[2]自2005年以来,云南省启动非遗建档保护工作,形成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如何对这一重要档案发掘利用,学界进行过相关研究,如黄经庭《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3]、刘青《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播研究》[4]等,但未涉及非遗档案的发掘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可对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珍贵价值,做好其非遗档案的发掘利用工作提供启示。

1发掘意义

1.1有利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以手工劳动创造的制作工艺[5]。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从业人员减少和断代传承问题严重等方面。“由于学艺艰辛、收入不稳定等原因,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传统手工艺。”[6]为保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云南省依托非遗保护名录的申报建设,积极开展建档工作。从传承视角看,建档只是基础性工作,开发利用档案并最终让非遗生存延续下去才是最终目标[7]。具体而言,发掘利用对其保护意义表现为:一是实现传播性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的开发,可以“把手工艺的观念、思想推向社会”。[8]同时,还“可拓宽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其传承发展”。[9]二是实现活态性传承。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可在“不违背手工生产内在规律前提下,将传统手工艺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体系,在参与生产实践过程中得以保护和延续”,[10]实现其活态性传承发展。

1.2有利于推进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极其丰富,制作成果主要有漆器、木器、金银器、玻璃器、玉器、陶器、瓷器、服装、刺绣、染织、皮革和剪纸等。其非遗档案记录了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法、生产经验,以及产品形式,发掘利用不仅可展现其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审美思想、艺术观念,同时还可研发创新特色品牌,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在发掘利用实践方面,如200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后,西双版纳州文化馆同时在玉南罕、玉问、玉拉三家建立了三个传习户,以传承人玉南恩为核心,依托传承人非遗档案,对曼飞龙艺人进行培训,研发创新陶艺产品。近年来,所生产的陶罐已由原来20元卖到70元,并形成产业化规模生产,收入由原来的2000~3000元/(人?年)变为1万~2万元/(人?年)[11]。又如云南省个旧斑锡产品依据其非遗档案进行研发创新,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今已拥有工艺品300多种,先后在昆明、北京、青岛、浙江等地建立了7个销售点。2010年,斑锡的产值从原来的100多万增长到了500万以上,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12]。

2存在问题

为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云南省各民族地区依托其非遗档案,开展发掘利用工作。如德宏州文化馆利用非遗档案开展第一批至第四批部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非遗档案展览,展示了部级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省级景颇族织锦技艺等保护项目,以及省级葫芦丝制作技艺传承人杜德光等非遗档案。200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省文化厅编撰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收录了230位传承人,其中对诸多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的自然情况、成长经历、生产工艺、特色作品,以及荣誉称号等进行详细介绍[13]。2011年,大理州拍摄的《剑川木雕――匠心独运》,对这一民族品牌进行宣传。总体而言,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发掘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以下滞后问题:

2.1资源建设不完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建档局限性问题。从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建档情况看,主要依托保护名录进行建档。就建档范围而言,云南省现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有10000多项,而入选各级非遗保护名录并进行建档的只是其中的部分项目。如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89项,云南省5项;第二批共518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97项,云南省5项;第三批共191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26项,云南省1项;第四批共153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29项,云南省1项。而省级、州(市)级和县(市、区)级保护名录建档也存在着数量限制问题,其资源建设局限性问题十分突出。二是资源分散性问题。关于非遗建档主体,2005年《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8条规定:“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a代表作项目的申请。”[14]在此体制下,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艺术研究所、寺庙、民间个人等都可进行申报建档[15],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保管的分散性,极不利于这一档案文献的整体性发掘利用。

2.2利用方式陈旧性问题。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利用工作看,普遍存在方式陈旧性问题。以普洱市为例,迄今为止,普洱市共有各级非遗保护名录597项,其中,部级有5项,省级有43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09人,其中部级有3人,省级有54人。目前,普洱市文化局已设置专门档案室,对国家和省级等重要非遗进行建档保护。从利用方式看,首先是提供非遗档案查询利用。调研情况显示,除部分宣传报道和编研需要查询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外,公众查阅利用较少。其次是实物展览,2012年,市文化馆设立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对省级非遗名录拉祜族葫芦笙、傣族传统制陶技艺等进行展示。再次是编研出版。201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普洱市编写的《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汇编共刊载400余项普洱市非遗项目,对其中36项传统手工艺进行详细介绍。普洱市的非遗利用情况在云南省各州县具有普遍性[16]。除上述方式外,其发掘利用方式还有影视传播、网站平台展示等。如2015年,云南卫视录制播出的《手工云南》;以及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对部级、省级传统手工艺保护名录和传承人的展示介绍等。总体而言,其发掘利用工作存在着宣传、展示多,传承活动相对少的问题,这极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活态性传承,以及特色产业的发展。

2.3数字化建设滞后问题。主要问题有:其一,已开展基础性建设,但数据库建设滞后。如普洱市文化馆对非遗传承人建立了专门档案,建档材料包括:证明书、授权书、推荐表,传承人调查报告、专题片光碟、电子文档和图片光碟,以及代表人命名文件等。从建档材料看,开始重视申报电子文件的建档,但尚未开展专题数据库建设[17]。2017年,作为部级非遗保护项目的白族扎染技术完成了数字化采集工作,对其进行数字化归档,但也存在着专题数据库建设问题。其二,宣传介绍性利用多,系统性专业性展示少。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建设为例,该网站设计了首页、组织机构、新闻公告、政策法规、保护名录、传承人、信息公开、申报指南、学术视野等栏目。其中,保护名录包括第1批至第5批部级、省级保护名录;传承人包括第1批至第5批部级、省级传承人的简要介绍。如第1批部级传承人,傣族剪纸传承艺人思华章的介绍共一个幅面,包括图片和文字两个部分,其中,图片包括作者像,以及两幅剪纸和一幅作品图片;文字则简要介绍了思华章性别、籍贯等自然情况,简要成长经历,主要剪纸成就,成果参加的各种展示,以及获得的荣誉称号等[18],介绍简要,不能满足其手工艺传承发展的现实需求。

3发掘路径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掘利用首先要做好宏观保障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发展的精神,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的发掘利用工作。二是鉴于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建档主体的多元性,建议由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牵头,成立由非遗保护中心、文化局、档案局、文物局等部门参加的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协调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发掘利用工作。三是加大经费支持与人才建设力度,以保障其发掘利用工作的长期开展。如2010年起,云南每年从省级财政专项安排2000万元,用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工作。此外,云南省文化厅还举办多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培养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保护与开发人才。具体发掘利用路径如下:

3.1完善资源建设工作。其一,拓展建档范围。为打破非遗名录建档的限制性,建议依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19],整合协调非遗保护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分工合作,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以及濒危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进行建档保护。其二,加强资源共建。一是构建资源共建体系。也就是依托各级非遗保护中心或档案馆,通过整合协调机制建设、目录体系构建等方式,将各单位或个人保存的非遗档案纳入其资源建设范围,最终建成省级、州(市)级和县(市、区)级四级资源体系。这一资源体系的建设首先可以了解全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档案分布情况;其次,便于档案部门对各单位建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最后,可依据其资源分布情况,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资源开发进行协调规划,共同做好其发掘利用工作。二是开展数据库建设工作。建议各保管单位利用申报建档电子文件,开展本单位非遗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依托当地档案馆或非遗保护中心,进行数据库资源汇总,构建地区数据库,最终完成全省非遗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以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档案的数字化开发提供数据库资源基础。

3.2创新发掘利用工作。

3.2.1重视宣传教育,强化形象性发掘利用。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实践性的特点,建议对其进行形象性开发利用:其一,实物展览。也就是依托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或博物馆等保管机构,设置主题展厅,集中展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生产场所、用具,以及特色产品等,以起到展示宣传的效果。其二,影视传播。如2011年,剑川木雕被列入第三批部级非遗保护名录,为宣传这一民族品牌,当地政府拍摄纪录片《剑川木雕――匠心独运》,讲述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展示木雕工匠精湛技艺,介绍精美木雕作品,在传播宣传这一特色民族工艺品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云南卫视拍摄《手工云南》,分10集集中展示云南少数民族雕刻、编结、印染、刺绣、髹饰、金工等手工技艺。该片开播仅三天就创下了网络点击量逾60万的纪录[20]。其三,网站展示。网站展示有两种类型:一是静态展示,即按照特定专题,以文字、图片等方式,介绍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史、类型构成以及现实发掘价值等。二是动态展示,以专题片播放或特色数据库开放的方式,以文字、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全面展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生产场所、制作方法、工艺精品等,这对形象了解其制作工艺,更好地宣传、培育和传承这一民族传统手工艺有现实意义。

3.2.2注重传承发展,实施活态性发掘利用。活态性传承首要问题是传承,其核心是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不破坏非遗核心内容的原则下对其进行现代化开发[21]。活态性传承有两个重要元素:一是传承;二是创新。鉴于此,可从两方面开展活态性利用工作:其一,开展传承活动。云南现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方式主要有家庭传承、拜师学艺式传承、课堂教育传承、民间技艺培训传承等,这些传承方式都涉及其非遗档案的利用问题。为此,建议加强对传承人建档的指导,建立健全传承人非遗档案,以便于传承人在家庭传承、拜师学艺式传承等活动中,利用文字、声像等非遗档案进行传承。同时,还可利用传承人或各单位保存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编制专业教材、课件等,开展课堂教育、民间技艺培训等活动,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其二,推进创新发展。传统工艺只有主动融入实际生活,生产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产品,才能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得到活态传承和保护[22]。为此,建议利用其非遗档案,研发特色产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生产制作模式,进行品牌性创新发展。如建水紫陶利用非遗档案,研发创新特色产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及水平与宜兴紫砂陶、钦州坭兴陶、荣昌陶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陶,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23],在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这一民族特色工艺的活态性传承保护。

传统工艺介绍篇3

去年我去贵州,亲眼见到了苗族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蜡染。(蜡染是民间工艺类的传统文化。)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就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染好之后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介绍蜡染是什么,有何特点。此为概述,让读者先对蜡染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我记得去贵州的时候,苗族老乡还给我讲了一个传说:(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蜡染的来由。传说故事总是比较能吸引读者的。)有个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可是一件一件地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的鲜花久久发愣。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她也浑然不知,最后,蜜蜂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在这个故事中,蜂蜡是一个重要角色。)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当然,这是故事传说中蜡染的来由。蜡染是不是这样发明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总比事实更生动,更令人感兴趣,让我们记住了蜡染是蜂蜡沾在布料上然后在颜料中浸染产生的效果。蜡染的制作方法,也在这故事中得以体现。)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瑶族等兄弟民族中间流传开来了。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一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产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另一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主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蜡染的种类。这里如果对各种蜡染不同的特色加以介绍会更好。如果再以参观的方式,具体介绍一下蜡染的制作过程那就更好了。)

蜡染——这种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历史悠久,又独具魅力。希望你有机会也去贵州欣赏一下!

传统工艺介绍篇4

一、利用名家成才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美术欣赏课中,结合欣赏革命历史名画,适当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他们为追回国宝而不惜重金甚至倾囊借债的爱国行为,不为高官厚禄而移其志的民族精神,扎根生活、反映工农火热斗争的革命热情以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在有关美术欣赏课中,可供选择、介绍的艺术家主要有: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丰子恺、华君武、王式廓、董希文、罗中立、关山月、傅抱石、叶浅予等。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渗透德育内容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召开故事会、举行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内容,同时要注意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力求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性。

二、利用优秀的中外历史名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优秀的中外历史名作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欣赏过程,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可以使学生受到很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唤起学生浓厚的爱国热情,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可供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国历史名作主要有: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王式廓的《血衣》,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周思聪的《人民与总理》,刘开渠的《胜利渡长江》,滑田友的《》等。外国历史名作主要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德拉克拉瓦的《自由领导着人民》等。为使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除了向学生讲述外,还可以通过图片展览、幻灯、录像和演讲会等活动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文物史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物史迹,其中无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中国的优秀传统艺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力,介绍或参观这些文物史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文物史迹主要包括:万里长城、敦煌壁画、龙门石窟、兵马俑、十三陵、故宫博物馆及园林艺术等。介绍文物史迹应该以史迹中的艺术成就和在世界上的声誉与地位为中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辅以挂图、幻灯、录相、图书资料等手段,概要地介绍产生的年代与世界名家对我国传统艺术的高度评价等。我国的美术不但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每一个发展历程都闪耀着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光辉,而且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青睐,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评价。结合美术课教学介绍我国美术发展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产生学好美术的强烈动机,树立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理想。

四、欣赏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欣赏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主要是通过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中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中国历代以来各种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如彩陶、青铜器、石雕、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等。这些教材中,又有大量的内容蕴含着爱国思想情感因素,可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在教学中,应首先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作品有关的爱国主义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领会东方文化的骄傲――我国历代美术作品自信、豪迈、博大、精深的艺术所孕育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通过教学,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美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同时,欣赏教学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结合挂图和课本图片及平时收集的史料典故进行分析讨论,可以运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展示并作简要讲解,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画展等,使欣赏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教学方式始终落实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之上。

五、技法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技法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临摹写生与创作等课业实践,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

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进而来临摹塑造形象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传统民族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以此来激发其爱国之情。

中学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创作等课业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学生被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所折服,他们的艺术感受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而激发出对传统民族美术热爱的浓厚感情和极大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既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又能兴趣盎然地投入临摹与写生。

传统工艺介绍篇5

“我们的‘祥云神虎’民族风健康休闲运动鞋使用的是纯天然原料,同时结合祥云文化和中国虎文化的吉祥图案进行艺术设计,兼具传统与现代之美,不仅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而且非常环保。”据荔波宏贵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珍平介绍,“祥云神虎”牌运动鞋的开发,至少保存了夏布、蜡染等五项非遗技艺。但“祥云神虎”牌运动鞋目前只是作为展示品,用以上市前的宣传和市场调查,并不出售,这让不少参观者表示遗憾。

利用会展作为平台,深度展现“文化创意+”的新理念,来自贵州省内的116家企业不遗余力地集中推广和展销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和企业文创产品,众彩纷呈,竞相争妍。

“这次文博会的主题之一就是突出多彩贵州,但‘彩’字要怎样体现才能落地,我觉得草木染就是很好的注脚。”在文创体验馆“旋子创艺”展位里,负责人高旋耐心地向记者介绍公司的草木染系列产品:服饰、女红、体验包、围巾、领带……各种产品花色靓丽,琳琅满目。

“草木染是自然染色,基本上没有什么污染,并且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高旋介绍,草木染不仅可以延伸到蜡染、刺绣甚至现代服饰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而且对草木染产品的开发设计,还能让人们回归传统,传承和提升民族文化技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对原生态地区进行合理开发与保护成为了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对此,贵州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文创与城镇化的结合做出了探索。走进临展综合馆文创与城镇化版块万峰谷自然艺术体验中心,但见柴禾枯叶旁,棋枰陈列,吊椅悬挂,加上由艺术家马兴文设计的舞动的水滴、香格里拉艺术沙发、水字立体书法等艺术作品,一股古色古香的气息令人沉醉。

据工作人员介绍,万峰谷自然艺术体验中心由“水、地、天、仁”四大主题构成,“水”“地”“天”代表大自然与生命的源头,“仁”包含了世间万物之间的友善与情感,既体现了老庄思想“敬・自然”的精髓,也与万峰谷“回到人类幼年”的心灵原乡理念契合。

传统工艺介绍篇6

大学社团元旦活动策划书一

一、活动主题:彰显青春魅力尽展社团风采

二、活动目的:

为了喜迎元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好地向广大师生展示社团魅力风采,扩大各个社团的影响力,促进我院社团朝向更蓬勃、更缤纷、更光明的方向发展。

三、举办单位:

主办:共青团河南工程学院委员会

承办:院社团联合会

协办:全院各个社团

四、参与团体或人员:全院社团及各系师生均可参加。

五、晚会时间:12月28日(暂定)

六、活动地点: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

七、晚会前期宣传:由院广播站进行为期1——2周的宣传,并由宣传部进行出板宣传,活动当天发入场券对外进行扩大宣传力度。

八、晚会流程:

1.晚会入场过程中,播放轻音乐及播放社联及社团的宣传片(ppt)

2.开场舞

3.由晚会主持人宣布本次晚会开始

4.主持人介绍本次晚会到场的嘉宾及到场的社团和其负责人

5.主持人请团委老师等致开幕词。

6.文艺汇演正式开演。主持人按预先介绍的节目单向观众报节目,在报节目之前,主持人先介绍表演该节目的社团的概况,语言应精炼(该介绍内容由各社团提供,社联办公室统一编排)各社团观众应成方阵在会场就座,当主持人介绍该社团时起立向全场观众致意,以便观众更好地了解认识该社团,以宣传社团文化并在中间适当穿插互动环节,送出小礼品。

7.文艺汇演结束后,全体演员工作人员到舞台上共唱“难忘今宵”或其它歌曲,并拍照留念。

8.演员谢幕

9.由主持人宣布晚会圆满结束

九、人员安排:

<1>办公室:负责准备活动策划书和调度统筹本次晚会主要的指挥调度工作,分工安排等。

<2>外联宣传部:1、在本次活动中负责接待工作,并整体地统筹实行策划方案,应对本次晚会进行摄影,并上传至社联网站进行宣传。2、主要负责为本次活动拉赞助,募集到一定的资金,同时积极对个联谊,宣传社联,为本次晚会筹借必要的设备等。

<3>文化娱乐部、体育竞技部、社会公益部、理论科技部:主要负责节目的编排,演练工作,对节目的监督考核。以及晚会中节目的顺序。

<4>财务部:主要负责本次晚会活动经费的预算、物品采购、财务管理等工作.

<5>各部门配合办公室人员的,布置会场,维持会场秩序,清理会场等。

注:全体社联人员都应该配合办公室人员的整体安排,以大局为重。各部部长对各自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尽职尽责。

十:活动日程安排:

大学社团元旦活动策划书二

一、活动主题:彰显青春魅力尽展社团风采

二、活动目的:

为了喜迎元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好地向广大师生展示社团魅力风采,扩大各个社团的影响力,促进我院社团朝向更蓬勃、更缤纷、更光明的方向发展。

三、举办单位:

主办:共青团河南工程学院委员会

承办:院社团联合会

协办:全院各个社团

四、参与团体或人员:全院社团及各系师生均可参加。

五、晚会时间:12月28日(暂定)

六、活动地点: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

七、晚会前期宣传:由院广播站进行为期1——2周的宣传,并由宣传部进行出板宣传,活动当天发入场券对外进行扩大宣传力度。

八、晚会流程:

1.晚会入场过程中,播放轻音乐及播放社联及社团的宣传片(ppt)

2.开场舞

3.由晚会主持人宣布本次晚会开始

4.主持人介绍本次晚会到场的嘉宾及到场的社团和其负责人

5.主持人请团委老师等致开幕词。

6.文艺汇演正式开演。主持人按预先介绍的节目单向观众报节目,在报节目之前,主持人先介绍表演该节目的社团的概况,语言应精炼(该介绍内容由各社团提供,社联办公室统一编排)各社团观众应成方阵在会场就座,当主持人介绍该社团时起立向全场观众致意,以便观众更好地了解认识该社团,以宣传社团文化并在中间适当穿插互动环节,送出小礼品。

7.文艺汇演结束后,全体演员工作人员到舞台上共唱“难忘今宵”或其它歌曲,并拍照留念。

8.演员谢幕

9.由主持人宣布晚会圆满结束

九、人员安排:

<1>办公室:负责准备活动策划书和调度统筹本次晚会主要的指挥调度工作,分工安排等。

<2>外联宣传部:1、在本次活动中负责接待工作,并整体地统筹实行策划方案,应对本次晚会进行摄影,并上传至社联网站进行宣传。2、主要负责为本次活动拉赞助,募集到一定的资金,同时积极对个联谊,宣传社联,为本次晚会筹借必要的设备等。

<3>文化娱乐部、体育竞技部、社会公益部、理论科技部:主要负责节目的编排,演练工作,对节目的监督考核。以及晚会中节目的顺序。

<4>财务部:主要负责本次晚会活动经费的预算、物品采购、财务管理等工作.

<5>各部门配合办公室人员的,布置会场,维持会场秩序,清理会场等。

注:全体社联人员都应该配合办公室人员的整体安排,以大局为重。各部部长对各自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尽职尽责。

十:活动日程安排:

a前期各社团节目彩排、筛选、日程安排。总负责人:李梦沙田彦亮李中杰李亚云

a第一次彩排12月01日7:00—9:00教室6j101

b第二次彩排12月10日7:00—9:00活动中心

c第三次彩排12月18日2:00—4:00大礼堂(老师看)

注:期间排练:社联各部正、副负责人2个分别监督其各社团节目进程每晚学生活动中心2楼7:00——9:00

B前期宣传工作(包括邀请函的发放)岳李方王龙孙燕搏彭东亮

a:场外条幅宣传b:院广播站宣传c:板报宣传

d:青年嘹望报社和大学生通迅社宣传

C:晚会当日会场设计及舞台布置负责人:焦飞翔何营营闫玲

1后幕设计(略)2嘉宾席、各社团成员以及方块队形式就坐

3晚会开始前夕,放幻灯片,并有主持人作简要介绍各社团情况

4道具的安排及演员秩序

注:幕布设计应突出本次活动主题。以青春飞扬,欢庆元旦为主要基调。

D:晚会当晚人员具体调度:

a:负责接待各院校到会嘉宾、签到:办公室

b:会场秩序维护、气氛协调:体育竞技部(8人)

c:后台演员秩序维护、签到:闫玲(4人)

d:更衣室人员:李亚云班晓兰(2人)

e:泡泡机、冷烟火{2人}

f:烟雾机:(1人)

g:音响、话筒(2人)

h:灯光室(2人)

i:调音室(2人)

j:开闭幕机(1人)

k:道具组:魏晓伟杜婷婷(8人)

l:各部信息联络协调人员:岳李芳王建峰曹昕(3人)

m:开门守门:杜留杰(6人)

n:前二门检票:袁书平(4人)

o:摄影:岳李芳李丹丹(2人)

p:主持人:待定(1人)

e:晚会后会场卫生:社联全体人员

F:建议晚会表演当天中午:到校园东主干现场发票。

传统工艺介绍篇7

关键词:音乐版块教学现状音乐实践环节

“音乐鉴赏”课作为一门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校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审美观和艺术观。使他们抵御各种落后得、错误的、腐朽的美学思潮的影响和干扰。”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公共选修课程是对大学生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非常重视,李岚清同志提倡在全国500万大学生中普及艺术教育,教育部几次文件并进行督导检查,使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校大学生通过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和艺术实践,提高了艺术品位和审美鉴赏能力,扩大了知识面,深化了人文知识结构,培养了创新的意识。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同与重视。

鉴于此,我校于2007年起为在校大学生开设了艺术类选修课,并规定必须修满艺术类课程2个学分方可毕业。本课程自2007年以来已经连续开课近5年时间,授课效果较好。班级人数均在上限240人,由于受到人数及场地的限制,所以一直采取以班级授课,教师讲授,并结合音乐欣赏及分析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通过多年的选修课教学,笔者认识到《音乐鉴赏》这门选修课在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方式、指导方式、和具体工作内容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

《音乐鉴赏课》是自2007年9月以来一直开设的一门校级选修课,已经连续开设了6年,12个学期以上,因为目前这门课程只有笔者一人承担,在教学内容上本人也是在不断地总结和改进:2007年―2009年,《音乐鉴赏》课赏析内容只有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两个部分内容,在西方古典音乐赏析方面:《音乐鉴赏》课主要介绍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音乐,以赏析音乐为主,有对作品的介绍,没有对作曲家生平经历的详细介绍。中国传统音乐只介绍以中国音乐历史为内容的民间音乐部分。2010年―2013年,《音乐鉴赏课》赏析内容增加为流行音乐赏析、中国传统音乐赏析和西方古典音乐赏析三个部分。

(二)教学现状

1.从流行音乐入手,由流行音乐中的乐器介绍作为切入点进行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的赏析。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没有音乐基础,所以学生对讲授的乐曲创作专业知识不太感兴趣,如和声、曲式、作品分析等内容。经过笔者不断调整,为了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首先介绍流行音乐部分,即新世纪音乐,通过学生最为熟悉的流行音乐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将流行歌曲、新民歌等音乐作品与中国传统音乐鉴赏内容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使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了解到音乐背后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大大引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改革后的音乐鉴赏课程设计

(一)更改课程名称

笔者将在课程改革之后,将本课程的名称由《音乐鉴赏》更名为《音乐赏析与实践》,通过课堂上的音乐欣赏及学生的互动参与,普及学生的基本音乐知识,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调整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一直采取的是版块式赏析模式,以往赏析内容按顺序分为“西方古典音乐版块”、“中国民族音乐版块”和“流行音乐版块”三个部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流行音乐版块”,课程改革之后,笔者将各个版块的赏析顺序加以调整,将“流行音乐版块”放在第一部分,“西方古典音乐版块”变为第二部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赏析版块”变为第三部分。

1.中外流行音乐赏析与实践

在讲解这一板块内容之前首先讲解音乐是什么,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欣赏音乐。然后通过一个流行音乐专辑让学生来认识乐器,这一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介绍欣赏音乐的四大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和声;并讲述应该怎样欣赏音乐。介绍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感觉欣赏、知觉欣赏、理智欣赏。通过讲解做课堂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所处的欣赏阶段,为日后分层次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在介绍完如何欣赏音乐之后,进入学生们最喜爱的流行音乐部分的赏析,介绍当今中外最流行的乐队、歌手及音乐专辑。从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两个部分分别进行赏析:

流行音乐器乐作品赏析部分包括:雅尼、喜多郎、马克西姆、古典辣妹、久石让等的专辑介绍及赏析。流行音乐声乐作品赏析部分包括:恩雅、维塔斯、惠特尼休斯顿、艾薇儿、萨顶顶、张靓颖的经典歌曲介绍及赏析。

2.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赏析与实践

这一部分将以讲解和欣赏我国灿烂的少数民族音乐,从而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简要介绍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人口现状及地理分布,以及发展现状;介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分类(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重点介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重点掌握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这一类型。对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四种类型加深理解。明确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历史与现状,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3.西方经典音乐赏析与实践

将各个时期西方古典音乐与加入现代流行元素的古典音乐进行对比赏析。通过西方古典音乐版块的赏析让学生能正确的听辨出西方各个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突出特点。这部分主要以西方音乐史的时间为脉络,介绍西方各国著名作曲家的经典音乐作品。使学生简要了解西方音乐发展历史及西方各个时期音乐的含义,通过实例赏析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水平。

(三)加入音乐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选课学生人数较多,受到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往这门课程是在多媒体公共教室开设的,主要是以教师教授为主要授课方式。课程改革之后笔者会根据所赏析的不同版块的音乐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实践环节部分。例如流行音乐板块:让学生学唱中外流行歌曲,以及模仿流行音乐中丰富的节奏等。进行民歌习唱,或者根据不同的节拍学跳不同的舞步等实践内容。

(四)版块设计教学目标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方向,明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规程。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实践。

(一)构建针对性较强的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专业特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根据学科特点,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师生互动性,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美的同时,增加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方向,明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规程。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实践。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到有兴趣、有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其中。例如,通过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对比赏析让学生通过新民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又如,在音乐的节奏、节拍的学习方面,通过欣赏音乐,在课堂上根据音乐进行简单舞步学习来认识二拍子、三拍子等音乐节拍的区别。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笔者认识到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求。为此,一方面以审美为核心,以流行音乐为切入点,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的目的是进行高等学校音乐鉴赏课程改革的方向;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角色,突破教材的束缚,以学生为主体,从多学科的整合中进一步发挥音乐鉴赏课程的美育功能,也是一条音乐创新教育的新路。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燕山大学春季学期校级选修课教学改革项目。

参考文献:

[1]曾艳兰.浅谈音乐课中教与学的和谐[J].南方论刊,2002,(05).

[2]杨树海.浅谈音乐课教学中的教育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

[3]郑莉.普通学校音乐课教学过程刍议――关注过程,也就是关注音乐[J].中国音乐学,2003,(04).

[4]宋万芳.音乐课教学模式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0,(10).

传统工艺介绍篇8

一、利用我国著名画家的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美术欣赏课中,结合欣赏革命历史名画适当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他们为追回国宝而不惜重金倾囊借债的爱国行为,不为高官厚禄而移其志的民族精神,扎根生活、反映工农火热斗争的革命热情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在有关美术欣赏课中,可供选择、介绍的艺术家主要有:任伯年、高奇峰、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华君武、廖冰兄、丁聪、古元、王式廓、董希文、罗中立、周思聪、关山月、傅抱石、叶浅予等。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渗透德育内容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召开故事会,搞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内容,注意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力求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性。

二、利用优秀的中外历史名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优秀的中外历史名作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欣赏过程,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可以使学生受到很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唤起学生浓厚的爱国热情,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可供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国历史名作主要有:任伯年的《苏武牧羊》,徐悲鸿的《群马》、《田横五百士》、《新生命活跃起来》、《逆风》、《风雨鸡呜》,华君武的《磨好刀再杀》、《在反革命后台》,王式廓的《血衣》,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蒋家王朝的覆灭》,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周思聪的《人民与总理》,许荣初的《白求恩在中国》,古元的《人桥》、《人民的刘志丹》,刘开渠的《胜利渡长江》,滑田友的《》及大型泥塑《农奴愤》、《收租院》等。外国历史名作主要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德拉克拉瓦的《自由领导着人民》,伏蒂埃的《巴黎公社社员墙纪念碑》,波弗约干松的《共产党员受审》,夏达尔的《圆石块---无产者的武器》,珂勒惠支的《纺织工人的暴动》、《农民战争》,里维拉的《墨西哥的历史》,西盖罗斯的《新**》等。

为使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除了向学生讲述外,还可以通过图片展览、幻灯、录像和演讲会等活动来实现。

三、利用文物史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传统工艺介绍篇9

1体系完整,将美术对服装设计影响系统阐释,具有逻辑性

多数院校中,美术基础课以素描和色彩为主,素描课程的大量时间是在利用石膏像和静物来锻炼造型能力和空间感,即使有人体课程,也是以传统概念和手法描述人体的结构、体积感和空间感。这种传统美术基础课程不仅占用大量时间,还使得真正进入服装专业基础课程时,学生仍然很难将由石膏像和静物写生锻炼出来的造型能力和空间感运用在服装画上。素描课程上又要花费大量课时讲授人体结构、比例的内容,针对时装的风格和表现则限于时间而匆匆结束,这样不仅影响学生对设计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也导致他们很难在时装画上形成自身风格,更好地表现设计。该书第一章从概论入手,介绍服饰素描的基础知识,先是介绍传统素描艺术与服饰素描艺术的相辅相成关系和它们在目的和功能上的差异,梳理了两者发展的历史脉络,强调服饰素描是一个年轻的概念,在今后的发展中也需要总结和完善,又向读者介绍了服饰素描的训练方向,从能力训练、学习过程、必要条件方面进行阐述,又提出服饰素描针对性的要求。在第二章中,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服饰素描的基本概念,读者可以了解到透视的概念,形体、结构的概念,影调的概念,线条的概念,达到在实际运用中这些概念能够在实践中有具体的体现。第三章又提出服饰素描基础性训练,通过对几何形体生活器物及服饰品、人体造型、人物服饰造型等训练的系统阐述,帮助读者找到方法,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和造型观,在此章中,读者还了解画好人体是服装画的基础,也是一位设计师必备的基本功。服装画人体不同于传统人体绘画,要适当拉长和美化人体,但是在绘画时不能随意拉长或者变形,在拉长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形要准确,骨骼的表现要到位,结构要对。向读者讲述了服装人体美术的基础概念,使得学生了解传统人体美术和服装人体美术之间的差别,并且掌握服装画人体和传统素描人体在画法上的不同。在第四章中介绍服饰素描表现技法,通过介绍工具与技法、明暗法与勾线法、服饰素描的质感表现,人物服饰素描技法的表现让读者在具体的案例中找到学习方法。第五章作者介绍服饰素描的主要造型手段的分类,全面具体,作者可以了解到阐述性服饰素描、特质表现性服饰素描、意象表达性服饰素描的不同表现形式与技法。第六章作者将目光投向服饰素描的语言表达,强调比例与协调是两个不同系统里的概念,视觉与平衡的手段可以用轻重、虚实及形体的消失点、支撑点的处理来完成形体归纳组件的摆放,还强调用对比与反差的手法来打动受众,触动最富含情感的那根神经。最后一章作者挑选在世界艺术史发展中的优秀作品,供读者借鉴。可以说,该书具有逻辑的将美术对服装设计影响系统阐释。

2内容丰富,全面介绍服装设计中有关美术的理论,具有完整性

作者在此书内容介绍上始终以育人为目标。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把握教育模式的特点,进一步提升其分析能力,此教材内容全面,并且指导课程设置,在本章开头,重点强调本章的难点、重点和专业技能,在创新上作者也做了文章,从具体内容的背景和热点出发,增加具有学科时代的新理论和内涵,更加引人注意的是,教材内容还从应用学科入手,增加了实践环节,更加具有针对性。在介绍方法上,作者通过直观的方式、丰富的表达,通过新媒体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表达作者的理念,表达服装人体美术的内容。绘画与服装设计两者之间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它们之间渊源却很久远。众所周知,在画中可以描绘华衣美服,在服装上绘制精美的图案,在画中描绘华衣美服,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该书整体内容都立足于服装发展的基础,并且结合绘画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和分析,为读者介绍素描基础知识、素描的基本技法以及服饰素描的主要造型手段,加之生动形象的作品展示,读者可以了解到服饰素描以软件物品为主要内容,与其他设计类素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描述的主要对象不是以硬件物品为主,而是大量软件物品,如不同质感的面料、不同纹样的面料、不同服饰配件配饰,以及它们与人物、人体的搭配表现,配合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技法和表现。服饰素描以人物造型为辅助参照,服饰素描的所有物品几乎都以人物造型为参照依据,都必须在人物造型上找到恰当的空间位置,并与之密切配合,不能出现物品与人物在空间存在上的矛盾,作为服装设计作品展示平台的人物,对此进行大量深入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训练,为服装素描的造型基础提供必要参照和基本支持。服饰素描还以服装服饰为应用对象,服装设计素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以服装服饰设计为应用对象,对其衍生出来的造型任务进行研究和训练,都必须在人物造型上找到恰当的空间位置,相对来说,准确表达服装服饰是服饰素描的第一要义,人物表达通常只是陪衬。该书论述完整全面,内容详实。

3理论深厚,生动传递美术在服装设计中的指导作用,具有实践性

传统工艺介绍篇10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广播听众参与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会珍视自己的音乐文化,极力保存和发展它。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经历代人民和音乐家的不断改造、加工,成为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流派独特、表演艺术精湛的表演艺术。发展民族音乐的关健实际上就是民族音乐的现代化问题。但近年来,相对于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以及主旋律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的处境堪忧。

音乐与广播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天然的“好兄弟”,两者融合形成的音乐广播成为满足人们精神审美需求的专业广播媒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近年来,各级广播电台的调频广播音乐节目作为拳头产品纷纷亮相,并占据不小的比例。音乐广播节目通过广播的物载形势,以音乐为主要传播内容,通过广播工作者,把音乐创作者的一度创作,进行再次创作,可以充分展示广播音乐的独特魅力。借助广播,音乐的传播范围、速度和覆盖范围大大增强。相关实践表明,通过办好民族音乐广播,创立一批精品民族音乐节目,能有效的传播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本文就此做些有益的探讨。

与发烧友音响节目中的民族音乐的介绍不同,音响节目中民乐介绍与欣赏是点缀,目的是检验其录音效果、线材设备等硬件,而专题的民乐欣赏节目民乐是主角,占主导地位,摆正它的位置,才能使民乐节目真正深入民心。社会不断进步,文化艺术领域也会不断发展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发展变化,我们都应该坚持原则,办好民族音乐广播,这对音乐广播是非常重要的。

新时期,要办好音乐广播节目,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先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音乐文化精髓分阶段、有层次、有目的地以资料介绍和音乐欣赏、听众参与的形式介绍给听众,只有这样,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会在听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不会听后就忘记。

当今社会,众多媒体激烈竞争。与传统的报纸和广播相比较,电视既有声音又有图象,传播手段更为先进,表现手法更为多样。新兴网络媒体以强大快捷互动的传播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但广播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广播覆盖率高,随时随地可以收听。音乐是靠听觉接受的,广播的音质好,更适合收听音乐。但是,听众通过攻广播欣赏音乐,需要依靠主持人介绍作品与音乐家,引导听众领会和理解作品的内涵,信息的双向传播沟通效果差,催发了广播节目的互动需求。

要办好音乐广播节目,节目除了有主持人的介绍及音乐欣赏外,还打破传统民族音乐欣赏节目的框架。普及型的民族音乐节目应把吸引尽量多的听众去接触民乐、了解民乐,进而喜爱民乐,所以在策划时应首先考虑如何尽快吸引受众去欣赏民乐。节目可以加入听众电话环节,对每晚节目的内容进行提问,比如以民乐cd作奖品吸引听众的参与,并且倾听他们对本节目或某乐曲的看法,从而活跃了节目气氛,加强了交流,更好地发挥了广播在推介民乐节目中的优势。

结合具体的音乐广播节目,我们首先要在节目编排上下工夫,因为是普及型的节目,节目应该注重系统性,讲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先介绍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介绍作品的作者以及作者写作的背景、内涵、小故事,以多种方式让听众了解作品。

其次,要以化整为零的方法逐步介绍民族音乐常识。我们可以把节目分为音乐家专题、乐器专题、题材专题、地域专题、门类专题等,音乐家方面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作品、风格等,让听众对其有详细的了解,乐器方面每次介绍不同的乐器,如琵琶、古琴、古筝,特别是古乐器埙、编钟等,介绍它们的形状、音色、来源、表现力,并让听众欣赏这种乐器演奏的作品,另外还对不同地域、不同表现手法、不同题材的民间音乐分门别类地介绍,让听众多角度接触民乐、全方位了解民乐知识,

三是以多种形式吸引听众的兴趣。邀请听众上节目,对喜欢演奏民乐的朋友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体会,都可以活跃节目气氛,每次节目最后几分钟对听众进行提问,看看他们对本次节目的理解、听听他们对节目的意见,送出民乐cd等作为奖品,类似的互动都可以让听众更踊跃地参与到节目中来,策划好民乐节目的广播,不仅仅是单纯的我播你听,更重要的是让节目活跃起来,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喜爱民族音乐的听众,而听众队伍的壮大又可以促进民乐节目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是织极联系企业厂商和广告客户争取他们的支持,联办节目和举行一些户外直播活动,如民歌演唱比赛,民乐演奏比赛等,这样即可搞活了节目,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又为商家和产品做好了宣传,达到双赢的目的。

最后,要做好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在做节目时,主持人要翻看大量音乐资料,经常听音乐会和相关的cd唱片,与爱好民乐的听众交流,务求让自己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精髓,只有主持人素质的不断提升,才能让听众感到有说服力

新时期的音乐广播,不仅会因其特殊的传播方式强化了民族音乐的传播效果而继续生存和发展,而且将随着新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趋向,彼此促进、互相协调,使人们通过这一特别的方式,移情、交流、共鸣。我们要坚持原则,努力创新,办好民族音乐广播节目。广播工作是一项比较单调的重复性高的工作,我们要心怀听众,精心准备好每一期节目,力求节目完美,达到每一次节目对听众来说都是一次聆听音乐的享受,在本职工作上,为发展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音乐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3.

[2]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