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会计账务处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0:12

建筑类会计账务处理篇1

   具体表现为:(1)会计人员进行相关会计处理时无章可循的惶惑。由于既无官方规范可循,亦无权威机构能够咨询,一些新接手挂靠业务的企业会计人员,对如何处理此类业务心中茫然,不知所措;无奈间,只得在半信半疑地惶惑中将此类业务勉强处理。(2)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一是会计处理方法的限制。应该看到,在许多挂靠企业,虽然没有明确的规范指引,会计人员仍在积极寻求一种规范的方法,以求正确地处理业务;但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养的参差不齐,自然也就形成各个自以为是的会计处理方法。二是混淆挂靠经营方式和其他经营方式的界限。如与借用经营方式和内部承包经营方式的混淆。挂靠经营方式的属性在于,财务必须对工程的全部过程予以会计处理,包括收入、成本、工期、款项、税金并处理好与挂靠方、甲方和国家的关系;而其他两种经营方式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种属性。因而它的会计凭证要求、会计科目的使用、及税金的计提、缴纳等,相对挂靠经营方式的会计处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一些企业为了便利,常采用此方式对挂靠业务进行核算。但客观上,却涉嫌规避了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个调税的计提。三是挂靠协议效力高于一切。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实务中,挂靠双方的协议往往成为企业会计在处理挂靠业务的最高准则。会计人员须围绕着对协议的落实而设计会计的处理方式。随着协议的五花八门,相应的会计处理方式也就杂乱无章,问题百出。四是以乱对乱,主观故意。出于利益的驱动,一些挂靠经营的企业,利用目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规范的缺位,“发明”了种种使税务、审计人员都感到费解的会计处理方式,以图虚拟收入、成本、利润的增减变化,达到避税的目的。

   二、挂靠业务会计处理的探讨

   这里笔者进行探讨的主要依据是相关的税法、会计制度、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15号及其他相关制度,并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和对相关业务的调研、分析。案例:a公司(挂靠方)以B建筑公司(被挂靠方)的名义,与甲方开发公司签订了某大厦的建筑施工合同,合同总价1000万。a公司与B建筑公司挂靠协议约定,a公司按合同总价的5%支付B建筑公司挂靠管理费、营业税金及附加由B建筑公司按实际发生数从账面扣除,所得税双方公司自行负担、自行缴纳。该工程2012年4月开工,同年12月31日完工。

   (一)B建筑公司的账务处理

   1.挂靠方a公司转来工程用料750万。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750万元;贷记:应付账款———各供应商明细750万元。作为B建筑公司的财务,应对挂靠方a公司转来原始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核,以确保业务的真实。同时,B建筑公司应付账款各明细账的设置必须是确实对项目实施了供货的单位。因为:(1)有利于B建筑公司对项目的供货动态、供货质量、工期进行管理。(2)有利于真实反映项目成本各明细的构成,防止虚假。(3)有利于落实企业间的相关结算制度并“不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这里,必须杜绝挂靠方a公司代替供应商开发票给B建筑公司的财务,并要求将货款直接打入该公司的行为。2.2012年12月31日,该项目完工,确认收入、成本、相应比例的管理费,并开具发票给甲方:借记:主营业务成本750、工程施工———合同毛200、工程施工———挂靠管理费50;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挂靠经营1000。在上述会计处理的分录中,我们应该看到:(1)工程施工中的合同毛利,就其经济属性,亦即按其权益和义务来说,应当归a公司所有,并非归B建筑公司所有,所以B建筑公司最终应进行将其归还给a公司的会计处理;(2)同理,工程施工中的挂靠管理费,应当归B公司所有,因为B建筑公司用其资质对所建项目进行了管理,保证了该项目质量的达标,按约定取得的合理收益。且这个管理费也是能够被确认、计量、和反映并最终构成该公司的利润的。同时,这也是会计基本准则的要求,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3.假设营业税为3%、附加税为营业税额的13%,计提流转税。合计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00×3.39%=33.9元;(会计处理从略)。4.收到已结算的合同价款。借记:银行存款1000;贷记:工程结算1000。由于(1)项目的整个核算都在B建筑公司账面进行;(2)防止将银行账户违规出借;(3)便于B建筑公司对项目质量的监管和保证;(4)保证履行因该项目而发生的各项债务;(5)其他可能导致B建筑公司承担风险的因素。所以,甲方的结算款打入B建筑公司银行账户后,必须由该公司支配。5.支付各项挂靠方a公司转来的料材费。借记:应付账款———各供应商明细750;贷记:银行存款750。B建筑公司必须将款项划入各供应商银行账户;其他费用可参照此原则处理。6.将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和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对冲。借记:工程结算1000;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750。工程施工———合同毛利200、工程施工———挂靠管理费50。7.最后,应当将归a公司所有的毛利200万元在扣除流转税33.9万元后划归a公司,并将其开具的发票进行会计处理:借记:主营业务成本166.1;贷记:银行存款166.1。而此时,在B建筑公司的账面上,该项目的实际核算已完成;a公司取得毛利166.1万元,B建筑公司取得挂靠管理费50万元。

建筑类会计账务处理篇2

一、实践单位简介

会计实践是我从大学校园踏入社会的第一个舞台。为了将有关会计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结构体系变为自身的职业素质,避免纸上谈兵。因此,我根据所学专业和职业爱好,选择了在阳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实践。阳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始建于xx年,是一个注册资金150万,包括建筑安装、水泥构件制造、装饰装修国家建筑三级资质小型企业。公司多年来以深化改革,开拓发展为指导,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实体公司。公司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凭借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丰富的生产经验,曾经圆满完成了2座4层办公楼,14栋居民住宅楼的建筑安装;装饰装修了4个容纳200人左右的中型会议室以及多个多样式多风格的居民住宅、工厂中央控制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工程。公司内部采取分类管理,层层承包,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合同制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财务部设有材料会计、成本会计、销售会计、总账会计、税务会计以及出纳等岗位。该单位曾多次被县市及上级建筑建设管理部门评为“优秀企业”“质量信得过单位”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专业实践过程实践的基本情况

会计专业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实践期间,我主要学习了一些会计日常业务处理、银行及税务相关工作处理。在日常会计业务处理中,公司主要利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同时也借助单位网上银行进行收付款业务查询及处理,在税务处理工作方面,主要利用税务局相关软件进行纳税管理,如登录网上办税大厅、abc3000等税务软件进行纳税申报以及税收抵扣等业务。在处理日常经济业务方面,主要利用用友财务软件,针对实际发生经济业务性质进行会计处理,编制会计凭证,进行审核记账等。在实践中,针对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实践和掌握了会计流程。

2、实践的会计岗位

在实践过程中,我先后从事了材料记账、成本核算、出纳等岗位。用财务部领导的话来说,就是上重点岗位,多方面理解财务核算本质,领悟经济管理内涵。在财务部安排的会计老师的指导下,我做到按时上下班,认真处理每项具体业务,慎重填写、计算每一张报表,账单中的每一项科目。公司日常的经济业务通常是材料的采购——入库——发放(出库)——库存盘点,还有水泥构件的销售。在进行采购业务处理时,进行了编制采购入库单,并核对采购数量、金额及税额等;销售业务方面,主要是对于应收账款的核对,根据实际发生以及相应回款进行收款或转账凭证的编制并审核记账等。在采购与销售方面的实践工作当中,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点,在制单处理方面特别细心,注意核对供应商以及客户往来,以免在进行项目核算时发生串户。除了采购和销售业务,日常经济业务还包括通过单位网上银行进行付款业务,并在受到银行回单后,利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应付账款核算。3、实践的重点任务

在实践的过程中,重点任务有三项:

第一,成本及费用的核算。建筑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建筑(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如运输、机械等)和建设(生产)费用。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建设(生产)费用核算和建设(生产)成本核算,建设(生产)费用核算,是根据经过审核的各项原始凭证汇集建设(生产)费用,进行建设(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然后,将汇集在有关费用账户中的费用再进行分配,分别分配给各成本核算对象。建设(生产)成本的计算,是将通过建设(生产)费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上的费用进行整理,按成本项目归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如本期开工的项目本期全部完工,则所归集的费用总数即为完工项目成本。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项目工程,则需采用适当方法将按成本项目归集起来的各项费用在完工项目工程和在项目工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项目工程的成本。在实践过程中,对于进行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主要是收料单、领料单、产成品交库单,月末盘点表等。同时,在进行费用归集的时候,对相应的发票进行了计入费用。

第二,财务报表的编制。根据公司的规定,每个月的月底3天和次月月初2天是公司出具财务报表的时间。总账会计即主管会计,主要负责公司主要财务报表的出具。在实践期间,我主要学习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各种附表,并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计算出本期应纳税所得额并进行纳纳税申报。通过编制财务报表还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以及销售利率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财务报表一式十份,固定的是三份,上交给国税及地税各一份,本公司自己留底一份,其余呈交公司正副经理和有关项目部。

第三,发票和支票的开具。公司财务部还设有出纳及增值税(水泥构件用增值税发票,项目工程用建筑发票)发票开具处,出纳主要管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编制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等,开具收款收据以及票据的办理,专用收款收据需到税务局领购,且每次只能购买一本。通过出纳岗位的实践,我还了解到真实的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的开具以及银行承兑汇票的办理。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中,必须核对单位的每一项税务信息,包括税号、名称、电话、地址等,在开具过程中,必须真实准确,如发生错误的增值税发票,需向税务局提出申请,开具红字发票等。

4、实践的特殊内容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接触了一项较为特殊的内容,就是税务。税务处理是公司财务处理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公司税务的申报(包括增值税、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以及办理公司税务的缴纳、查对、复核,办理税务登记及变更事项,编制相关税务报表以及相关分析报告,申请开具红字发票,办理相关免税业务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利用网上办税大厅进行申报以及增值税认证抵扣,利用abc3000进行税务报表的填制,并对于本期应交及未交税金进行查对和复核。

建筑类会计账务处理篇3

一、两行业会计核算特点存在差异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特点(1)成本核算对象具有单件性。施工企业的建筑安装工程只能按照建设要求和单个图纸组织单件生产,这也决定了其工程成本的核算应实行分批(定单)法,将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2)产成品和在产品的划分具有特殊性。施工企业的建筑安装产品,需要人为地划分产成品和在产品,即将工程进度达到预算定额的工作内容,不需要在本企业内部进一步施工,可据以进行结算的分部分项工程,作为“已完工程”(即假定的“产成品”);将已投料施工尚未完成预算定额规定的全部工序、内容,暂时无法进行结算的分部分项工程,作为“未完工程”(即“在产品”)。这样划分,施工企业可以及时地对“已完工程”统计工程进度,进行工程价款结算,考核工程成本,计算财务成果。(3)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具有多样性。施工企业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周期较长,资金占用量大,工程所需资金的供应要达到合理解决的目的,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如竣工后一次结算;按工程形象进度,划分不同阶段进行结算;按月或季对已完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结算、竣工后清算等办法。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特点(1)筹集资金渠道的多元性。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数额大,必须采用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来筹集资金,方可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其筹资的形式与渠道主要有预收购房订金或预收建设基金、预收代建工程款、土地开发及商品房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以及发行股票等方式。(2)资金占用形态的多元化。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经营的业务内容极为广泛,其资金在由货币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的过程中,不仅表现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在建资金(在产品资金)――成品资金依次直线运动,而且还具有多向平行运动的特点,从而使开发经营资金在生产领域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且有多元化。(3)结算业务的频繁性和由此引起的财务关系的复杂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经营的企业生产经营内容复杂,涉及面广。要全面组织开发规划设计、征地拆迁、施工、竣工验收和产品销售五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同各方面单位的结算中心发生经济往来。在开发、销售时,一般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销售收款办法,如预收购房定金、一次收款、分期收款等。由此引起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各方面之间的财务关系既重要又复杂。

二、两行业成本核算存在差异

(一)两行业成本分类及成本项目的构成不同(1)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按是否与工程直接相关,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工程成本按经济用途又可分为以下五个成本项目: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它直接费和间接费用。(2)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成本按其开发项目种类,可分为土地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配套设施开发成本、代建工程开发成本等四类。开发成本在核算上又将其费用分为六个成本项目:土地征用拆补费用;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用。

(二)两行业成本核算设置账户不同(1)施工企业在核算过程中,一般可设置下列两个成本类账户:一是“工程施工”账户。施工企业发生各项费用支出时,借记该账户;转出已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已完工程实际成本时,贷记该账户;尚未完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反映在该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该账户下设“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两个二级明细账户,“合同成本”还需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明细账,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二是“机械作业”账户。企业进行机械化作业过程中实际发生人工费、燃料及动力费、折旧及修理费等各项费用时,借记该账户;企业(包括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运输队等)为本单位承包的工程进行机械化施工和运输作业的成本,月末转入承包工程成本时,贷记该账户。对外单位、专项工程等提供机械作业(包括运输设备)的成本,贷记该账户。该账户在月终全部结转后,一般应无余额。同时,该账户的明细账按规定的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例1]宏达建筑施工公司甲工区2013年度同时承建a工程和B工程。7月份该工区共领用原材料1800000元,其中a工程1100000元,B工程700000元,发生应付工程施工人员工资500000元,当月施工实际耗用10000个工日,其中a工程实际耗用7000个工日,B工程实际耗用3000个工日。则该公司这两项工程领用原材料、工程人员人工费分配的账务处理如下:

(1)a工程、B工程领用原材料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a工程)1100000

――合同成本(B工程)700000

贷:原材料1800000

(2)工程施工人员人工费分配

工程施工人员日平均工资=500000/10000=50(元/工日)

则:a工程应负担的工资额=7000×50=350000(元)

B工程应负担的工资额=3000×50=150000(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a工程)350000

――合同成本(B工程)15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500000

[例2]宏达建筑施工公司甲工区2013年4月份自有施工机械(挖土机)发生如下费用:人员工资5000元、耗用燃油48000元、支付水电费27000元、计提折旧40000元,合计120000元。则宏达公司应作出如下账务处理:

借:机械作业――承包工程(挖土机)1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5000

原材料48000

银行存款27000

累计折旧40000

承上例,上述挖土机为a、B两工程共用,其使用情况为:a工程使用挖土机15台班,B工程使用挖土机25台班,宏达公司采用台班分配法对挖土机发生的费用进行分配。则:

挖土机费用分配率(台班成本)=12000015+25=3000(元/台班)

a工程应负担的挖土机费用=15×3000=45000(元)

B工程应负担的挖土机费用=25×3000=750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a工程)45000

――合同成本(B工程)75000

贷:机械作业――承包工程(挖土机)120000

(2)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开发成本核算时,一般可设置以下两个成本类账户:一是“开发成本”账户。房地产开发企业各成本核算对象发生各项费用时,借记该账户;期末分配结转完工开发产品的实际成本时,贷记该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建开发项目的实际成本。该账户应设置土地开发、房屋开发、配套设施开发、代建工程开发四个明细账户。二是“开发间接费用”账户。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在本期为开发产品发生各项间接费用(如现场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水电费等)时,借记该账户;期末分配结转间接费用时,贷记该账户,分配结转后期末无余额。该账户应按企业内部不同单位、部门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例3]长兴房地产开发公司2013年6月,开发前进路建设用地4500平方米。计划30%部分(a区)作为商品性建设用地对外销售,70%部分(B区)用于本企业进行商品房开发用地。本月长兴公司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请为每笔业务作出账务处理。

(1)用银行存款支付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1280000元,其中a区384000元,B区896000元。

借:开发成本――土地开发――a区(土地征补费)384000

――土地开发――B区(土地征补费)896000

贷:银行存款1280000

(2)用银行存款支付勘察设计费220000元,其中a区65000元,B区155000元。

借:开发成本――土地开发――a区(前期工程费)65000

――土地开发――B区(前期工程费)155000

贷:银行存款220000

(3)本月应付现场管理人员工资65000元,固定资产折旧费35000元,水电费12000元。

借:开发间接费用11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65000

累计折旧35000

应付账款12000

(4)月末分配开发间接费用,a区负担36000元,B区负担76000元。

借:开发成本――土地开发区――a区(开发间接费用)36000

――土地开发区――B区(开发间接费用)76000

贷:开发间接费用112000

三、两行业营业收入核算存在差异

(一)两行业营业收入确认方法或原则不同(1)施工企业通过判断建造合同的结果如能可靠地估计,则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的收入与合同的费用;如果判断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则须采用其它的方法来确认合同的收入与合同的费用。(2)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在满足收入准则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五个条件的前提下,再结合本行业经营的特点来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的。

(二)两行业营业收入核算账务处理不同(1)施工企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计量当期合同的收入、费用和毛利时,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成本”;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例4]前进建筑施工公司签订一项建造合同,承建一座水电站,总金额为1000万元,工程已于2012年1月开工,预计2014年底完工。预计工程总成本为820万元,到2013年底,预计工程总成本已为830万元。2012年合同成本实际发生额为205万元,年末预计,要完成合同还需发生成本615万元;2013年合同成本实际发生额为390.50万元,本年末预计,要完成合同还需发生成本234.50万元。

按照上述资料,前进建筑施工公司确认第1年的合同收入、合同费用的计算过程及账务处理如下:

因前进建筑施工公司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故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

第1年合同的完工进度=205/(205+615)×100%=25%

第1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000×25%=250(万元)

第1年应确认的合同毛利=(1000-820)×25%=45(万元)

第1年应确认的合同费用=250-45=205(万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450000

主营业务成本20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500000

(2)房地产开发企业,根据签订的销售合同结算开发产品价款时,账务处理如下: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土地转让收入(或商品房销售收入)”。同时,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需要结转已售商品性建设场地、商品房等的销售成本,作出如下账务处理: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土地开发成本(或房屋开发成本)”,贷记“开发产品――土地(或商品房)”

[例5]长旺房地产开发公司2013年8月12日对外出售已开发完毕的某商品性建设场地,销售价款1200000元,其中800000元已存入银行,尚有400000元未收到。长旺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800000

应收账款――某单位4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土地转让收入1200000

同时结转开发成本90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土地开发成本900000

贷:开发产品――土地900000

建筑类会计账务处理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财务处理;问题;对策

建筑企业开展的建筑工程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都具有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建筑企业计划成本往往与实际成本有很大程度的不符,其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受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需要增加建筑成本的应用。为保证建筑企业能够准确的掌握建筑工程成本运用情况,通过财务处理程序制定准确的会计报表,得以实现。为此,保证财务处理工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财务处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财务处理工作质量。本文针对建筑工程财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处理对策。

一、财务处理

财务处理程序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纳、汇总、陈报的步骤和方法,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步骤和方法。通常人们将财务处理程序简称为财务处理,其基本模型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制定财务处理程序的作用是规范企业会计工作程序,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有利于更加有效的实施会计监督职能。财务处理程序的制定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会计工作标准化进行的保证。

二、建筑工程财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财务处理是提高企业会计工作准确性和高效性重要措施之一,将其应用于建筑企业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建筑企业开展的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不稳定性等。对建筑工程进行财务处理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需要注意的不良因素较多。一旦忽视或漏掉某一项,将会影响财务处理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财务处理中存在问题或不足,促使建筑企业无法得到最为真实的会计数据。具体的问题是:

1.会计数据确认不够准确

会计数据确认不不够准确是建筑工程财务处理常见问题之一。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成本的方面较多,如施工设备购入、施工材料的购买、雇佣施工人员费用,施工工具费用、土地应用税费等。在建筑工程各种物品或设备购买过程中,因某些原因导致原始凭证不够准确,促使会计数据不够准确,财务处理工作人员为尽快完成工作,粗略的记录会计数据,促使财务处理的会计核算资料不够准确,建筑企业将无法掌握建筑工程真实成本运用情况。

2.会计数据记录不够全面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不稳定性,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购入施工设备、施工材料、施工工具、安全用品等,每项物品购入的原始凭证都需要进行会计记录,将其作为会计数据进行财务处理。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可能需要重新购入施工材料或其他物品等,会计人员需要再次进行详细的记录。一旦忽视或漏掉某项原始凭证的记录,将会导致会计数据不准确。此种情况正是建筑工程财务处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之一。

3.会计核算不够准确

通常财务处理中进行的会计核算往往在期末进行,通过最终的会计核算,将建筑工程成本运用情况编制成会计报表。由于建筑工程建设消耗的资金较多,需要进行核算的会计数据比较庞大,需要工作人员认真、准确的核算和记录,才能保证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事实上,在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中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较低或其他因素,导致会计核算不够准确,这是财务处理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三、处理建筑工程财务处理中问题的对策

受财务处理中问题的影响,建筑工程会计报表不准确,建筑企业无法真实的掌握建筑工程成本情况,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为此,采取有效对策处理和控制建筑工程财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会计报表准确性是最佳的方法。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制定更具操作性的会计制度

我国颁布新的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为在建筑企业中制定可操作的会计制度,对财务处理过程中进行会计数据记录、会计核算等工作提出具体的、有效的条款,从而保证财务处理中各项工作能够严格按照可操作性会计制度中的规定进行。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制度是指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能够对财务处理各项工作约束的会计制度。当然,会计制度的制定前提是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2.提高财务处理的完备性和规范性

相对来说,建筑工程拆财务处理比较复杂,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问题,影响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为此,不断提高财务处理的完备性和规范性,将会大大提高财务处理质量。提高财务处理完备性的做法是分析和探讨建筑工程财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定导致问题或不足出现的根本因素,采用最适合的、最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将问题有效的解决,并做好改善措施,避免问题的二次出现。提高财务处理的规范性是分析当前建筑工程财务处理的现状,进行合理地规划,从新整顿建筑工程财务处理各个方面,使其实现规范化。

3.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财务处理工作的主体是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财务处理的准确性。为此,加强财务处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处理和控制建筑工程财务处理中问题重要对策之一。提高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措施是对新招聘的财务处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对在岗的财务处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素质教育和工作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结语

在建筑企业进行财务处理主要的目的是制定准确的建筑工程会计报表。建筑企业只有相信的掌握建筑工程成本运用情况,掌握企业实际经济实力,制定发展计划,进行可持续发展。可见,建筑工程财务处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建筑工程财务处理中存在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处理对策,希望对提高建筑工程财务处理工作的准确性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高军.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

[2]陈媛玲.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

建筑类会计账务处理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基础;电力

一、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

一般情况下,如果涉及的往来单位较多,部门较多且稳定或者项目较多的时候,应当采用辅助核算的方式。否则,应当直接在会计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简化工作量。通常情况下,公司本部的账(涉及的往来单位很多,项目多,部门也比较多且稳定)采用辅助核算比较合适,而单一的项目账,直接在会计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比较好。

根据各公司管理的不同,建筑企业的财务核算及管理分为本部集中管理(集权式,由公司直接编制财务报表)和项目单独管理制(分权式,由公司总部汇总报表)。采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业公司就只有一个账套,所有项目的账务都在公司的同一账套中处理,各项目只负责编制项目成本报表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分权式管理是公司各项目单独开设账套。每个独立的项目都设有单独的银行账号并单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最后由公司总部汇总各项目的财务报表。

集权式的优点是公司总部可以随时掌握公司各项目的成本情况,并对各项目成本实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有利于公司加强财务管理。适用于公司本部及附近项目较多的企业。缺点是对外地项目的核算资料可能不及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不利于建筑企业的税收筹划。

分权式的优点是减轻了公司总部的核算工作,有利于各项目部及时准确的反映其财务状况,有利于公司的税收筹划。缺点是容易造成项目经理权力过大,滋生腐败。如果项目财务人员不能起好监督作用并在管理中处于强势的话,不利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实行分权式要求公司对项目财务人员实行委派制。财务人员由公司考核,但要有相当的权力并能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适用于外地项目较多的施工企业。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注重强化公司和项目的财务管理,要能充分发挥财务部门核算、监督、反映的职能。

二、施工行业账套的初始化

没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对施工企业建立账套的初期,就要对行业自身有充分的了解。比如施工企业的产品是建筑物,因此就不同于工业企业或商业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施工企业主要有三个特点。

医生常说要对症下药。在我们财会界同样也是讲求这一原则。这就好比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给我们圈定了一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如何施展才能,如何出色发挥全凭我们对这个舞台的界定和理解以及运用了。

尤其是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对会计人员给予更多的发挥空间。更加考验我们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以及业务理解能力。会计已经不是单纯的做账,而更是作为管理者角色基于财务而延伸对整个公司的管理。

施工企业建立初期必然面临账套的建立。这就好比是刚出生的婴儿。我们要为他起名字,然后到公安局进行户籍登记,家人要为新生命准备衣服、奶粉、以及小床等等。如果我们把刚成立的施工企业比作新生命的诞生,那么起名字和户籍登记就好比是工商注册,准备的奶粉就是实收资本,购置的小床好比是经营的场所,预置的那些玩具如同是固定资产或者是办公用品。围绕孩子未来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作为家长就需要进行规划,并且进行长远打算了,这个过程就如同企业的初始建账。

“账套”没有建立好的话,家庭就会爆发经济危机,到那个时候,父母会急的团团转,想重新“建账”也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了。所以施工企业初始建账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那么施工企业建账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呢?

其实建账之初所考虑这么多其目的还是要做到“量身定制”这四个字。毕竟账套一旦确定在后期再变动是十分麻烦的事情。考虑不够周全,或者建账时做不到“瞻前顾后”,麻烦的还是我们会计自己。

接下来我们就需要为施工企业选择合适的会计准则。

确定了会计准则后,我们就要进行科目的选择。作为施工企业,总体科目体系是类似的。

我们可参照选定会计准则中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结合自己单位所属行业及经营规模情况依次从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中选择出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敲定后,就是要填制账簿内容了,这主要是四部分。

到此为止,公司的账套也就基本确立。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科目体系的建立,如果说账簿管理是骨骼,那么会计科目体系应该是施工企业建账的灵魂。下一节,我们针对施工行业特点重点讲述施工行业独有的会计科目体系。

三、施工行业独有的科目体系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具有行业特殊性,会计科目体系也区别于其他行业。其特殊的会计科目主要包括“周转材料”、“临时设施”、“临时设施推销”、“临时设施清理”、“工程施工”、“工程结算”和“机械作业”等科目。

(一)周转材料

周转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能够多次重复使用,并可基本保持原来的形态而其价值逐渐转移的材料,主要包括脚手架、木模板、钢模板以及其他周转材料等。

1.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库存和在用的各种周转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2.本科目应设置“在库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和“周转材料推销”三个明细科目,并按周转材料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采用一次转销法的,可以不设置以上三个明细科目。

3.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施工企业在库周转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以及在用周转材料的摊余价值。

(二)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是指施工企业为了保证施工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在施工现场建造的生产和生活用的各种临时性的简易设施。工程完工后,这些临时设施就失去了原来的作用,需要拆除或作其他处理。包括现场临时作业棚、机具棚、材料库、办公室、休息室、厕所、化灰池、储水池、沥青锅灶等设施;临时道路、围墙;临时给排水、供电、供热等管线;临时性简易周转房,以及现场临时搭建的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医务室、理发室、托儿所等临时福利设施。

1.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为保证施工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而购建的各种临时设施的实际成本。

2.施工企业购置临时设施发生的各项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需要通过建筑安装才能完成的临时设施,发生的各有关费用,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本科目。

3.本科目应按临时设施种类和使用部门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施工企业期末临时设施的账面原价。

(三)临时设施摊销

施工企业的施工活动一般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临时设施的性质与固定资产既相似又有区别。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临时设施的实物形态基本上与作为固定资产的房屋、建筑物相类似,但由于其建造标准较低,一般为临时性的,不可能长时间或永久使用,多数在其可使用期限内就需拆除清理,因此企业购买或建造的临时设施也需要在一定时期内摊销其价值。“临时设施摊销”科目的性质就如同“累计折旧”科目,是“临时设施”科目的备抵科目。

1.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各种临时设施的累计摊销额。

2.施工企业的各种临时设施应当在工程建设期间内按月进行摊销,摊销方法可以采用工作量法,也可以采用工期法。当月增加的临时设施,当月不摊销,从下月起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临时设施,当月继续摊销,从下月起停止摊销。摊销时,按摊销额,借记“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3.本科目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需要查明某项临时设施的累计摊销额,可以根据临时设施卡片上所记载的该项临时设施的原价、摊销率和实际使用年限等资料进行计算。

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施工企业临时设施累计摊销额。

(四)临时设施清理

同样还用“固定资产”的相关科目做比较,本科目的性质类似“固定资产清理”。

1.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因出售、拆除、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临时设施价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

2.出售、拆除、报废和毁损不需用或者不能继续使用的临时设施,按临时设施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按已提摊销额,借记“临时设施摊销”科目,按其账面原值,贷记“临时设施”科目。取得的变价收入和收回的残料价值,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发生的清理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临时设施清理后,如为清理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清理净收益,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3.本科目应按被清理的临时设施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尚未清理完毕临时设施的价值以及清理净收入(清理收入减去清理费用)。

(五)工程施工

1.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实际发生的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2.本科目应设置以下两个明细科目:

(1)合同成本

本科目核算各项工程施工合同发生的实际成本,一般包括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等。该科目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

成本项目一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其他直接费包括有关的设计和技术援助费、施工现场材料的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和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场地清理费、临时设施摊销费用、水电费等。间接费用是企业下属各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施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工程保修费、排污费等。

(2)合同毛利

本科目核算各项工程施工合同确认的合同毛利。

1.施工企业进行工程施工发生的各项费用,借记本科目(合同成本),贷记“应付工资”、“原材料”等科目。按规定确认工程合同收入、费用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合同毛利)科目。

2.合同完工结清“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账户时,借记“工程结算”科目,贷记本科目。

3.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完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六)工程结算

1.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的价款。

2.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时,结算单所列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工程施工合同完工后,将本科目余额与相关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对冲,借记本科目,贷记“工程施工”科目。

3.本科目应按工程施工合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完工工程已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的价款。

(七)机械作业

1.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使用自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包括机械化施工和运输作业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施工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从外单位或本企业其他内部独立核算的机械站租入施工机械,按照规定的台班费定额支付的机械租赁费,直接记入“工程施工”科目,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2.本科目应设置“承包工程”和“机械作业”两个明细科目,并按施工机械或运输设备的种类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明细账,按规定的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3.施工企业内部独立核算的机械施工、运输单位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或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

成本核算对象一般应以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的种类确定。

成本项目一般分为:人工费、燃料及动力费、折旧及修理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为组织和管理机械作业生产所发生的费用)。

4.发生的机械作业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等科目。月份终了,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分配和结转:

(1)施工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为本单位承包的工程进行机械化施工和运输作业的成本,应转入承包工程的成本,借记“工程施工”科目,贷记本科目。

(2)对外单位、本企业其他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以及专项工程等提供机械作业(包括运输设备)的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结语

本文从对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帐套初始化的设置,到科目体系的建立三方面对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展开分析。施工企业会计基础体系的建立是根据企业业务量大小不同,所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也不同。企业一旦选择了账务处理程序,也就选择了账簿的设置。为了满足企业管理需要,为管理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所以在建账时以满足管理需要为前提,不仅要注重强化公司和项目的财务管理,要能充分发挥财务部门核算、监督、反映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财政部2003年10月18日颁布.财会[2003]27号

[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3]2013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1日出版

[4]201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

[5]201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

[6]《施工企业会计》周霞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1日

[7]《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赵庚学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2月1日

[8]《施工企业会计实账模拟》胡世强、刘金彬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1日

[9]《建筑施工企业纳税与筹划操作指南》盖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12月1日

[10]《建筑施工企业税务与会计》李志远编.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年11月1日

[1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讲解与案例分析》辛连珠、赵丽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年12月1日

[12]《企业所得税管理操作指南》建筑业(2009年版)国家税务总局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9年1月1日

建筑类会计账务处理篇6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作业管理

一、前言

2015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为解决企业“两金”(应收款和存货)占资过大,有息负债居高不下,经营性现金流入不足等严重影响企业经济安全运行的问题,将“两金”压降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提高“两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其在企业资金中的占比就成为压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由于“两金”代表的存货和应收账款是营运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讲,如何管理好企业的营运资金,如何科学合理有效配置企业营运资金是财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营运资金管理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地位突出,能否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不断提升企业资金运转的速度和获利能力,保证企业销系统的良性循环,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绩效。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两位专家曾实地调研大量美国的大型企业的财务负责人,结果表明财务负责人耗用在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工作上的时间至少超过三成。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应当成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经济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营运资金管理同样有了新的发展,融入了很多管理的新思想,供应商管理、施工生产管理、业主关系管理等为更好的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如虎添翼。但是在现实中,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与管理目前在我国相对滞后,出现资金短缺、应收账款变现难,应付账款使用不当、存货管理不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存在大量沉淀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于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企业更为明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对营运资金作出界定的基础上,分层次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基于供应链、分渠道的内部细化流程作业两个层次上进行管理,实现资金管理的供需匹配,总体上均衡营运资金管理的风险与收益,进而实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最优化。

二、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最先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营运资金。截至70年代,学者们大多是从某个营运资金内容出发研究营运资金的改进问题,涉及营运资金改进的目标和内容、考评方法的确定等。w.D.Knight(1972)指出单独研究每项流动资产的最优水平是不合适的,当将个流动资产上的投资结合起来统一研究时,决策性质不能是效果最好,而应该是合理。KeithV.Smith(1979)认为每个营运资金管理项目的研究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将营运资金所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展开研究的进展不多,开始探讨了营运资金如何规划与控制。90年代以后,营运资金突破传统的单个项目的管理,开始从全局的角度对营运资金进行整体规划,从简单的依赖数学方法进行研究逐渐向以优化和加强供应链管理的方向转变,从流动资产周转率向营运资金周转期方向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于1997年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对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进行营运资金调查(theworkingCapitalSurvey),并且每年都会一次报告。2003年以前使用变现效率与营运资金周转期双指标对企业进行排名,之后只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这一指标。这一营运资金报告从2001年起一直强调将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关系作为重点管理,2002年度的题为“不要让供应链断裂”充分反映了企业应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于2005年提出构建“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无缝连接的新思想。这些足以体现供应链管理思想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影响,基于供应链角度研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个必然趋势,并且在现实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DeLL(戴尔)和appLe(苹果)公司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堪称典范,他们的营运资金周转期都是负数,他们不但不需要为企业经营活动垫支资金,而且能够为企业融通资金。

为寻求与国际惯例靠拢,1993年我国会计新制度出台,随后国内开始展开了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毛付根(1995)认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应当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着手,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的资金来源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进行观察和研究。而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应该将存货、应收账款与应付供应商的应付账款进行一定的匹配,减少公司垫付资金的额度。王竹泉、马广林(2005)提出跨区经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的新理念,并将营运资金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相结合进行研究,以产品为中心的“推式”的渠道模式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拉式的渠道模式。这是基于渠道理念的新的开端。借鉴渠道管理经验,建筑企业可以将营运资金按照区域或者业主的类型进行分类管理。中国海洋大学营运资金研究课题组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开展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和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平台建设,将渠道管理理论引入到营运资金管理当中,提出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和“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王竹泉等(2007)在分析国内外营运资金研究的基础上,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可以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渠道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这也是本文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基础。

三、分层次营运资金管理

基于目前营运资金的3种分类模式,建筑企业营运资金具体分类如下:第一种是按照营运资金构成要素进行分类,将营运资金分为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等。第二种是按其随时间的变动特点进行分类,将营运资金分为临时性营运资金和永久性营运资金,研究的是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的组合问题。这两种分类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划分的类别过于简单,不利于营运资金周转期的精确衡量。所以,以王竹泉为主导的提出了第三种分类方法,将渠道关系管理引入营运资金管理当中,首先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进而将建筑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渠道分成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缴税费)、施工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原材料存货+已完未验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在途物资+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这种分类有助于清晰呈现建筑企业营运资金在每种不同渠道上的分布。为了提升建筑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营运资金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的最优组合,需要分层次进行营运资金的管理,基于供应链、分渠道的内部细化流程作业两个角度。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

供应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到施工生产最后通过验工计价和工程移交给业主的销一系列过程,通过核心企业,将供应商、业主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信息、资金与物流的控制。供应链的目的是将链上每一节点企业进行整合,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实行共赢,最终实现互利合作。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有关生产经营与上下游企业协调的过程管理,不仅关系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也关系到上游供应商、下游业主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经营活动从采购活动开始一直到工程竣工及工程维护,供应链上每个企业之间具有一定依赖性,只有保持供应链上的资金顺畅和运营效率,每一节点企业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否则一旦发生资金断裂,受影响的不仅是单个企业,影响的更是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经营与合作的效率。因此,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企业对于自身内部营运资金的管理应考虑上下游企业,通过与上下游的关系管理从而与之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切实提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水平,继而提升自身的营运资金管理成效。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确保业主能够按时验工计价及按时支付工程款;另一方面也要跟供应商处理好关系,将业主的相关苛刻的支付条款转嫁给供应商,比如商业承兑汇票的背书或者对应的支付条款,以此才能保证整条供应链的资金不断裂,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

对于初始采购业务环节而言,企业对于营运资金项目的管理包括υ料、预付款、应付款、应付票据等的管理如何发挥最大功效主要取决于与上游企业的关系治理。在供应链的管理中,企业要控制采购环节的总成本除了考虑自身的资金状况、施工计划等外,还需要考虑业主的资金支付条件、供应商的状况、供应商的可选择情况、信用政策、市场状况等业务因素。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建立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获得与施工有关的高品质、及时的原材料,并且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和存货成本,在延迟支付的情况下变相获得一定的融资。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应付账款的使用。即使应付款是一种短期的融资方式越晚付出则对企业越有利,但也同时会使企业的信誉下降,不利于持续融资,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合理利用信用条件,选择最有实际利益的方式进行支付。对于最后的工程竣工移交环节(包括工程维护),与建筑企业联系最紧密的是业主,这是实现资金回流的重要环节,营运资金项目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缴税费等与业主密不可分,要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需要制定适用的信用政策和保持良好的业主关系,首先要确保业主能够及时进行验工计价并办理竣工移交,这样才能获取实现资金的及时回流的依据,进而控制坏账和收账费用,最大限度的使用预收账款等商业信用,或者使用银行保函替代各种保证金,加快资金的回笼,降低因应收账款的占用带来的资金紧缺和较高的机会成本,但这些都需要业主的积极配合,实现资金的供需匹配。

(二)分渠道的内部细化流程作业的营运资金管理

分渠道的内部细化流程作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更加细化的作业开展的营运资金管理。

王竹泉、张欣怡(2011)对业务流程管理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划分为三大核心流程对应建筑企业为:营销、施工以及采购,并且每一个流程又可分为具体的作业,更精细化地对企业的营运资金进行管理。我们将营销流程细分为业主关系管理、投标管理、结算管理等,对施工流程细分成材料发货、施工生产、设备维护调整、过程检验、装配、完成检验等作业,将采购流程则细划为备料计划、物资招标、供应商选择及关系管理、定单输送、合同处理、外部运送、分类验收、清算等。基于这样的逻辑,不同的作业都会有专属营运资金,由于每期作业流程都与前后流程相连接,并且当期完成会成为下期的一种投入,所以归属于该项作业的营运资金除了其自身占用的资金,还包括与前后联系形成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如果按渠道对其加总,该些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就会抵消,即经营活动营运资金=营销渠道营运资金+施工渠道营运资金+采购渠道营运资金。从建筑企业来看,采购环节的在途物资到达施工现场后就变成施工环节的原材料存货,施工环节的已完未验存货在得到业主的验工计价后变成营销环节的应收账款,因此三大核心流程及其内部细化的作业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对业务流程的管理的同时也会影响相关的业务流程,所以应将不同渠道的营运资金以整合的视角进行管理,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的绩效。

四、建议及总结

建筑企业内部单独的营运资金项目管理已经不符合充满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的要求,实施以供应链视角的基于渠道关系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成为发展的必然。通过改进企业内部流程和加强跨区域的营运资金管理优化和整合发挥营运资金管理的功效,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死存亡。

因此,为了改善建筑企业当前营运资金运行效率低下的现状,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从供应链角度:站在业主、建筑企业和供应商的整个链条上,协商供应商的支付条件略低于业主支付条件,使得应付账款与应收账款匹配,确保建筑企业不成为偿债被告单位,从而确保整条供应链资金不断裂;另一方面从分渠道角度:1.营销渠道,实施以业主需求为中心的推式的分销管理,实现与业主需求的无缝对接,力争盈利能力和支付条件较好的施工合同;2.施工渠道,加强施工计划的精确性,合理提报备料计划,从而不造成原材料存货占用多余资金,并加强与业主沟通,及时取得业主验工计价,将已完未验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从而为收取业主工程款提供依据;3.采购渠道,尽量与供应商取得良好关系,要求供应商能及时供货保证施工生产且不过多过早供货导致占用资金,并与供应商协商一致以达到不影响企业信誉的情况下延迟支付的目的。

总之,本文通过对中外文献的回顾与总结,明晰目前营运资金的研究状况和成果,结合建筑企业当前的现状,指出应当从两个层次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树立以渠道管理为重心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理念,对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从而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成效,进一步实现建筑企业“两金”压降的目标,提升自身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与绩效。

参考文献:

[1]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J].会计研究,2007,12:6975

[2]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2833

[3]王竹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该向何处去?[J].财务与会计,2011,2

[4]王竹泉,张欣怡,业务流程管理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机理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1,5:1518

[5]曾仁杰,试论基于匹配原则的营运资金管理[J].财会月刊,2011,3;35

[6]泰书亚,李小娜,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以戴尔和联想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1,5:1820

建筑类会计账务处理篇7

关键词:建筑;物资;成本控制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利润是他们不断追求并为之而奋斗的最终目的,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所接到的项目的成本核算在实现利润最大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货币的量化形式,借助安全成本核算的手段表示出来,从而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奠定较强可操作性的管理依据。

(一)企业成本管理需求

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安全管理成本占据其中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说,企业在关注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同时,还需要权衡安全管理工作付出的成本代价和获得的效益高低。

(二)企业资源保护需求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资金、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资源损失,从而影响工程利益的有效获得。在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出于企业资源的保护需求,要求对可能涉及到的资源进行统计,并预估这些资源损失时带来的成本压力,而安全成本核算能够较为精准和全面地掌握相关资源状况,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对资源的针对性保护,提供清晰的思路,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时造成更多的资源损失。

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的成本核算程序

搞好动态记录成本。财务部接到计划成本预算后,会据此制定出一个对应的支出方案,施工过程中每发生一笔费用支出,除了要进行常规的记账处理,还应随机登记一个大流水账,以便于比财务账更直接地看出项目成本与预算之间的变动情况。

(一)定期进行组织成本分析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成本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企业的相关部门定期的组织成本分析,可以直观的对比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在分析完项目的节约或超支情况后,有助于即使寻找节约的办法和超支的原因,更有利于该企业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方案,总结成功之处的经验和失败之处的教训,便于今后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做好项目实施中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实际成本支出脱离计划成本支出的情况不可避免,能够做好成本控制是对应变能力的一种考验。但面对这种考验的解决办法绝不是通过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原料、盲目增加数量等方式来达到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平衡,而是通过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集体分析讨论来找到问题所在,揪出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采取更加合理的措施来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核算的建议措施

(一)安全成本统计核算体系

在统计核算制度的基础上,建筑施工企业在处理安全事故的时候,可借助统计核算制度控制安全成本的增加,但由于建筑安全会计核算体系本身不具备预测安全事故成本的功能,因此需要将统计核算体系和会计核算体系结合在一起,根据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特点,以此明确具体的控制环节、控制点、控制依据、责任人、控制内容、控制成果,对安全水平、安全设施、安全设备等进行安全成本控制,以此形成安全控制点的统计表。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分析安全事故成本源的基础上,根据既定的成本会计核算科目,分析、归类返工单、停工单、事故处理报告等安全成本统计资料,绘制成安全成本统计表。

(二)会计科目调整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核算体制在管理会计的范畴内,因此其科目要通过调整,达到减少重复核算的目的,并从科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建立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建筑安全成本与财务会计明细科目的对应为例,其中分类账为安全成本和预防安全成本,安全成本明细科目为安全管理费用和安全管理人员工资,与财务会计明细科目对应的有应付工资、应付福利、应付社保、应付劳保、应付医保。通过对会计科目的调整,就能够适应安全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和安全成本统计核算体系的对应科目,这也是安全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重要举措。

(三)安全成本核算运作程序设计

一方面是核算业务流程设计,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建立安全成本科目表和安全成本分类账,然后根据财务会计明细调整表,对相应的明细科目进行调整,同时在会计核算期间,根据成本源的发生情况,建立安全成本明细分类账记录。另一方面是核算运作程序设计,主要结合施工企业安全成本归集科目的内容,建立成本与财务会计明细科目对应表,同时借助成本源分析表、安全事故原始凭证、事故返工单、事故停工单、事故处理报告、事故赔偿报告等,对安全成本的发生额进行计算明确,然后启用安全成本会计核算账簿,并进行最后的分类汇总。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企业要想在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中保持自己的特色而不被r代所淘汰,就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每个企业都在与时俱进,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和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建筑类会计账务处理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基建并账;基建财务

中图分类号:F2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1-0103-03

2013年1月开始实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至少按月并入“在建工程”和其他有关科目反映,事业单位可以完整反映单位的会计信息。但在同时出台实施的《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中对每月基建账如何并入大账并未有规定。笔者依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结合实践经验,对月度基建并账作一些探析,提出一些建议。

一、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特点

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与企业合并报表的合并基础和方法不同。企业合并报表是把有控制的子公司的个别报表进行分析,编制内部抵销分录,通过合并工作底稿,完成合并报表,合并编制的基础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事业单位的基建并账要求每月底将基建账的科目发生额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入大账,因此编制基础是科目余额表。并账时通过大账会计核算系统编制并账会计凭证,记入大账账簿,产生合并报表。事业单位基建与大账是“并账”,企业的合并报表是“并表”。

二、月度基建并账难点及会计处理原则

(一)基建和大账会计制度不同,会计科目及核算要求不同

基建执行的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两个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不同。如基建会计制度中有“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无此科目。由于会计科目不同,基建账中的会计科目并入大账时找不到对应会计科目,造成并账不便。单位应先对基建会计科目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对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确定基建会计科目合并到大账对应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有的会计科目名称虽相同,但核算要求不同,造成相同会计科目的金额不好直接相加,单位应对基建会计科目内容进行分析后,按大账核算要求分析并入不同的会计科目。如大账、基建账与大账固定资产的分类、起点不一样,单位应对基建账中固定资产金额分析后分别并入大账的存货与固定资产科目。

(二)单位之间会计环境不同,并账涉及的会计科目不同

各地区、各单位预算制度执行程度不同、基建资金来源不同,各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有的大账已实施国库集中支付,而基建账却没有实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大账资金收付通过“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核算,基建资金收付通过“基建拨款”核算,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资金收付通过“银行存款”核算。因此,不同的单位之间没有统一的基建并账对应科目。单位应根据实际会计环境确立并账原则,一要真实反映经济业务,二要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并账应根据单位的具体会计环境和不同的基建资金来源而灵活处理,确立不同的并账对应科目,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的并账科目。

(三)单位大账与基建账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发生的内部往来业务不能简单相加

如大账拨入基建账户的各种财政预算拨款,基建账与大账分别作了会计处理,基建账涉及基建拨款、银行存款科目,大账涉及财政补助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如果将基建账涉及基建拨款并入大账的财政补助收入、银行存款并入资产类科目,就会造成账目数字重复,大账数字虚增,会计信息混乱、不真实。笔者认为把大账拨给基建的资金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基建的投资,不需偿还,另一类是相互的债权债务。对于基建投资,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要求,把基建账户视同是大账的往来资金户,大账设“其他应收款――基建账”科目核算基建银行存款,核算基建拨款、借款等各种资金来源,月末并账时根据基建账目实际支出冲减本科目,月末余额反映大账已拨入基建,但基建未使用的资金,基建投资实行内部抵销,不作会计处理,即基建账中的“基建拨款”与“银行存款”科目发生额内部抵销。对相互债权债务,大账与基建各自通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核算,合并时应进行账目分析后相互抵销。

三、举例说明

某市疾控中心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将新建一幢办公楼,由甲企业承建,该工程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大账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基建项目财政拨款拨入大账,基建账开立单独银行账户,授权支付。2013年1月,基建账中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收到大账转拨的财政基建拨款100万元,并支付给甲企业工程进度款70万元。

收到单位自筹基建款40万元,购买器材27万元,尚欠3万元余款一年后付;支付勘查设计费5万元。

收到某企业捐赠10万元。

向银行基建借款(2年期)20万元。

基建办向行政领用办公用品2万元。

(一)大账账务处理

1.拨给基建财政拨款,通过设立“其他应收款――基建账”核算,并按不同来源设财政预算拨款、自筹、借款等明细科目核算。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账――财政预算拨款

100

贷: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办公楼100

2.拨出自筹基建款: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账――自筹40

贷:事业收入――项目支出――办公楼40

3.基建办领用办公用品: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账――代垫费用2

贷:存货2

(二)基建账务处理

1.收到大账拨入基建财政拨款。基建通过“基建拨款”科目核算,下设“本年预算拨款”、“本年单位自筹款”、“本年其他基建拨款”等明细科目与大账“其他应收款――基建账”下设的有关拨款明细科目“财政预算拨款”、“自筹”等一一对应,便于核对和并账。

借:银行存款100

贷:基建拨款――本年预算拨款100

支付工程进度款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70

贷:银行存款70

2.收到单位自筹基建款:

借:银行存款40

贷:基建拨款――本年单位自筹款40

购买器材

借:器材采购30

贷:银行存款27

应付器材款3

支付勘查设计费5万元

借:待摊费用――勘查设计费5

贷:银行存款5

3.收到捐赠款:

借:银行存款10

贷:基建拨款――本年其他基建拨款――捐赠10

4.向银行基建借款:

借:银行存款20

贷:基建投资借款20

5.基建办向行政领用办公用品:

借:待摊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2

贷:其他应付款――大账2

(三)基建账1月份会计科目发生额汇总表见表1

(四)大账1月份与基建有关的科目发生额汇总表见表2

(五)月未,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中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编制并账会计分录

1.将基建科目发和额汇总表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费用”并入大账的“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并在该科目下设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费用等明细科目。同时列事业支出。并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冲抵“其他应收款――基建账”的不同明细科目。

(1)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7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70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基本建设支出70

贷:其他应收款――基建账――财政预算拨款

70

(2)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待摊费用7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7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基本建设支出7

贷:其他应收款――基建账――自筹5

其他应收款――基建账――代垫费用2

2.对“器材采购”明细进行分析,单项器材均符合事业单位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要求,将“器材采购”并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同时列事业支出(如单项器材不符合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要求的则列入“存货”等核算)。

借:固定资产3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30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基本建设支出30

贷:其他应收款――基建账――自筹27

其他应付款――XX公司3

3.将大账的“其他应收款――基建账”与基建账的“基建拨款”分析核对,对单位大账拨入基建账的财政预算拨款、自筹资金实行内部抵销,不作会计处理,即基建账中的“基建拨款”与“银行存款”科目发生额内部抵销。对“基建拨款”发生额中除大账拨入外的其他来源分情况编制分录,进行并账会计处理,如:“基建拨款――本年其他基建拨款――捐赠”明细科目。将大账与基建的其他内部往来核对后抵销,不作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账――捐赠10

贷:其他收入10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账――基建借款20

贷:长期借款20

(六)并账后大账1月份有关基建的会计科目发生额汇总表(表3)

【参考文献】

建筑类会计账务处理篇9

[引起争议]对上述支出作何会计处理呢?公司的几名财务人员有着不同的见解:

张会计:应当将上述支出全部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下的“房屋类”明细科目14410万元,按照房屋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

王会计:应当将上述支出中的土地出让价款4500万元计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科目,按照土地使用权年限进行摊销;剩余9910万元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52程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下的“房屋类”明细科目,按照房屋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

李会计:应当将上述支出中的土地出让价款4500万元和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耕地占用税、耕地复垦费、契税及其他相关税费等630万元,合计5130万元计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科目,按照土地使用权年限进行摊销;剩余9280万元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下的“房屋类”明细科目,按照房屋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

赵会计:赞同李会计对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但建议应当将剩余9280万元在工程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下的“房屋类”明细科目9000万元、“道路”60万元、“围墙”20万元、“喷泉假山”100万元、“树木”100万元。对房屋、道路、围墙、喷泉假山、树木按照不同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

田会计:同意赵会计对土地使用权及房屋、道路、围墙、喷泉假山等工程的会计处理,但认为赵会计将树木绿化成本100万元单列为“固定资产――树木”科目并按照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的做法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鉴于该企业系工业加工企业,虽然响应政府号召为创建园林式工厂植树绿化支出100万元,但该支出也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规定,建议按照现行通行的做法将该树木绿化工程支出100万元在工程完工后列入或通过长期待摊列入“管理费用”科目。

[深入剖析]针对以上几位财务人员争议,我们现做如下财务分析:

1、《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与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房产价值构成的差异:《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小企业会计制度》在“无形资产”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亦明确规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待该项目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在建工程。”

《应用指南》在“六、土地使用权的处理”中规定:“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改变土地使用权用途,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应当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处理。外购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企业(房地产开发)取得土地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应当计人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由此可见,非房地产开发企业其房屋建筑物的账面价值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包含了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而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中不包含土地使用权的价值,由此会导致实施从价计征的房产税税额前者高于后者,如采纳张会计的观点比王会计的观点导致企业每年多交纳房产税:(原值14410-原值9910)×80%×1.2%=43.2(万元)。显然,如因执行会计标准的不同而导致企业房产税税负的不同有失税法的公平原则,需要财政部、国税总局对实行从价计征的房产税的原值构成做出统一明确的新规定,以确保税法的公平原则。当然,目前非上市公司只能按照相关规定选择其适用的一种会计标准执行。

2、《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因此李会计认为,企业为取得该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相关税费630万元应当计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

而王会计认为,《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在“在建工程”科目的账务处理中指出,“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征地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监理费及应负担的税费等,借记本科目(待摊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不计人在建工程成本,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那么企业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除土地出让金以外的其他税费是否计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的讲解中并未提及。《企业会计制度》(p21页)规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还应当包括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因此王会计认为,企业支付的除土地出让金以外的其他税费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不计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

由此可见,上述王会计的观点比李会计的观点会导致企业“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少计列630万元,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多计列630万元。当然,由此会导致企业在房屋使用期内每年交纳房产税的差异:630×80%×1.2%=6.048(万元)。

3、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会计将厂房与道路、围墙、树木绿化等工程成本统一计人了“固定资产”科目下的“房屋类”明细科目,加大了房屋的原值,造成企业多计算交纳房产税,如按上述李会计的观点比赵会计的观点造成企业每年多交纳房产税:(原值9280-原值9000)×80%×1.2%=2.688(万元)。

建筑类会计账务处理篇10

关键词:高校;基建并账;实务

依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4年开始施行的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明确规定高校的基本建设投资须按照规定至少按月并入单位会计“大账”相关科目反映。为落实制度要求,财政部出台了《新旧高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财会[2014]3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一、认真做好并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基建账需完成的工作

基建会计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等式、会计科目设置等多个方面都大不相同。其资金来源对应事业会计中的负债、净资产和收入,其资金占用对应事业会计中的资产和支出,并账前必须对其细化分类。

1.结清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

2.分析基建拨款来源性质并核算出各自的余额。

3.与学校会计“大账”核对往来账目,以便合并时对冲。

4.分析基建借款偿还期长短并统计出各期余额。

(二)会计“大账”需完成的工作

1.增设相应会计科目

资产类在“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存货”、“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下增设二级科目“基建并账”,用以核算基建并入会计“大账”的相关科目。

负债类一般增设“短期借款――基建并账”、“应缴税费――基建并账”、“应付职工薪酬――基建并账”、“应付账款――基建并账”、“其他应付款――基建并账”、“长期借款――基建并账”、“长期应付款――基建并账”等科目。

净资产类在“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等一级科目下,增设“基建并账”相应明细科目,用以区别其他性质的资金;

收入类一般增设“财政拨款收入――基建并账”、“其他收入――基建并账”等科目。

支出类一般增设“其他支出――基建并账”等科目。

2.核对并剔除与基建账的重复部分

逐项剔除基建账与会计“大账”中的重复部分,避免因重复计入而导致账务不实。主要关注以下几类科目。

(1)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科目中要剔除基建账与会计“大账”之间的往来款项。

(2)固定资产、存货科目中要剔除基建账中已在会计“大账”中反映的部分。

(3)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科目中要剔除基建账中已在会计“大账”中反映的部分。

(4)财政拨款、其他收入中要剔除基建账中已在会计“大账”中反映的部分。

(5)其他支出科目中要剔除基建账中已在会计“大账”中反映的部分。

二、基建账并入学校“大账”的会计处理

(一)首次并入会计“大账”的会计处理

1.编制基建账务并入会计“大账”的工作底稿

(1)根据财政部《新旧高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基建账套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预付工程款”科目的借方余额,并入会计“大账”时并入“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科目借方,同时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2)分析基建账套中“交付使用资产”科目借方余额,对尚未反映在“大账”中的部分,依据资产性质会计在“大账”中借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或“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

(3)将基建账套中“现金”、“银行存款”、“零余~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等科目的借方余额,并入会计“大账”“现金――基建并账”、“银行存款――基建并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基建并账”、“财政应返还额度――基建并账”科目。

(4)分析基建账套中“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科目余额,剔除基建账与会计“大账”之间的往来后并入会计“大账”“其他应收款――基建并账”科目。

(5)基建账套中“库存设备”、“库存材料”等其他资金占用类科目借方余额,并入会计“大账”时按照对应关系借记相关科目。

(6)分析基建账套中“基建拨款”科目贷方余额,区分拨款来源渠道分别并入会计“大账”“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并账”、“财政补助结余――基建并账”、“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并账”科目。

(7)根据基建账套中基建投资借款余额的偿还期不同,分别并入大账“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科目;借款利息部分,并入会计“大账”时贷记“其他应付款――基建并账”科目。

(8)基建账套中“应付工程款”科目贷方余额,并入会计“大账”时贷记“应付账款――基建并账”、“长期应付款――基建并账”科目。

(9)分析基建账套中“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剔除基建账与大帐之间的往来后并入大帐“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相应往来账科目。

(10)基建账套中其他资金来源类科目贷方余额,并入会计“大账”时按照对应关系贷记相关科目。

(11)会计“大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目余额的确定。

并入会计“大账”时“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贷记金额等于上述(1)、(2)中会计“大账”中“非流动资产――在建工程”科目借方增加额减去(7)中会计“大账”“其他应付款――在建工程”科目贷方增加额,减去(8)中会计“大账”“应付账款――在建工程”、“长期应付款――在建工程”科目贷方增加额,减去(9)中会计“大账”“其他应付款――在建工程”科目贷方增加额中与形成(1)、(2)中会计“大账”非流动资产相对应的金额。

(12)按照上述(1)至(11)项中并入会计“大账”科目的借方合计金额与贷方合金额的差额,贷记或借记会计“大账”中“事业基金”科目。

2.根据以上基建账套并入会计“大账”的工作底稿,编制基建并入后的基建资产负债表。以基建并入后的基建资产负债表为基础,进一步验算核对正确后,编制并入会计“大账”分录,会计记账后,最终编制会计年度本单位的科目余额表和资产负债表。

(二)首次并账后,基建账并入会计“大账”的会计处理

基建账数据并入方式是采用按月汇总还是逐笔对应,取决于单位的基建业务量的大小和具体情况。具体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类:

1.工程结算类业务的会计处理

对基建账发生的“设备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等工程结算类业务,应逐笔或通过编制科目合并表,转入会计“大账”,借记有关支出科目或“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相关明细科目。

2.预付工程款类业务的会计处理

对基建账发生的“预付工程款”业务,并入会计“大账”时按照基建账中预付工程款金额,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基建并账”;同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3.应付账款业务的会计处理

对基建账中的应付账款业务,并入会计“大账”时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实际支付时,会计“大账”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基建并账”;同时,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银行存款”等科目。

4.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会计处理

对基建账发生的“固定资产”购置业务,并入会计“大账”时借记“事业支出”、“固定资产--基建并账”,并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基建并账”;对基建账套中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并入会计“大账”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基建并账”,贷记“固定资产--基建并账”。

5.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基建借款等业务的会计处理

对基建账发生的“其他应收款”、“应付工程款”、“基建投资借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的发生额,并入会计“大账”时以相同方向和金额并入会计“其他应收款--基建并账”、“其他应付款--基建并账”、“应付工程款--基建并账”、“短期借款--基建并账”、“长期借款--基建并账”等科目。

6.基建拨款业务的会计处理

对于基建账收到财政拨款的业务,如果属于财政授权支付的,在基建账中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并入会计“大账”时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基建并账”;如果属于财政直接支付的,在基建账套中借记相关投资性科目,并入会计“大账”时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需要提醒的是,以上拨款业务在基建账中贷记“基建拨款”的同时,在会计“大账”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对于基建收到单位拨付的自筹基建资金业务,笔者建议通过“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即借记“应收账款”,贷记“银行存款”。基建账收到拨付的自筹基建资金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基建拨款”,并入会计“大账”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在实际支出时,在会计“大账”中通过“事业支出”科目核算。

7.基建项目完工时的会计业务处理

基建工程完工交付,基建账借记“交付固定资产”,贷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预付工程款”等,同时核销基建账套基建拨款,借记“基建拨款”,贷记“交付固定资产”;并入会计“大账”时,按照基建账中“交付使用资产”科目的本期借方增加额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同时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减少在建工程,即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贷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

三、并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基建并账不是并表,是全口径并账

首先,基建并账是把基建账套中所有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全口径并入会计“大账”,而并非仅仅将基建账中“在建工程”并入。其次,基建并账不同于企业的并表,它是将基建账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并入会计“大账”后,按照并账后各会计科目的余额和发生额再编制会计报表。

(二)基建并账后基建账仍需继续保留

按照新制度的要求高校的基本建设投资并入会计“大账”,但仍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其原因在于:基建并账只是总体并入,目的是能够完整的反映单位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状况,但不能详细的反映基建各个具体项目的执行进度,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基本建设工程款的支付以及“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明细情况。

在新制度下,会计“大账”与基建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会计“大账”对基建账起着控制与监督的作用,基建账对会计“大账”起着明细与补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新旧高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财会[2014]3号).

[2]龙素英.高校基建账务并入会计“大账”期初的实务探讨[J].商业会计2014,(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