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技术的介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02

口腔医学技术的介绍篇1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认知教育提高病人对经脐入路内镜手术的认知度,从而推进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行腹腔镜内镜手术病人27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170例采用预先制定的经脐入路手术的认知宣教,观察两组病人对疾病认知度、术式选择、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

【关键词】经脐入路;内镜手术;认知教育

经脐入路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肚脐这一人体天然皱褶,置入腹腔镜和特制的手术器械进行腹腔手术。它除了传统腹腔镜手术所具备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感染率低、恢复快等优点外,还具有疤痕隐蔽的特点,基本上达到了无疤痕的理念,在目前的起步阶段,此术式多用于胆囊手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腔探查和阑尾切除术。对于年轻爱美患者尤其是从事演艺事业患者是一种福音。近年来,它也是世界微创外科研究的热点,是未来外科发展的新趋势。本院自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已成功完成――162例经脐入路内镜手术,受到患者青睐。在护理教育上积累了一定经验。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自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符合腹腔镜手术、年龄在52岁以下的胆囊疾病、阑尾炎、急腹症待查的住院患者270例,其中男性86例,占32%;女性184例,占68%。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4岁,平均年龄33岁。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7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文化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1.2.1对照组由责任护士予常规宣教,介绍医院环境、病房作息、疾病知识、各项告知以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等。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介绍本院开展的两种腹腔镜手术方式,即一般腹腔镜手术和经脐入路腹腔镜手术。结果实验组中有165例选择经脐入路腹腔镜手术方式,占97%。使这些病人既治疗了疾病,又保持了原有腹壁的美观,还推动了新技术的应用;而100例对照组中95例选择医护人员告知的普通腹腔镜手术,2例看到病房中经脐入路手术病人的良好效果而坚决要求采用后者术式。

表1认知教育内容

宣教时间宣教对象宣教内容宣教方法

入院时患者及家属入院介绍:环境、医生、护士,住院须知,检查项目,注意事项等讲解,给相关资料

入院第2天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知识、饮食指导,用药原因;术式介绍,重点介绍两种腹腔镜手术的差别、意义,医生的手术经验等讲解和术后病人的现身说法

术前1天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备皮,手术医生介绍,手术室环境介绍,手术情况介绍等,手术睡姿训练讲解并操作

手术当日(术前)患者术前排空大小便,更衣,取饰物讲解并实施

手术当日(术后)患者及家属全麻后护理,遵医嘱用药;嘱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饮水;术后舒适护理,重点切后护理。讲解并实施

术后第1天患者及家属术后下床活动,饮食指导,脐部创口护理讲解并实施

术后第2天患者及家属出院指导,创口护理,饮食指导,复查时间讲解

出院日患者及家属办理出院手续步骤,再次嘱复诊时间,创口换药,送出院讲解

表2两组患者认知教育后的疾病知识、腹腔镜术式选择、满意度比较

组别例数疾病知识术式选择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170100%165例选择“经脐入路手术”,占97%99%

对照组100100%95例采用普通腹腔镜术式,2例要求“经脐入路”术式,占95%95%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无明显差异,满意度比较略有不同,采用“经脐入路手术”者,对美容效果尤其满意;对术式的选择,相比普通腹腔镜术,经脐入路术式更受病人欢迎。

3讨论

3.1美观的效果。经脐入路手术是一项新型的手术方式,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我院从2007年起在上海东方医院朱江帆教授的第一例成功手术后,不断尝试并取得初步成功,此术式的主要优点在于手术创口位于人体的天然通道脐部,伤口愈合后疤痕隐藏在脐部皱襞内不易发现,因此术后腹部无明显疤痕,与未手术者无异,达到美容的目的。

3.2手术介绍。当少数病人对这项新型手术方式充满好奇,要求有更多的了解时,护士应作详尽介绍。告诉病人及家属,医生的操作与普通腹腔镜手术一样,只不过器械进入腹腔的入口有差异,普通腹腔镜从腹部的四个部位进入,而此手术则器械由脐孔侧壁戳洞进入,疤痕隐秘。

3.3医生的手术经验:本院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近10年,经验丰富,而新技术经脐入路手术也有2年,技术熟练。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科室还与器械商合作对器械进行了改良,以专用于经脐入路手术,即:取消了末端充气封闭装置的穿刺套管,加长器械和近手柄处向外弯的抓钳,使手术更方便并减少了器械间的冲突。因此,病人大可放心。

3.4术中异常情况的变通:告知患者,除了医生有丰富腹腔镜操作经验,娴熟的技术外,手术中一旦出现不顺利情况,紧急时,医生可以在腹部加孔进入器械,便于操作更快捷方便,如果有疑难紧急情况,腔镜手术无法进行时,手术医生会根据当时实际,开腹手术。

3.5脐部护理,防感染:做好术前的脐部清洁消毒准备和术后脐部的防感染护理。一般来说,脐部皮肤较松张力小,创口更容易愈合,因此,只要每天换1次药,保持创口处皮肤清洁、干燥即可。

4小结

口腔医学技术的介绍篇2

摘要:近年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发展迅速,给很多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近5年来,VR与aR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临床教学、术前设计和术中导航3个方面,相较于传统技术具有诸多优势。VR与aR技术的应用必将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帮助,让手术变得更加精准、客观和高效,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患者和医生都能从中获益。

关键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口腔医学;临床教学;术前设计;术中导航

作者:孟凡皓1,朱智慧1,张小辉2,张韬1(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032;2深圳罗湖区人民医院)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这两项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改变,也逐渐被应用于医学领域。VR是多种技术的高度结合,包括了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可以让使用者完全沉浸到该环境中,并且通过有触感反馈功能的控制器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而aR可以实时计算摄影机影像位置、角度,配合图像图形技术,在屏幕上把虚拟图像叠加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目前,已有报道在微创肝脏手术[1]中运用aR技术将肝脏内部的血管和肿瘤的位置显示在术区,也有学者尝试将aR和mR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2]和泌尿外科[3]等学科。早在1997年wagner等[4]介绍了aR的概念,并首次在aR设备的辅助下完成正颌手术;2001年thomas等[5]开发的impulse2000训练系统,可以模拟患者口腔内患龋情况,用于医学生临床技能练习。近5年来,VR与aR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临床教学、术前设计和术中导航3个方面。现就VR和aR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临床教学

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在狭小的范围内可能同时存在腺体、肌肉、神经和血管等重要组织;在教学过程中仅依靠课本或视频资料缺乏立体感和层次感,而尸体标本数量有限、价格高昂,这都为教学增加了困难。将VR技术应用到头颈解剖教学中,可生动、立体地展现复杂的解剖结构。2012年,李阳等[6]利用Dextroscope系统进行上颌动脉下颌段的三维解剖研究,并与实际标本进行对照,为减少上颌动脉下颌段的术中损伤提供解剖依据。结果表明虚拟解剖组所测得的相关数据与尸体组测得的实体数据一致,提示该技术具有可靠性与一定的优越性。

操作技能的练习所用耗材成本较高,借助VR和aR系统,可为医学生提供逼真的操作练习环境。目前已有用于正颌外科手术培训的VR手术模拟系统[7,8],该系统可以为使用者反馈操作的力度和器械运转的速度,并能提示操作者截骨角度和距离与术前设计方案之间是否存在偏差。miki等[9]介绍了一种模拟内窥镜辅助下完成颌下腺切除术的VR培训系统,并通过试验证实,初学者经过7次练习后均更加熟练,手术所需时间较一开始明显缩短。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颌面外科中一项基础操作,但如果操作不慎可能会引起麻醉效果不佳或麻药入血等问题,甚至造成更严重后果。Correa等[10]介绍了一种用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训练的VR系统,可以评估注射位置和深度是否正确,并且提供近乎真实的进针感觉反馈。也有学者将传统教材与aR技术相结合[11],开发了一本贵金属高嵌体预备教材,通过识别课本上每一章节的特殊“标识物”,aR设备就会将相应的操作过程以三维图像的方式呈现在眼前,仿佛老师在眼前演示一样。2013年,Kikuchi等[12]介绍了一种用于练习预备金属烤瓷冠的VR系统。Llena等[13]对aR技术在培训医学生窝洞预备中的效果和使用满意度进行研究,发现仅在一类洞的深度和二类洞颊、舌向预备范围上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差异。彭春等[14]对VR技术在口腔正畸进修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主要是进行虚拟正畸托槽粘贴和排牙培训,通过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和理论成绩对比发现,VR技术可显著提高临床进修医师的学习主动性,利于对口腔正畸教学要点的理解,提高口腔正畸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口腔正畸临床进修医师教学。

近几年,伴随着VR模拟系统在口腔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应用,比如大阪大学的Hap-Dent、伊利诺伊州的periosim、荷兰穆格Simodont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iDental等系统,有诸多学者对VR和aR技术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2015年wang等[15]对iDental系统的精确度进行评估,并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上评价该系统在模拟牙体预备这项操作时的应用效果,发现还需在该系统中加入颊黏膜和支点才能更真实地还原口腔内操作环境。ioannou等[16]对VR手术模拟器和动物模型的培训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VR手术模拟器可以减少培训的成本,并且培训的效果也要优于传统的动物模型试验。2016年,英国的mirghani等[17]对Simodont牙科VR模拟器在口腔教学应用中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Simodont评分结果可以反映出大一与大五学生的水平差异。

2术前设计

颌面外科手术因其特殊的手术部位,手术的难度与风险较大,而且患者对美观有较高的要求;术前对病变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可以更好地确定切除范围,降低手术风险。VR和aR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Ct或mRi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完整呈现病变的位置以及与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可以帮助医生在术前更好地进行手术规划与方案设计;并且,VR技术凭借其出色的沉浸感和触觉反馈设备,甚至可让医生在术前模拟手术,使手术更加安全、高效。olsson等[18]运用VR技术模拟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手术,可以通过VR系统在术前模拟肿瘤切除、腓骨重建方案设计及受区血管选择,可以减小术中风险,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此外,有学者将VR技术应用于正畸和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等方面。2016年medellin-Castillo等[19]介绍了一种具有触觉反馈功能的VR系统,可以将二维图像上的标志点准确还原到三维重建模型上,帮助医生准确确定头影测量标志点,减少误差和设计时间;并且,对需要正颌的患者,该系统还可以设计手术方案。李阳等[20]运用DextroscopeVR系统,借助Ct数据进行重建与融合,获得上呼吸道的三维图像,在三维模型上对上气道狭窄的区域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为患者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术后上气道的狭窄部位均明显扩大,各区段体积至少增大2倍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VR技术可以将二维Ct、mRi数据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医生的眼前,让医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病变信息。

3术中导航

传统术中导航只能显示二维图像,并且术者需要反复观察屏幕与术区,这无疑增添了很多不便。aR技术凭借其与身边环境实时交互的特点,可以将术前设计方案或是重要的解剖结构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投射在术区,使术者实现裸眼观察。2013年,Suenaga等[21]使用3DaR技术在实物模型上模拟截骨手术,以评估该系统的精准度和可行性。结果发现术者裸眼所看到的图像位置不会随观察的角度而改变,而且图像与实物重合的精确度可以达到1mm以下。2013年Lin等[22]介绍了一种基于aR技术的口腔种植系统,并通过术后Ct数据来评估术前虚拟设计方案与实际预备位点之间的误差。结果发现,总共完成的40例种植体的位置均在安全范围内,深度和角度上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2015年,Liu等[23]利用aR技术在锥形束Ct血管造影引导下行机器人舌癌切除手术,并与X线透视引导技术相对比,发现切除范围更理想,并能更好地保护舌动脉等重要组织。虽然,现在大多数关于aR技术在术中应用还停留在实验阶段,但已有学者尝试佩戴aR设备完成正颌手术,术中指导上颌骨的截骨和就位。2016年Zhu等[24]运用aR技术在颌面外科手术中将下牙槽神经管的位置投射到术区,避免了术中损伤重要神经。临床中已经有20例应用经验,包括偏突颌畸形、半侧颜面短小和下颌角肥大等患者的整形手术,所有病例术后通过Ct验证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除1例术后出现血肿外,其余均未发生并发症。这也为aR技术在术中的导航应用带来了启发。

2016年profeta等[25]将aR技术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相结合用于检测头颈部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与分布的情况,并借助aR技术来辅助完成淋巴结活检手术。该实验结合了γ探头(类似于传统放射引导手术)和追踪系统(类似于导航设备),为患者注射γ放射性同位素后,立即检测头颈部放射活性的分布情况,并以此来推断有无可疑转移淋巴结,最终借助aR技术以图像的形式将可疑淋巴结直接叠加显示在术区,让医生裸眼就可以准确看到淋巴结的位置。

4小结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尝试将aR和VR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领域当中,相较于传统技术具有如下优势。①临床教学:VR凭借完全沉浸式的特点和触控设备实现交互反馈,可以为医学生提供逼真的练习环境,节省教学成本。②术前设计:aR和VR都可以完全真实的还原患者的病灶位置、与重要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等重要信息,不仅可用于设计手术方案,还可以用于与患者术前沟通,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手术风险或预后情况。③术中导航:aR凭借其可以与真实环境进行交互的优势,并且可以裸眼观察,让术者更好地了解病情。所以,aR与VR在医学领域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VR和aR技术在医学中也将实现广泛应用。目前已有学者完成aR技术与手术机器人结合完成下颌角切除术的可行性试验,同一个标本的两侧下颌角分别通过机器人和医生完成,对比发现并没有明显差异。VR和aR技术的应用必将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帮助,让手术变得更加精准、客观和高效,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患者和医生都能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Haouchinen,CotinS,peterliki,etal.impactofsofttissueheterogeneityonaugmentedrealityforliversurgery[J].ieeetransVisComputGraph,2015,21(5):584-597.

[2]Kersten-oertelm,Gerardi,DrouinS,etal.augmentedrealityinneurovascularsurgery:feasibilityandfirstusesintheoperatingroom[J].intJComputassistRadiolSurg,2015,10(11):1823-362.

[3]DickeyRm,Srikishenn,LipshultzLi,etal.augmentedrealityassistedsurgery:aurologictrainingtool[J].asianJandrol,2016,18(5):732-734.

[4]wagnera,Rassem,millesiw,etal.Virtualrealityfororthognathicsurgery:theaugmentedrealityenvironmentconcept[J].JoralmaxillofacSurg,1997,55(5):456-462.

口腔医学技术的介绍篇3

在上述背景下,为规范、科学地开展颈动脉外科手术,共同探讨临床难点疑点,相互交流学科新进展,帮助更多的医生安全开展此类手术,有效推进中原地区血管外科学科水平的整体提升,2017年3月26日,“第五届郑州大学颈动脉外科论坛”在郑州召开,同期举行的还有“河南省卒中学会颈部血管年会、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血管分会・中国微循环学会颈动脉学组中原协作行、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干预专家巡讲郑州站”等多项学术活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主任李震教授出任本届大会主席。

此次规模浩大的学术盛会闭幕后,本刊记者就河南及周边地区血管外科的学科建设情况以及本次大会涉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独家专访了李震教授。

优化学科建设,位居学科前沿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业内公认的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及规模最大的医疗机构,也是中原区域的疑难和重危疾病的诊疗中心,近年来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的学术带头人,李震教授在接受采访时首先介绍了该科室近年来取得的学术研究进展、学科建设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李震教授坦言:“我院腔内血管外科现有床位48张,平均每月完成手术150台以上。我们配备了国际一流的复合手术室和独立的重症监护病房,拥有两台最先进的数字血管造影机、血管无创检查室和一流的医护专业技术队伍;拥有中科院院士一人,教授、主任医师三人,副主任医师一人,主治医师三人和住院医师三人。我们科室在开展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目前科室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河南省卫生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是河南省血管疾病院士工作站所在单位,拥有多项专利,每年在国内外血管疾病专业期刊发表文章十数篇。”

李震教授继续介绍说:“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承担着郑州大学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任务,同时接收来自各地的血管外科及血管介入专业医生的进修培训工作;我们科室还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与国内外血管及腔内血管外科保持着密切联系,定期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更新知识、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

李震教授着重介绍说:“近年来,我院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和全国各地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疗法,为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及该科室的专业特点,李震教授详细介绍说,该科室的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胸腹主动脉疾病治疗:通过外科手术、微创血管腔内修复术以及杂交化治疗方式,治疗腹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以及主动脉StanfordB型夹层,常规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和微创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每年近100余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是复杂疑难血管疾病外科和腔内治疗:包括各种内脏及四肢动脉瘤切除手术和颅外颈动脉狭窄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腹部累及大血管的复杂巨大腹膜后肿瘤切除并血管重建;各种微创血管腔内治疗,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瘘以及各种血管狭窄扩张、支架置入、覆膜支架置入手术每年数百例。

三是门脉高压分流术:腔内血管外科一直承担着我院门脉高压及布加综合征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及重度腹水的急诊手术,每年行微创经皮肝内门腔分流术超过100例,并发症发生率极低,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对于无法行腔内介入治疗的该类患者,可以行常规外科门腔分流手术,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

四是参加了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试验研究,获得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及好评。

五是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与院内多学科交叉合作:由于血管外科病人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为了让各个学科血管病人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有利于各个学科血管病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在医院的支持下,2016年帮助建立了院内Vte防控体系及胸痛中心,开展了依靠多学科合作诊治血管疾病的模式,为血管疾病治疗的多样化及跨学科提供了保障,且为促进专业发展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了积极的帮助。

六是近年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1项,省级重点项目多项,是河南省血管疾病科技创新团体、河南省血管疾病院士工作站,河南省血管外科重点实验室及重点专科。科室近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著100余篇,国际SCi收录20余篇,参编和主编译血管外科相关专著9部。

七是建立了科室血管网站和微信平台,积极推广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方便病人及医疗同行更好地了解血管疾病的诊治情况。

搭建学术组织,推进学科发展

采访前记者还了解到,2016年7月23日,河南省血管外科学分会在郑州成立。

另据记者了解,李震教授于1989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后,在广东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基础外科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等。上世纪90年代初,李震教授师从中国科学院汪忠镐院士系统学习了血管外科,2000年赴日本留学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3年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从事血管疾病博士后工作,2005年回国继续从事血管外科临床与相关基础研究工作。他在血管外科领域取得了诸多学术成就,在血管外科疾病诊断、手术和微创腔内血管治疗方面,尤其在门脉高压的微创治疗、外科和腔内杂交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和肿瘤累及的血管重建、颈动脉狭窄及大动脉炎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鉴于李震教授在河南血管外科的学科建树和影响,他众望所归地当选为河南省血管外科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

谈及这一学术组织成立的背景,李震教授介绍说:“在河南省血管外科学分会成立前后,为推动本地区血管外科知识和技术发展,省内各级医疗单位已经相继成功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同时在各地市县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血管病科普及相关知识讲座、义诊等走基层活动,为提高河南省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加快血管外科在本地区的发展,培训更多的血管外科医生以适应日益增加的病人的需要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李震教授继续说:“与此同时,我们医院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在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的领导及全国该领域专家的支持下,也成功获得了承办2017年第八届全国静脉外科及国际静脉联盟中国分会学术会议的资格,这表明了全国血管外科专家同仁对我们医院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的信任和认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省内同仁的多年努力和全国血管外科专家的大力支持,我们申请成立河南省血管外科学分会。此后,由河南医学会主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河南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成立大会及首届河南血管外科大会于2016年7月23日至24日在郑州紫荆山宾馆举行。”

李震教授作为河南省血管外科学分会的首任主任委员,无疑肩负着带领河南地区血管外科发展的重任,因此,谈及分会未来的发展规划,李震教授表示:“我相信,河南血管外科学分会将秉承共建学术平台,促进中原血管疾病诊疗的目的,推动血管外科在省内的普及,增进民众对血管疾病的预防意识。我们将联系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进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河南血管外科医师的理论和临床水平,培训更多的血管外科医师并规范血管病治疗。她的成立,也必将有利于加强我省血管外科医师队伍建设,提高血管外科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以适应日益增加的病人的需要,同时加强国内外血管外科医师交流,加快血管外科新技术、新知识在本地区的推广,促进我省血管外科医学事业的发展。未来,我省血管外科将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的支持与帮助下,将在中原地区发挥更好的作用,以推动血管外科疾病诊治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为中原父老提供高水平的、优质的医疗服务。”

探讨学科难点,助推区域水平

作为大会主席,李震教授重点介绍了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五届郑州大学颈动脉外科论坛、河南省卒中学会颈部血管年会、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血管分会・中国微循环学会颈动脉学组中原协作行、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干预专家巡讲郑州站”的举办情况。

他表示,“本次大会由河南省卒中学会主办、河南省卒中学会颈部血管分会承办。由我和北京协和医院郑月宏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予明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这届会议的宗旨是为了规范、科学地开展颈动脉外科手术,帮助更多医生安全开展此类手术。大会特别邀请了血管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科、普外科、急诊科、影像科等相关专业专家的到来,共同探讨临床难点疑点,相互交流学科新进展,是中原血管外科界举行的一次学术盛会!”

据了解,3月26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由李震教授主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文建国、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聂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华教授分别致开幕词。北京协和医院郑月宏教授、上海华山医院余波教授、上海长征医院曲乐丰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李震教授进一步介绍说,这届会议延续了以往的特色,通过采用学术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及手术直播的形式,为与会的各位同仁提供了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活动。

在这次盛会上,北京协和医院郑月宏教授带来了《颈动脉体瘤协和医院诊治经验》的精彩讲座。

上海长征医院曲乐丰教授带来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热点、争议与思考》的专题报告。曲乐丰教授在讲座中表示:“我中心通过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能显著改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针对相关机制的研究有望拓展Cea新的内涵。”

上海华山医院余波教授在会上报告了《中国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现状》。他系统介绍了中国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干预的背景,并表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Cea手术量将超过13000台,CaS手术量将超过3万台。

同时,在这次会议上,有四位教授还分别为大家带来了四台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直播。他们分别是:郑月宏教授动作干净利索的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曲乐丰教授胆大心细的复合手术(颈总动脉起始处支架植入+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余波教授“华山派”动作精细的补片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以及李震教授术野干净漂亮、动作稳健的外翻式颈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李震教授在门脉高压的微创治疗、外科和腔内杂交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和肿瘤累及的血管重建、颈动脉狭窄及大动脉炎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因此,在这届会议上,他还就肿瘤累及的血管重建方面的治疗及意义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临床研究成果。他在会上介绍说:目前肿瘤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有效的办法仍是早发现早切除;但绝大部分医疗中心、包括“北上广”的很多肿瘤外科中心,对于侵犯大血管的肿瘤仍视为晚期肿瘤而放弃对患者的救治,致使部分患者丧失进一步治疗的机会。血管外科医师及其特有的血流重建技术使局部肿瘤完整切除的机会大大增加,累及主动脉或腔静脉都可以人工血管替代被累及的血管,使肿瘤得以完整切除。目前进展迅速的血管腔内技术进一步辅助了肿瘤切除的可能。这些血管外科技术都可以大大降低术后的复发几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谈及此次大会对河南血管疾病领域学科建设的意义,李震教授表示:“这届会议汇集了血管外科发展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前沿进展,以及全国血管外科同仁对血管外科疾病临床和研究的经验,并通过大河健康网、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等媒体的网站、微信等传播平台同步推送。相信本次大会一定能够有效提高河南血管外科医师的理论和临床水平。本届大会获得了圆满成功并达到了预期目标,将促使河南及周边地区该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更好地为中原父老提供更高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

口腔医学技术的介绍篇4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3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发达,腹腔镜手术现在广泛妇科检查治疗,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且还不用开腹等特点,深受患有妇科疾病患者的喜爱,但是由于很多患者由于采用腹腔镜手术后,没有采取很好的护理措施,而引起了感染,所以腹腔镜手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术前心理护理:由于缺乏医学知识,且腹腔镜是一种新技术,大多数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缺乏了解,担心术后效果以及进入陌生环境、缺乏安全感、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等等都会使患者情绪紧张害怕。因此接待患者应积极热情,向患者介绍医院、病房环境、有关规章制度,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取得患者信任。细心听其倾诉,了解焦虑的真正原因,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讨论病情及手术情况,了解患者需要,介绍手术安全性及可靠性,介绍治愈病例和医院技术力量,协助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告知所行麻醉方式能达到无痛觉、无知觉、苏醒快,使其放松、放心、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适当镇静剂和安眠药,保证患者充足睡眠。

2 术前准备:手术前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术前一日剃除整个腹部至会的毛发,以减少术口感染的机会,因术中脐部要进行穿刺,所以最好用棉签蘸着肥皂水或植物油将脐孔内的污垢除掉。另外要嘱咐患者排空肠道可避免因麻醉后括约肌松弛排便于手术台上,减少污染的机会,因为充分的肠道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术前2日禁食豆类等易产气食物,术前禁食6h,禁饮4h,术前晚上及术日晨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其次术前就其病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机会。最后嘱咐患者术前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切忌大鱼大肉,以防引起术后肠胀气。同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愉快的心情,保证充足睡眠,以便更好巩固腹腔镜手术后的治疗效果,使身体尽快恢复体力。

3 术中护理:严密监测各项仪器的运转情况,根据手术需要调节各参数,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手术医生及麻醉师。首先注意气腹机的使用:气腹机进气宜先缓后快,腹内压力及气体量根据术中情况加以调整;因手术时间较长,患者的各个隆突部位应加棉垫,避免压伤,对体质较虚弱的患者床上加垫电热毯保暖;另一方面要严密监测各项仪器的运转情况,根据手术需要调节各参数,并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博、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手术医生及麻醉师。

4 术后护理:1)按常规铺好麻醉床,患者回房后根据不同的麻醉做相应的护理。全麻患者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暖,上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意识及面色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观察各管道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的改变。术后3天每天测4次生命体征,正常改为每天1次。3)保持各管道通畅,防止扭曲、阻塞。注意观察胃管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记录。观察尿液颜色、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尿管应尽早拔除,一般24 h予拔尿管。注意观察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做好记录。4)做完腹腔镜手术后的六个小时内,患者尽量采用去枕平卧位,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导致呕吐,把呕吐物吸入气管;导致人窒息5)手术后的六个小时,患者可以饮食些少量流质的食物,可以是些面汤或者稀米汤,手术后病人不宜饮食些甜品,如吃豆奶粉、甜牛奶等这些含糖饮料都要注意。6)一般情况下,手术后很多患者都没有什么疼痛感,但是在手术后还是要注意腿部和腰部按摩,最好在半个小时为病人翻身一次为宜,这样子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防止褥疮的发生。7)腹腔镜手术有一个很好的特点,就是切口小,仅有一厘米的小口,所以,正常情况下,腹部敷料在一周之后就可以去掉,并且也可以淋浴,日后也可以恢复正常活动,在一个星期后就可做些适当、轻便活动,使身体逐渐的恢复健康。8)做完腹腔手术后,在当日液体输完后可以拔掉尿管,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医生会适当的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但是要是要小心谨慎。

5 小结:妇科微创技术是利用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等技术取代传统开刀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腹腔镜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切口美容的优点研成果,是世界上妇科手术的先进技术。在外科手术向微创方向发展的今天,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妇科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展。其中有宫外孕、子宫肌瘤、畸胎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腹腔镜技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腹腔镜术后疼痛轻等优点,而且缩短了住院天数,腹部不留蚯蚓状瘢痕,有美容效果等。但是,腹腔镜手术毕竟是一种手术,做这种手术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前后还是应当注意,以使这“不开刀手术”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宗海,刘雪琴,现代外科学与护理,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5,175.

[2] 黄海和,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

口腔医学技术的介绍篇5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6(b)-0110-02

腹腔镜[1-2]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临床资料表明此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等优点。腹腔镜下肝癌手术就是医生通过腹腔镜来进行的肝脏切除的手术,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患者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临床诊断为肝癌。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1.2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

2手术配合及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心理准备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术前1d下午到病房探视患者,查找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和术前各项检查结果,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腹腔镜下切除肝癌的优点和手术操作方法及医护人员的水平,简单介绍麻醉及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室环境介绍,使患者对手术有初步了解,消除其恐惧心理,以良好精神状态接受手术。

2.1.2患者准备

嘱患者术前禁食12h,禁饮6h,禁止佩戴金属类的物品,术前取下活动性假牙,并仔细检查张口度、牙齿和头后仰情况,做好其他各项常规准备。

2.1.3物品准备

仪器:气腹机、冷光源、摄像机、摄录机工作站、高清监视器、结扎速、超声刀、冲洗及负压吸引装置一套。手术器械:腹腔镜手术常规器械、普通开腹手术器械。

2.1.4手术器械

腹腔镜器械一套、外科针持线剪、不可吸收结扎夹钳、冲洗装置一套、腔镜血管解剖刀、一次性穿刺器(大、小)、备无损伤肠钳、双极电凝钳(弯嘴)、腔镜阻断夹,五合一pK刀,摄像线、光纤、气腹管、单极线、超声刀线、腔镜中标本袋、HmL夹、钛夹、11#刀、4和7#线、硬吸管3个、吸头、小敷贴4块中的1块、16#红色橡胶尿管、潘氏管、备静脉延长管、切肝铁丝、大包、外科腹腔镜包、中单、小切口器械包:剖腹包、腹勾、三叶拉钩,备:中转开腹器械(胆总管附加、皇冠拉钩)。

2.1.5特殊物品准备

腔镜血管解剖刀,腔镜阻断夹,冲洗装置,双极电凝钳(弯嘴),腔镜中标本袋,术中用的小圆针、中圆针需扳成直针,止血纱。

2.2术中配合

2.2.1巡回护士配合

麻醉配合:气管内插管全麻,深静脉留置[3]。安置:取平卧分腿位,双上肢固定妥善,右上肢外展不超过90°,防止造成臂丛神经麻痹[4],站在患者左侧,头高脚低位。仪器摆放:同腹腔镜下胆总管手术:气腹机,显示器,光源及摄像系统,超声刀主机放在患者右侧,工作站放在患者左侧。术中严密观测患者生命体征。

2.2.2器械护士配合,进腹配合

2.2.2.1皮肤常规碘酒酒精消毒后,患者身体双侧铺中单,4条切口巾铺切口,两条中单铺患者双腿,术野铺手术薄膜。

2.2.2.2正确连接好冷光源、摄像头、结扎速导线、超声刀线、冲洗管并妥善固定。

2.2.2.3递11号刀做脐下1cm纵切口气腹针建立气腹。其余3个切口根据肿瘤在肝脏的不同位置灵活选择:肿瘤在左侧则选择剑突下及左、右肋缘锁骨中线;肿瘤在右侧则选择剑突下、右肋缘锁骨中线和右肋缘腋前线[5]。

2.2.2.4脐下切口放置预热过的高清镜头,另3个切口分别放置2把分离钳和超声刀头。

2.2.2.5镜下肿瘤切除的配合:(1)探查了解肿瘤的大小和位置;(2)用超声刀或电凝钩将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左冠状韧带及左三角韧带离断,使左外叶游离(肝右叶下段切除无需离断以上韧带),根据医生调节电切功率[6]。(3)备好不可吸收结扎夹钳或钛夹钳以防左三角韧带内的左后上缘肝静脉出血。(4)用腔镜解剖刀分离,腔镜阻断夹阻断左外叶血流。沿肿瘤边缘2cm范围处逐层离断肝组织。(5)切除肿瘤后,松开阻断夹,肝切面渗血点用电铲止血,肝创面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贴大网膜或对拢缝合。(6)吸尽积血,蒸馏水冲洗,肝切缘面置潘氏管引流。(7)标本置于腔镜标本袋中取出。

2.3术毕配合

(1)依次拔出腹腔镜器械,放出腹中气体,拔出内镜。(2)肋缘下两处切口,剑突下及脐旁切口用肥仔7号线缝合,再用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贴上小敷贴。

3结果

行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患者31例,初期曾发生1例出血,经及时处理均顺利恢复。其余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发生手术并发症。

4讨论

护理要点:

4.1术前

(1)仔细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尤其是Co2,了解贮气量是否足够。(2)术前检查好患者的皮肤,避免接触到金属,以免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时发生灼伤。(3)提前准备好中转开腹的器械。为手术赢得宝贵时间。(4)器械护士提前30min洗手准备器械台,检查各种器械的完整性并协助消毒铺单后,将各导线及管道排列整齐并固定好。

4.2术中

(1)气腹压力不可超过15mmHg,术中可把压力调到12mmHg,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阻断血流时要计时,每5分钟通报。(3)密切观察,做好细节。(4)器械护士应熟悉各种器械的性能及操作,了解手术步骤,准确传送,减少失误,缩短手术时间。

4.3术毕

(1)摄像线不再低温灭菌,以免腐蚀导线。(2)冷光源和摄像线不能打折,以免损伤光导纤维。(3)按照清洗流程仔细清洗手术器械。

5小结

通过31例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的配合,笔者从中体会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无菌技术,规范操作流程,精密仪器养护等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和技术保障。手术室护士应加强专科理论学习,加强专科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腹腔镜手术进展是否顺利,与护理工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ConstantDL,SlakeyDp,CampeauRJ,etal.LaparoscopicnonanatomichepaticresectionemployingtheLigasuredevice[J].JSLS,2005,9(1):35-38.

[2]丁佑铭,黎朝良,高卉.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20):3176-3178.

[3]侯美凤,江利秋,孙细玉.肝脏手术中血液稀释法自体输血的运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21-222.

[4]李从美,王洪光,秦峰.肝门部胆管癌肝叶切除手术中的配合[J].华夏医学,2005,18(5):777-778.

[5]袁建红,陆云,王燕.腹腔镜下肝切除的手术配合[J].医学信息,2008,21(9):154-155.

口腔医学技术的介绍篇6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216-01

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现已为越来越多的外科及妇科医生所接受和掌握,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微创外科学。腹腔镜技术改变了以往剖腹手术的许多传统观念,同时对手术室护士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手术室护士了解腹腔镜的技术操作及相关设备和器械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过程中的护理方法,配合术者的操作要点,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患者,疗效满意,患者术后恢复好。现将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0例,男35例,女35例,年龄16~80岁,平均45岁,平均住院天数6天。其中腹腔镜胆囊手术10例,阑尾切除17例,卵巢囊肿切除18例,子宫肌瘤剔除20例,子宫全切25例,输卵管妊娠10例,住院4~10天,平均住院6天,切口愈合良好,住院期间无院内感染发生。

2护理

心理护理:由于腹腔镜手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患者缺乏了解。所以术前1天评估患者的心理恐惧程度以及根据患者的文化素质、年龄、职业及病情主动与患者交流,介绍腹腔镜的手术优点,同时请术后恢复好的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的术后感受及体会,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较好的了解,解除其心理顾虑。另外,还应向患者介绍术前注意事项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介绍麻醉方式及手术器械的先进性、安全性,使其能较好地配合手术。总而言之,术前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能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以及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术前准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配合医生做好患者术前各项辅助检查,严格术前禁食,做好皮肤准备,术前排空膀胱以扩大手术野。手术间常规开启净化系统,室内光线不可太强,以免影响显示器的清晰度,如光线太强,可挂薄质窗帘,保持手术间温度为22~25℃,湿度为50%~60%。备腹腔镜设备一套,包括显示器,腹腔镜录像机,Co2气腹系统,Co2气体钢瓶,疝光源,光导纤维,高频电凝器,电刀,冲洗吸引装置。将各机器的电源检查好,接好备用,其中光导纤维、腹腔镜及各各种连接线均需用低温者灭菌处理。腹腔镜手术器械一套(安全气腹针,气腹导管,冲洗吸引器,穿刺套管鞘5mm、10mm,腔内操作器械如无创伤抓钳、持针钳、分离钳、勾剪、钛夹钳、电凝线、电钩、电针、双极电凝钳,以上器械均严格灭菌。

腹腔镜手术步骤与配合要点(以胆囊切

3手术配合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手术组人员包括医师、麻醉师、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参加手术的所有人员都应该熟悉腹腔镜手术的全过程,大家竭诚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手术。

器械护士的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项:应熟悉各手术器械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师,注意手术进程。预先准备好每一步需要用的器械并及时传递。

巡回护士的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项:巡回护士不仅要完成手术的准备工作,还应负责腹腔镜设备的启动与管理,保证手术设备的正常运行。术中注意开启摄像系统,调节白平衡,及时开启及调节Co2注气装置及电凝器、冲洗吸引装置,确保各项装置功能正常,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手术台,以便手术者操作。充气开始采用低流量(1L/分),让患者有个适应过程,之后再采用高流量。若出现建立气腹困难,要仔细查找原因,如穿刺针是否进入腹腔,麻醉是否使腹腔松弛,术者的手是否压在患者腹部等,以免造成皮下气肿。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暖,Co2时间过长,会造成体温下降。在建立气腹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的变化,按术者指示,做好记录和保存资料。

4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管理与保养

医生精湛的技术、腹腔镜设备良好的性能、训练有素的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腹腔镜要有专人保管,专柜放置。同时应减少人员更换对腹腔镜手术仪器的管理和保养方面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内镜摄像系统等价值较高的光学仪器。导光束不可过度弯曲,不能悬吊。不用时应盘曲平放,盘曲直径大于16cm。所有光缆线上的纤维端口和接目镜须定期清洗,以确保最大限度的光传导。器械用后均应拆开成最小单位,采用四步清洗法,先清洗-酶洗-漂洗-终末漂洗。术中使用的管道应认真彻底清洗,完全浸泡管子于中性pH酶清洗溶液和软化水中,快速清洗,反复用软化水冲洗所有管腔,每次至少1分钟,用软布擦干,再用气枪除去管腔内残留的水分。清洗完毕,检查是否干净,有无损伤,保存备用。各种光纤及腹腔镜器械均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锐利器械尖端用胶套保护。定期进行仪器及器械的保养,保证各关节的灵活性。

总之,腹腔镜手术是一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高科技技术。手术过程中,医师、护士、麻醉师的周密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患者生存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同时,腹腔镜器械的清洗保养也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晓丽,魏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配合[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8):24.

[2]李宏为,郑民华,李建文.微创外科临床新技术[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8~91.

口腔医学技术的介绍篇7

1.1教学医院对医学生医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1.1.1教学医院的医德教育主要针对于医务人员,而医学生有其特殊性。作为教学医院,更重要的是完成医疗任务。即使是医德医风工作常抓不懈的教学医院,进行的医德教育也主要是针对本院医务人员,而医学生与医务人员相比,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同样的教育内容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1.2教学医院的口腔专业带教教师均为临床医生,有较强的局限性。带教教师作为口腔临床医生,与学校的专职教师不同,大多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思想教育工作不够专业,不讲究方式方法,往往事倍功半。而且在选拔临床带教教师时,往往更注重专业临床技术是否过硬,对医德水平的要求不高,造成个别带教教师本身医德水平不高,做不到为人师表,甚至将负面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取向,使其逐渐背弃医德良知,对学生良好医德的培养势必将造成不良影响。

1.2口腔专业的特殊性因素造成口腔医学生本身对医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1.2.1口腔专业具有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除了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大部分口腔科医生都工作在门诊一线上。而口腔科门诊,无论是哪个二级学科科室,每位医生都守着一张口腔综合治疗台,单打独斗,要求团体协作共同完成的工作量较少。因此,医护、医技之间的合作往往被忽视。而现代医学,特别是临床诊治工作是多学科融合与应用的整体,医务人员同心协力、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2.2工作内容更着重于临床操作。与其他临床医学学科的工作内容不同,口腔科临床工作多为动手操作,而不是检查化验与开处方等,而且医生临床操作过程中患者往往是张口状态,无法沟通,也就使个别口腔科医生眼中看到的只是“牙”,而不是“人”,忽略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把自己当成了“牙匠”,而不是“牙医”。

1.2.3各分支学科间工作内容差别较大。口腔科医生各分支学科间工作强度与经济收入差别较大,如不进行正确引导,很容易影响到口腔医学生的价值取向。由于学生对实用主义片面地理解、认识与当今社会市场化的冲击,导致大部分医学生更倾向于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与技能学习从而影响学生接受医德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填报研究生志愿时不考虑个人兴趣、素质等各方面条件,只专注于收入最高的二级学科,造成各学科间发展不均衡与优秀人才的浪费。

1.2.4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人文教育的缺失。口腔医学院校大部分为独立的口腔医学院或医学专业院校下属的口腔医学系,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开展的关于人文教育的讲座和宣讲都比较少,医学生接受人文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较少。

1.3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医风水平考核难以量化与医务人员不同,即便是在毕业实习阶段,口腔本科医学生也是在带教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诊疗活动。通过对患者回访反馈的情况往往不够客观清晰,而每位带教教师对实习生医德医风要求的标准往往不统一,因此专门针对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水平的考核难以量化,给学生的医德教育带来了困难。

2开展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医风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2.1口腔医学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与其他职业不同,医生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无论有意或无意,失误的代价都是惨痛的。尤其作为口腔科医生,由于口腔科操作大部分为不可逆性损伤性操作,比起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对于一个医生更为重要。作为医学院校,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校训,对于口腔医学院校来说,这里的“性命”指的更多是不可再生的牙齿的性命,关系到患者今后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口腔专业医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2.2医患关系日趋正常化发展的要求随着医患冲突的日益加剧与多元化,如何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做到保护好医生自己,逐渐改善医患关系,使其趋于正常化,成为医疗卫生行业一个新的课题。在我们为医患冲突中遇难的同行们痛惜,谴责个别患者的过激行为,呼吁全社会对医务人员理解信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医学生抓起,提高其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会他们能够良好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4]

2.3保障口腔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必要条件医疗质量与安全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水平,而且也取决于医疗服务水平,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口腔医疗存在其特殊性,患者是否积极配合直接决定医疗质量与安全。因此只有两手一起抓,均衡发展,才能为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提供有力地保障。[5]

3提升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教育水平的方法

3.1通过对外交流,邀请经验丰富的美方教师增设医德教育等行为医学课程

国内大多口腔医学院校对于医德教育,乃至行为科学教育缺乏系统性认识,未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与教师团队,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以上问题。因此,我们与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拉斯维加斯牙科学院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邀请经验丰富的美方教师来校讲学。以美方的实际教学案例为基础,为教师们介绍行为科学在该校口腔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并利用夏季学期的两周时间为口腔系本科生进行集中授课,内容包括牙医与患者的角色和行为特征、医患沟通与互动、口腔保健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等内容。通过授课,我们教师明确了医德教育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现场听课观摩学习了行为医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授课方法与教学模式,为今后建立、培养自己的行为医学课程教师团队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们了解了病人与医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技巧是口腔医疗实践的核心,认识到学会尊重患者,提高自己医德水平的重要性。

3.2从学生入学初开始与学校取长补短,联合开展医德教育

3.2.1基础医学课程学习期间。个别综合性大学因高考招生制度的局限性,造成口腔专业并不是学生入学第一志愿,甚至部分学生的第一志愿非医学专业,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入学后对口腔专业懵懵懂懂,不了解,不热爱,被动接受,甚至误认为口腔医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相比,范围窄,业务性差,仅仅是补牙、拔牙、镶牙这样的简单工作,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大了对医德教育的困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学习基础医学课程期间,可利用周末休息日,组织同学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进入到医院内,通过导诊、维持医疗秩序等医疗二线工作,为患者提供服务,了解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产生崇高使命感,并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提高自己进行简单医患沟通的能力。同时通过学校与医院的紧密合作,聘请医院一线教师与学校医德教育教师共同编写口腔专业学生专用校本教材,将理论与实际案例充分有机结合,并在课后由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或近期发生的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提升学生的兴趣度与参与度。增加医德教育课程的学时数与所占学分,提高学生对其重视程度。考核方式可调整为多样化考核方式,不仅局限于笔试,增加平时讨论情况所占比例,改变考试前突击背题就可得高分的现状,提高学生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

3.2.2口腔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期间。从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已经通过口腔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口腔医学有了初步了解,我们通过安排学生跟随医院的“口腔健康直通车”,深入到社区、部队、学校等场所,运用已掌握专业知识为民众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普及预防保健知识,简单答疑解惑,使学生产生崇高使命感。

3.2.3口腔专业临床课程学习期间。从第四学年开始,学生开始学习口腔专业临床课程,对于口腔专业各个二级学科有了系统的了解,但是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对口腔医生的具体工作内容知之甚少,可通过集中安排两周时间的见习,进入到医院各个学科,通过挑选优秀的见习带教教师,学生们进一步对口腔医务工作者有所了解,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了解医疗工作内容,为第五学年毕业生产实习打下基础,更能近距离学习如何做好一名口腔医生。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加强教师医德教育意识,将医德教育融入到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例如有针对性地通过临床成功病例加强学生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通过失败病例加强学生职业责任心与职业道德,通过临床纠纷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医患沟通技巧与水平。

3.2.4毕业生实习期间。实习期间是实习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良好医德的重要时期。[6]作为实习医生,既是医生,又是学生,如何兼顾好以上两个角色,是对每一位实习医生的严峻考验。尤其作为口腔科实习医生,由于口腔科操作大部分为不可逆性损伤性操作,每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对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实习生正式进入实习之前,教学医院应组织相关职能科室为实习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教育,包括为了使实习生能够做到依法行医,组织医政科进行医师法、侵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为了加强实习生职业道德观念,组织医德医风部门进行口腔医生专业思想、职业道德教育,介绍医院通过患者回访进行医疗服务质量追踪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及原因分析;为了加强实习生医患沟通技巧及纠纷应急处理能力,组织门诊办公室进行实际纠纷案例的介绍与相应处理流程。如果教学医院为口腔专科医院,那么与综合医院的口腔科相比,由于学科分支较多较细,各科室间的医德教育内容有其特有的特点,应该有针对性。在实习生进入科室后,安排科室主任与带教教师为学生进行系统、正规的技术培训的同时,针对本科室学科特点,对患者群特点、医患沟通注意事项与技巧,已发生医疗纠纷的案例等进行介绍与分析,避免同类案例发生。例如口腔修复科患者特点为老年人患者占了较大比例,往往动作慢、爱唠叨,初诊采集病史耗时较多,因此如何与老年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同时做到讲解耐心、杜绝厌倦情绪是医德教育的重点。而在儿童口腔科,应首先进行儿童心理学知识的教育,如何观察患儿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减少其对治疗的畏惧心理,尽快引导患儿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是医患沟通内容的关键。在口腔黏膜科,因多数口腔黏膜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患者往往情绪悲观低落,不利于积极配合治愈疾病,因此,在客观准确地说明病情的同时,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是实习生应该向有经验医生努力学会的沟通技能。为了解决个别性格较内向实习生初接患者时因过度紧张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与治疗的问题,除了加强同学间角色互换等情景模拟练习,可通过配备综合治疗椅用仿真模拟人,通过反复练习,带教教师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应注重学生素质修养,规范言行举止。组织实习医学生参与本科室内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医疗差错事故分析与讨论等,加强其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生动的医德素质教育。[7]尤其在遇到纠纷时,能够端正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对个别不良风气能够是非分明,正确判断。

3.3对实习生的医德医风进行三级管理与评价

3.3.1制定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医风规范标准与评估体系,由带教教师与科主任评估。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手册》[8]的基础上,根据口腔医学本科生的特点进行调整修改,制定医德医风规范标准与评估系统,对带教教师与科主任进行评估体系的集中培训,保证评估标准的一致性,通过质与量两方面进行量化评估。

3.3.2通过患者跟踪回访,对口腔医学实习生医德医风水平进行评估。我院医德医风部门常年通过对每位患者进行医疗质量、流程、服务等方面的跟踪回访,并及时反馈给相关医生与部门,及时整改。通过这一平台,针对实习生诊疗后患者的跟踪回访,能够及时发现每位学生在与患者在沟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个性化的带教重点调整。通过以上带教教师的评价、科主任的评价、患者跟踪回访对实习生的医德医风进行三级管理与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并且合理利用医德医风考评结果,与实习生实习成绩考评相结合。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把医德关

口腔医学技术的介绍篇8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21―02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手术,它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日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在外科得到广泛的应用[1]。我院普通外科自2010年3月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腹股沟疝等外科疾病以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1例,其中男性167例,女性134例,年龄19―72岁,平均45岁,疾病前三位的是阑尾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腹股沟疝。4例腹腔镜术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手术均成功。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且腹腔镜是一种新技术,大多数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缺乏了解,担心复发;以及对医院陌生环境缺乏安全感,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等都会使患者精神紧张。因此护理人员接待患者时要热情周到,介绍医院病房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消除紧张情绪。与患者及家属讨论病情及手术情况,了解患者需求,介绍手术安全性及可靠性,介绍同种病例的治愈情况及医院的技术力量,麻醉方式等,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适当镇静剂和安眠药,保证患者充足睡眠。

2.1.2皮肤准备

腹腔镜手术是从腹部皮肤较薄的部份的脐孔处进针,术后伤口易发生感染[2],选用润肤油肥皂水过氧化氢碘伏进行皮肤清洁准备,既可保证脐孔术野皮肤无损伤,又可降低脐孔皮肤带菌率,可安全、有效地预防皮肤切口感染[3]。术前剃除整个腹部至会的毛发,以减少术口感染的机会。

2.1.3胃肠道的准备

手术前1天晚上及当日行清洁灌肠,防止术后肠胀气和麻醉后括约肌松弛而排便在手术台上,术前1天给予易消化少渣饮食,禁食易产气食物,如牛奶、豆浆等,术前6h―8h禁食,术前4h禁水。

2.1.4常规准备术前戒烟酒,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教会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目的有利于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利于术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术前晚口服适量的地西泮,保证睡眠充足。

2.1.5术晨准备

监测生命体征,对有高血压的患者口服降压药患者术晨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前2h预防用抗生素,以降低术后感染的机会,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必要时插尿管,保持术中膀胱空虚状态,以免穿刺时误伤膀胱。

2.2术后护理

2.2.1常规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氧,心电监护。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每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6次平稳后停,术后次日取半卧位或坐位,注意观察静脉输液是否通畅。

2.2.2腹部切口护理回房后上腹带保护切口受外力牵拉,观察腹部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疼痛,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按医嘱处理。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持腹部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切口完全愈合后才允许患者淋浴,以防切口感染。

2.2.3饮食护理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对胃肠功能影响小,但在胃肠功能恢复前应禁食、禁水,排气后可进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选择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食物,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为宜。

2.2.4引流管护理留置胃管、腹腔管、尿管的患者,注意观察引流量的颜色及量,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堵塞,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每天更换引流袋一次,注意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防止脱落。

2.2.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二氧化碳残留腹腔可引起腹胀,刺激膈肌颈肩痛、皮下气肿,是腹腔镜术后常见症状。术中尽量吸净腹腔气体,术后注意观察腹痛、腹胀、腹部膨隆情况,做好解释工作,症状大多在术后48h后缓解。

2.2.6做好生活护理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行动不便患者协助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协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防止肠粘肠的发生。

2.2.7出院指导腹腔镜手术恢复快,一般住院3―5天出院,及时做好出院指导①劳逸结合,适当锻炼②保持心情舒畅③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为主,少食多餐,忌辛辣④如有不适,随时来院复诊⑤3个月免重体力劳动,3个月后复查。

3讨论

腹腔镜是近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高科技微创手术方式,与普通开腹手术比较,它以创伤小、失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瘢疤小、住院时间短而受到医患的欢迎,临床护理也与开腹手术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改变观念,更新知识,创新护理,适应新技术的需要,正确地护理及照顾患者,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洪梅、孙细玉.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1例手术配合[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6):146.

口腔医学技术的介绍篇9

倡导综合治疗,缩小国际差距

作为“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项目的负责人,罗建方教授自然在这方面有着更多的话要说,因此,采访便首先从与这个科研课题相关的内容开始了。

罗建方教授首先向记者介绍了“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国内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和该技术与国外相比所存在的差距。他介绍说:就目前国内的情况而言,我国“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欧美国家相比,病例数还不是很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可能发病率低于国外,另一个是存在漏诊的情况。对于颈动脉介入治疗水平来讲,我们国内医生的手术介入的操作技术还有待提高,不同医疗中心的介入治疗水平也不一样。为数不多的医疗中心技术比较强,但相比之下,部分医院的介入水平仍有待提高。在临床研究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参加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缺乏本国颈动脉介入治疗经验总结。”

罗建方教授继续介绍说:“我们医院第一例‘颈动脉支架术’是在1998年7月开展的。对于此例患者,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一位男性严重冠脉病变患者,合并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动脉高度狭窄,需要行冠脉搭桥手术。由于此类病人围术期脑卒中风险高达20%,经过多学科讨论后,我们为患者制定了先行颈动脉支架术,再送病人行搭桥手术方案,最后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这个成功的病例,为我们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及实践带来了许多启发。因此,把‘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并申请了科研基金。当时国内医疗条件及经验有限,在初期的颈动脉介入治疗中,大部分经验是按照本人从国外学习所获;尽管如此,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在此后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常常碰到上述一类的患者,觉得每个病例都有其自身的病情特点。对于患者,是先顾心脏还是先顾大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所以,觉得制定治疗计划时要十分慎重。作为一名心血管医生,应有一个全局观念,不光是顾及心脏,而应全面地对此类患者作综合治疗。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处理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处理方案。”

既然国内外在这方面存在差距,那么,应该如何缩小这种差距?罗建方教授认为:“如何缩短‘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方面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医生对颈动脉狭窄诊治的认识,包括诊断方法、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指征;有效减少漏诊,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当然,要从根本上改善现状,还有待于介入治疗准入的制定及更多地开展介入医生的规范化培训。”

值得推广的

经皮穿刺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罗建方教授所在的科室在主动脉夹层诊疗方面取得了令业内瞩目的成就;而罗建方教授本人在主动脉夹层诊疗方面的深厚造诣,也为行业内同仁所称道。提及这方面的话题时,罗建方教授首先介绍说:“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凶险的主动脉疾病,其危害有目共睹,如不及时诊疗将危及生命。目前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尚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我所在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了大量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近年病例数逐渐上升,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起,我们收治的患者猛增。究其原因,可能与漏诊的减少、发病率升高及医患的治疗意识增强有关。在我们所做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我们广东省主动脉夹层发病的患者年龄,比西方国家要小10岁左右。西方国家平均年龄是65岁,我国约为55岁。此研究结果曾在美国国际血管腔内治疗会议上发表,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针对我国此类患者发病的年龄情况,我认为更值得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以期待患者有更长的存活时间。”

谈及具体的学术问题时,罗建方教授详细介绍说:“主动脉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穿透性溃疡、壁内血肿和主动脉瘤等,是一组高致死性、高致残性疾病谱。近年来,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高血压发病率增高,知晓率与控制率低下,影像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这类疾病的警惕性增高,发病率和诊断率明显升高。”

在针对此病的治疗方面,罗建方归纳说,目前针对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腔内修复术(eVaR)。

“在药物治疗方面,纠正危险因素是基础。戒烟,控制高胆固醇、高血压,以稳定病变发展,减少破裂等并发症的可能。但药物治疗仅限于瘤体直径小的胸腹主动脉瘤和无并发症的StanfordB型夹层。”罗建方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在传统手术方面,应在全身麻醉下暴露病变主动脉,以人造血管置换。显然,这种手术方式复杂,创伤大、风险大,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高,而且术后的监护与恢复时间也比较长。目前除升主动脉疾患必须接受外科治疗外,其他部位的病变,越来越多地采用腔内修复方法。”

谈到腔内修复术(eVaR),罗建方教授介绍说:“eVaR即通过数字减影技术,将覆膜支架系统,由切开的股动脉送入,释放于主动脉病变部位,将病变主动脉完全隔绝封闭,重建真腔,即刻可使动脉瘤或者夹层假腔不受主动脉血流冲击,减少动脉瘤和夹层破裂的发生。逐渐覆膜支架以外的瘤腔或者假腔内发生血栓化,进一步降低主动脉破裂风险。1991年,国外学者parodi等最初以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腹主动脉瘤,近年来采用eVaR治疗StanfordB型夹层已有广泛共识,并成为降主动脉病变首选的手术方法;腔内治疗近期效果良好,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早期死亡率低于常规手术。”

由于主动脉覆膜支架外径大(16F以上),传统治疗中仍然需要在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下切开、暴露股动脉穿刺部位。“因此,随着器械研发的进步和术者的不断努力,微创术式呈加速度发展状态。完全真正地经皮治疗主动脉疾患,是令人企盼的。在过去10余年中,使用6-8F以明胶海绵或缝线为基础的血管缝合装置来处理冠脉与外周动脉介入的穿刺部位,明显减少了制动时间,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而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受此启发,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时,最初使用8~10FpercloseprostarXL经皮缝合装置,预先放置装置缝线于10-20F外径穿刺口,操作结束后完成缝合。由于prostarXL装置外径较大,缝线材料是编织聚酯,韧性较差,需手工打外科结,技术成功率在80%左右。近几年不少术者采用2~3套6Fperclosea-t或percloseproglide装置的方法,成功率达到95%以上,percloseproglide与perclosea-t不同之处在于缝线材料是以单丝聚丙烯代替了编织聚酯,增加了韧度并且减少了组织反应程度。我们近年也采用两套percloseproglide装置以‘预先缝合’的方法处理eVaR中的穿刺部位。”罗建方教授详细剖析说。

“至今,我们已经使用这种方法,大约完成了130余例患者的eVaR操作。目前在临床上100%应用此技术,成功率也为100%。这种术式给患者和操作者带来的益处非常明显:常规是局麻下完成;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效率。我们一天最多曾经完成了7例患者的eVaR治疗,而且出血量减少,术后不必常规送监护室监护;同时制动康复时间缩短,可以早日出院与恢复日常生活;并且患者整体医疗支出增加不明显,随访也未发现明显相关的并发症;穿刺部位局部疤痕形成少,有利于以后的介入通路的建立。”谈到这里,罗建方教授归纳说,“我们认为这种技术给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谨慎地选择适合患者和细致的操作是成功的关键,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主动脉腔内修复器械外径的进一步减小,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完成eVaR更加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腔内治疗技术亟待加强多学科合作

谈到他所在科室在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罗建方教授回顾道:“在20年前,我院心外科就已经开展了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1998年我院心内科与心外科密切合作,在国内著名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开展了主动脉腔内治疗。回顾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从开始做的每年十几例到二十几例、再到近些年100例左右,病例增长十分迅猛。同时,在这些年中,我们也体会到了腔内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益处。”

在这个领域,罗建方教授还对临床医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对于临床医生来讲,一线的医生首先要充分重视主动脉夹层疾病的危害性。因为大部分夹层患者在急性期表现为剧烈的胸背痛伴血压升高,此类患者较易被诊断;而部分患者却表现下脑缺血、截瘫等,此类患者则较易被误诊。第二,一旦发现主动脉夹层疾病,应立刻住院治疗。根据不同的分型要做不同的处理;按现有的认识及条件,对于Ⅰ型主动脉夹层,还应行紧急的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是Ⅲ型夹层的的话,可以考虑做腔内治疗或杂交手术。当然,也有一些患者的病情是不适合腔内或外科治疗的。此类患者应采取积极的药物治疗,控制并消除相关危险因素,密切随访。不管怎么说,目前对于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尚在不断发展中,我们应抱着务实客观的态度,合理应用药物、介入及外科治疗手段治疗患者,把握好腔内治疗的指征。”

罗建方教授继续说:“我们都知道,当前在国内外,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已经逐渐开展;而且,我国此病的发病率较高,治疗例数已位于国际前茅。我院在这方面的特点就是,主动脉夹层患者主要收治心内科。以往,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处理上比较尴尬,当没有很强的外科适应症时,只能采取内科的降压等保守治疗,夹层破口及假腔的持续存在,使处理上十分棘手。但自从腔内治疗技术开展以来,近些年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带来了福音。回顾我们近几年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实践历程,我们充分体会到:大部分的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全程,在处理方面不仅要关注血管情况,而且要关注脏器及肢体缺血所带来的一系列临床变化,多科合作的综合处理也很重要。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入住心内科的的每一例夹层患者,均请心外科医生会诊,共同制定治疗策略。如果适合外科,转外科手术;适合内科治疗,继续保守治疗;适合腔内治疗,两科合作进行腔内修复。”罗建方教授继续介绍说,“从2002年至今,我们从完成的200多例的腔内治疗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由多科合作制定合理周全的治疗策略,共同处理围术期相关情况,是保证高成功率、低并发症的关键。”

在结束这个话题之前,罗建方教授展望说:“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已经蓬勃发展。随着治疗技术及器械不断进步,其效果及安全进一步得到肯定,但现时还缺乏大规模的临床对照研究来证实其远期效果,有待于多中心合作研究方能取得结果;在治疗团队的建立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力求为患者提供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法;当然,我们也期待着新一代腔内治疗器械——经皮穿刺器械的诞生,使腔内治疗朝着效果更好、更微创的前景发展。”

介入治疗新见解

在采访中,罗建方教授还认为,心内科领域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尽管已经开展了多年,并已到了成熟阶段,但在具体的技术方面,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并且还面临着慢性完全闭塞性(Cto)病变的挑战;而且器械方面,例如药物支架等,还存在较大的改良空间。

对此,罗建方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有统计表明:严重的心血管病患者中,有75%以上的病人伴有周围动脉阻塞;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由外周动脉阻塞引起的慢性下肢动脉缺血发生率为17%~20%,而且截肢率高达5%以上;吸烟的患者、尤其再合并糖尿病时,则超过20%。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血管疾病仍将是严重危害生存质量与生命的疾病。那么,针对这种状况,血管疾病有哪些治疗策略呢?”

罗建方教授释疑说:“我们都知道,在任何医院的心血管科及其他科室,周围血管阻塞都是常见病。对于下肢闭塞的一些治疗,现在有很多方法了,包括药物治疗,腔内治疗及外科治疗。在介入治疗方面,近年来器械的更新改良——例如一些专用于扩张下肢血管的球囊——以及医生经验技术的不断积累,为下肢缺血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变也是不可忽略的。很多患者虽然有下肢堵塞,但是没有明显缺血症状的话,药物治疗也是一个很有效果的方法,比如现在有一些抗血小板药和血管扩张药。总体来讲,在治疗周围血管病时,理想的模式不是采用单一方式或专业,而是应用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包括两个概念:一个是采取多学科合作,原因是周围血管病影响到人体多器官供血,包括脑、肾、四肢等,只有通过多学科的知识互补与综合,才能最好地为患者制定合理周全的治疗方案;另外是合理综合应用药物、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手段,避免只用‘介入一根管或外科一把刀’的方法来治疗患者。”

在谈到一名称职的心血管介入医生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时,罗建方教授说:“我个人认为,作为心血管介入医生,应把全面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工作重点,关注冠脉以外的全身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系统性疾病,累及全身多处血管,冠心病和卒中是导致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主要亚型。我国的一项卫生统计显示:2006年部分城市前10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脑血管病与心血管病分列二、三位,仅次于恶性肿瘤;每年有超过16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有研究显示,冠脉和周围血管共病率达23%。因此,冠心病是引起周围血管病人患病及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同时周围血管病对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治疗也起着负面的影响,所以,心血管专科在周围血管病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针对此话题,罗建方教授继续阐述说:“一名称职的心血管医生,应该关注的主要血管领域包括:一是下肢动脉:介入治疗、iaBp的通道,下肢缺血;二是肾动脉:高血压,一过性肺水肿,肾功能不全;三是锁骨下动脉:内乳动脉桥的缺血、盗血症状;四是颈动脉:脑卒中,脑缺血症状;五是主动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同时我认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心脏介入经验的积累,目前我国的心血管介入医生大部分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优势:一是对周围血管病程、病情与血管病变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充分的认识;二是在介入治疗适应症、治疗时机以及风险/效益比等方面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三是与病人建立了长期的医患关系;四是能把冠脉介入治疗概念与技术运用到周围血管介入治疗中。因此,在当前各领域都在倡导多学科协作的情况下,作为一名当代的心血管医生,还应做到‘立足心脏,关注全身’。”

采访到最后,罗建方教授说:“我刚才说了,心内科领域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技术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制约学科持续发展的‘平台期’,因此,我们期待所有的同道一起从各方面、各层面共同努力,一起推进介入技术的持续发展,重视研究国际及国内血管疾病诊治领域的新技术与新进展,及各种复杂与疑难血管病例的处理方法,为提高我国血管疾病的整体学术水平作出积极的贡献。”

口腔医学技术的介绍篇10

“S”型脊柱男孩挺直了腰杆

《健康报》消息因患严重的脊柱侧弯,15岁男孩小刚的后背竟然扭曲成“S”型。原本活泼好动的他不仅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周围人像看“怪物”一样看他的眼神也让他非常自卑。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一科为小刚做了高难度的脊柱侧弯三维矫正手术,将他侧弯的脊柱成功“拉直”。这个脊柱曾侧弯成105多度的男孩,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直起了腰,挺起了胸。

据介绍,小刚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无意间发现孩子出现身子弯向一边的症状,到医院检查确诊为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在做了矫形手术后,确实有所改善,但他的脊柱弯曲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后来,他弯曲的脊柱已经大幅度挤进左胸腔内,以前植入的矫正架被弯曲的脊柱顶得刺破皮肤,引起了感染,如果再不手术,可能会因为心胸受压迫而影响心肺功能,引起呼吸衰竭。

经过研究,由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一科吴汝舟教授带领治疗小组定下了治疗方案。术后小刚恢复良好,身高由原来的1.51米增长到1.66米,弯曲脊柱已经由105度矫正回到只有30度。随着恢复,他的身体还会明显增高,除了比较瘦小以外,他已和同龄少年没什么差别。

关键词:心脏病安徽医大二附院

“大象心”女子手术重构心脏

《健康报》消息今年47岁的方女士,因风湿性心脏病18年前接受了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术后开始情况很不错,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方女士的心脏又出现了问题,活动后就胸闷气喘,口唇发紫,双下肢浮肿,夜里睡觉都不能平躺着睡,而是坐着睡了10年,还多次出现过急性心衰。

方女士住进安徽医大二附院心胸外科病房。经检查,方女士被诊断为终末期心脏病,有重症瓣膜病、全心增大等病症,同时还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以前我们见过心脏大如牛心的患者,可是这位患者的心脏,简直可以用‘大象心’来形容。”安徽医大二附院心胸外科主任石开虎博士形容说。由于患者的心脏膨胀到几乎占据了整个胸腔,她的肺部已经被挤压得很小。石开虎博士主刀为患者施行体外循环下全心重构手术。目前方女士已经脱离术后危险期。

关键词:胆管结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镜下肝叶切除取胆管结石

54岁的杨某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接受了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不仅从胆管里取出了许多结石,还切除了一大块肝脏。术后第二天,杨某即能自行上厕所和活动。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肝叶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常规器械和腹腔镜技术的较好结合,该术式扩展了腹腔镜在胆道外科领域的应用,原来需20厘米~30厘米的手术切口缩短到8厘米左右,大大减轻了患者手术后的痛苦。

在成功进行腹腔镜肝叶切除经验的基础上,以李宜雄教授、常实副教授和龚学军副教授为主的普外科专家们决定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的肝叶切除术,治疗需要切除肝叶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

据常实副教授介绍,该手术的特点是首先用腹腔镜充分游离肝叶,然后再行较小的皮肤切口(6厘米~8厘米),将已经游离的肝叶用开放手术的方法切除并探查胆道。这种手术最适合左肝外叶有结石的患者。

关键词:糖尿病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植入“生命种子”治疗糖尿病

重庆璧山39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郭女士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手术后,康复出院。

郭女士在1996年怀孕时患上妊娠糖尿病,但生下孩子后血糖仍未恢复正常。2年后,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10余年来,她每天必须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今年5月份,郭女士前往新桥医院内分泌科治疗。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徐梓辉副教授决定采用目前国际前沿技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为其进行治疗。徐梓辉副教授介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把从患者体内采集到的骨髓在体外进行分离、提纯后,获取被称为“生命种子”的干细胞,在血管造影技术的引导下定向植入到胰腺中。该技术克服了异体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带来的供体稀缺、免疫排斥和费用高昂的弊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能根治糖尿病的全新治疗手段。

徐梓辉主任介绍,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下或者初发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这项新的治疗方法效果最好。因此,糖尿病患者治疗要赶早,愈早治疗效果愈好。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上海新华医院

睡眠呼吸暂停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简称oSaHS),是儿童最为常见的临床疾患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儿童总人群的3%。该病主要表现为儿童睡眠时打鼾、憋气,常伴有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等现象,行多导睡眠监测会发现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oSaHS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和身体发育,还影响患儿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确诊oSaHS应当如何治疗呢?有许多家长担心手术风险而寄希望于中药治疗,目前来看,中药治疗并无确切疗效。对于手术风险和手术效果的担心似并无必要。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上海、北京等地的三级医院基本上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割术或扁桃体切除术,条件好的医院则采用等离子技术对扁桃体施行治疗,根据情况行单纯扁桃体体内消融、扁桃体部分消融切除或完全消融切除,术中出血极少。就手术效果而言,治愈率在99%以上。上海新华医院自2002年以来开展内窥镜下使用切割吸引器切除腺样体,手术既安全又彻底,进一步提高了儿童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关键词:带瓣升主动脉置换哈医大二院

心脏不停跳带瓣升主动脉置换完成

黑龙江省哈医大二院心外科在心脏正常跳动状态下,成功地为一位63岁患者实施了带瓣升主动脉置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