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就业形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06

口腔医学就业形势篇1

各大院校主要采取“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的形式,实施三段式(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教学体系。第一学年学习基础模块;第二学年主要学习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如牙体雕刻技术、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等。第三学年在义齿加工中心进行实习。总体来说口腔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一定的相关性,口腔医学技术以口腔医学作为专业基础,同时口腔医学主要侧重在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重点主要在修复制作技术层面。

2口腔医学专业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对象数量和质量

2.1两个专业教育对象的数量对比据权威资料显示口腔医学以及口腔医学技术作为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两个专业,在教育对象的数量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我国的口腔医学事业发展,以及产生新知识和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两个专业教育对象的质量对比从教育对象质量上来看,两专业招收学员均为高中起点,并无明显区别。但是由于口腔医学专业报考人数超出计划招生,存在一定的择优录取。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由于未达到计划招生数量,部分学校为了达到计划招生数量,存在降低录取分数线而扩大招生。

3口腔医学专业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就业情势

3.1口腔医学专业的就业情势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表显示,目前我国儿童(5岁)乳牙龋病患病率为76.55%,学生(12岁)恒牙龋病患病率45.81%,学生(12岁)牙龈出血检查率为38.04%,成年人(35~44岁)牙结石检出率为94.15%,累计牙病患者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几乎没有人终身不患牙病,治疗牙病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根据可靠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人人均牙齿缺失数目为2.6颗,老年人人均牙齿缺失为11颗,6.8%的老人是无牙颌。然而在我国,口腔科医生的任务是艰巨的,面临的工作强度是巨大的,口腔科医生与人口的比例是1:40000,国际公认的合适的口腔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比例应为1:2000。我国现有口腔医生2.5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却有25亿颗牙齿待充填,6亿颗错颌畸形待矫正,10亿牙周病患者有待治疗[2]。面对如此大的市场缺口,口腔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是容易的。

3.2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就业情势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显示,全国35~44岁年龄段人群牙齿缺失率为37.0%,义齿修复率仅为11.6%;全国65~74岁老年人牙齿缺失率为86.1%,义齿修复率仅为42.6%。据专业人士分析,口腔修复医师与口腔技师比例应达到1:2才能保证修复体质量[3]。但据调查,从业人员大多未经正规专业教育,缺乏系统的口腔修复理论和技能专业培训,业务素质较差,严重影响了义齿制作质量,因此,从满足口腔医疗市场不断发展的角度来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是非常容易的,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高素质人才[4]。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的选择上也是多元化的。技师——可以在大医院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技工部从事义齿加工工作,也可去义齿企业加工中心,从事义齿的制作。据可靠资料显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约90%左右在大城市工作[5]。

口腔医学就业形势篇2

【关键词】联勤;口腔科;发展;设想

十七大报告提出:“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逐步形成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推行大联勤改革,既是中央军委做出的重要决策,也是我军迈向三军后勤保障一体化的重要探索。在大联勤体制下,疗养院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不仅要承担特勤人员、地方人员的健康保障,还承担部队在职干部和退休干部的疗养。口腔科室同样面临新的军事任务,因此,为实现大联勤后疗养院口腔科能适应新的形式,谋求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达到改革要求的目的,现就构建“口腔中心”的设想,对联勤后口腔科未来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编制体制调整

疗养院口腔科的工作性质和医疗特点有别于其他科室,其主要任务是对特勤人员在疗养期间进行体检、疾病矫治、疾病预防和医疗保健,及其各类人员的口腔疾病诊治,其工作任务与地方医院的医疗模式相似。而针对部队特勤人员的工作特性,相应的战斗多发疾病,又必须适应其特点需要而进行编制体制调整。联勤后的原陆海空三军疗养院和医院每个单位各自都有一个独立编制,口腔科也是独立设编,是名副其实的“小而全”。这样的弊端是编制体制重叠,人才分散,技术不足,设备、设施等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资金占用相对较大,调配运行机制落后。在原体制的运作下,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产生规模效应。各军兵种部队人员就医“条块分割”,平时不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难达到战时要求。从实际情况看,推进大联勤体制改革,应从体制上解决军兵种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努力避免军兵种后勤在职能、机构、人力及程序方面的不必要的重叠,从而在整体上增强军兵种的建设效益,使现有编制人员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医疗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我们提出以下设想。

1.1口腔科发展规模的初步阶段要由“小”变“大”成立口腔中心科室大联勤体制下疗养院口腔科新的运行模式,既要符合军队后勤保障的创新,也应符合军队管理的新观念。以部队疗养院原有医疗模式为例,要解决原陆海空三军口腔医疗系统各成一体的问题,将三军疗养院和部队医院的口腔科在体制上集中起来,重组口腔中心科室的领导班子,对人、财、物等资源实施统一管理、调度、使用。设想成立一个拥有20~30张治疗椅位,及现代化尖端治疗设备的大型口腔中心。并以各疗区原有口腔科为基础,实行“分散体检,集中医疗”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又可避免“小而全”的弊端,做到及时、快速、高效率、高质量地服务部队。

1.2构建口腔中心科室,必然要求实行“大管理”要围绕“大”字更新观念,围绕“大”字想问题、办事情、谋发展,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习惯思维和管理方式,树立“大管理”的观念,做到系统筹划、科学管理、协调发展,符合新阶段口腔中心发展的理念。针对口腔中心科室注重依照制度管理,要从物资供应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务人员管理制度、病员管理制度到各项专业操作规程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不断完善,总结和运用好成功的经验,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改革成果。

1.3构建口腔中心科室,也要设想成立专业的军兵种口腔医疗小组在口腔中心科室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原有医院和疗养院的口腔科对不同军兵种专用医疗保障的优势,组建起有自身优势的专科或医疗小组,对相应军兵种提供专用保障。

2对口腔中心科室医疗运行模式的构思

联勤改革后,部队医院、疗养院在形成中心科室之后,虽然在编制体制和管理模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根本任务并没有改变。按照疗养计划接收疗养员,组织实施疾病矫治、健康鉴定、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收治康复伤病员,培养疗养保健专业人员,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除此之外,还增加了诊治地方患者的任务。成立后的口腔中心将在质和量上较前有大幅度地提高。

2.1资源重组与合理利用重组的口腔中心科室在新的运行模式下,对原陆海空三军疗养院和医院的几处口腔科进行整合,实现资源重组与合理利用。资源重组主要指人员和硬件的重组,首先依据任务定规模,依据规模定岗位,依据岗位定人员。使重组之后的人员配置合理,专业适应,工作高效。其次是医疗康复设备(及场地)等硬件资源重组,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更新落后和陈旧的设备,申请配备和购置符合部队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新设备。重组之后的人员与医疗康复设备实现最佳配置。此外,重组后的口腔中心就医接待量明显上升,应解决地方患者就医难的问题。中心以医院为依托,为患者解决医保问题,真正地将地方患者引进口腔中心。这样做,既带给口腔中心广泛的病人资源,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也能使口腔中心的硬件和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长此以往便产生双赢的效果,地方患者能得到良好的就医保障,而中心的医生也能通过接触地方患者,增加临床经验。针对一些疑难杂病,可以设置专家会诊制度。而例如骨开放颌面救治等方面的基础训练,口腔中心也能充分利用患者资源得到实施。口腔中心在收治地方病人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作战医疗的准备,要做到平战结合。

2.2人员的机动调配口腔中心成立后,改变原“小而全”的模式,统一安排调配人才的医疗任务,使他们更能发挥所长。例如:新杭疗成立后,各个疗区都有口腔的体检任务,由中心统一安排人员在各个疗区进行体检,而其余的人员则可以进行其他的医疗及科研任务。当然,人员的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人才的专业所长来制定和调配。这样做,使得人才各尽其用,减少软件资源的浪费,真正能做到“分散体检,集中医疗”的理想模式。

3人才的培养与科研项目的开发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正确地引进、使用、培养人才,是一项重要任务。从联勤后医院疗养院所承担的各项口腔任务,着眼加快人才培养,促进其快速发展。

3.1引进和培养相结合针对联勤后的任务特点,精心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联勤后就疗养院整体而言,业务范围扩大了,不仅担负着干部的健康疗养、疾病康复疗养,重要的陆海空勤和离休干部疗养任务,还担负着地方患者的诊治工作。因此在人才培养规划上要紧紧围绕任务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多学科人才培养。一是发挥好老专家、老主任的传帮带作用。组织好院内学术交流、技术比武,活跃学术气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与专科院校挂钩,实施人才的定向专业深造或专科进修。例如派专人前往第四军医大学学习口腔的正畸技术,口腔的美容技术,与浙江大学建立横向联系等等。回院后,带领该专业的科研与医疗任务,起到该领域的“专才”作用。三是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达到引进一个人,发展一个学科,带动一片的目的。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要改变“为我所有”才算引进人才的认识。可通过让人才到中心兼职,或联合开发新技术,或聘请他们为技术顾问等,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3.2建立数字化平台,开展强式项目重组后的口腔中心不仅拥有良好的硬件资源和更为专业化的人才资源,同时,建立合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也尤为重要。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可使口腔中心的医疗和科研项目开展更为便捷,得到有效的数字化网络管理。例如:建立有效的病人电子档案,患者的每次就诊都能从数字平台上查阅到历史治疗记录。安装合适的软件系统,使国内国际一些口腔专业的新成果、新动态也能通过网络第一时间内获得。这样,能使口腔中心的科研项目与国内国际的先进成果相互比较、促进。

建立数字化平台,更需要配备合适的数字人才,使数字平台得到专业化的操控。而定向培养后的专科人才应在各自的领域积极发挥学术专长,比如种植体技术、口腔美容技术等等,做行内的“精英”,带领整个口腔中心在该领域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口腔中心在此基础上,发展出3~5个具有经济开发前景的优势项目。如口腔种植技术、口腔修复、固定正畸、口腔美容。与此同时,中心应该根据特勤疗养的特点和特勤疗养的资源,每年开展1~2个课题开发项目。学术带头人每年参加专业学术活动不应少于2次。

通过专科人才的专长发挥和数字化平台的运用,争取在几年之内,使我院口腔中心的医疗水平达到地区乃至国内的领先水平,进而申请成立军区口腔中心。

3.3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在加快人才培养的同时,要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贯穿始终,把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福利待遇留人落到实处。要向人才大胆提出“你能唱多大的戏,疗养院就给你搭多大的台”的口号。一要在重点学科建设上增加投入,确定高层次研究项目,用能够产生良好军事和社会效益的课题吸引人才;二要不断完善科室运行方式,积极引进设备、资金,增加特色服务项目,用能够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场所吸引人才,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提供更好的实践舞台;三要在用人机制上创新,对科研成果多、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技术骨干,重点培养,大胆启用,对于学术科研成果突出的人才,委以学科带头人、课题负责人等重任;四要挖掘网络人才,及时沟通了解国内外口腔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指导用于临床;五是在福利待遇上要打破常规,向在本职岗位上贡献较大的人员倾斜,对学有成就,贡献突出的人员,在晋职晋级上予以优先。使人才尤其是高学历人才、具有专科特长的人才有成就感、自豪感,自觉的安心疗养院工作,逐步形成以技术骨干、中坚力量、后备人才组成的医疗梯队,最大限度地挖掘内部潜力,使口腔科的高技术人才在疗养院迅速成长。

4口腔中心的医疗任务与战时应急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联勤后口腔中心科室的构建既要完成我军疗养院所承担的任务,也要承担起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联勤改革后,疗养院承担部队和地方患者的治疗任务,不仅是服务保障单位,也是一支重要的卫勤力量。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是军队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疗养院同样负有重要职责。因此这就决定了联勤后的中心口腔科室功能建设要分部队、地方两条路走。一面抓部队休养员的疗养保健,一面抓地方病源的体检治疗,既为部队休养员的健康提供了医疗保障,又为疗养院创收作出贡献。平时的组织形式也是战时建制,战时医疗运行模式比平时更简捷迅速。平时应多进行战场救护展开,隐蔽伪装,行进转移等科目的训练。模拟野战医院,展开抢救淹溺、低温、外伤合并海水浸泡、烧伤、冲击伤等未来战争中容易出现的各种战伤类别的紧急救治程序。开展海上医疗救援训练不拘泥常态环境下的医疗救治,还要充分考虑未来战争中可能出现的放射性复合伤、放射病、急性减压病等复杂因素,多层面开展训练,确保能够随行海上复杂战场条件下的各种卫勤保障任务。

口腔医学就业形势篇3

了解受众对象,以其为本

口腔医学专业图书是科技类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使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全国当时的口腔医生仅约600人,口腔本科年招生人数不足50人,设置口腔专业的院校仅有5所,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30年,口腔医学逐渐壮大。据统计,直到2005年全国口腔医师达51012人,2007年在校口腔医学学生达54978人,2008年设置口腔医学专业的院校近180所。

针对这个庞大的基数人群,出版口腔图书的出版社应该围绕受众群体,在全媒体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下,通过网页点击率的统计,电子商务中购买力的统计,各大书店销售量的统计,来了解受众者的心理,分析他们的需求,寻找当下需求量最大的书籍或者及时再版。同时书的类别也要做到精细全,让受众群有更好的选择。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良好的选题,是引领市场潮流的一把双刃剑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选题策划关系到出版部门的兴衰。选题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编辑可以通过市场的需求以及趋势选择良好的选题,同时编辑的良好选题也可以引领市场的潮流。在全媒体时代下,不乏激烈的竞争。若想要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编辑就需要策划优秀的选题,提高选题的质量,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以全媒体的理念制定发展策略,打破传统的采编模式,建立一个统一策划的机制,整合创意。

在全媒体时代,媒介之间的融合与合作促使传统出版业和其他媒体的关系日益密切。口腔类图书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更应该积极的适应这种潮流,围绕一个选题,多层次的进行开发,在发挥纸质图书优势的同时,开发新的媒介形式。比如,口腔医学的颌学、正畸等,将单一的图文结合的方式转换成其他的方式,或从传统的图书形式转换到电脑或者手机等其他载体,开创新模式。并将这新老模式一起整合,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多种模式交互推广

推广是出版社将已经出版的口腔类图书书目信息或者服务提供给受众群体。医学类图书要满足客户群体不仅仅要在内容上满足目标群体的要求,还要在其他服务上满足他们的需求。企业经常采用的模式有:广告、促销、推销等模式。

传统的广告模式就是借助一定的媒体,把相应书籍的亮点优势整合,进行宣传,主要都是以图片或者汉字的形式出现在报纸、杂志或者网络上。然而在全媒体影响下,我们可以将这些亮点或优势制作成视频,通过各种交流软件或者大众媒体平台散发出去,或者直接制作成有声阅读来吸引受众。同时在一些专业的展会、学会上刊登的广告带来的收益也会很大。这样通过各种媒介方式交互宣传,扩大口腔图书的广告覆盖、出现频次,也会相应树立自身形象在受众心中的地位。

很多的网络交流平台、论坛平台也都是良好的推广平台,通过医患交流、学者交流等等交流方式,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不仅仅可以把握市场需求,同时也能够带动销售,提升品牌形象。

多管齐下的销售渠道

针对既定的消费群体,完善常规的网店以及门店的销售,迎合受众的需求,积极拓展多管齐下的销售渠道。门店销售一直保持平稳发展,但在全媒体影响下,网络销售方式已经不是简单的局限在淘宝、当当、亚马逊,新的平台层出不穷,比如微信销售,直接点对点的销售模式,更容易被医生们接受,他们只需要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到书籍介绍,书籍内容,一旦满足他们的需求,直接支付。这不仅仅省下了跑去书店的舟车劳顿,就连电脑没在身边的问题都直接解决。

口腔医学就业形势篇4

《新考德医学辞典》对其的释义是:“以外表美观自然为目的,对牙齿及其周围组织进行保存,修补和修复。”《牙医学图示辞典》这样描述:“为改善外表而对龋坏,折断以及有缺陷的牙齿进行修补和修复的一种牙科实践。”美国美学牙医学学会主席R.e.Gold-stein指出:“美学牙医学是纯牙医学艺术,牙科医生的任务之一就是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通过牙科处理来保存,完善和创造一个美丽的微笑”。口腔医学美学教育即口腔审美教育,是指口腔领域的特殊性出发,通过各种形式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措施,培养和发展口腔医学生的专业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提高他们在医学审美实践中的感受美、鉴赏美、运用美和创造美的能力[2]。

目前,我国的口腔学教育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专、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专、本科教育阶段,大多数院校只重视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教授而对美学的选修课就相对很少[3]。由于忽视了医学美学等边缘学科的教育,使得一些学生缺乏艺术修养,审美意识和能力低下。现阶段随着我国口腔医疗事业的深入改革和发展,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口腔专业人才的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美学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适应学科的迅速发展。首先,口腔医学生在学习口腔医学科学知识的时候,如果缺乏了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审美教育可以加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如:全口义齿的排牙法,专业学习十分枯燥但结合人的容貌特征,从美学上加以阐述,立即生动有趣了。其次,口腔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其心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审美教育将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极大地帮助,使他们在发展智力、增强体质、形成道德意识的同时,仍保持和发展着丰富敏锐的感性能力,保持着特有的勃勃生机。再次,口腔医学生正处于探索生活的时期,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健康的审美情操和趣味,将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从而使他们受益一生。

口腔医学生的美学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加强:

第一:普及口腔医学生的美学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审美教育以及医学美学。只有知道和了解相关知识以后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把美学知识融入到口腔相关疾病当中。想要普及口腔医学生的美学教育,就目前的教育现状只有将口腔医学美学课程作为必修课,使每一位口腔医学生接受这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学会在临床实践当中感受美、鉴赏美、运用美和具有创造美得能力。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现阶段我国口腔医学美学的师资力量还不够均衡,大多数院校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匮乏,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职,如美术、音乐、语文老师等,但这些老师对口腔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在讲解与口腔知识有关的美学知识时,不能和口腔相关的美学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就不能保证讲解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所以有必要加强口腔医学美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对美学教师进行口腔相关知识的培养,以及对专业口腔老师进行医学美学知识的培养,使教师做到将医学美学的理论和原理同口腔学融会贯通。

第三:加强专业知识和美学的教育方法和内容。

口腔医学美学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对美学理论启迪健全建立积极有序的美学思维、哲学审美观、艺术审美观,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认识和品鉴能力。

第二,医学美学是学生探索口腔医学与美学的结合点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奠定医学审美能力的基础。

口腔医学就业形势篇5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人才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医学院,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重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口腔医学生是医学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扎实的口腔医学知识,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从而为口腔医学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人类进步的保障。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实施创新教育是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众所周知,创新思维是人的大脑与医学知识进行交流的过程,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口腔医学知识的一种重要能力,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口腔医学这门学科具备很强的严谨性,也有一定的逻辑性,而且跟其他医学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但有助于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还能够促进口腔医学相关学科的学习成效。第二,站在社会层面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让发散思维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些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益处。

二、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1.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

作为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者与实施者,学校的责任非常重大。对于口腔医学专业来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还要明确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把这些固化到具体的教学计划中去。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社会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要从口腔医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以及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要求学生人文科学知识与口腔医学知识之间能够实现融会贯通,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2.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发挥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导作用。要让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培养其创新能力,需要积极优化教学模式。在引导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本身已有的结论方面,还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知识的补充以及方法的介绍,鼓励学生质疑。在知识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状态跟学习成效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激发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处在一个积极的状态下,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成效。在教学中,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去理解问题,也愿意花费精力去探索知识点,这样的求索过程就是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过程。从这可以看出,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多么重要。比如,案例教学模式,通过运用口腔医学经典案例教学,教师跟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产生良性互动,大家在一起讨论、探究教学案例,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再比如,合作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把学生根据实际特点分成不同的小组,这些差异化明显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出自己对问题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过程,也是思维发散的过程,更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3.注重教学反思,培养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主要是口腔医学教师针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进行的总结和反思,从而明确教学优势,查找不足,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重复问题的再次发生,让教学成效得到明显的提升。所以,口腔医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一定要转变认识,重视教学反思,决不能因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而麻痹大意。通过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跟同行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先进典型。事实上,教学不是单向活动,而是双向活动,教师需要关注的不只是自身在教学中的方法和表现,还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在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中,有时候学生会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不在教师的备课范围之内。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比教师预想的多,这些都给专业教学注入了很大的活力。所以,教师在总结的时候要把学生的创新点和闪光点记录下来,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

在培养口腔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理论知识学习之余,还要实现“做中学”。对于口腔医学来说,其实践性与操作性都比较强,要求这个专业的学生具备临床诊断、技工以及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实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教育活动跟实践结合在一起,正确把握基础教育跟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口腔医学实践的时候,要建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不能因为单纯的实践而忽视了课堂教学。在实施的时候,要结合教学目标,建立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让学生的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同步发展,能够科学有效的?m织实践活动,,从石膏牙、蜡牙雕刻到印模制取、灌注模型,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形式的多样化,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口腔医学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都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方面给予相应的启发与指导,进而扩展其专业知识,进而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口腔医学就业形势篇6

作为现代医学专业序列里面起源最古老的一个专科,口腔医学在今天依然保留了很多原生态时期的遗迹。医学院的口腔医学教育从本科开始就和临床专业分流了,而口腔医生拿到的博士学位甚至不是“mD”,而是“phD”或者“SmD”。

而了解口腔专业的人公认:现代口腔医学是医学专业中的“白富美”:“白”是指口腔专业的工作环境好;“富”是指其高端大气的市场定位和普遍比较高的营业利润率;“美”是说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口腔美容”让口腔医学兼具了“基础医疗服务”和“非基础医疗服务”两种特性。

就是这样一个渊源古老、卓尔不群、自成一派的医学专科,在今天的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且在信息化发展道路上另辟蹊径、别开生面。

等待开启的市场

根据原卫生部2010年的统计年鉴,全国利润率最高的专科医院排前三名的分别是:整形、眼科、口腔,净利润率均在10%以上。而这个统计数据对于口腔来说仅仅是冰山一角,因为全国口腔医疗服务营业额仅有20%~25%发生在上述报告所覆盖的口腔医院,绝大部分的口腔服务是在口腔诊所完成的。相对于规模在300家左右的口腔专科医院来说,全国5万多家口腔诊所和1.4万个综合医院的口腔门诊才是支撑起这个产业的“小蚁雄兵”。

而在这300多家口腔专科医院中,民营比例已经超过30%。诊所市场中民营资本更是占到压倒性优势,其中还包括了通策、佳美这样的连锁口腔企业。

口腔专业的勃勃生机来自于其开放和独立的行业特色。

从业务特性角度来说,口腔服务对场地、大型设备、医技支持要求低,只要有一张牙椅,加上顺手的工具和耗材,一个口腔医生单枪匹马就可以展开业务。所以,早在国家“多点执业”政策放开之前,口腔专科医生就已经普遍在医院和诊所之间自由流动了。

从医保约束角度来说,目前国内医保对口腔服务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绝大部分能够成为口腔医院盈利点的服务由于涉及到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都不被医保覆盖,这反而减少了医保政策对口腔业务运行的限制,这使得口腔医院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竞争发展。不管公立民营、不论医院诊所,都不在医保范围内,都要争抢同一个客户群,只能比拼技术和服务了。

从患者选择角度来说,口腔类疾病的诊断比较清晰,治疗效果一目了然,相对其他医疗服务来说信息透明度高。患者更愿意在有选择的条件下与医生沟通确定治疗方案,支付自己认为合理的医疗服务费用。同时,由于口腔治疗是个长期过程,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重复交易铸造信用机制”,患者与医生、诊所之间的良性信任机制更容易建立,更容易形成长期、稳定、良性的服务业态。

综上所述,从行业形态上来看,口腔行业产业竞争公开化、资源流动自由化、服务层次多元化、信用监督市场化的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医疗专业。

而目前我们看到的口腔行业的一派欣欣向荣仅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根据几家主要口腔设备、耗材供应商的市场数据,过去5年中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每年的年增长率稳定保持在28%~30%之间,而口腔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还有明显的缺口。

从口腔医疗服务需求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口腔疾病发病率高达97%,而就诊率不到5%,绝大多数人对口腔疾病还处于放任状态。随着居民口腔卫生意识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口腔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快速上升。

从服务的供给角度横向比较,中国大陆口腔医生的人口比是1:25000,而在中国香港这个数字是1:4000,美国是1:1200,日本是1:800。目前全国口腔医生注册人数5.3万,每年口腔医学院毕业生将近2万,而预计未来15年需要40万口腔医生。

由此可见,口腔市场在未来10年~20年中还将有巨大的需求潜力被逐渐释放,这将给口腔医疗服务在人才、设备、耗材、技术上的供给带来数量级的发展机遇。

信息化的全新挑战

相对于口腔医院蓬勃发展的业务,其信息化水平略显滞后。在三级综合医院电子病历普及率超过52%的背景下,口腔医院的电子病历普及率低于20%,很多口腔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还处在基本HiS系统勉强运行、临床信息系统局部零星覆盖的阶段,这正是三级综合医院十年前的平均水平。

口腔医院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具特色的业务流程,以至于在综合医院广泛使用的系统在口腔系统中功能效益大打折扣。

口腔行业的业务流程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小住院大门诊;专业分工细致;门诊付费多样;长诊疗周期。

口腔医学就业形势篇7

2012年4月27日,对于韩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时刻,他终于要完成自己埋藏30多年的心愿。

身为北京爱雅仕口腔联合创始人,韩科带领爱雅仕的优秀牙科医生参加了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组织的《口腔健康促进与口腔医学发展西部行》免费义诊活动。作为曾经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的一名知青,心情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2011年8月爱雅仕口腔医师团队赴山东临沂为脑瘫儿童义诊;爱雅仕口腔爱牙月系列活动已经成了爱雅仕的品牌形象;此外,爱雅仕口腔还组织了美齿行高端主题沙龙――“高级成衣里的明眸皓齿”等一系列活动。“爱雅仕希望通过活动、义诊、讲座等建立起具有牙科行业特点的社会责任模式,使得消费者对牙齿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韩科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表示,“通过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对爱雅仕的医疗技术和研发产生了推动,而且爱雅仕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而事实上,与通策医疗、北大口腔医院以及其他的高端民营牙科诊所相比,在名气和规模等都没有绝对优势的前提下,爱雅仕并没有采取大战旗鼓的扩张之路,而是通过建立自身完整的社会责任模式来进行渐进式发展。要知道,爱雅仕已经成为新加坡全民牙医集团中国首席合作伙伴,并不是没有能力采取激进式的发展道路。

显然,对于爱雅仕来说,将自身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进行有机的结合,才是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危险的牙齿

由于受到“牙疼不是病”等错误思想的引导,再考虑到经济等相对落后的原因,中国对于牙齿健康的重视程度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而事实上,牙齿的健康程度关系到饮食、语言乃至心理健康等很多方面,病情严重甚至可能会引起身体的各部分连锁反应乃至威胁生命。口腔健康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龋齿也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心血脑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自然,中国人牙齿健康的情况非常糟糕。《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12)》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12岁、35~44岁以及65~74岁恒牙患龋率分别是66%、28.9%、88.1%和98.4%。中国35~44岁年龄组人群口腔恶性肿瘤患病率为17人/10万人;65~74岁年龄组人群为30人/10万人。中国3~5岁儿童酸蚀症的患病率在4.5%~12.4%,12~13岁青少年酸蚀症的患病率在22.1%~61.8%。35~44岁中年人牙列缺失率为0.06%,每人口腔中平均留存29.4颗牙齿,但义齿修复率仅为11.6%;65~74岁老年人牙列缺失率为6.8%,每人口腔中平均留存20.97颗牙齿,义齿修复率仅为42%。

“人们对牙齿健康重视程度低下是造成如此恶劣后果的重要原因。”韩科对此分析道,“牙科医生有责任进行普及牙齿健康知识。”其实,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01年就对牙齿健康提出了标准:8020,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而中国80岁老人,含有20颗牙齿的人数不到35%左右,65岁以上人群平均失牙高达11颗。

还可以再对比下中国和美国在牙齿上的花费就可以清晰看到存在的巨大差距。数据显示,中国从未看过牙医的人超过60%,只有不到2%的居民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的习惯;而美国人平均每年花在牙齿保健上的费用大概在1000~1500美元之间,这还不包括牙齿的美容修复,美国大多数家庭购买的医疗保险通常包括看普通牙医的费用,涵盖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疾病。

“解决中国人牙齿健康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韩科表示,“这是关系到国民身体素质的大事。”而事实上,包括爱雅仕等在内的很多牙医和诊所已经开始对中国人牙齿健康展开了行动。

星星之火

作为爱雅仕来说,虽然在规模和经济实力上比不上北京的很多牙科诊所,但却走出了一条“小而美”的社会责任道路,建立了完整的社会责任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爱雅仕的社会责任体系包括两个部分,即针对普通消费者和培训专业的牙科医生。

在针对普通消费者方面,爱雅仕所做的工作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宣传,提高普通消费者对牙齿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消费者爱牙的一些基本技能。比如爱雅仕在其所在的社区,会定期到小区和学校进行宣传、义诊等,尤其是针对老人和青少年。而针对一些白领和高端人士,爱雅仕专门成立了爱牙俱乐部和沙龙,通过举办小型的讲座、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是非常合乎逻辑的,就拿上海来说,上海15岁青少年牙周健康率为38%,35~44岁中年人牙周健康率为16.18%,65~74岁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不足15%。爱雅仕的门诊不仅承担了正常的经营,而且已经变成了一个宣传牙齿健康的散发器,尽量辐射周围的社区,逐渐培养起人们牙齿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通过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采取了不同的拓展方式,爱雅仕构筑了自身对整个市场的培育工作,很顺其自然,爱雅仕在这些人群中的品牌形象和技术实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中国牙科诊所自从2000年开始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间,北京的民营牙科诊所从350家增加到1600家,成都从300家增到700家,上海从90家增到600家,青岛从60家增到387家,广州从50家增到300家。

尽管如此,牙科诊所仍存在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和规模、技术水平偏低的状况。据中国口腔医学会民营医疗机构管理小组调查,2002年全国有3.37万个民营牙科诊所,98%分布在城镇,占全国口腔医疗机构的68%。执业医生、助理执业医生的数量为6.8万人,占口腔资源的17%。90%的诊所牙椅数量小于4张,以个人投资、诊所形式注册;2%的诊所大于4张牙椅,以门诊部或口腔医院形式注册,民营牙科机构的规模仍较小。

更为让人吃惊的是,比如上海有600多家社区口腔医疗机构,牙医和人群的比例可以达到1:6000到1:7000,北京、广州大致也都是这个水平。在二线城市,整体上牙医和人群的比例是 1:20000左右。按照国外口腔科的经验,通常牙医和人群的比例应该达到1:2000到1:3000,这是比较理想的水平,而在发达国家,比如德国这一比例是1:1000。

显然,中国缺乏更多的专业牙科医生,尤其是很多牙科医生水平低下、牙科诊所设备落后。“和外科医生等很多医生相比,牙科医生的门槛较低,这样造成了牙科医生行业鱼龙混杂的局面。”韩科表示。

针对这种现象,爱雅仕采取了3种方式来改进。一方面爱雅仕对偏远地区的医生进行培训,并且提供他们来北京参观学习和实践的机会,目前爱雅仕已经培训了近千名医生;另外一方面,爱雅仕的专家也去全国各地进行讲课,尤其是打破了行业内不允许对讲课进行录音和摄像的惯例,爱雅仕的专家希望将自身的经验传播更广泛,更多的牙科医生从中获益,爱雅仕创始人王海鹏在25个城市举办了40多场专业技术讲座,参加牙医人数超过9000多人;最后就是爱雅仕会组织自身的专家编写一些实用教程,将更多专家的实践经验得以传承,爱雅仕已经出版了近10种出版物。

口腔医学就业形势篇8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英语实践

本文在研究分析当前口腔医学专业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口腔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的经验,提出了提高口腔医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几点建议。

1、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育均是在公共英语教育的基础上,首先开设口腔专业英语与口腔医学文献翻译等课程,以培养学生阅读与翻译专业文献的能力,这部分课程通常由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讲授;然后以英语为媒介,以学习口腔医学基础或口腔专业知识为目的,将部分基础课或口腔专业课做双语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并提高他们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英语的能力,这部分课程通常由口腔医学专业出身并且有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师讲授,教师一般具有出国留学背景。

1、2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1、2、1忽略学生的英语素养的差别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的差别,以考试为手段统一要求全部学生都具备较高的英语专业水平。

多年来高校的扩招政策使得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相差比较大,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不同【1】。虽然英语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受欢迎,但只要具备口腔医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学习能力,那些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的毕业生足以胜任口腔医学临床工作。他们如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将更有利于临床专业知识与理论的掌握。

1、2、2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难以维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目前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基本都来自各高校附属口腔医院的临床一线教师。虽然他们很多都具有出国留学背景,但用英语流畅表达并讲解口腔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口腔临床问题的能力却参差不齐。同时,由于地区与学科发展的不平衡,这部分教师中的一部分往往凭借自身的教育背景优势而拥有更多的跳槽发展的机会。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难以维持长久的稳定性,专业英语教学也就很难长久积淀形成稳定的模式。

1、2、3专业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形成针对应用能力的多种形式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在我国以考试论“成败”的教育体制下,口腔医学专业英语的考核机制也比较单一,往往就围绕着讲过的中英文教材或参考文献进行机械式的翻译或问答式考试,缺乏针对口腔医学专业英语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进行的拓展式考核体系。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将英文翻译成中文,但不能真正消化吸收成自己的语言并加以运用。

阈限理论和依存理论有关学习者语言水平和认知发展间关系的观点提示我们,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来调节教学语言中中英文的比例,以达到既不影响学习者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目的【2】。

1、2、4专业英语教学没有统一的体系与标准,各高校都自成特色,互相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与借鉴。

目前的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可谓“百花齐放”。由于口腔医学的专业英语教学起步比较晚,各高校多数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编教材,自行确定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的形式、学时数、考核方式等。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与评价体系,加上各地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各地区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成果与水平相差很大。

2、提高口腔医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几点建议

2、1公共英语阶段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是后续阶段的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英文素养是保证口腔医学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条件。所以创造英语学习的积极的氛围,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对临床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必要和有意义的。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用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将会对后续的专业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公共英语阶段在培养英文素养的同时,可以把大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口腔专业词汇进行分散讲授,不仅会减轻后续阶段学习专业英语的难度,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素养也有帮助。

2、2在中华口腔医学会指导下组建成立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育学组,负责建立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指导标准与评价体系,帮助选择或推荐口腔专业英语教学教材。有助于统一各地的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与考核标准,将整体推动我国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各地对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有助于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2、3多年的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让作者发现,专业英语学习与应用的难点主要在于科技英语的句法复杂,构词法复杂。所以,专业英语课程重点讲解构词法与句法。讲解词根与词缀可使学生轻松掌握冗长复杂的专业单词,复合句的句法分析可帮助学生了解口腔医学英语的句法构成,从而提高他们对科技英语的理解能力,使其更加容易吸收变成自己的语言。

本文就提高口腔医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口腔医学生的公共英语素养、组建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育学组、统一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与评价体系”等观点。

参考文献

口腔医学就业形势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口腔医学人才,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结构和十分扎实的口腔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其次应该掌握口腔临床医学领域相关的各类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较为娴熟的口腔治疗基本技能,这就必须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培养。为改变传统校企合作先学校再企业的“加法模式”,通过“融通思维”,让他们之间的传统屏障瓦解,从而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培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研究具体的人才培养实施策略。以下,笔者针对现有校本教材内容展开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材设计发展路径;针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做出分析,论述建立口腔医学公共实训基地需要具备的基本特征;正式提出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分离教学对策;针对教学模式的有效调整提出建议;总结相关政策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能够发挥出的积极作用。

一、开发“校企一体化”校本教材

现代的医学技术日新月异,而口腔医学领域的一些教材存在普遍的知识滞后情况,与社会岗位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同时不具备相应的临床实践理论基础,部分口腔医学新技术存在滞后问题。基于上述内容,在保证专业优势的同时,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应用发挥,更加贴合岗位任职需求,针对社会岗位需求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在迎合专业教学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与企业临床学者或对应的企业共同完成实践探讨研究活动,从而编制出专业学生学习适应性更高、技能现代化发展更加全面的实用型“校本教材”,并且伴随医学技术以及口腔治疗新病例、新问题的出现,及时更新。校本教材需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展现出教学企业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岗位工作必备素质,让学生可以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对实际工作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进而对自身所学专业和所学技能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工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1]。校企一体化发展属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提出的教学发展方向,这既属于一个为之发展的口号,同时又是真实教学目的的体现。现代教学工作正在面对难度越来越高的社会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同时还面对着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在充分满足双方要求的前提下,还需要进一步保证自身的教学质量,注重校企一体化教学发展是一项需要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的教育发展路径。

二、共建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

学校要加强实地考察工作力度,筛选出水平更高、规模更大的医疗企业或者医院,与其共同打造“口腔医学公共实训基地”,此间还需结合工学发展内容,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线口腔医学应用技术,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进而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针对口腔医学实践流程,专业医院或者相关企业需要找到能够切实符合学生未来阶段发展的主要方向,提升在校学生就业率,以这种方式促进校企之间的互利共赢合作,最终达成自身教学目的。在上述内容中,校企合作教学项目需保证学生实训基地可以真正做到带动教育目标的良好发展势头,通过这种方式夯实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在社会岗位上的工作提供经验,达到彰显学校特色,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的办学目的。一个完备的“口腔医学公共实训基地”应具备以下特征:(1)公共性: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场地与资金主要来自学校与企业或医院的共同投入,共同投入必须产生公益效应,因此,公共实训基地除了可以为企业或医院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人才,也应坚持口腔医学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2)实践性:公共实训基地要有四个组成要素:实物、实景、实用、实效。口腔治疗操作和训练的仪器设备要与实际岗位对接,对于不能搬进实训室内部的大型流水线机械或者重型设备而言,需要对其进行模块化处理,通过模拟化和仿真化处理的方式,满足实训所需,而不是直接进入一线治疗或者提前进入实习阶段。(3)先进性: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加强与医院或企业、产业和社会融合,最高标准展现出自身在专业领域技术、工艺方面的先进性,保证自身教育理念超前,标准上接轨、设施上同步、技能上适应于医院或企业。不能一味地走进临床,只强调实践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校企合作中,理论、实践教学内容应处于适当分离的状态下

部分高职口腔医学教师自身拥有非常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在实践能力方面则相对不足,在面对教学需求时会显得捉襟见肘。在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后,能够更加快速地解决问题,例如:科学合理地对现有理论课堂进行教学时间的划分,协调企业实训时间,通过校企分工合作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工作更加真实地展现出校企合作具有的教学优势。理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大多集中在教学课堂上,并且教学内容大多以文字、图片或者影音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并不会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做出具体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属于学术性学习,不直接接触实物,因此学生会对相关专业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的实践操作则有所不足,因此还需要实践教学的配合。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与实物进行更多的直接接触,在实际操作中对相关知识内容和专业技术产生一定的实习感,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较大幅度提升学生群体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其学生奠定更为可靠的基石,在其工作中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呼应,不可二者完全分离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度控制,在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变化频率也越发频繁,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既需要保证学生的理论能力足够扎实,同时又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程度的实践能力,这就要去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展开研究,对两方面教学内容均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完全将二者结合,而是要加以适度的分离,以此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从而明确学生的主要学习目的和发展方向,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做好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设置的科学调整

学生学习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校企合作教学期间,学生群体的在校理论课程学习时间会变得更短,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课程量与专业教学内容能够处于合理状态。一般情况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技能人才必须针对专业学科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根据总体教育计划对学生未来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进而完成后续阶段的课程改革工作,推动教育改革进程。合并“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将专业临床课中的基础知识作为自学内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基本技能培养方面,对在校理论教学课时数进行减少处理,增设一定的实践课时教学。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要求在学校固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添合理的企业工作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期间对企业产生一定的了解,进而对企业中的不同工作岗位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增强学生的行业认同感和岗位责任感。在此期间,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服务手段,从而让学生获取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为教学质量提供更进一步的保障。在这样的校企合作教学环境下,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更为可靠的保障[2]。正是因为上述教学优势的广泛存在,所以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被教育领域和社会企业广泛认可,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成果。

口腔医学就业形势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口腔医学精准医学教育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02-01

中国作为口腔疾病的高发国家,我国目前的口腔医学教育和口腔卫生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且地区发展不均衡,广大农村基层地区的人们仍得不到正规有效的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因此,高医学院校为社会培养服务于基层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是解决当前基层口腔医疗人才需求问题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在教学模式上普遍存在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高度模仿五年制本科、口腔基础和专业课程课时不足、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致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岗位适应性差,动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基层工作岗位的需要。

如何培养出符合基层需要的合格口腔医学人才是高职医学院校不可回避的问题,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在深入行业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将精准医疗的理念与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育相结合,开展三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精准医学教育改革研究,提出“河南口腔”的宏伟目标,现就口腔人才需求调研、职业能力、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层口腔医疗人才的需求

1.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点内容。本着精准医学教育的理念,为基层培养口腔医学专业人才,成就河南口腔的伟大梦想。我校口腔系经过基层调研,现将专业技术能力总结如下。

掌握口腔疾病的病史采集,口腔检查及病例书写

掌握牙体牙周以及口腔颌面部组织结构特点

掌握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原则和诊疗技术

掌握口腔常用材料性质和作用

掌握口腔常用药物的药理和应用

掌握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体格检查的方法

掌握全身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掌握无菌术、心肺复苏等急救常识

掌握牙体牙髓、牙周、粘膜疾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掌握牙齿拔除术,牙槽外科手术

掌握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常见的修复方式

2.创业能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在现阶段全国经济不景气,中国GDp增速首次突破了7%的大背景下,鼓励创新创业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毕业生能通过创新创业开辟一条新通道,在这个开放有规则的社会和市场里,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拓展自己的人生,获取更好的生活[1]。

二、口腔医学专业教学综合改革建设

1.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基础满足个体需求的课程设置

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一名医学毕业生是否具备从业资格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考试,是国家医师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口腔医学作为更具实践操作性的学科,其执业医师考试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实施十年后,2009年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不仅增加了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同时评分标准也更加细化和规范。因此,我校口腔医学教育应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由专门研究执业医师考试的教师负责分析执业考试执考点以及权重分,并且以此重新定义教学课程标准以及各科以及理论实践技能的课时分配。两年课程根据需要进行优化组合,将综合英语纳入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制定的自身发展目标以及规划进行选择。同时适当增加解剖病理等医学基础课程的比例,为我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增设口腔设备学、口腔市场拓展与营销、河南各市文化集锦等课程为学生更好的了解口腔医疗行业现状、个人创业奠定基础。

2.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系结合本校以及河南省实际情况出发,在实习阶段,通过带教老师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使创业教育贯穿整个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医院以及门诊的运作管理当中,激励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并邀请国内外创业的成功人士,行业专家做创业方面的讲座。

3.教学模式方法的调整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课程任务量繁重,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书本上的重难点,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问题所在。我校口腔医学系制定了临床见习--理论讲解--实训室操作--生产实习互相渗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前了解,实训操作后让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帮助学生理解。为学生以后临床执业以及应对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制定了每一学年的的临床见习规划,返校后进行见习交流。

单纯的课堂讲述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对医学生培养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现代口腔医学培养出的应该是技能与人文并重,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兼备。我校口腔系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lecturebasedlearning,LBL)模式下,对某些疾病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引入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case-basedlearning)方法进行教学,同时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为学生提供自主式学习平台。实验室采用标准化病人、虚拟诊室等虚拟口腔科常见疾病诊疗程序,训练学生标准化接诊。医患角色扮演,加强课堂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临床训练无缝对接,为口腔医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做好充分的知识及心理储备,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

创业能力与精准医学教育是高职高专口腔医学生应对就业压力及适应社会的积极探索。尽管精准医学教育在我院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通过对精准医学的重视及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评价机制的完善,高职高专口腔医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会随着精准医学教育得改革而不断得到深化。

参考文献

[1]徐欣,郑欣,郑黎薇,程磊,周学东.口腔精准医学:现状与挑战[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03:31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