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09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篇1

“调查”数据显示,在45岁以下的受访者中,男性比例为35%,女性比例为65%。他们的学历结构是:具有大专文凭的占90%,高中文凭的占6%,初中文凭的4%。这些人形成张家口市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问及“从事音乐表演工作的原因”时,21%的人认为“演员的工作比较有成就感”、5%的人认为“演员比较受人尊重”、2%的人认为“演员比较轻松”、14%的人认为“群众对艺术的渴望激励了我”、57%的人认为“喜欢演员的工作”、33%的人认为“我的性格适于做演员”、36%的人认为“服从工作分配”。调查结果说明,多数演艺人才是热爱演艺职业的,这也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事业充满希望之所在。问及“您喜欢口梆子、二人台等张家口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的职业吗”时,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喜欢”、81%的人“比较喜欢”、7%的人“无所谓喜欢不喜欢”、5%的人“很不喜欢”。调查结果说明,多数人乐于从事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这份职业,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对演艺人才的“职业能力”调查中,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音乐基础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关于“中国音乐史”,有9%的人“专门学过,掌握较深”、67%的人“一般学过,基本了解”、10%的人“不了解”;关于“声乐”技能,有5%的人“掌握较好”、45%的人“基本掌握”、26%的人“掌握不全”、24%的人“基本不会”;关于“舞蹈表演与创编”技能,19%的人“很熟练”、45%的人“比较熟练”、17%的人“不太熟练”、17%的人“不会”,等等。由此可见,多数演艺人才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文化知识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张家口非物质文化演艺传承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1]其目标就是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张家口学院作为“服务地方文化经济”的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人才的重任。因此,探索高校与企业(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培养演艺人才新模式,是当下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具体体现。

(一)“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办学宗旨

张家口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收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办学理念。2005年开始与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培养音乐表演人才,对张家口市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音乐人才的培养显得十分的紧迫。而作为地方高校的张家口学院,为张家口市培养优秀的高级音乐表演人才,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前期共同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根据张家口市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张家口学院与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培养当地紧缺的非物质演艺人才——音乐表演(口梆子、二人台方向)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培养方案的制定切合实际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依据,它的科学与规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调查我们取得了第一手较为详实的数据,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同时,人才培养方案还吸收了张家口演艺、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了“音乐表演专业(口梆子、二人台表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始终贯穿了“理——实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所谓“理——实一体化”的核心含义,就是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注重音乐艺术的实践,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人才培养方案还充分考虑到地方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人才的标准和规格,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人才的需要。因此,始终贯穿“理——实一体化”教育理念的“音乐表演专业(口梆子、二人台表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培养具备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继承优秀传统口梆子、二人台剧目,能够独立塑造戏曲艺术舞台形象,能够适应口梆子、二人台表演、编排及教学,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音乐人才。2.教学模式的改革灵活多样根据《张家口学院与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协议书》的有关规定,以张家口学院以及双方联合成立的“张家口市口梆子艺术传承基地”为平台进行项目培养。学生每学期须有两周的时间在张家口学院接受相关课程的教学或培训,其他项目或课程需在“张家口市口梆子艺术传承基地”由双方共同完成,并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1)课程教学音乐表演(二人台、口梆子方向)专业的课程教学采用模块化教学形式,即:理论模块:主要是解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音乐理论(包括戏曲理论)、文化等领域的知识;技能模块:主要解决舞台艺术表演所需要的综合技能,如歌唱表演、舞蹈训练、戏曲基本功等;实践模块:主要是指校内外实训实践。(2)艺术实践本专业艺术实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指校内的艺术实践,如课堂艺术实践、课外的基本功训练、专业技能竞赛、音乐会等;二是指校外的艺术实践活动,如参加社会组织或公益性的艺术实践活动等;三是指寒暑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3)实习(或见习)实习、见习贯穿于各个学期,其主要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角色的转换,着重培养他们的岗位认知能力和舞台实践能力。在具体实践当中,往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例如,在2014年“张北草原音乐节”为期半个月的演出任务中,学院就是把平时教学时间调整到同暑假。通过这项活动,不但使学生的演艺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而且还磨砺了他们的意志。3.注重实践的评价体系的建设音乐表演(二人台、口梆子方向)专业学生的专业课评价采取“以演代考”的评价方式。每个学生入学都要建立自己的专业档案,他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要记录在案,以鼓励学生不断积极进取,为成为“一专多能”的业务能手而努力拼搏。传统教育对音乐专业学生的评价多数采用“单独表演的形式”,这样的考试除了展示学生的表演技能之外,往往与演出环境、现场观众、个人心理等因素脱节,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表演水平。因此,采用“以演代考”的评价模式,使得考试的方式变得十分的灵活,可以通过音乐会、节庆演出、公益演出等载体,对学生的专业成绩进行有效的评价。

(三)“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彻始终

党的十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个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当前,确实有一些文艺工作者道德缺失,在其眼里只有“钱”,而那些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如“社会责任”、“诚信”、“风骨”等内容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使得广大民众缺少文艺精品、缺少精神食粮。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铜臭气。”[2]因此,在音乐表演(二人台、口梆子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把“立德树人”课程分解到6个学期完成,目的就是使学生牢记使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使“德艺双馨”成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

三、结语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分享经济背景;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甚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淘汰,就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以发展,甚至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更多更大的困境,如果无法对这些困境积极进行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也难以在当前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取得更加积极的影响,更无法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在文化一体化的今天,想要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非常独特的位置,就必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创新进行分析。

二、分享经济背景下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公众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

虽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公众也逐步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这项工作,但是却难以通过信息了解到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这就导致公众想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做起,从哪里了解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当前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时,所面对的阻碍。为此,必须要建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站,或者相关公共平台能够促使更多的人了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积极性,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由于技能所获得到的知识过少,进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以去了解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而老一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处在偏远山区,难以对这一文化进行宣传。

(二)非遗代际传承培养模式单一

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以及既成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缺少传承人。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所需要学习的技术文化相对较多,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以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的短暂学习而了解这一种文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是处在断代状态,越来越多的传承人逐步迈向老龄化,然而年轻人却不愿意去学习这一种技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这些技艺的失传与灭绝。但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艺时,其要求的学习时间,较长,并且对于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学习难度大,却没有办法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学习上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较高,劳动收入较低,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也无法去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向现代经营模式进行传承,就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在当前社会中消亡。

三、分享经济背景下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建设非遗工作站

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时,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同时搭建相关的公众认知平台,要求当地政府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指导,同时结合不同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特色,比如说通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可以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设立的背景之一。让政府与社会中的企业、高校等等联合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保护与研发,充分以及合理的利用社会中各种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展深度研究,也可以建立高校师生的调研以及实践基地,让越来越多的有才之士,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以及公众平台的文章更新、建立维护中,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更多人了解,也可以在地区打造地方公益的培训,积极创建相关的品牌推广和展销中心,让普通民众可以通过日常的游览了解到该地区所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文化能有效地传播,这种方式也可以吸引更多文化传承者回乡进行就业,而不是一定要在外地打拼,增强本地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当前是大数据的时代,应用大数据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仅如此,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也需要利用大数据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认知平台,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该地区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文化所具有的历史背景以及独特魅力。利用微信、微博等等不同的公众平台既可以使得更多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去展示自己的技术,同时也能使得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一技术产生兴趣,进而进行消费。也可以在地区的文化区域开展作品展览,做到活动场地宣传,让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以及技艺等等。这些方式可以致使公众充分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学习中,更能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的活力与魅力,也可以定期与政府合作,进行国内外的交流会议和培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力度,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让社会各界的资源和不同的机构都能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认知。

(二)建立多样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创新中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相关专业,更无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为此,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以及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要求,必须要不断的培养更多的专业素养人才。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可以联合相关地区开展专业的培养,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能真正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专业的素养,以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基地,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使得这一教学方式变成校企结合,合作培养人才,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快速地走入到工作模式。这种方式也是在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为企业储备出更加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此,在开展校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员培养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工作:第一,必须要结合不同高校所具有的专业课程特点以及高校自身的专业强项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重点突出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以及实验性,不断的在课程目标中加入实践培训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创新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时,最重要的一个技能。企业之所以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开展工作时为企业奉献出更多的创新型建议。可以采用两化三新的培养方式。在培养学生时注意学生的多样化、差异化、创新化,校内以及校外的培养方式,创新型学习,让学生可以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企业、研究所的生产工作氛围,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融入到职场工作中,也能让学生通过短时间的校外实践学习来获取最直接、最有效地工作经验。通过理论知识,可以将工作经验与知识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加记得贡献,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只有将两者不断地结合,才能真正的发挥校企结合的优势,也能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价值。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既具有专业化的知识,也具有职业化的素养,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做出良好的影响。

(三)建立专业的非遗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

当前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时,仍旧缺少一定的师资队伍,如果缺少师资队伍,就难以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没有老师的教导,学生不可能无师自通。为此,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建立非物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的开展:第一,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要定期从社会中选取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通过不断的晋升。来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让教师在岗位中可以得到成就感,并且在选拔教师时必须要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双重能力。在晋升教师时,同样,也需要注重这两点,让教师的科研水平能够不断提升,也能让教师逐步从理论型向应用实际型进行转型。作为学校管理者,还需要破格聘请学历较低,但是具有技能高超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任教。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意识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其自身所具有的历史背景,以及非物质文化所具有的独特记忆,这是理论知识无法替代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的实践能力。第二,必须要注重与国外以及校外的企业,不同省市之间的合作交流,才能让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了解不断提高,让学生做到交叉和跨专业合作越来越频繁,使得自己在毕业之后可以与不同专业的人进行沟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与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

四、结语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作用

[Doi]10.13939/ki.zgsc.2016.24.200

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的“两会”上,中央新的五年计划,简称“十三五”规划。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在规划中的第67章第3节中则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振兴传统工艺,传承发展传统戏曲。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扶持民间文化社团组织发展。”由此可见中央对国家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

近年来,非遗保护备受各级政府的重视,相关发展和保护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体现出从政府高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决心。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非遗保护工作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非遗保护的核心就是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一方面,传统的手工技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由我们的先祖一代代传承下来,它代表着我们过去文化的辉煌,如今许多的技术的发展,都是吸取了过去技艺的精华和经验,而且需要继续传承下去;另一方面,这些传统手工技艺需要根据当代的现实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寻找它在当代社会发展的生存环境。而随着中央政策的出台,我国非遗的保护工作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政府应积极制定非遗相关的保护政策,从“物”到“人”创建一系列的制度保障

1.1“非遗”保护政策的制定

首先要建设非遗保护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从外部环境上给予保护提供支持和保障,其中要有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科研几方面机制的合力。其中法律机制是所有制度的根本保障,教育科研机制是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石。目前在我国对非遗的立法还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制就要起到主导作用,可以建立高效的领导机制,由文化局主导同时协同相关部门,如发改委、教育局、财政局、建设局、旅游局、文物局、宗教部门和高校等建立非遗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一方面,要继续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使其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非遗的保护;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也要为非遗的保护开发规划方向,要有总体的目标和思路。

1.2建立传承人培训基地

基地建设主要采取建立传承人培训中心,招收待业、失业、大学生、民间艺人等,培养、培训他们广泛深入地掌握非遗的内涵、特征和价值等,使他们从知识和技能上能够准确胜任。例如,2012年兰州首家传承人培训基地在兰州商学院成立,基地建设首先建立抢救性、保护性传承人培训基地。这对于在遵循“原真性”原则下抢救、保护、发扬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重要。

1.3建立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

当今我国的非遗传承人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非遗传承人的老龄化,使得许多非遗项目都面临后继无人,处于几近失传的状态。早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就强调了对传承人的保护问题。在公约中对“保护”的定义及其相关措施规定:“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防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这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公约,界定了政府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必须在保护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从而使非遗得到有效的保护;政府也可以制定出台相关办法措施,对传承人的认定、管理、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并给予传承人一定数额的补助经费。

1.4保护非遗要注意其本真性的文化内涵

世界遗产委员会明确规定“真实性”是检验非遗的一条重要原则,“真实性”即“本真性”或“原真性”,指对非遗进行记录、建档、传承和传播中要尊重其历史原貌,否则就是对“非遗”文化的一种破坏。因此我国对非遗保护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发展方针。

“非遗”最大的魅力在于蕴含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如“非遗”中的手工技艺制作则凝聚匠人的感情,通过这一传承下来的技艺,实现了现代人对于先祖文化和感情的交流与沟通,这也是联合国提倡保护非遗的初衷。在保护中要杜绝一些地方政府只是一味地追求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计方式的大肆开发非遗产品,以满足人们强烈的物质欲望。这些行为完全忽视了对非遗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认识,忽略了非遗的手工艺生产实践环节,从而也丧失了非遗产品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培养人才,建立人才梯队政策

政府层面要积极构建科研机构和大学、中学、小学非遗教育科研机制,将非遗编入现在的教材中,推动本地的非遗的研究,为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对于人才而言,由于政策的制定而创造出良性的环境才是对人才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吸引和培养人才资源最重要的条件。只有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政府对实用性人才,特别是非遗产业领军人才成长的帮助和扶持,为他们创造出一个宽松、优越、充满良性竞争活力的良好社会氛围,才可以真正建立起人才发展环境。

2.1要与地方高校合作培养非遗产业的人才

地方政府要注意加强顶层设计,围绕“非遗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健全创新培养培训制度和方式。地方政府可以统筹人才的培养规模,争取与地方高校相结合,协调运用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途径,由地方高校协助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合力构筑非遗产业人才的多级培养体系。让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较为全面地掌握非遗的核心内容及其相关内容,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实施非遗保护工程提供有用的人才。

2.2提供非遗人才的发展平台和提升空间

地方政府要建立适合非遗产业人才继续教育的制度,给他们创造事业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围绕非遗产业领域的相关综合知识、与此相关的新技术实践,同时开展系统性相关专业知识的职业培训。

地方政府还可以在许多地方建立帮陪模式,将其他地区已经成功或成果斐然的非遗产业发展成领军型人物,作为本地的首席专家或特聘研究员,对基层的非遗产业人员进行专业的指导。

地方政府还要积极拓宽非遗产业人才培训交流渠道,有交流才会有思想的碰撞,灵感突现;还可以组织举办相关项目的高层次产业人才研修班,为人才的成长建立并保持长期的沟通交流、互学互促的平台;多承办大型的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和论坛,组织人才群体多参加国际会议,借鉴他国对于非遗产业的发展和保护的经验和方法,为本地区的非遗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3要为促进非遗相关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3.1吸引社会资源保护非遗

政府层面可以协调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激励政策吸引社会上的企业家和爱国爱乡的华侨、海外人士等参与到非遗保护事业中来,与政府形成合力。加之政府可以构建相应的投资机制和开发获利后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而且要明确从中收益的部分要相应回报到非遗的保护事业中来,从而可以扩大从事非遗保护的队伍,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荣誉称号,使得企业自身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3.2鼓励和激励非遗产业的转型发展

政府要注重非遗产业的发展,鼓励非遗产业对原有的技艺等进行创新性的研发,大力提倡利用“互联网+非遗”模式建立网络销售模式,将非遗产品推向全国。

注重发挥西部非遗的地域特色的优势,积极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良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确保本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将非遗文化注入当地的旅游开发中,对其进行创新性的设计与包装,把其同旅游开发活动相结合,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被传承和保护。

提高当地非遗的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将其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商品的设计上,将非遗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商品中,开发简便、精美的旅游纪念品。在保留传统非遗产品生产方式的同时,设计研发一些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气息的产品,吸引旅游者进行消费,使地方非遗这一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4在“非遗”保护中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

近些年来,由于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和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指挥棒下,使得许多青少年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毫无兴趣,感觉学来无用,甚至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一种歧视心理,这给高校传承非遗增加了不少难度。

相关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一定要重视这一情况的出现,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得以实现,包括高等中等小学及幼儿教育、社会和党校的干部教育都参与进来。针对大、中、小学校设置相应的课程,尤其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认知,加强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注重民族文化的启蒙教育。

“非遗”保护与学校联结,让学校的教育功能为其所用,并同时为传习班等非正规教育提供平台,试图以此解决非遗的传承问题。与现代的教育教学体制衔接,是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效率的机制。通过学校教学改革,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的同时也传承民间文化,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成为新一代的文化传承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树立民族文化认知的自信心,通过大众普及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为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后备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的见证,在其中蕴含着我们民族国家的灵魂,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依靠政府层面相关部门的制度的制定和保护,还要集合各方的力量来支持这项伟大的保护工程,不仅要从制度制定上,更要从教育方式上开展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人;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人类社会之初,手工艺技术的起点是为了制作满足自身需要的器物。传统手工艺技术的原初性在于通过材料、工具、劳动,以及人的经验、技能、技法甚至审美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在人类不断用技术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技术的含义也从手工衍生到了双手以外各种科学技术的综合〔1〕。单纯传统手工艺技术的要素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发生嬗变,技术借助智能化使人的双手出现各种形式的延伸,智能技术将人类带入了21世纪,技术的社会学内涵呈现出“泛技术”的特质。基于此,我们对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深入开展了研究分析。

一、非遗传承中工匠精神的内涵

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传心授的代代传承中形成了工匠精神。非遗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我国古籍对工匠和传统制作技艺早有记载,工匠一直被认为是农耕社会中手艺超群的人,他们以一技之长满足在特定生活范围内人们的需求。为此,工匠们在手工技艺领域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工艺,对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这种工匠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工匠精神。不同的时代,工匠精神的含义略有差异。在古代,工匠精神通常用以指称手工艺人对技艺本身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至善至美的价值追求和理念,是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到了现代,随着机器化生产与信息化时代来临,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日益丰富且多元,工匠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需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更多现代化元素,体现破旧立新、鼎故革新的创新精神〔2〕。透过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将其基本内容概括为:对技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匠气”,对职业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和对产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

(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匠气”

技艺是手工艺的一个基本属性,对技艺的孜孜以求和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工匠精神产生的“原点”〔3〕。当今非遗项目的手工艺技术基本上都具有“绝技”的特点,是数代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发展传承下来的“独门秘技”,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学习和钻研,粗制滥造和简单模仿难以进行有效传承〔4〕。到了现代社会,精益求精更成为各个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共同追求。德国的制造业举世闻名,产生了西门子、蒂森、拜尔等很多国际品牌,其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能够把产品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我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也必须大力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非遗传承更是如此,特别是对于一些技艺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非遗项目,如紫砂制作、歙砚制作等,由于其制作资源有限且换成其他载体无法发挥其技艺,更应强调精益求精,从而节约资源并有效延续其传承时间,更好地保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

职业是农耕时代传统手工艺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职业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是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传统手工技艺之所以能够延续数代,所依靠的不仅是外在的“技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匠心”,即工匠们锲而不舍、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的精神动力。再加上口传心授不只限于技艺本身,还包括行规信仰、天人合一理念等,被传授者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解、领会能力,还要内化生成一种职业信仰和职业文化,从而才能达到“道济合一”,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就像韦伯所主张的那样,职业不单单是谋生的工具,从根本上应属于信仰的范畴,所以,个人在世俗职业生活中应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6〕。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的质量之魂在于匠心,要培养工匠文化,恪守职业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世界文明的国际品牌。

(三)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

工具是手功能的延伸,产品是人意志和情感的寄托,手工艺品是“心手合一”的产物,对产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是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作为产生于中国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并不是要简单、机械地挖掘、整理、记录和模仿,而是要在不忘初心中因势利导,主动对接现代需求,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推陈出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保存下来。随着大众生活品质和审美观念的提升,非遗传承的坚守固然重要,但绝不能走入博物馆保护的死胡同,与时俱进地开发和创新更为可贵。特别是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非遗传承人更要不断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创新文化,从而使传统技艺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总之,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是匠气、匠心和匠魂的凝聚,是自古以来工匠们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术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精神追求〔7〕,是以德为先、德艺兼修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但工匠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学徒到工匠再到工匠精神的形成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钻研、磨炼和实践,工匠精神的培养无不镌刻着学徒制的时代烙印。

二、工匠精神与现代学徒制的耦合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学徒制形态。学者赵志群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8〕。相对于传统学徒制,它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双元制”,即校企双主体和师生双身份。在传统学徒制模式下,教学活动主要在师傅和徒弟二者之间展开,教学过程完全由师傅个人决定,这使得整个学艺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知识的系统性也相对缺乏。现代学徒制中,教育的管理者有学校还有企业,双方共同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控制。其倡导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注重企业文化育人,弘扬劳模精神。二是“双证融通”。传统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放养”,只要不违反行业规则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师傅的教学水平和学徒的学习能力完全由时间来检验,学徒未来的发展以及技术传承具有不确定性。现代学徒制则推行“双证融通”,做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对接,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而且可以考取更高层次的技术本科、研究生等。现代学徒制“双元制”和“双证融通”的两个特点,与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理念、价值取向一致,同时,体现了敬畏职业、执着工作以及对产品、服务追求完美的职业精神,也体现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技艺追求精湛的专业精神。相对于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很多发达国家的推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以及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起步较晚,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现代学徒制探索。2015年到2018年,教育部遴选了300多个单位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在此背景下,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研究

研究发现,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人培养方式应以职业教育和企业共同生成和实现,并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施以非遗技艺培养的现代职教模式。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从非遗传承人培养目标的选择、培养模式的确定、教学组织方式的实施、课程体系的建构到教师教学团队的组建等,都是校企双方的应然责任。

(一)人才培养目标:从“高技艺”到“高素质+高技艺”

从“高技艺”到“高素质+高技艺”,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再选择。传统手工艺人才的主要特质是具有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绝技绝艺,即“高技艺”;而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人特质是既要有绝技绝活,又要有敬业、专注、创新的职业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即“高素质+高技艺”。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企业指导下,要把地方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制定以“高素质+高技艺”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时既要有反映“高技艺”的学历证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还要有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证,将学生的技艺培养和人格完善共同作为培养目标。在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精神境界的提升,依据学生成长规律与道德需求,重组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以校园文化的群体性渗透特征使其成为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文化专题讲座及参观标志性建筑等形式,来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和价值观渗透,从而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打造符合新时展需要的非遗传承人。

(二)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主体”到“校企双主体”

从“学校主体”到“校企双主体”,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为了实现非遗现代传承人的综合性培养目标,要立足于现代学徒制,将“双元双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9〕。其中,“双元制”教育模式源于德国,强调受教育者在职业院校中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一元”是学校,另“一元”是企业。这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真正成长为可用之才。“双元”可从三个维度上认知,即教学场所“学校和企业”,教育者“教师和师傅”,受教育者“学生和学徒”,充分体现了现代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双创”则是指创新和创业,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这种“双元双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避免了非遗传承中经常出现的重课堂、轻实践困境,能充分地将学生与教师、企业、匠人密切联系起来进行“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全面提升非遗传承人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教学组织方式:从“大班”到“小班”

从学校“大班”制到学徒制“小班”化,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教学组织方式的再造。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但由于办学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等特点,导致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班级授课制虽可以解决成效问题,但因实际班级人数的不同而产生学习效果差异。其中,30或50人以上为大班,少于这些数目则为小班。从教学效果来看,小班制明显优于大班制,它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互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出新的灵感。因此,要培养非遗现代传承人更适合的是小班制。我们可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展小班的精英化教学,有效保证教师或师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言传身授,从而让学生既学到“匠气”,也感受到“匠心”并碰撞出“匠魂”。

(四)课程教学体系:从“1+1”到“1+1+1”

从“1+1”到“1+1+1”,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课程教学体系的再建构。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不仅需要通过打破遮蔽、扬弃特质来回归“匠道”,而且需要将工匠精神嵌入课程以至传承〔10〕。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基本是由公共课、专业课组成的“1+1”模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艺”非遗传承人才,学校应根据地域特色、传统工艺项目,将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构建基本素养模块、现代设计模块、传统技艺模块,围绕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强化核心技艺,鼓励交叉互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平台共享+岗位核心+岗位互选”的“1+1+1”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五)教师教学团队:从“双师”到“教学团队”

从“双师”到“教学团队”,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组建“大师—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强联合。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的教育资源。职业类院校以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通过拜师学艺提升教师传承创新能力,由专业教师与行业大师结对,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由行业大师担纲传授传统技艺,一对一地研习传统技术与工艺,打破理论和实践的隔阂,改变原来单纯强调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或者下厂锻炼的方式。同时,鼓励专业教师与大师、工匠合作,组建有理论素养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师、工匠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从而达到多方联动、强强联手、共同培养非遗现代传承人的目标。综上分析,“非遗”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非遗的传承离不开工匠精神,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人的培养,“匠气”“匠心”和“匠魂”是现代非遗传承人的特质。为了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类院校应坚持服务“传统手工艺复兴”的国家文化战略需求,以现代学徒制条件下的工学结合为模式,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着力打造现代传承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从而充分展示大国工匠的成长之路,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浩.本真与嬗变——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技术意义的再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01-107.

〔2〕高远,吕甜甜.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大学生专业素养培育融通机制探析〔J〕.江苏高教.2021,(4):98-101.

〔3〕刘自团,李齐,尤伟.“工匠精神”的要素谱系、生成逻辑与培育路径〔J〕.东南学术,2020,(4):80-87.

〔4〕张善柱.当前我国工匠精神缺失的因素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7):100-101.

〔5〕徐春辉.德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基本特征与原因追溯〔J〕.职业技术教育,2017,(7):74-79.

〔6〕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0.

〔7〕王国,领吴戈.试论工匠精神在现代中国的构建〔J〕.中州学刊,2016,(10):85-88.

〔8〕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09,(24):1.

〔9〕吴岳军.传统手工技艺“现代传承人”培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4):49-54.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篇5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保护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及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实施。而地方高等院校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应该当仁不让,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是紧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2]那么,地方高校在保护工作中究竟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应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呢?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一)人才培养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存在方式是活态的教育管理论文,文化形式与文化空间只有在传承发展中才能保证其鲜活的生命力。”[3]根据这一特点,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除了进行全面的普查、搜集、记录、整理之外,还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而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他们是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提高他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从事保护工作的能力。这些影响是深刻持久的。学生在毕业后也有可能选择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而更好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事业添砖加瓦。而在涉及到如何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问题时,一般可以通过如下形式:其一,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或在相近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块课程,培养能够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其二,开设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修课论文网。

另外,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也可以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广大的学生到民间采风,积极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二)信息资源优势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利用是极其重要的。而高校在这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图书馆是大学校园的信息中心,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传播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等现实馆藏外,还有虚拟馆藏,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及通讯设备共享馆外大量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等功能。另外,图书馆拥有的场地、设备和专业的人员,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提供展示、宣传的平台。

(三)科研创新优势

高校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也是高素质人才的云集之地,长期以来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上走在前面,起步较早。高校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一直笔耕不辍,申报科研项目,积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作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是其他部门难以媲美的。高校对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各高校间也互相配合,资源共享教育管理论文,这样,无形中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地方高校经费稳定,组织有序,往往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中心,具有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创办刊物展示研究成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有一定的优势。

二、充分发挥优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潮州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同时也培育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级别,已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潮州市可以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城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潮文化的灵魂。潮州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潮州木雕、潮州歌册、潮州菜烹饪技艺、潮州铁枝木偶戏、枫溪瓷烧制技艺、茶艺、潮州剪纸……,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种类繁多。但是,大多数项目后继乏人,保护和传承工作日益紧迫。韩山师范学院是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拥有其它部门不可比拟的优势,作者拟以此高校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韩山师范学院于2011年设置了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陶瓷艺术设计(枫溪瓷烧制技艺)、雕塑艺术设计(潮州木雕)、服装设计(潮绣)、烹饪工艺与营养(潮州菜烹饪技艺)。其中前三个是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最后一个是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专业的设置以充分的调研论证为基础,针对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缺乏的状况,学院在师资力量充足、各种条件都已成熟的情况下申报设置这几个专业,并形成“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3+2+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方案”申报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已获广东省教育厅批准。韩山师范学院根据社会需求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举措,不仅是为自身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尝试,也是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地方文化产业教育管理论文,探索使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得到最佳发挥的有效途径。

(二)开设相关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韩山师范学院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意义,很早就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类的课程。例如,美术学专业开设《潮州剪纸》、《潮州木雕》等课程;音乐学专业开设《潮州音乐》、《潮剧欣赏》等课程;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开设《潮菜制作技术》、《潮州小吃》、《潮州茶文化》等课程;同时还开设《潮汕历史文化》、《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受学生欢迎论文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域历史文化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意识,从而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建立研究机构,大力争取政府支持

1991年,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设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在原有基础上设立“潮学研究所”,定位为学校直属科研机构。2008年,学校与潮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市校共建了“潮学研究院”,并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1年8月创建的涵盖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民间学术团体)合办了大型学术刊物——《潮学研究》。可以说,韩山师范学院在潮汕文化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方面。主要有: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积极申报课题,如《潮汕民间剪纸的普查和抢救》、《地域文化与潮州民间剪纸》、《正字戏文献抢救、整理及研究》等,孜孜不倦地从事潮汕民间剪纸、正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抢救和研究工作,并出色完成课题研究,出版发表了大批相关的论文及著作;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或参与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积极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例如:2003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人类学讲座系列”;2006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地方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几十年来,韩山师范学院以“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四)发挥社团作用,传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山师范学院的社团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的重要阵地。于1987年创建的潮风学社,是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社团之一,经常组织社员开展民俗采风、义教、民俗征文比赛等活动教育管理论文,为韩师学子提供一个了解、学习、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平台;茶艺表演队成立于2008年,社团虽然年轻,但是表现不俗。2010年,我院茶艺表演队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传承人叶汉钟老师的带领下,在亚运会、亚残运会上为世界各地来宾表演了潮州工夫茶、茶艺服务等,展现了传统潮州工夫茶的魅力;“卡通潮剧”是韩山师范学院2005年立项的科研课题项目,它将潮剧与动漫完美结合,为潮剧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潮剧,喜爱潮剧。后在此基础上成立潮动画工作室,现在仍孜孜不倦地为潮剧和潮州童谣的传播作努力。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韩山师范学院作为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应该主动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义务,不遗余力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奉献力量,同时,也不断地在此过程中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彰显百年院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地区;高校;保护

音乐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相互交流情感最有效的手段,从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荀子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古代先哲从来都重视和强调音乐艺术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关键性作用。在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音乐类非物遗)的价值显得尤为突出。

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我国政府目前所公布的部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所公布项目的一半,这说明音乐历来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联,也说明音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非物遗)体系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

根据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纂的《民族音乐概论》和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孙继南、周柱栓主编的《中国音乐通史简编》,这两本著作当中对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阐述,并结合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我国的音乐类非物遗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器乐曲艺四类。(分类参考国务院公布的518项第一批部级非物遗,其中包括民间音乐72项,民间舞蹈41项,传统戏剧92项,曲艺46项)。

二、大连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大连作为辽宁省重要发展地区,在传统文化发展及建设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连是东北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地,地区内拥有满、回、锡伯等45个少数民族,非物遗丰富多彩,也有着较长的历史。截至目前,大连市共有部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6项、省级代表作24项、市级代表作89项,其中音乐类非物遗有31项(参见《大连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包括民间音乐14项,民间舞蹈10项,传统戏剧4项,曲艺3项,其中,长海号子、复州双管乐、金州龙舞、复州皮影戏、复州东北大鼓属于部级代表作。其种类丰富,特色显著,分布地域遍及大连市内及金州、庄河、普兰店、瓦房店、长海等各县市区。

2010年,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揭牌。中心成立后,在瓦房店、金州、庄河等地针对部级非物遗项目建立一些培训基地。目前,皮影戏已在沙河口区春柳小学建立基地,庄河剪纸在凌水小学建立了基地,复州大鼓也有序地进行传承,复州双管乐、金州龙舞等项目也吸收了不少新学员。2010年6月,复州皮影戏义和班、得胜班,庄河皮影戏传承人和大连群艺木偶皮影等剧团在人民文化俱乐部音乐厅上演了精彩的“大连皮影戏展演”。

三、让大连高校成为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保护措施”条款中对“传承”加上了“特别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说明,意味着教育是传承机制的重要手段。

2005年3月26日,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别指出“: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这份文件的出台,为高等院校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音乐类非物遗进入高校课堂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大连市领导曾提出,充分利用大学、博物馆及中小学图书馆等资源,通过文字、影像、实物等各种手段,收藏、保护珍贵遗产;发挥高校师资智力资源优势,结合相关专业对大连的非物遗进行研究。

和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人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特有的独特风格,只能从传承人鲜活的表演中得以体现,通过传承人一代又一代口传心授的过程得到继承。所谓“人在艺在,人去艺亡”的规律在音乐类非物遗领域体现得最为彻底和鲜明。

因此,培养能学习和传承遗产、并能进行创新的表演人才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除了传承性的表演人才外,还需要培养了解民俗文化、有一定理论水平、能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遗产的科研人才,以及熟悉艺术又懂得市场运作、善于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

如何才能使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之中,实现其生态性“生存”?如何培养青年学生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专业设置

大连地区有16所学科门类较完备的本科高等院校,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专业重组或构建的新专业。例如,笔者所在的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现有四个专业,下设八个专业方向,可在调研的基础上有步骤、有层次、有重点地将大连地区音乐类非物遗的传承保护融入声乐演唱、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文化艺术事业服务与管理以及音乐剧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增设长海号子、复州双管乐、金州龙舞、复州皮影戏以及复州东北大鼓传承人培养方向,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必需具有的知识结构来设置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计划。

(二)课程体系

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针对各类人才培养目标,恰当地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课程,将课堂授课、讲座、展演及田野采风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例如,聘请复州皮影戏、复州双管乐、复州东北大鼓等非物遗的传承人或民间音乐家等来校任教,与本校专业音乐教师共同承担培养传承人的教学任务;今年,笔者针对本校音乐学院文化艺术事业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开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并结合以往开设的《艺术营销》、《文化产业管理》等相关课程,加大培养既具备一定民族文化艺术修养,又懂市场、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的力度。

除此之外,可带领学生深入大连市内或周边,例如金州、瓦房店、长海等各县市区,去亲历充满乡土气息的大连本土音乐艺术,将知识传授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走进今天,要将其作为现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必须考虑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追本溯源,具备“口头性和非物质性的无形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无论是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还是曲艺,最原始的传授方式是“口传心授、心领神会”。其揭示出一种内隐性学习方法:学习者通过长期的训练和环境的熏陶,能无意识地熟练的掌握某种技能,一旦学会就终身难忘,在各种环境下都不会影响其技能的发挥。

如今,学习音乐技能越来越倾向于外显的学习方式,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掌握复杂技能及规则以及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学习任务中,内隐性学习方式更具有优势。因此,在音乐类非物遗传授过程中,要保留和注重“口传心授、心领神会”的学习方式。

(四)教材研发

教育首先要有教材,音乐类非物遗方面的教材是当前大连地区进行艺术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编纂本土化教材之前,先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大连地区高校可针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表现形式,以音乐教师为主,整合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相关教学力量,共同成立课题小组或教研小组,建立一个材料储备库。在此基础上,经过考察、积累,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根据大连本地风貌的特点,编写资料详尽、可供选择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在教材编写中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原貌,同时也要有所创新,以适应时代的步伐和现代教育的需要。

(五)社会实践

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也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要将音乐类非物遗实现“活化”传承,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学习,更需要搭建多元化的平台,为文化遗产的展示提供自由空间。在这方面,大连艺术学院有着明显的优势。学院拥有专业的艺术团队:合唱团、民族管弦乐团、交响乐团以及舞蹈团队,这些团队都曾在国内外专业音乐大赛和演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将大连丰富的音乐类非物遗作为展演内容,联合民间艺术家与学院师生共同合作,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精品,既将古老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实现了活化传承,又体现了大连艺术学院实践教学的特色,可谓是双赢。

今年5月中旬,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郑晓莉副主任应我院邀请,来学院做了关于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报告。5月24日,大连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大连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非遗进高校”传承论证会在学院举行。6月7日,大连市文广局正式授予大连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牌匾。大连艺术学院成为大连地区第一个“非物遗”的研究基地。

四、结语

以上表明,大连的“非物遗”保护传承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像大连艺术学院这样学科专业和社会实践与“文化遗产”很对口的高等院校,将在“非物遗”的传承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高校艺术教育的传播,不断提升本土音乐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在校青年学子的文化艺术修养,并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深厚感情和一定的研习方法,培养他们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这是为传统文化培养大批欣赏者和接受群体的关键之举,也是保证我国未来文化政策的正确导向和树立全民族文化保护观念的长久之计。

注释:

周安平、王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著作权保护模式制度设计的思考.[C].中国重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参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辽政发〔2007〕24号)2007.6.7。

吴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师音教课堂的思考.中国音乐(季刊),2009年(2).

参考文献:

[1]周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J].北京:中国音乐学,2008:(3).

[2]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与实践方法[C].中国重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3]米永盈.浅谈高校在山东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C].中国山东济南、中国山东青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2009.

[4]郑茂平.关注本体——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理本质及其保护的心理取向[C].中国重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作者简介: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教学特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时代不断的积累和沉淀下,产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技艺、文化场所、表演形式、文学作品等,是一个民族表现出来的财富和智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力量,并且其不是以实物形式表现出来的。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不但形成了多样的社会习俗,还拥有优良的社会传统。而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地保护、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民族化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能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外,通过发展一些手工艺品的批量生产制造、民族戏剧歌舞等,能够推动我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推动社会进步,带动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教学的现状分析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识不够清晰

通常情况下,学习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系统研究的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者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或者保护承担着主要责任的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熟悉并掌握着非物质遗产项目精神文化的内核和核心技能,同时,担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使命。进入新世纪以来,民间工艺技能、艺术在慢慢流失,人们开始淡化本族文化。如在学术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一些来自民间的传承人遗失了其精神、内涵和价值。因此,为了引导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和保护。

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不够强

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价值、文化价值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核心、最原始的部分———传统文化的持续性是最值得学习的。但现实情况是,有相当多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了解不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文化知识等之间的关系更是知之甚少。这说明在社会层面,引导人们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还远远不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不清晰,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利传承和有效保护。

3.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执行力度不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慢慢流失。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首要抓手就是要加强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在制度层面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完善相关的申报程序和传承体系,确立保护措施,让人们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1〕。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使命和文化重担

1.历史使命

目前,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快速扩张,国家的民族与传统文化面临着强劲的挑战,不同民族、文化、宗教等民族文化被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社会文明建设道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都将面临机遇与挑战。旅游管理专业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着对文化创新的重任,对文化有着选择、传承、传播的功能,不仅要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专门人才,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文化重担

对于中华民族来讲,精神文化尤其重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新的社会文化概念,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作为以文化为媒介和手段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其他文化单位和个人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首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可以从各自的学术视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以研究,涉及到很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学科,如社会学、艺术学等。其次,旅游管理专业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等不同层级的培养格局,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学术支撑。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资源优势,是收集和保护研究资源的场所,聚集了很多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同时,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对加强学生的素质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功能,在传播与创造文化方面也发挥积极作用〔2〕。

三、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联系

1.旅游管理专业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与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土壤里,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现代多媒体技术等,可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不仅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甚至经济价值,而且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可以通过调整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开展相关的课程建设,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青年一代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青年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和民族情感。更重要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受过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富有激情,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充满活力。他们完全能够使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文化中获得“新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吸收和再创造,设计出符合时代特征和满足消费者喜好的创新性产品。其次,能够改变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手段古老,传播对象有限,主要采取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传承方式会影响传承效率。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逐渐老去。因此,为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普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打破了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象受限、场所受限、方式受限等局限性,能够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渠道。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能够使更多学生认真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校园传承的独特优势。再者,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推动地方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对旅游者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在发展旅游业时,各地都在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但是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够、理解不深等原因,存在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错误诠释和解读,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存在着盲目抄袭现象,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形象。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能够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系统地学习旅游景点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等专业课程,推动地方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

2.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能够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首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因此,可以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加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这类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培养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同时,通过让学生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为学生传承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强大的动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了解区域文化、家乡文化提供更直接的途径。其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了解、认识、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理论知识讲授、专业技艺学习等多种方式,充实教育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有了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增强学生讲解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宣传、弘扬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可以直接在课程讲授、实训实习环节中,实现教育教学与行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旅游管理专业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的能力,可以充分展示本地区、本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旅游管理专业要围绕地区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担负起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如为了让学生学习、掌握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线路等技能,让学生切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进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零距离”对接,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质量。

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途径

1.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吸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扎根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课程教学的能力欠缺,师资问题是一大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在校内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训室,聘请行业专家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为客座教授开展纵向合作,甚至可以提供资金或技术支持,以实现双向互助合作,最大力度地吸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来学校教学。同时,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带领原有专业教师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并且要让更多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改革教学手段,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是在族群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得以延续、传承的,是在一种持续的构建和重构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必须强调能力导向,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不要将教育教学的场所局限在教室、仿真实训室中,要改革教学手段,让学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原生地去体味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走出课堂,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中,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创新的动力〔3〕。

3.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为了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将两者融合。为此,有必要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程,实现形式可以多元化,可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打造成一个形象窗口,帮助学生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为此,各省、市、自治区政府都在尝试不同办法,或者给予扶持政策,或者提供资金扶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如浙江省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都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训室,学生在校期间都会到实训室完成实训任务和作业,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4.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形成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

高校要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为基点,修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旅游管理教学计划,增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课程的实施以实践形式开展,课程的考核以学生参与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操任务为标准。同时,可以聘请有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功底的老艺人、专家编写出高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大力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为了形成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除了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外,还应采取教师强强联合的方式,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彭一敏,欧阳绍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问题的探讨〔J〕.学术探索,2012,(2).

〔2〕申绪湘.依托高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初探———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民族论坛,2011,(12).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篇8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

【摘要】苏州传统工艺美术门类繁多技艺精湛,当前社会重视公众参与的大好形式下众多传统工艺有了积极的变化。从政策立法到资金保障,传承保护到活动宣传等系列举措中,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焕发了新的时代气息,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苏州;传统;工艺美术;苏扇

苏州的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种类丰富多彩。基本涵盖了国家确定的11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大类。特别是苏州刺绣、檀香扇等的制作在国内首屈一指,苏州玉雕技艺精湛、声誉日隆,剧装戏具占到国内市场的近50%,苏作红木家具作为原产地知名商标,苏州已发展为全国三大红木家具产品生产销售中心之一。苏扇中“如意”檀香扇为百年老字号,江苏著名品牌。但是,在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传统工艺美术遇到了极大挑战,尤其是那些以手工为劳作的工艺美术其生存境地举步维艰。如何使得传统工艺美术在技艺传承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出困境,在新时代下焕发新姿,这需要依托政府牵头下多方配合。本文以苏扇为例作出探究。苏扇是苏州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中一个典型项目,百年来,苏扇制作技艺堪称精湛,令人赞叹,尤其是苏州檀香扇的“四花技艺”更是令人折服,它历经了几度兴衰沉浮,在政府重视、行业引领、工作参与下,苏扇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这主要依托以下方面:

1 政策保障,健全法规,立法保护

苏扇早已于2006年作为苏州第一批非遗项目入选我国部级非遗目录,这对苏扇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来说是一种评价,更是公众对苏扇的热爱,苏扇肩负着人们的期望。但普遍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都不乐观。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了此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6月,文化部组织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启动了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工程。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下发。值此,苏州政府多次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措施,甚至是立法措施。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我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实现产业地位和整体实力的较快提升起着重要作用。紧接着颁布《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从制定地方法规的层面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形成传承保护、人才培养、鼓励创新、行为规范等制度体系。2014年1月起实施《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法制保障。

2 资金扶持,行业协会引领,提升品质

为了促进这些非遗项目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苏州市文广新局每年从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中拨出三分之二用于名录项目的抢救保护及项目传承人的项目传承资助和补助。此外,在国家和省每年拨付的非遗专项资金中也都有一定经费用于对工艺美术类项目的扶持。政府的转型升级专项中的平台建设资金也向其重点服务和倾斜。2013年度苏州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中特别提出《苏州市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凡工艺产业领域的产品设计、检测、展示等类别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可单列上报。发挥协会作用大力加强工艺美术产业的行业协会建设,广泛吸纳从事工艺美术产业的企业、工作室、个体经营户和知名艺人、知名教育授艺者加入协会。凡组成工艺美术产业的各门类,有条件的都可以在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下面成立分会或专委会。在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开展政府职能委托、转移的试点,发挥协会作用,提升协会地位。

3 搭建平台,积极展示,扩大影响

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相对集中、集聚并初具规模的地区,鼓励和支持当地政府及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研发、展示、销售、培训等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搭建那些代表苏州工艺美术产业水准的分门类展销平台。针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缺乏现代创新创业所需的文化艺术、信息、市场、知识产权等知识,以及从事现代产业运作的管理、资金运作等能力的问题,以中国工艺文化城为平台开展各类交流活动,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对接,从而为全市的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发挥好引领推动作用。苏扇积极参与参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展、苏州市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博览会等,努力扩大苏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 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养人才

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加大专业技艺人才、产品创新创作人才和市场开拓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我们注重对现有初、中、高级从业技艺人员的再培训、再教育。同时大力加强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工艺美术大师(名人)申报、评审和命名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参与参评,以不断培养壮大全市传统工艺美术人才队伍,为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厚重的人才基础。苏扇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名、江苏省非遗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1名、苏州市工艺美术师十多位,形成了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苏扇人才队伍。此外,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解决工艺美术类项目后继乏人的问题,地方职业院校和苏扇项目,以设立课程等多种培养模式,培养传承人才。苏扇的部级非遗传承人邢伟中和省级传承人陈琴等多名工艺美术大师与专家和苏州工艺美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吴江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之间培训合作、建立传承基地。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传统工艺美术的爱好者和后继人才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并且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5 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打造品牌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作为美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高度重视包括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在内的版权产业发展。2012年,市知识产权局专项资金引导资金支持中国工艺文化城创建苏州市“正版正货”示范单位,投入引导资金实施工艺美术版权服务平台项目。充分发挥工艺美术版权服务平台等作用,积极引导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企业和从业人员加强自我保护,重视原版作品版权登记保护工作,将不断鼓励和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和从业人员注重创新发展,不断开发新品种,研究新技艺,提高工艺美术产品的艺术性、观赏性和附加值。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苏扇由原来的代加工转为自己的品牌,“如意”牌檀香扇获得了百年老字号的称号、江苏省著名商标。

当前是社会繁荣文化产业兴起的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如何在新时代下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营造更好的生长土壤,培植更好的经济环境,打造更好的传承沿袭平台,这是苏扇保护与传承的历史命题,也是非遗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杨丽霞,喻学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4(4)

[2]邢伟中.关于苏州传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东吴学术,2013(3).

[3]祝贺.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6).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职院校;传承;“舟山渔歌”

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丰厚财产,浓缩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对于后人而言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是对历史的负责。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化的膨胀性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挑战,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亡。因此,应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高职院校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形成双赢的局面,增强我国地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性,同时也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借鉴的材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通常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传承、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精华。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三、“舟山渔歌”在我院传承的客观条件第一,“舟山渔歌”是浙江民间音乐重要体裁之一。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它不仅作为我国沿海主要生产行为的伴随形式存在于当地民众之中,还以特有的方式承载、传播了我国东南沿海渔业文化的各类历史信息。2009年“舟山渔歌”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舟山渔歌”的保护和传承是政府和文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地方人民对于“舟山渔歌”的强烈认可感是其在我院能够开设相关课程的基础。

第二,对于我院而言,由于其办学宗旨依托着“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办学理念,是一所地方性的涉海类高职院校,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推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同时在当地高职院校中开设当地非物质文化课程可以提高院校的综合实力。

第三,浙江省是旅游大省,同时其文化资源丰富,因此如何把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结合在一起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在高职院校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为当地培养更多的旅游人才,对于浙江省的旅游业和文化传承而言实现了双赢。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传承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高职院校、当地文化、当地旅游等都有积极的影响,下面详细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传承的意义。

1树立了学校的文化特色

非物质文化课程的设置把地方高校作为了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阵地,从而构建了“非遗”高校教育传承的模式,是职业教育“地方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的完美结合。我院作为地方性高校,也承载着传播优秀海洋文化,推进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融合地方历史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校园特色。将“舟山渔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将传承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才艺素养,丰富校园生活,也宣传和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旅游的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文化保护与传承,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文艺工作者和舟山的渔歌爱好者曾多次对“舟山渔歌”进行了搜集和整理。但显而易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仅仅依靠相关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据调查,目前对“舟山渔歌”的传承主要是举办渔歌比赛、海洋节庆活动等这些途径。调查资料显示,仅仅依靠这几种传播途径,“舟山渔歌”将面临萎缩、衰弱的危机。老一辈歌手逐渐离去,出现“歌随人走”的局面。在我院的旅游专业中开设“舟山渔歌”这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选修课,既可使学生了解舟山地方民间音乐,提高艺术修养,同时这也是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高的要求。在2012年举行的舟山市导游大赛中,就明确规定选手要有一定的艺术技能和修养。“舟山渔歌”以它的通俗性、趣味性、生活性、地方性、艺术性等特征必将得到人们的喜爱。通过旅游专业毕业学生在旅游行业中的传播,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承难的现状,使“舟山渔歌”逐渐走出一条旅游化生存模式。

3提高了青年一代对于民间风俗的了解

“舟山渔歌”是舟山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创作成熟的一门民间艺术,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一直流传于舟山民间,成为当地特色文化符号。“舟山渔歌”不仅包含了浓郁的海洋气息和渔乡风情,而且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知识。其中涉及很多有关航海岛屿、生产技能、社会风貌的知识,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民风,是一本反映舟山群岛人民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活态教科书。因此应当把“舟山渔歌”中的这些民风民俗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展示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但是年轻一代由于早早受到了互联网文化的影响,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解,同时也造成了文化后继无人的现象,因此把“舟山渔歌”作为高职院校的课程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策略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传承的前景不容乐观,尤其是当代年轻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认识,从而造成了认知率较低。例如在郭义江的《对“舟山渔歌”认知的现状调查及构想》中经过调查发现:“舟山渔歌”在当地的普及率很低,即便是音乐课开设相对较多的中学里的学生,由于教材、师资、观念等多种因素,致使对之有所认识的人数依然很少,舟山地区的中学生人群对本土渔歌号子知识的了解甚少。62%的学生不了解“舟山渔歌”。由此,我们认为在高校中传承“舟山渔歌”非遗文化极具紧迫性。

1高职院校应当提高师资力量,聘请民间艺人

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优秀师资力量的缺乏,从而造成了对于非物质文化要点的把握不足,甚至会对非物质文化造成扭曲破坏。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地方特色,提高兼职教师的比重,聘请一些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高职院校中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通过这些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的言传身教,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直接地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内在价值,不仅最大限度地培养了优秀的传承人,而且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师资来源。

2非物质文化的课程应当进行创新

非物质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而来,其发展和继承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课程要进行大胆的创新,提高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使其焕发青春。例如,在“舟山渔歌”课程中,应当强化其地方文化特色,并通过科学的设置,把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融合在一起,补充其教学部分传统文化教学的课时,同时对于教学内容,要继续特色创新、系统整理,建立民间文化数据档案,创设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文化课程”;此外,要创新教学方法,依托地方非遗文化产业,建立专门的艺术公修实践基地;利用特定的节日举办相应的民间艺术文化节;教学过程创新,改变单纯的讲座式大课模式,在教学环节穿插“大课教学、小组合作”的互助式教学模式,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创新,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个性化培养、分层次管理。

3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应当和当地旅游衔接在一起

高职院校设置非物质文化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延续物质文化的生命力,同时也要为当地的旅游业服务,因此高职院校“非遗”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要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结合,与学校行业特色和学生专业技能要求相结合,既可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又可以赛促学,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在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时,应多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来进行。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应当起到提高导游人才知识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为游客透明正确地讲解文化知识,正确地解读、传播和传承非遗文化。

六、结语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传承非遗文化,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特色,在传承文化中传播非遗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把非遗选修课程建设融入到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在课程建设方面,要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构建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开放型教学团队;根据产学合作要求,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课程资源建设,采集、整理、完善、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义江.对“舟山渔歌”认知的现状调查及构想〖=J〗.人民音乐,2009(02).

〖=2〗李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的传承〖=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1).

〖=3〗于奎龙.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04).

〖=4〗武宇林.“花儿”乡土文化与学校教育传承方式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1(01).

〖=5〗桑圣毅,肖庆华.论非物质民族民间文化的学校保护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01(06).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篇10

除了雕版技术的展演,莫愁中专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与大英图书馆的文保中心进行技术交流,寻求英方在古籍善本修复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合作。“未来我们也期待和大英图书馆有所合作,比如共建实训室或者是在一些项目上的合作。”王燕说。莫愁中专的古籍修复专业已经有十余年的办学经验,培养学生近600名,让面临失传的修复技艺得到了传承与新生。今年11月,南京非遗学院将在学校挂牌成立,古籍修复专业的发展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非遗对接职教的传承新路

古籍是传承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计,中国官方现存古籍5000万册,这些古籍有三分之一或多或少存在破损的情况。大量的古籍急需修复,但与此相对的是,我国专业古籍修复人才的大量缺失。2007年,全国图书馆只有不足100位古籍修复员,后经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训,目前全国的古籍修复人员达千余人,但面对如此大量的古籍修复工作,古籍修复人员仍不能满足需要。除了人数少,大量修复人员还都是即将退休的老师傅,40岁以下的修复人员仅占全部人数的六分之一。古籍修复行业面临后继乏人的现状,国家急需培养大量年轻的古籍修复人才。

“2001年,我们学校在南京市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三年制中专古籍修复专业。”莫愁中专校长杜迎新说。古籍修复是一个应用性强、动手能力强的行业,这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谋而合。2004年,学校将三年制中专古籍修复专业改为五年制大专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现更名为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用五年的时间学习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并参加专业技能实践,通过这些环环相扣的课程安排,让学生成为思想稳定、专业技能过硬的古籍修复人才。

古籍修复作为一项手工艺活,师徒授业一直是古籍修复的传统。因此,要办好这个专业,师资力量是关键。莫愁中专主要采用“双导师制”,即外聘专家与校内教师相结合。专业开办之初,学校聘请南京图书馆、南大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专家来校授课。省级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邱晓刚、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永林、南京博物院古字画修复专家栾承素等一批南京本地的技术型专家,成为学校的常年外聘教师。

除了聘请一大批专家来校授课,学校还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今年9月,学校专门举办了一场拜师仪式,安排8名青年教师拜杜伟生、张旭光、万俐、邱晓刚、张永林、栾承素6位专家为师,学习图书修复、字画修复、陶瓷和青铜器修复等专业修复技术,让传统的修复技艺能够薪火相传。

在专业教学上,学校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设置了文献修复、字画修复、古籍整理与保护、字画装裱、书画复制、古代汉语等主干课程。同时,学校还自主开发了金陵剪纸、雕版技术、书法绘画等校本课程,增加了古字画鉴p、中国画线描等应用型课程,开拓了雕版印刷、传拓、篆刻等相关的“非遗”课程。“开设多元化的课程,不仅是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是为了给学生多一种选择。比如说,往届有一个学生,虽然学的是古籍修复,但是他对雕版非常感兴趣,多元化课程让他有机会走上感兴趣的雕版之路。”莫愁中专副校长章学军说。

莫愁中专还同国家图书馆、第一历史档案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图书馆等30多家文博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这些文博单位都争着要我们的学生去他们那里实习,有的学生毕业后就留在这些单位工作,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骨干。”章学军说。另外,学校还打通了专升本的升学渠道,学生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金陵科技学院或南京晓庄学院攻读本科学位。

产、学、研并进的专业发展

为充分发挥非遗技艺传承的综合效应,2004年,莫愁中专围绕古籍文献技艺建立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科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成立了莫愁图书保护修复中心,通过送修和外派技术人员等形式,面向全国承接古籍修复任务。修复中心面积200多平方米,有专门的修书、洗书和藏书间。在专业设备方面,中心拥有修复需要的数码体视显微镜、全自动色差仪、纸张撕裂程度测定仪、纸张耐折度测定仪、纸张拉力测试仪、纸张厚度测定仪、纸张修补机、书画装裱机等设备,完全满足修复古籍的需要。目前已承修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吴煦档案》以及辽宁省图书馆珍藏古籍、福建泉州市图书馆珍藏古籍等,多年来已修复3000多件一级古籍,修复古籍总量达1万多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好评。

“修复中心的作用不单是给学校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我们学校的专业发展。”王燕说道。修复中心现有技术人员近20名,他们不但是“医治”古籍“疑难杂症”的高手,还是一支重要的技能实训指导教师。尹宗雯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于2013年从莫愁中专毕业后,通过专升本考入南京晓庄学院,2015年毕业后被学校招聘到修复中心工作。她告诉记者:“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各个年级的学生到修复中心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根据每个年级的基础从易到难安排课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古籍修复的过程和意义。”

修复与教学相辅相成,每一次的修复业务都是老师上课的教学案例,专业老师也参与每一次修复方案的研讨与制定。学校还成立了非遗传承的大师工作室,让学校的老师与中心的修复人员在非遗专家的指导下,利用修复中心的设备共同研发新的修复技术,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例如,修复技术人员配合指导教师邱晓刚研发了纸浆修复技艺,并于2009年申请了国家专利。教师和修复技术人员还共同研制了适用于酸化书页的羧甲基纤维素糨糊,与安徽泾县宣纸厂共同研制古籍修复专用纸张等,通过加入科技元素使古老的修复技艺绽放新的活力。

多年来,莫愁中专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硕果累累:古籍修复实训基地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称号;独创古籍修复“十八项技能”,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考核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与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合作成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传习所莫愁中专培训部;受南京市档案局委托,举办南京市各区县档案、图书收藏单位修裱技术培训班;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荣获一等奖等。

非遗传承人才之滥觞

先进的办学理念、深厚的办学经验、丰硕的办学成果,让南京非遗学院在莫愁中专挂牌成立水到渠成。南京非遗学院的成立使莫愁中专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正如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所长万俐所言:“未来的南京非遗学院,将成为南京手工艺大师的‘摇篮’。”如何有效利用这个“摇篮”,学校进行了初步的规划。

非遗学院的核心使命在于培养非遗传承的高级人才,通过职业教育的形式改变以往非遗传承零散、单一的状况。通过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才,还要培养非遗技艺的创新人才。为此,非遗学院将增加艺术设计专业(非遗设计实践方向),以培养懂非遗并能够运用非遗元素进行创意产品开发的应用型人才;增开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书画修复方向)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陶瓷修复方向),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到非遗元素的开发设计,形成紧密关联的专业群。

在多年的非遗教学中,莫愁中专发现很多非z元素通过现代设计可以以新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获得生产性传承,尝试着通过学校的设计专业运用一些设计理念把古籍装帧、雕版刷印引入文化礼品或文化活动中。未来,学校还希望与专业的设计公司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共同深入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