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开发教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3:17

计算机软件开发教程篇1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教育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也有长足的进步。国家更加关注网络信息工程的发展进步,相应的关于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教育教学也引起关注。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使大学生更快的、更早的、更接近科学技术的前沿,更加崇尚科学,更加尊重科学。

1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含义

计算机软件(ComputerSoftware)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用户主要是通过软件与计算机进行交流。软件是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为了方便用户,为了使计算机系统具有较高的总体效用,在设计计算机系统时,必须通盘考虑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以及用户的要求和软件的要求。软件的含义应该是:1)在运行时,能够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2)程序能够满意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3)描述程序功能需求以及程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档。

2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前景

软件技术的诞生的原因是人们想要操控计算机,想要计算机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一些设定的、复杂的事情。在早期的计算机中,由于软件还没有开发出来,导致计算机只能做一些大规模的计算活动,计算机成为一个庞大的计算机器。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要求也提高了,这就促使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个人笔记本电脑也随之诞生出来,人们借助计算机软件做一些复杂的人力所不能及的工作。随着人们对计算机软件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促使计算机软件行业的日益发展。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计算机软件行业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也向计算机软件行业加大投入,比如说资金、人力、政策、物力的大力支持。国家将计算机软件的相关政策落实到实处,各个领域中。比如说在医学领域中,将医疗信息化、物联网、电子购物、银行支付以及各种安保工作等等,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为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有数据显示关于计算机软件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几年,中国软件的产业以平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中国计算机软件产业总额占全球软件产业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计算机软件的企业规模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从事于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的人才越来越多。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产品取得较大的成果等。种种情况说明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发展在蒸蒸日上,发展劲头势不可挡。按照发展趋势,计算机软件行业未来的发展投资重点应该放在对计算机软件需求较大的地方,比如说医疗。金融等公司。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重点扶持的领域应放在‘云计算’或者是‘物联网’等发展较快的行业。

3计算机软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全面计入,计算机软件教育教学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毕竟发展的时间较为短暂,就在教育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1)计算机软件教学缺乏科学论证,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存在明显欠缺。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专业设计的知识总量在不断增加,一些较大的计算机软件动辄就会有好几千条操作命令,还有就是由于计算机软件大部分要求英文编写,这就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数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有的学生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对一些软件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力偏低,教师不得不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辅导,这会影响教学进度。计算机软件教学缺乏科学的论证。2)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课堂教学比较偏重操作训练,学生较为缺乏相关计算机数字设计原理的背景知识。计算机软件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具有革命性的现代化设计工具,计算机软件的出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用计算机软件触及数字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数字设计的思维方式。现代的计算机软件课堂教育教学比较偏重于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训练。教师应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层面出发,是学生尽可能了解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背景知识,对计算机软件有一个深刻的了解,重点讲解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原理,思维方式。

4计算机软件教育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解决计算机软件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这意义重大。会对社会上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计算机软件行业输送更多的人才,加快计算机软件进步的步伐。1)对计算机软件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论证,完善教学体系。高校要改变传统的对于知识更新速度的认识。目前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更新速度以天为单位。学校要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的投入工作,不断更新。2)优化教师的教学安排。目前在高校中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老师会一人承担多门课程的情况,让有经验的一线老师教学任务集中到一门课程或者是两门课程,减轻他们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有精力研究自己所教的课程,反复反复,做得多了就精通了,做得更多,就成为专家了。保证所教的计算机软件课程达到所要求的深度。3)优化学生的课程设置。保证学生所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专业课课时,计算机软件专业课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将其在进行细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这三个阶段的课程。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信息化文明的发展,这对计算机软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加强对大学生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关注程度,相应的对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要有很大的关注。有了成功的教育,就可以培养成功的人才,才可以推进社会、经济的进步,计算机软件行业才可以有长足的进步。培养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较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歌,吴建平,徐伟明.高等计算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机制、算法设计与路由器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美)LarryL.petersonBruceS.Davie.计算机网络[m].叶新铭,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计算机软件开发教程篇2

1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含义 

计算机软件(ComputerSoftware)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 

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用户主要是通过软件与计算机进行交流。软件专业论文是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为了方便用户,为了使计算机系统具有较高的总体效用,在设计计算机系统时,必须通盘考虑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以及用户的要求和软件的要求。 

软件的含义应该是: 

1)在运行时,能够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 

2)程序能够满意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 

3)描述程序功能需求以及程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档。 

2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前景 

软件技术的诞生的原因是人们想要操控计算机,想要计算机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一些设定的、复杂的事情。在早期的计算机中,由于软件还没有开发出来,导致计算机只能做一些大规模的计算活动,计算机成为一个庞大的计算机器。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要求也提高了,这就促使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个人笔记本电脑也随之诞生出来,人们借助计算机软件做一些复杂的人力所不能及的工作。随着人们对计算机软件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促使计算机软件行业的日益发展。 

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计算机软件行业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也向计算机软件行业加大投入,比如说资金、人力、政策、物力的大力支持。国家将计算机软件的相关政策落实到实处,各个领域中。比如说在医学领域中,将医疗信息化、物联网、电子购物、银行支付以及各种安保工作等等,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为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有数据显示关于计算机软件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几年,中国软件的产业以平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中国计算机软件产业总额占全球软件产业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计算机软件的企业规模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从事于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的人才越来越多。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产品取得较大的成果等。种种情况说明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发展在蒸蒸日上,发展劲头势不可挡。按照发展趋势,计算机软件行业未来的发展投资重点应该放在对计算机软件需求较大的地方,比如说医疗。金融等公司。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重点扶持的领域应放在‘云计算’或者是‘物联网’等发展较快的行业。 

3计算机软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全面计入,计算机软件教育教学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毕竟发展的时间较为短暂,就在教育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1)计算机软件教学缺乏科学论证,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存在明显欠缺。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专业设计的知识总量在不断增加,一些较大的计算机软件动辄就会有好几千条操作命令,还有就是由于计算机软件大部分要求英文编写,这就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数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有的学生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对一些软件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力偏低,教师不得不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辅导,这会影响教学进度。计算机软件教学缺乏科学的论证。 

2)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课堂教学比较偏重操作训练,学生较为缺乏相关计算机数字设计原理的背景知识。计算机软件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具有革命性的现代化设计工具,计算机软件的出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用计算机软件触及数字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数字设计的思维方式。现代的计算机软件课堂教育教学比较偏重于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训练。教师应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层面出发,是学生尽可能了解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背景知识,对计算机软件有一个深刻的了解,重点讲解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原理,思维方式。 

4计算机软件教育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解决计算机软件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这意义重大。会对社会上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计算机软件行业输送更多的人才,加快计算机软件进步的步伐。 

1)对计算机软件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论证,完善教学体系。高校要改变传统的对于知识更新速度的认识。目前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更新速度以天为单位。学校要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的投入工作,不断更新。 

2)优化教师的教学安排。目前在高校中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老师会一人承担多门课程的情况,让有经验的一线老师教学任务集中到一门课程或者是两门课程,减轻他们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有精力研究自己所教的课程,反复反复,做得多了就精通了,做得更多,就成为专家了。保证所教的计算机软件课程达到所要求的深度。 

3)优化学生的课程设置。保证学生所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专业课课时,计算机软件专业课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将其在进行细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这三个阶段的课程。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信息化文明的发展,这对计算机软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加强对大学生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关注程度,相应的对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要有很大的关注。有了成功的教育,就可以培养成功的人才,才可以推进社会、经济的进步,计算机软件行业才可以有长足的进步。培养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较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歌,吴建平,徐伟明.高等计算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机制、算法设计与路由器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计算机软件开发教程篇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开发应用

一、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的各个软件,将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他不同于传统教学,传授给学生的信息知识更加生动立体,传授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实践证明,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能使学生更加迅速的接受更多的知识,并且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教学软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不仅仅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的领地,也为教育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其特有的优势和特殊的教学效果,必将极大的影响到新时期的教学思想与课程体系,提供给教师们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这一新的教育领域的改革也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有其必要性

中职院校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之前,要对其必要性做充分的论证。对有些专业或课程内容是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能尽快掌握所学内容,而且通过学习方式的转换,也会对学习发生兴趣,这些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所带来的有利方面。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用辅助教学的课,非要将计算机搬进课堂,那是哗众取宠,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必须要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因为教学的目的就是借助特有优势,将抽象的、难以被学生所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形象地、直观地、简洁地让学生接受,这也是学校的根本教学宗旨。

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为了实现多媒体的教学效果,诸多的教师会盲目性的选择运用技术,一味的以为只是单纯的适用技术便可以达到想象的效果,甚至有的教师还彻底脱离以往传统的教学,以技术为主导,却忽略了应该要将技术真正的融入到教学内容的实质上。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并非具有多么优秀的成绩或者良好的学习基础,因此这种中注重技术的授课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显得过于沉重。因此,中职教师应该有效的将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结合,使它们做到相辅相成,用技术奖教学的内容用领一种方式呈现于学生面前,促使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1以建设带动开发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要想更好的额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加强学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即根据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库。

一般情况下,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库主要是由教学资源的管理系统、软、硬件资源以及网络课程等等。中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具体途径构建资源库:1.中职院校可以组织构建一个较为稳定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发团队,根据不同的学科内容以及特点制作成多样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课件,将这些课件不断的融入学校的网络资源库内,并最终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组织管理,便于每一门科的教师依据班级学生的特点,从平台中获取相应的网络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当然,对于一些条件不甚理想的中职学校,也可以自行购买或者制作一些图片、文字、声音等于学校课程有关的素材型资源或者教学资源管理系统。2.中职院校还可以建立一个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网络实验室,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专门的渠道,配以专业的教育人员研究网络课程以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课件,让多媒体课件透过网络这个平台传递给学生以及教师们。3.对于通用教学系统支持平台建设方面,中职院校可以开设相应的软件(windows、Linux)支持系统、以多媒体创作软件为主(authorware、几何画板)的多媒体开发软件,以及类似于photoshop的图片处理软件或者幻灯片软件等等。4.硬件资源方面,中职院校应该建设适应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教学需要的硬件平台,如多媒体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

3.2开发质量,注重教学软件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学软件的设计,其设计出的功效和性能对教学系统和后期教学活动的进行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软件工程师完全按照教育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研制与开发,从最初的设想到素材收集、再到后期的编写制作与一遍一遍的实验,将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贯穿在整个软件的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连贯新旧知识,整理不同问题,知识点具体分析,抽象问题给予感官认知,激活学生的思维方式,高质量的计算机教学软件促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灵活生动,快速高效,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使我们的学生兴趣盎然、活学活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院校在制作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学软件时,还应注意一下几点:1.将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并科学的以目标为准选题,并关注过程控制。带分析后,对于一些不易于在计算机中呈现的教学内容删除,而对于那些学生们不易于理解或者相对抽象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下不易于呈现的内容,透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设计成立体的课件形式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便于学生们的更好理解与操作;2.基于计算机具有交互的特性,因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更好的将教与学柔到软件之中,来拓宽软件的可控性;3.将课堂中学生们难以理解的问题湖综合课程目标中的重难点进行技术性的分析处理,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传递,帮助学生们以通过动态的视觉刺激掌握这些知识点。

总之,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这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保障,当然,这还要相关教育者不断的完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才能使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潘远东.浅谈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2]周忠武,庞敬文,钟绍春教学软件与资源建设的思路与方向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

[3]韩晓风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开发探讨[J].现代营销,2012(10).

计算机软件开发教程篇4

关键词:能力需求;计算机类专业;软件课程

一、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体系现状

软件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基础性课程,是学生学习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必修课程。就目前计算机类专业软件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由于计算机软件类课程还处在发展初期,缺少先进的课程体系作为参考和借鉴,造成教师在进行课程系统定位时,过于重视理论性课程的讲授,忽视学生具体学习需求。学生软件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存在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导致计算机软件课程体系不能支撑具体岗位的能力需求。另外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深刻,所规划和安排课程内容不均衡,理论性内容占比远高于实践类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是将学生固定在教室内,缺少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和结合,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完成理论性知识的实践转化,无法在网络环境中胜任软件岗位。由于计算机专业软件类课程具有综合性,课程内容包含多方面知识,不仅包含软件设计和系统开发等内容,还包含新兴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升学生对软件知识的整体认识,以此来保障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二、能力需求下构建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一)构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思路为改善计算机专业软件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产业需求下实现计算机软件课程体系的科学化发展,需要相关院校以需求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建设思路,构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思路是指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计算机行业对软件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完成对课程体系的完整设计。利用更加丰富的课程内容来激发学生职业发展潜力,保障学生在进入实际岗位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节奏,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以能力为核心的构建思路是指课程体系要能够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围绕相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训练内容,保障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另外,课程体系的构建还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相关企业共同设计和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将计算机产业中生产标准和开发流程融入到课程内容中,进一步扩大产教融合的深入和广度,实现合作育人模式的进一步的发展。

计算机软件开发教程篇5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874-02

ResearchofUniversityComputerSpecialtySetupandinnovativepersonneltraining

CHeKui1,2,LULing1,XUeHai-yan1

(1.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andapplication,Zhengzhouinstituteofaeronauticalindustrymanagement,Zhengzhou450015,China;2.CollegeofSoftware,Bei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100876,China)

abstract:withtheuninterrupteddevelopmentofcomputertechnology,thecomputerapplicationisinfiltratingtootherfieldsstepbystep,andthesocietyrequirementisextendinguninterruptedly.Howtotrainhighqualityinnovativepersonnel,thisbringsforwardanewchallengetouniversitycomputerspecialtysetupandlayout.thispaperresearchesmainlyuniversitycomputerspecialtysetupandinnovativepersonneltraining,includesthesetupofspecialtydirectionandcoursessystem,thetrainingpatternandtrainingprojectofinnovativepersonneltoadaptsocietyrequirement.

Keywords:computerspecialtysetup;coursessystem;innovativepersonneltraining;practicalteaching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专业,目前在国内高校本科教育中已形成了规模庞大、方向多样的教学体系,每年向社会输送大批的计算机人才。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向其它领域的逐步渗透,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充,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对于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设置与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了计算机专业的设置规划与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包括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

1计算机专业设置规划

在制定计算机专业设置规划过程中,应考虑到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从“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入手,将计算机专业划分为多个培养方向,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网络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等。

1.1“计算机科学”方向

“计算机科学”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和可计算系统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算法分析与设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开发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知识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及算法的实现,强调学生应用计算机算法解决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并可构建出高效的解决方案。

“计算机科学”方向的核心课程为: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1.2“软件工程”方向

“软件工程”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算法与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需求开发、软件管理等知识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学生具备扎实的程序设计能力,具备深厚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研发能力和市场与国际意识,能够对软件产品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实施和测试执行规范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以及进行可靠的方案实施。

“软件工程”方向的核心课程为:高级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UmL软件建模设计、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web开发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与重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1.3“网络工程”方向

“网络工程”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网络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操作系统、信息安全、网络协议等知识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知识,能够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设备的开发、设计与管理,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与开拓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工程型与开发型人才。

“网络工程”方向的核心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tCp/ip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管理技术、密码学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性能分析、网络软件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

1.4“信息技术”方向

“信息技术”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管理与维护、电子商务、eRp原理、信息管理、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等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知识,具有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信息技术”方向的核心课程为: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信息管理导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web系统与技术、电子商务、eRp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2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

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应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使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与社会经济、社会需求相一致。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尤其对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2.1结合社会需求,制定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创新意识教育,增强创新思维训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着力创新人格塑造。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问题,其决定了专业能力结构和知识体系,而社会需求是一个客观标准。专业能力结构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贯穿于知识体系与教学模式中。在构建专业能力结构时,需考虑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问题。社会本位注重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个人本位注重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培养具有创新型计算机人才,需将专业能力与基本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科学架构。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强化相应的专业知识,按照“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研究型人才”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具备深厚的计算机知识,关注计算机前沿的发展趋势,培养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工程型人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分为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两个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培养方向。

2.2紧跟计算机发展趋势,不断更新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突出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教学需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实践课的重要性。

按照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应不断更新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增加相应的特色专业课程,并对主干课程设置课程设计,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2.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和谐教学环境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广泛,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一个既定的学习任务,学习相关的知识,当完成了一个学习任务时,再定下一个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单元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动其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开拓思维获取新知识。

教师应把教学作为发展认知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意识。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独立学习及创新思维的自信心。

2.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很强,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等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设计软件/硬件的创新能力。

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有效地开展专业实习。鼓励学生在实习基地参与实习工程,并结合实习成果完成毕业论文。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运作与项目研发,体验真实的企业环境和项目开发环境,可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

2.5完善教学设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设备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专业设置的调整而不断更新,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十分重要,教学设备是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教学设备,建立实验室、机房等。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师资,由于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实践性强,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需不断改革与完善,制定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系与有效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营造学科创新氛围,创造良性竞争环境,积极探索师资队伍的优化与整合,创造多学科汇聚与多方向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群,努力打造一流的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

3结束语

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不断改革教育理念和专业设置,积极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促进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计算机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设备,构建和谐教学环境,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和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韦丽梅.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情况的影响[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0):111-113.

[2]景海峰.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和建议[J].黑龙江教育,2008(7):84-85.

[3]周兴社,樊晓垭.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3):10-11.

[4]夏晓玲.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就业实战技巧[J].计算机教育,2006,(3):66-68.

计算机软件开发教程篇6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建议

计算机软件课程包括windows、Linux、UniX、Flas制作、photoshop图片制作、Dreamweaver网页设计等,这些软件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计算机软件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方法。

一、计算机软件技术课堂教学共性问题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软件课程所具有的专业性、实践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计算机软件应用已经涉及各个领域,不同领域对相应软件有专业化的要求。计算机软件课程要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计算机软件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软件的技巧,就要重视对软件使用方法的教学,以便适应软件的更新。高校的计算机软件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与计算机软件课程相关的教材大部分偏向理论知识,课时量多,实践操作很少,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不能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软件更新速度过快,学生的实际操作跟不上软件的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合理积极利用学校的各项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相关软件教学的实践环节相对薄弱,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二、提高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的策略

1.以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意愿为依据

对于高校的计算机软件教学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计算机软件操作中去,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意愿,采取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同,对学生进行的计算机软件教育应有所不同。

2.加深理论知识的解析深度

目前,关于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的技术很多,其中就包括net技术、Java技术、C语言、汇编语言等,对于这些理论知识中实用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学习。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对计算机软件相关的概念、理论知识加深解析。计算机软件专业中的很多理论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重要的辅作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内容时,教师应加深理论知识的解析深度,以方便学生掌握。很多学生对软件的处理方法不清楚,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3.深化教育改革,多种学习模式共进

对于高校的计算机软件教学工作的实施,要深化教育改革,采用多种学习模式共进的方法,以大力推进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软件技术基础

在计算机软件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方面的教学力度。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认识所学内容,然后投入到实践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水平,将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以巩固软件技术基础。例如,在Flash课堂综合训练上,把制作短动画片作为教学任务。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观看网上优秀的动画短片,从而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不限制学生的创造内容和选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创作方案、创造思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最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做出评价和奖励。理论实践相结合,巩固软件技术操作,达到教学目的。

三、结语

目前,计算机软件课堂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讨。教师应改变计算机软件课堂教学现状,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和锻炼平台,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教育改革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学科教学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洛桑卓玛.浅析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J].东方教育,2014,(3).

计算机软件开发教程篇7

计算机软件技术不但在学校教学、工程项目、数据通信、企事业单位、工作生活娱乐中应用广泛,更是广泛地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应用的核心,计算机软件产业有着巨大的生产规模,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的革新和社会变革,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在早期的计算机中,软件和硬件并没有严格的被划分出来,致使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计算机的唯一功能就是要完成大规模的简单运算,其本身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控制技术,这时的计算机只是作为一种替代人力进行庞大运算的工具而被加以使用的,对硬件进行其他形式的操控提到的就非常的有限了,与之相适应,对软件的需求也相对较少了,这时的计算机技术大多只是硬件技术。人们能够高效率地完成那些极其繁琐工作,需要方便易用的软件。同时,人们对于软件的各种需求也开始日益增长,这一现状也就引发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要求的软件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当使用了新的软件之后,用户经济效益的提高,用户经济的提高又进一步带动了软件行业的收益。因此,软件开始频繁升级,从而也促进了硬件的快速发展。

现今社会人类生活几乎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更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备方面,并且计算机早已不仅仅作为一种计算工具来使用,而是作为人脑智力的扩充和延伸,在数据通信、经济、管理、工程、医疗以及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软件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部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增长,软件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加快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领域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更加普及,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同时对其性能和功能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计算机与网络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软件,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软件的种类繁多,对于从事不同工作的人都会找到适用于他的不同的软件。下文将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领域做简要介绍。

(1)计算机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校,教师们要想做出一个个优秀的教学软件,就会用到计算机软件中常用的办公oFFiCe软件,若有专业需求的老师还会用到专用的计算机软件,例如工程制图课程中,老师一般都会用到最基本的CaD制图软件,数学上老师也会用到较常用的matLaB,Lingo等数学软件,多媒体音乐软件也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成功应用到了数字音乐中。计算机软件运用到教学中有很多方面的优势:

1)增加信息量,学生们在单位时间里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利用软件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继而培养了他们的兴趣。随之,教师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变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们学习,使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计算机软件在项目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更加普遍,软件技术也有极大的进步,已经广泛应用到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比如项目工程管理,工程制图,工程造价等等,都需要用到计算机大量软件。

1)计算机在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按照功能分为两个档次,高档次的如p3等功能强大,但价格较高,低档次的timeLine只能提供项目中某一些方面的解决能力。

2)计算机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制图软件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初步使用,pC机的广泛使用,工程制图软件的飞速发展。目前计算机工程制图软件非常多,比较常用的是autoCaD,Solidedge,前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维绘图软件工具,后者具有强大的三维构建及修改功能。

3)计算机在工程造价方面的应用。随着it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及信息技术的完善,计算机逐渐运用到了工程造价的编制工作中,借助预算软件及网络平台来完成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领域中的发展给许多行业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且有应用更加广泛的趋势,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学习,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提高软件行业的竞争力,利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工程项目,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计算机软件在移动计算机通信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全国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网络发展的覆盖程度逐渐加深。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是指主机可以在网内随意移动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这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说是方便携带的,如笔记本电脑,pDa等,而且配有无线通信设备,用户可以在室内室外任何无线网络可以覆盖到的地方,甚至不同的国家之间随意发送或接收各种各样不同的数据信息。计算机通信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功能,资源共享功能,分布处理功能及信息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功能,正慢慢成为一个较为活跃的领域。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电子邮件、移动多媒体应用、服务业、无线电子商务行业和移动internet的应用,它是实现个人通信的重要途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4)计算机软件在移动数据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通讯数据业务的发展,多媒体应用处理器应运而生,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和第二代如GSm移动通讯,第二点五代,继而移动开发商开始对第三代3G通信技术深入研究,3G移动通信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3G网络将为移动业务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撑,不仅提高了通信质量,也实现了视频通话。4G通信技术是继第三代以后的又一次无线通信技术演进,其开发更加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提高移动装置无线访问互联网的速度。

为了充分利用4G通信给人们带来的先进服务,人们还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4G终端才能实现,而不少通信营运商正是看到了未来通信的巨大市场潜力,他们已经开始把眼光瞄准到生产4G通信终端产品上,例如生产具有高速分组通信功能的小型终端、生产对应配备摄像机的可视电话以及电影电视的影像发送服务的终端,或者是生产与计算机相匹配的卡式数据通信专用终端,4G可以在不同接入技术之间进行全球性的互通和漫游,能够支持多媒体互动业务,相互交错的功能性更强,4G移动通信技术将逐渐满足未来市场上年轻一带的多样化需求。有了这些4G通信终端后,人们手机用户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漫游了,随时随地的享受高质量的通信了。

计算机软件开发教程篇8

关键词原因教育计算机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计算机开始普及的今天,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已经是一种基本技能,一般学习过计算机的人都能掌握。但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就相对不足。如:机关、企事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设计制作、广告影像行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都缺少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然而目前中专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和笼统,专业课程设置极不合理,所学的专业课程中,相当部分对学生进入社会后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任何用处,而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却又没有学到,正是因为中专计算机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本人对职校计算机专业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设想。

1职校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的要求

计算机教育对不同的学校、不同专业的要求是不同的。各学校、各专业可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求。大体上,中专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的要求,按其专业、学习年限分为三个层次。

1.1初级能力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结构,正确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3)掌握文字和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完成中英文文档、报表的输入和处理制作。(4)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测览、下载,收发电子邮件和传真。(5)能使用常用工具软件,对计算机进行一般简单的维护。

1.2中级能力要求

(1)具备初级能力。(2)具备开发数据库的能力,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3)能够判断、检测和排出计算机的常见硬件和软件故障。(4)掌握winDowSnt/2000操作系统的使用。(5)能完成流行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其升级版本)的安装、配置、调试和使用。

1.3高级能力要求

(1)具备中级能力。(2)具有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3)使用本专业的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制作和应用。(4)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能进行网络的安装、调试、管理和维护。(5)掌握internet基本技术,具有信息获取和的能力。

2职校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对于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社会实效,减少理论课程,多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增强应用技能培养,知识面不要求太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

2.1授课方法

现在多数计算机的课程的教学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中的各种应用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即边讲边练)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计算机教学应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我校近年通过实践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2实践技能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个在校学生每周平均上机时间数不少于8课时,上机总机时不得少于500课时。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5∶5或6∶4。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2.3校企合作

只有学生进入到企业他们才会知道要用什么应该学习些什么样的技术才能让企业要自已,学校应该多合一些企业合作,让老师和学生们知道应该学些什么,学校才能更好的发展。

2.4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两种。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两种。

实践基础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实践能力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课程设计作为考核依据,根据学生对课题完成的程度、设计的效果和创造能力进行评分。

2.5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求

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模式,现在仍然与其他学科一样;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对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影响尤其严重,应该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识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由于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更新速度快,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不断淘汰更新,以及各种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对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教学专业分布广,教学量大,知识面广,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要思想敏锐、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在学术上要强烈的进取精神,在事业上要有坚定的敬业精神。注意计算机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学校要注意组织对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促使他们很快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应用软件。

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繁多,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变化,不可能,也不必要求教师是教学上的通才,要实事求是地按教师现有的教学范围和教学水平进行专业课程划分。划分方法不能简单地按硬件、软件进行,要按具体专业,划分为:应用程序设计、网络、多媒体、图形图像、CaD、办公自动化等若干个课程组。各个课程组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侧重。

加强对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基础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程序设计任课教师应能完成一般的应用程序设计,承担学校教学管理等应用软件的设计;其他应用软件任课教师应能使用应用软件进行一般的设计和制作。

学校每年可以组织一定的人力和财才,鼓励和指导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课题的;开发和研究,学校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或者合作开发,组织教师编写和制作多媒体形式的教案、教材和各种Cai软件。对业务上出色的教师,不拘一格,在工资、职称等方面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奖励,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学校的学术气氛。

总之,社会上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需求在不断的变化,计算机行业应用软件变更的周期越来越短,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同步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赵立群,车亚军,车东升.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吴献文.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案例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计算机软件开发教程篇9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测试职业能力培养的经验和体会,介绍了独立学院的软件测试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实施过程,以毕业设计为例指出软件测试职业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职业能力;计算机专业;软件测试;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大多数公司已经将软件测试看作是技术工程专业工作,有意识地在项目组中培训软件测试人员[1]。但由于it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软件测试人员需求的缺口依然很大。应用型本科学院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软件测试职业能力培养,既可以缓解社会上软件测试人才不足的现状,又有助于毕业生迅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均设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我院针对学生来源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等特点,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确立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两个培养方向,开设职业能力辅导课128学时(4学分),分别占总教学学时和总学分的5.3%、2.1%。自2006年,我院在软件工程方向开展软件测试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取得一定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2教学现状

该院自2002年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基本情况见表1。表1表明计算机专业学生已经清楚认识到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按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方向培养学生也符合学生的需求。

我院引进了一批计算机专业教师,已经形成自有专业专职教师团队,基本情况见表2。除教授年龄超过60岁外,其他老师的平均年龄仅32.1岁,教学经验丰富,精力充沛。

我院已建设两个高标准的计算机专业实验室,pC机120台、服务器5台,可开展软件工程方向全部专业课实验和网络工程方向部分专业课实验。

3软件测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优秀的软件测试人员除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须具备如下基本素质和技能:①与开发员、客户或者管理者谈判与沟通的能力;②与其他测试员、开发员或管理者协同工作的团队合作能力;③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④掌握软件测试理论、方法和操作技能,具备适应发展的能力。

软件测试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和掌握软件测试原理、方法和工具的,具备软件测试人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不经过职业培训或少量培训就可以从事软件测试工作。应至少达到如下要求:①能够在单机、网络环境下建立软件运行和测试环境;实施多种体系结构软件的测试;②熟悉主流软件开发技术并能够编写简单应用程序、测试脚本和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填写缺陷报告;③熟悉常见测试流程、缺陷管理流程,并能对测试流程实施监督和处理;④能够独立或协助开发人员进行单元测试和白盒测试;以及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进行各种测试。

4实施过程

软件测试职业能力培养分为两个阶段:①基本阶段:即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实验和课程设计阶段,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具备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时间不长的职业训练可以胜任软件测试工作;②高级阶段: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专门的软件测试技术和工具,形成独特软件测试职业能力,培训时间更短或者不经过培训就能胜任特定领域的软件测试工作的,通常指软件测试综合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其中毕业设计环节的软件测试能力培养能够提升基本阶段形成的软件测试实践技能,通过选择适当的课题加强对软件测试的整个流程的技术掌握,进一步提高软件测试职业能力。

软件测试教学内容见表3第一列。Ⅰ至Ⅶ各列分别对应C/C++、Java、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综合实践、毕业设计。a表示初步掌握,B表示重点掌握。

4.1基本阶段的软件测试能力培养

在C/C++、Java、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教学中,由于所编写代码规模不大,要求学生借鉴“极限编程”和“测试驱动开发”方法的思想,源代码和测试代码开发并重,灌输“源码要能够通过测试”的观点。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和软件测试综合实践两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一个规模适当的软件系统。除单元测试外,还必须关注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环节,达到掌握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基本过程和常用测试工具、形成良好的软件质量保证意识的目的。

4.2高级阶段的软件测试能力培养

高级阶段的软件测试能力培养指学生选择软件测试类毕业设计课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仿真工作场景的实验室环境完成课题要求的任务,或者对实现的软件系统按照工程规范进行测试。

除了软件设计类课题外,02、03和04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完成软件测试类毕业设计课题有五类:①基于J2ee平台应用系统的性能、负载和压力测试;②eJB组件测试;③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评价(如基于遗传算法或组合策略生成测试数据);④应用程序的图形用户接口测试;⑤应用程序的安全测试。

5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完成的软件测试相关课题情况见表4。第2列表示“测试过所实现软件系统的学生数/选择该类课题的学生数”;第3列表示选择软件测试类课题学生数;第4列表示选择软件测试类和选择软件设计类课题并测试过所实现系统的学生数与选择两类课题的学生数之比。第5列表示毕业后从事软件测试占全部学生的百分比。显然,软件测试职业能力培养已经逐步得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认可。

对2004级毕业生25人问卷调查,结果是选择软件测试类课题和软件设计类课题的共22人。影响软件测试及软件设计课题测试相关任务完成的原因中,课题的过大或者过难的占23%,实验条件不完备的占45%,中途改题目占13.6%,时间未规划好的占31.8%,论文文献不符合要求占18%,老师指导不足占23%,课题过于简单占27%,编程能力不足占36%。

6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根据it企业软件研发的应用场景,配置it企业流行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管理等常用工具软件,构建软件设计与软件测试专用平台,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模拟it企业的开发环境。

软件测试和软件设计类课题的指导老师命题时应该结合自身科研、教学、技术研发特点等因素,制定适当的课题。在指导时根据现代软件工程规范和课题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及时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

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加强语言类、数据结构与算法类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坚持测试所开发代码,提高学生编程技能。

建设有助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软件测试职业技能的教学团队,定期邀请软件测试行业专家来学院讲学讲座或者专业教师深入it企业,了解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保证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鼓励学生参加软件评测师等软件水平与任职资格考试,所获证书可抵学分,提高学生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家广,刘强.软件工程―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刘强等.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计算机软件开发教程篇10

关键词:软件工程;师范类学习;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0引言

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是作为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大学课程中第一个较为系统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开发流程类课程,它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为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与管理等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了软件工程的专业必修或专业选修课。计算机专业师范类学生的就业范畴一般是中学教育,如何针对这类学生的特殊性,进行软件工程教学是师范类大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1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软件工程课程特点

设立软件工程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地软件开发的流程,熟悉软件开发的基本原则,还要让学生锻炼代码的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尽可能地了解当前最前沿的软件开发知识。[1,2]而这些知识的呈现形式,往往是最新的开发工具、程序开发语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软件开发方法,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下一步的研究生学习或者工作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在计算机类开发工作中的竞争能力。

1.2师范类学生的特点

师范类学生在入学时就确定了工作的方向,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师范生的就业方向比较稳定,一般为中学教师或教育局工作人员。因此,虽然学生在大学校园中完成了软件开发的学习,但毕业后需要进行软件开发的工作场景非常少,学生容易降低对于软件工程类课程的兴趣。仅靠传统教学手段,例如课堂幻灯片,或者教师的个人讲述来进行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已无法满足软件工程类课程系统化、工程化的教学目标。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到课程中是师范类大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视频或者漫画的形式,以生动活泼的案例为导引,图文互动,加深学生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理解,增强软件开发的动手能力,更加主动地学习,是软件工程课程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的方向。

1.3师范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到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去。通过某一具体项目的引入课堂和现场实践,帮助学生克服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烦躁心理,而软件开发一步一步应用于实际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如此即可形成良好的正反馈,改善教学的效果。[3,4]

1.4软件工程理论与编程实践结合

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原则,算法开发流程的适用范围,还要将软件开发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5]和不同的教学方法,[6]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模式,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根据问题的特征,选择适合的软件开发模式、程序语言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的能力,在课程中,需要使用更加直观更加前沿的教学手段。本课程就采用了机器车任务控制问题,作为软件工程课程项目实践的切入点。具有单个机器控制简单,群组协作功能强大的特点。通过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协同将控制算法应用于机器车的路径控制工作,并完成特定的任务。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助于学生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

2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2.1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选择

软件工程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如何合理选择内容,既要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全貌,又要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了应对这一难点,在课程的设计上,课程以软件工程的各个开发阶段、各种开发模型为重点,兼顾新的开发模式和开发方法,同时对软件开发的编程习惯和编程规则进行介绍。针对师范生的特点,本课程设置了“翻转课堂”等多个项目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讲授能力。通过学生的讲解,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教学相长,学生在教的过程中,既理解了课程的难点,又提高了教学的能力,达到课程和专业相结合的目的。

2.2软件工程课程教材选择

软件工程的发展迅速,仅仅依靠一两本教材很难覆盖当前的发展前沿,而过度依靠新出版的文献又难以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软件工程类课程的教材还需考虑中英文术语的不同。为此,课程采用了教材为主,同时加入新的期刊、杂志、网络资料,以几者并行的方式进行综合性教学。

2.3网络资源的使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存在大量的软件工程开发和软件工程实践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算法源代码,个人博客等。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在网站上就存在大量的开源软件项目。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通过手机、个人电脑等设备方便快捷地获取这些信息,学习代码的写作规范,甚至参与到开源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通过网络资料自主学习的形式,学生可以对某一编程软件或编程模式进行深入了解,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结论

软件开发课程是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类学生了解软件开发流程,锻炼编程能力的主要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了软件开发领域的知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通过为学生讲授软件工程课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还能锻炼编程开发能力,对于学生接下来的研究或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类工作大有裨益。文章讨论了师范类学生软件工程课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了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注意事项,对于其他院校的软件工程课程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长清,陈传波,肖来元,吴涛,裴小兵.项目驱动产学结合的软件工程系列课程构建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a1):178-181.

[2]吴川.面向独立学院的《软件工程》课程链建设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32:148,153.

[3]黄昭,徐涵.高校计算机专业全英文授课之问题与教学方法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6(3):124-126.

[4]于,黄昭,胡曦明.基于认知互换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06.13:144-145.

[5]刘辉,冯莹莹,李林国,余世干,李淑敬.软件工程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3(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