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3:43

城市治理理论篇1

1.1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

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在欧州,国际河流多瑙河孕育了两岸的城市群;在我国,黄浦江与东海滋润和催生了上海,使之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

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巴黎与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舍的关系。塞纳河从巴黎城的中间流过,将巴黎分为南北两部分,它像一条美丽的项链串起了整个巴黎。塞纳河聚集了巴黎的许多人文景观,也聚集了法国古往今来的许多精华所在。巴黎倘若离开了美丽的塞纳河,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恐怕谁都难以想象。上海离开了黄浦江、苏州河,也就不能成为今天的上海。

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傍水而建。一般,河流中下游地区大多是城市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中国7大江河的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集中了全国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而由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更是经济中心所在:如地处上海经济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中国南方深圳、广州、珠海经济区的珠江三角洲。据预测,在本世纪初,全国各类规模的城市总数将逾1000座,这些城市大部分分布在长江、黄河等7大水系和沿海地带,它们的诞生和发展都和河流水系息息相关。1.2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

世界上每一个文明的发源地,都是傍依江河湖泊,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发展起来的。古代早期的城市,也都选择在有河流、有水的地方。许多民族和国家都把河流比做自己的母亲,如中国的黄河,印度的恒河和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化,印度文化起源于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古代巴比伦也是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形成的两河流域发展繁衍的。河流以其丰富的乳汁孕育了人类早期的伟大文明,并在河流两岸崛起大批的繁华城市群。凡是河网水系发达的地区,都是城市文明最发育的地区。

河网水系对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城市水系的点缀,丰富的水面与城市的其他景观相映衬,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会充分展现。

1.3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在远古时代,城市河流为城市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发展到后来,城市河流除提供水源以外,随着水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成为城市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在近代工业化阶段,城市河流对城市的作用更加重要,成为水源地、动力源、交通通道、污染净化场所;在现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意义。

河网水系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了水,才有了城市的灯红酒绿、高楼林立,才有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人们的安居乐业。可以说,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1.4河流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

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而营造城市景观环境离不开大自然中与城市关系最密切的河流和水面。当代国际大都市环境建设的价值观念趋向表明,都市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已由疏离、隔绝变为亲近和融合。开阔的水面和流动的水体所形成的自然风貌,无疑能给城市增添许多魁力。从19世纪英国人欧文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设想,无不反映了城市人对城市优美景观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一个特有的空间地段,它是由城市到水域而形成的过渡空间,既是陆地的边沿,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城市滨水空间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海滨等。城市滨水区不仅是联结城市陆地和水体的中间地带,而且是协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中观环境;不仅包容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滨水区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它是城市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

1.5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

河网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稀缺资源,同时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河网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环境、自然保护、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项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种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生态建设意义多种多样:包括为城市生活和生产提供就近水源,可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为城市绿地的建设提供基地,丰富城市景观多样性和城市物种多样性,为市民创造文体娱乐、亲近自然的空间。目前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已经和正在被城市建设者所关注,其生态功能的应用,也逐渐被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

2国外城市河流治理规划发展的新趋势

2.1建设生态河堤是现代城市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城市中保持自然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城市治理准则,河道的治理也不例外。自90年代以来,采用混凝土施工、衬砌河床而忽略自然环境的城市水系治理方法,已被各国普遍否定,建设生态河堤已成为国际大趋势。

生态河堤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一体的水利工程。作为一种新概念河堤,它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为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瑞士、德国等于80年代末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所谓“自然型护岸”技术,就是放弃单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改用无混凝土护岸或钢筋混凝土外覆土植被的非可视性护岸。据有关资料介绍,欧洲的meLK流域经过近自然治理后,每百米河段的鱼类个体数量、生物量从治理前的150个、19公斤提高到治理后的410个、55公斤。

德国的莱菌河,1993年和1995年发生两次洪灾,洪水淹了一些城市,造成的损失估计达几十亿欧元。分析洪灾原因,主要是由于莱菌河流生态遭到破坏,菌菌河的水泥堤岸限制了水向沿河堤岸渗透所致。因此,德国现正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将水泥堤岸改为生态河堤,重新恢复河流两岸储水湿润带,并对流域内支流实施裁直变弯的措施,延长洪水在支流的停留时间,减低主河道洪峰量。

日本在90年代初就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1991年开始推行重视创造变化水边环境的河道施工方法,即“多自然型河道建设”。仅在1991年,全国就有600多处试验工程。日本建设省推进的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将对5700公里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其中2300公里为植物堤岸,1400公里为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河堤。2000公里不得已使用的混凝土,都将按“多自然型护堤法”进行改造,覆盖土壤,并种植植被。实践表明,该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地下水的渗透和水的良性循环,提高了水边环境的自然净化功能。

美国的南佛罗里达州在70年代修建了很多人工河道,但逐渐发现周围湿地越来越干,生物多样性也急剧减少,进入90年代开始改造,目前已恢复曲流河道的状态。著名的洛杉矶河也正在拆除衬砌。

总之,很多国家都在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进行反思,都在逐渐将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90年代以来,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纷纷大规模拆除了以前人工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其实,拆衬砌的资金投入要比铺衬砌昂贵得多,但这些国家普遍认为,保持河道的自然环境对保护动植物资源、保护水质、防止水资源流失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修建生态河堤,恢复河岸水边植物群落与河畔林,已成为河堤建设在国际上发展的总趋势。

2.2还河流以空间,是现代防洪规划的新理念

作为城市防洪的对策措施,在国际上非常重视“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治水理念,给河流以空间,增加河流的过水断面,给洪水以出路。

在欧洲,1993年、1995年莱茵河和默兹河发生洪水,对荷兰的防洪策略与河流治理产生了重大影响。1995年洪水使莱茵河沿岸低洼地(圩垸)疏散25万人,虽然没有垮堤,但是影响深远。荷兰对已沿用几十年的河流堤防加固计划作了审查和修订,河堤均按抵御12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进行加固。但是荷兰人知道,无论如何加高河流堤防,安全保障总是有限度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安全水准的提高,土地利用也发生很快的变化,总体风险(发生洪灾的概率)也在增加。洪水概率的降低很快被可能出现的更大的洪灾损失所抵消。土地利用和提高防洪水平的相互作用,已使荷兰主要河道沿岸的自然景观受到很大负面影响,进一步加高加固堤防,已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赞同。

为此,近年来荷兰人提出“还河流以空间”的新理念,使河流在流量、泥沙输移、宽深比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这可能要求放弃几百年前筑围堤形成的滩地。目前荷兰人正在研究的措施包括疏浚河道、挖低漫滩(与自然开发相结合),甚至退堤、扩大漫滩。在莱茵河的一条支流上,正考虑拆除现有挡水堰,这并非完全出于航运方面的考虑。

日本1965年以后针对因城市化急剧发展围绕河流引起的问题开展了新的河流治理。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连续遭受三次大的水灾,于1977年6月开始推行“城市综合治水对策”。为解决城市化增加的雨水径流,既采用传统的工程措施,也实施了许多现地贮留、渗透、多目的治水绿地、地下大型贮留池、地下河等新型治水措施。恢复流域在开发过程中丧失了的保水、游水机能,并减少发生泛滥时的受害损失。

2.3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城市河流治理的经验表明,要发挥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英国泰晤士河的治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18世纪末期,英国产业革命后,沿泰晤士河两岸工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伦敦人口迅速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中。19世纪开始,泰晤士河逐渐变成河水浑浊、污染严重的臭河。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泰晤士河污染更是严重,它的含氧量等于零,除了少数鳝鱼幸存外,其他鱼类几乎绝迹;污黑的河水臭气熏天,令人不堪忍受,尤其夏季,泰晤士河的气味腐臭难闻;面临河畔的英国议会大厦的窗户,不得不悬挂由消毒水浸泡的窗帘。河水污染还引起疾病流行,1849年到1954年,滨河区共有2.5万人因霍乱而死亡。

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英国政府从1964年开始,对泰晤士河进行全面治理。通过立法,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重建和延长了伦敦下水道,建设了453座污水处理厂,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9.44亿加仑污水,使排入河流废水由污水变成清水。

30年来,泰晤士河的污染已减少90%,河水逐渐变清。水质明显改善,水生生物数量不断增加,1979年已有104种鱼类在河中畅游,有人还捕到对河水污染极其敏感的大马哈鱼,还见到海豹沿着泰晤士河道逆流而上。甚至,成群水鸟在河面上飞翔觅食。现在,泰晤士河河面河水清澈,鱼儿穿梭,运动健儿浪击飞舟;河岸老人垂钓,儿童嬉戏。泰晤士河重新成为伦敦一道风景线。

2.4建设城市滨水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滨水空间往往是一个城市能见水、近水、亲水的特色景观环境,也是一个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热点。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对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空间、景观、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性设计,其目的在于创造生动、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水空间形象。自6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注重城市滨水空间的综合利用,使其原有的码头、工业区等逐渐变为公共活动繁忙、环境良好、地价不断上升的综合功能开敞区。

60年代欧美广泛开展以充实改善水空间功能为目的滨水区建设,拉开大规模城市水空间规划建设的序幕。以日本东京、横滨滨水区建设和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建设为代表的遍及世界的滨水区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空间的形象,重新恢复了它作为城市空间的活力。华盛顿波多马克河绿带规划及日本各地的亲水公园建设,使城市河流再次展现了河水清清、绿树成荫的良好自然风貌。

日本80年代响起“亲水”的呼声,90年代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河流治理方略。其目标是建成一个具有健康富裕的生活条件与美丽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富有活力的社会。提出要改进并确立有关管理体制,确保一般河流的水量,恢复洁净水流,保护水质,形成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建设城市水网并加强绿化,要求水边空地具有舒适开阔的空间,为各种娱乐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并重视它的生物多样性,将城镇改造成与滨水环境成为一体的居住区。

遍及世界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与建设活动,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恢复城市水空间,还其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貌,创造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城市滨水空间形象,是当今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大潮流趋势。

3当前我国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十分重视河网水系的规划和河岸的整治与美化。广州市已经提出了要把珠江广州河段建设得象法国塞纳河巴黎河段一样美丽的整治目标,具体包括提高堤防的防洪标准,改善两岸的交通、绿化环境,特别是美化河流两岸,让游客及市民有一个观光、娱乐的好去处。成都市府南河的整治集防洪、排水、交通、绿化、生态、文化于一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城市建设模式,2000年10月召开的21世纪城市建设与环境成都国际大会,对成都市府南河的治理给予了充分肯定,该项目获得了世界人居奖等三项国际大奖。府南河治理工程的成功,包含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住房与安居等多方面的内涵,是城市河流治理的成功范例。苏州市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保持了三纵三横加一环的河网水系及小桥流水的水城特色,保持了路河平行的基本格局和景观,城市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苏州曾说“苏州之所以成为苏州的关键在于水,建筑物还是其次的”。北京市1998年开始以建成“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现代城市水系为目标,对城市水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取得明显改善。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理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1盲目填没河流,减少水面,导致生态系统和排水系统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河流水面被人为侵占或缩窄,导致城市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加重了内涝发生的机率。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多争一块土地,许多城市盲目填河,将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将软排水改为硬排水,城市排水管网与城市河道不配套,排水系统不协调。防汛排水时,市区内河水满为患,泵站被迫停机的事时而发生,致使城市排水的矛盾十分突出。

当城市河道水质污染严重,恶臭难忍时,人们往往迁怒于河,干脆“活埋”了事,或以此作为与河争地的借口。人与河道争地,人不给水出路,水不给人留情,城市调节雨洪的能力越来越低,一遇降雨,到处积水,损失越来越大。人类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挤占河道,堵塞洪水通道,自然也给人类以报复,水位一年比一年高,灾情一年比一年大。

3.2河流被硬化、渠化,导致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的破坏

目前国内城市河流治理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略感美中不足的是,以往的河道治理工程片面追求河岸的硬化覆盖,只考虑河流的防洪功能,而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保护城市安全,河堤年年加高,并大量建设钢筋混凝土、块石等直立式护岸,河流完全被人工化、渠道化,以为这便是将水系“治服”,以图一劳永逸。河流的硬化、渠化,使人类自动放弃数百年来的亲水环境,断绝人与水的关系,造成地面与水面相隔离,人工与自然的比例不协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其实,自然的水系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角度讲,硬化河床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水污染净化的问题。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自然的河道有大量的生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有降解污染有机物的作用。植物还可以向水里补充氧气,有利于防止污染。水泥衬底和护衬之后,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有些生态功能就会随之消失。失去了自净能力的河道只会加剧水污染的程度。另外,如果河岸做硬化处理,能够阻挡垃圾的植被被破坏,更容易造成河道水质的污染。

人类砍掉河流两岸的植物,种上钢筋水泥“植物”,本身就是破坏河流,破坏生态,破坏城市景观,随着城市的扩张,这种破坏会日益显现出来。

3.3河流污染严重,河流生态功能遭到破坏

沿海城市河道一般都具有防洪、排涝、生态环境景观等综合功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经济迅猛发展,河道两岸土地开发利用,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河道功能遭到损害:大量工业、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严重污染,水质恶化,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全国80%以上的城市河流受到污染,许多大江大河的城市段已达不到Ⅲ类水水质标准。据全国2222个监测站的统计,在138个城市河段中,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仅占23%,超过Ⅴ类水质的占到38%,能饮用的地面水已所剩无几。其原因就是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河道。河流污染使鱼虾生物基本绝迹,而代之以适应污染的各类底栖微小生物类群,导致城市河流及其两岸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特别是一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潜在价值的物种消失。

4加强城市河流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4.1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河堤

城市河流治理主要就是减轻或避免水灾对人类及其生产活动造成的损失,而当今城市河流治理所追求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河流景观与其人类、生物及周围环境的和谐,维护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性。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中心区河道的堤岸整治,由于土地原因,大都采用单调的浆砌条石垂直断面或水泥堤岸,只考虑了泄洪、排水功能,基本没有考虑生态功能。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出发,在河道治理方面,生态河堤建设要给予充分重视。

与人工混凝土河堤相比,生态河堤有如下优点:

(1)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

生态河堤把水、河道与堤防、河畔植被连成一体,通过科学的配置,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建立起阳光、水、植物、生物、土壤、堤体之间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河堤的坡脚护底具有高孔隙率、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带、多鱼类巢穴,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两岸的绿树草丛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浸入水中的柳枝、根系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也提供了空间。

而混凝土河堤把水、河道与河畔植被分隔,隔断了护堤土体与水体的交换和循环,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不仅使很多陆上的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动物失去了生存和避难场所。

(2)增强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自净作用是指有机污染物受氧化作用而变成无机物的过程。排入河中的污染物首先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并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细菌又被原生动物吞食,所产生的无机物(如氮、磷等)又作为营养盐类被藻类吸收,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又产生氧供其它水生生物利用,过量的藻类又被浮游动物、鱼、虾、蝎、牛、鸭等所食,即按食物链的方式使其污染物浓度降低。

生态河堤采用种植于水中的柳树、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既能从水中吸收无机盐类营养物,其生长舒展而庞大的根系还是大量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附着的好介质,利于水质净化。

生态河堤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造成的不同流速带,形成水的紊流,利于氧从空气传入水中,增加水中溶解氧,利于好氧微生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促进水体净化,改善河流水质。

(3)调节水量、滞洪补枯

生态河堤的植被有涵蓄水份的作用,同时,河堤土壤中有大量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使河堤土壤具有很高的孔隙率。丰水期,水向堤中渗透储存,减少洪灾;枯水期,储水反渗入河或蒸发,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气候的作用。

而混凝土河堤是一个封闭系统,阻止了水体与土壤的渗透交换,丧失了自然河堤固有的调节水量的作用。

4.2保护水面,还河流以空间

我国的城市防洪比较注意防外水,即防洪,比较忽视防内水,即由于城市汇流区内遭遇暴雨所产生的内涝灾害。目前我国城市的排涝标准较低,一般不足10年一遇,一遇大雨,市区到处积水,交通堵塞,城市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甚至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对城市水的出路有很好的考虑和安排。尽可能地保留城市内原有的河流、湖泊、洼地及排水通路。不得任意填埋和淤塞。必要时应开挖人工湖和运河,这不仅可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也可以改善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

在城市河道断面形态规划设计上,既要注重河流防洪排水的功能要求,又要体现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尽可能采用。复式断面,这样可以加大洪水过水断面,保持河流主槽常年不淤积,增加人们良好的亲水感和视觉的美感。

4.3营造水景,建立滨水环境

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融入城市市民的整个生活环境中。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促使人类向往自然环境,以和谐的方式处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要结合城市景观规划,以水造景,把水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水边环境。

4.4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

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河流水质的清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城市河流不应是工业、生活污水的纳污之地。城市河流如果成为城市排污场所,意味着城市河流生态功能的消失,城市河流只剩下排污的功能,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将是致命的威胁。

城市与河流要和谐相处。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好水污染治理,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治理河流污染,一是要全流域共同治理。下游城市治理,上游城市我行我素,则白费工夫。这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河流。如果保护不了,宁愿不开发。三是以城护河,以河美城,和谐共处,把城市建成山、水、洲、城风景地。四是对河流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治理河流污染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只有重视污染源治理,加强截污工程建设力度,才是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华中建筑》,1998,no.3

[2]于哲新,浅谈滨水开发的几个问题,《城市规划》,1998,no.2

[3]徐欣、张虎,浅谈山水城市建设中水系的治理,《人江》,2001,no.1

[4]韩振中,莱菌河流域的防洪措施与管理,《中国水利》,1999,no.5

[5]郝朝德,对城市水利的认识和思考,《中国水利》,2001,no.3

[6]卫明,横滨市水环境整治——安全、舒适、情趣,《中国水利》2001,no.3

[7]朱联锡、朱晓帆,在府南河下游修建生态河堤,《四川环境》,1999,Vol.18.no.3

[8]杨芸,论多自然型河流整治法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四川环境》,1999,Vol.18.no.1

[9]周文波、程杭平、尤爱菊,浙江沿海地区城市河道综合治理规划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河口与海岸工程》,2000,no.3

城市治理理论篇2

(安吉县雨乔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安吉313300)

【摘要】本文中作者就当前城市河道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即防洪标准低,水体污染,河道淤积,河床形态,面减少,护岸结构不稳定等方面展开叙述。通过研究表明,通过科学规划的发展,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注重对生态的理念,研究河流生态环境的修复城等方式来治理河道是可行的。

关键词城市水利;河道治理;生态景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流空间减小,水面窄小,水灾问题日益严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大量污水入河的问题产生,河流水质普遍恶化。城市化也增加了地表径流,洪水频繁,对市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人们不得不去通过堤防加高培厚,建造混凝土河床来改善水质。这些硬质铺装也起到了隔离污水的作用,还有采取"整顿"的做法疏浚,以增加河流的防洪能力。然而种种办法之下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河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破坏生活条件,地下水和地表水交换受阻,大大削弱了河流生态自然修复功能。

1.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势利导,重点整治"。具体说,规划中对河道上下游及左右岸应兼顾,综合考虑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要求,根据河道变化趋势,因势利导,掌握时机及时整治,重点河道先整治,整治一段,巩固一段。整治时应尽量利用河道上合理开发的已有整治工程,保护沿河城镇、农村、农田,使河槽远离洪水威胁的居民点。河道治理必须符合城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与城市其它专业规划相协调;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满足其他需求;扩展河道功能,在扩展人防、景观、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其供水、排污、通航等多种功能;河道综合整治与岸线走向和周边地貌、环境相协调。

2.河道治理设计理念?

(1)城市河道综合治理要改变过去工程水利的传统观念,建立生态水利河道治理的设计理念。营造一个方便舒适、整洁优美、生态健康的生活环境。"河道联网"理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见水贵在灵气。现在通常是单独一条河道或者一条河道分段治理,分段治之,相互孤立,活水往往被治理成"死水",虽不泛滥,也无水趣可言。而将一个流域内的河道或一条河道的上下游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互为补给,则必将使整个水系活跃起来,"水网"通畅,如龙其中。"人水和谐"理念。城市河道的治理体现了河道景观与人类、生物及周围环境的和谐,维护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平衡相处的共同利益,达到了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河道治理目标。生态景观河道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代表了河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蓄洪涵水理念。蜿蜒曲折的河道形态、植被茂密的河岸、起伏多变的河床,利于减小河水流速,消减洪水的破坏能力。两岸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丰俭,缓解旱涝灾害。?

(2)然而,水利部门往往出于安全角度考虑,采用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标准,建筑高坝雄堤,裁弯取直,结果却适得其反,洪水的破坏力被强化。原因在于没有顺其自然。生态美学理念。自然河道和滨水带由凸岸、凹岸、深潭、浅滩和沙洲组成。是各种生物适宜生存的境地,是生命多样性的景观基础,是各种生物的迁徙廊道。生机勃勃的水际尽显自然形态之美,动、植物互相依偎,动、静互相映衬,自然且不凌乱,变化而不失秩序。审美统计实验表明,植物丰富的自然景观比人工景观有更高的美学价值,而且随着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也会提高。

3.城市河道治理模式的取向?

(1)滨水是城市最为宝贵甚至稀缺的空间。生态景观型河道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河道治理的发展方向,紧紧把握住它的中心理念"师从自然,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实现河流的自我修复"。?

(2)河流平面流畅化、舒展化。自然河道整治应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疏堵合理。河道断面多样化、自然化。合理利用河流空间,在设计中可采用复式断面或不规则断面等多种形式,满足人们休闲、亲水、亲近自然的需求。?

(3)护岸生态化、景观化。避免使用单纯硬质护岸,选择生态型护岸材料与结构型式。?

(4)建设河流各河段特色性的水岸。河流各河段要根据自然风貌、经济用地性质、历史文化各异的特点,创造出有特色的秀美宜人的河流环境。?

(5)治理中,应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河道治理,逐步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本色面貌,还原水面、绿化河道,形成具有现代气息又有自然风貌的河道。?

(6)护岸形式的设计和选择,要充分考虑特定河流、特定河段的自然生态状况,精心构思,力求细致全面。为了保护一定河流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治理采用材料源于自然,使得整治后的河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工程实例?

通过比较水系治理实例,充分反映出传统水利建设和生态水利建设两种不同理念下的建设成果。?

(1)案例1综合治理理念是注重河道行洪、排涝等本身的功能,主要考虑的是河道的行洪速度、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忽视了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和谐的问题,忽视了河流本身具备的自净功能,忽视了河流是多种动植物的栖息地、是大量生物的物种库这些重要事实。因此河道断面形式单一,护岸多采用直立式设计,走向笔直,护坡结构坚硬,材料为浆砌块石,没有亲水互动的连接段、平台和栈道,层次不清,没有注重生态合理性。?

(2)案例2水系综合治理树立融入自然、充分利用河流自我修复功能的工程设计理念,创新设计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使水利工程既体现水工建筑物的特点和功能,又与周边植被、地貌等自然环境相协调。在河道治理方面,充分重视生态的原生性,避免改变原有河道形态,实现了"宜弯则弯,宜宽则宽,人水相亲,和谐自然"的先进理念。景区水系生态建设呈现出生态层次清晰,分区明显,景观植物栽种因地制宜,设置亲水景观,拉近人水之间的距离。

5.结束语?

通过对河道水系治理的对比,清晰地看到了传统水利和生态水利建设结果的迥异,充分暴露出传统水利的不足和缺陷,即没有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改变河道原有形态,无法满足人水和谐相处的要求。而生态水利的优势就日趋明显,既实现工程安全,又紧随自然和谐的景象,顺应自然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国舫.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J].2005.

[2]浦德明,何刚强.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J].江苏水利,2003(5).

[3]李益健,任南.简述三峡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m].环境科学与技术,1993(2).

[4]周厚贵,曹生荣.水电工程土石方施工的生态与环境保护[a].土石坝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8.

城市治理理论篇3

【关键词】:城市污水治理;处理对策

1污水治理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直线上升,GDp处于稳步增长状态,可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人们普遍存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导致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程度日益加重。但是目前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加大,因此淡水资源的供应已经呈现短缺的问题,加之城市工业发展造成污水问题加重,城市污水问题逐步成为危及城市正常发展以及影响城市生态的首要因素。

2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保护意识以及技术落后。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比较落后,我们一定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水污染治理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并结合我国自身的水污染的治理现状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污染处理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一定要不断改善,逐步提高水污染处理效率。很多时候,我国的污水处理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水污染的速度,而能耗高加重了经济的负荷,加之水污染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过低使得劳动力消耗过大,这些都会造成我国水污染处理工作难度。

2.2资金不足与管理水平落后。治理城市污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包括技术、设备、人员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的大部分城市,水资源受到污染的速度明显高于治理污水的速度,尽管各个城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不断投入治理资金,但是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污水处理的需要。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一直是传统水平,缺乏自研的新技术,直接导致操作过程中的低效率以及高排放。污水处理水平的低下会影响我国各大污水厂的运行,为此国家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污水处理,提高整体的污水处理效率,但是这样做的弊端是会导致资金短缺的风险加大。所以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经济和污水处理相联系起来,加大投资力度,使得污水处理的整体水平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同时要不断研发和寻找可以替代传统技术的新型技术,最终推动我国的城市污水问题逐步得以改善。

3解决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通过上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单纯依靠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来改善城市污水处理问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找到根本原因,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制定一定对策措施,下面对其具体分析。

3.1改善污水处理的技术方法

要想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就要从根本问题着手,改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首先,目前污水处理还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对处理方法和技术上没有充分的认识,传统观念没有更正。人们普遍把污水当作废水,简单处理后排掉,这种污水处理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污水并不是废水,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方法完全能够实现污水净化再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日益紧张的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能够充分遵循水自然循环的运动规律,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强污水再生利用。其次,增强人们保护水资源的观念,提高污水处理系统人才培养。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对人类生存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污水排放也是间接的改善水环境。对于已经形成的污水,在处理过程中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污水处理技术要想进步,离不开专业化的污水处理系统管理人员,不断吸收新型的管理技术,加强污水处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教育增强其对污水处理意义的认识度,增强其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全面改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和效果。

3.2完善污水处理的管理机制

污水处理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对污水处理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传统的污水处理管理采用依靠管网拦截,重力自流的方式进行污水的传输,经过处理后通过管道将水排放到下游自然水体中。这种污水处理机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水只经过初步处理,对环境还有一定的影响。污水经过处理后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所以要经过重复利用,这样就需要完善污水处理管理机制,加强污水的循环利用。此外,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管理机制能够增强污水处理制度化管理,通过制定全面、细致的计划和制度,增加污水处理监督,质量监督等,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任务责任制度,明确任务分工,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切实做好污水处理工作。

3.3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方法

传统的污染处理方法对资源的消耗和资金的消耗较大,费时费力而且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要,因此导致城市污水处理发展受到限制。探索污水处理新技术是治理城市污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探索污水处理新技术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我国国情和城市污水现状,结合国外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发展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创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改善当前治理水平。探索污水处理新技术方法要遵循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单一的处理工艺通过综合处理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应用各种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g以及安全消毒技术等,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增加处理后水的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结语

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激增,使得我国的城市污水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好污水处理问题,就水污染问题开展一定的污水处理工作,围绕污染源进行治理,使水污染问题得到遏制。水资源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会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为此每个人都要树立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使得水资源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城市治理理论篇4

[关键词]城市治理理论;传统区域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学派;新区域主义

[中图分类号]D0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7-0094-06

早在20世纪初叶,西方国家就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城市化的进程。二战后,城市人口激增、便捷交通工具的发明以及高效的福特主义经济生产方式共同促使城市规模的变迁:伴随城市的大规模蔓延(sprawl),中心城市开始不断向郊区扩张,形成了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功能性分区(zoning),昔日功能混杂的城市(city/urban)开始向具有复合功能特征的大都市(metropolitan)或大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orregion)过渡。在此意义上,Kübler和Heinelt指出,城市在韦伯式意义上的社会经济地域综合实体不复存在了。[1]面对城市蔓延的景观,各国政府纷纷掀起了一股城市体制—功能的改革热潮,自此,城市治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越来越处于全球竞争网络的枢纽,已经成为参与全球区域竞争的基本组织体与空间单位。城市的治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并且在未来将发挥主导的作用。为此,城市政府体认到,只有携手合作形成地方区域(region)/联盟(alliance),甚至是聚合成具有空间结构的全球城市区域,才能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提升总体竞争优势和增强协同能力(synergy)。[2]

与此同时,西方城市治理理论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研究范式的转变。在治理理论兴起之前,城市治理则主要属于城市政治学和城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大体上经历了城市权力结构论(精英论和多元论)、增长机器论、城市联盟论、城市政体论等理论和学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治理理论开始占据主流地位,学者们开始将制度主义的视角引入到城市研究中去,形成了城市治理的理论范式。城市治理理论探讨的是如何促进跨域治理或推动协商治理机制,主要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公私行动者的互动模式。正如著名城市与区域专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所揭示:“寻找一个合适的治理模式,对这些区域而言是至关重要。”[3]

同样是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待区域治理范式的转换,Kübler和Heinelt侧重于从治理结构的转变(特别是从民主与治理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城市区域治理模式的转换[4];而瓦利斯·阿兰(alanD.wallis)则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历史角度来把美国大都市治理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5][6]:第一阶段是单核心中心发展的工业城市区,即“传统区域主义”阶段;第二阶段是多核心中心(包括中心城市和郊区)的城市区域,即“公共选择理论学派”阶段;第三阶段是强调在同一区域内的地方政治实体的竞争,这一阶段以网络化(复杂的补充和相互依赖)为特征,即“新区域主义”阶段。

本文借用瓦利斯·阿兰的经典类型学分析,从背景、内容、特征和模式等城市治理的方面出发,回顾西方城市治理理论的三次范式转换,以及相应的三次实践的兴起和高潮等发展阶段。概言之,大都市治理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去克服城市功能范围和地方政府结构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7]

一、城市治理理论范式转换的前两个阶段

1.传统区域主义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在形态上不断向外扩张,要求城市职能和范围进行重构。

由于西方国家存在着高度的自治传统,城市一般是由地方行政机构来独立管理。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使城市(city/urban)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镇(township)、县(county)和市(municipality),而是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复合社会因素特征的大都市(metropolitan)或区域(region)。这样的大都市或区域本来俨然就是一个具有完备功能的独立统一整体,但由于历史传统的缘故被划分为由若干个地方政府行政单位管辖的主体。在大都市的范围内,每一个地方政府行政单位都对自己的辖区具有独立的统治权;而像教育、医疗、卫生和环保等具有区域性跨域特征的公共服务职能则在若干个地方行政主体间进行分割。这些数量和种类繁杂的地方政府和公共服务职能分割造成了“政治碎化(politicalfragmentation)”,直接影响了大都市全区域内公共服务的供给,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导致大都市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领导与一致的行动来共同解决区域内的重大社会问题。面对着城市治理中的“政治碎化”现象,19世纪末期,美国学术界在理论与实践上掀起了一股研究与建立大都市政府的热潮,被称之为“传统区域主义”。

传统区域主义又称“大都会主义”、“统一政府学派”、“巨人政府论”、“单一政府论”,主要关注社会公共服务传递的“效率”和“公平”,秉承的理念是“一个区域,一个政府(oneregion,onegovernment)”。因此,传统区域主义为“政治碎化”问题开出的药方是建立一个大都市政府,也就是巨人政府。根据政府的层级和权力在不同层级之间的分配情况,我们可以把大都市政府结构分为三种:单层的大都市政府结构、联邦式双层的大都市政府结构和其它适当的统一政府结构。单层的大都市政府(one-tiermetropolitangovernment)建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中心城市兼并(annexation)郊区;二是透过市县合并(city-countyconsolidation)。联邦式双层的大都市政府(federativetwo-tiermetropolitangovernment)是在传统区域主义大都市改革方案中最受欢迎的改革方案,它主张保留现有的机构、但让渡部分权力以组建大都市政府,一般双子城(twincities)就是这种模式的产物。第三种解决方案是建立其它适当的统一政府结构,以解决承担税收和享受公共服务不一致的城市区域所带来的集体行动的困境。

作为一个统一的学派,传统区域主义对于是否建立大都市政府这一问题上不存在任何异议,但是在如何具体构建大都市政府结构上就存在较大的分歧,而且不同学者认为不同层级的政府在解决大都市治理问题的重要性上存在差别。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角度来看,传统区域主义的提出是基于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模型。出于对公共管理官僚机构的理想规划能力的信赖,传统区域主义倡导建立统一集权的大都市政府,形成一个由上及下的集权化科层制模式,命令由上往下层层遵守覆盖到整个城市区域,从宏观上解决整个大都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传统区域主义经历了“兴起——高潮——衰落——复兴”四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政治学、行政学大师伍罗德·威尔逊、弗兰克·古德诺和弗雷德里克·泰勒等学者就已经形成了建立大都市政府的理念;芝加哥大学的欧内斯特·伯恩斯(ernestBurns)教授最早提出大都市定义问题。在经历了30年之后(合并成立大纽约市的倡议最早发起于1867年),1897年纽约市完成了布鲁克林、奎因、斯塔德岛、布诺克斯和曼哈顿(Brooklyn,Queens,Statenisland,theBronxandmanhattan)5市合并,成为现在的“大纽约市(newYorkCity)”。这个在当时影响最大的市县合并,标志着北美历史上第一波“区域政府合并”达到了高潮。[8]在此基础上,切斯特·马克赛(Chestermaxey)、保尔·斯杜邓斯基(paulStudenski)、维克多·琼斯(VictorJones)以及路德·古利克(LutherGulick)等众多学者继承和发展了关于建立大都市政府的观点和理论。

但是在往后的50年时间里,传统区域主义却受到了持续的批评。从思想层面上看,受“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建立巨人政府的实践与古典自由主义“小政府”这一传统思想背道而驰;在实践层面上,拉法雷(Lefēvre)指出,没有具体的实践证明传统区域主义的这些改革方案是成功的,而且大多数改革被证明是失败的,同时联邦式双层的大都市政府的治理结果也是令人失望的。[9]历史资料显示,在1907—1947年的40年间,美国没有一例成功的合并案例。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都市政府的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复兴,特别在欧洲和加拿大等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

20世纪60-80年代,在传统区域主义遭受严重挑战的同时,社区权力或称邻里政府运动(neighborhoodmovement)和公共选择理论学派(SchoolofpublicChoicetheory)应声而起。前者提出用建立邻里政府的办法强化服务提供体系和政策决定程序的分散化;后者提倡建立一套完善的多中心特征的多元治理和民主行政的市场机制来管理城市。经过这场理论交锋,公共选择理论学派逐渐占了上风,并且主导了接下来美国大都市治理的变革潮流。

2.公共选择理论学派(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

公共选择理论学派批判传统区域主义,实际上是从“政治碎化”的角度出发的。公共选择理论学派认为,“政治碎化”确实会带来很多问题,但是传统区域主义开出的药方带来的问题更甚,关键的一点是无助于解决“政治碎化”;相反,“政治碎化”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大都市“碎化”的状态下,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就存在规模经济和外部性等问题,因此,由地方政府来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就显得非常不经济和没有效率,而且巨人政府“一刀切”的政策忽视了公民需求多样性。

公共选择理论学派认为,多元的政府结构比单一集权式的政府结构更能符合城市治理的需求,碎化的政府结构给人们提供了“用脚投票”的机会,反而刺激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从而获得了更有效率的服务。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学派的观点,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环节。虽然说地方行政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但是它不一定要承担其生产职能。为了提高公共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公共选择理论学派要求将一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职能转交给私人部门(市场),即通过与私人部门签订协议,建立起公私伙伴关系;对于某一地方政府而言,除了与私人部门进行合作以外,还可以通过与其它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即通过跨地区的协议,来共同承担或转移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职能。除此以外,还可以建立区域性的负责某项具体事务的专区。

实际上,公共选择理论学派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分权模式,与传统区域主义的统一集权模式是完全对立的。在该模式中,权力并不是集中固定在科层组织当中,而是分散在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甚至是公民个人等在内的更宽泛的参与主体之间;“无形的手”将协调特定商品供给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并且有效率地生产和使用资源,满足各方的需求。在城市治理中,该模式是以公共管理而不是以官僚制和权力为特征的,而且把所有参与主体视为一个受到外部刺激就会做出正确反应的理性经济人。因此,公共选择理论学派主张保留分散的地方政府行政单位,并通过这些行政单位之间的竞争,以期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增强管理的合理性。

公共选择理论学派经历了“兴起——高潮——融合”三个阶段。1956年,查尔斯·蒂伯特(Charlesm.tiebout)提出了“用脚投票”的思想来为大都市政府的多中心结构特征辩护,批判了传统区域主义。紧随其后,奥斯特罗姆夫妇、罗伯特·沃伦(Robertwarren)和罗伯特·比什(RobertBish)等学者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理解大都市治理和研究地方政府行为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迎来了公共选择理论学派的繁荣阶段:(1)有助于理解正式结构满足个人需求和偏好的关系;(2)不同规模的政府单位对提供不同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不同的效率;(3)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职能与供给职能分开,有助于深化对地方政府职能的理解。到20世纪90年前后,公共选择理论学派遭到了批评。首先,“经济人”假设过分强调参与主体的理性和自利性。在现实中,理性和自利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难以做到完全理性和利益最大化;而且公共选择理论学派刻意回避了政府作为公共部门追求公共利益的特性。[10]其次,“碎化”的地方政府很难被认为是有效率的。尽管公共选择理论在治理“政治碎化”的初期颇有成效,但到了后期反而加剧了“政治碎化”,造成了同个区域内不同政府单位的职责不清、政府效率低下,弱化了区域政府的政治领导权,无法为居民提供有质量的服务。[11]再次,研究者发现参与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只是理论条件,缺乏实质性的事实支持;[12]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性太强,缺乏支撑其假设的经验证据。[13]

面对着严厉的批评,公共选择理论学派并没有像传统区域主义那样在某段时期内销声匿迹,而是逐渐融合到新一股城市治理的潮流中去,这股潮流就是城市治理的第三阶段——新区域主义阶段。

二、西方城市治理理论范式转换的第三阶段

1.新区域主义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至今)

传统区域主义和公共选择理论学派分别从国家和市场两个对立的角度作为逻辑起点,传统区域主义把国家/政府作为绝对主体的力量统治城市,从宏观结构途径试图解决城市问题;公共选择理论学派则把市场作为基本动力机制,从经济理性途径寻求解决方案。但是这两种方案在实践面前都遭遇挫折,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西洋福特主义危机爆发时,国家/政府在协调公共事务面前表现出了软弱无力;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为代表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由于市场失灵的出现,导致单纯的市场机制在管理城市时束手无策。因此,学界开始重新思考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委,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正影响着城市化/区域化的进程。新区域主义兴起有两个背景:一个是全球化,另外一个是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导致了分权化,权力由联邦(国家)向区域层面下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展开,区域竞争力逐渐成为了各国城市区域关注的焦点。在实践的推动和对传统改革派(即“传统区域主义”)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学派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城市治理领域内兴起了一股“新区域主义(newRegionalism)”思潮,认为在解决城市问题上应综合考虑竞争与合作、分权与集权的因素,才能有效实现治理大城市的目的。

区域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复兴主要是由于:首先,联邦政府以财政援助为主要方式的城市全面规划无疾而终,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恶化;其次,发展区域经济是复苏国内经济,应对全球竞争的需要;最后90年代的区域主义改革理论受到了同一时期政府改革理论的影响,对于城市治理的思路与政策主张,体现了80年代中期以后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

2.新区域主义范式关注的焦点

目前新区域主义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但大致来说,赞同新区域主义的学者具有相当一致的目标:(1)大都市主要通过自愿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的合作;(2)新区域主义旨在解决碎片化的政府结构所带来的外部性问题;(3)提供财政和减税的其它方法来繁荣中心城市,使它们能更有效地促进它们所属的区域内经济。[14]

诺里斯(norris)主张,新区域主义之所以区别于其它的范式,是因为(1)新区域主义者将区域治理的主要理论基础,从效率和均衡的议题转移到区域竞争力的议题上;(2)新区域主义对处理问题的方针是不同于传统区域主义的政府改革。[15]

倡导新区域主义的代表性学者萨维奇(Savitch)和福格尔(Vogel)认为,在新区域主义范畴下(1)以地方自治公民为首的社区应该朝外来关注更大的城市区域,并且考虑它们共同的未来;同时(2)联合政府必需与其他不同层级的政府间建立它们的合作网络关系,这是必要的手段。[16]

而汉密尔顿(Hamilton)指出,新区域主义关心的话题是涉及(1)在区域议题上决策的过程;(2)在区域间安排合作的协议;(3)必要时,籍由国家的力量来处理区域的问题。[17]

3.新区域主义的基本特征

上述新区域主义关注的议题显示了新区域主义注重治理、合作和网络等的一些基本特征。对此,瓦利斯·阿兰做出了权威性的概括,他指出,第三波区域主义(即新区域主义)至少在5个方面与其它区域主义不同[18],即,治理、跨部门性、协作性(Collaboration)、过程和网络。随后,Danielawindsheimer补充了另外三个特征:开放(open)、信任(trust)和赋权(empowerment)。

强调治理(Governance)而非统治(Government)。虽然在近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治理已经成为社会科学领域里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但是不同学科对它的理解各有侧重。新区域主义处理城市间问题的方式是建立在“治理”的基础之上,根据萨维奇和福格尔、斯托克(Stoker)、诺里斯(norris)以及Dodge的相关研究,新区域主义的治理概念具有以下几个构成要素:(1)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其中涉及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甚至是公民个人;(2)参与机制的综合性,新区域主义涵盖了政府管理、市场调节以及复杂的网络化结构;(3)参与规范的灵活性,新区域主义的治理既可以是制度化的约束框架,也可以是非制度化的协议;(4)参与方式的自愿性,新区域主义强调治理参与是自愿而非强迫的,自愿的参与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Kübler和Heinelt发现,从大多数治理的城市实体来看,城市的问题是藉由各种不同层级的政府和私人部门所构成的合作和协调网络来解决的。[19]新区域主义吸收了公共选择理论学派的观点,拒斥传统区域主义的“统治”理论,把关注点从正式的制度安排转移到了议程设置和资源动员的非正式结构和过程。因此,新区域主义强调的“治理”是与主体横向的联系和地方合作的分权化特征。[20]

强调跨部门(Cross-Sectoral)而非单一部门(Uni-Sectoral)。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就意味着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盈利部门与非营利部门、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甚至是公民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城市治理的过程中去。权力结构不再是固定统一的,而是灵活分散的;跨部门治理使得城市治理的实践更加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

强调协作(Collaboration)而非协调(Coordination)。协同/协作和协调分别是测量善治和统治的一个主要的标准。在过去,“传统区域主义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改善公共部门在规划和行动方面的协调能力。如今,新区域主义跨部门治理强调的是协作。大都市治理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公共部门知道该做什么,而且是对每一部门的独特能力和权限范围做出安排,进而实现大都市范围的特殊任务。”[21]瓦利斯·阿兰仅仅指出了城市治理黑和白的两个方面,但事实上也存在灰色地带——合作(Cooperation)。这里首先要厘清Collaboration、Coordination和Cooperation这三个词的涵义。协调(Coordination)强调的是参与主体之间是一种上下等级性关系;协作(Collaboration)强调的是参与主体间存在强势主体主导的合作关系;合作(Cooperation)强调的是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概言之,传统区域主义是一种可以被描述为一个等级结构的系统,而新区域主义是一个基于网络的系统。

强调过程(process)而非结构(Structure)。传统区域主义以市县合并或形成某些特定目的的机构作为建立大都市政府的结构性方案;比较而言,虽然有时会使用结构性方案作为实现目标的策略,但新区域主义专注于政府治理过程,例如远景、战略规划、建立共识或解决冲突。

强调网络(networks)而非制度(Structures)。“对协作和过程重视程度的提高,也说明了新区域主义对网络状组织而不是正式制度的依赖。这样的网络一般拥有一个稳定的利益相关者核心,它们在特殊的战略领域具有重要的共同利益。”[22]

强调开放(open)而非封闭(Closed)。在传统区域主义范式下,区域被视为一个封闭的实体。边界和管辖都做了明确规定,传统区域主义派试图根据增长的边界、公共服务的供给和就业市场等来清楚地划定边界。相反,新区域主义接受开放的、灵活的和有弹性的边界,区域的界限是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变化的。

强调信任(trust)而非问责(accountability)。问责是传统区域主义集权式官僚制的主要特征,而信任是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特征,涉及到区域社会资本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落实。许多学者假定,拥有高度信任关系的网络将有助于降低成员间的沟通与监督成本,不必再依赖高层级的权力结构介入或透过正式制度来化解集体行动的困境。

强调赋权(empowerment)而非权力(power)。传统区域主义认为权力是源于政府的权威,由此传统区域主义下的大都市统治通常也被看作是一场零和博弈。新区域主义的权力来源于赋权,赋权是针对社区和邻里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区域决策。赋权实际上借助于城市政体(urbanregime)的理论,主张广泛吸纳各层级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等公共权力部门)、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的角色,使得“治理”的参与和形式变得多样且复杂。

4.新区域主义的治理模式

由于新区域主义所强调的“治理”是建立在跨部门之间协作的水平关系之中,因此与着眼于中心政治结构(政府或市场)或地方竞争力的模式不同。新区域主义的治理模式主要有“连结(linkedfunctions)”和“复合性网络(complexnetworks)”两种方法和策略。

新区域主义的“治理”概念涵盖了介于单一城市和其郡县之间的“连结”,即功能性整合,或者是跨地区服务协议。通常,这个连结是在结盟的选择性成员(不一定包括区域内的所有成员)彼此之间提供公共服务,例如经济发展或者固体废弃物处理。一些地方政府会根据税基分享(taxsharing)来进一步提供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和安排。与兼并(合并)和多层级政府结构不一样,“连结”是相当灵活的,而且不需要任何新层级的政府。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功能在政府间可以增加、减少和转移。重要的是,“连结”保护了地方自治实体,同时可以取代较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功能,进而发挥相当于中型中心城市的效率。此外,“连结”的灵活性可以弥补不稳定的组织成员关系。然而,地方精英特别是公共事业和企业的推动者把“连结”看作不完整的一步和某些较少政治整合的考量。

新区域主义的另一个策略就是“复合性网络”。这个进路相当于“没有政府的治理”的理念。它的倡导者设想众多的独立政府通过多个重叠的跨地区协议网络进行自愿地合作,强调的是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拥有交叉服务的众多管理区域意味着公民可以为每一个特定的情况和在发展复杂网络的过程中寻求最优化的安排。总之,拥有交叉服务的管理区不一定是重复的,却是具有目的导向性的。“综合性”能提供最大限度的选择以及公民控制。作为地方偏好的结果,大区域“治理”可以自生自发。除了一般的服务网络,这个进路还允许利用税基分享来解决区域间的公平和自愿的土地管理和收购。

新区域主义在具体的运作方式上有政府联席会、区域联盟、大都市规划、城市区域、精明增长和税基分享等方式。

三、西方城市治理理论的范式转换对我国城市治理的启示

伴随着100多年城市化的进程,西方城市治理理论范式已经发生了三次转换:传统区域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学派——新区域主义。各范式各有优长和不足,这些范式的个别要素逐渐被吸收到独具特色的各类城市治理的运作机制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治理模式。特别是新区域主义的治理理论如日中天,对于中国刚刚进入城镇化早期阶段,如何避免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走统筹协调的精明增长之路,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新型城镇化转型以及城市治理议题多集中于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城市社会学等学科领域,而在政治学、行政学、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则方兴未艾。学者如张成福、陈瑞莲、孙柏瑛、王佃利、曹现强、张紧跟等人近年来开始引入新区域主义和城市治理相关概念,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治理模式创新的研究中,逐渐完成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从研究的主题和内容来看,主要集中于城市治理兴起背景、城市治理基本含义的界定、城市治理模式研究、城市治理的分析框架、城市治理实践、城市治理效果评估,城市治理研究的反思等方面的内容。总体来说,国内学术界有关城市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仍然匮乏,主要介绍西方城市治理的具体经验、中国城市个案研究或是市政学理论的阐述;而有关当前城市多中心治理中的政府自身建设、民间组织及企业与政府良性互动参与治理、以及结合新区域主义理论与中国统筹区域发展背景对城市治理进行研究等问题,国内学术界尚缺少深入的系统性研究,研究力度和视角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纵观世界现代文明的历史,伴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历程,城镇化成为了启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和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展望未来,面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21世纪仍将是城市的世纪。对于中国而言,城镇化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和发展路径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构想;“十”报告也明确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城镇化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面临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变迁及由此产生的新的挑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中指出: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0%;而与此同时,传统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这就需要着力提高城市发展质量,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总理曾表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一方面,我国面临着实现“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历史任务,同时面对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持续扩张的城镇化引发了公共服务供给、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建设、社会管理、户籍制改革、财政共担机制、城镇化的治理结构、“城市病”、区域协调发展等广泛的城市治理问题,城镇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适应,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培育城市社会力量,构建由城市政府、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城市治理体系,理应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建设政治文明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总之,借鉴国外城市治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中国城市治理的基本理论、制度设计、治理模式和战略对策等相关问题,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4][7][19]DanielKüblerandHubertHeinelt.metropolitanGovernance,DemocracyandtheDynamicsofplace.inHubertHeineltandDanielKüblereds.metropolitanGovernance:Capacity,DemocracyandtheDynamicsofplace.London:Routledge,2005.p8,pp8-28,p9,pp9-10.

[2]oeCD.2001.LocalpartnershipsforBetterGovernance.paris:oeCD.pp14-15.

[3]JohnFriedmann.intercitynetworksinaGlobalizingera,inallenJ.Scotted.GlobalCity-Region:trends,theory,policy.newYork:oxford,2001.p120.

[5]allanD.wallis.evolvingStructuresandChallengesofmetropolitanRegions.nationalCivicReview,83(winter-spring).

[6][18][21][22]allanD.wallis.thethirdwave:CurrenttrendsinRegionalGovernance.nationalCivicReview,83(summer-fall).

[8]叶林.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一个综述[J].公共行政评论,2010(3).

YeLin.aReviewofLiteratureonnewRegionalism.Journalofpublicadministration,2010(3).

[9]Lefēvre,C.metropolitanGovernmentandGovernanceinwesternCountries:aCriticalReview.internationalJournalofUrbanandRegionalResearch,1998(1).

[10]Stephens,G.Rossandnelsonwikstrom.metropolitanGovernmentandGovernance:theoreticalperspectives,empiricalanalysis,andtheFutur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p120.

[11]parks,R.B.andoakerson.metropolitanorganizationandGovernance:aLocalpubliceconomyapproach.UrbanaffairsQuarterly,2000(1).

[12]Frey,B.S.andR.eichenberger.metropolitanGovernancefortheFuture:FunctionaloverlappingCompetingJurisdictions(FoCJ).SwisspoliticalScienceReview,2001.

[13]Keating,michael.Size,efficiency,andDemocracy:Consolidation,Fragmentation,andpublicChoice.inDavidJudge,GerryStoker,andHaroldwolmaned.theoriesofUrbanpolitics.thousandoaks,Ca:Sagepublications,1995.pp124-125.

[14]Frisken,F.andD.F.norris.RegionalismReconsidered.JournalofUrbanaffairs,2001(5).

[15]norrisD.F.whithermetropolitanGovernance?UrbanaffairsReview,2001(4).

[16][20]Savitch,H.V.andR.K.Vogel.pathstonewRegionalism.StateandLocalGovernmentReview,2000(3).

城市治理理论篇5

当前,城市水资源污染处理问题已经受到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严重关注。各地先后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家应对水资源污染问题。但与人们期望相反,多数污水处理厂并未充分发挥其处理城市水资源污染处理方面的应有作用,污水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并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1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许多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配套率不高,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1)只重视排水管网主干道与污水处理工厂的建造规模,忽视结户支管与收集支管的建造,导致原有污水收集管网无法有效利用,不能充分发挥收集污水的作用。(2)一些较老城区的排水管道有很多都是雨水与污水共用管道,在雨水管道中还包含着大部分的城市生活污水,致使污水管网结户支管改造后还不能与污水处理网相互配套,城市生活污水无法顺利接入主干道。

1.2前期工作有待加强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水资源污染处理相关项目重要的前置要件之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涵盖了项目投资额度的大小,实施步骤的可操作性及建成后的营运效率等重要内容。其成果直接昭示着项目的未来发展和最终结果。但是,当前许多地区依然存在重视形象,重视政绩,忽视实际的问题。很多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做得不充足,缺乏考量实际状况就盲目开工。甚至某些项目为了能够尽快通过审查上马开工,使用虚假数据编制可行性报告,导致可行性研究失去本来的意义。许多规模庞大,投资巨大的污水处理项目自建成之日起就面临污染水资源缺乏的情况。

1.3管网后期维护工作没有跟上

排水管网既承担着排放污水职责,也是收集城市污水的重要设施。使用过程中,管道发生破损,需及时修复以保障管网的正常使用。在实际工作中,管网维护工作做得很不够。远离市区或偏僻地方的管网,常常面临损坏而无人修理的局面,而市政设施建设导致管网破损,有时也得不到及时修理。

1.4污水处理结果不能满足规范标准

部分污水处理设施由于地处郊区,没有收到应有重视,其排放水体的管道被其他设施占用,加上配套的污水网管缺乏,导致这些设施处理后所排放出来的污水质量远远达不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2做好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工作的建议

2.1科学规划城市污水处理项目

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合理规划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按照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现状与发展相结合、区域环境与水质要求相结合、处理水源体与周边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方针,分布实施污水处理项目。污水处理厂的选址不能轻易改变。污水处理设施尤其是污水输送主干管及收集系统和接户管要与城市基础设施相配套。污水输送主干管与道路等基础设施不能一次形成的,按规划分期分阶段实施。近期不能确定收集支管和接户管的,要在主输送干管适当位置按规划预留接口,待区域位置明确后,再行接入。建设污水处理厂,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具体条件进行深入论证后再予以实施,否则只能是劳民伤财,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留下不和谐的音符。

2.2加强污水管网配套建设

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不能单纯加大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已有设施的作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首先,要充分掌握已有在使用中的设施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保障现有设施的正常使用。其次,要梳理污水来源途径,对新建污水输送主干管但缺乏收集支管和接户管的地方,分片建设配套管网,防止个别区域污水不能进入主干管现象的发生。对仍使用污水雨水混合管道的老旧城区,有计划地实施分流制改造,把生产、生活污水引至污水处理厂,从而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城市各方面污水的全方位接纳。

2.3做好管网后期维护

管网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效率。如果管网发生截断或破损而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就会妨碍污水得到及时收集与处理,污水处理厂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为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更好地保证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特别是在城郊结合处等偏僻地区,必须做好管网的后期维护工作。对于因市政工程施工而受到破坏的污水管网要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不能让污水管道长期处于无人治理的状态。

2.4采用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及提高污水再生效率

污水处理工艺直接关系着城市污水处理效率。污水处理工艺越先进,污水的处理效率越高。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一般采用活性泥污染法。该法具有较强的降低有机负荷的能力,优点是能耗少,运行成本低。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发展一些高效低耗、环境友好型的处理工艺。城市污水再生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节约淡水资源,还能进一步促进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3协调处理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要统和地理位置、风俗文化、城市风格等各方面因素,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发展产业。城市环境是整个规划的基础前提。它不仅包括自然与地理环境、人文风俗、气象水文等,还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内容。实施环境勘测需要综合评价大气、水文、噪音等环境数据以及城市历来的污染物来源情况等,这些都是城市环境规划的基础组成。城市的规划发展,体现着整体与局部协调统一的辩证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正确把握城市发展方向,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坚持区域化、节点化,积极学习借鉴周围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保障城市规划科学性和可行性。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生活的根本保证。在社会化大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城市污水处理,还是城市发展规划,亦或环境保护问题,其根本都是自然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和谐共存,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思想。环境保护,节约资源,需要我们所有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4结束语

城市治理理论篇6

论文摘要:公司治理问题是困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虽有所改善,但治理效率仍然低下。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得城市商业银行迈入上市公司的行列,为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和治理效率提高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本文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分析,来探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带来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效应。 

 

一、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1、股权结构不合理。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权结构的过度集中。据统计,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平均持股为32%,最高的达到60%,中小股东由于持股比例较低,根本没有话语权。二是大股东主体虚拟。由于大股东为地方政府,缺乏一个真正明确的、以利润为目标的股东主体,因此,很容易形成对经营者监督不力、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成本高企等公司治理问题。 

2、“三会四权”形同虚设。 

根据《城市合作银行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城市商业银行(前称城市合作银行)是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商业银行,根据本《规定》,每个城市商业银行内部都建立了所谓的“三会四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经营管理者)”的治理架构。但是,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政府干预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时有发生,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股东大会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对中小股东进行保护;董事会基本上是通过听取行长报告来对银行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并不直接进行决策;由于行长是政府任命,常常出现董事会和监事会对高级管理人员无法制约的局面。从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的普遍情况来看,其内部的三会四权的治理架构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3、信息披露不完善。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绝大部分尚不具备上市的条件,并且相关信息并不需要进行公开披露和接受公众监督,因此在信息披露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解决。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年报在内容和格式上存在不规范现象,对会计报表附注不够重视,有的甚至没有,在风险方面尤其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披露非常少,信息披露存在巨大“缺口”。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除了存在上述公司治理问题以外,还存在激励机制不足、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外部监督不足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除了在于城市商业银行产生时的先天性条件不足外,还与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制度基础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了解和完善其公司治理的制度性基础,对于改善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分析 

1、关于股权结构。 

《城市合作银行管理规定》第23条规定“城市合作银行股本由当地企业、个体工商户、城市居民和地方财政入股资金构成。其中,地方财政为最大股东,其入股比率不得超过城市合作银行股本总额的30%”。根据规定,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大股东为地方财政,即地方政府,其他出资人除城市信用社原有的个体工商户、城市居民(两者加起来占股本的比例都很小) 外,实际运作中基本上都是当地国有企业。

也就是说,国有成份占有绝对多数,而且出资人出于同一座城市。在这种股权结构下,地方政府表现出较强的金融控制力,从而使城市商业银行依附于地方政府,变成地方政府的准行政部门,导致盲目投资和金融风险积累。同时,由于地方政府作为大股东,这一虚拟主体对剩余索取权的追逐要求无形中被软化,因此,很难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董事会、经营班子形成约束机制,“三会四权”的制衡职能严重弱化。 

应该说2002年后,随着民营资本进入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主体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股权结构开始逐渐分散,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地方政府的股权比例出现明显下降,民营资本参股比例有所提高。但是,随着民营资本投资比例增加并取得实际控制权后,在城市商业银行内外部制约机制原本就不到位的情况下,民营资本急功近利的逐利性特征显现出来,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治理问题开始凸现。 

2、关于外资参股。 

关于外资参股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管理规定》第23条规定的入股主体,仅仅包括当地企业、个体工商户、城市居民和地方财政,明确排除了外资参股的可能。在1994年的《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也明确禁止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应该说,这是和当时

 

三、推进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推进符合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快上市步伐,有效改善城商银行股权结构、信息披露和监督机制,以及完善公司高管激励体系,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改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来看,在上市前体现出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虽然经历了2002年以来的增资扩股热潮,但股权结构集中的特征依然明显,而且体现出地方色彩。城市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公开募集股份,根据《证券法》和《公司法》关于股票发行上市制度,投资主体范围得到广泛扩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的介入将使公司股权结构得到优化,对公司治理结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第9条规定“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非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非上市金融机构按照外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上市金融机构仍按照中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根据本条规定,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后,境外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向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投资比例将突破25%的限制,从而有利于境外机构加大股权投资比例,增加其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话语权,有利于强化治理结构的内部制衡机制,提高治理效率。 

城市治理理论篇7

关键词:摊贩经济;必要性;治理

中图分类号:F299.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46—03

一、我国城市“摊贩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一)摊贩经济是一种历史现象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长卷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繁华的市井,各种各样的商业小贩云集街道口,形成繁华的集市,图中反映的是封建时期典型的摊贩经济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因此,作为城乡商品交换的重要形式,摊贩经济仍然在城市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那时的摊贩是当时商业经济的主要形式。解放初期,各大中城市的小商小贩在城市商品经济中承担着商品供应的重要任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统治末期武汉汉口经济几乎全面崩溃,整个城市处于百废待兴的状况,由于失业人数众多,以摆摊为生的摊贩人数大增。这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另一方面方便了城市居民对生活用品的需求。随着商业的发展,现代化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摊贩经济成为一种非主流经济形式,因此,一些城市的管理者和学者曾设想逐渐取缔摊贩经济。然而,摊贩的作用始终是主流经济无法替代的。时期,一种流动摊贩的典型形式——“拨郎鼓”,走街串巷、走村串寨,为城乡居民送去了他们需要的小商品,为百姓群众提供了方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在大政方针上逐步取消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限制,因此,各种形式的摊贩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大街小巷。尤其是我国国有企业战略改组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的一部分就是摆摊维生的,其中有很多从流动摊贩到固定摊贩,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一部分人还通过摊贩经营发了小财。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民进驻城市,摊贩的数量激增。可见,摊贩作为一种非主流经济形式,无论是古代,还是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20世纪70年代,乃至今天,虽然一些城市借“摊贩”影响城市市容为由而横加打击和取缔,但摊贩经济都紧跟着历史的脚步,生生不息。因此,“摊贩经济”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应正视“摊贩经济”的存在,不能简单的横加责难。

(二)摊贩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存在是必然的

市场经济行为本身具有自发性、趋利性,而我国古代早期的城市摊贩市场正是在城市居民原发的供求状态下形成的,因此,可以说,摊贩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雏形。另一方面,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摊贩,摊贩市场具有很强的聚集功能,通过摊贩市场简单的商品交易活跃,人口逐渐积聚,人口的积聚推进了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载体,而现代城市仍然离不开摊贩市场。一直以来,我国各地大中小城市,一些城管部门以维护城市的环境为由,提出并制定相关的政策,试图取缔摊贩经营行为,然而,摊贩市场非但没有因个别部门横加指责和刁难而消失,反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摊贩经济变得异常活跃。

(三)摊贩经营是解决我国城市居民生存问题与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来看,发展中国家必然保留相当的传统经济形式,而摊贩经营是市民社会低层一种低级的、简单的、也是传统的维生手段。无论处于任何历史时期,人们的生存是第一位的。政府最应当关注的事情是市民的就业问题。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比发达国家低,势必有大量的城市失业者依靠摆摊维生。其次,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市场化改革中,尤其是国有企业改组战略中,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后,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层次低、技能较差、缺少投资资金,只能选择摊贩经营。第三,从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现状来看,大量农民进驻城市,政府很难安置就业,因此,他们以最低的生活成本租赁廉价的出租房,摆摊做点小本生意,以解决家庭生活开支和昂贵的子女教育费用等。总之,城市个体摊贩不仅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解决了家庭的生存问题,同时也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可见,摊贩经营作为一种快速而简便的就业途径,对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存问题,缓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就业压力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四)摊贩经济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

一是流动摊贩能够满足城市低收入群体对廉价商品的需求。从西方经济学的供求规律来看,城市低收入群体廉价商品必不可少,摊贩经济的存在与社会公众的需求具有必然的联系,在假设没有任何外力干预的条件下,既然有公众对摊贩的商品或服务有需求,必然有摊贩提供相应的供给。由于我国大中城市居民中还存在大量的低收入者(包括摊贩经营者自己),他们进不了大商场,买不起高档商品,摊贩便是他们最理想的零售商。二是夜市摊能满足市民夜间的需求。如很多夜宵摊几乎通宵营业,方便了市民夜间的需求,也丰富了城市的夜生活,给城市注入了活力。可见,摊贩适应性强、灵活度大,能在不同时段将服务输送到各个街道角落,因此,摊贩对完善城市商业布局、弥补大商业的功能缺陷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曾指出,“一些不入流的经济形式,却是多姿多彩的经济马赛克。”

城市治理理论篇8

(广西行政学院,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城市房价虚高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治理城市虚高房价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利益相关者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城市房价虚高的致因,也给治理城市虚高房价带来了理论启示。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房价虚高;治理

中图分类号:F29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3-0047-07

收稿日期:2014-09-02

作者简介:谭英俊(1980—),男,湖南茶陵人,广西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领导科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扶贫开发政策执行力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CZZ045;广西党校咨政类重大项目“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对广西的优惠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ZZZD009。

一、城市房价虚高的现状及其影响

城市房价问题一直是民生的热点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城市房价问题,各级政府也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待城市房价问题。自2010出台“新国十条”以来,城市房价初步实现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但该轮调控的效果更多地体现在遏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对改善普通居民居住性购房需求则效果有限。特别是随着经济形势下行以及货币政策的放松,房价上涨的压力越来越来大。尽管国家后续出台了包括限购令在内的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一度对房价有所遏制。但是,2014年3月18日国家统计局的2014年2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与市场“房价将大跌、暴跌”预期信号再次出现背离。数据显示,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仅温州同比下降,上海涨幅最高,达18.7%。具体而言,在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方面,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只有1个,上涨的城市却有69个。在二手房住宅价格变动方面情形也大致相同。2月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5.9%,最低为下降8.8%。[1]我国房价到底是高还是低,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国际上的通行标准就是房价收入比,它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居民住房消费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指“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格与中等家庭年收入之比”。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为3-6倍,世界银行专家的说法为4-6倍。[2]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平均房价为每平米51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房价收入比约为8.11。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三限”政策(限购、限贷、限价)的共同作用下,2011年的房价涨幅略有回落。据2012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5381元/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6.9%。[3]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2012年3月6日的报告显示,按照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保持14%(名义)、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长3.8%推测,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增长为6.1%。我国2011年房价收入比是7.50,明显高于国家标准线。而我国典型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均明显偏高,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和东部一些较大城市房价收入比均在10以上,排名前五位的深圳、杭州、北京、厦门、上海,2011年的房价收入比分别达到15.60、14.10、12.94、12.48、12.40。而房价收入比相对较低的重庆、沈阳等中西部城市也逐渐超过了全国的总体水平。[4]国际投资银行摩根十丹利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人均收入不到美国1/30的中国购房者正在负担着和美国人一样高的房价。在中国一套普通住宅大约等于城市居民10-15年的收入。[5]可见,房价虚高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业的事实。房价虚高问题直接关涉到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质量及百姓对政府的信心,加之房地产开发所带来的拆迁、征地、就业、社会保障等种种民生问题,特别是房价居高不下,更加大了贫富差距的显形化与视觉化,极易激发社会底层的怨气,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而虚高房价带来的巨大利润空间又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入市,极易制造房地产泡沫,从而对房地产业自身,对投资者与消费者,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可见,让房价回到合理水平是科学、理性的诉求。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城市房价

问题研究的契合性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708年的《牛津辞典》中,表示人们在某项活动中所下的赌注。最早正式将“利益相关者”一词引入管理学界的是美国学者安索夫。他认为:“企业的目标应从平衡经理、员工、股东、供应商、买主等公司利益相关者互相冲突的权利中获得”。[6]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组织应该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自身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就是任何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或者是在这一过程中遭受其影响的群体或个人。[7]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初源自于企业管理实践,后广泛运用于其它领域,如旅游行业、教育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主要是对行业利益相关者构成、行业利益相关者分类等采用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方法,或对利益相关者单个成员逐个分析、或是两两之间的关系分析、或按类别进行关系分析,从而提出革新主张。房地产业是一个典型的系统,“房地产业的利益相关者”在房地产市场运行之中为各自获得最大化利益或者效用而相互作用,进行相互制约的博弈,或为房价虚高的利益基础与行为基础。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房地产市场的治理领域,以明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行为,对各个主体的利益进行有效地协调和引导,进而谋求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从而为治理虚高房价找寻到新的出路。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城市房价

虚高的原因分析

弄清楚“谁是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是实现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第一步。[8]我国房地产业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利益同盟关系复杂。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主体进行的多维细分,可将其大致划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中介、房地产消费者、房地产投机者、地方政府及其相关官员、银行信贷机构;后者包括房地产相关协会、舆论媒体等。利益相关者为了自身或者短期同盟的利益在一定时期内拉抬房价,致使房价严重背离其价值,出现虚高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虚高房价是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各个利益相关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⒈开发商追逐私利。盈利是开发商投资房地产的动力,无可厚非,但一些开发商过于追逐私利,忘却社会责任,是房价虚高的重要原因。如开发商只注重建设高档住房,供给保障性住房不足,造成住房结构不合理,从而引发供求矛盾;开发商进行土地投机,造成地价飞涨;开发商操纵房价,或雇人排队,或联系中介,制造紧张气氛,哄抬价格等等。

⒉地方政府行为不当。土地收益与房产方面的税收曾一度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扩大财税收入,鼓励并刺激房地产开发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特别是由于地产开发权和银行信贷权这两大房地产核心资源都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为“公权寻租”提供了可能。而一些地方政府在行政审批、土地拍卖等环节的寻租行为无不推动了房价的居高不下。

⒊消费者哄抬房价。由于消费者与开发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房价判断上明显处于劣势。当房价涨高之时,预期价格越高投机者预期的资本收益率会越高,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就会得到强化,导致不理性投资需求的增多。如增加现期购买及囤积等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房价的不合理上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与“羊群效应”更导致房价偏离了正常轨道。

⒋金融机构推波助澜。为了追求信贷规模与贷款收益,一些金融机构存在着盲目房贷行为。特别是受汇率影响,“热钱”进入金融市场的速率增加。外资、企业自有资本、“灰色收入”、居民储蓄等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房价的虚高。

⒌房地产非政府组织发育不成熟。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仍处于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半市场化状态,与房地产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如消费者协会、房地产行业协会、房地产评估机构、志愿者组织,以及各种形式的商会、学会、协会等组织发育还不成熟,力量还不够强。因此,还不能有效承接政府的部分职能,其协调沟通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对房价的影响力也极其有限,还不能在理性定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⒍社会舆论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原因。有的媒体与房地产开发商形成了利益联盟,在报道房地产消息时常常偏离客观原则,在消除利益相关方的信息不对称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诱导了消费市场的不理性消费,造成了供需关系的虚假失衡,助长了房价的不合理上涨。

四、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城市

房价虚高的治理策略

房地产业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冲突。在目前的制度约束下,房地产业的利益相关者按照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模式配置自己的资源,这对市场经济的理性人而言无可厚非,但其结果是房价虚高现象屡治不止。利益相关者理论告诉我们,对虚高房价进行有效的治理,应在利益分配和沟通机制方面入手。因此,应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兼顾公平与效率,同时建立社会网络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用率,增强沟通意识,拓展沟通渠道,强调共同利益,以缓和冲突,实现多赢。

(一)明确政府权力与责任,兼顾公平与效率

政府作为房地产业中最具宏观调控能力的利益相关者,应明确界定应有的权力,切实担负起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的责任。政府的关注重点应在于确保大环境的稳定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利益,而不应与民争利。

⒈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首先,政府要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整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服务、物业管理及房屋拆迁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坚持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原则,进一步完善经营性用地的招、拍、挂程序和制度,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地。进一步完善信息制度,规范数据公布程序,严厉打击虚假信息等诱导消费者的不当行为。第三,要严厉打击囤房惜售、随意涨价等不法行为,加大反腐力度,严查商业贿赂、权钱交易等行为。

⒉强化土地管理与监控。首先,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的管理,严格限制并动态监控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以减少多次加价转手的机会。土地使用权转移应采用土地招标、拍卖等规范化方式,严格限制以协议方式出让用地。其次,应建立健全土地储备制度,确保“小户型”、经济房、政策性住房的土地供给。第三,应积极盘活现有存量土地,打击囤积土地行为,加快“城中村”改造。第四,实行有效的市场区隔,不断优化住房户型与面积结构,为百姓提供多种选择。

⒊完善房地产税制。“炒房”是造成房价虚高的一大原因。由于部分购房者囤积空置住房,客观上限制了他人购房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购房需求。但“炒房”只要不存在欺诈、逃税,就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治理。因此,遏制“炒房”既不能简单的诉诸法律,也不能指望道德层面的谴责,只能通过税制改革来压抑过度投机,把房价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因此,通过财税政策来提高投机活动的交易成本,并在房地产三级市场截断炒房投机机会应是明智的选择。

⒋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房价虚高的一大特征就是很多低收入群体没有购买商品房的能力。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不仅是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职责,也是遏制房价高涨的重要途径。只有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购房的压力,从而保持住房供需之间的平衡。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房制度,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确保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来源。要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标准,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加强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管理。要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加快集中成片棚户区的改造工作,积极推进对旧住宅区的综合整治,多渠道地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二)引导市场理性发展,注重责任与规范

在房地产领域,市场主体是利益的直接相关方。房地产市场中充斥着极为复杂的利益关系,而在整个房地产利益相关者体系中市场主体间的矛盾占主要地位,如何把“利益蛋糕”做大并分配得令各方相对满意,正确引导社会创新发展和理性的回归显得至关重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蛋糕不仅要分好,还要做大,只有做大才有更多的余地进行协调分配,以缓和冲突。

⒈房地产业要拓展自主创新渠道。首先,发展房地产业租赁市场。受资金和房源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房地产业租赁房市场一直未能成长起来。因此,当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建立长期性的租赁房基金,引导居民资金的合理流向。二是可以考虑发行长期专项租赁房建设国债或地方债券给予资金扶持。三是给予租赁房税收方面的优惠,同时加大个人住房出租的税收征缴力度,以补贴租赁房资金的不足。四是建立一个以财政预算为主、多元化筹措资金的筹资渠道。其次,拓展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我国目前房地产资金来源还比较单一,房地产金融机制、产品品种、服务费等方面都滞后于房地产健康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笔者认为,房地产证券化,既能满足房地产的长期投资需要,合理配置风险与收益,又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来源。

⒉金融机构应规范房地信贷。一是建立规范化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有助于加强对借款人借款资格和偿还能力的审查。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既无完善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又无健全的宏观法律环境,这就迫切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符合国情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为建立信用良好的房地产市场秩序奠定基础。二是科学设计房贷操作程序,有效规避房贷操作风险。贷款程序的科学程度决定着贷款的效益,也与房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银行要科学设计房贷程序,鼓励信贷人员根据借款人特点进行房贷管理手段创新。各银行总行应就房贷管理制订相应的操作手册,其内容应包括房贷风险点、完善合约的程序、相关法规制度、违反操作程序的责任制度等。同时,还应不定期地组织金融、法律、房地产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培训一批业务骨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房地产贷款业务队伍。

⒊房地产企业要担负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应当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因此,房地产企业也应转变观念,从传统的“股东至上”逐步转变为“关注利益相关者”。房地产企业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生态人,也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房地产企业应该放宽视野,通过企业资源与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并以此获得社会应有的尊重”。“一个有智慧的优秀房企,应是在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也为各相关利益群体创造价值”。[9]房地产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造福社会,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追逐私利的同时,也应考虑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保持企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关系。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前应科学定位消费群体,合理制定价位,努力降低成本,调整住房结构和户型设计,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由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

⒋消费者购房要回归理性。消费者的不理性行为也是助长房价高涨的重要原因,因此,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心态,理性进入房地产市场。首先,要改变传统购房观念。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历来被视为一种幸福生活的象征,也是评价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这种居家观念导致很多人“倾其所有”,成为“房奴”和“负翁”。这就需要消费者改变传统的居家观念,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租房等经济实惠的渠道来满足自身的居住需求。其次,要克服从众心理。消费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购房效用,避免盲目跟风。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和真实需求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潜在需求多提前释放。有专家指出,购房者分自用型和投资型两种:自用型购房者根据经济情况应分为低、中、高三种需求类型,低需求者为“实用型”消费者,中需求者为“改善型”消费者,高需求者为“享受型”消费者。这三种类型反映了购房者的需求。投资型购房者则根据其自身对政策的判断、对楼盘所处区域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来判断是否购买。[10]消费者要根据自身需求做出购房决定,而不是盲目跟风。第三,消费者要克服随意心理。消费者可以借助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判断房子价值及其对自身的效用,譬如事先请专业评估师对现房进行估价,再根据自身的购买能力决定,做到量入为出,理性消费。

(三)强调社会协作与沟通,营造健康发展环境

社会主体是房地产领域的间接利益主体,不是房价的决定者,但对房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它们作用的有效发挥,也是治理虚高房价的积极力量。

⒈充分发挥房地产行业协会的作用。房地产行业协会尽管是房地产市场的间接利益相关者,但其在抑制虚高房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房地产协会及其研究会等行业协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职能。明晰职能是房地产行业协会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房地产行业协会应真正摆脱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行政束缚,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提高公信力,成为真正的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方治理力量。二是加强理论研究。房地产行业协会要紧紧围绕政府重大决策,整合协会研究力量,追踪研究房地产行业运行态势,及时做好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分析和研判,在公共住房政策和产业政策方面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质量,更好地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三是做好行业指导。房地产协会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协助政府完善房地产信用体系、制定行业服务和质量标准,做好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政策研究,培训并提高行业从业人员岗位胜任力和职业素质,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虽然房价的高低本质上与市场的供需关系密不可分,但社会舆论也能对房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力。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的《2009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认为,从论坛发帖内容来看,房价成为最受百姓关注的话题,帖子多为各地房价“涨落”的展示,网民普遍认为房价过高,舆论主要矛头指向我国房地产行业现状不尽人意,亟待改善。但是,在社会舆论的关注声中,一些媒体出于炒作和吸引大众眼球的经济利益驱动,争相以大篇幅频繁报道地价、房价上涨及外资炒作等消息,虚假的数据和空穴来风的新闻充斥版面,造成消费者对地价、房价上涨产生恐慌性情绪。可以说,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与部分媒体的误导和推波助澜不是没有关系的。[11]这就迫切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对社会舆论进行管控,使之正确报道国家在房地产调控方面出台的各种政策及成效,大力宣传优质企业及其产品服务,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引导社会公众理性看待房价,适度消费,为抑制虚高房价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⒊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利益相关者理论重点强调要通过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建构起利益发展共同体。在虚高房价治理系统中,应加强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其中建立科学的房地产信息披露制度是当务之急。由于房地产市场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信息是否全面、完整、客观、科学、及时就显得十分重要。社会各界要负担起引导社会动态信息的责任,提高房地产市场相关信息的透明度,积极为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提供更多可能的途径,缓和利益冲突。只有保持房地产市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分享与沟通畅通,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交流的大环境,使利益相关者各方坐下来认真探讨共同的利益诉求,合理配置利益,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唐福勇.房价统计与市场信号再现背离[n].中国经济时报,2014-03-19.

[2]史兴旺,王娟.论房价虚高对消费需求的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09,(69):57.

[3]李振国,徐光辉.我国高房价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01):32-37.

[4]蓝房网[eB/oL].http://sh.lanfw.com,2012-03-06.

[5]徐润萍.房价虚高的生成机理与整治路径[J].价格月刊,2005,(12):36.

[6]ansoff.Corporatestrategy:ananalyticapproachtobusinesspolicyforgrowthandexpansion[m].newYork:mcGrawHill,1965.

[7]约瑟夫·w·炜斯.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分析与问题管理方法[m].符彩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7.

[8]CarrollaB,BuchholtzaK.Business&Society:ethicsandStakeholdermanagement[m].Cincinnati,ohio:DaveShaut,1999.74.

[9]沈建忠.践行社会责任是房企持续发展的智慧[J].房地产导刊,2012,(09):30.

[10]曲超旭.消费者购房需理性[n].辽沈晚报,2010-05-29.

城市治理理论篇9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快速阶段,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中。人们在感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和丰富多彩的同时,也真正感受到了过快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例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压力大等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雾霾中的城市,给我们带来了危机!

雾和霾是不同的天气现象,它们常常与我们贴身相遇,它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雾是大家熟悉的,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种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霾是大家不喜欢的,阴霾天总让人心情郁闷。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恶化。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规模很大的城市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特别在冬半年,气象条件很容易形成雾,城市中的灰尘等凝结核比郊区多,又形成城市“雾岛”。秋冬季节,城市易被单一气团控制,天气特征是对流弱,少风少雨,城市大气污染物,各种可吸入颗粒物难以扩散,稀释,或被雨水洗刷冲走,当这些大气污染物聚集到一定浓度,则使城市形成“霾岛”。所以雾和霾这两种天气现象往往在城市同时出现,人们难以区分是雾还是霾,此时称之为雾霾也是合理的。再则雾和霾都是影响空气水平能见度的灾害性天气,雾霾天极大的影响了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天和霾天对人体健康都有不利影响,霾天危害更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可吸入颗粒物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现在监测的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这些有毒的小颗粒可以被人体吸收进入身体,极大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可诱发多种疾病或致癌!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总之,雾霾天气损害人体机能,降低人体免疫力,营造大量的亚健康人群。在流行性病毒蔓延的季节,雾霾天气会给患病人群雪上加霜。早晨起雾还觉得朦朦胧胧的有些诗意的浪漫,可要是灰霾天的话,我想很多人都很郁闷,人们都不敢大胆呼吸了,吸毒就等于慢性自杀啊!该如何减少雾霾天气,还城市一片干净的天空呢?

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在于减少城市大气污染。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主要来自于消费能源煤炭和石油。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和石油为主,所以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并且在全民普及能源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的节能意识和环保观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第二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第三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针对汽车尾气问题,在城市推广节能的小排量汽车是可行的,还要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政府大力发展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比如大城市可加快发展地铁交通,并且地铁站台和其他公共交通合理对接,这样可以大大方便居民出行,也可以有效减少私人小汽车的购买和使用量。针对工业废气问题,对城区内污染严重的工厂应该坚决关停。城市的合理规划显得非常重要,有大气污染的工业企业要布局在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可以减少对城区的污染。城市各个功能区及道路交通设施应合理布局以提高效率,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城市绿化带来的环境效益非常显著,城市绿地可以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城市合理规划建设大型公园等公共绿地,既提供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又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道路两旁设置绿化带,中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可有效减少道路扬尘。住宅小区建设也必须加大绿地面积,不能让住宅区仅仅成为容人的场所。

城市治理理论篇10

1.1二氧化硫污染

二氧化硫污染来源主要为工业烟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会导致人呼吸困难,其还能形成悬浮颗粒物即气溶胶,随着空气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会直接损伤肺;同时,二氧化硫在大气层中经过氧化作用会转化为硫,与水颗粒结合形成酸雨,酸雨会腐蚀建筑与森林,污染河流以及土壤水质,对环境影响较大。

1.2悬浮颗粒物污染

悬浮颗粒物包括粉尘、烟雾等,通过呼吸可进入人体肺部,颗粒物中附带多种有害甚至致癌物质,沉积在肺部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悬浮颗粒物也会影响动植物的健康,绿色植物叶面也存在悬浮颗粒物的沉积,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不利的影响,对于动物颗粒物浓度过高也会危害其呼吸系统;同时,悬浮颗粒物污染对微生物有杀伤作用,影响生态平衡;此外,阳光被高浓度悬浮颗粒物遮挡导致气候发生变化,改变正常的生态系统。

1.3氮氧化物污染

人体的眼、鼻、喉咙以及肺等器官易受到氮氧化物的刺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毒感染的发病率;氮氧化物还会形成烟雾,降低能见度;同时,植物树叶组织会被氮氧化物破坏,生长受到影响;此外,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硫污染都存在酸雨的污染。

1.4一氧化碳污染

人体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极易和一氧化碳结合,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就能导致缺氧,导致眩晕、头疼甚至脑细胞受损以及窒息等情况的发生,尤其是胎儿或者心脏病、贫血以及呼吸道疾病患者,伤害更加突出。

1.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苯、碳氢化合物等,其主要危害为产生与太阳光产生光学烟雾、对植物动物有毒以及有致癌性等。

2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不断推进,工业污染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此外还有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等,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工业废气排放

工业排放废气不仅排放量巨大,而且种类繁杂。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温室气体等。

2.2燃料燃烧

目前,城市中部分燃料燃烧以及垃圾焚烧处理产生了大量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污染气体。

2.3机动车尾气排放

机动车燃料主要为汽油和柴油,其燃烧产生的尾气也存在大量有害污染气体,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量也越来越大。

3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有效思路

3.1明确发展方向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明确发展方向,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应保护城市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决策规划上应健全检测系统,优化检测网络,及时开展空气质量检测,并加强监督;控制机车污染,减少尾气排放也是重要规划部署工作之一,在交通方面建设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人机动车运行数量,淘汰老旧废气高排放量机动车,控制机动车污染;此外,还应大力做科研开发,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清洁能源,控制煤、油等能源的使用总量,积极倡导电、气等能源的使用;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以限制工业污染,实现生态工业的发展与建设。

3.2制定相应政策

政府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工作中,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严格规范工业生产标准,制定相应指标,限制工业污染。各区域政府可以对城市空气污染进行联合治理,实行多项污染控制措施,相互交流学习,提高治理效率,增强治理效果。

3.3研发科学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减少或避免污染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学创新,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以及治理方法,使得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技术得以提升。

3.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减少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使得城市居民能够正确并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