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学的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6:44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篇1

 

从国际视野来看,各个学科在教学中都开始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这已经成为各国高校教学的大潮流,对于法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我国刑法教学目前在跨学科研究中已经多有尝试,但在具体的跨学科方法的选择上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在德国、美国教学中的,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了打破知识结构的壁垒,通过跨学科课题实验室、跨学科研究中心等多种形式促进跨学科知识的推广。

 

一、传统刑法教学方法中知识壁垒的打破

 

沿袭于小学、初中、高中的分学科教学模式,在传统大学教学中,教师也主要围绕某种专门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明显不够的,尤其对于刑法教学来说,如果教师只是围绕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展开,单纯对刑法法条进行介绍解释,那么完全就不需要刑法教师的存在;而如果教师只是针对刑法基本理论如什么是犯罪如何惩罚展开学理探讨,那么学生将对进入社会应用的法律感到陌生。从法律地位来说,刑法的母法为宪法,而同时又是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的保障法。对刑法的理解和掌握,比如需要其他交叉法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更需要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的背景。通过寻求一种“域外”学科知识的支撑和加固刑法学科的理论。

 

对于这种知识壁垒的打破,对教课老师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因为首先老师都是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出来,而且刑法学基础理论又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上都比较容易固定化。然而虽然从教学效果来说,教师熟练系统的教学时必要的,但这并不等于知识的固化,对于刑法教学来说,虽然刑法理论内容不一定经常变化,但刑法条文的确是处于一定时期的修正,比如近几年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释不断出台,这都需要教学的及时补充。而这种补充并非被动的反应,而是基于对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吸纳的基础上对刑法知识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说,在刑法教学中,多数教师会选择案例教学,在学生看来,法律的原则是抽象的,只有法条是具体的,枯燥的法律原则可以弃之不顾,只有法条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法条在对应案例的选择上往往受到一定的局限,比如涉及到单一的罪名与单一法条的适用,或者仅仅针对犯罪主体或者犯罪形态等设置,主要目的还是通过案例去讲解具体的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的脱节比较严重。

 

在社会学科中,现实生活的案例往往是充满争议的,就如同我们看到的刑事判决在社会学家的评论中充满各种不足,这种批判精神可以帮助刑法学习者更好理解刑法知识。这正是来自跨学科知识的反思与吸收。而目前的教学案例都是横向对应法条,缺乏发散思维的空间。这种教学仍然是一种典型的“讲-听-记”模式,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很难有效地开展。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在当前网络的普及下,已经十分窘迫,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大量基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需要在课堂上补充的是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充分解读。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培养,才能启发学生真正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二、跨学科教学理念的内涵

 

跨学科教学的理念来源于学习中知识的统一性,跨学科学习的最基本定义是由英国科学家汉佛莱在1981年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在生活中本身就是联系起来的,尤其是涉及到人文、自然等学科,生活中某些问题都是因学科而被打破,实质上他们仍然是统一的。

 

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美国学者舒梅克在1989年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他认为各个课程之间是存在一定有意义的联系,需要将他们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他所建立的基础是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整体,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德国各州也在极力推广跨学科教学,伴随社会知识结构的转变,在工业化社会向科学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过程中,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对于任何一个专门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依赖某一专一学科知识可以解决。在探讨刑法的机能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刑法在规范重塑上的机能,近几年刑法修正案的密集出台,例如危险驾驶罪的增设等,都是直接关涉民生的犯罪。但对于这些犯罪的惩罚和认定却并非单纯根据法条就可以深刻理解。专业人员必须跨越学科的限制去思考合作的可能性,并且能够与其他领域专业人展开沟通。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课题进行研究。

 

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德国就倡导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实行跨学科的整合性开放教学。尤其是在各州最近相继出台的教学大纲中,对此种教学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进一步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教学,是一个整体大于部分的模式,强调知识本来内在的联系。从对社会产生的效果来看,多学科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社会问题展开多维思考,在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角度更为直接,而且经过整合的知识,增加了知识的密集度和丰富程度,提高了知识的全面性和本来性,深化了教学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再次整合重组,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较好地统一在一起。

 

相对于其他部门法学,《刑法》规范的是国家的惩罚权,要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最为严重的问题。传统刑法学教学只局限于刑法学基础理论,未充分重视与《刑法》相关学科知识的铺垫和积累,使得《刑法》在教学上内容有所欠缺,难以全面落实既定的培养目标。从广义的角度讲,首先,刑法法学的内容涉及政治学、伦理学,包括政治哲学、道德哲学、诉讼法学、民商、经济学等。因为法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密不可分,尤其是作为公法之一的《刑法》,因该学科的核心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以及对公民权的保障。

 

传统的《刑法》教学没有注意到传授与刑法学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犯罪构成与分则条文的讲授,而忽视了经济学、社会学在刑法学中的相关性介绍,这种情况下,对某些刑法原理的介绍也只能是片面的不够深入。相反,如果可以融入多学科知识,从诉讼法层面去了解证据证明问题,就更容易理解刑法在罪名上为什么会存在“持有”型犯罪,这正是为了避免证明困难。这样能使得《刑法》教学知识更为丰富、立论更加科学、论证更加深入,学生把握《刑法》基本原则和犯罪论以及刑罚论原理。

 

三、刑法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从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来看,以美国“国家教育进程项目”的研究结果来看,当学生以单学科的形式学习基础知识时,他们在思考和推理过程中并不能有效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多学科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展开学习与思考,在跨学科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设计与实践:

 

(一)虽然从字面来看,跨学科是一种知识的交融

 

但这种交融并非笼统的或者宏观的交叉,而是需要考虑学科的特殊性。以刑法来说,在刑法教学中,刑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而刑法总论涉及犯罪和刑罚的哲学命题,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惩罚。这些都并非刑法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借助人类学、伦理学以及哲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客观上,从古典刑法学到现代刑法学的发展正是伴随实证科学的兴起,依赖于生物学和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人们改变了传统刑法惩罚观念,关注到社会防卫的层面。刑法分论主要涉及各种类型犯罪,比如侵犯财产犯罪,这些财产法益并非刑法保护的专属,在民法上以及经济法上也有保护的空间,这时如何理解不同法律之间的联系,就成为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不同部门法在保护界限上的设置,民法主要是为了弥补损失,而刑法却是为了保障秩序。

 

(二)跨学科教学注重学科过渡性

 

这种过渡性主要体现在学科语言的过渡,例如,刑法中的“占有”与民法中的“占有”两个概念。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事先向学生解释“占有”在两个学科中的含义,并在两个概念间建立适当的联系,同时说明两个学科中“占有”概念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通过这种概念的转换,学生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别与联系,从而获得提高。这种方式强调教学综合性,社会学科的知识本身并非相互隔离,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是为了便于那些从单一学科角度无法深入分析问题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需要多学科视角来具体分析。对于刑法学来说,在面对具体的案例中,学生能清楚地把握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共同语言,从而更好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发挥学科整合的作用。

 

(三)在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应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不同领域的知识,通过真实情境中对问题的解决与理解建构学科间的异同,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跨学科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不同,它是多学科的整合,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有“模拟法庭”、“录像观摩”、“法律诊所”。为了弥补传统案例教学的缺憾,避免知识壁垒的产生,在实践课的开展中要增加案例的“社会化”,要具有真声的生活型,即不局限于在传统法学课程讲授中加入案例讨论与分析,而是突破性地把“案例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提出来,在实际教学中选定了民法、商法、专利法、商标法、合同法等几门课程知识加入刑法案例的探讨,实行了全程的案例教学法。这时要注意注意教学案例的时效性。一般社会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呼格案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这些刑事案件背后涉及到更多社会问题和制度涉及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努力解决社会问题。

 

此外,教学本身是教与学的过程,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前准备要给学生准备充分的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课前对该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并对与本节课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复习。在教学中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展开讨论,而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对于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结果,教师应注意予以保护和鼓励。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篇2

的问题。文章从高职教学中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养内容、高职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管理能

力的方式等三个方面对高职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管理学跨文化管理能力

[作者简介]王民钢(1980-),男,河南郏县人,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质量管理、企

业文化建设。(河南平顶山46700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92-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不同意识形态的文教材,其教材也往往是在本科管理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

化在跨国企业中汇集,使跨国公司的管理趋于复杂性和多样的删减。现行管理学教材理论偏多,大部分教材没有涉及跨文

性。高职管理学课程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管理能力的核心课程,化管理的内容。因此,现行教材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文化背

但在高职管理学教学中有关跨文化管理的内容太少,学生的跨景下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真正差异。这样的教材不利于培

文化意识淡薄。这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不符,不利于学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意识,也就很难培养出具有跨文化管理能

生将来适应跨国组织中复杂的文化环境。力的学生。(3)教学课堂设计不合理。在高职管理学的教学中,

一、高职教学中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大部分教师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不强。

1.跨文化管理的内涵。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即跨国企业在全球化经营中,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

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中,管理学课程实训环节虽有所增加,但涉及跨文化管理能力提

服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以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从而提高管升的项目少之又少,这种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培

理效率和管理效果。跨文化管理的目的是在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方面是极不合适的。只有通过学生自

化环境下避免文化冲突,寻找出适合企业环境的管理方法和管主学习,教师设置合适的实训项目,才能够真正地对比出两种或

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多种文化的差异,并找出在多文化环境下合适的管理方法和管

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跨国企业理机制。

只有进行了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经营得以顺利运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养内容

转,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才能实现企业1.跨文化管理中的决策能力培养。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

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跨文化管理便成为全球管理学界研究的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者使企业的决策

焦点,并成为在实践中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在高职管理学教模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习

学中,应以增加提高学生跨文化管理的能力为培养目标来重新和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者在决策方面的不同之处。如在

设置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决策程序上,欧洲人倾向于把决策建立在过去的经验上,在总结

2.高职教学中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的缺失。(1)教师对管理过去决策得失的基础上重新决策。在决策时效上,智利、乌拉

学教学中跨文化管理的认识不足。跨文化管理虽然并不是一个圭、阿根廷等国的企业领导者偏好于迅速作出决策。在决策理

新的事物,但是由于高职管理学教材中跨文化管理的内容太性化方面,瑞典和美国的企业强调决策的理性化。综合对比东

少,限于课时分布和内容安排,很难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西方文化后,我们可以发现,西方文化认为管理就是授权,具有

视。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最关心学生是否掌握明确的分权,权责一致,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东方文化在价值取

了教材中的知识点,至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那是学生向上推行团队价值,在团队价值中又强调等级,压抑个性,不利

工作以后的事。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准确于企业的创新和竞争,但同时又形成了民主集中的集体决策风

地把握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造成学生跨文化管理意识的淡格,能集思广益,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

薄。(2)缺少合适的高职教材。跨文化管理真正作为一门科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习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决策模式。

是在

20世纪

70年代后期的美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前,2.跨文化管理中的沟通能力培养。随着国内外资企业的增

国内高职管理学教材的编写主要参照哈罗德·孔茨(Harold

多,学生将在就业的企业中面对不同文化的冲击,而不同文化环

Koontz)版和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版的管理学境下的沟通方式是不一样的。不了解不同文化下的沟通方式,

沟通双方很容易造成沟通的障碍。跨文化沟通通常是指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沟通行为,它是在一种文化下把信息进

行编码,这些信息包括手势、语言和表情等,在其特定文化下具

有特定的含义,当这种信息传递到另一文化中时,通过解码,转换

成这种文化下能被接受的信息,所以文化是沟通的基础。文化

决定了信息发出者如何发出信息,如何对信息进行解码,所以,

沟通中的编码和解码受不同文化下所支持的价值观念、行为方

式、生活习惯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跨文化管理的沟通能力

时,教师不仅要讲授关于沟通的基本知识,沟通的方式,还要介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技巧,了解文化差异对有效沟通的影响。

3.跨文化管理中的领导能力培养。领导是高职管理学教学

中的一个核心内容。领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影响力,影响下属

的一种能力。领导行为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领导者、被领导者

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领导者的领导方式是不一样的,具有

个人主义文化的领导者更多关注任务的完成情况,集体主义文

化下的领导者对于员工的各方面的利益能够给予一种平衡。根

据领导的情境理论,领导方式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而文化是影

响环境因素的主要内容,只有适合环境的领导方式才是最有效

的领导方式,因此,要做到有效的领导,必须准确地把握领导的

环境,也就是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在领导职能教学中,应加大

权变思想的渗透,提高学生权变的领导能力,即能适应多种文化

环境下的领导能力。

4.跨文化管理中的激励能力培养。激励是一个分析员工需

求、确定激励方式、调动员工内在动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最核

心的因素是员工的需求,但影响员工的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文化

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准确把握员工之间文化的差

异,才能准确地分析员工的真正需求,这样才能采取正确的激励

方式,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激励中,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员工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中国文化下提倡长期价值取向,人

与人之间有着巨大的等级差距,员工比较注重集体精神;而西方

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则重视短期利益,强调人生而平等,有着强烈

的个人价值取向。因此,在激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励是

有差别、有针对性的。管理者应认清员工个体的差异,个体的差

异也往往是由文化的差异性引起的。教师要通过实训让学生能

够熟练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并让学生具备建立奖励与绩效挂钩

的制度设计能力。

三、高职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管理能力的方式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管理学教学中,应树立“以学

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紧密融

合。这样的转变,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学生跨文化

管理能力培养中,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管理意识和能力,

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学生。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

的实际和管理学任课教师的特点,加强管理学教学的师资队伍

建设。高校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修跨文化管理

专业,积极引导教师在跨文化管理方面进行科研,提高教师在跨

文化管理方面的教学能力。

2.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1)头脑风暴法。在

教学过程中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学生身边的跨文化管理中的问

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与解决方案。(2)角色扮演。教师给出一定的案例或需要解决的

跨文化管理的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

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

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跨

文化管理的技能。(3)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是管理学教学联系

实际的特色形式,在培养学生跨文化管理中,教师要选择典型的

跨文化管理的案例,而且选择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余地的案

例。进行案例分析时,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再以书面作

业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到课堂上全班

讨论这种集中形式。其中,后一种方式主要用于对重点案例进

行分析。教师的指导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

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

生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3.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课程教学方式的生命

线,而以应用性、权变性为特征的管理课程教学,重视实践教学

更是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此,在培养学生跨文化管理能力的

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加大实践教学比例。高职院校应根据条件

选择一些具有跨国企业背景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与企业签订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协议,选派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

和企业业务骨干共同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请企业管理者

指导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聘请具有跨文化管理经验的企

业管理者为本门课程的客座教师,直接参与教学过程。教学过

程中还要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

能。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进行实践

教学,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方面,教学中要加强

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的能力。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管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

科,高职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寻找

适合的案例,补充和完善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的管理思

想和新的管理方法,教师的工作量很难用传统的课时计算方式

计算。因此,如何公平、客观地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成为一个现实

的问题。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研究案例、尝试案例教学

的人员将会越来越少;教师将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指导学生理

解案例、分析案例和总结案例。在借鉴西方管理学教学工作量

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职的情况,高职院校应在管理学教学

过程中的任课教师资格认定、课时补助、职称评定等方面,适当

向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倾斜,形成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激励

机制。

[参考文献]

[1]杜学森.高职教育“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的模式与机制分析[J].天津成人

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7).

[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葛莉,李闷管,李卫红,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篇3

关键词:跨文化教学;案例分析法;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教学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不管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经济往来、旅游爱好者之间掀起的出国旅游热、还是出于爱好主动学习第二语言,这些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跨文化交际。正因为有交流的需要,相对应地跨文化教学及其研究也应运而生了。为此,我国各大院校也纷纷开设跨文化相关的各种课程,教师们也结合教学经验采用了诸如讲课、小组讨论、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和素材,这些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特点。在这诸多方法中讲课仍然是最主要的,因为它对于传授知识的作用最明显,但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突出。而案例分析,尤其是对影音资料进行的案例分析,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兴趣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跨文化教学中去。

二、案例分析法的选取途径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当时是通过采取真实情景或事件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取得教学的成功。这种方法受到重视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了。下面着重选取了三个途径来具体介绍一下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真实的生活场景

生活是最好的舞台。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充分挖掘特殊的生活场景,多方面多角度利用外教提供的资源,多和外教交流,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也可以组织一些东西方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讨论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各种西方节假日庆祝方式、以及赴外企进行实地参观等等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外企的实训和上岗实习等教学活动中,面对面地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然后把他们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冲突,进行总结并分析原因,以消除摩擦和误会,从而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这些生活中真实具体的案例,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

我们现在了解到的西方文化,大部分都是通过学习、阅读文学作品了解到的。因为它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文字材料,使读者在阅读中对于西方文化进行有血有肉的了解。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形象在社交场合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在目的语使用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条件,从而间接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校里,课堂上学习的东西非常有限,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空闲的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的影视资源

影视资源用于教学,尤其是跨文化教学中具有其特殊的优点和特点。因为电影电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且受欢迎的一种媒体,它比别的教学手段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也因为电影电视比起教学课本和其他书籍更戏剧化、动态化。而且它也能更加直观化地展现出人物的心理特点或是社会文化习俗,也可以使一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易于理解。随着电影科技的发展,将呈现给人们更丰富、更具体的观影体验,使人们能够获得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长学生对他国文化的了解,提高意识兴趣和好奇心,还可以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跨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西方优秀的电影情节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电影情节案例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三、案例分析法的优势

案例主要是提供了他人的经验和教训,而案例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案例情境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来了解人物的行为,评价其对错,进而告诉我们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应对。在跨文化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优势也显而易见,下面从三个方面对跨文化案列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跨文化案例能够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

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学习者来说,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不是很多,对一个国家的学习只能依靠书本和电视等,书本上面的东西都是死的,仅仅可以用来积累知识,但生活是活的、流动的,无时无刻都处在变化之中。如此便导致很多人往往书本上功夫很到家,学得很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为其所用。然而,跨文化案例它本身就是生活的缩影,是真实生活的演绎,里边不仅涉及了语言知识、行为动作,还涉及了为人处世、文化习俗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形象的场景往往给人更深的心灵感触,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对案例的分析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为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和教学工作也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二)跨文化案例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力

调查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约占30%,通过非语言进行交际则占70%。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尤其是外国人的非语言表达特别丰富。而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将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中呈现出来,学生能根据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对因非言语行为引起的误解、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增强对目的语非言语交际的理解力,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冲突。

(三)跨文化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冲突问题的能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文化的人看法肯定也不一样。通过对跨文化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我们知道交际冲突的主要原因不是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造成的,而是东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对多种文化的了解,逐步学会站在不同立场看问题,促进多元化视角的形成,这种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不仅这样,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避免误解、冲突,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锻炼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跨文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法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国家、社会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能增长学生的知识以及对异文化的了解程度,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篇4

关键词:公共意识;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缺失;构建

跨文化交际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学就是基于此的学科,其教学多为案例教学,使学生养成跨文化交际基本意识。虽有案例教学,但学生对现实案例并没形成理性分析方法。笔者认为,在案例教学中应挖掘其深层思想意识。因此,本文引用当下热门案例,结合问卷调查,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公共意识”解析跨文化案例,并探讨教学中构建公共意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规避文化冲突的意识,最终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公共意识的定义

公共意识“指现代公民对社会公共领域的理性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具体来说,“指孕育于现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之中,以公共生活为立足点,以公共伦理为准绳,以公共利益为旨归,以公共参与和公共关怀为行为表征,以公民对公共领域认识和行为自觉性为基础而呈现出来的一种价值理念。”本文主要从案例涉及的社会公德意识、参与意识等方面着手,论述教学中公共意识的某些缺失和培养策略。

二、公共意识的缺失

在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实证性论文只占很小的比例……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大力加强实证研究”。案例教学研究中,实证研究不可少。笔者针对在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百名学生的随机问卷调查,虽调查范围较小,但也能以小见大。

题目一:如何看待“大陆幼童在香港大街的便溺事件”

不知道此事的占22%,与己无关的占7%,能理解接受的占62%,认为香港市民多事的占3%,反对此行为的占6%。就这6%的学生深入调查,其反对原因基本为感性范畴。只有一个学生谈到,随行父母有责任维护公共领域。

在此案例中,且不论香港早有相关法律,单就香港市民的参与意识,就凸显出其文化蕴含的公共意识。唯其如此,才会发生冲突。因学生常见在大街小巷、集会、公共交通工具上幼童随时随地便溺的行为,基本无人异议。如果幼童父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障碍可以理解,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解读这一事件时,则与公共意识的要求相差甚远。

题目二:如何看待中国大妈自发在卢浮宫前跳广场舞

学生对大妈的行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持中庸态度。而对公共事务参与意识缺乏,即是公共意识的缺失。他们并不觉得大妈把广场舞“搬”到法国公共领域卢浮宫前有何不妥。

问卷调查显示,基本没人从公共意识这一角度对当下文化冲突案例进行分析。由此推知,当学生跨文化交际实践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恰当的反应和措施,那么文化误解甚至冲突在所难免。这与其专业要求不相符合。

三、公共意识的培养

学生对公共意识有些缺失,教学中就有培养的必要性。那么首先需了解其缺失的原因。相较于西方文化而言,我们传统文化在公共意识的阐述方面不够突显。传统文化不缺公共意识,但是此公共意识的内涵明显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意识。因此,如何把传统的概念与时俱进,能够结合当下实际,对生活有一定的积极指导意义,就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案例教学刚好提供了一个契机,能够重新梳理整合完善此文化的核心内涵。另外,缺乏实践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现实中实践常流于形式,或比较匮乏。当问及“你认为目前公共意识实践教育状况如何”时,80%的人认为没效果,另外20%的人认为媒体进行曝光后有效果。现在媒体加强了宣传或批判,但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就笔者观察,生活中公共意识的宣传和实践行动并不多。再者,在案例教学中,多固守从学习方法上探讨案例学习本身,很难跳出来深思不同案例背后蕴含的文化核心理念。因此本就缺乏公共意识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又缺少实践活动,在分析案例时,很难首先意识到其文化思想核心。

要在整个文化范畴内构建公共意识,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待探讨。单就一门课程而言,在教学中有意图地构建公共意识,值得尝试。本文试图提出思路,以期在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中实践,帮助学生跨文化交际。

学生对公共意识来源的理解也不同:认为来源于学校的占45%,来源于媒体的占32%,来源于家庭的占16%,来源于公共环境的占4%,来源于朋友的占3%。根据学生的回答,列举如下措施:

1.精选案例

跨文化交际教学是课堂教学,无法亲身践行,选择教学案例时,要结合文化差异、时代特色、学生兴趣等,遵从“新颖性与真实性、生动性与针对性”原则。每次长假期间,媒体任务之一就是曝光缺乏公共意识的后果。那么可以利用这些有效资源,甚至可以借鉴公益广告,如央视最近的做“文明人”广告,引导学生探讨。最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中亲身所遇案例,可提前搜集,集结成册,供探讨学习。

2.结合德育课程,加强实践

“学校德育是传播、培育公共意识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学校德育课程一直都有,但为什么在经历长期的公德教育后,大学生公共意识还如此匮乏?这说明德育出现了弊端。要结合德育课程进行案例教学,光靠任课教师的力量很难做到,需要教育团队支持和协作。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可以设计德育实践活动。如,课后问卷调查、公共意识宣传、志愿者活动等。

3.家校联合

目前家庭中独生子女被过于宠溺,缺乏公共意识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离校后若缺乏实践和鼓励,学校德育大打折扣。况且,家庭本身也可能缺乏公共意识。“可以让子女反向引导家长……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家长树立良好的形象”。还可把家长角色置换进案例,学生根据家长实际设计案例,并提出解决办法。于是,教育就不再遥远,并且家、校共赢。

4.教育者自身应加强公共意识的学习和修养

只有教师具有更高的公共意识修养,才能更好地教学生。否则,其教育就只是空头文章,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叛逆,效果适得其反。

总之,公共意识是跨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如何在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中加强公共意识,更好地预防文化矛盾冲突,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走出去展现我们文化的魅力,就必须先了解、熟悉他者文化核心,比如公共意识,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是走出去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陈付龙.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观照[J].理论与改革,2012(3):107.

[3]陈付龙.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生长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26.

[4]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9):323.

[5]张晓青.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2(11):104.

[6]王万明,王瑜卿.高校德育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4(7):34.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篇5

[关键词]大学教育;国际化;跨国教育;人才培养

在过去20多年中,随着国际间有关商品、服务、人员、知识、金融资本和直接投资等流动壁垒的大幅削减,环太平洋地区经济的一体化逐步形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过去由于距离而造成的区域性彼此隔绝的局面得以缓解。环太平洋地区不断增长的文化交流,如留学、旅行、商务往来、合作研究、政府及民间交往不断扩大。该地区各国政府所签署的开放经济和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合作的基本原则。实际上,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积极参与和有力推动下,环太平洋国家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合作更为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太平洋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倍受关注。在2002—2004年,本文作者与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的Kumar教授合作对《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大学的国际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作者对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化问题与人才培养新趋势进行了概括性分析和总结。

一、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学校基本情

况与国际化问题的提出

环太平洋地区大学联盟(apRU)在1997年成立,目前有36所成员学校。它们来自环太平洋地区的16个经济体。其中包括北美洲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等;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大学,智利大学和布依诺思爱丽思大学等;也包括大洋洲的悉尼大学、奥克兰大学;还包括东亚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汉成大学等。中国有5所大学是该联盟的成员,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建立该大学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环太平洋地区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加强地区之间在科学研究、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了解,通过大学之间的合作,促进环太平洋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从该大学联盟成员的构成上看,成员大学在各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都处于顶尖地位,在国际上也都各自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对于该大学联盟的成员大学进行国际化问题研究非常有区域代表性。

可以说通过国际化,这些大学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环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直接和间接的贡献。比如,许多远程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通过环太平洋地区大学联盟成员学校得以发展和普及。同时,该地区大学联盟成员学校之间大量招收并交换地区内其它国家的学生,广泛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这些大学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所推行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助于大学更好地服务于各自的国家与社会。目前我国已经加人wto,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龙头,在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方面始终站在前沿。比如,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北京大学与遍及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其中:亚洲地区57所,欧洲地区69所,美洲地区46所,非洲地区4所,大洋洲地区8所[1]。而北京大学与世界各国每一所大学的合作方式和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同样美国的加州大学系统有10所大学,它们与环太洋各国的许多大学有合作关系,合作的内容也各有千秋。比如,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在生物工程方面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而戴维斯加州大学则以农业经济与技术著称。在与其它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中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但是,如何借鉴《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学校之间的国际合作的经验,如何在参与国际交往中更好地为我国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国际视角是本课题研究最初的设想。从这一角度出发,北京大学许智宏校长和美国南加州大学校长在2002年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校长年会上共同发起了《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化:最好的实践与未来发展》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让该大学联盟的成员学校更好地了解彼此之间国际化采用的策略和措施以及大学内部——大学和学院之间对国际化问题、管理机制、实现国际化的手段等具体问题,让该大学联盟的成员更好地了解彼此之间在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国际合作的状况,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

二、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学校国际化

问题研究的设计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从理论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比如,陈学飞教授在《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一文中[2],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内涵、历史渊源、国际化的要素和特征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但是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我们首先对“国际化”概念进行了一个可操作性的定义:大学国际化是指在大学和学院水平上,教师、学生和校友等参与相关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教育拓展(outreach)教学相关活动的状况。教育拓展在这里主要是指为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与本国和国外的受教育者提供相关的非学历教育。最好国际化案例(Best-practices)主要针对大学和学院认为在竞争学生、教师、科研经费和学术声望方面在国家层次上、地区层次上和社区层次上成功的案例。其中包括如何利用学生、教师和科研经费等资源。总体来说,该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

1.国际化最好的实践

教学活动: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一直在进行的教学活动和未来要进行的教学活动;研究活动:包括目前正在进行的和未来计划进行的研究活动;教育拓展活动:目前正在进行的和将来要进行的拓展活动。

2.大学国际化的任务、目标和优先选择

国际化的优先选择;影响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国际化产生的结果。

3.国际化的本质,其中包括:学生、教师和校友的双向交流问题

学生:接受与送出学生的数量;教师:接受与送出学生的数量;校友:国际校友的百分比,目前与学校的关系。

根据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本研究设计了两套间卷。一套是对大学范围内国际化状况的调查,另一套对大学内部各学院国际化情况的调查。经过两年的努力,包括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等研究过程,本研究共收到21所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学校的参与和支持。其中,回收大学问卷19份,回收19所大学中不同学院的问卷113份。如果按亚洲和北美与太平洋大学进行分类,参与研究的亚州大学为9所,北美与太平洋大学也为9所,拉美国家的大学为1所,有两所大学没有提供大学问卷,而是学院的问卷。以同样的形式分类,参与问卷调查的学院亚洲和北美与太平洋大学分别为47所,其它为中拉美洲国家的大学和学院。考虑到可比性和代表性问题,本次问卷分析没有把拉美国家的大学包括在内。从大学的性质上,大多数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大学是公立大学。因为参与研究的私立大学数量太少(这可能与该大学联盟本身的成员特色有关),问卷分析没有对大学的性质进行分类。学科差异对大学的国际化会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问卷设计中没有提及学科问题,在问卷分析中,也没有将学科差异列为研究的纬度。但是从回收的问卷中,我们发现大量的国际化案例集中在交叉学科中,比如多学科组成的研究中心、商学院、公共卫生和工程等。其中,有许多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多学科国际合作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

三、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指标的确定和统

计数据分析结果

本课题研究的两套问卷分别包括统计数据调查和案例调查。对统计数据调查部分,我们采取描述性统计法(DescriptiveStatistics)。对于案例调查部分采取了比较性分析方法(Comparativeanalysis)。在比较分析方法中,主要对大学与学院之间(Uni—versityv8.Schools)和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比较(Regionsvs.regionscomparison)。对于数据分析和最好国际化案例的选择标准(在确定标准的过程中,专家组认为最好的国际化实践,不仅要有独创性,同时要有一定规模和时间范围,还有参与的广泛性),本研究首先组织了四人专家组,包括南加州大学一位从事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负责人,一位具有丰富国际教育经验的教授,一位北京大学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的专业研究人员和一位参与国际化教育的博士后。他们共同制定了评估数据的标准和选择统计数据分析的工具。具体内容见下面四步:

第一步:最好国际化实践的评估标准。改革性,创造性和独特性;国际化的规模和可移植性;影响和参与度;项目可以预见的时间范围。

第二步:最好国际化案例的选择方法。对于每一个国际化案例评价,采取了四位专家分别打分的形式对400多个案例分别进行全面分析,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步:最好国际化案例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是从1~7分开始评,得分最高的为最好案例。

第四步:根据最好国际化案例的内容特征,本研究将其分为6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教学(teach-ing);学生研究项目(StudentResearchprojects);科研(Research),包括本科生参与国际合作方面的科学研究;教育的拓展(outreach),包括国际学生在社区中进行的多元文化教育;信息技术(1tenablede-ducationandoutreach);教学、科研和教育拓展的整合(integrationofteaching,Researchandout—reach)。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试图回答5个方面的问题。它们分别是在大学和学院之间影响国际化的因素是什么?国际化在大学与学院之间是否是优先选择?在大学与学院之间国际化概念从哪里表现出来?在大学和学院层次上促进国际化方面是否有专人负责?对大学国际化在大学与学院之间是否存在区域性差异?

在统计数据中,大学与学院之间在国际化的优先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在大学水平上,国际化始终是大学办学目标的优先选择,统计数据非常一致;而在学院水平上,情况就非常不同,其中数据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状态。这意味着对于国际化的优先选择问题在大学层面上表现得比较积极,而在学院层面上存在差异。从区域比较来看,在亚洲,大学和学院之间对国际化问题的优先选择是一致的,而在北美和大洋洲大学与学院之间表现出来的差异比较明显。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在北美和大洋州的大学中,在学院水平上,没有专人负责国际合作,而在亚洲的大学中学院有自己的国际合作与协调人员,比如,在北京大学的不同学院都设有外事副院长和外事秘书等。对于影响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方面,大学与学院之间都认为学校行政的支持、教师对国际化的兴趣、内部支持经费、雇佣国际专家和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计划等是重要因素,但是统计数据也表现出就国际化问题,大学与学院之间缺乏协调与支持。这一发现既表现在亚洲的大学中,也表现在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大学中。

四、国际化成功案例中的教学、科研和

教育拓展项目的特征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共收集到了400多个成功的案例,专家组按教学、科研和拓展项目的6个纬度选出26个最好的案例。从这些案例的分析中,笔者发现首先在教学的国际化案例中,国际化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延伸到本科教学上,而且出现了新的教育模式,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了“大学学生交流分配项目”(University—wideallocationexerciseforStudentexchange)。该项目的目标是从2005年起,该大学20%的本科生要有出国学习的经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大学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他们自己的专长和学生的兴趣制定一个帮助学生出国的计划,在数量和质量上对学生出国学习加以指导。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网络”(internationalCollaborativenetworks)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奥克兰大学与马来西亚的4所大学合作,每一所大学每年选出25位学生,共125位学生在奥克兰大学学习。学生们在一起不仅学习专业知识,也学习彼此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同样,北京大学建立了北京大学—加州大学联合国际教学中心。在该中心,北京大学选出三年级本科30位学生与加州大学的10个分校选出的30位三年级本科生在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该项目的课程由加州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开发。他们除了参与国际教学项目外,也参与国际研究项目。比如,戴维斯加州大学,组织了“本科生教育与海外研究项目”(Under—graduateeducationandResearchabroad)。该项目是该学校海外教育计划的一部分。在学生完成了4—6星期的项目后,可以获得8个学分。在2004年有125位学生参与了该项目。该项目对应的项目国家为西班牙、中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为学生提供了国际田野调查经验。

同样,韩国韩城大学组织的“国际夏令营”(1n—temationalSummerCamp)是由东京大学、北京大学、河内大学和韩城大学联合举办的项目。该项目采取轮流做东的方法,每年都有一所大学作为东道主。这是一个为期3个星期的夏令营项目,每年每一所大学选取10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要设计一个研究项目,每一期项目结束时学生都要做一个报告,东道主大学要为学生发结业证书。还有南加州大学的“环太平洋教育”项目(pacificRimeducation)。该项目是一个以商学院研究生为主的研究项目。该研究项目的长处是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直接与环太平洋国家的企业合作。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学生到企业,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每一期学生在企业中研究半年或3个月,根据企业的需要而定。这样做使学生和企业都受益。学生通过对他国或跨国企业管理的研究增强了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多元文化和企业运行等方面的了解;对企业来讲,能够有人上门,不花多少费用帮助公司对公司存在问题展开研究何乐而不为?目前该项目已经实施了4年,已经与亚洲的北京、上海、东京、韩城、曼谷等的跨国公司建立起合作关系,项目运行效果不错,值得借鉴。

传统国际化中的科学研究往往是教授们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大学中的科学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多国性和多元机制。比如,日本京都大学与韩城大学联合举办的工程和科学联合项目(Japan—KoreaCoreUniversityprogramonen·ergyScienceandengineering)。该项目除了日本京都大学有72位教授参与外,还有其它日本大学的160位教授参与,在韩城大学有256位研究人员参与。同时该项目还有京都大学和韩城大学的学生参与。从参与该项目的人员规模上看,这样的研究队伍真是前所未有。从研究的经费资助形式上看,也呈现出多元机制,该项目由日本科学促进会、韩国科学和工程基金会及两所大学共同资助。

目前的科学研究除了国际间的广泛合作外,也呈现出学科融合性。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空运系统项目(temasekprofessorshipprogram)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亚州与太平洋空运系统和它在整个供应管理链中的角色。该项目覆盖了5个领域。它们包括机场、货运设备、运行效率、飞机、航班、网络和计划等管理的软硬件系统。还包括,客机的运行、货机的航线和栈桥的分配等等。来自美国、瑞典、新西兰等国的6个工业企业参与该研究项目。同时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和美国的mit也是项目研究的合作伙伴。

同样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大学的学术拓展活动出现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在传统的学术拓展活动中,基本上是大学把实用技术,如技术教育和科普知识等送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在这里,“学术拓展”概念类似于中国的技术推广和文化下乡活动,但是反映在目前的国际化背景中,学术拓展在利用资源和目的上都发生了变化。比如,美国的俄勒冈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为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教育拓展把国际化概念和多元文化渗透到基层与社区。伯克利加州大学在2004年建立了社区多元文化项目(oRiaSprogramforK—12Communities)。该项目投入34000美元,利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各种不同的国际项目为加州弯区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学的国际化项目提供优质服务。比如,为学前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提供课程与教材以外的国际化视野方面的培训。同样,俄勒冈大学则采取了为本校国际学生提供助教的方式,从1983年就发起了在全州范围内,让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生直接深入社区和学校,向本地学生们宣传不同的文化。学校还要求该项目每年要有3000学时从事社区文化教育。从项目发起到2004年,已经有450位国际学生参与该项目。

信息技术在大学国际化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跨国教学中,在跨国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加拿大不列颠的哥仑比亚大学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了远程健康诊断项目(telehealthlnitiative)。该项目利用加拿大不列颠的哥仑比亚大学的医学教育专长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等国的大学合作建立网络医学合作研究,其中包括:疾病的诊断,病人的病历与信息共享以及培训等相关活动。它是一个以大学为基础,通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健康教育的案例。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国际合作方面,京都大学建立了泛太平洋远程教育项目“trans—pacificinteractiveDistanceLearning(tiDe)”。该项目由洛杉矶加州大学,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和京都大学联合发起,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而新加坡国立大学与英国和菲律宾等国家的许多所大学合作,提供免费的网上教学技术。还有洛山矶加州大学建立的艾滋病教育与科学研究项目就是利用网络技术与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主要大学建立合作研究,对艾滋病防治展开合作研究。其方法是,来自上述国家的学生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培训,但是,他们必须在自己国家从事半年的田野调查,研究的问题要与本国的艾滋病防治有关,毕业后必须回国工作。目前已经有94人完成该项目。

总结《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化问卷调查的内容,可以发现它们在教学、科研和拓展项目等方面表现出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大学与大学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长,尤其是同一类型的大学之间的依赖性增强,这一依赖性已经打破了国家和区域的界线。其次,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呈现出多元机制,尤其表现在跨国合作研究项目中,来自多国企业和政府的支持已经成为大学合作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三,由于资源短缺,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学校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国际化的策略和措施,现代技术应用于大学国际化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四,大学国际化不断打破传统的交流模式,人才培养逐渐呈现出跨国趋势。这一跨国教育形式实际上反映出来的是全球化特征。

五、跨国教育:环太平洋大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在本课题对(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学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目前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跨国性。严格的说跨国教育属于教育全球化范畴。在众多的研究中,人们把全球化作为一个政治学和经济学概念:政治家们用它改革和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商人们用它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抢占国际商业市场;学者们用它来分析国际和国内出现的一些政治经济现象。但是,经济和商业活动不能代表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也不应该代表人类生活的全部,目前人类面对的现实是国家仍然存在。即使欧洲建立了欧盟,英国还是英国,德国还是德国,法国还是法国。经济全球化不意味着也不应该压抑不同的文化与传统,相反人们更为注意保护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这一现象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发展的两面性特征,即经济的全球化运作与社会文化多样性并存。经济全球化也不意味着资源与财富的平等分配,相反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目前一些国家经济上的赤贫和政治上的依附已经为人们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实际上,人们已经认识到要在未来世界发展中取胜需要两个方面的因素:国际竞争力和人才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高等教育。

如何通过人才发展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学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措施,比如,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有目共睹。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它吸引了占全世界55%的各国留学生,而且每年从58.6万留学生中为本国经济带来近120亿美元的收益。可以说美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了人才战略和经济战略的双丰收。但是,9·11事件打破了这一双丰收的格局。美国高等学校接受留学生的数量在经过了十年的持续增长以后,在2003/4年出现了2.4%的负增长,与接受外国学生减少形成对照的是美国出国留学人员的数量却稳步增加。在1994年,美国大学生出国学习人数为76302人,2003年为174629人次(统计数字来源见:theChronicleofHiShereducation.almanac13·sue.aug.30,2004)。这一现象表明美国的高等教育改变了传统的以接受留学生为主的国际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出国也是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各大学为之努力的一个方面。在美国,跨国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

在亚太大学联盟成员学校中,跨国教育表现出不同的形式。首先是连锁式,在连锁办学形式下,以美国加州大学为例,为了加强学生们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了解,美国加州大学分别在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学建立加州大学中心。在这些中心,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加州大学本科生进行短期学习。这些学生与传统意义上的留学生不同,他们不申请中国大学的学位,学籍在加州大学,在中国大学学习所得的学分由加州大学管理,在中国大学学习的学费也是由加州大学与中国相关大学协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大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加州大学海外合作办学的连锁点。在这些点上,合作办学的内容和课程根据双方合作的兴趣而定。

还有一种形式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或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这种办学形式有赢利性的也有非赢利性的。就非赢利性的办学形式而言也多种多样。比如上文提到的南加州大学商学院与在北京、上海、台湾、香港、东京和新加坡等地的大企业建立长期广泛的合作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每年该学院都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直接送到这些地方的企业中,进行为期3个月到半年的实地考察和学习。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接受学生的企业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学生们根据企业的要求展开调查和研究,并根据问题提出调查报告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有人把这种教育形式叫做“intership”(毕业实习)。其实,它跟我们传统上所说的毕业实习的内容和方式很不一样。这一作法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企业所在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而且直接了解了该国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并直接参与解决企业运行中的问题。从上述几种跨国教育的办学形式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的留学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发展中国家的个体学生向发达国家流动,而跨国教育的组织形式往往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直接输出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其它教育机构或学校与企业等建立某种合作形式。

对于跨国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在目的上,目前的跨国教育不仅仅是为增进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国际交流与交往能力,更是为了获得它国的教育资源。比如,在日本,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本国学生生源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日本的一些大学采取了向外拓展的策略:降低外国学生的人选层次,提高留学生入学率和开发海外办学市场,并提供英语教学。比如,日本的京都大学就开发了英语教学项目,该项目从2000/2001年起开始招生,经过几年实践,进入项目的国际学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从目前的办学形式看,跨国教育仍然是以发达国家的输出教育为主。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学术声望好的大学多集中在有经济实力的国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输出大量留学生的基础上,国内各类高质量高等教育形式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最近的二三十年中,大批留学生为发展中国家带回了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他们对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人们也发现传统的留学生教育对于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了解作用并不明显,因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大多数集中在科学、工程和商业领域,很少从事政治、历史与文化研究。为了弥补本国学生多元文化教育的不足,发达国家采用跨国家教育形式鼓励本国学生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但是由于缺乏对发展中国家大学的了解和语言障碍,单纯鼓励本国学生个体到发展中国家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这一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大学采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企业或政府机构合作的形式,为需要短期出国学习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服务。这一类的跨国教育多是以互利互惠为目的的,比如,北京大学与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学校的合作对于促进北京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每年北京大学都会通过跨国交流的形式把学生送出去,同时北京大学留学生的数量通过校际交流形式不断增加。这种双向交流的跨国教育形式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互利互惠的,

但是也有一些跨国教育形式是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以赢利为目的的跨国教育是教育产业化的一种表达方式。目前在世界各国教育资源(包括经费和生源)普遍下滑的情况下,通过跨国教育开发国际教育资源和市场是一些有实力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等国的教育策略和措施。实际上,跨国教育已经被这些国家纳入经济全球化战略之中,使之成为本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或组成部分。目前世贸组织正在进行的关于进一步开放国际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协商与跨国教育有密切关系。如果通过关贸总协定(GatS)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进一步开放本国教育市场,一些有实力的大学和教育企业会进一步扩大它们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教育范围和内容。在北京,2005年3月份结束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35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参展就是招揽中国学生和拓展中国教育市场的一种举措。

以上分析主要强调的是跨国教育的优势。比如节省经费,避免人才和资源的外流增强了区域范围内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但是在跨国教育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跨国教育不管是以什么形式体现出来,它的载体多是大学或相关企业。从积极的一面看,通过跨国教育增强各国大学与大学,大学与企业的相互合作,增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双向交流,促进发展中国家大学的学术繁荣,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但是,鉴于从目的到教学内容和办学形式的多样性,不管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发达国家来讲,跨国教育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危及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体系。美国著名国际教育专家阿特巴赫(2002)教授就表示跨国教育的发展会影响到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学术自由。

与传统教育国际化相比,目前的跨国教育带有更强的商业性质,其中有许多跨国教育机构的运作就是以商业形式体现出来的。比如,以商业运作形式开展的跨国教育,办学灵活性强,教育内容随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赢利”是这一类教育机构追求的主要目标。以赢利为目的的跨国教育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可能会造成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在这里,资源的流失可能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育经费流失、生源流失和师资流失。再者,从管理上讲,跨国教育由于它的跨国性质,很少受到本国教育政策和制度的约束。而在很多情况下,又很少受到所在国的教育监督。因此,教育的质量保障问题就应该倍受关注。比如,证书发放或学历认证,学分的互认,课程的设置和教育的透明度等等。如果没有相应的对策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假文凭和假证书在国际范围内泛滥将不会是杞人忧天了。

还有一点需要引起广泛重视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教育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种趋势不是平等教育,相反受教育资源的约束,它会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不平等和不公平现象。同时跨国教育也不是价值中立的,带有许多倾向性。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跨国教育对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和长远的国际人才发展战略意义深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情况可能相反。由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间各种教育活动的方式和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交流与合作始终是发展中国家所坚持的原则,但是人才流失和文化交流失衡也正是这些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对此,人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篇6

【关键词】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实验教学学科竞赛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较多,如卫慧平(2010)认为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模式按实验内容划分,可分为自主型、合作和研讨型实验教学模式三类别,按实验技术层次划分,可分为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模式,网络实验教学模式,社会实践教学模式[1]。吴凡和潘峰(2012)提出了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课程的4Cs教学模式,即Casestudy案例教学法,Computersupport电脑辅助教学,Counselinginstructing校外实务导师咨询性指导,Cooperation&Competition合作与竞争互动[2]。nSCardell,RBartlett(1996)探讨了大学本科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模式[3],Gyorgy,K.研究了企业金融课的实验教学方法[4]。国际投资实验或实践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南雪峰(2013)提出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尝试让学生投入最低限度的实际资金进行阶段性国际投资实战,或组织专题讲座(由跨国公司、金融机构的专职人员讲解现实中国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或进行分组小论文写作等形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5]。李辉,侯志铭,高嘉琳(2014)等提出了利用最新国际投资案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由学生分组自选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案例制作ppt进行课堂演示和讲解等方法[6]。程金亮(2014)提出国际直接投资部分的实验教学可以尝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来了解国际投资的真实过程,打破传统的以老师和黑板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探索师生互为主体的新型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7]。ChenXiaoying,Yur-austinJasmine(2013)探讨了国际投资学课程中模拟投资组合项目的教学意义[8]。总之,国际投资实验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和全面,也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因此需要结合国际投资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上升和投资形式不断创新的背景,积极创新相关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二、传统的国际投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投资学课程地位低导致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不受重视

国际投资学作为证券投资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等多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但根据笔者抽样调查,发现一些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30%的方案并没有把国际投资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常用投资学、证券投资学、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课程代替。即使是在纳入教学计划的方案中,只有40%左右的高校单独开始国际投资实践课或实验课,且国内现有经典的《国际投资学》教材体系偏重理论性和学术性,体现了国际投资学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征。

(二)教学项目定位不明或内容不全面

其一,根据对相关教学大纲的抽样调查,已经开设的国际投资实验或实践教学课程中,大部分仍然存在教学项目定位不明确或内容不全面的问题,如有的教学大纲强调一般性的国内市场证券投资和金融投资项目,没有国际证券市场或国际投资的内容,国际化环境模拟的特色没有体现出来;而有的教学大纲的实验实践项目和内容虽然体现了国际性特色,却片面的退化为外汇投资实验课程、国际金融与外汇投资实验课、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实验(跨国公司实物资产的取得方式-跨国并购、国际投资环境评价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等)或国际直接投资案例教学课(招商引资策划方案和投资环境分析)等项目,忽视了如美股投资,国际指数期货,黄金交易等国际间接投资项目和内容。其二,根据对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软件或教学系统的抽样调查,笔者发现有的国际投资实验实践课程使用网络版金融实验室,提供的实验项目只有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投融资等相关内容,实验项目只有公司风险和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公司融资及财务管理,金融投资行业专业课程等。某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只使用一套外汇交易模拟系统从事国际金融外汇模拟实验,或利用某金融软件高校金融实验室进行国际金融与投资模拟实验,实验项目只有股票、商品期货、外汇模拟交易、黄金等间接投资内容,而且股票和商品期货产品类别只限于国内证券市场等产品,没有国际化特色。其三,根据实验内容的语言环境而言,多为中文,缺乏双语甚至全英文的实验环境。因此,现有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存在国际化特色不明确和内容不全面的问题,且缺乏教学内容全面的国际投资实验教学软件。

(三)实验项目创新性不足

一方面,从实验项目的特征来看,现有国际投资实验实践项目中多为验证性和设计性项目,如证券,外汇等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直接投资等,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格式较固定,而探究性项目和创新性项目较少。另一方面,从实验中学生是否合作的角度来看,自主型实验较多,合作型和研究型实验较少。如证券投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注册开户、证券发行、证券交易委托方式、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模拟交易、证券分析软件系统的使用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或海外上市主要学习国外投资环境和政策、海外并购或海外上市的政策和流程、投资风险分析等内容。而如国际商务谈判这类多角色合作或竞争实验的项目较少,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或投资风险分析等研讨性项目较少。

(四)实验实践教学条件有限

目前多数的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学校实验室集中教学模式。但是由于高校扩招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或多校区并行教学等原因,常产生实验教学资源紧张等问题。而由于部分高校互联网和无线网络建设落后等问题,一时也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参加远程实验教学,也难利用互联网上外汇模拟交易平台或证券模拟交易平台等企业型实时模拟国际投资实验,降低了实验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另外由于还缺乏完善的企业接受实习生的政策机制和社会环境,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有限,所以也很难组织大规模学生到企业或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现场实践教学,这也影响了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

(五)实验教学管理方式的局限性

由于学生管理工作条例的限制性和大学学制和学时安排的计划性,目前大多国际投资实验项目都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规定教学时间和实验地点进行指定项目的基本业务技能的操作,导致学生只能集中在实验室以班级为单位按规定时间段学习,难免出现实验时间不足或不连续,实验设备不足,不能利用课后时间继续实验或不能在实验室以外地点远程参与实验等问题,实验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如网络平台版的外汇模拟或国际股指期货的交易需要按照美国等多国交易时间看盘,就很难按照中国的上课时间完成实验。另外由于学分管理制度的限制,目前还少有能用参加学科竞赛来替代的国际投资实验课程学分的制度安排,所以实验实践教学还不能很好的与国际投资相关的学科竞赛相关联,也限制了实验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新时期国际投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及教学内容改进

(一)突出教学项目的国际性特色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性

应多做面向国际市场的实验项目、营造国际化的投资实验环境优化验证性项目,打造国际投资实验的国际性和双语性(或全英文)特色;应鼓励创新性项目,如外汇投资实验方面,要更重视外汇投资技术分析实验而不是外汇投资流程模拟实验,多做问题式教学;考虑到模拟实验与真实投资的心理差距会导致模拟实验投资的效果,可以探索允许部分有条件的同学进行最低资金限度的国际投资实战项目;另外在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教学方面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实时的教学案例,对实验教学案例的形式要实现文字、图片和视频多种形式的结合;要充分利用日益完善的互联网技术,降低传统实验教学的比重,加大网络平台实验教学和实习基地教学的比重。

(二)注重实验项目的全面性和内容的动态性

实验指导书中要对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进行多元化、多视角和多层次的安排,实验内容应该全面覆盖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重点部分,同时也应紧跟时代变化,对实验项目动态调整,如结合国际直接投资中非股权投资形式的发展拓展服务外包、特许经营、订单农业、管理合同等内容的实验,结合互联网平台拓展国际金融衍生品投资项目;鼓励教师选择、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如对高年级实验教学则可设计动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部分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潜力,如对今年来中国企业oFDi案例的跟进和关注,并分组制作ppt在班级进行宣讲。

(三)完善实验教学软硬件条件

维护和更新软硬件条件,加大实验室无线wiFi的建设力度,为使用互联网实验教学平台创造条件;不断拓展实践教学基地,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构成,注重企业指导老师的聘任;积极与国外大学相关专业合作,引进国外的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方法,如全球模拟投资系统(如美国的Stocktrak系统);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和指导手册,联合企业开发和完善实验教学软件和实验教学系统。

(四)改进实验教学管理的灵活性

应灵活管理实验具体时间和地点,适当扩大实验的时间段和学习地点(网络实验可以由学生在实验室、图书馆、宿舍和自习室等地点完成),为外汇模拟实验的同学提供操盘时间安排上的便利;鼓励学生跨班级,跨学校形成实验小组,进行比赛和交流,探索学科竞争获奖成绩用来折算实验课程成绩的制度;在教学任务书中设计一定比例的学生自选实验项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统一协调好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影响不断加大,国际投资课程教学越来越具有重要性,所以应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案中重视国际投资学的课程地位,教学计划中应该安排有实验实践课时;同时要注意与经济管理类其它实验课程体系相互协调互补、层次递进,如果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实验等课程安排在前,国际投资实验实训安排在后,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方面要相互协调并各有侧重;另外,实验实践内容也要与理论课程内容相协调。

参考文献

[1]卫慧平.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107-9.

[2]吴凡,潘峰.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课程的内容构建———基于4Cs模式的创新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04):68-70.

[5]南雪峰.普通高校《国际投资学》课程科学创新教学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288-9.

[6]李辉,侯志铭,高嘉琳.应用型本科院校_国际投资学_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篇7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程设置;模式

创新人才不足,源于创新教育不足。中国学生最缺乏的素质是创新素质。[1]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从而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而推动国家高新技术成果的产出,是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在办学时的办学目标。本文拟对美国高等院校在创新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的模式进行归纳总结,以此为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创新教育课程的设置提供借鉴。

一、美国高校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一)通识教育的扩展与整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旨在通过向学生传授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而不是单纯为未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1828年,耶鲁大学最早在本科生教育中引入了通识教育的课程,之后,这种课程在全美迅速流行。现在,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二年级,基本上都是以通识课程为主,到了三四年级才开始专业分流,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化、历史和科学知识,接受思想品德和公民意识的陶冶,并具备一些不直接与职业相关的能力。

2009年10月9日,美国马里兰大学教务委员会主席正式宣布,2010年春季,马里兰大学将引入并试验新的“i”系列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在表述上有一系列以“i”打头的单词而得名:通过i系列课程,学生将运用想象力(imagination)和智慧(intellect)来考察(investigate)社会上的重大问题(issues),并且坚信这些课程能够激发(inspire)进一步的调查研究(investigation)并提供实践(implement)创新(innovative)思想的具体机制。“i”系列课程将开启马里兰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进程,它将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交流技能,媒体和技术的使用能力以及人类理解力。这种课程既包括理论课,又包括实践课。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关注当前世界的重大问题,向学生呈现新的研究领域,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检视自己对待不同文化传统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考现实问题的新思路。[2]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创新越来越重视,因此,美国许多大学又在通识教育中加入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内容,以期学生能够适应未来从事科研和创造活动的需要。比如纳“创新学”、“创造力培养”等课程入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规定在校一、二年级学生都必修或选修。

(二)综合性、边缘化课程设置

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跨学科交叉,边缘化发展的趋势。适应这一趋势,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也越来越多样化,综合化。在20世纪80年代,各种跨学科研究小组首先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建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莱斯大学、康乃尔大学等都成立了类似的研究小组,很多研究小组成为了极有影响的跨学科知识生产基地。[3]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整合不同学院乃至不同学校的科研力量和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在主要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通过校内研究型课程、习明纳、讲座等方式将跨学科知识带给普通大学学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促进研究生博士生的培养。在这样的跨学科研究中心里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具有很强的跨学科能力,并能够将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其学习和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成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4]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主导

目前不少大学都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联网教室并利用光盘等现代媒体手段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引进课堂。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个先进的电视会议和校际教学中心不但与加利福尼亚州其它大学合作,而且与美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大学合作,该校允许任何地方的任何学生与教师和同学进行适时交流。麻省理工学院己经开发了一个大规模的计算机服务机构,该机构除了其它的功能外,还有一个在线助教软件回答学生的查询,通过有线电视网进行教学。在其他学校,通过电子邮件发放和回收作业,回答学生的问题已被许多大学广泛采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物理系开发的webassign(http://省略)是一个专门的在线作业系统,由于它的功能比较齐全,在美国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该系统自1997年建成至今,已有上百所美国以及海外的大学和中学使用webassign。2002年至2003年,每学期有超过9万学生登录webassign,有超过900万份的提交作业。至今,有包括美国的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ofmaryland)及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在内的250所大学、学院以及150所高中使用webassign。[5]

二、创新教育课程实施模式

(一)案例分析型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型教学模式特指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一定的案例,引导学生以团体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方式使学习者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型教学没有标准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辨和推理过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在课堂中使用案例教学,有机渗透了实践与理论,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课堂理论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又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如何去思考去做决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进学习者的团队合作和对管理复杂性理解的能力。

美国高校案例分析型教学一般采取以下手段:1.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对网站等来源的电子出版物或文本、图像、动态资料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然后建设开放型实验室,为实践活动提供支持;2.将相关素材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知识结构优化重组,然后制作案例学习网站,并把所建立的案例学习网站向相关学习者;3.利用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或自主学习,学习者可从学习网站获取资源,也可自主获取资源;学习者可利用案例学习网站中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发表意见或进行提问、质疑。

(二)问题――发现型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将部分习题或案例改造成研究问题,让学生课后利用资料库、搜索引擎等工具对研究问题进行研究,并在课上进行讨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该模式利用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种模式又被称为|“习明纳”(Seminar)模式。

问题――发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是以问题的发现、解决、应用为主线;以实验、模型或电教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为目的,在探究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创新,使课堂由“教授知识”向“提高能力”转变。在教学中一般采取如下手段:1.根据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2.教师指导学生从相关渠道获得信息,提出对该问题的本质、特性等的看法与意见;3.指导学生进行知识重组,把思考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三)独立探究型教学模式

在美国高校,尤其是工科高校中开设“独立探究课”(independentStudyCourse)已经60多年的历史。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或交叉领域中探索一个全新的课题,也可以对某一已有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承担一些具有实际应用性的研究任务。在西华盛顿大学,学生需要与自己的导师磋商后决定该课程的研究主题,之后向学院上交一份不少于4千字的研究计划。该研究计划包括课题的目标和任务、学生的学籍资格能力和专业背景、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相关资源、师生共同讨论的问题、具体的研究活动和成果形式、研究的日程计划、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以及学生对于指导教师的期望等八个部分组成[6]。在独立研究课中学生需最大限度地运用个人的分析、综合与创造能力,必须真正承担该课程的研究任务。该课程最终的评价取决于学生的研究报告。由于课题所属的学科不同,研究报告的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如果学生提交的成果是科研论文,内容也要充实且具有研究价值。

(四)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四年制大学和学院在1968年仅有4所大学提供创业教育课程,到1993年增加到370所,2001年增加到504所;而如果将两年制的学院也计算在内,1979年共有263所院校提供创业课程,1998年增加到1,400所,几乎每年增加57所。[7]迅猛增加的创业教育课程数目揭示了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几乎所有的创业教育课程都包括创业技能的培养、创业思维的发展、创业风险的预防和创业行为的模拟实施。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ChicagoBooth)的创业教育课程综合所有的商务学科,包括营销策略、资金募集、运作策略等,注重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环境中去检验他们的创业点子。设计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创建企业、投资企业、募集资本、评估商务机会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课程、竞赛、实验等获得开办企业、寻求资金支持、管理企业的实践工具和经验。[8]

三、对我国的启示

综上,美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实行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的是学生自身通过学习全面成长、掌握探究和研究方法的过程。在课程教学中关注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将学习训练与探索发现过程相融合,提供给学生终身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纵观美国高校的创新教育课程设置,反思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中虽然有很高的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的呼声,但是流于形式,教学改革不应该是一句口号而已。具体来说,作为课程的直接教授者,直接面对学生的老师可以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认真地分解,设计必要的教学措施、评价手段,使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在立足完成教学任务和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课程改革的推导者,地方高等院校应创建更加实用和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把企业培训特点引入课程实施中,以培养出适合就业需要的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创业教育将为中国青年就业再开一扇窗[eB/oL].news.省略/society/2011-05/03/c_121373227.htm,2011-08-01.

[2]马健生,孙珂.美国高等教育创新机制浅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05):61.

[3][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姜智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32.

[4]耿益群.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与大学创新力的发展――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09):28.

[5]陈棣沭,韩婧.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及其技术支撑[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03):102.

[6]theFairhavenCollege.westernwashingtonUniversity.independentStudyintheFairhavenCurriculum[eB/oL].wwu.edu/fairhaven/academics/isp/,2011-07-24.

[7]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05):53.

[8]游振声,徐辉.多样化推进: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途径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62.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篇8

关键词: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课程设置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011年又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与修订也不断地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紧密地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依据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及专业特点进行人才培养[1]。本文通过对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研究,旨在为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使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日趋完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现行课程方案进行分析,并与教育部颁布的教体艺(2003)7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文件、著作、期刊论文等,了解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现状。

(2)比较分析法:将沈阳师范大学现行课程方案与国家颁布的课程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培养目标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设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指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2]。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把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胜任学校体育教学、科研、竞训和群体工作能力,具备从事学校体育管理、科研及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可见,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要求的基础上,又结合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提出了要具备扎实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强调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性。因此,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目前的培养目标定位是比较合理和切实可行的。

2.课程结构分析

2003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课程设置结构除公共课外,将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分为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分方向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程,其中分方向选修课开设了五个方向以供选择,任意选修课分为理论学科选修和技术学科选修,共提供了47门课程供选择。实践性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社会调查、就业指导等)、教育实践(见习1-2周,实习8-10周)和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学术活动)三部分。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按照修学的要求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课程。又按照知识结构层次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三大类。其中公共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与《国家课程方案》基本相同,其中任意选修课程除开设理论选修和技术选修之外,还开设了跨学科选修课程,显示出了课程设置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渗透。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到“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的要求[3],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可见,国家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关注和沈阳师大落实这一决议的积极性。然而,通过对课程结构的分析发现,沈阳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涉及人文、自然、艺术等学科的课程主要是通识选修课程和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中的跨学科选修课程,其中通识选修课程包括数学与自然学科、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教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和其他等六个领域,共开设了73门课程,从现有课程数量和课程内容来看,我校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数量较多,涉及内容较广泛,但从学分和学时比例方面看,选修学分为8分,仅占总学分的5%,学时为120学时,仅占总学时的4%,学生在73门课程中仅选择4门课程就可以满足学分和学时的需要;跨学科选修也仅仅开设了6门课程,最低修读学分仅为2学分,其中康乐设施经营与管理、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科技三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划为体育学科领域,而音乐欣赏一门课程在通识选修课程中也开设,就不免造成了课程重复的现象。作为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门类的多学科性大学来说,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通识选修课程和跨学科选修课程所占的学分、学时比例较少;开设的跨学科选修课仍然较少,没有较好地利用现有的丰富课程资源。

3.学时比例分析

《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为67.7∶32.3。除去公共课的720学时,专业课程按照1900-2100学时安排,其中必修课为1126学时,选修课为880学时。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总学时为2829,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比例为66∶24。其中专业必修课为990学时,选修课为413学时。

由上可知,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总学时比国家《课程方案》中要求的高,但需要说明的是沈师大的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占285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10%,而国家《课程方案》中的实践环节则无学时分配,沈师课程方案中除去实践环节占有的285学时以外,必修课与选修课占有的总学时为2611学时,在国家规定的总学时范围之内。由此可见,沈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过程中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实践环节具有合理的学时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才培养更具系统性和规范性。但是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990)学时和选修课(413)学时均远低于国家《课程方案》中要求的1126和880学时,因此,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比例与《课程方案》中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怎样更合理地处理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之间的关系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中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1.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合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均低于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时。专业选修课程中涉及人文学科的课程开设仍然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程设置没有紧密地贴合培养目标。

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门数较多,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但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学分和学时较少;学科专业选修中的跨学科选修仅开设了6门课程供学生选修,最低学分仅为2学分,作为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门类的多学科性师范大学来说,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开设的跨学科选修课仍然较少,没有较好地利用现有的有利资源。

3.应结合本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调整课程结构,使其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充分运用多学科性大学的有利资源,增设一定的跨学科课程,尤其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以供学生选修,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选修课方面可以考虑除核心主干课程外,对其他课程进行整合,以模块形式开展;除去限选这一环节,使选修课程真正地成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合理调整选修课程的学分和学时比例,或对现有的某些项目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小型化课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率地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还可以避免课程内容之间不必要的重复。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新课程标准”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征及原则[J].体育成人学刊,2005,(2):12-14.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Z].教体艺[2003]7号,2003.

[3]黄汉升,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3,(2):1-4.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篇9

关键词:国际投资学;教学改革;创新创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际投资战略的实施,面对“引进来”和“走出去”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重视国际投资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通过国际投资学这门课程学习,使学生不仅理解国际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经典理论,同时又有全面把握国际投资新发展、解决新问题的学术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国际投资教学需要在重新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因此,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实施途径与方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国际投资学教学的状况

国际投资学是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课,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实践能力不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如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真正学以致用,需要引入与时俱进,内容丰富,操作性强的相关知识到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将传统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以师生互为主体的研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景中,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讨论和体验获得知识和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国际投资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国际投资学主要研究

国际货币资本和产业资本跨国流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主体,他们的国际化发展迅速,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针对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特点,教学中应积极调整国际投资学理论授课内容,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考虑,国际投资学主要内容宜重点选择以直接投资为主,主要包括:

1.国际直接投资基本理论。包括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方式和作用,国际直接投资现状和发展,具有影响力的直接投资理论,如西方主流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适用性理论、中小企业适用性理论。

2.跨国公司特点及运行机制。

3.国际直接投资工具。

4.国际投资管理及中国国际投资实践等。在讲授国际投资理论知识时既重视传统理论的背景、假设条件和理论内容解释,又注重理论对学生投资实践应用的阐述,以期给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另外,强化教学内容及教学各环节改革,合理设计和安排课堂、课外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本专业前沿知识、实际案例知识、创新创业教学中相关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通过在课程内容及形式上创新,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发挥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发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四、国际投资学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

国际投资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课程教学在传统课堂授课基础上,综合运用研讨体验式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1.案例教学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理解,在讲授课程每章知识时,都是从讲解国内外实际发生的国际投资方面案例开始。例如,在讲授“第三章跨国公司”时,首先,向学生讲述海尔集团的国际化,从公司的发展历程直至创立知名品牌,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启示。其次,引申到跨国公司涵义、产生和发展、经营战略与组织结构演变等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变为主动理解、思考和总结的内化知识过程,进一步巩固课堂内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撰写小论文。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研究问题积极性,教师选用我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4个成功案例,并针对每个案例给出相应题目,每个小组学生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课堂回答问题和组织讨论,并形成纸质版论文,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通过这种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学到很多传统知识和课本以外的创新知识,同时,还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撰写论文水平,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模拟实战法。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分析很多经典案例,学生直观地明确企业的内涵,了解企业如何运作的基础上,布置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撰写模拟建立一个海外分公司的计划报告,并做成ppt演示,每个小组同学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高,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和创造力,纷纷建立自己的个性化公司,并以组为单位展示团队设计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业能力,积累更多创新创业经验。

4.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讲解国际投资学理论知识和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时,课件制作中运用大量数据、图表,做到直观、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量大特点,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中,直接讲授实务内容比较难懂,通过一些国际投资的实际案例、新闻短片和视频资源等途径,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和具体,例如,播放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短片,让学生在亲身感受跨国公司创新创业奋斗历程中、深入理解所学知识,体会国际投资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实践表明,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好的实际应用能力,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大楷,刘庆生,蒋萍.国际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钟生根.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强化国际投资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4(11).

[3]卢宝臣.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篇10

关键词:跨专业教学,测量仪表与自动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80-02

一、引言

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各学科之间不断地相互交融。社会对于复合型、多学科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这要求大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本专业、本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理解和了解相关专业、学科的基本知识,为就业或者升学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1]。目前,高校中跨专业跨学科教学已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现象。由于基础课程的共性大于专业特性,所以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各专业学生进行授课;但是对于专业课,由于其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特殊要求,如果仍然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各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而忽略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将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2]。

《测量仪表与自动化》是一门为非电类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课程的内容涉及电类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如《传感器与检测基础》、《自动调节装置》、《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工程》等。《测量仪表与自动化》课程具有内容涵盖面广,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理论推导较少等特点,为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带来了很多难题,因此有必要针对此课程的跨专业跨学科教学特点与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

本文从跨专业跨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继而对《测量仪表与自动化》的跨专业教学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所设置专业的特色,探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为《测量仪表与自动化》的跨专业跨学科教学提供借鉴。

二、跨专业跨学科教学的特点

跨专业跨学科教学的特点主要由其所受到的多种复杂而又相互耦合的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包括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内容和课时,教师的知识水平,学校的教学资源等[3]。跨专业跨学科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学生所在专业的培养目标来制定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跨专业教学的首要任务。跨专业授课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的重要环节,与其本专业所设置的其他课程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培养该专业人才的目标。

教学内容与课时量如何根据课时量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是跨专业教学的一个难点。跨专业教学的课程往往遇到课时量相对于教学内容偏少的情况,如果不能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适当的调整,将会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先导课程与所授课程跨专业所授课程所需前导课程的不足是跨专业教学的一个难题。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将所有先导课程全部安排为跨专业教学并不现实,在所授课程内将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逐一讲解也无法实现,所以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理解和接受情况,及时捕捉问题并适度地展开和补充所涉及的前期基础知识。

教师的知识水平对学生的专业本身以及专业知识的理解向跨专业教学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本身有较深理解,则能够更好地把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关系;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所涉及,则可以更好地将所授课程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专业知识相融合,有利于处理上述跨专业教学的两个难点。

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资源针对不同授课专业配置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资源(如实验课)将大大提高跨专业教学的教学效果。从学生所熟悉且易于接受的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出发,融入所授课程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则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体会如何学以致用。

三、《测量仪表与自动化》跨专业教学特点与方法

对于从事石油化工、油气储运、热力生产、环境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人员,除了必须熟悉生产工艺外,还必须掌握测量仪表与自动化方面的知识,这对于管理或开发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过程是十分必要的。《测量仪表与自动化》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为校内其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储运、热工、化工、环境等专业的学生。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专业的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所在专业的培养目标来制定《测量仪表与自动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为例,此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的初步能力[4]。在设计油气储运系统时,不仅需要对油气储运的工艺过程和设备进行设计,也需要对所需的过程检测仪表、过程控制仪表和过程控制系统提出合理的指标要求。依据以上专业培养目标,《测量仪表与自动化》课程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为[1]:掌握测量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了解自动化的基本知识,提出合理的自动控制方案;在生产管理和调度中,能正确地使用或选用常用仪表;在出现生产事故或技术问题时,能正确做出选择和判断,及时予以排除,使仪表与自动化技术成为工艺技术或管理人员的一种工具,以便能够更好地在工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量

《测量仪表与自动化》课程的内容涉及电类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内容,如《传感器与检测基础》、《自动调节装置》、《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工程》等。在自动化专业以上四门课程的理论学时数分别为56、48、80和56,实验学时数分别为8、8、10和8,而《测量仪表与自动化》的理论学时仅有32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4]。如此悬殊的课时量差异促使授课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和课时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提炼。对于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有不同的侧重。例如:对于化工专业,需要侧重对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控制方案的介绍,使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控制系统在保障生产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储运专业,则需要侧重对测量仪表基本原理、结构和选型方法的讲解,使学生对油气储运系统中的常用仪表有相对更熟练的掌握。

(三)前导课程与所授课程

《测量仪表与自动化》课程教学内容广,涉及到传感器、检测、仪表、控制等多方面内容。以仪表为例,在讲解测量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时,时常会涉及到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电路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在自动化专业《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均为学位课程,而储运、化工等专业则学习集电工基础、电路基本分析、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为一身的《电工电子学》。储运、化工等专业的学生虽然对电类基础知识有所了解,但是由于课时少内容多,尚欠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当遇到仪表内复杂的电路时,即使学生明知无需掌握此部分内容,但对此课程也会出现抵触情绪,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针对类似情况,授课教师需要依据教学目标要求,化繁为简,从学生所熟悉的基本概念出发,适当地进行扩展和补充,从而使学生易于且乐于接受,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师的知识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本身以及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授课的效果。如果能够以学生所熟悉的工艺过程或设备为对象,配以对测量仪表、控制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讲解,将会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储运专业为例,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是此专业学生所熟悉的一个重要的工艺设备,针对此分离器可以讲解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界位的测量仪表,对以上参数进行控制的控制仪表以及控制系统、控制方案等,可见《测量仪表与自动化》课程的核心内容都可以围绕着此学生熟悉的工艺对象展开。同样,对于化工专业,精馏塔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工艺对象。鉴于此,从事测量仪表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应进行相关专业的调研或者最好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从而对相关专业的典型工艺过程和设备有所理解或者掌握,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同时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资源

《测量仪表与自动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安排的实验学时为6学时。如何充分利用此有限的实验学时,使学生能够切实投入实验学习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配置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资源为一有效途径。实验教学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资源往往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因此需要通过开发软件资源作以补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实验设计方法,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方案和实验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使他们既能够接触到本专业典型的工艺模型硬件,从简单的工艺模型获取基本的感性认识,也能够通过软件来模拟更加复杂和更加接近实际的系统,增强工程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目前,高校中跨专业教学已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现象。本文从跨专业教学的特点出发,继而对《测量仪表与自动化》的跨专业教学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所设置专业的特色,探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期望为《测量仪表与自动化》的跨专业跨学科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杜鹃.测量仪表与自动化[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2]曾珞亚,李学聪,冯燕.《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跨专业跨学科教学特点研究[J].高教论坛,2009,(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