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十篇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十篇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7:21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篇1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防雷设计;图纸审核;防雷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U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3-0289-01

1建筑物防雷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图纸内容短缺

完整的防雷设计图纸包括设计说明在内的5个组成部分,可当前对图纸审核过程中发觉,大多防雷设计图纸仅仅包含设计说明与天面防雷图。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防雷设计图纸的审核是近些年才开始的,对于防雷图纸的内容审核还在不断完善中[1-2]。

1.2防雷设计与防雷分类标准不同

当前各个设计单位进行防雷设计工作的依据没有明确的规定,2种不同的防雷设计规范对于防雷分类有着不同的准则,而设计师工作时一般不会明确指出具体根据哪一种防雷规范进行设计,他们只是表明自己是按第几类防雷进行相关设计,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但实际中不同的防雷分类就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这样防雷设计和防雷分类标准的不一致性,就势必引起设计内容出现偏差[3]。

1.3引下线间距和防雷分类不统一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提到,一类、二类、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的间距分别不能超过12、18、24m,但是实际中有些设计没有充分考虑这些标准,也有些设计应用了错误的标准,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引下线间距不符合设计规范的情况。还有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设计规范中附录二对于某些特殊部位的引下线要求,导致了引下线少设置或未设置情况的出现,从而对防雷施工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

1.4避雷网格不符合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也对一类、二类、三类避雷网格做出了相关规定,但很多设计师在防雷设计时并没有按照要求的规范去设计。

1.5防侧击雷未合规设计

滚球法理论指出当建筑物的高度超过滚球的半径时,其多出的部分应当进行防侧击雷保护。一类、二类、三类建筑分别超过30、45、60m的部位,必须充分利用引下线钢筋的作用进行合理的构建,设计出科学的防侧击保护措施,但很多设计者并未考虑。

1.6雷电感应和电磁脉冲防范设计不标准

有很多建筑物内部设置有大量的电子装置设备,但防雷设计却没有按照相应的综合防雷系统进行设计,相关的屏蔽设备、等电位连接以及防雷电感应和电磁脉冲举措都没有进行到位。对众多电子设备设计防雷措施的缺失很容易造成雷电波干扰的现象,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电子设备安全。

1.7未预留等电位连接装置的安装位置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明确提到,对于那些未来有可能安装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筑物,应当在适宜的位置安置等电位连接装置,但现实设计中,对很多配有大量电子装置的建筑都没有进行预留等电位连接装置位置的设计,这样就给等电位连接装置的安装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也影响到了建筑物内设备的安全。

2建筑物防雷施工要点

2.1基本工程

防雷装置的安置一般都比较隐秘,而防雷施工的质量能够对建筑物的防雷作用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实施工中很多建筑物的地桩和承台之间的钢筋未能够很好地连接在一起,从而造成了建筑物接地作用不明显的后果。对于这类问题,在施工中必须注意,最起码在每个桩内设置4根主钢筋,每2根与承台的上下进行连接,同时要保证钢筋连接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另外一类问题就是地梁的钢筋没有形成一个循环的回路,这类情况的施工要注意必须保证地梁有2根以上的主钢筋连接成循环回路。

2.2主体工程

主要包含引下线、金属家具接地、设置等电位来接、防止侧击、配电设备接地、均压环等多种内容。首先,对于引下线必须在其柱体内部设置2根以上的钢筋并令其与长引上相连,然后再和水平的地梁钢筋进行连接,并设置相应的短路环。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施工单位2根并排的引下线钢筋未与地梁钢筋进行相连等现象;还有部分建筑物将梁内部的钢筋作为均压环,而没有和引下线进行连接,更有些施工单位没有对建筑物的配输电等工作间设置相应的等电位连接装置,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主体工程的质量[4]。

2.3天面工程

天面工程是指建筑物上避雷针以及其他带网的安装工程,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材料质量不过关、没有将避雷网格和引下线相连、没有在天面设置设备接地端等。有的避雷带直接使用的是女儿墙的压顶钢筋,这样使得混凝土完成后水泥的平均厚度超过2cm,违反了相关的规定。有一些层数较高的建筑物顶部存在标志性的金属杆件,此时应当在金属杆件垂直的柱体内部设置引下线,且进行接地板的预设,从而达到标志金属杆的接地。

3防雷设计与施工的核心探索

一是对于建筑物的防雷工作设计最关键就是要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进行,并参照国家其他的准则规范。二是建筑物防雷设计的作用已经不单单是防止直击雷电的破坏,它还包含防止雷电感应以及电磁脉冲等的工作。防雷工作应当充分使用建筑物自身的钢筋结构,可以通过建筑物相关构建的彼此联通并设置相关的引下线,达到建筑物的屏蔽雷电效果。防雷设计对电磁脉冲的防范作用也体现在建筑物配输电以及信息服务等的系统中。三是对于新建成的建筑物,必须设计以满足每一个楼层都设有电器的接地端,以此来保证电器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同时等电位连接的母线应选用性能优异的铜材料。四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设定相关的施工图纸以及严苛的施工规范,可以极大地保证防雷施工工程的有序和高质量完成。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目前的建筑物防雷设计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于防雷设计应该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和指导,同时,还要综合多种环境因素以及建筑物自身特点进行有序的施工,以此来确保建筑物防雷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5参考文献

[1]窦征巍.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跟踪验收中容易忽视的问题[J].科技风,2012(3):182.

[2]汪鲁刚.建筑物防雷图纸审核中常见的问题[J].山东气象,2009,29(增刊1):82-84.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篇2

关键词:防雷 图审 问题

中图分类号:$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091-02

新(改)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图纸的审核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基础工作,也是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防雷设计图纸审核是否全面。结论是否科学、正确,将直接影响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近年防雷图纸的审核工作中发现很多设计人员对现行规范掌握了解不够,在施工图纸设计中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建筑物防雷工程留下了安全隐患,现就防雷设计图纸审核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 设计依据的引用

设计依据作为防雷设计图纸的指导思想,在防雷项目设计图纸中必须首先确定,因为不同的设计依据将决定不同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如果使用了旧的、过时的、不匹配的设计依据,将导致整个防雷图纸设计内容的偏差。从防雷的角度出发,我们引用的依据应是《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目前很多设计人员引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有关条款来进行防雷设计,应加以更正,后者很多防雷设计理念与前者相矛盾。还有些设计人员未在《建筑物防雷设计依据))GB50057-94后注明为2000年版,而2000版中增补的第六章为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的设计提供了必要参考。

另外建筑物中若有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那么还应在设计依据中引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且其中的防雷设计应满足雷电防护分区、分级确定的防雷等级要求。其它相关的设计依据还有《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50314,-2000;《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1993及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系列规范等。

2 防雷类别的划分

防雷类别的划分依据首先是重要性,其次是使用性质,第三是预计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最后是按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值来确定。设计人员经常只直接写出建筑物的防雷类别,而未对其划分依据作出说明。如果是按照年预计雷击次数值来确定的,还应标明计算时所用的年平均雷暴日数和建筑物等效面积。对于一些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如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另外参照GB50057第6.1.3条在设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没有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和不处于其它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直击雷的防雷措施。

3 雷电防护等级的划分

不同雷电防护等级的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有不同的要求,而大多数设计图纸中并未对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进行划分,只是笼统地对信息系统的防雷进行设计,缺乏针对性,防雷效果亦不好。因此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首先应确定其雷电防护等级,可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估确定或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

4 防雷图纸的类型

很多设计人员只提供了设计说明、低压配电系统图、屋顶防雷平面图,甚至连基础接地平面图都没有设计,而仅仅以上这些图纸是不能够完全体现所有的防雷设计内容的,还应设计相应的防雷接地系统图、均压环设置平面图及立面图、等电位连接平面图及立面图、等电位连接预留件图、弱电系统配置图、强、弱电系统电涌保护器配置图及其参数等。

5 图纸中防雷内容的设计

(1)避雷带建议明敷,不宜暗敷,且不同的女儿墙宽度要求避雷带的支撑高度是不同的,不能笼统地要求避雷带的支撑高度为locm或15cm,因为避雷带支撑高度与女儿墙宽之间关系极其密切。近年来发生多起女儿墙遭受直接雷击,造成石块坠落,砸伤地面物体的雷灾示例,其原因即避雷带暗敷或避雷带支撑架高度不够,无法完全保护到女儿墙。

(2)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3)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4)当利用建筑物的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米,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为: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

第三防雷建筑物应

(5)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宜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

(6)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GB50343-2004第5.4.1第2条),但现在很多设计仍采用tn-C-S系统的接地方式。

(7)在tn系统中,pe或pen线应与防雷装置连接,引入各楼层的pe线应采用局部等电位连接方式重复接地。

(8)低压配电间、配电箱、卫生间(淋浴间)、弱电设备机房、电梯机房、电气竖井等宜在一些合适的地方预埋连接板,做局部等电位连接及接地用。

(9)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LpZoa或LpZoB与LpZl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当金属管道从不同地点进入时,宜设若干等电位连接排,并应将其就近连到环形接地体,内部环形导体或此类钢筋上。

(10)弱电线缆敷设时与防雷引下线、保护地线、电力电缆和电气设备的净距应符合GB50343-2004规范第5.3.3条的规定。且通信线缆的布放应尽量集中在建筑物的中部,通讯缆线槽布放应尽量避免紧靠建筑物立柱或横梁:设计时,应尽可能位于建筑物立柱或横梁较远的位置。在综合布线时,不仅要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缆,对弱电系统的电缆宣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管线敷设(不宜穿pVC管),屏蔽层和金属管应有良好接地,这将对线路起到很好的屏蔽效果,可减小雷电流通过对电视线缆、通信线缆、控制信号电缆等线缆的感应造成系统的不正常运行。

(11)低压电源系统、弱电系统的信号、视频及控制部分应设计多级电涌保护器(SpD),且应根据雷电防护等级的规定在各防雷区的交界处设置,并应标明电涌保护器的技术参数,如波形、最大放电电流、标称放电电流、残压、额定电压、最大持续运行电压、信号传输频率等。而不是简单地按照线路的走向来确定第一、二、三级电涌保护器。例如很多处于屋面的信息系统设备虽然在线路走向上属于末端设备,但在电涌保护器的选择上却应根据其所处的防雷区来确定,往往应选择第一或第二级电涌保护器。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雷;设计

1建筑设施防雷等级评定

在日常工作运用中,我们在对建筑设施进行防雷预设计时,首先要评定建筑设施的防雷等级。在国家颁布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7)中,对建筑设施防雷类别的划分标准,除了由建筑设施的功能对其进行定性以外(第二、三类防雷建筑),还要根据建筑物的预计年雷击次数n进行评定。在公式n=K·ng·ae(ng=0.024td1.3)中:n为建筑设施的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K为校正系数,多数情况取值为1.0。ng为建筑设施所属地区雷击大地年平均强度(次/Km2·a),td为地区每年平均雷暴日(d/a),ae为与建筑物截收同等雷击次数等效的面积大小(Km2),L为建筑设施长度(m),w为建筑设施宽度(m),H为建筑设施高度(m)。按照《规范》标准,上述类型民用住宅的年均预计雷击次数均大于0.06次每年且少于0.3次每年。综上分析,可以将这部分建筑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防雷技术的规范标准

任何新建建筑的防雷设计依据必须有据可依,因此其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图纸必须是完整且严谨的。在做好防雷工作前,要认真查看工程建筑设计总说明和电气设计说明。目前气象部门常用防雷技术依据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2003年局部修改版》(99(03)D501—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等。

3防雷接地系统

概括起来防雷就是在建筑物上通过预先安装的接闪器,把雷电引入建筑物下面的地面的一个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建筑物内部不受雷电打击造成损害。目前我国的防雷接地系统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3.1三种接闪器

接闪器目前主要有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三种,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作用是引雷或截获闪电,概括起来就是把雷电流从建筑物上引下来。通常在建筑物内屋面女儿墙压顶处设置一圈镀锌圆钢Ф12,建筑电气上将其称为避雷带,使用间距为1.5m高为0.2m的支撑硬卡,将圆钢Ф12固定在建筑设施屋面、墙壁及楼梯上端,同时将刚性屋面或建筑结构层上的钢筋与避雷带进行焊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屋面形成一定规格的避雷网格,然后再将屋面避雷网与引下线进行焊接,最后再传入基础通过接地装置最终引入大地。当建筑设施标高高于30m时,还应考虑均压环的问题,非屋面框梁或圈梁钢筋通焊一圈。

3.2引下线

引下线即上与接闪器连接,下与接地装置连接的装置。其作用是把接闪器截获的雷电电流疏引至接地装置。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设施的钢筋混凝土柱,或者是剪力墙中的主钢筋,此外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金属烟囱等也可以作为引下线的选择。但应注意的是,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时候,一定要采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一般不设置断接卡,还要保证在室外适当场所设置一定数量的与柱内钢筋相接的连接板,采用以上方法的目的,是为测量和外接人工接地体等电位联结。如果建筑结构是砖混结构的建筑设施,就要在建筑外墙四周另设引下线,并在距离建筑外部地面离地1.8m处增设断接卡。此外还要在离地1.7m至地下0.3m的一段采取其它保护措施。

3.3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一般位于建筑设施地下一定深度之处,其的作用是促使雷电流能够顺利流散到大地中去。我们可以通过建筑设施的基础作为接地装置,这种方法不仅美观、经济,更有利于雷电流场的流散,此外还有减少维护次数和增加寿命等诸多优点。由于笔者工作的江苏省东海县地区的建筑物大部分均是采用人丁挖孔柱基础,条件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混凝土内基础也能达到作为自然基础接地体的要求,因此建议各地推广使用。长期实地工作经验总结,利用建筑柱基础作接地体的过程在建筑物地梁整体的处理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首先地梁内的主筋一定和柱基础主筋连接起来,同时还应该把各段地梁的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环路,通过上述方法才能将各个基础连接成一个联合接地体,并且同时保证地梁的钢筋能够形成一个效果良好的水平地环,综合成一个完整可靠的接地防雷系统,其接地电阻小于等于4欧姆。

3.4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联结的目的在于将建筑设施内部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组成部件间存在的电位差降到最低,建筑设施外部经电气线路和附近其它金属管道引入的潜在危险故障电压可能会产生一定危害,等电位联结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危害。但凡穿越不同保护区界面的金属物都应该进行等电位联接,并要求多点接地。通常的做法是,一幢建筑设施一般在一层或地下一层电源总配电箱附近,设计如下装置:总等电位连接(meB)箱,卫生间、电梯机房、监控机房等弱电机房,同时设计局部等电位连接(LeB)端子板。

4结语

综上所述,一套完整的建筑物防雷设施,为了实现其能够应对不同程度雷害的防护目的,防雷设施应包括完整的接地体、引下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针、均压环、接地体、等电位共计八个技术装置,这八个防雷设施的作用也是相互关联的,对于新建建筑物无论是从设计还是到施工,都要考虑和确保整个防雷设施体系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篇4

关键词:直击雷;侧击雷;感应雷;检测验收

雷电灾害,是大自然的规律。建筑物无防雷装置会招致严重的雷击事故,即使建筑物有了直击雷防护措施,而其建设质量存在缺陷,或未设计感应雷防护措施也会造成严重的雷击事故。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建筑物对防雷设施的要求,对一座建筑物而言,如何才能确保建筑物不受雷击损坏及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呢?笔者认为应注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的技术防范。

1防雷装置应包括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防护三大部分

一般来说,保护建筑物及建筑物内部设备不受雷电损坏的根本办法就是使建筑物具有一套完善的防雷装置。建筑物防雷装置应包括对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三大部分。相对于一座建筑物来说,直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部分;侧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以下,地面以上的部分;直击雷、侧击雷防护措施主要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外墙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感应雷则是指当雷击发生云内闪、云际闪、云地闪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上产生的雷电电脉冲和在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雷电磁脉冲(Lemp),感应雷的防护措施是对这种雷电电磁脉冲起限制作用,从而保护建筑物内各电器设备的安全。

一套完善的防雷装置,为了实现其对不同雷害的防护目的,必须采用接闪、分流、屏蔽、均压、接地等技术措施。因此,建筑物防雷装置应包括接地体、引下线、避雷网格、避雷带、避雷针、均压环、等电位、避雷器共八个技术环节,在2011年10月01日起国家颁布实施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显然,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建设是整个社会防雷减灾的基础性的工作。

2防雷设计与建筑物设计必须同步进行

在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建设过程中,从设计到施工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随建筑物一体化施工的直(侧)击雷防护措施,其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坏以及尽最大可能减弱雷击时对建筑物内的电磁效应,同时为建筑物内部设备的感应雷防护提供必需的基础条件,它的特点是与建筑工程的土建部分同步进行。第二阶段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建筑物内的设备和人身安全,如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家用电器等,即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感应雷防护部分。它的特点是与建筑内设备的安装同步进行。在第二阶段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在安装计算机、通讯设备等等抗干扰(或过电压)能力比较低的电子设备前,首先必须弄清楚设备安装所在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设施的基本情况,包括:接闪器、网格、防雷接地体的形式及工频电阻值、等电位连接、引下线分布、动力进线形式,高低压避雷器安装等情况。高层建筑(高度>30米)还要了解均压环和玻璃幕墙接地形式及过渡电阻值等基本设计参数,才能确定机房的位置、缆线的分布、接地系统的形式和限压分流等技术方案。否则,脱离实际的设计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然而,我市气象防雷管理部门的有关调查资料反映,建筑无防雷设计、不按规范设计、先开工后设计、有设计无施工、不按设计施工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我市雷害事故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计算机系统、通讯系统、低压供配电系统雷击率极高,这主要是第二阶段工作未按规范进行所致。近年来,我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广东省气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对防雷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查,未经审核合格的不得开工,工程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杜绝无防雷设计和不按规范设计、施工的现象。而作为建设单位,应该一开始就注意防雷设计工作的进度情况,切不可先开工后设计。否则,将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对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设备安全留下永久性雷击隐患。

3防雷装置质量必须依照规范检测验收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篇5

   一般在进行雷电防护工程设计时,要深入探究雷电防护工程的整体设计系统。为了更好地解决高层建筑雷电防护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建立高层建筑综合防雷系统的防雷运作区域(LpZ)防雷击电磁脉冲(Lemp),按照ieC标准将保护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域(LZ)。

   2高层建筑雷电防护工程设计的七大要素分析

   根据以上雷电防护系统结构设计及原理分析,这里笔者归结出高层建筑雷电防护工程设计的七项重要因素,下面进行具体的探讨。

   2.1接闪功能与接闪器设计。高层建筑物接闪功能应具备装设独立或架空接闪器(如避雷带、针、网)、耐流耐压能力、连续接闪效果造价以及美学统一性等条件。高层防雷建筑物应装设独立架空避雷线(网)或避雷针,通过滚球法来计算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在设计时要注意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在建筑物的天面,选用合适网格尺寸的避雷网,用导体联结成一个网状的雷电保护装置构成避雷网。当高层建筑物内具有较多的弱电子设备时,屋面上安装较小的避雷网格形成最大的电磁屏蔽。

   2.2分流影响与引下线设计。雷电的分流效果直接受到引下线数量和粗细的影响,数量越多,则雷电流越小,其感应范围也相应缩小,且相互间距离不小于规范规定。对于高层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选择合适的引下线间距,间距越小且电位分布较均匀,对雷电感应的屏蔽越好;当引下线过长时,在建筑物中间部位增设均压环,可起到较好的减小电感电压降、分流以及降反击电压的作用。若高层建筑物内具有较多弱电子设备时,按照建筑物的柱距沿其,每隔6m设置引下线,焊接每层圈梁钢筋,使引下线与各楼层的等电位联结母线相连,可减少室内金属物体间的电位差,避免发生反击。

   2.3均衡电位与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安装。在防雷电工程设计时,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物内无电压反击,可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在高层建筑物各部分空间不同的Lem的严重程度和指明各区交界处等位置预留等电位连接板,与房屋防雷装置相连,使结构钢筋与各种金属管线都能连接成统一的等电位导电体,不仅能有效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微电子设备,同时也可以装上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可根据防雷需要和电子系统类型不同,通过构建不同的等位连接网,来有效防止防雷击电磁脉冲和电压反击。对于不超过300kHz的电子模拟系统可采用S星型结构;对于电子系统为mHz级的数字系统,可采用m型网状结构。

   2.4屏蔽作用与间隔距离、屏蔽设计。为了使高层建筑物内的各电子系统免遭雷电电磁脉冲的破坏,有必要在建筑物、设备和各种线路(管道)设计屏蔽,一般应在对各项系统和设备进行耐压水平调查后,再将高层建筑内部钢筋、金属构架与地板、门窗等互焊成法拉第笼,再连接地网构成初级屏蔽网,再根据图1.2所示在防雷区内施行多级屏蔽。设计时尤其要注意初级屏蔽网的衰减程度和屏蔽层厚度、网孔密度、屏蔽材料以及雷击点与屏蔽空间的间隔距离,方能有效防卫雷电的袭击。

   2.5接地效果与接地装置设计。接地装置可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在设计时应利用建筑物的基础构造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对于人工接地体,宜敷设成环形方式;对独立的垂直接地体而言,可用周圈式接地装置,接地体靠近基础内的钢筋有利于均衡电位;对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物需要独立引下线,并采用独立接地方式,以钻孔深埋接地极的效果为最好。在防雷设计中设置共用接地装置时,还应在建筑物各楼层设备安装位置,设置接地预留端子或接地地板,进行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篇6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质量控制;措施

防雷与接地是关系建筑物及人身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雷击时有强大电流通过,产生机械力和热效应,破坏建(构)筑和电气设备。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防雷接地重视不够,认为其技术性不强,工艺较简单,范围又窄小,往往在施中出现不规范作业或纰漏,也未能引起人们的警觉,现就防雷与接地一些常见质量问题、预防措施、细部做法和易忽视的防雷问题提出一些自已的看法。

一、防雷接地一些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防雷接地常见以下质量问题:

(1)防雷引下线采用对焊或单面焊接,搭接长度不足,接口锈蚀现象严重;支架间距太大,带形变形、支架脱落,弯及引下角呈锐角,引下点间距偏大;

(2)屋面金属物未做作防雷接地。

2、预防措施:

(1)防雷引下线及接地线焊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焊口处应做防腐处理。支架安装距离应在1.om~1.5m之间,一至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引下点间距分别小于12m、18m、25m:

(2)屋面金属物必须与防雷系统做电焊焊接连通。

二、防雷接地一些细部做法

1、严格审查设计图纸

一是不仅要熟悉电气图,对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设备的布置也要有初步认识,领会设计中有关说明,对有些特殊的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如弱电系统中的智能化工程、信息通讯、计算机、监控等,因为这些地点和设置在设计平面图纸中一般都没有明确标注,是以规范要求为施工标准进行预留预埋的,要注意对照强制性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如发现不符合现行施工规范要求或做法不妥,选用的防雷接地材料不当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洽商确定,形成设计文件,以便依照执行及备案。二是一个建设项目,相关专业设计图纸较多,审核防雷图纸时,要对照建筑图、结构图和基础图。各项目衔接复杂,极易导致施工错误。

2、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保证焊接质量

一是验材料三证;二是看材料规格;三是查在施工中是否使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镀锌材料。在施工监检过程中,作业人员往往随手拿普通结构用钢筋作帮条焊接,或用普通钢材代替镀锌材料,或以冷镀锌材质代替热镀锌材质,应及时纠正。防雷工程施工主要是焊接,焊接质量决定着工程质量。由焊接技术不过关的人员进行防雷接地,造成防雷工程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应严格审核专业防雷施工队伍的资质等级和施工人员资格证。

3、查验地基接地焊接

地基接地焊接是接地施工中的第一环节。对于基础圈梁焊接或桩基钢筋与基础钢筋的焊接、基础钢筋与柱筋的焊接,都要严格按基础图和接地点逐一进行检查,尤其要对伸缩缝处基础钢筋是否跨接连通进行确认。当整个接地网焊接完成后,马上进行接地电阻值测试,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电阻值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再次检验焊接质量或按设计要求补做人工接地装置。

4、检查引上点和跨钢筋焊接质量

对以柱筋为引上线的接地网,要求施工人员采用每层按轴线标清每根柱子的位置及钢筋焊接根数进行施工,防止漏焊或错焊位置和焊接长度及质量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等。要对引上点和跨钢筋焊接质量仔细检查,并要求对焊接引上线进行定位标识,以防向上层焊错主筋造成接地中断错误。特别是对于结构的转换层,由于柱筋的调整,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内主筋焊接引下容易错焊、漏焊,要进行反复核实。

5、核实等电位焊接及其他接地部位

对于要进行等电位焊接、重复接地的部位,如设备间、变配电室、消防机房、空调机房、电梯机房、给水管、冷却塔、风机等部位的接地焊接要在施工日记上注明备查、核实。高层建筑45m高度以上,每向上3层在结构圈梁内敷设1条25mm×4mm的扁钢与引下线焊成一环形水平避雷带或用不少于2根圈梁主筋焊成均压环。楼内水平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应与防雷接地焊接,垂直敷设的竖向金属管道,在其底部和顶部均应与防雷接地焊接。玻璃幕墙防雷等电位接地的施工,在对采用预埋铁做法时,注意在柱主筋上作可靠的焊接,如果是后增加的玻璃幕墙,要根据建筑面积、建筑物的各种特点,出具详细的防雷施工方案。屋顶上装设的防雷网和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及金属物体应焊接成一个整体。

6、按规范进行质量验收

防雷工程应按工程进度及时做好隐蔽验收。无论自然接地体还是人工接地体以及玻璃幕墙、避雷网格、避雷针等,在施工完后都要及时进行接地电阻值的测试。尤其是接地体或接地网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认定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值。低压配电接地形式、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及安装工艺状况、管线布设和屏蔽措施等应与防雷设计要求相符;查看设计、施工资料,检查SpD安装的位置、数量、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应与设计相符合。

三、易忽视的二个防雷问题

1、高层空调室外机的防雷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住宅楼越来越多,而且高度也在呈上升趋势。由于楼层较高,且空调的室外机与墙壁常紧密连接。雷电在放电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电流,可产生巨大的热量,几千度的高温可致使墙体及周围产生火灾,而且雷电现象还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力作用,使处在期间的物体受破坏,而安装在室外的空调主机及其支架往往易被人们忽视。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目前也无相应规定,如无防雷措施的结果有可能将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电源保护接地pe线变成了空调室外机的防雷引下线,将雷电流引入室内配电系统,非常危险。由于空调部分与建筑物的法拉第笼引下线无关联,当建设单位和用户提出此项要求,处理起来很麻烦,并有滞后性,只能采用明装处理的补救措施。

2、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太阳能热水器走进了千家万户。太阳能热水器基本都装在屋顶,很可能会引雷电。尽管一些太阳能厂家都声称太阳能可以“防雷”,但我认为太阳能内胆和外桶间的绝缘保温层不导电并不能成为“防雷”的充分理由。实践经验,雷雨天要注意四点:(1)打雷闪电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2)一定要为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防雷装置(包括避雷针、带、引下线、接地装置);(3)太阳能热水器整个电源线要采用屏蔽保护,并在电源开关处安装避雷装置;(4)防雷设施的安装最好请具有防雷施工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篇7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质量控制;措施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防雷工程项目包括桩基础的焊接、柱筋引下线通长焊接及均压环、避雷网、避雷针、避雷器安装等,一直伴随着建设施工全过程。保证防雷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环节很多,要对这些环节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最后的工程质量。

建筑物防雷包括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防直击雷就是引导雷云与避雷装置之间放电,使雷电流迅速流散到大地中去,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防雷电感应则通过建筑物内部的设备、管道、构架、钢窗等金属物的接地装置与大地作可靠的连接,将雷云放电后在建筑上残留的电荷迅速引入大地。目前建筑工程常用的防雷措施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避雷器、均压环及金属导体等电位连接等的施工和安装。

1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通过实际检测测验和经验,施工过程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措施中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均压环搭接的连接长度不够,焊接不饱满,焊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和气孔,没有敲掉焊渣等缺陷。二是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焊、漏焊;作为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尤其是建筑结构转换层,因构造柱(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错焊的情况发生。三是用结构钢材代替避雷针(网)及其引下线时,焊接破坏镀锌层不刷防锈漆;或螺栓连接的连接片未经处理,片与片接触不严密等。四是引下点间距偏大,引下线跨越变形缝处未加设补偿器,穿墙体时未加保护管。接地体安装埋设深度不够或引出线未作防腐处理。五是屋面金属物,如管道、梯子、旗杆和设备外壳等,未与屋顶防雷系统相连,或等电位联结跨接地线线径不足。六是电气设备接地(接零)的分支线未与接地干线连接,实行串联连接。多层住宅采用tn-S系统时,进线在总电表箱处没有重复接地,没有按要求在配电间作meB。七是低压配电接地形式、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及安装工艺状况、管线布设和屏蔽措施等与防雷设计要求不符。

2防雷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加强对防雷工程关键部位和工序的质量控制,针对施工中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几个环节,制定现场检测预控措施,做到预防为主,动态跟踪,保证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

2.1严格审查设计图纸

一是不仅要熟悉电气图,对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设备的布置也要有初步认识,领会设计中有关说明,对有些特殊的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如弱电系统中的智能化工程、信息通讯、计算机、监控等,因为这些地点和设置在设计平面图纸中一般都没有明确标注,是以规范要求为施工标准进行预留预埋的,要注意对照强制性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如发现不符合现行施工规范要求或做法不妥,选用的防雷接地材料不当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洽商确定,形成设计文件,以便依照执行及备案。二是一个建设项目,相关专业设计图纸较多,审核防雷图纸时,要对照建筑图、结构图、基础图。各项目衔接复杂,极易导致施工错误。若施工单位经验不足,易因工种(序)配合不当而造成施工错漏。对于施工中容易忽视和特别重要的问题应起草书面意见,以提醒施工单位执行。

2.2严格材料质量控制关,保证焊接质量

一是验材料三证;二是看材料规格;三是查在施工中是否使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镀锌材料。在施工监检过程中,作业人员往往随手拿普通结构用钢筋作帮条焊接,或用普通钢材代替镀锌材料,或以冷镀锌材质代替热镀锌材质,应及时纠正。防雷工程施工主要是焊接,焊接质量决定着工程质量。由焊接技术不过关的人员进行防雷接地,造成防雷工程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应严格审核专业防雷施工队伍的资质等级和施工人员资格证。

2.3查验地基接地焊接

地基接地焊接是接地施工中的第一环节。对于基础圈梁焊接或桩基钢筋与基础钢筋的焊接、基础钢筋与柱筋的焊接,都要严格按基础图和接地点逐一进行检查,尤其要对伸缩缝处基础钢筋是否跨接连通进行确认。当整个接地网焊接完成后,马上进行接地电阻值测试,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电阻值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再次检验焊接质量或按设计要求补做人工接地装置。

2.4检查引上点和跨钢筋焊接质量

对以柱筋为引上线的接地网,要求施工人员采用每层按轴线标清每根柱子的位置及钢筋焊接根数进行施工,防止漏焊或错焊位置和焊接长度及质量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等[1-2]。要对引上点和跨钢筋焊接质量仔细检查,并要求对焊接引上线进行定位标识,以防向上层焊错主筋造成接地中断错误。特别是对于结构的转换层,由于柱筋的调整,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内主筋焊接引下容易错焊、漏焊,要进行反复核实。

2.5核实等电位焊接及其他接地部位

对于要进行等电位焊接、重复接地的部位,如设备间、变配电室、消防机房、空调机房、电梯机房、给水管、冷却塔、风机等部位的接地焊接要在施工日记上注明备查、核实。高层建筑45m高度以上,每向上3层在结构圈梁内敷设1条25mm×4mm的扁钢与引下线焊成一环形水平避雷带或用不少于2根圈梁主筋焊成均压环。楼内水平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应与防雷接地焊接,垂直敷设的竖向金属管道,在其底部和顶部均应与防雷接地焊接。玻璃幕墙防雷等电位接地的施工,在对采用预埋铁做法时,注意在柱主筋上作可靠的焊接,如果是后增加的玻璃幕墙,要根据建筑面积、建筑物的各种特点,出具详细的防雷施工方案。屋顶上装设的防雷网和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及金属物体应焊接成一个整体。

2.6按规范进行质量验收

防雷工程应按工程进度及时做好隐蔽验收。无论自然接地体还是人工接地体以及玻璃幕墙、避雷网格、避雷针等,在施工完后都要及时进行接地电阻值的测试。尤其是接地体或接地网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认定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值。低压配电接地形式、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及安装工艺状况、管线布设和屏蔽措施等应与防雷设计要求相符;查看设计、施工资料,检查SpD安装的位置、数量、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应与设计相符合[3-4]。

3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瞿义勇.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篇8

【关键词】:建筑电气;原则;问题;对策

1.建筑电气设计原则

设计施工中必须始终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设计规程。对于某些行业、部门和地区的工程设计任务,还应该遵守这些行业、部门和地区的有关规定。但是,在规范的前提下,应该尽量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树立服务思想。建筑供电的设计一般原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建筑电气设计必须严格依据国家规范,这是不言而喻的。为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质量,国家制订了相关标准。建筑供电设计和施工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令,设计文件的编制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根据近期规划设计兼顾远景规划,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远期扩建的衔接,以利于宏观节约投资。

必须根据可靠的投资数额确定适当的设计标准:如灯光设计标准,规范只给了最低的标准。而设备档次(如灯具豪华程度、装修标准)等取决于投资数额,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根据用电负荷的等级和用电量确定配电室电力变压器的数量,配电方式及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等。

建筑工程作为商品,必须考虑其经济效益、成本核算、用户满意程度、商品流通环节是否通畅、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等。

设计应结合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正确掌握设计标准;对于电气安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设备布置要便于施工和维护管理;设备及材料的选择要综合考虑。

建筑电气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的一部分,设计过程中要与有关建筑、结合、给排水、暖通、动力和工艺等工种密切协调配合。

2.设计步骤

在项目决策以后,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两个阶段。大型和重要的民用建筑工程,在初步设计之前应进行方案选优。小型和技术要求简单的建筑工程,可以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

当接受建筑工程设计任务时,首先应落实设计任务书和批准文件是否具备;检查需要设计的项目、范围和内容是否正确。上述手续齐备后就可办理设计委托文件。

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前,应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资料,把有关的基本条件搞清楚,这是保证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的前提条件。然后,按照设计各阶段的深度要求,编制设计文件。经过审核后,抱请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叫施工单位。施工开始前,设计人员要相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或工程负责人工程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应对有关设计方面出现的技术问题负责处理。工程竣工后,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对于大型建筑工程,如果技术要求高的,投资规模较大的建设工程项目及大型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在初步设计之前还可以根据有关部门或建设单位的需要进行方案设计,对设计工程作出一个或若干个设计方案,交有关部门或建设单位的需要进行设计,这样可避免在初步设计中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作出较大的改动或造成返工。对于工艺上比较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

工程,可以增加工艺设计阶段。小型建设工程设计可用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

对于一般的工程项目,设计单位需要将编制初步设计的文件交建设单位电气报请上级及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根据正式审批意见进行施工图设计。。

3.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3.1防雷计算问题

《规范》中防雷分为三级。在实际中,设计人员接触的是大量的三级防雷的建筑物。三级防雷的标准中用得较多的有两条,第12.2.3.1条:当年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12.2.3.2条: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

可见,确定一个建筑物是否进行三级防雷,应先按第1条进行计算。但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由于怕麻烦而疏于计算,而只简单地按第2条进行选择,这样就容易使一些本应进行防雷设计的建筑物没有进行防雷设计。建筑物年雷击次数的经验公式为

n=0.024K1.3dtae

当建筑物的高度H<100m时

ae=[Lw+2(L+w)H(200-H)+πH(200-H)]•10-6

当建筑物的高度H≥100m时

ae=[Lw+2H(L+w)+πH2]•10-6

式中K―校正系数,一般取1:td―年平均雷暴日;ae―建筑物等效面积;L、w、H―分别为建筑物的长、宽、高。

因此,建筑物的年计算雷击次数不仅与建筑物的体积有关,而且与当地的雷暴日数有关。所以,在确定某个建筑物是否进行三级防雷设计时,应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这样才使设计有了依据。

3.2消防线路的敷设问题

在许多电气设计图纸中发现:消防线路穿塑料管(pVC)进行保护,并从吊顶内走线。而《规范》24.8.5条中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等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并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水措施。显然,许多设计人员对这一条是疏忽了。

从对《规范》条文中看本条之所以没有包括火灾探测器线路,是因为探测器线路只是在火灾初燃生烟阶段起作用,而条文中规定的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线路,在火灾发生一段时间内还要起作用,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这些线路应绝对保证安全。

因敷设在吊顶内的线路,在发生火灾时并不安全,而且吊顶内有时也是火灾多发地段。所以设计人员应对《规范》该条文有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凡是新设计的建筑,对该条文规定的线路,一律穿金属管保护并在现浇板内、墙内等处暗敷走线。而在改造工程中,由于条件限制不能暗敷设时,应对保护钢管采取防火措施,如刷防火涂料等。

3.3树干式供电干线末端保护问题

树干式供电是供电系统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它是指在同一回路供电干线上并接若干个负荷。而往往设计人员出于节约资金的目的,在没有进行验算的情况下,把干线末段或几段的导线截面变小,这不仅使供电系统存在隐患,同时也不符合《规范》要求。《规范》规定:在线芯截面减小或分支处,只有符合以下两点才允许不装设短路保护:(1)上一级线路的保护电器已能有效地保护线路。(2)电源侧装有额定电流不大于20a的保护电器所保护的线路(见《规范》8.6.2.4条)。为保护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设计人员不要盲目对树干式供电干线变更截面。

3.4共同接地问题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篇9

关键词:烟花爆竹仓库;防雷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1-0119-02

武汉市新洲区泰安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巴山烟花爆竹专用储存仓库(简称泰安烟花仓库),因原库不符合安全要求,需迁址重建。选址在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巴山村,由武汉市祥盟工程设计院设计,其中泰安烟花仓库防雷由武汉市新洲区防雷中心设计。武汉市新洲区中心在收到了泰安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报送的烟花仓库设计图纸后,进行了防雷设计。

1查看现场

①根据图纸设计,勘察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该仓库设计拟建在新洲区邾城街巴山村的一座山包上,占地40.7亩,东边是废弃的砖瓦厂,东北是武汉市新洲区火葬场,南面为鱼塘,西南和西面为小山包,距新徐公路(三级公路)500m,距巴山村最近村庄280m(西面),距其它方向的距离均在500m以上。场址为一座小山包,为风化红砂石,上有

②测量土壤电阻率,采用四电极法,取一直线,相隔2m打入一铁桩,共打4桩,每桩深度15cm,用接地电阻表测得的数值为49.2Ω,根据ρ=2παR(Ω·m)=2×3.14×2×49.2,计算得出土壤电阻率为617.95Ω·m。

2客观环境

武汉市新洲区泰安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巴山烟花爆竹专用储存仓库,设计建筑六栋烟花仓库,其中五栋规格为(77×13×6.3),计算药量为每栋10000kg;一栋规格为(50×13×6.3),计算药量为6500kg。每栋烟花仓库间距25m,与院墙相隔5m。底部50cm高防潮,中部为夹墙柱,上部设计为轻钢瓦结构。武汉市新洲区泰安烟花爆竹有限公司要求以轻钢瓦为接闪器或在轻钢瓦上安装避雷带和短针,专家组也是这样建议,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四章防雷装置第4.1.4条第三款、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4mm,铜板不应小于5mm,铝板不应小于7mm;泰安烟花仓库不能适应此条款,因为烟花爆竹不仅易燃,同时易爆。因此泰安烟花仓库必须设计防直击雷设施。

3确定防雷类别

①根据烟花爆竹生产储存性质,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2.0.2条第一款,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第二款,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第三款,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属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2.0.3条第五款,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第六款,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②依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附录a表a.4,库房危险区域和防雷类别中射孔弹、延期药、导火索、硝酸铵、硝酸钠对应的是危险区域F0区,属于第一类防雷类别。

③依据《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2009第12.1危险场所类别的划分表12.1.1-2储存危险品的场所、中转库和仓库危险场所分类和防雷类别中:烟火药(包括裸药效果件),开球药,黑火药,引火线,未封口含药半成品,单个装药量在40g及以上已封口的烟花半成品及含爆炸音剂、笛音剂的半成品,已封口的B级爆竹半成品,a、B级成品(喷花类除外),单筒药量25g及以上的C级组合烟花类成品对应的是危险区域F0区,属于第一类防雷类别。电点火头,单个装药量在40g以下已封口的烟花半成品(不含爆炸音剂、笛音剂),已封口的C级爆竹半成品,C、D级成品(其中,组合烟花类成品单筒药量在25g以下),喷花类成品,对应的是危险区域F1区,属于第二类防雷类别。

④泰安烟花仓库总建筑面积5600m2,烟花爆竹药量为56500kg,少部分为一类,大部分为二类,综上确定为二类。

4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以相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烟花爆竹安全防范规范为主,主要包括以下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2007);《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GB50154-2009);《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2009)。《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01-1/99(03)D501-1);《等电位连接安装》(02D501-2);《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5防雷设计分析

①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标准设计,经计算,1~5号仓库,每号仓库须安装3支23m高三角钢管型避雷铁塔,6号仓库须安装2支23m高三角钢管型避雷铁塔,避雷铁塔保护半径范围如图1所示,避雷铁塔型式如图2所示。23m避雷铁塔在仓库屋脊6.3m高度上保护半径有16.29m,在仓库屋檐4.5m的高度上保护半径有19.64m。整个仓库要安装23m高铁塔17座。东避雷铁塔即在1~5号仓库距东山墙9m,离仓库外墙≥5m;中避雷铁塔即在1~5号仓库距东山墙38.5m,离仓库外墙≥5m;西避雷铁塔即在1~5号仓库距西山墙9m,离仓库外墙≥5m;北避雷铁塔即在6号仓库距北山墙9m,离仓库外墙≥5m;南避雷铁塔即在6号仓库距南山墙9m,离仓库外墙≥5m。每个避雷铁塔点各开挖150cm×150cm×150cm坑1个,布接地网30cm×30cm钢筋和环形接地体1圈,φ≥8mm,浇灌避雷铁塔基座。接地电阻≤10Ω。由于风化红砂石土壤电阻率较大,如未达到接地要求,沿避雷铁塔基座向两边做延长接地极,即每2m打1个接地桩,接地桩深1.0m,并与避雷铁塔基座连接。

②泰安烟花仓库1~5号,每号仓库设计6个门,6号仓库设计3个门。每号仓库门前必须安装防静电装置,设计每个门前第一步台阶安装一个静电球,高度1.2m左右。防静电装置接地电阻≤100Ω。可与烟花仓库基础钢筋相连接。在大门平台边设计安装一个静电球,高度1.2m左右。整个仓库要安装33个防静电球装置。

③仓库内如安装LeD射灯应采用金属套钢管地埋敷设,地埋深度≥60cm,两端接地,中间每隔25m接地一次,接地电阻≤10Ω,电源引出处安装电涌保护器并接地,接地电阻≤4Ω。

④仓库内如安装监控系统,仓库值班室其电源和信号线路应安装电涌保护器,接地电阻≤4Ω。引出的电源和信号线路均应穿钢管地埋敷设,埋深0.6m,两端接地,长度应≥20m,监控探头其电源和信号线也应穿钢管敷设。电话系统、电视系统应按上述办理。

⑤仓库内照明灯杆线路应采用金属套钢管地埋敷设,两端接地,接地电阻≤10Ω。中间每隔25m接地一次,灯杆可利用地埋钢管形成整体接地,避免形成地电位反击。灯管应采用防爆型。

⑥仓库内如敷设消防水管,应做好两端接地,距仓库100m内时,每隔25m接地一次,并做好法兰盘跨接。

参考文献:

[1]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2]GBt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S].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规范篇10

关键词防雷装置;设计;评价;用语规范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31-0103-01

在我国的气象业务体制规划中,雷电方面的业务主要由雷电数据的观测、雷电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以及防雷检测与雷电防护等几个方面组成。由于我国处于雷电灾害的高发区域,因此雷电防护在我国的业务体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电防护技术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来降低雷击风险。防雷装置设计又是雷电防护业务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其是一项集研究、开发、应用、服务、雷电防护技术支持于一体的综合型业务。本文主要对防雷装置设计评价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总结和交流经验,提高防雷装置设计水平。

1防雷装置设计评价方法分析

1.1在雷电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防雷装置设计

防雷装置设计必须在了解当地雷电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当前我国对于雷电资料的获取主要通过地面观测和卫星观测两种方式进行,获取的要素有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强度、云闪/地闪类型等。在地面观测中,主要使用大气平均电场仪、电场变化测试仪、地闪定位仪、二维云闪探测和定位系统等仪器来进行;而在卫星观测主要通过气象卫星上搭载的otD和LiS等光学元件或者雷达来进行探测。在防雷装置设计时,首先应该会同有关部门查清所辖区域对雷电发生反应敏感和强烈的重要场所、设施的分布、工作条件及特性情况,在雷电预警、发生的统计信息的基础上开展设计研究工作。只有明确了雷电防护装置所在地的云闪和地闪的发生概率、雷电的强度指数,雷电的移动、发展、演变趋势等信息,才能有的放矢,提高防护装置的设计能力和水平。

1.2开展建筑行业工程施工图中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查

筑行业工程施工图中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查的目的是确保建筑设计工程设计文件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以保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安全、可靠;②是否符合消防、节能、环保、抗震、卫生、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③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④是否损害公众利益。

1.3防雷装置技术评价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防雷装置技术评价与设计之间是相互独立、部分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其中防雷装置设计是技术评价的对象,反过来防雷装置的技术评价又是更改设计的依据之一;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技术评价的目的相同,两者都是为防雷减灾服务;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技术评价互为依存,两者之间存在相通和重合的部分,而且防雷的技术评价从本质讲也是一次设计过程;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技术评价两者互为依存,具有对等地位。

1.4防雷装置设计评价的分析对象

由于防雷装置设计评价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对设计单位所作的防雷设计施工图或方案,就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进行的技术评价。防雷装置设计评价的分析对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防雷装置设计本身是否符合规范、与防雷装置有关的电气和电源灯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规范以及危化场所的防静电接地装置设计是否符合规范。

1.5防雷装置设计评价所需要资料

防雷装置设计评价主要需要如下资料:全套施工图和电子文档一套;防雷产品相关资料,含使用说明书、所用产品检验报告等;弱电系统设计方案一套;工业建筑物应有生产工艺流程图、物料存储方式、危险品场所分布等资料;储罐材质、壁厚、储存物形态及性质、储存工作压力数据等资料。进行防雷装置设计方案评价时,需要勘察报告、气象资料、设计依据、计算公式、直击雷防护措施、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防雷产品选型及检验报告等;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包括:接地平面图、接闪器布置图、各系统SpD设计安装图、等电位连接图等。

建设单位雷电防护意见书包括:现有建筑(构)物情况、系统及设备的安装情况、防护对象及要求等。

1.6防雷装置技术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防雷装置技术评价的因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主要如下几类:被保护对象的使用性质、重要性、功能分布、工艺流程的了解程度;被保护对象发生雷电事故的影响程度;建设单位对雷电防护效果的预期程度;防雷投入与雷灾损失之比的经济性;同一防雷规范中非强制性要求和允许稍有选择的条文;不同规范对相同问题的要求不一致;评价者的知识面和专业技术水平等。

1.7防雷装置技术评价的用语规范

由于防雷装置技术评价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正规文本,其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其评价的用语必须十分规范和严谨。防雷装置技术评价在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时: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在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时: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2小结

总的说来,防雷装置的设计方案和图纸中对同一相关问题的描述必须保持一致,明确清晰,同类图纸前后要一致,不同类别的图纸也需要核对其对应关系,这就要求评价人员尽量多的阅读图纸,而不能仅限于电气图中设计说明、基础接地、屋顶防雷平面等少数常用图纸上。若发现有不一致,或表述模糊之处,应通过《评价记录单》向设计方提出质询。同时,若相关规范、标准中有差异时,应在求同存异的基础说那个要求设计单位作相应变更。

参考文献

[1]郑世同,吴昌汉,何丽梅.石油设施防雷设计的若干思考(续完)[J].天然气与石油,1999,04.

[2]魏勇军.楼栋燃气管道的防雷探讨[J].城市燃气,2002,11.

[3]郑国兴.建筑物金属体在防雷接地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5,10.

[4]彭筱虹.建筑物防雷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人江,2004,03.

[5]杨彦滨.9210工程的防雷设[J].黑龙江气象,2000,04.

[6]张耀峰,崔铁良.智能大厦建设的安全防雷措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