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古典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8:04

弘扬古典文化篇1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所以曾经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叫做"诗的文化"。可以说,所有古典文明的精华都包容、凝结在古典诗词作品里。

然而,在西方现代文明影响之下,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古典文明正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机。

危机与希望并存,现实与传统共在。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源远流长篇:

从远古的原始图腾,到奴隶社会的刀本文由收集整理耕火种,到封建时期的农牧文明。这些文明,无不在诗歌的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诗歌发展史。

长久以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像四道江河,并排浩浩荡荡地奔流在中国大地。其中,诗歌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最早的样式之一,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起初,《诗经》《楚辞》并称,一富写实精神,一带浪漫气息,构成了诗歌历史长河的两大源头;历经汉魏风骨、齐梁声律,至唐,在集大成的基础上,超迈前贤,成诗歌之盛世,蔚为壮观;其后的宋诗,虽不似唐诗的典雅丰腴、意气浩然,然亦瘦劲冷峭、精细澄澈;与此同时,唐宋词以她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宋诗争奇斗妍;元明清三代,以戏曲和小说为主,诗词成就虽不及唐宋,但就具体诗人而言,也还有一些好的作品可供后人欣赏。两千多年来,古典诗词所体现的进步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性,无疑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灵魂。

魅力无穷篇

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哪种语言,都有他们的诗歌,但不同的民族,诗歌的发展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诗在不同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所占比重也是不同的。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诗歌,长期处于原始的、自然的发展阶段,真正高度发达的诗歌艺术,是以高度发展的文化为基础的。当然,文化的发展也不一定必然促进诗歌的发展,其中必须有适宜诗歌生长的土壤。这样看来我国古代的文化,其适宜于诗歌发展的因素,是极其丰富的。举其大端,如礼乐文明的崇尚、山水审美活动的兴盛、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无不是促进诗歌艺术长期的繁荣并高度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诗歌,早期的成绩就十分辉煌,有《诗经》、楚辞、汉乐府诗三大系统,作为后来文人诗歌的源头与母体。魏晋时期,进入高度自觉的文人诗发展的时期,此后一直到近代,以文人为主体的诗歌体系,一直在连续发展,其历史之长,诗人之多,诗歌对整个社会文化影响之深,的确是举世罕见的。这样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艺术,其审美价值之高,自然无需论证。文化与文学的历史既然是无法割断的,那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诗词艺术在当代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自然也是毋庸争议的。

另外,诗歌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小说散文写得再好,毕竟不利于传诵,因为它们的篇幅相对较长。而诗词却不同。它的短小精悍,它的朗朗上口,它的雅俗共赏,都可以使它轻捷地活跃在文化传播的前沿。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门古老优秀的语言文化艺术,它在促使文化繁荣和提升民族精神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从文化的历史使命来看,诗词也同其他文体一样,曾经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岳飞的《满江红》等诗词,无一不是战斗的鼓点,冲锋的号角。我们能否认它的价值吗?而且,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它仍然可以不分场合地游走于我们的唇齿之间,增添交流的情趣

转贴于

和品位。它长时间的存在已经昭示了它作为精神产物的特殊魅力。

发扬光大篇

古典诗歌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应试大旗的指挥下,只重试题不重人的教学,使原本情韵飞扬的诗歌也变得干枯无味。这决非简单的教学技巧技法的问题,也决非一个语文教学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生活中人格教育严重缺失的一个缩影。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关注人本身和谐全面的发展,树立起人格教育的理念,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古诗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应具备深厚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优秀精神文化的古典诗歌,在人格教育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在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不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放任自流,很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流传下来的古典诗歌是语言运用的经典范例。离开了人的培养本文由收集整理,单纯追求语言能力的提高,最终只能导致古诗教学的干瘪无趣。

弘扬古典文化篇2

一、通过作家背景对作品风格的影响的分析来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不断感受到古典文学教化的力量

中国的古典诗词当推唐宋两代,而以宋代为例,除了婉约的柳三变和李清照外,更有“豪放派”的两位大词人苏轼和辛弃疾。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仔细了解他们的词风,理解词人的创作背景,就能很好地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苏轼才华横溢、洒脱豪放,他命运多舛、幽默达观。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经历了人生巨大落差的苏轼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在黄州,东坡居士这个名字开始叫响并流传至今,从苏子瞻到苏东坡,苏轼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磨难和内心的痛苦挣扎?而他的诗风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体会和理解了这些,就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到儒家的济世思想、道家的豁达洒脱,虽屡屡遭挫折却矢志不渝的精神,从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苏轼的人格魅力并从中受益。

再如辛弃疾,与苏轼的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这又是何等博大的胸襟。从他的身上不难看出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忧国忧民思想体现极为明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中国古典文化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意象,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在优秀的古诗文中,古人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某一种具体的事物上,从而含蓄委婉地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比如,“月”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抒怀达意的钟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祝福;李白《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展诗人飘逸洒脱之气;李商隐《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柳永《雨霖铃》中“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中庸《听筝》中“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明月”,这些诗词中的“月”则又体现了诗人对家的眷恋和对家人的柔情。还有古诗文中的“梅、兰、竹、菊”等带有人格魅力的植物意象和“大雁、鹧鸪、鲤鱼、猿猱”等能代人表达感情的意象,都可以在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和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弘扬古典文化篇3

宗立成说,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扶持文化产业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大繁荣

宗立成说,发展文化产业意义重大。近年来,山东的民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具有代表性的有: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宗承乐在山东滕州建设的“抗金名将宗泽纪念园”,此园古韵今风,金碧辉煌,是祭祖、励后、弘扬爱国主义,观光旅游胜地,此外,中国红木艺术宫――中国红楼梦展览馆,把《红楼梦》120回浓缩为240幅画面,用高档红木以浮雕的形式展现出来,总长度1公里,填补国内空白,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我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文化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其一,文化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文化建设能弘扬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其二,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些城市不靠山、不靠水,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不占优势,却工业发达,经济繁荣。原因就是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催生了一批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推动了城市发展。反观有些城市人口众多,却没有大企业,经济落后,文化的匮乏成了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先进文化是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为社会理想而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发展文化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途径,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城市文化建设能激发市民热爱城市、发展城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市民自觉提高素质,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

文化产业为城市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当今时代,文化观念的变化推动了新产品的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经济结构的变化。如“绿色文化”、“生态文化”带来了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现代人文观念带来了观光农业、民俗风情、寻根旅游等。文化产业推动城市的对外开放与发展。

因此,宗立成认为,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民俗馆、文化馆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建议政府采取“民办官助”的办法,给予民间创建的类似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民俗馆、文化馆等公益单位以积极的帮助。所谓“民办”,是指产权归民间的具有社会性、公益性的文化单位,政府要积极鼓励;所谓“官助”不是资助,而是政府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扶持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些文化产业项目营利性很差,甚至不营利。

宗立成说,应制定相应政策,进一步消除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体制障碍,引导民营经济向文化产业发展,发挥社会资本在活跃市场、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企业投资、政府扶持的多元化发展机制。

把国学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

宗立成认为,我们的国学博大精深,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建议党和政府应站在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国学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从儿童抓起,切实弘扬国学这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把国学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理由有以下几点:

教育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问题。

宗立成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而人类理性的重大进程,每次都是追本溯源,从源头汲取力量,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保护优秀的传统教育,对于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保护民族的文化传统要从儿童教育抓起。文化教育应从“根”上做起,要从儿童开始培养国民的文化传统素养与道德品行,大力发展“幼年古典学校”。1995年,赵朴初、冰心、曹禺、启功等九位先生提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2004年,许嘉璐副委员长、季羡林等联合海内外著名学者,发起了“甲申文化宣言”,指出:要保护民族的文化传统,因为中华文化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

应从儿童教育开始,培养一批掌握中国文化精髓,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真义,又能贯通东西方,向世界说明中华经典文化的人才,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所在。

宗立成表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保护其“教育的载体¬”――即把国学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这是符合党和国家“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文化”的若干指示与号召的。也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让少年儿童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指示。而这种经典教育方式在当今教育体制内恰恰是没有的。

采用科学的国学教育方法使对儿童的教育受益匪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与研究生数十人,通过对数万笔原始数据的研究,得出结论:诵读经典是少年儿童开发潜能的有效方式。从报告中可认定:少年儿童诵读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提早具有自我阅读能力;少年儿童诵读经典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诵读经典有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专注力、注意力和自制力。

诵读经典有助于健全少年儿童的人格。此外,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古文诵读”试点活动的评估报告指出,少年儿童读中华文化经典,可以让左右脑平衡发育,增进脑力开发,让潜能更好发挥。读经典文化还能塑造孩子的良好人格与学习习惯,提高记忆力、理解力,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等其他科目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儿童经典文化教育可以从小培育国民的人文教养、契接民族智慧,继承好中华文化之本。

弘扬古典文化篇4

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渗透

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全方位地剖析教材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在课堂环节,教师应该细致地讲解传统文化的观念,将其与课文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观点与道理有所理解。具体而言,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并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将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提炼出来,然后呈现给学生。尤其是古诗文的学习,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字面上的讲解,也要实现教材的延伸与拓展,将我国古代的名人励志故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通过渗透与传播传统文化经典,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自发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当中。

二、课堂氛围的营造

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的课程教学依然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因此,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承与弘扬必然需要经历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品德在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渗透,其中古代文学作品多为诗词歌赋的形式。因此,在相关课文的讲解中,教师为了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需要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渗透,并将与作品相关的现代影视作品结合到一起,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方法,以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教学的相关内容,对教材中的人物、事件以及内容进行深度刻画,加深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可以在一个更加真实、形象的情境中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为实现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传统文化的延伸

尽管在高中教学中课堂是教师授课的主要阵地,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依然涉及很多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于强化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与此同时也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传承传统文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讲,应该从课前预习、课堂讲解以及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做起。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前布置阅读任务,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信息,从中提出疑问;在课堂环节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向学生布置课后复习的任务;在课后时间,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来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如此一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水平就可以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外阅读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作推荐,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中生而言,通过课余时间获取资源的途径非常多,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与思想的侵蚀与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确保他们能够在丰富的课余活动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延伸,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四、教学形式的完善

弘扬古典文化篇5

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队这方面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能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的修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拨打,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从而寻求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第一,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

在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儿歌、童谣,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的积累和文化底蕴。以所教教材为主,特别是古代经典作品,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就能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1.古诗文欣赏

古诗文是古代文化的沉淀,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美的文化食粮,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直接途径。古诗文欣赏,就是和古人零距离的接触,直接去感受古人的心跳。品尝古诗文带来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产生对祖国灿烂传统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2.书法艺术的欣赏

书法艺术是汉字魅力的完善展现,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书法艺术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起源、流派、艺术风格,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通过临摹、赏析、欣赏书法艺术的美,提供啊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自觉地热爱书法艺术、热爱传统文化。

3.对联文化是中国的国粹,有较深厚的文化内涵。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庙宇、凉亭、祠堂、大门都有它的踪影,过年的春联、办丧事挽联、柱子上的楹联,比比皆是。而且,从古至今也因对联生出许多有趣的故事,也都是深化语文教学的生动教材。

第二,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

1.对家乡民风民俗进行探究

民风民俗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沉淀,它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样式。湟源县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部,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土族、满族等,它是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丝绸南路要冲。闻名于世的唐蕃古道、取道日月山而抵拉萨。它像一条金色的彩带,飘落在银装素裹的青藏高原,留下了汉藏人们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足迹和情深意长的美好传说,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可让学生采集资料、调查了解、上网搜寻、走访身边老人,然后按类整理加工,编成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体委地方文化的魅力,在收集整理中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韵美,油然而生热爱家乡之情,达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目的。

2.湟源县旅游文化的探究

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大自然赋予地处世界屋脊的湟源县一派巍峨壮观、绚丽多姿的风光,同时有“小北京”美誉的湟源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华石山、宗家沟等山、水、林、泉、草甸组成的自然生态、日月山古迹文化,城隍庙、扎藏寺、唐蕃古道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境内景点多达47处。就凭这些景点,足以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旅游文化的辉煌灿烂。

3.湟源文化的探究

湟源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昆仑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等各种文化在这里相生相长,交汇碰撞,不同信仰、不同民族、多种文化的互动,形成了湟源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4.湟源排灯艺术的探究

湟源排灯如金璞玉,历史悠久,起源于清代中期,历经200多年沧桑岁月,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枚奇葩和各民族共同喜爱的一项民俗文化艺术,具有“青海民族民间艺术珍品”之称。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湟源成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排灯艺术之乡”

第三,开放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

弘扬古典文化篇6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奇葩。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取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我们自己的道德修养,我们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是要在教书育人中发扬并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学校先后建设文化长廊以及装饰各功能室,营造出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走进校园,墙壁说话,草木传情。温馨提示、国学经典、爱国主义标语等随处可见,吸引着你的眼球。教室内名人名言时时激励着学生好好学习,学生自办的黑板报有《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经典文化内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与世界相通。教室外是国学经典长廊,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文化时时陶冶着学生的情操。餐厅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时刻提醒同学们不忘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的本色。

二、多样化开展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动

开展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动,让学生能客观地了解并认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以及世界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责任感。学习传统经典文化,开展诵读活动,如七年级:《三字经》《弟子规》《中华成语千句文》《中学生必背古诗50首》等;八年级:《论语》《增广贤文》《中华成语千句文》《中学生必背古诗50首》等;九年级:《诗经》《立翁对韵》《中华成语千句文》《中学生必背古诗50首》、四大名著。观看动画片《弟子规》、公益记录片《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等系列传统文化教育片。很多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后,文明礼仪大幅提高。

三、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加强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1.春节是我们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我校要求学生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学生们在假期中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我校还结合实际组织各年级学生在春节期间收集、整理春联,并开展“我为家里写春联”活动,并在开学第一节班会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

2.端午节是一个我们中华民族的极富爱国主义特色的节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机会。我利用学生对过节的兴趣,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再现屈原投江的一段历史史话,师生们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义感和浓浓的爱国情所折服,全场深情地吟颂起怀念屈原的诗词。在活动中师生们深深感悟到了昂扬向上、齐心协力的中国精神。

3.中秋节,我们赋予更多的是亲情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教育。孩子们在了解传统节日的基础上感受到中秋节时人们盼望团圆、思念亲人的情怀。为了欢庆我国这个古老的节日,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传统节日众多。了解了中国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陶冶了同学们的文化情操。

四、利用历史上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事实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弘扬古典文化篇7

关键词:教育;传统文化;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89-02

一、弘扬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从传说中的五帝到汉唐乃至清末民初,中国的国民教育极富人文精神,可是现如今,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国民教育,普遍地缺乏人文精神的关怀,道德滑坡、素质低下已成为一种国民现象,这已经引起了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关注,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开展了主题为“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云南”的一系列国民教育活动,为云南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实事。

2010年8月,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云南省首届中华传统美德讲坛的贺信中指出,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再次反复证明,作为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我们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中,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各个道德领域中,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都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命力。

我们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也都是同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的。

李纪恒在贺信中强调,今天,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面对社会转型期凸显的种种社会矛盾,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把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希望全省上下以这次讲坛的举办为契机,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在全省兴起新一轮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潮,积极开创我省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为了充分发挥讲坛在弘扬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我们决定进一步在全省深入组织开展云南省弘扬传统美德讲坛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学校等系列宣讲活动,让有着灿烂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焕发出它原有的光芒,成为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中国人起码应具备的基本伦理道德,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才能保持和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力,强化对西方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侵袭的免疫力。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石,不可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因此,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产办主任尹欣介绍说:此次我们通过邀请全国著名国学专家集中宣讲中华传统美德,目的是要在全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八荣八耻教育、孝亲尊师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而大力构建和谐云南。

他还强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中国人起码应具备的基本伦理道德,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才能保持和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力,强化对西方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侵袭的免疫力。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石,不可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因此,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宣讲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爱国主义,构建和谐云南的活动开展以来,人们渴望了解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渴望学习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渴望对《弟子规》等传统经典教本所蕴含的古典文化精髓有更深入的认识,渴望通过孝亲尊师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来把握人生方向,已经成为云南人民提高自身素质的现实需要,可以说,宣讲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已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兴起了热潮。

二、从《弟子规》文本看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弟子规》,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与《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并称古代启蒙教育教材,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中国古典启蒙教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我们的为人处世和成长起都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几乎凡是古之贤人的传记,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这样一句“性至孝”,可见“孝”是古代评判一个人道德高尚与否的重要依据。在古时候,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假如你不孝,会遭到众人的唾骂,乃至失去一切。“首孝悌”表明古人是非常注重“孝行”。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信则不立”。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即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针对当今我们面临的道德滑坡诚信不足的社会问题,《弟子规》等古代经典教材早已经为我们开出了医治当今社会病症的良药。

三、学习传统文化的后现代意义

鲍曼在他的《后现代伦理学》中说道,现代技术发展导致了新历史情境及人类行为模式变革,相应的,伦理学出现从现代伦理学到后现代伦理学的转向,在后现代伦理学中“责任”成为核心概念。责任并非来自他者的需要,而是来自内在道德推动力对道德本身的关注。后现代伦理中的责任要求我们从“与他者共在”转向“为他者而在”,要求我们回到道德原初场景中去建构道德空间。他认为,相对于技术工具计算,依据道德责任去行动要更具优越性。但是,在现代性运行中,受到认知空间的挤压,道德空间在萎缩甚至消失,因此我们需要重塑道德空间。

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把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化的观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出现了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比如八十年代开始流行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道出了这一倾向,实用功利随着经济大潮直接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国民价值观紊乱,行为失范,权钱至上,甚至道德大幅度的滑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问题,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重新建构我们的道德空间已经刻不容缓。

群体文化必须反映道德价值。《后现代精神》中大卫・雷・格里芬认为,如果要建立一个文明的、和谐的、可以维系发展的社会,则公共生活必须反映道德价值。”。这种确信是以先前的另一个确信--群体文化必须反映道德价值,道德观最终要扎根于文化--为前提的。

弘扬古典文化篇8

谷雨时日,与弘典设计的创始人路金光约在了他的北京宋庄工作室。天气还有一些“倒春寒”,春风不暖,但当我走进弘典设计工作室的时候却瞬间感受到了暖意,与此同时,一种儒雅温和的舒适和美感扑面而来。

这是怎样的一个工作室?简而言之,它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和雅有致的茶空间会所,而不是严肃的办公地点。单是门口精美的雕塑配卷轴书案、清白的器皿和恰到好处的植物设计就足以引人入胜,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欣赏更多。地处于闹中取静的宋庄,整个工作室濡染着宋庄浓厚的艺术气息和中式古典的韵味,让久居喧嚣闹市的记者,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在婉转悠扬的古曲和氤氲的茶香中,创始人路金光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

无心插柳却成荫

与很多创业者一样,在创办弘典之前,路金光的经历丰富,从小就学习书法、绘画,大学选择了服装设计作为自己的专业。毕业后,路金光曾在南方的日企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后来又回到了北京,用他的话说,是早已习惯了北京,骨子里割舍不下与这个城市的缘分。从1996年大学毕业到2000年,路金光的工作基本上都没有离开自己的“老本行”,兜兜转转一直在服装设计领域摸爬滚打,可以说这四年对路金光而言是“修炼内功”的几年,不断增深了对美独到的鉴赏力。

从2000年开始,路金光转战到装修设计领域,并在磨合中逐步在空间设计方面摸出门道。2008年路金光选择创业,从事的也是空间设计。空间设计听起来与“老本行”有些不同,但是因为同属于设计类别中,路金光也算无师自通,十几年的设计生涯使路金光在这个领域开辟出一条蹊径。

谈到创业,路金光告诉记者,之所以会选择创业是因为作为设计师最看重的是自己的设计理念,而设计理念离不开“美”,当利益和美相悖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或许是年轻气盛,没有想太多,就开始了创业。”路金光笑着说道。从他淡定的笑容里,能感受到,他对美的坚定、对创业的无悔。艺术是美的东西,设计又是呈现美的东西,但是当美要为利益让步的时候,有良知的设计师都无法接受和妥协。

事实上,2008年创业以后,弘典设计也经历了一次重要转型,而这次转型对于路金光而言,是在中式古典风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有意思的是,这次转变可以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路金光告诉记者,很偶然的一次机会为一个朋友设计一个茶叶茶具的小店,没想到这个小茶店做好后,反响特别好,这给他带来了思考:为什么不通过茶叶、茶具、器皿这类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件来配合空间设计的整体感,把零散的东西集中起来,为有需求的人提供集中体验式设计服务?路金光开始着手打造,于是,我们看到了现在的弘典空间设计。

做文化的奢侈

说了那么多,弘典空间设计具体是做什么的呢?说白了,弘典设计就是将空间设计和与之相关的物品,包括家具、灯光、雕塑、书画、器皿、软装相结合,来为有需求的客户打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和至真体验。整个空间更着重于体现出一种文人文化气质。

据了解,弘典设计的很大一部分客户是茶楼、会所的老板,他们在自己的茶楼或空间中应用了弘典的设计,确实吸引住了不少客户的目光。路金光直言,今天的弘典设计离不开茶,而茶又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爱茶的人对中国文化都推崇备至,但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又或多或少有所限制,弘典以此作为突破口,在营销过程中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有侧重地进行宣传和使用,比如,喝茶的空间舒适度怎么样才能更高?书画和器皿、雕塑怎么样有机地结合?随着产品的开发越来越系列化,口碑打了下来,其他领域的一些有室内设计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慕名而来,客户需求也因此累积。

记者环顾四周,无论是从简单的插花、书画的摆放位置,还是艺术品的陈列搭配,桌椅、几案的设计,无不体现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的精心创意。就连弘典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典范”之意,真诚用心,可见一斑。

不过在路金光看来,真正的中式古典风并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搬硬套。“我不喜欢完全照搬老祖宗的东西,我希望在形体上和色调上都能呈现出更多的现代美。像现在室内的每一个细节上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但是我们更愿意做出现代的气韵,关键是我们很舒适,文化的特质是为了带给人们愉悦。”

每个人对美都有相同的诉求,很多时候人们追逐美的心是一致的。路金光的一句话让记者记忆深刻:“设计上的美不是奢华材料的堆砌,而是文化品质上的奢侈。”谈话间,你能感受到的是,眼前的这位儒雅老板对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套独到且深刻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不偏不倚、恰到好处,适时地化为他的盔甲,伴他在设计江湖中劈波斩浪。

暖热的工匠精神

如今,弘典设计的客户已经遍布于全国各地,基本上是靠口口相传积攒下了声誉,口碑成了最好的宣传,倒是无形中为路金光节省了不小的广告费。路金光解释到,客户群体也多是一些对文化有诉求的人,在他看来,打动客户的除了设计上的精湛独到、需求上的精准定位,剩下的就是“精气神”了,这种空间所体现出来的“精气神”的气韵至关重要。

“弘典制作的每件家具物品,目前都是手工制作打磨,这与机械的标准规格制作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这股精气神,机械流水化生产出来的产品,乍一看无可挑剔,但是仔细看就会觉得冷冰冰,但是我们手工制作好的东西更像是有血有肉的,即使有缺点,这缺点也促人成长。”路金光深切地说道。

诚然,目前的手工制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求量大的时候,产量无法跟进确实让路金光有些烦恼,但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路金光不打算摒弃这种现代社会中渐行渐远的“工匠精神”,而这种工匠精神又与中式古典风多么契合。

“当我们看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家具时,会发现某些地方做得也并非无可挑剔,然而我们却能感受到历史沉淀。就如同我们的手工制作,这需要传承,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人赋予的气息。”路金光的话语中吐露着坚定。

弘扬古典文化篇9

关键词:国学;国学教育;郑州大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25-03

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1]

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2]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可分为四大范畴、二十个价值点:立人:仁、义、礼、忠、孝;立志:道、德、智、勇、毅;立身:淡、静、廉、俭、善;立威:诚、信、勤、宽、严。蕴含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第二,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第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第四,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第五,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第六,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3]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现路径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说明,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大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中的融入力度吹响了强劲的号角,也为新时期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明确要求。

如何完善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纲要》指出: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4]努力做到“四个着力”:着力挖掘阐发崇礼尚义、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等文化理念;着力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延续精神血脉、鼓舞民族斗志等方面的思想价值;着力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着力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保持个性魅力等问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审视中华传统文化。

二、书院文化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创始于唐代,发展于五代,昌盛于宋代,延续起伏于元明清,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千余年,由此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书院教育模式和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作为理学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基地,闻名遐迩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朱熹等一代名儒先后在此讲学。洛学创立者“二程”更是在书院讲学达十余年之久,留下了“程门立雪”和“如沐春风”的千古佳话。

书院涵育了深厚广博的文化精神,其内涵是:一、德业并重的目标追求;二、自由活泼的为学品格;三、创新争鸣的开放气度;四、谨严纯正的治学精神;五、知行合一的践履理念。[5]书院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求真,求善,求美,其精髓是正心明德。正心在求真问学、不以一己之是非为是非;明德在发扬自身光明之德,践履匡济天下之任。[6]

中国书院教育理念包括:重道德教育,知行合一;重学术自由,兼容并包;重环境育人,树立典范[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就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中国书院的教育模式主要有:师生互动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学方法注重自修研究和质疑问难,“学问有成,在乎自修发,而不在乎外界压迫”,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提出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定期举行学术演讲,主要形式包括“升堂讲说”以及“会讲”和“讲会”。

三、大学文化教育是提高人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党中央做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

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必然是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扎根中国大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国家发展的教育;必然是具有国际视野,以宽广的胸怀、平等包容互鉴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的教育,以求通过交流沟通、学习借鉴不断提升水平,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必然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海内外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书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要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大学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近年来,郑州大学致力于构建以书院教育为主线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素质教育平台。

1.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彰显中原文化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融入文化元素,创新人文教育的模式,将科学技术与艺术、人文相结合。将古代文明的辉煌、现代文明的精粹内化为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审美追求、科学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既重视知识的重要性,或对知识进行逻辑的阐述,又强调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根源与价值理性。以人文精神来认识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知识,并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与文化精神的相互交融。各门课程是在人文精神关照下的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不仅文史哲在根本上脉络相连,精神上息息相通,互为表里,互为依据,互为支撑,是一个有着不能割舍的血肉亲情的文化体,而且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强调的是从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来认识科学,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来理解科学,通过人类从事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培养学生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实事求是为真理而献身的科学精神。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文化经典,突出书院文化特色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郑州大学以培育大学精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书院文化为切入点,坚持文化育人为本,大力倡导“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校风,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大力弘扬中原文化,让大学充满学术自由和人文精神,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1)开展以“嵩阳书院・中原文化・郑大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并出版图书《嵩阳,为了与你相遇――郑州大学师生品读书院文化》。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人才培养”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包括主题征文、高层论坛、学生主题演讲比赛,并出版《在文化的原野上且歌且行――郑州大学师生感悟文化素质教育》一书。

(2)一年一度的“书院文化与大学精神”师生会讲。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的三所书院。湖南大学环抱岳麓书院,郑州大学毗邻嵩阳书院,九江学院背靠白鹿洞书院,共同肩负着传承地域文化、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从2008年开始,具有千年影响的“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和毗邻于三大书院的湖南大学、郑州大学、九江学院三所高校,连续六年不断线联手举办“嵩阳・白鹿”“嵩阳・岳麓”书院文化交流活动,这是古老书院焕发青春的历史见证,更是三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育人的历史见证。郑州大学还与清华大学共同举办“书院文化周”,以挖掘书院的文化资源,弘扬书院文化精神,探索现代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高校间的文化交流。

(3)实施读书育人工程,即“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工程。郑州大学自2004年起就积极实施“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工程,定期举办文化经典专家讲座、读书报告会、读书推介会、读书征文、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大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享受读书的快乐,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使青年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重塑自己的人格,从圣贤豪杰的智慧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探索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一个理念、三个品牌”为核心的阅读推广模式,既注重工作理念的创新,又注重活动品牌的建设。其中,“一个理念”是指推广“自主阅读”理念,“三个品牌”是指以读书达人秀、图书漂流和读书交流会为代表的三个品牌活动。出版图书《书香致远――郑州大学学生品读文化经典》。

“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工程,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充分调动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自主性,提高大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化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4)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郑州大学根据传统节日的不同主题,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学生广泛参与为关键,以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为载体,节日期间广泛开展学习经典、诵读经典的活动。自2010年以来,相继开展了“诗意清明”“月满中秋”“又见端阳”“女性之歌・诗样年华”等经典,还有原创作品美文吟唱会。其目的是让大学生熟知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引导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唱响时代主旋律。

(5)国学大讲堂、国学知识竞赛。2006年,郑州大学“国学大讲堂”首次开讲。“国学大讲堂”一改“国学”在常人心中高高在上的形象,也区别于纯学术性质的报告和交流,旨在搭建国学与在校大学生的交流平台,以高尚的主题吸引人,以生动的形式打动人,拉近高校学生与我们传统文化的距离。至今已成功举办上百专场高水平的国学讲座。李学勤、余秋雨、阎祟年、李伯谦等一批文化学者到郑州大学讲学和交流。

自2011年开始,连续四年举办以“品读经典・弘扬国学”为主题的国学知识竞赛,内容涉及朝代更迭、历史人物、宗教哲学、天文地理等方面,旨在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学术研究的自觉性、主动性,引导学子树立创新、批判的当代大学精神,体悟文化,弘扬国学。

3.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中原文化

构筑专业实践、人文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平台。专业实践强调感悟中原文化;人文实践以书院文化为媒介,秉承“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社会实践注重传播中原文化、服务社会。

(1)专业实践:学校强调将学生的“做人”教育和创新教育融入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不仅要求真,更要求善、求美,注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人文实践:以“游学”的形式,加强郑州大学与国内外高校学子间的文化交流。

(3)社会实践:郑州大学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坚持“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实行项目化运作,地域化管理,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育人模式,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原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去,不断丰富实践活动内涵,提升服务社会的质量和水平。

4.郑州大学嵩阳书院成立

南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北有郑州大学嵩阳书院。郑州大学嵩阳书院成立于2009年,以“赓续文脉,弘扬国学”为宗旨,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中原文化,培养国学人才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专门人才。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导师制和分流培养制,第五学期按文、史、哲等学科专业分流,毕业时授予相应专业学士学位。

在学院建设上坚持创新,邀请海内外等国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来开坛授课。嵩阳书院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阅读元典能力的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不仅仅局限于古籍经典的讲授,还包含中国古典音乐鉴赏、传统武术太极拳等国术和国艺,让学生在国学色彩浓厚的活动中耳濡目染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自2011年10月份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并全面实施既定的学生培养计划。2011年11月起,嵩阳书院为国学专业同学配发由学院教授精心挑选的国学元典读物。

郑州大学嵩阳书院自成立以来,先后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清华大学等多所国学研究与教育机构开展了协作与交流活动。逐渐恢复了传统书院会讲、游学等优势教育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内外国学教育资源的潜能,将专业教育与全校的素质教育密切结合起来,营造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良好氛围。如今的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已经逐渐成为全校六万余名学生的重要文化心理依托、彰显郑州大学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名片、传承博大精深中原文化的重要高地。

兴办郑州大学嵩阳书院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彰显当代河南文化性格、提升河南形象的需要,关系到“赓续文脉、弘扬国学”目标的实现,是河南省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

5.工作成效

郑州大学通过长期的建设积累和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初见成效;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丰富了大学文化,涵养了大学精神;营造了充满学术自由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校园、书香校园;造就了一批学术造诣深、文化素养高、人格魅力强的大学教师,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2013年8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由学校青年老师王士祥副教授主讲的《隋唐考场风云》共27集。

同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10月郑州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2年郑州大学荣获“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荣誉称号;《以素质教育基地为载体,以书院文化为切入点的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获河南省2013年教学成果一等奖。《建设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结语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文化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我们要把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在育人中传承文化、实践文化、创新文化,完善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以优秀的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1).

[2]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王克群.从传统文化中学习什么[n].大众日报,2014-02-16(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2014-03-26.

[5]李贞涛,解辉.中国古代书院的文化精神[J].中国成人教育,2006,(9):26―27.

弘扬古典文化篇10

吴鸿清:我认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很有意义。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家都知道,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如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如何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根本的问题在于用什么培养。只有从小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敬重、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有志向、有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不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使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和非常重要的地位的话,我觉得传统文化教育就仍然是一句空话。《纲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只是手段,目的是育人,是要用传统文化育人,而不是把人当作传统文化的载体。

另外,这一文件也提出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我认为这也很有意义,也很重要。因为考试是教师教学最灵验的指挥棒,如果考试中没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即使将其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恐怕也没多少人重视和学习。多年来,我们一直对“应试教育”颇有微词,但这个问题为什么很难解决,或者说不好解决?我认为这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古今中外,只要是升学教育,就免不了会进行考试,而且只要有考试,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就是应试,按照考试大纲教学,否则学校就无法生存。所以,素质教育和所谓的“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不是要进行考试,而在于要考什么。因此,我认为在学校教育中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不难,关键在于考试机制是不是会改革,如果合理地利用考试这根指挥棒,我想效果会更好一些。

《中国教师》: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对语文课程,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吴鸿清:我认为要把的谈话放在历史和现实的大环境下考虑,且要和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讲话,尤其是2013年11月26日在孔子研究院、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关于教材谈话的深刻意义。“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由来已久,我们也已经看到“去中国化”的危害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把隔断的中华文化打通了。同时,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认为“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此外,在2014年9月11日出国访问的飞机上,又明确说:“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从“两抓三进”到“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的话不长,也不难理解,我认为这却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是中国文化、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具有历史性的转折。中华传统文化长河的衰微是从教育开始的,中华传统文化长河的复兴也必须从教育开始。1912年废除小学“读经科”,堵住了中华文化长河的源头活水,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致命的。中华文化在哪里?主干就是古代经典,孩子从小不学习古代经典诗文,就没有中华文化素养,没有文化自信,就会盲目地崇洋,成为香蕉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超时空的,党中央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的。正如强调指出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学习古代诗文经典就是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习、修身的方法、要求和志向,司马迁《报任安书》表现出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观,范仲淹《岳阳楼记》展现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等等,都是艺术性极高的具有永恒价值的好教材。如果不学习,甚至在语文教材中删掉这些古诗文经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吴鸿清:确切地说,不是“传统文化教育”,而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就是“用传统文化化人,用传统文化育人”。在这方面,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主角,是命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语文课中对古诗文经典的学习,“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中国梦才能美梦成真。1912年废除小学“读经科”,堵住了中华文化长河的源头活水。“两抓三进”和“语文课程应该学古诗文经典”的谈话抓住了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和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问题,只要语文课学好古诗文经典,也就可以打开中华文化复兴的源头活水。只要能落实,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材设计中,您觉得它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如何,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吴鸿清:我认为当前语文课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太少了,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教材为例,将近40万字,仅有古诗词59首,古文4篇,合计不到2500字(含标点符号),不到1%(0.625),少得可怜!我认为其他课文绝大多数也是与时俱废的,不能跟孩子一辈子,即使“嵌”在他们的脑子里,孩子讲话时也不会“蹦出来”。这一比重不仅对语文学科教学有影响,更重要的是会对育人产生致命的影响。如果由我来回答“钱学森之问”,我认为我们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语文教材没有文化含量。学习没有文化含量的教材,孩子的精神生命不可能健康成长。我们可以看一下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一年级《语文》第9课《影子》:“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我的好朋友。”这篇课文48个字,但有多少文化含量?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我认为没有任何意义!而经典就不同了,《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只有25个字,却内涵十分丰富,如果孩子从小学习的话,就会终身受益。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吴鸿清: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在认识上,我们要承认中国古代的童蒙养正教育是成功的,应该充分汲取古代教育的成功经验。如果古代教育不成功,那么中华传统文化会从哪里来?这个认识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自古以来,不论朝代如何更迭,童蒙养正学的都是最重要的文化经典,这是因为经典中蕴藏的文化是超时空的,不超时空就不是经典。当前,这些传统文化经典是现成的,所有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选择,如何安排教学。只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教育有自信,充分吸收古代教育的成功经验,传统文化教育就能做好。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吴鸿清:主体教材不需要自主开发,要学习古代经典,把古代经典教材拿来用就行,需要自主开发的主要是有当地文化特点的教材。中华文化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没有地方文化,就不会有中华文化,因此一定要有地方文化的特点。比如编《昭明文选》的萧统是江苏常州人,常州的学生应该熟悉萧统和《昭明文选》。刘勰、许慎家乡的孩子应该熟悉《文心雕龙》、《说文解字》,这就需要各地学校因地制宜地安排教学,开发校本课程。现在不少学校把《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这是因为统一的教材中没有《弟子规》,是在用校本教材的名义来学,我认为真正的校本课程和教材一定是有地方或学校特色的。

《中国教师》:您认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措施,或者说您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吴鸿清:当“学什么”的问题解决之后,“怎么学”、“怎么教”就成了摆在首位的问题。“怎么学”、“怎么教”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师。

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业务水平,首先是要有责任感。孩子是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教师面对的“未来”是具体的,是活生生的。教师要有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担当、这样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