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入门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9:11

绘画入门基础篇1

为了考生能对我们学校的要求有所了解,在素描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对历次考试中,考生暴露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分列如下:

缺乏整体观念

这是不少初学者和考生共同的毛病,由于他们缺乏长期性作业的训练,在考试中不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全面推进,而是急于求成,急着出效果,在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抠局部,因而造成局部相互之间关系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还是空白的,其画面效果可想而知。

一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局部组成的,没有局部的整体,是空洞的不真实的;然而,没有整体的局部,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素描的目的,不光是练就一手“好活”,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艺术思维的“想法”和如何观察事物的“看法”。离开了这两点,素描练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有人说:“素描就是比较,比较,再比较。”这话虽然有点片面,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整体是关系到一幅素描作业的成败,那么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解决这种关系,就是靠比较的方法,比色调的深浅,比形体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根据这种比较画出来的物象,才是客观对象真实存在的一面。

缺乏理解对象

物体的起伏凹凸,明暗虚实关系,都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外部表现。要想深入地刻划对象,必须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要研究其内在结构关系。有的同学面对模特儿,不是积极主动地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不去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而是机械被动地抄袭对象,哪些地方深点,哪些地方浅点,他就把这种深浅变化照抄下来,至于这深和浅意味着什么,却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因此,很难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

缺乏敏锐感受

有人说世上所有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面孔,每一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相貌特征,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他(她)们也都有别人不易察觉的差异。捕捉对象的特征和独具个性的差异,是素描训练的根本任务。但是在素描写生的过程中,常常看到有的学生不管画谁,不管对象的长相如何,气质怎样,都画得像一个人,模特儿似乎成了摆设,成了他们胡编乱造的参照物。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有初学时期老师指导上的失误,还有考生自己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考生错误地认为:模特儿像不像没有关系,只要画面效果好就行,反正评分的老师也不知模特儿什么样。像不像确实不是衡量一张素描作品优劣的惟一标准,但它却能检验一个学生对事物所具备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如果一个学生长时间脱离对象去感受,去编造所谓的画面效果和废弃对客观对象感知能力的训练,那么他就有可能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失去一个艺术家所应有的敏感性。具体到素描写生中的表现就是千人一面,概念化,脸谱化等等。而这些毛病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这是因为作为一个画家重要条件的眼睛已经退化了。无疑,这样的试卷是无法得到高分的。缺乏画面把握

在最后画面调整时,最容易出现画面灰,效果不强烈,和画面锁碎的毛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毛病呢?这是因为光线照射下的物体都会产生三种基本的色调:黑(最深的色调)、白(最亮的)、灰(色调丰富的中间色)。有了三种不同的色调,画面的层次就清晰,画面的效果就响亮,至于哪一种成分多点,哪一种成分少点,都要视客观给你的感受而定。但不管怎样的比例关系,三大基本色调都不应缺少其中的一个。

造成画面灰的原因很多。比如模特儿的面部大部分都处在亮部里,于是,画面上基本都是亮和灰的色调;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画灰。这时,应强调深灰的作用,尽量拉开深灰和浅灰的距离,使之保持画面的层次感。还有一种情况:模特儿的皮肤比较深,黑和深灰色调占其面部的大部分面积,而浅灰和亮面所占的面积很少。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画面灰暗、沉闷,影响作业成绩。对此,考生应主动减少中间色调的深度,提高画面(脸部)的亮度,保持画面的层次感。写生的过程当中,在整体尊重客观对象的前提下,允许对局部的色调进行调整、或减弱、或加强的艺术处理。

素描写生的对象,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或虚或实,都有着它的规律和秩序。写生时如果打乱了这种客观秩序,就会出现零乱琐碎,因而影响画面的整体感。比如,暗部里的反光,画得太亮超出了它所在的范围,就破坏了局部的整体。一个画面是由若干个局部所组成的,如果每个局部都出现类似的情况,那么这个画面就会支离破碎。

绘画入门基础篇2

关键词动漫漫画技法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动漫作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动画人才基数也远达不到需求数量。因此,动画行业的人才培养也被推至教育前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动画专业,为动漫产业培养人才。作为一个处在稚嫩阶段的新兴专业,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具体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应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下面就以漫画技法课程为例,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目的及教学结果的最终高效呈现。

漫画技法是一门以动漫造型为理论基础的偏重实践练习的学科,也是动画专业基础性学科。该学科专业人才多向动漫制作原画师、修型师等方向输出。因此,所要求的专业技能表现形式多为实践性的绘制与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行业需求,探索出一条适合动漫专业漫画技法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道路。

1专业理论课程铺垫扎实基础

漫画技法的理论课时,从基础绘制逐渐深入引导直至学生可以独立进行自由创作。其中涵盖的知识点很多,包括:各类动漫风格的欣赏与了解、人物角色造型绘制、动物角色造型、场景造型、上色技法等等。这些知识点的讲授与理解又涉及到绘画基础的讲解。包括:人物比例、结构、动作、五官等。要学习的知识多且专,所以理论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手绘技法的效果。

再者,绘画理论的掌握及熟练运用,能够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观察、绘画习惯,基础理论的扎实也让表现技法有更多的可能性。理论课时的安排主要应集中于课程前半阶段,使学生对漫画绘制能够形成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对基本知识点有全面深入的学习,最终为手绘打下基础。

2手绘(实践)为课程核心内容

动漫专业为动手力很强的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多为实践操作类。漫画技法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绘画知识以及熟练的手绘技法,能够对二维漫画进行自由创意及表现,最终使学生获得能够熟练绘制二维漫画的能力。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在课堂及课后的大量临摹、创意练习。在练习、绘制的过程中不断论证理论知识点的合理性,得到自己的理解。例如:在着色技法上,水分着色与水彩着色表现手法、方式与之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同。水粉含粉质,颜色不通透,适合厚画法去叠加、堆积颜色,塑造出有质量感的对象;而水粉属性稀薄,颜色明亮透气感强,适合空灵、轻松的气氛营造。诸如此类还有马克笔表现法、彩铅表现法等。这些技法以及知识点需要学生在绘制中不断实践去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

3理论结合实践教学

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应应用于漫画技法这类实用性强的课程,实践环节配合理论课程进行。理论课程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详细清晰的专业知识积累,更通过在课程的进度中获得对专业知识系统的认识。教师从课程开始至结束所构造的专业理论框架,伴随着课程的推进已经被学生所接受并且学习,将理论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时,学生在进行手绘创作练习时会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这无疑为手绘练习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手绘课程的练习,是走出课堂走向专业的必经之路。理论知识体系再强大如若没有手绘的支撑,就犹如纸上谈兵,毫无价值。“勤学苦练”是对一名动漫人才基本的要求,苦练要求不仅在课堂时间多做手绘,课余时间也要进行大量练习,数量的积累最终终能转变为高质量的作品。只有做到学与练的结合,推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使课堂互动增多,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开发,让学生学习到实用真本领,这门课程才能发挥出更大作用。

4结语

高职动漫专业漫画技法课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发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实现动漫高职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裴晓菲.从实验创意动画来源看分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2]屈云东.艺术设计教育的“开放型”办学之路[J].学府美术,2005.

绘画入门基础篇3

艺术设计专业是我国一门比较新的课程,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很受欢迎,所以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在不断地扩大。但是该专业开设的时间过短,所以绘画基础课、教学模式在该专业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绘画基础课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其教学模式不够完善,使得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不理想,所以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绘画基础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必须的。

一、艺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模式的现状

传统的绘画基础课主要是要求学生对人像、事物等进行写生,但是在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之后,这种教学方式就已经不合适了。各高校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主要是对色彩与素描绘画进行一定的调整,将这两种分局予以打破。当前高校主要是把绘画基础课课程分解成空间、平面等综合的作用,也就是把传统的绘画基础课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分解,这就使得绘画基础课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更受欢迎,学生们学习起来也就更容易些,学到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二、艺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的教学模式

(一)造型设计训练。学生在学习艺术设计专业之前对艺术设计中的造型多少有一定的了解,所以高校在该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与修养进行深入的培养,进而导致改革的教学模式对对形体与画面方面的建设更为重视。改革后的绘画基础课对色彩的要求更广泛,不再限制颜色的使用,甚至有了“非写生”这方面的内容,这也就要求学生对色彩的运用要更加成熟,可以为学生对艺术的整体性运用奠定基础。造型训练时要求学生要运用色彩,突出整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创造、归纳的能力。另外,教师在训练写生能力时,要要求学生与形式美进行联系,在对点、线、面的处理上要比例均衡,和谐。在艺术设计中,美的法则是不同的,比如说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等,这些都是绘画基础课中要研究的东西,在设计中就是要突出这种和谐,来追求更高美的境地。

(二)使形体与空间从自然到抽象的转变。艺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中,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将形体与空间从自然性向抽象转变。在该转变阶段,教师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空间绘画、色彩、透视等方面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空间构建能力与感觉认知。同时,这也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材料、工具等的认知、分析的绘画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认知。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提醒学生对色彩原理在现代绘画中的作用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影响学生对画面构建的认识。

(三)实现写生从空间向平面的转换。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造型设计时就是希望可以给学生开发出一个“写实”的空间,使得学生在绘画时能够突破自身的限制,博学多识,实现空间向平面的转换。绘画基础课针对这种情况,教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对比合适的物体进行写生,从而实现黑白与彩色平面的转换,该种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学习能力。

(四)综合运用绘画材料。绘画基础课教学中,对材料的运用是涉及到对平面绘画材料的综合运用与学生对材料的敏锐度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涉及到平面向立体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对材料运用的敏锐度。在该种教学模式中,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生动活泼,也更加富有创造能力,使得学生在绘画基础课的学习中更加轻松。综合的运用材料主要是希望学生可以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绘画入门基础篇4

[关键词]数码绘画,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教学方法

艺术样式往往受制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智慧的具体体现。从早期的艺术形态岩画、彩陶、青铜艺术,到后来的帛画、国画、油画、版画、摄影艺术等,都展示了该时期科技发展水平与人类艺术追求的完美结和。21世纪,艺术的数字化构成了设计艺术和美术变革的主流发展趋势,涉及设计艺术类的各个专业,其最终的设计成果都已经完全依靠计算机制作和打印出来,例如室内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效果图和施工图纸;多媒体设计艺术专业中的影视、动画和网页设计,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最后的传播,全部都实现了数字化。

设计艺术是实用性的艺术,它是建立在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数字艺术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美国、日本、韩国,数字科技发展最快,数字艺术的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使得美国好莱坞的数码大片、日本的卡通动漫、韩国的电脑游戏等,已经形成了他们国家文化经济的强大产业,也成为了他们国家和民族时代文化的象征。要振兴文化市场,使艺术国际化,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数码化似乎已经迫在眉睫。

数码绘画是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的新的设计艺术门类,因此数码绘画不仅需要传统绘画中所具备的专业造型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和学科的知识,如图形图像文件的输入和输出技术、数码照相与成像技术、网络应用知识、音频视频和多媒体应用技术等。

一、数码化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技术,是顺应数字化艺术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通过数码化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使得学生更早的接触和熟悉设计软件,为以后的设计应用教学工作做铺垫。“学会软件就会设计”这个观念,在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着,这是对软件数码产品的无知造成的。而事实上,电脑软件只不过相当于“笔、墨、纸、砚”,仅仅是思维表现的工具而已。对刚入学的学生在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技术,通过接触设计软件和运用设计软件的部分功能完成设计基础教学任务,打破设计软件的神秘感,树立正确的数码设计观念,便于学生更好地从笔和纸转型到运用数码产品进行设计思维表现和制作。

在数码化的基础教学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码设计色彩观。通过长期的传统绘画考入艺术院校的学生,对颜料和纸张的色彩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而对于数码化的艺术设计来讲,颜料的色彩观念,只是对色彩有了启蒙的认识,而电脑色彩知识和印刷输出的色彩知识,才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因此,在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绘画,在数码绘画中学习数码色彩的相关知识,培养数码色彩感觉,为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应用做准备。

二、数码绘画植入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方法

1、加入数码绘画的工具、技法、色彩知识的讲解

photoshop和painter是两款主流的图像编辑软件。其中painter是国外数字艺术家最常用的绘画软件。绘画软件之于纸和笔,电脑色彩之于传统绘画颜料,设计艺术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绘画,无论是在相关知识掌握上,还是在技术操作应用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数码绘画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打印输出偏色原因并将其故障排除掉,远比学生在传统绘画中解决统一色调要复杂得多;而认识区分色粉笔和水彩比的绘画特性,则远比在iBmpC或macintosh电脑系统中选择和设置数字化感应笔的感应级数、最大读取高度和速率等技术参数要简单得多。因此,在基础教学中,扩充了理论讲授的时间和内容。讲授的内容涉及电脑绘画的基本知识、软件的绘画操作应用部分和电脑色彩特性和印刷输出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数字绘画设备与制作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数字绘画制作的全过程,并对数字输入、输出设备有感性认识,同时介绍国外相关设备的发展情况。

由于绘画软件中的画笔工具繁多,和数字化压感笔的不同参数设置结合后,有产生新的笔刷效果,因此,在数码绘画理论讲述时,应介入固定参数的绘画教学,但在教学要求上,只作为参考和借鉴,鼓励进行各种笔刷的结合应用探索。

2、在临摹中转变绘画思维观念

和任何艺术学习一样,数码绘画也要从临摹优秀绘画作品开始。要求学生使用数字设备临摹现代绘画作品,避免学生把电脑当作纯工具使用,在临摹作品中体验各种现代绘画风格,感受各种绘画的情绪表现,让学生体会电脑同样可以成为抒发艺术家情感的载体。优秀绘画作品的选择,应有倾向性,或临摹结构,通过表现结构的过程感受软件中的各种画笔以及各个工具的操作应用;或临摹色彩,通过笔刷的不透明度和吸管工具,感受和发现电脑光电显色的微妙色彩;或临摹光影,在直观的调色盘中设计优雅的灰级。总之,在教学中,要明确临摹每一张图画的针对知识点和训练的目的性,清楚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阶段性临摹结束,每位同学要根据自己临摹的作业做阶段总结,在讨论中,共同转变传统绘画的思维观念。

围绕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临摹,还要介入重复法、涂鸦法、命题创作法等。重复法,巩固和熟练绘画操作技巧,彻底领会绘画内涵;涂鸦法,在无意识的绘画中,单纯的感受数码绘画的独特之美;命题创作法,是根据限定要求进行创作,目的在于鼓励,鼓励学生创造出具有自己风格和个性的作品。通过层层推进,张弛有度地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逐步在基础教学中形成设计专业独有的绘画思维观念。大量尝试和研究各种绘画风格是数字绘画课的优势。利用数字技术方便快捷的特点,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绘画语言探索。因此教师要注意开拓学生视野,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将研究成果带入其他画种的学习和创作中去。

3、灵活运用软件中的各种工具

既然是利用现代化技术的数码绘画,就要区别于传统绘画,使绘画更便利,绘画效果更多样,因此,数码绘画可以不必像传统绘画那样从头到尾一笔一笔的涂抹,而可以有效的运用各种笔刷、加深减淡工具、图层的叠加方式、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特效等等。在对数码绘的方法掌握之后,还可以自己创建合适的笔刷,以方便对不同材质进行绘画表现。但是,在数码绘画教学之初,应该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学生对各种特效的应用,以避免学生因沉迷与电脑绘画特效,而怠于数码绘画的练习,避免把作品画成装饰画或特效摄影,强调数字绘画的绘画性,强调绘画语言的探索,注重作品情感的表现。

4、数码绘画的学习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绘画

数码绘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在模仿传统绘画的各种效果。水彩画的清丽、国画中的晕染、遮罩、油画的笔触和肌理等等。传统绘画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完全可以在传统绘画中探索数码绘画表现的捷径。因此,在进行数码绘画的教学和作业过程中,不能放弃传统绘画练习,反而应更有目的、更广泛的进行传统绘画的教学、实践,以便于在传统绘画中寻找数码绘画的出路,为数码绘画的学习提供智慧之源。

绘画入门基础篇5

[关键词]中国画问题剖析教学改革

在近代,为了将我国所特有的绘画形态模式进行总体概括,使之有别于西方绘画,中国画这个概念应运而生了。中国画是将中国人日常的生活状态、生活情趣、原生品性以及审美追求等等方面,通过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相关的审美理念中进行的绘画创作。中国画充分体现着中国艺术精神的样式模板,其主要形态涵盖了绘画的风格、材料、样式以及器具等等相关方面在内,中国画很有效地实现了中国艺术组织结构的相应运用,同时,能将相关思维框架的形态的进行整体依存。

在当今大部分高校中,公选课的中国画教学涉及方面主要从广义角度出发考虑的。其教学范畴是一切能够有效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晋唐宋元明清的基本上所有的中国绘画,其范围十分广泛,比如水墨丹青、色彩画、工笔画、壁画、中国民间绘画等等方面。

一、在高校中国画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国画的学习热潮的逐渐给国画艺术界带来了一些光明,但是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以及社会工业化的影响,中国画教育的相关发展已经越来越偏离中国艺术精神的主要轨道了。现如今,中国画教育形势以及相关具体观念都出现了与中国传统优秀国画艺术相背离的现象,异化趋势明显。在现当代这种情况下,高校由于对传统国画艺术的忽视以及产生的相关教育失误,使得中国画教育的教学质量、国画学术研究差,导致了高校中国画教育陷入困境。

1.中国画专业学生的基础很薄弱

高校的中国教育主要是以西方绘画的基础课程作为国画教学的基础公选课教程的,对专业学生来说,西方绘画基础技术的掌握有利于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但如果只是单纯掌握这方面的基础,便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中国画技艺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学生在西方绘画基础课程的学习中,逐渐会养成西画艺术的表现习惯,比如注重艺术对象的透视度、明暗效果以及具体体感,这就导致其忽视了中国画艺术表现模式有的平面效果以线条张力的表现,使得大部分高校专业中国画学生不太会使用线条来张显艺术对象的空间延伸以及体感突显;与此同时,西画基础课程的普及,使得大部分高校专业中国画学生缺乏笔墨以及书法基础,对中国的色彩运用也十分单一,并且导致其作品没有任何张力,由于中国画基础的缺失,有的学生对国画材料的应用技巧十分生疏,绘画技巧也十分生硬;还有,高校普遍开展的专业绘画课程以西画为主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中国画艺术技艺的缺失。由于西画教学基本上涉猎不到中国国画基础的领域,使得高校学生对于中国画的学习过于简单概念化,使其没有深入了解到中国画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化内涵,导致了学生的作品刻板生涩、线条无张力、书法作品韵味厚度缺失等等。

在高校公选课中国教育中,学生的中国画基础薄弱,学习时也相对有限,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不能够将西方绘画语言有效熟练地转化为中国画绘画语言,使得其也不能够真正让中国画艺术语言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的艺术创新更是难上加难。

2、中国画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与研究很薄弱

高校教育中国画教学课程的理论模式设置与研究十分薄弱。在高校的中国画教育课程设置中一般都是比较注重绘画技巧教学的实施,中国画理论教学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同时,学生专业理论课大部分是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艺术美学等等总概念课程,其中有关中国画的专业课程的设置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与中国画密切相关的古典文学以及款式装裱等等课程几乎不在高校国画基础课堂上展现,只有专业美术院校中的研究生课程中才会少量出现国画论以及书法的课程。目前来说,只有极少数的本科院校有书法选修课,大部分高校都是不设置这门课程的。中国画专业理论研究现在基本上是以教师的个人研究为主的,我国高校目前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中国画理论研究氛围,这就使得中国画理论研究的科研开展进程缓慢,跟不上艺术创作的步伐。高校中国画专业课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对专业教学的重视是一方面,学生自身也是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专业学习中,大部分学生不重视中国画专业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爱创作轻理论,这就导致了其对传统过画传统技艺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中国画精髓的能力。

二.在高校中国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1、中国画课程的内容整合

中国画这门艺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安排具体是写意人物画、写意山水画以及写意花鸟画三门课程的总体设计安排。虽然这三门课程的课量少,难度小,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这三门课程是分段开设的,三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很大,而且三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出现了重复现象,课程实践过程也有重复环节。这种教学课程的设置突出不了高校美术专业的特色定位,只是一味地模仿了专业类美术院校课程的设置。新世纪伊始,我国开始着手整改中国国画课程设置,修改了课程调整方案,将书法篆刻以及人物画、山水画以及花鸟画的内容核心进行整合,设置了中国画笔墨基础的课程,而且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十分不容忽视的。而且,地方高校的学生中国画专业技巧水平相对是比较低的,其基础应试教育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大部分学生传统文化根底比较缺失,对中国画的认知程度低,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加强学生进行的笔墨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实践证明,中国画笔墨基础的课程内容整合以后,充分凸显了笔墨训练的相关地位,使得中国画教学课程的目的逐渐显现出来,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中国画技艺打下夯实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画理论知识研究的进行也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在进行中国画理论课程设置时要及时调整画论以及史论的课程整合,具体体现为人文素质教育以及中国画基础理论的内容整合,从而形成相应的中国画理论基础课程框架。

2、中国画课程的教学艺术创作整合

在现代高等院校中,中国画课程教学的开展要求要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中国画创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高校中国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写生与临摹的形式方法把中国画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创作技巧有效地教给学生;学生作品的创作能够很好地体现其接受具体教育知识的程度,这种成效表现形式是十分局限的。在过去,中国画教育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高校中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以夯实基础为主要任务,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其技艺相对较高才能进行作品创作以及艺术研究,其实这样是不对的,认识上有着一定的偏向性。如果在高校中国画课程实施中,能够及时地让低年级学生在扎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并培养其创作意识,这对学生的整个技艺成长过程是十分有益的。积极发掘学生创作才能,激发创作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创作视野,从而活跃了学生的创作思维,是其中国画创作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

三、在高校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有效措施

1、教学理念的贯彻实施

高校中国画课程的教学理念的贯彻实施要注重文化的补充以及教学方法的培养、思想的相应引导、技法训练以及心理的调衡。基于高校中国画专业的现状而言,中国画文化的补充是应该放在首要位置的。我国高校中国画教学的有效开展应该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主线,并将创新艺术思维的培养作为主导,健全学生心理定位,使学生确立其独有的绘画思想,并通过相关绘画艺术技巧的掌握来使中国画教学理念得到贯彻实施。

2、教学课程的有效安排

高校中国画教学的课程安排使要注重人性化的思想,摒弃原有单一的课程表教学模式,有效整合课程安排,给予学生更加宽阔的学习领域。在规划中国画教学课程大纲以及方法的时候,也要强调学生文化修养以及艺术教学理念的提升与贯彻,变传统单纯的技法传授为灵活多变的紧密学科的融会贯通,有效规避偏狭现象的出现。

3.高校师资的合理配置

高校中国画教师的队伍结构以及专业技术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画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开展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透彻地了解国画专业知识技巧,并同时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研究教学方案,有效地把握教学要点,吃透中国画教材,将艺术元素融入到直观的视觉教学中,提高教师自身的鉴赏水平以及学生艺术技能水平。

综上可知,高校中国画这门公选的立体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作水平以及教师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能够很好地传承延续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刘会营.浅谈综合类院校的中国画教学改革[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9)

[2]张永山.对新建院校中国画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J].美术大观,2010(2)

绘画入门基础篇6

【关键词】传统手绘理论;动画制作;教学;探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逐渐提高,传统手绘动画制作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但是传统手绘动画作为动画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通过课程的改革,让传统手绘动画更加适应和符合新形势下动画产业的要求,成为诸多学者讨论和实践的课题。

一、传统手绘动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作为动画制作的基础,传统手绘是动画制作的灵魂,如同一座大厦的基石,同时也是检验一名专业动画人基本功的最佳标准。然而现在的传统手绘动画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展现手段,没有打破以往理论课程的授课方式,依然是靠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和反复模仿练习。

(二)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

传统手绘动画课程的本质仍然是实践性课堂,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描绘、表现自己的情感。手绘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将多种元素综合起来,需要创作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释放想象力。其需要大量的美术、空间、工程等各种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扩充和完善课程的设置。

二、传统手绘动画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以往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被动学习。作为教学的主体或者客体,学生、教师及学校起到不同的作用,三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对于实现课堂的优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一旦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没有适时采用情感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迷茫、不理解时会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由于教师的教学技法有限,学生往往无法主动探究、吸收手绘的精华。

传统手绘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基础,动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动画专业学生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学习这门基础课程。同时,传统手绘也是动画教学质量的保证。动画专业人士手绘技术的高低会影响到动画质量的好坏。要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型绘画人才,就要在动画教学中更加重视传统手绘动画课程的学习和改进。

三、传统手绘动画课程改革的实施举措

(一)保证基础,结合实践

学生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在每个阶段娴熟掌握相应的技巧,方能融会贯通。以此来看,基础实践教学是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大量、细致、高标准的基础练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根据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地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后期的拓展学习夯实基础。

(二)创新内容,加强互动

传统手绘动画课程内容要突出互动性和实用性,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将互动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手绘训练并不是简单的一幅画的绘制,而是对一些动画场景的绘制。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素描功底。所以,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提问和抢答的方式,让学生跟着教师参与教学,把理论和实践糅合在一起。同时,还可以通过互相评价作品的方式,让学生彼此找出问题,增添学习激情,做好自评和互评,让课堂互动零距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动画风格。

(三)洞悉市场,明确导向

传统手绘动画课程教授的是学生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基础,在学习内容的选取上,应尽可能地与实际接轨,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中尽量采取项目教学的方法。要进行真实的项目案例教学,可以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利用公司丰富的实践项目和技术资源实现传统手绘动画设计课程的实训,让学生跟着项目流程操作,对项目和市场有更加真实的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关于动画教学的几点建议

第一,在动画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手绘单独授课为了夯实学生的绘画基础,有必要在动画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手绘中贯穿着艺术的基本原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线条和色彩方面的观察力,也可以提升其审美能力。观察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漫长过程的积累,所以,具备良好的传统手绘动画课程的学习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手绘进行单独的讲授,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动画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手绘训练为了提升学生素描的水平,在动画教学过程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手绘训练。然而,手绘训练并不是简单的一幅画的绘制,而是一些对动画或者场景的绘制,这种训练就是前期动画设计的一个准备。同时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素描功底,加强学生的手绘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素描的速度,从而减少手绘的时间。此外,通过一定的手绘训练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通过对场景的手绘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动画风格。因此,在动画教学过程之中,加强学生的手绘训练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传统手绘包含了一切艺术的基本原理,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线条和色彩的观察力,还能培养学生对动画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动画绘制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当前有必要研究传统手绘理论在动画教学中的重要性。

结论

色彩的合理使用不是仅仅靠理论知识的讲授就能够获得的,培养对色彩的感觉主要还是要靠生活现实当中对世界的细致观察。在动画教学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色彩使用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就是带学生出去野外写生,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世界的色彩搭配效果。同时,加强课堂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自然界色彩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的色彩认知能力。因此,准确地把握动画场景中与色彩有关的要素,重视传统手绘中的色彩运用手法对动画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够设计出空间合适且质感丰富的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王S.论中国动漫产业的“羊”模式[J];今传媒;2014年08期

绘画入门基础篇7

一、课程整合的原则

课程的整合绝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相加或混合,而是以能力为主线,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改变原有知识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必要的取舍,重组知识体系,通过“项目”或“任务”,以完成专业技术工作的过程、行为为导向,将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形成一门新的课程。课程在形式上,要体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根据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逐步培养工作能力;在内容上,必须涵盖相关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在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上,要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编写新教材。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整合方案

(一)整合的依据

课题组走访了唐山北车集团、小型机加工厂、民营焦化厂等单位,并对近几年从事机械技术操作工作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重新修订了课程标准,明确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国家制图标准并能正确使用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机械图样和进行尺寸标注;掌握正投影规律并能用于解决“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的问题;掌握零件基本的测绘方法和测量工具的使用;熟练掌握autoCaD机械绘图软件的使用。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应具备的能力:(1)使用绘图工具并按国家标准正确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1)正确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3)根据零件图拆装装配图的能力;(4)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CaD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二)整合方案

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主,将三门课程的学习内容系统的划分为三大知识模块、六个学习情境;将计算机绘图与所学制图理论相结合;公差配合知识与零件图绘图理论相结合,从而实现三门课的知识相互融入,自然衔接,使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教学完美结合。

(三)具体做法

1、对原有《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计算机绘图》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改革,简化投影法、三视图及点线面的理论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2、由传统手工制图、徒手绘制草图逐步过渡到计算机绘图,对学生进行制图技能的三重训练,重点强化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3、以模型、实物为依托,将抽象的图样与手中可测量的模型、零件实物联系起来,熟练掌握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基本测量技能,为机械加工实训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并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力。4、以装配图或实际的零部件为样本,掌握表面粗糙度、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符号及标注方法,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可摸、可见的具体实物。

三、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绘画入门基础篇8

【关键词】初中美术;素描;教学;训练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中学生是初学素描,素描对他们来说属于新鲜事物,所以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方面来说是不需要过多关注,因为许多学术成果已经论证了:学生对新的东西是不缺乏兴趣的。但是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素描课,却是十分重要的,在入门阶段,老师必须要逐渐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整体观察,逐步深入”是素描绘画的基本原则。所以在学习素描的入门阶段,学生对事物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素描绘画的过程中,要贯彻“整体思维”。举个例子,在一次树木素描课上,首先我会强调个体事物之间的差异,树木种类有很多,即使是同一棵树木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季节也是不一样的。之后引领学生,让他们从教室看窗外的一棵树,再让学生站在树下去观察这棵树,让他们理解绘画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发散性的思维训练通常都会激发学生的思考欲,他们会对身边的事物给予足够的关注并细加观察,有可能还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学生上交的作业来看,画的树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有的树叶葱郁,有的枝干光秃;有的弯曲饱满,有的躯干笔直。在之后的深入教学中,学生还会把树木和外物联系起来。比如加入鲜花、小草、飞鸟、雪花、人物,甚至有的同学还加入了故事情节。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果的。

二、基本的素描训练

1.轮廓结构训练

在素描课学习的入门阶段,必须强调学生对事物轮廓结构的认识,绘画应按照先外后里,先形后体的顺序,事物轮廓的质量对内部结构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事物的轮廓表达不够准确,也就不能将事物的特点反映出来,也就失去了素描绘画的意义。造型上似是而非是学生在入门阶段最容易犯的错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就是轮廓训练,要求学生对事物轮廓有准确的把握。在初级阶段并非一定要求学生对事物外形把握非常的细致入微,只要学生能够做到比例准确、构图恰当、要点鲜明形象就可以了。轮廓训练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对事物要有严谨、客观的态度,这也有利于学生平时在学校和生活中养成求实的作风和严格的态度。

2.明暗训练

基于轮廓结构训练的基础之上,应该要求学生抓一抓素描绘画的细节,明暗训练就是重要的一环。学生勾勒出事物的形体结构之后,可以让学生用2H铅笔,以浅色调去描绘暗的部分,根据“关系紧,调子松”的原则,找出最重的点,以此作为参照,让整个画卷最重的颜色浅于此点。此外进行点和点之间的对比,由实至虚,由深至浅,严格遵循绘画步骤,自始至终强调明暗调子的深浅程度。有些同学对于明暗表达不是很清晰,可以尝试利用版画的效果方便他们理解表达,争取做到画面效果生动简洁。

3.表现训练

在平时的素描绘画训练时,可以尝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因为本身绘画是一种创作,即便是素描或者是临摹也会有绘画者自身的感情在里面,所以每一幅作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事物的表现力。所以学生在进行素描绘画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临摹的层面上,必须有自己内心的表达和体现艺术的再度呈现。学生所描绘的内容不单单是事物的一部分,也是画面的有机构成部分;不单单注意是否画的对与错,更要注重其作品的表现力。素描作品的表现力对于黑白灰、线条、概括以及画面的组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使作品能够达到形神兼备,才是此项训练的最终目的。不得不承认,这项训练属于素描训练的进阶训练,需要学生对于美术,对于审美,对于素描有较深的理解,能够在绘画中注入自己的感情,所以教师在平时的素描教学中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鼓励并给予学生创造的空间。

三、运用工具表现素描多样性

素描绘画的工具非常多,主要的有钢笔、铅笔、木炭条、油画棒、炭精条等。辅助的工具有画板、纸、橡皮、定画液、画架等。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特点,也能够呈现作品不同的表现力。例如钢笔可以勾勒出细致而肯定的线条;铅笔可以表现出细微的变化和调子,木炭条能构成粗犷的效果。在进行素描绘画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对象的特点,根据之前的训练,把握事物的轮廓结构、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运用不同的工具展现不同事物的个性。根据自己学生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头像作业中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学生难以表现出各个外露骨骼之间以及不同肌肉之间的区别,例如颧骨与额头、脸颊与眼睑,而这些都是对于操作工具不熟造成的,所以工具的多样性选择也是画好素描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平时也应多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美术课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素描绘画是美术绘画的基础,更是重点,本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也一定会不断钻研,拓宽初中美术课的教学方法,努力致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把初中美术教学引领到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绘画入门基础篇9

在我的美术教学中,一部分是没有一点绘画基础的学生,他们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希望经过几年的学习能够进入美术院校深造。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临摹是其入门的最快捷径。在一次教学中,我演示几何形体的绘画方法和步骤,讲解绘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临摹,经过几节课的练习,发现初学者入门很快,基本掌握了用笔的技巧和线条的穿插、对比与虚实。虽然构图、透视等不太准确,但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物体“拷贝”下来,是临摹起到了突出作用。

对另外一些有绘画基础但造型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增加其临摹的课时量,选择具有代表性、专题性的优秀作品作为临摹对象,选择部分适合自己的作品做专题临摹研究。临摹过程中教会学生怎样去观察事物、比较事物,怎样把事物之间细小的差距表现出来。观察它的色调与深浅,比较它的长短、宽窄和大小,表现它的虚实、远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能够较准确地把平面对平面的画表现出来,并且造型能力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提高,这对于进一步激励学生的绘画热情是很有用的。然后再一步步地引导他们进行半临摹式训练。半临摹式训练简单地说就是按照所临摹的范画摆一个一模一样的事物出来,无论是角度还是灯光都力求完全接近。学生可以一边写生一边参看临摹的范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绘画技法会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熟练。这种半临摹式训练也能够很好地避免学生机械被动地抄袭现象――哪地方深点,哪地方浅点,就把这种深浅变化照抄下来,至于这深和浅意味着什么,却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临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种错误思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了绘画不单用手,还要用心去体验,用脑去思考。

对那些有绘画基础的造型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临摹档次较高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为了吸取作品中的表现方法、技巧、表现风格和绘画语言。因为学生鉴赏绘画作品有一定的局限性,临摹时凭自己的好恶,所以需要专业教师进行侧面指导。怎样鉴别画的好坏;对于物体的起伏凹凸、明暗虚实关系大师们是怎样去表现的,怎样变为己用而不是盲目地抄袭;怎样研究其内部结构的外在表现,并且能够深入、准确地刻画出来。临摹中我的要求是以原作为主,适当进行取舍。在形式、内容、构图和表现上基本相似即可,色彩可加以变化,适当调整,这样学生便有一个开阔的空间,使他们求异思维、想象力、情感的表现都有所舒展。齐白石曾经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管你学油画还是学国画不能生搬硬套,学东西要灵活运用。李可染也说:“学画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这里所讲的“打进去”指的就是对于传统的临摹学习。在我的美术教学中,与绘画大师进行“零距离接触”的学生,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写生中积极主动地、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做到“知其所以然”,然后再进行绘画创作。他们的作品大都经得住推敲,逐渐形成自己绘画的风格和技巧。

绘画入门基础篇10

关键字:基础绘画;学习

当下的艺术设计专业以实用性强、就业范围广,在新兴专业中比较热门而居各高校中的首位。在这一专业中,尤其是针对电脑的操作,软件的升级更加的人性化,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只要把电脑软件学好了,基础差,甚至没基础是没有关系的,短期发展,看起来这完全没有问题,是可以做设计的,长期这样一种状态而言,难成大器。设计的好坏,最终结果会回归到传统的这个问题,那就是基础。要想设计出更好,更加经典的设计作品,就必须得回归传统,从基础绘画入手,培养我们这些方面的能力。

一、学习基础绘画的方向性

设计类专业的同学在大一进校门时都会接触一个阶段的基础绘画的训练,主要以素描、色彩为主。而这些课程在不同的专业已经有了一些方向的转变和延伸,以便能更好的为后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服务。素描,包括人物素描、设计素描两大类,一些专业还会有速写课程,这些都作为一个基础中的基础课程来学习。主要培养我们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及创意思维能力。色彩课程方面,不同的专业倾向点不同,有静物色彩、风景色彩等,主要培养色彩的修养及表现力,为后期专业的色彩认知做准备。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对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及平时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融合在整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了。认识到课程的学习目标,我们便有清晰的画画方向,也会增强我们对基础绘画的正能量,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具体从观察方法,造型能力、创意思维能力、色彩的修养及审美的提高五方面来具体分析学习及掌握的方向。

二、科学的观察方法

培养成创新实用型人才是设计类专业当下的目标。创新实用型人才首要培养的是我们的观察能力,怎么来观察,怎么去认识,影响到你的作品,也决定了日后的创作角度,我们需要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来观察对象,并且需要培养我们整体观察的能力。因此,观察方法很重要。有了观察能力,我们就能从万事万物中发现事物本身的特点,可以归纳成自己的语言。而观察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我们的基础绘画学习中,尤其是素描的学习。在我们进入大学的时候,很多学生的观察方法是有些误区的。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从整体入手,局部比较,再回归到整体。尤其是画面的安放位置、整个绘画对象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需要备受关注的,这要求我们在画画时,必须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在画的过程中会训练我们及时调整局部和整体的对比观察,学会同类比较,把我们主观的认识和客观的观察做比较,会发现一些不同于以往认识的元素,提高我们设计类元素的积累,这个训练将会使我们的观察产生一次质感的升华,对后期专业设计的学习会非常有益。

三、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

造型能力是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懂得了观察,不懂得怎么表现出来,也是没有成果的,这关系到傍观者怎么欣赏,怎么能让其他人知道你的想法,这个时候,表达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表现的是不是心中的那个感受,就对造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了。曾有大师这样评价,在设计领域,设计,软件决定了你的下线,绘画决定了你的上线。作为设计专业的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法能力,掌握一定的表现手法,甚至要求我们挖掘适合自己的个性表现方式。在表现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便可以站在基础上来做创新。让我们表达自己的创意时更加的心手合一,在表现方式上也能准确自如的表达我们内心世界的想法,成为我们自己的表达语言。

四、创意思维能力

只会绘画的人也许可以从事美工,但会绘画并且会设计思考的人那就是设计师了。创意对我们设计专业是不可或缺的。在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中,它将成为一个思维演变的过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由基础绘画转向专业设计的过渡,是培养我们创意思维方面的一个便捷的徒手绘画。一般我们不经意间接触的事物,可能会激发我们的灵感,形成有创意的作品。但灵感是稍纵即逝的,因此,在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的培养中,根据学生独特的兴趣点,发散我们的想象和思维,培养我们的创意,从一个物体出发,延伸出更多的联想和想象,这种课程的训练会使我们的思维角度大大拓宽,面对不同类别的事物,会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创作出有内涵、有思想的作品。

五、色彩的修养

色彩在设计类专业中是一个无可替代的设计要素,是表达创意的一个强大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情感特征,有着非常强烈的感染力。我们所面临的专业需要色彩实用性更强,就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色彩修养,能根据各个不同的领域搭配适合的颜色。针对这一目标,前期我们所学习的色彩及设计色彩课程主要是为后期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服务的,在这一基础阶段,我们主要通过实践练习来认识色彩,提高色彩的修养。认识色彩的特性,比如冷暖、前后、轻重等等关系,感受同种色相下明度、饱和度不同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掌握色彩空间的独特体现方式,掌握各个不同颜色的心里效应,通过了解各个时期派别的特点了解色彩的历程,通过平时的练习来培养、激发自我的色彩情感,培养出具有个性审美特征的色彩元素,提高色彩的修养和运用能力。

六、审美能力的提高(时代审美精神)

具备最基础的艺术素养是我们做好设计的基本条件。同时这一点也直接决定了设计作品的成败。而审美能力的提高,会让我们的艺术眼光更加的敏锐,从而可以从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来发现美、提取美的元素。而在基础绘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是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是通过我们接触的作品背景、评价等等和平时的绘画练习来提高我们的审美的。学习基础绘画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关于构图、色彩的冷暖、明度、肌理、造型、质感等等很多元素,这些元素的运用与经营,手追目思,审美价值就在这些学习和训练中形成。[1]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中西方无数大师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是来自自我内心深层次的挖掘的。正确的观察方法、造型表现能力、色彩的修养、创意思维、审美的意识等等这些都对我们设计的产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些意识、修养是需要经过基础绘画的锻炼,长期的耳濡目染才能做到的。我们必须理论结合实践同步进行,才能让我们的设计站在一个高的基点上,做出更好的设计。

作者:吴美双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