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服务活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4:18

公益服务活动篇1

关键词:公益积分;志愿服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99-02

如今志愿服务活动愈来愈受到各界重视,在各高校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而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率和活动质量,从而培养学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情感,为此笔者将“公益积分”运用到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中。

一、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志愿者队伍流动性大。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没有太多的约束性,学生参与主要靠自觉、自愿,一般低年级同学占大多数,成员退出志愿者社团或隐性退出社团随年级的增长而显著上升,这在一定方面造成了志愿组织成员流动性大的特点,阻碍了组织的长效运行。同时,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不纯、功利性太强,再加上志愿服务历来重使用轻培养和管理,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者对工作职责、服务技巧、服务程序、服务经验的了解欠缺,服务效果不佳。

2.志愿服务项目没有创新。如今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多集中于文明创卫、文明交通、生态环保、敬老助幼、扶弱助残、支教助学等几项志愿服务活动,且同一高校的各院系在当地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也较相近,会出现一个服务基地会有好几个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因而志愿服务活动大多相近、相同,没有创新性。

3.志愿服务没有激励机制。志愿服务活动的无偿性,是指志愿者不为物质报酬参与服务工作,也就是说志愿者提供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等个人资源为社会或需要帮助的人群服务不是为了盈利,而是表达自己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义务。因为志愿服务活动的无偿性,又因为学校没有固定的奖励措施,因而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没有激励机制。

4.志愿服务培训体系不完善,工作开展不够规范。志愿者的招募主要是通过学长介绍,缺少对志愿者的相关服务技能、服务程序、服务经验、服务标准等培训,导致开展活动时多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佳。

二、建议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献一次血可积累公益积分30分,见义勇为一次可积累600分,而积满300分能成为“一星志愿者”,这就是所谓的“公益积分”。作为一种激励方式,笔者将其应用到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利用这一机制来提高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并在过程中积少成多,汇滴成流,将志愿服务活动落到实处、落到细微处,切实培养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和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情感。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笔者制定了《志愿服务管理规定》:

(一)主要内容

院系非毕业班学生每学期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情况,将与该学期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表彰(包括院三好学生、院系优秀学生干部、院系优秀共青团员、院系优秀共青团干部、院系先进班级、院系红旗团支部等表彰)和组织发展等直接挂钩。

(二)具体要求

1.每位同学在志愿服务组织登记注册,并领取志愿者服务证。在每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需在服务证上登记并由团总支核实后盖章。

2.非毕业班学生每学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三次以上者(包括三次)才有资格申请该学期的各种综合素质表彰和组织发展等。

3.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或参与活动未达三次者,各种综合素质表彰和组织发展予以一票否决;对院系活动有突出贡献者可视情况再做协调。

4.团总支、学生会、社联、心协以及各班自主开展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情况,以考勤记录为准。考勤记录一律在活动后两个工作日之内报系团总支秘书部备案、公示。

(三)考勤记录要求

1.活动参与名单(名单需各组织负责人签字核实)。

2.活动集体合影(电子文档形式需有服务地标志和服务旗帜、横幅、绶带标志等)。

3.考勤记录逾期报送一律视为过期作废,后果自负。

4.参与其他志愿服务组织举办的志愿活动,需出示志愿服务组织的证明和活动时照片(证明需有该志愿服务组织的签章)。

5.考勤记录和志愿服务证明如出现弄虚作假情况,一旦查实,将直接取消该学期的各种综合素质表彰和组织发展资格。

(四)操作方法

系团总支在每学期的各种综合素质表彰和组织发展等前期将该学期学生个人志愿服务参与情况公示并发至各班级辅导员手中。院系先进班集体、红旗团支部等先进集体的评选,也会将班级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整体情况(包括班级志愿活动举办规模、次数、媒体报道、班级个人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情况)作为评选资格和评选项目。

(五)奖励

按照志愿服务证上的活动登记次数,并参考志愿活动质量评选系每学期的优秀志愿者,作为院级以上优秀志愿者推荐的必备指标。这一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志愿服务活动无人参加的问题,解决志愿者流动性大的问题,延缓了志愿者更换的周期。志愿服务贵在坚持,这一做法也为志愿服务的长久性打下了基础,进而也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结语

高校志愿者服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象征,志愿者服务的开展无论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是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保证高校与社区、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协调性的同时,也要树立起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并保持志愿者队伍的健康、持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2010,(2).

[2]庄国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3]王艳.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与激励的制度分析[J].社会,2003,(1).

[4]张喜红.当代中国社会团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06).

[5]谭建光,余冰,王小玲.青年志愿服务转型与发展——关于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2000,(11).

[6]谢泽宪.行政化倾向,发展社会志愿服务的主要障碍——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与思考[J].社会,2003,(1).

[7]张建华,高嵘,毛振明.大型国际性运动会志愿者招募与培训经验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11).

公益服务活动篇2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益服务意识;研究

[Doi]10.13939/ki.zgsc.2016.38.1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出现较大增加,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逐步建立完善了“奖、贷、助、补、减”为主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基本上解决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基本、最迫切的问题,但仍存在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回报意识不足,公益性实践活动缺乏或资助育人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经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外,还应努力成长为优秀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培育公益服务意识既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又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举措。因此,除了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上的帮助,来自精神和能力建设方面的资助也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大学生公益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培育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让“他助―自助―助人”贯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益服务活动现状

1.1大学生总体上对公益服务活动了解度不够高、参与活动积极性不强、公益服务意识不够

主要是由于公益服务活动的宣传较少、公益社团组织数量较少、对活动的意义不够明确等原因导致的。

1.2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的原因多元化

原因包括有:早点接触社会、扩大交际范围、获得物质补助、获得学校规定的学分、为社会做贡献,使人生更有意义、锻炼自己能力等。

1.3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了解途径较为单一

主要来自有关组织的宣传、成员的介绍等。

1.4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的途径多样化

一是社区服务:参加义诊、支教、医疗宣传等;二是捐赠活动:捐书、捐衣物、义务献血等;三是秩序维持:春运车站志愿者、南宁东盟博览会志愿者、大型比赛活动、文艺活动的志愿者等。

1.5大学生对公益服务活动认可度较高

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持肯定态度,认为参加公益活动能提升自身的实践组织能力,提升自身价值,也获得满足感、自豪感,同时,也希望公益服务活动能长期有效地开展。

2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益服务意识的意义

现代的公益,是人人参与的公益,公益服务活动的核心是“人”,既是服务“人”的公益行动,也是培养“人”的有效方法[1]。公益意识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公益的认识、判断、了解和感知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积极性[2]。而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公益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作为公益服务对象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培养公益服务意识,参与公益服务活动,一是能达到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和完善自我的目的;二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塑自信心,增强成就感,使大学生懂得回报社会、关心他人,从而实现培养他们的担当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三是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提高与人沟通、统筹协调、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四是更易于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相互交流,扩大社交范围,提高心理适应性,缓解心理压力;五是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强化自强、自立意识;六是有助于高校以此为平台,深入挖掘公益服务的资助育人、实践育人的内涵。因此,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意识,开展公益服务活动,是学校资助育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高校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的探索

3.1实施爱心温暖工程

高校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经济上物质上和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均给予关爱,通过开展爱心资助、爱心家访、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活动,积极创设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成长的优良温馨的环境,树立大学生增强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为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意识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3.2实施励志教育工程

自立自强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思想保证。高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励志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同学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心态。如:加强勤工助学岗前培训指导,开展不同内容的劳动技能培训和纪律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素质达到学生自觉励志的教育目的;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这一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化自我发展的动力等举措,为培养大学生公益服务意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3实施感恩教育工程

高校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回报父母、回馈社会,以此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意识。高校可以通过完善助困类奖助学金受助学生管理办法,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义工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传递爱心;或是开展感恩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海报比赛等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4实施公益服务工程

高校应从机制建设(管理制度、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辅导老师)、条件建设(场地)、日常运行(管理、内容、效果)等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公益团队,开展公益服务活动给予支持,不断加强公益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制度完善、资源整合、工作创新和队伍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参加公益服务团体进行义诊、义教、爱心服务、关爱老兵、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增强了责任感、成就感和价值感,也逐步完成了从“他助―自助―助人”的根本转变。

4结论

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有这样的表述:“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引导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教育部、卫生部等七部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热心参与公益服务活动是新常态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职业理想教育、锻炼劳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公益服务活动篇3

论文关键词:城市社区;公益服务;创新管理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逐渐从以政治权威、计划体制总揽全部社会事务的“大政府一向国家、市场、社会三元分离的格局转化。这一转化延伸至社会公益事业领域中就表现为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实现宏观调控和社区自治。从2003年开始,我国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很多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现象,政府通过提供专项资金来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提升社区亲密关系和高度归属感,达到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实质上是政府转变亲力亲为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科学化、效率化的重要标志。

一、社区公益服务的内涵

所谓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公益”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公共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词源中意为“公共之利益”。基于对公益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公益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益服务指为社会大众或社会中某些人口群体的利益而实施的服务或计划,既包括政府部门发起的农业、环保、水力、教育、扶贫、交通领域的公益服务计划,如国家教育部门的“211工程”、科技部门的“863计划”,社会保障部门实施的“人才建设工程”、“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计划”等,也包括民间组织发起实施的扶贫、妇女儿童发展、教育等服务。

本文所指的社区公益服务是狭义的公益服务,是一种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为更好地达成公益目的而在社区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的各种公益服务或活动。社区公益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社区照顾、社区环境保护、知识传播、社区治安、志愿服务等等。

二、我国城市社区公益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公益服务领域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公益服务是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公众活动日益多样化的产物,我国社区公益服务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也相对缓慢,对于规范公益组织及公益计划方面的配套法律建设十分匮乏,我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虽然都有对公益组织的财产处理的相关规定,遗憾在于这些规定流于笼统和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在社区公益服务方面观念滞后和法律规范缺位就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有可能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束缚社区公益服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城市社区公益服务缺乏系统的组织和管理,申报审批程序过于繁琐

目前在城市社区公益服务方面,各地区普遍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即使设置了相关服务机构的地区也往往是采取由各相关岗位人员兼任组成联合办公机构的方式,没有实现专人专岗。这一方面使得岗位职责不明确,降低公益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他们很容易将原有的行政管理的思路和工作方式带入社区公益服务的过程中,不利于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及项目管理机制的创新。近几年,虽然政府也力图以社区公益项目申报的方式为社区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公益服务提供发展空间和平台,但繁琐的程序往往让居委会成员疲于应付,让社区自助组织的负责人望而却步。

(三)城市社区公益服务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公众监督

从当前调研情况看,居民对社区组织的公益服务相关活动参与度普遍不高,经常遇到组织的一场社区公益讲座准备了一个月,结果只有十几个居民来听,不仅打击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对社区公益资金的浪费。不仅如此,据有些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居民大概只占到居民总数的5%左右,而且集中与老年人群体。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居民公益理念有待提升和服务或活动本身的形式过于单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缺乏公众监督。在一项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中,居民与组织者之间有“委托-”关系的性质,如果两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就使得公众难以监管公益组织的行为。公益组织可能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暗箱操作,在资金使用、项目操作中为组织或个人牟利。公众不会去参加自己不了解的活动,不会去选择自己不信任的服务。

(四)城市社区公益事业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资金保障

近几年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公益事业的发展,陆续在这个领域投放了很多的资金,但这些资金来源往往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来自政府部门和一些政治色彩浓厚的慈善机构,而且这种公益资金往往更多应用于宏观层面,而对于社区层面的公益事业投资是相对较少的。即使有些关注社区公益事业发展的项目也往往采用由政府或全国性的慈善机构间接投放资金于社区公益事业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不仅容易被机构挪作他用而造成社区公益基金的流失,而且也可能因对社区需求的不了解而使公益资金很难发挥最大的作用。另外,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探索直接安排专项资金,由社区基层组织直接运用于社区公益服务的提供和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但是作为一种探索与尝试,这部分资金普遍水平比较低,远远不及西欧和美国政府对的社区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

(五)城市公益服务缺乏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近几年,我国也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这种专业的助人手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工作社工化的情况相比,我国社区层面社会工作应用的领域和范围还是相对比较窄的,社区公益服务和活动都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大大降低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对于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经验的人来说,让他在策划的整个过程中完成进行社区需求评估、服务目标筛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选择等内容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导致当前的社区公益策划普遍存在的格式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服务目标不明确等等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关于完善我国社区公益服务的建议

(一)要出台政策或法律,加强对社区公益服务的项目化管理

项目管理的特征主要为:对象的特殊性、管理的系统性、组织的临时性与高度柔性、管理系统的目标性、管理方法的开放性。目前我国对于公益慈善活动的项目化管理运作处于尝试阶段,很多政策、制度都没有相应配套,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相关管理还不成熟。本文建议:一是政府要出台政策或法律对公益慈善等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进行明确定义;二是政府要出台政策或法律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在社区公益服务中的作用,保证专业人员的岗位及薪酬;三是政府在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架构、制度体系时应该尽量向公益慈善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倾斜,对于社区公益服务的资金来源及使用、项目的申请、审批及评估参照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项目管理的需要制定相关政策。

(二)设置独立的公益服务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及审批程序

笔者认为,为了更有效的促进社区公益服务质量的提升,实现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应该在民政系统设立一个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的社区公益项目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的审批与评估。在设立方式上,它应该在省市一级设立,各区县设分支机构,不需要每个社区均设立管理机构,只需以派驻专业社工的方式进行即可,这样便于资源的整合以及项目经验的推广;在部门职责上,这个部门负责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资金的筹集及管理、项目的审批及评估和发展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工作;在人员构成上,除少数的财务及技术岗位外,应全部雇佣专业社会工作者,以保证社区公益服务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的运行。

公益服务活动篇4

公益性文化服务是公民的权益,权益均等化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的迫切需要。文化权利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民生的重要方面。公益文化服务应该是一个公共福利,就像义务教育一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平等地享有这项权益,简单地说就是人民群众不用买单就能平等地享有的一些基本文化消费。诸如公共文化广场演出活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免费开放等都属于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公益性文化服务,是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配置活动。如此,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才能实现广大民众的基本文化生活,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

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途径。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的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得到长足发展,全民素质得到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基础上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都能享受文化带来的滋养,感受文化的魅力。只有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充分利用公益性文化场所从中汲取知识、获得教育、受到美的熏陶、享受健康娱乐。人民群众人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益的同时,文化事业将会得到大发展。人们通过文化受到教育、受到影响,产生更强烈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消费倾向,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即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公共文化建设,而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基石。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同等成效的文化成果,自身素质得到提升,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目前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城乡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城市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益文化服务引入高科技实施网络化也呈现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需求与供给脱节,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形式陈旧,对群众缺乏吸引力。如深受农村群众欢迎的电影下乡,往往组织较少,且放的电影大多是老片子,群众自然不爱看。由于缺乏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地方去接受公共文化服务。还有一些新建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缺乏提供文化服务的管理能力,仅是一个空壳子。

二是偏远、落后地区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明显薄弱。偏远、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的制约,通常重物质发展、轻文化发展,觉得本地区首要目标是解决“温饱”的“硬”问题,而不是搞些文化服务类的“软”指标,导致了偏远、落后地区公益性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匮乏,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严重缺失,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农民文化生活更是单调枯燥。更甚者由于健康文化生活的贫乏导致一些封建落后的观念在农村很有市场,、烧香拜佛、占卜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仍然存在,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秩序,违背了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要求。同时,偏远、落后地区的一些公益性文化单位功能定位不清,公益性文化服务产品总量不足,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同公益性文化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比较严重。

三是新市民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严重缺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新”市民。新市民由于缺乏身份归属感,在城市中处于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双重边缘化困境,更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等影响,很少去享受或者是享受不到应该享受的文化服务。客观上讲,与城市原住民不同,新市民没有“地位的累积”作为资本,导致其社区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的可获得性较低,进而导致新市民无法获得社区公益性文化权益的实现。主观上讲,城市原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对于新市民而言,是有点陌生的,新市民由于生存压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约束,不懂得主动去运用城市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不知道如何享受公益性文化服务这项基本文化权益。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新市民对于文化的要求不高,他们缺乏要求得到与城市原住居民完全相同的文化权利的意愿与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四是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和程度均显不足。目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网络图书馆建设也相继积极展开,但这些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的开放程度还不够高,方便性也有所欠缺。还有些文化公同的票价不合理,博物馆、文化馆名义上是开放的,实际使用率不是很高,公益性的活动开展过少。这些都阻碍了公益文化服务均等化,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壮大。

加强和改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公益性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基石,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面对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新任务,各级政府必须勇于和善于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大包大揽转变到政府主导、引导帮助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政府牵头,带动社会力量将大量文化资源推进农村,文化资源政策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将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文化成果,作为构建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心,加大惠民工程建设和农村重点工程建设的力度。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农村公益性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乡村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等,为城乡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公益服务活动篇5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需求公益实践时代价值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经济基础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深层次的文化需求不断得到重视,给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不断在政治上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经济上也不断加强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要实现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必须做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环境。由此可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图书馆文化公益职能概况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主办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公民行使文化权利的场所,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通过为公众提供一个阅读、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促进公众知识文化的提升和精神文明修养的培养,对塑造一个国家的国民性至关重要。可以说,图书馆是信息的中心节点,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递,促进知识的传播、文明的进程,使人类的精神文明、价值规范、传统文化与知识信仰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这才是图书馆真正的社会价值。

在谈目前图书馆的文化公益职能之前我想先谈一件事情来窥探一下目前我国公众的文化储备。众人皆知,老子、孔子等人是我国几千年来一直被人称道的大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吸引着无数国内国外的专家、学者探索其思想要领,作为普通人我们都知道老子、孔子是我们的文化圣人,却鲜有人能对他们的思想有所了解,这是一个极为现实的情况,并没有丝毫的夸大之意。反观一下我们的邻居韩国在这方面做得甚至比我们要出色,韩国对于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比我们要深刻得多。这可以看出我们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发面还存在不足,这些方面是多元因素的集合,而图书馆在改变这种状况的进程中可大有可为。

图书馆文化公益职能主要表现为下面三个方面:第一,继承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封装、保存本地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第二,开阔视野,增进见解。公共图书馆存储大量的社会信息资源,为满足不同需求提供了一个了解事物本来面目的平台,这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公众了解事物的深度,改变了自身知识局限,对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深远。第三,传递科学情报,提供信息服务。科学情报的传递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作用之一。图书馆以其系统、丰富、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料,成为从事科学情报传递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三、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公益职能实践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追求知识,追求美好生活的祈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图书馆不仅成为知识分子学习和追求知识的场所,更成为社会大众文化的一种,成为部分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这种形式之下,图书馆更应该发挥公益服务的职能,并在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和实践更好的方式。

但是目前,图书馆在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最为主要的是图书馆的公益职能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仍然停留在原始的落地式服务状态。虽然这种服务有其优点但不免存在众多局限,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显蹩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新的创新服务方式是时展所赋予的考验。当前公共图书馆单一的服务模式限制了公益服务的多样化和扩大化,致使宝贵的图书资源难以发挥自身蕴含的巨大潜能,因此公共服务职能实践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效益最大化。

结合现实状况和图书馆公益职能的目前发展状况,应该开阔视野,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并将其运用于我国的图书馆公益服务实践中;结合现实案例,积极建设和探索有关图书馆公益服务方面的理论,新建一种能够实际应用于实践中的服务模式;积极发挥社会各界对图书馆事业的关注,尤其是政府的作用,可以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法规来保证图书馆公益事业的顺利发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首先,图书馆是一个思想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舞台,要允许各种学派思潮在这个平台上交锋,探寻真理的过程比真理本身更具魅力,也更为深刻。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派思潮纷纷著书立说,积极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创新。

其次,俗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图书馆要不断更新血液,及时做好新书更换和旧书装订工作,在合理利用有限资金的基础上,做好做强自身的文化品牌。图书馆公益服务不是形象工程,不能建而不用,用而不维。必须扎实做好最基本的图书更新和整合,这样才能保持图书资源的时新性。

最后,图书馆要做到文化搭台,专家唱戏。聘请当今社会在各项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帮助他们开展各种类型的免费的专题讲座,为公众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正确的指引。专家学者是社会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研究,他们的演讲能帮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一些社会现象,便给处于迷茫的我们以指引。对于当今社会出现的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现象,要透彻分析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纠正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帮助公众建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理智应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行使图书馆公益文化建设的同时,对国家的思想价值、意识形态的构建起到正面作用。

(二)建立新的oto公益服务模式

进入web2.0时代以来,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变革,衍化出了多种新的商业模式,其中有不少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行为模式,同样可用来为图书馆的公益文化建设服务。

oto模式旨在以互联网作为载体,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来促进两方面的共同发展。有线下到线上这是图书馆以后的发展趋势,线上图书馆有着线下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的交互性、全球性使信息的传播更具趣味性和广泛性,有利于调动更大范围的受众积极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互动过程中。线上到线下也具有很大的优势,线上的各种推广活动能最大范围的扩大线上线下的认知度。通过线上的聚合,发起线下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有前途的公益活动的实践形式。

oto公益服务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互联网的低廉性决定了图书馆入网可以节约大量的相对成本;互联网的交互性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增加了受众的黏性;互联网的全球性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图书馆公益服务的最大化。线上线下模式的结合便于聚合大量的公众,而这种交流不仅局限于线上,通过线上的引导来推进线下活动的进行,是实现公共图书馆公益服务的新的实践模式。

(三)坚持走图书馆公共服务“大篷车”战略

图书馆如何从“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成了当务之急。一般图书馆多建立在市县一级的政治经济中心,位置的局限性限制了服务的局限性。图书馆的建立是为了绝大多数的人而服务的,这是公益服务建设的立足点。目前,我国县乡一级成了图书馆公益服务的盲区,也就决定了图书馆公益服务走向基层成了必然趋势。

近年来,农村书屋建设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帮助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民解决读书贵读书难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为图书馆公益服务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图书公益服务可以与农村书屋合作,推动农村书屋的良性发展,解决农村书屋建设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使其形成完美结合;另一方面,公益服务可以尝试走“图书馆公益服务大篷车”策略,做到服务地区无缝隙链接。同时,挑选对服务群众适用的书本是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往的图书项目经常犯一个基础性的错误,重面子工程而轻文化内涵,把大学机构捐赠的一些书,不分类便投入到基层服务社区当中,这种做法没有实际效应。“大篷车”策略应当遴选当地群众需要的书籍,同时在合适的时间聘请各部门的专家为群众讲解他们所急需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农业操作规范以及其他文化知识,这样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增效。

(四)丰富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的内涵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局限于为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图书借阅服务这种单一的模式,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加快,越来越难以引起公众的注意力,其作用并不理想。

21世纪,公众生活的选择受到多元化的碎片信息指引,图书馆公益服务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公益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涵。电视台同样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公益服务可以尝试两个平台的整合效应,强强联合才能事半功倍。开展多姿多彩的社区阅读活动,举办公众喜闻乐见的平民知识竞答活动,增添活动的趣味性,这是大众文化时代公益服务的走向必然。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时代的优势,将传统的个人阅读扩大为更大范围的、更生动活泼的视频音频传播活动,这种新的传播模式将更具影响力。

四、结论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公共文化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自觉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新时代条件下,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面临众多的责任和挑战,必须在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顺应时代潮流的公益文化实践活动,提升本民族文化底蕴和凝聚力,也为国家和社会的公益建设提供不竭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邓亚文.社会公益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31-34.

[2]张春燕.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位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4):42-46.

[3]王春侠.略论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与效益性[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10):23-28.

公益服务活动篇6

关键词:公益性数字文化;合作服务;合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7;G25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24

自20世纪末开始,国际上掀起一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作保存资源与服务的热潮。如加拿大魁北克图书档案馆保存遗产资料,通过数字门户向普通大众提供服务:美国伊诺克普拉特免费图书馆与港口博物馆共用设施,相互协作,通过介绍新读者至其姊妹机构,扩大用户群:英国聚宝盆项目,英国博物馆、图书馆及档案理事会共建在线数据库,其参与建设的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和图书馆超过6000家,优化了参与机构的服务,同时支持全民访问。近年来,各国也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形式各异的公益性数字文化合作服务创新实践不断涌现。如2015年5月7日,美国国会图书馆保护修复部门推出新的在线资源保存项目“保存我们的作品”,旨在与公众合作保存和分享论文、书籍、照片等私人收藏资料。作为美国2015年保存周的活动之一,其宣传资源共享意识,吸引公众参与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目的由此可见。

不可否认,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间不断深化合作已成为满足公众数字文化需求的必要途径,许多学者也早就意识到这一点。笔者也曾分别从用户多元化需求、服务主体资源共享、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活动自身复杂、持久及规模大、投入高的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服务主体探寻多个文化组织或机构之间合作的必要性问题。

1.公益性数字文化合作服务实践基础

在实践中,发达国家以合作规划项目、合作整合资源、共用设施等形式开展了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的合作活动,前两种合作均以项目形式展开。如“美国记忆”项目、“国家网络化文化遗产项目”等均通过跨界整合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资源,以提供服务。自2000年起,法国政府每年投入8100万法郎,由文化部规划实施“文化精品数字化”(JoUVe)项目,整合图书馆、档案馆、大型博物馆及文献中心的历史遗迹、考古学及建筑图片资源向公众提供服务。英国的“文化在线”项目则结合数字技术,为历史、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提供补充资源,在2002年至2007年间与50余个组织合作,服务对象超过1500万人。日本国会图书馆1994年开始实验建设的日本“国家数字图书馆”和2002年开始建设的日本“网络档案计划”,iBm东京研究所与日本民族学博物馆合作实施的著名“全球数字博物馆(GlobmDigitmmuseum)计划”等均以项目形式发起合作。韩国行政自治部与江南区政府、江南有线电视联手开发了江南区“智能社区”,将文化服务与社区公共服务进行完美融合,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社区文化培训和网络知识教育方面。如为中、老年群体开设的“地区信息化教室”(RegionalinformmionClassroom),讲授电脑和网络知识。

在我国,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主体还远远未达到充分合作的程度,笔者曾以文化共享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湖南分中心的调查发现:(1)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政策仅囿于宏观层面。在服务主体方面,其提出“发挥图书馆对内容资源的组织优势”,对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参与合作建设与服务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2)除省级图书馆外,博物馆、档案馆等其他公共文化机构基本没有参与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合作服务;(3)服务主体较缺乏合作意识,合作缺乏激励机制。当前在公益性数字文化合作服务实践中,我国主要有天津泰达图书馆档案馆㈣开展了合作服务,其主要形式为合作建馆;新疆北屯也已启动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三馆合一”建设项目,为我国公益性数字文化合作服务的有益尝试。然而,要顺应世界趋势,使公益性数字文化合作服务得以践行并常态化,我们仍需不懈探索与创新。

2.我国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合作的现实困境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因而在合作方面一直受到管理体制的束缚。然而,其面临的困境不仅于此,如:(1)缺乏跨机构整合共享资源的理念,合作动力不足。其主要表现是: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保障资金与资源不会流向其他服务机构,以实现自身资源与服务的特色化-及个性化。因而随着数字技术及公众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越来越重视上下层级之间的联动,亦通过项目等形式开展合作,但对于跨机构共享与整合资源却鲜有合作的意识:(2)缺乏合作协调组织,不能够有效协调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其中。就当前我国实施的大型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项目(如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来看,其服务均主要依托于各级公共图书馆进行,其领导协调组织亦为政府或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未能参与其中;(3)未建立合作机制。以文化共享工程为例,其数字资源建设方针旗帜鲜明地指出以发挥图书馆的内容资源优势,这样的政策性文件仅具备“指导性”的作用,因而无法以制度形式确保其他服务主体的参与;(4)服务主体害怕承担合作的责任与风险。由于合作可能产生的利益分配问题、责任及风险承担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因而不愿意与其他机构实现深入合作;(5)现实实施困难。合作中涉及跨机构项目管理、经费、人员协调、利益分配等诸多复杂问题,使合作开展步履艰难。

3.我国公益性数字文化合作服务的路径设计

本研究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合作路径设计(见图1)的主旨在于,以系统论的观点,从合作的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最终到组织方式等进行整体构造,从而优化合作管理活动,实现资源和业务的规模效益。这一合作过程实现的前提是,政府是顶层设计的主体,在合作制度化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3.1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公益性数字文化合作服务的顶层设计,将有利于各服务主体形成明确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动力。据调查,自2002年文化部与财政部共同出台《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伊始,到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如今“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普遍实施,但在有关合作进行资源建设与提供服务等方面,始终未对合作主体、合作方式等提出可操作性的方针政策。本文所指的公益性数字文化合作服务顶层设计是从宏观层面而言。

公益性数字文化合作服务的顶层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合作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组织决定行动方向的主要依据。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而言,其战略目标应该是促进机构间合作、资源共享与无缝存取:(2)合作责任主体。合作责任主体即发起或参与合作的责任单位、组织或部门。这种责任主体可以是政府、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大学或为合作而建立的专门性机构等。事实上,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直接隶属于政府管辖的,其运转经费由政府财政拨款保障。因而其性质决定了其作为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责任主体的必然性,应以行政方式将其纳入主要合作责任主体范围内;(3)合作内容。当前,国外的合作内容主要有合作创建电子资源、合作建设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与合作伙伴一起共用设施等,可在此基础上提倡创新形式的合作内容;(4)合作方式。如合作规划(美国华盛顿特区博物馆与社会项目)、合作建立门户网站、合作建馆等;(5)合作活动的资金来源。一般而言,政府资助为此类合作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但同时也可努力吸纳基金会、专业机构(如专业协会、学会等)、企业等的资金。资金筹集渠道越是多样化,越能最大限度推动合作活动的持续进行;(6)合作协调组织的建立。以地区为单位成立合作协调组织,为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证。

3.2成立区域合作协调组织

区域合作协调组织是地区内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领域的自治政府,因而是合作开展的制度保障:同时这也将有利于把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纳入合作规划中,做到因地制宜。一方面,区域合作协调组织的建立需要政府在进行顶层设计时以制度方式予以保障:另一方面,区域合作协调组织的工作又需要一定程度的“去行政化”,以防原有行政制度的过多干预。此类协调组织宜以地区文化事业单位为主体,适当吸收本地文化组织(如高校、科研单位、文艺组织)代表及社会力量参与。

在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区域合作协调组织的职能主要有:(1)协调与咨询。其一方面是与组织外界如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另一方面则是组织内部业务交流和信息咨询的平台;(2)合作活动推进及实施,即自始至终致力于推进及指导整个合作活动;(3)合作行为监测。在合作过程中,合作行为监测是使合作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可由区域合作协调组织设立专门部门监测合作计划的进展,并实时维护与更新合作计划使之适应合作发展之需要;(4)合作效益测评。通过制定绩效评估方案,定期进行绩效考核,或实时跟踪合作发展动态,提交研究报告,以检测合作活动的成效,推动合作规划的顺利进行。

3.3界定合作需求

图书馆、博物馆与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往往以类似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及机会,保障公众对于信息的获取,因而其合作需求是必然存在且广泛的。界定合作需求应首先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其中,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为服务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必然有着各种利益诉求,因而需重点关注其明确提出的各种需求,如资金、技术、人员等:其次,应结合合作机构之间的资源优势,确定合适的合作模式或合作项目,当然,合作也应最大程度上弥补各合作机构的劣势:最后,对各用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把握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合作目标的确立建立更为清晰的框架。

正如上文所述,合作需求涉及各方利益的表达,而在此过程中即可初步发现其潜在的合作风险,如能力风险(由于管理、资金及技术困难而导致)、战略风险(项目无法按计划完成)、授信风险(个别合作机构未能全身心投入)、相容性风险(资产和责权不匹配)等,而对于不同类型机构在元数据标准、管理程序、沟通准则等方面缺少“共同语言”而可能引发的各类风险更应有一定的认识,以便在合作过程中加强沟通,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3.4建立合作规划,细化协作行动计划

合作规划指确定合作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综合运用各种资源进行决策的过程,是合作机构开展合作活动的行动指南。合作规划应由合作主体参与制定,由区域合作协调组织负责审核与通过。笔者通过文献调研及网络调研,发现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均通过制定合作战略规划来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合作规划宜有长期、中期及短期目标之分,如加拿大图书馆与档案馆《iaC2008-2011年业务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使加拿大公民在家中、办公室及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均能更及时便捷地获取文化资源”的中期合作战略目标。在合作规划中,制定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及较为详细的协作行动计划也是重要的一环,它有利于在计划的时间内合理推进整个合作过程,并为合作行为监测和合作效益测评提供依据。此外,还应以制度形式明确各合作机构的权责问题,尽力降低合作风险。

3.5搭建合作信息平台,以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合作成本

在合作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沟通的不及时与不充分均易使合作成本骤增,并造成合作活动的中断。因而,搭建合作信息平台就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法宝。一方面,该平台可以使合作协调组织通过平台有效衔接,及时查看合作进展情况,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合作活动的动态监督:另一方面,能促进各合作机构之间的平等对话,第一时间消除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各类问题。

3.6合作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任何合作活动都要付诸行动才能取得实际效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此阶段的工作重点已由规划转为管理与控制,努力实现原定计划履行与现实灵活调整之间的平衡。在此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管理其合作活动的实施:(1)积极调整机构内部关系,为合作活动的实施创造有利环境。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加强内部沟通,打破原有的部门间隔阂以协调机构内部行为,培养员工参与和支持合作活动的兴趣。因而,要先确定该机构内部主导合作活动的领导,明晰职责:其次,对参与人员授权,调动其积极性,同时鼓励和引导其对于合作活动的参与及承诺:再次,加强部门及参与人员间的沟通,避免猜忌:最后,建立激励机制,形成鼓励机构内部创新的氛围;(2)创新合作机构发展软环境,合理分配利益。在合作过程中,地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平公正的资源分配制度有益于形成合作机构间的信任关系,构建合作机构良性发展的“软”环境,并进而形成良性的信息交流沟通机制,以避免彼此之间出现无谓的利益争端;(3)合作风险的再识别与防范。鉴于合作规划无法完全正确地分配合作活动的权责与收益,也无法穷尽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并预先做出防范与处置。因此,这需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并在合作风险出现时坚持“无责备”原则来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立足于问题的解决和处理,积极探寻风险的正面效应。

公益服务活动篇7

7月25日上午10时,由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工作委员会与举办的“2009中国社区发展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徐瑞新、民政部副部长孙绍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会长田润之、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王金华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论坛启动仪式上,最核心、最激动人心的环节莫过于宣布中国首家由百万名志愿者参加的、迄今我国规模最大的志愿者服务队暨“社区志愿者服务富迪总队”正式成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亲自为“社区志愿者服务富迪总队”授旗,并希望富迪把这项行动扎实的开展起来,进一步发扬光大。

7月25日下午18时,在北京世纪金源饭店,富迪举行了“富迪社区志愿服务中国行,首届和谐之声・全国社区文化展演启动仪式”。社区志愿者服务富迪总队总队长陈怀德为富迪全国31个志愿分队授旗,标志着富迪志愿者全国公益行动正式启动。

富迪社区志愿服务副总队长王君平带领各分队宣誓:“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区,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和谐社区、美好家园而贡献力量!”

前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常委高占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徐瑞新与陈怀德一起按下手印,开启了“建国60年,粉丝带飘起来,中国心・富迪情”全国性大型主题活动的序幕。据悉,从今年7月25日开始到2012年7月25日,富迪将在全国发行10万套有关社区志愿者的书籍和光盘,组织100万富迪社区志愿者,为社区捐赠现金1000万人民币,捐献健康用品价值约1亿元人民币。

7月26日,社区志愿者服务富迪总队在鸟巢体育馆举行了“迈进奥运,奔向富迪”的集体宣誓签名仪式。据了解,为迎接建国六十周年,今年国庆之日,富迪志愿者服务队还将举行“中国心・富迪情”在60个城市组织60万志愿者同唱一首歌活动,唱响“爱我中华、关爱社区”的主旋律。

“粉丝带飘起来”富迪志愿服务中国行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社区”这个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末,民政部首次提出“社区服务”的概念,20多年过去了,“社区服务”经历了由服务项目单一到项目门类日趋完善,由先期的部门倡导到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解决社区内民政对象的公共发展到全社会、全社区所有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专业服务,经历了日趋完善的发展需求。

2009年是建国六十华诞,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的第一年,是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后的第一年。在这伟大的新时代里,勇于自强,乐于助人,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代表着当代志愿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弘扬志愿者文化亦被提上日程。

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事业是世界文明的共同行动,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需要。但“社区服务”又是个大课题,是一个复杂而浩瀚的系统工程,企业如何介入值得研究。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结合国情,我们看到社区委员会创造性地推出了“社区创业就业暖心工程”,这不能不说是个创新;“社区服务企业志愿者联盟”不能不说是项非常务实的行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看到这一行动感慨地表示:“我们希望这项行动要扎实的开展起来,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基于此,根据国家有关“社区服务”的整体规划,富迪公司从自身情况出发推出了“建国60年,粉丝带飘起来,中国心・富迪情”富迪社区志愿服务中国行活动。这是由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工作委员会和富迪联合举办的社区志愿者献爱心、送文化、发倡议和捐物资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作为富迪社区志愿者总队总队长,陈怀德表示:“本次活动旨在推动中国社区志愿事业的蓬勃发展,开展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并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社区志愿服务,传播‘志愿中国,爱在社区’的倡议,作为民族企业的代表,富迪将为提升社区群体素养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表率!”

据悉,富迪社区志愿者服务总队还将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粉丝带飘起来”富迪志愿者中国行全国巡演活动;倡议2009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年和设立7・25富迪志愿者日宣传活动;开展“大爱无边,慈善天下”富迪社区关爱女性健康科普宣传及捐献活动;《富迪社区志愿者行动宣言》手册和《富迪志愿者之歌》光盘赠送活动;开展富迪社区志愿者沙龙联谊、爱心奉献活动,以及富迪社区志愿和谐大使评选活动等。

从慈善到公益的践行者

慈善指富有同情心。中国现有的《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辞典》中都没有“慈善家”的词条。前些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有相关的“慈善事业”的词条,释义是:“从同情、怜悯或出发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

“公益”为后起词,后方才出现,其意是“公共利益”,“公益”是它的缩写。前,没有或者很少有“公共利益”这个概念的。现代的公益,是人人参与的公益,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人们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公益基金、公益网站等途径,通过直接参与、捐赠、公益广告、公益歌曲等方式参与到公益中来。

再通俗一点理解,即把“慈善”与“公益”的区别类比为“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甚为恰当。我们的企业和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明确过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的区别,慈善公益一把抓的行为比比皆是。

事实上,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并能勇于承担的企业,履行社会的责任于她的言行举止时刻都在展露。在这次大型的公益活动之前,从1995年开始,陈怀德和他的企业一直在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中践行着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

1995年,陈怀德赞助举重世锦赛100万;同年为母校广雅中学捐赠106万,为广州教育基金捐赠100万;1996和2000年独力赞助亚特兰大和悉尼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出场服装,以及独资赞助第7、8、9届全运会广州运动员出场服装。坦率地说,这个时期陈怀德和他的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规划性是不强的,是在责任和良心的原动力推动下参与相关行业的慈善事业。

之后富迪公司的慈善事业大概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育方面:2005年开始关注儿童和教育事业,先后在青海领养和资助上百名孩子,并在当地于2006和2007年出资捐建了2所“怀德救助学校”;2007年开始专项资助高校贫困生;2008年9月捐资100万元,用于支持母校深圳大学的发展。

在妇女慈善事业方面:2007年3月开始关注妇联推出的妇女健康慈善项目,3月17日,首批40辆“母亲健康快车”在厦门举行了发车仪式;2008年3月8日,参与妇联关爱女性健康活动,现场免费派发了总价值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月月爱”负离子卫生巾产品。

陈怀德和他的企业把行善从个人升华到关注公共利益,真正接触公益活动,还是从参与扶贫开发协会的公益晚会开始。

2007年10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邀您一起――10・17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公益晚会”上,陈怀德以竞拍形式捐款550万元,该笔善款作为“中国扶贫宣传基金”用于倡导型公益项目。2008年10・17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公益晚会上,陈怀德以竞拍的形式捐出100万元善款,用于支持“新长城阳光操场”公益项目。

2008年5月,因为对社会扶贫事业的突出贡献,陈怀德被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正式聘任为协会副会长。从此,他有机会与协会名誉会长钱正英、经叔平、李蒙、顾秀莲、张梅颖以及协会会长胡富国等领导一起,为推动中国的扶贫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从而开始了重新认识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的篇章,正式开始梳理他的企业的慈善与公益的思路。于2009年7月25日开始的为期3年的富迪社区志愿服务中国行活动,便是最大的改变和尝试,也必定是一次成功的开始。

以多赢的公益策略履行社会责任

当蒋正华副委员长为富迪社区志愿服务总队授旗的那一刻,陈怀德很激动,而富迪经销商心情用激动形容还不够,用兴奋一词或许更为贴切。因为这面旗帜,意味着富迪伙伴们拥有了一把可以顺利走进中国千万社区的金钥匙。

众所周知,直销被不明详情的大众拒之门外,直销从业者四处遭遇冷眼排挤,直销从业人员不仅要完成既定的销售任务,还肩负着普及直销知识、重塑直销正面形象的重任。

富迪志愿服务活动全国行的开展,让富迪的从业者们能以志愿者的身份融入到这个庞大的社区环境中,解开了以往受排挤的纠结,在履行志愿服务的同时广结朋友,传播富迪健康理念,为自身的富迪事业奠基铺路,打开另一片可能的天地。这样看来,富迪能联合民政部社工协会社区委员会推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社区服务工作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得到提升,企业口碑和品牌得到推广,志愿者个人口碑和人脉得到发展,于大家都是益处多多,是一个多赢的举动。

公益服务活动篇8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践课程;公益

德育实践课程是伴随着现代化课程观念的形成,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德育课程形式。它更符合现代德育教育行为的本质与目的。正在逐渐成为高校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注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开发,也就成为现代德育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德育实践课程从形式看是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生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内涵上看是以大学生参与性活动为主的课程。德育实践课程的意义就在于摆脱以往教育那种“空洞说教”、“强行灌输”、“机械训练”、“知行脱节”和学生被动,缺乏责任心状况,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真正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重视德育实践课程公益内容的开发。

一、公益活动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任何抽象的道德教育,都不可能比公益和社会实践更有效。高校公益活动以志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主要内容,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是高校德育实践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2013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第二部分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第五部分提出要“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

目前,我国全社会范围的公益性实践内容主要有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四进”社区活动以及扶贫帮困、慈善募捐、义务劳动、扶贫支教等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这些公益性活动对于高校德育也具有适用性。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寒暑假三下乡调查以及社会实习等方式,深入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城市社区、边远农村等社会弱势群体当中,更多地了解和服务社会,通过服务使大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并从中感悟到生命价值及自己拥有的幸福生活。同时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真实体会人民群众的奉献精神和创造才能。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对社会的理解,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公益实践具有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特殊功效

(一)促进大学生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提升

为人民服务意识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只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最崇高的价值追求,才能时时事事心怀天下,以积极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去正视社会,善待人生。

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如“爱心帮困协会”、“助老志愿协会”、“绿色环保协会”、“社区服务协会”等的出现,成为提升大学为人民服务意识的良好实践平台。“东北大学关爱农民工子弟志愿服务队”自2007年成立至今活动从未间断,东北大学志愿者在自己的总结报告中写道:参与和关爱农民工子弟让我们成长成熟,让我们看到服务与爱心的意义,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

负责是人的一种社会存在方式。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确实存在着责任缺失现象。责任意识是人们对于所承担和履行的这种职责与义务的自觉认识。

从责任到责任意识的过程,主体自身的角色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只有在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高校公益型社团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了解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然后明确自己的使命。比如通过社区服务,深入孤儿院、敬老院等机构,大学生们看到失去父母、孩子亲人的后果及连锁反应后,会自觉联想到自己,从而珍重生命、为自己和亲人负责。再如通过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等认识国情,直接感受到国家、民族利益的厚重,体验到社会生活的艰难,从而化解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提高承受痛苦的能力,增强爱心、社会责任意识、和自信心。

(三)促进大学生社会公正意识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公正就是为一定的道德体系所认可的对社会成员之权利和义务的恰当的分配。”通过公益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社会公正意识的产生。首先,公益服务具有利他性和无偿性,在帮扶社区中有困难的老、弱、病、残服务对象时,大学生因为自我利益的主动放弃,反而彰显出巨大的人格力量,获得外界的肯定和褒扬,也获得道德自我认同感和善待他人的道德情感体验。其次,公益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开展持续不断的服务和帮扶活动,其本身已传达着“社会利益共享”、“改变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和“重视被忽略的人群”这样的社会公正价值观念。所以在公益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现代公民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对权利、义务、平等、公正等产生了深刻的认识。第三,公益社团开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服务社会,服务广大社会人群。社团成员之间只有相互协作,团结一致,才能组织好社团活动,完成公益任务。为将来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公正平等的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公益服务活动篇9

满洲里市公益联合会成立于2013年4月15日,现有个人捐资6万余元,企事业单位捐资2万余元,会员已发展到80余人,联合会党支部发挥党组织先进示范作用,致力于党员志愿服务,引领广大党员志愿者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弱势群体是公益联合会每名党员志愿者的牵挂。每逢年节假日,志愿者们就深入社区贫困家庭慰问,为这些家庭带去米、面、油、水果等慰问品,让贫困家庭过上温馨祥和的节日。满洲里冬天雪大,每当大雪过后,志愿者们就扛起笤帚、拎上铁锹,走上街头、小区,走进敬老院、孤寡老人家里义务清雪。2013年6月9日,志愿者们为肝癌患者曾文斌发起了“我们的一份爱心是生命延续的力量”募捐活动,共募集资金1万余元。家住廉租房的残疾人吴桂全和高芸如夫妇,行动不便,一直是公益联合会定点帮扶对象。公益联合会党支部开展“圆梦行动”,2014年6月20日,志愿者来到吴桂全家为其打扫卫生,看到他家的被、褥等物品已经破旧,志愿者们用轮椅推着行动不便的夫妻俩去商场,为其买来新被褥,了却了夫妻俩多年的心愿。2014年6月23日,公益联合会党支部在廉租房小区开展“守望相助、共创文明”大型公益活动,为这里的困难群体捐赠服装、食品等物品,并进行文艺演出。公益联合会经常组织志愿者到社会福利院慰问老人,为福利院捐赠书架、报夹,为过生日的老人订购大蛋糕,为老人义务理发、打扫卫生,他们的行动受到市民政局、福利院的高度赞扬。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公益联合会党支部积极行动,向灾区捐赠书籍700余册,为灾区学生搭建“爱心书屋”,向灾区献上边城志愿者的爱心。

城市文明共同维护

公益联合会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维护城市文明形象的同时实现着自身价值。党支部组织开展“红绿灯、文明行”交通劝导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克服严寒酷暑,走上街头,对行人宣传、劝导,努力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素质。他们还在辖区主要街道开展清除白色垃圾、清理乱贴乱画等日常性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市容环境卫生的维护管理。2013年3月,志愿者们捐赠3000余元购买了3套音响设备,为湖西社区居民开展“广场健身舞”活动提供支持;2014年5月,又捐赠1300余元,为湖西小学购置一套音响设备,并在湖西小学成立了湖西小学少先队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少先队志愿者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向少年儿童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2014年6月,他们捐资800余元购置雨伞和伞架,在民政局孵化园设置便民服务点。党支部还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工作,大力营造声势,使志愿服务在党员群众中大力推广,吸引了更多党员和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真正做到了服务一方、宣传一方、带动一方。

公益服务活动篇10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还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定位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这既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高度信任.也给公益性文化事业提出了历史重任公益文化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具有传统公益属性和拥有深入基层的庞大网络优势的文化馆(站).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必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以为,作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单位——文化馆(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它的职能地位和发挥作用。

一、文化馆(站)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其性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而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馆(站)站在其本质属性上也具有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发挥出重要的骨干作用。

(一)文化馆(站)的本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把文化馆(站)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文化事业,本质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是文化馆(站)站的传统职能,文化馆(站)站所从事的事业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可谓是文化馆(站)所有工作内容的概括。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包括的七个方面中.文化馆(站)站都可以有所作为,特别是在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化娱乐服务、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农村文化服务等各方面都能发挥较大作用。从文化馆(站)的工作性质来看,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馆(站)是最可依赖、也是最可信任的一支力量。

(二)文化馆(站)的优势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文化馆(站)在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拥有独有的、难以替代的巨大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优势

文化馆(站)站具有覆盖全国城乡村镇的网络化优势,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目前,全国文化馆(站)3千多个。文化站3万多个,有社区和村文化室13万多个。这个巨大的网络体系,可谓是最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平台

2.属性优势

文化馆(站)站是由政府设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性是其基本属性,政府投入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无偿服务是其主要的服务方式。这种公益性的服务方式,也具有其他专业机构、企业等单位无法替代的属性优势,更能长期坚持向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3.基础设施优势

文化馆(站)站现有的基础设施.是十分宝贵的国有资产和国有阵地近年来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善改进,已成为实现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物质基础文化馆(站)的设施有无、建设面积的大小及使用的合理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文化阵地的牢固性、先进性和服务质量。很多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建设、改造和完善文化馆(站)设施。有的地方甚至增加了网球场、露天舞场、演出广场、休闲花园等新设施项目并限定了各级文化馆(站)的办公用房比例.尽可能多地增加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空间.这些宝贵的基础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

4.传统优势

文化馆(站)在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各种常设性阵地活动中.在实施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和打造出一批精品和品牌群文活动等.在组织和开展公共文化传播工作方面具备独有的优势。

二、文化馆(站)在公共文化中的“龙头”作用

文化馆(站)体系作为基础性的文化机构,其主要职能定位则非常明确,即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组织和引导反映社会主流文化精神的公共文化活动;整理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群众文化是公共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的格局是以群众文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其职能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素质。文化馆(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文化中具有鲜明的“龙头”形象。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进行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等具体内容。其中,群众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群众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馆(站)体系担负着组织、策划、示范、辅导和研究等工作任务,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的创造者与享用者,发挥着用文化传播文明、歌颂进步、教化民众、丰富生活的职能作用,形成了在社会办文化的大趋势中保持着国办文化的主体和主导地位,鲜明地树起了群众文化的“龙头”形象。

三、文化馆(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新作用、新特点

文化馆(站)是普及和繁荣群众文化的主导性业务职能部门,其业务活动是工作主体。长期以来,文化馆(站)恪守工作职责,以业务活动为主体工作,以运用文艺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辅导、研究、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和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等为主要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现代技术、设备的普遍应用,文化馆(站)服务性的本质和特点越来越突出。当今,很多文化馆(站)开始围绕工作主体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一)技术服务项目不断增加

所谓技术服务,是指以现代化设备为依托,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为群众、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技术服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馆(站)主办、承办活动的技术保障;二是对社会需求的服务;三是对基层业务人员的培训。

1、灯光、音响服务。

在市、区文化、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很多文化馆(站)陆续添置了价值百万元的灯光、音响设备,而且各个街道都配置了一定的灯光、音响设备,完成了本省区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的音响保障,而且为街道、社区和有关单位的活动提供了灯光、音响服务。在各街道文化站配置设备后,及时举办了音响操作培训班,并在使用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了演出质量和水平。

2.音乐制作和影像摄录服务。为适应文艺演出活动的需要,文化馆(站)配置有音乐工作室和录音棚,承担了各类大型活动的音乐创作、设计、录制工作,并且达到了专业化水平为更好地积累活动资料,传递活动信息,扩大活动宣传,并本着立足本区、服务群众的精神,还发展了小型的影视创作、摄制工作。

3.美术设计服务。美术设计制作,包括各类展览、宣传橱窗、舞台美术、环境布置等的设计制作,不仅是文化馆(站)的重要工作项目,而且也是一个很大的服务空间。与此同时,新型设备、材料、技术的不断产生,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制作方式、手段和视觉效果。因此要适应各种需求,加强自行设计制作能力,拓展了文化馆(站)的服务业务和服务领域。

(二)设备服务内容更加多样。基层单位和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一般不可能把所需设备置备齐全。文化馆(站)将非使用中和闲置设备,如演出服装、乐器、活动舞台、灯光音响等,以无偿出借和低偿租赁的方式向社会提供服务,既发挥了设备的使用价值,又方便了单位。

(三)信息服务平台更加丰富。在进入信息时代的现代社会,信息对于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单位都至关重要。作为现代文化馆(站),必须搭建自己的信息平台,为群众文化工作服务。通过固定的信息平台,将公共文化工作及时地传递、交流、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区城文化交流的广度和速度。

(四)技能培训服务贴进时代。培训工作是文化馆(站)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是,文化馆(站)传统的培训工作是指对基层文化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的培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强,促使文化馆(站)的培训职能不断扩大,由单纯的文艺骨干培训延伸到了业余艺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领域,而且逐渐成为许多文化馆(站)工作的热点。比如开办艺术培训学校以来,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而且大大增强了自身的运行活力。

四、巩固和加强文化馆(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公共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作为官办的文化机构—文化馆(站)(站)的发展也令人担忧。由于文化事业经费严重短缺,机构编制不明确以及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抗衡新文化的冲击等原因,导致一些群众,特别是农民的业余生活枯燥,群众团体文艺活动比较少,从而诱发了现象的蔓延。因此要推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程,当务之急强是化和巩固文化馆(站)的地位。

(一)、强化公益和服务职能,明确文化馆(站)的主体地位。文化馆(站)体系具有的“两馆一站”,是国办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工作性质有主导性和服务性,工作内容有普及性和综合性,真正体现文化馆(站)体系存在价值的还是其鲜明的公共文化事业的功能。群众文化作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馆(站)的职能,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素质。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即是以群众文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站)的主体专业职能是群众文化,目前很多的文化经营依然属于群众文化社会化发展的范畴,但不能将产业化作为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化运作的扩大,一些依托文化馆(站)体系自身力量推出的带有产业化发展倾向的引导性的、低偿的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也与文化馆(站)自身使命相抵触,应当严格控制在准公益的范畴之内。当然,这些项目一旦形成文化产业,则应与文化馆(站)事业相分离。

(二)、始终坚持群众文化业务方向,巩固文化馆(站)的导向地位。文化馆(站)体系要继续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的同时,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弱化或改变文化馆(站)体系的重要作用和功能,更要明确坚持群众文化服务的主体地位,组织、辅导、研究、指导群众文化活动以及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以组织、辅导和研究三大要件构成其业务体系,向社会提供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坚持群众文化服务方向,不断完善其群众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馆(站)才能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

(三)、大力进行社会文化的引导与宣传,巩固文化馆(站)的阵地地位。文化馆(站)代表了政府的文化主导思想,是引导社会文化发展、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的综合性文化事业单位和重要阵地。文化馆(站)具有的阵地优势、人才优势、网络优势、特色优势,能够很好地凸现群众文化的龙头作用与辐射功能。文化工作的各个实施环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组织意志,在组织规范的运作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导性、示范性,对社会文化市场起着引导、调控和示范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多元文化与国际化发展中,文化馆(站)要发挥阵地作用,大力进行社会文化的引导和宣传,教育和引导群众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

(四)、增强创新和精品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