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6:13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篇1

关键词:公共管理;素质培养;培训

我国加入wto,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得到增强。但入世同时也对我国政府提出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公共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面临的挑战最为直接和突出。主要是因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低下,不能够适应时展的脚步,不能够满足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因此,加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公共管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经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熏陶的社会主义国家,现行的政府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文化残余色彩,很多公共管理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参与和竞争进一步加强,对政府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面对风云变换的世界经济浪潮,对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专业人才,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表明了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决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专业人才。因为高素质的公共管专业人才本身的特征和公民本位的公共管理理念,决定了它能够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能较好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能确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民生问题,把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SaRS危机告诉我们:只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把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摆在一个“配角”和“次要”的地位是行不通的。所以,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与贯彻,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专业人才才能得以实现。

(二)政府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果不积极推进公共管理改革,不仅政府难以适应民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事务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还带来一系列严重果。比如,在公共管理、公共事务的范围日益扩大的社会条件下,政府不可能无限地扩大机构、人员,增加财政开支,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可见要使政府的能力和的作用相符合,使政府在保持适度规模和有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种公共理和公共服务,就必须大力推进公共管理改革。再比如,在政府管理中,要改变统的管理方式,如过度控制、层层审批、缺乏透明度和程序以及由此导致的种种权力滥用、官员腐败等现象,几乎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重大难题,尽管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多复杂的原因,但与没有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是有一定联系的。从这意义上说,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是政府自身管理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从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直至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正在中华大地上发育、生长并不断完善。与之相伴随,中国也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的公共管理管理手段渐趋多样化,政府本身的结构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市场经济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社会的变革不断地提供着最基本的动力。作为前提、条件和基础,市场经济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能就是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好公共事务,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包揽一切的状况。这样,在我国就需要公共管理进行改革。因此,公共管理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共管理的改革中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支撑,否则,公共管理的改革只能是无源之水。必须要对市场经济体制有较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的为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这样,才能使政府从繁杂的公共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其不断适应新的条件和环境,从而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更好地促进我国公共管理改革。

二、公共管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该从期望为社会做出贡献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职业,而不是仅仅基于工资收益和公职保障的基础上去理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该树立为民服务、乐于奉献的意识。

其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关注宪法法律、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职业伦理以及公民利益等。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处于多元价值冲突的时候,能够也应该服务于公民和公共利益。主张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不应单独做出决策,而是借助于对话、协调、公民授权和公民参与的过程来解决问题。因此,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要符合这一新要求,必须在现实工作中强化以下具体的服务意识:

(一)强化民本意识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开展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履行公务时,必须强化民本意识,坚持群众路线,要将自己的公务行为与社会的价值取向,群众的利益取向高度统一起来。这意味着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该“把公民的需要和价值放在决策和行动的首要位置上”。只有这样,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强化法律意识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依法管理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普遍较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渎职失职等,已成为我国依法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严重问题。并且许多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不能准确把握公共管理的客观规律,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有效做好公共管理工作,从而造成了越权管理及管理缺位等后果。必须强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法律意识,努力提高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依法管理的水平,真正做到公正执法,才能使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责任意识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要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诚实守信、公道正派、不,这既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义务也是其责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未履行

其职责的话,除了要承担违法违纪的责任外,还应当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承担违反伦理的道德责任。但现阶段,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对上不对下、对官不对民负责的消极现象仍然存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错位、失衡,不少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争权于朝、争利于市、争权推责、滥用权力,导致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因此,必须强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责任意识,努力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做到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中,坚持法律、坚持道德、坚持正义。只有这样,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不紧要具备上面三种意识,而且还必须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

(1)思想政治素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不同于普通职业的工作人员,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因其特殊的工作而相应的有特殊要求。在机关工作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直接参与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或执行,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权力,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要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基本路线,并把这些落实到现实工作中去。在活动中要敢为人先,争做创建活动的“标兵”。

(2)职业道德素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性质对其职业道德的要求更加苛刻,作为一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要时刻把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工作中要做到敬业务实、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公正无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3)科学文化素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看似单一工作的简单重复,其实不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等大环境的逐渐变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内容也在与时俱进。要想在当前的情况下把工作做得更好,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几乎每个部门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都应该掌握。

(4)心理素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必不可少的要与外界的人和事打交道,是否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心理素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总的来说,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要用一种正常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也就是说,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人,都应该保持不卑不亢;不管多么着急的事情,都应该沉下心来冷静处理;不管生活中发生了多么不愉快的事情,都不应该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去;不管遇到了多么困难的事情,都不应该退缩。只有这样,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繁杂的工作中去。

(5)业务素质。各个岗位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基本的业务素质是每个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所必须具有的,如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法律常识、行政管理相关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相关知识以及英语、计算机、电子政务等知识。还有其他涉及各行业、各部门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行业法律法规、机关业务相关常识等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逐一掌握到位。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基础的业务素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当前我国公共管专业人才素质现状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是长期受党和人民教育并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经过严格考试考核、认真挑选而被录用或转化而来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是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主流和共性。在我国,不仅现有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数量较大,而且每年的上百万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军队转业干部,构成了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最基本的后备队伍。如此丰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储量,在世界各国也都是少有的。然而,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也潜藏着危机。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的学历、知识、专业技能素质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素质的基本方面,应与其他素质交互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功能。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国家总体教育水平不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段长时间内,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的学历层次总体偏低。根据最近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共530.7万人,其中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232.7万人,占总数的43.9%,具有本科学历的52.65万人,占总数的9.9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88万人,占总数的0.35%,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298万人,占总数的56.1%。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明显偏低,严重影响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

受财政状况和人口总量的制约,我国政府作为基础性人才资本的投资主体,存在着明显的投资不足,人才资源总量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出现供给型人才资源短缺现象。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高等教育发展处于结构调整阶段,教育经费不足,教师队伍数量短缺、质量偏低。人才资源总量的不足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将是一种常态。另一方面,国家主导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供给机制,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结构性人才短缺现象。现有政府部门中的“三低一少”(文化程度低、技术等级低、管理水平低、专业人才少)就是具体表现。

我国目前公共管理人才素质培养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诸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深入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做到有的放矢,不断开创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素质培养的新局面。

(一)论资排辈的用人观念制约着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

陈旧落后观念对我国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为用人上的论资排辈。邓小平同志曾经尖锐地指出:“论资排辈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或单位,片面强调工作年限和任职长短,以资历取人而忽视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资历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工作经验的积累程度,但资历绝不等于能力。古人云:“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人才的开发有很强的时效性,论资排辈埋没了大批人才,造成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表现为为官上的“唯官为荣”“进尊退卑”。有些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认为只有做官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旦为官,就只能上不能下,虽不称职,却不让贤,使能胜任其职的公共管理人才资源无用武之地,造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人才甚至受到来自各方排挤、压制,导致人才流失。这种思想还表现在选人用人上的求全责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也是优缺点并存,不可能是全才。而一些公共管理领导在选人用人上不是辩证地看待人才,分不清主流和支流,本质与非本质,只要看到缺点,就认为此人不可用,导致公共管理人才资源不能用其所长而被埋没。

(二)只注重使用而忽视培养的用人方式阻碍着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内容的不断变化,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而许多管理部门,只注重对人才的使用,让其始终处于热运行之中,而不给其补充能量,不给知

识和发展提高的机会,这些都严重打击了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工作积极性。尽管我国也制定了公务员的培训规划,但并没有真正纳入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使计划难以落实。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落后,没有把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培训当作开发战略任务;二是投入不足,没有把培训当作“最合算的投资”,来加大财政投入;三是措施不力,重使用、轻培训,使一些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安于现状,缺乏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紧迫感。

(三)公共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缺失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现状问题的存在,固然与传统观念的影响、法制规定的粗疏、政府改革的缓慢不无关系,但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许多影响提高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环节和因素,也是必须看到的事实。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选拔任用上,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目前,虽然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竞争机制己初步建立,但仍未能调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究其原因传统的用人标准仍在扮演重要的角色,具体表现在:首先,重资历,论资排辈现象依然存在。其次,重学历,一大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学历很高、能力平平的人混入国家干部队伍。再次,重关系,领导的意志决定一切,选拔任用中存在个人感情因素,使公开选拔、竞争择优流于形式。

第二,在考核制度上缺乏客观量化的考核标准、科学的考核方法和专业化的考核人员,考核结果还不能做到既起激励作用,又能有力地约束低效率的行为。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核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参加考核的人员思想意识模糊,考核主体责任不清,失职失误无法追究;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核标准笼统、不明确,科学化、实践化程度低,评价缺乏客观性;偏重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考核方法简单化不科学;考核结果等次少,考核激励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考核程序中民主流于形式,损害了考核的严肃性、公平性和科学性。

第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无法满足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的需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还没有有关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配套法规,没有制定有关培训的经费保障,施教机构资格认证、培训质量评估以及如何实施初任、任职、更新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的具体办法和规定。这些都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工作在很多方面无法可依。二是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管理国际化,高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管理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强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提高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素质。而许多公共管理部门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受训人员来讲,由于宣传教育不够,约束措施不力,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人感到培训作用不大,培训与不培训一个样。三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内容陈旧、方式和方法僵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学习科目的选择余地比较小,培训重点不突出,培训的知识老化,缺乏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知识培训缺乏前瞻性。我国各地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仍大多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式,而不是根据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职位和学历,采取诸如“启发式”、“研讨式”、“角色模拟”、“管理游戏”、“拓展训练”等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同时很少采用电化教学等先进手段。

四、解决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问题的对策

作为党政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管理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和前提。不断加强公共管理人才素质的培养,构建一个人民满意、信任、拥护的公共管理机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把好入口关,完善考录制度

公开招考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是为我国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同时也是提高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但要全面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实现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录用考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扩大考试录用范围。不仅城市户籍的人员可以参加,符合条件的农村户籍人员也可以参加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报考,这样才能体现平等竞争的精神。不仅实行“初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招考,也要实行“中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即副处级至副厅级的招考,以避免政府机关中“论资排辈”的状况,使能者上,庸者下。二是科学设立笔试内容。目前,中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笔试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比较突出,今后应减少或取消主要依靠记忆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强化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分析综合能力测试。三是进一步完善面试方法。由于面试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大,容易影响面试的客观公正性。所以,为体现“为用而考、考用结合”的原则,公正、客观地搞好面试工作,必须严格选聘、合理配置面试考官,尽快建立一支稳定、公正、高效的面试考官队伍。对面试命题应坚持可考性、可评性原则,防止试题的主观随意性。四是除了笔试、面试以外,还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评。五是建立完善考录工作的监督制度。把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职务空缺和所需的资格条件向社会公开,使符合条件的自愿担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机会均等,任职取舍唯一取决于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从而克服任人唯亲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杜绝考录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考试监督委员会,由人事、纪检、司法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考录工作的检察和监督。建立健全各项考录规章制度,加强对考录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依法惩处考录工作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二)完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核制度

1、要制定科学、有效、易行、具体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核标准。以经济、效率、效益为标准,建立具有可比性和可测量性的成本核算和绩效指标体系,量化考核标准,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能力和实绩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估。为此,首先,按照不同的工作和业务进行分类考核有利于考核的科学性。考核时,要体现职位性质和业务要求,不同级别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德、能、勤、绩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考核与不同岗位责任制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那么就能使考核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次,按照考核目的分类考核,如年度考核应重点考核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干部提拔前的考核则应在一贯表现基础上考核其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否适应新职位的要求,这样才能增强考核的有效性。再次,考核标准要定量化,将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分配合适的分值,把无形的工作项目有形化、抽象的考核要求具体化、考核的评比标准数量化,使考核变成一种度量衡,变成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心目中的天平。

2、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核方法应多样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核坚持平时考核、半年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平时考核的重点是本职工作进展情况、出勤情况、纪实情况等,采取不定期汇报、查看、评比等方式,将结果记录在册,作为全面量化考核的依据。半年考核的重点是督查、检查、个人对照,看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年度考核按照职位职责要求,重点是对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核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要明确定

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根据不同类别、层次的职位要求,将德、能、勤、绩、廉的各个指标都进行量化,分解为若干要素,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和加权系数,然后确定不同类别、层次职位各要素的等级标准和分数线,加总即得出某一职位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分数,对照相应的等级标准,即可得出被考核人的等次。”实行定量测评不仅能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考核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许多人为的矛盾。

3、增加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核等次,考核结果的严肃使用。在量化考核的基础上,按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考核分数划分等次,形成优秀、优良、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5个等次,并赋予不同等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不同的奖惩措施,形成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年度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和‘称职’等次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人员,给予记功和嘉奖;国家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连续五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层次的,在本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级;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可提前具备晋升资格;对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人员可视同称职等次晋升级别和工资,但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通过诫勉谈话、离岗培训等,促其改正提高;对当年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人员,按有关规定降职,工资级别作相应调整,连续两年确定为不称职的,要按规定予以辞退”。

另外,必须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督,建立一种考核监控机制,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靠。尤其要加强对负有考核责任的领导干部的监督,即要加强对考核者的考核。

(三)加大培训力度

1、大力开展map队教育,建设专业化公共管理人才队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ap)教育,是在职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系统地学习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并结合实践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加强能力建设,开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重要措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它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突出两者的结合,重视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是与我国公共管理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目标一致的。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利于优化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管理人才队伍,有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有利于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在教育过程中,要确保教育质量。因为是在职教育,政府要为学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确保学员的学习时间及经费的投入等等。另一方面,各试点高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切实搞好人才需求分析,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增强针对性。要按照有关要求统一组织和协调招生、培养、管理等项工作。要建立质量评估制度,研究制定评估标准,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要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质量求发展。

2、创新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提高质量是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教育培训内容要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贴近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学员需求,围绕提高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管理能力,适应他们职业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培训的内容和重点,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具体来讲,除了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把提高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政治素质和政治鉴别能力放在首位之外,还要注重业务能力的培训。要把那些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公共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作为公共管理人才资源教育培训的内容。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及时更新教育培训内容,适应公共管理的需要。在创新教育培训方法方面,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发挥好中国国家教育培训网的作用。积极采用小组教授式教学、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等现代教育培训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要实行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凡是公共管理部门委托施教机构承办的公共管理人才资源教育培训班,都要进行质量评估。评估的结果,作为评价教育培训施教机构的重要依据,确保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教育培训质量。

3、突出培训重点,实行分级分类培训。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培训的类型总体来说大致有三种:一是初任培训。新录用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坚持先培训后任职,培训目的在于使之尽快地适应公共管理机关的环境和工作的要求,熟悉公职人员的工作性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他们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二是任职培训。根据所任职务在任职前或后分层次进行培训,使之提高管理水平,尽快适应新职位的要求。三是晋升培训。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共管理人才资源,要坚持先培训后任职,使之具有担任领导职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才干。在培训过程中,要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突出培训重点,特别是要注重高级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培训。我国的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培训要在抓好面上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处以上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培训和优秀年轻公共管理人才资源骨干的培训。重点抓好

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任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鉴别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驾驭全局和战略思维的能力,科学决策和依法管理的能力,统筹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4、坚持教育培训与合理使用相结合,健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要解决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参加教育培训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必须要尽快完善公共管理人才资源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使教育培训与合理使用真正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任职,不经培训不提拔”。把教育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视为工作成绩,改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现象。建立以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引导公共管理人才资源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激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自觉学习、积极参训的内在动力,形成自觉求学、竞争参训的良好局面。把任职培训和任职试用期结合起来,凡在任职前没有达到培训要求的,必须在试用期内接受任职培训,否则不予正式任职。实行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登记制度,加强教育培训证书管理,建立学习档案制度,把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公共管理人才资源考核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实践锻炼

加强实践锻炼是做好公共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学习、锻炼、提高”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这一点,就得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要求和意见,努力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并依靠群众解决。把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放到群众反映强烈、热点难点较多的地方和单位经受锻炼和考验,增强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把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放到群众反映强烈、热点难点较多的地方和单位经受锻炼和考验,可以使他们更多地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激发造福一方的使命感。通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多办好事上,不,洁身自好,两袖清风,以一身正气排除各种不利影响和诱惑的干扰,抵御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侵蚀。另外,还应让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承担某些危难险重的任务和处理某些突发应急事件,培养他们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气度和应变指挥能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管理必须适应新的形式的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加强服务意识,必须提高服务能力,必须加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跟上时代潮流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张康之,马蔡深:《公共管理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张康之,张璋:《公共行政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张钢:《公共管理学引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赵景来:《新公共管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8]陈振明:《公共管理兴起的范式与特征》,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9]陈庆云:《公共管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0]陈振明:《转轨时期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载《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11期。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篇2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分类标准,人才可以被大致区分为两大类:基础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基础型人才是指致力于探索自然奥秘、认识未知事物、开展科学研究的专门性人才。通过深入、持续的研究,基础性人才能够挖掘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进而为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应用型人才则是以基础型人才从事的工作为铺垫,进一步将挖掘出来的一般性自然规律进行转化和应用的桥梁性人才。针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应该着重向学生传授如何开展理论应用,在掌握扎实理论功底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地方院校培养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有别于职业技术类的专门人才,作为本科应用型人才仅仅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他应该既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进行初步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也能够掌握较为扎实的技术知识,能够快速融入到实际工作场景之中。换言之,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做到实践能力与理论素质的培养并重。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既具备一定水平的实践能力,还应拥有自我学习的潜力。因此,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应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技能的学习,还应该汲取广泛的知识,夯实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要从以“够用”和“实用”为限度的基本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从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要求的知识逐步向掌握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方面逐步转变。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并具备自我提升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储备的良好潜力。

二、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逐渐跨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已有一些地方院校将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作为学生培养的基本理念,并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然而,从总体上看,还未形成系统性的成果,在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定误区。

(一)从宏观层面看来,部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存在偏差

一直以来,政府对公办院校的投入有重点及非重点之分,针对前者,国家财政有专项拨款,并优先配置办学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211”和“985”重点高校建设工程,被纳入其中的院校在办学资源的汲取上会获得优先支持。而院校是否被纳入上述重点建设工程的重要考核指标主要是围绕科研而非教学展开,这导致部分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重学轻术”的发展思路,将科研成果作为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进而忽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应关系,“专科升级本科、本科转型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进而升格为重点建设院校,争取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更多的教授、院士进驻”,已经成为诸多地方院校的发展目标。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些院校在自身资源比较有限的前提下确定高目标,盲目将综合性和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方向,虽然专业数量与招生规模有所扩张,但是教育资源、教学水平等却难以达到规范标准,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不被市场认可。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院校办学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在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时不切实际,教育资源配置缺乏针对性,学生自主意识和实践精神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做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难以有效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理念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人才培养理念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形成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良好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意识,进而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上。然而,目前高校和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理念存在脱节,二者很难达到无缝接轨。用人单位着重强调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希望学生在进入工作后能即时适应岗位需要,而院校培养学生往往着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及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则需要在岗位能力和超越于岗位技能之上的持续学习能力之间达成一种平衡状态,这是地方院校还没有切实实现的重要难题之一。虽然地方院校都已经将理论、实践课程放入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然而,二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管理理论知识,高年级修习管理实践课程,二大课程体系之间是脱节的。此外,由于实践学习的时间比较短,很难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真正提升。北京大学《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缺乏社会经验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项主要因素。

(三)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缺陷

地方院校在公共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设置上强调学科本位,以学科既有知识体系为标准组织课程内容,其优势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学科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打下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然而,这种课程设置忽视了对学生传授和教导基本的职业经验,忽视了课程内容与工作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之间的脱节。深入而言,过于强调在课程中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过强,学生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脱节现象。在公共管理本科课程内容上选择以知识的掌握而非职业技能的提升为首要考量指标,这导致本科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天然衔接被割裂。此外,公共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精细度与专业性很强,缺少对跨学科的交叉知识的传授,学生接受知识的广博程度受到限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为引导,公共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打下知识基础,但与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比较匮乏,其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职业技能水平比较低,进入职场后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仍以“讲授法”为主

一般来说,教学方法是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而开展的秩序化、规律化的活动方式,它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在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应该多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包括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小组式,并将若干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一定裨益。然而,一些地方院校在公共管理本科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将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作为主要方法,注重知识的掌握与累积,对于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可以说,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受限已经成为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五)师资队伍的能力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需要打造一支与之相应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现有师资队伍的来源情况来看,公共管理专业的多数教师是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缺少实践工作经验,对于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内容缺乏了解。地方院校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上,强调和鼓励教师进入高等院校攻读学位,而非进入用人单位熟悉相关业务知识。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的业务考核上,多是以论文、课题等科研指标为准,对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硬性要求。这导致很多地方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很难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无法适应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

针对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做到应用能力及理论素质的培养并重,在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取向上,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整体性视野出发统筹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有意识地将理论和实践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塑造贯穿至各个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地方院校在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时应该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其承担的人才培养使命也存在较大差异。作为地方院校而言,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更加注重和强调以市场为主导,并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师资状况等基本情况明确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摸清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自成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确定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时,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标准和高层次,按照研究型高校的发展思路培养学生;也不能将标准定得过低,特别是要把握好应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二)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院校培养的大多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都会选择在本地就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向地方输入公共管理专业的优质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点决定了地方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设计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院校应该及时追踪和关注地方社会、经济、行业、用人单位的基本需求,并适时地转变或调整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创新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做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隙接轨,以产学研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三)明确树立以课程为核心支撑的专业建设观念

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一般是以学科建设为核心,这种做法在研究型高校尤为突出。然而,在地方本科院校,明确树立以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支撑的专业建设观念会更加适宜于自身需要,其中原因有两点:一方面,相对于专业更换与调整,课程的变化会更加灵活可控,课程建设可以随时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和更新,以求更好地建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另一方面,地方院校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学生培养上则更加需要与地方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勾连的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如果以学科为中心开展专业建设,其学术性则更加凸显,会导致难以满足这类学生的需求。换言之,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理念上,应该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核心性地位,在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打造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并充实合适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变革教学方式方法

如前所述,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阻碍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之一,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已经迫在眉睫。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对授课内容感兴趣、会接受、易理解、能掌握。除了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外,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课题研究、小组座谈、互动答疑、疑难问题探讨等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点。以技能提升为重点的实训课程主要强调操作应用,在授课方式上,要坚持面向实际工作场景,注重实际操作、现场实习;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成果转化理论,同因素理论原理强调学习成果转化的效果取决于“转换力”,即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相似程度;学习成果能否达到最大限度的转化,取决于学习中所设定的任务、情景以及所使用道具与实际工作环境的相似性,该理论对于指导情景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即在公共管理本科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沙盘作业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需要强调的是,实践式学习模式应该指派专门的指导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安排专任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对学生开展一对一式的专门辅导,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五)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师资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一支高素质的公共管理本科师资队伍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而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注重对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支持教师进入实际工作场所接受知识更新,使其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能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聘请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工程师、丰富管理经验的经理人员担任公共管理专业专职实践导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教师提升技能水平。

四、结语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定位

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1998年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后增设的一个新专业,虽然起步晚,但生命力极强。短短十几年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从最初的星星之火迅速发展成今日的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500所本科院校设立该专业,各个院校也纷纷在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具备各自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这是最为普遍和广泛,也是高度一致的说法。笔者认为,“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可能更为贴切,这种说法有两个重要内涵:一是所培养的人才要能够符合现代化的要求,通俗一点说就是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二是所培养的人才主要工作和功能应该是服务,为公共事业和利益服务。基于“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的内涵,我们认为,办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固然重要,但也要有统一的思想或者说是普适的定位,在一个普适定位基础上建体系、铸特色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具备通才意识。

笔者早年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习期间,时常会听到同学抱怨说“我们这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的东西不够专,什么科目都只是学了一点皮毛,结果就是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其实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我们的老师了解到同学的这种反应后也一直试图努力在教学中增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以满足同学们的要求。传统的观点认为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是一种“专才”式教育,注重人才技能的“专才化”培养。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出现,这种“专才式”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凸现出来,越来越难以适应高层次的社会需求。笔者认为,大学本科的专业教育尤其是公共管理这一类的专业教育就应该是以“通才式”教育为主,而职业中专、大专等院校以及部分本科院校的部分专业则以“专才式”教育为主要目标。我们的社会需要具备一技之长的专才,更需要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的通才。公共管理是一门横跨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综合型学科,它所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跨学科的综合型人才,即“通才”。当然,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不能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通才”,但是至少我们应该让学生具备这种通才意识,使其具有日后成为“通才”的可能。作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也出来工作了这么多年,现在回头看看,其实这个专业是很有底蕴的,它的多科性为我们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和空间。我们存在的“不专”的印象往往就是由这个多科性而来。但事实上,经历过大学就应该清楚,我们学习应该有所侧重,只凭老师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的讲解,任何专业你都无法做到“专”,要想“专”,更多的还得靠课余时间,还得靠自己去多泡图书馆。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既然给我们提供了多科性,那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或者职业发展方向,培养自己在具备通才意识的基础之上有选择性地钻研于其中的某一细分学科领域。所以,综合来看,同学们在学习公共管理专业过程中的这种“专业性不强”的认识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识误区,而老师们千方百计设法在教学中增强专业性的做法也是不必要的。这个专业的多科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既通又专,具备通才意识的专业人士将更符合现代化公共管理服务的要求。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具备大众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虽然招生火爆,但就业情况并不如预期的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同学拿到offer但总是认为还不够好,认为自己应该可以找到更好的,因此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把自己摆得太高了,总认为自己是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那就应该从事公共管理类的工作,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共事业机构等。究其根源,还是精英教育意识在作怪。从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实际上一直在实行精英教育,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精英教育备受推崇。所谓精英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教育。在现阶段,能够进入本科大学学习的仍旧是少数,仍可以称之为精英。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专业的名称就很容易误导学生,让很多不懂得公共事业管理真正内涵的高中生在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就抱着“学了这个专业以后出来就可以从事公共社会事务管理”(通俗点说就是当官)的想法,招生宣传的过程中,各大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前景方面也大肆渲染,更加剧了学生的这种误解。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期间往往精英意识太甚,一旦步入社会感觉到落差之后就容易迷失,甚至是跌的很惨。这样讲并非否定精英意识。精英意识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必要的,但要适可而止。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向同学们灌输大众理念,将精英意识与大众理念融合: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这个专业的泛服务性(即公共服务性),让我们的同学对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有一个理性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同学们客观认知自我,放低身段,以服务公共事务而非管理公共事务为目标。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应该注重非知识性教育。

非知识教育是与知识性教育相对。知识性教育是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非知识性教育也就可以定义为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以外的教育,笔者认为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或者说如何去做?对于大学教育到底是知识性教育更重要还是非知识性教育更重要很难有一个定论,笔者认为要因专业而异。对于那些专业性强、工作环境和内容变化不大或者倾向于理论研究的专业显然是知识性教育更重要;但对于那些专业性不强、工作环境和内容经常发生变化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则是非知识性教育更为重要。公共事业管理就是这样一门综合型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科。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晶。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知识体系尚不完善的新兴学科,其知识更新速度显然快不过今天明显加快的社会进步步伐。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公共事业管理服务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在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出现新的问题。这些新的变化新的问题很可能是我们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后的公共管理与服务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创造和总结、提炼知识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因此,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应该只是为了专业学习而学习专业,而是要更多地把专业学习看作一个过程,一个通过专业学习培养自己触类旁通的快速接受新知识和发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过程。这就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非知识性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纵观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应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传统行政职能将逐渐弱化,而更多地履行公共事务管理服务职能。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在政府传统行政管理职能弱化的同时,必然要出现更多地社会公共组织来填补政府职能领域的空白或者辅助政府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将成为构建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因此,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十分重要,但不论如何定位,通才意识、大众理念和非知识性教育都将是做好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普适定位。这种普适定位更有助于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的朴素愿望。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03).

[2]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5).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

作为高校的重要专业,公共管理专业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不断走向正规化和体系化,不断挖掘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的能力体系,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断提高创业能力。这既是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目标,也是新时期社会对于高校人才教育的要求。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目标,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强调通过教学方法的交融,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并形成清晰的自我认识、挖掘自身潜力,形成创新和创业精神。通过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较传统高校教育来说,培养出的人才更优秀,而且不仅能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将创新创业理念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发的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公共管理专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急需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引领行业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引用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开展教学应当立足当下,而不是教授给学生脱产的内容。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环境愈发严峻,公共管理专业需要在认知环境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整教学方向,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国家为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进一步改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时展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应用型、动手能力强的管理人才。

3公共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3.1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一种从内心深处对于创业的认同和渴望,这种认同也可以转变为创新和创业的举动。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创业的价值以及作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创业理想和目标,让学生能够将创业意识融入日常的专业学习中。

3.2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

创业和创新活动需要个体具有较为成熟的人格和社会认识,从而才能正确处理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所以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未来顺利进行创新创业提供重要保证。

3.3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需要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完善的认知体系。管理学涉及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在掌握这些领域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创业创新课程能够扎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创新创业课程也需要完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创业理论、投资与风险、营销策划以及财务管理等内容,这些与创业创新相关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储备,以应对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4公共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4.1课程普及率低

目前,并非所有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这门课程仍然属于经营教育的范畴,还未进行普及。一些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虽然开设了创业的相关机构以及课程,但是并非针对所有学生开放,只有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参加创业活动或者比赛,成绩一般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环境影响的机会非常有限。在这样的条件影响下,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进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2与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脱轨

由于创新创业课程对于高校来说仍然是一门新学科,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也缺少和公共管理专业相融合的教学机制,导致专业课和创新创业课程的交叉互融性较差,学生无法在本专业的基础上理解创新创业课程,而且多数创新创业课程都属于独立的专门课程,内容主要以理论为基础,实践部分较少,从而也不利于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创新创业课程存在疏漏的基础上,高校本身开展的公共管理课程也没有融入创新创业的知识,仅有的渗透也只停留在销售层面上,忽略了深层次学科之间的融合。

4.3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够明确

很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并没有将其作为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教育理论体系和框架,在教育定位上常常缺乏明确的目标,而且容易将学生带入功利性的发展方向上。很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们都将创新创业课程看作是为大学生毕业提供的辅导性课程,或者是为就业困难的专业提供创业思路和方向,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部分,也没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的规划中。而且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自身并未做到实践创新,忽略了创业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5构建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课程的策略

5.1提高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认识

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塑造管理人才,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相关授课教师应当根据现阶段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在大学,学分仍然是学生毕业的主要衡量指标,公共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占毕业所需学分的一半以上,所以教师们仍然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然后在确保学生掌握牢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创新创业知识,为今后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创新型人才与传统高校培养出的学术型人才相比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以及更宽阔的视野,在知识储备上,不仅具有书本专业知识,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相关教师在教授创业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区别开来,让学生通过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高辅助工作的专业技能,包括计算机使用以及外语知识等,以此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进行创业的技能以及综合素质。

5.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公共管理专业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着重突出“创新”的概念,将创新融入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的细节中。例如,不断完善公共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优化创业教育课程、提高毕业论文对于创新内容的体现等,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高校也可以针对公共管理专业的特征,采用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在实践中感受创新对工作的影响以及进行创新的可行性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也需要抓住课堂的教学机会,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运用讨论的方式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可以通过模拟企业管理环境进行情境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情景辅助。

5.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公共管理课程应当重视实践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同时也应当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并加大实践技能的训练力度。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课内训练、拓展训练以及社会实践,将教育实践分为不同的阶段开展实训,同时可以和公共管理课程的理论内容相结合,在建模和创业方案设计上进行实践拓展,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消化和理解理论知识。为了丰富实践的方式,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能力竞赛,如英语口语竞赛和计算机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力。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和敬业精神。在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积极的创业案例鼓励学生、树立创业成功的典型,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创业所需的心态。

6结语

在公共管理课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生就业、培养现代化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在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融入创新性,充分发挥企业、校方、学生的联动作用,让公共管理焕发出新的活力,培养学生理性认知以及行动上的自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全面发展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曾秋菊.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

[2]张元新,葛雅琨.基于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实践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探索[J].广东化工,2017(23).

[3]赵建华,刘宁.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7(12).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篇5

1.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主要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通识教育,主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识教育一般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2.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主要是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的通识课程,也是学生掌握的与专业大类有关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都是概论性的课程。

3.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从大二开始设置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其中包含有专业实验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两个方面,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与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一同构建学生的基本知识。

4.专业主干平台课程。专业主干平台课程直接面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的技能、理论课程。具体包含有专业技术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验课程者三大类。这部分学习内容主要在学生完成分流之后学习的。

二.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路径

近些年来实施公共管理大类招生的高校越来越多,经过高校认真的探索和多方的论证,形成了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的培养路径,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内外教学都协同进行,协调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逐渐完善成为较为系统的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路径。

1.一导转。在大一的时候就实施本导制。转专业。学院要坚持重点培养的教学思路,大一的学生学习的课程主要为英语、数学等以及基础课程,还无法学习专业课程,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形成志存高远,求取进步的的良好学风,学校可以通过长期酝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不断发展本科生导师工作制。本导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项工作也是学院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主要是充分的体现本导工作的有效作用,为学生的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全方面的发展。学院的本导制按照“1211”的计划实施,本导要具体的指导学生在大学生的生活、专业方面的学习以及科研发展等一些方面。本导生一个月要写一份学习汇报,其中包含的内容有这段时间学习上面的突破,生活方面的问题、科研方面的进步,然后上交给本导。本导没两个月向所在的系,上交本导工作表。各系本导之间每一个学期开展一次总结会议,并对这一学期自己的本导工作进行总结,将总结报告上交给学院教务办。学院每年也要开展一次本导大会,对表现突出的本导和学生进行鼓励和表彰。采用本导制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为学生的转专业和大类分流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二专业的分流。大类招生一般在第一、第二学学期是不分专业的,开设的课程都是按照大类专业,从第三学期开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在专业大类中进行专业选择,然后学校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志愿和兴趣等,确定学生选择学习的专业。专业分流主要依据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的成绩。分流的重要依据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学生第一学期到第三学期教学计划中的规定的必修课、限选课的平均学分绩点进行合理的排序,将此作为学生对专业方向的选择权,如果获得校级及以上学科的相关奖励或者是竞赛得到过荣誉的学生在相同的排序下会有优先择取的权利。其次就是学生自己的志愿,学校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每个学生的志愿。最后就是有些专业和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对学习的课程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学院要在学生填写志愿表之前进行讲解和公布,让学生有所了解,为学生填写志愿起到参考作用。

3.三专引。在大三就要开始进行专业方面的引导。结合大一本导制的基础,在全院学生学习完基础课程之后,学院在专业范围内再次实施二次本导分配,要求每个学生都有相对应的指导老师,专业的指导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对现有问题的处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还要考虑到学院公共管理和城市经济学科出现交叉的特点,培养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篇6

 

一、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现状

 

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是经过严格考试考核、认真挑选而被录用或转化而来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是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主流和共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需要愈来愈多的办事高效、品德正派、秉公办事的高素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然而,由于我国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晚,规模小,教育培训不够系统完善,因而,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资源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我国,不仅现有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数量较大,而且每年上百万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军队转业干部,构成了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最基本的后备队伍。如此丰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储量,在世界各国也都是少有的。然而,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也潜藏着危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学历、知识、专业技能素质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方面,应与其他素质交互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功能。

 

2.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意识淡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虽然在服务机制和工作作风上有所改进,但是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上做得还不够。具体表现在群众意识、责任意识较为淡薄,以民为本的公仆意识淡化,公共服务意识尚未完全树立。

 

二、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公共管理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人才素质培养是其中关键的部分,因为未来竞争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发展将会从根本上决定整个国家公共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然而,目前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水平上,没有把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培训当作开发战略任务,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先进理念,习惯于把人事管理过程归纳为“进、管、出”三个环节,以工作、职位为中心,把人看作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工具,仅仅强化对人的控制,以期保证完成短期工作目标而忽视长期发展。其次,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投入视作单纯的成本投入。

 

2.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难以适应公共管理事业发展要求。专业人才的开发培训缺乏科学的需求分析,设立的培养目标不符合实际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应该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根据用人制度、公务员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方向和规律,以能从事多种实际公共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即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定位为知识复合型、素质复合型、智慧复合型、技能复合型的专门人才。

 

3.缺乏适当的考核和有效的激励措施。考核体系中未能合理体现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核标准多数较为笼统、考核指标量化程度偏低,关于人才素质及其培养所占的权重普遍很低甚至没有明确被涵盖。有时下级为了提升素质参与培训会还占用正常工作时间导致了工作绩效临时下降的现象,这都严重打击了专业人才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

 

结合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现状及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中,应重点关注和实现以下目标。

 

1.重点优化科学和业务素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内容在与时俱进,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科学和业务素质高低和整体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知识水平、学历结构是否合理会成为未来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决定要素。所以,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重点应放在优化科学和业务素质上,要提升专业人才的学历水平和知识容量,注重各个岗位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的差异,在保证基本的业务素质普及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业务内容培训。

 

2.强调优化心理素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和公众期望值高涨,公职人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必将加大。公共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加强专业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公职人员提供合理的心理支持系统,保证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繁杂的工作中去。

 

四、结语

 

保障公共管理服务是社会运转和发展的基础,在公共管理服务构建的各种要件中,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开发是影响公共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是保障公共管理服务的主要因素。所以需要在今后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中,将优化科学和业务素质作为重点目标,同时强调优化心理素质并进一步优化道德和服务素质。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篇7

1.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理念脱离现实生活

在公共管理人才教育过程中,往往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通过向学生灌输一些管理的理论知识以提高公共管理人才教育效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也忽视了要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应该要融入更多的东西,比如传统文化、管理实践内容等,单纯的理论教育使得学生变得过于理想化,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很多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遇到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学生加强实践能力才能积极应对,但是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还比较缺乏相关的教育。同时,由于对公共管理人才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够,因此导致在教育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导致公共管理人才教育脱离现实生活,出现形式化、表面化现象。

1.2教育内容以及教材过于理论化

当前很多学校的公共管理人才课程教育过程中,往往都过于注重理论性,忽视了实际生活,使得学生不会去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辨别能力较差。同时,教育过程中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师往往是用理论体系以及相关的概念为学生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使得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考虑较少,不能将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解决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导致学生在接触实际生活,参与到各种问题的管理时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太大,最终产生了挫败感。

1.3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

我国目前的很多高校的公共管理人才教育还是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性不够,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公共管理人才教育老师不能很好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方法,造成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人才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比较滞后。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公共管理人才教育过程中的教师的能力素养不够,而且也缺乏相应的教育经费,因此导致教育过程中的一些设备、教材等得不到更新,最终对公共管理人才教育过程的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在对公共管理人才教育的考核过程当中也过多的局限于公共管理人才教育的理论知识,大学生对公共管理人才教育的学习大多都是靠死记硬背,很难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这些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在公共管理人才教育理论课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大的阻碍,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更多公共管理的技巧,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2.加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

2.1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地定位,提高对其认识

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实践教育成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首先应该要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育的地位进行确定,了解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公共管理人才课程的主旨是要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掌握更多的管理技能,同时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因此在管理人才实践教育过程中,应该要与高校的综合教育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加强学生对公共管理知识的了解,同时加强教育工作者对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该要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加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公共管理人才课程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各种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是让学生对各种管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从而能利用各种管理知识对管理行为进行改进,提高在工作中的管理效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学校领导以及具体工作人员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意识进行改观,使得学校领导者能够意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机构和组织的建设以及完善,不断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实践教育之间的契合度。

2.2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课程的内容进行完善

传统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中,最常用的教材内容是各种管理知识,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学的情绪,由于太过理论化的知识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内容的完善,融入更多实践教育内容,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化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途径。同时,为了促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实践教育之间进行结合的效率不断提升,还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入更多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加强网络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力度。利用网络开放性特征,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推介,给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同时在网络上也可以进行管理实践,比如构建相应的小组,不同的成员轮流担任其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使得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2.3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程度逐渐加深,大学生受到外界舆论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面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在高校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课程教育过程中有必要组织一些有层次、针对性较强的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不断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了使得各种活动的实效性增强,还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到企业中实践、体会企业氛围提供必要的平台和条件,从而可以尽快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2.4加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应该要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沉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加强实践教育的力度,不断活跃课堂气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深奥的管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需要采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比较直白、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各种事例,加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对各种理论知识的认识。另外,为了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效率,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将课堂主题定位于管理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结合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课堂当中安排学生进行讨论、表论和演讲等,同时利用现阶段广泛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高校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课程教育实现现代化,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公共管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篇8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79-02

改革开放逐渐深入,政府职能逐步完善,相应的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也不断扩大,管理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公共卫生事业是国家的一项利民福利政策,是防治疾病、增强人民体质、实现国民素质提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前已进入关键时期,对应用性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更高。然而国内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科起步较晚,教学模式多为传统模式,仍然为教师讲课为主,忽视了这一专业的实践,导致学生所学在社会中不适用,在工作中处理问题、应用能力较差。因此,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更好服务社会、适应社会,也就成为高校与社会目标共同的话题。

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一)内在环境

随着国家对国民素质要求的提高,国内基础公共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这种机遇下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目前招收该专业的高校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职业特征典型的非综合型院校,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比如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公共卫生管理方向专业;另一类是综合性院校,这类学校具有多学科优势,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基础较为雄厚,然而专业方向特色不强。在中央或地方的共同管理与倡导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专业类新学校在加强专业方向特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科的多元性,而综合类院校在保证教学多样化的基础上,也提高了ψㄒ到萄У哪芰Α

(二)外部环境

20世纪80年代初,“新公共运动”席卷全球,各国政府也开始对政府角色重新定位,推进公共管理。我国与西方国家比较而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政府职能未能实现全面转型,社会条件也不够成熟,导致这一专业的市场就业环境并不宽松。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也更加完善,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各高校为了响应国家需要,促进学生更好就业,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都在积极改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构建更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综合型人才。

1.改进、优化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体系

课堂与书本是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基本依据,因此要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就要求学校构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完善的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除了开设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基础学科外,同时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保障、社会学、市政管理学、管理伦理学、行政法学等多个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协调、组织、规划、决策与组织等方面的能力。然而专业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如主次不分、覆盖面不全等问题。因此,对国内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充分调研,并分析其现在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通过对传统课程的缺陷进行分析,构建更为全面、突出的实践应用型人才教育课程体系。以往的课程体系主要为:基础平台课+通识平台课+专业平台课,课程涉及知识面较为片面,实践性不强,不能满足这一行业准入型高的要求。为此,可在此基础上增加专业创新课程、人文课程、认证课程与专业实践应用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高校传统教学使用的大班教学不利于教师教学的集中,学生课堂表现懒散等情况突出,因此可改为小课时、多课程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设置,从而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强化学习效果。

2.改革教学方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高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锻造学生自主学习与提炼知识的能力,为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和实践能力提高提供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善的课程体系下,需要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时展。比如在教学时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时事,选择恰当的教学改革方法,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公共事业管理实行讨论式教学、医院管理实施参与式教学、管理学原理实行案例教学、医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施模拟教学法、药事管理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等。在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时深入渗透这些现代化教学方法,开拓学生视野;在讲授时,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思维,语言尽可能专业、简练、通俗、条理清晰,掌握课堂进行节奏,使学生在课堂短暂的学习中尽可能吸收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变化的适应性,掌握面对人群的心理特征,在教学时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角色扮演等。

3.将课堂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主要职能为防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国民素质,包括筹集与分配资源、制定卫生政策、健全卫生保障制度、建立卫生服务组织、预防保健服务及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等管理活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员主要服务对象为广大人民群众,面对较多阶层,这就要求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还要灵活处理各种突发状况,而这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接触的。因此,除了课堂学习外,学校可与科研单位、公共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等联合,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场所,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接触先进的医学技术,提高学生卫生管理基本技能,从而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是依据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转变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强化自身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

4.科技引导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的已经不仅是传统的学习型人才,而更倾向于创新型人才。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员而言,创新性的运用、开发知识,是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就要求高校在教学中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接触先进科技、前沿科研的渠道。一方面,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可带领学生参与;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学生申请新的科研课题,参与各学科的学术研讨。不断扩大与扩展科研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尽可能地与科学研究同步,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创新能力。学校可o立专项奖学金,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积极性;同时在期末考核时,将学生的科研成绩列入评定标准。

二、创新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1.创新综合型人才培养中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前提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质是知识与能力的传播过程,课程体系是基础与前提。在教学活动的进行中,课程的设置是所有教学的导向,因此要实现人才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就必须要设计出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保证课程体系能够与时代同步。现代社会以及职业需要使得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更为特殊,课程更具有知识复合性、实践性等特征。

2.创新综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丰富教学方法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持久的过程,同时人才培养又是多面性的,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中持之以恒地采用多途径、多方法的进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面,思维方式、行为风格等均有着明显的主观性,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明显不能满足学生接收知识的需求,因此学校改进教学方法时,可以有目的性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可采用案例分析法,为了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可以采用亲验式教学法,为了培养学生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时可采用情景模拟法与pBL教学法等。

3.理论指导实践

在对学生进行实践培养的同时,教师必须坚持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实践能力再强,没有理论知识作支撑,也无法正确处理问题,综合能力仍然不能提高。因此,在育人时必须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国内高校进行改革时,容易忽视本末倒置,虽然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提高了,然而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被忽视,最终导致学生的适应能力与知识能力较差。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篇9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223-02

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应用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之中。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和重要内容,公共政策分析能力是公共管理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在公共管理人才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已有较长的历史,尤其国外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加强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并以此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也在开始建立公共政策案例库,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培养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的公共管理人才。但是由于我国开展案例教学的时间不长,编写案例及建设案例库的经验不够,因此公共政策的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的开展还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所以,加强对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及其功能的研究,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公共政策及其案例教学

公共政策有着多种层面的解读,既可以是指一个学科,也可以是一门课程,还可以是现实中的某一具体政策。作为一个学科,“公共政策学既是政治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1]作为一门课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提出的所有公共管理本科专业需要开设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也是公共管理硕士(mpa)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还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必不可少的学位课程。作为一项现实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解决一定的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而确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向,其本质是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按其领域又可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和社会政策等多个方面,具有政治性、权威性、强制性、公共性、偏好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等多项特征。

公共政策案例是“基于教学或研究的需要,以不同媒介形成存在的,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某项具体的、真实的公共政策现象或者实践的客观而准确的记叙”。[2]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引导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各学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类培训者、教育者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教育或培训对象理解教学内容、解读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一整套教学方式方法。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在其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已日益普遍,它有助于加深对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助于发现和了解当前公共政策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共政策分析人才和公共管理人才。

二、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建设

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开展需要以案例库为依托,建设一个内容充实、使用方便的公共政策案例库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但是案例库建设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它由一系列紧密衔接的工作环节组成。公共政策案例库,我们作为高等院校讨论的公共政策案例库主要是教学案例库,其建设包括制定计划、汇总分类、实践运用及建库维护等四个环节。

1.制定计划,做好分工。凡事必先制定计划,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也不例外,制定一个全面、完善的建设计划,是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第一步。该计划包括:(1)案例库建设的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2)案例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宗旨、主要原则;(3)案例库建设团队的负责人、成员、分工与职责,以及激励制度;(4)预算与经费保障措施;(5)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方法;(6)案例覆盖的范围等。[3]规划做好后,接着要组织好人员,进行分工,开展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一要精心筛选案例素材。既要收集素材,掌握丰富的资料,更要对资料进行选择,选择最合适的案例。二要严密进行写作构思。所选案例是用来说明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还是用来理解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将按照哪种逻辑结构来进行编辑,需要有一个系统而严密的构思。三要认真撰写案例稿件。案例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字形式表现处理,撰写案例稿件是案例编写及案例库建设中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案例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案例库建设的质量以及案例库的使用。

2.汇集整理,合理分类。作为一个方便实用的资源库,公共政策案例库在大家将案例按照分工、编写出来后,就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或逻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便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为此,一要进行案例的分类。案例的分类可以按照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按照用途,案例可以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有的用于教师讲解,有的用于学生自学,有的用于课堂讨论,还有的用于课程考查。另外公共政策案例还可以按政策运行过程分类,分别用于不同阶段的教学实践。二要做好案例的存放。案例的存放应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一个便于使用和交流的案例库。案例库平台上除了存放案例库外,还要设置案例讨论区,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4]

3.实践运用,不断完善。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价值在于应用,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边建设、边运用的原则。当汇编有一定数量的案例后,要入课堂进行实践运用,教师要记录每一次的课堂案例教学情况,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案例有哪些方面没有编好,案例库的编排是否合理等,以便及时对案例和案例库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案例初步编成、案例库可以运用阶段,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同时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必须不断地从政策实际中搜集、积累适宜教学的案例、编写案例材料,并对即将在课堂上采用的案例进行充分的思索和把握。[5]案例库的实践应用以及案例教学的开展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案例库建设的不断完善。

4.建库维护,提高效率。案例库维护是公共政策能否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案例的修改和更新。案例的修改主要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例取得了新的发展或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对案例相关内容做出修正,以保证案例的有效性。案例的更新在于及时了解案例库中相关主体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如同类事件的典型性发生了变化,或在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每隔一学期需要补充一定数量新案例入库,剔除价值不大的老案例,以体现案例的新鲜度和时效性。[6]在建设好、维护好案例库的同时,更要重视案例库的应用,提高使用效率,目前为建库而建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案例库的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我国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案例库建好后,一定要提高使用效率,使用率越高,往往也维护得越好。

三、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

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运用公共政策案例库,可以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已在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常常是任课教师的头痛问题,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广泛收集资料,多方进行取舍,整理编辑加工,尤其公共政策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案例内容涉及教育、交通、体育、建设、税收、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公共政策领域,分析内容涉及公共政策的观念、理论、过程、方法”。[7]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建立,使得教师能够节省大量的收集资料的时间,完全可以运用库中现成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讲授与分析,把精力集中放在案例分析的设计上,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公共政策案例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公共政策既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生动案例,这些案例是帮助学生理解政策理论,了解政策实践的重要资料。[8]公共政策案例库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向学生开放的系统,学生可以随时进入案例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利用案例库,学生可以自行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通过具体的相关案例加深理解;可以选择合适的案例,围绕公共政策的某些理论或知识点组织讨论,学生们自由陈述观点,展开辩论。总之,公共政策案例库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2]陈世香.公共政策案例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4.

[3]徐拥军,宋扬.管理案例库建设的组织与流程[J].管理观察,2008,(11):201-202.

[4]张媛.《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案例库建设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2,(1):62-64.

[5]石火学.公共政策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48-49.

[6]章雁.《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的思考[J].新会计,2013,(7):79-62.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篇10

教育部在1998年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以来,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职院)近千所,由于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及资源的差异,再加上公共管理专业学科结构上的内在矛盾,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如何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发展的前提下规范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合理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教育模式,必须根据当前政府改革的方向,进行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本文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长期教学与教学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一需要—结合—转变”模式,谨供各位同行与专家探讨。

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需要—结合—转变”模式,简单地讲就是指“一个能力本位”、“两个需要”、“三结合三转变”。具体内容是:“能力”包括专业理论能力、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本文由收集整理是指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和满足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需要;“结合”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转变”是指人才培养由理论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由知识积聚型人才向能力开发型人才转变、由传统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转变。

一、以能力为本位。促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公共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学科”。公共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政府部门需要的是具有较高修养的、有较高政策水平的、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能力为体位,促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能力本位”中的“能力”包括专业理论能力、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能力包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掌握公共管理理论及分析方法。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掌握和运用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计算机分析等科学方法或技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能独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专业理论、技术和实践能力要具体转化成学生的实际能力,就必须有一个显性的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指学生必须具备“动脑”、“动嘴”和“动手”的能力。“动脑”就是“脑瓜子”要灵,要政治可靠、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创新意识强;“动嘴”就是“嘴巴子”要活,要有口才、具备较强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动手”就是“笔杆子”,要有文才、学术研究能力。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四个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包括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地籍管理学、财政学、保险学原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政府经济学和经济学等科目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是指具备人文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等)、理解人文思想(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遵循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一个学科和专业是由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构成的,其规范性的集中表现就是基本课程体系。基本课程体系的建立表明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化、集成度和学科的成熟程度”。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设置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知识模块包括公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力模块包括理论能力、技术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及综合技术能力)及实践能力;素质模块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每一个模块自身都有各种课程支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

二、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宽出路”的办学原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类人才存在大量缺口,尤其是政府部门缺少既懂管理又懂经济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人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就业呈“多方向的市场特征”,但公共管理人才需求以政府部门为主,所以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从政府职能的特征出发,从职业要求考虑,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点。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管理人才的需求。公共管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又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这些学科的知识在不同的公共管理实践中被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宽出路”的办学原则,以需要为导向,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和学生就业与继续深造的需要。

“厚基础”就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面要宽,既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要有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课程,如公共管理前沿、公共管理专题研究等;“宽口径”是指公共管理类课程设置要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学科发展趋势,如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高等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宽出路”是指本专业学生就业门路要宽,能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兴趣爱好、有能力继续深造的学生继续深造学习的需要。

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才成长规律。抓好“三结合三转变”

《纲要》提出人才培养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此,只有遵循教育教学与学生成才成长的规律,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体现能力本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要自始至终地抓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三结合”,促使人才培养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知识积聚型向能力开发型转变、传统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的“三转变”,从而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一)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科,与法律、教育、管理、规划、建筑等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的学科……它既是一种研究,也是一种实践”。因此,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在精简、强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设计并安排实验和实践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人力资源管理、公文写作、社会调查与统计、土地测量、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听证程序设计、学术论文写作方法、计算机理论与数据库应用技术等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包括社会调查与考察、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在基本课程相同的基础上,各院校都要极力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力求提供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实践“开放式”教学法

《纲要》要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因此,应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时,“注重学思结合”,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更多地采用问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教学法等,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开放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师生协同互动,既改革“教”的方法,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开门办学,充分发挥校内与校外两种教育资源的作用,促使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知识积聚型向能力开发型转变、传统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要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校培养人才为主体、以社会育人为依托,建立校内校外实践、实习基地。

学校内的实践(实习)基地根据学校特点及公共管理类专业特点建立,如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法庭等。从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要求来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可依托学校条件建立“五中心一平台”实验基地,即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心、公共管理绩效考核实训中心、公务员考试与培训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中心、社会保障实训中心和电子政务实践教学平台,满足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动手能力的要求,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环节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