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防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21

口腔医学防治篇1

【关键词】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临床疗效

预防医学属于多门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它是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等的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门交叉学科[1]。预防医学就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机制,最终使人类环境相关疾病的“基因预防”成为可能[2]。口腔疾病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67.0%,中年人群恒牙患龋率达59.9%,老年人群中全口无牙者达6.9%,人群中存在牙龈炎、牙石检出率也相对来说较高,口腔健康状况普遍较差[3]。这些常见的口腔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却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面对现代口腔疾病的蔓延,预防医学对于此类疾病的发生及其前期的预防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找到引起口腔疾病的因素,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疗。本文将本院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给予观察发生疾病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及其预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共收治存在口腔疾病患者107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24.3±10.2)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1.1±2.3)年;实验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9~66岁,平均(24.5±10.1)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11.2±2.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及其治疗标准参照(原卫生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4]。

1.3治疗方法对于进入到本文观测的用于评价的患者中,所有的患者都会采取坚持每天刷牙的生活习惯。对照组没有给予任何措施的治疗,生活方式也不发生改变,2次/d刷牙,注意饮食卫生;治疗组则给予一些必要的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以1个月作为1个疗程,在经过1个月之后,对上述人群进行综合疗效评价。

1.4观察指标总体的观察指标是对两组患者的患有疾病的程度、治疗的方式、治疗的情况等考察指标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所有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之后,集中到医院检查,进行统计,两组患者进行相互比较,得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而实验组总有效率则达到94.34%。具体的数值见表1。

3讨论

就目前来说,对于口腔类疾病,属于威胁人体的健康的常见疾病,口腔疾病给患者、家庭及其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国现阶段较为突出的健康问题[3]。对于口腔类的疾病,一般情况也不属于较大的疾病,现代医学中,临床医学的治疗手段完全可以对口腔疾病起到很好地预防及其治疗作用,防止口腔类疾病的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口腔卫生策略总体框架》指出三点建议,①尽量降低口腔疾病和伤残负担,重点关注穷困及社会边缘群体。②促进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来自环境、经济、社会及行为方面对口腔健康的危险因素。③建立口腔卫生体系,使其能够公平地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同样,我国卫生计生委也发动了一系列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包括爱牙日活动、大中小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培养口腔卫生人才、推广常见的口腔疾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并开展科学研究,制订合理的防治策略,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控制口腔疾病的流行与传播等,推动我国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的发展[5-7]。

通过以上的临床研究可以得到,医学上采取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生活中注意合理的日常生活作息习惯,注意生活中的口腔卫生,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可以有效达到治疗目的的。

参考文献

[1]庄勋,李百胜,朱和新.对预防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33-34.

[2]熊光练,欧阳宁惠,周妮.新世纪预防医学发展方向的浅议.医学与哲学,2003,24(2):4-5.

[3]李刚.我国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的现状及差距.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5(10):595-596.

[4]卫生部办公厅文件.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卫办疾控发[2004]13号.

[5]张震康.展望21世纪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的趋势.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1):5-7.

[6]王兴.中国口腔医学的发展.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4):193-194.

口腔医学防治篇2

牙防工作汇报

我区于1997年相继成立了牙病防治中心、牙病防治领导小组和牙病防治指导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口腔医院。1997年口腔医院组织专业技术队伍进入学校、农村和社区为学生和居民免费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同时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大课堂,创建了“家庭----学校-----社会”牙防新模式,于1998年创建了第三批全国牙防先进县。2011年区委区政府将“实施儿童健康成长工程,免费为全区6—12岁儿童预防龋齿”列入为民所办十件实事;2012年区委区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民生保障体系的意见》(兖发【2012】27号)中将该项工作列入民生保障体系。

区口腔医院作为定点医院,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给全区适龄儿童提供舒适优雅的就诊环境,投入43万元建立了集口腔健康教育和牙病防治于一体的儿童牙病防治中心,将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以防促治,以治促防”的工作方针,以儿童口腔健康健康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目的,实施儿童口腔健康保健和疾病综合干预措施,专门设置了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特色鲜明,别具一格,通过宣教、演示、讲解、录像和现代口腔健康知识相结合、教育性和观赏性相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儿童及家长得到丰富多彩的口腔健康教育,从而,使口腔保健知识进入学校,带入社区,融入到家庭,使口腔保健知识得到有效普及,使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确保窝沟封闭质量,新购置了15台儿童专用牙科治疗椅和高档的封闭器械和材料,科学设置各职能科室,多次举办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培训班,对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范。按照要求统一印制了工作资料和宣传资料,发放了《致家长的公开信》和《***市6—12岁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知情同意书》等相关材料32万余份,并在全市小学相继开展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为主题的校园系列宣传活动,设置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栏200余块,发放口腔健康教育光盘200套,口腔保健知识答卷33000余份,口腔健康教育处方4万余份,安排流动影像宣传车在学校周边循环播放窝沟封闭光盘,充分调动儿童及其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市口腔医院为保证做好这项工作,制定了工作流程、工作手册和多套应急方案,安置了安全实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扎实做好“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医疗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充分考虑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又便于儿童就诊,窝沟封闭工作时间延长到晚9:30分,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完全保证了这项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这一举措得到老师和儿童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窝沟封闭工作中,口腔医院的全体职工在院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工作,密切配合,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为按时完成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工作,加班加点,毫无怨言,窝沟封闭工作涉及到17所市直学校和7个乡镇,共82所小学,共计45053人,检查人数33123人,实际封闭人数32751人,共接待学生及家长61573人次,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大课堂1000余次,使家长和学生得到了系统、正规的口腔健康教育,使口腔保健知识得到有效普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95%,建档率达100%,有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牙模型为儿童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步骤,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儿童达95%以上;市口腔医院在全年工作中做到了稳中求妥,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未出现一例纠纷、差错和事故,实现了“0”投诉的目标,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认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工作的各项指标达到市政府的要求,给区政府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口腔医学防治篇3

[关键词]护理管理;口腔医院;医院感染;门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4(c)-0167-03

医院感染是与医院的建立相依并存的世界性问题。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各种新的诊疗技术、抗菌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病原微生物类型的不断演变,医院感染已成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已成为评价医护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1]。

医院感染能明显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延误患者康复时间,给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不断有关于医院感染的严重事件的发生的报道,这些感染事件给患者和医院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口腔是人体的四大菌库之一,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生态系统[2]。口腔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综合医院有着许多共同性,但更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医院感染日益被重视,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成为重点,做为口腔专科医院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贯穿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每个环节。所以,加强护理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口腔医院的特点

1.1口腔医院的特点

口腔专科医院有着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3]。门诊患者多,儿童和老年患者较多。口腔疾病的诊治基本上都是在口腔内进行和完成的。口腔医院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患者口腔中的唾液、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它们可以直接污染各种设备、器械以及医护人员的手等。

2口腔医院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2.1空气介导的交叉感染

在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各种器械和物品,牙钻、洁牙机在高速旋转工作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沫、气雾和气溶胶,这些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气沫、气雾和气溶胶对诊室内的空气、物体表面造成污染,还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口、眼、鼻黏膜及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内,从而引起医护之间、医患之间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2.2口腔医疗设备介导的交叉感染

2.2.1口腔手机、三用枪介导的交叉感染口腔综合治疗台内部管道系统复杂,与连接在其上的手机、三用枪等一起组成了口腔的基本治疗单位。当综合治疗台、手机停止转动的一刹那,手机头部的空气呈现负压的状态,该状态已经ojajavi等实验研究证实。这种负压状态可导致患者口腔内的血液、分泌物吸入手机内部的水、气管道系统和死腔,病原微生物会在管腔壁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同理,用于冲洗口腔和干燥牙体表面及窝洞的三用枪也会产生回吸现象。由于手机、三用枪是有腔器械,而且管腔细小,不易清洗。若处理不当,再次使用时回吸物质就可能随着转动喷出的水雾进入另一患者的口腔,造成交叉感染[4]。

2.2.2其他口腔治疗装置介导的交叉感染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诊疗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种口腔治疗装置配备越来越多元化,如高频电刀、牙髓活力测定器、光固化机等均要进入到患者的口腔内进行操作,常在短时间内反复为多个患者使用。若无全面的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控制污染的措施,将会成为介导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

2.3口腔材料、药物使用过程中介导的交叉感染

口腔的各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口腔的各种材料和药物,如口腔内科在治疗牙髓炎、龋病等常会使用安抚镇痛、窝洞消毒、盖髓、失活、干髓、根管消毒等药物。但这些药物每个患者的用量并不大,常常很多患者共同使用这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取拿并与其他药物混合在一起调拌,在操作过程中若操作不规范,稍有不慎,极易成为交叉感染的介导。

2.4口腔印模、模型介导的交叉感染

口腔修复、正畸科的患者,口腔印模直接接触了患者口腔内的唾液甚至血液,表面有很多微生物,包括某些致病菌,若口腔印模未经消毒处理即灌注模型,则很容易在技工室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3护理管理在口腔医院门诊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3.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组织

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指导下,组织医院护理系统中相关人员成立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小组。科室护士长是每一个科室的负责人,管理小组针对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近远期工作计划并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切实可行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计划是做好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第一步。管理小组要通过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随时抽查以及深入一线等途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使医院感染的各项预防措施持续处于良好的状态。

3.2提高全体护理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培训力度

有针对性地专业培训和教育是做好医院感染的基础。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对护理人员不断地进行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等的培训和教育;选派骨干护士参加有关的医院感染培训班;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关于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关于消毒供应室的“两规一标”,不断强化和提高护理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在护理工作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在进行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5]。

3.3诊室环境管理

保持各诊室的空气流通,自然通风,尤其在使用空调时,更要注意诊室的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以减少空气中各种微生物的含量。每日诊疗结束后,用含氯消毒液刷洗痰盂、擦拭台面、有薄膜覆盖的物体及时更换薄膜,湿拭清洁地面,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及时清洁地面,用臭氧或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减少细菌存留造成的污染。

3.4在诊治患者时要做到“六个一”

口腔疾病的诊治基本上都是在口腔内进行和完成的,接触到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所以,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对每个患者都应做到“六个一”,即一套检查盘、一副或多副手套、一支或多支手机、一套小器械、一套隔离膜、一杯消毒液。

3.5四手操作

是在口腔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通过医护人员四只手同时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

3.6正确洗手

洗手是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预防感染扩散的措施,仅此一项措施,就可以使医院感染率下降50%[6]。因此,在进行操作前后都应做好手的卫生,应正确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双手[7]。洗手可以清除手上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进行传播,每一诊室或每一诊疗椅位,均应设洗手池,要求其位置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即使用脚、肘、膝操作开关或感应开关。使用医用洗手液,擦手巾必须清洁干燥,一人一用,最好是使用一次性擦手巾。洗手方法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

3.7个人防护

强化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意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即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均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规范着装,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在为患者治疗,特别是开髓、洁牙时要戴面罩或眼罩,对治疗中患者的双眼也应给与保护。在做牙体治疗时使用橡皮障,可以有效地减少唾液、血液而形成的污染气雾,同时也可以防止治疗中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创伤和继发出血。标准预防强调的是双向防护,既可以防止病原菌从医护人员传播给患者,也可以防止患者把病原菌传播给医护人员。在口腔诊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距离极近,如果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及防护意识不强,则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8]。

3.8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

对使用后的器械,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口腔器械种类多、形态大小不一、材质各异。如钻针短小,前端为多层次锯齿状,不易清洁干净;如手机,精密度高,为有腔器械,有水、气道管腔系统,手工无法清洗干净。口腔器械使用频繁,被血液、唾液、炎性坏死组织等污染的机会多,必须严格消毒或灭菌。对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对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包括手机、车针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对接触患者完整皮肤、黏膜的器械,包括口镜、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对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前必须消毒。本院对重复性的医疗器械,均在使用后由消毒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理。

3.9维持就诊秩序,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护士是医院内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每一项护理操作、每一条规章制度都应该向患者做必要的宣传教育,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以及预约复诊时间等,都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以使患者能更好地治疗和预防疾病。同时,管理好患者、维持诊室良好的环境和秩序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之一。

3.10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点,是护理管理的一部分。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储存等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加大对保洁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组织他们学习《医疗废物处理条例》以及关于医疗废物、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严格做到医疗废物分类放置、及时清运,并在工作中做好防护措施。

3.11监督及监测

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时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等的监测,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科室,进行整改或改进。

3.12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对于口腔专科医院,每一个科室都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其中消毒供应室又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要对消毒供应室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用物处置流程,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的意识和素质,对消毒灭菌物品按规定进行各项监测,保证全院消毒灭菌物品的供给。

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等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手段,而这些技术措施都离不开护士的护理操作。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项工作,护理工作贯穿了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因此,护理管理工作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7.

[2]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03.

[3]吴红梅,陆金星.规范化管理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8):2037-2038.

[4]郭敬珍,沈迈旗.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的规范管理[J].中国学杂志,2004,21(1):76-78.

[5]陈茜,彭丽娥,宋军燕,等.综合性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8):135.

[6]钟秀玲,程棣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07.

[7]赵中,何惠明,唐金梅.综合性医院2011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2,6(19):140-143.

口腔医学防治篇4

33年岁月的积淀,历练出新一批医技超群的口腔医护群体团队,铸就了当代白衣天使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

哈尔滨市口腔医院建院于1982年,隶属于哈尔滨市卫生局。为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经过多年努力,医院已成功实现从单一医疗型向预防医疗型的转变。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口腔医疗服务、口腔临床医学教育、口腔医学研究和口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特色专科医院。并在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拓展开设了3个分门诊。拥有2000多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有131个人员和100张住院床位编制。医院现内设25个临床、医技、管理科室,配备40台口腔诊疗椅和国际、国内先进的口腔医疗器材和设备。有全市知名口腔医学专家级技术骨干18名,被确定为省、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经市编办批准的正处级医疗级单位。

医院还同时承担哈尔滨市口腔疾病防治工作职能,负责全市九区九县的口腔疾病防治的业务指导工作,是全国的口腔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医院每年都要承接哈医大、佳木斯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口腔专业学生临床教学实习任务、并兼任哈尔滨市口腔医学会社团组织的领导工作。

学术地位突出,医疗配置精良

医院突出特色专科建设。口腔正畸科、口腔种植科近年得到迅速发展。无痛治牙、拔牙;根管一次性治疗技术;牙齿冷光美白;打鼾压膜成型技术治疗鼾症;对老年人实施心脏监护仪下的治牙、拔牙诊疗手段;YaG激光、微波技术、显微镜临床诊疗技术;牙周、黏膜疾病的治疗在该领域独享特色。

医院口腔种植技术发展迅速。医院成立种植、修复一体化的种植小组,成长起一批年轻的口腔程植技术骨干,储备了一批口腔种植专业人才。口腔美学修复和口腔正畸学科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学科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儿童六龄齿窝沟封闭中降低脱落率问题的研究,儿童个体差异对窝沟封闭效果影响的探讨;口腔颌面美学修复的技术探讨;高精根管治疗研究等科研课题得到有力推进,并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医院启动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为未来口腔事业发展储备优秀技术力量。每年要保证有1/3医护人员接受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同时提拔一线医疗业务骨干兼任行政管理工作。

医院近年又拓展了三个分门诊,实施统筹管理,分部负责,统一结算管理。内部实施专业细化,科室结构调整,将口腔内科细化为牙体牙髓病科、儿童牙病科、牙周病科。口矫科分为修复科和正畸科。口腔外科分为牙槽外科和种植中心。医院全面推行口腔临床医疗路径规范化管理,细化技术流程,引进先进材料,把握前沿信息,引进著名专家,选派外出培训,促进技术交流,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医院新近增加医疗设备近30台(套),新购置了目前全省唯一的口腔移动诊疗车。

积极服务社会,争创文明和谐医院

开拓口腔医疗新平台,口腔医院打破传统的就医论医的思维模式,走出医院与政协、老龄委、民政、部队、学校沟通,推进口腔医疗和预防保健走共同发展道路,为医院争取到新的市场份额和新的工作平台。

全市建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平台,实施口腔疾病预防联动机制,推出“儿童口腔疾病防治计划”、“无牙颌老人口腔修复爱老敬老夕阳工程”。推动医院朝着环境优美、服务优良、价格优惠、患者满意的“三优一满意”方向发展。我市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六龄齿”窝沟封闭)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得到市财政的支持。哈尔滨市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实现全市全覆盖。

窝沟是口腔内后边大牙的咬合面(咀嚼食物的一面)是凹凸不平的,有凹陷的,这些窝沟非常深,食物和细菌嵌塞进去,很容易发生龋齿(也叫“虫牙”)医学上称这种龋为窝沟龋,而窝沟封闭可以有效的预防窝沟龋。

窝沟封闭的操作很简单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一方面窝沟封闭后窝沟内原有的细菌断绝了营养的来源逐渐死亡,另一方面外面的致龋细菌不能再进入,从而达到预防窝沟龋的目的。具有一定的抗咀嚼压力,对进食无碍,并且窝沟封闭剂固化后无毒,对人体无害。窝沟封闭后建议3-6个月做一次复查,以后每年做口腔常规检查时应同时检查封闭的牙齿,以便及时发现有无封闭剂脱落的情况,以便及时给予弥补。

窝沟封闭的最佳年龄乳磨牙3-4岁、第一恒磨牙6-7岁、第二恒磨牙11-13岁,已经患龋、已经充填的牙齿、牙齿尚未完全萌出、部分咬合面被牙龈覆盖、咬合面无深的窝沟点隙自洁较好的牙齿是可以不进行窝沟封闭的。

口腔医学防治篇5

一、航海人员口腔健康状况

1.航海人员口腔疾病患病率摘要:口腔疾病是航海人员的常见病、多发病。舰船机动性强、航程远、续航时间长,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较艰苦,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疲惫状态,可使免疫机能降低,加上生活用水受限、饮食结构单一等,造成航海人员的口腔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员为高。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齿列为全世界第三位重点防治的慢性疾病,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据调查统计[1],航海人员患龋率(43.7%)明显高于陆勤人员(35.9%)和航空人员(37.5%)。牙周疾病据其发病程度不同分为牙龈炎、早期牙周炎和晚期牙周炎。航海人员牙周疾病患病率高达80.4%。阻生齿冠周炎因阻生牙冠四周软组织感染所致,是青年人群的常见病和航海人员平时减员的常见口腔疾病。航海人员阻生齿冠周炎的发生率为31.0%,高于陆勤人员(23.7%)和航空人员(19.9%)。牙齿缺失直接影响咀嚼效率和四周牙齿的健康。航海人员牙齿缺失率为12.0%,高于陆勤人员(5.8%)和航空人员(8.6%)。口腔溃疡是航海人员的常见病之一,上船后有病史者占13.7%,年患病率为4.37%。

2.航海人员口腔医疗保健目前状况摘要:目前,一般舰船上均无口腔医疗诊室和口腔医疗器械配备,也无口腔科医生编制。即使远航舰船,也没有口腔专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障,主要由船医或基层卫生人员兼任,因缺乏口腔专业培训,难以承担口腔疾病防治工作。例如摘要:1988年我国2艘舰船在65天航行中发生口腔疾病494例,主要为口唇干裂(48.63%),口腔溃疡(24.02%)和冠周炎(22.85%),但未能得到有效的专科治疗[2]。1993年调查某单位航海人员所患的154颗龋齿中,有130颗未得到及时治疗(占84.4%),同时34颗缺失牙均无义齿修复。一些早期牙周病和龈炎、牙结石也得不到及时治疗,以致病变进一步发展[3]。1996年曾调查了航海人员544人,88.9%的人员需后送口腔治疗;其中口腔结构和功能已受到严重损害需拔除牙齿约占29.04%;而1.84%的人员需紧急后送口腔治疗,主要疾病为急性冠周炎[4]。对1985~1996年7050例航海人员拔牙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拔牙的主要原因有龋病、牙周炎、阻生齿和纵折牙,它们分别占拔牙总数的39.16%、12.55%、33.22%和5.23%[5]。1997年某船队出航,时间长达90余天,最长一次航行为35天。航行中门诊口腔疾病131例,居第二位。经对某单位1494名航海人员口腔卫生保健情况进行调查,正确刷牙的人员仅占18.6%;在出海练习期间,由于缺水或自我保健意识不够,80%的人员天天只刷1次或不刷牙[6]。我海军医院船仅配1名口腔科医生,难以满足口腔卫生保健的需要。

3.口腔疾病和其它疾病相比具有3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摘要:(1)口腔疾病在航海人员中患病率高,因此口腔医疗和保健具有广泛性。(2)由于舰船环境及工作条件和陆地相差甚远,因而其口腔疾病的发生和防治具有非凡性。(3)口腔疾病和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如口腔病灶可引起胃肠道等疾病,而胃肠道疾病也是航海人员的常见病、多发病,这些疾病可能互为因果关系,造成了航海人员疾病防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存在新问题分析

1.口腔健康教育不够普及,自我保健意识薄弱摘要:虽然航海单位已开展了健康教育,但不少单位对口腔卫生保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专题教育薄弱,口腔健康教育未能及时开展,加上航海人员流动性大,以致不少人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熟悉不足,缺乏必要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口腔卫生习惯不良。此外,大多数航海人员也不主动去医疗单位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往往在出现牙痛等明显症状时才去医疗单位治疗。

2.基层医疗单位口腔技术力量薄弱,条件较差摘要:口腔科的大多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是在门诊完成的,如拔牙、补牙、镶牙和洁牙等,专业性强,其工作任务是其他医师难以代替的。此外,口腔科是检查、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非凡科室(极少依靠辅助科室),它的非凡性决定了对医疗装备的依靠性。但基层医疗单位口腔科设备较落后,因此,也制约着口腔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3.航海人员单位远离体系医院,防治工作困难较大摘要:口腔科医务人员及设备大多数集中在中心医院以上单位,其他医院虽然也开展一些口腔疾病防治工作,但由于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而又大都远离医院,加上治疗周期长,复诊率高,难以长期持久地进行下去。

三、加强航海人员口腔疾病防治的策略

口腔疾病是危害航海人员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明显影响航海人员健康素质的提高。为此,以下提出一些防治策略。

1.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7]摘要:口腔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航海人员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消除危险因素,进而达到促进和保护健康的目的。可通过各种宣传媒介,经常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全面提高航海人员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同时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治疗,尤其是对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的人员平时或出海练习前应进行口腔检查及疾病矫治,有条件可每年进行1~2次口腔检查及牙周洁治。

2.加强基层医疗单位口腔技术力量建设摘要:重视基层口腔技术力量建设是卫生事业发展和航海人员健康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为此,除装备必要的口腔设备外,应及时调整固定口腔专科人员,不断提高防治水平。

3.编配口腔专业人员摘要:应尽可能编配口腔专业人员,大型舰船平时应至少编配1名,在进行长航等非凡任务时,再加强人员配备。医院船上需设口腔病室,要求有3至4名口腔专业人员,以能开展口腔综合保障工作。

4.培训口腔卫生专业人员摘要:一是将现有舰船上的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或进修。时间至少半年,使其具备初级口腔专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如拔牙、补牙、洁牙的基本技术和常见的牙科急症处理能力,并且能够在舰船上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二是从医学院校选拔有志于航海事业的口腔专业人员。

口腔医学防治篇6

【关键词】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口腔卫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预防口腔疾病、增进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场所,具有受教育者数量庞大,容易集中,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资源和手段等特点,应当以循序渐进,根据年龄由浅入深,传授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内容应包括:口腔生理解剖知识,口腔常见病、预防措施、健康饮食等。有效促进中学生从知识、态度、信念到行为上的转变,达到实施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2原因 

        2.1目前我国的学校编制中只有普通校医,缺乏专业口腔医生,缺少最基本的口腔预防及治疗手段,使学生在龋齿和牙龈炎发病率的高峰期没有及时接受窝沟封闭、龋洞充填等防治措施,从而导致许多乳牙和年轻恒牙的严重龋坏、早失甚至牙颌发育畸形。 

        2.2学校的教育体制都以优化教学为主,基础教育中缺少口腔健康知识和干预不健康的行为的普及。 

        2.3对学校口腔保健的三项任务,①口腔健康服务:建立学生口腔保健卡、定期检查,有计划地进行治疗。②预防龋病、牙龈炎和其他疾病。③口腔健康教育,增加口腔健康知识与培养口腔健康的良好行为,落实不到位。 

        2.4学生的餐饮结构单一化、简单化,从根本上忽略了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统一性。 

        3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现状 

        3.1牙病的危害性 

        3.1.1由于牙病可以造成牙痛、牙齿的缺损、牙齿及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最终导致牙齿的脱落或拔除,由此造成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形成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从调查资料看,中学生恒牙的龋病部位与中老年的失牙部位有明显的联系。 

        3.1.2由于牙齿的缺失,影响面部的美观,造成乳恒牙替牙期的恒牙萌出紊乱,而形成错合畸形,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的紊乱,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1.3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体最易得的疾病之一。早期易被忽视,但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全身感染、心肌炎、肾炎等。 

        3.2牙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中学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校期间便于组织和管理,故学校是口腔保健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积极、迅速行动起来,将口腔健康教育与学生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同步进行,使学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观念。  

校医对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作全面的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的系统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提高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4提高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对策 

        4.1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标: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进中学生口腔健康水平,应根据本校口腔卫生保健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规划目标。制定长远规划,设立目标,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网络化,将其纳入教育卫生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即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爱牙五部曲)知晓率(%)、中学生保健牙刷使用率(%)、中学生恒牙龋齿充填率(%)等。 

        4.2建立健全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3项基本原则,即健康服务、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健康的不利环境因素。对学校校医应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教程培训。 

        4.3开展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学生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形成期,抓好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通过学生家庭促进整个学校的口腔卫生保健。 

        4.3.1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由市教委、市卫生局、学校和校医的共同参与,定期开展学生口腔健康检测评价、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爱牙日”活动,并推行牙病预防措施(如使用窝沟封闭剂,局部使用氟化物)。重点抓好龋病和牙周疾病等各种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 

        4.3.2根据卫生部门对学生口腔健康的要求和龋病、牙龈炎防治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口腔保健计划。 

        4.3.3传授学生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和技能,并在校医的指导下有一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4.3.4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切实落实狠抓到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增加宣传力度,认识口腔疾病的危害性,掌握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的知识。 

        4.3.5定期开展中学生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并实施相应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如治疗计划、预防项目,并能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 

        5结论 

        现代随着口腔医学的进步, 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专业人员的预防措施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共同促进学生口腔预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对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 

[2]熊世江,王青.谈口腔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j].中国健康教育,2009,15 

[3]卞金有,胡德渝,主编.预防口腔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1 

[4]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4 

口腔医学防治篇7

关键词老年;口腔;治疗与心态

中图分类号:R739.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028-01

前言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关于老年人口腔疾病问题越来越收到国内口腔医疗学者的重视。通常老年口腔疾病主要包括:牙周炎、牙髓病、口腔肿瘤等。鉴于多数老年口腔疾病的诱因都是全身其他类慢性疾病,在治疗老年口腔疾病时要同时考虑全身其他生理及心理因素。

1临床资料与方法

对2011年10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疾病治疗的65岁以上老人的病历档案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在之情且自愿的前提下。患者选取男女各150例,综合考虑患者心理状况、治疗效果、病程长短、接受治疗次数、文化程度以及职业习惯等因素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特定进行分类统计。

2结果分析

据分析,老年人心理状态大致可以非为以下五类。

第一,恐癌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口腔颌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变化,根据病历分析大约有8%左右的老年患者由于口腔疼痛耐受度降低,当患上口腔疾病后经常臆想到是癌症。在恐癌的精神压力下,导致患者情绪紧张而乱投医,久医不愈更增加心理负担,怡误正规的有效治疗时机。

第二,观点陈旧自然老化型。据病历分析结果,大约有25%的患者认为“人老掉牙是自然的”,对于牙体病和牙周病不认为是疾病,对牙痛不是病的理论根深蒂固,如无疼痛一般不去就医,轻微疼痛通常服用镇痛药或者消炎片。这类患者大多文化程度较低,错失治疗良机最终成为无牙颌或无功能颌而影响生活质量。

第三,过分谨慎型。65%以上老年患者都具备一定的口腔保健知识,但是在结果分析中发现,13%的患者过分重视口腔保健,口腔检查和治疗频度较高,为维持口腔卫生及延缓口腔衰退,平时生活饮食都过分谨慎。这类患者虽然具备保健知识,但由于过于谨慎,生活质量亦不高,疾病治疗周期较长。

第四,条件受限悲观型。在300例患者中有18%属于该类型。因为老年人年龄及代谢的关系,难免会受到内分泌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类更年期反应:对事物抱悲观情绪,对医生的诊断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部分受到经济情况限制的患者悲观情绪尤为严重,不能积极进行常规检测、配合疾病治疗方案。持这种态度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病程较长。

第五,身心疲惫型。经病例分析,有36%患者在患有口腔疾病的同时还同时患有2中以上慢性疾病。这类患者长期经受病痛折磨,并且伴有行动不便等情况,对治疗丧失信心,表现出不配合治疗情绪。

3治疗及护理讨论

据上述结果,我们对老年口腔疾病治疗特点进行以下讨论:

第一,消除老年人的恐惧。医务人员在面对老年患者时要保持耐心、亲切的服务态度,在综合了解患者各方面因素后,向其详细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消除恐癌疑虑的同时重建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感到医生的诊断可信,消除恐惧心理,减轻症状,提高免疫力,改善病痛,达到治愈目的。

第二,积极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积极向老年患者宣传口腔保健知识能够使其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有利于老年患者自觉进行检查和保健治疗,可以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第三,开展新型科学的理念指导。因老年人的代谢和药物耐受力均衰退,这使得医务人员对于老年人用药需谨慎,用量要恰当。必要时需请内科医师会诊,共同确定整体治疗方案,使老年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发生。每次处置时间不宜过长,高龄老人仍需以保守治疗为主。治疗前详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及出血性趋向,拟定周密的治疗方案,给予正确、全面的治疗。

第四,耐心解释。耐心解释对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老年人,需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解除多疑和悲观情绪。由于内分泌改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常感觉,如口腔疼痛、异物感、牙无力、舌麻木、舌痛症、时冷、时热、心悸、失眠、郁抑。所以,排除真正病痛后做诱导性治疗,消除患者疑虑和对症治疗。

第五,床边治疗与护理。对于高龄卧床病人可考虑床边治疗,以解除症状和保守治疗为原则,特别是口腔护理至关重要,每天刷牙2次到3次,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必要时行床边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4结论

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原则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准确无误的治疗方案,以征得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耐心的说服解释、科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宣传、高超的医疗技术使老年患者得以充分的信任,解除真正的病痛,鼓励老年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积极主动地配合消除致病因素和隐患,解除精神压力、疑虑及病患,调整心态,使口腔疾患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老年人机体的免疫力,健康的口腔可以预防全身疾患并合理地补充营养,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传,理辫老年人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对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除具备老年口腔医学知识和经验,还要具备心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洪臣.老年口腔医学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3,01:7-9.

[2]陈少芬.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应对策[J].广东牙病防治,2003,S1:350-351.

[3]张振波,宋宇哲,陈金锐.常见老年口腔疾病及其防治[J].中外医疗,2010,06:136.

口腔医学防治篇8

1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1医疗器械的污染

口腔门诊拥有众多不同种类、形状复杂、较难清洗的医疗器械,通常与患者的口腔黏液、牙齿、血液以及唾液等进行直接接触;同时这些医疗器械价格一般较为昂贵,不能一次性使用,一般都需要清洗和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但由于口腔门诊的医疗器械结构较为复杂,常常在交接、空腔等部位残存着不易清洗的组织碎片,这些未能清洗干净的残留物极易造成医疗器械的污染,进而造成患者交叉感染[2]。此外,口腔门诊还存在一些手动牙科器具、牙科旋转器具、牙科注射器具、根管器具等,都是传染疾病的常见传播媒介。

1.2诊治环境的污染

口腔门诊医院的诊治环境是极易被忽略的感染危险因素。口腔门诊是集中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接待、诊断、治疗的综合性场所,众多口腔疾病患者在此环境下进行呼吸、吐出唾液;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高速旋转的机器会将带有病原菌的唾液、组织碎片以及血液甩出在空气中,极易造成治疗环境空气、地面以及物表的污染。有研究表明,口腔门诊空气合格率低于70.0%,治疗期间飞出的唾液、组织碎片以及其他液体是造成口腔门诊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3,4]。

1.3一次性医用辅料的污染

棉签、棉球、垫布、纱布以及纸巾等都是口腔门诊常用的一次性医用辅料,一般用来清理患者血液、唾液、止血等,这些与病原菌密切接触过的一次性辅料如果不能合理回收处理,极易传染病原菌,造成感染。除此之外,口腔门诊常见的一次性杯子、医用手套、镊子以及注射器在给患者和医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4医务人员交叉感染

口腔门诊的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患者的口腔病患部位、唾液以及血液等进行接触,如果不具备较强的无菌防护意识,未能及时对与病原菌接触部位进行清洗或者进行清洗时未按照规范进行,都会使医护人员成为交叉感染的传播源。

2控制感染的管理对策

2.1加强感染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

首先医院应该定期对全体医人员进行感染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对于口腔门诊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口腔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同时组织人员到上一级医院进行参观,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意识。规范操作,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要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必要时穿防护服;治疗完成后及时摘取口罩、帽子和手套,做好手卫生,处理好一次性辅料。同时还应该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保证自身未受疾病传染或本身不是传染源,将自身从交叉感染中摘除[3]。

2.2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

制定“口腔门诊专业操作规范”、“口腔门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规范”、“口腔门诊一次性医用辅料回收管理制度”以及“口腔门诊防护感染相互监督管理制度”,要求口腔门诊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对医疗器械、一次性辅料等进行消毒处理[5]。①每次进行医疗器械消毒处理时都应保证至少2人在场进行操作,同时严格正确对过程进行记录。②对于结构复杂、接触病原菌的高危器械严格按照清洗-浸泡消毒-高压高温灭菌的流程进行。③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口腔门诊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对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探讨研究防护感染措施,不断改进现有操作规范。④建立健全相应的相互监督、赏罚分明的制度,做到大家相互监督、改进有赏、违反必惩。

2.3定期对诊治环境进行消毒

口腔门诊环境的污染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定期对诊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是排除这一危险因素的主要方法。①地面清洁。定期打扫口腔门诊的地面,重点清除治疗时飞溅出来的血液、组织碎片以及灰尘,然后将新洁尔液喷洒在地面,仔细清洁门诊室内的每一处。②全面消毒。在对整个门诊进行清洁打扫后,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才能达到排除诊治环境污染的目的;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地面、物表;用紫外灯消毒照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min。③日常保持。对口腔门诊进行清洁和消毒的手段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医务人员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及时处理血迹,定期清洗门诊内的牙床、手柄、头托等。

2.4妥善处理一次性医疗辅料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对一次性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与患者黏液、血液或者组织碎片等有密切接触的棉签、棉球、手套等一次性医疗辅料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理和回收;对于注射器、探针以及手术刀片等尖锐器械应放置在专用利器盒内,按医疗废物处置。

2.5加强日常细菌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医院不仅要制定相关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规范和制度,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常见病原菌的日常检测,定期对口腔门诊的空气、医护人员手、消毒灭菌医疗器械、物体表面等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测,以确保现行的消毒管理规范措施能够达到目标效果。此外,对于用于口腔门诊的消毒灭菌液应定期更新,以避免适应性耐受菌的出现;同时还应记录紫外灯以及空气消毒机的工作时间,做好日常监测。

3总结

本文对我院口腔门诊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口腔门诊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多次使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操作不完善,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缺乏科学合理的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以及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等。针对上述因素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①加强感染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②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③注重日常环境维护,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④加强日常细菌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改进消毒灭菌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武迎宏,陈致诚.口腔诊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8):912-914.

[2]秦红梅,周丽,赵文捷.口腔专科医院器械集中消毒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070-2072.

[3]胡秀琴.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73-75.

[4]袁有兰.门诊口腔科的消毒管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138-139.

口腔医学防治篇9

1.1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实习医学生刚刚从理论学习转向临床实践,他们普遍存在重诊疗轻预防的思想,在职业感染的防护方面更缺乏相应的知识及实际经验。在临床诊疗中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保护自己,没有形成良好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习惯。再者,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往往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而造成职业暴露,因此技术有待提高。

1.2工作环境原因口腔科门诊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患者咳嗽喷出的飞沫,口腔治疗过程中的气溶胶,修复义齿打磨的粉末都可造成环境污染。有调查显示,口腔科门诊空气质量检测合格率仅61.4%[1].医学生在实习时较一般医务人员需要更多、直接、频繁地接触大量患者及其体液、血液、分泌物等,由于经验不足和操作不熟练,工作中易被缝针、车针、注射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工作服易被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浸湿,患者所携带的病原体就可能从皮肤、黏膜的破损处进入人体,造成感染,所以医学生的感染概率极大[2]。

1.3防护措施不力实习医生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不全,标准预防意识薄弱,对手的清洁、消毒重视不够,有些人治疗时不戴手套,诊疗前后不洗手,即使戴手套,手套穿孔后也不及时更换。洗手的依从性很低,大部分认识不到洗手的重要性。而综合治疗台的各种器械控制开关的接触频率高,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有些实习医生误认为戴着手套就是最好的保护,用戴着手套的手去调节治疗椅位、开闭照明灯等不经意的小动作,使被手套污染的开关成为传播疾病的中介源头。

1.4无菌观念差个别实习医生无菌观念不强,认为口腔是有菌环境,口腔科治疗与外科手术不同,无菌操作与否无关紧要,忽视诊疗患者之间的认真洗手或流于形式地洗手。有些不了解无菌操作基本技术,不知晓无菌持物镊、无菌手套的正确使用方法。夹取无菌物品后未能正确、及时地盖好盖子,甚至为了节省时间图方便,戴污染的手套去拿无菌持物镊,导致治疗前、中、后不安全隐患。

1.5职业损伤口腔科麻醉、根管治疗等操作中常用的注射针、缝针、拔髓针使实习医生处于针刺的危险中,而锐器刺伤后未引起重视,部分实习医生存在侥幸心理,不报告、不处理,为医源性感染创造了条件。

1.6重金属与化学消毒剂的污染口腔科工作中经常接触一些有毒物质,如汞、樟脑酚、戊二醛等,难免暴露在危险之中。银汞合金是口腔科常用的充填材料,常温下易蒸发,在调剂和充填中患者呼出的汞蒸气和操作中不慎撒落的汞及废弃的汞合金和磨除的旧的充填物产生的汞尘,都可造成污染。而化学药物使诊疗室内弥散着醛味、氨味,长期处于此环境中,对皮肤黏膜刺激并致敏,易引起过敏性皮炎、鼻炎。

2对策

2.1提高实习医生对防止职业暴露、加强个人防护重要性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对实习医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包括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物品的正确使用,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六步洗手法”,标准预防的意识,个人预防知识的培训及用具使用方法,医疗锐器用后的处理及锐器刺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等。定期对全体实习医生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增强全员消毒隔离无菌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重要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来配合口腔科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纠正他们的不安全行为。

2.2改善口腔科诊疗环境口腔诊疗室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紫外线消毒空气每月2次,每次30min,就诊前后患者用含漱液漱口,减少口腔微生物含量。治疗中使用强吸力,最大限度降低飞沫喷溅,每次诊疗开始前和结束后用踩踏脚闸冲洗管腔30s,以减少回吸。每天工作前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包括:综合治疗椅表面、工作台面、地面、无影灯扶手等,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诊疗环境。

2.3强调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实习医生的职业防护教育,引入标准预防概念,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治疗中必须穿工作衣、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及佩戴防护镜或面罩,必要时戴防水围裙。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要求,每次使用结束后,用水和皂液清洗护目镜和面罩,有血液等污染时用中效消毒剂擦拭,外科口罩被飞溅污染或内层因呼吸潮湿后也应及时更换,治疗过程中禁止戴污染手套去拿无菌物品、接电话等。尽量使用脚控开关调节治疗椅,诊治患者前后或者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脱去手套后也要洗手,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方法、时间、擦手用具。诊疗过程中保证光线充足,认真仔细,防止锐器损伤。

2.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口腔科诊疗操作中交叉感染的危险远远大于外科,积极将外科无菌观念引入口腔治疗中,努力将交叉感染降到最低限度,确保诊疗过程中的医患安全。对平日操作过程中污染无菌物品,无菌操作不规范的行为及时给予指正,纠正诊疗过程中不良行为。督促他们遵守有关消毒、灭菌、隔离的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各种器械,降低污染。对口腔科全体实习医生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及操作考核,不合格者再次培训、再次考核。

口腔医学防治篇10

口腔诊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接触到患者的唾液、血液及软组织等,某些患者可能是HBV、HCV和HiV等病原体携带者,致使口腔器械污染严重。使用后的口腔诊疗器械若清洗、消毒与灭菌不彻底,可以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为了解某区个体口腔诊所中口腔器械消毒现状与消毒效果,我们于2013年4月和2013年10月分别对某区46家口腔诊所消毒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检测,并对2013年4月发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监督对策。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3年4月和2013年10月分别对某区属46家口腔诊所消毒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检测。

1.2方法检测前首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是否制定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对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是否定期进行浓度监测,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是否有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手机消毒灭菌方法、个人防护及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等内容[1]。检测项目为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液。采样、检测方法和判断标准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执行。

2结果

2.1专项整治效果针对2013年4月个体口腔诊所消毒现状与消毒效果的检测所发现的问题,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制定标准、下发文件、会议培训,加大监督力度和频次、行政处罚等方式开展口腔诊所传染病防治专项整治工作。46家个体口腔诊所全部制定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及医疗废物处置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定期对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进行浓度监测,手机消毒灭菌方法由碘酊、酒精擦拭消毒为主,变为压力蒸汽消毒为主。

2.2专项整治前后消毒效果比较通过开展口腔诊所传染病防治专项整治工作,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明显好于专项整治前,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3、8.42、9.95、p

2.3专项整治前后手机消毒方法比较手机的消毒方法直接着影响灭菌的效果,资料显示,压力蒸气法消毒手机合格率为80.4%,戊二醛浸泡法消毒手机合格率55.9%,而碘酊、酒精擦拭消毒手机合格率只有26.2%。开展口腔诊所传染病防治专项整治前后,手机的消毒方法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2、7.18、34.33、p

3讨论

3.1制定口腔诊所传染病防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法律法规、院感消毒知识的培训,是改善口腔诊所的消毒状况的根本。

3.2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以行政执法促消毒制度的落实卫生执法人员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督促口腔诊所医疗机构加强消毒预防传染病传播措施的落实。对有些医疗机构消毒措施未落实,执法人员可以检查执业许可证核准事项,病历处方管理,医院感染和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入手,严格执法,对违规违法案件严肃处理,同时建立传染病防治工作不良记录档案,并把不良记录计分作为医疗机构校验是否合格的内容之一,对不合格机构予以停业整改[2],以医政执法促消毒措施的落实。

3.3加大对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检测频次对消毒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医疗机构,加大消毒效果检测频次,对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的手检测项目超标的医疗机构,责令其停止执业,查找原因。对再次检测仍不合格的医疗机构,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进行行政处罚。有效地促进医疗机构落实消毒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同刚.卫生监督员手册―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

[2]唐音,张文慧.强化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J].中国卫生监督2007,14(4)2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