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美术教育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4:21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篇1

关键词:美术;高考;研究现状

一、对美术高考的现象调查与分析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中讲述了“考前班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系统衔接出现了断裂,但是美术考前班并不能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空白,它只是对于现有的高中美术教育应试的补充。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之间的衔接将是我国美术教育体制变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谢裕宣的《透视广东美术高考补习现状》介绍了改革开成二十多年来,随着广东高等美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遍布全省的美术高考补习班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成为中等美术教育的补充型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专业补习、生活管理和高考资询为一条龙服务的美术高考补习新产业。作为广州美术教育中一种颇具规模的新形式,寻找他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客观全而的透视剖析它给社会和高等美术教育带来的积极意义和负而影响。南京艺术学院黄从威的硕士论文《美术高考现象的分析及建议》一文中指出影响美术高考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国家考试制度,次因素是美术类专业的扩招产生的,从而说明了美术教育的生态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美术培训”成为功利性的产业而存在,影响着美术高考的正常进行并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尹玲的《美术高考现状调查与分析》中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所在的转塘镇为调查对象,对现阶段美术高考培训机构发展现状及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得出了“艺考热”有所降温,总体趋势向理性发展的结论。提出了美术培训的健康发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力度和培训机构的大力合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从理性出发,从兴趣出发而选择美术高考这条路。首都师范大学李泽云的硕士学位论文《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初探》提出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繁荣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师资、教学质量、教育设备、教学管理、教育内容陈旧、部分办学机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①政府对美术高考培训既要扶持又要监管;②家长参与教学管理;③教师提高教学质量;④创业者建立并巩固自己的核心教师队伍、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创立自己的个性美术高考培训教育品牌等等。

二、美术高考制度与美术高考的关系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谢建华在《美术高考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通过分析认为目前美术高考制度存在几个方面弊端:①对文化理论课程的轻视;②考试内容的固化和单一导致对中国传统艺术及世界艺术多元化的漠视;③对创造能力的湮没;④美术高考内容与学生所报专业的错位。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①录取时,文化与专业要并重;②美术高考中,对中国传统及民间艺术的侧重;③考题应根据不同专业有不同变化,加大对艺术综合能力的考核;④对考题的审美标准应多元化,强调艺术创造力;⑤在阅卷中,实行初审、复审、终审三步骤,评审老师年龄老、中、青搭配;⑥美术人才的民间选拔与高考选拔相结合。河南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李勃和吴杰的《对美术高考改革之路的建议》跟上文大同小异,都强调了文化和专业并重、传统与民间艺术的侧重、艺术综合能力考核等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从高校扩招、社会和需求压力、高校变革等方面阐述了美术高考制度是导致美术“高考热”的根源。

三、美术高考的利弊分析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的杨帆在《试析美术高考培训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中对美术高考培训产业的发展现状、高校艺术类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美术培训产业对美术类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浙江工业大学的王东在《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校外美术教育“火爆”的原因、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和如何避开其中弊端的解决方案。

四、美术高考相关的教学方法论的阐述和新解

首都师范大学的席卫权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普通中学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从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被忽视的设计教育在普通中学美术教育中所体现的更全面的教育价值和综合课程优势。提出了:①归属学校美术教育的设计教育与一般美术教育是“和而不同”的观点;②对国内中学设计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的梳理,将国内中学阶段的设计教育沿革概括为五个阶段:追求实用的开端、理想化的成长阶段、渐趋边缘化的沉寂阶段、恢复成长的阶段和向现代设计教育转型的阶段;③根据对中学教育发展史的考察,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传统文化剖析和师资状况等方面的总结和归纳出现代学校设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方向;④以综合创新、情感慰藉、设计伦理和持久兴趣等为代表的几个关键目标指向作出了较为详细的状况分析、规划策略、课程设计和教学建议等。并从课程建构和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角度对全文作出了总结和展望。

五、总结

纵观这些研究成果,美术高考培训的研究现状已十分清楚。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研究领域,亟需今人开垦。为数不多的文献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的基础,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论证详实有力,各有创新,但是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美术高考培训的现象调查与分析方面都在大而空的谈一些现实,并没有从历史根源和问题本质上的供需关系去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美术高考制度与美术高考培训的关系方面大多数又过于理想,没能更好地把握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在现实和理想的维度中做到行为适度。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篇2

关键词:美术教育 新课改 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

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此,笔者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访和讨论,以期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改进。

一、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总体上说,美术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大有提高,教学设施逐步得到了改善。这就为我国的美术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很不平衡,西部与东部地区,城市与农村,乡镇与乡村,在教育资源、教学设施、师资状况等方面差异很大,美术教育水平也不大相同。而“我国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农村的美术教育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美术教育现状是很不乐观的。以县级学校为例,极大部分学校还没有专用的美术教室,也没有一件专供学生写生的石膏静物。去年“五一”去农村风景写生时,我顺便走访了许多乡村中学,结果发现有70%的乡村中学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更多的美术课依靠其他学科教师或班主任来兼任,使美术课成了平衡教师工作量的砝码。乡村中学尚且如此,乡村小学的现状就更不用说了。据调查在乡村中学,本科学历的专职美术教师人数为5%,大专学历的专职美术教师占40%。所以,从目前广大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现状来看,笔者认为,除了要切实提高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更要加强农村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课程安排不够完善

去年夏天,我走访了许多乡村小中学,据这些学校的教师说,美术课程每周只有一次,有时还让其他课的老师占用,这远达不到新课标的每周两节到三节课的要求,还有些乡村中小学没有开设美术课。就我校来说,高一级美术鉴赏课两周一次,美术课和音乐课轮流进行,高二、高三级没有开设美术课,只有一些专业生才学习美术技法,并且训练时间很少。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必须开设美术课,小学初中最少每周两节,并且应将美术课程列入期末考查和毕业考核科目。而目前来说,在一些城市也只开设每周一节的美术课,更何况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呢?另外,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艺术社团或艺术活动的小组,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举办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但这些活动在农村中小学就成了泡影。

三、美术教材准备尚不充分

美术教材是根据美术教学大纲提出的教育目标和目的任务,选编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从广义的角度说,美术教材除了传统的文字教材、图像教材、实物教材之外,还包括视听教材、计算机信息教材等。但是这些教材在农村中学来说就更为稀少。据调查农村中学90%的学校没有画室,更不用说展室,多媒体教室几乎为空,美术课就很难占用,再加上制作课件也无电脑配备。本来就很难理解的知识变得更加抽象,既累坏了老师,也听睡了学生,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以致很多学生的艺术细胞被摸杀了。

1.美术教科书

美术教科书的内容不再是美术课堂唯一的教学内容后,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也自然受到美术教师的格外关注。当下,美术课堂教学由封闭式、单一化教学模式向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转变,极大地激发了美术教师自主创新的热情,教师千方百计利用各种美术教学资源于课堂活动之中,以体现自主教学的话语权。然而,在这种高涨热情的背后,却隐含着美术教育理性的缺失,导致课堂教学活动出现了种种偏颇。尤其在农村,虽课程资源很多,但学校为了安全,要求学生不能出校门,使得很多有利的资源被浪费。对一堂风景写生课来说,农村美丽的自然景观是很理想的教学资源,但紧闭的校门却成了最大的阻碍,导致师生长期在封闭式的美术教学模式下,使用统一的美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被设计成了固定统一的套路,教师只需如样“翻版”,久而久之,教师不仅失掉了认真研究具体教学情境下教学目标的习惯,同时也失去了自身的教育理想追求。当然也不会对创造性地吸纳与整合课程资源感兴趣,在落后的农村,更加封闭了这些线索,美术这门课成了可有可无的学科。

2.美术教学的物质设备

美术教学的物质条件是教学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保证,随着教学技术学的完善和医学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发展,教学物质设备在质量规格上和功能上都不断得到改进。

美术教学活动比其他学科更为特殊,所以,教学的物质设备也更加复杂。美术教学物质设备完善的程度是衡量学校美术学科建设水平、美术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影响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全国有75%的学生在农村,而农村的经济条件有限,在目前,大多数农村家庭有两个学生,这就更加给农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困难。因为我也生活在农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对于农民的收入很了解,又顺便走访了一些农户。据他们说这几年的庄稼收成还算可以,政府也对农产品的价格有了调控,但是对于一个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很难供他们上学。

2.社会因素

社会要进步,教育要先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这些年来,国家对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还实行了免除学杂费的政策,这都有利于学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尤其是有特长的一些学生,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农村的一些社会风气对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就是学习成绩差或者是不学无术的学生,这也就给学生造成了社会舆论的压力,家长也不愿听这样的舆论,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美术专业敬而远之。

美术教学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创能力,我们要大力发展美术教育事业,改变美术教学现状,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的现状对美术教育事业的兴旺有很大的改变。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篇3

【关键词】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目的被审美

一、音乐教育目的论的历史与现状

在音乐教育目的论总论中,田耀农用了较大篇幅陈述了教育目的论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基本原理,并把音乐教育的目的分为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予以阐述。所谓外在目的,主要指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为政治、战争、工作效率等;内在教育目的主要是对人自身的音乐能力的培养和开发。笔者认为,从音乐的自律性和他律性区分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二者又是统一的。因此,用传统的分类方法,即音乐教育是为社会服务还是“为艺术而艺术”。当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音乐教育的功能包含两个方面,即通过音乐教育的展开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通过对音乐人才的培养而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社会秩序的良好和人类音乐素养的提高将促使高质量音乐教育的展开,这是一个循环系统。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目的论主要是外在目的论。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所谓的音乐与现代所谓的音乐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有差别的,古代的音乐有两层含义:一是只有器乐、声乐、舞蹈等综合艺术的表演才能称为“乐”(音乐);二是当“音”有了确切的内容以后才能称为“乐”(音乐)。而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目的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上个世纪初的学堂乐歌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乐歌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实现救亡图存、国富兵强的政治理想。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则是对以外在和内在两种教育目的的追求。1912年11月,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指出,“在使儿童唱平易歌曲,以涵养美感,陶冶德性”,明确表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德性”和“美感”作为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特别是2001年7月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从很多方面借鉴了国外音乐教育改革的经验,如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阐述了情感这个总目标。艺术第一次放弃了对“高尚情操”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内容的具体描述,受美国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内外目的是可以统一的观点的影响,我国音乐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以及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方面也体现出两个目的论同时存在的现象。

二、对音乐教育目的论同时追求内在与外在目标的批判

其实,这两种目的论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是不可以兼得的。因为音乐教育的外在目的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选择适当的音乐;二是把音乐教育放到仪式或者社会活动中进行。而仪式和社会活动形式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少之又少,因此,实现这种外在的教育之目的的可能性也不大。另外,以审美为音乐的内在目的实现也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音乐家必须不断创造出自己认为美的音乐作品供音乐教育选择;二是音乐教材和音乐教师必须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美、体验的美的音乐作品供学生审美。在条件一中,音乐家创造音乐作品时的美的标准和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同时,音乐家的审美与学生的审美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条件二中,音乐教材单一和统一,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审美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教师与学生的审美差异更是不言而喻了。审美的差异造成了音乐教学内容选择性的不统一,即教师所选择的音乐审美的作品与学生所能接受的作品有着巨大差异。所以,音乐教学会出现教师自我沉醉其中而实际是“对牛弹琴”的状态,从而导致整个音乐审美教育缺乏实质意义。

因此,音乐教育的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在单一实现时都比较困难,我们同时追求内、外两个教学目的时,这种音乐教学必然是无效的。这是我们的音乐教育目的论产生的问题,从而形成音乐教育的哲学落后于音乐教育实践现状的局面。可见,实现音乐教育现实根本转变的关键是建立新的、正确的音乐教育目的论。

三、当今音乐教育目的论的前沿理论——“被审美”

如何让学生喜爱音乐将是现代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方法和措施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论,这种目的论必须是情感的和“被审美”。因为艺术的本质目的正是为了唤起和激发人的情绪和情感。只有把艺术教育的目的与艺术自身的目的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理论。落实这种“被审美”的音乐教育的具体措施是:一是从教学的内容着手;二是从教学的方法着手。所谓从内容着手,就是紧跟世界音乐的潮流,从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和本土化着手。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目前,国际流行的柯达伊、奥尔夫、铃木等教学方法令人应接不暇,很多教师不顾我国实际音乐教学现状,一味机械地模仿和照搬,造成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人类学的研究新成果告诉我们,人类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被认可、被承认、被肯定的欲望。因此,在学生一开始接触音乐以及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音乐能力予以肯定,这就是田耀农所说的“被审美”。“被审美”教学法既是田耀农在音乐人类学研究成果、美学研究成果和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检验、评估音乐教学成果的标准。

首先,“被审美”教学方法是建立在自身的美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对美的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建构。这里的“被审美”可以狭义地解释为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体验到美的感受,同时这种美的感受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在被认可中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意义。简言之,学生只要上音乐课或者参加音乐活动,就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并发现自身的音乐能力,从而体验到被尊重和“被审美”的感觉。

在音乐教育的活动中,首先体现出学生真实地、愉快地参与其中;其次是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团结和谐的气氛,以及相互的赞美与尊重必定形成一种“被审美”的氛围;再次,音乐教育的过程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必定激发学生的一种美感,这种美感是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音乐教育的“被审美”的内涵就是真、善、美的统一。

其次,“被审美”与人类的所谓“食、色性也”共同成为人类的“本质对象”。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与其说是欣赏艺术作品,不如说是欣赏自身对象化的本质力量,当这种本质力量同样也被别人欣赏或喝彩时,欣赏者的主体“被审美”的渴求间接、曲折地得到了满足。这种“被审美”后的愉悦情绪比其成功后的愉悦情绪更为广泛、更容易获得,也更容易形成连续的愉悦情绪环节,同时形成自我接纳和自信的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不断寻找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即寻找“被审美”的原因,反复寻找这种原因之后,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对音乐兴趣的形成),将成为长期乃至终生的行为习惯,这正是音乐教师所梦寐以求的教学境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快乐是人最重要的情绪,快乐的人才会淡泊达观,才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而“被审美”教学其实就是一种教师帮助学生顺利满足快乐需求的方法和过程。

总之,“被审美”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教师、教材的审美标准或审美趣味与学生不一致的困扰。在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也要把“被审美”教学放在首位,即判断一节音乐课优劣的主要标准应该看有多少学生的“被审美”需求得到满足,有多少学生处于愉悦情绪之中,有多少学生对音乐产生了些许兴趣,有多少学生的愉悦情绪得到加强和巩固,有多少学生在愉悦情绪的条件下逐渐形成对音乐喜爱的行为习惯。“被审美”不但是一种教学目的论的新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必将为改变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现状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4]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5]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6]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7]林焕平.高尔基论文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8]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9]田耀农.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目的论研究[m].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出版社,2008.

[10]张德.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1]K·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12]李修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13]王次炤.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篇4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困惑;对策

随着国家实施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我国的艺术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诸多原因,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数家长、教师只关心语、数、外等主要考试科目成绩的高低,对于美术课视而不见,学生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也无暇顾及。笔者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实践体验、观察思考,总结了以下六个弊端及相应对策:

一、教育评价因素的影响

由于我国自身教育的实际原因,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仍然把应试教育放在首位,大多数学校领导、教师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排名。为了孩子能考个好成绩,考上名牌学校,多数学校教师随意占用每周仅有的一节美术课,特别是临近期中、期末出现争抢美术课的尴尬局面。有的学校甚至一节美术课也不上用主科代替美术课。只不过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课程表上却安排着美术课。尽管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使学校美术教育更加规范。虽然国家实施素质教育也有十年了,在农村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重视。农村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导致农村美术教育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要想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关键还是要改变目前教育评价制度。

二、观念落后,意识淡薄

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农村大多数人忽视美术教育。认为美术课是副科,他们单纯要求孩子学好主科就行了,没有必要在美术学科上下工夫。许多家长及学校领导、教师认为美术就是画画,是一门技法。这样错误的认识使他们不了解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认识不到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更忽视了美术教学对学生手、脑、眼综合训练的过程。面对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不理解美术课在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针对这种落后思想就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向他们耐心细致地阐述现代社会中美术与社会生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要努力提高家长、教师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同时加强教学监督,杜绝随意安排非专业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三、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农村学校美术专业教师几乎没有,有的美术教师只是美术爱好者,专业知识也不高,大多数美术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让这些不懂美术的老师上课,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另外教师对教学大纲钻研不够,对教学目标的要求理解不到位,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认识不当使得教学效率低,限制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的愿望。可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自身业务能力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起着直接、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改变这种现状的主要策略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各级教育部门要有计划地对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高他们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组织学生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教学设备的能力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区域内美术教师交流,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素质考核。另外,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采取有效办法吸引美术专业教师深入农村教学,以缓解美术教师不足的问题。

四、重技能训练,轻美育教育

新的《美术教学大纲》中指出:“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大纲》中明确规定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然而,农村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偏重技能训练,把美术课与绘画课相等同。要么简单地作一下示范,要么让学生看着教材画,缺少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欣赏课开设。这样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使美术课单调无味,失去了美术广义的特点。

教师给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养成爱祖国、爱学习、讲卫生、爱惜粮食的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同时加强美术欣赏课教学,既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又提高了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还可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生动形象的深入分析、理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增强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秦大虎、张定钊的油匦《战斗中成长》(抗战时期一位满载而归小战士的形象),齐白石的国画《群虾》(栩栩如生游虾的形象表达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另外,广泛开设手工制作、剪纸、编织、泥塑、拼贴添画、装饰画等课程。用多种形式的艺术语言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设计能力,让学生从中感受艺术美。

五、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农村美术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讲解知识)、演示法(教师做范画,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这些教学方法比较死板单调地向学生强行注入美术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看不到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学习时很被动,增加了学生厌恶美术课的情绪,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能发挥学生想象创造的精神。

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鼓励肯定学生的创意,积极展示讲评学生作品,分组分工合作练习,让学生相互评议作业得失,探究体验创作过程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能够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发现美,让学生消化和掌握美术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条件、生活环境的制约

城乡差异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城乡学校之间教育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有限,在美术教育上的投人自然非常少,美术器材严重不足、教学设备单一。另外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相对接触美术的机会较少,视野不开阔,对美术知识的积累有限。学生自身有一种畏惧不自信感,从学生组织的画面看给人一种胆小、害羞的情绪。针对这些现状教育主管部门要增加美术教学设备的投人,给农村学校提供一定的教学经费,确保美术教学工作正常化,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篇5

[关键词]艺术类研究生;创业教育

一、我国的创业教育现状

虽然我国在研究生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在国内有了广泛的影响。但是,我国艺术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依然面对很多困境与难题。我国的创业教育现状是: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创业教育的专业化还没有达标,实践创业的途径还很是单一,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也是非常片面的。所以,培养研究生的创业意识与志向,教导理论学习,使创业教育专业化,多方面实践创业,深入贯彻落实创业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使艺术类研究生具备创业能力与精神,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与自主研发能力,让更多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是目前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艺术类研究生存在片面的创业意识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相继开展了创业教育,但针对艺术类的创业教育还存在着比较片面的创业意识。首先是对创业的理解不到位,太肤浅。很多研究生认为创业仅仅就是创办公司,或者是勤工助学等一系列的活动。导致这种创业志向不是很能激起兴趣。然后就是他们总认为自己没有资金就没有办法创业,不知道其实一些高新技术或者创新型的产品其实对资金的要求很少。最后就是自己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抗打压能力也很弱,管理知识储备不全,希望一蹴而就,不是很踏实。

三、解决创业问题提出的对策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创业教育的质量也被广泛认可,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也是非常的完善。所以,基于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我国的创业教育现状与研究生存在的片面的创业意识,借鉴美国的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经验,并衡量我国的目前的现状与教育能力的实践,提出了基于政府,社会,高校的三个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1、政府要帮助开展研究生创业教育

美国的硅谷奇迹使得美国政府开始对创业教育格外重视起来。他们鼓励高校开展创业学与创业教育学,然后制定法律强制实施;他们制定一系列政策保护以研究生为领导的中小型企业创立发展;他们还形成创业教育网络,成立创业教育资金,支持研究生企业的开办。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推行相关的政策法律与管理制度,创办教育基金,建立公平竞争的平台,为推动研究生走向社会提供有利的依靠与支持。

2、社会要支持开展研究生创业教育

美国每年都会举办创业基金会或者奖学金等商业形式的奖金来支持研究生的创业教育。一些主流的杂志像《美国新闻》、《创业者》等也体现了他们对创业教育的关注。截至到现在,美国的创业教育资金已经超过了44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的社会对此的关注度明显小于美国,并且主要在于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环境也大大落后于美国。所以,我国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3、高校是开展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关键

在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帮助下,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高校的大力倡导与发扬。高校要给研究生的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提供可靠的支持与保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生的创业教育。

(1)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一个团队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管理与师资建设,想要开展好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是创业教育最根本的基础。美国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从事教育创业的教师占总教师的三分之一,而且包括很多专家学者与创业者,企业家,具备很多雄厚的资源,极大丰富教学内容。相比之下,中国还在起步阶段,创业教育由于师资的不足被抑制了增长。所以,想要解决这种现状,必须聘请大量专业的老师,或者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来提高创业水平与质量。

(2)加强创业教育的学科建设

创业教育已经在全球广泛开展起来了,美国在创业的学科建设方面已经作出了突破,有着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例如创建了创业学专业,并且有对应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创立了专门的创业中心,创业课程,创业小组。中国也应该以此为目标,发展自己的特色,成立专门的院系与教学研究团队,建立起教育学理论。逐步起步探索甚至赶超美国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学科体系,促进课程的综合化,使创业教育更具有生命力,创造性。

(3)加强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的工作的任何一个教育都必须具备的条件。任何教育想要持久发展也根本离不开创业教育。创办大量的学术期刊,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得美国始终处于创新创业的学术研究的领先地位,并吸引大量的外国的优秀学者去学习去做研究。通过学习美国的成功的发展创业教育的经验,中国也应该把增加学术期刊的事宜提到日程上来,并对研究生进行创业教育兴趣激发,丰富他们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弥补他们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上的不足。是中国也可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吸引外国学者。

(4)加强研究生的创业实践

高校应该针对艺术类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开放的不同于一般常规课程的实践创业教学。美国就非常重视这方面,例如举办各种商业计划与创业大赛。而且,许多大公司的创业计划也由此产生了灵感。当然不止这些,美国还会定期提供资金来举办一些创业的实践体验活动,以模拟经营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们的创业体验与意识,还大大的强化了创业技能。而我国在这方面就更逊色了。所以我国应该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的机会。对学生的各种有关创业的实践环节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解答。

四、文化创业教育联盟的组织构架与战略构思

艺术类研究生的创业形式主要就是文化创业,文化创业的前景取决于文化环境和他的组织架构。和谐的社会才能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与魅力,才能带来创业的机遇。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的创业教育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没有真正的把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之中,不失为一个遗憾。我们既要保护与传承我们的传统的优良民族文化,又要结合现代科技发展现代艺术。只有抓两面才能使得艺术类研究生有一个人才培养与创业的平台,使得艺术类研究生可以更好地发展。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篇6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07-02

前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人才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应拥有高素质品质。而美术教育是人才审美能力、审美情绪等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此,为了达到高效性教育目的,要求当代教育部门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扩大美术教育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间相互促进作用的发挥,且增强薄弱学校师资建设力量,由此达到基础教育目标,并实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推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1.农村美术教育现状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农村美术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方法单一,例如,安徽省金寨县在调查报告中指出,部分美术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10-20min写课后题,10-20min复述课本内容,剩余时间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此种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逐渐诱发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继而影响到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等层面的培养;

第二,师资力量薄弱,即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经济发展缓慢的现象,从而致使部分教师不愿投身于偏远农村支教活动中,继而形成了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为此,为了增强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要求我国教育机构应扩大对农村地区政策层面的扶持[1];

第三,基础设施不完善,即农村地区教育经费有限,因而部分农村院校在建设活动开展过程中更为注重对教育质量的关注,而忽视了美术基础设施等的引进,为此,在当前农村美术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借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量,推进美术教育活动的不断改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2.农村美术教育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间的相互促进

2.1均衡教育资源。为了推进美术教育与义务教育间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要求农村地区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如,铜陵市在推广义务教育过程中即出台了《铜陵市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且提出"城乡一体、以人为本、整合资源"发展理念,同时从美术课本、美术绘画工具等角度出发,展开院校建设工作,由此推进了教育领域的均衡发展。此外,为了缩小城乡差距,要求各地区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将美术硬件设施、美术软件设施传送至农村中小学,且建设城乡教育共享试点,由此来实现教育资源间的共享。同时,在均衡教育资源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力量是非常必要的。例如,铜陵市在推广美术教育与义务教育共同发展过程中,即于2010年投入5200多万元资金建设农村院校,且到2014年为止,投入资金已经达到6000多万元,同时美术器材达到了Ⅰ类标准,最终由此满足了农村义务教育活动开展需求,且推进了铜陵市教育活动的有序展开。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农村美术教育与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相互促进过程中,对美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求当代农村地区在义务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即针对"择校风"现象,对校长展开选拔、管理、培训等行为,继而将校长分配于弱势学校,由此来带动农村弱势学校的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进一步实现。此外,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亦要求农村地区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遵从2-3次/年的原则,安排美术教师等参加专业化的培训项目,同时为职工安排交流授课机会,以此来引导美术教师在良好的培训环境下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达到最佳的教育状态,且就此迎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趋势[2]。另外,为了满足农村美术教育与义务教育相互促进需求,要求当代农村院校亦应将教职工由"单位人"专向"系统人",继而通过美术学科教师的交换,达到高质量教育目的。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2.3规范办学方式。为了打造良好的义务教育空间,首先在办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针对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等政策实施监管,同时优化办学方式,达到均衡性教育目的。其次,农村院校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亦应针对美术教学现状,规范美术等学科管理,即从课程学时、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内容高等角度出发,标准化美术课程教学体系,由此达到最佳的教学管理状态,并就此带动义务教育的均衡性发展[3]。再次,在义务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规范收费状况亦有助于缓解城乡差距问题,为此,我国教育部门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对城乡院校收费情况实施监管,且控制班级规模或数量,同时提高对美术实践课程的关注,满足农村教育需求。

综上可知,部分农村院校在美术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设施不健全且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影响到了整体教育质量。为此,为了打造美术教育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互促进空间,要求农村地区在推广义务教育活动过程中应从规范办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均衡教育资源等途径入手来应对传统教育模式下凸显出的相应问题,并带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在美术教育环境的带动下趋向于均衡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新,施枫,吴秀圆."互联网+"教学点:新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01):86-94.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篇7

[关键词]公共美术教育素质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吴鸿昌(1982-),男,河南鲁山人,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12-03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时期,提升和培养整体国民素质已是非常紧迫的工程和任务。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具有文化传播和素质教育的功能,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提高国民素质、普及公共美术教育的时代重任。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阐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在这之中,素质教育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理应受到重视。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的美术教育,但又必须参照美术专业学科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它主要以多媒体欣赏和理论讲解的形式,通过视觉感受来传达美感,运用借鉴、感知、对比、交流,对美术作品进行判断、分析和感受,收获审美体验和美术知识,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握其中的内涵和精髓,提高大学生的美术理论修养和认知意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与美术类专业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上有着很大差异,美术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是学术性强、专业性高和技术性精的特点,重在培养大学生全方位的美术理论知识、美感认知意境和美术表现技能的专业美术人才,而现行的公共美术教育则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普及性和鉴赏性,以大学生学会欣赏为教学目标,在欣赏中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公共美术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据调查研究,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仍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其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且高校公共美术教育长期处于教学形式单一且课程设置较少的状态。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美术教学实践,以国家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契机,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必要性

各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课程都是以美术欣赏课为主,而且都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设计中的必修课程,授课的主要方式较为简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课堂实践几乎没有。大多高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这种稳定的教学模式,没有利用各种资源和实践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这种单一的教育现状有待改革和创新。另外,在管理体制方面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课程设置上条例还不太清晰,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需加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实效性。

1.管理体制需进一步规范。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关键环节在于管理体制,只有管理机构合理设置,权限划分明确,运行机制完善,才能保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目前,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规范。首先,在机构设置上,各高校对公共美术教育的名称各不相同,有公共美术教育委员会,有素质教育中心,还有公共美术教育教研室等。其次,大部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机构管理的归属不同,有的直接隶属学校,有的挂靠团委,有的在学生处,有的在美术学院。在这种模式下,行政职能和教学活动相互混淆,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不利于公共美术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2.课程设置有待理顺。公共美术课程是我国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美术课程在普及大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应该有完整明确的课程体系,但是,据调查研究,大部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全部设置为选修课,任意选修与限定选修没有区别,授课对象没有限制,不论专业,不论基础,采用大班教学,最大的班级达到近400人,不少学生是为了修够学分才选这门课,失去了素质教育的意义。

3.实践平台有待拓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美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普及美术常识,但是学生严重缺少实践的机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性学科,它需要用实践去见证,用技能、技法去表现才能从中体验美感,绝对不能用单一的多媒体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必须整合利用社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最广泛的美术实践机会。通过调查研究,在高校组建美术类社团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类活动可以拓展美术教育的实践平台,但是这种美术实践活动只在校园内部进行,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艺术交流还很少,公共美术教育实践的平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师资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依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高校担任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比例是有严格要求的,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哪个高校是达到要求的,最多是接近比例,利用校外的兼职教师授课的现象还是较多的。有的靠美术学院的专业课教师来超工作量、超课时授课,这样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对公共美术任课教师的培养不够重视,选派美术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非常之少。还有教师的学历比例差距较大,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较少,初、中级职称的教师较多,以及本科学历的教师较多等现象,都制约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途径

1.规范管理机制,强化创新意识。目前各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列居首位的就是管理机制在美术教育理念中的强化。要在公共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并改变无序的管理状态,高校领导要从根本上转换思想观念,贯彻落实国家的美术教育政策及法规,统一规划公共美术教育的配制方案。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管理机关、负责人要明确责任,主管部门要将管理与教学分开设置,对公共美术教育的特殊性要充分认识,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估和年终考核评优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政策。主管部门的责任人应该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高校领导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主要由学生处、校团委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并且由这几个部门负责管理部署。这些部门主要负责对全校的大学生开设美术类课程,组建并培训大学生美术社团,开展书法、绘画和摄影等活动及对美术教师的指导与培训等。总而言之,公共美术教育教学必须纳入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之中。另外,美术教师在评聘职称、工资待遇和培训进修等方面应该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不能有小三科思想。

2.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观念。因为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原则不同,所以,针对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现有的美术水平,客观设置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并采用大班授课结合小班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提高教学质量。限定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主要以高校大学生的普识性教育为主,可以开设如“美术鉴赏”“中外美术简史”和“中外建筑设计史”等鉴赏或理论类的课程。任意选修课以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大学生的再提高教育为主,课程可按实践类开设如“油画”“中国画”“素描”和“书法”等。限定选修课采取以教师教学的大班教学模式为主,更大范围地使大学生感受美感教育,但是大班教学的人数不能超过300人,人数过多不便于管理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任意选修课采取以学生实践的小班教学模式为主,为那些具有一定美术基础且有兴趣爱好的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专业指导。为了加强教学效果,高校可以针对公共美术课程设立相应的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够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相关学分;还要视情况设立公共美术类专项奖金,鼓励他们完成大学美育课程。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基础需要,在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可开设一些民间美术的绘画和表现技法,比如剪纸、年画、塑泥人和编织中国结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高校的素质教育灵活实用且更加全面。

3.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实践平台。首先,建立美术交流场地,活跃社团文化。实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具有文化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考察走访作者了解到,几乎没有哪个高校专门建立公共美术交流场地的,所见到的是美术专业独有的展厅,而在教学楼、体育场馆、公寓楼和食堂等大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却没有美术交流的场地。事实上,这些场所都可以作为美术交流场地。如在这些地方建立一个艺术走廊,在墙壁上镶嵌大面积的橱窗,在走廊两侧和橱窗内可以展示不同院系学生的美术作品,也可展示名家名作来促进交流,这样不仅让整个校园富有艺术气息,还能使学生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另外,活跃社团文化对促进公共美术教育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书画、涂鸦和墙绘等社团,带领社团组织比赛、展览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以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美术交流中来。

其次,利用网络阵地,构建美术教育平台。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较为普及,大学生在宿舍、校园网吧、计算机中心和图书馆等都可以上网,这就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提供了网络教学的新平台,因此,加强对网络美术教育的建设,是开辟高校美术教育新阵地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在校园网上宣传公共美术教育,上传可下载的美术教育视频或讲座,平时老师的教学课件也可以挂在校园网上供爱好美术的学生下载。目前,在本文的调研中,还没有高校采取这样的模式普及公共美术教育。但是本文认为,网络教学可以在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全校大学生美术学习需求的难题,同时也改变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学生不管是在宿舍、图书馆、计算机机房或者在家中都能进行学习交流,而且使大学生在无形之中、闲暇之余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艺术修养。如果高校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一个公共美术交流版块,开辟美术论坛,交流美术思想,也不失是一个新的教育途径。但是,网络监管是这个教育平台的保障,不能出现负面言论或抨击行为,如果校方能够做好监管工作,这个平台将是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一个有力助手。

最后,积极主动,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资源范围非常广泛,但是针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资源主要指省、市、部级各类美术大赛和专家学者或优秀的美术团体等,担任公共美术教育的任课教师可以组织有美术功底的特长生参加省、市、部级各类美术大赛。在参赛过程中,通过美术培训可以发掘和培养一些优秀的非专业美术人才,通过他们渗透到非专业的各个院系,带动全校的艺术氛围,也可以带动周围高校的艺术氛围,从而达到公共美术教育知识普及的目的。另外,积极主动地去联络专家学者或优秀的美术团体,把他们请到学校,分阶段、分层次对全校的美术爱好者作报告或现场指导教学,这样不仅更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转换角度地接受了更新的知识,延伸了第一课堂,同时又互补了第一课堂。通过专家学者对美术观念、思维方式、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念等的独到讲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了大学生艺术修养的稳步形成。

4.注重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的分类有理工、文史和综合类,有一本、二本、三本和大专,高校的性质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管理体制更是有所差异,因而在高校美术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作为学校,文史和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师相对多些,而理工科的美术教师相对缺乏,面对这种情况,最重要的还是积极引进师资,合理安排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师。近年来,各高校对师资引进的学历层次和实际专业水平要求逐步提高,但是,我们还要加强所引进师资的人格品质和文化修养的考察,根据高校的性质合理引进人才。另外,高校也要经常外聘一些专家教授来扩充师资,并鼓励在职进修,提高本校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一线教师不仅要学会用最先进的教学工具,还要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方法,虚心学习,教学相长,成为与时俱进的学科带头人。

事实证明,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才人培养模式必须改革,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才是顺应潮流的必然!当下,发展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深化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改革,才能有效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增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热情,促使大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3(12).

[2]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规划(2001―2010年)(教体艺[2002]6号)[Z].2002-05-13.

[3]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Z].2006-03-08.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篇8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意识;情操;个性思想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在农村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中小学生接触不到专业的美术教育,他们接触到的大多只是应试教育。在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如果培养出来的这些学生仅仅是会考试的・“机器”,那么当他们走出学校成为社会当中一员的时候,他们的身心健康很难得到全面发展。中小学美术课最大的目标应着重于启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达到创新的成效,并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协调发展,达到完美的高尚人格。中小学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远离假、恶、丑的侵袭,并陶冶其道德情操,培养其艺术气质。从而与儒家思想“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观念相辅相成,这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作用。有不少农村学生,由于缺乏美术基础,使他们对人体艺术作品和画作的界限区分不清,从而使其审美观得不到正确的提高。因此,只有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才能使他们认识到人体艺术作品是为了再现人体外在形体美和内在精神美,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讴歌,它是一种极为健康向上的,具有极为高尚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德的教化:而画刊宣扬的却是以低级趣味、庸俗低下的方式诱导人们走向消极的道路,更有甚者,败坏社会风气,于人于艺术品皆得不到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良好的美术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目前,农村中小学学生对美术课缺乏热情以及美术课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方面

受我国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重视智育轻视美育,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明显有“主”“副”科之分,再加上升学率的影响,使得美术课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没能引起学校的重视。有些学校虽在课表上安排了美术课,实际上却并不上课,只是把它当成综合课使用。到了关键时刻,如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或是毕业冲刺阶段,美术课就被主课占用。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对这样的教育模式嗤之以鼻,然而在升学率的压力下,也由不得任何科任教师有不同的意见。另一方面,农村的绝大部分学校,严重缺少美术教师队伍,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更有甚者,安排非美术专业老师代课。很多中小学生连最基本的美术基础技能都没有,绘画水平仍停留在小学一二年级水准,美术教育特有的美育功能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2.学生方面

一直以来,农村美术教育倍受冷落。课堂上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完全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美术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在日常繁重学习过程中所带来的压力。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美学基础教育,不管老师怎样创设情境,想法有多好,整节课也收效甚微,又怎能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能力呢?

3.家长方面

多数农村学生家长意识不足,对孩子的培养太过于急功近利,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未满五周岁便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习。这无异于揠苗助长,严重阻碍了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扼杀了他们的纯真本性。孩子脑子里除了考试还是考试,连基本的美术知识都不了解,更别说容得下创作思维了。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农村中小学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1.转变观念,明确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另外,美术教育不光要完成大纲的任务,还要完成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的竞争,素质教育不仅有着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学校教育必须在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类个性均衡发展的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消除“主”“副”科之分,并且和普通课程一样不受到升学考试的压制,把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2.解决好中小学美术教师紧缺的问题

一方面,现有的美术教师应该派遣他们到专业美术院校再度通过培训、进修,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培养力度,建设一支农村中小学美术专业教师队伍,以填补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空白。

3.学校和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美术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的美育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应重视学生的美术教育,从儿童基本的学具做起,这让学生学习美术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其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增加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成效。

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俗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不应该再墨守成规地坚持传统,要根据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颁发已久,为什么如今却还没有多大的成效呢?这个问题,不得不引人深思,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更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生的美术教育,关系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关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提高并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斌.张静.美术教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戏剧学院出版社.2009.70

[3]杨恩泉.中国美术教育[m]2011.第二期.41

[4]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5]陈会利.浅谈农村基础美术教育[J]美与时代2009年3期

[6]胡彦瑞.浅谈美术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园导刊教育版.2010

[7]王婕.中学教育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浅谈美术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比重田魅力中国.2009年2期

[8]唐乙月.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J]今日教育:当代幼教.2010年4期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篇9

学校艺术教育和美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尽管2002年7月25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使学校艺术教育步入法律化、规范化的轨道。但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中小学的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明确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又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山区中小学,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并突出地表现为师资短缺,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不能适应当前美术教育的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

其一,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中小学领导是“美盲”,不了解美术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不了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美术是新世纪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不可缺少的艺术素养;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美育和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由于实际认识不足,致使一些农村中小学的领导认为美术课是“调剂课”,可以是“口头上重要,工作中次要,执行中不要。www.133229.Com”美术课在实际工作中被随便缩减,随时被其他基础学科挤占,甚至停开。

其二,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它是一个眼、脑、手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在美术教学中,范画挂图、图书资料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见到大量的优秀作品和具体的实物,学生才能有一个感性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他们才能深刻体会。但一些中小学校领导不愿投入资金改善教学设施,购置教具和资料。

其三,应试教育的误导。尽管国家教育部已提出中小学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由于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一些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仍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美术的学习,除了部分专业美术考生之外,不作为升学手段。学生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语、数、外成绩,美术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一定的限制是难免的。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广大农村中小学迫切需要大量的美术教师。虽然我国鼓励综合性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加之近几年来各院校的扩招,美术师资毕业生虽然数量多,但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却存在“来不了”“养不起”“不稳定”“配不齐”的现象。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来不了”。上述的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外部环境让美术教师和美术师范毕业生“心寒”,加上我国农村学校不仅数量多,而且受思想观念、地理位置、交通、地域经济等影响,一些高师的美术毕业生贪恋城市,认为到农村、山区中小学是“大材小用”或无用武之地,不愿到生活与工作条件艰苦的农村、山区工作,甚至放弃分配,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养不起”。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小,教师编制受限制。一般情况下,一所农村中小学养不起也用不足一个专职美术教师。这就使一些学校为给其他学科的教师排够课时或照顾老弱病残,而让这些根本不懂美术的老师教美术,或让美术课只停留在课表上,教学得不到保证。即使有一名专职教师也成了基础课教师,或成了跑腿的、打杂的,使之不能专一地去研究自己所教学科。

“不稳定”。农村学校无能力更多地“创收”,农村教师的实际待遇长期徘徊在社会的一个低水平线上,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中小学美术教师除完成美术课教学工作外,还要做多项琐碎繁杂的工作。如:开展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为学校办板报、墙报,为各班级布置教室,为节日庆典和上级各种检查活动写标语、布置会场、美化环境等等。白天上课,有时晚上还得加班加点,而这些工作并不起眼,不计报酬和功劳。美术课非统考科目,在评职、评优、晋级等方面不便计算成绩,工作辛苦又得不到承认,加之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设施和教具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在农村、山区中小学工作的美术教师不安心。在教学上,不研究大纲和教材教法,对课堂教学敷衍应付,对学生不负责任,或跳槽、或改行,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配不齐”。我国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可以说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农村学校美术教师需求量最大。但“来不了”“养不起”“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越是缺,越是配不齐。基础美术教育不合格,造成学生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美术院系的生源,低素质的生源又影响中学美术师资,这样又形成恶性循环。

解决当前农村学校美术师资问题,稳定教师队伍,最根本的还是要把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真正重视起来,要增强教学设备的投入,按“普九”的标准配齐设备。同时,要改善美术教师的教学条件,每学期应提供一定的教学业务经费,以保证美术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把美术教师的地位真正提高。在美术教师的评职、评优、晋级、奖金等方面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并能根据美术科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公平的考核考绩制度。美术教师的外出写生、参观展览要形成制度。美术教师对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办板报、校园环境的美化、为其他学科绘制挂图以及为节日和会议刷写标语等,都应为美术教师计算工作量。尊重他们的教学劳动和科研成果,鼓励、支持他们外出交流学习、进修、函授等,以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

另外,对美术教学和教师也要提出要求。各级的教育行政领导与教研部门在检查教学工作时,应把美术教学工作列入检查的项目,每学期要制定检查制度,包括教学、教案、教研、教改、美术活动的开展、经费和设备添置等。开展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和综合素质评估,要有计划地对美术教师特别是兼职美术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重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就要转变观念,以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贯彻落实《学校艺术工作规程》,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与学校的领导应自觉地把学校美术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保证美术教育的投入,加强美术课程教学,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落后面貌,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篇10

美术学科是“应试教育”带来的重灾学科。去年秋,我们对2010年的496名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内容是他们在小学阶段接受美术教育的状况。496名学生,只有7个人能懂点基本技法。调查表明,农村学生,美术课大多都开了,教材都订了,但学生在技法方面却令人瞠目,农村学生几乎100%都不懂得绘画技巧。中小学的美术课大都是排在课表上,基本不上;教材是放在书包里,基本不用;教学大纲束之高阁,基本不顾;学生成绩随意给分,基本无要求。形成了学生实际水平与大纲严重脱节的现状,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办学方向偏斜,美术课时不足。经费本就羞涩,美术设施更差。教师素质下降,美术教学举步维艰。培养步入误区,整体素质无法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对中学美术课程的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其间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美术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美术作品,初步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美术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受、表现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能使美术教育以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心理,使之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身心潜能;还能通过爱国主义图画的欣赏,加速德育内化过程,这就是寓德于乐。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就能运用美术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引导学生始终在形象的感染中进行抽象的思考;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不仅提高了感受力、理解力,而且丰富了想象力,这就是寓智于乐。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思考实施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是改变美术教育现状的极好机遇。我们认为:一定要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着力抓好三个突出问题:

1 突出握美术学科大纲的课程特点

首先,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而且是扎扎实实地练习,才能达到“双基”要求。

根据已经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现行美术教材的特点,要在练习和欣赏两个环节中,把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系统性很强,不仅练习内容和欣赏有机结合,而且欣赏的作品到高年级又是主课教材,这种前有孕伏,后有发展的配置,显示了编写人员的匠心,千万不可忽略。

其次,在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临摹的教学中,这和世界上许多先进的美术教学方式相差太远,当代美术教学正在向着美术欣赏和技法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和采用。美术欣赏是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受、记忆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间接参与美术艺术实践的重要内容。教材好,再配以科学的教法,相得益彰,美术课就会更受学生欢迎。

2 突出美术课的基本建设

首先,关于美术课师资建设问题,美术课由于地理的原因,师资力量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更重要的是缺乏可靠的来源。办法只有让美术教师一边教课,一边进修学习。

其次,要把配备美术设备作为“双基”验收的标准,欣赏课必须配备录音机、磁带、电视机等,有条件还要配备其它乐器。

3 突出对美术学科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