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十篇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十篇

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4:58

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篇1

一、 推行执法办案流程再造的背景和意义

20__年初,我局就适应当时形势,探索推行了相对集中办案体制,建立了40余人执法办案队伍,由分局公平交易局向各工商所派驻执法办案中队并由公平交易局统一领导,解决了科所多头执法的问题,促进了分局执法办案的规范化建设。而后我们不断总结分析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基层工商人员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两费”收取上,在执法办案中大多以追求罚没款任务指标为目的,只顾罚款,而不注重证据是否全面,程序是否合法,案后是否改正违法行为。从以往的执法实践上看,集中表现在一是存有执法随意性的问题,表现为,特别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或是职权越位,以罚代刑,只要能罚款“挖到篮中就是菜”,而不管程序如何、处罚幅度合理与否。二是存有审批监督流于形式的问题。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三章第三节之规定,一般工商执法案件流程为局领导直接审批立案,行政处罚决定则依次由承办机构、法制机构、局领导审批,审批部门均为本单位部门,而监督方面据第八章规定,单位负责人和上级工商机关有权审查监督,即监督并不是必然程序,存在着工商执法审批监督的力度较弱,审批监督程序无实质作用流于形式的问题。因此,推行执法办案流程再造,强化对执法办案的分权监督制约,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能够有效解决执法随意性和审批监督流于形式的问题。尤其是“两费”停收后工商部门面临着尽快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重点的问题,必须要求工商人员依法定程序高质量高水平执法办案,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行为,强化办案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端正执法态度和目的,从而促进监管执法职能到位,维护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

二、 新执法办案流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新执法办案流程的基本内容是:办案机构发现案源后报法制科,法制科强化对案源的管理、监督和分流。需要立案的,报局长审批后法制科发放编号,该编号为整个行政处罚程序的统一编号。立案审批后进入调查取证阶段,在此阶段需采取强制措施的要接受法制科监督,报送有关事项审批表。调查结束后,办案机构按照法律依据完整、逻辑推理严密、事实描述详尽、证据分析严谨、体现人文关怀的要求制作说理式调查终结报告。在调查终结报告中办案机构只能提出定性处罚种类和高中低处罚幅度建议。在调查取证时,办案人员及时将案件证据材料通过扫描仪上传至网上办案系统,案审办通过网上办案系统对全部案卷审查后作出具体处罚意见,并报法制科核审。经法制科核审、局长审批后,向当事人下达听证告知和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要向法制科备案。法制科根据行政处罚的内容分流到有关科室,工商所对当事人后续行为进行监督、规范,防止重罚款轻规范,职能不到位的情况发生。有关科室、工商所将当事人违法行为纠正情况反馈法制科。当事人违法行为纠正后,将案卷装订、归档,档案报档案室统一保管,归档情况报法制科备案。新执法办案流程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一)突出案源、强制措施、立案和案后纠正四个环节,强化了法制对执法办案的全程监督。法制科充分发挥总抓手和“牛鼻子”作用,从案源、强制措施实施、立案编号、案件核审、处罚执行、案后纠正、罚没物资处理等几个环节实施全程监督。法制科在原来行使好案件核审、处罚执行等中间环节监督的同时,重点强化了对案源、强制措施、立案和案后纠正四个环节的监督。

一是强化了法制对案件来源的监督,避免了有案不报、有案不查的问题。

二是强化了法制对强制措施行使的监督。法制科统一在办公室盖章后统一保管、发放强制措施办案文书,设立强制措施办案文书发放台账,领取时做好登记,使用完后要登记说明使用去向。

三是强化了法制对立案的监督。法制科负责对办案机构的立案申请进行统一审查和管理。审查各办案机构上报后的案件线索的初审材料,对于符合立案条件决定立案的统一发放案件编号。该编号即贯穿整个案件的告知处罚、责令改正、处罚决定书等程序的始终。对不予立案的,做好记录并说明理由。通过严把立案核准关,减少和预防立案环节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有效地杜绝了个别办案机构随意立案、有案不立、压案不报、销案不及时以及多头办案、重复办案等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四是强化了法制对案后纠正的监督。强化案后与登记、监管工作的有效衔接,促进了监管职能到位。加强对行政处罚后违法行为是否按期纠正的监督,使企业注册局、其他业务科室、基层工商所之间工作有效衔接和信息共享,进一步促进了工商监管职能到位。具体内容是:办案机构对当事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后要向法制科备案。法制科根据处罚的内容以及有关科室、工商所的职责进行分流。关于违反注册登记法规、需要变更登记、吊销或年检中把关的,分流到注册局;涉及违反商标法、广告法、进行合同欺诈、消费欺诈的案件要分流到商广科、市合科、消保科等科室。内勤受理后移交外勤,外勤严格把关,监督、督促当事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整改情况通过内勤反馈法制科。下达

处罚决定书后,法制科同时要分流到当事人所在工商所,工商所按照区域经济监管的要求,由内勤移交给片警进行日常巡查、指导,监督当事人依法纠正违法行为,内勤要按照信用分类要求将当事人违法情况及纠正情况录入企业电子台帐,同时反馈给法制科。

(二)实施立案、办案、定案分权监督制约机制,强化了对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行使。我们借鉴有关部门分权办案体系保证监督效果的做法,专门成立了案审委员会办公室,为非编常设机构,行使一般程序案件法制初审和定案职责。形成了办案机构负责调查取证,法制机构负责全面审核监督,案审办负责审查定案的分权监督制约机制,制定了《案件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案件审理规则》、《案审委员会办公室案件审查程序》、《案审委员会办公室行政处罚案件审定职责》等制度。案审办具体职责是依据省局《自由裁量权办法》和市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执行标准》,对调查终结的案卷进行审查并提出具体处罚建议报法制科核审,在指导框架内合理、规范使用自由裁量权。而案件主办人只负责对案件从立案、调查取证和对案件提出定性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的建议,不再提出具体的处罚建议。由于案审办人员不与当事人直接接触,有效地避免了人情因素对定案的干扰,形成了对案件主办人员的分权监督制约机制,同时规范了自由裁量权行使,有效地克服了处罚幅度的随意性问题。

(三)强力推行了说理式办案文书和网上办案。为更好地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办案,我们在新执法办案流程中强力推行了说理式办案文书和网上办案。依托山东省工商局综合业务系统违法违章处理软件,认真推行了网上办案程序。办案人员及时将案件材料通过扫描仪上传,实行网上立案、网上核审、网上审批、网上统计和网上监督检查,克服了以前网上办案只看程序走形式而不见实际内容的问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办案。

(四)强化了纪检监察对执法办案的全面监督。为切实将执法办案流程再造制度落到实处,分局监察室加强了对执法办案过程各个环节的日常监督,立案阶段对办案机构案源调查、立案呈批,对法制科的案源分流,立案编号的监督,调查取证阶段对办案机构强制措施的采取,是否按期结案的监督,审定阶段对案审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法制科核审的监督,执行阶段对办案机构罚没物品处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监督,整改规范阶段对业务科室、工商所履行对当事人案后整改情况监督,总之通过对全过程的监督确保了履行职能到位,防止有案不查,乱查乱扣,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推行执法办案流程再造,初步取得了良好成效

为确保执法办案工作取得实效,分局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各相关科室任成员的执法办案流程再造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该项工作的指导,为顺利实施办案流程机制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强化宣传培训,促进执法办案人员尽快掌握新办案流程,熟练运行操作网上办案程序。三是法制科、公平交易局和信息中心加大对工商所的指导督促力度,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经过近3个月的初步运行,推行执法办案流程再造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促进了执法办案的规范化建设和办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新执法办案流程由于强化了法制对案源、立案、强制措施使用、立案和案后监督等各个重点的全程监督,有效地避免了有案不查、滥用强制措施、有立案无结果和案后改正不到位的问题,使整个办案过程都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促进了办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执法办案工作的“四化建设”。

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篇2

一、以推进依法行政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执法监察工作力度

以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机关效能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对机关各部门和局属各单位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及执法程序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证我局各项执法工作依法有效开展。

(一)加大监察力度,实施全面监督。一是畅通监督渠道,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定期召开座谈会、上门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二是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新闻媒体、热线投诉及内部专业督查队伍“六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三是督促局属各单位建立和完善管钱、管物、管人的具体制度,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和制度,落实好公示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形成科学决策和失误追究机制,推进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四是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明查、暗访出的问题在每周一播中进行曝光;同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实行行政执法依据公开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和执法行为评议考核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五是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认真开展行政效能投诉的受理工作,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廉洁高效地为民服务。

(二)推进网上审批,建立电子监督系统。通过建立全市违法建设数据库系统,通过对分局(大队)、中队录入数据的自动比对,按时间段划分,自动生成规划报表、拆违报表和动态报表,随时可以了解截止当日的违法建设出现量、监控量、拆除量、违法建设现状等,实现对违法建设的动态监控;同时,推行行政处罚案件网上办理,按照《行政处罚案件网上办理工作规定》和《行政处罚案件网上办理流程》,对行政处罚案件实行网上审批,实现对每一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全过程监督。

(三)建立行政处罚中心,实施“查罚分离”机制。通过设立行政处罚中心,进一步明确分局(大队)与基层中队的职权划分,把处罚权从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权力中剥离出来,强化一线执法人员对违法违章行为的检查发现职责,对确需实施处罚的违法违章行为,一线执法人员必须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报告并移交行政处罚中心进行处理。

二、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立足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组织协调、督促配合局党委及局属各单位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采取有效遏制措施,加大违法建设拆除力度,一是建立职责明晰的层级负责制。执法局和各分局、中队要建立健全“责权统一、分级管理、分区划片、责任到人”的层级责任制,层层签订规划建设监察责任状;建立完善的违法建设档案登记制度、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和完备的报告制度,畅通信息上传下达和共享渠道,对违法建设的情况做出快速反应。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在强力推进拆违的同时,必须注意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要通过建立《行政执法和依法办事责任制》、《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执法行为评议考核制度》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避免执法纠纷,切实做到按章办事,依法拆违。三是突出重点,做到“三个及时”。对新修道路两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重点地段所出现的违法建设,要重点拆除,不留尾巴。四是专项整治企业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对企业违法排污、噪音、油烟扰民等问题的查处力度,督促企业按要求整改到位。

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业已制定的规章制度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督促局属各单位加强制度创新,把制度建设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用法律和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约束干部从政行为,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

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篇3

一、存在问题

(一)办案程序不合法。随着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各项执法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程序化,但在日常执法办案中仍经常出现程序不合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办案人员采取的强制措施手段不规范。文化执法人员在“扫黄”“打非”办案过程中经常要采取暂扣、封存、扣留等强制措施,在采取这些强制措施时,往往在程序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暂扣物品时,不开物品暂扣单或以后补开,对暂扣的物品不进行清点,在填写物品暂扣单时,品名填写不详不全、规格不明确、特征叙述不清甚至不填。例如我们在查处万朋文化市场非法贩卖光盘的案件时,许多商户丢弃非法光盘逃离现场,致使大量暂扣物品无法开具相应手续,存在法律漏洞。

2、办案人员调取证据材料不规范。近年来,根据案件评查结果,反映办案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取证要求,调取证据时往往主次不分。有用的、没有的、有效的、无效的全部拿来;而且,调取来的证据材料不注明来源和出处,不注明出证单位或个人,不加盖公章或签名,原始凭证复印件不注明"与原件无误气导致有些案件的关键性证据出现漏洞,经不住复议、诉讼的考验。

3、办案人制做处罚决定书不规范。处罚决定书是交给处罚相对人的一种法律文书,一定要格式规范,用语严谨。而有些办案人员在制作处罚决定书时,常常采用艺术语言对事实情节进行渲染,而不是用法言法语对事实如实叙述;有的办案人员不给案件定性,引用法律条文不具体,依据两部以上法律进行处罚;有的甚至依据此法定性,而依据彼法处罚。

(二)滥用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是执法人员依法在一定情况下或一定范围内自行决定怎样实施行政处罚的权力,即行政处罚在法定的处罚幅度以内变化。我们有些执法办案人员往往利用这种权力对事实不深入调查,对法律不认真研究,只凭自己所想"估量",决定处罚幅度,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擅权弄法,宽怠放纵,有的办案人员在进行即时处罚时,凭主观意愿运用自由裁量权,随意改变罚款数额,处罚畸重畸轻,既侵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损害了法的权威,影响了法的正确实施。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文化行政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及建议。

(一)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执法行为规范。加强执法监督,根本是要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并使之发挥最大的效能,为此,应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转变观念,正确理解案件审核制度的重要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案件审核,作为科学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定的执法程序的重要环节,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要逐步实行法制机构对各执法机构进行执法检查(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互相制约的制度。执法检查要多样化、经常化,要定期检查,适时抽查,专项检查、部门互查,对发现的问题,法制部门要阐明观点并有权纠正,充分发挥法制机构的综合监督作用,保证行政执法质量。

2.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案。严格执法程序,确保具体行政行为的准确适当,把过去一个部门查办到底的做法改变,分解为调查取证、审核定案,执行处理三个阶段,由不同部门把关,避免先入为主,造成执法失误。还要努力解决系统内部存在的多头执法问题,依照法律合理分工,互相配合,减少职责交叉,形成执法合力,严格、全面地贯彻执行规范了的执法程序和执法方法,逐步建立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执法工作迈上新台阶。

3、加强领导,充实法制机构力量。确定主要领导亲自抓法制,使行政执法工作有统一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要努力提高法制工作人员,特别是直接承担案件审核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并且在各科、所一线执法单位配备业务素质较高,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同志作为本单位的法制员,明确职责,监督把关,更好地保证依法行政。

我区自*年以来一直执行特约监督员监督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制度,目前特约监督工作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监督全区文化市场秩序,促使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二是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加强文化委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

特约监督机制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文化行政管理的触角,增大了我们执法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同时为群众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参与社会管理的机会与范围,这也符合当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社会趋势。

(二)加强自身建设,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执法队伍。执法者的水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执法的效力与权威,办案工作直观地反映文化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形象。当务之急是尽快把队伍调整好,努力建立一支忠诚、积极、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执法队伍。一是要加强学习和集中培训,提高现有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加强办案基本功的训练,让每一个办案人员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二是继续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做到勤政、廉政一起抓,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三是不断增强各级文化行政管理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并切实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三)正确把握自由裁量的度。文化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处罚要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避免畸轻畸重和显失公平,因此,必须正确把握好自由裁量的度。首先,要求文化行政执法人员要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法制意识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在运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对当事人违法行为准确定性,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在考虑罚与不罚、罚多少时,基准应是立法的目的和精神。其次,处罚的结果应是公正的,自由裁量权使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出合法并且合理的选择、判断,但具体动用裁量权的人是具有主观色彩的,因此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时,应力避成见、偏见、恶意,要全面考虑"具体情况",而且应在一定程序上保持裁量的连贯和相对的可比性。

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执法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记住四句话:

1、事实要清楚;2、证据要充分;3、依据要正确;4、程序要合法。

二是五大行政法律要学习:

1、《行政处罚法》:(1)牢牢掌握处罚法定原则;(2)三个程序要掌握,其中一般程序一定要掌握,并记住两句话:先立案后取证,先取证后裁决;2、《行政诉讼法》:自觉接受司法监督;3、《行政复议法》:加强内部监督;4、《国家赔偿法》:不要给当事人造成损害,要文明执法;5、《行政监察法》:严格要求自己。

三是树立六种意识:

1、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何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要见诸实际工作之中。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也是文明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只有树立了服务意识,才能有文明执法的思想基础,服务意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是文明执法的力量源泉。

2、程序意识。程序是依法行政的保障。行政执法只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才能使执法活动增加一份合法保证。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在当前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中的诸多程序法律法规已清楚载明,即使实体方面都正确,因为某一项程序上操作违法,同样会导致行政执法错误而被推上被告席。严格按程序操作,是我们文明执法的保证。

3、效果意识。效果是衡量执法水平的标尺。要端正执法观念,“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要切忌盲目执法,杜绝执法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做好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因此,我们要通过查处大量的行政违法案件,扩大案件的社会效果,让更多的人接受法律的规范,依法行事,这也是我们文明执法的初衷。

4、效率意识。效率是行政的生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经济违法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这就要求我们反应迅速,出击有力,及时查处,依法多办案办好案,从而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驾护航。这是我们文明执法的目的。

5、质量意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执法,秉公办案,保证案件质量,是我们文明执法的核心。所办案件,要经得起司法审查,经得起时间检验。

6、形象意识。人民群众对工商执法干部的信任是从外表开始的。如果衣着不整,满嘴脏话、粗话,举止轻浮,蛮横无理,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对工商执法人员的信任感,文明执法就无从谈起。因此,实施“形象工程”,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端庄的举止,文雅的谈吐,整齐的穿戴,给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我们文明执法的良好开端。

四是把握七大原则:

1、法律至上原则

法是国家意志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表述意志的最基本的途径和形式是制定法律。行政机关也就是执行法律的机关。依法行政才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法律至上实际上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际工作中,要敢于坚持原则,不唯权,不畏势,法无明文规定不为,处罚法定。

2、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原则

“严格”指在执行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公正”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文明”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与野蛮相对。行政机关是国家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直接的执法者,它代表国家在最广泛、最关切群众利益的层面上与广大群众打交道,它是法制形象的重要方面。执法的严格、公正、文明关系到“依法治国”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实际工作中,对违法行为不枉不纵,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做到过罚相当。

3、执法与服务并重原则

执法与服务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依法行政是政府及其部门的天职,执法不到位就是失职,就是最大的服务缺位;服务是执法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执法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因此,既要严格执法,又要热情服务;既不能因强化服务而削弱执法,也不能因强调执法而放松服务。要寓执法于服务之中,达到执法与服务的完美结合。

4、兼顾效率和保护原则

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执法保证行政机关迅速有力地打击行政违法行为;二是在此过程中不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既要效率,又要保护,二者不可偏废。通过行政处罚达到维持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目标,同时也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者是统一的。

5、惩戒和教育相结合原则

在对违章行为人的处罚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惩戒和教育相结合,处罚仅仅是一种管理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使当事人认识到其违法的行为,通过惩戒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其知法、懂法、守法。

6、按程序办事原则

程序是依法行政的保障。行政执法只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才能使执法活动增加一份合法保证。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在当前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中的诸多程序法律法规已清楚载明,即使实体方面都正确,因为某一项程序上操作违法,同样会导致行政执法错误而被推上被告席。严格按程序操作,是我们依法行政的保证。

7、接受监督原则

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并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行政行为中,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于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逐步建立起合法、合理、公平、公正、高效、责任原则的管理制度,树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执法形象。

二、工作目标

建立一支思想过硬、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工作队伍,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顺利发展,为实现“平安旌德”战略目标服务好。

三、主要工作

(一)公开政务

公开办事程序。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原向外公布的土地征用、划拨;土地登记;违法案件查处;权属争议调处;来信来访处理;费税收缴管理等工作程序全面进行修改、完善,并一律对外公布,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

公开执法标准。依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容、处罚依据、执法程序和罚没标准,以及被处罚人(单位)的权利、义务等公示于众,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公开服务承诺。按照便民利民、简化程序的原则,对土地征用、土地登记、案件举报、法律咨询等事项,继续向社会作出限时服务承诺。并使之与机关的职业道德建设、行业新风树立、目标责任管理相结合,使每个干部、职工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办事公道。

(二)内部会审

为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对法定行政许可事项,实行权力制约机制。

对用地报批、土地登记、产权处置、收费减免等事项,在主办部门履行有关职责上报批准之前,都要经过内部会审,征得相关股(室)、所的意见。

违法案件的行政处罚,权属争议案件的处理,在主办部门调查取证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之后,要交由局案件审议小组研究,征得同意后,方可提请局务会议讨论决定。

(三)强化监督

按照公平、公正、效率、便民原则和建立高效、快捷的行政运转程序的需要,实行“窗口式”办文,凡涉及申请土地征用、使用、登记等业务文件,上级转办事项,群众举报信件,一律由办公室收文。把受理与办理相分离,集中对外,分头办理,提高时效,接受群众监督。

凡须以局名义对管理相对人作出的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先都必须向主管局长请示,接受行政的监督。

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视察、评议等有效方式对执法情况的监督。积极欢迎新闻舆论监督。

(四)目标管理

继续按照局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办法的要求和股(室)、乡(镇)所年度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内容,以职责分工、权责一致为原则,搞好管理与考评工作,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为保证依法行政,在系统内部建立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对于违法办案、违规办事,或者隐情不报、拖案不查等不作为行为且造成一定后果的,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股(室)、乡(镇)所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对于在法律上、规章上、制度上确定有办理时效的工作,必须按期完成,并由办公室负责执行,对督办结果纪录在案,逾期者按失职追究责任。

(五)廉洁自律

继续抓好干部、职工的勤政廉政教育,落实《廉政准则》,制定《廉政纪律》,公布廉政投诉电话,设置廉政举报箱等,防止和纠正系统内部的不正之风。

对于群众举报工作人员有不依法行政,不廉洁执法,或肆意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行为的,都要一查到底,给予相应处理,并给举报人答复。

四、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提高依法行政认识

首先要抓好机关内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职工对依法行政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其次要学习好《宪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条例》等,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再次要搞好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基本知识的培训,提高法律素质,促进行政观、权力观的转变。

(二)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强化依法行政的核心是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和制约。因此,要重视监督制度的建立,重视监督渠道的拓宽,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对于涉及群众监督的制度,一定要落实好。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并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行政行为中,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于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逐步建立起合法、合理、公平、公正、高效、责任原则的管理制度,树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执法形象。

二、工作目标

建立一支思想过硬、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工作队伍,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顺利发展,为实现“平安旌德”战略目标服务好。

三、主要工作

(一)公开政务

公开办事程序。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原向外公布的土地征用、划拨;土地登记;违法案件查处;权属争议调处;来信来访处理;费税收缴管理等工作程序全面进行修改、完善,并一律对外公布,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

公开执法标准。依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容、处罚依据、执法程序和罚没标准,以及被处罚人(单位)的权利、义务等公示于众,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公开服务承诺。按照便民利民、简化程序的原则,对土地征用、土地登记、案件举报、法律咨询等事项,继续向社会作出限时服务承诺。并使之与机关的职业道德建设、行业新风树立、目标责任管理相结合,使每个干部、职工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办事公道。

(二)内部会审

为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对法定行政许可事项,实行权力制约机制。

对用地报批、土地登记、产权处置、收费减免等事项,在主办部门履行有关职责上报批准之前,都要经过内部会审,征得相关股(室)、所的意见。

违法案件的行政处罚,权属争议案件的处理,在主办部门调查取证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之后,要交由局案件审议小组研究,征得同意后,方可提请局务会议讨论决定。

(三)强化监督

按照公平、公正、效率、便民原则和建立高效、快捷的行政运转程序的需要,实行“窗口式”办文,凡涉及申请土地征用、使用、登记等业务文件,上级转办事项,群众举报信件,一律由办公室收文。把受理与办理相分离,集中对外,分头办理,提高时效,接受群众监督。

凡须以局名义对管理相对人作出的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先都必须向主管局长请示,接受行政的监督。

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视察、评议等有效方式对执法情况的监督。积极欢迎新闻舆论监督。

(四)目标管理

继续按照局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办法的要求和股(室)、乡(镇)所年度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内容,以职责分工、权责一致为原则,搞好管理与考评工作,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为保证依法行政,在系统内部建立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对于违法办案、违规办事,或者隐情不报、拖案不查等不作为行为且造成一定后果的,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股(室)、乡(镇)所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对于在法律上、规章上、制度上确定有办理时效的工作,必须按期完成,并由办公室负责执行,对督办结果纪录在案,逾期者按失职追究责任。

(五)廉洁自律

继续抓好干部、职工的勤政廉政教育,落实《廉政准则》,制定《廉政纪律》,公布廉政投诉电话,设置廉政举报箱等,防止和纠正系统内部的不正之风。

对于群众举报工作人员有不依法行政,不廉洁执法,或肆意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行为的,都要一查到底,给予相应处理,并给举报人答复。

四、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提高依法行政认识

首先要抓好机关内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职工对依法行政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其次要学习好《宪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条例》等,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再次要搞好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基本知识的培训,提高法律素质,促进行政观、权力观的转变。

(二)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强化依法行政的核心是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和制约。因此,要重视监督制度的建立,重视监督渠道的拓宽,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对于涉及群众监督的制度,一定要落实好。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篇6

一、装饰、装修程序物业公司将严格执行建设部[2002]第100号令,对无《资质证书》的装修企业禁止承接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禁止私自装修。

⑴装修申报

①购房有效证件。②申请人身份证。③施工企业营业执照副本、资质证书和法人委托书等有关复印证件。④装饰装修方案。包括:施工图纸(平、立面图)。地面设计资料。厨房、卫生间、洗衣房给排水系统设计图。电器施工图。⑤装修期限。⑥增加楼面荷载,应向原设计单位提出并得到批准。⑦详细填写装修申请表。

⑵签订《装修管理协议》

⑶交纳装修保证金等费用:各项费用如下:①装修公司交纳装修保证金:2000元/户(平层)、3000元/户(跃层)。②装修公司缴纳装修监管费:2元/平方米。③装修施工许可证工本费:5元/证。④施工人员临时出入证工本费:5元/证。⑤住户交垃圾清运费2元/m²。

⑷领取装修施工许可证、办理装修人员临时出入证:①身份证原件(复印留底)。②壹寸证件照每人壹张。

⑸业主服务中心房管部向业主办理房子交验手续。

⑹装修过程中物业管理公司房管员、保安员及工程人员随时可进入施工现场巡查,以确保按照装修规定或装修申报进行。

⑺退还装修保证金。装修过程中无违章行为发生,向物业公司交还核发的装修许可证及临时出入证,装修施工审核符合要求的,水电等改动部分无异常问题,经业主签字认可后,六个月或供暖试压运行后可退还装修保证金。

⑻装饰装修的保修装修完毕,装修企业应向业主出具质量保证书。主要保修内容是:住宅室内保修期最低为两年,卫生间、厨房防渗漏保修为五年。

二、装饰、装修规范:

㈠装饰、装修注意事项:

1、任何时候不得改变房屋的柱、梁、板、承重墙和建筑结构,上下水管道、电路等,如确需改动,应提出书面申请,经物业公司业主服务中心房管部和物业保障中心工程部审定后批准方可施工。

2、不得封闭阳台、安装防盗网、雨阳棚、晾衣架、太阳能、广告牌或其他伸出物。如需安装其他电子防盗设施,必须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实施。有花园的业主不得改变围墙栏杆和花园用途。

3、不准擅自改变原有外门、窗的规格及外立面墙面装饰。

4、禁止将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或阳台改为卫生间、厨房;不准凿除房屋地面,以防破坏防水层结构和地辐式供暖管网,屋顶打眼不得超过6公分。

5、室内排水管、地辐式分水器,装修时不得封包死,如需包封,经书面申请允许登记后须包成活动的,以便今后检查维修。各类计量表阀门不得包封。

6、天然气属专业公司管理,为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不安全隐患,装修时严禁封包死和改动天然气管道、阀表,如需改动必须报天然气公司书面同意。

7、严禁改动地暖分水器、可视对讲、配电箱等。

8、根据室内地面荷载,不得用砖、大理石等超重材料进行装修。

㈡装饰、装修时间装修时间为每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22:00。双休日、节假日为上午10:00至12:00,下午14:00至20:00不得延长施工时间,以免影响他人休息及安全。

㈢施工规则

1、装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小区各项管理规定,执行消防条例,对小区内的消防设施,设备不允许擅自动用或变更。

2、为确保小区安全,装修人员一律不准在小区留宿。

3、装修人员携物出小区,需到安全保卫部办理《放行条》。

4、施工时不得占用公共场地和损坏公共设施。材料搬运只能经消防通道,不得进入客运电梯。砂子、水泥和垃圾等必须装袋运输。防止碰伤和污染公共墙壁、楼梯及环境。如有污染及碰伤,装修公司必须负责清理或赔偿。

5、装修时不得将乳胶漆、水泥残渣等建筑垃圾及杂物倒入厕所或下水道,施工时预留管口应采取适应的遮蔽措施,以防堵塞排水管道。

6、进入小区运送材料的车辆,应遵守《小区车辆管理规定》,即停、即运、即卸、即走,卸运水泥、砂石,必须铺垫彩条布等,不得直接倒在路上。

7、装修公司对装修垃圾必须做到袋装化,不得堆放楼道内,应堆放在楼下指定的地点,由服务管理中心统一运出小区。

8、装修人员、住户不得高空抛物,更不得抛垃圾。

9、空调的安装,必须按物业的统一要求指定位置,不得随意安装。墙体打空调孔,经申请由物业公司统一安排施工,费用业主承担。

10、装修时应认真做好卫生间及厨房的地面防水,以免对楼下造成损失。

11、装修施工现场建议安装简易马桶,并不准使用电炉、煤气炉做饭。装修公司在装修现场应备手提灭火器。如动用明火必须向管理公司申请。

㈣监理、验收

1、装修期间物业公司有权对施工现场工作进度以及公共设施情况执行监督管理。

2、装修施工许可证需贴示于装修物业的户门上,以便检查,一户一证。

3、所有装修工程只限在《装修施工许可证》指定的住户室内进行,装修材料需放在装修户室内,不得占用走廊、通道或其它公共地方。

4、物业公司管理人员有权检查、抽查装修人员的临时出入证及相关证件。如发现证件过期,立即没收,请其重新交款登记办理并按过期天数每天追交5元的违约金。

5、物业公司有权停止违章施工的行为,凡多次违章者,物业公司有权采取限制供应措施,并按建设部的规定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直至取消企业在物管区域内的装修资格,同时扣除装修保证金,造成的一切后果,违章者自负。

6、装饰、装修完毕,施工企业和业主向物业管理公司申请验收时,应交回《装修施工许可证》和《临时出入证》,如有丢失在装修保证金中扣除50元/证。

7、装修完毕,从装修企业保证金中视情况扣除150-200元,用于维修装修期间造成的公共部位的损坏。

三、装饰装修责任

1、因住宅装饰装修造成相邻住宅管道堵塞、渗漏水、停水停电、物品损坏等,装修公司(业主)应负责修复和赔偿。

2、装饰装修前发现上述问题,由物业公司或装修人聘请专业维修人员负责修复,费用由装修人承担。

3、装修发生违章行为,业主、装修公司均为第一责任者,均应独立承担责任损失和接受处理。

四、违章装修处罚办法

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篇7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市场活动,实施对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建筑市场,是指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建设(自建、开发)、施工以及建筑工程中介服务业务的交易行为和场所。

本规定所称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居住区庭院配套工程以及建筑装修工程。

本规定所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内河防洪、地下公共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土建、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

第四条从事建筑市场活动应当遵循公平竞争、诚实信用和依法交易的原则;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应当坚持统一、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本规定。

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市场监督管理。

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在本辖区内负责实施本规定中的行政处罚。

第六条从事建筑工程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定职权、条件、程序和时限,进行建设项目审批;不得违法审批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建设项目审批。

第七条建筑工程项目实行报建制度。建设单位应当自建筑工程立项文件批准或者备案之日起30日内到项目所在地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手续。

报建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地点、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当年投资额、开竣工日期、工程筹建情况等。

违反本条一款规定未办理报建手续的,责令改正,对建设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依法领取施工许可证。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以及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建筑工程不需领取施工许可证。

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施工单位不得进行施工。

违反本条二款规定的,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对建设单位处以工程合同价款1%以上2%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条建设单位可以根据施工条件的准备情况,就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或者单项工程申请施工许可。

第十条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具备国家和省规定的条件。其中建设资金的落实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经按照规定交齐工程前期的各项费用;

(二)建设工期超过一年的工程,到位建设资金不少于工程合同价款的30%,建设工期不超过一年的,到位建设资金不少于工程合同价款的50%;

(三)已向施工单位支付不少于工程合同价款25%的预付工程款;

(四)不拖欠已竣工验收合格工程的工程款。

前款(一)、(二)、(三)项规定的资金到位条件,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有关资金到位证明、交费票据、财务收据等文件、票据;前款第(四)项拖欠工程款的确认,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建筑工程招标发包应当按照国家、省、市规定的条件、程序、方式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招标投标活动。

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的建筑工程,应当在政府批准设立的有形建筑市场进行招标活动。有形建筑市场应当按照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服务费用。

不适宜招标发包的工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批准后,可以直接发包。

第十二条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不得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其他单位名义承揽工程。

违反本条一款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勘察、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处以合同约定的勘察费、设计费和监理酬金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处以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建议资质批准机关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建议资质批准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违反本条二款规定的,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发包单位不得要求承包单位以带资承包作为投标条件,承包单位不得用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工程。

第十四条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规定的承包范围、工期、质量和价款等实体性内容为依据订立书面合同;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非招标建设工程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应当在合同签订、补充和变更后5日内将合同文本报市或者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违反本条一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中标项目金额0.5%以上1%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三款规定的,责令限期补办备案手续,逾期未补办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建筑工程合同价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计价办法,由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在合同中约定。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的计价规则和标准编制招标文件、进行评标定标、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款。

第十六条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或者其他变更而增减的工作量,应当经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同意。增加工作量的,应当在合同中明确增加费用的承担方。

第十七条逐步实行工程款支付担保和施工承包履约担保。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履约担保的,同时也应当为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第十八条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施工单位已经全面实际履行合同,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

违反本条前款规定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规划、国土资源、房产住宅和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中止办理该建设单位的其他新建项目的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推行建设工程总承包。发包单位可以根据工程性质将勘察、设计、施工、采购、试运行的多项或者全部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

发包单位不得肢解发包或者指定分包工程承包单位。

违反本条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处以工程合同价款0.5%以上1%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具有建设工程勘察资质、设计资质或者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揽与其资质类别和等级相应的建设工程总承包业务;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也可以组成联合体对工程项目进行工程总承包。

第二十一条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可以联合承包建设工程。联合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发包单位可以要求承包联合体选定一家作为联合体负责单位。

两个以上资质类别相同但资质等级不同的承包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两个以上资质类别不同的承包单位实行联合承包的,应当按照联合体的内部分工,各自按照资质类别及等级的许可范围承担工程。

第二十二条实行工程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可以依照合同约定或者经建设单位认可,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

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将其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应当由总承包单位自行组织完成。

分包工程承包单位应当自行完成所承包的工程,不得将其承包的工程再行分包。

违反本条二、三款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总承包单位处以工程合同价款0.5%以上1%以下的罚款,可以建议资质批准机关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建议资质批准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三条总承包单位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用分包工程承包单位。

第二十四条建筑工程分包,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分包合同,并由总承包单位在合同签订后7日内向工程所在地的市或者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分包合同发生重大变更的,总承包单位应当自变更后7日内将变更协议送原备案机关备案。

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结清并支付分包价款,分包工程承包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及时全额兑付劳动者工资。

总承包单位、分包工程承包单位可以就分包合同的履行要求对方提供履约担保或者付款担保。

违反本条一款规定的,责令限期补办备案手续,逾期未补办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建设、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使用散装水泥,限制使用袋装水泥。

禁止在本市(不含县、县级市)城区内的建筑工地现场搅拌混凝土。

违反本条一款规定使用袋装水泥的,责令改正,并按照每吨袋装水泥50元处以罚款。

违反本条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按照现场搅拌混凝土每立方米100元处以罚款;拒不改正的,暂扣现场搅拌设备。

第二十六条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从事建筑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坚持独立、公正、科学、诚信的原则。

本规定所称的中介服务是指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工程监理、招标、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技术咨询、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活动。

第二十七条中介服务委托方应当依法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承担中介服务业务,并签订书面委托合同。

第二十八条中介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超越资质等级承揽工程任务;

(二)出具虚假检验检测、鉴定验收报告、证明文件及其他文件;

(三)利用执业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

(四)采取欺诈、胁迫、贿赂、串通等非法手段,损害委托人或者他人利益;

(五)以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揽业务;

(六)转让所承揽的业务;

(七)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禁止的其他行为。

中介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不得与行政机关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利益关系。

违反本条前两款规定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建议资质和职业资格批准机关降低其资质和资格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和资格证书。

第二十九条中介服务机构不按照委托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给委托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中介服务机构与业务相对人串通,为相对人谋取非法利益,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与相对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三十条外埠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和中介服务机构到本市从事建筑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市的规定,并向市或者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违反本条前款规定的,责令改正,限期补办手续;逾期未补办的,责令停止建筑活动,并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中介服务单位及其执业人员和评标专业人员实行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档案系统。

第三十二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单位和个人的下列不良行为,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一)未依法取得建设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

(二)通过欺骗手段取得建设审批手续的;

(三)不具备法定从业资格或者超越法定从业资格从事建筑活动的;

(四)违反承发包管理规定承发包工程的;

(五)违法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的;

(六)不依法签订建设工程合同的;

(七)拖欠工程款等不依法履行建设工程合同的;

(八)不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的;

(九)违反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

(十)施工质量低劣的;

(十一)造成安全、质量事故的;

(十二)违法分包工程的;

(十三)拖欠务工人员工资的;

(十四)中介服务机构违法从事建筑活动的;

(十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

对前款规定的不良记录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拒不改正的,对建设单位不予办理新建项目审批手续,对勘察、设计、施工和中介服务单位一年之内不准在本市从事建筑活动,对个人不准继续在本市从事建筑活动。

第三十三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发的需要由管理相对人填写的各类图表,国家和省有规定格式文本的,按照国家和省的格式文本执行;国家和省没有规定格式文本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制定格式文本,但内容应当简单,方便填写。

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篇8

力抓质量评查强化审判监督构建四个结合深化内部管理近年来,我院强化审判监督和案件质量管理的工作先后被上级法院总结、推广后,促使我们更坚定地认识到,案件质量是法院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也促使我们按照审判工作的内在规律,在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强审监”的格局,并促进案件质量管理和法官队伍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我院的案件质量评查起步于1998年,历经三个阶段。即初创阶段(1998年到1999年),自行制定评查标准,临时成立评查小组,对审结案件进行抽查,重点是评查再审改判和省院发回重审案件;探索阶段(1999年到2000年),评查工作定位为赔委办的一项职能,有了相对固定的机构和人员,采用最高法院制定的案件质量评查标准,仍用抽查方式;完善阶段(2001年以来),评查工作定位为审判监督的职能,使之更符合司法规律,在成立专门评查小组,评查人员专业化的基础上于今年正式设立了司法质量考评办,并将司法质量考评办作为院里的内设机构定编6人,专司评查职责,分类制定案件质量评查(含加分和扣分)标准,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将全部各类案件纳入评查范围,全面反映司法工作水平。实现了由抽查式评查向制度化评查转换,从而标志着我院初步建立了案件质量评查长效机制。为了全面发挥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效能,我们又将其与四个方面工作结合。至此,我院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既是一项相对独立的综合管理工作,又实现与其他相关工作的良性互动。一、与审判监督工作结合,强化审监职能2001年,我院将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定位为审判监督的职能,实现了评查与监督两者的直接结合。在积累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自2003年起,案件质量评查机构虽与审监庭相剥离,但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衔接,使两者的职能仍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案件,确需启动再审程序改判的,由评查组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再审,从而实现了由被动纠错向主动纠错置换。2003年,评查组在评查中发现2件存在质量问题的案件,即及时提请审委会研究决定再审。二是在再审以及二审中,对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或带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向案件质量评查组反馈,由评查组结合评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发出案件质量情况分析通报,或由主管院长公开讲评。对于基层法院案件质量问题,则由主管院长带队到基层法院当面指导。从而,既增加了再审、二审纠错的说服力,又加强了审判工作监督指导,实现了由单纯纠错向纠错防错置换。三是再审中发现的案件质量瑕疵问题,不是非改判不可的,由审监庭协同原审裁判庭及有关方面采取妥善措施予以补救,做好当事人工作,不轻易再审改判。并由案件质量评查组按规定追究质量瑕疵责任。这样既避免了随意改判,影响既判力,又使原审法官吸取教训,防止类似问题发生。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修改完善再审立案和改判标准,从而实现了由有错必纠、无限纠错到依法纠错、有限纠错置换。案件质量评查与审判监督的结合,强化了审监职能,提高了审监质量。而通过近几年全面评查,强化监督工作,我院审结的案件2001年到2003年当事人申诉或申请再审的明显减少,分别为58件、36件、20件,分别占总结案数的比例为3.42%、2.47%、1.22%,而2000年,我院仅年底积压的再审案件就达57件;且再审结案后当事人服判息诉没有再申诉的。从而彻底扭转过去审监工作忙于应付申诉复查,疲于奔命,事倍而功半的局面。二、与案件质量责任追究结合,强化审判质量管理我院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基本模式是:以提高案件质量为目标,以纠防结合、标本兼治为手段,以查错、纠错、评错、罚错四位一体为内容。因此,责任追究是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纠防结合的重要手段。我院的案件质量责任追究也经历了责任追究形式、责任处罚手段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换的过程。经过不断完善,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体现了罚当其责、责任法定的原则。我院最初的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是单一的错案责任追究,仅限于因再审、二审改判和发回重审且合议庭及审委会成员确有过错的案件(且对何为错案没有界定),而对于案件质量瑕疵责任基本上未追究,其范围很窄。责任处罚手段是单一的经济处罚,且由审委会根据错案程度临时研究决定处罚金额,其规范性、约束性不强。经过几年的修改完善,我院制定了《关于案件质量责任追究办法》,使责任追究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合理。目前的责任追究形式分三个层次,且与责任相适应,规定了处罚手段。第一个层次是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根据最高法院《关于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规定,处罚手段是按该《办法》规定,给予党政纪处分,同时,根据我院《廉政公正执法奖励基金制度》,扣罚相应比例的奖励基金,进行经济处罚,也就是实行双罚制。第二、第三个层次分别为不合格案件质量责任和案件瑕疵质量责任追究两种形式。由本院《关于案件质量责任追究办法》规定,处罚手段是经济处罚,实行单罚制。其中,不合格案件是指经评查后量化评分低于60分的案件;案件质量瑕疵,则是指个案中存在的单个质量问题。通过对案件质量责任追究形式的层次化和追究手段的多样化,从而使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更科学合理。二是体现了奖励和处罚、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是一种处罚形式,是一种约束和负激励,能给办案质量差的法官以触动,但很难充分发挥对办案质量高的法官正激励,也就难以调动绝大多数法官的提高办案质量的积极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院在岗位目标责任制中,明确了对优秀、良好及合格案件的奖励办法,从而实现了奖优罚劣。同时,对受处罚者也不是一罚了之,而是有针对性地加强案件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如开展座谈讨论、责令受处罚者书面检讨责任、通报、讲评等形式。三是规定了严格的处罚程序。凡应追究案件质量责任的,由案件质量评查小组提出初步意见,报审委会研究决定,且受处罚者可以申请复议,从程序上保障责任追究的准确性。通过建立和完善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机制,促进了法官的案件质量责任意识和法院审判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案件质量,增强了审判公信力,降低了申诉率。2002年、2003年,我院一审案件被省院重大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案件仅占上诉总案件数的8.3%、5.1%,与上年比分别下降5个、3个百分点;案件质量评查后优良率为91.1%、95%,与上年比分别提高9个、4个百分点;裁判生效的案件,再审改判的分别为19件、5件。[nextpage]三、与廉政监督结合,强化廉政建设案件质量不仅是体现司法水平的晴雨表,同时也能从一定侧面反映法官的廉政状况。2003年,为了增强案件质量评查的权威性,加强廉政监督,我院曾将案件质量评查组挂靠纪检监察部门,与纪检监察工作直接结合。今年,案评组虽作为一个内设机构从纪检监察部门中分离出来,但工作和职能上,仍然保持密切联系。具体表现在:一是加强廉政教育。针对评查发现的案件质量问题,特别是不合格案件,存在瑕疵问题的案件,对有关责任人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诫勉谈话或警示教育,对案件质量问题较多、较严重的法官,采取调离审判岗位的组织措施。二是加强廉政监督。从案件质量评查中,主动发现或收集法官违法违纪的线索,增强廉政监督的主动性。2003年以来,我院针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向有关当事人进行回访或发征求意见函312件(次)。同时,结合案件质量评查,我院推行了廉政执法跟踪监督卡制度,该卡由立案庭立案时填写并随案流转,案件审结后,由当事人填写主审法官及合议庭其他成员办案中廉洁、公正情况,并随案卷移送案件质量评组。案评组对案件评查后,填上评查结论,再将监督卡送纪检监察部门存档。如有反映法官办案中存在违法违纪问题的,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查处。三是加强廉政约束。针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的带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在此基础上,协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规范性文件,加强约束,防止类似问题发生。如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二审、再审改判中,因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不规范,认识上有差异导致改判的比例较大,且这种改判一审和原审法官不服,有损裁判的既判力,我院即由一名副院长牵头,民一庭、民二庭参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审理民事案件行使自由裁量权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试行)》。由于加强执法的廉政监督和防范,从而促进了我院的廉政建设。如2003年以来,我院就《法官法》规定的“十三种不得有的行为”,先后4次组织人员到基层法院所在地的宾馆、餐馆等场所进行突击暗访,除第一次发现3人中餐接受当事人请吃外,再没有发现违禁行为;2003年,全市法院除中院主动暗查发现3人违反审判纪律受处分外(另在暗查中还发现3人违反了其他纪律给予了处分),仅1人因被举报经查实受到纪律处分,受纪律处分的人数较上年下降63%;中院机关从2003年以来,实现了“零处分”。四、与法官考核、考评结合,强化法官队伍管理案件质量是衡量法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客观标准,因此,我院在建立和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过程中,始终把加强对法官工作业绩的考核、考评作为评查的一项重要职能。我们主要通过推行三项制度来实现这一目标。一是案件质量台帐制度。由司法质量考评办(过去的案件质量评查组),对各业务庭和法官个人,建立了详细的案件质量台帐,分别记录其结案数、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数、受案件质量责任追究以及执行审判期限等情况,对法官个人审结的每件案件经评查后的得分情况也进行了登记。案件质量台帐按月、季、年度分别进行累计,并通报到全院。从而既为法官考核、考评提供了客观依据和量化依据,又对全院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对法官能力的评价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二是法官档案制度。我院为法官专门建立了三个方面的档案,即廉政档案、教育培训档案、政绩档案。其中,政绩档案,主要是按季度登记法官完成案件审判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同时,将法官年度的案件质量台帐一并归档。三是法官晋职晋级、评先评优与案件质量挂钩制度。我院在每年的法官考核、考评以及每次的法官晋职、晋级中,均将其案件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依据,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发生违法审判,或办理一件不合格案件,或受到两次以上案件质量责任追究的,一律取消评先、评优、晋职、晋级资格。由于发挥了案件质量评查在法官考评考核中的作用,从而加强了法官管理,促进了法官队伍素质的提高。2002年以来,中院机关法官通过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取得法律本科以上学历达26人,使具有法律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84人,占法官人数的75.5%。另有11人、32人分别正在参加法律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历教育。近几年来,我院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法官晋职、晋级中,均经过了民主测评程序,而每次民主测评,均能基本实现党组意图和干警意图的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案件质量评查为对每个法官的评价,从工作能力和业务方面,提供了使党组和干警能够统一思想认识的客观基础。也正是由于我院加强了对法官的业绩考核,在干部提拔中,坚持以政绩论英雄,从而彻底杜绝了用人上的各种不正之风。

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篇9

第二条 本规定的执行主体为: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人员。

第三条 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必须二人以上并持有行政执法证。行政处罚时持有处罚决定书。

第四条 罚没收入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进行专户储存,不准坐收坐支,更不准私设“小金库”,不准公款私存。

第五条 在执法检查中,除执行简易程序的案件外,对案件的处理都必须实行立案、查案、审案、处罚“四分离”,坚持核审、合议制度。重大案件需经局长办公会集体议定。处罚的主体是局机关,其他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擅自处罚。

第六条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不准缺位、错位、越位、扰民执法,损害管理相对人利益;

2、不准用粗暴、强硬语言压制管理相对人;

3、不准刁难管理相对人;

4、不准向管理相对人索、拿、卡、要、报或接受各种馈赠;

5、不准接受管理相对人的请吃、请玩、请钓;

6、不准办人情案、关系案;

7、不准违法违规办案;

8、不准违反程序办案;

9、不准以收代罚、以罚代刑;

10、不准参与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工程监理违约处罚办法篇10

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监督,是做好税收工作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税务部门从严治队的治本之策。税务干部作为国家机关的行政执法人员,其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税收执法权力。能否公平、公正行使权力,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直接影响到税务部门乃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组织收入任务的完成。因此,重视和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既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推进依法治税的需要。近年来,结合税收征管改革,各级税务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办法,逐步完善了各项监督制约制度,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有效地推动了依法治税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进程。但仍有少数单位和干部对税收执法权监督存在着流于形式、重于应付、疏于落实等问题,导致了各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本文旨在结合基层税收工作实际,就进一步加强税收执法权监督做一点探讨。

一、当前税收执法权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实行税收执法权监督,是国家税务总局在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提出的,是促进依法治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税务系统存在的违法违纪现象的重要措施,是新时期做好税务工作的重要保证。然而,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少数单位并未完全、真正地认识和重视税收执法监督这一系统工程的必要性和内在作用。部分干部认为执法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与业务部门关系不大,只要纪检监督部门加强执法监督就行。甚至还有人认为税收执法监督是束缚手脚,是对执法者的不信任,是对自己权力的削弱,进而对执法监督人员产生不重视、不理解、不配合;而纪检监督干部则认为税收执法监督工作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事情,工作不能不做,但不能认真去做。监督上级怕打击报复,监督同事怕影响关系,监督下级怕失去人缘,工作上存在畏难情绪。加之个别领导干部没有把纪检监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工作往往是安排部署多、检查落实少,疏于管理、淡化责任、措施乏力,使税收执法权监督难取实效。

(二)领导干部监督不到位。权力失去监督,就会导致腐败。加强税收执法权监督,首先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税收执法权的有效监督。一是部分领导干部自律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不强,在工作中不坚持原则,不依法决策,不依法监督,不依法查处,影响了基层干部公开、公正行使税收执法权。二是由于税务部门管理的特殊性,有些领导干部对上级监督鞭长莫及,与同级无利益关系不愿监督,对下级监督检查时发现了问题,也往往是嘴上说说、会上点点而已,不注重真查实究或采取补救措施,造成对税收执法监督不到位,使一些领导干部由小问题酿成大祸患,滑入了一条“违章-违纪-违法”的犯罪之路。

(三)制度落实不到位。税收执法权监督工作的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不抓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再多、再完善的制度也起不了作用。近年来,为进一步规范干部的执法行为,各级税务部门制定了不少管理办法,如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行政执法(管理)责任制,工作目标责任制等,并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这些制度都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实用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还是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致使对税收执法权监督乏力,导致个别干部纪律观念不强,执法行为失范。

(四)过程监督不到位。过程监督,是正确落实税收执法权的关键。但目前的监督工作还没有深入到税收执法权运行的每个环节和过程。一是当前的执法监督工作主要以聘请特邀或义务监督员、召开监督员会议、设置征求意见箱、向纳税人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来实现外部监督,再加之征纳双方利益关系的存在,来自于纳税人自发的、主动的监督十分缺乏,从而影响了对税收执法过程的监督。二是在内部监督上,监督仅仅体现在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以及专门机关的监督,部门之间、干部之间的监督以及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还比较缺乏,无具体的操作办法和制度,监督的合力还未能真正形成。三是政策公开不够,透明度不高,信息流通不畅,没有形成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四是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日常考核达不到一定的深度,集中考核难以发现违法的细节问题。五是税收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计算机未能全面介入税收征管的全过程,以机器管人、机器管税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六是税收法律对执法权力的界限存在弹性和模糊化,税收执法权在实际执行中自由裁量过大。以偷税处罚为例,除追缴所偷税款和滞纳金外,并处以所偷税款50%以上五倍以下罚款。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处以0.5倍罚款还是五倍罚款,都属合法。这就影响了税务部门执法的规范性,同时也给执法监督带来了困难。

(五)责任追究不到位。实践证明,对税收执法权监督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真正对违法违纪者进行责任追究。近年来,各级税务部门按照行政执法(管理)责任制的要求,修订了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加强了责任追究。但责任追究的力度还不够大,存在失之于宽,对发现的问题不按责任追究办法处理,有的对责任追究仅仅给予批评教育、扣发考核奖金等,没有给予必要的政纪、党纪处理。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心慈手软,使税收执法监督陷入形式主义,使责任追究落实不到位。

二、影响税收执法权监督的主要原因

(一)对干部的管理和教育不深不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提高税务干部依法治税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近几年,各级税务部门通过狠抓行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大促进了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但少数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教育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仍是干部执法行为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二)税收执法权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对税务稽查、征收管理、税收处罚等重要执法环节的监管不到位,征管与稽查的信息反馈还不够通畅。个别税务干部钻“监管不到位”的空子,收人情税、关系税;还有个别干部在查出企业偷税问题后,搞权钱交易,搞“暗箱操作”,不征或少征税款。二是责任追究落实乏力。对税收执法监督的有效手段就是责任追究,但现行的有关规章制度还没有把税收执法权监督工作真正纳入考核范围进行量化考核和责任追究,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三是税法宣传还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纳税人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还不强。四是外部监督机制作用发挥不好。税务部门虽然每年都从社会上、纳税人和税务干部内部聘请了税风税纪监督员,但他们的监督作用发挥得不够,有的根本不履行职责,履行职责的往往只偏重于文明用语、服务态度等方面。而税务部门与他们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就是召开座谈会,对真正依靠他们监督干部的执法行为,充分发挥其监督效能,还研究得不够。并且地方人大对税收执法监督还存在“盲区”。

(三)部分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是少数干部对业务知识掌握不深、不细、不精,政策水平不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二是部分干部法律知识缺乏,对如何有效防范职务犯罪方面的法纪意识比较淡薄。三是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得过且过,敷衍应付,马虎了事,往往造成执法行为不规范。

(四)执法监督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一是受“老好人”、“怕揭短”、“低头不见抬头见”、“你好我好大家好”等传统人文意识的影响,使得执法监督人员的工作理念和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认为执法监督是“抓辫子”“找岔子”“不合群”,同别人过不去,这就从主观上使执法监督人员不愿从事执法监督工作,执法监督压根就难以深入、取得成效。二是由于现行体制和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当前各级对纪检、监察部门干部的配备考虑不够,执法监督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欠缺,计算机、摄像机、照像机等办案取证工具配置不全。同时,由于执法监督人员不是税收业务骨干或能手,税收执法实体和程序不是十分清楚和明确,也必然导致税收执法监督的手段乏力、监督形式单一、监督工作缺位,这就从客观上使得执法监督工作难以规范。

三、加强税收执法权监督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税收执法权监督的紧迫感和责任心。一是增强执法监督的法制意识。加强税收执法权监督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措施,是实现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有力保障,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树立地税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各级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监督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二是强化税收执法监督的责任意识。通过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和行政执法(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落实责任追究等举措,不断规范干部的执法行为,增强执法监督的责任意识,共同防范执法风险。三是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必须形成合力的意识。建立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制,形成“职责分明,岗责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一是要加大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打牢扎实的业务功底,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

能力和政策水平。二是要加强党纪政纪法规培训和警示教育,增强干部自觉抵制腐败的“免疫力”,使大家做到: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慎独慎微慎行,从而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三是要与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等部门构建共同防范网络,邀请他们定期宣讲党纪法规,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岗位的干部就违纪违法易发环节进行自我防范、自我约束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税务干部的执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