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艺术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6:31

传承艺术文化篇1

(一)通过公共艺术实现文化价值,彰显地域文脉与认同

公共艺术是当代的文化现象,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与精神追求,是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具有显而易见的文化隐喻功能。楚国800年的辉煌既是历史,也是巴国楚地上人们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往往以图腾、绘画、曲艺等方式体现在一代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的身上。人们骨子里的文化情节却往往在文化自觉的应力下,让人生在其中而不自知。文化的沉淀在现实中的反映便是艺术之美,它是对生活的真实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结果。在城市个性日渐消隐的今天,“千城一面”的脸盲症既是社会现象,又是文化病态发展的结果。在城市建设中没有了彰显城市气质的文化和浸润在生活点滴中的艺术,又何谈城市价值和文化认同?巴楚文化亦如此。傍晚城市广场上的汉剧表演、武汉江汉路步行街的“热干面”雕塑、古琴台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既是时间长河里平淡生活影像中的一帧帧画面,也是文化投射在真实世界中的印记。正因为公共艺术作品美学效应的发挥有特定的空间构造,只有彰显场所精神,联系地区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地区文脉,才会获得较强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动力。由此可见,利用公共艺术的文化隐喻唤醒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并继续形成固定的社会态度,证明了公共艺术是地域文化传承中最温和亲民的手段。古人强调形、气、神的互转共生,“形”为“物觉”,“气”为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神”为大道升华。①艺术人类学指出,所谓同化不会产生和谐,建立在差异之上的美与美的共生,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不可否认的是,巴楚文化亦是中华文化的一支,以其鲜明的特色影响着巴国楚地人们的现代生活,与中华大地的人民共享祖先的馈赠。这些馈赠该如何以活态的形式传承,恩施州的三岔傩戏以国家认可的艺术表演和以国际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定位,成功实现了现代转换。②

(二)公共艺术可尝试用现代的、艺术化的、开放性的手法传承巴楚文化

对于文化遗产这种言必称古的财富,其传承发展却需要以老树发新芽的态度进行,毕竟只有“活”的文化才有传承下去的可能。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面向公众的艺术形式,它以表达公共意志为核心,以艺术内容公共性和市民的广泛参与为主要特征。巴楚文化并非单一的“巴文化”,也并非单一的“楚文化”,而是先在巴地后在楚地界域上受巴文化和楚文化浸染从而显示出巴、楚文化共同特征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本身就是在交流和融会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动态文化,其发展必须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这里选择城市公共艺术这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发扬以城市市民为受众、在公众的参与中发挥作用的特点,将巴楚文化以现代的手法继承下去。结语中国文化史是各民族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当代的文化趋同性特征亦得益于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代表的相互沟通。文化的趋同性对艺术的影响绝不是当代出现的,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唐朝文化添上异域风情的一笔,日本浮世绘让西方绘画艺术挣破了写实的牢笼走向抽象和自由,以及曾红遍全球的流线型设计都是文化交流对艺术影响的有力佐证。艺术是穿越时空维度的自由的因子,承载着公共精神的公共艺术更是文化的沉淀,可以说生活不息,文化不止。虽然人们对美的看法不尽相同,但社会属性使人对物质形态外在的审美情趣趋于相同,这些共同的审美特征就是形式美的法则。由于公共艺术设置于公共空间中,人们在与公共艺术交流、互动中产生情感的交流。在体验城市空间的过程中,糅合人文环境而产生文化认同,公共艺术实际发挥了空间场性的功能。由于公共艺术一般存在于特定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并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心理等方面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存在着整体的利害关系,因此,整体关照与协调就成为公共艺术在营造具有共享性、人性化和审美效应的场所的重要问题。③运用公共艺术的方式在环境和社会变换的状态下,将传统艺术以活的姿态有机地延续下去便是可行的。

作者:郭媛媛

传承艺术文化篇2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艺术创作;传承创新

1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创作

1)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理念、智慧、气度以及神韵,这些中华文化中含有的独一无二的底蕴增添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面对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创造性地转化、发展,展示其当代价值,提升民族文化自信。2)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化形式为媒介传递的信息,以社会公众为核心,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为对象,把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新的视觉元素和艺术形象的艺术手段,不同于传统公共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静态的艺术形式,较多以音乐喷泉、多媒体电子屏幕等公众可以直接参与的动态手段完成。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涌现出大量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为现代艺术扩展了创作的空间,但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其很大一部分作品仍局限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如何将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网络性、非线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在传统文化作品中呈现出来,或者说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如何融合,从而带动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发展,是一件仍在不断探索,并且迫在眉睫的事情。3)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的关系。新媒体应用只是传播的载体,而不是目标。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媒体艺术的根基和升华,同时也是新媒体艺术的延续。新媒体艺术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温床,因此,探索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优秀传统文化表现体系,找到行之有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思路,建立起一个现代新媒体艺术特有的美学体系,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2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理念及发展策略

如今,数字技术获得了较长足的发展,由此衍生的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日渐趋于成熟。新媒体技术融合了各种媒体的特征,并且结合利用虚拟技术等,营造一种立体的、参与其中的、感觉真实互动的艺术欣赏过程。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强化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精髓,创建相关的文化精品,如此不但能够使国民日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能够运用新媒介重构与当代社会发展需要更为相符的文化观。此外,可以有效避免产生传统文化由于较为艰涩难懂而逐渐消逝的现象,亦可有效减弱新媒体艺术底蕴不足的现象。1)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理念。可从如下几种角度出发,充分融合新媒体艺术与民族传统文化。其一,传统思想观念角度。传统思想观念涵盖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三种思想一起构成了我国较具特色的宗教伦理道德体系。其二,传统文化元素角度。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特征的视觉及听觉元素,与包括哲学等在内的各种领域有关。其三,融合中国传统艺术的视角。我国传统艺术涵盖音乐以及建筑等各个方面。我国传统艺术体现了我国民众独有的审美观念。从将自然作为媒介的传统手工创作,发展至将数字技术作为媒介的现代化的新媒体创作,新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使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与广泛传播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其四,充分融合当代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角度。当前,外来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外的民族文化亦遭遇了相似的情况。因此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文化日益全球化的当下,我们应深入探讨怎样有效维护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传承创新的发展策略。(1)树立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思维意识。现在不但是新媒体时代,亦是全媒体、自媒体时代,所有人均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某些人甚至被视作是意见领袖。由此可见,新媒体的产生使以往的传播方式及条件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并且出现了诸多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及行为方式,且使民众的接受心理及习惯等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充分运用新媒体,便需要具有新媒介意识,从各个方面加深对新媒体平台的了解,熟练掌握新媒体的应用方法,和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般规律,从而体现出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显著的历史遗传性及连续性。(2)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并融合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创作。充分结合传统文化精髓和新媒体,不但能够从形式上改进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不足之处,而且能够对具体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创新。如,充分运用三维立体技术能够创建数字博物馆,通过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现著名的历史人物及事件,使民众可以更为全面地体会到中华历史的博大精深。如今社会的民众更倾向于欢迎较为简易而又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的文化。例如百家讲坛中的教授们便是采用了较为简易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生动地传播予民众,进而获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同。他们较高的受欢迎程度充分表明,我国民众越开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努力创建于当展需要相符的传统文化品牌,方可真正建立起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观。(3)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播,并拓宽传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新媒体平台中涵盖了众多通信交往平台,并且能够实现在不同媒介之间的传播,运用微博等一系列新渠道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已是如今不容忽视的新趋势。所以,充分结合碎片化的传播模式和民族文化,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传播民族文化,便可以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无论是在互联网中,还是在现实社会中。此外,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从而塑造出更为科学有效的传播模式。有必要努力对民族文化实施数字化升级,使之不断得到发展,冲破在媒介方面所具有的壁垒,显著增大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增强其在现代社会中影响力。应努力发挥新媒体传播平台作用,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利用目前普及范围较广的社交工具如微博等,丰富民族文化传播的渠道,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扬。

传承艺术文化篇3

儒家思想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气息,其文化传承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影响都十分深远,其中对环境艺术最大的影响在于规矩与对称。随着儒家思想的盛行,汉代以后以对称为主的艺术设计风格兴起,如宋朝时期就有“依山傍水两物临,顽石堆砌相平齐”的设计谚语,这表明我国古代的环境艺术设计比较注重对称。明清时期,对称艺术已经成为重要的代表,皇家园林按照天圆地方、二八星宿、四象变化进行设计,形成交相辉映的对称状态,圆明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称艺术并不死板,也不追求单纯形式上的规矩与对称,而是讲究南北呼应、东西相望。近代以后,死板、教条化的思维模式禁锢了一些设计师的思想,使得对称艺术变成形式上的对称,丧失了传统艺术的人文情怀,也丧失了儒家传统思想的根本精神。我们应当改变这一形式,深入研究儒家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文化内涵。

二、道家思想中的“自然”对环境的影响

道家思想中的“自然”是无为的自然特性。一些人将“天人合一”看作道家的“自然”,这种观点具有片面性。“天人合一”并不是道家的根本精神,儒家也谈“天人合一”,尽管角度并不一样。道家的精神在于自然无为,先秦时期的自然设计风格往往是最显著的设计理念,他们不拘泥于形式,追寻自然的脚步,将内心的所思所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有文献记载:“先秦之物多属神品,然汉代后毁于本末,究其因乃不兴自然也。”意为先秦之前的艺术品大多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是汉代以后的艺术品丧失了艺术的灵性,这是由于不追求自然导致的。这种说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于自然的追求是设计师需要注意的。现代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当追寻对自然的把握,这种把握不在于应用手段,不流于形式的俗媚,应当从心出发,依靠内心对自然理念的理解进行合理的创造把握,从而让设计形式与自然结合。

三、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会贯通“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环境艺术的基本理念之一,成为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主导思想与艺术精髓。“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经历了由改造自然到回归自然的思想转变。在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必须对环境艺术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向以及材料运用等进行有意识的转变,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并结合现代多元文化元素,创造出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创意十足的艺术作品。这不仅能在融入传统思想的同时衔接现代设计思维,还能使现代人充分体会精神上的闲适安逸与心灵上的清雅淡然。

四、结语

传承艺术文化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整合学科教育资源

近年来,一方面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迅速发展,而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却适应不了因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巨大社会需求。诚然,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囿于篇幅所限,本文专门就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问题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论述,以求教于各位专家。

一、文化传承的缺失是造成艺术设计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的近30年间,我国的经济总量一再跃升,标有“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及世界各地。可是,反观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却满足不了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所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别的方面尚且不论,仅就服装、鞋帽、玩具、家具等的出口量而言,中国商品已经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以至许多国家打着所谓“反倾销”的旗号抵制中国商品。[1]可是,目前的中国是否出现了著名于世界的服装设计大师、鞋类设计大师亦或是玩具设计大师?

大师从何而来?除了他们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之外,大师在大学中所受到的良好的教育成就了他们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当是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当然,就中国人而言,首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可以看一看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看一看设计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韩美林,就会发现他们所拥有的极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成就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辉煌。可是,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在飞速发展着的中国经济所提供的众多机遇面前,面对需要设计的商品往往提不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创意。80年代美国高等质量教育委员会就曾经给教育部部长写过《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文章一开始就大声疾呼:“我们国家处于险境,我国一度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上的创造发明无异于在领先的地位,现在被世界各国竞争者赶上,原因是平庸的教育成绩导致了学生的个性被扼杀,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低下,而摆脱危机的重要途径,就是‘教育的革命’,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再创造的缺失所致。

尽管目前人们对艺术设计从概念到内涵的表述不一,甚至有着极大的分歧,但不容置疑的是,艺术设计应当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艺术设计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3]因为艺术设计在丰富着人们的物资生活需要的同时,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所广泛认同的德国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方式,其所公开宣布的原则就是“艺术和技术”。我们今天已处于信息时代,整个社会对艺术设计的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包豪斯所出现的时代,可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的艺术设计教育遑且不论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如何,仅其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的不足,就不能不令人担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14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每年的毕业生约在10万人以上。且不说其中的许多人毕业后放弃了自己所学的专业,就是从事本专业者,也大都在进行着简单而重复的艺术设计工作,因而被人们称为“设计蚂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缺乏文化传承的底蕴而造成的艺术创造力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招生方法的弊端很大,这种招生方法很难区分出考生在艺术方面的潜在学习能力。而在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中毕业生中,大部分是因为文化课基础较差才选择艺术设计专业的。加之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轻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极少甚至没有。这样,就使得本来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很少接触甚至接触不到极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哪里谈得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呢?仅就文化传承方面而言,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不要说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即使与港台地区的艺术设计教育相比,也相距甚远。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继承就不可能出现创新。因此,就解决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问题而言,要在宏观上进行调整的同时,务必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其与科学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唯有此,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一大批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文化传承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必须是全方位的进行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的不竭的源泉。同样,对于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而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是全方位进行的,而不是仅仅限于学生对中国美术史或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道理很简单,因为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人才。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应该是全方位进行的,这里的全方位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加强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学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所以,包括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内,他们在大学期间都可以系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系统的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含着的丰富哲理,从而促进其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但是,作为艺术设计教育而言,仅仅于此是不够的,还应该要求学生加强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学习。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成就的丰富,而是在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于从古到今的中国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正是由于这种影响,才使得中国古代包括美术或工艺美术在内的文化成就的灿烂辉煌,才使得这些文化成就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学习过程中,对易学、儒学、道学乃至中国化的佛学,学生都可以涉猎一些,从而将其精华部分化为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在其后的学习或工作中,实现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相互交融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要加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学习。从文化传承方面所起的宏观作用来看,在人文及社会科学诸学科中莫过于历史。这里所说的历史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包括美术史或工艺美术史在内的中国古代历史。因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其二者分开来教学,如果能将它们融合起来,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因为每一个艺术成就的出现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基础、社会意识以及文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当时社会经济和社会意识的必然反映。如此将社会史与美术史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就能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从宏观方面到微观方面全方位的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第三,要加强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学习。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巨大而辉煌的,这些艺术成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将这些遗产很好的继承下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尤其是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当更为重要。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在此方面大都开设了“中国美术史”或“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这远远不够,因为中国古典艺术巨大而辉煌的成就不仅仅表现在美术或工艺美术方面,而是一个包括诗词曲赋以及小说和戏剧在内的庞大体系,而且这些艺术门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4]因此,在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应当系统而有重点地将其精华部分展现给学生,使他们在欣赏中国古典艺术之美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从而将这些深入的认识和思考转化成为他们艺术设计创新的源泉。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是否注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决定着艺术设计教育的成败。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竟受到专业和时间的限制,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当如何继承,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面对如此情况,我们不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一下,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首先,合理的利用现有课程。比如对“中国美术史”或“中国工艺美术史”,可以先讲一个大概的发展过程,然后分时代或门类进行精讲。在精讲过程中,一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中国古代艺术上的成就完整而形象的再现出来,二要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诸方面融会贯通,尽量的采用综合学科的方法进行教学。

其次,尽量利用公共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语文等学科资源。艺术设计教育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与大学中的哲学及社会科学的课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备课或讲课时,不妨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将学生在一些公共课程中已经学到或接触到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如此这样,将会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最后,要积极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实践证明,采用讲座这种形式进行文化传承的教育十分有效。[5]因为,它处于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外,不会给学生增加新的负担。再者,讲座内容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需要而定,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最为重要的是,讲座往往由在中国传统文化某一领域中学有专长的学者担纲,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学养。

三、结束语

总之,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之甚少而出现的文化传承的缺失,将严重制约着自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在文化传承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有着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的措施努力扭转艺术设计教育中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偏颇现象,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艺术设计教育尽快的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参考文献:

[1]林家阳.设计教育随感——思考中国的设计教育[J].艺术与设计,2000,6.

[2]赵君越.对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现状的反思[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4.

[3]曹瑞林.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初探——谈21世纪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J].北京大学出版社.

传承艺术文化篇5

【关键词】民族文化;环境艺术设计;图案;色彩;汉字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发展,产生了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民族文化。中国的民族文化是几千年民族历史的积累和沉淀,是优秀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环境艺术设计通过改造、设计和装饰空间环境以达到供人居住的目的,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审美情趣,可借助民族文化提升内涵。民族文化被广泛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以实物载体展现民族文化,加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内涵,传播和弘扬民族精神。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联系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针对室内外环境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改造与设计,同时运用光线、家具、装饰物、植物等装饰,满足人们居住、使用、活动和审美等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艺术,运用建筑科学、景观设计学、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美学等知识,实现人与居住环境的互动与融合,实现功能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统一。环境艺术设计能够美化居住环境,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彰显使用者的文化素养。可见,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项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同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体现文化内涵。民族文化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能为环境艺术设计增加素材和创新因素,也赋予环境艺术设计更加丰富的民族精神。环境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相互促进,使得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并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二、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

民族文化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增强了设计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由于民族文化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因此,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民族图案的传承

民族图案来源于各个民族,种类丰富,造型多样,体现出了不同的民族风情与文化。民族图案可以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素材,丰富表现形式与手法,并且民族图案通常具有一定的寓意,能够增强环境艺术的内涵。如龙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常见的民族图案。北京的大观建筑群以民族图案龙为设计原型,是民族图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和应用的典范之一。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的上部设计成龙首,下部为龙身,旁边四个稍矮建筑则设计成龙尾,五栋建筑共同展现出龙的造型,表现出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民族图案大多带有吉祥的寓意,因此也经常被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例如在徽州民居中,人们常在藻井、屋檐、门窗、家具等处用图案表达美好的祈愿:松树和仙鹤寓意“松鹤长寿”;莲花和鲤鱼寓意“连(莲)年有余(鱼)”;大象背上驮着一个花瓶为“太平有象”,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祈祷丰年人安乐;石榴、佛手、桃子展现出“榴开百子图”寓意多子多福……民族图案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于环境艺术设计中,是民族图案在现代设计中传承的具体体现。

(二)民族色彩的传承

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能够直接表达作者的创作思想,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民族色彩大体可以分为红、黄、青、白、黑五色,代表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寓意,体现不同的视觉心理。在民族色彩中,红色最为常见,被称为“中国红”,代表喜庆、欢乐和祥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中国馆以红色的斗拱造型亮相,整个建筑以红色为主色彩,鲜亮明快,代表了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传递出中国对举办这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喜悦,也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的热烈欢迎。民族色彩中的黄色象征着财富与地位,常被用于高档的室内装饰与装潢中,如高级酒店、高档会所,以营造出富丽堂皇、奢华的视觉体验。中国仿膳饭庄经营宫廷仿膳菜肴,为配合饭庄的特色,室内以金黄色为主色,配合装修与装饰以展现出典雅大气的宫廷风格,为消费者营造出宫廷用膳的氛围,更加符合饭庄的特色。民族色彩赋予了环境艺术设计情感,同时丰富了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

(三)汉字的传承

汉字也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通用语言。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同于西方的表音文字,其外形和书写上呈现出丰厚的艺术性,可广泛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方方正正的汉字给人以端正的视觉感受,也代表了中华民族刚正不阿的精神。汉字的书写形式分为行书、草书、楷书和小篆等,不同字体具有不同的审美特点。文字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也是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最直白的要素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中国印为会徽,将汉字“文”与奔跑的人形结合,艺术性地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汉字“世”、数字“2010”和“人”字变形结合起来,以博大精深的书法赋予了徽章独特的中国味道。在城市景观、公园等常见的环境艺术设计中,汉字作为重要元素,常以最直接的形式表现设计主题,深化设计内涵,提升设计的人文性。

三、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的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多种应用,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一)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与表现手法改造、装饰居住环境,大多带有设计师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可以说,每件作品都是设计师的知识、技能、情感、生活感悟与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不可否认,这其中也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展现人与居住空间的和谐相处,同时展现出一定的文化思想,以增强作品的人文内涵。民族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民族风格,拥有大量素材可以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赋予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文化和审美需求,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人们更强调重视自然的设计理念,体现人与环境、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这也是民族文化中部分思想的体现。环境艺术设计发展需要新材料与新技艺,更需要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丰富表现手法,以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而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二)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是新时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在这样的背景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产生了多样的审美理念。民族文化因其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多种风格面貌,被大量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在新时代设计师应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的多种元素、内涵和本质,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以不断创新的表现手法,呈现出符合时代特点的作品,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利用环境艺术设计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构建和谐的发展氛围,使民族文化能够以更容易被接受的形式达到传播和发展的目的。

(三)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和民族文化的融合

民族文化中包含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实例中也有着大量的体现。笔者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设计理念,既能够展现环境艺术设计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又能体现民族文化的传统内涵。民族文化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能为人们提供更加适宜放松心灵的场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便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城内的个园,其主人喜爱竹子,园内种满了竹子,因而园林也以“竹”的一半命名。竹子挺拔青翠,不惧严寒,象征气节、高雅、纯洁,代表了主人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和民族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之一。笔者认为,民族文化和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是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

结语

中华民族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中。环境艺术设计追求人与居住环境的和谐,在发展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同时融入民族文化,既能为环境艺术提供大量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又能为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民族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有机融合,体现了时代对现代设计的要求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播、继承的需要。在新时代,增强居住环境审美情趣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展现民族文化魅力,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玲.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渗透与传承[J].大舞台,2015(9).

[2]马馨格.论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传承与构思[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5).

[3]闸西.环艺设计中传统吉祥图案的传承与发展探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3(6).

[4]郑博文.论民间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才智,2015(17).

[5]廖丰丰,杨君顺.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神韵的探讨[J].美与时代,2007(11).

[6]曹志民,袁哲.特色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思考——以彝族度假酒店设计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3).

[7]夏玉莹.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转化[J].设计,2015(13).

传承艺术文化篇6

一、城市文化精神的界定

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精神是一座城市在其诞生与发展进程中历经无数年和无数人的努力、积淀,最终形成于该城市的情感与灵魂所在,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长期积淀并得以深度呈现的结果。城市文化精神是随着城市进程化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高级文化形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是一个城市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独具特色的一种城市思想、价值观念、公民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制度等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文化的内核,同时也是城市的深层结构,又兼具鲜明的个性色彩。②在城市文化精神起始和形成的过程中,艺术要素伴随其中,并且艺术设计担当了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形态呈现的责任。在当下,推进城市化进程、彰显城市个性、打造独具风格城市风貌的格局下,重视和研究并深刻认识城市文化精神的内涵,解读文化发展中的诸多新的观念,充分认识并发挥艺术设计在城市文化精神塑造中的作用,可以促进城市文化在科学与理性的指导下获得更迅捷、自由的发展。

二、艺术设计应尽的城市文化精神传承和创新使命

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借助文化学、艺术学、心理学、营销学、策划学等学科而付诸实施。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势必在城市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文化精神作为城市文化的积淀,兼具城市古老生命记忆和语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代表着城市居民普遍心理认同和文化精神传承,代表着城市智慧和城市精神的本土文化。而艺术设计作为一个融合智能、知识与信息的认知传播活动,首先应当加强对本土文化符号精神象征的认知,进而推广艺术设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推进作用。考察、研究、分析影响城市文化精神的因素,其中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科技文化等。艺术设计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构成,担负起城市文化精神建设的历史使命。首先,艺术设计强调灵性、悟性、巧性和创新性,同时艺术设计是灵动性很强的文化活动。其次,艺术设计是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和渗透性,其审美的特质会对城市居民产生影响。再次,艺术设计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一项设计一旦采用,就形成久远的影响力,并且存在于城市和人民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具有强烈的普遍性和普及性。因此,艺术设计在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具有重要意义,艺术设计势必在城市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艺术设计在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艺术设计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的发展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整个城市文化精神的发展水平。对于艺术设计的分类,当今比较认可的分类方法包含: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可以说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支柱。城市中积聚了大量的艺术设计资源,艺术设计正是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艺术设计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艺术设计对城市的宣传起到推介效应,增强城市的识别性、美誉度和知名度。可以说现代城市是现当代艺术的温床。③艺术设计将创意、文化带入市场,同时,把城市艺术精神带入大众消费世界,艺术设计给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接触艺术的机会,营造城市艺术氛围。艺术设计把艺术作品所包含的精神价值标准和审美价值取向通过特殊的形式被观赏者接受和推崇,进而达到影响人、教化人的作用④。

传承艺术文化篇7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优秀案例

白山市第二十中学苏绿军

   案例摘要: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是引领青少年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传播中国价值,增强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的重要途径;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学校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探索学科融合协调发展,整合优化美育资源,全面提升学校美育质量的创新之举;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有益探索。围绕这个主题思想,我们在探索中前进,进一步完善了各种制度,常抓不懈,不断的拼搏、进取,走出了一条艺术办学特色的教改新路。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和相关老师组成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健全了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制定、修改、完善了各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常规等,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扎实贯彻落实。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开展日常朗诵,课前三分钟活动2、开展诵读经典比赛。3、开展“四大名著知识竞赛”4、开展书法比赛活动。5、开展书法比赛活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自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以来,我校不断总结经验与成果,聚积成了现在独特的学校文化个性品牌,实现了学生的多元和谐发展和学校办学的可持续发展。以确立“做德才兼备之师育合格特长之生创规范特色之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景行学子“勤奋好学,自主创新”的浓郁学风。

我校艺术教育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进一步完善了各种制度,不断的拼搏、进取,走出了一条艺术办学特色的教改新路。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和相关老师组成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健全了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制定、修改、完善了各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常规等,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扎实贯彻落实。为此我们组织了以下活动

一、 开展日常朗诵,课前三分钟活动

为了传承中华文脉,汲取民族精神营养,创建经典诵读特色学校,我校开展了“课前三分钟,人人诵经典”活动。根据学生自己特点,我们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诵读名人名言、古诗,各班利用晨读、班会进行集体诵读古诗文。以及个人美文交流、时事会、我的中国心等内容;演讲结束后,学生根据该同学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进一步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课前三分钟演讲取得了始料不及的效果。演讲形式越来越新颖、内容越来越丰富,语言越来越精彩,当然台下学生观看的兴致也越来越高。参加点评的同学也越来越踊跃,现在课前三分钟,已经成了放飞学生理想的时刻,三尺讲台已经成了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同学们反映说以往不知道语文还有这么多东西可学,以为看看课本就行了。现在可忙了,要搜集信息,要查找资料,要落实到文字,要认真背诵,为课前三分钟演讲作准备,生活丰富多了,也充实多了。

二、开展诵读经典比赛

为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展现同学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的朗诵活动。我校每年9-10月份都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先后举办了十一届在师生积极参与下,一首首千古流传的诗文,一句句含义深刻的名句,引来阵阵热烈的掌声,整个比赛洋溢着浓郁的诗意氛围。各班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同学们精神饱满,尽情诵读,感情真挚,具有较好的艺术表现力,通过以赛促读,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深深融入了每个孩子的心灵

三、 开展“四大名著知识竞赛”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为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活跃校园文化,树立正气,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校近年多次举办“四大名著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

传承艺术文化篇8

(1)布依文化艺术的传承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布依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独特的音乐形式、充满生活气息的游戏以及奇异的手工制作,对幼儿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选用一些适合幼儿发展的布依族文化艺术活动,作为幼儿园园本教程,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采用游戏形式传承布依文化艺术,幼儿从了解到认知,从参与到发展,从教师的引领到幼儿主动探索的活动过程,都充满了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幼儿时期,他们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在幼儿园开展布依文化艺术传承活动,幼儿接受方式上直观性极强,能够直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针对中、大班的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操作,更能引发学习兴趣,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2)布依文化艺术教育促进了幼儿的智能发展。布依文化艺术的教育为幼儿智能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有目的的选择适合幼儿园年龄特点与幼儿发展需要的相关教材内容来更好地开发幼儿的智能,启迪幼儿的思维。布依文化艺术的独特与魅力,深深吸引着每个孩子,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乐学、好学。

在体育游戏“打夯包”中,幼儿可以扮演各种角色(表演者、观众和裁判),通过游戏,幼儿四肢肌肉得到锻炼,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又训练了幼儿的节奏感:从中挖掘幼儿潜在的能力,使智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手工制作“扎染”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积极主动地创作过程中,不仅认识了各种制作工具、染料的名称和特点,还懂得了其制作过程;从图案设计到制作,小手灵活、协调的配合,不仅促进了大脑左右半球的交替循环运用,幼儿的思维、想象、操作、表达审美能力都得到提高。

(3)布依文化艺术的教育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为人的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幼儿期是个性的形成期,也是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时期。因此在幼儿阶段,不仅要着力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同时更要着力于幼儿的个性形成。好的品质和习惯,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承艺术文化篇9

一、办学现状的思考

(一)对“特色学校”的忽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纲要明确强调要注重学校的特色发展,可现实中,统一的办学模式,造成了学校教学机械化,漠视了个性特色的创新发展,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现象;在这种模式下,教育变成一种复制行为,人才培养也模型化。假如所有的学校都一个模子,所有的学生都一个样子,将不可思议。

因此,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倡言:“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所学校建立特色是非常重要的,特色教育往往是转变学校形象的一个突破口。”其实,每所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发展的历程也不一样。只有根据实情办学,教育事业才会蓬勃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有特色的学校,才能培养有个性、能创新的学生,不拘一格出人才。

(二)对“文化艺术”的漠视

在过分功利化教育的怪圈下,教育目的、内容往往围绕着“实用”“训练”而显得极其狭窄,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教育出现了漠视、缺失现象。我们以有着悠久的传统优秀文化艺术而自豪,但提及中国,有多少人会联想到“文化艺术”?虽偶尔也会炫耀“伟大的祖先所创造的悠久历史文化艺术”,可又有多少去传承、创新?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文化艺术常成为可有可无的一种附属物,不管是硬件的添置,还是师资的配备,或是课程的设置,都没有引起重视,偶尔有之,也是像阵风一刮而过。对学生文艺素质的培养却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普及教育的“放羊”式和支撑门面的“精英”式。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二、特色办学的实践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教授在解读“纲要”时提出:“形成一个领域的卓越――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在特色“领域”的定位中,我们认为可从办学理念特色、办学模式特色、学校文化特色、学科课程特色等进行探索。我校创办伊始就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选准以“文化艺术”为突破口,确立了“诗笛”办学特色――即让全体师生都“会吟诵诗词三百首,能吹奏陶笛一小把”。以此,渗透、加强人文教育,让全体教师学生,在优秀文化艺术熏陶中,涵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质。

(一)吟诵诗词三百首

“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它语言凝练,朗朗上口,便于诵读。我们从这几方面来探索实施。

1.编写“诗词课程”。

学校抽调骨干教师,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从浩如烟海的诗词中,遴选出适合小学生诵读的三百首作品,内容涵盖春、夏、秋、冬,乡情、亲情、友情、爱情,咏物、咏史,乡野、纪游、军旅,社会、人生、艺术等类别,根据小学生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按1~300序列编排,分为12个学期,每个学期二十五首。

2.启动“三读行动”。

“一读”,美文欣赏三分钟。每天早操后,由学生上台进行三分钟的诗文朗诵,让全校同学欣赏,每天一个同学,按班级依次轮流;周一升旗仪式后,启动“每周一诗”诵读,复习上周诗词,带读本周诗词;每天语文课前候课三分钟,由诗词引读员带领全班诵读“每周一诗”。“二读”,课外阅读三十分钟。要求学生在家,每天要确保半小时以上的课外阅读,并多鼓励、引导学生经典阅读。“三读”,诵记诗词三百首。每学期诵记诗词二十五首,小学阶段诵记诗词三百首。

3.构建“诗廊文化”。

(1)主题诗词。一是楼梯景观文化,在东、中、西、南四个楼梯分别布置有关“春夏秋冬”“江河湖泊”“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观的诗词。二是走廊教学文化,根据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品行教育,以及小学教师的师德行为,用诗词形式布置楼层的学习文化、办公文化,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布置教学楼各层学习文化,主题分别是“立志篇、敬爱篇(爱国篇)、学习篇、诚信篇、惜时篇、友情篇、创新篇(哲理篇)”,第十楼是行政办公楼层,布置办公文化为“创业篇”。

(2)年级诗词。学校将要求诵记的三百首诗词,统一制作“诗框”,按每年级五十首置于该年段教室走廊外墙。“诗框”内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诗签”,标示诗词的题目和作者,并按照1~300编序排列;另一部分是“诗语”(诗词内容),由就读该班的学生动手进行个性化布置,除了有诗句内容外,也可绘上意境图、注释、赏析等等,随着学生就读年级、班级的变化,年年更新,让校园文化与学生进行互动。

(二)吹奏陶笛一小把

陶笛源自于古埙(古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古老而别具特色的陶土制作的乐器,有着独特的音效。学校通过“两本”“两培”“两训”进行传习。

1.“两本”。

重视陶笛教学校本研究,习练演奏技巧,探索教学方法。开发陶笛校本课程,一方面结合小学音乐课本,选取部分歌曲,编成各个学期陶笛吹奏练习曲;另一方面,将部分朗朗上口的古诗谱上曲子,用于陶笛吹奏和学生吟唱;再一方面,选取一些闽南童谣、泉州地方歌谣,铺成陶笛吹奏曲,力求做到在吃“国宴”盛餐时,也炒些特色“地方菜”。

2.“两培”。

联系专家辅导培训,校内自我学习培训相结合。学校先后邀请福建省陶埙陶笛专业委员会赵亮会长、林烨副会长、林毅坚秘书长等行家,到校给全体师生进行陶笛吹奏指导、开设陶笛教学专题讲座,开展陶笛师资培训活动,经考核合格者,由福建省管弦学会授予《陶笛教学资格证》。学校也选派教师参与陶笛艺术委员会举办的培训活动,并带动校内的自我培训。

3.“两训”。

确保师生训练时间,每周教师例会前二十分钟,进行全校性的教师集中训练;每周全校各班开设一节三十分钟的陶笛校本课程,每年段设立普及班、提高班,普及班由正副班主任下班教习,提高班由音乐教师进行指导。

传承艺术文化篇10

【关键词】传统戏曲中国文化中国电影戏曲元素

小小的身影讲述着千年的故事,幽婉的曲调传扬着上古的声音,一声声铿锵有力的锣鼓传递着华夏子孙不屈的意志,一幕幕曲折动人的故事承载着国人五千年的悲喜怒乐。戏曲——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戏曲的发展,潺潺而流,从未曾干涸。数百年前,当我们依旧做着天朝圣国的美梦时,西方世界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工业革命,当他们打开我们的国门强行带走无数奇珍异宝的同时,也将电影带进了我们的世界。随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经历着一次次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一个主流载体。除了那些从小听着《穆桂英挂帅》,看着《天女散花》的祖辈们,现今已鲜有年轻人愿意跨进剧院,聆听这份传承千年的艺术。无数人站出来宣称戏曲灭亡论,殊不知,戏曲已经用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历史发展的大舞台之中。纵观中外电影,无论是《霸王别姬》还是《大闹天宫》;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动画;无论是从小受中国戏曲文化熏陶的本土导演陈凯歌,还是深受中西文化融合影响的香港电影导演徐克,戏曲元素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影视剧作品之中,依旧用戏曲特有的方式,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方式的载体,我们称之为戏曲元素。

何为戏曲元素?

有人说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唱念做打”便是戏曲元素,也有人说戏曲元素就是五彩斑斓的服饰、夸张传神的动作、丰富多变的色彩、生动夸张的脸谱。戏曲元素即编剧方面有剧本文学的诗赋性,结构方面是点线连贯的分场性,超脱的时空变化,综合的表演形式,根据行当创造角色,流动的技艺及通俗的民间艺术。①笔者认为,戏曲元素简单概括便是戏曲的综合性、写意性与技艺性。

下面笔者从三个部分来具体阐述戏曲元素在影视剧作品中的运用。

一、向经典致敬

1905年,丰泰照相馆内,“谭鑫培唱着最拿手的《定军山》,只见他配合着锣鼓点儿,一甩髯口,把刀一横,立成顶梁柱一般,就听旁边有人喊:‘快摇’,刘仲伦便使劲摇了起来,那时的胶片只有二百呎一卷,很快便摇完了,算告一段落……”②

就这样,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完成。这是京剧史上的里程碑,更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电影的起步,便是说唱艺术和传统的中国戏曲结合的产物。传统中国戏曲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独特的一种存在形式,自电影开始在中国发展,就未曾忽略过民族国粹的地位,更有许多影片向中国传统艺术致敬,其中不乏《霸王别姬》《刀马旦》等优秀影片。

《霸王别姬》可谓是陈凯歌导演的巅峰之作,本片以“”为背景,讲述了京剧名旦程蝶衣和名生段小楼的故事。片中情感细腻,色彩华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及人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影片中,当段小楼揭发程蝶衣时,当“”的黑色雾霾笼罩着中国大地时,笔者不禁思考陈凯歌为什么要用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来衬托这一故事。中国京剧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最为厚重的艺术之一,陈凯歌导演的独到之处便是用最具代表性的中华艺术来映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虞姬最后自刎于霸王剑下亦是程蝶衣自刎于段小楼剑下,陈凯歌的这一做法是聪明而独到的。戏曲《霸王别姬》无疑是国人最熟悉不过的剧目之一,用历史演绎过去,戏曲的助力使影像的张力更加具有历史深度。

二、局部引用

在众多中国电影中,戏曲的各种元素被中国导演灵活运用。1942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铁扇公主》吸收了传统戏曲的造型艺术,人物活灵活现。无独有偶,《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的扮相完全借鉴了京剧中猴戏的孙悟空脸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在音乐方面,影视剧作品中不乏锣鼓小调的出现,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大宅门》同名片头曲《大宅门》中融合了京剧、豫剧、评剧、梆子、大鼓等七种戏曲元素,中国味道尽显观众眼前。《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各个唱段都是源于京剧作品中的优秀曲目,如三太太唱的《苏三起解》就属京剧著名曲目《玉堂春》,西皮流水的板式一打,节奏鲜明,让情节多变的影视剧更加富有韵味,令人回味不已。

三、故事借鉴

五千年文明孕育了数不清的动人故事,才子佳人、忠肝义胆,一段段故事在舞台上演绎,用中国特有的方式——戏曲。经历数千年的变迁,戏曲已由古老的祭祀演化成完整的叙事方式,有着鲜明的人物、生动的情节、完备的乐师、著名的演员。在这个光影传播的时代,戏曲故事不断被改编,最终搬上大银幕,那些古老的故事再一次被人们所熟知。如在电影、电视剧中备受青睐的题材《新白娘子传奇》便取材于传统戏曲。

《新白娘子传奇》的故事最初出现于明朝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之后,有陈六龙编著的《雷峰塔传奇》;清朝雍正年间,又有经方成培改编的三十四出《雷锋塔传奇》。然而真正的集大成者是著名戏曲作家田汉先生根剧昆曲、京剧的老本改编的《白蛇传》。由赵雅芝、叶童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张曼玉、王祖贤主演的《青蛇》故事情节大多源于此。

戏曲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传承,以特有的方式记录着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是中国文化不可忽视的力量。小小一出戏,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艺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戏曲与影视剧可以相辅相成,传承中国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中华文化大复兴的时代指日可待。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