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十篇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十篇

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12

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篇1

摘要本文从财务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等几个角度深入分析河北省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差的原因,基于河北省中小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建立完整的账套,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时可以为外部融资提供有力的财务数据支持;加强应收账款和存款的管理,加快资金回笼的速度,强化资金的流动性;在不影响企业日常经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量,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资金流动性应收账款存货

根据河北省2008年经济年鉴公布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5年为4210.25亿元,2006年为5501.25亿元,2007年为6884.68亿元。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成果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尤其是中小企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比分析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小企业对于河北省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中小企业的生存条件却是很艰苦的,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问题尤为严重。

一、河北省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现状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心脏,资金流动是为心脏和机体提供养分的血液。因此,研究河北省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1.资金流动性与经营周期的关系

企业生产经营周期是从生产企业从原材料和燃料开始,经过企业对原材料的加工至半成品,最后至产成品,这是企业的制造过程;然后是销售过程,向企业的各级供应商提品,最终取得所有货款的过程;资金回笼,第一个经营周期即告完结,下一个经营周期开始。因此,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可以分为订货周期、存货周期和应收账款周期;资金流动包括应付账款周期和应收账款周期,即资金流动贯穿着存货周期和应收账款周期。

资金流动和企业经营周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企业经营,就没有资金的流动;相反,如果资金流动性很差,会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周期。如果资金流动性强,应付账款及时偿付,维护了本企业自身的信用,有利于进一步发展赊购业务,减缓本身资金压力;应收账款及时回笼,使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新一轮的投资生产。如果资金流动性差,应付账款不能及时偿付,企业本身信用会受到严重的损失,众多供应商拒绝提供赊购业务,会使企业营运资金大幅度增加;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变现收回,会严重影响企业下一轮的经营周期。可见,加强资金流动性是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无法逃避的课题。

2.河北省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现状

与中小企业建立和发展相伴而生的就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河北省的中小企业当然也概莫能外。当我们细细分析河北省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深层次原因时,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就浮出水面,并在中小企业资金问题上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

资金流动性的问题只要是两方面影响的,存量和流量。存量就是企业资金的库存绝对数额,例如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可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流量就是企业用于日常经营的营运资金,譬如存货、主要原材料及燃料等。存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有效收回是在一定销售额的前提下,确保企业资金库存数额的最有效的途径。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存货。对于中小企业,存货占用企业资金使用的比重最大,因此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企业资金流量的最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河北省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也是影响企业资金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财务制度不健全的最重要方面就是账套的建立和有效管理。账套的管理不善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和企业外部融资。由于账套管理不善,企业很难整体、系统地监控和协调企业资金的运作;同时糟糕的财务数据,是企业外部融资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导致河北省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差的原因

资金流动性是关系企业正常经营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双重问题,资金使用效率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又是互相促进,相互依托的。

1.缺少会计账套的建立及有效管理

现今的中小企业绝大部分是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这样就会导致河北省中小企业存在管理模式僵化,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不严格等问题。譬如,一个中小企业的绝大部分权利都集中到所有者身上;一般丈夫管经营决策,妻子负责管现金,没有成型的账簿;再稍微好一些的,就是几个合伙人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决策,其亲属负责现金和账簿的管理。总之,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在家族式管理的桎梏中。

由于账套设置的缺失,使得企业对资产缺乏有力的监控,缺乏对资金的结算和使用的合理调度,盲目的投资往往使企业入不敷出,流动资金捉襟见肘。对企业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账套的缺失或账套的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企业融资难度大大增加。良好的账套建立和管理,是企业良好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的基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考察一个企业偿债能力的最重要的条件。因此,账套缺乏有效的建立和管理,直接的影响就是阻断了外部融资的大门,进而造成企业资金短缺时不能及时获得外部资金支持,使得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雪上加霜。

2.缺乏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

应收账款周期和存货周期是资金流动的介质和形式,因此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速度就是资金流动性最直接、最准确的反映。应收账款的及时变现,是对下一个经营周期顺利运行最有力的支持;存货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加强资金的流动性,减少资金的占用,最大限度的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和减少存货的管理成本,。如果应收账款变现存在问题,下一个经营周期就会因为资金短缺而不断滞后,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如果存货周转出现问题,会增加资金的使用成本,存货管理成本,这样会使资金的使用效率严重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应收账款是企业为应对市场激励竞争采取赊销产生的,这样使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相应的管理费用大幅度增长,企业发生呆账、坏账的几率也大大增加。现实社会中,中小企业面临的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极为严重,呆、坏、死账大量存在。导致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收账款控制方法,缺乏有效的催收应收账款的政策和方法。

3.缺少对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存货的有效控制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者的认知,而对于资金具有绝对控制权的中小企业经营者缺少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基本理念,更缺少资金营运管理的专业知识,致使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动性的问题不断升级。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没有现金使用计划,项目选择和投资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往往造成资金不足;二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

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控制方法,缺乏有效的资金营运管理方法。营运资金管理关系着中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必然影响到偿付到期债务、支付当期费用的能力,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发展。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重钱轻物,对于其他有形资产,诸如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管理不到位,造成资产流失严重。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2倍以上,资金周转失灵。产成品库存增加,挤占流动资金。邯郸市被调查的8家企业的存货总额占全部流动资产的33%,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

三、加强河北省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动性

在前面部分分析了河北省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那么下面就应该是重点解决问题了。

1.建立完善的会计账套并予以严格的管理

完备账套建立的基础,需要大量的原始凭证和数据,诸如会计凭证、生产消耗定额,原始记录、费用支出定额、购销合同记录等。这些凭证是企业生产全程的记录,是企业消耗企业资源的最重要的证据。资金流动贯穿着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因此完备的账套可以清晰地反映和记录资金的流向和流动性。因此完备的账套可以对资金流动性实施跟踪的监控,时刻为管理当局提供资金流动性的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突发事件。

中小企业只有建立规范、完整账套,并委任专业人才加以维护、管理和控制,才可以使得财务管理职能得以充分发挥,有效的财务分析与预测信息才可以迅速地提供给管理者。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中小企业经营者从宏观上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进而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达到有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同时,良好的账套管理是财务人员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谋求资金支持的强有力后盾。有效地账套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可以使银行放心的将钱借给企业。

2.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原来现货现销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尽可能的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追求更大的利润,所有企业不约而同的开始了赊销业务,由此应收账款也相应产生了。

为了扩大销售进行赊销业务,本也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应收账款能够及时的收回,进行大量的赊销业务也是完全可以的。但中小企业面对的问题就如如同小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一头要时刻面对着资金日益紧张的窘况,尤其是进入2008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扬使资金短缺的问题更加严重;一头又得面对大量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难题,使本来就难以维续的资金链雪上加霜。基于此种情况,中小企业经营者更应该加大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使得应收账款时刻在控制的范围内。

要将应收账款余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用5C系统评价顾客的信用品质,并根据不同的信用品质予以不同额度的信用额;二是运用账龄分析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时时的监管,多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

3.加强对资金使用和存货的管控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的货币流动性偏好理论对中小企业对资金的管理具有指导性作用。河北省的中小企业应重点运用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的相关理论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中小企业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企业应当持有一定量的货币进行预警。一来,在原材料市场价格下降时可以适机买进,这样可以节约资金的使用;二来,中小企业的日常业务多是赊购和赊销,持有资金可以及时偿还供应商的货款,维护企业自身的荣誉。

存货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根据存货aBC分类管理理论,对企业重要材料进行重点管理控制,这样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节约企业的资金使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王棣华.柔细财务管理.经济管理者.2001(09).

[3]李洁.谈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从温州仕登公司倒闭得到的启示.中国农业会计.2008(07).

[4]吴秋.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决策与信息.2009(01).

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资产结构现金存量现金流量最佳现金持有模式

引言

现金作为影响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资产,对企业至关重要。在企业所有资产中,现金具有最强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现金持有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从而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企业处于不同行业,其资产结构不同,企业的现金存量、流量会因资产结构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时发现,很少有学者从资产结构的角度对企业现金存量、流量进行分析,对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是否具有相关性,呈现怎样的相关性并没有十分精准和全面的研究。因此,笔者对资产结构与企业现金存量、流量的相关性进行理论探讨,希望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来调整资产结构,使企业的现金存量和流量都以最佳的方式存在,最终达成建立适于自身最佳现金持有模式的目的。

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相关性分析

(一)现金存量、流量对企业的影响

现金对于企业至关重要。购买货物、支付工资、偿还债务、缴纳税金、开展对外投资、向投资者支付股利等都需要支付现金。同时,企业出售产品或服务会获得现金、借贷、投资收回等行为也会使现金流入企业。企业通过不断的现金流入、流出,才能进行正常的运转,现金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血液。对于何为现金,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定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现金购买商品和服务、支付各种消费支出。这里的现金是指人们手中持有的,可立即用于支付的货币,这是关于现金最常用最浅显的解释。在会计学中,现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是企业为支付日常零星开支而保管的库存现钞,包括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广义的现金是指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一种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财务学中的现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

为了准确描述现金对于企业的财务意义,分别从时点的角度和时间段的角度将现金细分为现金存量和现金流量,这里的现金存量和流量主要是指基于投资回收的现金存量和流量,从投资以及投资回收角度研究现金是财务学研究现金的主要意义之一。现金存量表现为某一特定时点上流入减去流出后的结果,是一个时点指标,反映现金的存在状态。现金流量则表现为某一特定时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和内部运动,是一个时期指标,反映现金存在的过程。将现金细分为现金存量和现金流量,从时点和时期的角度全面分析现金,以期从中找出企业最佳的现金存量和流量,并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企业最佳现金持有模式。

在分析现金存量和流量对企业的影响之前,首先要明确现金存在于企业的最重要意义,即功能是什么。只有如此,才能更准确的分析现金对于企业的影响。现金的具体功能主要体现在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两个方面,并最终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从经营成果角度考虑,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来获取利润,无论是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商品,还是进行投资与筹资都需要现金来支持。现金通过购买和支付来具体开展经营活动,通过现金供应量的扩充和收缩来具体实现对经营活动的支持与制约。因此,现金用于满足支付,作为企业的支付手段是极其明显的。支付作为现金的重要功能,是经营活动的基础,并最终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财务状况角度考虑,现金资产本身的高度变现性,提高了资本的流动性,并最终提高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在企业的正常经营条件下,现金是资本运转的起点和终点,一切非现金形态资产,都必然转变为现金形态。同时,现金资产的高度变现性使得其可以在任一阶段转变为其他非现金资产,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现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因此,现金具有高度变现性和流动性,可很好的用于满足偿债的需要,并最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角度分析发现,现金存在于企业的最重要意义在于满足支付和偿债的需要,这是进行其他分析的主要前提。

在满足支付和偿债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分析现金存量和流量对企业的财务意义。现金存量作为一个时点指标,表现为某一特定时点上的现金持有量。现金存量能够很好的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并最终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在某一特定时点,若现金存量越接近企业的债务偿还量,则越能够满足企业的偿债需求。同时,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离不开买和卖,将整体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不同时点的买和卖,就体现了现金存量存在的意义。同满足偿债需求一样,在特定的时点,若现金存量越接近于企业的经营支付量,则越能够满足企业的支付需求,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对于企业的意义更为重大,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资本运动,始终存在着现金的流动,现金的这种流动状态即体现为现金流量的循环。现金流量具体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每一次的经营业务循环,总是伴随着现金流量循环。由现金转变为非现金资产,再转变为现金,形成一条完整的现金流动链条。若现金流量的循环周期与企业的支付周期越接近,则越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现金流量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的变现性反映现金流量的循环速度,变现性越强,现金流量的循环速度越强,资本的流动性越强。现金流量的变现周期与企业的偿债周期越接近,越有利于企业的资本运动,即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现金存量和现金流量在时点和时间段上的共同配合,使得企业的支付和偿债需求得以充分的满足,最终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此种情况下的现金存量和流量即是企业的最优现金存量和流量。

现金存量和流量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通过时点和时间段的共同配合形成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模式―现金流时空配合模式。现金流的时空配合模式包括时间和空间两重含义。时间上是要求变现周期的变现时点尽可能地接近企业支付时点或偿债时点;其空间含义是变现量应尽可能等于支付量或偿债量。在时间和空间上越接近的现金流,即是企业的最佳现金流。

(二)资产结构对企业的财务意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对资产的不同分类,会对资产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用。按照特定标准对资产进行分类,再将各类资产进行组合对比,形成各种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资产结构。资产结构一般是指流动资产与总资产、固定资产与总资产等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不同标准划分资产,必然会形成具有不同意义的资产结构。典型的资产分类,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总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此外,还可根据资产的功能为标准,将资产划分为以固定资产为典型内容的功能性资产和以流动资产为主要内容的对象性资产。无论是何种分类方式,都会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资产结构。资产及其功能效用对企业的意义主要通过特定的资产结构对企业现金存量、流量所产生的影响来体现。

不同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资源分配的侧重点不同,则资产结构不同。制造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最具代表性,制造型企业中固定资产占据主要位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比重越高,越能体现该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从而越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在制造型企业中,固定资产作为生产工具,决定着生产的内容和结果;同时也决定着生产的速度和采购周期。制造型企业一般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获取利润,降低产品成本的最有效方法是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扩大生产规模的主要途径是扩大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数量。因此,固定资产在企业所有资产中具有核心支配地位,体现着资本的增值功能。流通型企业中流动资产占据主要位置,这是由流通型企业的经营特性所决定的。流通型企业通过商品的进销差价来获取利润,这就要求企业具有充足的流动资产,以满足企业对资产变现性的要求。由此可见,所属行业不同,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同。

资产结构的真正意义在于,同一资产整体中存在不同资产,不同资产的运动性、变现性不同,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不同、投资回收时间与风险则就不同。

(三)资产结构对企业现金存量和流量的影响

在分别讨论了企业现金存量、流量和资产结构对企业的意义后,可以对资产结构和企业现金存量、流量的关系进行相应的研究。通过分析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的相关性,找出适合于不同资产结构的最佳现金持有模式。

企业处于不同的行业,会形成不同的资产结构,不同的资产结构则会使企业现金存量、流量呈现不同的状态。与流通型企业相比,制造型企业固定资产比重大于流动资产比重,若长期资产(在此不考虑无形资产的影响),尤其是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比重越大,则企业的产出能力越强,从而获得的利润越多。若企业不存在大量的应收项目,则利润大多直接以现金类资产的形式表现,这就间接表明资产结构对企业的现金存量、流量具有影响。除对利润产生影响外,资产结构对基于投资收回的现金也会产生影响。企业初始投资的资产主要包括以固定资产为主要内容的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两大类。这两类资产的回收方式和回收时间是不一致的,对固定资产的垫支回收主要是通过固定资产的折旧在企业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期间逐期分次收回;对流动资产的回收则是在整个寿命周期的最后一期全额一次性收回。因此,固定资产比重大的企业,其投资回收会先于固定资产比重小的企业。依据时间价值理论,逐期回收的现值之和必然大于末期一次回收的现值。对于企业现金存量、流量来说,固定资产比重大的企业,由于其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且基于投资的垫支资本能优先收回,使得现金存量在某一特定时点是充足的,能够在量上满足特定时点的支付和偿债需求。同时,也加快了现金循环周转的速度,使得在特定时期,现金的经营周转周期和变现周期能更加接近企业的支付周期和偿债周期。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的这种相关性,可以使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依据自己的资产分布规律,找到适合自身的最佳现金持有模式。

结论

综上所述,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在理论上是具有相关性的,资产结构会因企业所处行业,对现金存量、流量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在进行现金管理时,可以以此为依据,结合资产结构,调整特定时点的现金持有量和特定时期的现金周转量,使得企业的现金存量能够接近于企业的支付和偿债量,现金周转期能接近于支付和偿债周期。在量上和周期上越接近的持有和使用方式,即是企业最佳的现金持有模式。本文仅从理论上探讨了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的相关性,现实企业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依据企业真实的财务数据,从实证的角度来验证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是否具有相关性,呈现怎样的相关性是笔者接下来研究的重点。笔者期望运用统计学和财务分析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资产结构与现金存量、流量在现实企业中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于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凯恩斯,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99

3.陈万江,肖霞.现金功能略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4.肖霞,陈万江.资产结构的财务意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5.BaumolwJ.thetransactionsDemandforCash:aninventorytheoreticapproach[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52,66(4):545-556.

作者简介:

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流动比率;流动资金;电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abstract:theimportanceofliquidityisthatitcanproducerevenueandprofitwhileeachcycleandthustheturnoverofliquidityisjustthedirectcreatorofenterprisesurplus.onlywhenliquidityturnsoverandflowsintheenterprisecontinuouslyandconstantly,theenterprisecankeepsustainabilityofproductionandoperation.Butforalongtime,theshortageofliquidityinelectricpowerenterpriseisnotonlyathreattothenormalproductionandoperationofenter,butalsoaffectsthenationanditspeoples.Soitisurgenttostrengthenthemanagementofliquidityinelectricpowerenterprise.thisarticlewillanalyzethesituationofmanagementofliquidityinelectricpowerenterprisethroughstudyingtherelationbetweencurrentratioandtheinsufficiencyofliquidity,andputforwardtothecountermeasures.

Keywords:currentratio,liquidity,electricpowerenterprise,analysisofabilitytopaydebt

1.流动指标概述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流动资产偿付负债的能力,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强,相应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强。企业能否及时清偿到期的流动负债,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优劣的重要标志。对债权人而言,企业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随其债券的安全性才有保障。对投资者而言,如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出现问题,就需要经营管理人员想尽一切办法去筹措资金,应对眼前的财务困境,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增大筹资成本,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就是流动比率指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在短期内用可以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企业的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对债权人的利益越有保障。在流动资产持有量相对合理的情况下,如果流动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利益短期资本的能力不足。反之,如果流动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财务风险较大。因此,流动比率过高或过低对企业来说都是不利的。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在2左右比较合适,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参照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水平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一般而言,商业和流通领域的企业流动性较高,机器制造业及电力业则流动性较差。所以,在分析流动比率的时候,应将其与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2.电力企业流动比率分析

以电力企业为例,选取了5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发电公司统计其近三年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如表1。

表1

企业

年份长江电力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大唐发电平均值

20070.490.610.180.460.280.40

20080.620.390.240.400.280.39

20090.220.390.230.190.370.28

20100.110.360.210.180.340.24

20110.130.370.240.270.440.29

平均值0.310.420.220.300.340.32

根据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电力行业大部分企业流动比率普遍较低,远远小于2,这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很弱,而且近几年一直处于不断降低的趋势,2010年几乎都降至近5年的平均水平以下,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不过选取的5家电力企业流动比率在2011年均略有提高。

进行流动比率分析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流动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过高的流动比率,并不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来归还短期债务。因为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可能有相当部分是变现能力不强甚至较差的资产,如应收账款、预收付账款和存货等。因此作为债权人有必要对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存货周转速度和营业周期作进一步的分析。

(2)流动比率的粉饰效应

企业管理者为了显现出良好的财务指标,可能在会计报表日通过推迟购货、不提或少提存货跌价准备、提前还清流动负债或拒接长期债务增加流动资产等措施尽可能调高流动比率,掩饰较低的短期偿债能力,粉饰财务状况。因此,债权人在进行报表分析的时候,还应对企业现金流量、不同会计期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情况及原因进行对比分析。

(3)流动比率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比较,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针对不同的行业,由于资产结构特点和负债结构特点不同,生产经营周期不同,或受季节因素影响,流动比率差异较大。近几年,电力企业的流动比率都在1以下,而制酒业的流动比率相对较高,基本上都大于2,因此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比率比较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3.流动比率和流动资金之间的联系

首先,流动比率大于1是企业存在流动资金的必要前提,只要也只有流动比率大于1时,即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此时,就存在流动资金。

其次,一般情况下,在合理的范围内,企业的流动比率越高,其流动资金相对较充裕,所以说流动比率和流动资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次,只有提高了流动比率企业才会拥有流动资金,也只有持有一定量的流动资金,企业的流动比率才能达到理想的数字,这个数字并不一定是2,只要是符合行业发展规律,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即为可行。

最后,任何企业都必须要拥有一定量的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企业长期经营周转的资金,流动资金的实质是长期资本的富余,流动资金表现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

4.电力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及原因剖析

4.1电力企业资金管理现状

电力行业大部分企业的流动负债都是远远大于流动资金的,由流动比率可以看出,流动负债甚至已经达到了流动资产的5倍之多,即流动资产完全依赖于流动负债支撑,企业的财务状况一定存在问题。流动负债可以作为支撑资产的第二资本来源,但是流动负债的稳定性极差,它只能作为流动资产的临时性保障,而不能作为长期保障的资金来源。流动资产的长期保障需要依赖流动资金(营运资本)支持。流动负债不仅支撑了电力企业的流动资产,富余的部分还大大支持了企业的长期资产,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因为长期资产需要有长期资本来保证,如果以流动负债来支持长期资产,则会带来偿债压力,以致到期不能偿债,陷入财务困境。一旦公司发生危机,很难再从债权人手中成功融资,甚至走向破产。

4.2流动资金短缺的原因剖析

(1)盲目投资,短贷长投

一些企业资金分配比例失调,把过多的资金用于长期项目,致使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企业资金监管机制不健全,计划外盲目采购,形成大量的沉淀资金,另一方面电费拖欠又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增大了呆坏账的风险,其结果必将加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形成大量的潜亏,使企业步入恶性循环。

(2)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

电力企业属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相对雄厚,企业的资金,尤其是处于游离状态的资金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没有进行有效调剂、周转、融通。

很多企业往往只按照国家规定,对货币进行制度化管理,不能合理调度货币资金,对货币资金缺乏效益性管理,使部分资金未得到充分利用。另外,缺乏对资金收支活动的有效规划和货币资金的最佳持有量的概念。货币资金的持有量受货币日常收支货币资金往往被闲置起来,任意支配,当最基本的货币需要得到满足后还有剩余时,多余的部分而没有参与到资金的周转过程中区实现增值,造成了资金的浪费。由于人们对“电力是商品”意识淡薄,以及长期以来电都是先用后买等种种原因,不少电力类上市公司应收帐款较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增加了公司财务费用,造成流动资金紧张。

(3)资本结构不合理

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不合理的资本结构是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计划投放比例失衡;自有资金不足,流动资金比重过低;很多企业不注重自我积累,留利有限;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结构不合理。

(4)过度贷款购买设备

电力行业属于国家的垄断行业,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电力行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在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电力行业的大趋势下,电力企业大量贷款购买机器设备机组以满足扩大生产的需要,流动负债增长过快过多。

(5)燃料涨价、生产成本增加,占用流动资金

近年来,受煤价持续上涨的影响,电力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使企业的正常生产需要更多的资金来保证,从而拉紧了流动资金的链条。

5.电力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对策探究

第一,固定资产的适度投资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大,变现能力极差,一旦投入就很难抽回资金。投资固定资产时必须对其预期的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进行充分的科学的决策。评价该项投资的可行性,计算该项目的建设周期,做好项目预算,预测其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测算该固定资产投产后的收入、费用和经济效益,避免盲目的投资,引发挤占流动资金,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现象的存在。

第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资金及时回收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于电力企业更是如此,电费拖欠一直是电力行业的因此应特别重视应收账款,最重要的是电费回收情况。近几年,电费回收工作越来越困难,应收电费余额作为考核指标,并且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兑现。对应收电费应从欠费用户入手,分析欠费原因,建立欠费用户档案,划分用户信用等级。

第三,优化资本结构

通过充实资本金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有效增加流动资金,增强资金的流动性和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第四,调整融资渠道

转变企业流动资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传统观念改变生产经营单纯依靠银行贷款的做法,尽快建立一套补充、积累、管理流动资金的长效稳定机制,提高自筹资金的能力。企业内部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优化结构,技术升级、管理创新,挖掘内部潜力等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理清资金流向,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以带来资金运用效率的提高。

第五,提高流动资金量

从源头上来说,电力企业缺少流动资金,甚至根本就没有流动资金,其实根本就没有流动资金管理可言,因为管理的对象——流动资金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流动比率以产生适当的流动资金,从产生流动资金的两个方面——增加流动资产和减少流动负债来提高流动资金量。

参考文献:

[1]李涛.企业财务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赵君彦.浅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内部成因[J].经营管理,2009(2):79.

[3]张玉雷.企业财务信息分析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经营与管理,2008(12):203-204.

[4]韦自静.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论丛:207.

[5]陆宾.电力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09(24):276-277.

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现金流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概述

现金流量管理是一种管理体系,该体系在兼顾收益的同时以现金流量为管理的重心,是围绕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而构筑的,其管理是有丰富内容的一个系统。说起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还是创造价值,但其理性目标并不是创造短暂的价值,而是持续的价值,具体的目标包括流动性、安全性、持续性、灵活性、效益型、效率性等许多方面。

相对于传统的利润指标,现金流量能更清楚的说明企业盈利的质量。因为现金流量计算营业利润时剔除了非经常性收益,这可以避免用增加非营业活动比如投资收益来操纵利润,而且现金流量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可以避免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增加赊销等方式调节利润,所以现金流量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可以使企业更注重现金流动速度,而不仅仅只重视利润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充足的现金流量,才能持续地生存发展。

二、目前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虽然都认识到了现金流量的重要,但是现金流量管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理论界,有关现金流量管理的成果极少,也因此造成了现金流量管理实践上的匮乏。我国企业的现金管理更加侧重的是事后的分析,而对事前的预测安排、事中的控制则很少涉及,另外由于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大部分还是以利润为导向,所以现金流量的导向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大部分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严重被动和滞后。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第一,我国企业总数的99%是中小企业,所以许多企业因为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融资困难,较难从金融机构贷款,因此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由资金,筹资渠道的狭窄导致了货币资金的短缺。一些企业在货币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会选择从民间融资,而融资杠杆的放大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增加资金风险。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在相继出台相应的政策对这一方面进行探索和规范。

第二,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重视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短期行为,只要有利润有市场就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分析,在投资决策前没考虑过自身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支撑,造成现金的不合理流动,若投资失败,现金循环不畅就会导致企业资金困难。

第三,一些企业完全没有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比如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使现金流量运转处于最大化使用状态,或者现金流量长期盲目无计划运转,还有一些企业只重视生产以及销售,而忽视财务现金流量管理,造成只重视短期效益而忽视内控,导致风险日益积累加大,任何一点小的挫折都可能使企业面临崩溃。

三、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意识

企业若缺乏现金流量管理方面的意识,不但会导致企业的核算不清晰,更容易致使企业出现发展方向上的失误。管理人员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也决定了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合理流动,所以尤其必须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要及时对其进行培训,要使其财务知识得到更新,现金流量风险管理意识得到提高。比如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战略投资时,应对资金的回收率、占有率等指标进行考虑,应尽可能使资金的使用成本降低。相关销售管理人员也应尽可能与供应商、客户进行良好沟通,降低坏账发生的概率,确保资金流动顺畅。企业管理人员还应及时根据变化的宏观环境,调整资金的使用策略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做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要做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基础工作首先是要保证对现金日记账以及银行日记账的日清月结,要及时做好与银行的对账工作以及与银行的往来账清理工作。企业应做到合法经营,应强化信用观念做到诚实守信,努力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还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作,注意非商品交易信用方式的运用或者通过商业信用的形式融资。企业应设置专人管理应收账款,以此加强货款的回收,尽可能使坏账的规模缩小以确保自有资金的来源。企业应管好资金并用活资金,应使企业库存现金、应收账款情况、销售现金流量情况得到及时反馈,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安排资金,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

(三)通过编制现金预算防范投资风险

企业现金预算可以说是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最为关键的内容。企业只有做好了现金预算,才可能掌握现金的流入流出情况,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保留适当的现金余额,才能及时补足余额,才能对多余闲置的现金进行合理的运用,才能选择更合理更科学准确的投资方案。比如一家企业在成立不久就接到一个大单,为了留住客户该企业接受了预付30%,并在活动结束后付清余下70%的付款方式,因为活动支出的费用是合同金额的60%,所以企业必须在活动中垫付30%的资金,因此随着活动的进行,企业逐渐陷入了财务危机,最后企业股东抵押房子取得贷款才堪堪渡过危机。由此可见,编制现金预算,制定现金流量表对现金的流入、流出以及盈缺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是现金流量管理非常关键的内容。

(四)建立及完善企业的现金流量考核指标体系

要加强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还应建立及完善企业的现金流量考核指标体系。比如要通过现金流量管理使企业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要通过持续的现金流量管理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足及有效使用,可以设定流动性、获利性、收益质量、财务弹性等一系列财务分析指标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以此判断其是否正常。首先企业所持有的资产转化为现金能力可以通过流动性指标来体现,而流动性风险经常会导致一些企业破产,因为企业只有持有充足现金或者资产能及时转化为现金,才能及时履行企业的支付义务。其次收益质量指标可以用来表明企业所确认的账面收益中可实现的比例,反映了企业现金收益在企业可实现收益中所占比重的大小,这可以很好地衡量企业的利润质量。另外获利性、财务弹性指标可以说明企业能获得的现金用来维持或者扩大规模的能力。可以说,建立及完善企业的现金流量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周玉英.企业现金流量控制的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

[2]李新军.如何利用现金流量进行财务预警[J].财务与会计,2011(7).

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指标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动态报表,反映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企业的现金流量就好比人的“血液”,,其流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生存及未来发展。现金流量表能够直观地呈现出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揭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财务状况,对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和实施投资筹资等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作用。

一、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目前,随着会计学理论日渐完善,现金流量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形成了由生产经营、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三个方面产生的现金流量。不同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表也有所差别。具体来说:

第一,经营活动作为企业发展作的基础活动,区别于投资、筹资活动,主要由产品销售、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职工薪酬和税费等活动组成。经营活动涉及的现金流量是整个现金流量的重中之重。主要原因是生产经营活动源于企业正常业务,其流量变化主要来自购销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和企业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管理产生的现金流量两个方面。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中良好的收现能力,说明企业处于良性循环中,企业的产业政策、产品结构以及收账政策具备较强的可行性。相反,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源于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管理的因素,那么企业现金流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对企业发展构成消极影响。

第二,投资活动是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的构建以及及其处置活动。当企业处于生产经营的初期阶段,需要进行规模扩建,这个阶段对资金需求量很大,正因为如此,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常常为负数;但是如果企业投资项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时,那么将会在未来年度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现金流入。因此,对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来进行分析时,不能一味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当做标准来论优劣,应根据企业当前投资项目的阶段来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第三,筹资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所有者权益、借款规模等方面,涉及吸收权益资本、发行债券等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需要面对的偿债压力也会越大。但是,如果现金流入量是由于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导致的流入量增加,那么这种压力将会不复存在。因此,在分析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企业的融资政策及筹资方式。通常而言,企业采用何种融资方式,关键在于能否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以及在此前提下由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所决定的企业整体价值的高低。

二、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指标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必备能力之一,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投资价值等方面的判断,影响债权人是否作出发放贷款的决定,因此,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正确评估是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的关键。分析企业偿债能力主要有如下指标:

1.现金比率。作为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二者之间的比率,该比率能够从动态层面上反映企业偿还本期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来说,比率值越高,那么对应的企业偿还短期债务能力也就越强。相比较传统的流动比率等短期偿债指标来说,现金比率可以无需考虑流动比率中如存货陈旧积压、应收款逾期等因素,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真实地呈现出来,使得数据更具说服力。

2.偿债保障比率。偿债保障比率是负债总额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二者之间的比值,代表了企业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偿还所有债务消耗的时间。一般而言,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能够为企业开展各项活动提供稳定资金支持,而投资、筹资活动无法提供持续性支持。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比率判断企业经营活动获取的现金偿还债务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比率越低,那么企业偿还能力也随之增强,同时风险也就越小。但是,这并不代表该比率越低越好,这是因为现金不是盈利性的资产,现金流量净额的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进而削弱了企业获利能力。

(二)支付能力分析

企业支付能力,代表的是企业偿还债务之后,用现金满足企业其他活动对资金需求的能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支付能力不足,将会引发拖欠职工工资、货款税款等情况,不但影响整个职工队伍稳定性,而且威胁到生产经营活动良性循环,从而还会严重挫伤投资者的信心。利用现金流量表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支付能力风险的有关指标主要是:

1.强制性现金支付的比率。该比率是由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出量与所需偿付债务本息相加之和除现金流入总额。该比率反映企业用于偿还债务本息,支付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相关必要费用能否有足够的现金支持。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现金流入量起码要满足具有强制性目的的支出,也就是至少要偿还债务和满足经营活动支出,企业才能正常持续经营运行。

2.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该指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减去优先股股利之后,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在现有的现金流量状况下,理论上可以支付给股东的最大现金股利。每股现金流量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帮助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但是,这并不代表投资者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利润。在股利实际发放过程中,势必会受到企业管理当局股利政策等多元因素的影响。

(三)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质量分析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结合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与利润的关系,根据企业现存的经营状况分析将来的盈利能力,揭示了企业的盈利是否存在相应的现金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权责发生制的弊端。

1.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该比率是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二者的比值,呈现了企业经营现金在整个净利润中的占比情况。由于在现行的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获取的现金、债券利息收现等体现在投资活动中,对于付现利息和筹资费用列在筹资活动中,而上述要素都会体现在净利润中,使得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二者之间对比口径存在较大差别。用经营现金净流量加上分得股利再加上债券利息(现金利息)之和减去付现利息再减去筹资费用付现作为调整后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可以剔除上述口径差异。修正后的比率更鲜明地体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分析盈利质量上的差异,更能准确说明企业盈利质量。通常来说,若净利润趋于正常,而修正后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较低,那么企业很可能会因资金紧张而无法正常周转,严重情况下则可能造成企业破产。若修后的现金流量净额正常,而净利润比较低,说明公司经营策略保守,很可能是由于没能把握好重要投资机遇,或者信用政策、收账方案等尚待调整。

2.现金营运指数。现金营运指数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经营应得现金之比,其中后者是净利润剔除非经营性收益、非付现费用后的值。这一指标代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一般地,受到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因素的影响,当期损益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一致,刨除这些因素后,如果指标值较大,代表企业具有较好的收益,反之,则证明企业存在大量应收账款,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四)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速度,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等。对发展能力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是企业价值的核心体现,呈现了企业未来潜在的获利能力。

1.现金再投资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资本性支出比值,其中资本性支出是指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支出。一个企业在生存发展壮大过程中,会持续发生资本性支出,该指标体现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现金流量能否持续满足该项需求,对于衡量企业资本性资产投资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够考量企业经营成长对外部筹资的依赖程度。在研究中,如果指标指数越大,那么可以证明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未来的现金流量能力也越强。不可否认,还需要整合其他指标综合权衡,才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企业未来投资价值,并非单一指标便能够确定。

三、分析现金流量表时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指标等综合方面分析,能够给报表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相关信息,特别是在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直观呈现企业资金动向。但是在使用现金流量表时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才能对所需要的相关财务状况信息准确把脉。

(一)考虑企业发展阶段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一般地,企业的经营情况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时期、产品的生命周期、经营特点等内部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看,如果企业处于开发研究试制阶段,那么企业从经营活动中难以获得足够的现金,为了扩大产品的生产能力及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必然会通过对外筹资大大增加对新购资产的投资、运营支出。如果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从生产经营活动中收获的现金会持续增长,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占比逐渐降低。如果企业处于成熟阶段,那么对应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繁荣阶段,企业获得现金能力将会达到最佳状态,成为企业现金流量的关键来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而随着企业产品的慢慢衰退,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来谋求发展,那么开发新产品就进入新一轮的循环。所以不同的发展阶段,现金流量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考虑企业理财政策和经营特点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企业的理财政策、经营特点会直接影响现金流量的结构与金额。比如,由于企业发现了绝佳的投资机会,为了谋求日后更为长远的了利益,管理当局可能会暂时采取了较低的股利分配政策,此时,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项目中分配利润或股利现金就会很少。再比如,经营特点为实行对外投资扩张战略的企业常采用多元化经营,现金流量的多少更多的由投资项目效益的优劣来决定,同时还受到投资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的影响,而这些与经营活动并不产生较为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实际分析时,对企业的理财政策、经营特点等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杨德怀.现金流量指标――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核心[J].财会月刊2011(10).

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篇6

一、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内容

企业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都是企业某些方面经济活动变化的结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正常可以从现金流量中得到反映。

(一)项目现金流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的分析

1.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的主要现金流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这种情况若出现在企业投产初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仍然出现这种状况,则说明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问题,如销售不畅、到期货款不能及时收回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采取额外贷款融资、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拖延债务支付等方法来解决。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或虽大于零,但不足以弥补非付现成本。这种情况是指企业通过正常的购销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量能弥补经营引起的现金流出,甚至还有结余,现金流量处于平衡状态。

由于企业的成本由付现成本和非付现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非现金消耗)构成,非付现成本目前不会形成现金流出,但在以前或以后的经营活动中必须要为之付现。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或虽大于零,但不足以弥补非付现成本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就不可能为非付现成本提供足额的货币补偿。在这种情况下,从短期现金流转来分析,企业只能支付日常开支,若经营风险加大、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或者当资金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就会面临严重的财务问题,不可能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的简单再生产。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刚好能弥补当期的非付现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经营活动方面的现金流量的压力得到了解脱,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能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的简单再生产,但还不能为企业投资发展等提供货币支持。

(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在补偿非付现成本后仍有剩余。这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运行的良好状态。说明企业购销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不仅能够弥补经营活动中的付现成本和非付现成本,而且有能力为企业的投资活动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如果这种状态得以持续,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发展和投资规模的扩大起到重要作用。但企业应将多余的现金及时用于投资,否则,将影响资产的盈利能力。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即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权益性投资以及债权性投资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因回收投资、分得股利或利润,取得债券利息收入,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之和。对于这种情况,应从投资活动的目的来分析。企业投资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为企业以后正常生产经营的投资活动奠定基础,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其二,为企业对外扩张和其他发展性的目的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其三,利用企业暂时不用的闲置资金进行短期投资,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应具体分析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与企业的现金流出量之差小于零的情况,不能简单地做出否定的评价。比如,处于扩张中的企业发生这种情况,往往是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表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的资金缺口,主要依靠对外融资、利用经营活动积累的现金进行补充、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资金等办法来解决。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即企业在投资活动方面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投资支出的规模,说明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效益;或者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与筹资活动方面急需资金,而不得不处理手中的长期资产,对这种情况应进行具体的、进一步的分析。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即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大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在企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投资扩大需要大量资金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小于零的条件下,企业的现金流量主要靠筹资活动解决。因此,分析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是否正常时,应注意资金成本、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判断企业的筹资活动是否已经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分析这种情况是因为企业管理当局以扩大投资和经营活动为目标还是由于企业因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失控而形成的。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即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者是因为企业在本会计期间集中发生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或利润、偿还利息、融资租赁等业务;或者是因为企业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在现金流量方面运转较好,不需要对外筹集大量资金。但也有可能是企业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将剩余资金支付股利而形成的。

(二)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净流量结构和流入流出结构分析,其方法是以现金流量表中某一项目数字作为基数,再计算出该项目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以分析项目的具体构成,从而揭示现金流量表中各部分和总体结构的关系。

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反映企业现金总流入结构和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流入结构,即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等在现金流入中的比重以及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流入中具体项目的构成情况。通过现金流入结构的分析,可以明确企业现金的来源,把握增加现金流入的途径。

2.现金流出结构的分析

现金流出结构也分为总流出结构和三项活动流出占总流出的百分比,三项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是指企业各项活动在三项活动现金流出中所占的比例。

3.现金净流量结构的分析

现金净流量结构是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汇率变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占全部现金净流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企业的现金净流量是如何形成与分布的,可以反映出现金收支是否平衡及其原因。

4.现金流入流出比分析

现金流入流出比是指当期流出的现金取得了多少现金流入的回报,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入流出比=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对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还可以采取和历史比较、同业比较的方法。和历史比较可以观察出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和同业比较可以找出差距,发现问题。一般来讲,一个健康成长的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是正数,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正负相间的。

(三)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分析

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分析是把现金流量表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有机的对比、计算和分析,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分析包括:现金偿还债务充足性分析、现金支付充足性分析和盈利现金充足性分析等。

1.现金偿还债务充足性分析

偿债能力是报表使用者特别是企业债务人非常关注的财务信息。利用资产负债表进行偿债能力的分析,能够了解企业债务偿还的保证程度,如短期债务偿还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但不能反映偿债支付的时效性,即债务在什么时点能立即偿付兑现。现金偿还债务充分性分析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现金流量表进行偿还债务充足性分析可采用现金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和现金偿付比率等指标。

2.现金支付充足性分析

现金支付充足性是指企业除了用现金偿还债务外,还可用现金来支付如原材料购买和工资支付等其他各项支出。现金支付充足性分析主要采用的指标有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偿付利息保障倍数、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和现金满足投资比率等。

3.盈利现金充足性分析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得利润或收益的能力,盈利能力的高低是报表使用者共同关心的财务指标;是反映企业根本财务能力的指标。评价盈利能力时,一般将利润与投入资金相比较。由于利润的计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受主观估计和人为判断的影响,是通过会计制度规范而由会计人员计算出来的,是一个账面数字,未必有足够的现金流入;而现金流量是通过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表现出来的,它不但表现在账面上,而且经营者可以随时动用。因此,有必要对企业获取经营现金流量能力即盈利现金充足性进行分析,作为对盈利能力评价的补充。进行盈利现金充足性分析的主要指标有销售现金比率、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和现金盈余指数。

二、现金流量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与企业经营发展所处的不同时期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到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从经营活动获得现金能力的大小。在通常情况下,当企业处于产品的开发试制阶段时,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现金的能力较差,同时为扩大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必然加大投资支出和营销活动,使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企业更多地依赖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当企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时,产品的营销能力较强,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现金的能力不断增强,投资支出减少,导致企业对筹资需求的降低,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比重下降;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时,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达到最大,并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现金流量成为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由此也会导致企业对筹资需求降低;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延伸而进入衰退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又进入下一个循环。因此,运用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资料开展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评价时,必须联系企业生命周期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注意企业的经营特点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在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经营特点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实行对外扩张战略的企业,常采用多元化经营方式,这类企业会随着投资项目的好坏决定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比重大小,因此表现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重不一定居于主要地位,企业的现金流量大小主要决定于投资项目效益的好坏和投资资金的需求状况;而实行内部发展战略的企业,主营业务突出,其现金流量主要取决于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而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取得现金的能力居于次要地位。

(三)关注市场环境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市场环境是决定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因素,它的改变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当市场环境处于收缩阶段,产品销售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但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清理应收账款和处理存货提高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时,由于市场的萧条,企业新增和重置固定资产的现金流出会减少。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现金流量的来源仍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量为主。当市场处于经济恢复并进入扩张阶段,产品销售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大大增加,刺激着企业对外筹资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在这种市场环境中,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是企业获得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会减少,甚至出现负数。

(四)现金流量的分析应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层的管理决策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对产品季节性很强的企业来说,在旺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会大量增加;而在淡季,为了在旺季销售更多的产品,企业会增加原材料的购入,增加产量,从而导致存货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就会大大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就会出现负数。另外,企业管理层如果为了在某一段时间里满足大额定单的需要或是预测产品在未来销售价格会有较大的提高而加大马力生产,导致这一阶段的产品销售下降,也会出现经营活动为负数的情况。

(五)现金流量的分析应灵活多样

1.单期分析与多期分析相结合

单期分析是企业现金流量分析的基础,而多期分析将企业历史分析资料进行连续对比,不仅能够提供某一特定时期现金流量的标准,而且可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判断现金流量结构分布的合理性,且有利于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2.现金流量表与其他报表资料相结合

单一现金流量表的信息是有限的,分析时必须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提供的资料,通过对现金充足率的分析,获得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收益质量的高低和现金流量是否平衡等信息。

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篇7

(新疆新兴科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由于商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面向消费者,其财务风险具有市场决定性和突发性的明显特征。形成我国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流与业务流不相匹配、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流动资产管理不当以及内部财务管理混乱。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商贸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关键词商贸企业财务风险债务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投资、筹资还是企业日常经营形成现金流量周转、利润分配、资金管理等等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只有充分认清商贸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地预测和权衡商贸企业的风险与收益,进行适当的控制,尽量减少风险损失,才能使商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险中求胜。

一、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特征分析

1.商贸企业的行业特殊性。依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45-2002)》标准,商贸企业是指开展各类销售、经营、贸易的经济单位,主要包括餐饮业、零售业、批发业等行业的企业。与生产性企业相比,商贸企业存在一定的行业特殊性:

(1)经营模式的特殊性。与生产性企业的价值由产品生产环节来创造相比,商贸企业的价值增值则来源于商品的流通,商品流通的速度和数量直接决定了其经营的效益;另一方面,生产性企业主要面对固定、长期和大批量的采购商和批发商,市场相对稳定;商贸企业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消费者购买欲望与偏好以及购买能力的多变性,使得商贸企业市场销售的稳定性较差。

(2)现金流的特殊性。商贸企业价值增值来自于商品流通环节,具有商品经营周期短、流动性大、存货周转速度快、资金周转需求量大、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同时实现、应收账款数额少等特殊性,使得现金流周转数额急剧增加、增长速度加快。

(3)财务指标的特殊性。与生产性企业注重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订单应收账款数额指标、资产负债率指标相比,商贸企业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关注的财务指标主要是商品的周转率、存货的库存量、资金周转率、现金流等指标。

2.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其在商品流通领域的各项财务活动中,受到内外部环境以及不可预测或不可控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形成巨大偏差,严重影响商贸企业正常运营的经济损失性。商贸企业经营模式、现金流和财务指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1)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市场决定性。消费市场决定了商贸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商贸企业在经营方面如没有准确把握市场的定位,商品促销手段不得当,则很有可能导致商品库存积压,从而严重影响了商贸企业的流动性,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最终使商贸企业财务步入危机。另外,如果消费市场出现重大经济波动,商品价格急剧下跌、上涨,导致出现消费市场低谷,这将对商贸企业的营运、销售带来致命的影响,使商贸企业陷入经营和财务的危机。

(2)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突发性。商贸企业在经营、理财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然而在这些主客观因素当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但是还有许多因素是突发的、意外的,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这些因素是商贸企业无法进行控制的。例如,有的商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比例较高,但自有资产所占比重偏低。而且商贸企业比一般企业对资金的流动性依赖程度要高,如果商贸企业对财务活动不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规划,并出现一些资本结构不合理、筹资结构与投资不匹配等问题,一旦出现突如其来的变化,商贸企业将无法应对,从而导致企业出现突发性的财务危机。

(3)现金流财务指标的敏感性。商贸企业流通环节创造价值的特性,使得其对现金流等指标尤为敏感。商贸企业缺乏必要的现金,将不能满足交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的需要,使企业经营蒙受损失;而持有现金过多,将增大企业的机会成本,降低现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商贸企业特别关注现金流量、现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

二、商贸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目前,我国许多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令人担忧,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的任务日益紧迫。商贸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只有通过科学的财务预算才能加强商贸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以下根据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分析形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1.商贸企业资金流和业务流的不匹配。许多商贸企业的经营模式比较传统,缺乏科学设计和组织规划,在企业资金流与业务流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使商贸企业的一些到期应付账款和负债结构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导致了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

2.商贸企业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债务资金和自有资金是商贸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不合理的资金结构直接影响了商贸企业财务,导致商贸企业财务出现风险。在当前情况下,银行贷款是我国一些商贸企业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如果商贸企业资金结构中银行贷款比例过高,将会给商贸企业带来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进而形成商贸企业财务较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难以偿还到期的银行贷款,则就出现了商贸企业财务风险。

3.商贸企业流动资产管理不当。商贸企业流动资产是指商贸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越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是商贸企业资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商贸企业的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和流动资产中的存货三项流动资产管理是商贸企业资金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流动资金管理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在实际管理中,我们一些商贸企业常常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商贸企业在不十分清楚客户信用的状况下,大量采用赊销的营销方式,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企业资金长期被占用,使企业造成坏账,给商贸企业日常资金周转埋下风险隐患;第二,商贸企业难以对预付账款进行有效控制,供货商容易出现不交货或者晚交货的问题,造成企业预付账款被长期占用,特别是在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供货商不交货,产品市场价格下跌的时候集中交货,企业在此时容易出现经营亏损的问题;第三,企业存货结构的不合理,容易使企业出现存货不能得到及时销售,存货周转率较低的问题。

4.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较为混乱。商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在那些上下级之间,利益分配、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下,容易使企业资金出现严重流失、使用效率低下、资金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为薄弱的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容易出现。缺乏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是引发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原因。目前,大部分商贸企业都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各项财务管理活动比较混乱,导致企业现金流量不合理、资金使用率和周转率低、资产流失严重,使得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增大。另外,财务人员没有严格遵守财务工作的职业道德要求,随意泄露商贸企业的各种商业信息和商业秘密,也间接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商贸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针对商贸企业财务风险不同原因及其表现出来的特征,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控制:

1.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商贸企业采用负债的办法来筹集发展所急需的资金确实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企业在短期内获取杠杆利益,但这极易造成企业财务风险。因此,商贸企业在实际的筹资活动中,要认真全面评估债务筹资方式的成本、收益以及由此可能生成的财务风险。商贸企业因自身的特点,需要能够适应消费市场的波动幅度,这就要求商贸企业控制好资产负债率来降低财务风险。其一,企业在优化自身债务结构的时候,需要以权益资本作为后盾,通过提升企业的资本收益率来保障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假若发生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情形就需要企业能及时地降低资产负债率。其二,企业在优化债务结构的时候,尽可能做到债务的到期数额与日期同未来所预期的现金流量这二者间能够实现一致。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止企业为了偿还到期债务而影响自身的正常经营,保障企业的偿还能力。

2.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信用。财务信用作为商贸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对于企业进行正常的信用结算、原材料赊购、产品销售和资金筹集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增进企业的潜在筹资能力,对于企业化解财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有效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信用,一方面,商贸企业要能够和企业保持良好的信用关系,要和银行之间共享企业的经营信息和资金管理状况,从而建立双方互信基础;其次,商贸企业要能够和供货商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尽量减少货款拖欠问题,因为一旦失去供货商的信任和支持,商贸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将直接受到影响,特别是在企业出现暂时资金困境的时候,供货商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3.建立并完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作为防范企业资金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建立并完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是各项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的重要保证。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将从企业内部形成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机制。对此,一方面要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严格的商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放在对企业的现金流量预算、成本控制、财务风险预警、实物资产及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能够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4.科学管理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商贸企业要重点加强现金流量、仓库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商贸企业可以根据现金的周转速度来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合理分布和应用现金,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对于存货,要充分考虑其仓储成本和市场缺货成本,在保证存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最大化减少仓储成本;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要进行全程的系统性跟踪管理,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和讨债方法,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日常控制体系。

四、结束语

商贸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商品的流通及其相关服务,而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这就对企业资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贸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必须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可以果断应对因多种原因产生的资金风险因素。我国商贸企业要不断优化公司债务融资的构成比例,精心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策略,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并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将财务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王化成.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吴羚.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海南金融,2005,(1).

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对于企业的意义犹如血液对于人体一般,是企业经营的一项基本资源,充足的流动性可以用来满足预期和突如其来的现金流出,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求,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相反,因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及时满足债务偿付义务,将会危及企业的活力,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流动性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那些负债较高、固定资产占比较低,拥有大量流动资产的金融机构,其活动的本质就是作为流动性的通道,故而对流动性的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

一、流动性的含义和来源

流动性的含义。对流动性进行系统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流动性的含义,准确的定义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流动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流动性特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它们在性质上属于容易变现的资产;广义的流动性是指需要货币时获取现金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时间上的及时性、价格上的合理性以及数量上的充足性。美国银行业协会对流动性的定义为: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加拿大财政部金融机构监理局将流动性定义为一种能力,具体指一个机构可以及时地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应对到期的承诺。这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定义都是广义的。在广义的概念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一项资产,是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性来源之一。目前对流动性的研究也大部分泛指广义上的概念。流动性的来源。流动性的来源渠道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如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资产到期收回的本金、利息或分红即属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该来源是一种基础性的流动性来源;二是通过筹资活动获得资金,包括短期筹资、中长期筹资以及权益筹资。不同的筹资来源可以应对不同的流动性需求,以金融机构为例,短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回购、隔夜拆借等手段解决,长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信用借款、发债或股权等方式解决,对于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则要采取非常措施,如担保筹资、向央行借款等。在正常的经营情况下,通过负债获得资金是一种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是当发生系统性危机或者机构自身的信用受到市场质疑的时候,筹资困境会诱发资金的流出,增强现金流入的困难;三是通过销售资产获得资金,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资产能否及时地按照账面价值变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资产所处市场的深度(反映承受大额交易的能力)、广度(反映参与者的多少)等。其中容易变现的资产可作为流动性储备,流动性储备是所有流动性来源中最可靠的。企业为了应对意外的流动性需求,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但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回报率是最低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尽可能地降低此类资产,合理的流动性储备规模是在流动性风险和盈利之间寻找平衡。经营活动和销售资产取得的现金属于内生流动性,筹资属于外生流动性,流动性储备犹如水池中的水一样,现金的流入似水池的进水口,现金流出似水池的排水口,当资金的流入大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增加,相反,当资金的流入小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相应减少。应对需求时流动性来源的安排顺序。一般而言,以上三种流动性来源在满足需求时,未担保的筹资安排是在经营现金流之后的第一道防线,出售资产变现是最后一道防线。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抵押或者卖出资产,尤其是那些固定的或者关乎企业生存的重要资产,将减小企业的财务弹性,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样的一种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综合考察各个来源的特点。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正常情况下,银行借款是一项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者自身经营、声誉发生重大损失和变化时,银行借款将会变得异常困难,出售资产将会成为获取流动性的首选途径。

二、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若在流动性概念的基础上来定义流动性风险,那么流动性风险的概念将更为具体,它是指企业不能根据需要而以正常的价格(合理的融资成本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时获取现金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企业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尤其对于高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其被称为“最致命的风险”。在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资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充足的流动性来应对债务,被迫进行合并或者被收购,甚至走向了破产清算的境地。这次危机证明了流动性风险爆发的突然性和严重性,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成为金融机构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及分类。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存在流动性需求。流动性需求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流动性缺口,即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二是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获取资金。其一,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从流动性缺口产生的原因上,可以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错配型的资金缺口是指由于资产负债期限和规模错配导致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如短债长用的情况,短期负债到期后需要偿还,但资产期限尚未到期无法及时回流现金,从而导致净现金流出。对于提供流动性转化的金融机构而言,这样的错配是无法避免的,是由金融机构的经营性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本身决定的,从性质上讲是内生的。突发型的资金缺口指资金的需求超出了金融机构的计划,或者现金的流入低于金融机构的预期,导致没有充足的资金应付突发的现金需求。造成突发型资金缺口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以归为四类:一是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二是不利的法律或者管理部门的裁决;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和企业的负面印象。在现实的经营环境中,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一些在时间或者数量上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如居民储蓄存款、开放式基金的赎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性投资等项目在时间和数量上均不确定,并且无法预测的程度越高,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也就越高;四是不利的法律或者部门裁决会带来紧急的支付、赔偿和停业的成本。这会对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现金流量造成暂时的或者永久的破坏。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无法预测性,如果管理不规范,就会增加预测企业现金流的难度。企业的负面印象会改变利益相关人的行为方式,降低交易和减少资金供给,使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变动不可预测。总体而言,突发型的流动性风险往往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或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而引发,是一种“间接的、结果性”风险,从性质上讲是外生的。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早已蕴含在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中,而一些触发性的事件会将其暴露出来,流动性缺口的产生往往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二,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从获取资金的方式上也可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筹资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在成本合理的程度上获得未担保的筹资而遭受损失的风险。造成筹资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负债不具有连续性;缺乏融资市场渠道;负债筹资来源过度集中和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当信用资金的提供者不愿意将到期负债继续提供给企业使用,或者企业被迫接受增加的成本来保证负债来源时,往往表明企业的筹资流动性风险已经存在了,信用资金的连续性可以作为筹资流动性风险的早期信号。缺乏融资市场渠道意味着企业无法进入特定的融资市场,从而被迫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比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无法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那么短时间的资金需求将被局限在需要资产抵押的回购市场上。企业过分依赖单一的产品、市场或者贷款方也会增加筹资流动性风险,因为过度集中的筹资来源一旦停止,企业想要寻找到替代性的融资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当然,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比如金融系统流动性趋紧,同样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按照账面价值将资产变现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不合理的贴现折扣比例将其资产作为抵押品,或者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其资产组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方式包括抵押无负担的资产获取贷款、出卖流动性资产获取资金、进行资产证券化、变卖非流动性资产等。这些方式一般与资产流动性风险的高低相对应,如果企业拥有充足的营业现金流量和筹资来源,就不会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当资产流动性风险较低时,企业可以通过抵押资产获取现金,如果企业通过变卖非流动资产来获取流动性,则意味着企业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已经很高了。影响资产变现的因素包括资产市场性的缺乏、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资产过度集中、企业自身高估资产价值、贷款抵押物不充分等。资产市场性的缺乏意味着资产不容易或者根本无法变现,比如厂房、办公楼等固定资产的售卖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容易及时变现以满足流动性的需求;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表明企业缺乏可处置的资产,那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资产过度集中存在两个含义,一方面指企业拥有的头寸相对于市场容量来说占比较大,另一方面指某一资产的头寸在企业整体资产规模中占比较大。过度集中的资产可能会由于市场深度不够而无法按照账面价格整体变现,例如企业某一金融资产进行大规模抛售时,市场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资产变现的价值。过度集中的资产也有可能遭遇因市场突然变化而无法变现的风险,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次级债券”交易几乎停滞,大量持有该类债券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而如果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被高估,那么企业以该项资产为基础获取流动性的数量必将低于企业的期望值。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贷款项目出现风险,那么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回收资金;但如果抵押物的价值不足以弥补本息金额,那么金融机构将会遭受损失。其三,流动性漩涡。筹资流动性风险或者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出现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带来财务困难。但在某些情况下,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会同时出现,形成流动性漩涡,造成失去偿付能力的危险。流动性漩涡可以由内部或外部因素诱发,企业首先出现筹资困难,被迫出售或抵押资产,从而降低财务弹性,引起利益相关人的担心,抽离资金,导致企业筹资更加困难,进一步出售资产变现,最终进入财务困境,造成偿付危机(如图1所示)。

三、流动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篇9

1现金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1现金流管理的目标

传统理论认为,现金流管理的目标是经营现金流最大化或自由现金流最大化,它是为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服务的。因此,以风险管控为导向,实现现金流的整体利用效率最大化成为现代企业尤其是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现金流管理目标的必然选择。现金流管理目标可以分解为安全性、收益性和可持续性3个具体目标。安全性目标是指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每个企业面临巨大财务风险,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拥有足够充裕的现金,用来支付日常的开支和到期债务,防止现金流不足;收益性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同时,必须考虑现金流的收益性目标,降低机会成本,取得较好收益;可持续性目标是现金流管理要保证现金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不断更新固定资产。

1.2现金流管理的原则

现金流管理的原则就是为了实现现金流管理的目标,进行现金流管理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所有的现金流管理的流程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对现金流管理活动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在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下,煤炭企业现金流管理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现金流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涉及企业资金的筹集、投放与使用以及收回与分配等方面,这些部分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整体。现金流管理贯穿企业资金管理的全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还需要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审视现金流管理的全程。因此,现金流管理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协调一致。(2)平衡性原则。在现金流管理中应实现现金流在数量和时间上的平衡,成本与收益的动态平衡。从会计学观点来看,企业的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必须相等。但这只是静态的平衡,这里所强调的平衡原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即企业在现金的流转中实现增值,只有满足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始终处于动态的均衡才能使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地运营。(3)成本效益原则。根据理性管理主体的假设,只有现金流转所得收益高于其成本才是可行的。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有时为了长远利益必须采取在短期看来成本较大的筹资方式,例如企业上市,在短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但从长远看,企业能成功上市将对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康的资金筹集平台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4)灵活性原则。企业管理主体实施现金流管理行为时,在追求准确和节约的同时,应留有余地,以备不时之需,保证财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煤炭企业现金流管理

我国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划分为3大部分,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其中,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企业长期的、主要的现金流。与利润相比较,现金流量反映企业实际收到和支出的现金总量,是在收付实现制下的收益体现。

2.1筹资活动现金流管理

筹资活动就是向企业输血,如何有效筹集到资金并且合理控制筹资风险,保证有效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企业组建初期,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本投资,资金需求量大。由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没有培育出来,在此阶段,企业整体力量单薄,经营风险高,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经营现金流很少。面对大量的投资需求,企业资金非常有限,企业产品也处于成长期,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很多的现金流,投资所需现金主要依靠外部筹资。因此,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应该采用激进型的资本结构,要求流动负债不仅满足流动资产的现金流需要,而且要解决长期资金的现金流需要。企业在这一时期虽然降低了资本成本,但是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流动负债与长期资产的现金流数量与时间上往往差异较大。用现金流公式表示为CFSDCFLR。其中,CFSD是短期资产的现金需求量,CFSR是短期资产的现金筹集量,CFLD是长期资产的现金需求量,CFLR是长期资产的现金筹集量。企业进入发展期和成熟期后,企业产品定位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仍然有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压力。由于企业快速发展,新增投资项目增加以及大量的营销费用,形成巨大的现金需求。销售增长,相应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了资金,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因此,企业在进入发展期和成熟期时,应该采用稳健型的资本结构,流动负债满足部分流动资产的现金需要,另一部分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现金流需要则由长期资本来补充。稳健性的资本结构财务风险较低,却承担了较高的资本成本。用现金流公式表示为CFSD>CFSR,CFLD

2.2投资活动现金流管理

投资活动就是将企业现金投放于各项资产或项目,对各项资产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未来净现金流现值的最大化。因此,在投资活动中现金流管理应该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的现金流流入的投资项目或者资产;二是对时点上的资产存量与结构进行监控和调整,以达到最佳资产结构。投资活动现金流管理在优化结构中应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分析、预测各项投资的现金流量状况;其次,根据企业投资和战略目标调整资产数量及其结构;再次,对现有资产结构的现金流进行全面风险控制。现实企业管理中最优的资产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必须考虑到现实管理过程中的局限或者影响因素。首先,在长期环境中,各种因素肯定会发生变动,企业不可能随时测算出自身的最优资产结构;其次,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由于存在交易成本,随时调整资产结构将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增长;再次,调整资产结构必然引起企业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使得工作效率低下;最后,最优资产结构是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来的,与现实状况还有一定的误差。在实践中,煤炭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实际资产结构允许变动的区间,以最优资产结构为核心,确定允许产生偏差的范围。特别是对于经历了近10年高速发展的煤炭行业,盲目投资、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消耗企业净现金流的隐性杀手。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关、停、并、转的方式,优化煤炭企业产品组合,优化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规避风险的重要举措。

2.3经营活动现金流管理

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交易事项,主要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流是一个不断投入和收回的过程,在现金流循环的整个连接中,经营活动现金流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日常现金管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3个方面。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循环控制点的风险控制。

2.3.1日常现金管理

日常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编制科学合理的现金预算,估计未来现金使用量和需求量;对日常现金流入流出的监督与控制;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充分考虑占用资金的成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对现金管理应该详细的规定日常现金管理的规范、审批权限、职责分工、业务受理程序、内部审核等各项流程规范,遇到控制点失效的问题应该及时反应并解决。

2.3.2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企业出于扩大销售量的目的,向客户提供可以延期支付款项的允诺。但是如果不对其进行管理,出现呆账坏账的可能性就会加大,特别是在当前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的情况下,管理不善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应收账款管理主要是保证企业能够按期足额收回应收账款,尽量降低坏账损失。把应收账款看成是今后的一笔现金流入。为了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正确反映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及真正资产的价值,企业必须正确判断这些现金流入企业的可能性、金额和时间。

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营运资金盈利能力偿债能力风险

营运资金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流动资产净额。在数量上等于全部流动资产减去全部流动负债后的余额,是流动资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营运资金的特点就是流动资产的特点,即回收期短;具有流动性;多种形式上并存性和数量上波动性。

在流动资产中,来源于流动负债的部分由于受短期索求权的约束,因而企业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自由使用。相反,扣除流动负债后的流动资产,企业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自由使用。因为这部分流动资产净额是由长期筹资方式筹集的,它的偿债索求权时间压力小。

营运资金不仅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二者的差额,而且其规模受企业供产销的影响,同时又制约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所以,营运资金的管理不能单纯地考虑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较差异,而需要从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把握。

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营运资金数额越大,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小。因此,增加营运资金的规模,是降低企业偿债风险的重要保障。然而,营运资金规模的增加,必然要求企业利用长期筹资方式筹集更多的长期资金而占用在流动资产上,但长期筹资方式所筹集的资金成本大,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长此以往,最终因为盈利能力低下,影响偿债能力,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反之,营运资金规模小,企业财务风险高,而企业盈利能力大。同时,营运资金的结构不同,也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因此,确定营运资金的规模,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必须在盈利能力、财务风险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可见,要对营运资金进行管理,必须从四个内容进行:

一、财务风险

从理论上说,只要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企业就具备了短期偿债能力。因此,企业营运资金的最低理论值为0。但这必须以流动资产的变现数量与期限结构同流动负债的偿还数量与期限结构完全吻合为前提,否则,企业就可能形成到期不能偿债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讲,在企业出现财务风险时,可以将长期资产进行变现,来偿还到期的债务。然而,在实际中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不会动用长期资产来偿还流动负债。再者,由于流动资产的变现数量也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应收账款坏账和库存商品削价的可能性存在,所以企业的流动资产的数量必须大于流动负债,即营运资金的数量必须大于0。同时,由于各类流动资产的变现速度和变现数量不同,作为流动资产净额的营运资金的结构不同,它的偿债能力也不同,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态度不同,要求营运资金的结构也不同。

二、盈利能力

如果企业单纯地考虑偿债而确定营运资金的规模和结构,势必会约束自己灵活、机动地运用营运资金,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因为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互为结果的,所以,如果一个企业的盈利水平长期低下,最终会削弱自己的偿债能力,从而给企业自身带来财务风险。企业盈利能力是受收入和成本二个因素所决定,企业营运资金的规模和结构不同,收入和成本的水平也不同。假如一个企业营运资金的规模过大,就会增加营运资金中非盈利流动资产的规模和比例,相对减少了企业的收入,同时增加了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反过来讲,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利润目标,来确定营运资金的规模和结构。

三、弹性

由于弹性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营运资金管理中要考虑自身变换的可能性,以便在需要时,调整营运资金的结构。实际管理中,弹性会影响营运资金的规模,如果现有营运资金的弹性不好,又需要对营运资金结构进行调整,面对这种情况企业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牺牲信用和收益,将弹性较小的营运资金强行转换其形态;第二个选择是增加具有弹性的营运资金的规模,用于准备短期债务的偿付和财务调整,这样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减少收益,维持企业现有的信用。

四、营运能力

营运就是经营运作,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经营运作能力。狭义的理解是企业经营运作的速度,主要表现为资产管理和运用的效率,即资产的周转速度,在财务分析中常用资产的周转率来表示,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