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28

公共文化服务篇1

自牡丹江市成为全国28个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以来,哈尔滨南岗区再次获得创建资格,大兴安岭地区北极村北极光节系列节庆活动也于2011年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牡丹江市作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经于2013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其创建的“六项引领行动”,“3+4”推进模式,为区域性乃至全国范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示范,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成就初显。依托于这些示范区和示范项目,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化研究也如火如荼。2013年5月,由老艺术家刘国仲发起的公益性民间机构———牡丹江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成为传播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国学人才的文化阵地;2014年1月,极地艺术研究会在牡丹江市成立。该研究会由我国著名冰雪艺术画家周尊城先生与牡丹江大学携手创建,依托于雪城的天然资源,该研究会成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培养艺术人才的又一个摇篮;2013年7月,由齐齐哈尔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曲奇华创办的齐齐哈尔市文化创意研发中心、关东书画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营,该中心对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化、信息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文化研究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一批文化精品纷纷面世。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哈尔滨市组织的朝鲜民族打击乐《四物游戏》获得音乐门类作品“群星奖”;哈尔滨话剧院大型原创史诗话剧《索菲亚教堂的钟声》以戏剧形式展现了哈尔滨百年发展的历史文化特色,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哈尔滨歌剧院根据张丽莉老师先进事迹创作的原创音乐剧《茉莉飘香》一经上映就受到了全国53家新闻媒体及网络的广泛关注;由齐齐哈尔马戏团学员班表演的《高空四人技巧》等三个杂技节目在黑龙江省第三届艺术教育成果调研评比中获得三项大奖;齐齐哈尔市编排的大型民族风情音画《达斡尔人》代表黑龙江省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得表演金奖等十一项奖项……。

二、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失衡

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都应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应当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参与。但是,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还主要是由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主导的,他们往往以培训、举办讲座、论坛、咨询等方式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近些年来黑龙江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有所发展,但是也主要是以秧歌队、广场舞蹈队等公民个人自发形成的文化供给方式存在,有规模的,经过登记注册的公共文化服务非政府组织尚未发育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3]显然,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距此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供给中,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企业冠名等形式丰富地方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方式,如,“齐齐哈尔啤酒文化节”就曾经以“金马·香江花园杯”和“中汇城杯”进行冠名,通过企业提供经费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但是,黑龙江省绝大多数城市和文化品牌市场意识还非常淡薄,不能够充分重视各类企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例如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龙江讲坛”等,都没有与企业联合共同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经验。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单纯依靠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力量势必会造成供给主体的失衡,无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后劲不足。

(二)公共文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篇2

【关键词】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真人图书馆”

在当下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文化事业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外来互相冲击的格局下,也迎来了很多新的文化模式。公共图书馆,是一种传统的制度化文化结构。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图书馆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冲击下,遭遇许多发展问题,例如制度僵化、资本投入不足、以及来自其他行业的压力。本文拟借“真人图书馆”这种新型公共知识互享平台,对比传统图书馆的特点,讨论如何从理念、制度,以及资金渠道等角度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一、何谓“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顾名思义,将人作为图书出借阅读。由具有特殊经历、爱好和故事的人来充当图书,在真人图书馆中,“真人书”按照分类标准“排列上架”后,由读者借读。这些作为图书被阅读的真人来自五湖四海,教育背景、职业生涯、生活阅历各不相同。他们通过口述向读者描绘独特的故事经历,读者也可以反向与真人书互动。在双向沟通中,形成对故事和真人书的理解,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同于传统纸质书,真人图书馆是建立在实体图书馆的模式基础上,所塑造的一个平等交流的载体。

自2008年初次在中国实践,“真人图书馆”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经过文献梳理,杨广峰将其分为2008年到2009年,引入与异化阶段;2010年到2011年泛化与反思阶段;2012年到2013年,扩散与回归阶段。[1]初次引入就遭遇异化,大家面对富有某方面经验和技术的“真人书”,将之共识为“具有专长的专家”,把原本是要走向平等,消除偏见的活动带入了成功人士的教学领地。这一方面受本土文化思维壁垒的影响,大多数人缺乏批判性思维,习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思维,也和目前很多成功学大行其道,无法静心享受知识的浮躁气候有关。不过随着大家对于这一形式的认同和传播,在后期真人图书馆也开始成为例如学科化服务创新手段、个性化教学手段、阅读推广服务新契机等新功能的载体,产生了更多的价值效应。近两年来,借由许多公益组织的活动,真人图书馆寻求平等交流初衷的想法也逐步在实现。例如《城市画报》杂志社的民间公益项目“荒岛图书馆”,就引入真人图书馆这一新型服务形式,开展了多样化的阅读服务,激活了社会资源。

二、“真人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对比

1、理念创新

从理念上来看,真人图书馆在共享知识之外,还有平等交流的建立初衷。这个新型的读书形式源于丹麦一个反青年人暴力的非政府组织。在2000年丹麦当地的音乐节上展开了以人为主体的图书馆阅览活动。[2]可以看出,这个活动利用了图书馆的载体,建立了一个平等交流的话语渠道。在众多国外成功的真人图书馆中,真人书通常由具有不同种族、文化背景,还有受到社会歧视的边缘人群组成。真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冲突,消除偏见,让读者将关注点放在故事本身,通过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发声平台,给予大家理解和包容的空间。

传统的图书馆一方面是在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一方面也在教育人和塑造人。2006年在我国政府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文化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公共知识服务的重要载体,图书馆应该切实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黄俊贵认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服务效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与知识服务,给公民提供包括文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文化服务,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内容。[3]张月英和陆长民认为图书馆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4]非排他性体现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使用,而造成他人无法使用,不会通过收费等形式排除所有人享受和阅读的权利。而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是指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有其固定的场所、开放时间、服务人员等,如果过度消费或者是超过了机构运转的承载力时,就会阻碍图书馆正常功能的发挥。这两点对于真人图书馆的运转同样适用。

综合来看,在理念价值上,无论是新型“真人图书馆”,还是传统模式图书馆,都将人们平等地获取知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目的。提供纸质书、电子书、或者是能绘声绘色描述现实的“真人书”,给予读者和书之间的交流平台,是图书馆发展的价值所在。其良性运行能够保障公民基本文化生活权利的实现。

理念来源于对于知识的尊重和公民文化权的尊重。但是在当今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这种一定程度上非竞争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也在不断经受着冲击。例如真人图书馆在我国本土的发展中,就经历着功利主义和商业诱惑的干扰。能够容纳自由平等宗旨的真人书上架不够,一些更具备“实用价值”的考试讲座、宣传,占领了真人图书馆的主战场,变味严重。一些老式图书馆书目陈旧、设备更新迟缓,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在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下慢慢成为体制僵化的一种表现。所以,一个是受到经济利益的过度干扰,一个是被体制机制过度束缚,需要从两个角度切入创新的思路。

2、制度创新

知识作为一种富有价值的物品,在共享平台获得分配,是对于所有人平等接触文化、创造成果的尊重。尤其是在社会分化中被排斥和剥夺的贫困人口,他们获取资源和知识的渠道更加闭塞、水平更低,更加需要从制度上保证文化服务的均等供给。

2010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在文化发展上“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在纲领性的国家发展规划中,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柯平和洪秋兰总结,我国的文化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艰难发展的成长过程。从计划经济时期到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公共文化事业由过去的行政管制逐渐走向改革和过渡。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长久,在公共文化服务上产生了体制上的路径依赖,在单一的政府主导、大包大揽之下,造成了文化服务发展的滞后和僵化。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权责不明,财政投入有限,参与主体不足,服务模式欠佳。[5]

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真人图书馆”案例,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机构和组织去长期稳定地执行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多数活动还只停留在公共文化活动的层面。在思考让真人图书馆也走上正轨和完善的模式化运作的道路上,就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正规的保障包括在硬件和环境设施上提供读者可以阅读真人图书的场所,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在馆内开展此类活动,就确保了这种文化服务设施的提供。另一方面是一些非正规的文化制度保障,在机构设施以外,保证真人图书的书单供给、服务供给、资源供给等。真人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地方在于其真人图书的独特性,没有理想的“书目”供给读者,缺少平等交流、真诚互动的宗旨,就难以保证书目能够持久地吸引读者阅读。在真人图书借阅的流程中,图书馆员需要更多的组织策划和沟通协调能力,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供给,这一部分的时间成本、人力物力会加大,也要求有多样的投资渠道为真人图书馆的运作保驾护航。在真人图书馆的案例中,一些商业资本的进驻往往冲淡了真人图书馆的宗旨,同时损害着读者和真人书的利益。假设可以成立具备一定规模的行业协会,从集团力量给予这类事业真正常规持续性的支持,对故事的生产者“真人书”进行保护,对于个体和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有益的。

较之而言,在我国,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归属于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赵益民、詹越、柯平在讨论生态竞争下的公共图书馆定位时谈到,在现行体制下,公共图书馆存在着总体职能重叠、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缺乏制度保障的运行经费,同时也造成地区间事业发展水平的极大落差。[6]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提升公共图书馆在内外部竞争压力下的应对能力。他们认为可以“发挥行业联盟在资源优化配置、共建共享、业务协作、规模采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层出不穷的新环境中获得公共图书馆行业内的健康发展。

3、资源渠道创新

然而,当需要逐步脱离传统体制机制的时候,为了保证机构正常运转、以及应对改造创新的要求,最核心的问题是可持续财源从何而来。很多情况下,当一个国家财政不够富裕的时候,首先要裁剪的是文化领域,因为从人的发展来说,这并不是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这明显是对文化艺术潜在社会功能的忽视。除了是人类对美的创造以外,文化艺术还具有更加现实的社会改良作用,具有公共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中,也要重新重视资金渠道的来源问题。

对公共文化服务,例如图书馆事业的投资,从理念上说,国家对这种文化事业提供赞助,也是给公民的一种福利、是扩展公民文化权的一种方式。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投资,存在一定长远的经济贡献和回报,对于纳税者是有价值的投资。同时,受到公共资助的话,有利于目标的真正实现,而不是在商业运营中遗失本来的目标。

上文谈到图书馆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张海斌、江可申和周德群总结,准公共物品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具有中间性、收益性、不确定性的特征。由于一般情况下,政府部门经营准公共物品效率低下,企业经营绩效明显,因此,要求在准公共物品的运行上提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还有经营方式的民营化。[7]相较于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具有在一定条件下满足投资经营者自身盈利要求的目的。可以结合内在收益性和外在收益性,对一些能够排他的服务,例如图书馆内的科技设备使用,休闲设施使用,进行收费,产生项目的盈利目的。真人图书馆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场地、真人图书,服务人员,以及宣传工作。荒岛图书馆借助的是公益创投项目,借助盈利企业的运作,产生的收效对“真人图书馆”进行资金补贴。

在我国,传统公共图书馆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运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性文化事业的财政保障供给在下降,需要转向企业化管理模式,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2006年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就要求加大对公益性文化的投入,完善捐赠和赞助等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形成可持续的财政支持。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例如西方国家开始的公共文化资金分配制度改革实践,国家艺术文化基金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制度形式,较为典型的是英国的国家艺术理事会,还有法国文化部下属的国家艺术基金会。[8]打破传统单一的政府提供的资源渠道,所有热衷于公共文化事业的人都可以参与,成为一种开放的基金供给,同时确保合法的有契约的资源投入。

因此,可以看到,民间的资本介入是活跃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副强心剂。真人图书馆在国外的兴起主要就是借助民间组织的力量,在我国目前也是顺应这样的资源投入渠道。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则需要汲取其他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经验,创新资源渠道。例如创建相关的公共文化基金,通过募捐和创投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借助有力的资金支持,规范行业内的行为准则,在有特色的公共资源配置中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公共文化服务基于其公益性的特征,可以适当引入民间资本的参与,将其中一部分业务活动委托给企业或者是公益组织完成,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本降低、服务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有助于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基础,创新资源渠道。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新颖的真人图书馆,还是常见的图书馆,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中不可缺失的部分。真人图书馆的引入和发展,是对传统图书馆的理念创新,同时也从制度保障和资源渠道上给传统图书馆以提醒。在保证文化资源平等交流的价值理念下,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升这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和效能。打破传统的僵化体制、引入民间资本的投入,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2]杨广峰.国内HumanLibrary的发展历程、困境与未来方向[J].图书情报工作,2013.6.106-109.

[3]黄俊贵.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8.5.14-19.

[4]张月英,陆长民.民间资本介入图书馆服务――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视角[J].图书馆杂志,2008.8.7-12.

[5]柯平,洪秋兰.全民共享文化服务的制度困境与优化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8.6.3-5.

[6][8]赵益民,詹越,柯平.基于生态竞争的公共图书馆定位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4.35-39.

[7]张海斌,江可申,周德群.准公共物品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和经营方式探析[J].学习论坛,2004.10.22-24.

公共文化服务篇3

一、公益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7年6月25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首先,文化事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通过深化文化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贯彻以人为本要求的表现形式。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凸显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纽带,是社会和谐的剂,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

其次,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播先进思想、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紧密结合的,体现了文化发展以人为本的特征,凸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本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公益性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与完善,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文化馆就在这方面展示它的职能特征并发挥了主导功能作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性质规定文化馆是社会文化的组织、辅导、示范者的职能特征,它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它是在业余时间把人们集中起来参加唱歌、跳舞、看戏等各种文化活动,让他们从中得到娱乐休息,从而消除疲劳、调剂精神,它是群众文艺创作的辅导者,文化馆有目的地向广大群众普及文化艺术知识和技能,提高活动质量和水平,这样的工作任务自然而然地体现在文化馆职能特征的辅导工作上了,它是社会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示范者。

二、如何开展好公益性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馆的职能特征决定它是政府设立的专门从事艺术教育的机构,因而它在内部机构上设置有文艺辅导、文艺创作、美术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部门并拥有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的专门艺术人才。因此,作为以文化艺术为载体的文化馆,它为全民审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资源优质。

面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良好时机,群文工作者如何自觉面对群众,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建设好文化馆,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永远坚固,对作为公益性的文化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文化馆应致力于公益性文化活动发展和繁荣,致力于把文化馆办成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舞台”,在资源共享、文化共建,提高社区文化品位,繁荣社区文化,提升社区文明,增加社会文化实力等方面取得突破和作出积极的贡献。

以扬州市江都区为例,当前,文化馆主要在四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以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扬州市江都区文化馆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连续十二年策划、组织、实施了十二届“新春乐”大型广场灯谜会;九届中国・江都花卉节开幕式广场文艺演出;八届“知音之夜”广场少儿音乐会;三届“和谐之春”江都知名歌手广场演唱会;三届“帝景蓝湾”杯少儿才艺大赛;每年承办、协办十多场“广场彩虹”系列广场文艺演出等,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以文化主题服务政府中心工作。配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清风龙川和谐颂”―廉政歌曲大家唱暨江都市廉政歌曲征集颁奖晚会,配合党建工作,开展“党旗飘飘”红歌演唱会,配合水务局开展水法宣传,承办“水之春”大型文艺晚会等十多场大中型主题文化活动。“我们的节日―端午”大型文艺晚会;配合精神文明建设,开展送戏下乡以及“双百”广场文化活动等,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建设营造了社会氛围,提供了思想保障。

三是以文化“申遗”促进传统文化保护。认真抓好全市社会文化、农村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申报工作,编撰、出版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江都市资料汇编》,《扬州毛笔制作技艺》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丁伙龙舞》被确定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承办了“江都工艺美术(非遗)精品展示会”等。目前共有“非遗”保护名录部级4项,省级3项、市级4项,县级16项,在全省名列前茅。

四是通过文化交流扩大地方文化影响。积极辅导江都区红枫艺术团和舞娃舞蹈艺术培训中心,选送节目参加省、市比赛,舞蹈《乡之韵》获江苏省舞蹈“莲花奖”第二届社会舞蹈比赛常青组银奖、舞蹈《乡之韵》获“幸福扬州・快乐金秋”扬州市第三届老年文艺大赛“琼花奖”一等奖、舞蹈《茉莉花开》获扬州市第三届广场舞蹈比赛一等奖等。在参加第七届扬州市少儿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6个,二等奖32个,三等奖20个,文化馆并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

三、公益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底子薄,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保障全民实现平等享受文化权利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1.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公益性文化单位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应有作用,削弱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由于条块分割,行政化的资金拨付和使用方式,缺少决策的科学性,监管就更难实现。此外,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监督机制、信息传播机制、公共文化设施的日常管理运营机制等都不太完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影响了江都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2.文化自身体制缺活力,内部运行机制落后,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文化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江都区文化馆虽然有在职人员19人,但是专业人员不足40%,特别是在舞蹈、表导演、戏剧曲艺、文艺创作等一些专业门类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现有专业人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缺乏整体活力和竞争力。

3.文化权利保障难保证,如我区有许多高档娱乐场所,收费偏高,只适合部分经济较好的群众,阻碍了多数民众的平等享受文化权利。而面向残疾人士、少年儿童、低收入人群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少,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没有在实质上实现全民平等。

(二)解决办法

1.加大政府财政力度,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适当增加其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预算,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大投入,夯实公共文化事业基础。积极做好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根据财政部、文化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精神,将文化馆免费开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合理运用资源,改革管理机制,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文化馆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下农村、进社区新方法和新形式,建立多功能厅、“非遗”展览厅、舞蹈房、培训室,建立轻骑兵文艺演出小分队、流动展览队、流动培训队,为群众提供公益性演出、展览、培训,逐步提高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

3.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公共文化服务篇4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链 机制重构

一、杭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膨胀,日益要求政府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但与杭州市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公共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形成一定的历史“欠债”。这种不平衡具体表现为:

(一)公共文化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性

主要表现为公共文化服务数量的“供不应求”和类别的“供不适求”。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总量不足导致“供不应求”。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上没有和地方经济、财政收入状况实现同步增长。存在文化投入占比低、资金缺口大的缺陷。多数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处于低水平保障阶段,尤其是进城务工者、留守儿童、老年人和偏远地区农民等特殊群体所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极为缺乏。他们“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客观存在,甚至未能按照“文化低保"32程的要求,享受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的基本文化权益。另一方面,基层公共文化供给中存在“供不适求”的问题。在政府斥巨资开展的“送电影下乡”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老片多、新片少;城市题材电影多、农村题材电影少;娱乐片多、对农民的适用性少。因而没有满足农民的有效文化需求。杭州市委宣传部2008年3月的调查显示,社会公众最想参与的文化生活中,“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的比例高达39.39%,高于现实享受情况23.66个百分点:最想“参观展览”的比例达到23.3%,高于现实享受情况17.52个百分点:最想“观看表演”的比例达到20.56%,高于现实享受情况13.47个百分点。

(二)公共文化产品形式与内容的不适配性

一是公共文化产品形式不丰富。“独乐乐”的多、“众乐乐”的少。从表面上看,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日趋丰富,但公众能够真正享有的公共文化途径仍然比较单一。如调查所示,以“看电视”与“读书看报”等“独乐乐”为主的传统文化服务方式仍然是杭州公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方式,而“上网”等现代文化生活虽然正在迅速崛起。但尚未占据主流,尤其是对于临安、桐庐等郊区农村而言,上网费用仍然是一种奢侈的文化消费。而参加大众文化活动、观看表演、参观展览等文化含量相对较高的“众乐乐”文化消费方式更是几乎没有。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在一些文化基础设施欠缺的农村。甚至连上网、读书看报的机会都没有,农民精神生活匮乏,打麻将、玩扑克等现象呈蔓延态势,由此衍生了打架、滋事、盗窃、过度消费等不良现象。二是公共文化产品内容脱离现实需求,存在“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基层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不应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更多更丰富,而应注重从内容上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供给一些基层民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公共文化产品。但从现实来看,目前对基层文化供给主要采取行政主导模式,采取一厢情愿的“送文化”较多,基层民众对所供给的公共文化没有话语权,一些优秀的文化产品,基层民众享受不到、享受不起、享受不好,因而无法满足他们的有效文化需求。

(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不健全性

主要包括:一是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各级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对公共文化服务负有保障责任。但一方面由于各级财政负担机制尚未形成,公共财政支持没有制度化、经常化:另一方面由于多元投资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杭州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缺乏有效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一些地方的财政投入只能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严重不足。从经费投向来看,公共文化事业专项经费主要用在文化设施建设上,用于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人才的培养、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很少。从经费投入的时间序列来看,每年的投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不少区、县(市)存在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时而增加时而减少、时而增幅很大时而增幅很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基层乡镇(街道)甚至未将公共文化活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二是产品制造机制不健全。在传统行政思维下,公共文化产品主要采取政府采购、文化下乡的做法,农民能够在逢年过节时看到专门送下乡的戏曲、电影等,但这种“只送不种”的做法一则可能因为农民对文化产品下乡没有选择权而经常出现“供不适求”的情况,更因其非常态和广泛分布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贫乏的局面。因此,长效机制在于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激发农民创造文化的主动性,促进公共文化产品造血机制的形成,实现城乡文化互动。三是人员保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和阵地日趋完善,但由于人员配备不到位,一些高投入的公共文化设施被人为闲置或者利用率不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存在“运而不转”的问题,一些基层文化俱乐部或者长期“铁将军把门”,或者变相沦为“场所”和“俱乐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十分突出。四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在于由“人”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但前些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场地建设、轻活动组织”的不良倾向,使得一些基层文化俱乐部存在“转而不灵”的问题。这一问题源于基层文化队伍人员缺编、素质低下和专干不专,一方面专门文化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乡镇、街道文化站没有专职站长,大多数村文化活动中心(室)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职,缺编空岗、专干不专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加之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偏低、人心不稳。明显地影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这支队伍的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多数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人数偏少、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业务技能不强,“挖掘有余而培育不足”,在从事艺术辅导、文化活动组织等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时无法胜任的问题也比较普遍。

(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果的不彰显性

近些年各地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绩效尚不够彰显,存在“供不应求、供不适求”、“运而不转、转而不灵”、“公共文化产品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经营理念不先进。一方面,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所能起到的“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安民”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这是不能立竿见影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甚至认为这是“只花钱不产生收益”的工作,所以往往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视为上级政府指派的硬性任务,贯彻落实的主动性不高,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认识误区:另一方面,错误地把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简单的等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任务应由企业和市场承担,而计划经济模式应当在文化事业领域中保留下来,公共文化事业仍然应当一如既往地由政府“大包大揽”,全部由政府生产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二是考评机制不科学。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考评机制中,更为关注文化设施的建设情况,具有“以物为本”的倾向,简单的把基础设施完备等同于公共文化服务,简单的把文化活动的大场面等同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公共文化服务状况的评价主要从有哪些领导参加、哪些名演员出场、经费投入多少、规模多大等形式层面的东西来评判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而没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本身的效果来评价,如文化设施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民众的需要、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多少民众从中受益等指标,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考评机制、反馈监控机制等配套机制。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输送、轻培育,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日益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形式主义作风抬头,集中性的文化送下乡活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象更为突出,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动员性参与为主,主动参与的深度、广度都不够。三是体系考虑不周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构成认识不到位,多数只是从“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行为总称”的定性层面来界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未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整构成进行揭示,没有理顺供给主体、供给机制、供给客体等要素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基于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再造

新公共管理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英国,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新模式。“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强调商业管理、顾客至上和市场竞争的管理改革运动。公共管理学者胡德(C.Hood)将“新公共管理”看作是一种以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以准独立的行政单位为主的分权结构,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技术、工具,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竞争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管理新途径。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在经历政府包办阶段的“政府失灵”和市场主导阶段的“市场失灵”以后,已进入第三个阶段――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阶段。该阶段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按照新公共管理主义再造公共文化服务理念。

(一)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即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和公共文化建设格局,在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社会主体力的配合下。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队伍培养、文化市场监管、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改变政府“一包到底”的做法,运用政策引导、以奖代拨、评估定级等方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即按照统筹城乡、推进协调发展的要求,强化对薄弱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加强统一规划与管理,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实现种送文化互动化

即坚持“种文化”与“送文化”并举,在公共文化产品提供上注重外供与内生相结合,既大力推进文化下乡活动,实施文化“输血”,又着重培育文化产品的内生机制,充分释放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文化创造能量,提升“造血”功能,推进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种送文化互动化,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社会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

(四)实现运行环节链条化

即把公共文化的供给与需求、形式与内容、机制与手段、效果与评价等环节,按照公共文化服务链的要求串成一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线,使运行环节链条化。

三、基于公共文化服务链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重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供给、形式和内容、机制和手段、效果和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完整系统,需从长效机制建设、阵地建设、文化内容建设、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机制重构。

公共文化服务链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满足民众公共文化需求最大化为目标,把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环节,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有机的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明确公共文化投入运营机制

需要不断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公共文化的投入方式和产出效益。一是改革财政投入方式。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渠道,建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形成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改革投入方式,采用政府招标、集中采购、委托生产、特许经营、以奖代补、项目外包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引进市场运营机制。按照合理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激活社会力量来共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破条块分割,重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服务阵地,理顺管理关系,发挥国有文化资源的最大效能。制定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正常运行的政策举措,切实解决公共文化设施“建而不用”的问题,大胆引入市场机制,努力探索公益性文化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运用多种投融资工具和财税优惠政策,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探索吸引企业冠名、开展民办国助、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从整体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用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遵循“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原则,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以契约形式明确权利义务关系: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打破职称待遇终身制,推进评聘分开:实行岗位管理,完善内部考核:建立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推进岗位培训工资、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方式;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畅通退出机制,真正实现上岗靠竞争、晋升靠业绩、收入凭贡献的运行机制。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一是创新投入机制。用政策手段鼓励和吸引多种经济成份投入公共文化,形成多元投入格局。二是创新经营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产品、重大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贴息、定向资助、贷款贴息、民办国助等制度,积极鼓励行业竞争,形成多种艺术表演经营组织并存的竞争格局。三是创新阵地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模式。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建设,落实人员保障,加强阵地管理。明确服务规范,改革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研究制定基层文化阵地管理条例,规范文化阵地的管理与服务,以此来达到以管理促建设,以建设强功能的目的。四是创新绩效评估考核机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按照公共管理的思路。引进“私部门”的管理方法,制定年度绩效计划。科学制定绩效评价指标。考核指标确定后,定期对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进行绩效评价。在绩效考评基础上,根据考评结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员工进行奖惩兑现。在绩效管理中,要注重对绩效进行持续性监测、记录与考核,把它作为增强绩效的基本依据,从而实现绩效目标。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机制

要科学制定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推进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一是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制订全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储备库,形成市、区、县(市)、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一批惠及广大群众的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开放性的特色文化活动阵地,特别是解决欠发达地区“有馆无舍”和“有站无舍”的问题。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视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广播室。要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便捷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二是建设重点公共文化项目。在每年的建设项目中安排一项重点文化项目。把其作为民生工程来切实推进,做到有领导、有部署、有督查、有成果。各区、县(市)要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加快本地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建设好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和特色博物馆。三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共享。要探索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新机制,各类公共文化设施需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推动机关、学校等机构的内部文化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体系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心内容。一是注重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整合“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图书“一证通”工程等,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方面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着力解决基层文化设施分散、重复建设,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是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根据时代特点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积极探索文化“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文化节目群众点播制度,引导政府投入与群众文化需求实现对称。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采取专项扶持政策,鼓励各级艺术表演团体、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新华书店等文化单位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到基层,使“三下乡”活动经常化,并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三是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健全和完善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传播过程实行扶持的工作机制和相关申报、考核、奖励办法。进一步提高文艺精品创作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多创作反映改革和发展、歌颂新人新事、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鼓励广播电视台多创作针对青少年、老年、外来务工者等特殊人群的优秀节目:加大文艺精品的宣传和推介,充分运用集中展演、展览、评比、媒体推介等形式进行文艺精品的展示,利用广场演出、社区文化角等阵地使文艺精品深入农村、社区、校园、企业等,让群众零距离感受精品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篇5

 引言

文化馆体系是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由国家政府所举办的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方向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在公共文化体系中体现政府的领导能力和公众行使文化权利的主要体系。因其是国有性质的文化服务体系,因此,它的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具有全民性、主导性、公益性、服务性、平等性、多样性等多种特征,其对公共事业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如: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等等方面。

公益事业是人民群众基本文化利益的保障,它能使大众享有文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侧面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目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偏向于多元化,而文化馆体系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责任就是指挥民众进行文化活动,充分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为民众公共文化而服务,进而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

1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随着目前文化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在文化馆体系的发展上我们正在不断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求在文化服务体制上能够做到新变革,使得其运作的方式得以创新。在对文化馆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是要注意从整体来看,将文化馆体系建立成一个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同时,政府方面应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行政管理,包括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等,力争在公共文化管理方面取得新成绩。目前的文化馆体系较为陈旧,因此,改革就被放到了台面上来,改革是能够保障文化馆体系正常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所以在建立文化馆体系时政府可以采取对其进行一定的鼓励政策。适当的让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到文化馆体系的建设上来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方面,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会更加注意公众的实际需要,因此,引进社会组织参与到文化馆体系的建设中来是有利于文化馆体系的建设的。通过社会方面的参与支持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招商引资,其被赞助的可能性也被大大放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由政府主持的、非盈利性的、传播大众文化的以及为民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所以机构的总称,它的涵盖范围很广,其目的是要满足大众的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目前,我国的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还要能够与时俱进,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稳定的发展下去。目前,我国的数字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而面对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老旧的文化馆在其面前相形见拙,其网络条件还有数字化程度都有待提高。对于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比较明显,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文化馆的管理者的发展艺术没有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片面的认为文化仅仅是一个跳梁小丑,与现代的科学和技术完全不相关,只要有相关的技能就行,对于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来说网络所能带给我们的各种信息到底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机会而毫不在意;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方面的经费长期不足,着也间接的导致了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以此,我们要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观念时刻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落到实处,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较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2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设施的群众文化专业功能

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硬性指标有建筑面积、利用率和数量等等,这些硬性指标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

2.1提高文化设施的覆盖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将社会文化服务大大加强,因此需要对文化馆体系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大力建设,使之形成一个以文化活动为主体的平台。在目前这个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软件方面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体制的改革,让文化馆体系能够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转贴于

2.2确保文化设施的公益性想要将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层面,就要将社会的效益放在第一位,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同发展,为了确保公共文化活动的顺利实施,公共文化活动用房面积要能得到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2.3整合文化资源,提高设施的利用率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建设需要进行整合,使其尽量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能够在现在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功能,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升级。政府方面还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资金补贴,鼓励这方面的行为,使得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文化设施为人们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3加快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完善评估体系,促进事业发展

3.1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制定公共文化政策文化项目建设的法制保障还不健全,因此需要落实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法制保障。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收入主要来自于社会,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无偿的服务等。文化馆体系想要能够顺利发展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只有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才能够基本确保社会的投入与付出服务的基本平衡,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能够稳定发展下去。文化馆体系的法制化不仅仅是对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应该是一个覆盖操作、管理、监督的完整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使公民能够获得确实的文化服务。

3.2完善评估体系,加强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和发展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活动首先要注意的是社会效益,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是其最大的成果。而对于这方面的考核体系还不完善,随着工艺化事业的发展,相关的评估体系也应该随之而完善,因此,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文化评估体系,并以此来反映公益性文化的发展情况是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点。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要进行制度创新,将一贯以实践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推进为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有据可寻,在今后的发展上更加规范。

二是要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将文化设施的以多建为重点转向建设、管理、使用三个方面共同抓的局面。要抓好软硬件设施的管理力度,着重于提高其使用的效率。

三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将从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单向性转变为双向共同互动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强为公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力度,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支持群众自办文化活动,使得群众成为文化的主角,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

四是要提高文化服务的创新活力,将文化服务形式从传统的服务转变为数字型、科技型的服务。大力支持文化传播与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让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得市民享受文化服务更加方面、快捷。

五是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一向以政府为主体的局面转变为政府引导民众为主体的形式。一方面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机制稳定下来,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要尽快研究出台,强化文化投入的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手段对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鼓励,让社会广泛的参与到文化惠民的格局中来。

4在文化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上进一步创新

4.1扩大公益性文化活动比例,保证群众免费参加文化活动的权利要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优势和专业人才队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大力推动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发展,其中包括宣传教育活动、文学艺术活动、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等等,这样能够使他们在进行文化活动中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并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与文化水平。全面实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4.2打造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打造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是文化馆体系在目前这个竟争激烈的市场保持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化馆体系对于公共文化品牌打造的重视,能够在社会中形成一个具有良好知名度的公共文化品牌;打造文化馆体系公共工文化服务品牌有很多途径,一是可以与媒体合作,通过媒体向大众推出其文化活动品牌。二是利用政府单位的信誉与其可利用的品牌价值,为人民群众开办具有引导性、示范性的文化活动。从而在此基础上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

4.3把握活动发展的生态环境文化馆体系的发展要建立起一个文化发展的效益观,其中有一些关系需要处理好:一是文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二是文化活动的普及与文化活动质量提高的关系;三是文化活动的思想性与娱乐性的关系。这几种关系要能够处理好,不然文化活动的初衷与方向就会朝着其他的方向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互联网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梁漱溟语)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根与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所以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都有责任和义务,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快、更好、更广泛地传播与传承。

一、互联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便捷迅速、海量性、全球性、虚拟性、交互性、自由平等性等特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甚至思维方式。它的低平台、低姿态让人们想写就写、想唱就唱......网络优秀作家、网络优秀作品应运而生。轰动大江南北的古代宫廷剧《甄执》就是从网络中所诞生,其作者流潋紫现担任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轰动海内外的《盗墓笔记》就是发自前身为原创文学协会的起点中文网。可以说《甄执》、《盗墓笔记》的成功,是传统文学与网路文学在有力的碰撞下所产生的“爱的火花”。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念经”,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在当今世界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中华传统文化正在承受这两柄双刃剑如狂风暴雨般的洗礼,这种外来的“舶来品”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更是来势凶猛。特别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尤为突出。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电视以其精湛的画面、恢宏壮阔的场景、光鲜亮丽的明星、惊险曲折的故事向世人宣扬的是一种西方英雄主义思想、美式救世主义信条,而这种美国人所秉持的最高精神信念,却在不知不觉的通过电影、网络等传播方式深深影响着中国,渗透到中国的方方面面。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报道称“美国娱乐成为许多中国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好莱坞电影背后的美国文化,已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很多中国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了西方文化,给传统的中国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果说文化侵略也是一场战争的话,那么这场战争早已经开始打响。

二、传统文化如何突破网络重围

传统文化可以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契机,实现与现代公共文化的互融互通。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加上“现代”两字,突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要求。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因此传统文化可以抓住这个绝佳机会,实现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

(一)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打造特色资源数据库,整理挖掘传统文化。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机制,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按照互联网环境下资源共建共享、数据开放互联的原则,建立全国性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库以打造艺术鉴赏、全民阅读、知识讲座等普适性资源为重点,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和挖掘,再根据其特点有机融合到每个门类。

(二)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通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一站式”服务。所谓“一站式”服务就是整合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非遗馆等特定资源,使公共文化服务行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上海市重大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项目“文化上海云”为例,将全市16个区县的文化资源,以及全市市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旅游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场所的数字资源一网打尽。百姓再通过手机、电脑、移动终端观看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等各类讲座。在一站式的基础上,将整个上海公共文化活动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就可以知道市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是哪些?最想学习的传统文化是哪些?再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更科学地安排授课,安排时间、安排地点,换而言之就是通过对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精准对接群众传统文化需求,有效增进群众的参与度,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合老百姓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文化部雒树刚部长指出“只有让群众‘点菜’,群众才能给你公共文化服务‘点赞’”。通过群众“点菜”,政府“买单”,在有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被动式接受”向“主动式表达”转变的同时,也使传统文化能更快更易走出去。比如焦作的太极拳爱好者就是通过在网站‘我要订单’栏目或‘百姓文化超市’微信公众好平台上下单,解决了难学难请的问题。就是这样的一张文化惠民大网,既丰富了现代公共文化的内容,解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不接地气”的问题,还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三)借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等场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是宣传、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体系的前提。只有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一如既往地开展免费开放服务,一如既往地开展公益性免费培训,一如既往地开展文化知识讲座、一如既往地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只有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正确指导我们的人生。要做到真正的学习和充分的掌握,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可以通过探索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建设,即在文化馆场所设立阅读、舞蹈、音乐、书法、绘画、摄影等互动体验项目,通过对文化、对艺术的实体体验来感受文化的魅力,寻找独属自己的文化思想、艺术品位。“虚实结合”是现代公共文化中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将来式,在重庆市北培区数字文化体验厅,人们不单可以在这里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还能学习书法、绘画、编曲等各文化项目,虚实的结合,创造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也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三)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人才队伍,实现传统文化自我保护、自我管理、自我开发。人才无论是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都是最根本的保证,只有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和根本之举,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活力竞相迸发的局面。

放眼天下求贤才。坚持不限地域、不拘形式引进文化人才,通过聘请高校、企事业单位等专家教授直接参与文化项目、担任文化顾问等方式,以高端人才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引领带动传统文化发展。

立足民间挖掘人才。俗话说“高手在民间”,民间力量不论是在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还是在互联网的创新应用上都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人有责。政府可以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体,将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中的行家里手集合起来,特别要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形成一个整齐划一、各显神通的传承整体。不单可以创新传承内容,丰富传承方式,增强宣传效果,还推动打造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

公共文化服务篇7

一、充实内容,强化服务,提高水平,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各级文化部门要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化活动、文化设施都要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服务,在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和提升服务上下功夫,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围绕中心工作,繁荣文艺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今年的文艺创作要重点围绕以下几项要求:一是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建城2222周年、中国奥运年等重大主题,创作一批反映我市改革开放成果的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二是为承办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做准备。现在离2010年举办九艺节仅有2年多时间,必须及早启动筹备工作,加快文艺创作,以当好东道主、全面展示我市文艺创作成果为目标,创作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艺精品。三是为发展我市旅游剧场服务。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和我局正在研究制定旅游剧场发展计划,以公务会议、商务活动、旅游观光和广大市民为服务对象,逐步推出一批定时、定点、定剧(节)目的旅游演出。四要为*歌剧院等文化设施提供优质产品。各专业艺术团体都要积极探索项目制、制作人制、签约制等有效途径,排演更多面向市场、面向观众、能够常演不衰的剧目。

(二)科学规划布局,加强协调管理,全面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基础。创新文化设施建设机制,充分利用市文化设施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设施建设绿色通道、项目代建制等途径,加强协调,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各项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对*歌剧院、*新图书馆、*文化中心(太古汇)等代建工程的监督管理,协调落实使用功能,并及早研究制定管理方案。二是做好*王博物馆整治工程、*国史研究中心、*王宫博物馆、*话剧团13号剧院、*电影院的筹建工作,加快推进立项、报建手续,早日启动建设。三是加快推进*沙河顶艺术苑、蓓蕾剧院、市群众艺术馆海珠分馆、*剧院等项目的建设和改造步伐。四是完成从化图书馆、*图书馆、*区文化艺术中心、*区文化大楼、*会馆二期工程、*区博物馆、黄埔文化中心、*海事博物馆、*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各区(县级市)文化设施。五是继续加强街(镇)文化站、村(居委会)文化室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新建街、镇必须加快建立文化站。逐步将农村社区的祠堂、小区会所纳入文化阵地建设范畴,扩大公共文化阵地的覆盖面。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向群众开放,并充实服务项目和内容。

(三)面向基层群众,工作重心下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全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一是坚持开展“四进”社区和文化下乡活动,市群艺馆、各区(县级市)文化馆每年要免费为群众演出、举办各类活动总量在80场(个)和50场(个)以上,市属各专业艺术院团每年要为基层群众送演出100场以上。二是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重点抓好“岭南重大历史题材群众文化创作工程”,为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办好*民俗文化节、“都市热浪”群众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公益文化春风行、农村文化欢乐节、*水乡文化节、岭南书画艺术节、*乞巧文化节、香雪荔枝文化节、王诞民俗文化节、羊城之夏、羊城学堂、*文化讲坛等一批示范性文化品牌活动。三是创新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方式,采取图书馆分馆、流通服务点、数字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等形式,不断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迎接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工作。四是全面开展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继续实施电影“2131”工程。

(四)保护文化遗产,科学利用资源,不断扩大*历史文化的影响面和辐射力。一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预防与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完成我市近现代工业、仓库码头等遗址保护方案和控制性规划,完善小洲村、黄埔古村、横沙书香街等保护和利用控制规划,完成粤一师、平和大押、南汉二陵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并实施首期保护工程,编制虎门炮台总体保护规划。紧抓“中调”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沙面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恩宁路骑楼街区的改造与保护。公布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保护工作。二是推进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按照全国的部署,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并努力探索有效的文物保护模式。做好*国宫署遗址考古发掘和文物资料整理工作,加快*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健全保护体系和机制,落实传承保护措施和传承人保护计划,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四是不断提升博物馆展示服务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馆藏文物保护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免费开放力度。坚持送展览工程,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建设。让更多的市民共享博物馆的文化成果。推出一批精品展览,争取在学术水平、展示艺术、表现手法、服务手段上力求有新的突破。继续支持和指导各行业博物馆工作,推进行业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要疏通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渠道,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文化领域。

二、加强监管,营造环境,打造品牌,搭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孵化平台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思路和更加宽广的视野,在规范市场、政策服务、业务指导、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一)依法加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构建繁荣健康的文化市场环境。坚持规范市场秩序,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市场繁荣。着重加大网吧监管力度,对全市已审批的网吧进行清理、核查,协调市有关部门,将网吧监管落到实处,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依法做好音像制品、电影、娱乐场所、演出等行政审批、审核和备案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配合做好“正版音像进社区工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坚持疏堵并重的原则,引导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市场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发挥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专项整治等有效途径,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管理责任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主动与有关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并发挥文化娱乐业协会在市场管理和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服务指导,完善产业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和多元投资机制,在市场准入的范围内,按照“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开发。加强行业信息服务和引导,对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监控,重大政策调整实行公示制度,为包括民营在内各种所有制的文化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吸纳和打造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产业聚集带,积极扶持和引导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我市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三)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我市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继续办好*国际艺术博览会、羊城国际粤剧节、*民俗文化节等重要文化活动,着手筹备世界合唱锦标赛,扩大*在全国和国际上的影响。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实施“一区一品”战略,横向联合,上下联动,争创文化品牌。如*区的粤剧文化、西关文化,海珠区的岭南画派、“粤商”文化,黄埔区的以南海神庙为依托的民俗文化,越秀区、*区、*市等地的广场文化,番禺区的动漫和星海文化,萝岗区的香雪文化,南沙区的水乡文化等。要珍惜老行业、老字号的文化资源,通过注入新的内涵、借助新的手段,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产业。要发挥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注重与商贸、旅游等资源的整合,注重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和参与文化品牌建设。

(四)创新合作形式,开拓境外市场,积极有效地推进我市“文化走出去工程”。我们要拓宽视野,放眼世界,努力探索、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和力量,积极与国际知名文化机构、文化企业开展合作,培育对外文化交流中介机构和文化经纪人,借助他们的渠道把我市文化精品推广到世界各国的主流社会,从以形象展示为主向产品和产业输出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形象推介的双重目的。拓展民间交流合作领域,扩大商业性展演和文化产品销售,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合力,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增强活力,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障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相符合、与现代科技发展相协调的文化新体制、新机制。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一是继续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整合我市的艺术资源,启动文艺院团投入机制、用人机制改革,创新艺术创作的管理机制。按先易后难、分批下放的原则,将部分文物保护单位下放到区管理。二是继续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资改革、公开招聘等工作,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利于事业长远发展、利于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微观运行机制。

(二)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和渗透,逐步实现文化管理数字化、文化传播网络化、文化服务信息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信息资源和文化建设的成果。一是推进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行政审批系统和行政许可电子监察系统。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手段,建立文化市场信息化监管体系,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改进管理方式。二是推进局机关政务网建设。加快建立政务网,将文化政策法规、各方面政务信息、文化许可过程和结果在网上向社会公布,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服务社会、服务市民方面的时效性、针对性。三是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加强文化信息数字化建设和利用,进入各级文化馆、文化站等阵地。四推进*文化信息网建设。完善网站管理机制,整合全市文化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网站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全市文化信息门户大网,成为我市文化宣传和信息服务的重要阵地。五是建立文化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开辟文化市场信息平台、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电影和演出和文物数字库建设,提供更多更快捷的网络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篇8

1.1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展及成绩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加大,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文化基础设施布局趋于完善。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12个,其中县图书馆1632个;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4343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建筑面积、资源总量、人均资源量均比上年增长,2013年免费开放的博物馆2780个,占上报博物馆数量的80.0%。其次,启动部级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目标实现1个国家中心、30个以上省级分中心和5000个以上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的联网,目前部级、省级中心和基层网点的建设数量已经达到了该目标。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作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支撑的国家数字图书馆通过资源镜像、虚拟网等手段,分批遴选了约165tB的资源面向全国共享,范围覆盖全国17个省,共享资源总量达到2385tB。《2012年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数据显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已建设乡镇、街道、社区等各级站点28612个,重点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服务。

1.2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和产品有了新增长,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有了新变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由于我国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公共文化设施、财政投入、馆藏资源的数量从总体来看东部多、西部少,城市多、农村少,对特殊群体的需求不够重视,导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2.1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及经费投入不均等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远远落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10年,东部地区乡镇文化站的房屋建筑面积、财政拨款、业务活动专项经费、固定资产原值等均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平均每站面积为1146.30平方米,西部仅为263.04平方米;东部地区平均每年每站的业务活动专项经费为6.61万元,中部仅为0.40万元。

1.2.2公共文化资源数量不均等

以2009年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例,东部地区平均每馆藏量为75.3万件,西部仅为25.4万件。以2007年各地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册数为例,北京市的人均藏书册数为0.80,河南省和安徽省的人均藏书册数均仅为0.16。

1.2.3特殊群体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

以少儿群体为例,2008年全国少儿图书馆机构数量仅88个,2011年94个,到2013年也只有105个,从业人数和馆藏的数量,举办展览、讲座和培训班的次数远远满足不了我国少年儿童的需要。

2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对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2.1数字化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2013年,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换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丰富文化产品服务的生产和供给。实践证明,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以传统的服务资源与服务方式,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是很困难的。而在当今泛在信息环境下,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和服务,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依托的资源更加丰富,使社会公众获取服务更加便捷,获取成本更加低廉,将会有力地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纷纷将各自的馆藏转化为数字形态,通过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然而,他们中的任何一方单独提供的资源与服务都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公众更希望能够一站式地检索分布在不同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这一需求的满足必须借助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即对各公共文化机构不同来源、分散无序、相对独立的数字对象进行类聚、融合和重组,形成一个服务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数字资源体系。整合的资源包括来自图书馆的数字化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档案馆的数字档案、博物馆的数字化文物、美术馆的数字化艺术作品、文化馆的数字化群众文化资源,以及各种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通过整合,将这些数字文化资源集成到同一平台上,为公众获取这些资源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2.2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助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2.2.1弥补现实文化资源数量的匮乏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是利用信息技术将现实资源转化为虚拟资源,是传统载体形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主要通过复制原件,既开发了一种新形式资源,又不影响原件的利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将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已经数字化的分布式公共文化资源集成到一起,必将实现资源数量的极大增长,弥补文化资源数量的匮乏。

2.2.2解决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地区和系统分布的不均衡

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均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区和系统的分布很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富集,而欠发达地区则资源贫乏;部级、省级实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资源丰裕,而基层文化机构则资源稀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将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成一个整体,通过网络向全体公众提供资源获取服务,只要有互联网接入的地方均可以平等获取资源,弥合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鸿沟。

2.2.3实现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资源的优势互补

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拥有的数字资源类型不同,各有特色,各具优势。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将各机构的数字资源集成在一起,实现了各公共文化机构馆藏资源的统一虚拟存储和网络传输,弥补了单个机构馆藏资源的数量、类型和范围的局限,每个机构都可以利用整合后的资源为本机构读者提供服务,实现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资源的优势互补。

2.2.4便利公众一站式获取基本公共文化资源与服务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最终要通过整合平台建设来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可以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组织,屏蔽不同资源之间的异构性,最终实现在一个整合平台上的“一站式检索”,统一提供资源与服务。用户只需通过这一平台即统一的检索界面与入口,即可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源与服务,免去了在多个检索界面来回切换的麻烦,便于公众获取文化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特别对于信息素养与检索技能不高的公众群体,“一站式”检索将有力地促进其对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3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整合数字化的公共文化资源,构建统一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向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均等化”是指:第一,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即不仅覆盖城市居民、城市流动人口,还要覆盖到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以及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第二,保障人人都能平等、自由、便捷、无障碍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3.1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

丰富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是实施资源整合的基础,也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保障。因此,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公共文化机构要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将各种以实物形态存在的馆藏文献、文物、艺术作品等文化资源转换成为数字形态的资源,建设分布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奠定基础。

3.2促进公共文化机构合作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要求多个公共文化机构之间密切合作,统筹协调、相互配合,利用各个机构不同的资源与服务特色,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由于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的原因,我国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机构在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方面,普遍存在机构合作意愿不强,参与不积极的情况。因此,迫切需要改革管理体制。政府要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统一规划和宏观调控,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公共文化机构之间加强横向联系。各公共文化机构则要建立协调合作组织,形成富有效率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强化机构的合作关系,明确权利义务,保障平等参与,合理分配任务,平衡利益关系,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3.3扩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建设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往往通过项目建设实现。我国已经开展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部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建设,地区级项目有深圳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州城市记忆工程、北京记忆、天下湖南等,这些项目促进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数量还较少。在开展部级项目建设,依托国家项目建立各省市共享分站的同时,应积极推动地区级项目、省市级项目建设,促进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开展横向合作建设。为避免重复,使各个地方项目之间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加强对地方项目建设的宏观调控,以各地特色资源为地方项目的建设重点。

3.4构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是资源整合项目建设的最终实践成果,是解决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问题的主要途径。资源整合平台具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加工、管理、服务功能,可以屏蔽不同资源之间的异构性,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一站式”查询。2008年,国际图联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合作趋势》报告,推荐出7个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的最佳实践范例,其依据是支持终身学习、优化服务、使全民能够获取社区资源、拓宽相关参与机构的用户群和满足遗产资料保存需要五个方面。因此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的搭建应首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资源,完善用户界面,考虑到广大公众信息查询技能不高的特点,平台应友好、易操作,提供必要的查询提示与帮助;其次,在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面,扩充平台的资源保存与服务功能,注重提供资源推送、资源定制等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方式,利用平台更好地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3.5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标准化

不同的公共文化机构采用了不同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造成机构间的资源难以共享,因此,资源建设的标准化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前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标准化涉及资源存储、加工、组织、传递等方面,需要围绕资源整合与服务全过程建立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目前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已有的标准主要是资源组织方面的标准,如元数据标准,对于其他标准鲜有涉及。因此亟需推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与服务中各项活动的标准化,加快整个标准化体系建设,解决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组织与整合中的元数据标准、对象数据标准、数据格式标准、数据内容标准等问题;解决服务中信息检索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问题。此外,制定标准规范体系和选择标准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国际化原则,遵循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使标准具备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还应充分考虑标准的可实施性和具体的推广工作,使标准具备权威性。

3.6拓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

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终极目标。均等化服务的实现要求拓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渠道,针对公众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首先,公共文化机构之间通过资源整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应充分利用各机构的资源、人才、设施等优势,通过合作增强服务能力,开展深层次的服务工作。其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不断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新技术与新媒体,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字文化服务,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

4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条件

4.1政策与法律保障

政策的引导与法律的规范是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保障。目前,国家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已有顶层设计,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对如何通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还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国外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国外,除了国家与地方政府外,专业学会是推进整合的重要力量,通过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为整合提供政策支持。如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学会(imLS)通过“政策和国家领导补助”(nLG)资金促进图书馆和博物馆合作,加快合作的步伐;2003年,美国图书馆界积极推动对1996年制定的《博物馆图书馆服务法》修改,巩固了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合作关系;2004年,加拿大颁布《加拿大图书档案法》,实现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合并。借鉴国外经验,我国也可在政府宏观指导下,注重发挥专业学会的作用,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制定具体的政策;在国家层面,则要加紧制订《公共图书馆法》与《博物馆法》,推动已制订的地方法律法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纳入法治轨道。

4.2管理与合作机制保障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阶段需要多个公共文化机构、文化机构管理部门的合作;在服务阶段,为拓展服务途径还需要与企业、公益机构、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通讯运营商等单位合作。长期以来,由于受管理体制的制约,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缺乏合作,难以形成一种长久、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要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促使合作机制的建立。随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深入开展,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地方、机构各自层面的管理协调机构。重视各专业学会的作用,可建立国家与地方不同层面的图书馆学会、博物馆学会、档案馆学会等之间的联合委员会,增强各专业学会的管理协调作用。建立合作与协调机制的关键是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在合作过程中各机构之间难免存在利益冲突,影响了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和合作的意愿。因此需要在资源整合与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各有关机构的责任分工,以平等参与为原则进行合作,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利益平衡机制。

4.3资金投入保障

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划拨,缺乏来自社会的多元投资主体,因此必须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首先,完善政府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专项投入力度,保障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除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外,还可以以政府资金为基础建设“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基金”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基金,以“基金”的方式聚集社会资本。其次,制订政策,发展现有基金组织、公益机构、企业、个人等多元投资主体,对有贡献的组织、个人实行税收优惠、享有冠名权或给予荣誉等,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4.4人才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篇9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实施社会化服务现状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应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专业领域公共图书馆”服务,即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专门针对社会上各专业性质的单位、团体或个人提供专业知识,实现专业科学知识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社会化、公共化。二是“类公共图书馆”服务,即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文献借阅、参考咨询、空间使用及其他文化活动服务。这两层涵义指明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发展的两条路径,二者相辅相成,体现的是有限度的社会化。就服务形式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有条件的开放,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支持校外读者持相关证件办理临时阅览证,但暂不支持文献外借;二是地区合作制,即以与地区图书馆合作的方式向社会开放,代表性学校如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三是完全对外开放,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功能于一体,免费面向社会公众,比较典型的是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目前只出台了具有政策鼓励性质的相关条例,并没有强制性法规来保障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实施。在实践中,校外人员由于各种因素不熟悉馆内的规章制度和借阅流程,再加上读者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在借阅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积极响应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高校相对较少,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仍存在诸多阻碍因素。[3]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由于路径不清晰、障碍因素较多,实践进展相对缓慢。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主要障碍

(一)缺乏公共文化服务观念

服务观念决定服务内容。长久以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局限于只服务本校师生,把图书馆视为高校自有财产,采取封闭式管理和服务模式,公众服务意识较为淡薄。观念上公共服务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系统有效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和方案的缺失。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当首先转变观念,认识到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有义务推动社会公共文化的发展。

(二)缺乏自和互动机制

高校图书馆具有学校附属性,与公共图书馆相比自主性和自较低,且其主要职能是承担高校教学科研文献保障工作,以对内服务为主,没有制定专门的对外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4]这就使得高校图书馆在对外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制定与内外兼容服务模式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案。

(三)缺少具体的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尚无明确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依据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提供保障,高校图书馆是否对外开放主要取决于高校自身,并且由于缺乏相应的开放标准,加之社会公众的相对复杂性,开放工作在规划和执行中面临诸多困难。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迫切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

(四)软硬件设施协调不足

空间、设施、资源和人力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四个基本要素。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必然会对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空间、设施、资源、人力产生影响,出现图书馆实体空间不足、资源需求量增大、人力资源协调困难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积极有效地开展社会化服务。

三、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分析

(一)美国

美国是图书馆法及其他图书馆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健全的国家。早在1965年,美国高等教育法就明确作出了规定,美国高校图书馆享有受联邦政府津贴的权利,这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提供了法律前提,同时也酿就了美国高校社会化服务的理念,即高校图书馆在接受着国家税金的补贴和资助的同时,也承担了具有向社会市民免费开放的义务。

(二)英国

英国大学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较高,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开放机制。在人员方面有着清晰地限定,如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规定“本校师生、校友、校园卡持有人及朋友(每位持卡者可带四个客人)可免费进入,图书馆对符合条件的部分人群免费,对外则视情况收费”[5]。在服务内容方面,支持全部开架服务,免费阅览,免费上网,但实行有条件的外借。

(三)德国

在德国,大学图书馆通常具有高校馆和公共馆双重身份,校内和校外服务分别占到了60%和40%。[5]德国大学图书馆由中心图书馆和多个相互独立的专业图书馆构成。在社会化服务方面,中心图书馆藏书支持图书外借、馆际互借、书目提要等常规服务,而专业图书馆的藏书由于专业化程度较高,通常只支持校外人员阅览,不支持外借。这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既能保证基础,又能突出专业特长。

四、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路径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从国外建设经验中可以看出,法律和制度建设是有效推进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且多以鼓励性政策居多,推动力度不够。因此,应加快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相关政策的确立,如从教育法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确立相应的服务方针与制度,明确社会化服务职责,从政策法规上予以推动。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准则,对社会读者进馆方式、服务内容、办证手续、开放时间、收费标准等一系列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实现有章可循,便于管理。

(二)争取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

我国目前还是一个政策导向型社会,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激励型政策,鼓励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并予以一定的资助,对于加快高校馆的社会化服务进程有积极作用。例如,政府可以加大经费投拨、增加编制等,缓解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所带来的人员和资金紧缺、工作量增加等问题。此外,随着国家对国民教育的财政支出日益增加,在保证公共图书馆资金正常运转情况下,可以调拨部分资金投入到了高校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中,进而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三)强化社会化服务的意识

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纳税人”观念为其高校应服务于公众这一理念的确立提供了良好的前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高校图书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提供了意识先导。各高校应抓住这一时机,加快转变观念,强化社会化意识,积极拓展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行为。

(四)兼顾专业性和普适性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不能照搬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否则不仅不会体现高校馆社会化的价值,而且会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甚至会影响为本校师生提供服务的质量。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应基于自身的特点,从专业性和普适性两方面入手,开展“专业领域公共图书馆”和“类公共图书馆”服务,坚持专业性和有限度地开放。专业性方面,高校图书馆应确立“专业领域公共图书馆”理念,根据高校专业特色和图书馆文献资源特点,与社会相关机构、团体或个人建立点对点的服务模式,例如,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医学类高校馆可以与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并在互动中向这些机构提供文献借阅,实现服务,达到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成为企业创新链的重要环节,面向企业提供定向信息服务。普适性方面主要仿照公共图书馆模式,为校外大众提供文化科普类文献资源的免费阅读,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借助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开展专题展览、讲座、演讲等各种活动,成为公众文化素养提升的平台。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开辟专门的社区服务模块,将为社区民众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纳入高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范畴。

(五)建立各类型图书馆联盟体系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环境。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之间共建共享各类型、各层面的文献信息资源,构建地区性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资源的需求。目前,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涵盖了上海地区包括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情报系统在内的70多家图书馆,构筑了统一的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并借助《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通用阅览证》,为读者提供成员馆中外文献异地借还服务。

五、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篇10

论文摘要:公民的文化权利需要通过政府创造条件而逐步实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保护公民文化权利的责任体现。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是其应承担的文化责任。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就是档案馆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众档案文化需求为目的,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档案文化产品与档案文化服务的活动和过程。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坚持公益性、公平性、便利性和多样性原则。

自1997年我国签署《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来,各界对公民文化权利及其如何实现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公民的文化权利要通过政府创造条件而逐步实现,这要求政府承担起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义务,明确政府在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中的责任。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保护公民文化权利的根本途径。作为国家出资设立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该如何保护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众档案文化需求呢?笔者认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档案馆保护公民文化权利的根本途径。

1公民文化权利与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权利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一样重要,但不同的是,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直接参与就可以实现,而公民的文化权利需要政府创造条件而逐步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条件性要求政府承担起保护公民文化权利的责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保护公民文化权利在文化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宗旨就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1.1公民文化权利及其实现的条件性

1966年12月16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开放给各国签署、批准和加人。我国于1997年签署此公约,200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人此公约。《公约》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形式确立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并第一次援引《世界****宣言》,强调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同等重要性及不可分割性。根据《公约》第十五条对文化权利的描述,有学者认为,公民文化权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二是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三是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四是文化创作成果得到保护的权利。

《公约》虽然明确了公民应享有的文化权利,但同其他权利相比,文化权利容易被人们忽视,因为“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不同,文化权利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国家干预,需要大量投资,只能通过经济增长来创造条件而逐渐实现。也就是说,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是需要政府创造一定的条件的。正如《公约》的第二条第一款描述:“每一缔约国家应尽最大能力承担个别采取步骤,或经由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采取步骤,以使用一切适当方法,尤其包括立法方法,逐渐达到本公约中所承认的权利的充分实现。”赵宴群博士认为,“文化权利的实现主要需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和思想条件。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条件性要求政府承担起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义务,明确政府在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中的责任。

1.2公共文化服务-一-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政府对文化公益事业扶持的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下一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此后,公共文化服务一词被频繁地拿来讨论。公共文化服务,简单地说就是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满足公众文俗寿求的活动和过程。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本质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共性、公益性、文化性等特点。

尽管学术界至今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界定没有统一的认识,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及成果,但是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各界都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文化权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张晓明、李河同志认为,“一般而言,市场经济社会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俞楠博士指出,“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首要目的。徐世王同志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就其核心内涵和本质内容而言,它是公民文化权利在我国文化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形式”。保护公民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保护公民文化权利的根本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公民的文化权利,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

2权利的呼唤与责任的担当: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释义

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需要政府承担起相应的义务,提供各方面的条件。档案馆作为政府出资设立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护公民文化权利,是其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然而,受档案事业“国家模式”的影响,档案馆文化服务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普通公民无法与政府部门一样享受公平的档案文化服务,这与公民文化权利的实质背道而驰。随着公民民主意识的觉醒,档案文化诉求的增多,档案馆传统文化服务观念与公众的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档案馆只有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才能在政治民主化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1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档案馆履行科学文化事业机构职责与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统一

文化事业单位的一般定义是: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文化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从而保护公民的文化权利,正如有识之士所言:“所有文化事业,其根本宗旨都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可见,文化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是文化事业单位的本质要求,也是文化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不可置疑,档案馆是文化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中指出,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工作通则》也明确界定档案馆为“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在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就是档案馆保障公民文化权力的根本途径,因此,档案馆履行科学文化事业机构职责与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统一于其公共文化服务之中。

在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铭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的指示,这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档案馆的公共文化性质,为档案馆事业的正确定位和今后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首先,档案馆要克服传统行政心理的制约,大力倡导服务型心理。档案馆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档案馆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所承担的文化责任。其次,档案馆要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档案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馆藏的档案资源,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利用服务能力。

2.2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探讨档案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先明确档案馆的公共性与文化性。首先,档案馆具有公共性。公共行政学一般把社会生活领域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其中满足公共领域需求的产品带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由于私营组织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是没有动力的,公共物品只能由公共组织来承担。档案馆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为社会提供档案服务的公共组织。作为档案馆公共服务内容的档案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一种公共产品。其次,档案馆具有文化性。“档案馆性质是以文化性为核心构成的一个体系,在档案馆的本质属性一文化性之下,还包含有多重属性。”档案馆的文化性包括:档案的内容与载体具有文化性、档案工作具有文化性以及档案馆自身具有文化性。由于兼具公共性与文化性,档案馆可以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档案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就是档案馆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众档案文化需求为目的,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档案文化产品与档案文化服务的活动和过程。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一是服务对象是大众而不是小众。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档案馆的服务对象还是主要停留在各级党政机关。随着档案馆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封闭、半封闭到开放的初步转型,特别是档案馆“四位一体”功能定位的确立,档案馆的服务对象逐步扩展到全体社会公众。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正是这种转变的重要体现。

二是服务内容具有公共性与文化性。档案馆公共服务以档案为服务内容,档案拥有公共物品属性,档案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即一个利用者在利用档案时无法排斥他人对档案的利用而且排斥他人利用是没有必要的,档案馆无法也没必要通过市场价格系统调节公众对档案的利用。同时,档案具有文化属性。档案是在特定的文化状态下产生的,档案的内容与载体都具有文化性。

三是服务目的是维护公民文化权利。档案馆之所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档案文化,是因为公众具有档案文化需求,而档案文化需求来源于公民文化权利的确立。公民的文化权利呼唤档案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维护公民文化权利是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目的。

3公民文化权利视角下的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原则

3.1公益性原则。“公共文化需求来源于‘公民文化权利。’公民文化权利的承认与确立产生了大量的公共文化需求,并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原则是指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要以满足公众的档案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公益性原则是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原则。坚持公益性原则,一方面要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以维护公民平等利用档案的权利,满足公民的档案文化信息需求;另一方面要求档案馆提供无偿服务,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为社会公众无偿提供“公共产品”是其责任所在。

3.2公平性原则。文化权利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不论其种族、国籍、肤色、性别、语言等如何。在现代社会,文化权利是公民基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同等重要,理应获得公平的对待。文化权利的这种公平性决定了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公平性原则,即任何公民在获取档案文化产品、享受档案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档案馆的服务对象还是主要停留在各级党政机关。在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的背景下,档案馆要改变主要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服务的做法,把档案馆的服务对象逐步扩展到全体社会公众。档案馆在具体的服务工作中也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利用者。